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诗2.26

时间:2019-05-14 12:15: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曹诗2.26》,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曹诗2.26》。

第一篇:曹诗2.26

由曹氏父子看魏晋四言诗的新境界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张桂杰

哈尔滨市政府外事办

建安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极混乱的时期。不过在文学史上,则为所谓的文学和自觉时代,同时,在诗歌史上,亦为五言诗盛行之时代。但据逮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建安时期有13名作家、63首四言诗(其中5首为残句),在三百多首建安诗歌当中,四言诗不仅数量不容忽视,地位和艺术价值更为举足轻重。

建安四言诗,大抵可分两类。其一,乐府四言诗。风格自由、内容活泼,誠如许学夷云:“魏人乐府,四言如孟德《短歌行》、子桓《善哉行》、子建《飞龙篇》等,其源出于《採芝》《鸿鹄》,轶荡自如,正是乐府之体,不当于《风》《雅》求之。”其二,四言古诗。此类或多或少承袭《诗经》以来强调政治教化的诗教传统,王粲《赠文叔良》,繁钦《远戍勸戒诗》,曹植《責躬》等,均属继此传统之代表作。

在此,应注意的是 “通侻”的建安文学特色。鲁迅先生云:“通侻即随便之意。此种提倡影响到文坛,便产生多量想说甚么便说甚么的文章。”文体随便、造语自然、用字简易、勇于学习和採取民间新兴的文学形式、不避俗语等等,都是“通侻”的文风在形式上的表现。此外,“尚情”亦为“通侻”的显著特点。这一特色在魏晋以前的四言诗中是很少见的。

实际上,建安时期文学家中,“为人洮易无威重”之曹操、“任性而行,不自彫饰”之曹植、“慕通达”之曹丕的诗歌,都具有“尚情”、“採取民间”、“不避俗语”等“通侻”倾向。建安时期出现的曹操、曹丕等人的乐府四言诗,成为了两汉四言诗至两晋四言诗的桥梁。

曹操既是政治家、军事家,亦是文学家。他性爱辞章,兼善音乐,又有极高的文学修养,如《三国志·武帝纪》云:“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登高必赋,及造新诗,披之管弦,皆成乐章。” 今存曹操诗21首,全为乐府歌辞。其中《短歌行》(对酒当歌)一首、《善哉行》(古公檀父)一首、《步出夏门行》以及残句《善哉行》(痛哉世人)诸篇为四言之章。曹操文学上有“通侻”的特色,恰如鲁迅所说:曹操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他胆子很大,文章从通侻得力不少,做文章时又没有顾忌,想写的便写出来”。曹操四言诗全源于民间乐府形式,而且以“慷慨”、“悲凉”之音,或抒发人生短暂之感慨、或抒发建功立业之雄志,较彻底地脱出了《诗经》的《雅》《颂》传统的束缚,开拓了四言诗的新境界。诚如吴乔《围炉诗话》云:“作四字诗,多受束于《三百篇》句法,不受束者,惟曹孟德耳。” 又如沈德潜《古诗源》云:“曹公四言,于《三百篇》外,自开奇响。” 现在试看《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河。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频。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锲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难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短歌行》,属“相和歌·平调曲”。乐府有《短歌行》又有《长歌行》,根据《乐府解题》,其分别在歌声长短。这一篇似乎是用于宴会场合的歌辞,实为曹操千古绝唱。诗中虽有“言当及时为乐”之语,但还是以及时求贤建业为主旨,正如清张玉穀《古诗赏析》云:“《短歌行》,此叹流光易逝,欲得贤才以早建王业之诗”。陈沆(1785—1826)《诗比兴笺》亦云:“此诗即汉高《大风歌》思猛士之旨也。” 《步出夏门行》也是“于《三百篇外》,自开奇响”之作,又名《陇西行》,属古乐府“相和歌·瑟调曲”。《步出夏门行》原诗内容或为人生无常的感慨、或为升仙得道之事。从诗的内容上看,与题意毫无关系,所谓“借古乐府写时事”。全篇分为五个部分。诗开头有“艳”辞(引子),下分《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龟虽寿》四解(章)。其中《观沧海》与《龟虽寿》两解,乃为脍炙人口之四言诗名篇。试看《观沧海》:

