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初中作文序列化训练

时间:2019-05-14 12:40: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九年级初中作文序列化训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九年级初中作文序列化训练》。

第一篇:九年级初中作文序列化训练

九年级初中作文序列化训练

上册

一、亲近自然,抒发真情

学情分析:

很多同学都在说,写作是他最头疼的事情,如果碰到写景类的题目,那就更加无从下手。但是,写景类的、咏物抒怀的文章是我们初中生必须掌握的,亲近自然是人类文学创作的永恒母题。如果想要把中考作文写好,写景抒情是必不可少的。亲近自然,抒写发真情是我们初中老师及学生都无法回避的一个话题。

教情分析:

初一初二,我们在写作指导上,对学生作文写景有过零星指导,但这种指导是服务于学生记事写人,而非专程指导学生进行写景类的、咏物抒怀的文章的指导。初三有必要对此进行总结归纳,以便学生的作文创写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教学目标:

1.明确“构思精巧”“有个性特征”对写作写景类的、咏物抒怀的文章的重要性。

2.指导学生掌握写景类的、咏物抒怀的文章的一般方法。

3.提高综合运用表达方式的能力及想象联想能力

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掌握写景类的、咏物抒怀类的文章的一般方法。

2.提高综合运用表达方式的能力及想象联想能力。

教学流程:

1.课前导入,激发情趣

课前播放音乐,欣赏图片。

2、学会观察,口头表述

过渡语:同学们,看了刚才的图片,你一定还有自己的独特的感悟,能试着说说你的感悟。

(提示说话的句型:最美的是……因为……)

(师生交流)

过渡语:倾听优美而深情的歌曲,欣赏熟悉而又优美的自然风光,我们找到了回家的感觉,感觉中有冲动,一种“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冲动,而这时也是同学感到困扰的时候,这节课让我们一起“亲近自然,抒发真情”。(出示本节课课题)

3、方法指引,感悟自然

过渡语:经过同学刚才的表述来看,我们要想把这类文章写好,还得我们来研讨学习一些写作这类文章的方法。请同学们看看下面两个片段,看看它们在写景上又有什么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投影展示

片段一:

一点风也没有时——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有一点凉风时——枝条微微动了两下;风大起来时——柳条横着飞。

片段二:

窗外,有一棵法桐,样子并不大的。春天的日子里,它长满了叶子。枝根的,绿得深,枝梢的,绿得浅;虽然对列相间而生,一片和一片不相同,姿态也各有别。没风的时候,显得很丰满,娇嫩而端庄的模样。一早一晚的斜风里,叶子就活动起来,天幕的衬托下,看得见那叶背面了了的绿的脉络,像无数的彩蝴蝶落在那里,翩翩起舞;又像一位少妇,丰姿绰约的,作一个妩媚的笑。

(师生交流)

师总结:文段一作者通过杨柳的动态显示了风的从无到有、由小到大,而对暴风雨降临时其它景象的变化,作者作了简略处理。这样,抓住特征,既形象地表现了天气变化的过程,又避免了描写的呆板重复,使得文字准确而精练。文段二作者通过自己的仔细观察写出了树不同部分及有风没风时叶片的不同色彩及形态。

这告诉我们在写景类的、咏物抒怀的文章的创写中,我们要注意写出不同景物不同时间不同情形下的不同特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大家的景物变成自己的景物,把看似共性的景物变成具有自己个性特征的景物,也才能化一为万,为我所用。

投影展示:

方法总结:细致观察,运用修辞,抓景物特征。

过渡语:

同学们,是不是抓住景物的特征就能把写景类的、咏物抒怀类文章写好呢?那也不一定。请同学们看看下面的两个片段,看看它们在写景上又有什么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投影展示:

片段一: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片段二:

雨静悄悄地下着,只有一点细细的淅沥沥的声音。桔红色的房屋,像披着鲜艳的袈裟的老僧,垂头合目,受着雨底洗礼。那潮湿的红砖,发出有刺激性的猪血的颜色和墙下绿油油的桂叶成为强烈的对照。灰色的癞蛤蟆,在湿烂发霉的泥地里跳跃着;在秋雨的沉闷的网底,只有它是唯一的充满愉快的生气的东西。它背上灰黄斑驳的花纹,跟沉闷的天空遥遥相应,造成和谐的色调。它噗通噗通地跳着,从草窠里跳到泥里,溅出深绿的水花。

(师生交流)

师总结:文段一作者从触觉、嗅觉、视觉、听觉等多个层面描写春风的和煦;文段二作者借助老僧、红砖、癞蛤蟆来写秋雨,把秋雨给人带来的压抑、忧郁表现得让人心碎。同学们其实写景如吃饭,要“色、香、味、形”俱全才行。

投影展示:

方法总结:调动感官,化一为万,多角度描写。

过渡语:

同学们,明确了我们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化一为万,调动感官,化题为象,就能把景物写活。接下来请同学们看看下面的两个片段,看看它们在写景上又有什么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投影展示:

片段一:

当那遥远的天际,微明的东方出现鱼肚白时,人们就屏住了呼吸,等待着,盼望着。而当太阳露出它那耀眼的光辉时,人群中就响起了一阵欢呼。这呼声中充满了兴奋,但又带有节制,因为大家都不愿破坏这黎明前的肃穆。也许是由于大地尘埃和光线折射的物理因素吧,冲破北海云雾,喷薄而出的太阳是暗红色的。但是,在一刹那间,太阳好像经过了一次净化,变成了纯净的橘黄色。光明逐走了黑暗,四周的一切都变得灿烂夺目,五光十色。

片段二:

晚秋底澄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强烈的白光在空中跳动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脚下片片的高粱时时摇曳着丰满的穗头,好似波动着的红水;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着上了凋敝的颜色。

(师生交流)

师总结:文段一以时间的先后顺序写出了人们观看日出的景象,随着时间的变化,景物也随之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文段二作者站在小溪旁,按从下到上、由中间到两边的顺序写出了小溪及周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其实描写景物的顺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时间顺序,一种是空间顺序。愿同听之用之。

投影展示:

方法总结:理清思路,把握顺序,写出层次感。

过渡语:

同学们,掌握上面三种方法,我们可以写出一篇较好的写景类的文章,但我总感觉还缺少点什么。请同学们看看下面的两个片段,看看它们在写景上又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

投影展示:

片段一: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化用冰心诗: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片段二:

在浓叶的掩映下,昙花的花瓣似天使的翅膀,晶莹灵巧,好像随时都会振翅向月宫飞去一般。在月光下,她们有如俏立在薄雾中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那样的飘逸、清新。在花朵的中心,吐出了一束细细长长的花蕊,淡淡的幽香从花蕊中,绵绵地渗透出来,空气中每一个分子,似乎都沉静在花香里,整个夜突然变得清香了。由于她们生命的短促,所以在绽放的每一分每一钞里,她们都试图完全展现她们的风姿,尽情在散发出生命的光和热。这让我想到人的一生。人的生命和昙花相比,真可算是漫长的,但我们许多人青丝变白发时,不也还在感叹人生苦短,岁月蹉跎,一事无成吗?其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它的长度,而在于它的宽度与深度,其实像昙花一样漂亮地来,灿烂地死,比起虚度百年要好得多。

(师生交流)

师总结:写景的目的,不应为写景而写景,重要的是反映作者那种勇于担当的责任,对万事万物的悲悯心,对生活对人生的思考,对生命的敬畏虔诚。所以我们在写写景类的、咏物抒怀的文章时,要意在笔先,想好我们要写什么,为什么,怎么写,做到以景促情,情景交融。

投影展示:

方法总结:意在笔先,化实为虚,要情景交融。

过渡语:

同学们,经过我们的共同学习,明确了写景及咏物抒怀类文章要注意的四个方面:1.细致观察,运用修辞,抓住景物特征。2.调动感官,化一为万,多角度地描写。3.理清思路,把握顺序,写出层次。4.意在笔先,化实为虚,注意情景交融。下面请同学们围绕我们最先欣赏的四幅图画,写一个小片断。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

交流、评点(选取学生作品)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抒写自然,抒发真情的方法,但其实,老师最想跟你们说的是:真情是完成文章的第一要素,人来于自然,归于自然,只有能亲近自然,感悟诗情,人生才会变得更加纯净与透彻,写起文章来才会更加的清新与灵动。

才情展示:

1.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作文。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春天急急地走来了,它像要早早地听听虎年的钟声,和喜庆;还有孩子们的嬉闹声;……和着春天的脚步,心情如晴空万里,内心也不禁泛起了圈圈涟漪。又是一年春来到,春中满是对未来的希望,对前方的憧憬……

请以“又是一年春来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2.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如需要可用“××”代替。3.不能抄袭。4.不少于600字。

作文导写

“又是一年春来到”,其中有两个关键词:“又”和“春”。“又”,本身包括两个阶段,并且两个阶段有递进关系,两个阶段的间隔距离可以是一年,也可以是几年;“春”是线索,可以是春天、春节,也可以是比喻意义的春,即黑暗后的光明,曲折后的通坦,痛苦后的快愉,奋斗后的成功……题目带有色彩很浓的诗性,最好也要写出一定的文采。

“要求”中提出:“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这就是说文体不限。但这道题比较适合写作记叙文或散文,而且以写景叙事为主,即使是记人或抒情,也应该在写景的过程中完成。

同时写好这篇作文,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取材立意,做到化一为万,以小见大。根据“春”所提示的背景,我们可写春节带给我们的感触与感动,可以写春天来临时万事万物萌动的活力与生机,可以写过离别折磨再次相逢的喜悦,可以写经历内心迷乱后得以云开雾散后的豁然通达。同时在选材的过程中,大众化的素材和热点话题会比比皆是,很难使自己的文章有新颖性和独特性。因此,最好选择我们亲身经历的事件,从小处入手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贯穿其中,或将触动心灵的资料用于自己的个性化材料中作为情节中的一个亮点,这样才能写出自己的个性、写出新意。另外,如是叙事写人抒情的话,要注重结合“春”这一特定意象,给相关情节设置一个充满诗意特定的氛围,做写景叙事并重,以景促事,以景促情。

二、细节描写,做到抓住特征,生动感人。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地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景物、人物或场面描写之中。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假恶丑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三、巧用修辞,做到层次分明,文采飞扬。这是一篇写景叙事并重的作文题目,要求学生在创作时能景中有事,事中有人,人中有情,情景交融。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时适时适宜地运用相关的修辞手法,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创写,做到文章的精巧精致。

2.请以“月光下的遐想”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运用联想和想象,思想健康积极,行文线索清晰,不少于600字。

二、注重细节,凸显形象

——于细微处感受亲情

学情分析:

现在学生作文的选材,一般不外乎生活和自然。而选材于生活的,绝大部分都是反映父爱、母爱等亲情类的,尤其是初中生的作文。亲情是人类最真最善最美的情感,而有些学生“拥有时习以为常,享受时无动于衷”,写作时便无从下手。其实,亲情始终存在于我们生活的长卷中,让我们于生活的细微处感受亲情,体会真爱。

教学目标:

1.学会选择典型事例,使文章不落俗套。

2.学会运用细节描写,使形象生动感人。3.学会借助具体物象,使情感有所寄托。

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在细节描写中凸显人物形象,深化情感体验。

2.指导学生注意留心生活,学会巧妙借助具体物象,使人物情感有所寄托。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有人说,亲情,是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醇香;是一首经典老歌,轻柔温婉;是一方名贵丝绸,细腻光滑。其实任何比喻都不足以体现亲情的内涵,她的本质就是关爱,是母爱、父爱、手足之情、血脉之亲……世间的每一个人无不对亲情深深地在意,无不渴望天空般高远、大海般深邃的亲情。古往今来,亲情曾被多少诗人讴歌,被多少常人惦念。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怎样感受亲情,体会真爱。

二、选一选:

过渡语:同学们,一提起亲情,我们不少人就想到父爱、母爱,这本身无可厚非。但能够反映父爱、母爱等亲情的材料很多,让我们比较下面几则材料,选一选哪则材料更好。

【投影展示】

材料一:

农家的屋檐,最多也不过二十厘米。为了不让六岁的我被淋湿,爸爸挡在了我身前。狂风裹挟着暴雨淋漓尽致地砸在他身上,而他背后的我确是温暖无比,没淋到一丝雨。近十年了,那一幕时时浮现在我眼前。

材料二:

我不知道正拍着的是什么电影,只见平时一脸严肃、身材不高的他,头发留得老长,嘴上有一绺小胡子,叼着烟,脸上满是痴笑,跟在一群人后面,跳来跳去,挤眉弄眼地说着台词,极为可笑又可鄙的样子。人家喊一声“冲”,他便跑在最前面,然后两群人打起来,他被打得倒在地上,被一双双脚踢着,他在地上滚来滚去,啊啊地叫着……躲在一旁的我再也忍不住,哇地一声哭了起来。演员们都停了下来,他也看到了我,站起身拍拍身上的土,哈哈地朝大家笑着:“是我女儿呀。”然后跑过来搂住我说:“这是演戏呀,假的,假的……”人家都笑了,觉得这个女孩儿傻得可爱,都来劝慰我,可是我的泪水还是止不住,很快打湿了他的衣襟。

材料三: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甚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一句,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的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的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甚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师生交流)

教师总结:以上三则材料应该说都是反映亲情不错的材料,但相比之下,材料一明显显得较为普通,细细想来,一位年轻的父亲在雨天为自己六岁的女儿遮风挡雨是再正常不过的父爱表现了;材料二写一位父亲因家境贫寒,为了给女儿挣高额的学费,去做一个“当配角”的群众演员,这种父爱表现就显得较为典型;材料三出自著名文学家胡适回忆母亲的一篇文章,母亲责罚“我”说错了话、为“我”舔病眼,都是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很好地体现了伟大的母爱。

【投影展示】

方法总结:选择典型,不落俗套。

三、描一描:

过渡语:同学们,不管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来反映亲情,都要学会通过一件具体的事来体现。而在具体的叙事过程中,都离不开对人物的描写;体现亲情的关键就是能够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这样才能使形象生动感人,也使亲情更浓!请大家认真品读下面几则材料,找出其中能够反映亲情的细节描写之处。

【投影展示】

材料一: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在向上缩;他把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材料二:

刚走到出站口,一眼看见父亲站在对面的一个广告牌前,正伸长了脖子往这边张望,手里拿着的花镜不时地用袖口擦一擦,再急急地举到眼前。额前的几缕头发被雪水冻住了,脚也深陷在雪里。父亲看见了我,大声叫了我一声,将眼镜慌乱地往口袋里一塞,不料,手一哆嗦,镜子掉在了地上。父亲也顾不得捡,忙跑过来,却不想脚下一打滑,“吧叽”一声重重地跌在雪地里。未等我反应过来,父亲已经爬起来,一瘸一拐地冲到我面前,一把夺过我手里的包,喘着气问我冷不冷?饿不饿?车上挤不挤?能不能睡会儿?父亲只顾一口气问下去,似乎并不要我回答。

(师生交流)

教师总结:材料一抓住父亲为“我”去买橘子时的背影进行细节刻画,一连串的动词“走”“探”“穿”“爬”“攀”“缩”“倾”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充分体现了一个“差事”刚刚“交卸”的父亲对儿子的爱;材料二刻画了一位长时间在雪地里等待儿子归来的父亲形象,“伸长了脖子”“花镜不时地用袖口擦一擦,再急急地举到眼前”“额前被雪水冻住了的几缕头发”“深陷在雪里的脚”“顾不得捡掉在地上的眼睛”“‘吧叽’一声重重地跌在雪地里”“一瘸一拐地冲到我面前”“一把夺过我手里的包”等细节以及“只顾一口气问下去”的发问,都极具个性化、特征化,这种父爱怎能不打动读者?

