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说x22屏x22 教学设计 教案

时间:2019-05-14 12:26: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5 说x22屏x22 教学设计 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5 说x22屏x22 教学设计 教案》。

第一篇:15 说x22屏x22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了解“屏”的有关知识。2.把握本文说明方法的运用,体会其作用。3.品味文章诗情画意的说明语言。

2.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文章诗情画意的说明语言。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能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屏风,一个富有诗意的名词,它集实用与装饰功能于一身。虽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多见,但它独有的魅力仍能牵动我们的情思。今天,让我们与陈从周先生一道去《说“屏”》。

一、自主探究——预习与交流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i)伧俗(cāng)休憩(qì)韶光(sháo)忒(tuī)帷幕(wé2.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伧俗:粗俗鄙陋。得体:恰当,恰如其分。3.作者链接 陈从周(1918—2000),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园林专家,并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主要著述有《苏州园林》《扬州园林》《园林谈丛》《说园》《绍兴石桥》《春苔集》《书带集》《帘青集》《山湖处处》等。

二、阅读课文.合作与探究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质疑、讨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一)整体感知

1.欣赏各类屏风图片,说说你对屏风的印象。

【交流点拨】屏风是中国古代居室内重要的家具、装饰品,其形制、图案及文字均包含有大量的文化信息,既能表现文人雅士的高雅情趣,也包含了人们祈福迎祥的深刻内涵。各式各样的屏风,还凝聚着手工艺人富于创意的智慧和巧夺天工的技术。

2.用文中的原话给“屏”下一个定义。

【交流点拨】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3.文中介绍了关于“屏”的哪些知识? 【交流点拨】①屏风的作用:遮挡视线;起分隔作用;艺术点缀;挡风。

②屏风的分类: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

③屏风的设置: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

4.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呢?请找出具体句子。

【交流点拨】受古诗词及古画的影响,小时候就对屏风产生喜爱、向往之情;后来在实际接触和研究工作中,对屏风的认识更深,感情加深。全文流露出作者对屏风的赞赏之情。“富有诗意”、“心生向往之情”、“更觉得它实在微妙”。

(二)文本探究

1.文中运用哪些说明方法?试各举一例。【交流点拨】①引用:“屏是真够吸引人的,„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未始不能起一点文化休憩的作用。”文章多处引用古诗词,是全文具有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这和本文的说明对象——屏风——这种中国传统器具是相称的。

②举例子:“在古时皇宫的宫廷中,屏就用的更普遍了。”

③分类别:“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

2.第2段中写小时候躲在屏风后望客及古代男女隔屏相望,是为了说明什么?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交流点拨】是为了说明在室内外放置屏风的作用。这样写避免了乏味枯燥的介绍,使文章更生动有趣。

3.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为什么读来却充满着诗情画意,像是一篇散文?

【交流点拨】一方面是因为作者对屏非常的喜爱、赞赏,作者把这种感情寄托在字里行间,这在全文不少地方都有流露:“„屏‟,我们一般都称为„屏风‟,这是很富有诗意的名词”“后来每次读到诗词中咏屏的佳句,见到古画中的屏,便不禁心生向往之情”……

另一方面是由于作者在文中引用了大量的诗句,不仅有助于说明屏的功用,突出了屏的艺术性,而且给文章增添了无尽的诗情画意。

(三)语言品味

1.文章引用了许多古诗词,请品味其诗意。(1)“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交流点拨】出自唐诗人杜牧《秋夕》一诗。全诗如下:“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是一首描写封建帝王后宫宫女生活图景的诗。整首诗描绘出寂静凄清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人物内心世界的痛苦。作者开篇的引用给我们营造俊逸清雅的艺术氛围,流露出自己对屏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2)“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交流点拨】出自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牡丹亭》的“游园”一出。杜丽娘为自己没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热望。“锦屏人”指闺中女郎。“韶光”指美丽的春光,也暗指自己的青春。“忒”读“tuī”,“太”的意思。这句话凝聚着主人公心中的无限哀怨。

(3)“抱膝看屏山。”

【交流点拨】出于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填的是“临江仙”的词牌。写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楼参佛诵经,顿悟一生得失。

【教师小结】多处引用古诗词,使全文具有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这和本文的说明对象——屏风——这种中国传统器具是相称的。

2.“屏是真够吸引人的,„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未始不能起一点文化休憩的作用。”(怎样理解句中的“闲滋味”和“文化休憩”?)

