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本剧《珍贵的教科书》教学反思
<<珍贵的教科书教学>>教学反思
今天我上了《珍贵的教科书》一课,本节课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能紧扣主题,并能有效地把握住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课堂上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积极性,思维活跃性。
一、围绕“教科书的珍贵”这一主题展开三个层次的“读”。
一是指名读。学生提出问题后,先指名学生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问题;二是学生细读,让孩子们自己读书、感悟、发现,初步找到了文中能体现教科书珍贵的的几个关键段落。三是引导感悟读。通过抓重点词、句“渴望、兴高采烈、振奋人心、争先恐后、呼啸、盘旋”“毛主席的关怀”“党中央印文件的纸里节省”的理解与感受,孩子们一步步明白了因为这些书不但是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孩子们非常渴望的,而且印书用的纸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从党中央印文件的纸中节省出来的,更是张指导员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也真切地感受到了书的珍贵。
二、以“情”为主线,读中悟“情”。
整堂课我都紧紧围绕课题中饱含深情的字眼——“珍贵”做足文章。在读书、理解、引导、感动中体验珍贵之情,表达珍贵之情,朗读珍贵之情,以“情”为主线,以老师的热情之“情”激起学生的真诚之情。以情贯穿,多次深情地读课文。
三、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想象、抓重点词、抓标点等培养语感的“读”。
通过“比较和想象”的语感训练,再现了课文情境,为学生提供了鲜明、准确、丰富的语感形象,丰富了课文内容,使学生的思想情感有了一定程度的体验,把读书的方法教给学生,这样就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觉地参与教与学的活动,同时也让学生在大量的训练过程中,丰富语言,增强语感。
在教学中,我启发想象,让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在心中产生“内心视像”,品味语言文字,感悟课文的意境,获得丰富的语感。如:文中的四个“没有”,我通过一选读——了解困难感受艰苦,二连读——体会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三范读——让学生想象孩子们当时学习的情景,真切感受书对于延安小学的孩子们显得那样神圣、重要、宝贵、渴望。
因为围绕主要问题找句子答案的不唯一性、顺序的不唯一性,备课时,我注意设计多个策略,课堂上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交流顺序为老师引导感悟的顺序,使教学成为流动的过程,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较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主体作用。同时以学生的研读、交流感受、朗读作为课堂互动的主体部分,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为学生提供较为宽松、充足时空,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尽可能多的语文实践活动。
虽然如此,讲课中依然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在学习重点段落时,学生读得还不够,而我由于学生读得不错,就忽视了对学生进一步的朗读指导,没能使更多的学生体会指导员牺牲前的内心感受。如果能再把重点段落再充分的读,让更多的学生读,相信效果应该会好一些。在续说指导员没有说完的话时,学生思维不够开阔,说的话都大同小异,而我没有能及时引导学生说出更多的内容,没有抓住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教学时机,在这些方面都还有待提高。
第二篇:珍贵的教科书(课本剧)
《珍贵的教科书》课本剧
[场景一] 地点:延安的一间窑洞里。
背景:窑洞外炮火连天,窑洞内,光线昏暗。在窑洞外的火光的映照下,忽明忽暗。十几个穿着破烂的孩子坐在地上,爬在小板凳上,专心地写字。用锅烟灰刷成的黑板上写着:我是中国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国民党反动派。
这时,窑洞外铁钟敲响。随后走进来一位八路军战士。孩子们从地上站起来。孩子们齐声喊:张指导员好!
张指导员:同学们好!今天咱们学习《飞夺泸定桥》。这一课讲的是我们红军为了北上抗日,和敌人冒雨赛跑,抢先渡过大渡河,夺下泸定桥的事。下面我们先把课文抄下来吧。
孩子们脸上露出了难为情的样子。
三娃站了起来:张指导员,这几天,我的胳膊都抄酸了。
其他几个孩子也随声附和着:对啊,指导员,俺们的胳膊也都抄酸了,什么时候咱们能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教科书呢?
铁蛋:如果我们有了自己的教科书,咱们就能节省出大量时间,学更多的知识了。百合:张指导员,我的铅笔快用完了。新生:张指导员,我的纸也快用完了。
二丫:要不咱们自己印书吧。古时候不是有毕升活字印刷吗? 同学们哈哈大笑起来。
张指导员:同学们,现在国民党反动派对我延安抗日根据地,展开新的攻势,实施了第五次大围剿。抗日形势特别严峻。我根据地正处在战争最困难的时期,我们大家也要响应党的号召,自力更生,难苦奋斗。我相信,等革命胜利了,我们一定能用上自己的课本。
接着,同学们又在张指导员的指导下认真地抄着课文。
[场景二]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孩子们正在窑洞里大声地朗读课文,声音响彻全屋。张指导员快步走进窑洞,兴高采烈地对孩子们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咱们有书啦!
