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村社会变动与基层治理改革综述
乡村社会变动与基层治理改革综述
彭澎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的农民为农村市场化的发展做出了平等的贡献,他们应理所当然地拥有平等的基本权利,从社会获得其所必需,以此保证其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这正是基层治理宪政化建设所追求的公平正义的基本内涵之一。这并非社会给个体的恩惠,而是因为“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个股东,从而有权支取股本”[8]。市场化发展中的中国社会应该是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村民是农村社会的缔结者,理应平等地成为国家、社会的主人,通过一定的民主程序和途径,按照自己的意思来进行来参与国家和社会的治理;应该是一个资源充沛、布局合理的社会,村民能平等地享有社会的基础资源,适应社会的发展,为村民个体在市场竞争中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依托。因为如果资源“不按照一种对所有人都公平的基础开放”,“那些被排除在外的人们”体验“自我实现感”的需要就被扼杀了,他们完全有理由“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正待遇”[9]。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乡村经济社会的转型使得乡土社会发展呈现多元的发展趋势、多元的社会结构和多元的利益格局,必须注重公平正义制度与环境的构建,因为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一个公正的社会制度性安排,应当使社会成员感到做出正当、善的行为不仅是应当的,而且也是明智的”,即只有行善,才能获得利益,“如是,在社会大众层面上,正当、善的行为就不仅仅是应当的且也是必然的。”[10]在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期,实现基层治理的宪政化建设,就是要在基层治理过程中制度性的强化对村民的民主、自治、平等等权利的保护,形成一个彰显公平正义的宪政框架。对于农村制度建设来说,没有比公平正义更能激发村民追求意志的了。
转型期农村政治发展的根本要求:主体独立———基层治理宪政化建设的基本前提
市场经济是一个主张个体利益合理化和宣扬个体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形态,它的存在前提就是利益主体对自身利益的合法化、最大化和独立自主的追求,而肯定与维护个人利益则是国家民主政治制度的根本出发点,深深影响着国家和社会的民主化进程。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通过市场化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市场,塑造竞争性市场关系,进而推动市场经济发展,使得村民作为市场主体在社会中独立出来。市场主体从事市场交易,其直接指向在于利益,利益实际上就是权利、特别是财产权利的实现,“我们每天所需的食物和饮料,并不是出于屠夫、酿酒师和面包师的仁慈,而是出于他们的利己心。”[13]通过市场经济的结构调整,农村形成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和产权结构,培育出了平等竞争的多元化市场主体。农民在市场机制的支撑和促进下其地位不断独立且日益发育成熟起来。独立的市场主体,基于利益最大化的效应目标,本能地存在着推进治理改革的动机,希望通过治理的变革谋取其在市场化发展中更多的机会。有学者认为,市场化发展轨迹下的利益丛生是推动农村基层社区民主体制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基础[14]。源于农村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个体利益冲动是推进村民积极参与民主选举和基层治理的原始动力,从这里可以看出,市场化运行体制下的中国农民实际上是一个在政治和经济发展方面充满理性的行动者,并非蒙昧无知的普通民众。[15]“强大的基层、社区组织和独立的经济利益集团可能是民主社会的一个颇有价值的方面,它们同国家的关系可能是更加遥远的或‘不许国家干预’。”[16]农村市场化改革使得市场机制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基础作用,同时对社会秩序的影响也展示其强大的力量。“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追求自己的利益会促成社会总利益的实现,另一方面,个人只有在为他人利益服务的情况下才可能实现自己的私利。这样,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就会达到和谐。”[17]利益的驱动使得主体在市场化运行中能够独立,不同利益的交汇使得村民个人在市场中主体地位发生交织,交汇的利益和交织的地位正好配发出市场化运行中的自发社会秩序,按照其内在的逻辑演进,社会秩序得到不断扩展,为基层治理的宪政化建设提供了动力。“那些被长期证明对人类福利意义重大的社会制度,虽然都是人类行为的产物,但绝对不是人类设计的产物,因而也就不能以演绎推理暗示出的任何方式来加以重新建构。”[18]农村社会中的自发社会秩序需要基层治理为之互动与发展,“秩序的重要性和价值会随着构成因素多样性的发展而增加,而更大的秩序又会提高多样性的价值,由此使人类合作秩序的扩展变得无限广阔。”[19]在互动发展过程之中,农民主体成为了治理变革的推导力量,“渐进的技术师或工程师认识到,只有少数的社会建构是人们有意识地设计出来的,而绝大多数的社会建构只是‘生长’出来的,是人类活动的未设计的结果。”[20]当农村经济社会的转型累积到一定程度时,社会治理模式发生结构性的变革就成为可能。事实上,主体政治上的要求和市场上的需求是基本一致的,都是一种选择,一种交易,政治上的行为也是利益的交易。“‘思想’一旦离开了‘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21]无论是现代经济活动还是政治活动莫非如此。每个人对个人利益的合理算计实现整体的利益,这是市场交易的动机与指向。“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22]现代政治参与实质上也是一种权利的算计与实现,每个政治主体都是带着其相应的价值观念去从事这些活动的,这些价值观与自己的利益密切相关联。西方的公共选择理论就是从利益的算计阐释政治运行过程的。村民在农村市场经济体制下获得较大的发展,其所获得的丰富资源增强了其独立的主体地位,会进一步强化其在基层治理模式中的迫切要求和参与愿望,会强化基层治理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治性,由此与地方政府的支撑和干预相背离,他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主导性甚至支配性作用的角色定位和行为方式如果在基层治理中发生复制和移植的话,就会给基层治理的体制机制和行为模式带来相当深远的影响。“利益分化是宪政产生和发展的源动力。”[23]在农村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法治的保障既是一项经济权利,也是一项民主权利。它在公民身边建立起一道保护墙,保证他们在从事生产活动时无需畏惧政府。建立起这道保护墙后,那么民主制度中公民角色的先决条件———安全与独立也就有了保障。”[24]农村市场经济的利益观念促使村民个体地位的日益独立,同时个体独立又使得村民个人的行为能力、价值观念以及社会心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得传统的基层治理在农村市场化快速发展的格调下显得不相适应,既因为市场化丧失部分传统资源,又因为自身的惯性而暂时无法接受市场对自治治理的新动力,使得农村的治理出现现实困惑,也预示着农村一种新的社会治理基础的出现,基层治理会发生变革。市场化的农村内部关联具有外向性,村庄内的政治因素具有多元性,乡村内部的经济政治管理更多的是建立在利益的关联基础之上。农村内部的利益关联提高了村民个体的经济价值和经济自由,也促使村民在政治和经济方面更加注重发挥个人能动性,来实现个人经济价值的再次提升。日益变化的农村内部利益关联主导了农村的社会关系,已经成为市场化中村庄治理的社会基础,更加注重村级自治组织、农村协会以及其他农村社会力量与村民个人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市场化发展中的基层治理日趋需要一种宪政化的治理秩序,使得基层治理的宪政化建设成为必然。
转型期农村政治发展的精神理念:政治自由———基层治理宪政化建设的价值追求 农村市场化发展使得村民通过经济的发展满足了自己的生活需要,实现了自身发展的自由。农村市场的不断发育,让商品交换变得自由、频繁和规范,“谁都不用暴力占有他人的财产,每个人都是自愿地出让财产”[25],为满足村民的各种经济需求、满足村民与社会关系上的自由提供了中介。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市场交换是自由最重要的现实基础,这种意识深深影响和积淀于农民的心理,形成村民肯定个人产权、抗拒一切暴力的自由情结,即自由发展的观念。“如果说经济形式即交换从一切方面肯定了主体的平等,那么也应该说那既推动着个人又推动着物体去参加交换的内容或素材,同时便肯定了自由。”“交换价值的交换正是一切平等和自由在生产上面的真实的基础。”[26]市场启迪自由,发展着自由,市场是实现自由的基础。农村市场化发展下,自由是村民不受其他个人和组织及政府的具体干预而独立运用处分财产的自由。自由是由市场自身特性的决定的,市场经济背景下经济发展的动力归因于市场的自由竞争而不是政府的行政干预,市场发展基于市场主体的自由自治,而不是政府的计划安排。在市场内,村民的生产经营不再由国家操纵,而是还原为村民自主性权利支配的领域。主体之间相互独立、平等的关系,才使得主体之间的交换是自由自愿的。只有自由经济才能从根本上激发、调动和保护市场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村民政治自由的实现是由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受社会的经济发展影响的。“高水平的政治参与总是与更高水平的发展相伴随,而且社会和经济等发达的社会,也趋向于赋予政治参与更高的价值。”[27]经济发展的自由和政治自由从根本意义上说,都是村民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享有自由的重要体现。在市场经济中,经济发展自由是政治自由的依据,同时村民政治自由的实现程度制约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不是自由市场的模型提供了政治权利关系的新的构想,而是有关政治制度的设计本身为市场模型提供了典范。市场模型以特定的制度安排为前提。”[28]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催化了农民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强化了农民的政治独立观念,这种政治观念与市场化条件下农民享有的权利义务高度统一,形成了农民政治自由的治理趋势。它“意味着视自己为一个自由的、负有责任的人,而不是无意志的受控于他人的期待或冲动的工具。与他人相处时,健康人格的态度像对自己一样,视他人为人,而非物或工具”[29]。农村市场经济尊重农民的主体自由,而主体自由包含经济发展自由和政治治理自由两个重要方面。农民在市场条件下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即成为获得经济发展自由的主体,成为自由的个人,具有独立的财产权,要促进了市场交换的正常进行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样,农民经济发展的自由带来了村民政治主体的形成,即成为获得政治自由的主体,能够独立自由表达自己或群体意志、自由选择社会管理者的权利,成为基层治理宪政化建设的基本前提。“惯于自己处理自己的事务的人民……必定是自由的,这样的人民永远不会因有什么人或者什么团体能够抓住并控制住中央管理机构就让自己为他们所奴驭,对于这样的人民。没有一个官僚机构能希望强使他们去做或者去经受他们所不喜欢的的事。”[30]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和政府存在的价值不是妨碍人民自治而是要维护和保障人民的自治。保护村民自由是基层治理宪政化建设的终极价值,“基于一种演化性世界观,并置公民自由和经济自由于很高的优先地位上。”[31]
转型期农村政治发展的制度基础:农村法治———基层治理宪政化建设的基本框架
“政府处于法律之下,或者说法律服务于法治,构成了现代市场经济良性发育的制度基础。”[32]法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它是在近代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在商品市场高度发展的条件下逐步被实践证明并被人们所认同、作为市场经济的基础并与市场经济共同成长起来的基本原则。“它通过完备的法律手段和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有效的保障和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保证平等、公正的竞争环境和发展机遇,并有利于给经济发展创设和维系一个民主、自由、宽松、和谐的空间氛围,保护公民和法人的正当权益,促进经济的有序增长和繁荣。”[33]当前农村的经济社会转型是一场以市场化为基础的农村社会的现代化过程,是“一场质的意义上的社会整体嬗变,是包括器物层面,制度规范层面,思想文化层面各个社会领域的全方位变革”[34]。农村市场经济培育和造就了独立于国家权力之外的新型力量———农村市场主体。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传统农村以行政权力为核心的管理体系转变为以市场主体的权利为核心的治理体系。它是“建立在传统的社会格局的打破,旧的文化意识形态的消失以及新的社会格局与理念的形成之基础上”[35]。因此“强调传统力量与新的力量,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是必要的”[36]。这是决定农村现代化进程最终命运和经济社会转型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农村法治是农村市场经济构建的制度基础,也是基层治理宪政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农村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事实上是调控、协调各种利益冲突,进行价值判断和理性抉择的现代化过程,在此过程中,农村法治的健全和完备,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法治是一系列原则与制度,是一种现代的秩序模式与文明类型,是一种生活实践和认知的过程,是一种社会关系评价与社会秩序治理的基本框架。