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试重点归纳
中学资料
2011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最早将“教育”作一词连用的则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业。”
3、教育是什么:
(一)、教育活动是人类独有的活动。
(二)、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5人与动物教育的区别:动物的教育是一种基于亲子和生存本能的自发行为,而人类的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其次,动物界没有人类这样高级的语言、符号系统,他们的思维不够发达,所有活动只停留在个体层次上。再者,动物的教育也基本上随着生理的成熟而结束。综上所述,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6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18、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现象是教育的外部表现形式,教育问题是人们对某些具体的教育现象所进行的思索,教育规律是指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已经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19、按实施教育的不同社会空间分为:社会教育学、学校教育学、家庭教育学。按实施教育的层次分为:幼儿教育学、初等教育学、中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继续教育学等。中学教师学校的教育学是普通的教育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教育教育的一般现象和一般问题,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48教育学发展的特点:第一:学科发展的分化和综合。第二:理论导向上的冲突与融合(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思潮对教育学研究影响极大。)第三、研究方法的多元互补。
4、教育学的49基本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法、归纳法与演绎法,比较法与分类法,分析法与综合法,系统法。
20、普通教育学的任务:包括理论建设和实践应用两大任务。
1、教育相对独立性的含义:交易具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的境界、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具有能动作用。
2、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是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把教育的定义分为三种:规定性定义、即不管他人怎么认为教育的意思,我认为就是这个意思。描述性定义“教育实际上是什么”及纲领性定义“教育应该是什么”。
2、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1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2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滞后性和超前性)
10大教育观就是基于终生教育思潮和教育社会、学习化社会设想之上的一种教育观。教育不仅在实践上贯穿人生全程,在空间上也往往充注于人生所处各种场所。
1(一)依据教育的正规化程度划分:
1、非形式化教育是指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教育没有固定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2、形式化教育主要指定型的实体化教育,包括古代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机构。
3、制度化教育主要指正规教育,即具有类型和层次结构的。分级结构。
4、非制度化教育思湖,并非是对制度化教育的全盘否定。而是针对制度化教育的弊端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库姆斯等人的对非正规教育要领的陈述,伊里奇所主张的非学校化观念都是非制度教育的代表。
(二)依据实施教育的机构划分
1、学校教育。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专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8学校的特征:
1、学校教育具有可控性(表现为:学校教育的目的性。组织性和系统性。规范性和连续性);
2、专门性,3、稳定性
14、学校产生的条件:生产的发展、统治阶级对于人才的要求、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学校教育出现最早的地方,也正是在文字产生最早之处,如古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从奴隶社会开始,教育就出现了两种形式:学校教育和非学校教育。)
2、家庭教育指一个人在家庭这个特殊社会结构中所受的教育。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随机性和经验性。个别性。
3、社会教育(是指除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外的一切社会文化机构或团体对社会成员进行的教育)具有
以下特点:对象的全民性。地点的广泛性。内容的实用性。时间的终身性。形势的开放性。
2、传统的学校教育是“金字塔形”的等级制度,网络教育是“平等的’’开放式教育,传统教育的优劣标准所依据的是掌握在他人手中的“筛选制度”,而网络教育所依据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兴趣选择”,传统学校教育是较严格一样上的“年龄阶段教育”,而网络教育是“跨年龄段教育”.或者是“无年龄段教育”,传统教育存在着时空限制,而网络教育是跨时空教育。
22、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学校根据不同要求有意识地以教育目的和目标的形势去规范学校的其他工作。)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人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23学校教育从一出现就处于教育活动的核心。学校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他在个体身心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12将社会分为三大类型:一是以极其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为标志的原始社会,人们主要用石器或利用天然工具;二是以手工工具为标志的物质生产力社会,包括奴隶制社会和封建制社会;三是以机器大工业生产为标志的现代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
13原始社会的教育是起始阶段的教育,是出于比较低级的教育,显得简单和原始,具有以下特点:
1、教育和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具有融合性(教育还没有从社会生产劳动、生活中分化出来,没有成为专门的事业。)
2、教育具有原始性(目的单
一、内容贫乏、方法简单)
3、教育具有同一性(具体表现在内容的统一、对象的同一和目的的同一。)
15、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第一: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第二: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森严的等级性。如唐朝的“六学二馆”。第三: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具有明显的保守性。如我国以“四书”、“五经”为主要的教育内容。(中国古代奴隶制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雅典的稳压教育、文法学校、弦琴教育。西欧教会学校的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第四: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教学。第五: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第六: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但尚未形成体系。
16、现代教育的特点:簋一:现代教育具在鲜明的生产性。第二:现代教育逐渐走上了大众化道路(1763年普鲁士颁布了“强迫教育法令”规定5~13岁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这标志着人类社会对学校教育的需求发生了一种质的变化。)第三:现代教育内容日益科学化。第四: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第五:现代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西方现代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重视教育立法,强调依法治教。)
17、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第一:教育终身化。第二;教育社会化。第三':教育生产化。第四:教育民主化(教育民主化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向有越来越多的的教育机会,受到越来越充分的民主教育。)第五:教育国际化。第六:教育现代化。第七:教育多元化
4.利托尔诺 2.沛西能在《教育原理》教育是人类社会独有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9(1)、1965保罗-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 “终身教育”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学生生存》对“终身教育”加以确定,“学习化社会”。终身教育概念以“生活、终身、教育”21孔子《论语》,“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重视因材施教。22墨翟,以“兼爱”“非攻”,重视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的培养,重视实用技术的传习。“亲知”“闻知”“说知”是获得知识的途径。23道家主张回归自然。
24战后时期,《礼记》中《学记》儒家 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25汉代的董仲舒、宋代朱熹、明代王阳明、明末清初的王夫之是中国教育学家教育思想家。
27苏格拉底以问题方式启发他人的思想(问答分为三步: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
28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以“理念说”为核心形而上学、价值论及知识论(灵魂才是人的本质;灵魂有理性、意志、感情三部分构成。)
29亚里斯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政治学》,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儿童心理发展的
特点,提倡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全面的教育。教育具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功能:、服务于社会的和服务与个人闲暇生活的。
30古罗马的昆体良得《论演说家的教育》,论述教育问题。31 “教育学之父”捷克教育学夸美纽斯发表的《大教学论》(班级授课)
32法国卢梭小说体著作《爱弥尔》以个体身心发展与教育 33德国哲学家康德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34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林哈德和葛笃德》。建立了分科教学法,开创了师范教育的先河。35英国著名哲学家洛克,国家教育与民主的教育思想《人类理智论》提出了“白板说”,绅士教育应当把德行的教育方法放首位。
36独立学科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1806《普通教育学》第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指出三中心的特点“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教材的中心地位、教师的中心地位”。(统觉理论)
37,1826年德国福禄培尔写的《人的教育》重视儿童发展,特别是对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的研究。38,1861年英国社会科学家斯宾塞出版《教育论》,教导人们怎么生活,强调实用科学的重要性。39,20世纪初,欧美出现了拉伊和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提倡用实验的方法 40、20世纪上半叶,美国哲学家杜威的实用教育理论,《民本主义与教育》,以儿童为中心,以经验为基础,以活动为主要手段。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强调教材与专教法统一,目的与活动统一。(五步教学法)
41,20世纪上叶,对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生重大影响的是凯洛夫《教育学》,从马克思主要观点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主要吸收了赫尔马特的思想,把教育学分为总论、教学论、德育论和学习管理论四部分,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42杨贤江出版的《新教育大纲》,试图用马克思主要观点论述的教育著作。43、1956年,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提出“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和“掌握学习理论”,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
44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发表《教育过程》提出“学科基本结构”的观点,强调学习学科基本结构的重要性。45苏联心理学家先赞科夫的《教育与发展》强调教育应该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46苏联科学巴班斯基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思想。
47法国 保尔?朗格朗 提出了终生教育,完成了《学会生存》的报告。
50常用的教育学研究方法:观察法、文献法(搜集,鉴别,分析)、调查法(分为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实验法(分为单组实验法、等组实验法、循环实验法)、比较法(横向比较,纵向比较)、个案研究法。
第二章节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的享受权(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的内容,政治经济制度是直接决定着教育目的因素。
