第一篇:湘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课堂作业课课练
校园寻宝
1、()年,()登上()号军舰,开始了漫长而艰苦的环球 考察。
2、经过()年的环球考察,达尔文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3、()经过()研究,于()写成了科学巨著(),提出了()。
观察“宝贝”
1、不要忘了带上纸和笔,随时记录自己的(发现)或(问题)。
2、观察的基本方法:(看)、(摸)、(闻)、(听)、(尝)。
3、观察的基本过程:(观察)、(记录)、(提出问题)。
整理“百宝箱”
1、达尔文寻宝的过程:(认真观察)----(了解记录)----(采集标本)----(整理资料)----(分析研究)。
2、我们把宝贝分为()、()、和()三类。
身边的植物
1、李时珍,明代医学家和药学家,经 27 年 著成(),该书是我国药 物学的宝贵遗产,对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李时珍认识了()种植物,在《本草纲目》里还给植物进行了分类。
3、世界上单朵最大的花是()。
常见的动物
1、自然界中的动物种类很多,大约有()种。
2、蚯蚓适宜生活在()、()的地方。
本地的土壤
1、土壤是指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分为(、、)三类。
2、土壤成分有:小石子、泥土、沙、腐烂物、水等。
3、证明土壤是否有空气,最简单的方法是把土壤放进水中,看有没有()冒出来。
4、分离土壤的方法:()、()、()。
土壤的种类
1、砂质土:含砂较多。颗粒大,渗水快,保水性差,透气性好。黏质土:含黏土较多。颗粒小,渗水慢,保水性好,透气性差。壤土:含砂和黏土的量差不多。颗粒居中,渗水居中,保水性居中,透气性居中。
2、鉴别土壤的方法(),土壤散开不能成团的是(),能捏成团抛到地上也不会散开的是(),能捏成团抛到地上会散开的是()。
3、早在(),我国就有了无土栽培的尝试。无土栽培是指不用土壤栽培蔬菜等作物,而是直接给作物提供营养液。
土壤的保护
1、土壤是人类()的基础,但是,在许多地方它正受到人为的破坏。2、2000 多年前,我们春秋战国时期的著作()中描述了不同土壤的颜色、黏度、含砂量等特性,还记录了各种土壤在不同地区所适宜种植的植物。
3、我国古代早已认识到()是可以改良的,不同的()要采用不同的改良措施。
认识水
1、水是一种()()()的液体,有一定的()但无固定 的()。
2、测量水的体积用()或(),量筒上的单位是(毫升),用符号(mL)表示,使用量筒时,要轻拿轻放,读数时视线要与(水面)齐平。
流动的水
1、早在()世纪,中国就出现了水磨。这一发明对长时间从事()劳动的人们来说,是一个大大节省劳力的装置。()
溶解
1、食盐、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肥皂、醋、酒精、小苏打都能溶解在水中,()、()、()不能溶解在水中。加快溶解的方法:切碎()、加温、搅拌。浮与沉
1、物体在水中有的(),有的(),物体在水中受到水向上托的力,这就是水的()作用。
地球上的水
1、地球表面上水比陆地()。
2、地球可供利用的()是非常有限的,我们要()。
3、地球上的咸水约占(97%)淡水约占(3%)。如果把地球的总水量平均分成 100 份,海水 大约占 97 份,在不足 3 份的淡水中,冰又占去了 2 份,可利用的淡水还不到 1 份。()把大自然装扮得更加美丽。()使大自然变得生机勃勃。
周围的空气
1、空气存在于我们的(),空气是一种没有()、没有()、没有()、()、会()的气体。没有固定的()但占据一定的()。空气有()。
2、我们都离不开(),却很少注意他。
流动的空气
1、中国民间很流行的走马灯是利用()上升作为动力,它的原理和近代燃气轮机是一样的。
2、空气能够流动,热空气会(),风是()流动形成的。
压缩空气
1、因为空气()所以能被压缩,因为空气()所以不能无休止的被压缩。
2、压缩的空气有(),他的应用有()。
空气中的灰尘
不同环境里空气中的灰尘含量不同。减少空气中灰尘的办法:多栽花草树木等。
人体吸入()会引起()及()等症状,大量吸入()粉 尘会伤害人的心肺动能,甚至引发尘肺病。
形形色色的材料
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分为():棉 花做成的布和():人造材类制造的材料。我们周围常见的材料有(木头)(纤维)(纸)(玻璃)(钢铁)(塑料)(橡胶)等。
在常见的材料中,如(煤)(棉花)(木材)是天然材料,(塑料)(玻璃)(桌 凳)是人造材料。