【交流点拨】这里的“闲滋味”是由“闲倚画屏”和“抱膝看屏山”两个诗句引出的。诗句中的“人”和“屏”都能勾起人们一种闲适的情怀。诗中人因倚画屏、看屏山而沉浸在一种美好闲适的意境中,而这样的诗句也能勾起读者如同诗中人那样的感受。所以这里称赞“屏”起了一点“文化休憩”的作用。

3.“……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置”能否换成“放”?“点缀”怎样理解?)

【交流点拨】这一句中的“置”是布置之意,是用心安放,若换上“放”字,则无此表达效果;“点缀”是加以衬托和装饰,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好,准确地说明了屏风在居室中的作用。

4.“聪明的建筑师、家具师们,以你们的智慧,必能有超越前人的创作。”(“必能”一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交流点拨】不能。“必能”表达了作者对“屏”这种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有着坚定的信心。若去掉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了。

课堂小结

本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屏风的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抒发了对屏风的热爱之情。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和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待屏风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永远散发着不朽的艺术魅力。我们也期待着,屏风在今天的装饰艺术中重新大放异彩。课后习题

古诗词中,有许多诗句说到屏,你能找出来吗?

【交流】①南朝《闺怨篇》“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独眠。” ②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③柳永《迷神引》“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 ④李贺《洛妹真珠》“金鹅屏风蜀山梦,鸾裾凤带行烟重。” ⑤《屏风》“月风吹露屏外寒,城上乌啼楚女眠。”

板书

第二篇:22教学设计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简析

《跨跃海峡的生命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人间真情”主题单元中的一篇阅读课文。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文先后描写了同一时间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所有的这一切,为的是挽救海峡彼岸一个年仅18岁的生命。两岸同胞相距虽远,心却是紧紧相连的。设计理念

课文语言朴实自然,叙写生动具体,情致淳厚感人。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二是体会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教学本文,应以爱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注意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感情,再由课文内容想开去,使学生在情感上有所触动。同时,要通过听、说、读、写等一系列的语文学习活动,让孩子在语言文字实践中获得语文知识、技能的训练与提升,经历语文学习的过程,习得语文学习的方法,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语言,从而落实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并体会其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2.读懂课文,初步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读准字音,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自己试着采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其意思,并根据学习需要搜集台湾、白血病、骨髓移植等方面的资料,为理解课文有关内容做好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白血病,又叫血癌,是啊,多么可怕的一种病啊!得了白血病,生命就有了危险,这种病可以用化疗、放疗等方法治疗,但是这种方法的副作用大,复发率高,不但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对家庭、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后来医学专家就将骨髓移植运用于白血病的治疗。

3.导入新课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起感受这个真实且感人的故事吧!4.研讨课题(1)板书课题(2)导读课题(3)质疑课题(4)理解课题

二、预习探究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请大家自由朗读,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把课文读流畅,并且想一想两岸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2.生字词检测

凋零

含苞

绽放 袭击

辗转

空旷 暂停

身躯

同胞 间隔

沉着

骨髓

步履匆匆 突如其来 血脉亲情(1)指名读

(2)理解“凋零”“含苞”“绽放”(3)重点强调多音字读法(4)齐读

4.整体感知课文

思考交流:两岸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感人故事呢?(板书:杭州 小钱 台湾 青年)

5.小结:这些同学说得非常具体,其实,把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关键词连成一句通顺的话,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品读第一个场景,感受骨髓移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走进小钱

下面就让时光倒转到1999年9月22日的早晨,在美丽的杭州市,当人们沐浴着明媚的阳光,感受着飘香的晨风时,小钱却静静地躺在医院里。我们一起去看望看望他吧!(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再次理解“凋零”“含苞”“绽放”,并说说自己的感受。(3)交流:我们还可以从哪些词语中知道小钱病情非常严重?(4)教师引导学生诵读第二段

18岁多么美好的年龄啊!当同龄人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为自己美好的未来而奋斗时,他却只能——