3、政治经济因素制约教育制度。政治经济因素与教育的关系是决定于被决定的关系。(1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是这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具体体现,在行政机构和管理权限上几乎完全对应。2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制度改革的方向。政治经济制度和教育的关系是决定于被决定的关系,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都决定着教育的性质。)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因素。(指学校不能忽略自身的办学规律而受政治经济制度所左右,不能放弃学校自身的教育任务而直接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二、教育对经济制度的影响:
1、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
2、宣传思想,形成舆论。
3、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三、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的作用(社会物质生活活动是教育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和得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高基础性条件。(提供人力与时间,财力与物力)。
2、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3、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作用。(将着眼点由培养知识型人才逐步转向重视基础学力、适应力和选择上,培养出富有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的人)
4、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
四、生产力与教育的相互作用表现为:生产力发展的已有水平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可能,社会生产力的未来发展对教育提出了要求,教育总是建立在已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上,又为明日的生产力发展创造力条件,正是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生产力和教育都不断的向前发展。可以说是生产活动决定教育活动。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3、人力资本理论(20世纪60年代初形成新的学科一教育经济学,美国舒尔茨和贝克尔创立人力资本理论)。
1人力资本的核心就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源的主要部分。不应当把人力资本的在生产仅仅视为一种消费,应该视为一种投资。(舒尔茨推算出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33%)。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科学的发展不但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动力,而且还能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
1、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3、科技发展将促进学校教育专业与结构的调整与更新。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作用:l、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学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l、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教育内容。
2、信息技术改变着教学和教育的观念(教育过程在本质上成为一种选择过程)。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平台((1)首先,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实现教育的个性化,使因材施教成为现实。(2)其次,信息技术实现了人机互动模式。(3)第三,信息技术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3、文化主要有五种表现形态:l、物质形态文化。
2、制度形态文化。
2、观念形态文化。
3、活动形态文化。
4、心理、行为形态文化
4经济、政治对教育是一种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教育与文化是相互包含、相互作用、互为目的与手段的交融关系。
5、文化对教育的作用:
1、社会文化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
2、社会文化打造促使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加强。(民族文化传统具有广泛性和渗透性)
3、社会文化发展促进教学内容的质量和结构的变化。
4、文化发展印象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变革。
二、教育对文化的作用(保存、传递、交流、融合、创造、跟新):l、教育是社会文化发展得以保存和传递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促进社会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手段
3、教育是社会文化创造和更新的重要手段。
三、学校文化(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1、学校文化的特征: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5、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核心是 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6、校园物质文化是为了教育目的的实现而建造和设置的各种物质设施和环境的总称,是校园文化的第一个层面,在载体文化,他从外表上反映了一所学院的文化特点和发展水平。
4、学校物质文化有两种表达方式。一:学校环境文化,是包括校园的总体结构和布局、校园绿化和美化、具有教育含义的教育和教学场所
及校园环境卫生等。二:设施文化,包括教育仪器、图书、实旌设备、办公设备和保障设施等。
5、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是保证学校教学管理生活各项工作正常运转,有三种表达方式:一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二是规章制度,三是角色规范。
6、学校精神或者观念文化是指学校师生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存在脑海中的价值观念、社会态度、思维模式、审美情趣等现象的总称。
7、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深层结构,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分解为如下四种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理想成分。
8、校园文化特别是良好的校风,具有鲜明的教育作用。
9、校风是一所学校风气的总成,他是学校成员中共同具有的、富有特色、相对稳定的心理和行为倾向,是一种群体心理现象。一旦形成往往代代相传。
10、学生文化成因: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群体的影响。3师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
11、学生文化的特征:1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2学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3学生文化具有多样性。4学生文化具有互补性。5学生文化具有生成性
第三章
教育与个体身心发展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含义:指作为负责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
2身体发展是指个体有机各个组织系统的健康发育和体质的增强。心理发展包括认知因素(感觉 知觉 记忆 思维)的各种非认知因素(情感 意志 兴趣 需要 个性)的发展。身体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基础,心理发展也影响着身体的发展。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一)个体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
(二)个体身心发展具能动性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一)内发论,人身心发展的流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孟子,柏拉图,弗洛伊德,威尔逊,格塞尔。
(二)外铄论,外发论者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包括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学校的教育和训练等。洛克和美国的华生的观点更为彻底。荀子强调,人只有通过学,才能发展善。洛克认为,人的心灵是一块白板。
(三)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2、辩证唯物主要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通过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首先是同一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发展速度。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有早有晚。提出了发展关键时期。个体发展不平衡要求教育活动要善于捕捉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期即时施教,促进个体更好的发展。
及时施教,以促个体更好的发展。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的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著不同的发展任务。决定了教育必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受教育者采取不同内容和方法。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决定了教育工作应发现和研究个体间的差异,因材施教,实现教育的丰富化和多样性。
(五)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9、个体身心发展水平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素质、成熟机制、环境和个体实践活动的影响。
10、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
11、遗传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地位:1遗传素质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2遗传素质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不能夸大
12、成熟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这种由基因制约的发展过程的机制就是成熟。)
13、成熟的概念:主要标志是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14、成熟对个体身心发展的意义: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速度和特点,他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可能和限制。
15、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提出成熟决定论
16、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按范围:大环境 小环境
小环境对个体的影响更为直接。)
17、环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
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消极和积极之分
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被动的。(环境决定论把人看成是环境的消极适应者,片面夸大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
18、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个体主观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19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具体反映在四个方面:人价值的发现(所谓人的价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人潜能的发掘(潜能是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人力量的发挥、人个性的发展)
20教育对人体个性的发展: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个性教育是教育的本质和真谛。
21、个性称人格,指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人们在生理,心理,社会性诸方面的一种稳定特点的综合,具有整体性和独特性。
24心理学家将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者心理断乳期。这是人生过程中由单纯对外不世界探究到关注内部精神世界变化的转折时期。特征:身体状态的巨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这是人生过程中单纯对外部世界的探究到关注内部精神世界变化的转折时期。
25初中教育在促进青少年身心发展方面的任务,可形象地比喻为:帮助青少年起飞。初中时期要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让青少年懂得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然性和意义,在认知方面初中教育应该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在身体发展方面要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在认知方面,初中教育应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在情感方面,应着重培养学生得到的思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在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学生掌握评价自我的多为标准。
25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也是人生的定向期。26紧张的学习和升学或择业的心理压力。要将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第四章
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1、广义教育目的是指主体对受教育者的期望或设计。