纸
1、()是四大发明之一,1900 多年前由东汉()发明。
2、蔡伦造纸的原料是()()()和()。
3、蔡伦用抄纸器将纸浆捞起,吸干水分()()一张纸造好了。
4、宣纸、新闻纸、牛皮纸吸水性最强的是()。
5、把下列用木材机械化造纸的流程编号按造纸的生产过程:剥去树皮,将木头切成小片,将木头煮烂成浆,搅拌纸浆,漂白纸浆,沥干水分,烘干水分压成纸张。
材料的应用
1、人类生产技术的飞跃发展,材料的()和()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我国商周时期,青铜是()最多,()最广泛的合金材料。
3、春秋战国时期,()被广泛地应用在农田耕种,砍伐开采等工作上,大大地加速了人类社会的进程。4、20 世纪中叶开始,()材料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电脑
5、地球上可供人们利用的()大部分是有限的,我们要尽量使用可再生的材料。
6、我们身边的物体是用各种各样的()制作的。
7、工业革命后,钢铁、()()等新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电器、飞机、汽车。
第二篇:湘教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湘教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教学案例来自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贴近教师工作,与教师有天然的联系。教师有大量的实际问题,需要通过研究,妥善解决,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了大量的教学研究,有很多经验和教训,其中不乏典型事例,会给教师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成为撰写教学案例的素材。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湘教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供大家参考。
湘教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继续学习有关句式特点和表达作用。
2、认识课文的开头与结尾的象征意义和作用。
3、利用文中的空白,进行说话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4、了解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感受“妈妈对工作的高度负责,为了下一代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比较,继续学习有关句式特点和表达作用。
教学难点:
认识课文的开头与结尾的象征意义和作用。
教学准备:录音机、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1、谈话导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段,了解了本文介绍的人物,也知道了文章所描写的是一个蒙蒙细雨的早晨发生的事。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
2、学习课文第二段。
(1)听课文第二段录音,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2)交流反馈。(妈妈冒雨回家取借给许小燕的蓝_。)
(3)学生自读,读后议一议(四人小组讨论)
A、母女俩有哪些意见分岐,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B、你认为谁的意见对,为什么?
(4)交流。在交流中落实句式训练。
①比较句子。(投影出示)
已经快到学校了,犯不着跑一趟冤枉路!再说,还下着雨!
天下着雨,已经快到学校了,犯不着跑一趟冤枉路。
(相同点:前后两句话表达的是对妈妈这样做所持的不同看法及其理由。
不同点:句式不同。后一句将两个理由一气说出,缺乏重点和层次,前一句则先说出其中的一个理由和看法,而将要强调的另一个理由“还下着雨”放在后面,以“再说”带出,强调了说话的语势,使该句具有一种理由充足,无可辨驳的意味。)
读句子——比较异同——感情读
②练习:根据句子的表达方式不同改写句子,并说出句子表达的不同作用。
A、再见了,亲人!
