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622中西哲学史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
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
考研学习中,专业课占的分值较大。对于考研专业课复习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中公考研为大家整理了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622中西哲学史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并且可以提供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希望更多考生能够在专业课上赢得高分,升入理想的院校。
2011年真题答案解析
第一部分中西哲学史
第一单元中国哲学史(本单元选答1、2、3题)1.解答:(1)“一阴一阳之谓道”,天地万物包括人类生活都有阴阳两个方面、两种力量在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推移,二者相反相成、不可偏废,由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它包涵以下内容:
(1)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阴、阳两个方面的矛盾运动,它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因;一事物和它事物的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外因。
(2)阴阳两种对立因素既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依存,又互相排斥、互相斗争。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中,又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3)阴阳两方面的矛盾运动具有普遍性。它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4)阴阳两方面的矛盾运动又具有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关系,就是个性和共性的关系。我们观察和分析事物的矛盾运动,就是要学会从个性到共性,再从共性到个性的思维方法,从中找出解决矛盾的具体办法。
(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是我们必须掌握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2)
1.“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是儒家关于仁学思想的核心论述,但遭到不少现代学者的批评。其中,相当重要一点就是,有子将家庭伦理道德与国家政治道德混淆在一起,并将两者基础都归之于孝弟。
2.从现代政治学的角度,我们很容易发现,中国传统社会延绵数千年之久的家国同构政治体系,其政治道德基础正是有子所提的“孝弟”。而现代民族国家的政治体系,其政治道德基础则可能是“民主、人权、自由”等。事实上这两种政治体系的道德基础都是被预设的,被其社会所公认,无需证明的。正如初等数学上“两点间直线距离最短”的公理一样。因此,要想彻底的分析两种政治道德基础的异同,就必须从分析“孝弟”和“民主、人权、自由”两个“政治道德公理”入手。
(1)很明显“孝弟”是一种基于血缘关系而衍生出来用于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由于血缘关系有着明显的生物基础性。因此,“孝弟”在处理家庭关系上具有相当高的先天合理性。问题在于,这种处理家庭关系的准则,在为家之本的基础上,能否推广至国,成为为国之本与?而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就是家国同构,把家庭和国家混淆在一起。事实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更多资料,请关注中公考研网
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
上,中国传统社会正是这样做的。因此,也就有了后面“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这样中国传统的国家就有了合法性,任何犯上作乱者就是不“孝弟”之人,自然也就会被众人所唾弃。但是,混淆家、国总是有一定的风险,存在被人识破的可能。为了彻底解决这个可能性,孔子再做了一下手脚,将“孝弟”提升至“仁之本”,这样“孝弟”就变成了为家、为国之本了。这样犯上作乱者不仅是不“孝弟”之人,更成为了“不仁”之人了。
(2)现代民族国家理论则明确了公德和私德,区分了国与家之间的区别。但是和“孝弟”一样,“民主、人权、自由”依然也是预设的价值观,并没有其合法性的完全证明。为了处理“好犯上作乱”者,在“民主、人权、自由”的框架内,民族国家对为“犯上”者制定了一个选举的游戏规划,以用于维持社会稳定。
2.解答:
(1)所谓神仙的存在,代表着信仰,并通过信仰开启自身、显示自身以及守护自身,而与诸如“史实”、“解释”、“想象”之类的东西无关。葛洪论述神仙的存在,采用的就是构建神仙境遇和塑造完美神仙位格的方法,所以,葛洪在《神仙传》中描述了大量由人到神的故事,同时,这些人物“神仙”都有名有姓,有事迹可考,甚至不惜直接坐实为历史人物,从而分享了历史的“实在性”。如葛洪谈到的彭祖,不仅绘声绘色地谈到了他的全部生平,而且,借人物之口,描述了他全部的信仰。所以,葛洪揭示神仙存在的办法,就是在肯定其真实存在性的同时,表达他们信仰的可行性。
(2)在论述如何成仙时,葛洪认为“变化者,乃天地之自然”,所以,从承认物质变化的客观性为前提,葛洪得出“变化是客观的、绝对的”,也即“物类可变”的结论,并在《抱朴子内篇·黄白》中把物类变化的范围推得很广。在葛洪看来,变化是没有极限、没有范围的。事物会自然地从一种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类型,如高山变为深渊,深谷变为丘陵,等等。变化可以为人所掌握、控制。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干预自然的变化,就能让这些变化为人所用。人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促使事物按照自己的愿望发生改变,如铅为白色,可使它变赤,此即金丹术。一切在变,一切能变,这就是道教的物类变化观。这种观点当渊源于东汉王充、晋干宝的观点。物类变化观肯定了变化的绝对性,却没有考虑到变化的条件性。变化总是在具体的时间、空间等条件之下发生的。不加分析地奢谈变化的绝对性是错误的,而且会把人对变化的认识引导到错误的方向上而忽视了对变化的科学研究。不过,历史上曾经存在过僵化的自然观,主张“物之变化,固自有极”,《论仙》所引的“物各自有种”。相对于把物质看作静止不变的僵死观点,道教的物类变化观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葛洪进而从人工变化的有效性推出了人可以通过修炼变形为仙的结论。《对俗》说:“若道术不可学得,则变易形貌,吞刀吐火,坐在立忘……幻化之事,九百有余,按而行之,无不皆效,何为独不肯信仙之可得乎?”可见,道教的物类变化观是为论证其宗教信仰而提出来的,是其宗教信仰的理论基础。它被用来解释人羽化成仙的可能性、炼铅汞为仙丹的可能性、各种变化之术、神仙无所不能的种种神通与变化自在。道教在继承和发展古代哲学的变化观时,总免不了将它与自己的宗教信仰糅合起来。这正是宗教哲学与一般哲学的差异之所在。
3.解答:
1.良知与致良知说是阳明“教之三变”的最后教法,也是他心学思想发展的高峰[2]。良知与致良知说不仅将本体与工夫、未发与已发、心与物、内(主)与外(客)、静与动、知与行整合为一体,圆融而无碍,使他的形上心学更具有精微和开放的特点,而且也简易化、实践化了学习圣人的修养工夫,容易唤醒实存主体的自我心性豁悟,使每一个体在超越与实践两个层面同时展现成德的自由,获得精神生命的安顿。
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更多资料,请关注中公考研网
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
2.良知一辞源于孟子:“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其后宋儒如横渠、二程、朱子于良知良能都无系统之发挥,陆象山虽提及“良知之端,形于爱敬,扩而充之,圣哲之所以为圣哲也”然亦未见全面之阐述。惟阳明直承孟子心性理论主张,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论说最为周延具体,且将人性“四端”与良知结合起来说:“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6]”按照孟子、阳明的意见,良知乃是内在的德性真实、本然的至善,是先验的道德潜能或道德理性。人心本有道德价值和伦理素质,此道德价值和伦理素质不学而能,不虑而知,但又可随时呈现,当下切己体验。终极超越之价值意义上的良知是天赋的、先验的,它不需要任何逻辑的必然性的推论,也根本不在知性或知识的分析范围之内。
3.“致良知”作为一个命题则是由概念“致”与概念“良知”组成。“致”有两层涵义:一是为良知的一种圆满状态,这是”致良知“的诠释目的与归宿;二是,指“扩充”,因为良知虽为人人自有,但要把它实现出来,需要一个“致知”的过程。这两层涵义显然是辨证统一的,也就是说“致良知”之“良知”是诠释对象,但实际也包含了诠释主体。换言之,“良知”既是诠释主体也是诠释对象,因为只有诠释主体与诠释对象合一,“致良知”方能实现。因此,“致良知”的基本涵义就是“良知”致“良知”。良知即是“吾心之良知”。而良知的内容却包含了世界一切理,这样,我们“致良知”同时也就“致良知”的一切内容。因此,“良知”是心与理的统一。天理必须是本心,才有能动性,才能外化、异化,并实现其自身于外界。在良知里,心与理是同一的,而又是有区别的。因而,“吾心之良知”,是诠释主体,或“致良知”的主体;“良知之天理”,是诠释客体,或“致良知”的对象。
第二单元(本单元选答1、2、3题)1.解答:
(1)赫拉克利特的存在主张,即永恒运动的一团活火。而这个主张的可能依据,一方面来自经验观察,另一方面则是理论思辩。
(2)我们可以有“同一条河流”这样的概念,但在现实中不存在与“同一条河流”相对应的事物。因为,我们头脑中的概念总是静止的,不变的,我们头脑中可以有一个静止不变的“同一条河流”的概念,但这个概念所对应的对象却是变动不居的。我站在长江边上指着滔滔江水,说:“这是长江”,但话音未落,我所见的长江的面目已非,它已不是我刚才所指的那条长江了。因此,从严格精确的意义上讲,不存在所谓的“长江”,也不存在所谓的“同一条河流”。所谓的“长江”,所谓的“同一条河流”,都是对变动不居的现实世界的近似的、不精确的摹写。由于概念总是只能对现实作近似的摹写,黑格尔对此很不满意,所以不遗余力地要开发出一套叫做“辩证法”的理论。黑格尔意欲把人们头脑中的概念辩证一番,把概念的意义看成是发展的、变化的,是包含自己对立面的“对立统一”,以为这样一来概念就与现实能保持一致了。
2.解答
1.由《巴门尼德篇》(132c-133a),我们可以知道:若“型”(或“形式”)使分有物相似,那是因为分有物像“型”,所以“型”必定像分有物;那么为了说明“型”和分有物之间的相似,又必须设立一个使它们相似的新“型”。以此类推,需设立无限新“型”,即陷入无穷倒退。所以“分有”无法解释个体间的相似关系,事物不是因为像而分有“型”。亚里士多德将以上“分有”的无限倒退称为“第三人论证”,即:如果需要第三者来说明两个事物的关系,那么需要设立无限多的第三者。第三人论证又称为“外在关系说”,即如果两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更多资料,请关注中公考研网
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
事物间的关系是外在于它们的独立存在,那么需要设立无限多的外在关系。
2.由上可知,《巴门尼德篇》的论证,实质上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即:知识和事物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以及知识是否能认识事物。尽管柏拉图划分了意见的对象和知识的对象,却还是未能完满地解决问题,这是因为苏格拉底和巴门尼德谈到神的问题上,却又得出了“相是不可知的”结论。
巴问:神具有知识自身,他将可知道我们世界里的事物么?
