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节庆旅游4
第四章 节事旅游
节事旅游活动在我国的兴盛始于20世纪90年代,节事旅游活动种类繁多,数量庞大。据数字统计,目前,我国的传统民族节日加上现代节事活动的节日,其数量已达到5000多个。中国已成为世界节事活动的大国。近年来,宣传和推出各种特色的旅游节事活动,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内容方法之一,许多地方也通过举办各种节事活动来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其中不乏成功的例子,如大连的服装节,青岛的啤酒节,哈尔滨的冰灯节等。城市节事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活动形式,在我国城市的发展中正扮 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些节事活动,既张扬了城市的个性,繁荣了城市经济文化生活,也发挥着“依节造势,因节发展,以节兴市”的作用,往往成为一个城市最具亲和力和感召力的事物。
第一节 节事旅游的概念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国际上对节事旅游的研究就开始了,在1984年,里奇(Ritchie)提出了对节事的定义:“从长远或短期目的出发,一次性或重复举办的,延续时间较短,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外界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认同,增强其吸引力,提高其经济收入的活动。”
我国学者对节事旅游也做出了自己的定义,代表性的有吴必虎对节事旅游所做的概 念界定:节事旅游又称节事旅游,通常是指一些含有多种旅游项目的事件,包括节日,地方特色产品展览,轻体育比赛等具有旅游特色的活动或非日常发生的特殊事件;狭义的节事旅游是指周期性举办的节日等活动,但不包括各种交易会,展览会,博览会,文化,体育等一次性结束的事件。
第二节 节事旅游的类型
节事旅游活动可以从依托资源和体现内容方面分为以下几类:
1、历史文化型:对于传承了五千年文化历史的中国来说,有着历史文化型的节事旅游活动再正常不过。中华民族传承的节日活动很多,有春节拜年、立春祭农、元宵灯火、三月三女儿节、寒食禁火、清明上坟、四月佛诞(农历四月八日)、端午龙舟、七夕乞巧、中元鬼节、中秋赏月、重阳登高、腊八煮粥、除夕守岁等。近年来我国在传统节日时规定法定假期,使得人们在节日期间外出旅游成为可能,与此同时,旅游业也抓住机会加强节日游的宣传与优惠,这些都促进了我国节事旅游的发展。近年来清明、五一、十一出门旅游已几近风尚。
2、民俗风情型: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传统节日,如在云南地区的傣族泼水节互相泼水以示祝福,位于内蒙古的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摔跤赛马,位于西藏的藏族雪顿节表演和晒佛,苗族踩花山男女谈情说爱,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和维吾尔族的古尔邦节和开斋节等。各民族都以其独特的节日文化吸引着中外游客。
3、娱乐休闲型:中国的娱乐休闲节日自古就不少,三月三女儿节就流行踏青,重阳的登高活动也是以休闲为主。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旅游企业推出情人节双人游、母亲节带着妈妈旅游,儿童节带孩子游等等五花八门的名目旅游。
4、综合型:上海世博会、西安的世园会等这些都是世界性的大型博览会,自然吸引大批游客来往。
第三节 节事旅游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旅游事业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节事旅游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得到重视,举办现代节事活动数目逐渐增多。一方面,节事活动的总体发展呈现出遍地开花的趋势,从数量上、规模上和形式上都做了很大的调整。另一方面,在节事活动的个体发展上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有的昙花一现,有的屡败屡战。总结起来,其发展障碍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活动的主题雷同,缺少地域特色;
2、产业化水平低,市场化运作不规范;
3、品牌意识差,宣传促销力度欠缺;
4、节事旅游专业人才匮乏。
第四节 节事旅游的策划
节事旅游是一种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综合性旅游活动,与传统旅游不同,节事旅游是人为策划的,以举办地丰富的人文、节事活动为载体。在国外,80年代起就有关于节事旅游的专著出版,但是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差异,使得国外的研究难以成为有效的借鉴。中国是一座具有古老文化传奇的国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我国旅游业的发展长期以来这些历史文化、风景名胜。节事旅游作为近些年来新兴的旅游项目,历经多年的发展,已有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并积累了许多实践经验。