冬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此篇当作于建安十二年(207)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全篇用朴素的语言,平顺、白描的手法,写茫茫沧海,洪波涌起,吞吐日月的景象,为表面上看似写景,实则抒发个人雄心壮志的“述志”诗,其“志在容纳,以海自比也”。曹操诗“甚有悲凉之句”。这种“沉雄”之气象中的悲凉情调恐怕来自于他在汉末乱世中的经历和他的性格、气质。刘勰《文心雕龙·时序》云:“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 诗中“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二句,尤为后世所称之千古名句,诚如王士祯《带经堂诗话》卷一云:“古人山水之作,莫如康乐、宣城;盛唐王、孟、李、杜„„诸公,搜快灵奥,可谓至矣。然总不如曹操‘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二语,此老殆不易及。” 再如《龟虽寿》,其主旨与《短歌行》相同,抒写胸怀建功立业之豪情壮志。节奏急促,韵律沉雄(特别是“里”、“已”两个韵脚均属仄声字,读来十分短促有力),笔力尽建,从而使激昂慷慨的诗人形象越然纸上。曹操四言诗开创了四言诗的新境界。诚如伍俶先生云:“孟德功力,全在四言。《短歌行》、《步出夏门行》、《善哉行》,苍劲朴茂,远非韦孟父子庸腐板重之所能比拟。”

文帝曹丕(187——226),字子桓,曹操之次子。在位7年,黄初七年(226),病卒。年四十。《三国志·文帝纪》云;“帝好文学,以著述为务,自所勒成垂百篇。” 曹丕诗歌今存四十余首,乐府与古诗参半。其中四言诗有九首,除了《黎阳作诗》二首外,其他七首,与曹操相同,均属古乐府形式,如《短歌行》、《秋胡行》、《善哉行》等。曹丕四言诗,从内容上分两类,其一,言志类,《虎丘行》二首、《煌煌京洛行》、《黎阳作诗》(“朝发邺城”),均属此类。其二,抒情类,抒发个人一己情感。《短歌行》、《善哉行》二首、《丹霞蔽日行》、《黎阳作诗》(殷殷起雷)均属此类。

言志类四言诗以“励人、自励”、“歌功颂德”为主要内涵。例如《黎阳作诗》其一:

在昔周武,爰暨公旦。载主而征,救民涂炭。彼此一时,唯天所讚。我独何人,能不靖乱。

首先美颂周武王和周武王之弟公旦之救民涂炭伟业后,勉励自己建功立业之志,即高唱“我独何人,能不靖乱”。俨然汉代儒家传统诗教四言诗。再如《煌煌京洛行》:

夭夭園桃,無子空长。虚美难假,偏轮不行。淮陰五刑,鳥盡弓藏。保身全名,独有子房。大愤不收,褒一無带。多言寡诚,祗令事败。苏秦之说,六国以亡。倾侧賣主,车裂固當。贤矣陈軫,忠而有谋。楚懷不從,祸卒不救。祸夫吴起,智小谋大。西河何健,付尸何劣。嗟彼郭生,古之雅人。智矣燕昭,可谓得臣。峨峨仲连,齊之高士。北辭千金,东蹈滄海。

此篇属于“相和歌·瑟调曲”歌辞,是列举古人成败事例,表明自己爱憎倾向,其中不乏自警自戒之意。唐代吴兢(670——749)《乐府古题要解》卷上云:“魏文帝‘夭夭園桃,無子空长’,言虚美者多败也。” 又如朱嘉徵《乐府廣序》云;“志轞戒也。君子不忘人轞,不忘古轞。”

再看曹丕抒情四言诗。曹丕四言诗成就主要体现于抒发个人情感之作。或为思亲之情,其悱恻感情颇为深切;或为旅客怀乡之情,内容有《国风》征人怀乡之章色彩;或为人生短暂之感慨,似乎有曹操四言诗“悲凉”之痕迹,但与政治抱负无关,锺惺《古诗歸》云:“同是《短歌》,同是《善哉》,父子同作,详其声意,武帝之武,文帝之文,各在言表矣。”曹丕四言诗很讲究诗歌语言艺术。善于选用清丽的词句,讲究语言音乐美,与曹操古朴质直的四言诗比较,以工丽取胜。锺惺《古诗歸》卷七云:“文帝诗便婉娈细秀,有公子气,有文士气,不及老瞒远矣。”