B、家乡杨梅那舐津津酸溜溜的滋味,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5)教师小结。
(6)分角色朗读。(在朗读中体会妈妈的品质。)
3、学习第三段。
(1)齐读课文。
(2)结尾与课文的开头有什么联系?(出示文章的开头)
(3)比较,体会这样写的作用。
(4)比较读,体会写作的特点。(与文章的开头呼应,照应文章的开头,语言优美,且耐人寻味。课文对“细雨”的描写,不但突出了妈妈的忘我精神,而且具有象征意义。运用象征手法用蒙蒙细雨来比喻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老师。)
4、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在课文的学习中我们感受了一对学生位无私奉献,对工作默默无闻的老师。)
5、读写练习。
假如许小燕知道了理情的_后,接过老师冒雨给她带来的蓝_后,会怎么对做,怎能么说,其他同学会怎么说,结合自己的想象,续说:假如许小燕知道了理情的_后,接过老师冒雨给她带来的蓝_后……
6、课外延伸。
阅读《红色的烈焰》一文,体会的结尾的含义。
湘教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奶奶最喜欢哪只铃儿。感受奶奶对冬冬的关爱以及冬冬对奶奶的孝敬。
2、认字6个,写字7个。理解“看望”、“问候”、“收藏”、“喜欢”、“美好”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3、学习怎样简单地对人物进行描写。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奶奶对冬冬的关爱以及冬冬对奶奶的孝敬。
教学难点:
理解奶奶为什么最喜欢那只门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你和奶奶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为什么有趣?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发生在冬冬和奶奶之间有趣的事。
二、学习生字。
1、用自己学过的方法认读生字。
2、小老师教读每个生字读两次。老师适机提醒“抹”、“撒”、“漆”的读音。
3、师生一起将生字补充为课文中的词语再齐读两次。4、抽生读生词。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生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用三角形作上标记。
2、师生一起解惑。
3、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检查是否每个组员都读准了字音。
4、小组汇报结果。
四、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自读课文,思考:文中讲了冬冬和奶奶的一件什么事?
2、生汇报。
第二课时
一以问题导入,学习课文。
1、奶奶最喜欢哪只铃儿?在课文中找出答案并做上标记。
2、她为什么最喜欢这一支?
生:奶奶很孤独,她想冬冬来陪她。
生:只要听到那只门铃响她就可以见到冬冬。
3、奶奶为什么这么爱冬冬?
请自读课文1、2自然段,在课文中找找答案。
生:冬冬每个星期六都会去看奶奶。
生:他会陪奶奶说话,并捎去爸爸妈妈的问候。
生:他会帮奶奶做卫生。
4、找一找从哪些地方能看出奶奶也很爱冬冬。
生:第二自然段中奶奶为冬冬烤面包。
师:同桌分角色朗读他们的对话,再仔细体会体会还有哪些话能看出这一点。
汇报品读10、13自然段,体会冬冬与奶奶间浓浓的亲情。
二、仿写13段。
1、读读第13段,看看前一句在写奶奶的什么,后一句在写奶奶的什么。
(动作、语言)
2.写动作用了哪些词语?“揽在”和“搂着”。
3、请学生说一说有动作和语言的句子。
4、把这些句子在语文天地中写下来。
三、说一说
我们在生活中应怎样关心孝敬我们的父母。
四、总结全文
大家说的都对!我们尽管还小。但也不能做爱的消费者,还应该主动做爱的生产者,传播员。我们能做的大事不多,但能身体力行的小事很多。给父母、爷爷奶奶倒杯水、捶捶背……哪怕只怕他们说说话。大家一起来吧,像冬冬一样把爱献给别人吧!
教学反思:
《奶奶最喜欢的铃儿》这篇课文是一篇描写奶奶与孙女之间的感人的故事。文章语言朴实,字里行间都流淌着浓浓的爱意,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文章在奶奶和冬冬这一老一小有说有笑、有问有逗的对话中,将浓浓的亲情浸透其中。文中没有提及“爱”,确处处流淌着“爱”。
当孩子们提笔写和家人之间的小故事时,孩子们记录的那一件件平时生活中“微不足道”甚至有些“习以为常”的小事竟感动了我。“亲情需要用心经营”这是作家鲍尔吉.原野说的,确实!就是在这一件件看似平淡无奇的小事的累积下,让那浓浓的亲情不断的流淌。虽然有些同学在描述的时候语言还不够精炼、遣词造句还不够精美简练,但孩子们是真正的融入了文本,在和文本文本对话后,产生了对人生的独特认识和感受,是一种真情的流露。内在的情感无需包装,孩子们将心中的“亲情”直接展露出来——诚挚而美丽,让爱在课堂流淌。
湘教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掌声、文静、愿意、姿势、轮流、情况、慢吞吞、注视、热烈、持久、平息、情绪、讲述、普通话、动听、鼓励”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他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2.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教学准备
1.准备歌曲《掌声响起来》。
2.课前搜集残疾人自强不息的小故事,如《张海迪》。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体内容。
2.指导认读和书写,强调“落、调”的读音,指导书写“吞”。
教学流程
一、播放歌曲,营造气氛,揭示课题
1.播放歌曲《掌声响起来》。
2.听了这首歌,你想说什么?