【投影展示】

方法总结:细节刻画,生动感人。

四、借一借:

过渡语:文学作品中为了表达情感的需要,往往会借助某一物象(诗歌中称之为“意象”)来抒发感情,以此作为情感的载体。同学们,我们在感受亲情的过程中同样不能忽视某些物象的作用,如歌剧《白毛女》中杨白劳为女儿扎红头绳这一情节就是借助“红头绳”这一物象表达了劳苦人民父女之间的深挚感情,朴实自然,催人泪下。我们不妨品读下面几则材料,揣摩其中所借物象在抒发情感方面的表达效果。

【投影展示】

材料一:

打开包装袋,我愕然了!母亲用保鲜膜在保温瓶上包了一圈又一圈,仿佛给它穿上了一件防寒衣。摸着外壁仍然温热的保温瓶,我的心口涌起一股暖流。“快打开吃啊!”母亲见我愣着,拍拍我的后脑勺提醒道。“哦。”我一层又一层地打开保鲜膜,如同开启一个温暖的春天。

材料二:

(开头)静静的小屋里,一盏未熄灭的油灯默默地立在爷爷的遗像前,闪着微弱的光;映在奶奶的脸上,却是那样柔和,那样明亮。

这盏油灯伴着奶奶大半辈子,点燃它,便燎起了奶奶无尽的思念……

(结尾)静静的小屋里,爷爷的遗像前,一盏未熄灭的油灯点燃了奶奶的回忆,化作袅袅青烟,飘向夕阳所在的方向……

(师生交流)

教师总结:材料一作者巧设“保鲜膜”这一道具,似乎保住了饭菜的温热(其实是保温瓶起作用),但实质是这包裹了“一圈又一圈”“一层又一层”的保鲜膜“保鲜”了“母爱”,情感真挚而自然;材料二作者巧借“未熄灭的油灯”这一道具表达了奶奶对爷爷不尽的思念之情,首尾呼应,意境隽永。

【投影展示】

方法总结:借助物象,寄托情感。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亲情是照亮每个人心灵的阳光,是维系心灵和心灵之间的坚韧纽带……如果人的一生中,能够充分地享受到美好的亲情,那么,他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否则,就是有缺陷的人生。希望大家广泛阅读、广泛练习,写出更多、更好的亲情类文章来,用心去感受亲情、体会真爱。

六、才情展示:

1.罗丹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生活中不是缺少爱,而是缺少体会爱的心灵。感受亲情,体会真爱,请以“这也是一种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范文引路:

这也是一种爱

都说爱是父母无怨无悔的付出,是老师春风化雨的滋润,是好友发自肺腑的祝福,我却说,子女带有善意的索取也是一种爱。

几个月前,在外工作了大半年的爸爸回到家。为了向爸爸展示我自理能力的提高与独立意识的增强,我什么事都抢着自己干:早晨上学前爸爸给我整理外套时,我会一把抢来自己整理;晚上睡觉前爸爸给我掖好被子,我连说“不用”;在家时水开了,我会连忙走到厨房拔下插头,并把瓶里灌满开水;出门前我总不忘回头说声,“不用担心我。”我觉得这样一定会使爸爸对我刮目相看,他自己也能感到欣慰与轻松。

奇怪的是,我虽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给爸爸“减负”,可他不但不高兴,还整天闷闷不乐。瞧,他的眉头像被说不出名字的烦恼用强力弹簧死死扯住,从不舒展;从前微笑时眼角的鱼尾纹也不知被谁用熨斗给熨平了;胡碴越冒越长,却总不记得剪……有时看着我气喘吁吁地忙上忙下时,他甚至会轻叹一口气,摇摇头,转过身,在家里漫无目的地兜着圈子。我满腹狐疑,绞尽脑汁仍百思不得其解。

一天下午,我刚从外面打完球回家,唇焦口燥,碰巧家里没有温的白开水,无奈之下,我便请爸爸削个苹果,埋着头的爸爸一听,猛地抬起头,眼里又是怀疑又是惊奇,他睁大眼睛,轻轻地问:“什么?”“帮我削个苹果吧!”我耐着性子又说了一遍。随便的一句话仿佛给爸爸注入了无限的力量,他一下子站起来,目光炯炯,又是抬头又是挺胸,如凯旋的将军一般,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进厨房,挑了一个最大最红的苹果,在水池旁全神贯注地洗了又洗,我真担心皮会被他洗没了。洗完后,他又赶紧搬来个凳子,坐在上面飞快地削着苹果,只不过几十秒的时间,爸爸已经拿着苹果,高兴地站在了我的肌前。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样子,还不忘插上一句:“我削的苹果就是甜!”

我又是好笑又是纳闷,不能理解爸爸的行为,突然,我明白了:我所谓的“独立”好似牢笼,隔绝了我与爸爸沟通的道路,让他深深认为自己老了,不能为子女做些事,所以一直愁眉不展。倒不如以后不时“索取”一番,让爸爸明白——自己永远不会老!

我这么做了后,爸爸果然重新变得开心了,人也好像健康了许多。原来,爱并非一定是付出,适当的,带有善意的索取也是一种爱!

点评:本文选材典型,另辟蹊径,选择生活中很小的事例——“削苹果”来反映父亲心中所理解的“父爱”,揭示了“带有善意的索取也是一种爱”这一主题,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文中若能加强父亲削苹果时的细节描写,再有机穿插自己的心理感受会更好。

2.我们的生命历程融进了亲情的每一朵浪花,每一组旋律,每一句叮咛,每一声欢笑,每一个眼神,每一步足印……只要你用心去感受,你就会发现亲情无处不在,你就会被亲情感动。

请以“轻轻的那一声叮咛”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三、找准题眼

巧妙构思

学情分析:

经过了许多年的作文训练,初三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题能力,只是这种审题能力距离中考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纵观历年的中考作文试卷,总有不少考生因为审题粗心,或是审题能力差,导致习作中出现了离题偏题现象,而如何紧扣题眼巧妙构思更是考生应试的短板,这几乎成了即将面临中考的初三学生发展的瓶颈,也就成了我们迫切需要思考并解决的问题。训练目标:

1.学会找准题眼的方法,提高找准题眼的能力。

2.学会紧扣题眼构思,使文章不落俗套。

训练重点:

1.指导学生学会找准题眼,审清题意。

2.指导学生学会紧扣题眼巧妙构思的方法。

训练方法:自主学习,合作讨论,讲练结合。

训练时间:1~2课时。

训练流程:

一、故事导入,解读标准

1.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宋朝山水画家宋子房做画院博士时,曾以“深山藏古寺”的诗句为题让考生作画。有个考生是这样画的:苍郁的群山,中间露出庙里的半截旗杆,一条羊肠小道蜿蜒曲折,直通山下水涧边,有个小和尚正在担水。最后这幅画得到考官宋子房的赏识,被评为成功之作。

师明确:这位考生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抓住了题眼“藏”字,巧妙构思。作文也是如此,只有找准了题眼,审清题意,巧妙构思,才能写出成功的作文来。

【课件展示】1找准题眼

巧妙构思

2.明确标准,揭示课标

过渡:鉴于中考作文是限时的考场作文的特点,短时间要完成一篇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十分考量学生思考事物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如何能快速审准题意,成为写好作文的第一步。题意都审错了,及格都成问题,更遑论拿高分了。

因此,《泰州市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有关“内容”的一项,第一项要求就是审题,请看课件:

【课件展示】2 项目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内容

(25分)

25—21 20—16 15—11 10—0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情感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情感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情感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空泛

情感不真实

在作文评分标准中,“审题”的要求分成四个等级: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和偏离题意。根据这个标准,我们通过具体的阅卷情况可以发现,“切合题意”“符合题意”这两项都属于“扣题”,只不过在扣题的基础上可分为“优秀”和“一般”。“符合”一词是审准题意,主旨扣题,但未达到深刻凝练表达主旨即是“切合”的地步。“基本符合”这个标准的定义比较模糊,说明主旨可以说扣题,但扣得不是太准确,我们可以判断为有些偏题。“偏离”的意思就明晰很多,跑题,离题了,完全没有审准题意。

过渡:由《泰州市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可知审题的重要,真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啊。找准题眼,是审准题意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何为“题眼”?找“题眼”有什么方法吗?如何使用“题眼”呢?这些将是我们这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识一识

1.知识导学

例释“题眼”

师:刘坡公在《学诗百法》中说得好:“作诗点眼,犹之画龙点睛。诗无眼则佳处不见,龙无睛则神采皆失。”写诗如此,作文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诗有“诗眼”,文亦有“文眼”,题有“题眼”。顾名思义,“题眼”就是题目的眼睛,也就是作文题目中最关键的词语,是写作内容的“重心”。它不仅反映着文章的主题,决定着文章的内容,有的“题眼”还决定着文章的结构和深度。

【课件展示】3

“题眼”就是题目的眼睛,也就是作文题目中最关键的词语,是写作内容的“重心”。它不仅反映着文章的主题,决定着文章的内容,有的“题眼”还决定着文章的结构和深度。

譬如安徽省的中考作文题《我们的心近了》,题目本身难度并不大,只要稍加分析,一般的同学都能判断出题目的题眼为“心近”。“近”是一个表距离的形容词,其对象是“心”,那么“心近”的内涵便是人与人之间能相互理解、相互沟通,彼此拉近了情感距离。通过这一分析,考生便能确定此篇文章宜紧扣“近”字下笔,要把这个“近”的过程写细、写深、写精彩,把“心近”的实质写实、写活、写具体。

2.方法引领

合作探究

过渡:找准题眼,不能仅依靠感觉,找准它,还是有一些方法技巧的。请同学们先看下列几道文题,填写表格,然后思考一下,找准题眼有哪些方法技巧?同桌之间可以讨论。

【课件展示】4

《父辈》

《我心中的歌》

《看家乡》

《我看课外阅读》

《我和书的故事》

《,你好吗?》

“一个养蜂人来到海边,认真地在沙滩上挑选沙粒,并且问那些沙粒是否愿意变成珍珠。沙粒们都对变成珍珠表现了极大的兴趣,但对呆在寒冷、阴暗而又潮湿的蚌壳里又怕得要死。当养蚌人告诉他们要变成珍珠就避免不了与孤独、寂寞为伍时,沙粒们一个个选择了离开。他已记不清遭到了多少沙粒的拒绝,几乎就要放弃了,终于有一粒沙粒答应了他。

别的沙粒都嘲笑这颗沙粒是傻子,但也没有动摇这颗沙粒的决心。几年过去了,这颗小沙粒长成了光彩照人、价值连城的珍珠。那些曾经嘲笑过他的伙伴,仍然是沙粒,有些甚至已经不知道被风吹到哪里去了。”

“读完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感悟呢?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学生讨论,师生交流,归纳找准题眼的方法)

【课件展示】5

解说

方法归纳

《父辈》

“父辈”

这个题目中含有两个语素父和辈,为偏正式关系的词语,意为父亲那一代人。显然题目要求写的对象是一个群体,而非一个人,并对这一群体的范围做了限制,只能写父亲所属的那一群体。

独词式文题,文题即题眼。值得一提的是,有的独词式文题还需要研究这个词的本义,再考虑它象征性的含义等。

《我心中的歌》

“心中”

心中之歌是无声的,它珍藏在主人的心里,构成了主人生命的旋律,所以写出来的一定是一段埋藏在心底的具有感人情怀的事情。

偏正短语式的文题,中心词往往是写作的对象,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往往体现了题目的特殊要求,它往往就是题眼。

《看家乡》

“看”

看是视觉的感受,题目规定了是从视觉写家乡,因此,写出来的应该是自己眼中所见到的家乡的独特的风土人情,或家乡的变迁。文章中也能写思索,但一定要是由看而引发的思索。

在动宾短语的题目中,宾语一般规定了写作的范围,对象,而动词一般是写作的重点所在,它往往就是题眼。

《我看课外阅读》

“看课外阅读”

看课外阅读,意思是对课外阅读的看法。写出来的应该是自己对某种课外阅读现象的探讨,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主谓短语的题目中,谓语部分常常是写作的重点,它往往就是题眼。

《我和书的故事》

“和”

这个题目,看似简单,细细想来,确有一定的难度,这是因为不能把连词“和”所连接的两项认为是一般的分述关系,两者不能截然地割裂开来;然而也不是一般的领属关系。而文章必须着眼于两者之间的关系上,同时还要注意把“我”摆在突出的位置上,紧扣“和”字,写出两者的相关性。此类文题,只有看出虚词“和”(或“与”等)不虚的特殊作用,才能把握题意,写出符合要求的文章。

“题眼”包含在题目中。就命题作文来说,实词做“题眼”比较常见,亦即这个实词本身就是揭示题旨的关键词语;也有另外一种情形,那就是虚词作“题眼”。虽曰虚词,但在文题中却起到了实词不能起到的作用。在审题时,必须辨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确定概念之间具有怎样的逻辑联系。

《,你好吗?》

“好”

题目的空缺处可填“朋友”、“爸爸”、“白杨树”等表示人、动物、植物的名词,但无论填那个词,这一题目中的“题眼”都是“好”字。考生要根据自己选择的题材表现对所填人、动物或植物的思念、关心、问候等情感。

半命题作文从审题的角度看,“题眼”的找法同命题作文没有多大区别,有的“题眼”包含在半命题中,有的隐含在需要补充的文字中。但无论哪一种,它们的“题眼”一般也是由实词充当。

“一个养蜂人来到海边,认真地在沙滩上挑选沙粒,并且问那些沙粒是否愿意变成珍珠。沙粒们都对变成珍珠表现了极大的兴趣,但对呆在寒冷、阴暗而又潮湿的蚌壳里又怕得要死。当养蚌人告诉他们要变成珍珠就避免不了与孤独、寂寞为伍时,沙粒们一个个选择了离开。他已记不清遭到了多少沙粒的拒绝,几乎就要放弃了,终于有一粒沙粒答应了他。

别的沙粒都嘲笑这颗沙粒是傻子,但也没有动摇这颗沙粒的决心。几年过去了,这颗小沙粒长成了光彩照人、价值连城的珍珠。那些曾经嘲笑过他的伙伴,仍然是沙粒,有些甚至已经不知道被风吹到哪里去了。”

“读完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感悟呢?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联想和想像”

这个写作要求中,“联想和感悟”是个题眼。“联想”既可以写叙述性文字,又可以写议论性文字;“感悟”只能写议论性文字。因此,这篇文章如果写成记叙文,也要求写成夹叙夹议的文章。这个提示性的短语,不但提示了写作的范围,而且诱导考生深入开掘文题内容。

此类文题,考生只有深思熟虑,进行辩证思考,深入开掘,才能写出合情合理、言之有物的文章。相反,如果考生不作理性思考,不善于从“联想和想象”中发现问题,就会使应试作文失之肤浅,甚至不切题意。

师:需要说明的是:纵观近几年的泰州市中考作文,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已成为中考作文的主要方式,而材料作文也有可能出现,除了上述几种形式外,还有一种形式就是话题作文。不过这种作文形式,只要考生拟了题目后,就和命题作文没有什么区别了,因此,本节课对话题作文不再赘述。

三、悟一悟

过渡:审题结束,当我们准确抓住了 “题眼”以后,接下来我们主要可以做好以下几件事情,第一,想想根据“题眼”我大概选择什么内容来写;第二,根据“题眼”和大概内容想想我写作的目的是什么;第三,根据写作目的具体安排材料,确定写作的重点。即进入“构思”程序了,如何紧扣题眼巧妙构思呢?请看《邻居》,思考一下,作者是如何紧扣题眼构思的?