2、狭义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教育培养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二、教育目的作用: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均具有指导一样,教育目的的视线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一)导向作用
(二)协调作用
(三)激励作用
(四)评价作用
三、教育目的层次结构包括:国家教育目的(关于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的设想和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通常称为教育目标
他是有特定的社会领域和特定的社会层次的学要决定的;也因受教育者所处的学校级别而变化。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的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和教师的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者产生的变化。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他们彼此相关,但不能相互取代。2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一、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1教育目的是社会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结合。2教育目的受制于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
在社会发展中,生产力的发展最终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生产力是制约教育目的的最终决定性因素。3教育目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演进。)
二、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思想。
三、教育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四、马克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建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3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反映了社会政治和社会生产的需求,体现了教育的历史性、阶级性和生产力的性质。
4教育理想:就是要是受教育者成为社会需要的。
5教育目的具有主观的性质,是存在于人头脑中的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
6社会本位论以柏拉图和涂尔干为代表,基本观点是:教育目的应该根据社会的需求来确定,7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的知识和规范。
8个人本位论以卢梭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基本观点是:教育目的应根据个人本性和需求来确定,教育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的本性得到自然的最完善的发展。
9文化本位论以狄尔泰,斯普朗格为代表,基本观点是:强调用文化来统筹教育,社会,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教育就是一种文化活动,教育目的的制定也是围绕着文化这一范畴来进行。
10马克思主义关于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概况起来如下几个方面:1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片面发展.2分析了社会化大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出的客观需求和创造的可能条件。3提出和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具体来讲,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内涵包括:一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全面性是反映人对生产力总和的全面占有;二是人的发展是指人的体力与智力能力与志趣道德精神和审美精神等多反面的发展;三是人的全面发展是自由的和谐的发展;四是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指全社会人的全面发展,而且
个人的全面发展是全社会人全面发展的条件。总之,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内涵就是人的身心自由充分和谐的发展。)4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1、1957年毛泽东在当时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包含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教育:应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得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2、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大会议上修改通过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等全面发展。3、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所需要培养的各类人才都应该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热爱社会主义。4、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发展全面性人才。”我国各个不同时期表述的教育目的始终没有改变其共同的精神——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和社会主要有用人才,这些方面经始终如意是因为:一是我国教育目的哲学基础始终没有改变,即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二是我国教育的根本性质即社会主要性质没有改变。
5、可以看出,从20世纪五十年年代的教育目的演化发展到现在,我国于各个不同历史时期表述的教育目的始终没有改变其共同精神——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和社会主义的有用人才。原因有二:一是我国教育目的的设学基础始终没有改变,即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二是我国教育的根本性质即社会主义性质没有改变。
6、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早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坚持社会主要方向
(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三)培关现代人的品质。在于首先“以人为本”,把人当做目的,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其次把全面发展的人培养成为现实社会所需要的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7、素质教育是
(一)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三)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四)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8、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我们强调的是“一种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儿童。”1要求普遍提高教育质量,2要求全体适龄儿童都入学接受现代学校教育,3普遍提高学生的素质,4要求根据不同儿童的发展特点和水平进行因材施教,总之,素质教育是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使每个人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的教育。
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相统一的教育。)
9、全面发展教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德育:智育:向受教育者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受教育者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体育:增强体质 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10、美国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把人的智能分为八个方面;语言智能;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肢体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
11、创新能力是一种智力特征,是一种人格特征,也是一种精神状态。
12、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
1教育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的整体系统,在诸多种要素中,学生和老师是其中最基本的要素。
2、学生的本质属性:
(一)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具有主观能动性,思想感情,个性特征。
(二)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
(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3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特点是: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和可塑性:学生身心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具有获得的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4、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2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以学习为主,这是学生质的规定性)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这是学生与从事学习活动的其他社会成员的区别之一。)
5、对学生社会地位的传统认识:现实社会中学生经常处于从属和依附地位,承认和确立青少年儿童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并切实保障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
6、学生的社会地位: 《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就是维护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其基本原则是: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而动尊严规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7、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是国家公民,是国家和社会未成年的公民,是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8、学生的合法权利,享有未成年公民所享有的一切权利:人身权(最基本),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和荣誉权,受教育权(是学生应该享有的最主要的权利)。在义务教育阶段有其还要关注平困和残疾学生,是他们享有物质帮助权。
9、学生的义务:遵守国家法律,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遵守学习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学习为了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制度有关管理制度。
10、教师职业的性质:1教师职业是专门性职业(它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训练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职业。)2是教育者,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3担负神圣的使命教书育人。
11、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专业工作,是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根本任务。
12、教师职业的特点(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人类文化的传递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示范者的角色(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 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 读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管理者角色;父母与培养的角色;研究者角色。
13、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要求。):
(一)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包括以下: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与技能;了解所教学科的相关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二)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观,新的学生观,新的教育活动观。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加工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交往能力;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学科研究能力;教育研究能力。
三、教师的人格特征(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
1、积极乐观的情绪。
2、豁达开朗的心胸。
3、坚忍不拔的毅力。
4、广泛的兴趣
四、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1、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2、热爱学生。
3、团结协作精神。
4、良好的道德修养
14、教育能力是指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教师的教育能力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
