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宜宾学院工会“送温暖”帮扶制度(精)
宜宾学院工会委员会
宜学院工发〔2011〕35号
宜宾学院工会委员会 “送温暖”帮扶制度
为做好“送温暖”帮扶工作,根据上级工会和学校的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建立定期调查了解教职工困难情况的制度。在平常通过各二级工会,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调查了解教职工困难情况的基础上,每半年对学校教职工困难情况进行一次全面地调查了解。
二、建立困难教职工档案。凡有特殊困难的教职工都要建立档案。档案内容要包括本人的基本情况、困难的具体情况。已建立档案的在困难情况发生较大变化时要及时将变化情况记入档案。
三、严格实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首问人要跟踪解决困难的全过程,直到困难解决完毕。校工会主席和专职副主席是“送温暖”帮扶的第一和第二责任人。主席、副主席和校工会办公室人员中第一个接待的(或接到反映情况的要求、信件、电话的)为首问责任人,对反映的情况要立即登记,并在二十四小时内汇报、联系、反映。工会能研究解决的由工会专职副主席负责提交工会班子领导研究解决;需要工会和其他单位部门共同研究解决的由工会专职副主席负责联系、协调;需学校及其他部门研究解决的由工会专职副主席负责汇报、反映,积极、主动地争取解决。研究的情况、结果由首问责任人或专职副主席负责向教职工本人反馈意见。不能解决或暂
时不能解决的,要说明原因,并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
四、建立生病住院慰问制度。凡是教职工生病住院,二级工会都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关心、慰问。教职工因重大疾病住院的,由二级工会主席向校工会汇报。校工会给予200元慰问金(特殊情况可另外购买慰问品),由校工会看望慰问。也可委托二级工会或有关单位部门看望慰问。慰问经费在福利费中开支。
五、建立特殊困难帮扶制度
1、帮扶措施:主要有借款、资助两种方式。
2、受助条件:
教职工(配偶、子女)出现特别严重疾病或严重伤残,造成医治和生活极度困难的;
教职工(配偶)下岗、去世,造成子女上大学学费极度困难的;
遭受严重灾害,造成教职工生活极度困难的。
3、帮扶金额
借款:金额5000元至10000元。期限不超过三年,可一次性归还,也可分期归还。到期不归还,从到期的第一个月开始,每月在工资中扣借款总额的10%作为还款,扣完为止。
资助:根据困难情况,由本人填写《教职工特殊困难补助申请单》(见附件1),交二级工会调查核实困难情况,给予500-10000元的特殊困难补助。同一个特殊困难补助金额不得超过15000元。
4、审批程序
本人提出申请;
二级工会调查核实困难情况;
借款和资助金额不足5000元的由校工会主席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借款和资助金额超过5000元及以上的的提交工会委员会讨论决定。
5、借款和资助经费在福利费中开支。
六、建立丧葬慰问制度
1、教职工本人去世的,由慰问人员填写《教职工去世慰问登记表》(见附件2),由校工会看望慰问教职工亲属,给予500元慰问金(另送花圈一个),并由亲属代表在慰问登记表上签字。特殊情况也可委托二级工会或有关单位部门看望慰问。
2、教职工配偶、子女、本人父母去世的由校工会看望慰问教职工及亲属,由慰问人员填写《教职工家属去世慰问登记表》(见附件3),给予500元的慰问金(另送花圈一个),由教职工本人在慰问登记表上签字。特殊情况也可委托二级工会或有关单位部门看望慰问。
3、慰问经费在福利费中开支。
七、建立春节“送温暖”制度
1、“送温暖”对象:
老干部遗属;孤寡老人;重病病人;特殊困难教职工;劳模;90岁高龄。
2、“送温暖”形式:看望慰问并送一些生活必需品。
3、慰问经费在福利费中开支。
八、劳模慰问
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要求进行慰问。慰问经费按中央和省市规定办理。
九、建立教职工体检制度
每两年组织一次教职工体检。在职教职工的体检经费在福利费中开支,离退休教职工的体检费申请学校补助解决。
十、建立春节慰问全体教职工制度
每年春节校工会将根据学校要求慰问全校教职工。在职教职工的慰问经费在福利费中开支,离退休教职工的慰问经费申请学校补助解决。
本制度所称教职工包括在编在职教职工和离退休教职工。(以学校人事处认定的为准)。
附件:1.教职工特殊困难补助申请表
2.教职工去世慰问登记表
3.教职工家属去世慰问登记表
宜宾学院工会委员会
2011年11月28日
主题词: 送温暖 帮扶 制度
抄 报:四川省教科文卫工会,宜宾学院党委。
抄 送:离退休人员管理处。
宜宾学院工会办公室 2011年11月28日印发
(印15份,网发)
附件
1、教职工特殊困难补助申请表
申请人姓名
所在二级工会
年 龄
性别
共同生活
家庭成员
家庭收入情况
困难形成原因
二级工会调查
核实的困难情况