一、节事旅游策划的原则
1、突出主题 主题是节事活动的主旋律,如果主题模糊,就会使节事活动显得内容杂乱无章、效果平淡无奇,进而导致节事活动缺乏活力,前景暗淡。而鲜明的主题,会指引着节事活动各个项目的策划设计和执行,从而使整个节事活动显得利落不拖沓。例如青岛国际啤酒节,从一开始就提出了“青岛与世界干杯”这一主题,因而使青岛国际啤酒节届届获得成功,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2、抓住特色 节事要办好,关键在于有特色。找准特色,就是破解了节日经济的密码;抓住特色,就是抓住了节日经济的命门;节事活动的特色主要表现在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文化特色和时代特色上。这些特色在一些举办得比较好的城市节事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哈尔滨冰灯节,在内容策划上,突出了哈尔滨地区富有浓郁特色的民族文化,设计出了一系列观赏性强的活动内容,充满了狂欢气氛,极大地吸引了来宾和市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广泛参与 节事是一种大型的群众性活动,是“市民节”、“狂欢节”,吸引最广泛的民众参与,是城市节事永葆品牌生命力的灵魂。城市节事必须办成群众踊跃参与、国内外游客热烈推崇的活动。因此,一定要在群众参与上大做文章,才能把活动搞的生动活泼、有声有色,产生良好的影响,达到举办目的。
4、国际化 在信息化时代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城市节事国际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同时,城市节事的国际化,是节事活动档次的表现,也是节事活动效益的需要。城市节事要尽可能办成国际性的盛会。2004年第15届上海国际旅游节,提出了“世界的节日”这个主题,加快了上海国际旅游节跻身世界著名节事行列的步伐。
5、市场化 经过20余年的实践,各地都在探索按市场化机制举办节事活动。从目前全国情况看,城市节事在市场化运作方面,主要通过门票、广告、赞助、交易会、冠名权、摊位出租、委托承办、买断举办权、媒体和企业投资或入股参与、拍卖活动等方法进行。
6、不断创新 多年来,我国的城市节事活动,积累了不少经验,也有不少教训,现在都在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思路,不断推陈出新。
7、注重效益 搞任何活动都要注重效益,搞城市节事活动也一样,对效益,应做到“三个结合”,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近期效益和远期效益相结合、单项效益和综合效益相结合,三者缺一不可。
二、节事旅游策划的要点
节事旅游策划要突出4个要点,即重点、亮点、热点和卖点。要增强节事活动吸引力、影响力,一定要在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文化特色、时代特色上下功夫、做文章,把城市节事办成时代性强、有特色、有新意的时尚性节日。要着重抓好城市节事的重点、亮点、热点、卖点问题。一个城市节事的内容很多,在具体实施上要注意抓重点,突出亮点。亮点就是闪光点,是体现一个城市节事的特色的东西。亮点必然是重点,但重点不一定都是亮点。接待工作是个重点,但它却不是城市节事的亮点。要抓住城市节事的亮点,做好、做细、做出成效。2005年昆明国际旅游节,改变了过去打“明星牌”的做法,着重突出本土原生态的展示。在开幕式文艺晚会“相约彩云南”中,集中展示了云南原生态的歌舞。云南省以丰富的民族风情著称,全省有26个民族,千百年来各民族创造了风格独特、风情浓郁、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风俗。这些民俗文化通过文艺的形式集中展示,引起了轰动,成为旅游节的亮点。要抓住热点问题,热点就是兴奋点,城市节事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休闲文化,因此,要设计一些让人兴奋的项目和内容,如观光、休闲、游园、娱乐、文体、会展、美食、购物等,使人们在兴奋中放松,得到精神和身体的享受。所谓卖点就是吸引人,多策划一些有效益的项目和内容,使城市节事真正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近期效益和长远效益相结合、单项效益和综合效益相结合。城市节事要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坚持创新,避免千篇一律或大同小异,注意挖掘本地的文化资源,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展示这些资源,使城市节事既有鲜明的主题,又有显著的地方特色;既体现传统文化的精华,又展示现代文明的魅力。
三、节事旅游的开发原则