它既指健全的法律体系,良好的法律运行状态,更进一步意味着整个社会成员对法律发自内心的遵守和由此而形成的良好的法律秩序和状态。健全的农村法治是转型期乡村社会一股崭新的权威力量,它能调整和规范政治国家与农村社会之间的关系、把国家意志有效地贯彻到乡村社会、使国家能够对农村基层实行有效的规范和规制。有学者[37]认为法治是人类作为自由意志主体和道德主体对社会作出的一种负责任的行为实践,是一种实现人类自由的行为过程,是一种遏制权势的最佳选择。法治是通过权利与权力的价值配置和理念规范来实现两者的和谐稳定与平稳格局,以达其最核心的本质特征制约权力[38]。由此看来,法治是“人们提出的一种应当通过国家宪政安排使之得以实现的政治理想”[39],以控权为核心的宪政便是实现法治的制度选择。因此,法治不仅是国家层面的制度选择,也应该是基层治理宪政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与基本框架。基层法治的健全能够为转型期农村基层权力结构确立起新的合法权威。我国农村基层的法治实践,是民众对各种农村社会资源进行发现、重组及良性互动的过程,其本质是对农村社群各种制度运用国家意识去引导、控制和规范,以维持基层公共秩序,增进乡村社会公共利益的过程。“任何法律制度的根本目标都不应当是为了建立一种权威化的思想,而是为了解实际问题,调整社会关系,使人们比较协调,达到一种制度上的正义。”[40]我国历来高度重视农村基层治理的法治建设,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注重结合农村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从保障和促进农村基层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出发,始终按照依法治国的要求,积极推进农村的民主法治建设。农村基层治理的宪政化建设,即以基层群众性自治为核心的治理体系的变革以及农村社会中自治治理空间不断拓展和明确化,始终应以国家法律的规范为前提。因为乡村基层群众性自治本来就是在缺乏民主法制传统的乡村社会推行,亟需国家提供健全的法律体系为其运作的规范化提供保证,这不但能够保证基层群众性自治的合法性,而且也是维护国家法律统一和制度权威的需要。乡村社会法治对基层治理变革起着主导和推动作用,基层治理组织就主要是注重通过法治的制度化优势来保障基层农民的民主选举权和民主管理权,基层治理宪政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农村基层治理的真正和广泛实现。“一个社会制度的成功,主要取决于它是否能够将人们在经济事物等方面的追求未被耗尽的过量精力引入合乎社会需要的渠道。”[41]农村法治的建构必须立足于乡村社会二元格局的现实,既要重点建构起农村基层政权的法治化权威,又要建构起乡村社会自治的法治化秩序,更要建构起二大领域秩序规则之间的良性互动局面。在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期,基层治理的法治化是农村法治的重点,是农村法治最重要的政治基础,也是国家在推进农村基层法治进程中实现农村社会有序管理的首要任务。在基层治理宪政化建设的发展视野里,法治不仅是一种制度,具有可操作性,在法治的框架和维度下,村民自由、平等、权利才能真正实现。法治也是一种文化和观念,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具有凝聚人心的作用;同时法治更应是一种境界和追求,成为基层治理的核心价值和精神灵魂,深藏于基层治理制度的价值深处,深深植根于全体村民的思想内涵。
转型期农村政治发展的文化理念:以人为本———基层治理宪政化建设的基本精神
社会主义政治始终是以人民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政权具有人民主权性质,这就注定以人为本是中国政治经济体制发展的政治理念,注定以人为本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本位立场、发展原则和价值主张,是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基本思路。发展的目的是“以促进该共同体每个个别成员的个性全面发展”,“普遍地重视人则是一个社会能够正常运行和保持稳定的关键之一。”[44]以人为本是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功的历史和逻辑起点,也是包括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在内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实践原点和理论支撑。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是市场化经济运行条件下基层社会结构的变迁,是农村基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变革组合与选择更新。经济社会转型使乡村基层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其中最为明显的表现是乡土利益的重新配置以及由此引致的社会分层化、利益多元化、生活方式多样化。基于乡村经济转型和社会背景的变迁,农民政治参与作为维护和实现自身利益的重要方式呈现出新的态势和特点。在利益多元和分化的条件下,保障农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以实现农村基层真正的自治治理,是保证农场市场化改革深入进行、政治局面稳定、社会生活常态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基础,特别是尊重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保障农民的发展利益和自治权利,已成为我国基层治理实践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宪法旨在维护具有尊严和价值的自我,因为自我是宪法的首要价值。”[45]以人为本与立宪主义的指向具有同一性。“宪政理论试图通过降低政治的地位和限制政治权力来减少和防范其侵犯个人自由与尊严的风险。”[46]“真正民主制的真谛是对个人价值的尊重和对个人权利的保障。”[47]宪政本身就是以人为中心展开的,它承认人是具有独立利益、独立追求的个体,尊重人的尊严和保障人的利益。“个人的生活和福利以及他的权利的定位都同众人的生活、福利和权利交织在一起,它们只能建立在这种制度的基础上,同时也只有在这种联系中才是现实的和可靠的。”[48]“离开主体自由自觉的活动,离开人类意识,人的价值尊严和人类本质,一句话,离开人的主体性,来谈论应有权利的问题,那是不可思议的。”[49]宪政是保障权利的最好制度设计,它建立的基础是对人的价值的尊重,说明的是对人的价值的认可,表明的是人在社会中的价值实现程度,主张的是人本主义本位的权利价值模式。“关于权利的语言是一种特别有力的表达方式,它表达的是尊重个人,尊重他人的尊严和价值,以及尊重他作为自主的道德行为者的地位。”[50]“形成某种政治制度离不开一定的政治文化在其中的作用,维持政治稳定、促进政治发展,同样需要建立相应的政治文化,并使之符合政治体系一体化的要求。”[51]农村市场化的发展带来利益的分化与组合、权利的博弈与重组,需求更加成熟理性的政治参与模式,要求更加稳健凝重的人本制度文化。“现有制度安排总会有些不能满足人们已经内化了的价值观所预期的报酬,当人们得不到满意的报酬时会产生失落感,会千方百计去寻找新的制度安排来代替现行的制度安排。”[52]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期,对人本理念、人本文化、人本思维、人本制度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市场经济改革与基层治理体制的融合应当尽可能寻求两者之间的共同要素逐步展开,以避免被动整合产生的机理排斥而造成的社会振荡,因此,寻求两种不同规则之间的共同价值所指成为基层治理宪政化建设的核心重点。这就需要在基层治理的宪政化建设中,整合基层政治文化发展的理性思维、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将以人为本的宪政精髓纳入基层治理的现有体系,坚持以人为本的政治发展取向,倡导和构建一种人本的基层治理精神、人文的基层治理体系,为基层治理的宪政化建设提供一个可以为农村社会所普遍接受的政治规范。2010年10月26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一条中鲜明的增加了“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的内容。“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在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中的确认,意味着基层群众性自治已经通过法律的形式将自治制度本身追求的以人为本的终极目标更加明确化了。人本文化理念指导下的基层治理的宪政化建设就是“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伟大创造精神,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好自己的事情,实现自己的愿望和利益。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抉择、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53]。农村基层治理的宪政化建设应当要显示人本的政治情怀,形成政治参与中农民与政府关系的互惠、互动、互控机制,真正实现农民的民主选举和自治管理权利。实行基层治理的宪政化建设,实现经济社会转型期基层自治和政治参与从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的政治变革,形成农村基层治理和政治文明现代化发展的双赢局面。
第二篇:关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和管理改革的建议
关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和管理改革的建议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做好改革工作意义重大。加快推进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探索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和管理模式,确保基层社会稳定尤为重要。现就强化基层治理和管理创新提出如下工作建议:
一、深入推进“精细化”基层平安创建模式
一是结合“雪亮工程”建设,视频监控全覆盖。坚持“进村能发现、村中能找见、高清能分辨”的工作思路,在村屯出入口、重点地段安装监控探头,让群众的“眼睛雪亮”起来。
二是以综治中心为依托,实现服务管理无死角。在基层政法部门指导下,每个村因地制宜制定《村规民约》,详细规范村民日常行为,精细划分到哪些树归谁管、哪些花由谁浇、哪段道路谁负责扫等等。由“村警”牵头将村民的联系电话、住宅位置、家庭成员及村民办理各种证件所需要的手续等信息录入手机中,村民如有需求,随时可以帮助解决。
三是围绕“村警”工作职责,坚持矛盾化解“精细化”。由各行政村“村警”牵头,坚持矛盾纠纷“精准排查、精细
化解”,把所以矛盾进行梳理,仔细研究后,再确定调解方案。对不是调解范围的要逐级上报。建立健全“大调解”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基层人民调解日常工作作用,形成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的整体合力,确保不发生群体性事件、暴力犯罪事件和重大刑事案件。
四是借助“雪亮工程”平台建设,推进信息化服务管理能力。充分利用综治中心工作平台、大数据、互联网+公安等信息化手段,使群众感受到现代化服务管理带来的方便。也要将信息化运用到管理中去,例如:对于土地及宅基地纠纷,通过谷歌地球软件还原历史原貌,为化解纠纷提供了强有力地依据。
五是以党支部为统领,组织村民互联联防形成网络。牢牢抓住“人防”这个关键,将村民手机并入“十户联防”网络,形成了家家都是信息点、人人都是治安员的人防格局。充分发挥“平安之声预警系统”作用,发现问题紧急通知,第一时间集结“村警”、村干部和其他治安防护人员赶到现场。通过“互联联防”将村民的心凝聚在一起,真正让村民多一份关心、少一份漠视。
二、以“村警”为依托,筑牢基层矛盾纠纷的大防线
针对公安“一村一警”工作实际,在多元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上寻求突破口,将“村警”工程建设作为化解矛盾的切
入点,彻底解决农村地区矛盾主体多元化、利益冲突多样化、矛盾性质复杂化、表达诉求群体化、处理过程难缠化的新情况。
一是加强领导,健全“村警”化解矛盾的工作网络。充分利用“一村一警”的工作实际,发挥他们在村内威望高,与村民之间相互熟悉和信任的特点,对发生矛盾由“村警”牵头,使矛盾找得到“根儿”,把的准“脉”,对社会矛盾及时化解。所有“村警”互通互联,哪个村屯发生矛盾纠纷,根据“村警”自身拥有的工作特点,合理召集使用,形成了“村警”资源共享、调解覆盖乡镇的“村警”调解工作网络。
二是精心指导,培育“村警”化解矛盾的工作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各乡镇调委会通过分析矛盾纠纷的特殊性,针对不同成因,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巧妙根据“村警”的各自优势,对症下药,确保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逐渐总结形成了一系列矛盾化解方法。
1.用信息化手段解决土地纠纷。农村矛盾纠纷中,以土地、林地、草原、宅基地边界纠纷最多,解决依据很难找到,而利用高科技手段问题却迎刃而解。2.用“优势”化解家庭矛盾纠纷。家庭纠纷最难解决,各说各理,弄不好就有人寻死上吊的,而在解决中,借助“优势”,从情入手,理情绪、解心结、化积怨,事情往往充分化解。3.用威信化解纠纷。
在化解农村矛盾纠纷中,“村警”凭借威信高、影响力大的优势,压得住茬,拍得了板,做得了主,使双方当事人各让一步,矛盾解决。4.用亲情解决纠纷。很多矛盾涉及人数较多,弄不好就会造成群体性事件,而且处置过程中,工作人员往往遭到群众抵触,进不了门,说不上话,坚持单一工作模式,就会失去处置和解决的最佳时机。相反,“村警”用亲情和乡情去感化说服,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三篇:关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和管理改革的建议
关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和管理改革的建议两篇
篇一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做好改革工作意义重大。加快推进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探索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和管理模式,确保基层社会稳定尤为重要。现就强化基层治理和管理创新提出如下工作建议:
一、深入推进“精细化”基层平安创建模式
一是结合“雪亮工程”建设,视频监控全覆盖。