【课件展示】6

跻身于三室一厅的大单元之间真不是滋味。敞开门,瞧东家,瞅西家,皆是50平方的大面积。唯独我——楼梯口,干瘪瘪地压缩于中间,且又悬空二楼,是上下必经的交通要道,愈加窄不可言。

可万没料到,我这几平方米的小口子竟成了二楼三家房主的必争之地,饱受青睐。这不,你瞧: 左边角上是一列浩浩荡荡的酒瓶子仪仗队,显然这该归功于那家男户主的赫赫战绩。据称,这位男主人的酒史已达30年之久,口味又极高,好品瓶酒,“黄汤”一类的自是不在眼中。在30年的熏陶下,他的老伴不知不觉养成了“集瓶痹”,既不想贱卖更不愿舍弃,只能把它们集合起来以备后用,为节省空间,以免做不必要的浪费,她便在我身上打开了主意,几经迁移,这列仪仗队便在左边角上安顿下来。看那势头有增无减,想是还要从中扩展的。

与酒瓶遥遥相对的右角上堆满了煤饼,外加煤炉子。煤气中毒效率之高人人皆知。为安全起见,防患于未然,这家房主理所当然地把“危险品”移到了我身上,好在我是水泥钢筋身,要不然早就中毒身亡了。

居中的那户原本是无物可摆,家中既有煤气,又无人喝酒。不过眼瞧左右两边各占地盘,自家门前光秃秃的,只觉丢了威势,矮人几分,便急忙从卫生间提了拖把出来。砍山大斧似的横劈于当中,又往其腰上顶了只畚斗,方觉有了平起平坐之感。

听了我的自述,你觉得怎样?小材大用,岂非妙不可言。有心还要唠叨几句,不行,有人上楼了……

“我是好儿童,放学就回家……”一听这裹着油花花似的童音,我便知道是三楼的小依依从幼儿园回家了。不多久,她就蹦上二楼。习惯地踮起脚尖,斜插着身子,费劲地从那些耀武扬威的挡道者中间挪过去。没曾想探探身而出的炉钩勾住了裤脚,站立不稳,有心想扶一把墙,手又碰着了正眈目以待的酒瓶子。“骨碌碌”,“咚”,人随瓶倒。“砍山大爷”受了震动,就恶狠狠地往她的脚脖子砸下来。

三间房门应声而开,三位房主翘首而观,小依依在哇哇大哭。

左边的那位开言了:“这孩子,真皮!”

右边的那位也说;“连走路都横冲直撞!”

“是啊,太不安生了!”中间的附和道。

我一阵抽搐,瞪着这些叉手而立的邻居们茫然不知所措……

(师生交流)

教师总结:本文紧扣题眼“邻居”选择角度独特,以拟人的手法,通过“楼梯口”的视角叙写一个普通楼层的日常生活,以活泼的方式巧妙地批评了某些人为了自我利益不惜侵害他人利益的阴暗心理。

苏轼曾在诗中说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就是同一事物,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就会有不同的视觉效果。越是常人不易想到的角度,越是奇妙无穷。故作文时,紧扣题眼可选择的角度很多,然而从常人不易想到的侧面甚至反面落笔,切入生活、表现生活,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课件展示】7

方法总结:紧扣题眼,巧选角度

过渡:同学们,紧扣题眼,巧妙构思,除了表现在角度的选择外,还表现在行文思路的独特上。如《荔枝蜜》明明是颂扬蜜蜂和具有蜜峰精神的劳动者,然而开篇却说不喜欢蜜蜂,之后又荡开一笔,写荔枝树、荔枝蜜,由香甜的荔枝蜜引出酿造它的蜜蜂,对蜜蜂的感情也因此发生变化。其行文思路独特别致,收到的艺术效果自然不错。独特的行文思路往往体现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人物形象的设计化,以及人物的描绘等方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半命题作文《期盼的布鞋》,思考作者的行文思路怎样安排的。

【课件展示】8

期盼的布鞋

像杨柳盼春风,像小河望解冻,我日夜盼望着考上大学参加工作的那一天,因为只有那时,我才能真正拥有自己的“工资”,我才能用自己的钱给父亲买一件礼物——一双新布鞋。

许多年来,尽管家里已经拥有电视机、录音机、电冰箱等现代化家电,父亲也一改往日的土布衣服,终于西装革履,但我用自己的钱给父亲买一双新布鞋作为礼物的欲望却愈加强烈。

小时候,家乡总是闹旱灾,勤劳淳朴的父亲终日忙碌在黄土地上,但一年到头,贫瘠的土地赐给人们的总是少得可怜的半袋麦子。生活是这样的艰难,想上学简直是做梦。然而,如此窘迫之中,父亲毅然卖掉了爷爷分给的老黄牛,送我去乡里上学。父亲不识字,但他希望他的女儿能够读很多书,父亲没有太多的知识,但他希望他的女儿能够有知识。第二天,当我从父亲手里接过学费的时候,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不敢抬头,不敢去看父亲那希望与疲惫交织的眼睛。扭转身,我故作平静地走了。到了半路,我实在忍不住了,靠在一棵大树上痛哭起来,我想起了父亲穿着烂鞋在田地里挥汗如雨的情景,想起了父亲粗糙的双手,想起了体弱的弟弟饿得直哭的情景……我跑到镇上,用父亲给我的学费买了半袋米回到家中。然而,父亲却一下子暴怒了,他脱下脚上的烂鞋,劈头盖脸地朝我打来,还不停地骂我“不争气,没出息”。第一次见父亲这样生气,第一次挨父亲的打,我惊呆了,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躲在墙角,任凭父亲的“布鞋雨”落在肩上,背上……

长大了,逐渐懂得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便拼命地读书、学习,只为让父亲欢心,只为了让父亲脸上有光——他有一个识字的女儿。贪玩的时候,便会想起父亲那双打我的布鞋;懈怠的时候,便会想起父亲那场无情的“布鞋雨”。然而,年少的我毕竟容易受诱惑——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城里的一个姑娘,于是我开始追随她上影院,进饭店,打电子游戏机……学习忘了,父亲的希望也置之脑后。待期末考试,拿着分数少得可怜的成绩单,我才有了一丝慌乱。回到家里,不容辩解,我又挨了一顿打,这是父亲第二次打我,仍是用布鞋。于是,从那时起,我便觉得自己再也不会忘记父亲的布鞋……

13岁的时候,我考进了重点高中,父亲却因去广州做生意未能与我分享快乐。后来几个月回家一次,总发现家里变化神速。父亲不再穿布鞋,换了银亮的皮鞋;对我的成绩,也不再时时关心,他每次出差回来,带给我的不再是书,而是昂贵的服装。有好几次,当我拿着成绩单,准备去迎接“暴风雨”的时候,父亲却什么也没有说……我只有一个感觉——父亲变了,再不是那个生活窘迫却要让女儿读书的时候,再也不是那个视知识为珍宝的父亲。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父亲有钱了吗?我无法明白。

我多想再听一听父亲的教导;多想在我懒惰的时候,再挨一顿父亲的“布鞋雨”;多想再看一看父亲充满鼓励、充满怒火的眼睛。然而,每次我都失望了,父亲太忙了,忙得无暇爱他的女儿——他曾经引以为荣的女儿。

于是我便常常盼望,盼望能在发工资的那一天,用自己的钱给父亲买一件礼物——一双新布鞋,让父亲在无言之中重新回味那个遥远的“布鞋的故事”,告诉父亲,女儿仍然需要他的“布鞋雨”……

(师生交流)

教师总结:《期盼的布鞋》一文,紧扣题眼“期盼”,详细交代的“期盼”的原因:叙述的是“我”的家境富裕了,父亲已经是西装革履了,“我”却还要买一双布鞋作为礼物送给父亲,而且不是为了穿,只是为了让父亲重温“布鞋的故事”;当家庭生活窘迫,无钱供我上学时,父亲对我的学习极为关心,卖牛也要让我读书,而生活好了,有条件让我读书了,父亲却不再关注我的学业了;一般情况下,谁也不会愿意挨家长打,而现在的“我”却多想再挨一次父亲的“布鞋雨”,这实在是很反常。然而这种种反常之中又处处透着真实与合理: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人在贫穷时格外关心孩子,而富裕了却无暇顾及孩子。

文章的巧妙构思,就在于这种反常与合理的交织。

【课件展示】9

方法总结:紧扣题眼,独特思路

过渡:同学们,“文似看山不喜平”,紧扣题眼巧妙的构思还体现在情节的设置上。所谓情节,就是记叙文中人物的活动和一些生活事件的产生、发展和解决的全过程。在记叙文中,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都要在故事情节中刻画和展示。请看下文,思考作者是如何紧扣题眼“五元钱”巧妙构思的。

【课件展示】10

啊,五元钱!

星期天下午,我从家里回到学校,就和李斌他们一块儿去司务长那里买餐票。轮到我时,一摸兜,天啊!兜里的钱呢?我紧张地摸遍浑身上下,最后只能面对这样的不幸:兜里的5元钱不知何时已“不翼而飞”了。我心中难受极了,因为这5元钱还是爸爸上山砍柴换来的,为此,他还砍伤了手。想起爸爸那只血淋淋的手,我鼻子一酸,忍不住“唏嘘”起来。

回到教室,我坐在位子上发呆,心中好不懊丧。李斌兴冲冲地走进来,大声地说:“小双刚才我在学校路边捡到5元钱,一定是你的。”我惊喜着望着李斌,但看到他放在课桌上的那两张2元和一张1元的票子,我又沮丧了。我拿起那些钱递回给他:“我丢的是张5元钱的票子,你去问问别的同学吧。”

食堂快开饭的时候,王平凑到我身边神秘地说:“小双,请客吧!你丢的这钱是我在厕所里捡到的。”说着,递给我一张5元的钞票。我感激地接过钱一瞧,不由地叹了口气说:“这钱不是我丢的。我那5元钱是旧式的‘捅锅炉’,不是这种新式的‘双人图’。你去问问别班的同学吧。”王平一愣,露出几分尴尬。突然,他塞给我张餐票就一溜烟地跑了。我望着那张餐票,望着王平远去的背影,心里的懊丧顿时少了许多。

晚自习时,我打开文具盒,准备温习功课。奇怪,盒子里怎么冒出个纸包包?我好奇地拆开纸包,啊!是一叠整整齐齐的毛票。纸包上还写有字,我急忙展开一看:

胡小双同学:

“一方有困难,八方来支援。”这是全班同学的一点心意,望收下!

班长 江林

我抬起头看看四周,李斌、王平和其他同学正微笑着望着我,哦,我全明白了,全明白了。不知怎么,我擅抖着的嘴唇竟说不出一句话来,只觉泪水早已夺眶而出…… 还有什么好犹豫的,我拿着笔,翻开课本,心里暗暗对自己说,一定要好好学习,为可敬的同学,也为我们可爱的班集体争口气。猛地我眼睛一亮:乖乖!那5元钱正安祥地躺在课本里。瞧我,自己把钱夹在课本中,怎么竟忘得一干二净?

(师生交流)

教师总结:《啊,五元钱!》一文,紧扣题眼“五元钱”,一波三折,开篇设置悬念,爸爸辛苦换来的钱被我弄丢;李斌拾到5元,却不是我的,掀起一波;王平拾到5元,又掀起一波;晚自习时全班同学凑了一叠毛票给我,将行文推向高潮,主题一下突现出来。结尾陵转,原来五元钱没丢。但寻觅五元钱的过程、展现的却是一个班互助互帮的可贵友情。

【课件展示】11

方法总结:紧扣题眼,起伏情节

过渡:紧扣题眼,设置起伏的情节,着实让阅卷老师“龙心”大悦,那么起伏的情节的设置具体表现在——

【课件展示】12

第一

设置悬念

师:文章情节必有高潮,没有高潮情节就没有起伏,就缺少波澜,就难以吸引读者。而情节高潮需要组织,需要铺垫,靠什么来铺垫,就靠制造强烈的悬念,为高潮蓄势,它就好比把一条河拦腰堵上,堤坝上游必将积蓄起更大的能量,这样开闸放水时才会形成更壮观的景象,达到预期的效果。

【课件展示】13

第二

出人意料的结局

师:结局即矛盾得到解决的阶段。结局在文章结构上一般处在高潮之后,但也有一些作文,情节发展到高潮就结束了,形成异峰突起、情节陵转的结局,给读者留下无尽的回味。

【课件展示】14

第三

制造波澜

师:一篇作文除了高潮、结局可写得起伏跌宕,其它部分情节应该组织起一些波澜,一波三折,从而增添作文的意趣,也升华了作文的主题。

四、用一用

过渡:本节课由于时间限制,找准题眼,巧妙构思的方法肯定还有很多,请同学们在今后的作文实践中继续感悟归纳。课后请大家结合下面的点拨,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任选一题构思写作。

㈠题目:《我们的心近了》

要求:(1)不限文体(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名称和师生姓名。

点拨:《我们的心近了》,题目本身难度并不大,只要稍加分析,一般的同学都能判断出题目的题眼为“心近”。“近”是一个表距离的形容词,其对象是“心”,那么“心近”的内涵便是人与人之间能相互理解、相互沟通,彼此拉近了情感距离。通过分析,同学们便确定此篇文章宜紧扣“近”字下笔,把“心近”的实质写实、写活、写具体。

友情提醒:抓住题眼“心近”,还要注意文题里的一个“了”字,它内涵丰富。“了”字在题中限定了两个内容:1.“了”字表示时间已经过去,事情已经发生了。如果叙述的是正在“心近”的过程,那就偏题了;2.“了”字使题目有了前提,前提是“我们”的心在这之前是不“近”的。也就是说,我们原来因为某种原因,不能相互理解,现在又因为某种原因,沟通好了,彼此没有了隔阂,没有了误解(从中可见,“了”字虽小,作用却不可忽视。因此,对于题目中的任何信息都不可轻易放过,一定要细加揣摩,仔细品析,这样审题才能全面,文章才能写到位)。

㈡ 题目:好想,好想__________

要求:(1)补全文题。(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四、侧面描写

烘云托月

教情分析:

初中生写作,增强描写意识至关重要;只有通过具体的形象化的语言写人、记事、状物,把客观对象写得有声、有色、有味、有形,方能使读者产生亲临其境、如睹其人、如闻其声、如嗅其味、如见其色、如历其事的感觉。进入初三,如何在描写上使学生作文进一步升格,打造其亮点,指导学生在行文中学会“侧面描写,烘云托月”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训练目标:

1.明确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区别,理解侧面描写的作用。

2.掌握侧面描写的方法,合理运用侧面描写。

训练重点:

1.指导学生掌握侧面描写的方法。

2.指导学生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巧妙结合,使描写对象更加丰满形象。

训练流程:

一、古诗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投影片段一】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陌上桑》

1.请同学们齐读这几句话。

2.指名翻译这几句话的意思。

3.这几句话要表达什么意思呢?