小苏:为何不?
巴答:因为我们已同意了对于我们世界里的事物,那些相没有它们所有的能力,我们世界里的事物对于它们也没有,但这两类里的每一类只和它自身有关系。从上面的对话可知,神是属于“相”的范围,神有“知识之相”,亦即最精确的知识;但这最精确的知识只以“相”为对象,因此神不能认识我们世界里的事物。这必然得出如下结果:即“相”的范围和个别事物的范围相互隔离,因此“相”只和“相”互有关系,却和个别事物无关系,“相是不可知的”。
3.面对以上种种诘难,用文本的原话说:小苏格拉底将如何来“拯救现象”呢?而“拯救现象”的关键实际上在于极端相反的相或范畴能不能相互结合,也就是必须进一步追问:在什么条件下相反的“相”能相互结合。
4.前面归纳起来无非就是讨论“一”和“多”的问题,但如果要谈到具有相反性质的“相”如何相互结合的问题,这就需要设定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就是作为基点的不再是孤立的“一”,而是与“是”结合的“一”。即“是的一”。“是的一”是一个整体,以“一”和“是”为组成部分。由于每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一个“是的一”或一个“是者”,所以那当作基础的“一”就是一个“多”,而且是无限的“多”。由于“是的一”的部分为整体所包围,所以在“一”上既结合着“整体”和“部分”这对相反者,也结合了“有限”和“无限”这对相反者。如此,小苏认为以此解释解开了上述疑难,5.总之,“一”和“多”的讨论实际上涉及的就是数的讨论,Number在柏拉图哲学中是一个有趣的东西,例如同样在柏拉图的后期著作《智者篇》中他发现的一些问题:如果我们用is或are去表述“非存在”时,那么将存在着单数或复数的“非存在”,倘若如此,就违背了巴门尼德的教条——“非存在不存在”;另外,如果将存在表述为二元的,如“冷”和“热”,那么“存在”就不知所踪了,那是否意味着要增至三元呢?若“冷”和“热”是皆存在的,那就意味着同是being,也就是一元的了。所以,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说,对于不可说的东西我们应该保持沉默。
3.解答:
1.巴克莱认为,一切唯物论、怀疑论和无神论的根源就在于物质概念:“关于‘物质’或‘有形实体’的学说,是‘怀疑主义’的主要支柱;同样,一切‘无神论’和‘不信宗教’的渎神的企图,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物质的实体从来就是‘无神论者’的至友,这一点是无需多说的。他们的一切古怪系统,都明显地、必然地依靠它;所以,一旦把这块基石去掉,整个建筑物就不能不垮台。因此,我们也用不着特别去考察每一个可鄙的无神论派别的荒谬这点”。这就是为什么巴克莱竭尽全力地消解物质概念的原因。
2.巴克莱是利用洛克哲学中的矛盾为其唯心主义作论证。洛克认为物体有两种性质,心灵能够形成关于这两种性质的观念。第一性的质是物体固有的,关于第一性的质的观念与它们是相似的。两者之间是“摹本”与“原型”的关系。第二性的质则是借第一性的质而在我们的心中产生色、声、味等感觉观念的“能力”,这些“能力”固然为物体所有,不过它们所引起的观念却是主观的,并无“原型”与之相似。巴克莱对洛克的上述思想进行了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更多资料,请关注中公考研网
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
批判。
首先,“观念只能与观念相似”,不相同的东西是不能相合结合的,因而观念不可能与存在于心外的不是观念的东西相似,一切可感事物之所以能够被感官所感知,就是因为它们本身就是观念。洛克认为第一性的质是存在于心外的一种不能思想的实体中的东西,第一性的质的观念是它的“摹本”,等于说观念可以与非观念的东西相似,这是矛盾的。
其次,第二性的质与第一性的质的不可分离的,我们不可能感知或想象一个物体的第一性的质而不涉及它的第二性的质。所谓广延、形状、运动等性质,若离开了一切可感性质都是不可想象的。第二性的质在什么地方存在,第一性的质也一定在什么地方存在。既然第二性的质只存在于心中,那么第一性的质也只是存在于心中。
最后,所谓第一性的质都是一些量的规定,而量的规定统统与感官相关,并无心外的存在。例如人们公认大、小、快、慢等等不是人心之外的存在,因为它们完全是相对的,随感觉器官的结构或位置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存在于心外的广延既不大,也不小,既不快,也不慢,它们根本就什么也不是。
所以,所谓物体的性质不过是我们所感知的观念,在心外并没有独立的存在。
3.物是观念的集合。
人们通常以为存在于心外的自然事物,其实只是观念的集合,并无心外的存在。因为人们知道事物的存在,只有一个途经,那就是通过感官而感知它们。然而,人们所感知的只是观念,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我们实际上有两类观念,一类是可以由人们自己的意志使之产生或消灭的,亦即想象的观念,另一类则不同,它们是由外部原因引起来的,这就是感觉的观念。后者有三个特点,首先,这些观念十分清晰、明确、固定,不能由我们的意志任意加以改变;其次,这些观念往往形成了某种固定的集合,它们同时出现,同时消失;最后,这些观念是稳定的和有秩序的。于是,人们就给它一个名称来标志它们,把它们看作是与观念不同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的“事物”。然而,观念就是事物,事物就是观念,两者实际上是一回事。例如樱桃是由红色、酸味等感觉观念组合而成的,物就是观念的集合。
巴克莱意识到人们肯定会对他的唯心主义观点提出批评,所以他预先就准备好了答辩。如果物是观念的集合,那不等于说我们是在吃观念、穿观念、用观念吗?!倘若如此,一切都将变成虚幻的存在,而没有客观实在性了。巴克莱辩解道,他之所以用“观念”而不用“事物”,是为了反对心外有物的唯物主义。如果你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么即使使用“事物”这个概念也无不可,只不过千万不要以为它们是独立的存在。他并不是想把事物变成观念,而是想把观念变成事物,亦即消解事物的客观实在性而维护观念的客观实在性。在巴克莱看来,他的理论将使常识与哲学结合起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把感知到的事物看作是真实的存在,而哲学家却认为那只是心中的现象,真实存在的是现象背后的本质。在某种意义上说,巴克莱是企图通过使现象客观化的方式来解决心物二元论的难题,以此来克服怀疑主义。
4.物质是虚无
巴克莱的非物质论是以反对“抽象观念”为基础的。既然在现实中只存在特殊、个别,而不存在普遍、一般,那么一般的“物质实体”是不存在的。“如果我们研究一下最精确的哲学家们所谓物质的实体的意义究竟何在,我们就会发见,他们承认他们在那些声音上除了附加一个一般的存在观念并连带一个它支持诸偶性的观念,并未附加什么别的意义。而在我看来,一般的存在观念,乃是最抽象、最不可思议的。”[10]巴克莱认为“物质实体”只是一个抽象的名词,是没有意义的、不可思议的抽象,因为在外部世界中根本就不存在一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更多资料,请关注中公考研网
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
般的存在,而只有具体的存在即外物的存在。而物质实体并不是外界的具体事物。
巴克莱反对洛克的“作为支持各种偶性的基质”的物质实体,他认为这种物质实体是无法通过感官感知的,既然我们无法感知到它,我们就不能断定它的存在。巴克莱说,他并不否认我们借感官或反省所能理解的任何事物的存在,我们用眼睛看到的事物和用手摸到的事物,都是真实地存在的,他对此丝毫也不怀疑。他唯一要否认为其存在的,乃是哲学家们所谓的“物质”或有形的实体。“物质”经常被人们理解为某种迟钝的、无感觉的、有广袤的、坚实的、有形相的、被动的实体,但是如果把广袤、形相、坚实性和运动等等可感知的观念排除出去,所谓“物质”就一无所有了。