仰瞻帷幕,俯察几筵。其物如故,其人不存。神灵悠忽,弃我遐遷。靡瞻靡恃,泣涕连连。呦呦游鹿,衔草鸣麑。翩翩飞鸟,挟自巢棲。我独孤煢,怀此百离。憂心孔疚,莫我能知。人亦有言,憂令人老。嗟我白发,生一何早。长吟永叹,懷我聖考。曰仁者寿,胡不是保。

曹丕这首诗作于二十五年,即公元220年。是年正月曹操病逝于洛阳,《古今樂錄》曰;“此曲聲製最美,辭不可入宴樂”。全诗流露的是对亡父的“哀情”。再如《善哉行》其一:

上山採薇,薄暮苦饥。谿谷多風,霜露沾衣。野雉群雊,猴猿相追。還望故鄉,鬱何壘壘。高山有崖,林木有枝。憂来無方,人莫之知。人生如寄,多憂何為。今我不樂,嵗月如驰。湯湯川流,中有行舟。随波转薄,有似客游。策我良马,被我輕裘。载驰载驅,聊以忘憂。

沈德潜《古诗源》云:“此诗客游之感。” 是抒发情感的四言诗名篇。又如《善哉行》其二:

有美一人,婉如清揚。妍姿巧笑,和媚心膓。知音識曲,善为樂方。哀絃薇妙,清氣含芳。流郑激楚,度宫中商。感心动耳,綺麗难忘。

离鳥夕宿,在彼中洲。延頚鼓翼,悲鳴相求。眷然顾之,使我心愁。嗟爾昔人,何以忘憂。曹丕此篇改旧题辞意,以轻俊之气,吐清丽之辞,抒写缠绵婉约的情思。曹丕的另一首《黎陽作诗》其二,亦颇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语言形式也很讲究,诗内容如下:

殷殷其雷,濛濛其雨。我徒我车,涉此艰阻。遵彼洹湄,言刈其楚。班之中路,塗潦是御。辚辚大车,载低载昂。嗷嗷僕夫,载僕载僵。蒙塗冒雨,沾衣儒裳。

此篇写行军途中的艰难状况。叠词的运用生动形象又富有音乐美,得到后人极高的评价。王夫之《古诗评选》云:“祗用《毛诗》‘雨雪载途’一句,纵横成文,伤悲之心,慰劳之旨,皆寄文句之外,一以音响写之。此公子者,岂不允为诗圣。” 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五云:“数言耳,景与情毕尽,且能生动悲凉,知其用笔之妙”。曹丕另一首乐府四言诗《丹霞蔽日行》,以自然现象作比,抒发人生感慨,:

丹霞蔽日,彩虹垂天。谷水潺潺,木落翩翩。孤禽失群,悲鳴雲间。月盈则冲,華不再繁。古来有之,嗟我何言。

余冠英先生云:“本篇所写是从自然界现象引起的人生感慨。

中英文摘要:

本文通过对魏晋时期有代表性的曹氏父子的四言诗的具体分析,揭示魏晋四言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开创了四言诗的新境界,成为两汉四言诗至两晋四言诗的桥梁。

Based on a representative period of the Wei, Jin, Tsao and his son's four-specific analysis of poetry, reveals the Wei, Jin, 40 poems in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position-and created a four-a new realm of poetry, a poem from the Han Dynasty four-Jin Dynasty 40 Poems of the bridge.

第二篇:曹植《朔风诗五章》

《朔风诗五章》是三国时期曹植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借助于“朔风”“素雪”“芳草”“秋霜”“飘蓬”“天阻”种种意象,情由景生,物随意驱,辉映烘托,将心中的思情和壮志、哀伤和怨愤,表现得九曲回肠、悲惋感人。诗中时而借用典故,时而化用《诗经》名句,时而运用对仗和比喻,显示了诗人对诗句的锤炼之工,见出曹植之诗“始为宏肆,多生情态”的特色。