(突出罗敷的美丽)

4.诗中没有出现一个“美”字,却将罗敷的美表达到极致,这种方法在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并运用这种描写方法——侧面描写,烘云托月。

二、围绕重点,讨论交流:

1.追本溯源,美点探究。

出示【投影片段二】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探究:①找出选文中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句子;

②选文中通过哪些手段来进行侧面描写的?有何作用?

(一是通过众宾客的反应来烘托,二是通过道具的简单来烘托;作用:烘托出口技表演者技艺之高。)

过渡语:请同学们按照以上要求和方法自主探究《小石潭记》片段——

出示【投影片段三】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小石潭记》

这段文字通过对鱼儿、日光的描写侧面烘托出潭水的清澈。

教者总结:

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区别:

正面描写:对描写对象(人物、事件等)直接进行描写。

侧面描写: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使其鲜明突出。

②侧面描写的作用:

以此显彼

烘云托月

2.拓展巩固,方法指引。

过渡语:侧面描写是对正面描写的补充,更能激起读者的想象力,那么如何进行侧面描写、烘云托月呢? 出示【投影片段四】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出示【投影片段五】

这天晚上的她真是惊人的美。……当她出现的时候,一个个脑袋此起彼伏,连舞台上的演员也对着她望,她低低一露面就使观众这样骚动。

出示【投影片段六】

时候既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里,呜呜地响,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比较以上三个片段,分析它们分别是从哪些角度来进行侧面描写、烘云托月的?有何作用?

学生交流,合作探究——

教师总结:

片段四是以物衬物,以蜂之闹、蝶之舞侧面烘托春花的艳丽;片段五是以人衬人,以茶花女在剧场出现时周围人物的反应来侧面烘托茶花女“惊人的美”;片段六是以景衬人,以故乡阴冷的天气和“没有一些活气”的景象来衬托“我”心情的悲凉。

三、总结归纳,要领指津:

过渡语:“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用五岳突出黄山;“红花虽好,还需绿叶相扶”,用绿叶突出红花。侧面描写丰富了作文描写的手段,与正面描写相得益彰,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

本节课我们就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学习侧面描写、烘云托月的技法——

出示【投影】

以物衬物

烘云托月

以人衬人

以景衬人

四、范文引路,佳作欣赏:

1.名家引领:

叶君健

时间是晚上八点,太阳虽然早已经下落,但暑气并没有收敛。没有风,公园里那些屹立着的古树是静静的,树叶子也是静静的,露天的劳动剧场也是静静的。

但剧场里并不是没有人。相反,人挤得非常满。每个角落里都是人,连过道的石阶上都坐着人:工人、店员、手艺人、干部、学生,甚至还有近郊来的农民——一句话,我们首都的劳动人民。从前面一排向后面一望,这简直像一个人海。他们所发散出来的热力和空中的暑气凝结在一起,罩在这个人海上面像一层烟雾。烟雾不散,海在屏住呼吸。

舞台上的幕布分开了,音乐奏起来了,演员们踩着音乐的拍子,以庄重而有节奏的步法走到脚灯前面来了。灯光射在他们五颜六色的丝绣和头饰上,激起一片金碧辉煌的彩霞。这个迷蒙的海上顿时出现了一座蜃楼。那里面有歌,也有舞;有悲欢,也有离合;有忠诚,也有奸谗;有决心,也有疑惧;有大公的牺牲精神,也有自私的个人打算。但主导这一切的却是一片忠心耿耿、为国为民的热情。这种热情集中地、具体地在穆桂英身上表现了出来。

当这个女主角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来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它上面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她开始唱了,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回音听不见,但是它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声。

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

他们看得入了神,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舞台上女主角的思想感情交融在一起。随着剧情的发展,女主角的歌舞渐渐进入高潮。观众的情感也渐渐进入高潮。潮在涨,没有谁能控制住它。这个一度平静下来的人海又忽然膨胀起来,戏就在这时候要到达顶点。我们的女主角也就在这时候像一朵盛开的鲜花,观众想要把这朵鲜花捧在手里,不让它消逝。他们都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起来,真像潮水一样,涌到我们这位艺术家的面前。观众和他打成一片。舞台已经失去了界限,整个的剧场就是一个庞大的舞台。

我们的这位艺术家是谁呢?他就是梅兰芳同志。过了半个世纪的舞台生活以后,现在66岁的高龄,他仍然能创造出这样富有朝气的美丽形象,仍然能表现出这样充沛的青春活力,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种奇迹只有在我们的国家里才能产生——因为我们拥有这样热情的观众和这样热情的艺术家。

【赏析】

本文最大的特色就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巧妙结合。文章开头以剧场周围的环境烘托出人们对这场演出的期盼之情,接着在第四小节从优美的唱腔、丰富的表情、优雅的动作等角度进行正面描写,充分突出艺术家精湛的表演技艺,然后又通过观众们的反应(“人海”的动与静、涨与落)进一步烘托艺术家舞台表演的精彩之至。

2.佳作点评:

心中的丰碑

晨雾被阳光射穿,如奶香四溢般散开。渐渐清晰的人影在我的心中站成一座永恒的丰碑。

阿华就是每天这时候给我们小区送水的。他比我大7岁,原本是应该坐在充满青春气息的大学课堂里,可不知怎的却干上了送纯净水的工,并且一干就三年。

有一次,我从铺子买了早餐回来,在小区门口正碰到阿华。他穿着一件粉红的T恤,肩膀上搭有一条毛巾,一双运动鞋亲密地套在那双有力的脚丫上。他依旧骑着那辆古朴无华的三轮车。车上有桶纯净水,在阳光的投射下,熠熠闪着粼粼的波光,与阿华招牌的微笑交相辉映,格外好看。

他看见我,笑容更盛,对我说:“你上次说家里饮水机烧坏了,让我给你托一个,我给你带来了。”他用手指了指车里,一台崭新的饮水机正在阳光下反射着迷人的光彩,我笑了。到了楼梯口;我想要帮他运一桶,怕他一个人会累坏。他摆了摆手,双手捋起衣袖,从车里摸出两个“铁提子”,圈住两桶纯净水水桶的颈部,弯下腰,双臂微屈,小臂上的肌肉便硬邦邦地紧绷起来,他朝前望了一下楼梯,深吸一口气,叫一声“起”。两只百十来斤重的水桶便奇迹般腾空,顺着阿华双臂的上下自由地提升,下降,好像是一只训练有素的鹦鹉紧紧依偎着主人——阿华。五层楼的高度,阿华一迈腿便攀了上去,好似登山健将,动作利索、干净,丝毫不拖泥带水。这高度,就算身轻如燕的我也不可能做到如此脸不红,心不跳,气定神闲。

阿华也检查了一下烧坏的饮水机,摇了摇头,将坏机和一只空水桶拿了下去,眨眼间就将新水机提了上了来。他先将新饮水机放在桌子上,摆好角度。转身两手捧过一只饱满的水桶,对着水口,慢慢摆正,扶好,又接上电源,那红色的指示灯便“啪”得亮起来,水桶中嘟嘟哝哝往上翻腾着水泡,快乐地大笑。

后来听邻居说起阿华,我才知道阿华是个苦命的孩子,十七岁就死了母亲,现在父亲又染了大病,他便辍学回家干起看送水的活。但阿华说过,他还在自学,将来还要去考大学。这是他母亲的企盼。邻居们有时会跟别的送水工发生口角,但阿华送水时,这种情况就从未发生。

我想,阿华虽然只是一名不幸的辍学送水工,但他从未放弃理想,乐观面对生活中的不幸。每当看见他披着晨曦,带着骄阳的身影,心中总不免生出一份敬意。她的坚强乐观,笑对生活,是我心中屹立不倒的永恒丰碑!【简评】本文最大的亮点就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巧妙结合,烘云托月,人物形象生动鲜明。文章首尾呼应,以温暖、和煦的阳光和阿华快乐的笑容联系在一起,烘托出阿华坚强乐观的性格;文中正面描述阿华送水的情形,侧面通过邻居的讲述,又显示了阿华好学上进、为人真诚的另一面,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感染力更强,从而使“丰碑”的内涵揭示得更加深刻。

五、学以致用,才情展示:

1.“你静静地离去,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多想靠近你,告诉你我其实一直都懂你。”满文军一首《懂你》打动了无数听众,请以“懂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取材于生活,抒发真情实感;②巧妙运用侧面描写、烘云托月的手法;③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的班级、人名;④书写工整规范。

2.生活中,总会碰上形形色色的人,总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某一天或者某一刻,一个细微的动作、一句温馨的话语、一次意外的相遇都会在不经意间荡起你心中的涟漪,激起你生命的震撼。那可能是一种温暖绵软的感觉,你可能会舌尖甜甜,嘴角翘翘,忍不住,想笑;也可能是一种略微潮湿的感觉,伴着一丝酸涩或刺痛,难以自抑地,想哭。那正是生命拔节的声音,你长大了!

请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贴近生活,关注内心,言之有物;②巧妙运用侧面描写、烘云托月的手法;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④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五、特写局部,点面结合【教学目标】

1.掌握场面描写的方法,提高场面描写的能力。

2.通过展现生活中经历的场面引发对社会的深入思考,使作文有深度。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点面结合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深入思考场面,使作文有深度。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气氛,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导入语:同学们喜欢篮球吗?今天老师带来三个非常精彩的NBA进球,让喜欢篮球的同学一饱眼福,让不喜欢篮球的同学感受篮球的魅力,请看大屏幕。他是谁?(明确:林书豪)生活中这些精彩的画面总是转瞬即逝,我们只有把他们完整的记录下来,才能成为永恒的回忆。除了视频记录设备,我们还有一件留住精彩的工具,那就是文字。所以,我们今天这堂课的主题就是场面描写。

二、初步认知场面描写

(一)明确场面描写概念:

请同学们阅读文段(—)

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 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 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刘姥姥拿起箸来,只觉不听使,思考:师让学生阅读后回答,场面描写的要素是什么?

明确: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

三、探究场面描写奥妙

(一)品读文段悟方法

师展示文段

(二)科代表拿着试卷,刚进教室门,同学们立刻蜂拥而至,好像是狗仔队见着了寻觅已久的大明星。科代表随即淹没在人群之中。“曾琴,98分!”“哇!”教室里一片惊叹。曾琴满脸笑容的拿到试卷回到座位。拿到试卷的人,有的伸长脖子到处问:“你考了多少分?”有的语带讽刺夸奖别人:“你考得好好哦!”还有的后悔的说:“早知道就不该改答案呀!”最后拿到试卷的林小雨,不断摆头,似乎在后悔不已,又似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怀疑老师将分数算错了,翻着卷子,念念有词的算分,结果丝毫不差。他气得把试卷揉成一团,觉得不妥,又打开,这时试卷就像泡菜坛子里的咸菜一样。他“唉”的一声趴在了桌上。“死得惨哦”,“看来不怎么样”,他后面的同学小声议论,“回去有笋子炒肉吃了”……在分数的指挥下,同学们奏出了喜怒哀乐的乐章。

思考:

1.这个片段描写是围绕什么中心去写的?

2.这段文字中的人物哪些是略写,哪些是详写?

3.讨论总结场面描写的写作方法。

明确:⑴以上这段场面描写是围绕成绩公布时学生的表现展开的,详略得当,生动形象。⑵场面描写要紧紧围绕文章主旨——一个“中心”(气氛)。⑶面点结合——两个“基础”。同学们在看电影或电视(包括风光纪录片)时,一定会看到摄影师不仅运用全景(远景)镜头反映大场面的画面,也常结合使用特写(近景)镜头反映局部个别的画面。这里的“面”指的是事物的全局和总貌(概括描写,顾及全局),“点”指的是事物的有代表性的局部(一个或几个方面的情景)详细描写,突出重点。这种把反映事物的整体、全貌的情况和反映事物个别的情况这两者紧紧地结合起来写的方法,就叫点面结合法。

另外还要知道几个小窍门:(1)特写镜头:人物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2)侧面烘托(口技课文里的侧面描写是典范)。

(二)迁移运用提能力

师展示文段

(三):

下课了,老师还没有走出教室,同学们就已经开始各做各的事情了,有的同学上厕所,有的同学讨论作业,最热闹的是任君杰在开个人演唱会。教室里一片喧腾。

1.请评价这段场面描写。也就是要求同学们来找找这段文字的不足,重点围绕以下方面进行讲评:是否渲染整个场景气氛;是否使用点面结合的方法;点的描写是否抓住了人物的神态、动作等,是否写具体;语言是否生动,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没有;是否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2.请生选择文段三中的某一句话进行口头修改,并让生现场展示、互评

3.展示修改后的文段三

下课了,老师扯着嗓子布置今天的作业,满座学生仅十余人听着,其余人早已开始成就自己的大业了。一时间,教室百态,尽收眼底,二分之一者问老师留了哪些作业,四分之一者冲向WC。其余人在关注着任君杰开办的小型演唱会。

此时,教室里像炸开了锅,一片沸腾。哎呀,还真有点派头,偶像小天王任君杰大显身手,拿着扫帚当吉它,一只荧光笔当麦克风,开始表演了。他清了清嗓子,暗示为他伴奏的铁哥们准备。老韩像鬼魂一样悠然飘来接过“吉他”。“在你的心上,自由的飞翔……”呵,还真是神气十足,任君杰的个子比较矮,在人群中像个跳蚤,他越唱越起劲,自我陶醉得把眼睛都闭上了,像获胜的将军走过凯旋门一样。“谢谢大家……”,自恋使他的声音十分响亮。他把头一甩,摆出一个沉思者的造型。他的“铁杆粉丝”十分兴奋,“再来一个!”“偶像!签名!”……喝彩声、起哄声把课间十分钟推向了高潮。

叮铃铃……上课了,喧闹的教室立刻安静下来,像澎湃的潮水开始退潮了。同学们回到座位上,由于课间十分钟使大家紧张的思维得到了有效缓冲,同学们又聚精会神地去迎接新的课堂。

4.顺势提出,你们初三的课间是什么样的?请以《课间十分钟》为题目进行一段场面描写,当堂完成。

5.生完成后先自己修改,然后同桌交换修改并做出评价,对习作中出现的精彩构思和生动的语言给予表扬,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

6.小组讨论推荐展示作品,让学生自己感悟写作中的优劣得失。

7.师小结、简评。对于多而复杂的事、景和活动,我们在动笔前,一定要有“点面结合”的表达意识,想好“面”,选好“点”,这样才能在文中重点泼墨于“点”,突出重点人物和活动,同时又有“面”的描写,烘托整体气氛。从而形成有点有面、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最佳效果。

四、新题体验:

【新题展示】

1.他们

2.的滋味

思路点拨:这两个作文题都要求能够运用场面描写表现中心,这就对选材有一定的要求。“他们”这个文题要求写群体形象,是写一群人,或是一类人,只要能够在特定的场景中写出典型人物的表现,从而表达中心。“的滋味”是一个半命题作文,这就要求作者在补题上有利于场面描写,如观看篮球赛的滋味、考试的滋味等。

【范文引领】

他们

初三(18)班

张鹏

六年级的暑假,我游了趟三峡。时光荏苒,那烟雨中的白帝城和那朦胧的神女峰早已流出记忆之河,可那大山里卖石子的孩子,他们成为了我永不消逝的记忆……

毒花花的太阳如血鞭抽打着大地,尽管在着万林之中,但仍然是热。船顺着江水靠岸,这里是巫峡的一个小山村。刚下船,一群孩子仿佛一只只小蜜蜂追逐着花儿朝我们涌来。他们一个个黑黝黝的脸庞像熟透了的高粱膨胀着,汗水像洪峰一样从他们的额头、鬓间倾泻而出,但他们并不忙着擦拭,而是向我们奔来。

“阿姨,买一块石头吧!可漂亮啦!”

