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1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考前冲刺密卷

时间:2019-05-14 12:01: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最新2011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考前冲刺密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最新2011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考前冲刺密卷》。

第一篇:最新2011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考前冲刺密卷

最新编2011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冲刺密卷

长沙教育学院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1.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征是()A.学校的产生 B.学制的建立 C.教育实体的出现 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

2.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的发展。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

3.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科夫 4.“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

5.被称之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A.赫尔巴特 B.康德 C.培根 D.夸美纽斯

6.制定课程计划的首问题是()A.学科设置

B.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C.学科顺序D.课时分配

7.中国当代历史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出现的教育目的是()A.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方针

B.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教育方针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的教育方针 D.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的教育方针 8.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的关系是()A.教育方针包括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 B.教育目的就是教育方针,二者指的是同一件事

C.教育方针属教育政策范畴,教育目的属教育理论范畴。二者没有直接联系

D.教育目的包括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 9.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是()A.裴斯泰洛奇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柏拉图

10.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 B.杜威和赫尔巴特 C.赫尔巴特和杜威 D.夸美纽斯和杜威

11.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A.人口环境 B.社会生产 C.政治制度 D.自然环境

12.()是社会生产中最为活跃和革命的因素。A.劳动对象 B.生产关系 C.生产力 D.劳动者

13.19世纪初,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的“导生制”出现在()A.德国 B.英国 C.美国 D.法国

14.现在体育界在国际比赛中得了金牌,奖励一直追溯到运动员的启蒙教练,这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A.未来性 B.滞后性 C.连续性 D.广延性

15.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统一的过程。A.个体与环境 B.个体与社会 C.个体与教育

D.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6.义务教育依据“法律规定”,具有义务性、免费性、______性。17.教育学是一门以______、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18.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______。

19.从课程制定者的角度,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______三种类型。

20.课程结构的编制是指______。

21.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一般称为______。

22.在德育认知模式中,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且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叫做______。

23.从教育内容的角度看,古代教育以人文教育为特征,现代教育则以______教育为特征。

24.考试命题的质量指标主要有信度、______、区分度和难度。25.常用的记分法有百分制和______两种。

26.______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是教育民主化的根本保证,是国家干预和管理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

27.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教育代表作是《______》。28.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一定层次结构的按______的教育制度。29.文化对教育具有______作用,文化发展促进学校课程的发展。30.科技和______在当今世界被人们视为社会发展的两大支柱。31.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提出______,否定了人的遗传素质和人的自觉能动性。

32.教育的自身状况是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和前提,它主要包括教师队伍、物质条件和______等方面。

33.陶冶主要包括______、环境陶冶和艺术熏陶等。

34.中学德育主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道德选择的能力、抗拒腐蚀的能力和______的能力。

35.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有______、可操作性和灵活性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有6道小题。每题5分,共30分)。36.教学的任务是什么? 37.简述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38.简述教育目的的作用及其构成。39.怎样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新机制? 40.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41.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是什么?

四、论述题(本大题有2道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42.试述全面发展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的关系。43.试述中学德育的基本任务和内容。

2011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里学模拟冲刺试卷(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1.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是()A.《教育心理学》 B.《教育心理大纲》 C.《教育心理发展史》 D.《教育心理论》

2.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A.《比纳一西蒙量表》 B.《斯坦福一比纳量表》 C.《韦克斯勒量表》 D.《比纳一推孟量表》

3.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创始者是()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加涅 D.苛勒

4.奥苏贝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A.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B.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C.概念学习和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5.维纳将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六个因素,其中不属于自身内在因素的是()A.能力高低 B.努力程度 C.任务难易 D.身心状态

6.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根据()的不同而不同。A.学习效率 B.教学要求 C.学习毅力 D.任务性质

7.学会写“木、石、口”,有助于学习写“森、磊、品”,这是一种()A.顺向迁移 B.水平迁移 C.一般迁移 D.具体迁移

8.把《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是运用的记忆术是()A.位置记忆法 B.关键词法 C.缩简法 D.视觉想象

9.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长之和都大于第三边”,属于()知识。A.陈述性 B.条件性 C.程序性 D.策略性

10.安德森的心理技能形成三阶段论的第三个阶段是()A.认知阶段 B.联结阶段 C.评价阶段 D.自动化阶段

11.智力活动转向头脑内部,借助言语作用于观念性对象的阶段是()A.原型定向 B.原型操作 C.操作整合 D.原型内化

12.调节策略属于学习策略的()A.认知策略 B.提问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13.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眼,想出不同寻常的高见,具有新奇性。这反映了创造性的()特征。A.变通性 B.流畅性 C.独创性 D.先进性

14.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主要方法是()A.自然观察法 B.实验法 C.两难故事法 D.对偶故事法

15.随着考试临近,学生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这是一种()A.焦虑症 B.强迫症 C.恐怖症 D.人格障碍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6.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__________和个体差异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17.2~7岁的儿童思维具有单维性、不可逆性、以自我为中心等特征,处于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__________。

18.__________具有直接的社会意义,是人格的核心。19.规则学习主要有两种学习方式:发现学习和__________。20.苛勒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__________。21.强化是一种操作,其作用在于__________。

22.积极诱因使个体产生积极行为,__________某一目标;消极诱因则使个体产生负性行为,远离或回避某一目标。

23.一般条件下,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呈__________关系。24.与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学习动机属于__________。25.__________是原有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