校工会意见
附件
2、教职工去世慰问登记表
逝世教职工姓名
逝世教职工所在单位部门
慰问金额
慰问人
领款人
校工会审批意见
附件
3、教职工家属去世慰问登记表
教职工姓名、所在单位部门
教职工与逝世人的关系
慰问金额
慰问人
领款人
校工会审批意见
第二篇:工会帮扶慰问制度
xx工会帮扶慰问制度
为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机关工会帮扶慰问工作,切实体现工会组织对会员的关心和关怀,让会员职工体会到职工之家的温暖,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特拟定xx工会帮扶慰问制度。
一、帮扶慰问对象
(一)在职会员本人住院;
(二)在职会员本人去世、亲属(包括:父母亲、岳父母或公婆、配偶、子女)去世;
(三)在职会员本人生日;
(四)在职会员因意外事故导致家庭生活困难;
(五)在职会员子女高考入学。
二、帮扶慰问标准
(一)会员因病住院,xx工会根据病情研究适当给予发放慰问金;
(二)会员及亲属去世,发放慰问金700元;
(三)会员生日,价值300元以内的蛋糕一个;
(四)会员因意外事故导致家庭生活困难的,xx工会委员会根据情况研究决定给予适当慰问;
(五)会员子女考取大学,考取一本发放慰问金1000元,考取二本发放慰问金800元,考取三本发放慰问金600元,考取专科发放慰问金300元。
三、帮扶慰问方式
第三篇:工会困难职工帮扶制度
实验中学困难职工联系帮扶制度
工会组织开展的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是工会协助全校教师解决困难职工群众的生活问题,为困难职工提供救助、维权和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平抑学校矛盾,促进改革发展,为党和政府分忧的一项重要工作。为进一步将帮扶工作做大、做强、做实,使帮扶工作覆盖到每一名困难职工。
一、特困和困难职工标准
松原市总工会分别调整了特困和困难职工标准,特困职工: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职工。困难职工:家庭月人均收入略高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由于重病或残疾等原因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职工。
二、特困和困难职工调查
每年9至10月工会统一对特困和困难职工进行调查摸底。要求每个教职员工切实履行 “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摸清特困和困难职工的变化情况。对符合特困和困难标准的职工要在实施“三查一访”后,纳入困难职工档案。其他时段特困和困难职工情况有变化的,我校工会要随时向总工会报告变化情况,修改困难职工档案。
三、校工会帮扶职责
(一)法律援助。为职工提供法律咨询,接受意见和建议,参与劳动争议调解,代为书写法律文书,代理参加劳动争议诉讼等项服务。
(二)技能培训。为有培训意愿的困难职工及其家属提供包括电工、家政、物业管理、制冷等多个工种的专业技能培训,减轻困难职工的生活压力。对有其他培训意愿的困难职工及其家属,校工会可以帮助其联系其他再就业定点培训。
(三)职业介绍。校工会将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通过与市职工帮扶中心以及其他职介机构进行联网,进一步拓宽用工信息渠道,全力满足用工和就业双方的需求,帮助困难职工的家属实现再就业。
(四)家政服务。通过校工会家政服务,为困难职工家属提供就业机会,减免介绍费的方式,吸收更多的困难职工家属从事家政服务行业,并由此逐步改善家庭生活状况,实现最终的脱贫。
四、联系帮扶工作制度
(一)每年“两节”期间向特困和困难职工发放米、面、油等过节物品和慰问金。
(二)校工会深入困难职工家庭进行走访慰问,组织贴心人服务队开展为困难职工服务活动。
(三)每年在8月底开展金秋助学活动,为考上大学和高中的特困和困难职工子女发放助学金。
(四)组织在读受助大学生开展暑期教育活动,并发放助学金。
(五)每月的第一个星期三发放帮扶物品。
(六)不定期开展转赠活动,将筹集到的帮扶物品赠与有需求的困难职工。
(七)每年为新增在职困难女职工一次性办理一份女工保险。
(八)按照教育工委要求,开展募捐活动,集全校力量帮扶困难职工。
第四篇:慰问信 - 宜宾学院
慰问信
教职工同志们:
春回大地,万物欣荣。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校工会谨向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在全校各个岗位上的教职员工致以新春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感谢你们2011年对学校建设、改革、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感谢你们为建设和谐校园所付出的辛勤劳动!感谢你们一年来对学校工会工作的热情支持!