“叔叔,看看石头吧!”

“爷爷,买一块作纪念吧!”

……

一个个清脆的喉咙发出长长的叫卖声,久久地回荡在山谷中,仿佛树林深处长长的猿鸣,震撼着我的心。

我们顺着导游的指向上山去。一路上。那一群卖石子的小孩跟着我们不停地叫卖着。我看着看着,发现几个小孩上身穿着陈旧去不掉色的红色校服,他们无论走到哪里,总是昂着头挺着胸,总是饱满着精神,总是不停地叫卖着,奔跑着。突然,一个身着红色校服的小女孩走到母亲前面,她先是重重地咳了两声,然后发出如同乌鸦撕叫般沙哑的声音:“阿……阿姨,买块石头吧?”母亲爽快地答应了。与她闲聊间得知,原来这一群孩子是这村庄的小学生,家里穷,只得出来卖石子赚钱,他们首先要有一套新校服,然后有一套新文具……望着周围一个个小孩子,望着他们消瘦而淡黄色的脸,望着他们一些人红校服,一些人还没有新校服而穿的粗布大衣,望着他们一个个东奔西跑的样子,我情不自禁地低下头。曾几何时,我因为名牌而闹得家里天翻地覆;曾几何时,我因为几只掉色的文具盒而丢之弃之;曾几何时,我因为学校生活的无聊而垂头丧气……

站在山头,我静静地望着江水。周围那一群孩子在烈日的曝照下仍撕心竭力地叫卖着,每卖出一块石头,他们总会乐滋滋地咧开干裂的嘴唇,轻轻地在衣服上蹭蹭光亮的硬币,然后塞进衣兜里。他们每个人的眼睛都如此的澄净,仿佛充满光韵的璀璨银河,又如那泉眼生生不息的净泉,从那里,我看到了他们每个人的梦想,每个人对梦想的渴望,对梦想渴望的强烈……

这一遭游三峡,这一群卖石子的小孩,他们明净的双眼深深地镌刻在我内心最感动的地方,镌刻在记忆深处的云锦中……

他们

初三(18)班

柳彬

他们,是指我可爱的同学们。

我且以一日为载体,诉说一段精彩的生活。

序曲

闹钟舞动着双锤,释放它所有的能量与激情,我按了四遍才将它制止,拖着半醒的身躯,终于晃悠到了校门口,虽说是早晨,却并不乏活力四射的人,瞧我眼前这一位。一面狂蹦,一面向嘴里送烧饼,身后的书包早已迎风飘起,像只风筝拖着长长的书包带挂在身后,双脚因为高频率地摆动已分辨不清左右,但脚上那对鞋却是格外扎眼,我之所以说是一对,是因为我认为鞋是分公母的,而那位仁兄脚上的,绝对不是“原配”。

课堂上的阿橙是徘徊在现实与虚幻间的,但沉默的他偶尔也会冒上几句。化学老师一向以幽默风趣著称,临近下课,她笑着对大家说(那笑里分明藏着一把刀):“今天晚自习默写,不过关的跟我‘约会’。”阿橙一听“约会”,随即加了句:“晚餐。”同学们齐声问道:“去哪儿啊?”他不紧不慢地说:“惠乐呗!”全班笑成一团。

据《校园宝典》显示,政治课是治疗失眠的最佳时间,但作为祖国未来花朵的我们,又怎么能把宝贵时间浪费在睡觉上呢?大家应该抓紧一切时间看漫画、看小说、传纸条……当然,会周公也不失为一良策。瞧!阿明不是旁若无人的趴在桌子上流着口水吗?再回首,小胖正在专注的喷他的发胶,小三正在继续昨晚的小说,我汗然,可怜的政治老师还在继续他的“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那么的忘我。

不要认为同学们什么时候都不认真学习,中考临近,谁都憋足了劲头,番茄这一回数学终于拿满分了,这对于百胜将——豆丁无疑是个打击,谁都知道,打盘古开天辟地以来,这两人便扛上了,幸运的是,中途冒出个第三者——贝贝,冲击了两极格局,却不想,很快就又成了三足鼎立……

墙上的挂钟一刻也不停歇的走着,黑板上的倒计时一天天少着,我知道,我与他们在一起的日子不多了,但我相信,在若干年后的某一天,我依然记得他们,记得我可爱的同学们!

初三的滋味

初三(6)班

唐莉尧

“这道题怎么做,教我一下。”

“嘿,昨天晚上小说更新了没。”

“哈哈,我终于解出来了。”

到了初三,耳畔总是充斥着这样的话语,初三的滋味,也迅速弥漫开来。

早上上学时,同学们总是一路小跑着,怕错失一分一秒的学习时间。瞧那位仁兄,一手紧紧地揪着那随风飘舞的书包带,一手将面包使劲往嘴里塞,整件校服在风中凌乱的飘着,仔细一看,那鞋子还不是“原配”。

第一节课是数学课,身材矮小的数学老师在前面眉飞色舞地指画着那面目全非的二次函数,他讲得很费力,我们听的也很费力。前排的学生瞪大了双眼,希望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线段、关系式,而后排呢,那“西伯利亚平原”不正是在讨论玩游戏的技巧和经验么?那“格陵兰岛”不是在集体春眠么?而那分布在各个地区的小岛屿不也是在若无其事地吃着零食么?老师偶尔会停下来做一段思想教育,却也只换来大家不屑的笑声。

下课,是个完玩乐学习的好时光。有几个同学挤在一起讨论题目,也有些同学拿出习题奋力拼搏,而更多的,是趴在桌上养精蓄锐,三三两两聊天。走廊似乎是个旅游胜地,那里总是挤满了人:或是倚在栏杆上故作文艺范地欣赏景色;或是三三两两地进行殊死决斗,发出各种不堪入耳的惨叫声;或是悠闲的走来走去,再走来走去,走到上课才回班。但不管怎样,只要听到班主任那串清脆的钥匙声,所有人都如亡命徒般冲进教室,满脸惊慌状。教室中的同学也随机应变的回到自己的座位,收起小说和零食,从桌洞里掏出作业,埋头故作沉思状。

当然,初三的主旋律应当是紧张且急促的毕竟只剩下了一个月的时间,同学只间互帮互助,共同学习的氛围也在这时格外浓厚,记得满满的笔记本,打满标注的试卷和浓浓的黑眼圈都是我们努力的见证,桌子上的倒计时数字一天天减少,离中考的日子也越来越近,我也会细细品味初三的滋味,品味和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在一起的日子,一起拼搏,一起奋斗,共享这初三的滋味。

六、凤头豹尾

画龙点睛

学情分析:

创设一个好的开头结尾,不仅可以使全篇文章生辉,而且还起到“先入为主”的效果,能给阅卷老师一个很好的印象。初三学生对作文中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部分学生的开头结尾水平还不错。在人们为靓丽的开头结尾喝彩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一部分学生作文开头结尾站在“灯火阑珊处”,有的则黯然无光,有的则饮泣沙场。因此,我们应该让初三学生重视作文开头结尾的写作,并给他们支招,使学生写出“凤头”“豹尾”。

训练目标:

1.引导学生懂得写好作文的开头结尾的重要性。

2.掌握入题要快、扣题要紧、点题要明、结尾要翘的行文原则。

3.学会开头结尾的方法,并在作文中加以灵活运用。

训练重点:

1.学会开头结尾的方法,并在作文中加以灵活运用。

训练方法:自主学习,合作讨论,讲练结合。

训练时间: 2课时。

训练流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开头结尾——三分钟决定作文等级

中考作文阅卷的情形究竟怎样呢?制约作文质量等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

一般来说,一份作文到面前,我们只需要浏览二下作文标题、开头、结尾,再结合文章中间部分内容,就基本给作文判了分。有些同学作文很出色,但却得不到高分,原因何在?关键在于不懂考场作文奥秘,具体说,就是不懂得运用、装饰作文的标题、开头、结尾等,让自己的作文一出场,就以炫亮的姿势吸引阅卷老师。一定要注意作文开头结尾的艺术。

2.“凤头豹尾”之说

元人乔梦符说过,写文章需要“凤头”(小巧玲珑、短小精美),“猪肚”(内容丰富、健美充实、容量大),“豹尾”(干脆利索、收束有力、画龙点睛)。

【课件展示】1凤头豹尾

画龙点睛

(一)过渡:将文章的开头比作“凤头”,意在强调开篇之重要。我们写作文时,必须重视文章的开头。特别是阅卷时间非常有限的考场作文,若能有一个别出心裁、让人耳目一新的开头,一定会让你的文章增色不少,将会在众多作文中脱颖而出,博得阅卷老师的“欢心”,印象分自然不低了。所谓“凤头赢得百媚生”说的便是这个理。

二、例文导学,探究“凤头”

过渡:那么,怎样的作文开头才是“凤头”呢?请同学们认真悟读《导学案》中中考满分作文或教材中经典文章的开头,思考,你能悟出哪些开头的好方法。

【课件展示】2

例一: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多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背影》)

例二:西沉的红日,仿佛是喝醉了酒似的,把缕缕落寞的橘红涂满天际。古老而沧桑的小道上充满着迷离的格调,宁静而幽雅。天地万物似乎都酣醉在这片短暂的美丽之中,没有了一切声响。(选自中考满分文《那悠扬而美丽的琴声》)

例三:伴着年关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踩着原野初融的残雪,你姗姗走来,明眸含情。你用爱的温馨,使我蜡黄的脸庞泛起红晕;你用爱的吟唱,唤醒我迷茫的信念。我,不再忧郁、沉闷、彷徨,也不再坐等、观望、祈祷,我要振作,寻觅、追回你以及你给我曾经编制过的那个七彩的梦幻!(选自中考满分文《情寄春风》)

例四:我快要死了——

我躺在病床上,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十分寂静,偌大的房间里,只能听得见我微弱的呼吸声。护士只有到吃药打针的时候才会进来,而且很少和我说话。我已经习惯了,我不会有太多的报怨,因为我知道我快死了。我凝视着窗外,告诉自己要坦然面对死亡。(选自中考满分作文《感受生活之美》)

例五:唉,我怎么跟这么个“出土文物”同桌:不买零食,自带饮水;不穿新衣,补丁巴巴;还用布袋缝了个文具盒……浑身上下冒出土气酸气小气。(选自中考满分文《我的同桌》)例六: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爱心是久旱后的一场甘霖裂的心田;爱心是汪洋中的一个航标(选自中考满分文《把爱心带给他人》)

例七:“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每当耳边响起这熟悉的旋律,自己就遇见了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感觉格外亲切。(选自中考满分文《歌声与微笑》)

例八:“今年夏天太热了!干脆明天去买空调。”妈妈边吃饭边说道。

“买空调,买空调!你只知道享受,应该节约点钱供孩子以后上大学,简直不会打算。”奶奶唠叨着,脸上没有了笑容。

“你年纪大了,应该享受享受,今年70岁了,还能活多久嘛!”妈妈随口答道。

我心里纳闷着,她们有时说话不投机,但很少闹矛盾,今天的气氛很紧张,人们常说婆媳间没有血缘关系,所以很难相处好。(选自中考满分文《责任》)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讨论)

三、总结归纳,要领指津

过渡:请大家汇报一下讨论结果。

1.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课件展示】3

阅卷者心语

技法归纳

例一: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多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背影》)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可直接交代人物或通过描写人物肖像、语言、行动等点题;叙事为主的记叙文,一开头就可以点明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有关背景,进入主题。

开门见山,直接入题

【课件展示】4

阅卷者心语

技法归纳

例二:西沉的红日,仿佛是喝醉了酒似的,把缕缕落寞的橘红涂满天际。古老而沧桑的小道上充满着迷离的格调,宁静而幽雅。天地万物似乎都酣醉在这片短暂的美丽之中,没有了一切声响。(选自中考满分文《那悠扬而美丽的琴声》)作文的开头采用背景描绘法,为下文讲述故事营造了一种凄迷而静谧的氛围。这样的作文开头形式新颖,烘托性强,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写景状物,渲染气氛

【课件展示】5

阅卷者心语

技法归纳

例三:伴着年关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踩着原野初融的残雪,你姗姗走来,明眸含情。你用爱的温馨,使我蜡黄的脸庞泛起红晕;你用爱的吟唱,唤醒我迷茫的信念。我,不再忧郁、沉闷、彷徨,也不再坐等、观望、祈祷,我要振作,寻觅、追回你以及你给我曾经编制过的那个七彩的梦幻!(选自中考满分文《情寄春风》)

中考中,用几句恰当的议论抒情做开头,或感染读者,或点明主旨,领起下文,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这种凝练优美而又充满睿智的开头往往能引起阅卷老师的好感。

抒情议论,确定基调

【课件展示】6

阅卷者心语

技法归纳

例四:我快要死了——

我躺在病床上,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十分寂静,偌大的房间里,只能听得见我微弱的呼吸声。护士只有到吃药打针的时候才会进来,而且很少和我说话。我已经习惯了,我不会有太多的报怨,因为我知道我快死了。我凝视着窗外,告诉自己要坦然面对死亡。(选自中考满分作文《感受生活之美》)