3.课前你们已经搜集了海迪姐姐的故事,说说你的想法。
4.老师出示课题:掌声
5.提问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呢?
学生质疑的问题可能有:
谁给谁的掌声?为什么要给她掌声呢?掌声有什么含义?
【学生自主的质疑,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初读课文,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大意,为后面的教学打下铺垫。】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指名读,读后评价。
4.识记生字:
(1)请同学读课后生字,注意看清字音、读准字音。
反馈检查。重点读好下列字音。“症、镇、姿势、落、调”。
(2)请小朋友继续读课文,把生字的拼音写在生字上面。读完,写完后请同学们记住它。
反馈检查。指名读,同桌互读,小组轮读。
(3)看一看下面词语你会不会读。
掌声
文静
愿意
姿势
轮流
情况
慢吞吞
注视
热烈
持久
平息
情绪
讲述
普通话
动听
鼓励
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要求认识的字,并交流识字方法。
(5)检验识字效果:通过“你指我猜”、“开火车”、扩词”的方式进行。
三、再读课文,提问质疑
1.提出自读要求: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吧。我们来个读书比赛,看谁通过读书知道得最多,体会得最深,提出的问题最好。
2.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体会,拿出笔来写写画画。
3.汇报交流。
【在初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写体会。动口、动手、动脑,有助于中年级的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四、作业超市
1.回家把这个故事说给家人听。
2.抄写你认为难写的词语。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他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流程
一、渲染过渡
1.开始,英子是那样自卑、忧郁,后来却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到底是什么力量使英子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呢?(掌声)
2.课文的2.3自然段就写出了英子的变化过程。同学们先各自读课文,然后我们再来表演课文内容。
3.选一名同学当英子,同学们做英子的同学,老师当刚调来的老师
【要想演好,首先要认真读书。所以,进入课堂直奔重点,让学生在读中先感受掌声中爱的力量。】
二、表演,深入理解
1.试演:(第一次掌声部分)。
课件出示第一次掌声部分内容。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这一部分。请演员上台试演。
2.评议表演。
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犹豫、忧郁”词句进行评议。
这一次掌声,你想对英子说什么?
英子有什么想说的?
【采用表演的形式,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师生共同参与,为学生创设生活情景,创设师生互相交流的平台,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进而更好地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突破课文重点。】
3.配乐表演第二次掌声。(出示第3段课文)
(1)听到这一次掌声,你又想对英子说什么呀?
(2)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这是为什么?
4.朗读课文第3段。
5.理解两次掌声。
(1)在这一段中,写到了大家的几次掌声?(两次)
(2)学生用多种形式读这两句话。
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
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3)这两次掌声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支持、鼓励;称赞、表扬)
6.对比两个“一摇一晃”。
(1)出示两句写英子走路姿势的句子。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同一个词语,同一个姿势,英子的心情有什么不同吗?自己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7.进一步体会掌声的力量。
英子走路的姿势是无法改变的,但她的心情却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是同学们的掌声给了英子以勇气和自信,使她从一个自卑、忧郁的小姑娘逐步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同学们,你们说,掌声是什么?
大家的掌声,大家的鼓励,大家的称赞,使英子从此改变了自己的性格,也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三、品读感悟
1.听课文朗读录音,小声跟读。
2.分角色小组试读,你们认为该怎样来读这篇课文?