同学们个个高兴得跳起来,嘴里不住地喊着:我们有书啦!我们有书啦!张指导员接着说:同学们,你们知道书是怎么来的吗?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印出来的。印书用的纸,是党中央从文件用的纸里节省出来的。
我亮开嗓门喊起来:快把书发给我们吧!
张指导员微笑着说:看把你急得。书还在印刷所呢!因为情况紧急,印刷所准备转移,所以今天必须有一个人和我一块儿把书取回来。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喊:我去,我去!二丫:指导员,我和你一起去吧,我路熟。
三娃:,你一个女孩子家,能扛得动教科书吗?要是半路上遇见鬼子怎么办?弄不好,指导员还得保护你。你不行。你看,俺劲儿大,能扛得动三四十斤的东西。
铁蛋:你们可不行,俺跑得快,能早点儿把书背回来。
孩子们一齐向他发炮:算了吧,光你跑得快顶什么用,留下张指导员怎么办?指导员要有个三长两短。看你怎么向大家交待。
张指导员:同学们别抢了。我经过慎重考虑,决定让高鑫同学和我一起去把书取回来。希望大家在学校耐心等待我们的好消息。
[场景三] 地点:领书回来的路上。
我和指导员每人背一捆教科书,高兴地大跨步朝村子走去。
我:指导员,咱们这回不用再抄一课学一课了。不知道同学们看到这么漂亮的教科书,会高兴成什么样?
指导员:那肯定是白天揣在怀里,晚上放在被窝里喽!不过光高兴不行,党中央为了给咱们印教科书,费了不少心思。咱们可不能辜负党中央的关怀。
我:我想同学们一定会更加努力学习,为抗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的。
我和张指导员正兴高采烈地说着话,突然看见三架敌机在村子上空盘旋着,嘶叫着。这时一架敌机呼啸着我们这边飞来,紧接着,一颗炸弹落下来……
指导员喊:快卧倒……
(然后,听到炸弹的爆炸声响。)
指导员扑在教科书上。我爬在地上一动也不动。过了一会儿,我醒来。艰难地向张指导员方向爬去。(音乐响起)我扑在指导员身上在声喊:指导员,指导员……。指导员微微睁开眼睛,嘴里叨念着:书……书……
我扶他坐起来,激动地说:指导员,书都在这儿,走,我背你回村。
指导员轻轻地摇头,两眼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这时,三娃、铁蛋、百合、新生等都赶来了。围在张指导员周围,眼望着张指导员大声地哭。
二丫:指导员,指导员……,你不能走啊!同学们还等着你上课呢。指导员—— 百合:指导员,我们不要教科书了。我们还想抄教科书。
铁蛋:指导员,你不能死。你死了,谁和我们玩《抓特务》,谁给我们讲《小兵张戛的故事》呢?
……
同学们呼唤张指导员的声音在村子的上空回荡着。
第三篇:珍贵的教科书教学反思
《珍贵的教科书》教学反思
刘秋萍
开学以来,很久没有过这样的感觉了。一堂《珍贵的教科书》,我和孩子们感觉只有20分钟似的,下课铃响的时候,孩子们或是吃惊得说:“啊,下课了?”有的生气地说:“这么快就下课了?真是太气人了!”我的心里好高兴,许久了,我没有感觉孩子们对课堂如此的眷恋,我深深地觉得用真情来激发孩子们学习的欲望,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首先,做好铺垫,让学生入情。
在检查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我趁机为学生范读了一遍。动情地朗读立刻吸引了学生,有的还在偷偷抹眼泪。不知为什么,我自己也差点哭了出来,我也入情了。我读完之后,看着学生都在那里跃跃欲试,于是,我让学生放开胆子自己试着有感情的朗读,因为这时候,他们也被感染着,读起来很投入
其次,抓住重点,直入中心。
围绕“珍贵”一词,我让学生展开讨论,可以提出哪些问题,从哪些地方看出教科书的珍贵。孩子们出奇的热情,争先恐后的抢着回答问题,场面空前热烈。抓住这个机会,我边表扬,边树立典型,以便尽量照顾到全体同学,不打消他们的积极性,忙得不亦乐乎。我觉得问题的难易程度对孩子们来说非常的重要。我是这样设计问题的:就在卧倒的那一瞬间指导员可能想些什么?想象一下,指导员是怎么做的呢?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指导员爱书胜过自己生命的崇高精神。这个时候,太多的讲解都是多余的。
第三,感情朗读,让情感进入高潮。
我们班学生在感情朗读方面是弱项,平常他们都不愿意起来读,今天,他们也很热情,我从心里感到很激动,也很感动。我想,利用这篇训练朗读能力的好课文好好指导指导他们。具体到一个词的重读,“完整无缺”“染红”“一动也不动”具体到一个句子的语气,“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声喊:指导员,指导员……”(教师渲染:面对着平日里和蔼的老师,面对着倒在血泊里的指导员,我心如刀绞,痛不欲生,我拼命的哭喊着:)具体到语气的停顿,具体到标点符号的处理(如文中的许多的省略号)……孩子们读书的兴趣明显高涨。
这堂课我没有完成任务,但是,课堂上学生的表现让我深深地感动,他们如此积极,如此出色,让我着实难忘。
第四篇:《珍贵的教科书》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第七册第五课《珍贵的教科书》第三课时,我打破了传统教学一问一答式,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了学生。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自学: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解释重点词语。
3、找重点句子来理解课文。
4、用重点词语说话。
5、背好句佳段来理解课文。
6、设疑的方法。
7、概括段意
师:请同学们自学第三大段。(一石激起千层浪)
生:我用设疑的方法理解课文,张指导员最后没说完的话是什么?