所以按照巴克莱的观点,物质实体是一种莫须有的东西,既非实体,亦非偶性;既非精神,亦非观念;它是无活力的、无思想的、不可分的、不可动的、无广袤的、不在任何地方存在的东西。因此,“假如你愿意的话,你可以把物质一词用成和别人所用的无物(nothing)一词的意义一样,而这样一来,在你的文体中,这两个词就可以互用了。”[11]这就是说,“物质”等同于“虚无”,实际上是一种毫无必要的假设。有了这种假设就会使我们陷入怀疑主义,而没有这种假设我们一样可以说明观念的存在。“观念的产生,并无必要假设外物的存在;因为大家都承认,即使没有外物的协助,观念有时也产生出来,而且可能常常是按照我们目下所见到的秩序产生出来的”,因此“假如有外物的话,则我们不可能知道它,假如没有的话,我们亦可以有同样的理由相信我们仍会有现在所有的观念”。[ 6.巴克莱致力于非物质主义的建设是为信仰服务的,不过他利用当时机械论的物质观无法解决物质与意识之间相互关系的局限性来否定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虽然是根本错误的,但是的确击中了机械论的要害。如果我们将物质和意识看作是完全不同的两类存在,那么就肯定无法解决两者的一致性问题,所以巴克莱试图以消除物质的方式来实现观念的一元论。当然,巴克莱的做法并没有摆脱机械论的局限,实际上他所根据的仍然是物质与意识完全不同的原则。另外我们也应该看到,巴克莱反对心外有物的观点不仅仅是出于宗教的原因,也有某种维护科学知识的成分。因为在他看来,洛克哲学就是由于承认心外有物而陷入不可知论和怀疑论的,这既危害了宗教信仰,同样也危害了科学。
第二部分科学技术史(选择1、2、4进行解答)1.解答:
1.牛顿力学以质点为对象,着眼于力的概念,在处理质点系统问题时,须分别考虑各个质点所受的力,然后来推断整个质点系统的运动。牛顿力学认为质量和能量各自独立存在,且各自守恒,它只适用于物体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的范围。牛顿力学较多采用直观的几何方法,在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时,比分析力学方便简单。
2.经典力学的巨大成功将对人类社会在各方面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一)对自然观念的影响:牛顿经典力学的成就之大使得它得以广泛传播,深深地改变了人们的自然观。人们往往用力学的尺度去衡量一切,用力学的原理去解释一切自然现象,将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一切运动的原因都归结为力,自然界是一架按照力学规律运动着的机器。这种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在当时是有进步作用的。由于它把自然界中起作用的原因都归结为自然界本身规律的作用,有利于促使科学家去探索自然界的规律。它能刺激人们运用分析和解剖的方式,从观察和实验中取得更多的经验材料,这对科学的发展来说也是必要的。但这种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理论思维的作用,忽视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因而又有着严重的缺陷。
(二)对自然科学的影响:牛顿经典力学的内容和研究方法对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更多资料,请关注中公考研网
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
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但也存在着消极影响。牛顿建立的经典力学体系以及他的力学研究纲领所获得的成功,在当时使科学家们以为牛顿经典力学就是整个物理学,甚至是全部自然科学的可靠的最终的基础。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牛顿经典力学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成为了科学家们共同遵循的规范,它支配了当时整个自然科学发展的进程。他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和原理也普遍得到赞赏和采用。牛顿研究经典力学的科学方法论和认识论,如运用分析和综合相结合的方法与公理化方法及科学的简单性原则、寻求因果关系中相似性统一性原则、以实验为基础发现物体的普遍性原则和正确对待归纳结论的原则,对后世科学的发展也影响深远。
(三)对社会科学的影响:经典力学不但对自然科学产生了很大影响,在社会科学方面,特别是对哲学和人类思想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经典力学的直接影响下,英国的霍布斯和洛克建立和发展了机械唯物主义哲学,并由于其强大的影响力,使得唯物论从宗教神学那里争得了发言权,并在随后形成了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最为激烈的一段时期。经过康德和黑格尔对辩证法和机械唯物主义的研究和发展,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哲学已有研究成果的吸收,结合当时科学发展成果,最终建立了唯物主义辩证法。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近现代科学和哲学是发轫于经典力学的,正是从牛顿建立经典力学开始,人类在思想观念上才开始真正走向科学化和现代化,而它对人类思想领域的影响也是极其广泛而深刻的。
2.解答:
1.环境保护有以人为本,和以自然为本的区别。
2.以人为本:希腊哲人普罗泰格拉曾说:“人是世界万物的尺度,万事万物以人所是都为是,以人所非者为非,人本精神贯能大地、穿越古今”。而所谓环境,就是指人周遭的一切事物,环境保护则是指通过人类对环境的利用,最大限度地、持久地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这是一种长久地利用资源,并且反对目前局部利益而滥用资源的一种态度。而人就是指存在着自我意识,能够思考的动物。本则是指根本。而以自然为本,就是使万物按照大自然的运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若以自然为本,我们只眼睁睁地看着先天上竞争较为弱势的,如熊猫、无尾熊等动物,自濒临绝种一步步走向毁灭。环境保护若能从人的价值、理性来作为出发,便是以人为本,使人类本着良知良能作出判断,发出行动,情况便会有所不同。因此,环境保护应当以人为本以及环境保护作为人类的一项活动,作为国家的一种政策,应该本着人类的良知良能来为之。同时,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乃在于人类拥有心灵、懂得思考。在远古洪荒之时,自然本出之中本无是非亦无善恶,这是一个没有创造、没有想像、更没有价值的世界。人类出现以后,文明演进,人类开始定义周遭的环境,与万世万物展开心灵的对话,鸟兽虫鱼、风云雨雪这才开始有了意义。人类因为对万物产生了情感,因此加以定义并从事保护的工作,因此环境保护事实上是因人的价值思考而生。人的心灵活动主要体现在人类拥有良知良能,“身之主宰便上心,心之属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所以良知是人所有行为判断的依据,良知是人类社会一切价值的可贵,所谓“大地无情,人类有心”,人是心灵即是一切价值之所从来,人类也将摒持着良知良能来从事着保护万物的工作。
3.而以人为本,虽然有以上种种优点,但以人为本毕竟是一种重视人、肯定人,以人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环保理念,而虽然人本主义精神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作用,但由于时代的变迁,尤其是随着科技发展,以人为本已经成为了一把双刃剑,它使人过分地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这就使得这把双刃剑很容易就危及了自然也伤及了我们人类自己,所以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更多资料,请关注中公考研网
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
在当今时代,我们需要把自然摆在一直到高无上的地位,而不是把自然摆在一个工具性的,或是能被人所驾驭的地位之上。我们不得不在这个时候,对以人为本的这种思想进行重新的反思,我们必须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什么,必须现次明确一次人对自然的态度应该是什么。我想人是自然是一部分,人必须依赖自然才能生存和发展这应该是大家的共识,纵使人类有无限的智慧,有无限的能力,他都没有办法来实现征服自然这样的野心。人对自然应该持有的态度就是:敬畏自然。我们应该理性把自然摆在一起至高无上的地位,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样的态度并不是提倡我们要陌视人的利益,也并不是要牺牲人的利益,而相反的我们同样肯定人的利益,充分重视人的利益,只是我们不以人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方认为,这样的态度正是以自然为本和以人为本在价值层面上的根本区别。所以,以自然为本的生态理念是一个符合时代潮流的绿色生态思想,它充分认识到了自然至高无上的地位,它把整个系统内的平衡和稳定作为我们解决问题和观察问题的立足点,这就使得我们能够充分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得我们能够摆正人对自然的态度。