3.小组比赛读。
4.全文总结
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身处困境的人;平时,我们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送给别人。
四、作业超市
1.小练笔。说说生活中你见到残疾人有哪些不方便?你是怎样帮助残疾人的?
2.和妈妈比赛读一读这篇课文。
第三篇:(人教)五年级上册《新型玻璃》课课练
(人教)五年级上册《新型玻璃》课课练
基础训练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ān lián zào yīn fâi shuǐ ǒu duàn sī lián()()
()
()
二、辨字组词。
┌盗()┌嫌()┌即()
└盆()└谦()└既()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采用——()
企图——()
凉爽——()
盗窃——()
四、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炎热——()
急促——()
坚硬——()
清楚——()
五、造句。
1.安然无恙——
2.可以„„可以„„可以„„也可以„„
六、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这种玻璃非常坚硬,()被打碎了,碎片()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不会伤人。
2.()变色玻璃会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的深浅,调节室内的光线,()又被人们叫做“自动窗帘”。
3.()嗓音难以对付,人们()相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4.报警的()值夜班的看守,()被划破的玻璃!
综合应用
七、课内阅读。
嗓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不像烟尘和废水那样可以集中起来处理。尽管这位“隐身人”难以对付,人们还是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吃音玻璃”就是消除噪音的能手。临街的窗子如果装上这种玻璃,街上的声音为40分贝时,传到房间里就只剩下12分贝了。
1.作者在介绍“吃音玻璃”时运用了
等说明方法。2.“吃音玻璃”的特点是
,作用是。
八、课外阅读
大
象
远看大象,身躯是那样威武,那样高大,简直就像一堵厚实的墙,那四条圆滚粗壮的腿就像四根柱子,两只心形的大耳朵就像两把大芭蕉扇。最有趣的是它那又大又长的鼻子,伸过来卷过去,我们的胳膊和手兴许还不如它灵活呢!在象吃草的时候,用鼻子把草一卷,使劲甩几甩,大概是怕草不干净,看来大象还挺讲卫生呢!
大象看起来很笨,可它居然能用鼻子演奏口琴,还可以随着音乐,扭上几扭,那舞姿逗得观众捧腹大笑。
更不可思议的是,大象有高超的吸水本领。它用鼻子吸入水,然后再把水均匀地喷出来,喷出的水柱成了喷泉,散出细小的水花,成了一颗颗细小的珍珠。我很担心,这大象吸水,万一吸到肺管里去了怎么办?一位饲养员伯伯告诉我:“大象鼻腔后面食道上方有块软骨,吸水的时候,马上把气管盖上,水就不会从鼻腔进入肺管了。”
大象怎样睡觉呢?我从来没见过,但我常看见大象一动也不动地站在草地上,眼睛闭着。
不知那是它正在睡觉呢,还是在回忆往事?
大象是热带动物
很凶狠
据说连兽中之王老虎也惧怕它三分呢
不过
大象从不随意伤害别人
它持重
善良
温和 1.给文章最后一段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2.用文中的词语填空。
大象身躯的特点是
,四肢的特点是
,耳朵的特点是
,鼻子的特点是
,吃草的特点是
,睡觉的特点是。
3.作者描写大象的顺序是
→
→
→
,重点写的是
,第一段作者是按先整体后局部的顺序描写的,依次写了
→
→
→。
4.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大象的吸水本领高超?
5.大象的性格有哪些特点?你喜欢它吗?
