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优秀课程论文》非洲人民眼里的中国
非洲人民眼里的中国
摘要:我们小组以BBC拍摄的纪录片《中国人要来了》为基础,研究了非洲人眼里的中国形象。《中国人要来了》这部纪录片中主持人Justin探究了中国在全球影响的扩大,讨论了一些热门问题,同时记录了中国在非洲发展扩张与当地人的反应。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将从外交形象、政治形象、经济形象和文化形象等方面来探讨非洲人眼里的中国。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剖析与总结纪录片中提到的要点。第二部分结合中国与非洲的关系分析非洲人眼里的中国。第三部分总结与反思中国在非洲人眼里的形象,提出中国该如何让世界知道自己在非洲的形象而不被西方媒体误导。
关键字:中国人要来了 非洲 中国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始终把加强同非洲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对非援助是中国对外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认真履行国际主义义务,尽力对非洲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中国人要来了》的影片中,记者主要走访了安哥拉,赞比亚,津巴布韦。刚果和坦桑尼亚这五个非洲南部的国家。影片的开头,记者去了中国在安哥拉的一片工地,在那里中国在为安哥拉建造一个即将成为安哥拉最大的商场。在采访中,记者一方面不断地强调中国人的勤劳,甚至可以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另一方面不断地强调,中国是安哥拉最大的石油出口国。接着,记者坐上了一列安哥拉的火车,在列车上采访的安哥拉人民都很感谢中国对安哥拉的帮助,这不禁让记者感叹,这趟列车走的铁路是英国人建下的,而如今却要中国人来帮助安哥拉翻新。接下来BBC的记者想进入当地的中国工厂采访,结果遭到了拒绝,于是得到了一个结论“中国人民不愿意曝光与非洲日益紧密的联系”。赞比亚人并不像安哥拉人那样对中国那么友好。在赞比亚采访的过程中,多是声讨中国的声音。比如日益增多的中国人去赞比亚旅游,使得野生动物的生命受到威胁。中国人喜欢买象牙制品,那里用象牙制成的筷子等的工艺品很受欢迎,这导致了偷猎者的日益猖獗;在农贸市场,有很多中国的鸡贩凭借着低廉的价格迅速占领市场,这使得赞比亚鸡贩无法生存,赞比亚的本土产业被中国人摧毁。而中国人低廉价格的鸡也被遭到质疑,赞比亚鸡贩说中国人用各种手段让催生鸡,鸡的质量无法与本土鸡贩养的鸡比较。记者在津巴布韦的采访更是深入到政治方面批判中国。对于西方极力讨伐的穆加比政权,中国采取不管不顾的态度,批判中国鼓励暴政,不尊重人权。最后记者来到了刚果,发现中国矿场的不但安全条件不合格,还存在虐待工人的现象,而记者要求进场拍摄的时候遭到了拒绝。记者最后来到了坦桑尼亚,以一群非洲人在海边学打太极的景象结束了影片。
此片的播出引起了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许多当地受访者表示,BBC的报道“有失偏颇”,此举主要意图是抹黑中国形象,在非洲煽动反华情绪。通过这个纪录片和各大报纸的评论可以看出,西方媒体对中非关系的负面报道远远大于正面报道。这无非是因为中国对非洲的援助已经对他们的利益构成了威胁。西方国家给中国戴上了这样四顶“帽子”:
一是“中国进入非洲搞新殖民主义” 二是“中国掠夺资源”
三是“中国使非洲陷入债务危机” 四是“中国援助和鼓励非洲暴政”。
然而事实究竟如何,我们小组翻阅了一些文献与书籍,就非洲人民眼中的中国做了一些研究分析。我们认为非洲人民对国的形象可从外交形象、政治形象、经济形象和文化形象几个方面来讨论。
(一)外交形象:独立自主、平等友好
1949年中国是以崭新的外交形象走进非洲视野的。在以后的半个多世纪以来,非洲与中国在追求民族独立和文明复兴与发展的过程中分别发现了对方,发现了遥远的对方其实是自己自己可以依靠的外部力量。在此过程中,独立自主、和平发展的外交形象成为中国对外交往的气质,深远地影响了中国在非洲舞台上的国际空间和国际威望。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传到非洲后鼓舞了非洲人民,对非洲民族独立解放运动有很大的鼓舞。毛泽东曾以多种方式表示对非洲人民抗争的支持。在那个年代,中非民间交往频繁,增加了彼此的了解和友谊,牢固树立了中国平等友好真诚相待的国家形象。
1963年,周恩来总理访问非洲十国,在此之后几年,他又多次访问非洲,在此期间,周恩来以个人的魅力,为中国在非洲国家树立了和平友好的形象。进入21世纪,中非合作论坛为中非交流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双方能互相沟通、交流、加深理解,促进双方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合作。使中国的友好形象更加牢固。
(二)政治形象:患难与共、无私援助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政府通过无私援助非洲独立运动塑造中国与非洲“患难与共”的政治形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长期、快速、稳定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随着中国领导集体在发展对外关系中越来越重视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非洲对中国形象的认同逐步上升。非洲对中国形象和影响力和认知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从最初对中国“患难与共”形象的赞赏,过度到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认同,再到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钦佩,又进而上升到对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理解和支持。
非洲在独立之前,中国以各种形式支持非洲国家反帝反殖、争取民族独立斗争、坚决支持非洲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捍卫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非洲国家也把中国当作是兄弟一样在反帝反霸斗争中相互合作。例如有些非洲国家在经过长期议会斗争、艰苦谈判和群众运动赢得独立,中国政府总是迅速致电承认和祝贺,并积极建立和发展双边关系。另外,据相关组织统计,1971年到1972年,非洲解放运动自非洲以外获得的武器援助,中国占75%,除此之外,中国还通过培训大量非洲游击战士支持非洲独立事业,这种帮助也是极具特色的。中国支持阿尔及利亚人民开展武装斗争、争取民族独立的正义之举更是在非洲广为流传。