2011年是学校实施《宜宾学院2015年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开局之年,是继续坚持“理念引领、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工作主题的重要之年,是努力践行办学理念、治校方略、人才培养体系和服务地方体系的创新之年,是学校声誉获得快速提升的可喜之年。这一年,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各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此,学校工会向全校教职员工致以崇高的敬意!
2012年是学校继续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之年。新的一年,新的起点,新的开始。校工会号召全校教职员工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同心同德,开拓创新,奋力拼搏,为构建“文化、理念、制度、实践”四维一体的治校模式,实现学校发展的新跨越作出更大的贡献!
衷心祝愿全校教职员工新年快乐!龙年吉祥、如意、幸福、安康!
第五篇:工会建立送温暖帮扶工程长效机制经验材料
三年来,**市总工会在市委和自治区总工会的领导下,在各级政府和部门的支持下,以职工为本,深入实施送温暖工程,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丰富工作内涵、创新工作模式、整合社会资源等形式,努力推动送温暖工程实现动态化、常年化、长效化和社会化“四个转变”,在促进企业经济发展、职工再就业、困难职工帮扶、农民工维权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4年
以来,全市共筹集送温暖资金1752.48万元,慰问困难企业1427家次;慰问职工、下岗失业人员和离退休人员71970户次,其中困难职工43587户次、劳动模范543户次、农民工4923户次。全市各级工会还通过多种途径向21317人次的职工和下岗失业人员进行了政策咨询,为2850名困难职工提供了互助医疗服务,为487名困难职工子女提供了助学服务。**市总工会分别于2003年、2005年和2006年荣获全国送温暖工程先进单位、全国工会系统“四五”普法先进单位和2006年全国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一、深入开展调查建档,实现困难职工管理由静态型向动态型转变
掌握困难职工的第一手资料,是把温暖送到困难职工心坎上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我们通过构建全市困难职工动态管理档案,为送温暖决策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一是健全困难职工基本情况档案。对困难职工群体的年龄、收入来源、技术特长等20多项情况进行详实纪录,做到一人一档、一户一卡,每季度进行定期调查更新,并且根据实际需要不定期更新。二是健全就业服务档案。对每位困难职工的贫困原因进行记录和分析,了解他们想知道什么、想学习什么、想从事什么职业,提出切合他们自身实际的脱困举措。三是健全困难职工思想情况档案。市总工会连续五年召开了困难企业党政工座谈会,向不同系统、不同行业的党政工领导及时了解困难职工思想情况,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突发性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四是健全特困职工跟踪档案。各级工会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单位的特困职工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报告,将已经脱困的特困职工及时退出特困职工档案,为新出现的特困职工及时建立档案。目前全市已建立困难职工动态管理档案的基层工会超过900家。
二、切实加强载体建设,促进送温暖活动由年终型向常年型转变
困难职工需要元旦春节的温暖,更需要一年四季的常温。我们主要通过加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等五个载体建设,推动送温暖活动逐步实现经常化和日常化。一是加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设。目前我市已经建立了两级帮扶中心,其中市级帮扶中心1个,县区级帮扶中心13个。三年来,各级帮扶中心共接待来信来访职工10577人次,受理各种困难救助1843件,接受政策咨询2753人次,提供法律帮助267件,为593名困难职工协调补缴了各种保险费,为389名特困职工协调办理了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二是加强职工医疗互助保障体系建设。截止目前,全市参保职工累计达15万多人,参保、续保份数达105185份。