15、语言表达能力:首先,口头语言应该规范简洁明快生动准确合乎逻辑;其次,教师的语言要求富有感情;第三,教师的语言要富有个性;第四,教师不仅要善于独白,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对话艺术。教师的体态语要丰富生动自然大方)
16、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对待的态度。
17、师生关系的发展三个阶段:教师中心说:学生中心说;主导主体说。
18、学校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的关系(1.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2.学生主体性的形成,及时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3.知道、引导学生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教育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他的工作对象都是有思想、有情感的活动着的个体。
1.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2.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是的好友帮助的关系。)
(三)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1.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人关系。2.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上的、人格上的影响
精神需要精神的感染,道德需要道德的濡化,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正真威信在于他的人格力量。)
19、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1树立教育民主思想.2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3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20、创造新型师生关系我们需要:
1、老师要认真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
2、崭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
3、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
第六章
课程
1、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2、课程的概念:指课业及其进程。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把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成。广义概念: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狭义概念:是指一门学科。
3、课程兼有计划、途径、标准的含义。不仅规定了个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而且规定了个门学科设置的程序和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
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4、课程的分类:
(一)根据课程制定者或者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二)根据课程任务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三)根据课程组织的核心可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
(四)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
5、国家课程(是由国家专门机构开发的课程。它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地方课程(就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专门开发、编定的课程。)、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读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6、基础型课程(这类课程注重学生对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时获得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市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必须有严格的考试)、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重研究过程胜于注重结论)。
7、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它是以学科逻辑为中心编排的课程,各学科均有特定内容、一定的学习史书和学习期限。优点:它以其严谨的逻辑结构、系统性、简约性为特点,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将人类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只是有效的传递给下一代;适合于教师组织教材的特长;易于编订教材,评价。缺点:对课程改革造成障碍;容易忽视儿童的需要和兴趣,不以唤起学习积极性;忽视了生活是一个整体,使学习者很难理解知识在生活中的用途,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世界,也与当代科学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特点不相适应;教师也习惯于采用灌输的教学方法,很闪关注问题解决和知识的获得过程。)、8、活动课程(活动课程有成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 他打破科学逻辑组织的界限,是以儿童的需要、兴趣和能力为基础,以儿童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为中心而实施的课程。
杜威的“工作单元“
不足:忽视了知识的逻辑顺序,不利于系统传授知识,学生学到的只是零散片面的知识;不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是教学带有极大的偶发性和随意性;课程缺乏明确的社会方向)、9、综合课程(又称为广域课程。他克服了学科课程的封闭性和活动课程的随意性通过合并相邻域学科的办法,把若干教材组织在一门学科中综合而成的优点:促进了知识的融合;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从整体上去认识世界;有利于减少学科数目,减轻学习负担。
缺点:教科书编写难度大;逻辑体系比较松散 对教师的能力和水平要求较高)。10显性课程(又称为正式课程、公开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一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课程。)隐形课程。(又称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是由贾克森1968年在他的《教师的生活》一书中首次提出的,是指那些难以预期的、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的教育因素。包括:物质情景、人际情景、文化情境。特点是:潜在性。整体性。持久性。非预期性。)
11、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社会、知识、儿童是影响的关键因素)
(一)一定历史时期新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二)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知识发展水平
(三)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可接受性
12、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1、教育目的:是根据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的。
2、培养目标: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学校自身的性质及任务,对培养对象提出的特定要求,他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
3、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培养目标的下位概念,他是指一定教育阶段的学习课程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等方面所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特点: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
4、教学目标:它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
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
13、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
1、对学生的研究: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并把它与理想的常模加以比较,确认其中存在的差距;了解学生个体的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
2、对社会的研究:
3、对学科的研究(学科专家的建议是课程目标的最主要的依据之一)
15、课程设计是指课程结构的编制,既包括课程体系结构整体的编制,也包括具体课程编制。
16、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合目的性
2、合科学性
3、合发展性
17、美国课程论学者团在1949年提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秦勒原理”。四个基本问题是:
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方能实现这些目标。
3、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如何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是否实现
18、课程设计的基本程序:
1、确定教育目标
2、选择经验
3、组织经验
4、评价结果
20、教学计划:概念: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21、教学计划的三个基本特征 :强制性 :普遍性 :基础性
22教学计划的构成:由教学计划设计的知道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说明、课时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查知识和实施要求几部份组成。
23开设哪些科目是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大致包括六类:一是语文、数学等基础性科目;二是思想品德教育科目;三是社会基础知识科目;四是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科目;五是体育、保健、艺术审美科目;六是劳动技术教育科目。另外还有外语、计算机等工具性科目。
24、课程标准:又称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25、课程标准的构成:说明部分(说明本科开设的意义)、文本部分。
26、教科书:教材与教科书的区别:教材是师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额材料,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知识传递——接受活动中的主要信息媒介;教科书称书本,是一句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应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27、教科书的作用:第一:是学生在学习状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材料。第二: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第三: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第四:对各教学阶段的课题教学和课外活动作出系统安排。
28、教科书的编写:1在内容上,要根据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确定的教学目标及内容范同来确定教材的基本框架。2在编制形式上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心理,选择是适当的教材编排方法,增强教材的实践性和操作性。3注意研究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4设计编写与教科书配套的参考资料,给师生提供进一步思考的线索。5教材的板式、印刷等技术问题要符合卫生学和美学的要求。
29、课程实施的概念: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教师是课程实施的核心。30、课程实施的结构:(七个方面)第一:安排课程表(遵循原则:整体性,迁移性,生理性原则)(原则:第一整体性原则;第二迁移性原则;第三生理适宜原则)。第二:确定分析教学任务。第三: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个性特征。第四:选择并缺的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任务相适应的教学模式。第五:对具体的教学单元和课的类型和结构进行规划。第六: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第七: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构,为下一论的课程实施提供反馈性信息。
31、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1、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
2、教师(教师是课程实施成败的决定性力量,特别是在课堂教学层面,教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师的参与;教师的态度;教师所具备的能力;教师与其他参与者之间交流与合作。)
3、学校的特点:学校领导和行政部门的态度和工作;学校的支持系统;学校的环境
4、校外环境
32、课程评价的概念:是指略持课程的、编订和实旖是否实现了教育的的目的,实现的进度如何,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33、课程评价的目的:改进课程;改进教学。功能:诊断功能;修正功能;决策功能。
34、课程评价的方法:
1、观察法
2、调查与访谈
3、纸笔测试
4、表现评估
35、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要点:
1、建立旨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变学业评价
为学生整体发展评价)。
2、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3、建立促进课程发展的评价体系。
4、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36、国外课程改革的趋势:l、课程结构日趋合理化。
2、课程内容日趋综合化。