在中国自己经济还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坚持对非洲进行无私的政治、军事、物资援助。据相关组织统计,自1956年以来,中国先后向39个非洲国家提供援助。到1977年止对非援助总额搞到24.76亿美元,占这一时期中国全部对外援助的58%。期中1956—1969年对非援助占对外援助总额的43.5%。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对非援助占对外援助总额的三分之二,其中最高年份占对外援助总额的85%(1974年)。
50年来,中国向非洲提供了大量援助,大约实施了900个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项目。内容涉及农场、农技推广站、农业合作项目、水利工程、纺织印染厂、糖厂、造纸厂、卷烟火柴厂、化肥厂、电站、水泥厂、医院等,此外,还援建了铁路、公路、会议堂、体育设施。援助领域涉及农牧渔业、水利电力、交通运输、广播电视、文教卫生、食品加工等。向非洲派遣医疗队也是我对非援助的重要内容。从1963年向阿尔及利亚派出第一支医疗队以来,中国共向摩洛哥、突尼斯、马里、吉布提、加蓬、莱索托、纳米比亚、几内亚等47个国家派遣了1.6万人次医疗队员,救治各种病人1.8亿人次。此外,中国还给予部分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输华商品免关税待遇,为非洲商品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便利。同时中国政府还采取积极措施缓解非洲债务负担,累计已免除非洲国家欠华债务109亿元,目前已承诺并正在办理的免债还有一百多亿元。在教育领域,中国为50个非洲国家提供政府奖学金名额近2万人次。
历史证明,中国的实际行动给非洲人民留下了名副其实的“患难与共,无私援助”的高大印象。
(三)经济形象:互利合作、共谋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非洲人对中国形象有了很大的改变,一个合作的中国形象展现在了非洲人面前。
“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除了对非的一些物资援助,中国还积极在一些项目想与非洲合作帮助非洲。在1982年中国与非洲国家就有了进行经济技术合作的四项原则:“平等互利,讲实求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中国积极派驻工程师、各方面专家到非协助非洲国家。政府鼓励中资企业到非投资、建厂,在很大程度想促进了当地的发展。在双边贸易上出台了许多有利于非洲的政策。
据统计,新世纪以来中非双边贸易额持续稳步增长,只2000年突破100亿美元以来,连续7年都超过百亿美元,甚至冲破300亿美元大关。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0年至2005年中非双边贸易额连续五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率。2006年中非贸易额更是达到555亿美元,同比增长40%。其中出口267亿美元,同比增长43%。2005年中国已超越英国,成为继美国和法国之后,非洲的第三大贸易伙伴。06年世界银行推出主题为“非洲的丝绸之路”的研究报告,报告说,在过去的5年里,非洲与其传统的贸易伙伴欧洲的贸易额锐减,以此同时,非洲物产出口到亚洲的市场份额却由2000年的14%到27%。截止2005年中国对非洲出口超1亿美元的国家达26个,中国从非洲进口超一亿美元的国家达18个。进入21世纪,中国同非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同40个国家签订了《双边贸易协定》,与35个国家建立了双边经贸混委会制。这些机制和法律框架的建立,为中非贸易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助推的作用。
如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因素”成为推动非洲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四)文化形象:和谐友善,包容开放
中非文化交流与合作始于上个世界50年代中期。中非间的文化交往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自殖民时代对非洲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入侵形成鲜明对比。对非洲许多民族独立国家来说,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未与非洲文明有过直接冲突,中华文明始终尊重非洲文明,中非文化交流与合作是平等友好的。
在一些非洲国家建立中国文化中心是传播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举措。中国目前在海外建立了三个文化中心,而在非洲就有三个。中国还在非洲一些学院设立了“孔子学院”。通过开设汉语教学、舞蹈、武术培训班,放映中国电影,举办展览、中国文化和只是讲座等文化交流活动,方便了非洲朋友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通过这些活动,中国向非洲人民传达了“和为贵”,讲求“礼尚往来”的处事原则和文化传统,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理念,加深了非洲民众对中国文化的印象。
中国的一系列措施使得非洲人民更加了解中国文化,更加喜爱中国文化。
各个方面都显示出了西方媒体报道的确“有失偏颇”,然而,为了让我们中国将自己在非洲的形象真正地展示在世界人民面前,我觉得需要做到以下几件事。第一、在中非问题上中国媒体必须发出自己的声音。应该加强国内媒体的关注度,广泛宣传中国在对非洲援助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让西方人看到中国是友好的。第二、完善对非洲的援助机制,指定相关法律约束监督华工、华企的行为。由于缺乏有效的政府监管,一些不良企业走了出去,它们在非洲无视当地法律,不与雇工签订劳动合同,随意解雇劳工,工资标准甚至低于所在国规定的最低保障工资,严重影响中国企业在当地形象。没有法律就意味着随意性的增强,这样不利于长久的发展。加强对中国在非洲的企业、厂商的监管。第三、提高驻非洲的企业、工厂和机构应该的开放度。在非洲的企业、工厂和机构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开放,欢迎各国媒体或者中非人民参观指导。
第四、加强中非两地区文化的交流。中国和非洲在语言、宗教、生活习惯等发面还存在很大差异,这就限制了两地区人民的交流和理解度。在外援人员里懂当地语言的人毕竟还是少数,这就会造成交流的障碍进而有可能引发矛盾。
针对西方部分媒体对中国形象的丑化、歪曲、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误解,中国应该重视起来,通过多种途径消减其他媒体带来的负面形象,构筑中国在非洲的良好形象。
总之,无论西方媒体如何抹黑中国在非洲人民眼中的形象,中国在非洲人民心中的形象不会改变。在非洲人民眼中,中国永远是他们的好朋友!而对于我们中国,我们政府一定会一如既往地支持非洲的发展,帮助非洲,让中国在非洲的形象继续保持下去。