26.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被称为__________。

27.教师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的最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28.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__________%时,记忆效果最好。29.知识学习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__。30.组块的方式主要依赖于__________。

31.根据练习时间分配的不同有__________与分散练习。32.__________模式主要用来帮助成绩差的学生阅读领会,由教师和一小组学生一起进行。

33.学习策略的本质属性是对学习进行__________。34.原型定向阶段是主体掌握__________ 的阶段。

35.发散性思维的三个特征分别是__________、变通性、独创性。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有6道小题,每题5分,共30分)。36.简述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37.简述动机的强化理论。38.简述迁移的作用。39.简述复述策略的方法。40.如何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 41.简述教师自编测验的常见错误。

四、论述题(本大题有2道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42.试论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43.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当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

第二篇:2011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考前练习题(二) 031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入相应的括号内)。1.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征是(B)A.学校的产生

B.学制的建立

C.教育实体的出现

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 2.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A)的发展。

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

3.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B)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科夫 4.“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B)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 5.被称之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A)A.赫尔巴特

B.康德

C.培根

D.夸美纽斯 6.制定课程计划的首问题是(A)A.学科设置

B.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C.学科顺序

D.课时分配

7.中国当代历史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出现的教育目的是(B)A.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方针

B.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教育方针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的教育方针

D.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的教育方针

8.班级成员在认识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的依存性,从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推动班级的发展,是指班集体的基本特征应该具有(B)

A、共同统一的准则

B、共同的目标

C、共同的组织机构

D、平等、相容的氛围

9.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是()B A.裴斯泰洛奇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柏拉图

10.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C 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

B.杜威和赫尔巴特 C.赫尔巴特和杜威

D.夸美纽斯和杜威 11.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B A.人口环境

B.社会生产 C.政治制度

D.自然环境 12.()是社会生产中最为活跃和革命的因素。B A.劳动对象

B.生产关系 C.生产力

D.劳动者

13.19世纪初,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的“导生制”出现在()B A.德国

B.英国 C.美国

D.法国

14.现在体育界在国际比赛中得了金牌,奖励一直追溯到运动员的启蒙教练,这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B

A.未来性

B.滞后性 C.连续性

D.广延性 15.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统一的过程。D A.个体与环境

B.个体与社会

C.个体与教育

D.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

.目前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实现(D)的重要措施。A.教育终身化

B.教育社会化 C.教育生产化

D.教育民主化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6.___生产力水平___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与一定生产力相适应的要求。

17.教育学是以__教育现象____、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18.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也是全面发展与__因材施教____相统一的教育。19.隐性课程又称非正式课程,具有潜在性、整体性、持久性__非预期性____等特点。20.课程结构的编制是指__课程设计____。

21.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具有历史性、时代性、__社会性____,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2.在德育认知模式中,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且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叫做__道德两难____。

23.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二是了解和研究学生群体,三是了解和研究学生

成长环境(学习、生活环境)。

24.考试命题的质量指标主要有信度、_效度_____、区分度和难度。

25.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教育与生产紧密结合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

产学合作,二是教育、生产、科学一体化。

26.___教育立法___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是教育民主化的根本保证,是国家干预和管理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

27.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教育代表作是《_林哈德和葛笃德_____》。28.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一定层次结构的按___年龄(或知识、能力)分级___的教育制度。

29.社会文化促进教学内容的变革第一个表现是课程内容越来越丰富,第二个表现是__课程结构____的变化。

30.___教师的专业素养___是当今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

31.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提出___环境决定论___,否定了人的遗传素质和人的自觉能动性。

32.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专业人员,___教书育人___是教师的专业工作,是区别其它职业的根本标志。33.陶冶主要包括_人格感化_____、环境陶冶和艺术熏陶等。

34.中学德育中的知行统一原则是指在进行德育时,要把提高道德认识与培养__道德实践____能力结合起来做到知行和谐发展。

35.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有__综合性____、可操作性和灵活性。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有6道小题。每题5分,共30分)。36.教学的任务是什么?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37.简述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38.简述教育目的的作用及其构成。39.简述教师的专业素养? 40.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41.简述综合课程的优点。

四、论述题(本大题有2道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龙活现

42.试述全面发展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43.一次语文课上,当学习柳宗元的《江雪》时,一位学生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这么寒冷的下雪天,这位老人真的是为钓鱼吗?”这个新鲜而又古怪的问题一下子引起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大家都在思考:“是啊,他不在钓鱼又是为什么呢?”有些老师这时候或许会搬出教参中现存的答案来解决,马老师却没有这样做,而是用期待的目光望着学生,希望学生自己寻找答案。

试用相关教育理论,评析这堂课。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B制度化教育主要是指正规教育,即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制度化教育始于近代。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因此,答案为B。2.【精析】D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学理论的发展进步得益于教育问题的深入探讨,由此推动教育研究的加深,对教育规律的揭示也将更加深刻。因此,正确答案选D。3.【精析】B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同时夸美纽斯还主张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认为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每一个人都能够接受并掌握知识。因此,正确答案选B。4.【精析】B 17世纪英国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认为,“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他的这一观点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教育决定的,是“教育万能论”的观点。因此,答案选B。5.【精析】A赫尔巴特所著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规范的学科,他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被后人称为“现代教育之父”。因此,正确答案选A。6.【精析】A制定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是学科设置。7.【精析】B中国当代历史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出现的教育目的是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教育方针。8.【精析】B共同的目标