坚持“进村能发现、村中能找见、高清能分辨”的工作思路,在村屯出入口、重点地段安装监控探头,让群众的“眼睛雪亮”起来。二是以综治中心为依托,实现服务管理无死角。
在基层政法部门指导下,每个村因地制宜制定《村规民约》,详细规范村民日常行为,精细划分到哪些树归谁管、哪些花由谁浇、哪段道路谁负责扫等等。由“村警”牵头将村民的联系电话、住宅位置、家庭成员及村民办理各种证件所需要的手续等信息录入手机中,村民如有需求,随时可以帮助解决。三是围绕“村警”工作职责,坚持矛盾化解“精细化”。
由各行政村“村警”牵头,坚持矛盾纠纷“精准排查、精细化解”,把所以矛盾进行梳理,仔细研究后,再确定调解方案。对不是调解范围的要逐级上报。建立健全“大调解”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基层人民调解日常工作作用,形成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的整体合力,确保不发生群体性事件、暴力犯罪事件和重大刑事案件。
四是借助“雪亮工程”平台建设,推进信息化服务管理能力。
充分利用综治中心工作平台、大数据、互联网+公安等信息化手段,使群众感受到现代化服务管理带来的方便。也要将信息化运用到管理中去,例如:对于土地及宅基地纠纷,通过谷歌地球软件还原历史原貌,为化解纠纷提供了强有力地依据。五是以党支部为统领,组织村民互联联防形成网络。
牢牢抓住“人防”这个关键,将村民手机并入“十户联防”网络,形成了家家都是信息点、人人都是治安员的人防格局。充分发挥“平安之声预警系统”作用,发现问题紧急通知,第一时间集结“村警”、村干部和其他治安防护人员赶到现场。通过“互联联防”将村民的心凝聚在一起,真正让村民多一份关心、少一份漠视。二、以“村警”为依托,筑牢基层矛盾纠纷的大防线
针对公安“一村一警”工作实际,在多元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上寻求突破口,将“村警”工程建设作为化解矛盾的切入点,彻底解决农村地区矛盾主体多元化、利益冲突多样化、矛盾性质复杂化、表达诉求群体化、处理过程难缠化的新情况。
一是加强领导,健全“村警”化解矛盾的工作网络。
充分利用“一村一警”的工作实际,发挥他们在村内威望高,与村民之间相互熟悉和信任的特点,对发生矛盾由“村警”牵头,使矛盾找得到“根儿”,把的准“脉”,对社会矛盾及时化解。所有“村警”互通互联,哪个村屯发生矛盾纠纷,根据“村警”自身拥有的工作特点,合理召集使用,形成了“村警”资源共享、调解覆盖乡镇的“村警”调解工作网络。二是精心指导,培育“村警”化解矛盾的工作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各乡镇调委会通过分析矛盾纠纷的特殊性,针对不同成因,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巧妙根据“村警”的各自优势,对症下药,确保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逐渐总结形成了一系列矛盾化解方法。1.用信息化手段解决土地纠纷。农村矛盾纠纷中,以土地、林地、草原、宅基地边界纠纷最多,解决依据很难找到,而利用高科技手段问题却迎刃而解。2.用“优势”化解家庭矛盾纠纷。家庭纠纷最难解决,各说各理,弄不好就有人寻死上吊的,而在解决中,借助“优势”,从情入手,理情绪、解心结、化积怨,事情往往充分化解。3.用威信化解纠纷。在化解农村矛盾纠纷中,“村警”凭借威信高、影响力大的优势,压得住茬,拍得了板,做得了主,使双方当事人各让一步,矛盾解决。4.用亲情解决纠纷。很多矛盾涉及人数较多,弄不好就会造成群体性事件,而且处置过程中,工作人员往往遭到群众抵触,进不了门,说不上话,坚持单一工作模式,就会失去处置和解决的最佳时机。相反,“村警”用亲情和乡情去感化说服,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篇二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与发展的思考
加强和创新社会基层治理,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幅员广,人口多、历史遗留问题杂、群众述求多元,城镇社会经济发展迫切。如何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确保社会稳定,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必须着力推进的重点工作和不懈探索的重大课题。结合我镇实际情况,我简要介绍以下几点,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以保障改善民生为根本,夯实社会治理基础
积极改善民生,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是夯实社会治理的关键。一是建立健全民生保障机制。近年来111镇不断健全民生,扎实推进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机制建设,建立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为基本内容的城乡救助机制,进一步扩大城镇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全面实现农村新农保、新农合、农村低保全覆盖,不断提高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二是建立健全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三是建立健全收入平衡机制。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发展机制,不断加大政府公共服务投入,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改革公共服务方式,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形成一套符合区情、统筹城乡、持续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机制,有效缩小城乡差距。
二、以加强社区党建为重点,构建社会治理平台
我镇着力加强党建创新提出针对当前基层组织管理服务能力水平普遍不高,社会管理服务机构和专门性人才比较缺乏,以及一些体制性、保障性机制还不完善等现实,应进一步健全基层社会管理组织。一是大力加强社区建设。在社区服务上,通过政府支持、社区共驻共建等方式,积极引导教育、保健、托幼、居家养老、家政等服务机构向社区拓展,不断完善为民便民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的共有共享。将民政、优生、矛盾调处、劳动保障、社区服务、合作医疗等服务窗口集中起来,实行“一体化”办公、“一条龙”服务,更好地方便群众办事。二是推进村级组织建设。依法加强对民主直选村委会干部选举的监督和领导,设定严格的干部候选人标准,严防一些地方宗族势力、黑恶势力插手选举,确保党对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有效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三是强化资金政策保障。逐步加大对基层投入力度,为村(居)、社区一级组织开展正常活动提供经费、场所保障;不断提高村(居)干部工资待遇,进一步完善村居干部的养老保险制度,解除村居干部的后顾之忧;切实加大政治关心力度,对表现突出、工作优秀的村居、社区干部,通过选拔充实到乡镇、街道干部队伍中,充分调动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
三、以矛盾纠纷化解为突破,解决社会管理突出问题
紧紧围绕排查化解社会矛盾,有效解决社会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一是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机制。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在改革措施出台、管理方式转变、重大项目引进等重大决策之前,应充分征求群众和有关专家的意见,减少因决策不当带来的社会各方的利益冲突。全面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实施重大决策、重大项目的必经程序和前置条件,切实防止因决策失误引发社会矛盾。二是建立健全“大调解”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政法综治牵头协调,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社会各方整体联动”的大调解格局,完善村社、乡镇街道、区、市四级大调解工作平台,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联调联动机制,充分发挥“第三方”作用,健全大调解工作平台。进一步深化“公调对接”、“检调对接”、“诉调对接”、“援调对接”等对接调处机制,强化实体运作,规范对接流程,拓展对接范围,妥善化解社会矛盾。三是建立健全社会矛盾多元化调处机制。探索创新信访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联系群众制度、党政领导干部接访约访下访制度;完善复杂疑难信访领导包案、部门会办和督查督办工作制度,加大对各类复杂疑难信访问题的化解力度,依法做好信访事项“三级终结”和信访人员教育管理工作,有效解决一些信访事项“终而不结”问题。积极调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矛盾化解,推动重大矛盾纠纷和信访疑难问题调处,多渠道化解社会矛盾。四是探索建立突出矛盾纠纷长效化解机制。探索建立“一综多专”的矛盾化解机制,采取“党政领导、综治牵头、依托部门”的模式,在矛盾纠纷多发领域,建立完善相关专业调处机制,配备专职人员,完善工作制度。特别是针对当前房地产开发、环境保护、劳资关系、医患纠纷、交通肇事等社会矛盾和问题,应积极建立房地产开发领域、规范医患纠纷、交通肇事纠纷等重点社会问题专门联动调处机制。
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关键,提高社会管理能力
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有效完善基础性关键性社会管理制度,做到有用的硬办法要用好、软办法要有效、老办法不能丢、新办法要跟上。一是创新社会组织管理服务机制。降低登记门坎,放宽准入条件,重点扶持发展包括城乡专业经济协会在内的公益性、慈善性服务组织。加强社会组织监管,做好社会组织审批、年检等工作,做到事前及时发现、事中有效控制、事后妥善处置。二是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机制。加快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在推广“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开发建立可供各单位和企业共用的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平台,实现市、县(区)、乡镇(街道)、社区(村)联网,人保、教育、卫生、房管、工商等部门信息共享。建立完善“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机制,整合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能和资源,提高居住证“含金量”和可操作性,让流动人口在就业择业、子女上学、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同城同地同等待遇。完善特殊人群帮扶管理,扶助支持企业扩大安置基地,减少刑释解教人员再度违法犯罪。三是创新虚拟社会综合管理机制。大力提高互联网安全管理能力,建立网络舆情研判引导队伍,正确引导舆情发展走向,防止不安全信息落地造成现实危害。同时,建立网上、网下一体化联动管控机制,提高发现处置、侦查打击、防范控制的能力,严防形成由网上向网下传导的社会破坏力量。
五、以基层组织建设为载体,集聚社会管理合力
组织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应不断创新思路,大力构建社会管理组织新格局。一是加强领导。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综治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的工作格局,成立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具体负责综合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将技术性、服务性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在乡村、社区、外来务工集中地,建立以党组织为核心的群众自治组织和经济、社会组织,把党和政府的政治优势转化成基层发展、自治的主导优势,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良性管理格局。二是强化保障。根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际需要,加大社会管理工作人员、经费、设施、装备等保障力度,政府应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保障。在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中,应将行政服务中心、社区管理场所等列入规划,同时施工,确保到位。三是靠实责任。领导小组统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牵头部门负责指导、细化分解任务,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做好方案制定、综合协调、督查考核等日常工作;各相关部门和乡镇、社区应在操作中明确责任,及时研究解决各种难题,确保工作如期完成。同时,应加快建立考评体系,把创新社会管理列入“一把手”工程,作为班子工作目标和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使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落到实处。
第四篇:乡村基层治理工作方案
乡村基层治理工作方案
乡村基层治理工作方案1
根据南英委办[20xx]26号《关于印发英都镇建设“美丽乡村”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建设“美丽乡村”是今后5年我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方向和推进工作的总抓手,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为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升我村新农村建设水平,根据《英都镇建设“美丽乡村”五年行动方案(20xx-20xx年)》,结合我村实际,提出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村建设“美丽乡村”,以“生态、绿色、和谐”为主题,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强化规划龙头作用,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努力把石山村建设成“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