参考文献: [1]BBC纪录片,《中国人要来了》2011年
[2]徐伟忠 《中国对非援助及其面临的新挑战》
[3]《对外援助与国际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年。
[4]匿名 《结合BBC纪录片〈中国人要来了〉谈中国对非洲发展的影响及反思》 [5]胡锦山 《非洲的中国形象》 人民出版社 2006年
第二篇:中国饮食文化课程论文
摘要
中国饮食文化课程论文
题目: 湖北饮食文化
Ⅰ
摘要
目录
摘要...........................................................................Ⅰ 关键词:.......................................................................Ⅰ 第一章 前言.....................................................................1 1.1研究依据和意义...........................................................1 1.1.1研究背景...........................................................1 1.1.2研究意义...........................................................1 第二章 湖北饮食特征.............................................................2 2.1湖北人的饮食习惯.........................................................2 2.1.1稻为主食...........................................................2 2.1.2嗜好鱼肉...........................................................2 2.1.3蔬食多样...........................................................2 2.1.4汤品繁多...........................................................2 2.1.5好酒多茶...........................................................2 2.2湖北特色菜系.............................................................2 2.2.1清蒸武昌鱼.........................................................2 2.2.2热干面.............................................................4 2.2.3珍珠圆子...........................................................4 2.2.4 油焖大虾..........................................................4 第三章 湖北饮食的合理性.........................................................5 3.1 饮食存在的问题..........................................................5 3.1.1食不厌精...........................................................5 3.1.2 大鱼大肉..........................................................5 3.2 饮食习惯建议............................................................6 3.2.1营养均衡...........................................................6 3.2.2细嚼慢咽...........................................................6 3.2.3少吃多餐...........................................................6 参考文献........................................................................6
Ⅰ
摘要
摘要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而湖北饮食文化是自然条件、民族迁徙和民族构成、历史传承、食俗交融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湖北各族人民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其中包括饮食文化。湖北菜,简称鄂菜,按有文字记载的时间算,至今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早在2000多年前,具有楚乡风味的鄂菜在广阔富饶的江汉平原上已具雏形;唐、宋两代鄂菜有了明显的发展;到了明、清时,鄂菜趋于成熟。
湖北菜种类丰富多彩,但湖北人的饮食习惯中仍存在颇多的问题。为此,我们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湖北 饮食文化 合理性
Ⅰ
摘要
Ⅰ
湖北饮食文化
第一章 前言
1.1研究依据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从特质看,中国饮食文化突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五味调和的境界说,奇正互变的烹调法,畅神怡情的美食观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中国的饮食文化除了讲究菜肴的色彩搭配要明媚如画外,还要搭配用餐的氛围产生的一种情趣,它是中华民族的个性与传统,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凸现方式。从影响看,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
1.1.2研究意义
由于中西哲学思想的不同,西方人于饮食重科学,重科学即讲求营养,故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进食有如为一生物的机器添加燃料,特别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各类无机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宜,卡路里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以及这些营养成分是否能为进食者充分吸收,有无其他副作用。这些问题都是烹调中的大学问,而菜肴的色、香、味如何,则是次一等的要求。即或在西方首屈一指的饮食大国——法国,其饮食文化虽然在很多方面与我们近似,但一接触到营养问题,双方便拉开了距离。中国人重视味道,也反映在常言谈之中,如家庭宴客,一俟主要菜肴端上台面,主人常自谦地说:“菜烧得不好,不一定合您的口味。”他绝不会说:“菜的营养价值不高,卡路里不够。