拓展提升
九、读了这篇课文,你一定受到不少启发,也想发明创造吧。你想发明什么?写在横线上。
1.我想发明:
。2.特点:
。3.作用:。
第四篇:沪教版三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四单元课课练
家是什么
一、基础知识
1、根据多音字的不同读音组词。
切()()舍()()()()()()假()()扎()()()()()()
2、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字母序号写在括号里。家: a 量词 b 家庭 c 有某种专长的人(1)达尔文是著名的生物学家。(2)因为家里穷,他上不起学。
(3)这个美丽的小山村住着十几户人家。
3、填上合适的词语。
例:(晶莹的)水面 一(口)井 写得(快)
()海鸥 三()机枪 累得()()电影 一()沙漠 慌得()()世界 几()车厢 高兴得()
4、下列词语都有“看”的意思,选择合适的填在括号里。
仰望 俯视 打量 欣赏 观察 眺望 注视
(1)我站在窗前()远方,只见东方明珠电视塔像巨人般屹立在黄浦江畔。(2)班上转来一位新同学,我们上下()着他。(3)小华()夜空,看见无数颗星星在闪亮。(4)我们在大剧院()经典歌剧——《音乐之声》。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在这个世界上,家是一个,它有时在,有时在,有时也在。没有 的人,才是真正没有家的人。
二、阅读分析
家是什么(节选)
卢旺达内战期间,有一个叫热拉尔的人,37岁。他的一家有40口人,父母、兄弟、姐妹、妻儿几乎全部离散丧生。最后,绝望的热拉尔打听到5岁的小女儿还活着,辗转数地,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自己的亲生骨肉。他悲喜交加,将女儿紧紧地楼在怀里,第一句话就是:“我又有家了。”
在这个世界上,家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它有时在竹篱茅舍,有时在高堂华屋,....有时也在无家可归的人群中。没有亲情的人和被遗忘的人,才是真正没有家的人。..
1、从文中找出夏利词语的反义词。
团聚()希望()安全()牢记()
2、根据课文填空
1)热拉尔说自己又有了家,是因为_________ __。课文告诉我们,家是。2)“悲喜交加”的意思是
。文中热拉尔“悲”的是,“喜”的是。
3、“没有亲情的人和被爱遗忘的人,才是真正没有家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是。
4、用文中加点的词语造句。
*
17、别人的妈妈
一、基础知识
★
1、圈出带点字正确的读音。
融.化(róng lóng)泥泞(..n.í.n n..í.ng..). 虔.诚(qiǎn qián)年迈(..m.à.n m..à.i.).
2、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 不是„„就是„„ 只要„„就„„ 如果„„就„„ 1)()不注意用眼卫生,我们的眼睛()会近视。
2)中国海军舰队的访问,()展示了我国海军的现代化建设,(了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3)()下着雪,()队员们还是早早参加集训。★
3、比一比,再组词
泡()场()瞧()晒()桶()炮()肠()礁()洒()捅()
芽()虔()泞()刻()右()讶()虚()咛()克()佑()
4、改写句子,使句子意思不变。
(1)送走了大妈他快步赶上朋友,朋友们问他是否认识那老妇。
送走了大妈他快步赶上朋友,朋友们问他:“
。”(2)他说不认识,是别人的妈妈,她年纪大了,走路时会眼花。
他说:“他
。”)带去
二、读读短文,做做练习。
妈妈是一座山
山,高大、稳重。山,秀丽、温柔。妈妈就是一座山。
妈妈是山,我是树,山哺育了树。妈妈很爱我,爱得深沉,爱得实在。她就像山一样,不惜用自己生命的涓涓细流去滋润干渴的我——一棵小树,让我长得枝繁叶茂。
妈妈是山,我是树,山关怀着树。妈妈那双明亮的眼睛永远关切地注视着我。这双眼睛中充满爱意,充满温暖,给我安慰,给我希望,给我力量,让我由懦弱变坚强,由幼稚变成熟。
1、从最后一节中找出两组反义词。
()——()()——()
2、文中写山的特点是、、、。
3、文中写细流的词语是,写枝叶的词语是。
4、生活中,你的妈妈爱你吗?你想把亲爱的妈妈比作什么?