二、总体目标
着眼于城乡统筹发展,力争在5年时间内,通过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和建设无序问题、推进农业经营制度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等改革,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和民生事业建设,大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变农民生活方式、优化农村管理模式,加快农村向城镇化转变、农业向现代化转变、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变。
村庄秀美。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到位,农民房屋建设有序,布局合理,农民房屋外观协调,体现闽南特色。
环境优美。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内无卫生死角。常年清洁卫生,建立长效保洁机制。家禽家畜圈养,农户庭院整洁,房前屋后环境干净,无乱堆乱放现象。农户自来水和无害化卫生户厕基本普及,消灭旱厕。村庄道路通达、绿树成荫、水清流畅。
生活甜美。农业结构优化,生产、生态和文化功能进一步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增多。农村教育、卫生、医疗、文化和体育等社会事业大力发展,公共服务设施健全。农民文明观念提升、生活便利、文化体育活动丰富。
社会和美。基层组织健全,村级组织战斗力强,群众对村级班子的满意率达到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以上。社会管理民主,“世纪之村”管理平台完善。农村治安良好,无发生重大刑事案件和群体性的事件。
三、基本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设“美丽乡村”,要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基础,顺应发展变化趋势,要突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注意挖掘文化内涵,展现乡村特色。
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建设“美丽乡村”,要把落实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最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立足解决“三农”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大胆突破村庄规划建设、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发展现代农业等遇到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农民与土地的新型关系,促进农民集中居住或进入城镇。
坚持长效推进、巩固提升。建设“美丽乡村”,要整合所有行政资源和集中全社会力量,建立可持续的长效推进工作机制,促进形成齐抓共管、整体推进、协同协作的良好局面。
四、主要任务
(一)实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要深入贯彻落实南安市、英都镇关于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部署,把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性工作,突出“点、线、面”综合整治,切实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工作。
1、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全面落实村庄卫生保洁。以“一清一保一机制”,即村庄环境卫生清洁、公共场所专人保洁,农村长效保洁机制基本建立为目标,以“三清六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路、改水、改厕、改沟、改圈、改厨)为重点,完善农村垃圾“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中转、市处理”的长效收集处理机制,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推行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或改造,对全村露天厕所(旱厕)提出拆除埋填处理方案,对全村露天厕所拆除户每自行拆除一个露天厕所(旱厕)对象给予补偿300元,并同时给予补贴建无害化厕所(三化厕或环保型化粪池)1000元,力求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80%以上。同时按需求村级组织建设水冲式公厕2-3个,分布园南、宫后、石坑三大片区。对全村猪舍提出整治方案,村集居区不允许建猪舍圈养猪,村集居区内原建猪舍要求农户自行拆除,猪舍按15平方以下每个补偿300元给予拆除,15平方及以上每个补偿500元给予拆除,集中攻坚整治农村生活垃圾等突出问题,确保农村环境整洁、河流水源清澈。
2、推进绿化美化建设。按照“建筑风貌好”的目标,根据分期实施的原则,组织开展改旧建新和房屋立面改造,整治旧房外观,保持古村特色,美化村庄形象,引导农户进行庭院整理,农家庭院基本实现净化、绿化、硬化。加强“四旁四地”(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宜林荒山荒地、低质低效林地、坡耕地、抛荒地)的造林绿化工作,建设村庄公共绿地。路旁两侧、水旁宜林地段绿化率达80%以上,构建优美的乡村环境。
3、开展农村生态建设。保护山水田林自然风貌。疏竣河塘沟渠,保护农村自然湿地,保持水体洁净,修复村庄水系水景,计划筹资500万元进行石山溪辖区流域整治,形成亲水环境。
(二)实施现代农业发展工程
1、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一是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注重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加强农业污染治理,大力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提高规模化畜禽养殖排泄物综合利用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促进农业清洁化生产;二是严格产业准入门槛,严禁“二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业到水源保护区及坂头水库库区入户。推动企业到工业项目集中区集聚,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集中治理污染。推行“循环、减降、再利用”等绿色技术,优化乡村工业产业结构。
(三)实施社会和谐促进工程
1、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医疗卫生、人口计生等社会事业,提高石山村卫生所医疗水平,全面提高农村卫生保障水平
2、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模式。逐步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全面推行“一站式、一条龙”便民服务,增强农村综合服务功能。制定和实施村规民约,实现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依法合理调节农村利益关系,有序引导农民合理表达利益诉求,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积极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以村警务室、联防队,平安基金会为平台加强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3、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推进“168”工作机制。加强村级组织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村级组织运行保障机制。深化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推广“世纪之村”平台,完善农村各项管理,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的监管,提高村级组织引领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农村的水平。
五、实施步骤
石山村“美丽乡村”建设分五个阶段推进:
(一)启动年(20xx年)。9月中旬,开始开展全面的动员部署。村成立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深入研究部署建设“美丽乡村”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和分解任务。
(二)行动年(20xx年)。大力开展示范项目建设。根据实际,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年初,计划投入50万扩大水源,新铺设公山至新寨尾自来水63#管道4.1公里,新建蓄水池1个,方便全村村民安全用水,到20xx年10月,完成农村土地、房屋普查建档,农村实现村庄清洁、基本消除村聚居区内猪舍、露天厕所(旱厕),并建水冲式公共厕所2-3个,做到保洁常态化和制度化。美丽乡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村庄面貌明显改善。
(三)推进年(20xx)。不断加大创建力度。组织推广农村集中居住,计划征地石山村石坑柯园山40亩,投建新村、建设民房30幢面积20xx0平方,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农村面貌发生根本的变化。
(四)提升年(20xx)。进一步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力度,按照上级部署推进全村农村“五证”(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证、宅基地使用权证和房屋所有权证、林权证)的确权发放。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健全美丽乡村建设长效管理机制,计划筹资500万元进行石山溪辖区流域整治,形成亲水环境,美丽乡村建设总体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五)深化年(20xx年)。全面回顾建设“美丽乡村”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完善配套制度,持续开展创建活动,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全面提升“美丽乡村”的建设水平。
乡村基层治理工作方案2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县的决策部署,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结合我乡实际,制定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为核心,以深化和提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程和现代农村社区建设为载体,着力推进“农村生态经济体系、生态人居体系、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等四大体系建设,带动城乡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整体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
二、目标任务
按照乡总体规划,各示范村结合自身的区位优势、产业特点、人文资源、经济发展水平,按照“重点推进、打造精品”的要求,从抓点连线到成片,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0xx年重点建设余庄村示范村,成为生态经济发展、村容村貌整洁、生态环境优美、资源节约利用、公共服务健全、生态文化繁荣的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建设内容
1、积极实施“农村生态经济推进工程”。一是培育一个以上无公害农产品、发展“一村一品”面积500亩以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90%以上;示范点推行畜禽生态养殖模式,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达80%以上。二是示范村加大农家乐的培育力度,规范和提升农家乐特色点的经营管理水平,培育农家乐经营户1-2户;农家乐经营户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100%。农家乐集中村要按照村域统一处理模式,开展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所有经营户要全面推行油烟净化处理设备。
2、积极实施“农村生态人居环境建设工程”。一是推进农村人口集聚,完成中心村培育建设任务,鼓励高层平面式安置,推进农民新村建设,结合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采取村庄整理、建新拆旧、适当给予经济补偿等办法,推动自然村落整合和农村居民点缩减,提高农村人口集中居住和农村土地节约集约使用的水平,集中居住农户达到100户以上。二是推进民居房改造,完成示范村住房改造3户,积极开展农村宅基地清理工作,盘活农村闲置住宅、废弃住宅;大力整治私搭乱建住宅等,鼓励农户利用空闲地、荒地荒坡建房,鼓励村级组织盘活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开展新农村建设。三是推进农村节能节材,畜禽养殖场(户)沼气利用技术普遍推广,农村路灯太阳能供电、太阳能热水器等太阳能综合利用进村入户。四是推进基础设施配套,推进农村联网道路、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泵站和中低产田改造等工程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开展塘坝扩挖、沟河清淤等工程建设。按照农村新社区的要求,统筹建设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健全农村文化、体育、卫生、培训、托老、通讯等公共服务。