2005年和2006年,我们分别为1000多名市属基层工会干部和1300名困难职工每人购买了一份重大疾病保险,为广大困难职工群众和工会干部筑起医疗保障中的第二道防线。为了最大限度地组织职工参加医疗互助保险,最大限度地降低职工的医疗费负担,我们累计投入的医疗互助保障宣传经费达20多万元。三是加强工会优惠服务基地建设。在全区率先启动了“工会会员优惠服务基地”建设,目前,我市已建成包括市第一、二、四、五人民医院,**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康迈商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市工人文化宫邕贸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等7个工会优惠基地。四是加强经常性医疗救助机制建设。积极开展“关注农民工、爱心送健康”系列公益活动。2006年5月联合**望州医院、**长江医院等医疗单位向农民工赠送了1100份免费体检卡。积极开展2006年农民工防暑降温专项检查慰问活动,共发放慰问金额36080元,慰问农民工6010人,发放健康咨询资料2980份。五是加强突发性事件帮助制度建设。2006年7月,由于受强热带风暴的影响,造成我市部分单位、职工财产严重损失。我们根据受灾情况,及时为17个市属基层工会受灾损失严重的职工发放慰问金11.93万元,解决受灾职工的燃眉之急。
三、不断丰富工作内涵,推动送温暖工作由时效性向长效性转变
丰富送温暖工作内涵是实现工作由时效性向长效性转变的关键。近年来,我们通过不断丰富工作内涵,从单一的元旦春节慰问,发展到常年送温暖;从简单的困难补助发展到医疗救助、优惠服务和法律援助;从单纯的经济救灾发展到技能培训、推荐就业和送文化、送政策;增强了困难职工的“造血”功能,使许多困难职工得以解困。
(一)加大源头参与力度,开展切实有效的政策帮扶
首先是主动联系、积极参与制定与困难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各种政策法规,认真提出修改意见,从源
头上最大限度地维护困难职工群体的利益。近年来,**市人民政府相继出台了《**市城市居民临时困难救助暂行办法》、《**市城市医疗救助办法》等政策文件,这些政策文件都充分采纳了工会提出16条意见和建议,为解决困难职工的社会保险、再就业、子女入学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次,我们还加大调查研究力度,形成了《**市亏困企业下岗职工、困难职工基
本情况调查及建议》、《**市亏损国企内部存在问题调查及建议》、《**市失业职工申报民政救济的建议》等调研报告,为政府涉及困难职工群体的决策工作提供了有力依据。
(二)广泛开展技能培训,千方百计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
加强职工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树立自强意识,推动就业再就业政策的实施,是送温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年来,我们共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0310人次,为下岗失业人员进行职业介绍13043人次,经培训和开展职业介绍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9990人次。
1、努力推动再就业政策的贯彻落实。2004年以来,我们先后印发了2400本《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政策文件汇编》,5000份《下岗失业人员创业指南》,3000份《最低工资规定》和6745份就业跟踪卡(含职业介绍信)等宣传资料,并长期通过《**工运》大篇幅刊登政府再就业优惠政策。在开展大量宣传工作的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基层工会干部的就业政策培训,仅2006年市总就先后组织了186名困难企业工会干部深入学习掌握再就业的18个配套文件。在吃深吃透政策的基础上,组织基层工会干部深入下岗职工家庭进行政策讲解,积极引导职工树立职业无贵贱的思想,从而树立自强自立的竞争意识。
2、全面加强再就业培训基地建设。主要通过强化“四个基地”作用,全面开展技能培训。一是以市总职工学校、市文化宫邕贸职业技能学校等为基地,为下岗失业人员长期开设养殖、烹饪、服装裁剪等培训班。二是以市总工会、直属工会、基层工会三级培训网络为基地,分层次开展技能培训。目前全市建立工会下岗职工、农民工就业培训机构15个,培训基地35个,2006年全市各级工会共举办各类就业培训班386期。三是以农民工流动夜校的基地,因地制宜地开展生产技能、安全知识、劳动法规等讲座,全市累计有4.5万人次农民工在夜校接受了培训。四是以行业工会培训中心为基地,定期邀请高级技师免费为职工开展有针对性的行业技术技能培训,提高职工的学习能力和创业能力,目前已累计培训近万人次。