1、群众性原则 相信已经有学者观察到,源于民间,并让广大市民参与,是提升节事魅力的关键,而提高居民的参与热情的关键,则在于增强社区居民的文化认同。因此,传统节事的复兴也往往是广大群众自发的愿景与诉求。传统节事的旅游开发,其本质是将传统节事植入现代旅游元素,使之更具观赏性、参与性与休闲性,激发广大游客的旅游情趣,实现传统文化的旅游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因此,只有首先根植于传统文化土壤,赢得社区群众的支持,传统节事的现代旅游开发才能散发出真正吸引游客的独特魅力。因而,贯彻群众性原则,传统节事旅游开发的主题定位要本于民间;节事的主体也要基于民众,其绩效评价要重视群众感受。要使游客与民同乐,而不是“与君同乐”的陪衬。迄今以来,我国不少地方政府主导的所谓传统节事的旅游开发,由于没有遵循群众性原则,而导致失败的例子屡见不鲜。例如“苏州丝绸旅游节”,究其根源就是政府色彩太浓,商业性冲淡了群众的娱乐性。
2、物质性元素与精神性元素有机融合原则 节事的物质性元素是指节事活动举办时凭借的物质载体以及在节事活动基础上延伸的专为游客设计的各种旅游物品,如赠品、纪念品和旅游食品等。节事的精神性元素指节事活动期间的各项仪式、工艺、程序、节事的传说及相关宣传报道等。城市传统节事的旅游开发需要重视物质性元素与精神性元素的有机融合,以便更多游客能在有限的旅游时空中获得全方位的立体式体悟。遵循此原则,要求城市传统节事寻找传统节日典型的物质性载体,让这些物质载体召唤民众的情感,传承节事文化精神,延伸旅游产品与活动项目,达到游客广泛参与的目的。如泰国水灯节期间,借助盏盏精巧水灯汇成的烛光之河,带动灯船比赛、水灯小姐选美、水灯祭祀等庆典。同时依托精神元素,精心策划节事文字性材料并与物质性元素相陪衬;严格传统节事表演仪式,提升传统节事的文化空间与品位。在这方面,“广州乞巧文化节”有着成功的经验。该节事在重视“乞巧”手工艺品开发同时,积极利用媒体推介节事,全面恢复了乞巧的传统仪式;迎七夕摆七娘斗智又斗巧,对联应景,营造了浓郁的节事氛围。
3、特色与创新原则 突出特色,特色是节事活动成功的基础,旅游活动的特性就是“求新,求异,求奇”,而创新性是举办节事活动首先必须具备的条件,产品只有不断地创新才会延续新的生命力,才会具有竞争力。节事和历史有着密切的关联,节事的生命在于它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别具一格的民俗形式,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创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4、市场化运作原则 节事旅游运作涉及部门,行业和企业众多,需要由政府部门出面,对节事的运作实行整体协作,以维护节事期间的正常社会秩序。政府主导并非政府主体,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探索“政府办节,公司经营,社会参与”的多种模式,政府在其中只扮演裁判员,服务员的角色,只负责监督与协调,以达到所谓“有组织无政府形态”。应遵循“资金筹措多元化,业务操作社会化,经营管理专业化,活动承办契约化,成本平衡效益化,管节办节规范化”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和原则,形成“以节事养节事”的良性循环。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旅游作为一种休闲方式,正成为人们主要的休闲方式。而节事旅游是近几年迅速兴起的一种旅游形式,其方式不再像传统旅游那样把游客排斥在旅游吸引物之外,而是更注重体验性和参与性,因此代表了现代旅游的一个发展方向。与传统的旅游活动相比,节事旅游对自然资源依赖性较小,但是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比较显著,对举办地人文、经济、社会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所以我们更要注重节事旅游的开发及发展。
第二篇:节庆旅游产品
节庆旅游产品
含义:以节庆形式对区域特色进行策划和包装,使其产生定向吸引,为旅游业所利用,从而产生一定的社会、经济等综合效益的一种专项旅游产品。与其他旅游产品相比,具有主题鲜明、举办时间短、人流和物流高度集中、娱乐性与参与性强等特点。
开发思路:
1、创新化的主题吸引
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都为国际性盛会。世博会主题定位“城市,让生活更美”,探索在中国高速城市化背景下,如何让城市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现代生活,这是我们每一个人所关心的话题。正因为如此,184天的展览共有7308万人次参观,创造了新的世博会参观记录。
2、大众化的活动参与
细分市场,降低活动参与门槛
3、特色化的商品开发
世博会举办时所开发的一系列海宝纪念品,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
4、喜庆化的氛围营造
节庆举办场地的布置、人员的装饰、彩旗、音乐、成千上万人组成的喜庆场面。
5、多元化的促销模式
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纸、杂志、歌曲、户外广告、手册、招贴画、声像光盘等各种形式的广告媒体传播节庆旅游信息,强化节庆知名度,提升品牌。