3、积极实施“农村生态文化培育工程”。一是开展宣传教育,把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作为深化文明乡镇、文明村、文明家庭等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开辟生态文明橱窗等生态文化阵地,运用村级文化教育场所,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生态文明知识的宣传、培训活动,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二是转变生活方式,开展绿色家庭评比等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民倡导积极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促进乡村社会和谐。坚持美丽乡村建设与基层组织建设并重,加强农村社会和谐化管理,全面推行“村民理事会”等基层经验,调节农村多种利益关系,有序引导农民合理诉求,有效化解农村各类矛盾纠纷,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4、积极实施“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工程”。一是建设农村环保设施,开展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村道硬化等项目建设,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整治覆盖面要占全村的70%以上,其中垃圾收集要全域覆盖。二是推进连线成片整治,按照“多村统一规划、联合整治、城乡联动、区域一体化建设”的要求,编制农村区域性路网、林网、管网、垃圾收集处理网、污水治理网的一体化建设规划,分步开展沿路、沿河、沿库区、沿景区的环境综合整治,点线面结合,共同推进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风景线。三是开展村庄绿化美化,围绕改善农村环境的生态质量和景观面貌,协助开展村庄绿化,形成道路河道乔木林、房前屋后果木林、公园绿地休憩林、村庄周围护村林的村庄绿化格局。加大农村景观林行动的力度,村庄绿化率平均值达到20%以上。
四、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每季度召开协调会,落实工作措施,通报工作情况。要在项目安排、财力分配、组织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优先保证美丽乡村建设的需要;要建立健全责任体系,明确责任主体,层层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确保工作到岗、责任到人,形成党政领导重点联系、综合部门统筹协调、主管部门具体指导的整体推进格局。
2、健全工作机制。一是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投入机制。美丽乡村建设要充分体现政府积极主导、群众自主参与、社会多方支持的共建共享原则。设立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用于美丽乡村的创建工作。乡财政逐年增加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并通过村级集体经济的壮大、农民收入的提升,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和可能性。二是建立“整体规划、资源统筹、分步实施”的建设机制。要高起点、高标准制定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规划,根据“既有个性亮点、又有区域特色”的规划原则,依据我乡的地域特点和产业分布,以“产业发展”规划、“交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为重点,编制具有本地特色的“美丽乡村”整体规划。要整合现有的各类资源,向重点村、重点镇乡、示范带集中投入,逐步扩大建设面、提高精品率,有序推进,亮点连线成片,逐步实现美丽乡村的全覆盖。三是建立“产业优先、一村一品、打造精品”的发展机制。美丽乡村建设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实现广大农村的全面发展和农村群众的共同富裕。工作关键点和难点是农村产业的发展,因此要把农村产业发展作为美丽乡村规划和建设的出发点和着力点。要根据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对农村产业发展进行规划,发展区域特色产业,打造精品产业,全面提升产业层次。
3、加强宣传引导。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及时发现和总结推广好思路、好经验、好典型,营造浓厚氛围,形成整体合力。要发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支持和鼓励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强化信息服务,发展共建共享的农业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建立从基地建设到产品流通到旅游服务等多环节全覆盖的网络管理体系,及时收集发布供求信息。
4、加强监督考核。把美好乡村建设工作的成效作为考核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制定“美好乡村”建设工作考核办法,细化考核指标,使各项工作目标具体化和责任化。建立健全督查制度,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的督查。年终由领导组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考核验收,兑现奖补资金。对“美好乡村”建设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先进村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乡村基层治理工作方案3
坪垭藏族乡辖9个村18个社,共1432户6369人,20xx年底有建档立卡贫困村8个,贫困户459户2245人。20xx年10月完成整体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8个村1236户5731人顺利搬迁入住,20xx年实现整乡脱贫退出,藏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坪垭藏族乡先后被评选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乡镇、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美丽安置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全省卫生乡镇和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
为了让搬迁群众“稳定住、有就业、能致富”,乡党委政府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探索推行“1+5”发展模式,以“党建引领”为统领,强基固本谋发展;以“五项措施”为抓手,求真务实促增收;即:“产业培育富民强乡、稳岗就业促进增收、特色旅游助推发展、民俗文化厚德塑魂、创新治理提升效能”。
一、发展目标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积极推行社区治理创新,落实“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将坪垭藏族乡建设成城乡社区治理创新试验区,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主要工作
(一)党委统筹谋划,推行“网格化”管理“一张网”。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新一届党委政府在广泛征求全方位意见的'基础上,领导和制定《坪垭藏族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发展规划》、《坪垭藏族乡乡村振兴规划》和《坪垭藏族乡乡村旅游规划方案》,并在党代会和人代会上表决通过,形成了人民的意志。同时,成立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政府乡长任副组长,班子成员及驻村第一书记、村支部书记为成员的社区治理领导小组,全面组织领导社区治理工作。
(二)是推行“网格化”管理。全乡划分5个网格,党委政府设社区治理创新总指挥长、副总指挥长,总指挥长由党委书记担任,副总指挥长由政府乡长、人大主席担任。将安置区8个搬迁村按照社区化管理划分成具有社区管理职能的一级“网格”4个。一级网格长由党委班子成员担任,负责网格范围为本网格管辖的所有村,主要职责:定期召开“网格长联席会”,每月召开1至2次网格管理形势研判会,共同商议研判、协商解决的重大问题,调度推进各项工作。二级网格长由纳入本网格化管理范围的驻村领导、驻村帮扶第一书记担任,共8个二级网格,负责网格本村范围所有事务,落实一级网格长安排的工作,做好民生服务、环境治理、政策宣传、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网格员由纳入本网格化管理范围的驻村干部、支部书记、副主任、监委会主任、文书、小组长等担任,负责本网格范围的信息采集、情况处置、民生服务、环境治理、政策宣传、矛盾纠纷调解、“户积分”考核管理等工作。
(三)加强阵地建设,优化便民服务“零距离”。一是按照“服务设施最大化、办公场所最小化、社会效益最优化”的原则和社区化管理标准,通过合理选址,组织协调,加快4个社区阵地建设。组织部门投资400多万元,建成4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目前已全面投入使用,为开展党群活动、议事决策、便民服务、教育培训、文娱活动等提供便利。二是把“放管服”工作作为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标准化打造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为群众提供多元、便捷的矛盾纠纷“一站式”服务中心,积极推进便民服务工作,为群众打通“绿色服务通道”,让信息多“跑腿”,群众少“跑路”,“最多跑一次”,实现服务“零距离”。
(四)坚持党建引领,夯实社区治理“强基础”。构建“党建+”的乡村治理体系,在乡村党组织的引领下,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人才培养、文化发展等措施,凝聚乡村治理工作力量,夯实治理成效,促进团结进步。
1.“党建+特色产业”,筑牢乡村振兴产业基础。一是按照“山上有生计、山下好生活”的发展路子,大力发展“3+6”山地特色产业,积极推行“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坪垭藏乡花椒、油橄榄、特色小杂粮、肉兔养殖等“四大支柱”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提出了“双千双万”目标:“千”就是发展千亩油橄榄种植基地;打造千亩山地特色观光农业,发展小杂粮荞麦种植3000亩、油菜3000亩。“万”就是通过综合管护1.4万亩花椒产业提质增效;3年内通过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带动,实现肉兔养殖年出栏突破10万只,肉兔养殖收入突破100万元。通过特色产业发展让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最终让产业年收入突破千万元,收入占比达到总收入的30%。二是多渠道解决群众就业。通过劳务输转、公益性岗位、乡村工厂、乡村旅游等四个途径,每户至少解决一个就业人口,帮助群众就业增收。同时,强化对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提升就业本领,注册“坪垭架子工”,让“坪垭架子工”品牌成为坪垭务工群众的新名片。
2.“党建+人才培养”,夯实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把乡村振兴作为培养锻炼干部人才的广阔舞台,健全完善干部人才培养、流动、使用机制,推动各类人才向乡村振兴一线聚集。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社区“两委”转换工作,拓宽用人视野,注重从产业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返乡、本乡本土未就业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优秀妇女等人员中选拔优秀年轻人员,也可从第一书记、党委成员中委派“一把手”。同时,全方位开发公益性岗位、社区工作者、村文书、志愿服务者等,在解决就业的同时培养优秀人才。积极引导专业技术人才向乡村振兴一线流动,深入一线开展农业技术服务活动。大力培养“土专家”、“田秀才”为美丽乡村建设、社区治理服务。
3.“党建+生态环保”。党员干部要带头强化生态意识,不断增强抓生态文明建设的本领。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切实做到讲生态就是讲党性、讲政治、讲大局,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把生态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和知识技能列入党员干部培训的内容,全面倡导绿色政绩观,大力弘扬低碳生活观,着力强化环保法制观,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升执政能力。同时,要注重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党员干部要经常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努力营造绿色发展、生态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群众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倡导低碳生活、绿色消费,崇尚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4.“党建+文化发展”。在优先发展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挖掘《松赞干布迎亲记》、《坪垭羌姆傩面舞》、《同心圆锅庄舞》、《锦带》工艺、《酒曲》文化、特色美食等民族文化遗产,通过培养一批民族文化传承人,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坪垭藏族乡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争取成为全国申遗产品,让藏乡坪垭文化长久传承。积极创作乡歌、文艺创作、文学创作等,不断丰富提升民俗文化内涵,引领带动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让藏乡民俗文化成为发展资源。