3、课程形式日趋多样化.14、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确立的目标:2001年,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37、我国课改和发展:(一)我国原有中小学课程的弊端:
1、课程管理僵化。
2、课程结构不合理(科目多,重学科轻活动,重必修,轻选修课时比例不均)。
3、课程内容陈旧,落后。(二)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思路:l、课程功能的转变
2、课程结构改革
3、课程内容变革
4、课程实旖的改革
5、课程评价变革
6、课程管理变革
38、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一)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趋势(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管理权限)(二)课程综合化的趋势(三)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的趋势(这就意味着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不仅要巩固现有的基础教育,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学力,还要进一步加深基础教育,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四)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五)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
第七章
教学(上)
1、教学与智育:是既互相联系有弧线区别的两个概念。区别是:教学时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而智育则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教学不等于智育。
2、教学的概念教学是指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通过教师育日的,有汁划的引导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获得全面发展的过程.现阶段教育是进行全砸发展教育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主要包括一下方面:
1、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3、教学的意义(教学时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在学校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一)教学是社会经验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二)教学为个体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三)教学是学习教育工作的主体
4、教学的任务:(一)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文化技能(这个是首要任务)(二)发展学说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1.发展学生的智力,2.发展学生的体力3.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三)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四)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5、基础知识是指个门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
6、技能是指运用一定知识,通过练习而获得的能够在实践中顺利完成某种人物的比较稳定、系统的动作方式。它包括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
7、智力,是指个体在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识能力系统。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
8、学生的创造才能主要指他们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智能去探索、发现和掌握未知世界的能力,使学生个人的求知欲望、进取心和首创精神意志力与自我实现信心的综合体现。
9、个性心理品质是一个人的气质、能力、性格、意志、兴趣、动机等个心理特征。
10、教学过程: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良好品德、发展个性的过程。
11、教学过程的概念:(一)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采用科学方法)(二)教学过程又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间接性、引导性、简捷性、交往性。
21所谓五步教学法: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提出,从情境中发现疑难,从疑难中提出问题,做出解决问题的假设,推断那一只假设能解决问题,经过实践检验、修正假设、获得结论。
22、教学过程的特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赫尔巴特 这是首次明确提出教学具偶教育性的观点。)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24、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5、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26、教学中促进知识与智力相互转化四个条件:第一,传授知识应准确科学、反应出一定的规律。规律性 的知识具有一定的迁移功能。第二,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逻辑推导与论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去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第三,重视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能力。在活动中亲自动手操作,全方位感受知识、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
27、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的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于组织者地位,应充分发挥主导者的作用;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其参与教学的主题能动性:建立合作、友爱、平等的师生关系。
28、教学过程的结构:
1、激发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是中心环节。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
3、巩固知识(一是讲明记忆的目的;二是指导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三是在阅读过程中,善于思考,把知识内化之后进行记忆;四是指导学生把集中识记和分散实际相结合;五十指导学生动用多种方式回忆所学知识,比如用联想推论。)
4、运用知识(知识主要通过教学性实践来实现。)
5、检查知识。
29、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前提。
30、中学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要通过观察活动或运用形象化语言,帮助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及其过程的清晰表象,获得感性知识,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发展认识能力。)
2、启发性原则(指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自觉的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巩固性原则(教师要引导学生牢固的掌握知识技能,长久的保持记忆,并能在需要时及时再现出来。
4、循序渐进原则(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帮助学生系统的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集鞥你,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5、因材施教原则(指教是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方式的进行有差别的教学,是每个学生都获得最佳发展。)
6、理论联系实践原则
31、直观性原则的要求: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方法: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充分运用语言直观。
32、启发性原则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
33、巩固性原则的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知识:通过组织复习巩固;在扩充、改组和运用中巩固知识。
34、循序渐进原则的要求;按教材体系进行教学;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和难点教学;由浅入深,由易入难。
35、因材施教原则的要求:进行有区别的教学;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发挥。
3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要求: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开发必要的校本教材。
37、教学方法(是指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手段及教与学相互活动方式的总成。)
38、一般来说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主要依据是:
1、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
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3、学生的特点
4、教学实践、设备、条件。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依据个性特点。
39、我国常用的教学方法:
1、教师运用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知识方法
2、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直观感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3、教师指导学生独立获取知识技能的方法
40、中学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
1、师生的互动和联系加强
2、自主和合作学习方法增加
3、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41、发现教学的提出: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以发展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以学科的基本结构为内容,以再发现为学习步骤的教学方法,称为发现教学法,或者发现教学。
42、发现教学的四个环节:1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提出要解决的课题;2教师提供结构性材料,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3学生验证假设,交流初探成果;4得出原理或者概念,并验证假设。
43、程序教学(关键在于程序教材):美国新行为首要心理家斯金纳等人根据动物的操作条件作用,以简单的行为教学形成为模式而设计的教学方法。分为三类:机器教学,课本式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
44、程序教学分为:直线式程序(斯金纳提出);分支式程序(克洛德提出)两种。
45、程序教学的目的要求明确,便于学生掌握预定的系统知识与技能,便于学生自由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有利于强化学习动机,其局限性在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主动学习的习惯,另外师生之间、生生之阅的信息交流和人际交往较少。
46、范例教学:
1、德国学者瓦根舍因首创。找到关键性的问题并并对之进行实例分析和研究。
47、范例教学的特点:发现基本性;体现基础性:体现范例性:体现四个统一。
48、暗示教学是指教师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对学生施加影响,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的一种方法。保加利亚医学和心理学博士 卢扎诺夫
第八章教学(下)
1、教学的基本程序主要有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五个基本环节。
2、备课(备课就是教师课前的准备和对教学的策划工作)(一)专研教材:弄懂教材:吃透教材;内化教材。(二)了解学生(三)制定教学方案:学期教学方案;课题教案;课时教学方案
2、教案:讲义式,提纲式,综合式。
3、上课(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4、课的类型:据教学任务进行分类,分为传授新知识课;巩固新知识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检查知识课。又可以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另一种是根据教学中所采用哪国的主要方法进行分类: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5、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环节及各环节开展的程序、时限及相互关系。
6、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7、上好课的具体要求:主要包括: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
8、作业(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的各种类型的练习。)检查与批改
9、布置作业注意点: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2.作业的分量要适当。3.布置作业是要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规定时间完成,培养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4.教师要及时批改和讲评作业。
10、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是以测验的形式定量的评定学生个人能力得到的结果。)百分制,等级制。
11、试题类型:供答型和选答型(简答试题和陈述试题,简答式试题的最简便形式是填充题)
12、测验的效度、信度、难度和区分度
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他所要测量的属性或者特点的程度。