4.解答:
1.“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乃是现代文明的两大支柱。“科学精神”表现于“科学方法”与“科学思维”。从“发生意义”来说,由于人们先欲认识或了解客观世界,便不得不开始思维,而“科学思维”基本上是一种调“合理化”的思维。除了“思维”之外,研究者还必须考虑处理事物的合理方法,从而遂渐形成所谓“科学方法”的问题。
“人文精神”表现于“人文关怀”与“人文主义”。在最广义上说,“人文关怀”的出发点是美化人类的生活方式、提升人类的福祉、确定价值的规范及追求人生的意义等。“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并不是对立的,因为无论是人类的福祉,或是价值的规范,最终总是离不开“科学精神”的“合理化”活动,而“合理化”的要求正是“科学精神”的本质。
2.在哲学上,科学主义是指由于科学的过分膨胀而导致的对科学的工具价值和科学原则的无限扩张,以至视科学为万能。“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主义是一种将科学当作信仰的立场,它将科学的有限原则推广为普遍有效,认为它能解决一切领域的一切问题;同时,科学主义作为信仰,它又被预设为普遍真理,是不容出错的永恒的理论”。科学主义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强调科学知识是人类知识的典范,用它可以解决人类所面临的所有问题,世界的一切,包括生命、情感、思想、精神等,迟草都可以化约为科学认识的范围与对象;第二,科学的方法万能,应该用于包括人文科学在内的所有知识领域,强调只有科学方法才是认识世界(包括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唯一正确和有效的方法。科学主义“是那种把所有的实在都置于自然秩序之内,并相信仅有科学方法才能认识这种秩序的所有方面(即生物的、1社会的、物理的或心理的方面)的观点”。
科学主义的思维方式是实体还原论,它试图寻找一种足以说明一切的实体和唯一的因果关系。这种实体还原的方式本质上是一种机械决定论。在认识论上,它表现为机械的客体中心论或机械的反映论,认为认识就是对客体的直观和机械的反映,忽视主体和社会文化传统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在社会历史观上,表现为社会实体论和经济或技术决定论,把复杂的社会现象还原为单一的本原决定关系,依据社会决定个人、经济或技术决定社会群体的线性模式制造出单一的社会进化规律;在价值观上,表现为生物学主义和“物质主义”,认为人行动的目的就在于满足动物本能的需要;在科学方法论上,则表现为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取代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
3.人文主义的基本思想是: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自身价值和存在利益;反对禁欲主义,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更多资料,请关注中公考研网
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
主张人应当追求现世幸福;提倡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在人文主义的演变过程中,它始终强调对人本身的研究,始终关注人在历史中的主体地位认为人高于一切。“每个人在他或她自己的身上都是有价值的——我们仍用文艺复兴时期的话,叫做人的尊严——其他一切价值的根源和人权的根源就是对此的尊重”。因而,人的存在超越物质的存在,人的精神状况超越人存在的物质基础,人是万物之本。它倡导以人为本,主张尊重人(尤其是个人)的价值、尊严和权利,它曾经和科学主义一起,无情地审判了那种以神(上帝)为本位的宗教神学以及反人性的封建宗法制度,极大地激励了人类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当代人文主义坚决主张科学的出发点和归属点应该是也只能是人,科学必须有利于社会进步和人类幸福。
4.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冲突、抗衡,成为现代思想文化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动力,既丰富和激发了人类文化,也造成了科学与文化前所未有的割裂和对立。科学主义以科学、学问、技术理性为中心,人文主义以人化、人本、人道为中心。它们是人类文明之树上的两颗灿烂的果实,是一对孪生姐妹。通过回顾20世纪哲学思潮的发展与演变,我们可以发现这对孪生姐妹并没有“和睦相处”。可以说,20世纪哲学思潮的历史,是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相互冲突、碰撞、矫正、制衡,此起彼伏的二重奏。人文主义偏重人、主体、人生、主观、个体存在、自由意志、价值、直觉、体验、情感等,与之正好相对,科学主义则侧重物、客体、自然、客观、普遍规律、因果决定、知识、逻辑、实证、理性等。二者关注焦点的差异既显示出各自的长处和优势,也是其不足和缺憾之所在。诚如J.S.赫胥黎爵士所言:“科学的心理的害处是理智主义和缺乏对于它种经验的价值的鉴识和推重,过度着重行动而轻视存在和感觉。人文主义心理容易陷入的害处是轻视那种慢而无误的归纳和实验方法,对于自然的事实和法则默然无知,不一步一步地工作而相信从幻想的捷径可以达到成功。”
本内容由中公考研辅导老师整理,获取更多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资料、专业课辅导、高分学长考研经验,请关注中公考研网。
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更多资料,请关注中公考研网
第二篇: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801哲学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
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
考研学习中,专业课占的分值较大。对于考研专业课复习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中公考研为大家整理了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801哲学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并且可以提供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希望更多考生能够在专业课上赢得高分,升入理想的院校。
2011年真题原题
第一部分中西哲学史
第一单元中国哲学史(四选三)
1、简要解释下面两句话:(1)《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2)《论语·学而》:“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2、葛洪是如何论证神仙存在以及成仙可能的?
3、试论述王阳明“良知”与“致良知”的理论。
4、先秦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为整治社会,各家各派提出了各自不同的方略,试论述先秦时代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关于社会治理的理论。
第二单元西方哲学史(五选三)据说“赫拉克利特在某处说,万物流变,无物常驻。他把存在着的东西比喻做一条河流,声称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声称“万物流变,无物常驻”的根据或可能前提是什么?如果“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是否存在“同一条河流”?