朔风诗五章⑴

【其一】

仰彼朔风,用怀魏都。愿骋代马,倏忽北徂。凯风永至,思彼蛮方。愿随越鸟,翻飞南翔。【其二】

四气代谢,悬景运周。别如俯仰,脱若三秋。昔我初迁,朱华未晞。今我旋止,素雪云飞。【其三】

俯降千仞,仰登天阻。风飘蓬飞,载离寒暑。千仞易陟,天阻可越。昔我同袍,今永乖别。【其四】

子好芳草,岂忘尔贻。繁华将茂,秋霜悴之。君不垂眷,岂云其诚!秋兰可喻,桂树冬荣。【其五】

弦歌荡思,谁与销忧? 临川慕思,何为泛舟? 岂无和乐,游非我邻。谁忘泛舟,愧无榜人。译文

【其一】

抬头仰望那呼呼的北风,心中怀念着魏国的国都。多么希望骑上代马,迎风扬蹄,飞快地驰往洛阳。(然而)在那总是和风徐徐的南方,我却要思念着那蛮北的江南。多么希望能跟随在那些南飞的鸟儿身后,去实现我南征的宏图大志。

【其二】

时光荏苒,(从太和元年徙封浚仪至此复还雍丘)这一别正如一俯一仰,相隔看起来并不太久,可对我来说却像过去了漫长的三年。回想当时“初迁”,雍丘还是百花盛开的春日;而今重返故地,却已是“素雪云飞”的冬季。

【其三】(八年之中),就好像翻越于高山峻谷之间,(尝尽了颠沛流徙之苦)。年复一年的风飘蓬飞和寒来暑往,不知何时才有我安定之所?千难万险纵可翻越,你我同胞骨肉却好像面临的是生离死别。

【其四】 你(君王)说过喜爱芳草,我就牢记着要把它们进献给你;谁料在它们荣华繁茂之际,你却驱使秋天的严霜,使它们归于憔悴凋零。你(君王)毫不顾念我的忠贞之心,还谈什么诚信?(请你明白,)我忠贞的意志就像那寒霜中的秋兰,北风前的桂木,决不易改。

【其五】 弹琴放歌,虽可借以倾吐心曲,但却无人能帮我除去忧愁;雍丘之地,亦有川泽可供“泛舟”。可是,不是我不想高高兴兴地去“泛舟”游乐,而是一起同游的跟我志趣不投。即便是有雅兴泛舟,却连个撑船的人都找不到啊(指了解我政治怀抱的人)

背景

公元228年(魏明帝太和二年)的一个冬日,北风挟裹着飞雪,越过豫东平原,刹时间便把小小的雍丘(今河南杞县),化为茫茫白地。一位神色憔悴的诗人,却还在庭中徘徊——他就是屡遭朝廷贬谪疑忌的雍丘王曹植。一年前,他才被明帝“徙封浚仪(今河南开封北)”;而今,又被责令“复还雍丘。”诗人壮志难酬、身如飘蓬,再也按抑不住心头的悲怆,终于用那“骨气奇高”之笔,在风声雪影之下,写下了名作《朔风诗五章》。

鉴赏

这首诗共分五章。大约诗人落笔之际,正是朔风怒号之时,所以开章即以朔风起兴,抒写“用(以)怀魏都”之情。魏都洛阳,远在雍丘西北。诗人在那里,曾经度过美好的青春时光,留下过少年的宏大梦想。从公元223年(黄初四年)旧历七月离开那儿以来,至今又已五年了。朔风北来,听去似乎全都是往日亲朋的呼唤之声。古诗有“代马依北风”之句,说的是北方代郡的良马南来,一闻北风之声,便依恋地嘶鸣不已。马犹如此,人何以堪。诗人因此凄楚地吟道:“愿骋代马,倏忽北徂(往)。”他是十分希望驱策代马,迎风扬蹄,飞快地驰往洛阳。不过,诗人此时的怀念国都,已不是为了寻回少年之梦,而是志在“捐躯济难”、列身朝廷、报效国家。每当凯风(南风)吹拂,他总要记起“蛮方”(指江南)还有“不臣之吴”。他在此年上明帝的《求自试表》中,就以“辍食忘餐,奋袂攘衽,抚剑东顾,而心已驰于吴会矣”之语,表达了愿为征吴大业效力的急不可待之情。此章结句“愿随越鸟,翻飞南翔”,亦正化用了古诗“越鸟巢南枝”之典,抒写了诗人南征孙吴的壮志和渴望。其辞促情迫,正与上引《求自试表》之语异曲同工。