测验的信度,又称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进过多次测量所获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测验的难度是指测验中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难度要适中。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学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
13、评价是指根据测验的分数、平时对学生的观察和报告对被检测验者的学习行为的优劣。或价值作出判断。)
14、教学的组织形式: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制、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15、教学的组织形式类型:
1、个别教学制。(起源于古代,是教师对学生一对一教学。最显著的特点是凼材施教,但是成本高,效率低。)
2、班级授课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以固定的班级为,把一定数量的年龄相仿、水平相近的学生编成班级,由教师按照固定的课程表和统一的教学进度进行分科教学的组织形式。)
3、分组教学制(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学生分为水品不同的组进行教学。)
4、设计教学法(克伯屈)和道尔顿制(伯克赫斯)
16、班级授课制的产生和发展:萌芽于16世纪的西欧,在我国与1862年京师同文馆采用班级授课制,1903年以法令的形式确定下来。到十九世纪中叶已成为西方学校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现在仍然是我国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夸美纽斯
17、班级授课的主要优缺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的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班级体的教育作用
4、班级授课制也有明显的不足,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培养
学生的兴趣、特长和个性。容易直接指示的整体性,导致理论脱离实践。
18、分组教学制:
1、外部分组:打破按年龄编班的传统做法,根据学生的能力或成绩编班教学。
2、内部分组:按传统的年龄编班。
19、分组教学制的优缺点:最显著的优点在于能根据学生的学校能力或者水平差异进行分层教学;较好的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利于因材旖教,发展学生个性。但是弊端也突出:1要科学、全面地简便学生的能力和水平非常困难;2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产生负面影响:3在分组教学上,家长、学生、教师与学校的意见很难协调一致;4由于学生的心智处在不断成熟和发展中,使分组必须经常变化,给教学管理带来一定难度。
20、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1、设计教学法:由美国杜威首创,由其学生克伯屈改进并推广。
2、道尔顿制:帕克和斯特在道尔顿中学创设,这种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和设计教学方法一样。过分强调个性差异,不利于系统知识的掌握,容易造成教学上的放任自流。
21、教学策略具体说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的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22、教学策略基本特征:1综合性。2可操作性 3灵活性。
23、教学策略可以分为内容型,形式型,方法型和综合性组要四种类型。
第九章
德育
1、德育是教育者安装一定社会的要求,运用德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等方面施加积极影响的教育活动。从形式上说,德育通常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等。从内容上说,一般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心健教育。
2、德育是培养学生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3、德育的意义1德育是社会主要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4德育的目标的概念:通过德育活动是受教育者在品德形成发展上达到总体规格的要求。
5、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呀: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3、我国德育的目标:初中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1.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2.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3.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
6、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是德育日标在德育活动中的具体化.他其有规定者学生发展的政治方向和应掌握的思想观点与道德规范。
7、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
1、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
2、学生的年龄特征
3、时代特征和学生品德实际 8中学德育的内容:
1、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国家的政策法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时事政治教育等。)
2、思想教育(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相应思想观念方面的教育。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的教育,革命传统和革命理想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等。)
3、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主要注重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培养及社会公德的教育。)
4、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产生,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9、心理健康教育概念: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10、心理辅导的方式:个别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
11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对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12、对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排除心理障碍,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13、针对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
1、学习心理辅导包括:一是听课方法的辅导;二是学习方法的辅导。
2、生活心理辅导:一是生活习惯的辅导;二是娱乐方式的辅导;三是消费方式的辅导;四是自我意识的培养;五是人际交往的辅导。
3、学会选择,择业心理辅导。
14、德育过程的概念: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双方借助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的一种活动过程。
15、德育过程的结果和矛盾:
1、德育过程的结构:由受教育者,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因素构成。
2、德育过程中的矛盾: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这是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最普通的矛盾。也是决定德育过程本质的矛盾。
16、德育过程的规律:(一)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二)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三)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四)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17、知(道德认识),情(道德情感),意(道德意志),行(道德行为)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因素。他们之间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道德行为受道德认识,情感和意知的支配,调节,同时影响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其中道德认识是基础,道德行为是关键。
18、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道德认识是基础,道德行为是关键。
19、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发展的。
2、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特点:引导性、目的性、组织性;内容、形式多样性、对象的局限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20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也是个体思想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21要实现矛盾想教育者所期望的方向转化,最根本的就是受教育者思想内部矛盾的转化。
22自我教育是受教育者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向自己提出教育任务,自行实现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活动。
23德育原则的概念: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是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他概括了德育实践,的宝贵经验,反映德育过程的规律。
24、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1、导向性原则
2、正面教育原则(教育者以说理疏导的方式,来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已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原则。
3、知行统一原则(基本要求:一是联系实际,讲清理论。二是组织实践活动,隐去分析到学生、评价、解决实践中的德育问题。三是教育学生要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4、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基本要求:一是要尊重、信赖、爱护学生。二是要根据学校德育任务和学生现有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出合理的、明确具体的、序列化的德育要求。三是把尊重爱护学生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
5、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其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确定的与内容,选用的与方法和形式来进行正对性的教育的德育原则。基本要求:一是要深入了解和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二是要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和品德显示水平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三是要从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处罚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德育。)
6、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基本要求:一是校内各方面的教育影响要协调一致。二是同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三是要加强德育的计划性。)
25、正面德育原则基本要求:一是坚持正面说理,疏导思想,以理服人。二是树立先进典型,利用榜样教育应到学生进步。三是一表扬、鼓励为主,批评、出发为辅。四是正面教育要与纪律约束结合起来。)
26、德育的途径:1思想品德课余其他学科教学(这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2学生会、共青团组织的活动3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4社会实践活动5校会、周会、晨会和时政学习6班主任工作
27、德育方法:1说服法:明确目的性;富有知识性,趣味性;主义时机;以诚待人2榜样法:树立榜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选定榜样要具有导向性;教育者形象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3陶冶法:创造良好情境;教育者人格感化:与启发说服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情境创设4锻炼法5品德评价法 28德育模式(有认知模式、体谅模式、社会模仿模式等。)29冲突的交往和生活情景最适合于促进个体道德判断力的发展。
30两难,指的是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两者不可兼得的情景或问题。
31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生,是瑞士的皮亚杰提出,由美国科尔伯格进一步深化。
32、体谅模式:英国:彼得?麦克菲尔的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第十章
班级管理
1班级概念:是一个复杂的,缩小的社会体系,是学习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通常由教师和一群年龄的,知识水平相似有着共同学习目标和需求的学生及环境组成。
2、率先使用“班级”的是埃拉斯莫斯。16世纪开始,西欧国家开始运用班级形式开展。十七世纪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19世纪初,英国“导生制”;出教师之外,还有高年级学生担任“导生”,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教育与管理。
3、在中国,1862年京师同文馆最早采用班级组织形式。
4、(一)班级管理的概念:教师根据学校的教育模式和要求.采用适当的方法,带来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项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建构良好的班集体,以实现教育目的的组织活动过程。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学校的教育目标和要求。