华中农业大学中国饮食文化课程论文
第二章 湖北饮食特征
2.1湖北人的饮食习惯
2.1.1稻为主食
京山屈家岭、江陵毛家山、澧县梦溪镇古文化遗址出土的大量稻谷壳、稻谷表明,早在距今8000到4600年前,荆楚大地就聚居着以种水稻为主的氏族部落。他们除主食稻米和杂粮外,千百年间,随着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食品制作也走向多样化、精细化,如米粉、米粑、糍粑、年糕、汤元、粽子等。
2.1.2嗜好鱼肉
考古发掘曾发现大量的动物遗骸和栩栩如生的鸡羊鱼等动物陶型。这表明楚地先民在距今数千年前,就饲养猪狗鸡羊,捕捞鱼蚌。平原河谷地区除禽畜外,以鱼类为重要营养品。山区、平原、丘陵,都吃猪牛羊肉和野味。至今,在荆楚大地婚丧喜庆节日宴席中,也是“无鱼不成席”。荆楚鱼米乡,鱼的制作和吃法十分丰繁,令人眼花缭乱。干鱼腊肉是楚地冬腊月的一道风景线:“仲冬天气肃凤霜,腊肉腌鱼尽出缸。生怕寒潮收不尽.天天高挂晒台傍。”一些高寒山区。除了池塘养鱼外,多数农户无鱼。为了年年有余鱼,春节前都要走出深山去买鱼,如大别山深山老林里的农民就三五结伴去太湖、望江、黄梅鱼区去挑鱼。
2.1.3蔬食多样
楚地民众食用蔬菜瓜果,可概括为鲜、泡、腌、干四字。泡菜历史悠久,常年常月可做,古往今来在荆楚大地十分普遍。昔日在大别山英霍潜太的深山老林里,很多农户家都有几口能装3—6担水的大菜缸。每到秋天,分类装菜,也有辣椒萝卜腌在一起的,装好菜,放些盐,压结实,而后放几个圆滚滚的石头菜石头,上加木盖,糊泥密封,吃时开缸,满屋溢香。取出酸辣菜放在吊锅上煮,加上季节性的鲜菜如黄瓜、苋菜、扁豆、萝卜等。酱腐乳,吊锅煮咸菜合鲜菜,红苕饭,炉子火,一家人围坐而食,倒也惬意。无论是泡是腌,风味特殊,酸辣鲜脆,清香可口,开胃下
湖北饮食文化
饭。晒干菜也是楚地一道风景。萝卜、白菜、芥菜、荠菜、辣椒、茄子、豇豆、四季豆、土豆、扁豆、刀豆、椿苗、金针、竹笋、马齿苋、红苕秆和叶以及薇菜等等,均可晒干。以备不时之需。
2.1.4汤品繁多
楚地人爱汤与这一地区的气象、水土、气候及其他条件有关。人们爱煨汤:逢年过节要煨汤;生日喜庆要煨汤;贵客临门要煨汤;妇女“坐月子”要煨汤;病人病后补身子要煨汤。煨汤品种繁多,有排骨汤、鸡汤、牛、羊肉汤。最为珍贵的是甲鱼汤、八卦汤。总之鱼、肉、菜、果、野味、山珍海味都是良好的煨汤原科。一般家庭最喜爱的是排骨煨藕汤。汤的制作多种多样,有煮有熬,有煨有炖。家庭煨汤多用“砂锅罐子”。煨汤讲火候,猛火烧开,文火细煨,即人们常说的“大火煮粥,小火煨汤。”汤汁油而不腻,汤料烂而不糊。汤是开胃妙饮,能促进血液循环。寒冬,以汤驱寒;炎夏,以汤开胃,可以补充身体需要的盐分、水分和营养。这里还需要补几句的是,山区人昔日吃年饭有个禁忌,即不喝汤,说是喝了汤,出远门落雨,麻烦多。在英山某些地方,丧事不用汤,席上连汤匙都不摆。
2.1.5好酒多茶
楚地港河湖汊甚多,人们种田做渔业,适当饮酒,可以驱寒祛湿,自古相沿成习。楚地粮产丰富,自古有饮烧酒之习。至今仍喜饮用糯米酒。这糯米酒各地叫法不一,有的叫“水老古”;有的叫“双料双”;有的叫“洑子酒”;有的叫“甜酒”或“米酒”等等。有资料说,湖北麻城东山老米酒叫“摆头酒”。当今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大范围的人喜爱老米酒,或许与江西填湖广和湖广填四川有关。
2.2湖北特色菜系
2.2.1清蒸武昌鱼
“武昌鱼”产于湖北省鄂州市(古时称武昌),武昌鱼(WuchangFish),俗称团头鲂。据《武昌县志》载:鲂,即鳊鱼,又称缩项鳊,产樊口者甲天下。是处水势回旋,深潭无底,渔人置罾捕得之,止此一罾味肥美,余亦较胜别地。”同时,以
华中农业大学中国饮食文化课程论文
“鳞白而腹内无黑膜者真。” “清蒸武昌鱼”是选用鲜活的樊口团头鲂为主料,配以冬菇、冬笋、并用鸡清汤调味。成菜鱼形完整、色白明亮、晶莹似玉;鱼身缀以红、白、黑配料,更显出素雅绚丽。
2.2.2热干面
热干面是武汉人过早的首选小吃,武汉人对它的感情,就不必再费言语。单讲从外地来过武汉的人,他们再次想起武汉,多半是因为想起了武汉的热干面。热干面对武汉人或者在武汉呆过一段时间的朋友来说,它不再仅是一种小吃,而是一种情怀,未食而乡情浓浓,食之则香气喷喷。尽管美味,但是身处外地的朋友并无法享受到这份福气,因为它只能现做现吃。
热干面既不同于凉面,又不同于汤面,面条事先煮熟,过冷和过油后,再淋上用芝麻酱、香油、香醋、辣椒油、虾米、五香酱菜等配料,更具特色,增加了多种口味,吃时面条纤细爽滑有筋道、酱汁香浓味美,色泽黄而油润,香而鲜美,有种很爽口的辣味,是祖传秘方,诱人食欲。
2.2.3珍珠圆子
.“珍珠圆子”系著名的“沔阳三蒸”之一。“蒸”是湖北民间传统的一种烹调技法。蒸菜大都作为筵席中的大菜上席,故江汉平原素有“不上格子(指蒸笼格)不清客”的习俗。此菜多以小蒸笼上席,传统的蒸笼一般直径17 厘米左右,小巧精制,俗称“垛笼”。沔阳大街小巷的饭馆一般都有一大蒸锅,上扣一有三个小圆孔的大木盆,每个小圆孔上放几层或十几层小蒸笼。蒸气腾腾,满街飘香。珍珠圆子是以猪瘦肉、肥肉做成的圆子,再滚以糯米蒸制而成。
2.2.4 油焖大虾
油焖大虾起源于湖北江汉油田(湖北省潜江市),目前传遍世界各地,并根据当地口味进行改良,现已成为一道名菜。主要烹饪工艺是炒焖。菜品色泽枣红亮丽,味香飘逸,鲜嫩微甜,油润适口,是著名的美味佳肴。
传统的油焖大虾比潜江的“五七油焖大虾”更偏重于健康和养身,经过几百年的沉淀,在营养健康和口味口感上达到极致,即保持了原料虾的营养最小的流失水平,又在口味口感上适应众口难调的食客。
湖北饮食文化
第三章 湖北饮食的合理性
3.1 饮食存在的问题
3.1.1食不厌精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发展和提高,许多人开始拒绝糙米粗粮,只吃精面白米。“食不厌精”的结果,一方面是造成营养过剩,长期食用高脂肪、高热量、低纤维素食物会使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肿瘤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一方面又会造成营养不良。据调查,目前城市居民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处于营养不良状态,比农村人口普遍高8%。因此,现代都市人还是应提倡杂食,讲究营养平衡,合理配膳,应以进食低糖、低盐、低脂肪食物为主,并要把粗粮、杂粮请上餐桌。
3.1.2 大鱼大肉
高蛋白饮食是引起骨质疏松症的原因所在。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A:每天摄入80克的蛋白质,将导致37毫克的钙流失;B:每天摄入240克的蛋白质,额外另补充1400毫克的钙,将导致137毫克钙的流失。这说明:额外补充钙并不能阻止高蛋白所引起的钙流失。这是因为过多的摄入大鱼大肉这些酸性食物,易使人们产生酸性体质。而人体无法承受血液中酸碱度激烈的变化,于是,身体就会动用两种主要的碱性物质——钠和钙——加以中和。当体内的钠用光了的时候,就会启用身体内的钙,所以,过量摄入大鱼大肉而不注意酸碱平衡,将导致钙的大量流失。这也是那些大款、常吃宴席(饮食特点是:肉多酒多油多菜少饭少)的人常常莫名其妙地感到疲倦、头晕、体力不支的原因所在!紧随其后的是赶上了“代谢综合症”(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脂肪肝、痛风等等)的时髦病。