然而,诗人的这一壮志,总是化为碎坠的泡影。他的政治生涯,大多是在不断流徙的“汲汲无欢”中度过的。诗之二、三章,由此转入对自己身世飘泊的感伤抒写。“四气(节气)代谢,悬景(日、月)运周”,时光荏苒。诗人于公元227年(太和元年)徙封浚仪,至此复还雍丘,这一别正如一俯一仰,相隔并不太久。但在痛惜于光阴流逝的诗人眼中,却是“脱(忽然)若三秋(年)”,未免生出年华不再的失落之感。回想当时“初迁”,雍丘还是百花盛开的春日;而今重返故地,却已是“素雪云飞”的冬季。这四句,化用了《小雅·采薇》的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将自身流徙往返的凄怆之感,与千年前西周戍卒重返家园的物换星移之伤,融为一体,显得愈加深沉、酸楚。从公元221年(黄初二年)以来,诗人东封鄄城、北徙浚仪、二徙雍丘。八年之中,正如翻越于高山峻谷,忽而“俯降千仞”,忽而“仰登天阻(险)”,尝尽了颠沛流徙之苦。诗人因此慨叹于身如“风飘蓬飞’,不知何时才有安定之所。这两句,与次年所作《吁嗟篇》中“宕宕当何依”、“谁知吾苦艰”之语一样,饱含着诗人无数酸辛和泪水。如果仅仅是飘徙,倒还罢了。最使诗人痛苦的是,当局还明令禁止他与同胞兄弟相往来,这简直令诗人绝望。诗中接着四句,便是诗人绝望之中的凄厉呼号:“千仞易陟(登),天阻可越。昔我同袍,今永乖别!”极言险阻之可翻越,更反衬出当局者之禁令正如无情的“雷池”,难以跨越半步。兄弟的分离,恰似生死永别,令诗人怆然泣下。

诗人当然明白这悲剧是谁造成的。诗之四章,即中断对自身飘泊痛苦的泣诉,透过朔风素雪,向始终疑忌他的远方君王,发出了责询。前四句运用屈原《离骚》的比兴方式,以“芳草”喻忠贞之臣、“秋霜”比小人,愤懑地大声责问:你(君王)说过喜爱芳草,我就牢牢记着要把它们进献给你;谁料到它们荣华繁茂之际,你却驱使秋天的严霜,使它们归于憔悴凋零!“君不垂眷”以下,诗人又以凛然之气,表明自己的心迹:即使君王毫不顾念,我的忠贞之心,也决无改易。请看看寒霜中的秋兰,朔风前的桂木吧:它们何曾畏惧过凝寒,改变过芬芳之性、“冬荣”之节!“秋兰可喻”二句,于悲愤中振起,显示了诗人那难以摧折的“骨气”之“奇高”。

第五章为全诗结尾,抒写诗人对未来生活的瞻念。君王既不眷顾,诗人的流徙生涯定是绵长无尽的了。想到这一点,诗人不禁忧从中来。弹琴放歌,虽可借以倾吐心曲,但无知音,没有人能和他同销忧愁;雍丘之地,自然亦有川泽可供“泛舟”,但无同志,没有人能了解他临川思济的政治怀抱。在《求通亲亲表》中,诗人曾这样描述他的孤寂生涯:“近且婚媾不通,兄弟永绝。”“每四节之会,块然独处。左右惟仆隶,所对惟妻子。高谈无所与陈,发义无所与展。未尝不闻乐而拊心,临觞而叹息也!”这正是诗人最感痛苦的,难怪他在结句中发出“岂无和乐,游(交游)非我邻(同志);谁忘泛舟,愧无榜人(撑船者)”的啸叹了。

前人称曹植的诗“肝肠气骨,时有块磊处”(钟惺《古诗归》)。《朔风诗》正是一首颇有“块磊”的抒愤之作。诗人抒写胸中愤懑,吸收了《诗经》、《楚辞》运用比兴的成功经验,借助于“朔风”、“素雪”、“芳草”、“秋霜”、“飘蓬”、“天阻”种种意象,情由景生,物随意驱,辉映烘托,将心中的思情和壮志、哀伤和怨愤,表现得九曲回肠、悲惋感人。诗中时而借用典故,如“代马”、“越鸟”之喻;时而化用《诗经》名句,如“昔迁”、“今旋”之比;时而运用对仗和比喻,如“别如俯仰,脱若三秋”等等,均思致灵巧、意蕴深长,显示了诗人对诗句的锤炼之工。诗人运笔的徐疾变化、辞气的抑扬宕跌,更表现了一种“兔起鹘落”的气象。就一章来说,诗情时有起伏。如首章前四句叙怀思,哀婉低回;后四句抒壮志,辞促情迫。就全篇来说,章与章之间,亦往复回环、顿跌奋扬,呈一波三折之形。首章徐徐振起,二章平缓悠长,三章啸叹直上,四章于结尾忽作金石掷地之声,五章复以悠悠之叹收束。这些,都可见出曹植之诗“始为宏肆,多生情态”的特色(王世懋《艺圃撷余》)。