当同龄人在球场上奔跑追逐,欢呼雀跃时,他却只能——

当同龄人牵父母的手漫步林荫道上,享受家庭的温馨与快乐时,他却只能—— ……

读到这儿,你有什么感受?(生谈)带着你的感受读这段话。

师:是啊,1 8岁啊,还没来得及为社会做点什么事情,还没有好好享受幸福的人

生,生命就像含苞的花朵,不曾开放就要凋零了,怎么不让人痛惜伤心呢?让我们一起读——

2.品读“谈何容易”

(1)交流:此时,我们想要把小钱从死神边缘拉回来,容易吗?请从文中找到相关词语并圈出来。

(谈何容易 几经辗转 终于 大约十万分之一 唯有 才能)

交流:小钱可能会在哪儿找骨髓?(拓展小资料:我国大陆的骨髓库起步较晚,人们对骨髓的知识欠缺,意识淡薄。目前捐献者库存资料加起来还不到3万份。而台湾有目前亚洲最大的骨髓库,库存资料30多万份。)

(2)出示句子:然而,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理解读)

(3)小结:小钱最终又是幸运的,几经辗转,他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于是,一场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开始了!

四、小结激趣,铺垫下文 同学们,这场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是否能够成功?小钱最终能否获得新生?海峡彼岸又发生了哪些惊心动动魄的故事?下一节课,我们将把镜头切换到宝岛台湾,一同去关注事情的发展,相信你对“生命桥”这个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板书设计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大陆 台湾 小钱

青年

第三篇:22《雨中》教学设计之二-教学教案

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哄”;能正确读写并理解28个新词语;知道描述性词语的一种重叠形式(adb式)。

2.会用“仿佛”造句。

3.初步学会按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并能简要说出各段的大意。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群孩子和过路行人助人为乐精神的由衷赞美。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那一筐大苹果,经过这小小的旅行,又回到了姑娘的车上,闪着亮晶晶的光芒”的含义。

2.会用“仿佛”造句。

3.字形难点是“虑”和“锁”。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哄”,理解“封锁”“一哄而散”等词的意思。

2.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

1.揭题,审题。

出示课题。你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这是写发生在雨中的事。)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课文,思考:在雨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提供句式帮助学生归纳。

天气时间谁谁

一个(下雨天)的(傍晚).(一群孩子)和(行人)

地点谁干什么

在(马路上)帮助(一位蹬三轮车的姑娘)(捡苹果)。

(2)反馈矫正,同桌练说。

3.再读课文,学习生字。

(1)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2)自学生字。想想用什么好办法来记住字形?这些新词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3)交流。

①熟字加偏旁,根据形旁理解字义。蹬、澄、嘟、嬉、箩、漉、帘。

②熟字换偏旁,比一比,区别音、形、义:

轿 筐 虑 皱

框 虚 坡

桥 眶 虎 破

③形近字,找不同之处。(锁一销)

④“歪”:不正,即“歪”。

(4)理解字义。

带点字意思应取哪种解释

封锁:①封闭。②帝王把爵号、土地赐给臣于。③封起来的或用来封闭东西的纸包或纸袋。

哄:①用言语或行动引入高兴。②吵闹。③欺骗。④许多人同时发出声音。⑤形容很多人大笑声或喧哗声。

①hòng 一哄而散

②hōng 哄笑

③hǒng 哄孩子

①雨帘 ①旧时店铺做标志的旗帜。②用布、竹、苇等做的遮蔽门窗的东西。

4.自由朗读全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师生共同评议。

5.作业:(1)抄写词语。(难写的多写几遍)(2)完成(作业本)第1、2、3题。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根据学习提示,学会按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顺序给课文分段,井说说各段的主要意思。

2.学懂课文1-4自然段,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孩子们和过路行人帮姑娘捡苹果的情形。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助人为乐”的精神。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听写词浯。(皱起、封锁、焦虑、箩筐、一哄而散、追逐)