5、班级管理的功能:1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提高学习效率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3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6、班级管埋的几种模式:
常规管理:主是通过制定和执行班级的规章制度以及贯彻落实上级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是班级管理的基本模式,有基础性,强化性,可操作性。
每个班级都必须制定遵守的规章制度,这是衡量和评价班级工作的基本目标。
平行管理: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区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管理区影响集体,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 管理结合起来,以增强管理效果。班级平行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教育思想。
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实施班级民主管理的核心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对机体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从两个方面进行组织引导:一是组织全体学生参与班级全程管理;二是建立班级民主管理制度。
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版及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7目标管理是“以目标管理为中心进行管理获得一种现代管理方法”,是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提出。关键就是要围绕全班成员共同确立班级奋斗目标。
8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由于收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2班级管理取法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二、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机制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9、班集体的特征:
1、明确的共同目标
2、一定的组织结构
3、一定共同生活的准则
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10、班集体的教育作用l、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
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11、班级体的形成与培养:1确定班级体的发展目标(一般以实现目标的时间和目标的达成难度为依据,把班级体的目标分为近期目标和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班级是一个小社会,更是一个教育组织,关键在于选拔和培养一批班级骨干形成班级核心。建立班级骨干的核心队伍,班主任要做好两方面:第一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第二应把对积极分子的实用和培养结合起来。)3建立班集体的政策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12、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二)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三)班主任是处理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13、班主任的领导影响力:一表现在职权影响力,二是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
14、班主任的领导方式: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
15、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和方法:(一)了解学生、研究学生(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了解和研究学生的群体关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三)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1.充分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2.协助和指导班级共青团活动。3争取和运用家庭和社会教育力量。
16、了解学生的方法:通过阅读学生的有关材料了解学生;通过对学生本人或者知情者的调查访问;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观察学生的日常言语和行为表现。
第二篇: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简答题
简答: 1.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 第一,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第二,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森严的等级性.第三,学校的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明确的保守性.第四,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第五,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第六,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体系.2.现代教育的特点? 第一,现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生产性 第二,现代教育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 第三,现代教育内容日益科学化
第四,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第五,现代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 3.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教育终身化,教育社会化,教育生产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国际化,教育现代化,教育多元化.4.简述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 第一,学科发展的分化和综合.第二,理论导向上的冲突与融合 第三,研究方法的多元互补 5.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第一,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的享受权 第二,政治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第三,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制度 第四,教育相对于政治经济制度 6.简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宣传思想,形成舆论.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7.学校是怎样产生的? 第一,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 第二,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 第三,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8.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第一,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 第二,宣传思想,形成舆论 第三,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9.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的表现?
第一,教育不能无视生产力发展提供的条件而盲目发展,生产力发展提供的物质条件决定着教育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第二,教育也不能脱离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而加速或滞后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决定了教育发展的需要;
第三,如果教育的发展与生产力的发展不相适应,需要改造的是教育而不是生产力发展水平。10.生产力如何对教育起决定作用?
第一,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 第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第三,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作用
第四,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 11.为什么说教育对生产力起促进作用? 第一,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第二,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第三,人力资本理论
12.简述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第一,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第二,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第三,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第四,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13.简述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第一,教育是社会文化得以保存和传递的重要手段 第二,教育是促进社会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手段 第三,教育是社会文化创造和更新的重要手段 14.学校文化的特征是什么? 第一,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第二,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第三,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已任 第四,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15.学生文化的成因? 第一,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第二,同伴群体的影响 第三,师生的交互作用 第四,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第五,社区的影响
16.为什么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具有能动作用。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17.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顺序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互补性。18.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形式?
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非等速、非直线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发展不均衡的第二个方面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19.遗传的意义是什么?
一、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二、遗传素质是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三、遗传在人的发展中作用是不能忽视的 20.简述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一、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二、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三、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21.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特殊功能是什么?
一、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及各个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二、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三、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
四、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22.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一、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二、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三、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建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2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片面发展
二、分析了社会化大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出的客观需求和创造的可能条件
三、提出和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24.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三、培养现代人的品质 25.学生的本质属性?
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26.学生的义务?
一、受教育的义务
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三、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四、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五、遵守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27.简述教师的人格特征?