华中农业大学中国饮食文化课程论文
3.2 饮食习惯建议
3.2.1营养均衡
不挑食,不偏食。水果应在两餐间食用;汤应在饭前喝;瓜类蔬菜要单独食用。三餐有别。早吃好,午吃饱,晚餐适量。草率的早中餐、丰盛的晚餐,使人患肥胖的占67%。早餐以低糖低脂肪高蛋白为佳。午餐同样,因为午餐食用鸡或鱼等高蛋白可使血液中充满氨基酸,包括酪氨酸,酪氨酸可通过血脑屏障,在大脑中转化为使头脑清醒的化学物质;另一个能通过血脑屏障的关键营养物质是胆碱,它存在于鱼、肉、蛋黄、大豆制品、燕麦片、米、花生和山桃核中,胆碱是脑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化学前体,在记忆中起主要作用。晚餐以高碳水化合物为佳。
3.2.2细嚼慢咽
细嚼可使食物磨碎成小块,并与唾液充分混合,以便吞咽。同时,嚼还能反射性地引起唾液、胃液和胰液等消化液的分泌,为食物的进一步消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定时定量。吃饭有规律,定时定量,能使胃肠道有规律地蠕动和休息,从而增加食物的消化吸收率,使胃肠道的功能保持良好状态,减少胃肠疾病的发生。
3.2.3少吃多餐
进食少,血液中的糖浓度低,身体分泌的胰岛素就少,胆固醇的水平就降低,体内脂肪也会减少;但要注意,不论吃多少餐,总热量不应超过一日三餐的总量。节制饮食。节制饮食不仅能减轻胃肠负担,而且由于机体处于半饥饿状态,植物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受到一种良性刺激,从而调动人体本身的调节功能,内循环均衡稳定,使免疫力增强,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趋向于平衡,有利于提高人的抗病能力。
参考文献
[1].姚伟钧,王金国.荆楚饮食文化论略[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02)[2].林宏卫.中国饮食文化内涵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5)
第三篇:中国新闻史课程论文(模版)
中国新闻史期中论文·新闻实验班
由《大清报律》引发的对现代新闻立法的反思
□王君梁·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151050070
▍政府报界共盼,参考多国经验
19世纪以来,近代知识分子在外国人办报活动的影响下,意识到报刊的社会功能,创办了中国人自己的报纸。一直到1898年的9月15日,上海《申报》刊载了《整顿报纸当言》一文,指出当时报刊“纯驳不一”,存在六大问题,提出政府宜制定报律以整顿报纸。与此同时,政府方面也正有同样的诉求,1901年管学大巨张百熙在应诏上书中提到制定报律的问题,代表官员们要求在办报事务上加强政府的管理。1903年的《苏报》案,更使清政府体会到报刊的作用和对之加以限制的必要,同时也认识到需要新的控制手段管理报刊。
而“西学东渐”的潮流和当时中国有识之士“开眼看世界”的思潮,也为清末报律的诞生提供了准备条件。1904年7月8日《东方杂志》第一卷第五号全文译载了1875年日本制定的《新闻纸条例》,为中国制定新闻法规提供了参考样本。1905年清政府派出五大巨出洋考察立宪,他们回国后提出修讨各类法律就是重要内容之一,其中就包括管理新闻出版的法律法规。
于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大势所趋,虽然有重重的阻力,中国第一部新闻法《大清报律》还是于1908年诞生了。
▍违规报道不鲜,实为无法可依
虽说有了法律,但是《大清报律》中的某些内容,明显暴露了清廷镇压人民革命的用意,暴露了清廷修律的本质所在。通篇《报律》,只讲言论控制,丝毫不提言论保护。
然而,时代毕竟是前进了。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对于言论、集会、结社问题
第 1 页 中国新闻史期中论文·新闻实验班 的态度并不完全一致。一些开明官员反对一概排斥集会、结社,甚至呼吁清廷开放党禁,对学生的爱国热情采取宽容态度。《大清报律》颁布本身,便意味着千年冰封的开裂,便意味着清廷在一定程度上承认言论、集会、结社的合法性,尽管是有限制地承认。
而到了当代,我国曾有人在 1980 年全国五届人大会议期间提出“新闻立法”的议案,1984 年由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牵头新闻立法工作开始启动,但是直到现在,新闻方面的专门立法仍迟迟没有出台。
这种相关立法与行业发展的脱节,其结果就是不可避免的行业乱象。当下,传统媒体管制严格,逐渐黯然失色,颓势难以掩盖。而一种传播,两个尺度,更让传统媒体常感叹“带着镣铐跳舞”,感慨环境不公;而新媒体则是在报道上极尽吸引眼球之能事,标题党、夸张党、小题大做党已形成了小潮流。目前我国现有的新闻管理条例和规范性文件一定程度上对新闻传播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规范,但是已经很难适应新形势下传媒产业的发展。而《新闻法》的出台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
新闻敲诈、记者违规成立经营公司、一些媒体擅自设立记者站并从事经营活动是当今中国新闻业比较突出的违法问题。2013年,中国贸易报社违法任命广告发行代理公司负责人及广告发行业务人员分别担任《中国贸易报》广东记者站常务站长、执行站长,负责记者站日常工作。中国贸易报社还模仿新闻记者证样式制作采访证件,发给部分广告发行代理人员。
2008年8月至2010年11月间,新华通讯社记者张小俊在担任新华通讯社经济信息编辑部高管信息专线编辑、记者期间,利用职务便利,多次收受北京迪思公关顾问有限公司给予的钱款共计50935元。2014年9月,新华通讯社注销了张小俊的新闻记者证。2014年12月16日,张小俊被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2015年1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将张小俊列入不良从业行为记录,终身禁止从事新闻采编工作。
法治的不完善,势必使新闻领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纵观我国新闻行业发展现状,随着国家加大新旧媒体的融合进程和互联网技术的急速普及,网民、自媒体人快速膨胀。行业内“有偿新闻”、“有偿不新闻、”“煽情新闻”等乱象丛生,各种违规问题比比皆是。但是缺少新闻法,对这些现象难以进行合理的 第 2 页 中国新闻史期中论文·新闻实验班
管控和治理。同时,应该看到我国现有的新闻条例难以应对新形势下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只能被动的应对和处置。而这样的处理方式往往为时过晚,不利于整个新闻行业和传媒产业的发展。