18、在金色的沙滩上
一、基础知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结实()惊讶()反义词: 焦急()结实()
2、照样子填上合适的词语
例:小心(翼翼)气喘()生机()
大名()()
例:无(边)无(际)无()无()无()无()例:一(望无际)一()一()
3、把句子写完整。
例:画家惊讶地看着小姑娘,他的眼圈红了„„
(1)萨尔太太吃惊地看着乞丐。
(2)同学们知道下周要去春游了。
4、照样子写句子
例:老师像(妈妈一样),关心着我们成长。
(1)春天到了,小草长出来了,仿佛。(2)大虾摇摆着两条长须,像。威武极了!(3)平静的湖面,犹如。
(4)碧蓝的海水一望无际,海浪激起的泡沫像。(5)晴朗的夜空无边无垠,点点的繁星像。
二、阅读分析
勇敢的孩子
一辆大客车载着19个6至11岁的小学生去参加活动。途中,驾驶员因病昏迷,汽车失控,在美国第40号公路上急驶乱窜。一些孩子吓得哭泣起来:“我们快要死了。”突然,汽车又开始横冲直撞,孩子们都摔倒了,有的还撞在车窗上。这时,车上10岁的五年级学生拉里的头脑异常清醒,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勇敢地从座位上一跃而起,一把抓住方向盘,并用力踩住刹车踏板,使汽车猛然刹住。拉里随后招呼三位同学一起把司机拖起来。这时,恰巧有辆汽车路过,他们立即报警。几辆救护车闻讯赶到,将受 伤的五位同学送到医院,其余的换乘另一辆大客车返回学校。在车上,孩子们个个泪流满面,滔滔不绝地倾诉对拉里的感激之情„„
事后,拉里平静地对表扬他的校长说:“这算不了什么,只是我常跟爷爷一起摆弄一辆货车的缘故。要知道我爸爸才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他生前总是想方设法做好事,帮助过许多人,我想,我爸爸一定会为我高兴的。”
1、根据意思从文中摘录成语。
⑴ 比喻极其危急。()⑵ 形容话多,连续不断。()⑶ 形容毫无顾及地乱冲乱撞。()
2、一些学生去参加活动,途中,驾驶员,汽车失去控制,在公路上。在这危急时刻,一些孩子
,10岁的拉里凭借着(概括人物品德)挽救了大家。
3、用直线划出拉里抢救大家的句子,并圈出动词。
★
4、第一节末的省略号省略了孩子们的话语,请展开想象,补写一、二位同学说的感激的话。
同学们有的说:,有的说:。
19杏儿熟了
一、基础知识 ★
1、组词。
橙()喂()馋()载()
瞪()偎()搀()栽()
2、在括号里加上适当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具体。(1)()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2)战斗正在()地进行着。(3)()的太阳()升起来。
3、按要求积累词语。
表示说:吩咐()()表示时间短: 顷刻间()()表示非常生气: 火冒三丈()()
4、选择关联词语。
虽然„„但是„„ 无论„„都„„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即使„„也„„ 如果„„就„„
(1)()时间是宝贵的,()我们要十分珍惜它。
(2)()上面的石头有多重。小草()要顽强地从下 面钻出来。(3)()天色已晚,()老师还在灯下工作。
5、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不知所措
笑容可掬
二、阅读理解
多变的脸
多么像人啊,海的脸一天多变。
清晨,常常是安恬的。安恬得没有一丝涟漪,就像是刚睡醒还没睁开惺忪眼睛的脸,还羞怯地蒙着一层薄薄的面纱。
当风提着裙子姗姗走来,安恬顿时变成多皱,密匝匝的弧纹,就像是老奶奶皱巴巴的脸。
涨潮了。海浑身抖动,一边跳,一边吼,那扬起的雪白的浪花,多像是发脾气的老爷爷翘起的白胡须„„
我喜欢宁静安恬的脸。
我喜欢慈祥温柔的脸。
我也喜欢严肃冷峻的脸。
爸爸和妈妈的脸不也是常常地变?当我潜心做功课的时候,当我学雷锋叔叔做好事的时候,当我不讲礼貌和淘气的时候„„
嬉笑和严肃常常有同样的内涵:为了深沉的爱。
我喜欢海,喜欢有着丰富感情的海。
1、根据意思摘录词语
(1)细小的波纹。()(2)因刚醒而眼睛模糊不清。()(3)沉着持重,思想感情不外露。()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安静()害羞()慢慢()调皮()
3、用文中的词句填空。
1)海的脸一天多变:清晨,海像 ;
风起时,海像 ; 涨潮时,海像。
2)“为了深沉的爱”是 的内涵,3)我喜欢海,喜欢海的、、、的脸,喜欢海 的感情。
20、哦,让我永远忏悔的狗
一、基础知识
1、把词语补充完整
奇()异()()钉()铁()山()水 手()足()()师()友()()交集
★
2、比一比,再组词
冠()限()具()韩()据()考()寇()艰()县()朝()剧()拷()
3、选词填空
连续 陆续 围困 包围 突围
(1)一天,红军部队被敌军()于一个小山沟内,连长命令排长带领部队()。(2)在连长的掩护下,战士们冲出了敌人的()。(3)同学们()走进了电影院。(4)战士们()打退了敌人的6次进攻。
感动
感谢
感激
(1)听了小英雄赖宁的故事,同学们深受()。
(2)在老师的帮助下,小明的学习成绩很快地提高了。小明心中充满了对老师的()之情。
(3)红领巾们把一位盲人叔叔送过了街,盲人叔叔连声说:“太()了,太()了!”