2.根据学习提示给文章分段。

(1)读学习提示。

(2)找出“先写„„再写„„最后写”,并在这些词下面注上“起因、经过、结果”,再连起来读。

(3)在“先写„„再写„„”最后写”的上面注明第一段、哪几节,第二段、哪几节,第三段、哪几节,再连起来读。

(4)在文中划好分段标记。(12‖34‖5)自学质疑。

(1)自学,思考课后习题1。

(2)集体交流: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4.读中释疑。

(1)指名读第1自然段。出示句子:马路上,一群撑着伞放学回家的孩子,仿佛是浮动的点点花瓣。

①读句子,想:句中把()比作()。

②指导朗读。

(2)学习第2自然段。

①自由读,找出abb式的词语,井把它读好。(其中“湿漉漉”“黄澄澄”中的叠字念第一声。)指名读第2自然段,评议。

②选读你最喜欢的一句话,简要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一句。

③“姑娘捡起了这个,滚走了那个,眼看汽车嘟嘟叫着从远处驶来„„”这句话写出了什么?(姑娘着急的心情)用朗读表现出来。(自由试读呻指名读一齐读)·

(3)学习第3自然段。

①苹果倒翻后,一群孩子路过这里,他们是怎么做的?(用“——”划出)

②胖乎乎的小男孩怎么知道姑娘焦虑?他是怎么说、怎么做的?(用“——”划出姑娘神态和心理活动的句于,用“=”划出写孩子语言的句子。)

③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同桌互练呻分角色读呻齐读。

(4)学习第4自然段。

①还有哪些人看见了,他们是怎么做的?哪些地方令你感动?有感情地读一读。四人小组交流。

②请2--3名学生汇报,集体评议。

③“宁静的马路顿时又热闹起来。”从句中找出一对反义词。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

(5)朗读l-4自然段。

5.用自己的话说说孩子们和过路行人帮助姑娘捡苹果的情形。

6.完成《作业本》第3题。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l.学懂课文第5自然段,了解事情的结果,理解“那一筐大苹果,经过这小小的旅行,又回到了姑娘车上,闪着亮晶晶的光芒”的意思。

2.会仿写abb式的词语。

3.会用“仿佛”造句。

(二)教学过程

1.学习第5自然段。

(1)自由朗读。

(2)出示最后一句话。边读边想:“这小小的旅行”是指什么?“闪着亮晶晶的光芒”又指什么?

(3)感情朗读。

(4)苹果闪着亮晶晶的光芒,仿佛在唱一首助人为乐的赞歌。它会唱些什么呢?请你写一写。同桌讨论一集体交流。

2.总结全文。

(1)教师简要小结。

(2)讨论:“捡苹果”“助人为乐”“雨中”哪个课题最合适,为什么?

3.指导用“仿佛”造句。

(1)明确要求:用“仿佛”写比喻句,要写清楚把什么比作什么。读一读文中出现的两个句子。

(2)填空:天空中,许多闪闪的星星,仿佛——。

(3)自由造句。指名口述,评议后写下来。

4.仿写abb式的词语。

(1)抄写文中出现的abb式词语。

(1)仿写。(如:绿油油、白茫茫、甜滋滋、酸津津、乐呵呵、黑乎乎、亮闪闪等。)

5.完成《作业本》第5、7题。

第四篇:*22 盘古开天地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能借助注释了解《盘古开天地》这个神话故事,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能在老师的带领下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知道这则神话赞美了盘古坚韧不拔的意志。

2.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字词的注释理解掌握文章内容。体会盘古坚韧不拔的意志。

3.教学用具

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神话故事吗?

2、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一般在写法上比较夸张,想象比较大胆,往往具有人的精神、动物的某些本领和神仙的法力。

师:图上一位巨人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抡起斧头猛劈。他是谁?让我们一起走进《盘古开天地》这篇课文,从中找出答案吧!