这篇文章的开头设计了一个悬念:“我”快要死了。于是读者不由得被吸引住了,会想,他怎么会快要死了呢?他得了什么病?后来会怎样?这一连串的问题自然而然地把读者的目光带到了下文,使读者迫不及待想知道下文。

这种开头方法,抓住了人们阅读时的好奇心理,精心设计吸引读者阅读,效果很好。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阅卷者心语

技法归纳

例五:唉,我怎么跟这么个“出土文物”同桌:不买零食,自带饮水;不穿新衣,补丁巴巴;还用布袋缝了个文具盒……浑身上下冒出土气酸气小气。(选自中考满分文《我的同桌》)

就是以退为进,先抑住某一个人或事物,然后确立自己的观点或主题,以达到突出的目的。

这种开头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有很好的效果。

欲扬先抑,波澜起伏

【课件展示】7

【课件展示】8

阅卷者心语

技法归纳

例六: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爱心是久旱后的一场甘霖裂的心田;爱心是汪洋中的一个航标(选自中考满分文《把爱心带给他人》)修辞是语言运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巧妙而又贴切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常能使语言增添许多风采。在考场作文中考生若能熟练运用修辞手法扮靓语言,定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示例中运用比喻、排比手法生动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语言亮丽多彩,读之令人耳目一新。易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开头如此不凡个良好的印象。

巧用修辞,展示文采

【课件展示】9

阅卷者心语

技法归纳

例七:“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每当耳边响起这熟悉的旋律,自己就遇见了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感觉格外亲切。(选自中考满分文《歌声与微笑》)这篇文章从一首流行歌曲入手,引发文中人物的思考,使思绪回到从前,巧妙地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

引用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若是记叙文、散文则可以引用歌词、诗句,以引发下文,便于叙事抒情。此外,还可引用古语、俗谚、对联等等

巧妙引用,突出主题

【课件展示】10 示

阅卷者心语

技法归纳

例八:“今年夏天太热了!干脆明天去买空调。”妈妈边吃饭边说道。

“买空调,买空调!你只知道享受,应该节约点钱供孩子以后上大学,简直不会打算。”奶奶唠叨着,脸上没有了笑容。

“你年纪大了,应该享受享受,今年70岁了,还能活多久嘛!”妈妈随口答道。

我心里纳闷着,她们有时说话不投机,但很少闹矛盾,今天的气氛很紧张,人们常说婆媳间没有血缘关系,所以很难相处好。(选自中考满分文《责任》)

记叙文的写作要善于制造矛盾,故事有矛盾才会有吸引力,在产生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文章的曲折性、可读性会大大加强。

这篇文章一开头就将婆媳之间的矛盾展示出来,为故事的进一步展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突出矛盾

(也可称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法”)

2.要点点拨

记叙文开头的作用,一是点题,二是引出下文。

好的作文开头即“凤头”,应做到:一简、二新、三美、四当。所谓“简”,就是开头力求简洁明了,不罗嗦重复。所谓“新”,就是开头不落俗套,新颖别致。所谓“美”,就是开头力求给人以美感,让人能够得到美的享受。所谓“当”,就是要符合内容的需要,开头为内容服务。

【课件展示】11

凤头:一简、二新、三美、四当

文章开头的写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不过提示了几种常见的写法。在写作当中,有时并不是单一地使用某一种方法,而是几种方法结合使用。究竟使用什么方法开头,要从文章的整体构思出发,要从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出发,来选择最恰当的方法。

四、范例引路,小试牛刀

1.精美开头欣赏

(要求学生从方法和好处两方面评析)①“大风起兮云飞扬”,深秋一路放歌,来到了一片树林。枯叶正在泛黄,摇摇欲坠,经歌风一震,便化为蝴蝶飘向了四面八方。(《枯叶与落红》)

点评:这段景物描写渲染了浓绿不在、芳菲凋零的感伤,引出了下文枯叶与落红间的对话,作者酿造的意境之美,令阅卷老师折服。

②你可见过《八骏图》中那昂首嘶鸣的骏马?你是否记得孟德笔下“老骥伏枥”的豪言?你是否仍能听见那踊跃田间垅上,躬耕不辍的群马嘶言?(《骏马,自当嘶哮江山》)

点评:作者开头连用三个设问句,启发读者思考,气势奔放,耐人寻味。

③如果忘记是春天里消逝的冰层,那么铭记就是灼灼其华的桃花;如果忘记是夏季里落英缤纷的桃瓣,那么铭记就是映日别样红的荷花;如果忘记是秋天里已无擎雨盖的荷花,那么铭记就是犹有傲霜枝的金菊;如果忘记是冬季里比西风更瘦的残菊,那么铭记就是傲雪独立、犹有暗香的雪梅!(《四季,镌刻心灵的石碑》)

点评:作者用一组排比句、比喻句开头,通过自然现象诠释忘记与铭记,取譬贴切,意蕴丰厚。

④“冬末春初,天空很纯净,纯净得像一块没有灰尘的玻璃,仿佛敲一下就可以听到很清脆的声音。没有风,开着窗,那一串风铃静寂无声,仿佛是沉睡了。伫立窗前,我抬头看那一串风铃,绿色的丝线连缀着淡黄色的橘皮——这是一串很特别的风铃,想知道它是怎样诞生的吗?”(《聆听幸福的声音》)

点评:这个开头既用细腻生动的描写烘托了一种静谧美好的气氛,又设置了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来统领全篇。

⑤“回首岁月碾过的痕迹,发觉总有那么一些东西是生活的风雨无法抹去的。”(《轻叩记忆的门环》)

点评:这个开头用简洁的语言提示了文章的要点,让人一看便知作文要写的是生活中使人无法忘怀的一些事情。

2.小试牛刀

①以“我的财富”或“重读父亲”为题,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方法,写两个开头。

②交流评析。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激趣导入

1.复习旧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篇文章的开头是很重要的。文章有了好的开头,不仅能带动全篇,使文章顺利展开,而且能抓住读者,引人入胜。上节课我们一共学习了哪些“凤头”之技?(指名回答)

2.明确重点

作文的结尾也是一道重要的“工序”。写得不好,会使文章结构松弛,黯然失色。写得好,会使文章浑然天成,大添异彩,真可谓“回眸一笑百媚生”,这一笑,可使人驻足,令人心动。

【课件展示】1凤头豹尾

画龙点睛

(二)二、例文导学,探究“豹尾”

过渡:那么,怎样的作文结尾才是“豹尾”呢?请同学们认真悟读《导学案》中中考满分作文的结尾,思考,你能悟出哪些结尾的好方法。

【课件展示】2

例一:【首】都说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都说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而理想的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便是梦想的花季。

【尾】花季中,我希望自己能永远记住先哲的那句良训: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选自中考满分文《把梦想带给花季》)

例二: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吧,把爱心带给他人,带给那些失学儿童,带给那些孤寡老人……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当你把爱心献给他人时,你也获得了莫大的幸福。要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选自中考满分文《把爱心带给他人》)

例三:自然的色、自然的香、自然的味、自然的美,这一切都源于自然。自然是伟大的,是神奇的。它与生活是那么的近,那么的紧。品味自然,不就同品味生活了吗?(选自中考满分作文《品位生活》)

例四:佐拉说:“人生——只有两分半种的时间:一分种微笑,一分种叹息,半分种的爱。”在我看来,在我陶醉于欣赏母亲的梳妆中,那一分钟的微笑不是勉强,那一分钟的叹息之后不再是叹息,而是爱的传递,母亲将她对生命的爱,对生活的爱,对亲人的爱融于平日的点滴中,我忘情于其中了。(选自中考满分文《陶醉》)

例五:其实宁静就是那么简单。一个浅浅的微笑,一句贴心的话语,一颗能包含一切的心灵,足以使一张紧绷的脸松弛开来,让笑容在人们脸上轻轻地绽开。那笑容就如徜徉在天边的云朵,轻轻地点缀着那片蔚蓝的天,清新而自然。(选自中考满分文《从天空想到的》)

例六:风停了,暴雨也结束了,太阳重新露出了笑容,两代人的那扇玻璃也被那片残阳熔化了。太阳在远处逐渐隐去,消失在一片晚霞中,两者混为一体,没有距离。(选自中考满分文《雨中品读》)

例七:徐志摩相信自己是金子,才有了心中的康桥;

达芬奇相信自己是金子,才成就了蒙娜丽莎的微笑;

苏轼相信自己是金子,才有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相信自己是金子,才能成就我自信一生和光明前途。(选自中考满分作文《我是金子》)

例八:回家后,妈妈关切地问我:“下这么大的雨,是怎么回来的?”我趴在妈妈耳边。悄悄地对她说:“是天使用爱的翅膀将我送回来的。”(选自中考满分作文《天使的翅膀》)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在“学案”旁做批注)

三、总结归纳,要领指津

过渡:请大家汇报一下讨论结果。

1.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课件展示】3

阅卷者心语

技法归纳

例一:【首】都说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都说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而理想的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便是梦想的花季。

【尾】花季中,我希望自己能永远记住先哲的那句良训: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选自中考满分文《把梦想带给花季》)首尾呼应是考场作文中最实用的方法之一。一般情况是作者先在开头提出文章的中心。然后在结尾时再次强调。照应开头。从而使文章的中心鲜明突出。你看在上例中,小作者运用首尾呼应的方式,以优美的诗一般的语言凸显了文章的主旨——理想的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便是梦想的花季。

首尾呼应点睛

【课件展示】4

阅卷者心语

技法归纳

例二: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吧,把爱心带给他人,带给那些失学儿童,带给那些孤寡老人……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当你把爱心献给他人时,你也获得了莫大的幸福。要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选自中考满分文《把爱心带给他人》)考场作文讲究情感真挚,要写出自己对真善美的呼唤,对假丑恶的鞭挞。这种情感不仅局限于自己,还可以在文章结尾发出真挚的呼唤,号召大家一起去追寻真善美,一起去鞭挞假丑恶。上面小作者真情呼唤,言为心声,表现了自己美好未来的向往之情。主题,给读者以强烈的心灵震憾。

言为心声

【课件展示】5

阅卷者心语

技法归纳

例三:自然的色、自然的香、自然的味、自然的美,这一切都源于自然。自然是伟大的,是神奇的。它与生活是那么的近,那么的紧。品味自然,不就同品味生活了吗?(选自中考满分作文《品位生活》)一篇好的文章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要具有哲理启发性。如同欣赏一支优美的乐曲,曲虽终但余音缭绕,给人留下无穷的韵昧。你看,在上面一段文字中,作者在结尾巧妙发问,引发读者思考,将文章的意蕴加以深化。体现出作者思考的深刻性与独特性。

巧妙发问

【课件展示】6

阅卷者心语

技法归纳

例四:佐拉说:“人生——只有两分半种的时间:一分种微笑,一分种叹息,半分种的爱。”在我看来,在我陶醉于欣赏母亲的梳妆中,那一分钟的微笑不是勉强,那一分钟的叹息之后不再是叹息,而是爱的传递,母亲将她对生命的爱,对生活的爱,对亲人的爱融于平日的点滴中,我忘情于其中了。(选自中考满分文《陶醉》)古今中外,名言佳句很多。作文结尾之时,若能巧妙引用,定能使文章增色许多。这一例引用了名人言论,既增添了文采又加深了文章的意境。效果很好,同学们应加以学习。此外,引用的范围可大些,如俗语、谚语、流行歌词等均可引用。

引用佳句

第二篇:初中作文序列化教学初探(推荐)

初中作文序列化教学初探

惠民县大年陈镇中学

作文教学现状:

目前,我们的作文教学出现少、慢、差、费等现象。每周两节作文课,我们利用的不是很好,学生作文水平提高慢、成效低,学生只关注教师的批改评语,具体到自己作文的优缺点却认识不足,至于修改更是无从下手。从语文教师的角度说,平时的作文训练目标宽泛而随意性较强,因而收效甚微。教师的作文教学水平基本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虽然每次作文都有目标,但三年后能达到怎样的具体目标,初中三年的作文教学该按照怎样的具体方案实施,少有人探讨。针对如上情况,我校语文教师从上学年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开始探讨作文教学的思路与方法,并一致认为要想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应重视作文的指导与讲评,开展初中三年序列化写作训练。于是我们结合各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先进学校的作文教学经验,我校语文教研组初步制定初中作文序列化教学方案。“序列化”:

所谓序列化是指针对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以阅读教材为典范,使阅读与写作贯穿起来,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步骤、有坡度地引导学生进行的写作训练。此训练既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又能学以致用,学生会更容易获得学语文、写作文的成就感。序列化的目的旨在探索、构建初中作文序列化训练的理论框架和训练体系,解决写作教学中的高耗低效问题,让写作训练走上科学高效的健康轨道,从而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语文素养。序列化作文教学三年规划 :

纵观七——九年级教科书,写作都是安排在每一单元末尾的阅读教学之后。序列化作文就是依托“单元情景话题”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勾连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引导学生进行有步骤、有目的、有坡度地写作训练。

七年级: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真情流露无错字,叙述扣题层次清”

第一学期: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真情,学会仿写借鉴。从学校、自然、社会生活中观察体味,综合自己的感受加工成文,主要借鉴范文仿写。要求能写出内容真实、主题突出的记叙文,力求文中不出现常见错别字和病句,最少写满500字。

第二学期:继续观察生活进行仿写训练。要求内容真实,学会筛选写作材料,对内容的安排有条理,详略得当,段与段之间能紧密地衔接。不少于500字。

八年级:言之有情,言之有文。“典型材料为我用,生动形象表真情”

第一学期:主要在上一学年基础上巩固提高。要求学会选取典型材料为我所用,文章能包含感情,学会通过适当议论抒情表达自己的情感,突出写作目的和主题。最少写满600字。

第二学期:在言之有情的基础上,要有文采。文采不一定就是词藻华丽,而在于精当的遣词造句,丰富细致的描写,本学期重在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进行形象的描写。最少写满600字。九年级:言之有理,言之有度

“旁征博引内容丰,以古鉴今理论清”

第一学期:继续巩固记叙文的写作,同时增加议论文。在写作中要求合乎道理,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思路。要求爱憎分明,立场坚定,不说偏激和反动的话。能旁征博引,能以古鉴今,联系实际,反映热点问题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能适当拔高,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不少于600字。第二学期:主要结合中考作文考题练习写作,继续巩固提高。多推荐优秀的范文,重在限时写作,字迹清晰、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序列化作文教学初探 :

我校序列化作文教学自去年始以年级为单位,由各备课组长带领,立足本年级作文要求,结合教材写作编排体系有序进行。三个年级每两月各派一位教师上汇报展示课,以体现教师的作文教学梯度、学生的写作水平,而后召开教研会,共同讨论作文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并商讨制定相应的作文教学、讲评策略,有的放矢地指导下一步的作文教学。