请以《巴门尼德篇》为主要文本,试述柏拉图理念中的“第三人”问题。试述巴克莱的非物质论的论证思路,并评价其理论的得失。
康德为什么做出现象与物自身的区分?这种区分是把世界区分为两个世界,还是把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区分为两种类型,抑或是在区分事物与我们的两种不同联系方式?试述这一区分在康德哲学中的意义和遗留问题。
黑格尔认为:哲学的内容就是现实。我们对于这种内容的最初的意识便叫做经验。...哲学与经验的一致至少可以看成是考验哲学真理的外在的试金石。哲学的最高目的就在于确认思想与经验的一致,并达到自觉的理性与存在于事物中的理性的和解,亦即达到理性与现实的和解。(《小逻辑》)请结合这些论述,就哲学反思与现实经验之间的关系,给出自己的观点和相应的论证。
第二部分哲学综合——科学技术哲学(四选三)
1、近代科学建立时期,“力的概念使自然科学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结合科学史,论述牛顿力学思维方法对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深远影响。
2、有论者指出,“保护环境的根本目的是保护人类。”请对该观点给予正面的辩护和反面的批判,并表明您的立场。
3、什么是有意义的科学命题?简述逻辑实证主义对此问题的理解,判断以下命题是否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更多资料,请关注中公考研网
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
是有意义的科学命题,简要说明理由。
(1)欧几里得圆上每一点均与圆心等距。(2)石蕊试纸遇酸可能变红。(3)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
4、试比较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科学主义、人文主义概念上的主要区别与相互联系,并以此视野简要分析当下中国科学文化的状况。
4.2.1 2011年真题答案解析
第一部分中西哲学史
第一单元中国哲学史(本单元选答1、2、3题)1.解答:(1)“一阴一阳之谓道”,天地万物包括人类生活都有阴阳两个方面、两种力量在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推移,二者相反相成、不可偏废,由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它包涵以下内容:
(1)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阴、阳两个方面的矛盾运动,它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因;一事物和它事物的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外因。
(2)阴阳两种对立因素既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依存,又互相排斥、互相斗争。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中,又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3)阴阳两方面的矛盾运动具有普遍性。它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4)阴阳两方面的矛盾运动又具有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关系,就是个性和共性的关系。我们观察和分析事物的矛盾运动,就是要学会从个性到共性,再从共性到个性的思维方法,从中找出解决矛盾的具体办法。
(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是我们必须掌握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2)
1.“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是儒家关于仁学思想的核心论述,但遭到不少现代学者的批评。其中,相当重要一点就是,有子将家庭伦理道德与国家政治道德混淆在一起,并将两者基础都归之于孝弟。
2.从现代政治学的角度,我们很容易发现,中国传统社会延绵数千年之久的家国同构政治体系,其政治道德基础正是有子所提的“孝弟”。而现代民族国家的政治体系,其政治道德基础则可能是“民主、人权、自由”等。事实上这两种政治体系的道德基础都是被预设的,被其社会所公认,无需证明的。正如初等数学上“两点间直线距离最短”的公理一样。因此,要想彻底的分析两种政治道德基础的异同,就必须从分析“孝弟”和“民主、人权、自由”两个“政治道德公理”入手。
(1)很明显“孝弟”是一种基于血缘关系而衍生出来用于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由于血缘关系有着明显的生物基础性。因此,“孝弟”在处理家庭关系上具有相当高的先天合理性。问题在于,这种处理家庭关系的准则,在为家之本的基础上,能否推广至国,成为为国之本与?而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就是家国同构,把家庭和国家混淆在一起。事实上,中国传统社会正是这样做的。因此,也就有了后面“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更多资料,请关注中公考研网
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
法。这样中国传统的国家就有了合法性,任何犯上作乱者就是不“孝弟”之人,自然也就会被众人所唾弃。但是,混淆家、国总是有一定的风险,存在被人识破的可能。为了彻底解决这个可能性,孔子再做了一下手脚,将“孝弟”提升至“仁之本”,这样“孝弟”就变成了为家、为国之本了。这样犯上作乱者不仅是不“孝弟”之人,更成为了“不仁”之人了。
(2)现代民族国家理论则明确了公德和私德,区分了国与家之间的区别。但是和“孝弟”一样,“民主、人权、自由”依然也是预设的价值观,并没有其合法性的完全证明。为了处理“好犯上作乱”者,在“民主、人权、自由”的框架内,民族国家对为“犯上”者制定了一个选举的游戏规划,以用于维持社会稳定。
2.解答:
(1)所谓神仙的存在,代表着信仰,并通过信仰开启自身、显示自身以及守护自身,而与诸如“史实”、“解释”、“想象”之类的东西无关。葛洪论述神仙的存在,采用的就是构建神仙境遇和塑造完美神仙位格的方法,所以,葛洪在《神仙传》中描述了大量由人到神的故事,同时,这些人物“神仙”都有名有姓,有事迹可考,甚至不惜直接坐实为历史人物,从而分享了历史的“实在性”。如葛洪谈到的彭祖,不仅绘声绘色地谈到了他的全部生平,而且,借人物之口,描述了他全部的信仰。所以,葛洪揭示神仙存在的办法,就是在肯定其真实存在性的同时,表达他们信仰的可行性。
(2)在论述如何成仙时,葛洪认为“变化者,乃天地之自然”,所以,从承认物质变化的客观性为前提,葛洪得出“变化是客观的、绝对的”,也即“物类可变”的结论,并在《抱朴子内篇·黄白》中把物类变化的范围推得很广。在葛洪看来,变化是没有极限、没有范围的。事物会自然地从一种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类型,如高山变为深渊,深谷变为丘陵,等等。变化可以为人所掌握、控制。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干预自然的变化,就能让这些变化为人所用。人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促使事物按照自己的愿望发生改变,如铅为白色,可使它变赤,此即金丹术。一切在变,一切能变,这就是道教的物类变化观。这种观点当渊源于东汉王充、晋干宝的观点。物类变化观肯定了变化的绝对性,却没有考虑到变化的条件性。变化总是在具体的时间、空间等条件之下发生的。不加分析地奢谈变化的绝对性是错误的,而且会把人对变化的认识引导到错误的方向上而忽视了对变化的科学研究。不过,历史上曾经存在过僵化的自然观,主张“物之变化,固自有极”,《论仙》所引的“物各自有种”。相对于把物质看作静止不变的僵死观点,道教的物类变化观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葛洪进而从人工变化的有效性推出了人可以通过修炼变形为仙的结论。《对俗》说:“若道术不可学得,则变易形貌,吞刀吐火,坐在立忘……幻化之事,九百有余,按而行之,无不皆效,何为独不肯信仙之可得乎?”可见,道教的物类变化观是为论证其宗教信仰而提出来的,是其宗教信仰的理论基础。它被用来解释人羽化成仙的可能性、炼铅汞为仙丹的可能性、各种变化之术、神仙无所不能的种种神通与变化自在。道教在继承和发展古代哲学的变化观时,总免不了将它与自己的宗教信仰糅合起来。这正是宗教哲学与一般哲学的差异之所在。
3.解答:
1.良知与致良知说是阳明“教之三变”的最后教法,也是他心学思想发展的高峰[2]。良知与致良知说不仅将本体与工夫、未发与已发、心与物、内(主)与外(客)、静与动、知与行整合为一体,圆融而无碍,使他的形上心学更具有精微和开放的特点,而且也简易化、实践化了学习圣人的修养工夫,容易唤醒实存主体的自我心性豁悟,使每一个体在超越与实践两个层面同时展现成德的自由,获得精神生命的安顿。
2.良知一辞源于孟子:“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更多资料,请关注中公考研网
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
提之童,无不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其后宋儒如横渠、二程、朱子于良知良能都无系统之发挥,陆象山虽提及“良知之端,形于爱敬,扩而充之,圣哲之所以为圣哲也”然亦未见全面之阐述。惟阳明直承孟子心性理论主张,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论说最为周延具体,且将人性“四端”与良知结合起来说:“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6]”按照孟子、阳明的意见,良知乃是内在的德性真实、本然的至善,是先验的道德潜能或道德理性。人心本有道德价值和伦理素质,此道德价值和伦理素质不学而能,不虑而知,但又可随时呈现,当下切己体验。终极超越之价值意义上的良知是天赋的、先验的,它不需要任何逻辑的必然性的推论,也根本不在知性或知识的分析范围之内。
3.“致良知”作为一个命题则是由概念“致”与概念“良知”组成。“致”有两层涵义:一是为良知的一种圆满状态,这是”致良知“的诠释目的与归宿;二是,指“扩充”,因为良知虽为人人自有,但要把它实现出来,需要一个“致知”的过程。这两层涵义显然是辨证统一的,也就是说“致良知”之“良知”是诠释对象,但实际也包含了诠释主体。换言之,“良知”既是诠释主体也是诠释对象,因为只有诠释主体与诠释对象合一,“致良知”方能实现。因此,“致良知”的基本涵义就是“良知”致“良知”。良知即是“吾心之良知”。而良知的内容却包含了世界一切理,这样,我们“致良知”同时也就“致良知”的一切内容。因此,“良知”是心与理的统一。天理必须是本心,才有能动性,才能外化、异化,并实现其自身于外界。在良知里,心与理是同一的,而又是有区别的。因而,“吾心之良知”,是诠释主体,或“致良知”的主体;“良知之天理”,是诠释客体,或“致良知”的对象。
第二单元(本单元选答1、2、3题)1.解答:
(1)赫拉克利特的存在主张,即永恒运动的一团活火。而这个主张的可能依据,一方面来自经验观察,另一方面则是理论思辩。
(2)我们可以有“同一条河流”这样的概念,但在现实中不存在与“同一条河流”相对应的事物。因为,我们头脑中的概念总是静止的,不变的,我们头脑中可以有一个静止不变的“同一条河流”的概念,但这个概念所对应的对象却是变动不居的。我站在长江边上指着滔滔江水,说:“这是长江”,但话音未落,我所见的长江的面目已非,它已不是我刚才所指的那条长江了。因此,从严格精确的意义上讲,不存在所谓的“长江”,也不存在所谓的“同一条河流”。所谓的“长江”,所谓的“同一条河流”,都是对变动不居的现实世界的近似的、不精确的摹写。由于概念总是只能对现实作近似的摹写,黑格尔对此很不满意,所以不遗余力地要开发出一套叫做“辩证法”的理论。黑格尔意欲把人们头脑中的概念辩证一番,把概念的意义看成是发展的、变化的,是包含自己对立面的“对立统一”,以为这样一来概念就与现实能保持一致了。
2.解答
1.由《巴门尼德篇》(132c-133a),我们可以知道:若“型”(或“形式”)使分有物相似,那是因为分有物像“型”,所以“型”必定像分有物;那么为了说明“型”和分有物之间的相似,又必须设立一个使它们相似的新“型”。以此类推,需设立无限新“型”,即陷入无穷倒退。所以“分有”无法解释个体间的相似关系,事物不是因为像而分有“型”。亚里士多德将以上“分有”的无限倒退称为“第三人论证”,即:如果需要第三者来说明两个事物的关系,那么需要设立无限多的第三者。第三人论证又称为“外在关系说”,即如果两事物间的关系是外在于它们的独立存在,那么需要设立无限多的外在关系。
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更多资料,请关注中公考研网
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
2.由上可知,《巴门尼德篇》的论证,实质上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即:知识和事物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以及知识是否能认识事物。尽管柏拉图划分了意见的对象和知识的对象,却还是未能完满地解决问题,这是因为苏格拉底和巴门尼德谈到神的问题上,却又得出了“相是不可知的”结论。
巴问:神具有知识自身,他将可知道我们世界里的事物么?