9.【精析】B赫尔巴特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10.【精析】C传统与现代两大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赫尔巴特和杜威。11.【精析】B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社会生产,它是人类得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它决定教育这个上层建筑领域。12.【精析】C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为活跃和革命的因素。13.【精析】B 19世纪初,英国学校中出现了“导生制”,这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4.【精析】B运动员得到金牌,要奖励启蒙教练,这说明运动员的成绩和启蒙教练的辛苦劳动是密切相关的。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滞后性。15.【精析】D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统一的过程。

二、填空题

16.生产力水平

17.教育现象 18.因材施教

19.非预期

20.课程设计 21.社会性

22.两难问题

23.成长环境(学习、生活环境)

24.效度 25.产学合作

26.教育立法

27.林哈德与葛笃德 28.年龄分级 29.课程结构

30.教师的专业素养

31.环境决定论 32.教书育人

33.人格感化

34.道德实践

35.综合性

三、简答题

36.(1)使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

(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奠定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基础。-教育性是教学的重要特点。

(4)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37.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教育的承受者,学校教育的成果表现在学生身上,这是由学校的使命和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所决定的。

(2)学生又是学习的主体。教育过程的基本特点是从事精神生产,教育生产的产品是人才,是人在品德、智力、体质方面的发展,这种精神生产的过程,也就是对人的培养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启发下,经过自身的努力才能实现的,也就是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完整地认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一方面要肯定学生是教育对象,要接受教育,学校和教师不可懈怠教育的职责,发挥其育人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必须强调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8.(1)导向作用。教育目的规定教育的社会性质和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依照教育目的,可使教育避免发展方向的失误。

(2)激励作用。教育目的具有激励教育行为的作用,它激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向着更高层次发展。

(3)评价作用。无论是过程性评价还是终结性评价,都是以教育目的为准绳,衡量实际教育活动与预定目的的偏差的,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及时做出调整,进行有目的的控制。

(4)协调作用。教育目的协调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教育力量,促进学生的成长。教育目的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社会性质和方向做出规定。以期培养出与一定社会需要相一致的人;二是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身心素质做出规定,即指明受教育者在知识、智力、品德、体质、审美等方面的发展,以期受教育者形成某种个性结构。39.(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3)教师良好的人格特征。(4)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

40.(1)遗传素质提供了人身心发展的可能性。人的发展必须以遗传获得的生理组织、一定的生命力为前提,缺乏这个前提,任何发展都是不可能的。人的遗传素质是人赖以泼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心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人的遗传素质是逐步成熟的。经历了一个缓慢的过程。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正是遗传素质成熟程度的表现。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限制,超越遗传素质成熟程度的学习和教育是很难成功的。(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构成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在每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如不同的相貌、不同的智力水平、不同的个性特征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遗传素质的影响。

(4)遗传素质本身可以随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遗传素质具有从先天而来的稳定性,同时,也具有随环境影响而改变的可塑性。

41.(1)打破了旧有的学科界限,促进了知识的融合,有利于增强课程的内在联系,使学校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生活。

(2)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从整体上认识世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有利于减少学习科目,减轻学生负担。

四、论述题

42.(1)个人全面发展教育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全面发展教育思想就是个人智力、体力充分自由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在个人自我素质(德、智、体)发展的同时,会做各种工作。素质教育正是以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全面提高人的各种素质上。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指导思想和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2)素质教育的实质是通过教育改革,真正实现全面发展目标,使教育面向每一所学校,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把应试教育主导下的淘汰教育、选拔教育变成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教育。43。答:(1)从教学目标来看,马老师的这堂课实现了教学的三维目标。即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保护了学生的想象力。(2)坚持了启发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坚持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马老师之所以不用教学参考书的答案来解释,就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本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在课堂上,老师唯有真正尊重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做,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上,让学生成为自己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的课才是学生学习的乐园。

第三篇:中学教育学考前押题密卷二

中学教育学考前押题密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素质教育是面向()

A,全体教师B。全体学生C。全社会成员D。全部个性

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

A,授受B。民族平等C.相互促进D。依附

3.把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的依据是()

A.课程任务B。课程制定者C。课程设置的要求D。课程管理层次

4.形成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的争论其实质是关于()的争论

A.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B。知识和能力C.分科和综合D.知识与思想

5.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所以在教育过程中()

A.严格按照知、情、意、行的顺序对学生进行教育

B.以情为开端,动之以情,对学生进行教育

C.以行为开端,从培养学生行为习惯入手,对学生进行教育

D.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需要、最易生效的因素为开端,对学生进行教育

6.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是()

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

7.“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一般发展”的思想是()提出来的。

A.凯洛夫B.加里宁C.赞可夫D。马卡连柯

8.关于课程目标的水平研究最为著名的是()

A.杜威B。泰勒C.布鲁姆D.布鲁纳

9.在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中,关键要素是()

A.知B.情C.意D.行

10.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应该是()的A.社会B.国家C.社区D,学校

11.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高度统一体是()

A.校训B。校规C.办学思想D。校风

12.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

13.()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A.教育目的B。教育任务C.教育内容D。教育规律

14.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发展的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

A.动力B.前提C.条件D。基础

15.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以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A.科学主义课程论B.人文主义课程论C.实用主义课程论D.结构主义课程论

16.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的是()