第三篇:节庆旅游
节庆旅游
节庆旅游活动在我国的兴盛始于20世纪90年代,节庆旅游活动种类繁多,数量庞大。据数字统计,目前,我国的传统民族节日加上现代节庆活动的节日,其数量已达到5000多个。中国已成为世界节庆活动的大国。近年来,宣传和推出各种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内容方法之一,许多地方也通过举办各种节庆活动来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其中不乏成功的例子,如大连的服装节,青岛的啤酒节,哈尔滨的冰灯节等。城市节庆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活动形式,在我国城市的发展中正扮 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些节庆活动,既张扬了城市的个性,繁荣了城市经济文化生活,也发挥着“依节造势,因节发展,以节兴市”的作用,往往成为一个城市最具亲和力和感召力的事物。
一、节庆旅游的概念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国际上对节庆旅游的研究就开始了,在1984年,里奇(Ritchie)提出了对节庆的定义:“从长远或短期目的出发,一次性或重复举办的,延续时间较短,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外界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认同,增强其吸引力,提高其经济收入的活动。”
我国学者对节庆旅游也做出了自己的定义,代表性的有吴必虎对节庆旅游所做的概 念界定:节庆旅游又称节事旅游,通常是指一些含有多种旅游项目的事件,包括节日,地方特色产品展览,轻体育比赛等具有旅游特色的活动或非日常发生的特殊事件;狭义的节庆旅游是指周期性举办的节日等活动,但不包括各种交易会,展览会,博览会,文化,体育等一次性结束的事件。
二、节庆旅游的类型
节庆旅游活动可以从依托资源和体现内容方面分为以下几类:
1、历史文化型:对于传承了五千年文化历史的中国来说,有着历史文化型的节庆旅游活动再正常不过。中华民族传承的节日活动很多,有春节拜年、立春祭农、元宵灯火、三月三女儿节、寒食禁火、清明上坟、四月佛诞(农历四月八日)、端午龙舟、七夕乞巧、中元鬼节、中秋赏月、重阳登高、腊八煮粥、除夕守岁等。近年来我国在传统节日时规定法定假期,使得人们在节日期间外出旅游成为可能,与此同时,旅游业也抓住机会加强节日游的宣传与优惠,这些都促进了我国节庆旅游的发展。近年来清明、五一、十一出门旅游已几近风尚。
2、民俗风情型: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传统节日,如在云南地区的傣族泼水节互相泼水以示祝福,位于内蒙古的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摔跤赛马,位于西藏的藏族雪顿节表演和晒佛,苗族踩花山男女谈情说爱,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和维吾尔族的古尔邦节和开斋节等。各民族都以其独特的节日文化吸引着中外游客。
3、娱乐休闲型:中国的娱乐休闲节日自古就不少,三月三女儿节就流行踏青,重阳的登高活动也是以休闲为主。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旅游企业推出情人节双人游、母亲节带着妈妈旅游,儿童节带孩子游等等五花八门的名目旅游。
4、综合型:上海世博会、西安的世园会等这些都是世界性的大型博览会,自然吸引大批游客来往。
三、我国节庆游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旅游事业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节庆旅游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得到重视,举办现代节庆活动数目逐渐增多。一方面,节庆活动的总体发展呈现出遍地开花的趋势,从数量上、规模上和形式上都做了很大的调整。另一方面,在节庆活动的个体发展上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有的昙花一现,有的屡败屡战。总结起来,其发展障碍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活动的主题雷同,缺少地域特色;
2、产业化水平低,市场化运作不规范;
3、品牌意识差,宣传促销力度欠缺;
4、节庆旅游专业人才匮乏。
四、节庆旅游的策划
节庆旅游是一种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综合性旅游活动,与传统旅游不同,节庆旅游是人为策划的,以举办地丰富的人文、节事活动为载体。在国外,80年代起就有关于节庆旅游的专著出版,但是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差异,使得国外的研究难以成为有效的借鉴。中国是一座具有古老文化传奇的国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我国旅游业的发展长期以来这些历史文化、风景名胜。节庆旅游作为近些年来新兴的旅游项目,历经多年的发展,已有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并积累了许多实践经验。