作者 曹植(192~233),三国魏诗人。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曹操第三子,封陈思王。因富才学,早年曾被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后失宠。一生以曹丕称帝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受曹操宠爱,尝随征伐,诗文多写其安逸生活和建功立业的报负;后期备受曹丕父子迫害,郁郁而终,诗文多表现其愤抑不平之情及要求个人自由解脱的心境。其诗注意对偶、炼字和色彩,富于音乐性,被钟嵘称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有《曹子建集》。

第三篇:曹植《七步诗》的故事

《七步诗》的故事

三国时期,魏国皇帝曹操去世后,他的长子曹丕即位,曹丕就是历史上的魏文帝,而曹丕的弟弟曹植被封为丞相。

弟弟曹植很有才华,精通天文地理,说起朝廷中的政事滔滔不绝而且管治有方,因此在朝中很有威信,可谓是威震朝野啊!皇帝哥哥曹丕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中的妒忌之火油然而生。他对曹植产生了怨恨之心,把曹植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处处苦苦相逼。许多大臣在皇帝面前也说三道四,谣言惑众,有的说,朝中一日有曹植,宫内鸡犬不宁,如他日造反,图谋篡位,岂不是宫中一大害?有的说,不如先下手为强,斩草除根,以免日后夜长梦多。

曹丕听信了谗言,决定今日动手。正巧赶上一位大臣禀报,有人造反,图谋篡位。曹丕认定弟弟曹植为主谋,正午时分,曹丕传弟弟曹植到池厅边相见,曹植一到,就被早埋伏好的卫队挥刀截下。见到曹丕,曹植道:“吾兄传我有何贵干?”

众人道:“宫中造反一事,想必曹丞相听说了吧,吾登皇位你怀恨在心,这事是否你主使的?”

曹植长叹一声,道:“吾兄疑我造反,谋你河山篡你朝位!这罪行可不敢担当,请吾兄明察秋毫。”

曹丕不好推辞,只得说:“好,看在你我兄弟的情谊,我命令你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不然,休怪我大义灭亲了。”

“好办好办,若我不能在七步内作诗一首,任凭你处置。”曹植胸有成竹地说。

“爽快!爽快!咱俩一言为定。”

曹丕说完,曹植便迈出了第一步,突然,他闻到了从远处飘来的阵阵煮豆的香味,灵感一来,借物抒情,在刚走到第六步时就作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煮豆持作羹,漉(Lu四声)菽(Shu)以为汁。萁(qi)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此诗作完,曹植对曹丕说:“我们虽有君臣之分,但毕竟是骨肉相连,何必苦苦相逼?手足相残?我无意与你权利相争,无论谁是君主,我都会忠贞不二地跟随,毫无怨言!明枪易挡暗箭难防。若你要杀我,轻而易举,何必大费周章,先父在九泉之下是不能瞑目的呀。”

曹丕听了,被驳得无话可说。从此就再也不敢为难曹植了,俩人又成了好兄弟,同心协力,建设魏国。

第四篇:曹植《七步诗》阅读答案

七步诗阅读答案——阅读,是人们最基本的学习活动。如何快速把握文章内容,提高理解能力,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技能,需要在反复完成阅读习题中积累和磨练。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是“七步诗阅读答案”,相信同学们完成之后,阅读能力会很快得到提高!

七步诗

文帝尝令东阿王①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导读:古人说“兄弟如手足”,但兄弟之间为了争王位、争财物而互相残杀的从古到今却屡见不鲜,这不是太可悲了吗!