A.课外活动B。公益活动C.团队活动D.教学

17.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量的()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

18.德育应坚持疏导为主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在方法上应采取()

A.示范教育法B。说服教育与适当体罚相结合C.多表扬,少批评

D.说服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19.班级建设的设计者是()

A.校长B.教导主任C.政教主任D.班主任

20.教师不得随意宣扬学生的缺点,不得随意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等,因为学生有()

A.身心健康权B。人身自由权C。人格尊严权D。隐私权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教育目的为受教育者指明了()

A发展方向B.发展原则C.发展结果D.发展速度E.发展阶段

2.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教育状况B.教育现象C.教育特征D.教育问题E.教育规律

3.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表现为()

A。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B。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C。改变人们的科技价值观D。具有科学研究功能

E。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4.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表现在()

A帮助人发现自身价值B.认识并发掘自身潜能C。形成并发展人的个性

D.发展人的精神力量E。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

5.教育目的制约的对象有()

A.教育政策的制定B。教育制度的建立C.教育内容的确定

D.教育方法的选择E。教育效果的评价

6.下列哪些法律专门对少年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作了规定?()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E.《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7.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将课程分为()

A.国家课程B。学科课程C。地方课程D。研究型课程

E.学校课程

8.教学中运用巩固性原则要注意()

A.准备好问题B.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C.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D.善于启发诱导E。在扩充改组和运用中积极巩固、9.结构化策略在教材的编排方式上还可分为()

A.直线式B。分支平行式C。螺旋式D。圆周式

D.综合式

10.运用陶冶法应注意的要求有()

A.坚持严格要求B.创设良好的情境C.与启发说服相结合D.调动学生的主动性E.引导学生参与情景的创设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2.实施班级民主管理主要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组织全体学生参加班级--------;二是建立班级-------制度。

3.------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作好上课前的各种准备。

4.--------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

5.我国在西周以后建立了典型的-------的官学体系,并有了“--------”与“-------“之

分,形成了以--------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

6.19世纪中叶,英国教育思想家斯宾塞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课程理论以后,世界各国许多重大教育改革都是以---------为核心。

7.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者威尔逊把“-------------”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8.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是------的集中体现。

9.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与------的相互作用。

10.“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代;---------在《五经正义》里使用过“课程”。

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教学原则是人们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2.一节课既有检查复习,又有新知识的讲授,也有练习巩固,从课的类型上分这是一节综合课。()

3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不同,德育无论从内容到方式也都不同,所以不同社会的德育是不能继承的。()

4.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班级管理理论是民主管理。()

5.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与人类的认识过程是相同的。()

6.有了人类就产生了教育,也就形成了教育学。()

7.社会的政治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8.教育可以超越它所依存的的社会条件,而对人的发展发挥它的能动作用。()

9.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学说。()

10.教学就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这样一种信息的传输过程。()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教师的人格特征

2.教学模式

3.启发性原则

4.班级授课制

5.班级民主管理

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2.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3.对敬爱欧式概念应如何界定,这以界定包含哪些内容?

4.课程设计的意义是什么?

七、论述题(共10分)

怎样才能做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八、案例分析(共10分)

给张老师的信

一天下午临放学的时候,张老师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封写有“张老师亲启”的信。张老师拆开信一看是一封署名为张欣欣的“建议”:“老师你好,我想了好几天才决定应该给你提个建议:你上课时对同学们说,不让吸烟,可是同学们不服气,尽管我们是学生,但是也是大人了,老师要求我们不吸烟,但你自己还吸烟?我觉得学生跟老师应该是平等的,所以我建议老师应该带头不吸烟,身教重于言教,不知tide是否正确,请你考虑。”

通过这就事,你认为师生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在教育教学中师生之间出现冲突,矛盾的原因有哪些?

中学教育学考前押题密卷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B3.C4.B5.D6.A7.C8.C9.D10.B11.D12.C13.A14,A15.D16D17.B18.D19.D20.D

二、多项选择题

1.AC2.BD3.ABDE4.ABCDE5.ABCDE6.ACD7.ACE8.BCE

9.ABCE10.BCE

三、填空题

1.导向性原则2.全程管理,民主管理3.组织教学4.研究性5.证教合一,国家,乡学,礼乐6.课程改革7.基因复制8.教育性质9.个体,环境10.唐,孔颖达

四、判断题

1.对2.对3错4错5错6错7对8错9错10错

五名词解释

1.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

2.是指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

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模型。

3.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

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5.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

方式。

六、简答题

1.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作用表现在:(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2)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2.(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章第三条对教师概念做了全面,科学的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这一界定包含两方面的内容:(1)教师职业是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4.课程设计的意义:(1)从课程设计活动中可以产生全新的课程方案,从而导致对师生的双边活动具有深远意义的课程改革(2)可以对目前的课程进行一些修改或从新组织,其中并不增加新的东西,而只是以更清晰的方式将课程真的各要素联系起来。

七、论述题;答案要点

现代教学论强调学与教二者的辨证关系,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去学,学生这个学习主体是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的学习主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主导作用。(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在教师主导下逐步确立的。学生这个主体从依赖性向独立性发展,正是教师主导的结果。(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共享教学经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师生共同明确教学目标,交流思想、情感,实现培养目标。