(一)、节庆旅游策划的原则
1、突出主题主题是节庆活动的主旋律,如果主题模糊,就会使节庆活动显得内容杂乱无章、效果平淡无奇,进而导致节庆活动缺乏活力,前景暗淡。而鲜明的主题,会指引着节庆活动各个项目的策划设计和执行,从而使整个节庆活动显得利落不拖沓。例如青岛国际啤酒节,从一开始就提出了“青岛与世界干杯”这一主题,因而使青岛国际啤酒节届届获得成功,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2、抓住特色节庆要办好,关键在于有特色。找准特色,就是破解了节日经济的密码;抓住特色,就是抓住了节日经济的命门;节庆活动的特色主要表现在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文化特色和时代特色上。这些特色在一些举办得比较好的城市节庆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哈尔滨冰灯节,在内容策划上,突出了哈尔滨地区富有浓郁特色的民族文化,设计出了一系列观赏性强的活动内容,充满了狂欢气氛,极大地吸引了来宾和市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广泛参与节庆是一种大型的群众性活动,是“市民节”、“狂欢节”,吸引最广泛的民众参与,是城市节庆永葆品牌生命力的灵魂。城市节庆必须办成群众踊跃参与、国内外游客热烈推崇的活动。因此,一定要在群众参与上大做文章,才能把活动搞的生动活泼、有声有色,产生良好的影响,达到举办目的。
4、国际化在信息化时代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城市节庆国际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同时,城市节庆的国际化,是节庆活动档次的表现,也是节庆活动效益的需要。城市节庆要尽可能办成国际性的盛会。2004年第15届上海国际旅游节,提出了“世界的节日”这个主题,加快了上海国际旅游节跻身世界著名节庆行列的步伐。
5、市场化经过20余年的实践,各地都在探索按市场化机制举办节庆活动。从目前全国情况看,城市节庆在市场化运作方面,主要通过门票、广告、赞助、交易会、冠名权、摊位出租、委托承办、买断举办权、媒体和企业投资或入股参与、拍卖活动等方法进行。
6、不断创新多年来,我国的城市节庆活动,积累了不少经验,也有不少教训,现在都在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思路,不断推陈出新。
7、注重效益搞任何活动都要注重效益,搞城市节庆活动也一样,对效益,应做到“三个结合”,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近期效益和远期效益相结合、单项效益和综合效益相结合,三者缺一不可。
(二)、节庆旅游策划的要点
节庆旅游策划要突出4个要点,即重点、亮点、热点和卖点。要增强节庆活动吸引力、影响力,一定要在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文化特色、时代特色上下功夫、做文章,把城市节庆办成时代性强、有特色、有新意的时尚性节日。要着重抓好城市节庆的重点、亮点、热点、卖点问题。一个城市节庆的内容很多,在具体实施上要注意抓重点,突出亮点。亮点就是闪光点,是体现一个城市节庆的特色的东西。亮点必然是重点,但重点不一定都是亮点。接待工作是个重点,但它却不是城市节庆的亮点。要抓住城市节庆的亮点,做好、做细、做出成效。2005年昆明国际旅游节,改变了过去打“明星牌”的做法,着重突出本土原生态的展示。在开幕式文艺晚会“相约彩云南”中,集中展示了云南原生态的歌舞。云南省以丰富的民族风情著称,全省有26个民族,千百年来各民族创造了风格独特、风情浓郁、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风俗。这些民俗文化通过文艺的形式集中展示,引起了轰动,成为旅游节的亮点。要抓住热点问题,热点就是兴奋点,城市节庆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休闲文化,因此,要设计一些让人兴奋的项目和内容,如观光、休闲、游园、娱乐、文体、会展、美食、购物等,使人们在兴奋中放松,得到精神和身体的享受。所谓卖点就是吸引人,多策划一些有效益的项目和内容,使城市节庆真正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近期效益和长远效益相结合、单项效益和综合效益相结合。城市节庆要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坚持创新,避免千篇一律或大同小异,注意挖掘本地的文化资源,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展示这些资源,使城市节庆既有鲜明的主题,又有显著的地方特色;既体现传统文化的精华,又展示现代文明的魅力。
五、节庆旅游的开发原则