5.“党建+民族团结进步”,开出和谐美丽“幸福莲”。民族团结一家亲,小康路上心连心,坪垭藏族乡始终以党建为引领,増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为载体,结合党史的学习教育,开展了以“感恩党,跟党走,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开展党的民族政策“七进”活动,使民族团结进步意识深入人心,激励干部职工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争当民族团结模范,安置区呈现出稳定祥和的景象,开出美丽和谐的“幸福莲”。
(五)强化“1+5”治理模式,架起党群“连心桥”。创新“一规+五治、一市+五榜、一网+五包”的“1+5”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模式,靠实工作责任,着力推进乡村善治,优化乡村振兴“软环境”。
1.“一规+五治”。以“村规民约”为基本规范,推进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形成“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治理格局。
(1)规范村规民约。为了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树立良好的民风、村风、乡风,创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结合坪垭社区实际,广泛征求社区居民意见,制定了符合坪垭居民的村规民约,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村规民约。为广大搬迁群众提供行为引导,也是村民会议或村民委员会对社区进行治理的依据。广大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模范遵守村规民约,带头宣传倡导移风易俗,以良好的党员干部形象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2)创建五治融合。严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党建引领,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健全完善党支部领导、村委会主导、治安户长配合、群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系,形成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政治引领聚合力。一是党建驱动。通过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群团助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共治同心圆,落实“党建+网格化管理”,稳固基层社会治理根基。二是支部推动。通过创建“五好支部”,即:示范引领能力好、集体经济发展好、人居环境改善好、乡村治理效果好、群众评价反响好,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三是示范带动。依托“共产党员示范岗”,通过亮身份、定岗位、定职责、定目标,建立党员联系制度,列明需求服务清单,完善工作协调机制,激活党员干部干事活力,提升服务意识,深化党群联动。
自治强基注内力。一是积极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做到涉及村民切身利益和村级重大事项规范透明,接受群众监督,形成共治共享治理新机制。二是创建自治自治,完善民主选举制度,加强民主协商制度建设,增强民主决策参与能力。创建议事协商委员会。积极组织吸纳市、区、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作为议事协商会成员,切实发挥议事协商、民主监督的作用,对重大事项和问题进行调研、评议、协商,为群众解疑释惑,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创建人民调解委员会。以民族团结、基层治理,司法调解为工作为中心,积极探索“党建+人民调解”和“枫桥经验”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建立健全人民调解组织,围绕“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保持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积极吸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威望的群众等一批事业心强、责任心强的人士作为人员调解员,并每年组织开展一次调解员的业务培训,以提高调解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全乡组建1个乡级调解委员会和9个村级调解委员会,共54名人民调解员。每月对矛盾进行矛盾风险预警防范和排查上报,由村乡两级调委会进行调处,特殊矛盾司法所联同派出所、法庭联合调处,形成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的调处机制。创建红白理事会。以“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树立文明新风尚”为目的,在乡村干部的积极推动下,成立“红白理事会”,为社区红白事立了规矩,理事会全部由村里处事公道,在群众中威望高、办事能力强的社区干部、老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村民代表担任红白理事会成员,专门为村民操办红白喜事,引导村民改变观念,红白喜事一切从简,改善村风民风,呈现出文明道德的新风尚。创建环境卫生整治委员会。成立坪垭藏族乡环境卫生创优委员会,划分8个环境卫生管理网格,负责辖区环境卫生,制定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和奖惩制度,落实“门前三包”制度,每月一评比,形成环境卫生治理长效机制,不断优化辖区环境卫生,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创建民俗文化研究会。积极筹建坪垭藏族乡民俗文化研究会,通过培养一批民族文化传承人,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坪垭藏族乡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争取成为全国申遗产品,让藏乡坪垭文化长久传承,丰富提升民俗文化内涵,引领带动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引导文化机构、团体到搬迁点拓展服务,支持群众自办文化,发展本土文化,发现和培养各类文化人才,兴办读书社、书画社、文艺俱乐部,组建演出团体、民间文艺社团、健身团体等。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社区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创建坪垭藏族乡妇女促进会。通过组建妇女促进会,积极向社会宣传妇女观,努力消除社会对妇女成才的各种世俗偏见,搭建平台,发现人才、运用人才,通过收集妇女人才信息,开发妇女人才资源,让妇女为坪垭藏族乡发展贡献才智;同时通过代表妇女反映妇女的呼声,能进一步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提高坪垭藏族乡妇女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创建治安保卫委员会。从退伍军人、未就业大学生中组建治安保卫委员会,负责安置区的维稳、安保、治安、平安建设等工作,促进和谐稳定。创建治安保卫委员会共管共享委员会,负责对安置区治安保卫委员会进行管理维护,监督教育群众共管共享公共设施,形成人人爱护公共财产的良好习惯。
法治保障强定力。一是强化法治服务。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探索实施信访法治化处置机制,引导群众依法理性反映信访诉求。落实一村一民警、一村一顾问、一户一明白人,实现法律服务到村到户到人。打造乡、村两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实施农村法律顾问“六个一”机制:每月一次下村服务、每季一次法治讲座、每季一次村务法律审查、每年一次免费诉讼服务、每年一份法治提升报告、每村一卷法治档案,破解乡村普法中顾而不问、问而不深、推而不广的难题。二是加强法治宣传。严格落实法律宣传“七进”,以司法所为平台,联合派出所、法庭,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通过开设法治讲堂活动,多层次、多角度、多平台的法治宣传,使法治意识深入人心,形成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
德治教化添动力。深入推进文明村镇创建和移风易俗行动,开展道德讲堂,使传统道德与现代法治实现良性互动,以德治滋养法治、涵养自治。国之本在家,还要重视家庭建设,传承良好的家风家训。一是加强校园道德教育。学校将德育纳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树立礼貌待人、诚信友善的道德风尚。二是加强社区道德教育。通过议事协商会、调解委员会、环境整治委员会等组织,引导社区成员形成尊老爱幼、男女平等、自由婚恋、睦邻友好、婚丧从俭、清洁卫生等文明新风。
智治支撑激活力。通过探索创新数字化赋能、雪亮工程、互联网+政务服务、零距离便民服务圈等工作,加快网上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网络,推行“最多跑一次”“马上办、一次办、网上办”等改革和“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等便民举措,切实提高服务群众的效率和水平,用智能化“小程序”解决“大事情”。
2.“一市+五榜”。以积分超市为平台,创新“诚信黑红榜、道德模范榜、五星文明榜、先进光荣榜、最美乡贤榜”五榜管理制度,通过亮积分、晒成绩、树先进,以先进典型引领乡风,以反面事例鞭策后进。
(1)建设积分超市。每个村建设一个积分小超市,各村支部以“积分超市”建设作为引领乡村治理的抓手,引导群众以积分改变习惯、用勤劳创造幸福。由村支部牵头,帮扶单位、区团委、区妇联、区工会支持协助,全乡建设9个积分超市,配置超市商品。同时,制定积分规则和奖励制度,按照积分超市积分规则进行每月积分评比,严格依照奖励制度领取积分奖品。
(2)设立诚信黑红榜。每月在信用领域进行黑红榜评比,上红榜者获得积分超市领取奖品资格。倡导诚信做人,积极还贷。对小额信贷、灾后重建贷款按时或者提前归还的上红榜,对逾期不还的“老赖”进行黑榜曝光。
(3)设立道德模范榜。依照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评判标准,对评选出来的“好儿媳”、“好公婆”、“好邻居”、“好家庭”、“好学子”进行张榜公示,以规立德,弘扬“勤俭持家、遵纪守法”美德,重点发挥道德教化作用,不断提升群众道德素养,打造邻里互助的美好氛围,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
(4)设立五星文明榜。以户为单位每年开展“五星文明户”评选活动,每村至少评选一名致富星、守法星、美德星、卫生星、诚信星,进行张榜公示,通过积分奖励倡导文明,树立良好村风。
(5)设立先进光荣榜。在各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党员、先进个人上光荣榜公示宣传,并获得积分超市领取积分奖品资格。
(6)设立最美乡贤榜。籍贯或祖籍为本乡范围有德行、有才能、有成就、有声望而被本地民众所尊重的贤人,如:热心公益事业,乐于助人,公道正派,在当地有一定威信和影响力的成功人士;推动家乡社会经济发展的离退休老干部、老同志,对家乡有较大贡献的人。不断发掘、推介、评选、宣传,
3.“一网+五包”。即建立“网格”管理服务体系,全乡建5个网格,对网格内群众实行政策宣传、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卫生、联防联控落实“五包”责任,充分发挥党组织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作用。各网格长、网格员,重点做好网格内群众开展惠民、便民服务工作和日常管理事务,认真落实好便民服务工作,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信访问题、消除治安隐患、应急处置各类风险等工作。通过开展“主动排查晓民情、及时化解顺民意、贴心服务暖民心”等“三民”活动,长效落实“五个一”措施(即:组织领导一把手、责任落实一个人、摸底排查一张网、化解纠纷一条线、党群合力一条心),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六)聚焦民生热点办实事,情系百姓“暖民心”。对兜底保障、临时救助、残疾人保障、特困供养等人群实行动态管理,每月开展走访、摸底活动,做到了应保尽保。同时,对全乡三留守人员落实“335”关爱措施:严格落实“三个责任”即:驻村领导、第一书记、村党支部书记的联系包抓责任,驻村干部、村干部、帮扶队员的结对服务责任,确定具备较强监护能力和监护意愿的三留守人员近亲属、村社干部、党员代表、人大代表、妇女代表担任监护人的监护责任;扎实开展关爱服务农村留守老人的暖心行动、关爱服务农村留守妇女的贴心行动、关爱服务农村留守儿童的护苗助学行动等“三项行动”;认真抓好农村特困供养群众“五个一”服务活动,即:“整理一次家务、打扫一次卫生、清洗一次被褥、开展一次体检、奉献一次爱心”,并在幸福家园为入住的特困供养人员提供便捷、舒适、优美的生活和休息环境,实现特困供养人员“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另外,积极将安置区火葬场、文殊院建设纳入日常议事议程,目前正在积极筹措资金早日启动项目建设,解决搬迁群众后顾之忧。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班子成员及驻村领导为副组长、驻村干部和村社干部为成员的乡村治理领导小组,负责全乡乡村治理工作。
(二)强化示范引领。20xx年建立乡级示范村2个分别是腰道和赵杨坪村,同时把腰道村区级示范村。 20xx年全面推行。
(三)严格督查考核。建立严格的督查考核制度,每月开展“练兵比武”活动,每季度开展督查一次,将督查情况计入季度考核,纳入年终考核。
总之,要通过构建长效机制、加大宣传教育、典型示范引领等,大力弘扬新风正气,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摒弃陋习,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乡村治理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乡村基层治理工作方案4