小苏:为何不?
巴答:因为我们已同意了对于我们世界里的事物,那些相没有它们所有的能力,我们世界里的事物对于它们也没有,但这两类里的每一类只和它自身有关系。从上面的对话可知,神是属于“相”的范围,神有“知识之相”,亦即最精确的知识;但这最精确的知识只以“相”为对象,因此神不能认识我们世界里的事物。这必然得出如下结果:即“相”的范围和个别事物的范围相互隔离,因此“相”只和“相”互有关系,却和个别事物无关系,“相是不可知的”。
3.面对以上种种诘难,用文本的原话说:小苏格拉底将如何来“拯救现象”呢?而“拯救现象”的关键实际上在于极端相反的相或范畴能不能相互结合,也就是必须进一步追问:在什么条件下相反的“相”能相互结合。
4.前面归纳起来无非就是讨论“一”和“多”的问题,但如果要谈到具有相反性质的“相”如何相互结合的问题,这就需要设定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就是作为基点的不再是孤立的“一”,而是与“是”结合的“一”。即“是的一”。“是的一”是一个整体,以“一”和“是”为组成部分。由于每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一个“是的一”或一个“是者”,所以那当作基础的“一”就是一个“多”,而且是无限的“多”。由于“是的一”的部分为整体所包围,所以在“一”上既结合着“整体”和“部分”这对相反者,也结合了“有限”和“无限”这对相反者。如此,小苏认为以此解释解开了上述疑难,5.总之,“一”和“多”的讨论实际上涉及的就是数的讨论,Number在柏拉图哲学中是一个有趣的东西,例如同样在柏拉图的后期著作《智者篇》中他发现的一些问题:如果我们用is或are去表述“非存在”时,那么将存在着单数或复数的“非存在”,倘若如此,就违背了巴门尼德的教条——“非存在不存在”;另外,如果将存在表述为二元的,如“冷”和“热”,那么“存在”就不知所踪了,那是否意味着要增至三元呢?若“冷”和“热”是皆存在的,那就意味着同是being,也就是一元的了。所以,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说,对于不可说的东西我们应该保持沉默。
3.解答:
1.巴克莱认为,一切唯物论、怀疑论和无神论的根源就在于物质概念:“关于‘物质’或‘有形实体’的学说,是‘怀疑主义’的主要支柱;同样,一切‘无神论’和‘不信宗教’的渎神的企图,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物质的实体从来就是‘无神论者’的至友,这一点是无需多说的。他们的一切古怪系统,都明显地、必然地依靠它;所以,一旦把这块基石去掉,整个建筑物就不能不垮台。因此,我们也用不着特别去考察每一个可鄙的无神论派别的荒谬这点”。这就是为什么巴克莱竭尽全力地消解物质概念的原因。
2.巴克莱是利用洛克哲学中的矛盾为其唯心主义作论证。洛克认为物体有两种性质,心灵能够形成关于这两种性质的观念。第一性的质是物体固有的,关于第一性的质的观念与它们是相似的。两者之间是“摹本”与“原型”的关系。第二性的质则是借第一性的质而在我们的心中产生色、声、味等感觉观念的“能力”,这些“能力”固然为物体所有,不过它们所引起的观念却是主观的,并无“原型”与之相似。巴克莱对洛克的上述思想进行了批判。
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更多资料,请关注中公考研网
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
首先,“观念只能与观念相似”,不相同的东西是不能相合结合的,因而观念不可能与存在于心外的不是观念的东西相似,一切可感事物之所以能够被感官所感知,就是因为它们本身就是观念。洛克认为第一性的质是存在于心外的一种不能思想的实体中的东西,第一性的质的观念是它的“摹本”,等于说观念可以与非观念的东西相似,这是矛盾的。
其次,第二性的质与第一性的质的不可分离的,我们不可能感知或想象一个物体的第一性的质而不涉及它的第二性的质。所谓广延、形状、运动等性质,若离开了一切可感性质都是不可想象的。第二性的质在什么地方存在,第一性的质也一定在什么地方存在。既然第二性的质只存在于心中,那么第一性的质也只是存在于心中。
最后,所谓第一性的质都是一些量的规定,而量的规定统统与感官相关,并无心外的存在。例如人们公认大、小、快、慢等等不是人心之外的存在,因为它们完全是相对的,随感觉器官的结构或位置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存在于心外的广延既不大,也不小,既不快,也不慢,它们根本就什么也不是。
所以,所谓物体的性质不过是我们所感知的观念,在心外并没有独立的存在。
3.物是观念的集合。
人们通常以为存在于心外的自然事物,其实只是观念的集合,并无心外的存在。因为人们知道事物的存在,只有一个途经,那就是通过感官而感知它们。然而,人们所感知的只是观念,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我们实际上有两类观念,一类是可以由人们自己的意志使之产生或消灭的,亦即想象的观念,另一类则不同,它们是由外部原因引起来的,这就是感觉的观念。后者有三个特点,首先,这些观念十分清晰、明确、固定,不能由我们的意志任意加以改变;其次,这些观念往往形成了某种固定的集合,它们同时出现,同时消失;最后,这些观念是稳定的和有秩序的。于是,人们就给它一个名称来标志它们,把它们看作是与观念不同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的“事物”。然而,观念就是事物,事物就是观念,两者实际上是一回事。例如樱桃是由红色、酸味等感觉观念组合而成的,物就是观念的集合。
巴克莱意识到人们肯定会对他的唯心主义观点提出批评,所以他预先就准备好了答辩。如果物是观念的集合,那不等于说我们是在吃观念、穿观念、用观念吗?!倘若如此,一切都将变成虚幻的存在,而没有客观实在性了。巴克莱辩解道,他之所以用“观念”而不用“事物”,是为了反对心外有物的唯物主义。如果你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么即使使用“事物”这个概念也无不可,只不过千万不要以为它们是独立的存在。他并不是想把事物变成观念,而是想把观念变成事物,亦即消解事物的客观实在性而维护观念的客观实在性。在巴克莱看来,他的理论将使常识与哲学结合起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把感知到的事物看作是真实的存在,而哲学家却认为那只是心中的现象,真实存在的是现象背后的本质。在某种意义上说,巴克莱是企图通过使现象客观化的方式来解决心物二元论的难题,以此来克服怀疑主义。
4.物质是虚无
巴克莱的非物质论是以反对“抽象观念”为基础的。既然在现实中只存在特殊、个别,而不存在普遍、一般,那么一般的“物质实体”是不存在的。“如果我们研究一下最精确的哲学家们所谓物质的实体的意义究竟何在,我们就会发见,他们承认他们在那些声音上除了附加一个一般的存在观念并连带一个它支持诸偶性的观念,并未附加什么别的意义。而在我看来,一般的存在观念,乃是最抽象、最不可思议的。”[10]巴克莱认为“物质实体”只是一个抽象的名词,是没有意义的、不可思议的抽象,因为在外部世界中根本就不存在一般的存在,而只有具体的存在即外物的存在。而物质实体并不是外界的具体事物。
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更多资料,请关注中公考研网
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
巴克莱反对洛克的“作为支持各种偶性的基质”的物质实体,他认为这种物质实体是无法通过感官感知的,既然我们无法感知到它,我们就不能断定它的存在。巴克莱说,他并不否认我们借感官或反省所能理解的任何事物的存在,我们用眼睛看到的事物和用手摸到的事物,都是真实地存在的,他对此丝毫也不怀疑。他唯一要否认为其存在的,乃是哲学家们所谓的“物质”或有形的实体。“物质”经常被人们理解为某种迟钝的、无感觉的、有广袤的、坚实的、有形相的、被动的实体,但是如果把广袤、形相、坚实性和运动等等可感知的观念排除出去,所谓“物质”就一无所有了。
所以按照巴克莱的观点,物质实体是一种莫须有的东西,既非实体,亦非偶性;既非精神,亦非观念;它是无活力的、无思想的、不可分的、不可动的、无广袤的、不在任何地方存在的东西。因此,“假如你愿意的话,你可以把物质一词用成和别人所用的无物(nothing)一词的意义一样,而这样一来,在你的文体中,这两个词就可以互用了。”[11]这就是说,“物质”等同于“虚无”,实际上是一种毫无必要的假设。有了这种假设就会使我们陷入怀疑主义,而没有这种假设我们一样可以说明观念的存在。“观念的产生,并无必要假设外物的存在;因为大家都承认,即使没有外物的协助,观念有时也产生出来,而且可能常常是按照我们目下所见到的秩序产生出来的”,因此“假如有外物的话,则我们不可能知道它,假如没有的话,我们亦可以有同样的理由相信我们仍会有现在所有的观念”。[ 6.巴克莱致力于非物质主义的建设是为信仰服务的,不过他利用当时机械论的物质观无法解决物质与意识之间相互关系的局限性来否定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虽然是根本错误的,但是的确击中了机械论的要害。如果我们将物质和意识看作是完全不同的两类存在,那么就肯定无法解决两者的一致性问题,所以巴克莱试图以消除物质的方式来实现观念的一元论。当然,巴克莱的做法并没有摆脱机械论的局限,实际上他所根据的仍然是物质与意识完全不同的原则。另外我们也应该看到,巴克莱反对心外有物的观点不仅仅是出于宗教的原因,也有某种维护科学知识的成分。因为在他看来,洛克哲学就是由于承认心外有物而陷入不可知论和怀疑论的,这既危害了宗教信仰,同样也危害了科学。