1、群众性原则相信已经有学者观察到,源于民间,并让广大市民参与,是提升节庆魅力的关键,而提高居民的参与热情的关键,则在于增强社区居民的文化认同。因此,传统节庆的复兴也往往是广大群众自发的愿景与诉求。传统节庆的旅游开发,其本质是将传统节庆植入现代旅游元素,使之更具观赏性、参与性与休闲性,激发广大游客的旅游情趣,实现传统文化的旅游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因此,只有首先根植于传统文化土壤,赢得社区群众的支持,传统节庆的现代旅游开发才能散发出真正吸引游客的独特魅力。因而,贯彻群众性原则,传统节庆旅游开发的主题定位要本于民间;节庆的主体也要基于民众,其绩效评价要重视群众感受。要使游客与民同乐,而不是“与君同乐”的陪衬。迄今以来,我国不少地方政府主导的所谓传统节庆的旅游开发,由于没有遵循群众性原则,而导致失败的例子屡见不鲜。例如“苏州丝绸旅游节”,究其根源就是政府色彩太浓,商业性冲淡了群众的娱乐性。
2、物质性元素与精神性元素有机融合原则节庆的物质性元素是指节庆活动举办时凭借的物质载体以及在节庆活动基础上延伸的专为游客设计的各种旅游物品,如赠品、纪念品和旅游食品等。节庆的精神性元素指节庆活动期间的各项仪式、工艺、程序、节庆的传说及相关宣传报道等。城市传统节庆的旅游开发需要重视物质性元素与精神性元素的有机融合,以便更多游客能在有限的旅游时空中获得全方位的立体式体悟。遵循此原则,要求城市传统节庆寻找传统节日典型的物质性载体,让这些物质载体召唤民众的情感,传承节庆文化精神,延伸旅游
产品与活动项目,达到游客广泛参与的目的。如泰国水灯节期间,借助盏盏精巧水灯汇成的烛光之河,带动灯船比赛、水灯小姐选美、水灯祭祀等庆典。同时依托精神元素,精心策划节庆文字性材料并与物质性元素相陪衬;严格传统节庆表演仪式,提升传统节庆的文化空间与品位。在这方面,“广州乞巧文化节”有着成功的经验。该节庆在重视“乞巧”手工艺品开发同时,积极利用媒体推介节庆,全面恢复了乞巧的传统仪式;迎七夕摆七娘斗智又斗巧,对联应景,营造了浓郁的节庆氛围。
3、特色与创新原则突出特色,特色是节庆活动成功的基础,旅游活动的特性就是“求新,求异,求奇”,而创新性是举办节庆活动首先必须具备的条件,产品只有不断地创新才会延续新的生命力,才会具有竞争力。节庆和历史有着密切的关联,节庆的生命在于它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别具一格的民俗形式,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创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4、市场化运作原则节庆旅游运作涉及部门,行业和企业众多,需要由政府部门出面,对节庆的运作实行整体协作,以维护节庆期间的正常社会秩序。政府主导并非政府主体,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探索“政府办节,公司经营,社会参与”的多种模式,政府在其中只扮演裁判员,服务员的角色,只负责监督与协调,以达到所谓“有组织无政府形态”。应遵循“资金筹措多元化,业务操作社会化,经营管理专业化,活动承办契约化,成本平衡效益化,管节办节规范化”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和原则,形成“以节庆养节庆”的良性循环。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旅游作为一种休闲方式,正成为人们主要的休闲方式。而节庆旅游是近几年迅速兴起的一种旅游形式,其方式不再像传统旅游那样把游客排斥在旅游吸引物之外,而是更注重体验性和参与性,因此代表了现代旅游的一个发展方向。与传统的旅游活动相比,节庆旅游对自然资源依赖性较小,但是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比较显著,对举办地人文、经济、社会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所以我们更要注重节庆旅游的开发及发展。
旅游热点问题研究
新联学院
09旅游管理
赵祯
0911174041
第四篇:旅游节庆活动总结
一、活动基本情况
(一)活动开展情况
继2013年末我县与福建新浪网合作成功策划“县长年货节”后,今年初再次携手福建新浪网推出“县长带你游”旅游节庆系列活动。首先3月22日xxxx县赵县长通过新浪微博“大道为德”重磅推出五条“xxxx微旅游”精品线路;其次 3月29日,精心策划并推出“县长带你游xxxx”节庆活动,活动时间从3月29日至4月29日,主要采用线上推广和线下踩线联合共同推广方式,通过新浪微博平台在3月梨花盛开之际全方位推介xxxx一日游、二日游3条精品线路;同时邀请10余位福建微博达人畅游xxxx,深入实地体验xxxx美丽风光、独特人文景观和特色美食制作。据统计,xxxx县日均游客创历史新高,29日当天接待游客量达6000人次,其中接待自驾车一日游游客达4000余人次,占当日全县接待游客人次67%。
(二)主要成效和经验
1.领导重视是前提。没有县领导的重视,就没有这次旅游节,更没有一次较为成功的旅游节。从旅游节策划、筹备到组织、实施、总结,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都亲自关心、关注,县长更是通过自己的微博“大道为德”亲自指挥、指导了这次活动。县分管领导召开多次旅游节庆活动筹备会议,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安排部署相关工作。