4、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她的话使我又愧又悔,()我忍不住大哭起来。(2)()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不能担当起 建设祖国的重任。(3)弟弟()年纪小,()很懂事。
5、解释词语。
心急火燎
悔恨交加
二、阅读理解
山 村 小 路 上
一队青年人在乡村的一条小路上行进。一条小溪横在他们面前,小溪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小溪并不宽,第一个人略一迟疑,就腾地一跃而过,脚一着地就回头看看后面的人,眉宇间chōng mǎn()着胜利的微笑。
第二个也一跃而过。第三个、第四个„„都过去了。他们同样回过头迎接后来者。最后一个却不是这样,他mò mò de()从旁边搬了块大石头,稳稳地放到小溪中间,然后跨上一脚,又一步跨到了对面。“走吧。”他招呼大家后,又踏上了前进的道路。
还是这么几个人,来到了崎岖的山路上。山路旁边,有一根枯树枝凌空伸到了路中间。
树枝横在眼睛前面,多不方便啊!第一个人一伸手握住shù shāo(),拉向身后,然后走向前去;那树枝,待他一放手,然后弹回到原来的地方。
接着又是第二个人,第三个人„„他们一一照例而过。
又是最后一个人,他也是一伸手,握住树梢,但他又伸出一只手,很容易地把它zhé duàn()了,轻轻地一扔,然后快走一步,跟上了大家。
1、读拼音在括号中填上词语。
2、选出下列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方便(biàn pián)弹回(tán dàn)着地(zhuò zháo)
3、短文中设置了两处场景:一处是过小溪,大家都
,只有最后一个。另一处是一根枯树枝挡住了去路,前面的人,最后一人。从这两处表现可以看出最后一人
,其他人。
★
4、你想对文中的最后一个人和其他人说些什么?请你写下来。
第五篇:上海市小学三年级语文课课练2、茉莉花
2、茉莉花班级姓名
一、积累
1、组词
精()()()
[近义词]精华——精粹精明——精干精确——准确
[反义词]精华——糟粕精明——蠢笨精确——大略
[成语]精打细算精明强干筋疲力尽精神抖擞
终()()()
[近义词]终点——尽头终止——停止
[反义词]终点——起点终止——起点
[成语]始终不渝有始无终自是自终
关()()()
[近义词]关心——关怀[反义词]关闭——打开
[成语]关怀备至漠不关心生死攸关息息相关
2、照样子写词语
始终()()()
二、选择填空(在正确的词语上打“”。)
1、爸爸出差好几天了,我天天(盼望希望)着他能早些回来。
2、一只自以为是小鸡掉进了河里,当伙伴们想救他的时候,小鸡却说它在学游泳呢。伙
伴们都用(惊奇惊喜)的目光看着它。
三、阅读(课文第三小节)
1、多音字组词:露((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苦涩()傍晚()
3、“它们正在贪婪的吮吸着甘甜的露水呢。”这里的“它们”是指(),“贪婪”原本是(),这里指(),这句话运用()方法写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