▍只求有法可依,为何千呼万唤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对新闻事业的性质有了重新认定。1992 年以后,跨越了新闻事业只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认识,对新闻事业性质界定为“事业性质,企业管理”.在保证新闻事业是党的耳目口舌的前提下,以企业管理的方法来经营新闻媒体,这样一来势必带来新闻事业市场上的竞争。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开放,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协调好双重性质相互之间的关系值得深思。而这两者关系又如何以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更是新闻法出台的一大难题。
更为核心的是,我国新闻事业一直坚持党性原则,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精髓。我国的新闻事业一直处于党的领导下,党管媒体是我国新闻事业的传统。而近年来,新闻专业主义传入我国,其核心概念要求记者以客观、真实、准确的态度去报道事实,挖掘事实的真相,把事实的原生态展现在读者面前。它最突出的特点,是相信可以从非党派、非团体的立场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我国新闻事业党性原则和新闻专业主义如何在新闻法中得到体现是新闻立法工作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新闻立法要最大程度保障新闻自由,同时又要防止新闻自由权力的滥用。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人人都有麦克风,每个人都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同时,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很多新闻记者职业道德水平出现下滑的趋势,有打着新闻自由旗号进行新闻侵权的行为,比如报道失实、侵害个人隐私等。新闻立法工作中应该着重考虑两者间关系,在保证新闻自由的同时又不侵犯他人权益。
随着近年来媒介融合趋势的加强和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业在迎来新的发展契机的同时也带来诸多问题,媒介生态的客观实际要求我们研究和加快新闻立法的相关工作。毫无疑问,新闻法是被急需的法律,可是也最困难的法律。立法过程中除了考虑上述因素外,还应该重点考虑新闻媒体监督权与个人隐私之间
第 3 页 中国新闻史期中论文·新闻实验班 的矛盾、新闻自由与“党管媒体”之间的矛盾等一系列问题。新闻法经过三十多年尚未出台,其立法难度可想而知。有些学者并不赞成我国一定要有新闻法,他们认为新闻法出台难度太大,很多概念和关系难以界定,很难以权威的法律形式表述出来;另一方面我国虽无新闻法,但有新闻法规且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和遏制新闻侵权的发生。然而随着实践的发展,新闻行业内违规现象越来越多并不断出现新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倒逼新闻法的出台。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很多学者一直呼吁尽快着手制定新闻法,并把新闻立法视为整个中国改革,特别是政治改革的一部分。
我国新闻立法之难毋庸置疑,且设立新闻法仍有很大分歧,但是新形势下我国媒介生态已经乱象丛生并出现新问题,现有的新闻条例和法规已经很难妥善处理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下,新闻法的出台或许能够从根本上使新闻侵权等问题得到解决或缓解。
▍立法宜照古今,创制兼考中外
《大清报律》是一部以日本《新闻条例》为母本、参照德国新闻法规和英国人制定的香港报律修讨而成的新闻法规,团包括正文和附则共45条,除将之前制定的办刊法规的内容基本上全部收入外,还涉及报刊创刊手续、编辑、稿件审查、出版、发行、禁载、违禁处罚、职业道德等方面。
调整范围广泛、法律内容现代、立法措辞平和,是《大清报律》最突出的三大优点。当代新闻立法也应该秉承这些优良传统,使制定出来的法律更加全面、现代和人性化。
但是,《大清报律》不但重复了当年的《规则》,而且增添了事先检查制度,对舆论的控制更为严厉。《报律》尚未出台,媒体已得知其主要内容,《公论新报》即刊文批评:“吾国政府未尝自束于法律之中,而仅仅苛责于吾民一方面”;《大公报》也悲观地预料道:“(报律一旦推行)报界言论自由之灵魂将飞散于云霄之外……湛精烂漫之舆论,更刍狗之不若也”;《申报》则激烈批判道:“(报律颁布之后)则吾国真为无舆论之国”。
第 4 页 中国新闻史期中论文·新闻实验班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当代的《新闻法》成为这样的非良善之法呢?所要解决的无非是两个问题:一个是立法程序,一个是立法的实体内容。首先应该在程序上给予空前的重视,这是一部涉及媒体与国家以及所有社会领域的极其重要的法律,必须一步一步走,不能匆匆忙忙,不能草率行事,更不能暗箱操作。
首先,《新闻法》应该明确定位于国家的基本法律,就像《刑法》、《民法通则》等一样,而不是一般法律,交由全国人大制订和通过;其次,《新闻法》应该充分遵循科学立法的原则,因此新闻立法的主导者也很关键;最后,《新闻法》应该充分遵循民主立法的原则,并且遵循《立法法》的规定。《立法法》是关于如何制定法律的专门法,目前正在修改中。
总之,新闻立法必须批判地继承包括《大清报律》在内的旧新闻法律,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努力为新新闻法注入时代精神。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新法。;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新新闻法的重要追求。
此外,加强不同国家法律制度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做到博采众长,同样十分重要。要善于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法律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第 5 页
第四篇:中国哲学史课程论文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中国哲学史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学号:
编号:
姓名:
主题:道家
摘要: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
道家思想中包含着朴素的辩证主义思想,认为事物本身的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相对复杂和变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阴阳的统一体。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是阴阳转化。