经过一年的写作指导训练,三个年级的学生都有了不同层次的提高。如段祖香老师针对初三学生执教的“拟题训练”,她结合众多中考的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指导学生拟定合理的作文题目,并使学生明白拟题原则,学会了多种拟定题目的方法,这就等于擦亮作文的眼睛,让题目“先声夺人”。顺次推进,段祖香老师又执教了“扮靓开头”,在作文开头上给予学生恰当的写法指导,“万事开头难”,可学生在听了段老师的课后茅塞顿开,作文不再是让他们头疼的事,写作的信心倍增。王彩虹老师针对初二学生两次执教“场面描写也精彩”,她博采众长,选取文学作品中精彩的场面描写片段,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进行多维度思考、训练,学生的场面描写精彩了许多。这两位老师的写作指导课深得教研员王迎春老师的好评。王老师通过多我校作文教学的调研,对我校作文教学予以肯定和鼓励,并给我们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更好地指导了我们的作文教学。

在指导学生作文的同时,我们同步进行的是作文讲评,以加强“后作文教学”。我们采用“评语激励法”、“优秀习作展示法”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作文教学的始终,我们还尝试运用了多种形式的批改方式:如集中批改、一对一批改、投影批改、打印批改、学生小组互批互改、结对子批改、班级交换批改等,及时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跟进,批了改,改完再批,学生也就在批批改改中学到了写作的知识,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技能。序列化作文教学设想:

反思过去一年的作文教学,老师们尽管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但回头看去却也是零散的、无序的,没有形成序列化作文教学体系。因此,这一学期开始,我们语文组老师结合各年级的认知特点及教材编排体系进行了序列化作文教学体系的探讨。

经由语文老师商定,初步设定每个年级每个学期写作7篇作文,由同年级语文老师根据序列化作文教学规划结合教材编排体系确定七个作文训练点,然后分工合作。每一个写作训练点都有主备老师准备材料、筛选信息,确定写作指导流程,完善课堂教学。每周一派一位主备老师上汇报课,一周一个年级,三周一个轮次,全体语文教师参与听课、磨课,执教老师根据大家的提议进一步完善内容,而后存到语文组共享文件夹,以备后期分享。其他老师也可根据自己的作文教学经验,不断充实、完善其内容,也可以同一课题多种方法,提倡多元化作文教学。这样一来,一学年我们便可以制定出初中三个年级每个学期的作文训练重点,形成完整的初中作文教学体系。现在,这项活动我们正在进行中。目前,七年级已完善“从生活中学写作”、“如何写人记事”两个作文训练点,当然,这两个作文训练点都是依托仿写完成的;八年级已完成“景物描写添异彩”、“细节描写画人物”两个训练点;九年级已完成“材料作文专题训练一、二”全方位进行作文指导与训练。

这一学年我们将立足长远,坚持写作指导训练,以完善初中三年序列化作文教学体系,从而全面提高我校语文教学水平,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当然,作文教学只是一个点,我们还配合作文教学开展了一系列语文活动,如美文阅读、现场作文、诗文朗诵赛、演讲比赛等,去年我们还成功举办了我校“第一届汉字书写大赛”,“第二届汉字书写赛”于11月份中旬开始举行,历时一个月。这些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生活,开拓了学生视野,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活了学生的创作欲望,学生由怕写作文变为想写、愿写作文。尽管如此,作文教学仍是任重而道远,我们还只是刚刚起步,希望通过几年的探索我校能形成完善的作文教学体系,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迈向一个新的台阶。更希望在座的语文老师给予我们帮助,提供给我们更好的作文教学的方法与思路,谢谢!

大年陈镇中学语文组

2014 10

第三篇:初中作文序列化有效训练教学案设计

初中作文序列化有效训练教学案设计

总目标:

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养成积累生活素材的习惯;与阅读教学相结合,通过具体文体表达技法的指导与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和相应的作文能力,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质。

七年级

一、写作训练目标:

1.培养写作兴趣;2.指导观察、联想、想象的方法;3.养成思考和表达的良好习惯。

二、写作训练内容: 1.观察事件,完整叙述。2.观察人物,抓住特征。3.观察景物,多角度表达。

4.在叙述、写人、绘景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5.运用联想和想象等手法,丰富写作内容。

6.从教材中借鉴基本的表达技巧,如以小见大、欲扬先抑等。

三、序列训练参考:

1.作文序列训练(1):以小见大 参考题目:那些不能随风而逝的往事 2.作文序列训练(2):详略得当 参考题目:童年的那些玩意 3.作文序列训练(3):伏笔与照应 参考题目:美丽的误会

4.作文序列训练(4:欲扬先抑

参考题目:用欲扬先抑的技法,自由选点写作。5.作文序列训练(5):景物描写 参考题目:校园之秋

6.作文序列训练(6):情景交融 参考题目:我的初中生活

7.作文序列训练(7):外貌描写 参考题目:我的语文老师

8.作文序列训练(8):动作描写 参考题目:记我的一次户外活动 9.作文序列训练(9):场面描写

参考题目:选择你生活中见过的一个场面写下来 10.作文序列训练(10):正侧面描写 参考题目:补写训练《班会课上》 11.作文序列训练(11):想象 参考题目:续写(材料略)

八年级

一、写作训练目标:

1.学习多种表达技巧;2.能写复杂记叙文;3.会写简单的说明文。

二、写作训练内容:

1.在记叙的基础上,适当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2.运用多种描写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事物。

3.运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写作手法,具体地表达对生活的某种认识。

4.运用设置线索、伏笔照应、悬念过渡等常见手法布局谋篇。5.抓住事物特征,合理安排顺序,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学写简单的说明文。

三、序列训练参考:

1.作文序列训练(1):结构 参考题目:作文材料《母亲的硬币》 2.作文序列训练(2):议论 参考题目:友爱在 中

3.作文序列训练(3):记叙中的直接抒情

参考题目:用第二人称,向你最(思念、亲近、信赖、在意)的人倾诉„„

4.作文序列训练(4):主题 参考题目:好想说声谢谢你 5.作文序列训练(5):插叙

参考题目:要掌握插叙的手法,除了本节讲过的注意事项之外,还应注意什么?请根据你的写作经验,再归纳一两项,写在日记本上。

6.作文序列训练(6):过渡 参考题目:根据你的理解,分析下文(文章略)哪些地方需要过渡,并选择适当的方式补充过渡内容。

7.作文序列训练(7):设置悬念

参考题目:运用悬念技法,构思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8.作文序列训练(8):记叙中的细节描写 参考题目:考砸了

9.作文序列训练(9):线索

参考题目:认真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思考:若要利用两个片段写成一篇作文,应以什么为线索?

10.作文序列训练(10):托物抒情

参考题目:将本节所训练片段整理成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11.作文序列训练(11):借景抒情

参考题目:续写作文片段:“汽车出发了,我坐在车上„„” 要求: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表达某种情绪,如伤感、快乐、寂寞等,但文中不可出现此类字眼。

九年级

一、写作训练目标:

1.会写简单议论文;2.能限时写高质量的考场作文。

二、写作训练内容: 1.命题类议论文。2.给材料类议论文。3.一事一议议论文。4.审清题意,明晰文体。5.扣题立意,构思布局。6.调动积累,合理运用。7.精心拟题,明确提纲。8.推敲开头,巧设结尾。9.斟酌用词,流畅表达。

三、序列训练参考:

1.议论文写作指导(1):鲜明地亮出你的观点

参考题目:写身边的生活,比如打扫食堂,可说浪费、谈节约、我也说道德等,300字左右。

2.议论文写作指导(2):作文就是说话

参考题目:对“学生难管”这一说法,发表看法,可赞成,可反对。自拟题目,写成一篇500字左右的简单议论文。

3.议论文写作指导(3):学写“一事一议”

参考题目:材料作文:“管这件闲事对不对?”(材料略),自拟题目,做到观点鲜明,论证充分,以理服人,字数600字左右文。

4.考场作文指导(1):审清题意,明晰文体

参考题目:《除夕夜,我哭了》《聊一聊那些快乐的往事》《那一次,我很受启发》《想起你是很温暖》

5.考场作文指导(2):精心拟题,构思布局 参考题目:以“真爱”为题构思。6.考场作文指导(3):谋篇布局,拟列提纲

参考题目:以《我们班》或《我们组》为题,边构思,边列提纲 7.考场作文指导(4):巧饰“凤头”出华章

参考题目:请以《这就是幸福》为题构思一篇文章,并为这篇文章写个出色开头。

8.考场作文指导(5):笔下珠玑媚人眼

参考题目:请以“男孩·女孩”为话题,综合运用所学的方法,构思一篇文章。

9.考场作文指导(6):调动积累,合理运用 参考题目:为 陶醉

分享

0

第四篇:作文训练序列化实施小结

作文训练序列化实施小结

石横中学 刘燕花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和重要内容之一。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现象依然存在。但我想,作文既是一种技能,它显然是须经过不断的训练才能形成的,而这种训练应该是有其序列性,应该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训练。下面就从此观点出发谈自己一点粗浅的想法。

一、提供多样练习,形成丰厚积累

作文是通过遣词造句正确表达自己思想的一种技能。这就涉及到语言的积累和情感的积累。如何形成积累?仅仅靠口头指导说“要注意观察生活”、“要体验生活”、“要重视阅读”。学生做起来恐怕就茫然不知从何下手了,也就谈不上兴趣。所以,必要的有趣的练习是不可少的,这种练习首先要破除“作文必须成篇”的观念,要把作文的各种要素分解落实到多样的练习中。

其一、鼓励学生写随笔日记。

这是观察生活的练习,是学生形成情感的沉淀、积累时代往息的方法。刚开始时,学生往往不知从何写起。那么就该告诉学生,这是自己同自己的对话,生活中的点滴感受、思想上的片刻闪光、都可以付诸文字;对某一现象、某一事件的看法,也可通过三言两语作记录。学生毕竟是情感丰富的,他们的思想也还处于急剧丰富的阶段。他们其实是有很多话要说的,而这里又没有什么限制,想说就说。一旦养成写随笔的习惯,他们心灵流淌出来的是源源不断的活水。经过一阶段的练习,学生的作文逐渐成篇,时时可见新鲜的语言、精彩的议论、真挚的情感。这里面的文章比起先前的命题作文真有天壤之别,学生真正做到了我手写我心,找到了倾诉情感的地方,体会到了写的乐趣。同时要“写”势必要反思,这就使学生对情感进行纯化和沉淀,强化了情感体验;而生活中的人与事又时时触发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去关注、去思考,这使他们的文章很有时代感,有着丰富的时代信息。

其二、促进遣词造句的积累。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也有很多“作文”的机会。对老师的提问回答是一种口头作文;对课后题的书面加答,也是一种作文;如果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仿写、去缩写、去续写,那更是很好的作文练习。

其三、形成创新思维的积累。

要想避免作文中千人一面的现象,这需要学生一定的思维深度,更要有一种敢于突破的精神,这就是创新。如何让创新意识深入学生心灵深处?我觉得大而空的指点不如小而实的练习。我想“释字释词”应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这里的释字不是按照字典来解释,而是要求发挥想象力,自己独立地根据字形来解释一个字的含义,这种解释不一定是准确的,但要求一定要有新意有创造性,可以曲解,也可以直解,也可以完全凭借想象作全新的解释。这样做让学生体会了用语言进行创造的乐趣。有人把“画”释成“把大地的美景都镶嵌在一个框里”,这是诗意的解释;有人把“浊”释成“一杯水里有虫子就脏了”,这是哲理的体现。“释字”练习一阶段后,接着进行“释词”的练习。有位同学对“夕阳”是这样解释的:“夕阳是大自然所赐的绝妙之景。它是美好的,因为它的绚丽和红艳;它也是凄冷的,因为它会很快逝去。然而,夕阳给我的感觉,不仅仅是它的美,更多的是它带给人们的欣慰与遐想。辛苦了一天的人们,看见夕阳,就会有一种回家的渴望浮上心头,似乎这血一般的夕阳更是这一天辛劳的回报,这泛着橙光的天空不也象征着一种收获吗?在我的眼里,家的感觉也像这夕阳的颜色——温馨。”这样的练习充分调动了积极性与创造性,达到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二、提供美文典范,指导写作技巧

经过以上第一阶段的训练,学生的阅读写作情况应大为改观,原来的一些知识势必满足不了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这时教师需提供他们典范性的文章,作精剖细析的讲解,指导他们掌握写作技巧。

1、记事的技巧。

写人在于通过外貌、动作、神态的描写把人写“活”(写出神韵),记事重在突出曲折和紧凑。教材中小说部分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范例,祥林嫂的外貌、葛朗台的动作、周瑜的环环相扣的计策按排等写法,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要深入剖析其技法,让学生明白写人重在显示其个性,表现其神韵;记事重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并以这些为范文进行模仿创作。当然以上是分项的指导与练习。除此这外,还要给学生提供整体的范例。

2.表达的技巧。

要想自己的文章出奇制胜,就要在新字上做文章。包括文体新、标题新、选材新、结构新、语言新。

文体新是指在平时给材料作文时不要被议论文一种体裁所局限,而要多做一些记叙文及其它散文类的作品。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记叙文比议论文写,更容易出文采。

标题新可采取以下方法 :a、以数字作标题。如《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b、以设问作标题。如《爱是怎样炼成的》显而易见是模仿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c、用名言作标题,同样也可收到吸引人的目的。如《梅花香自苦寒来》等。

选材新。要求在议论过程中选取新颖、高雅的材料来作为事实论证。新颖,即不用或少用常用的材料,注重选择新近出现的人和事,选择新近看到的社会热点、科技信息,在时间上出新。当然,对于陈年旧事,如果能在角度上出新,换一个人们未曾注意的角度,发现其中的内涵,老事例也能出新意。

语言新。是指在论证时,运用一些排比句、比拟句、反问句以及诗化的语言,增强了文章气势,增加了文章美感。

三、优化组合模式,全面提高能力

经过以上的训练,学生的作文应该是上了一个层次,但要想真正达到全面提高的程度还需老师的不懈努力。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是题目的确定。有人曾对中美作文教学进行比较,其中一条是:“中国的作文题其涉及的内容或小而实,或大而虚,隐性限制较多„„”这就提醒我们在选题上要注意放松束缚,要选择一些开放性的题目,给学生以充分的空间和自由,张扬其个性。使他们觉得作文不再是一种苦差,而是一种快乐的创造。

其次是改变评价体系和批改模式。教师要具备编辑的“眼光”和“慈母”的“爱心”,不求全责备,而应呵护亮点,及时表扬作文中出现的优点,让学生扬长避短。我们知道编辑选择稿件的标准是稿件的价值,这个价值体现在创新中,而不仅仅停留在行文如何完美、结构如何合理这些方面上。对于学生的作文不能单以分数高低来下结论,应批注出文章“好”在哪里,“新”在和处。评价作文时要以学生的创作积极性为其出发点,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对存在的问题宜个别交流,且宜用商榷的方式,教师应以慈母般的关怀去增强他们对作文的信心。