一、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四化同步”、城乡统筹和“三农”优先的要求,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目的,以乡村规划建设为引领,以村容村貌整治为重点,以示范带动发展为突破,以镇村为主体,以创新社会管理为保障,着力培育和建设一批特色鲜明、村容整洁、环境优美、基础完善、生活殷实、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
二、工作目标
从20xx年开始,全镇共选取王庙村、黄沟村、柴林村、桑村村等3个村庄作为“美丽乡村”创建试点,力争通过3年努力,到20xx年底这3个村庄通过考评验收,全镇“美丽乡村”建设整体水平有明显提高。自20xx年起,在总结创建试点工作经验基础上,继续有计划、分步骤地对其他村庄,进行分类、分批整治改造建设,逐步使“美丽乡村”建设转入常态化。
三、主要任务
(一)推进村庄建设。
一是编制建设规划。试点村要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需要,依据小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的要求,科学编制详细、明确、可行的建设详细规划,明确在产业发展、村庄整治、农民素质、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目标和措施,规划编制要按照尊重自然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的要求,充分考虑人口变动、产业发展等因素,预留建设发展空间。既要考虑当前农民生产生活所需,又要考虑农村人口、环境的综合承载能力;既要考虑农村水、电、路、气、厕、卫等设施综合配套,又要重点突出文化、卫生、环境保护等较大公共设施项目的有序、有效安排。
二是科学改造提升。按照村庄建设规划,优化村庄路网布局,合理设计主要街道、小巷胡同,打通村内断头路。结合乡村文明行动和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推进农村危房、旧房、空心房改造和墙体立面整治,装扮美观舒适住宅,改善农户住房条件。推广应用农村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配套庭院环境卫生设施,全面完成改厨、改厕。鼓励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建新房,严格管控无序违章建房,从严查处违章违规建房行为,促进村庄整体风貌协调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三是建设新型社区。把“美丽乡村”建设和创建新型农村示范社区结合起来,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推进合村并点,集中连片规划建设一批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的新型农村示范社区。按照“配套、完善、提升”的要求,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周边环境建设,增强社区服务农民的能力。
(二)整治村容村貌。
一是提升硬化水平。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开展村庄主次干道硬化。主街硬化率达到100%,小巷硬化率不低于70%。主街两侧铺有路沿石,街巷建有排水设施,形成纵横有序、便捷舒适的村内路网。
二是提升绿化水平。加快村庄园林化、庭院花园化、道路林荫化建设,积极倡导庭院绿化,鼓励农民栽植经济林木、观赏树木。推进路旁、水(渠)旁、村旁、宅旁等“四旁”绿化,配建街头绿地和小游园,形成四季有绿、三季有花的多层次立体绿化效果,村庄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0%。
三是提升亮化水平。对村内主要街巷及公共场所,采取各种方式实施亮化工程,有条件的村庄应安装太阳能路灯。加强对公用照明设施的管理维护,提高夜间照明效果。
四是提升净化水平。建立村内卫生日常保洁机制,推行“户收集、村集中、镇街运转、区处理”的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方式,按每5-10户不低于1个的标准配备垃圾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密闭式垃圾收集箱、垃圾清运车;设立环境卫生专管员及环卫清洁队伍。同时,全面清理村庄内乱堆乱放、乱搭乱建,推行“三堆两垛”(沙土堆、粪便堆、杂物堆、柴草垛、砖石垛)定点存放。妥善处理并积极利用禽畜粪便,鼓励村民使用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五是提升美化水平。对村内主要街道两侧建筑、墙壁进行统一整洁或粉刷,合理布局宣传栏、文化墙等,形成整洁有序、特色鲜明、实用美观的景观效果。整治村内影响观瞻的陈旧电线电路,坚决杜绝乱扯乱挂现象。
乡村基层治理工作方案5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建设专题研讨班和市委三届七次全会、县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加快我县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创建经济强县、美丽武强,我局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实现农村饮水净化为目标,坚持美丽乡村建设与推进新型城镇化相结合,加强统筹推进,努力把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主要目标
在美丽乡村建设省级重点村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生态美的美丽乡村。
(三)基本原则
1、坚持规划先行。坚持不规划不设计、不设计不施工,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理念引领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
2、坚持循序渐进。坚持尊重群众意愿,既考虑当前又顾及长远,根据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合理确定建设目标,分步实施,循序渐进,重点突破。
3、坚持注重实效。坚持遵循农村发展规律,尊重农村建设实际,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坚持不断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管护机制,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二、基本情况和主要任务
我县美丽乡村建设20xx年省级重点村共有23个,总人口15755人,4174户,其中贫困村13个。
美丽乡村建设20xx年23个省级重点村中,未进行村内供水管网改造的村是豆村乡豆村和周窝镇大安院村,其余各村近几年已经完成村内供水管网改造任务,达到饮水安全标准。
经初步估算,完成豆村和大安院村内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建设任务,需资金61.48万元,由县财政投资,可解决1794人,457户的饮水安全问题。
三、具体措施和计划
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逐步建立“从源头到龙头”的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和运行管护体系。按照统筹规划、城乡一体、适度规模联村集中供水的路子,铺设输水管道、延伸已建集中供水管网等措施,发展规模化集中供水,保证供水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供水水压等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确保让农民群众方便的喝上清洁达标水。
具体措施:针对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村实际情况,维修现有供水管道、更换不合格水表等。
实施时间:我局将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的时间节点完成美丽乡村项目招投标工作和建设任务。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要把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力推进。结合各村实际,指导、协助乡镇、村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完成项目建设。
(二)强化资金投入。根据工作任务和上级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资金安排额度,大力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倡导和鼓励社会捐助,充分调动村集体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农民群众投工投劳。
乡村基层治理工作方案6
美丽乡村建设是改善人居环境、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经济全面发展、提升我镇整体形象的重要举措。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部署,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践行群众路线、加快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按照“实现干净整洁、完善基础设施、保持田园风光、绿化村落庭院、突出特色文化”的要求,全力做好“环境治理、民居改造、设施配套、服务提升”四项重点工作,提升环境质量,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村级经济全面快速发展。
总体目标: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使村卫生设施得到完善,卫生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背街小巷常年保持干净整洁,形成长效保洁及垃圾处理机制,彻底解决“脏、乱、差”问题。建设绿色乡村,进村路和主巷道有绿化景观,道路、房前屋后、渠道两旁全部绿化,并全面实施硬化、亮化工程,实现环境优美、生态文明、公共服务完善、城乡协调发展的美丽新农村建设。
基本原则:坚持以民为本,有效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坚持示范带动,用先进典型带动整体工作开展;坚持长效管理,推动村级环境卫生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坚持全民参与,形成政府主抓、村干部包组、群众参与、上下联动的良好氛围。
二、主要任务
村美丽乡村建设主要做好以下四项重点工作:
(一)环境治理
1、切实抓好卫生整治工作。按照“清运垃圾、铲除杂草、挪走柴堆、清扫路面、刷白树木、拆除临建”的要求,彻底清理各类积存垃圾、背街小巷及门前“三堆”,拆除乱搭乱建、临时建筑、消灭所有卫生死角,使村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2、建立健全长效保洁机制。加强对保洁队伍的管理,按照网格化管理模式,进一步落实背街小巷保洁责任路段,落实工作责任,做到“日产日清”。村内各小组配备2名保洁员,负责日常保洁工作,村保洁员优先从低保户、特困户中聘用。保洁员工资主要通过村级“一事一议”筹资方式解决。
建筑垃圾由建房户自行清运到指定填埋场,不得和生活垃圾混倒。
3、建立完善各项制度。完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制定环境卫生村规民约、落实保洁及垃圾处理制度、切实提升村级卫生规范化管理水平。
(二)民居改造
1、引导现有住宅改造提升。尊重群众意愿,突出人文历史、主导产业,按照“一村一格局”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设施,降低改造成本,对建筑物屋顶、门窗、墙体进行统一设计和建设,形成格调一致的景观风格,尤其要对进村路和主巷道进行改造,为群众营造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
2、稳步推进新民居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对村内年久失修及影响村容的房屋,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进行翻新重建。
3、加强文化历史遗迹保护工作。对村牌楼进行刷新,精心保护修缮横阵文化遗址,努力把历史文化元素保护好。
(三)基础设施配套
1、实施硬化、亮化和排水工程。对村内未硬化的巷道,全面进行硬化、亮化,建设排水设施,并逐步向XX老城巷道延伸。
2、实施农村改灶工程。加快调整农村能源使用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推广秸秆还田,鼓励使用液化气、电磁灶等,逐步解决柴草做饭、烟熏火燎的问题。
3、实施农村改厕工程。全面推行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工作,实现村内无一例旱厕。按照“三统一”(统一规划布局、统一组织实施、统一检查验收)的标准,加快双瓮式改厕、水冲式卫生厕所或沼气厕所的建设,每年有计划地进行实施,整村推进,争取在两年内基本达标。
(四)公共服务设施提升
1、加强村民活动中心建设。在已有的办公活动场所的基础上,计划在进村路北、高速夫水出口南建设集办公、村务公开、信息服务、文化娱乐、健身于一体的群众活动中心,使之成为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同时要在广场西南角安装大型LED显示屏,加大对外宣传力度。
2、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按照“五个一”(一个文化活动中心、一处文体广场、一所农家书屋、一面文化墙、一支农民文艺队伍)的要求,大力开展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3、加强农村医疗和教育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村合作医疗标准化卫生室监管水平,建设标准化横阵幼儿园,不断改善辖区居民就医、上学条件。
三、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从20xx年7月开始至20xx年7月结束,共两年。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启动阶段。(7月)