八、案例分析;点评与反思

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尊重、友爱的关系,对学生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只要是合理的。正确的我们要虚心接受,教师也应该勇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过失,其结果不仅不会降低你的威信,反而会赢得更多的尊重。否则的话,处理不当,不将学生的建议当回事,或者因伤害到自尊心而报复学生的错误做法,只能导致师生之间的冲突、对抗,并由此带来学生心理上的挫折。

事实上,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经常会出现一些师生之间的冲突与对抗,分析起来主要是由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导致的。

首先,由于学校教育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很容易使一些教师产生“权威”意识,而且这种意识时常被“教师角色”心理强化,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产生居高临下心理,因此可以对学生任意发号施令,有时即使发现自己的做法不对或不合适,为了维持自尊心也不去改正。可是对于当代中学生来讲,不仅随着生理成熟发展,心理独立意识增强,更因为社会的发展,信息媒体的增大更使他们的自尊心和平等意识加强,因此也就使他们在内心深处非常反感教师和家长的“专制”行为。

其次,由于知识水平、年龄、社会阅历、情感以及个性特征等方面师生之间存在着实际差异。如果教师不将教育的主体观念放在学生身上,过分强化自己的中心地位,并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那么对于比较敏感的,又非常喜欢表现自己的中学生来讲,很容易在知、情、意、行上跟老师筑起心理屏障。

第三、由于在学校中师生之间自由选择,所以教师所面临的教育对象不可能每个人的个性特点和行为表现都让自己喜欢。此时一些教师缺乏高度的责任感和正确的学生观,便很容易造成偏爱某些学生、厌恶某些学生,由于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甚至会给一些自信心比坚差的学生带来比较深的心理伤害。性格比较内向又怯懦的学生可能出现自卑或者拒绝上学;而性感比较倔强、攻击行为又强的学生则会出现反抗或者报复的行为。

所以说,教育工作者也好,家长也好,对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讲,一定要多花些时间去思考他们,多关心他们。尊重他们应从每一点小事做起。

第四篇: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简答题

简答: 1.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 第一,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第二,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森严的等级性.第三,学校的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明确的保守性.第四,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第五,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第六,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体系.2.现代教育的特点? 第一,现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生产性 第二,现代教育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 第三,现代教育内容日益科学化

第四,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第五,现代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 3.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教育终身化,教育社会化,教育生产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国际化,教育现代化,教育多元化.4.简述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 第一,学科发展的分化和综合.第二,理论导向上的冲突与融合 第三,研究方法的多元互补 5.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第一,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的享受权 第二,政治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第三,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制度 第四,教育相对于政治经济制度 6.简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宣传思想,形成舆论.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7.学校是怎样产生的? 第一,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 第二,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 第三,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8.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第一,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 第二,宣传思想,形成舆论 第三,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9.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的表现?

第一,教育不能无视生产力发展提供的条件而盲目发展,生产力发展提供的物质条件决定着教育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第二,教育也不能脱离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而加速或滞后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决定了教育发展的需要;

第三,如果教育的发展与生产力的发展不相适应,需要改造的是教育而不是生产力发展水平。10.生产力如何对教育起决定作用?

第一,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 第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第三,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作用

第四,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 11.为什么说教育对生产力起促进作用? 第一,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第二,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第三,人力资本理论

12.简述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第一,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第二,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第三,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第四,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13.简述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第一,教育是社会文化得以保存和传递的重要手段 第二,教育是促进社会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手段 第三,教育是社会文化创造和更新的重要手段 14.学校文化的特征是什么? 第一,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第二,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第三,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已任 第四,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15.学生文化的成因? 第一,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第二,同伴群体的影响 第三,师生的交互作用 第四,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第五,社区的影响

16.为什么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具有能动作用。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17.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顺序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互补性。18.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形式?

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非等速、非直线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发展不均衡的第二个方面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19.遗传的意义是什么?

一、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二、遗传素质是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三、遗传在人的发展中作用是不能忽视的 20.简述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一、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二、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三、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21.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特殊功能是什么?

一、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及各个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二、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三、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

四、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22.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一、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二、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三、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建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2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片面发展

二、分析了社会化大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出的客观需求和创造的可能条件

三、提出和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24.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三、培养现代人的品质 25.学生的本质属性?

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26.学生的义务?

一、受教育的义务

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三、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四、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五、遵守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27.简述教师的人格特征?

教师的人格特征对学生发展起着推动作用,是素养教育的基础。教师的人格特征包括:积极乐观的情绪,豁达开朗的心胸,坚韧不拔的毅力,广泛的兴趣,绝对的善良。28.简述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教师职业专业化要求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良好的道德修养。29.学科课程的优缺点是什么?

优点:一是它以其严谨的逻辑结构、系统性、简约性为特点,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将人类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知识有效地传递给下一代。二是它符合学校特定任务的要求,由于大多数教师都曾经接受过学科的训练,适合于教师组织教材的特长。三是按科目组织课程易于编订教材,可以使学习材料清楚地列出,并且易于评价。

缺点:一是学校在课程中逐渐形成传统之后,对纳入课程的新科目往往作出抗拒或排斥,以至于对课程改革造成障碍。二是因为重视教材的逻辑组织,课程的编制以学科为中心,只重视对成人生活的分析和准备,容易忽视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常常会把非学科的知识排除在课程之外,在进行学习时,远离学习者的现实生活,不利于学生与实际的社会生活联系,不易唤起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阻碍了他们的全面发展;三是学科课程把知识切割成零碎而孤立的科目,忽视了生活是一个整体,使学习者很难理解知识在生活中的用途,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世界,也与当代科学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特点不相适应。四是它常常忽略学生和社会的实际需要,让学生在学习进程中习惯于被动的学习方式,偏重记忆而忽视理解,教师也习惯于采用灌输的教学方法,很少关注问题解决和知识的获得过程。30.简述制订课程的理论依据?