生:我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请同学们仔细听。
生:我要解释重点词语“俯冲”
师:同学们一起用手势做个“俯冲”的动作。
生:我找了重点句子,他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师: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省略号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生:说话断断续续语句中的停顿。
生:快牺牲了说话不流利。
师:还用了哪些方法理解课文的?
生:我来说段意,这段主要写了指导员为了护书牺牲了。
案例分析:
我们打破了常规,摒弃了繁琐的分析,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主动学习的课堂氛围中突破了难点,使学生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我认为教者如果抓住典型段落,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引导他们自主地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会达到最佳学习效果。这更能有效地为他们创造一个自由发展、自由创新的天地,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个体思维的创造热情,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五篇:珍贵的教科书
珍贵的教科书
文本细读:
全篇课文以教科书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课文记叙了革命战争年代延安小学的师生在艰难困苦的学习环境下坚持学习的事,重点记叙了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英勇牺牲的经过。全文抓住“珍贵”这一“文眼”一以贯之,从写缺书、取书、护书、到最后嘱咐,都让我们明白这教科书的珍贵。
A、抓住珍贵,写出了战争年代的艰苦。第一自然段首先介绍了延安小学的学生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学习的艰难,讲到学习困难时,用了两句话和四个“没有”,特别强调了没有教科书的困难。让我们更深切地领悟到书的珍贵。
B、抓住珍贵,写出了党的关心。当孩子们知道这些书是在党中央、毛主席的关怀下印出来的,既让学生体会到党的关怀,又让学生感到书确实可贵。
c、抓住珍贵,写出了张指导员的牺牲精神。指导员为了保护教科书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将故事推向了高潮。也将书的珍贵与生命、与鲜血联系在一起,弥足珍贵。
用第一人称来叙述,层层深入,环环紧扣,重点突出,在不知不觉中突显了的内涵,让我们受到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本课“椅、刷”等7个生字,会正确书写“延、移、炮”等11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过程与方法目标:、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积累,引起情感的共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今天的学习生活来之不易,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策略与方法:
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遇到不懂的记下来。
教师准备:多媒体、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启发谈话,情景导入。
2.简介背景,营造氛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由读文,把课文读准确,读流畅。
2、用出示文中的生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3、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
如:“呼啸”等词语可以利用多媒体帮助理解。
如:“渴望”、“兴高采烈”、“争先恐后”等词语可以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
对于其他词语可以师生共同解决。
4、思考、交流: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三、读中感悟、深入品味。、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教科书为什么珍贵?找出最能表明教科书珍贵的语句。
2、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讨论、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的。
3、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关键的语言文字来品味。
A、抓住“渴望”一词体会“我们”盼望教科书的心情,感受教科书的珍贵。可联系“我们”遇到的困难和怎样克服这两方面去思考、体会。
B、第3自然段,应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关怀”、“节省”理解。
c、教学的重点是张指导员用生命保护教科书这部分。教学应加强朗读训练,还要注意与前边盼书、取书联系起来。
D、读到指导员牺牲时说的话时,先引导学生想象:张指导员没有说完的话可能会是什么?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想的是什么?再启发学生将当时的情况与现在的生活联系起来,张指导员说的“将来”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的学习生活。张指导员当时的愿望在今天实现了。
4、整体回顾全文,分角色朗读。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延”、“染”、“叨”的书写。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准备参加班上的专题活动“我和先辈比童年”。忆过去,说现在,谈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