注释 :①文帝:曹操之子曹丕。东阿王,曹操第三子,曹丕之弟曹植,大诗人。

阅读题:

一、解释加点的词

1.不成者行大法()2.萁在釜下然()

3.漉菽以为汁()4.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

二、“萁在釜下然”的“釜”解释为____,写出一个同义的成语_______。

三、《七步诗》一般写作:

四、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

七步诗阅读答案仅供参考:

一、1.死刑 2.同“燃”字 3.过滤 豆类 4.曾经

二、锅 破釜沉舟

三、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四、相煎何急;七步成章

七步诗翻译:

魏文帝曾经命令东阿王曹植在七步内做成一首诗,做不出即处以死刑。东阿王随声就做诗一首:“锅里煮着豆子用来作羹,滤豆子用来作汁。豆秸在锅底燃烧着,豆子在锅中哭泣:‘你我本是一个根上生长的,你为什么这样不留情地逼迫我、熬煎我呢?’”魏文帝听了深有惭愧之色。

这篇“七步诗阅读答案”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希望通过这些阅读练习和答案,能帮助同学们把握语文阅读的特点,进而提高阅读、鉴赏、写作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第五篇:林业调查员建国60周年征文:曹迎春诗

我是一名林业调查队员,经历着各种艰难困苦的磨难,严寒酷暑锤炼着我的意志,巍峨的山峰使我身强体健。

头顶着日月、蓝天,踏遍高山、平原,在浩瀚广域的大地上,我昂首阔步,奋勇向前。

孤灯陪我描绘河

山,朝霞迎我来到了山巅。

饿了野果为我充饥,渴了喝一口甘冽的山泉。

旖旎绚丽的秀美山川,似迷人画卷让我留恋。

常年的艰苦外业,使我积累了丰富经验。

为山川锦绣,为绿化家园,我不辞辛苦、任劳任怨。

大地留下了我的足迹,森林树木对我绽开了笑脸。

不迷恋灯红酒绿的夜晚,舍去了与家人的团圆

不贪图享乐和金钱,不计名利、不分昼夜埋头苦干!

胸怀全局,心系河山。

没有什么壮语和豪言。

面对日月山川,面对社会和当前,只想大声呼喊----我是一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调查员一天

朝霞送我到山巅,头顶草帽迷彩穿,荆棘丛中忙奔波,区划测量把图圈 ;

露水汗水湿衣衫,烈日寒风无春天,紧紧张张日偏西,泉水冷饭享美餐;

阵阵雷声秋雨寒,密林深处寻温暖,雨过天晴朗朗日,湿衣湿地不下山;

夕阳西下升炊烟,披星戴月往回赶,夜半三更做内业,调查队员又一天。

咏柏

雄山滴水穿,陡峭入云端,苍茫老柏树,不知几千年,鳞叶遮风雨,躯抱日月天,傲立石岩处,冷眼看人间。

下载曹诗2.26word格式文档
下载曹诗2.26.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曹植《七步诗》课本剧剧本精编

    《七步诗》课本剧剧本(选自《古诗文名句赏析》)一、原文内容: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故事简介:三国时期,曹操去世,曹丕即位。曹丕怕自己的兄弟,篡夺自己的......

    曹植与纳兰容若诗的忧郁比较2(五篇范文)

    曹植与纳兰性德诗的忧郁比较 一、曹植与纳兰性德忧郁气息的来源比较 1、 家庭方面 曹植与纳兰容若的出生都应该算是名门望族,是当时的大家庭,有权,有势,也有钱,在这样的家庭中为......

    曹植《七步诗》原文赏析与翻译(5篇范例)

    导读:《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人曹植的名篇。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

    自强不息(曹)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天性建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上古盘古开天辟地,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到近代全民族统一战线同仇敌忾打退侵略......

    曹禺

    1楼 8.曹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培育起来的戏剧艺术大师,他继承了鲁迅的精神,在戏剧创作、戏剧艺术管理、戏剧教育、戏剧翻译、中外戏剧文化等领域作出了多方面的卓越贡献。 作为......

    曹禺(大全)

    曹禺 曹禺(1910-1996),祖籍湖北潜江。清宣统二年八月二十一日(1910年9月24日)生于天津,原名万家宝,字小石。在清华读书时有“小宝贝儿”的绰号。“曹禺”是他在1926年发表小说时第......

    房兵曹胡马诗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精选多篇)

    房兵曹胡马诗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2篇)房兵曹胡马诗原文翻译及赏析1房兵曹胡马诗杜甫〔唐代〕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

    诗[模版]

    法】勒韦迪 世界是我的囚室 如果我远离了我所爱的 你并不太远啊天边的栏杆 爱情和自由都在过于空虚的太空 在这因痛苦而皲裂的大地上 一张面孔照亮了温暖的严酷的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