第三、要加强调配外阅读的指导,达到全面提高的要求。鲁迅曾说过他的创作是靠自己的阅读摸索出来的,南怀瑾也曾在回答为什么能达到这么高的国学水平时说是得益于小时候的古诗文背诵,当然这是老生常谈了,但又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读与写是密不可分的,互相促进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就在阅读。唯有阅读,才使笔下鲜活;也唯有写作,才知阅读之美味。也惟有使阅读和写作结合,才可能使学生的作文具有深厚的文化积累,具有人所难及的哲理深度。

正如顾黄初强调的:“作文教学改革,关键在于贴近生活,这就是‘根’”。贴近生活,提高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提高写作各种文章,提高书面解决社会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便是真正提高写作素养。而写作的序列化便是提高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第五篇:小学作文序列化训练研究方案

小学作文序列化训练研究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的有关精神,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循序渐进,读写结合,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构建小学作文教学的目标序列,体现小学作文教学中的科学性、整体性、系统性,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学生习作的作文教学方法,以作文教学改革为动力,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

二、课题的提出 1.发现问题

2011年12月31日,昌乐县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韩传工到我校,和我校各年级语文教学骨干教师进行了习作教学的首次研讨活动。在这一次习作教学座谈会上,大家畅所欲言,提出了当前语文习作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诸多建议,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当前小学低、中、高年级习作教学存在“脱节”(作文教学没有单独教材,无计划。目前使用教材的版本不同,而且教材虽按单元编排了一些读写内容分散编排于各单元,但是教师对教材往往理解不够,固有的作文教学序列不能了如指掌,加之教师各管一个学年,年段之间衔接往往处理不好,这就造成了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计划不明,各行其是,无所遵循),造成了作文教学中出现了种种难题(比如小学一、二年级语文教学过分强调以识字教学为主,忽视了作文训练,到了三年级才开始抓作文教学,起步太晚;

一、二年级忽视说话和写话的训练,三年级一开始就搞命题作文、习作训练坡度太难等)。因此,要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要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就必须重视对小学作文进行序列化训练的研究。2.教学论依据(1)学生主体原理

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学生是受教育者,而要使学生有效地学习,就必须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体,在“作文序列训练”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体现。就学习知识而言,它是个自学过程;就能力形成而言,它是个自我实践过程。这一切,都明显地体现教育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2)参与过程原理:我们的教学活动,不仅要重结果,更要重过程,就是说不仅要使学生知道学什么,而且更要知道怎么学,“作文序列训练”是把学生引导到学习的过程中去,使他们形成创造能力。“作文序列训练”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自己参与了认知过程,所以它是符合参与过程的原理的。3.系统论依据

学校教育是一个大系统,它包括语文教育。“作文序列化训练”是语文教育的一个系统。这系统又与课堂教学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体现着系统科学的观点。

(1)“作文序列化训练”体现着系统的整体观,在进行“作文序列化训练”活动时,必须从语文教育系统的整体出发,着眼于系统整体的要求。在进行每一活动时,势必要考虑到它与整个语文教学的联系系,考虑到整个学段、学年、学期的教学要求。这样“作文序列化训练”即体现语文教学的总目标,又体现某一阶段的具体目标,它和课堂教学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并各司其职。

(2)“作文序列化训练”体现着系统的有序观,系统整体的元素、部件和局部之间是相互联系和制约的,这种联系和制约又是有规律、有秩序的。“作文序列化训练”也是有序活动,它是按照难易顺序循序渐进,而不是杂乱无章,随意进行的。

(3)“作文序列化训练”体现着系统的动态观。系统是活的机体,在元素之间,元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都存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活动,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也是一种动态的平衡与稳定,“作文序列化训练”正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在训练中学习知识,在活动中训练能力,开发智力,形成创造力,在训练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这样“作文序列化训练”本自就是一个流动的过程,体现了系统的动态观点。

4.《课标》要求呈现序列化。

第一学段(1~2年级)写话要求:(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第二学段(3~4年级)习作要求:(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第三学段(5~6年级)习作要求:(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7)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1.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根据小学习作教学的两个任务:一是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即语言表达能力;二是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即认识事物的能力,通过培养认识能力,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这两方面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小学的全过程。在小学各年级,习作的要求是逐步提高的。在低年级主要是写句子,写话的训练,在中年级主要是写片断到写简单的记叙文;高年级主要进行篇的训练。从三年级开始,教材中习作训练每单元安排一个重点训练项目,这些重点训练项目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训练序列,课堂习作教学扎扎实实地落实好每一个作文训练重点,教给方法,总结规律,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2.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搜集和分析相关的文献资料,形成对本课题的有关概念的认识与思考。寻求理论层面的支持,构建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

(2)案例研究法:通过对典型教学案例进行分析,从个别到一般,透过现象来揭示其内在规律,从而逐步构建小学作文教学的目标序列教学的模式。

(3)行动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总结、推广研究成果,根据随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修订课题计划、调整实施方案。

四、课题研究的原则

1.开放性原则。在教学观念上,要紧密联系生活,既要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社会,又要把生活的活水引入课堂教学;在教学内容上以现行教材为载体,但又不局限于现行教材,课内与课外自然衔接;在教学模式上,保持一种鲜明的教学风格,但又不固守一种单一的模式,力求用多样化的作文教学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在教学方法上,坚持启发式和讨论式,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索、发现新知识;在作文评价上,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要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考试只是评价的方式之一。

2.民主性原则。在作文教学的课堂里,教师既是学生写作的设计师,又是学生创新学习活动的“经纪人”,学生则拥有相应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空间,可以随意地捕捉流动于生活的事物。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

3.科学性原则。本课题要求参与研究与实验的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科学施教,也就是教师要以科学地教去引导学生科学地学,要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勾兑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把科学施教的落点放在指导学生科学地学上。4.可操作性原则。本课题研究与实验的长点在于能够积极吸收作文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从钻研教材、编制教案、组织教学到安排活动、质疑问难等,都必须具有可操作性,便于学习和借鉴。

五、课题的具体操作形式

(一)课题研究的进程

本课题研究分以下几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2012.1~2012.3):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准备阶段分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准备前期(2012.1~2012.2):成立课题组,加强对课组成员有关素质教育理论和习作教学有关理论的学习与培训;以调查研究学习为主,了解我校作文教学取得的方法经验和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形成我校《作文序列化训练研究》的课题研究方案。准备后期:(2012.2~2012.3)通过理论假设、实验研究、分析总结,提出《小学作文序列化训练研究》的理论框架。第二阶段(2012.3~2014.3):实验研究阶段

根据《小学作文序列训练研究》的理论框架,确定各年级阅读作文的训练目标。根据训练目标,各年级的教师分别在自己的年级、班级进行作文研究。阶段性成果表现形式:学生当堂看图写话和快速作文训练。展示教师学生的习作成果。

第三阶段(2014.3~2014.6)课题总结阶段

对“作文序列研究”进行更加深入地研究,并在原有研究基础上做好结题前的准备工作,按时结题。总结阶段成果表现形式:提交《作文序列化训练研究总结报告》。分阶段汇编《作文序列化训练研究优秀论文(或案例、教案等)集》。

(二)主要措施

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展开,提高研究水平,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主要落实以下工作措施:

1.建立组织机构,落实工作责任。不仅把构建小学作文教学的目标序列作为研究项目,而且把它作为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创建学校特色、实施课程整合的突破口。为加强对课题研究的领导,切实保障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教科室、教务处组成的课题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同时,由语文骨干教师组成课题核心小组,具体负责课题方案的设计,教学资源的研发,实施过程的指导、调控、检查、评价等等。

2.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研究水平,加强校本培训,服务作文教学。基于构建小学作文教学的目标序列前瞻性强,可供老师借鉴的教学案例寥寥无几。要驾驭实践,提升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我们切实把理论学习作为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基础工作来抓。采用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研读相关的理论专著,积累有价值的理论学习材料,并认真进行反思。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教科研知识,提升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3.寻求外部支持,重视专家引领。我们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为课题组成员创造学习机会。邀请教研部门的有关专家来校指导,就如何进行小学作文教学的目标序列进行研讨,为科学、规范地进行课题研究提供了帮助。

4.重视过程管理,加强考核评价。我们一方面明确课题组成员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职责,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确定好研究专题,制订好研究计划,要通过研究课、论文等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切实加强对教师从事研究工作的考核、评价和激励。对在教科研中成绩突出的老师在评优、晋级等方面予以优先。

(三)具体安排

1.2012年2月,召开课题开题会,邀请县教研室的专家和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研究通过研究方案。

2.2012年3月,召开课题组第一次研讨会,研讨主题是:小学各段(低、中、高段)作文教学应达成的目标,制定各年级习作序列化训练计划,学习、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研究。

3.2012年4月和11月,召开第二、三次研讨会,研讨主题是:小学各段(低、中、高段)作文教学的批改和讲评并组织好低、中、高三段作文教学的示范课,积累研究材料,形成阶段性研究报告、进行习作教学论文、金点子案例评选和相关课题结题。

4.2013年4月和11月,召开第四、五次研讨会,组织低、中、高三段作文教学的示范课,对课题研究进行中期总结,收集各种资料,展示研究成果,撰写中期研究报告,进行习作教学论文、金点子案例评选和相关课题结题。

5.2014年3月到6月,对“作文序列研究”进行更加深入地研究,并在原有研究基础上做好结题前的准备工作,按时结题。总结阶段成果表现形式:提交《作文序列化训练研究总结报告》。分阶段汇编《作文序列化训练研究优秀论文(或案例、教案等)集》。申请教研部门进行课题结题鉴定,并在教育教学中推广应用。

六、课题研究的目标体系

(一)预期成果

1.提交《作文序列化训练研究总结报告》

2.分阶段汇编《作文序列化训练研究优秀论文(或案例、教案等)集》

3.积极参加上级各部门组织的相关活动。

(二)目标体系

1.总体目标:构建小学作文教学的目标序列,体现小学作文教学中的科学性、整体性、系统性,逐步探索出一条从“仿说—听说—看说—会说”到“仿写—看写—会写—评写”的作文教学的新路子,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先说后写,连句成段,仿导结合,循序渐进,从段到篇,整体设计,从易到难,全程训练”的作文教学方法。这样构成一个由简单到复杂、层次清楚、螺旋上升、系统完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训练框架,使学生作文有“序”可循,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别是写作水平和能力,促进我乡小学语文教学取得更大的成绩。

2.成果状态目标

(1)课堂教学成果状态:①面向全体学生设置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应达到的学习要求及其社会价值;②构建小学作文教学的目标序列,体现小学作文教学中的科学性、整体性、系统性,从一个全新视角能动地处理教材;③把启发式与讨论式的衔接点定位在指导学生科学地学上,促进大多数学生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飞跃;④精心设计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的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⑤积极营造生动、活泼、主动、民主的课堂氛围,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⑥紧密联系生活,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2)教学质量成果状态:教学质量居同类学校前列水平。

(3)教师成果状态:从参加教育科研,形成一支视野开阔、作风踏实具有较高的创新素质的教师队伍。

(4)学生成果状态:低年级应侧重于说话、写话;中年级应强调较为有序的句段、语段,后再练习写简单的文章,不必强调特色;高年级应致力于篇章,尽可能地要求有序、有物。练习方式力求多样,以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七、研究小组成员名单

1.课题研究指导小组:韩传工 张国宏 张丽娟 杨曰伟 李瑞霞 李雪梅

2.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组 长:宋中江

副组长:张国宏 张丽娟 杨曰伟

成 员:杨曰伟 李瑞霞 李雪梅 王萍 张玉清 胡文峰 刘海花等 附:

习作教学序列化训练相关参展材料

01.课前一分钟演讲材料(内容、图片、评价、计划、总结等)。(1——6年级)

02.每日书写(练字)材料。(1——6年级)

03.写话训练材料。(1——2年级)04.日记训练材料。(2——6年级)05.习作训练材料。(3——6年级)06.主题阅读训练材料。(1——6年级)07.经典诵读训练材料。(1——6年级)08.读书笔记材料。(3——6年级)09.图书角创建使用材料。(1——6年级)10.小学生写话训练指导。(1——2年级)11.小学生习作训练指导。(3——6年级)12.习作训练金点子案例。(1——6年级)13.习作教学创新奖材料。(1——6年级)14.习作教学燎原奖材料。(1——6年级)15.习作教学序列化训练研究材料。(1——6年级)16.课外阅读评价机制研究材料。(1——6年级)17.习作教学教师随笔。18.习作教学教学反思。19.习作教学论文。20.习作教学教学案例。21.写话、习作教学公开课材料。22.教师学研笔记。23.读书节活动材料。24.学生现场作文材料。25.学生优秀作文选。26.小学生每日写话盘点。27.学生作业展评活动材料。28.习作教学研讨活动材料。

(1——6年级)(1——6年级)(1——6年级)(1——6年级)1——6年级)

(1——6年级)(1——6年级)(3——6年级)(3——6年级)(1——2年级)(1——6年级)

下载九年级初中作文序列化训练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九年级初中作文序列化训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一作文序列化有效训练[精选合集]

    《初一作文序列化有效训练》教学案设计 根据初中生认知发展规律和情感发展规律,在认真研究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拟定七年级整个学年的训练重点:七年级以认识自我、感受青春为......

    高考作文序列化训练专题十

    高考作文序列化训练专题十 描形绘神露本真,悠悠人事萦心语 ——记叙文的表达训练 [真题展示] (2012·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

    初中八年级作文序列化有效训练教学案设计

    初中八年级作文序列化有效训练教学案设计 一、写作训练目标: 1.学习多种表达技巧;2.能写复杂记叙文;3.会写简单的说明文。 二、写作训练内容: 1.在记叙的基础上,适当运用抒情、议......

    初中作文序列化有效训练教学案设计(5篇范文)

    初中作文序列化有效训练教学案设计 总目标: 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养成积累生活素材的习惯;与阅读教学相结合,通过具体文体表达技法的......

    初中主题班会序列化方案

    初一主题:“三自”养成——我成长 (自尊、自控、自主) —、初中生活我适应——告别童年,走进初中。 二、日常行为我规范——学习《中学生行为规范40条》 三、中学守则我遵守——......

    作文教学序列化

    初中语文作文序列化教学研讨会 之心得体会 布艳萍 首先感谢各位领导和同事给我的这次学习机会,让我有幸聆听了黄厚江、程翔、肖家芸、吴昕欣等四位名家的写作课与讲座。 作文......

    九年级作文专题训练

    九年级作文教学专题系列训练 九年级作文专题训练 — 切题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掌握切题的具体要求和方法。 2.能针对写作实际分析在切题方面失分的原因。 3.能运用切题提升......

    九年级作文训练

    走在求索的小路上,为不安分的心、为自尊的生存、为自我的证明,路上的辛酸已融进我的眼睛, 心灵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坚定„„ 走在人生的小路上,我们会收获太多的感动、太多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