第二部分哲学综合—— 科学技术史(选择1、2、4进行解答)1.解答:
1.牛顿力学以质点为对象,着眼于力的概念,在处理质点系统问题时,须分别考虑各个质点所受的力,然后来推断整个质点系统的运动。牛顿力学认为质量和能量各自独立存在,且各自守恒,它只适用于物体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的范围。牛顿力学较多采用直观的几何方法,在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时,比分析力学方便简单。
2.经典力学的巨大成功将对人类社会在各方面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一)对自然观念的影响:牛顿经典力学的成就之大使得它得以广泛传播,深深地改变了人们的自然观。人们往往用力学的尺度去衡量一切,用力学的原理去解释一切自然现象,将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一切运动的原因都归结为力,自然界是一架按照力学规律运动着的机器。这种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在当时是有进步作用的。由于它把自然界中起作用的原因都归结为自然界本身规律的作用,有利于促使科学家去探索自然界的规律。它能刺激人们运用分析和解剖的方式,从观察和实验中取得更多的经验材料,这对科学的发展来说也是必要的。但这种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理论思维的作用,忽视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因而又有着严重的缺陷。
(二)对自然科学的影响:牛顿经典力学的内容和研究方法对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但也存在着消极影响。牛顿建立的经典力学体系以及他的力学研究纲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更多资料,请关注中公考研网
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
领所获得的成功,在当时使科学家们以为牛顿经典力学就是整个物理学,甚至是全部自然科学的可靠的最终的基础。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牛顿经典力学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成为了科学家们共同遵循的规范,它支配了当时整个自然科学发展的进程。他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和原理也普遍得到赞赏和采用。牛顿研究经典力学的科学方法论和认识论,如运用分析和综合相结合的方法与公理化方法及科学的简单性原则、寻求因果关系中相似性统一性原则、以实验为基础发现物体的普遍性原则和正确对待归纳结论的原则,对后世科学的发展也影响深远。
(三)对社会科学的影响:经典力学不但对自然科学产生了很大影响,在社会科学方面,特别是对哲学和人类思想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经典力学的直接影响下,英国的霍布斯和洛克建立和发展了机械唯物主义哲学,并由于其强大的影响力,使得唯物论从宗教神学那里争得了发言权,并在随后形成了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最为激烈的一段时期。经过康德和黑格尔对辩证法和机械唯物主义的研究和发展,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哲学已有研究成果的吸收,结合当时科学发展成果,最终建立了唯物主义辩证法。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近现代科学和哲学是发轫于经典力学的,正是从牛顿建立经典力学开始,人类在思想观念上才开始真正走向科学化和现代化,而它对人类思想领域的影响也是极其广泛而深刻的。
2.解答:
1.环境保护有以人为本,和以自然为本的区别。
2.以人为本:希腊哲人普罗泰格拉曾说:“人是世界万物的尺度,万事万物以人所是都为是,以人所非者为非,人本精神贯能大地、穿越古今”。而所谓环境,就是指人周遭的一切事物,环境保护则是指通过人类对环境的利用,最大限度地、持久地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这是一种长久地利用资源,并且反对目前局部利益而滥用资源的一种态度。而人就是指存在着自我意识,能够思考的动物。本则是指根本。而以自然为本,就是使万物按照大自然的运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若以自然为本,我们只眼睁睁地看着先天上竞争较为弱势的,如熊猫、无尾熊等动物,自濒临绝种一步步走向毁灭。环境保护若能从人的价值、理性来作为出发,便是以人为本,使人类本着良知良能作出判断,发出行动,情况便会有所不同。因此,环境保护应当以人为本以及环境保护作为人类的一项活动,作为国家的一种政策,应该本着人类的良知良能来为之。同时,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乃在于人类拥有心灵、懂得思考。在远古洪荒之时,自然本出之中本无是非亦无善恶,这是一个没有创造、没有想像、更没有价值的世界。人类出现以后,文明演进,人类开始定义周遭的环境,与万世万物展开心灵的对话,鸟兽虫鱼、风云雨雪这才开始有了意义。人类因为对万物产生了情感,因此加以定义并从事保护的工作,因此环境保护事实上是因人的价值思考而生。人的心灵活动主要体现在人类拥有良知良能,“身之主宰便上心,心之属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所以良知是人所有行为判断的依据,良知是人类社会一切价值的可贵,所谓“大地无情,人类有心”,人是心灵即是一切价值之所从来,人类也将摒持着良知良能来从事着保护万物的工作。
3.而以人为本,虽然有以上种种优点,但以人为本毕竟是一种重视人、肯定人,以人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环保理念,而虽然人本主义精神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作用,但由于时代的变迁,尤其是随着科技发展,以人为本已经成为了一把双刃剑,它使人过分地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这就使得这把双刃剑很容易就危及了自然也伤及了我们人类自己,所以在当今时代,我们需要把自然摆在一直到高无上的地位,而不是把自然摆在一个工具性的,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更多资料,请关注中公考研网
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
或是能被人所驾驭的地位之上。我们不得不在这个时候,对以人为本的这种思想进行重新的反思,我们必须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什么,必须现次明确一次人对自然的态度应该是什么。我想人是自然是一部分,人必须依赖自然才能生存和发展这应该是大家的共识,纵使人类有无限的智慧,有无限的能力,他都没有办法来实现征服自然这样的野心。人对自然应该持有的态度就是:敬畏自然。我们应该理性把自然摆在一起至高无上的地位,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样的态度并不是提倡我们要陌视人的利益,也并不是要牺牲人的利益,而相反的我们同样肯定人的利益,充分重视人的利益,只是我们不以人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方认为,这样的态度正是以自然为本和以人为本在价值层面上的根本区别。所以,以自然为本的生态理念是一个符合时代潮流的绿色生态思想,它充分认识到了自然至高无上的地位,它把整个系统内的平衡和稳定作为我们解决问题和观察问题的立足点,这就使得我们能够充分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得我们能够摆正人对自然的态度。
4.解答:
1.“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乃是现代文明的两大支柱。“科学精神”表现于“科学方法”与“科学思维”。从“发生意义”来说,由于人们先欲认识或了解客观世界,便不得不开始思维,而“科学思维”基本上是一种调“合理化”的思维。除了“思维”之外,研究者还必须考虑处理事物的合理方法,从而遂渐形成所谓“科学方法”的问题。
“人文精神”表现于“人文关怀”与“人文主义”。在最广义上说,“人文关怀”的出发点是美化人类的生活方式、提升人类的福祉、确定价值的规范及追求人生的意义等。“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并不是对立的,因为无论是人类的福祉,或是价值的规范,最终总是离不开“科学精神”的“合理化”活动,而“合理化”的要求正是“科学精神”的本质。