3、生读课题。

4、这篇古文选自《艺文类聚》。

(板书:盘古开天地)

二、整体感知

(一)读准字音。

1、首先,请大家自由、大声地朗读这则故事,力争做到读得准确、读得流利。

2、检查下列字音(个别读,齐读)。

3、读课文(跟读课文,个别读,男女生读,齐读)。

(二)疏通文意。

1、再读课文,借助注释读懂词义,读懂文意。

2、同桌就文章字词句方面的问题考考对方。

3、师说译文,生说相应的古文。

4、同桌按以上形式轮流讲译文与古文。

5、指名互讲。

6、朗读全文,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全文的意思。

三、继续研读课文

1、“盘古开天”最早见于三国时徐整著的《三五历纪》。据民间神话传说古时盘古生在黑暗团中,他不能忍受黑暗,用神斧劈向四方,逐渐使天空高远,大地辽阔。他为不使天地会重新合并,继续施展法术。每当盘古的身体长高一尺,天空就随之增高一尺,经过1.8万多年的努力,盘古变成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而天空也升得高不可及,大地也变得厚实无比。盘古生前完成开天辟地的伟大业绩,死后永远留给后人无穷无尽的宝藏,成为中华民族崇拜的英雄。

2、读句子(个别读,齐读)。板书:

万八千岁 一日九变

日长一丈 盘古极长

3、“岁”是什么意思?(年)

“九”是什么意思?(多)

“神”是什么意思?(智慧)

“圣”是什么意思?(能力)

“长”是什么意思?(长高)“长”是什么意思?(身材高)

4、想象说话:想象一下盘古会遇到什么困难?又会怎么说呢?(只要我坚持不懈,就一定回成功!)

师:不管春夏秋冬,酷夏严寒,刮风下雨,只身一人要把天地分开,真是谈何容易!盘古的意志是一种什么意志?——坚韧不拔(板书:坚韧不拔)

5、一起来读儿歌。

四、复习巩固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日长一丈(长:)

盘古极长(长:)

2、请选择神话故事的主题:

①歌颂劳动创造;

②赞美坚韧不拔、自我牺牲的英雄精神; ③讴歌反抗压迫的精神;

五、拓展作业

1、中国神话传说,除了盘古开天地,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写几个神话故事的名称

(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夸父追日„„)

2、请再收集一个我国古代神话故事,进一步体会神话故事的特点。

第五篇:22《丰碑》教学设计之二-教学教案(本站推荐)

同学们,有这样一支为后续部队开辟道路的红军队伍,他们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在这恶劣的环境中发生了一个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师手势示意生齐读课题——“丰碑”)

2.同学们见过碑吗?在哪里见过?什么是“丰碑”?

[板书:高大的石碑,比喻不朽的功绩]

3.通过预习,你们知道课文中的丰碑指什么吗?

[板书:军需处长]课文中哪一句话直接把军需处长和丰碑联系起来呢?请用“——”把它划出来。

4.出示中心句:“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谁能围绕这句话提出问题?(为什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着重要解决的问题。

5.快速浏览课文,请找出文中直接描写军需处长的段落。

6.自由读第7自然段,小组合作:根据这一段内容设计问题,问题里必须有为什么或怎样这两个词语。

点拨:

⑴从哪里看出老战士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老战士为什么牺牲时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老战士牺牲时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说明了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a 看到战士没有在冰天雪地里倒下,感到安慰,所以„„

b 自己把所有的棉衣都发给了战士,连自己都没有,尽到了职责„„

c 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死而无怨,所以„„)

⑵巡视参与讨论。

引导:①镇定、安详是什么意思?

②老战士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点明中心“不怕牺牲,舍己为人”

③从哪里还能看老战士有着这种“不怕牺牲,舍己为人”品质?

7.你对这段内容有哪些不明白?

8.指导朗读、师生评议。

(你觉得应该怎样朗读这一段?你能读给大家听吗?)

9.谁还想通过读来表达自己对军需处长的感情?让我们怀着对军需处长的崇敬之情齐读这一自然段。

10.过渡:课文不仅直接描写老战士牺牲时的样子与神态,还通过刻画谁来表现老战士的精神?[板书:将军]

11.自由组合讨论研究:认真朗读课文第3至14自然段,用曲线画出文中描写将军神态、情绪变化的有关句子,细读这些句子,想想该怎么读?为什么要这样读?

12.组织学生自学研究。

13.抓住重点句子,反复朗读体会人物感情。

①“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着急]

②“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愤怒]

③“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愤怒]

④“将军愣住了„„敬了一个军礼。”[震惊、敬佩]

⑤“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自豪]

点拨:

①“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可能想些什么?”