弱者道之用,祸福相依,以柔克强。
反者道之动,一切事物都处于变迁之中,所有的变迁都朝着事物的对立面,事物如果过分强盛,就一定转到反面。
道家思想中包含着无为而治思想,这与道家辩证法的思想是统一的,但它是以‘有为’为目的的,这也正是它的高明之处。关键字:
道家,辩证法思想,老子
正文
一关键人物
老子、庄子、杨朱
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汉族,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杨朱,先秦哲学家,战国时期魏国(今河南开封市)人,字子居,反对儒墨,尤其反对墨子的“兼爱”,主张“贵生”、“重己”,重视个人生命的保存,反对他人对自己的侵夺,也反对自己对他人的侵夺。他的见解散见于《庄子》,《孟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哲学家,庄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汉族,宋国(今河南商丘)人。做过宋国地方漆园吏。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蒙,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代表作《庄子》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二对道家的理解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是《道德经》的开篇,结合一下该书的成因,我们就能知道,老子心底还是希望给碌碌无为或者忙碌妄为的人一点指点。
什么是常道?常道就是驱动万事万物运行的力量,它无法解说原理,只能以心体会。可以解说原理的就不是常道。
什么是常名?常名就是事物的实质。“非常名”是指物之指,并非是所指之物。
人和动物野兽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有心智,而动物只有欲望。心智的发展带来了衡量道德价值的判断力(儒家),和破除人类中心论,到达万物齐一,天人合一的境界(道家)。人类是地球上现存唯一有思考能力的生物,这样给予人类一种大局观,打破人类原有的认知限制和人造价值观念,上升到一种大气的世界观上,去俯视万物和自然,从而感悟道无所不在。随后,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就是在说名:
在天地混沌之时,无“名”可言,而等到“名”出现了,也代表了万物的诞生。
再后,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就是无为。
单纯以欲望驱动行为,那和动物没有区别。所以,要经常忘记动物性的驱使的欲望进入理性淳朴的状态(道家这一点后来发展成为精深独到的养生术,堪为国学精华之圣);但也不可完全脱离实际,常在欲望显然的时候,自我观察,这样才可以明白欲望的性质(简单来说就是体验无欲与有欲的义理,明白人之常态)。
老子主张出世,是为了让人们明白,学会出世才懂得入世;同样,入世才能懂得出世。以出世的心态,做入世的事情,功成而弗居,才算万代功名,如同天地恩德一般。
三 道家(主要是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1承认矛盾存在的普遍性
矛盾(即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真实内容及根本动力。
老子发现了事物本身具有对立双方的矛盾,提出了具有一定
辩证法意义的“反”思想。“反”这一范畴是老子辩证法思想的核心。它实际指矛盾着的事物的对立双方。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正言若反”(七十八章)。
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均由于它们本身包含着矛盾,所以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
2事物矛盾双方的转化
事物矛盾双方的转化是一个普遍现象,是绝对的。他说:“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二十章)老子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是与非、善与恶相差不远,它们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是可以转化的。老子不仅认识到了矛盾的普遍性,还猜测到了在矛盾转化中的某些变化过程。如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六十四章)。在此老子以树木的生长变化、高台的修筑、千里的远行等等为例,说明了事物的变化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数量的变化,还包含着一个逐渐的质变过程。老子还将矛盾转化的思想应用于人生,说明人应该如何处世。如老子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久)。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七章)老子告诫人们,要效法天地,遇到利益把自身置之度外,而自身却能安存;自己不自私,反而能够成私。
总之,老子运用矛盾转化的辩证观点,提出了一套处世哲学。不论我们如何去评价这一套处世哲学,都不能否认其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甚至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中国哲学的实践性。”
3辩证法的核心
一切都处于变迁之中,没有永恒的东西;而所有的变迁又都是朝着本身的对立面,这是“道”作用的结果。
老子不但提出了对立转化的观点,还指出对立转化是一切事物的永恒规律的观点。在《道德经》第二章里:“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熟知其极,其无正邪?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也,其日固已久矣。”老子在这两章中列举了有无、难易、长短、高下、损益、祸福,告诉世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且对立面都包含在事物内部,一切事物都在相反的关系中产生。既事物都是相互转化的。一正一反,彼此互化。
老子认为,事物如果过分强盛,甚至暴烈,那就一定转到反面,一定灭亡。二十三章:“故飘风不崇朝,骤雨不崇日,孰为此者天地也。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人乎?” 暴风骤雨,短时间就过去了。过度的强盛好比暴风骤雨,即将衰亡。这就是所谓的物极必反。由此可以得出:老子认为强盛是有限度的,超越这个限度,事物就会灭亡。四十二章:“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教父。”他还运用事物对立转化这条自然规律提出战胜对手的方法:让对手过分强大,自然衰退,就易于战胜。具体见于第三十六章“将欲擒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有意的纵容,有意的放任,任其强大,任其骄横,趁其不易,攻其不备。