2.在哲学上,科学主义是指由于科学的过分膨胀而导致的对科学的工具价值和科学原则的无限扩张,以至视科学为万能。“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主义是一种将科学当作信仰的立场,它将科学的有限原则推广为普遍有效,认为它能解决一切领域的一切问题;同时,科学主义作为信仰,它又被预设为普遍真理,是不容出错的永恒的理论”。科学主义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强调科学知识是人类知识的典范,用它可以解决人类所面临的所有问题,世界的一切,包括生命、情感、思想、精神等,迟草都可以化约为科学认识的范围与对象;第二,科学的方法万能,应该用于包括人文科学在内的所有知识领域,强调只有科学方法才是认识世界(包括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唯一正确和有效的方法。科学主义“是那种把所有的实在都置于自然秩序之内,并相信仅有科学方法才能认识这种秩序的所有方面(即生物的、1社会的、物理的或心理的方面)的观点”。
科学主义的思维方式是实体还原论,它试图寻找一种足以说明一切的实体和唯一的因果关系。这种实体还原的方式本质上是一种机械决定论。在认识论上,它表现为机械的客体中心论或机械的反映论,认为认识就是对客体的直观和机械的反映,忽视主体和社会文化传统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在社会历史观上,表现为社会实体论和经济或技术决定论,把复杂的社会现象还原为单一的本原决定关系,依据社会决定个人、经济或技术决定社会群体的线性模式制造出单一的社会进化规律;在价值观上,表现为生物学主义和“物质主义”,认为人行动的目的就在于满足动物本能的需要;在科学方法论上,则表现为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取代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
3.人文主义的基本思想是: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自身价值和存在利益;反对禁欲主义,主张人应当追求现世幸福;提倡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在人文主义的演变过程中,它始
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更多资料,请关注中公考研网
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
终强调对人本身的研究,始终关注人在历史中的主体地位认为人高于一切。“每个人在他或她自己的身上都是有价值的——我们仍用文艺复兴时期的话,叫做人的尊严——其他一切价值的根源和人权的根源就是对此的尊重”。因而,人的存在超越物质的存在,人的精神状况超越人存在的物质基础,人是万物之本。它倡导以人为本,主张尊重人(尤其是个人)的价值、尊严和权利,它曾经和科学主义一起,无情地审判了那种以神(上帝)为本位的宗教神学以及反人性的封建宗法制度,极大地激励了人类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当代人文主义坚决主张科学的出发点和归属点应该是也只能是人,科学必须有利于社会进步和人类幸福。
4.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冲突、抗衡,成为现代思想文化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动力,既丰富和激发了人类文化,也造成了科学与文化前所未有的割裂和对立。科学主义以科学、学问、技术理性为中心,人文主义以人化、人本、人道为中心。它们是人类文明之树上的两颗灿烂的果实,是一对孪生姐妹。通过回顾20世纪哲学思潮的发展与演变,我们可以发现这对孪生姐妹并没有“和睦相处”。可以说,20世纪哲学思潮的历史,是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相互冲突、碰撞、矫正、制衡,此起彼伏的二重奏。人文主义偏重人、主体、人生、主观、个体存在、自由意志、价值、直觉、体验、情感等,与之正好相对,科学主义则侧重物、客体、自然、客观、普遍规律、因果决定、知识、逻辑、实证、理性等。二者关注焦点的差异既显示出各自的长处和优势,也是其不足和缺憾之所在。诚如J.S.赫胥黎爵士所言:“科学的心理的害处是理智主义和缺乏对于它种经验的价值的鉴识和推重,过度着重行动而轻视存在和感觉。人文主义心理容易陷入的害处是轻视那种慢而无误的归纳和实验方法,对于自然的事实和法则默然无知,不一步一步地工作而相信从幻想的捷径可以达到成功。”
本内容由中公考研辅导老师整理,获取更多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资料、专业课辅导、高分学长考研经验,请关注中公考研网。
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更多资料,请关注中公考研网
第三篇:2018年厦门大学803中西哲学史考研专业课复习全书
《2018年厦门大学803中西哲学史考研专业课复习全书》
厦门大学803中西哲学史专业课考研初试考试范围为: 《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
至于备考复习全书,则为大家推荐聚英教育编写的《2018年厦门大学803中西哲学史考研专业课复习全书》。
这本复习全书主要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本科系专业的概况介绍以及厦门大学衣食住行小攻略。第二部分为大家详解803中西哲学史的专业知识。第三部分为大家讲解专业课的核心考点。
第四部分是2008-2016年的真题&答案解析(2016年答案解析暂缺)。至于高分学长姐经验分享、备考建议等等更是应有尽有。欲知更多,请戳http://passxmu.com/Product-217.aspx
第四篇:中国人民大学2011数学考研真题
2011年数学分析
一、(2012年,好像有一致连续和一致收敛的证明,没有区间套定理)
1、上确界的定义
2、闭区间套定理
3、利用单调定理证明闭区间套定理
4、利用区间套定理证明一个有上界的数集上确界的存在二、f x ,g(x)在、[a,b]上可导,g′(x)≠0,limx→a+g x 证明:g x 在[a,b]上一致收敛 f(x)在[a,b]上一致收敛.三、f x 在、[0,1]上连续,(0,1)内可导,f 0 =f(1), f′(x)≤1,其中x∈(0,1),求对∀x1,x2∈[0,1]都有 f x1 −f(x2)<21f(x)
五、分段函数、幂级数
六、运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x2+ y2+z2 −1=02在,z=x2+y2+z2的最大、最小值.x+y+z=0
七、已知p0=(x0,y0,z0), r=(x0−x,y0−y,z0−z),Σ为任一封闭曲面,n取外方向为正,计算 Σ
cos(r,n)r1(2012年最后一题类似)
第五篇:2018年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解析汇总
2018年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解析汇总
出国留学考研网为大家提供2018年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解析汇总,2018年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解析汇总12018考研法硕法学真题及答案解析汇总22018考研法硕非法学真题及答案解析汇总32018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解析汇总42018考研西医综合真题及答案解析汇总52018考研历史学真题及答案解析汇总62018考研教育学真题及答案解析汇总72018考研心理学真题及答案解析汇总82018考研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汇总出国留学网考研频道整理2018年考研数学真题及答案解析汇总>>>点击查看
2018年考研英语真题及答案解析汇总>>>点击查看
2018考研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点击查看
2018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汇总>>>点击查看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 2018考研真题及答案汇总
2018年34所自划线高校分数线汇总 2018全国考研复试信息汇总 2018考研分数线信息汇总 2018考研成绩查询信息汇总 2018考研国家线信息汇总 2018全国考研调剂信息汇总 考研英语真题考研数学真题 政治真题
专业课真题英语一真题英语二真题数学一真题数学二真题数学三真题数农真题考研英语答案考研数学答案 政治答案
专业课答案英语一答案英语二答案数学一答案数学二答案数学三答案数农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