2.精心策划是关键。游什么,怎么游?一个精心策划的活动方案是旅游节取得成功的关键。3月初,对20xx年运作推出的xxxx县10条微旅游精品线路进行重组整合成5条,聘请县知名文人墨客编写标准规范的线路简介和导游词,从摄影爱好者收集景点照片400多张,组织旅游社深入旅游线路踩点踩线。
3.部门协作是保障。旅游节对外展示的不仅是xxxx的旅游资源,还是xxxx县高效运转的政府形象。本次旅游节是政府主导的一次活动,涉及旅游、公安、交通、安全、卫生、宣传等多个部门和乡镇。为确保旅游节庆活动顺利开展,县政府专门成立xxxx县旅游节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纪委书记任组长,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各有关乡(镇)、县直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宣传报道组、安全组、道路交通组、车辆调配组、卫生安全组、环境整治组、综合协调组、督查组8个工作筹备组,由县政府办和旅游局协调具体事宜。
4.宣传造势是基础。没有强大的宣传造势,就没有人关注xxxx旅游,更没有人来参加旅游节庆活动。一是充分利用xxxx旅游网站做好宣传推广,及时与网络公司联系和沟通,整合网站旅游资源,更新网站内容,并与福建新浪网同步推介旅游线路、旅游商品、民风民俗等。二是 “县长带你游”活动推出后,邀请福建电视台、南平电视台、xxxx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多次亲临现场对节庆活动情况进行全面跟踪报道,闽北日报、xxxx要讯等报刊同时赋以大量篇幅进行持续专栏报道。
(三)存在不足和问题
第五篇:旅游节庆的策划
旅游节庆的策划
——以“中国沁阳第二届神农文化旅游节”为例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张晓军
沁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隅,焦作市西南部,隔太行与山西晋城相邻,拥有号称“天下第一坛、神农祭天地”的神农山,是古怀庆府所在。
2006年2月,我们承接了河南省沁阳市人民政府委托的“中国沁阳第二届神农文化旅游节”策划项目。该项目也是我们作为《沁阳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单位,本着“规划是龙头,营销是核心,为客户提供全程咨询服务”的经营理念,在总体规划编制任务完成,继策划、承办“沁阳市旅游发展战略高峰论坛”后,为该市提供的后续服务之一。
旅游节庆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对旅游产生吸引向性,经开发规划后成为吸引旅游者的动态文化吸引物的各种节事庆典活动,包括各类旅游节日、庆典、交易会、展览会、博览会以及各种文化、体育活动。这些活动往往规模不一,在特定区域内定期或不定期的举行,且围绕特定的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以其独特的形象吸引大量区域内外的游客,从而提高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产生效果不等的轰动效应。旅游节庆是推广目的地形象、传播区域文化、塑造区域旅游品牌、促进对外经贸合作、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旅游节庆具有双重属性。首先它是具有强烈个性化色彩的旅游产品,具有鲜明的主题、高度参与性、系列多样化的活动、极强的时间性等特点。其次旅游节庆是极为重要的市场开发促销手段,通过在时间上(季节)的科学布局,旅游节庆可以使“淡季变旺、平季缩短”,发挥显著的“聚客、引客”作用。
一、举办背景:“因势而动”、“乘势而上”
2005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对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连续召开了全省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大会。河南省迎来了旅游业发展的春天。
河南省委徐光春书记批示要求新郑市做好黄帝故里开发工作。新郑市启动了“百万重金征集黄帝故里开发策划方案”活动,确定2006年春季省委、省政府主持举行黄帝公祭,由此在全省形成了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高潮,为神农文化的开发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2005年12月,由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公司(CTD)策划承办,沁阳市召开了历史上首次“沁阳市旅游发展战略高级研讨会”,沁阳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将神农文化节和三月三古庙会做为一项重点工程来抓,经过三至五年的经营发展,逐步形成由山水游、生态游、文化游和香火游构成的新的沁阳旅游大格局。沁阳市旅游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在全省大力开发“根文化”旅游产业的背景下,高举“弘扬神农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大旗,创新节庆举办思路和模式,实现“以节名市”、“以旅活市”。