人本主义与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学科中心和活动中心课程论;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对课程的影响 31.简述课程实施的过程结构?

安排课程表,分析教学任务,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规划教学单元和课时,组织教学活动,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32.课程的改革趋势?

一是课程结构日趋合理化,二是课程内容日趋综合化,三是课程形式日趋多样化 33.我国原有中小学课程的主要弊端?

课程管理僵化,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内容陈旧落后 34.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

一是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趋势,二是课程综合化的趋势,三是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的趋势 35.教学的任务?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36.教学进程的特点?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37.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38.如何处理好师生在教学中的关系与地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主导者的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建立合作、发展、平等、民主的师生交往关系 39.教师的主导作用的主要体现?

第一,教师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还引着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第二,还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方式与学习态度发挥着作用;第三,还影响着学生的个体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40.教学过程的结构?

教学进程划分为五个阶段:激发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检查知识 41.运用教学过程应注意?

视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不要割裂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阶段对整体的功用 42.我国中学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我国中学的教学原则主要有: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43.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方法。第二,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第三,充分运用语言直观。44.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第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第三,让学生动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发扬教学民主 45.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第二,重视组织各种复习。第三,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46.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第二,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第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47.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针对学生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第二,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地发展 48.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引导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要注重联系实际。第二,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第三,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第四,开发必要的校本教材。49.选择适当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主要依据?

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学生特点;教学时间、设备、条件;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50.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是教师运用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二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直观感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如演示法,实验法和参观法等;三是教师指导学生独立获取知识技能的方法,如练习法,读书指导法等

51.最有影响力、最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的改革有哪些? 发现教学;程序教学;范例教学;暗示教学 52.选择教学方法的因素?

教学的具体目的和任务要求;课程的性质和教材的特点;学生的特点;教师本身的素质;各种教学方法本身的功能以及教学时间、设备等其他教学条件。53.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缺点?

优点:第一,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第二,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第三,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缺点: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容易肢解知识的整体性,容易理论脱离实践 54.分组教学制的优缺点?

优点:较好地照顾个别差异,重视学生的个别性,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 缺点:第一,对学生能力和水平的鉴别不一定科学,却要按能力和水平进行分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第二,对学生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较大,被分到所谓快班或实验班的学生容易骄傲自满,被分到所谓慢班或普通班的学生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第三,在分组教学的问题上,家长,学生,教师与学校的意见很难达成一致;第四,由于学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为了确保学生在分组教学中能受到恰当的教育,分组就必须经常进行,情况一变就得重新分组,教育管理上比较麻烦。55.综合课的构成?

一般来说,综合课大体上由如下五个环节构成:组织教学,检查复习,掌握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课外作业

56.德育的意义?

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德育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57.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

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58.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

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学生的年龄特征;时代特征和学生品德实际 59.中学德育的内容?

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60.德育规律?

包括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61.德育原则?

导向性原则,正面教育原则,知行统一原则,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62.正面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坚持正面说理,疏导思想,以理服人。第二,树立先进典型,利用榜样教育引导学生进步。第三,以表扬、鼓励为主,批评、处罚为辅。第四,正面教育要与纪律约束结合起来

63.贯彻知行统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联系实际,讲清理论。第二,组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去分析,评价,解决实践中的德育问题。第三,教育学生要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64.贯彻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要尊重,信赖,爱护学生。第二,要根据学校德育任务和学生现有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出合理的,明确具体的,序列化的德育要求。第三,把尊重爱护学生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65.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要深入了解和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承认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过程性和差异性。第二,要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和品德现实水平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切忌采用成人化,一般化的做法。第三,要从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德育 66.贯彻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校内各方面的教育影响要协调一致。第二,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第三,要加强德育的计划性。

67.德育的途径?

我国中学德育的主要途径有: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共青团和学生会组织的活动,课外校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

68.班级管理的意义?

一是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二是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三是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69.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班集体是班级发展的高级形式,它的建立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健全的班集体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即明确的共同目标,一定的组织结构,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70.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71.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机制?

一是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二是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三是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72.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

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第五篇:2014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考前冲刺试题一

2014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考前冲刺试题一

上海教师考试网(http://sh.zgjsks.com/)上海中公教育(http://sh.offcn.com/)联合制作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在幼儿园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条件是()。A.真诚,同理心,深切的了解 B.真诚,接纳与信任,同理心 C.真诚,接纳与信任,深切的了解 D.同理心,接纳与信任,深切的了解 【参考答案】C 【中公教育解析】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条件有三个:一是真诚,二是接纳与信任,三是深切的了解。

2.“接受外人的照料,开始正常的活动,如吃东西、玩玩具,但是看见母亲时又会出现悲伤的表情”属于分离焦虑的()。

A.反抗阶段 B.失望阶段 C.超脱阶段 D.平复阶段 【参考答案】C 【中公教育解析】约翰·鲍尔比通过观察把婴儿的分离焦虑分为三个阶段:反抗阶段——嚎啕大哭,又踢又闹;失望阶段——仍然哭泣,断断续续,动作的吵闹减少,不理睬他人,表情迟钝;超脱阶段——接受外人的照料,开始正常的活动,如吃东西、玩玩具,但是看见母亲时又会出现悲伤的表情。