既然有物极必反,那么就有延长事物存在的方法。老子运用“反者道之动”而提出延长事物存在的方法“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四十四章:“事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三十三章:“不矢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有生必定有死,只能求得死而不朽。由此推知:老子也再研究如何保持事物不转化,并提出不超过限度,知足知止,就可以长久;但同时提出保持不转化也只能是暂时的。可见,老子以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的发展变化并总结出了“反者道之动”这一观点。
一切柔弱的事物都会发展壮大,都有可能战胜强大的对手:这是“道”作用的结果。
老子的“弱者道之用”这个观点包含了以弱胜强的战略发展观和“以柔克
刚”的战术策略观。三十六章:“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可见老子提出只有最深刻最聪明的人才懂得柔弱胜刚强。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说明生命与正在成长的事物是柔弱的,并认为柔弱是生命的一个特点:具有生命才有柔弱;丧失生命,表现为刚强。
老子着重说明了“柔弱”能胜刚强的原因是“坚强处下,柔弱处上”。这是自然辩证法的观点。老子从人类和草木生存现象中,归纳出一条普遍原理:成长的东西都是柔弱的,但有生命力,因为最终会强大起来,是“处上”的。“弱者道之用”,符合“道”的弱者就会战胜强者。接近死亡的东西是坚强的,但失去生命力,而实际上是脆弱的,是“处下”的。在这里,柔弱与坚强,“生之徒”与“死之徒”,都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因素在起作用。坚强的东西,生机正逐渐失去,所以居于下降地位;柔弱的东西,正在生长发展,所以居于上升的地位。这是老子对生命发展的深刻认识,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矛盾斗争发展过程和结果的一种规律性总结,是老子以弱胜强的略战发展观。
对待强大的敌人,不要硬碰硬,而要采取“以柔克刚”:这是老子在社会生活中,处理矛盾斗争的一种策略的考虑,是老子以弱胜强的战术策略观。七十八章以水为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天以易之”“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水是最柔弱的,但柔弱的水可以穿凿岩石,能够在最坚强的东西里穿来穿去,滴水穿石,天长日久,水可以冲垮拦阻它的河库堤坝。这是老子举出的柔弱胜刚强的最典型的例子。
参考:
百度文库
老子.道德经
老子道论的现代分疏与解读
.南开学报,2002(2)
.高亨.老子注译
第五篇:中国的非洲 读后感
利益至上
“我们希望中国领导世界,一旦如此,我们会紧紧跟随你们。当你们上了月球,我们也不愿意被扔下,我们愿意同你们在一起。”这是2006年尼日利亚总统奥巴桑乔会见胡锦涛主席时说的一句话,在《中国的非洲》一书中作者将此段话作为正文第一章的引语。刚读到这句话时,我受到了很大的震撼,从未想过中国在非洲的发展,或者说非洲人对中国的期望、信任,可以如此之高。
“中国的非洲,”法语名为LA CHINAFRIQUE,用“中国”作为定语来修饰“非洲”,这个同样震撼人心的书名让我遐想无限,能这么定义非洲,我们仿佛感受到了中国正在征服黑色大陆这个事实。作者作为法国人,以其亲身走访若干非洲国家的经历,从一个客观的角度,描述了第三方视角下的中国在非洲的发展。
利益至上永远是不变的法则,这是我从书中体会到最深的一点。一方面,中国在非洲大陆进行了很多援助性建设,修建铁路、公路、水电站、医院、住宅……这些基础性的设施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条件,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在歌颂中国人民的援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中国在非洲的发展带给当地人民的冲击也是不可小觑的,而很大程度上,在非洲的中国拓荒者们却对这种冲击视而不见。
森林开发公司的员工们在刚果热带雨林里为公司效益而肆意砍伐树木,全然不顾环保人士的劝告;中国低廉的商品在缓解了非洲人民生活负担的同时也严重冲击了当地商品市场,以至于开罗著名的手工业市场哈利利如今也充斥着各种粗制滥造的中国制造;中国工人肆意辱骂殴打当地工人而当地;建筑公司将黑人当做廉价劳动力压榨拖欠其工资;当地的法院总是倾向于庇护中国人;中国人玩弄当地女子的感情……种种不大和谐的行为在非洲时常发生。
以赞比亚为例,2005年,由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和中国有色集团合资兴建的赞比亚火药厂发生爆炸使52位当地员工丧生,事故的发生源于厂方的监管不力,事后的赔偿抚恤不尽人意,一位遇难家属的一句话让人感受到当地人民的无奈:“总统把国家都卖给了中国人,同时把我们也卖了”。在民众反华情绪日益高涨的时候,赞比亚政府毫不犹豫地站在了亚洲投资者的一边,当然他们也完全有理由这样做:中国的矿业公司接手了由于国际矿业价格下跌而关闭了好几年的矿山,“他们(中国人)的出现像救世主一样”。利益是每个政体永恒的追求,中国人能很好地利用赞比亚当地的矿产资源,能够为当地创造上万个工作机会,能够在赞比亚建立经贸合作区,能推动整个赞比亚经济的发展,相比这些,对于赞比亚政府来说,中国人在赞比亚殴打当地工人、克扣削减劳资、征占土地甚至是民众 的极度反华,已经算不了什么了。当然,中方企业能享受到赞比亚的五年免税待遇,有良好的矿产资源可以低价利用,有廉价的黑人劳动力,这些对中国来说,在赞比亚的投资根本没有理由停止。
“国家间没有朋友,有的只是利益”——塞内加尔总统在塞内加尔与北京复交后给中国台湾的领导人如是写道。利益是永恒的话题,所以才会有中国在非洲的部分不厚道行为,才会有中国在非洲援建的大量基础设施,才会有源源不断的中国人前往非洲掘金,也才会有部分非洲人的反华情绪。而同时,也正因为中非两方对利益的追求,才使得这个在全球化进程中被遗忘的大陆重新获得人们的关注并被人们所重视。正如“理性人”假设,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推动了整个外部环境的发展。
中国的非洲,我们不能真正说非洲就是中国的,但是,前往非洲的路才刚刚开始,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利益至上的原则下,中国在非洲的进一步投资和建设将使得中非两方都会有更好的发展。当然,希望因为发展而付出的代价,能越小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