[屏幕上显示了将军向军需处长敬礼的图画]

③“同学们,将军向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军礼,它表达了将军的千言万语,表达了对军需处长的沉痛哀悼和无限崇敬。是啊,这样的好战士,谁不敬佩呢?让我们带着无比崇敬和无比自豪的感情再读第7自然段,体会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⑤过渡:军需处长的精神在红军战士心中树起一座晶莹的丰碑,可见军需处长的精神对战士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具体表现在哪?(读句子⑤)

a 先前将军有这种信心吗?你从哪里知道的,请读出有关句子。(生读第2自然段。)[板书:担心]

b 是啊,将军先前是那样的担心,现在又是这样的充满了必胜的信心。请大家再通过朗读来体会这种情感。(读句子⑤)

c 战士们又是怎样的呢?“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说明了什么?

d 战士们必胜的信念来自于军需处长的伟大精神和崇高品质,请大家再读第7自然段,体会战士们走过军需处长前面的这种感情!

⑥过渡:有了军需处长的这种舍己为人精神,任何艰难险阻,任何强大的敌人,都是可以战胜的。所以,课文最后一句告诉我们(师生齐读字幕: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引导:“这样的队伍”指的是怎样的队伍?——学生自由发言——导读]

a 同学们!因为军需处长的精神和信念感染和鼓舞着每一个战士,所以红军战士坚信(师指示生齐读: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b 还因为红军队伍中有无数像军需处长这样的同志,所以将军坚信(师指示生齐读: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c 更因为这样的队伍是勇往直前、战无不胜的,所以我们坚信(师指示生齐读: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15.回顾开头,总结全文:“军需处长的高大形象不仅留在战士们心中,同样也印在我们心中。自由读中心句,想想通过学习你对这句话又有了什么新的体会?”

[师总结:不仅仅军需处长形象上与碑相似,更重要的是他那舍己为人的精神激励了战士们,成了将军和战士们心目中的丰碑,也成了我心目中的丰碑,是你心目中丰碑吗?希望这丰碑永远留在你我心中,留在我们所有在座人的心中!]

16.拓展思维训练。

学到这,老师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你们是否也跟我一样呢?(显示图片,出示要求:假如你是红军战士,这时你最想对军需处长说什么话来表达你此时的心情?——请同学们在课本的插图下题上一两句碑文。)

17.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思想教育。

红军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就是因为红军队伍中有千千万万像军需处长这样的人,他们无私奉献和忘我工作、不怕牺牲,这是当时支撑红军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那么现在我们是不是就不需要这样的精神了呢?不,在社会腾飞发展、竞争激烈的今天,我们仍需要这样的精神,更要发扬这种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同学们,你们说对不对?!

18.研究性作业:收集有关红军的故事,以“我们应从红军身上学什么”为专题,自由组合完成一份调查报告。

下载15 说x22屏x22 教学设计 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15 说x22屏x22 教学设计 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2 短文两篇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 、理解本文的主题。 2、了解铭文的特点。 3、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4、朗读、背诵全文。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意,掌握重点词语,背诵。 难......

    22《丰碑》教学设计之三-教学教案

    1、学习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下面词语:“冰坨、呼啸、残酷、严峻、丰碑、恶劣、袭击、倚靠、湿润、覆盖、晶莹”等。2、深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正确......

    22《雨中》教学设计之三-教学教案

    传统的“灌输注入机制”所造成的结果,必然是“教”与“学”失衡,“懂”与“会”分离,“学”与“用”脱节。而尝试教学强调先学后教,先练后讲,其本质是让学生自主地解决问题,让他们......

    《雨说》教学设计22(优秀范文五篇)

    《雨说》教学设计22 雨说 贤庠中学 李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人的感情; 2、能够品味诗歌,感悟诗歌丰富的内涵; 过程与方法:3、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要求......

    《莫高窟》教学设计22

    《莫高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东方市第二思源实验学校:赵玉慧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熟练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2、能用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的意思,学......

    二上22教学设计

    二上22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一)师生齐唱《爱的奉献》 (二)师:是啊,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让我们的心中怀着那份浓浓的爱,进入今天的课文学习......

    22金子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22 金子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一类生字,7个二类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10个一......

    22 九色鹿教学设计

    22 九色鹿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只好”、“竟然”造句。 3.理解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