3.()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定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给整个教育带来了革命。A.全民教育 B.终身教育 C.教育民主化 D.教育现代化 【参考答案】B 【中公教育解析】终身教育思想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定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

4.幼儿教师在语言课上只讲故事、音乐课上只唱歌、体育课上只做游戏的做法,违背了()原则。

A.活动性 B.综合性 C.发展适宜性 D.独立自主性 【参考答案】B 【中公教育解析】综合性原则是指在课程设计和教育活动时,必须以儿童身心的均衡发展为最高目的,围绕着某一主题或方面,以儿童的直接经验和实际生活为基础,配合其能力、兴趣和需要,尽量在课程和活动中促进儿童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的发展。

5.人类个体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一般遵循着()的发展规律。A.由中间到四周发展 B.从外部到内部 C.从动作到语言 D.从语言到动作 【参考答案】C 【中公教育解析】从动作到语言是个体发展遵循的一般规律。6.教育的最高理想通过()体现出来。A.课程目标 B.教育目的 C.教学目标 D.培养目标 【参考答案】B 【中公教育解析】教育的最高理想通过教育目的实现。

7.“浇花、除草、饲养小动物”属于独立自主性教育中()的基本内容。A.生活方面 B.动作方面 C.关注环境 D.待人接物 【参考答案】C 【中公教育解析】独立自主性教育之关注环境的基本内容有:儿童在团体生活中,清扫教室、擦桌椅,浇花除草,等等。8.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茶点等是属于保育工作范畴,只有上课才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唯一途径,不注意利用各环节的教育价值,这种做法违反了()。

A.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原则 B.重视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原则 C.尊重儿童原则 D.实践性原则 【参考答案】A 【中公教育解析】幼儿园将教育内容融人幼儿的各种活动中。

9.()国家教委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A.1995年 B.1996年 C.1997年 D.1998年 【参考答案】B 【中公教育解析】《幼儿园工作规程》于l989年开始试行,l996年正式颁布实施。10.从狭义上理解,幼儿园环境是指()。A.幼儿园生活环境 B.幼儿园心理环境

C.幼儿园教育的一切外部条件 D.幼儿园内一切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 【参考答案】D 【中公教育解析】狭义的幼儿环境指幼儿园内所有的物质和精神环境。11.()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性活动。A.教育 B.文字 C.交流 D.生存 【参考答案】A 【中公教育解析】教育是对人进行的社会活动。

12.教育家()在勃兰根堡创设了收托l~7岁儿童的教育机构。A.杜威 B.皮亚杰 C.夸美纽斯 D.福禄贝尔 【参考答案】D 【中公教育解析】福禄贝尔建立第一所真正意义的幼儿教育机构。

二、名词解释(共10分)13.幼儿园的物质环境 【中公教育解析】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的幼儿园的物质环境是指对幼儿园教育产生影响的一切天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中物的要素的总和,包括自然风光、城市建筑、社区绿化、家庭物质条件、居室空间安排、室内装潢设计等。狭义的幼儿园的物质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对幼儿发展有影响作用的各种物质要素的总和,包括园舍建筑、园内装饰、场所布置、设备条件、物理空间的设计与利用及各种材料的选择与搭配等。

14.混合班 【中公教育解析】

混合班:混合班是指将年龄相差在12个月以上的学前儿童编排在一个班级里学习、生活、游戏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9分)15.幼儿园教育要涵盖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各个方面。()【参考答案】对

16.教师与幼儿的沟通就是要求教师多用言语的形式表扬、指导幼儿,学会倾听。【参考答案】错

【中公教育解析】教师与幼儿的沟通除了言语沟通外,还有非言语的形式,如身体接触等。

17.幼儿教育是指对0~6岁学龄前儿童实施的教育。()【参考答案】错

【中公教育解析】幼儿教育是指对3~6岁年龄段儿童实施的教育。18.夸美纽斯认为人的一切观念都来自后天的经验,而不存在什么天赋。【参考答案】错

【中公教育解析】“认为人的一切观念都来自后天的经验,而不存在什么天赋”是洛克提出的。19.《教育漫话》是自然主义教育家卢梭的代表作。【参考答案】错

【中公教育解析】卢梭的代表作是《爱弥儿》。20.保教结合就是教师要与保育员沟通、相互帮助。【参考答案】错

【中公教育解析】保教结合又称保教合一或保教并重,指对幼儿保育和教育要给予同等的重视并使两者相互配合。

21.幼儿的游戏主要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进行的。()【参考答案】错

【中公教育解析】幼儿的游戏主要是自己完成,教师担当提供资源者和协助者的角色。22.教师应该按照一些家长的要求,减少游戏活动,加强读、写、算的教学。()【参考答案】错

【中公教育解析】以活动为主要教育内容是幼儿园教学的原则,不能以读、写、算来压制儿童的正在发展。

23.幼儿园经济条件差,创设环境时必须考虑经济性原则。()【参考答案】错

【中公教育解析】是否采用经济性原则,不在于幼儿园本身经济条件的好坏。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24.简述幼儿园室内活动区创设应注意的问题。【中公教育解析】