通过黑板报、墙体标语、横幅、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大力宣传“美丽乡村建设”,强化群众的主体意识,充分激发群众主动性、创造性,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使群众自觉地投身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围。
第二阶段:集中整治阶段(8月—9月)
8月底前,全面开展“美丽乡村卫生大整治”活动,各组清理巷道“三堆”、门前杂物、巷内积存垃圾,全面消除卫生死角、彻底改变“脏、乱、差”现象。
9月底前,召开XX村美丽乡村卫生大整治情况通报会,对各组整改不到位的地方,提出整改措施,直至达标;选定合理地点建设垃圾填埋场,建立长效保洁队伍,制定村卫生管理及垃圾收集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
第三阶段:全面建设阶段(10月—12月)按照目标任务,采取有力措施开展“环境治理、民居改造、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四项创建工作。20xx年年底前,完成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形成长效规范管理机制,各项创建任务基本达到标准。组织召开现场会,推广先进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全镇建设工作全面铺开。
年底前,村各项重点建设基本完成,要达到日常管理不断提升,实现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第四阶段:全面提升,实现目标。(1月—7月)对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进行查漏补缺,并提出整改方案,积极整改,不断完善。确保两年目标中的四项重点任务全面完成。实现环境优美、生态文明、公共服务完善、城乡协调发展的美丽新。
四、工作措施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XX村两委会采取有力措施,明确职责分工,从组织领导、工作机制、资金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
乡村基层治理工作方案7
根据镇党委围绕“活力、生态、文明”三大目标,开展新兴产业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幸福新城建设三大行动的总体思路,按照《xx镇美丽乡村建设行动纲领(20xx-20xx年)》,为在新的起点上统筹推进xx三个片区的新农村建设,实现产业繁荣、生态优化、环境整洁、设施完善、乡风文明的新农村建设目标,特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目标定位
今后三年,xx镇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把xx镇新农村建设成为城乡统筹的示范区、产业集聚区生态化的后花园,成为生态、文化、田园风光为一体的美丽乡村的新型代表,成为继九峰山、紫石片区之后的全区连片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典范。
二、实施原则和方法
(一)规划指导。专门组建包括多家规划设计单位和国土、
规划、城建等部门在内的专业规划设计团队,开展xx镇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xx镇农村发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xx镇绿化景观设计整体规划等规划设计工作,为xx镇新农村建设指明方向。
(二)基础先行。把基础设施放在主导的位置,全面加快交通、配套设施、旅游接待设施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新型城镇功能。
(三)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注重地方特色文化、历史底蕴与城镇建设的有机结合,突出海洋文化,提升文化内涵。
(四)生态优先。突出抓好生态环境建设,着重营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生态优美的自然景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道路。
(五)示范引导。根据总体规划和村庄特点,分类确定试点村(社),分别在村庄环境整治、“农家乐”旅游发展、村落文化打造等方面选择试点村(社)、示范经营户、示范农户,用三年时间打造第一批示范村庄、示范经营户、示范农户。
三、重点工作
根据总体目标定位、实施原则和方法,三年内重点开展基础、文化、环境、产业四大工程,全面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基础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农家乐旅游的基础。根据总体规划及各项具体规划,进一步梳理全镇各村(社)水、电、路及配套设施项目,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明确近三年重点实施项目。(牵头领导:xx。责任单位:城建办、各村社)
(二)文化工程。充分挖掘并保护各村社的历史文物、文化素材,设立具有xx特色的海洋文化、农耕文化展示馆,突出主题,完善细节陈设,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注重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标志系统的建设,设计优质、吸引一定客源的游览线路,强化洋沙山风景区管理和沙滩文化打造,实现文化内涵提升与旅游产品开发有机结合。(牵头领导:xx。责任单位:社事办(文卫)、文体站、各村社)
(三)环境工程。全面推进城乡“环境整治提升年”活动,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推进村庄环境改造,改善村庄整体环境。特别是要加大对违章建筑、危房、破旧房屋的拆除力度,可以借鉴其他地区的做法,由村(社)集体收购、收租的形式,统一整理拆除后的边角地,拓展村庄发展空间。探索建立服务外包的方式,提升洋沙山风景区管理水平。(牵头领导:xx。责任单位:城管办、行政综合执法中队、各村社)
(四)产业工程。全面实施xx镇新兴产业建设行动,推进镇域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发展现代信息业、国际金融业、现代物流业、商务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优质、生态、高效的现代农业,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构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牵头领导:周庆海、王国芳。责任单位:经济办(工业、农业)、招商中心、旅游办、各村社)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由镇长任组长、有关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全面指挥协调各项工作任务的推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做好美丽乡村建设的统筹协调,从项目设计、项目安排、项目布点等方面进行统筹把关。具体工作任务逐一落实牵头领导、责任单位,重大项目分别组建项目专项工作组,确保各司其职抓好具体工作的落实。重点做好项目推进的政策处理和群众思想工作。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加强对各单位、各村社贯彻落实情况的督查和考核。
(二)多措并举,保障要素。加强项目包装,积极向上争取土地指标。进一步优化镇级财政投入结构,加强与区级有关部门的沟通衔接,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整合利用现有投融资平台,探索多元化、多渠道城建建设投融资模式,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新农村建设。
(三)强化管理,提升品位。进一步完善镇招投标中心运作制度,加强对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和施工管理,强化质量监督,努力打造一批标志性建筑、一批新的城镇景观和一批精品旅游接待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综合管理机制,提升城镇面貌长效管理水平。
(四)宣传引导,构建合力。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宣传报道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多个层面向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宣传科学现代化的新农村建设理念,努力营造全镇上下齐心推进工作的良好氛围。
第五篇:浅谈枫桥经验与基层社会治理枫桥经验(参考)
浅谈枫桥经验与基层社会治理枫桥经验两篇(参考)
篇一
“枫桥经验”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发展于改革开放新时期,深化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大致经历了“管制——管理——治理”三个发展阶段,目前正在走向“善治”。从社会管制到社会管理,再到社会治理,“枫桥经验”集中体现了社会治理领域的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实现了两次历史性变革和飞跃。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枫桥经验”也踏上社会治理新征程。从基层治理来看,新时代主要面临四对突出的矛盾:第一,基层社会矛盾日益多元化与政府解决矛盾主要用行政化手段之间的矛盾;第二,基层群众民主法治意识日益高涨与政府“人治惯性”之间的矛盾;第三,“互联网+”时代高效性治理要求与政府传统低效手段之间的矛盾;第四,基层社会治理日趋精细化与政府缺乏专业性人才之间的矛盾。因此,“枫桥经验”必须加快转型升级,不断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这既明确了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主要指向,也为新时代“枫桥经验”要解决的四对难题提供了对症下药的良方。55年来,“枫桥经验”一直是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领头羊,新时代要继续引领基层治理新走向,必须在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与专业化方面有新的建树。
首先是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社会化水平,这是最能体现“枫桥经验”特色的。因为“枫桥经验”的核心内涵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以人民为中心,动员广大社会力量参与。
其次是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这是“枫桥经验”走向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单纯依靠动员群众已经无法解决当前涉及重大利益冲突、体制机制引发的矛盾,因此要运用现代化国家普遍适用的法治方式来定纷止纠。
再次是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这是为“枫桥经验”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传统“枫桥经验”主要是手工式、面对面地解决矛盾,新时代“枫桥经验”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来提高治理效率。
最后是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专业化水平,这是“枫桥经验”最为薄弱的,也是重点要突破之处。原来“枫桥经验”主要依靠机关干部、村干部解决问题,部分人员因缺乏专业知识,在治理过程中往往是事倍功半,新时代“枫桥经验”要善于通过专业的人、专业的机构解决专业的事。
篇二
“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
以党建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这是“枫桥经验”的本质特征。让人民做主,与各项基层治理相结合的同时,始终重视坚持党建引领的作用,以党的引领力为基层治理指对方向,以精细化的专业服务强化了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从而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了带头作用,对标先锋模范,服从大局指示,使“枫桥经验”不仅在基层社会治理中行之有效,更因其是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成功方案而与时俱进,影响深远。
以党的领导为关键因子,为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经验启示。“枫桥经验”经受住了时间和人民的检验,历久弥新,这给与了党的建设诸多启示:
强化党的领导可以健全社会治理机制。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本空间,基层治理的核心便是党组织。事儿干的成不成、事儿做的好不好都依赖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党的领导贯穿治理始终,这才是保障和统筹引领基层治理的首要因素。
持续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可以“反转”形成治理优势。基层党组织是奋战在一线的堡垒,基层的党员干部则是奋勇向前的“排头兵”,增强党的组织号召力,使其能够服务群众、汇聚人心、防止风险、化解矛盾,这样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效用既合情又合理。
推动党的工作方式不断更新并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切实增强了党的执政能力。“枫桥经验”强调“党领导下的群众广泛参与”。这样既坚持了人民群众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形成分工明确、良性互动的治理模式,并且贯彻执行了党建引领的核心思想,在党的合理推动与正向激励下,人民自觉与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提升了基层治理智能化、科学化、专业化水平,从源头出发,将矛盾化解在了基层,构建了和谐稳定的基层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