3、积极探索困难职工再就业的途径。三年来,我们通过联合地方税务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商联等部门分别举办了下岗职工再就业现场招聘会、利客隆超市专场招聘会和“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就业招聘活动。参加活动的各类企业达496家,提供各种岗位15591多个,进场求职人数多达18990人次,签订就业意向的有5575人次,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下岗职工。我们还通过组织跨地区劳务协作努力开辟就业途径,市教育工会与学校联合建立的培训基地2006年共培训职工1500人次,通过向外省劳务输出推荐就业,就业率高达100%。
(四)深入开展文化送温暖活动,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
我们以农民工艺术节和职工文化进工地等系列活动为载体,以农民工的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深入开展文化“送温暖”活动。一是打造农民工文化艺术节新品牌。2005年以来,我们已联合市文化局等部门连续举办了两届农民工文化艺术节,在50多个工地累计开展了80多次艺术展示活动,参加活动的农民工达达10万多人,深受到广大农民工群众的欢迎。农民工艺术节已成为我市农民工维权的品牌。二是设立农民工流动图书站。目前,我市已经建立了4个农民工图书流通站,首批送入各大工地的图书杂志达4000多册,电子图书卡有1000多张。三是深入开展职工广场文化活动。近两年来,我市各县区和市属企业工会共开展职工广场文化活动200多场,参与职工达20多万人次。2006年春节期间,市总工会还组织人员深入到三个建筑工地,开展为农民工送电影活动。
(五)创新工作模式,开展形式多样的金秋助学活动
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助学帮扶。截止目前,**市总累计资助困难职工子女上学489人,发放助学金76.67万元。我们的主要做法有:一是做助学活动的最先知情者。依靠工会组织网络优势和比较完善的困难职工档案,明确掌握困难子女上学情况,这是我们搞好金秋助学活动的坚实基础。二是做助学活动的最佳协调者。充分发挥工会联系面广的优势,协调有关单位合力助学,形成整体优势。2005年以来,通过我们的协调,市总工会机关工会、市国土资源局机关工会、市财政局机关工会等7个市直机关单位与7个困难职工家庭结成了助学帮扶对子。三是做助学活动的最好资助者。我们不仅是通过资金直接资助困难职工子女上学,还通过联系提供勤工俭学岗位、捐赠书籍和学习用具、联系减免学杂费、帮助申请助学贷款等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助学活动。
四、着力整合社会资源,推进职工帮扶工作由工会型向社会化转变
做好新形势下的送温暖帮扶工作必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有效运用法律、政策、行政、经济、舆论等手段,做到多方参与、合力帮扶。一是建立社会化多方筹集资金模式。我们积极从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社会各界捐助、专项基金拨款等方面筹集帮扶资金和物资,建立资金来源多元化的送温暖帮扶资金筹集模式。近年来,我市工会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每年都能从政府得到100万元左右的资金支持。此外,仅2006年我们就募集到社会资金20.35万元。二是建立多部门困难职工帮扶联动机制。联合劳动保障、卫生、司法、教育等部门,共同做好对困难职工家庭的救助帮扶工作,推动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险范畴,把困难的农民工纳入帮扶救助范围,加大对困难职工特别是单亲困难女职工、困难劳模的帮扶力度。三是建立与民政局季度联席会议制度。我会加强与民政局合作,联合召开困难企业工会主席座谈会,联合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对低保工作中存在的隐形收入界定标准不统一、特殊困难的职工家庭应纳入低保范围等问题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四是建立职工维权热线和市长热线互动通报制度。我会与市信访局建立了互动通报协调机制,加强“12351”职工热线电话与市长热线电话的互动通报,对涉及劳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咨询,对职工需要帮扶及解决生活困难的求助,对侵害职工合法权益行为的控告,对职工群体紧急突发事件和重大安全事故的报告等事件进行协同处理,2006年共处理事件7起,取得满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