(1)关于活动区种类和数量的选择。①培养目标。在创设活动区时,要考虑活动区应当能体现《规程》中提出的教育目标,给孩子们提供在身体语言、认知、社会和品德、情绪和美感发展方面的经验。②了解本班的实际情况。教师要根据现有条件来选择活动区的种类和数量,因地制宜,不盲目抄袭别人。

(2)关于活动区材料的投放。材料玩具是幼儿活动和操作的物质对象,幼儿是否对活动区感兴趣,是否能顺利地开展活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材料和玩具的提供。材料和玩具应该多样化,并摆放得清楚明确。

(3)关于活动区的合理布置。教师在具体规划和合理布置众多的区域时,需要考虑下述三点:①各个活动区之间的界限性;②各活动区之间的相容性;③各活动区之间的转换性。(4)关于活动区规则的确定。规则是保证活动区的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教师要善用环境来暗示规则;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明确制订一些规则,以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25.简述幼儿教师应具备的心理品质。【中公教育解析】(1)幼儿教师应有执着的事业心;(2)自信、自尊,这是做好幼教工作的基础;(3)意志坚强;(4)聪慧的认知能力;(5)乐于接受新事物的良好心态;(6)合作精神和能力;(7)良好的自我形象和个性品质。

26.简述家庭教育的特点。【中公教育解析】

(1)家庭教育的率先性;(2)家庭交往的密切性;(3)家庭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生活性;(4)家庭对受教育者的控制方式具有多样性;(5)家庭教育的终身性;(6)父母对子女影响的深刻性。

五、论述题(共15分)27.要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幼儿教师应注意哪些问题? 【中公教育解析】

(1)幼儿教师是按照社会要求去促进幼儿发展的,是将教育目标真正落实为幼儿发展的总设计师。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必须正确、清楚、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幼儿园的教育目标的内涵,并将这种“外在”的教育目标转化为“内在”的正确的教育观念,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其次,教师必须掌握将教育目标转化为幼儿发展的技术;最后,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幼儿的实际水平,选择相适应的教育目标、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活动方式、组织形式、指导方法等,促进幼儿的发展。没有教师的这种努力,教育目标的实现是不可能的。(2)教师在明确了教育目标后,实施过程中也不一定是一帆风顺的,或多或少总要受到外来的干扰或影响。例如,来自家长的影响,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希望幼儿园训练孩子某种技能,或要求教小学才学习的读、写、算技能。又如,来自社会的影响,社会上各种幼儿技能大赛的宣传、偏重学历、追求升学率的风潮等,都可能干扰教师按教育目标组织教育活动,使教师的教育行为偏离教育目标。因此,在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中,教师有责任排除一切干扰,坚定地按照教育目标来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以保证教育目标的真正实现。

六、案例分析题

28.光明日报:幼儿的早期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中,幼儿学外语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热点,上英语兴趣班已成为一些幼儿家长的首选,书店里幼儿英语教材也越摆越多。有的英语教育公司一套幼儿英语教材要收5000多元,有的“双语”幼儿园半年收费达6800元。一些家长质疑:幼儿学英语作用究竟有多大?幼儿英语应该怎样学?

根据这些现象,谈谈如何正确理解《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关于幼儿身心健康要遵循的原则?

【中公教育解析】

在《幼儿园工作规程》教育工作原则中提出:“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第十二条指出:“幼儿园必须切实做好幼儿心理和生理的卫生保健工作。”针对心理不健康的儿童,幼教工作者要在工作中利用游戏创设良好的心理疏导环境。幼儿园教育需要遵循的原则主要有:

(1)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和谐发展。幼儿园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不应片面追求幼儿的特长和技能。作为幼儿教师应该明确,办特色园、特色班或者兴趣小组必须以提高幼教质量、促进幼儿的发展为落脚点。(2)尊重儿童,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幼儿园教师在处理与幼儿之间的关系时应该注意:①态度诚恳、和蔼可亲,对儿童表现出信任和忍耐;②要尊重儿童,重视儿童的感受;③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教师要熟记每个儿童的名字,说话的语调和速度恰当,运用恰当的语言,说话态度要友善,注意与儿童的目光接触,善于倾听等。

(3)重视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了解儿童的年龄特点,了解该年龄段儿童的发展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同时,教师应该舍弃以往那种“面向中间、舍弃两端”的做法,而应该面向每一个儿童,使他们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4)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和利用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教育价值,通过合理组织、科学安排,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让幼儿在自然的生活中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指保教结合,日常生活活动与教育活动相结合,处处渗透教育,在各个环节注意幼儿身体的养护,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5)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幼儿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得成长的。理论研究认为,幼儿的学习乃至整个发展都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完成的,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主要包括两方面:物质条件;精神环境。

(6)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儿童的权利,是学龄前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在这个新的世纪里,我们更要强调游戏的教育作用,把它看作是幼儿园教育当中的基本活动。(7)充分利用儿童、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这是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发展趋势。教育仅仅局限于幼儿园内部是不够的,充分利用来自各种不同的环境、有着不同经验的儿童、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发挥各类环境、各种力量的合力作用,将使教育更开放、更经济、更生动活泼、更有意义。

上海教师资格面试群:283299093

强化备考微信号:shjsksw 2014上海教师资格证公告信息:http://sh.zgjsks.com/html/jszg/kszx/ggxx/

下载最新2011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考前冲刺密卷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最新2011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考前冲刺密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