二、举办目的:“知微见著”、“凸显核心”
深入挖掘、展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神农文化,树立沁阳市在全国神农文化研究和旅游开发领域的主导地位。
利用三年时间,将“神农文化旅游节”打造成在国际华人圈具有相当知名度的、国内著名的旅游节庆活动,沁阳市对外交往和外宣工作的主要窗口。
利用本届“神农文化旅游节”启动春季旅游,迎来沁阳市2006年的第一个旅游高潮,以此拉开全年旅游发展的序幕。
三、节庆内容:“珠联璧合”、“群星捧月”
第二届沁阳神农文化旅游节由一大和谐主题(深入挖掘神农文化中关注民生等核心精神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现实意义)、四大举办区域(神农山风景名胜区、仙神谷风景区、丹河峡谷风景区、市区等四个区域分别举办不同活动,为游客和市民提供更多的选择可能和体验空间)、五大亮点活动组成。
五大亮点活动之:成立一个全国性的神农文化旅游开发区域合作组织;发表一个“开展区域合作、弘扬神农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沁阳宣言》。
国内共有9地以神农炎帝为资源发展旅游业,分别为河南沁阳神农山、湖北神农架、湖北随州烈山神农故里、河北涿州神农祠、山西长治神农山、山西高平神农山、陕西宝鸡炎帝陵、湖南炎陵神农陵和福建永春神农庙。结束各地各自为战的混乱局面,塑造统一的神农形象,打造为世界华人所崇拜的共同的“神农”文化旅游品牌,开展区域联合是大势所趋。沁阳市要用敏锐的政治思维、长远的发展眼光、厚重的历史责任感,勇敢地承担起领导者的职责,组织、协调上述八个地区,在神农文化旅游节期间,发起成立“全国神农文化研究会”,开展全国性的跨区域的合作。具体措施有:开展政府公关,邀请上述8个地区党政领导作为嘉宾出席开幕式。举行“发起成立全国神农文化研究会、开展神农文化旅游开发区域合作”签字仪式;沁阳市领导代表9家单位宣读主题为“开展区域合作、弘扬神农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沁阳宣言》;上述九家单位领导出席神农公祭大典;由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和沁阳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召开“全国神农文化研讨会”。
以上活动构成开幕式的主体。开幕式的举办时间为2006年3月底4月初,避免与新郑市的黄帝公祭、焦作市山水旅游节开幕式时间冲突。邀请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国家宗教事务管理局、中国旅游协会、中国道教协会、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河南省委省政府、河南省有关厅局和湖南炎陵县、湖北神农架等国内8家神农炎帝活动地的党政领导出席。开幕式在神农山风景名胜区举行。
五大亮点活动之:冲击一个“百人唢呐、和谐盛世”吉尼斯世界纪录 沁阳是唢呐之乡,“现代乐圣”朱载堉的故里。在文化旅游节期间,组织百人齐奏唢呐,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以事件营销扬沁阳之名。地点:丹河峡谷风景名胜区的宋寨。形式:宋寨旌旗猎猎,百名唢呐手散布宋寨上下,让宋寨“立”起来,“响”起来。震天战鼓之后,悠扬唢呐在峡谷飘荡。经过公证处和上海吉尼斯世界工作人员的见证,在神农之地,诞生一项新的世界纪录。
五大亮点活动之:举办一个“筷”乐沁阳美食周活动
怀庆府小吃,名扬豫晋。品尝地方风味小吃,是传统庙会的重要内容,更是极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小吃是资源,但不是旅游产品。为此专门策划、设计“筷”乐沁阳主题旅游产品,以增强文化旅游节的吸引力,增加游客在沁阳的消费。
五大亮点活动之:推出一个“欢乐沁阳”——2006神农文化旅游节2日主题旅游线路产品
面向郑州、洛阳和省内主要客源地,推出“欢乐沁阳”2日游——2006神农文化旅游节主题旅游线路。第一天:参加神农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参观神农公祭,午餐参加“筷乐沁阳”大型活动,下午神农山踏青。第二天:在丹河峡谷参加“百人唢呐、和谐盛世”大型活动,亲眼见证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诞生。参观宋寨、明清古村落、水磨坊。午餐品尝农家饭,下午返程。
四、节庆推广:媒体宣传与渠道建设“双管齐下”
为扩大神农文化旅游节的社会影响,在省会郑州举办新闻发布会,借助媒体的力量,将“第二届神农文化旅游节”的举办信息告知全社会,在省内为文化旅游节的举办营造气氛。为预热、启动春季旅游市场,吸引郑州等地市民参加旅游节,要重视旅行社的市场推广作用,邀请郑州市主要旅行社负责人作为“座上宾”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