教师的人格特征对学生发展起着推动作用,是素养教育的基础。教师的人格特征包括:积极乐观的情绪,豁达开朗的心胸,坚韧不拔的毅力,广泛的兴趣,绝对的善良。28.简述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教师职业专业化要求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良好的道德修养。29.学科课程的优缺点是什么?
优点:一是它以其严谨的逻辑结构、系统性、简约性为特点,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将人类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知识有效地传递给下一代。二是它符合学校特定任务的要求,由于大多数教师都曾经接受过学科的训练,适合于教师组织教材的特长。三是按科目组织课程易于编订教材,可以使学习材料清楚地列出,并且易于评价。
缺点:一是学校在课程中逐渐形成传统之后,对纳入课程的新科目往往作出抗拒或排斥,以至于对课程改革造成障碍。二是因为重视教材的逻辑组织,课程的编制以学科为中心,只重视对成人生活的分析和准备,容易忽视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常常会把非学科的知识排除在课程之外,在进行学习时,远离学习者的现实生活,不利于学生与实际的社会生活联系,不易唤起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阻碍了他们的全面发展;三是学科课程把知识切割成零碎而孤立的科目,忽视了生活是一个整体,使学习者很难理解知识在生活中的用途,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世界,也与当代科学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特点不相适应。四是它常常忽略学生和社会的实际需要,让学生在学习进程中习惯于被动的学习方式,偏重记忆而忽视理解,教师也习惯于采用灌输的教学方法,很少关注问题解决和知识的获得过程。30.简述制订课程的理论依据?
人本主义与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学科中心和活动中心课程论;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对课程的影响 31.简述课程实施的过程结构?
安排课程表,分析教学任务,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规划教学单元和课时,组织教学活动,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32.课程的改革趋势?
一是课程结构日趋合理化,二是课程内容日趋综合化,三是课程形式日趋多样化 33.我国原有中小学课程的主要弊端?
课程管理僵化,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内容陈旧落后 34.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
一是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趋势,二是课程综合化的趋势,三是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的趋势 35.教学的任务?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36.教学进程的特点?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37.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38.如何处理好师生在教学中的关系与地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主导者的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建立合作、发展、平等、民主的师生交往关系 39.教师的主导作用的主要体现?
第一,教师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还引着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第二,还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方式与学习态度发挥着作用;第三,还影响着学生的个体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40.教学过程的结构?
教学进程划分为五个阶段:激发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检查知识 41.运用教学过程应注意?
视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不要割裂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阶段对整体的功用 42.我国中学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我国中学的教学原则主要有: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43.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方法。第二,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第三,充分运用语言直观。44.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第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第三,让学生动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发扬教学民主 45.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第二,重视组织各种复习。第三,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46.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第二,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第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47.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针对学生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第二,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地发展 48.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引导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要注重联系实际。第二,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第三,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第四,开发必要的校本教材。49.选择适当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主要依据?
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学生特点;教学时间、设备、条件;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50.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是教师运用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二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直观感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如演示法,实验法和参观法等;三是教师指导学生独立获取知识技能的方法,如练习法,读书指导法等
51.最有影响力、最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的改革有哪些? 发现教学;程序教学;范例教学;暗示教学 52.选择教学方法的因素?
教学的具体目的和任务要求;课程的性质和教材的特点;学生的特点;教师本身的素质;各种教学方法本身的功能以及教学时间、设备等其他教学条件。53.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缺点?
优点:第一,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第二,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第三,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缺点: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容易肢解知识的整体性,容易理论脱离实践 54.分组教学制的优缺点?
优点:较好地照顾个别差异,重视学生的个别性,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 缺点:第一,对学生能力和水平的鉴别不一定科学,却要按能力和水平进行分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第二,对学生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较大,被分到所谓快班或实验班的学生容易骄傲自满,被分到所谓慢班或普通班的学生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第三,在分组教学的问题上,家长,学生,教师与学校的意见很难达成一致;第四,由于学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为了确保学生在分组教学中能受到恰当的教育,分组就必须经常进行,情况一变就得重新分组,教育管理上比较麻烦。55.综合课的构成?
一般来说,综合课大体上由如下五个环节构成:组织教学,检查复习,掌握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课外作业
56.德育的意义?
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德育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57.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
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58.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
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学生的年龄特征;时代特征和学生品德实际 59.中学德育的内容?
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60.德育规律?
包括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61.德育原则?
导向性原则,正面教育原则,知行统一原则,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62.正面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坚持正面说理,疏导思想,以理服人。第二,树立先进典型,利用榜样教育引导学生进步。第三,以表扬、鼓励为主,批评、处罚为辅。第四,正面教育要与纪律约束结合起来
63.贯彻知行统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联系实际,讲清理论。第二,组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去分析,评价,解决实践中的德育问题。第三,教育学生要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64.贯彻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要尊重,信赖,爱护学生。第二,要根据学校德育任务和学生现有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出合理的,明确具体的,序列化的德育要求。第三,把尊重爱护学生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65.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要深入了解和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承认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过程性和差异性。第二,要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和品德现实水平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切忌采用成人化,一般化的做法。第三,要从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德育 66.贯彻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校内各方面的教育影响要协调一致。第二,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第三,要加强德育的计划性。
67.德育的途径?
我国中学德育的主要途径有: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共青团和学生会组织的活动,课外校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
68.班级管理的意义?
一是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二是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三是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69.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班集体是班级发展的高级形式,它的建立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健全的班集体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即明确的共同目标,一定的组织结构,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70.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71.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机制?
一是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二是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三是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72.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
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第三篇:【教育学资料】2011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最新教育学重点
2011年湖南省中小学 教师资格证申请-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的发展
1、教育的概念
1)在我国,最早将“教育”一词连用的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2)教育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与动物的教育活动相区别):首先、动物的教育是一种基于亲子和生存本能的自发行为,而人类的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其次、动物界没有人类这样高级的语言、符号系统,他们的思维不够发达,所有活动只停留在“个体层次”上。再者,动物的教育基本上随着生理的成熟而结束,而人的教育绝不会止于生理的成熟。所以,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社会性是人的教育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3)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与人类社会的其他活动相区别):首先,活动对象也是人。其次,活动目的特殊。第三,活动方式特殊(特殊的规训方式)。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4)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
5)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提出终身教育的思想;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对“终身教育”加以确定,提出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6)终身教育概念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带来了一个学习化社会,带来了教育观念的变革。
2、教育的形态
1)教育形态的划分依据(1)教育正规化程度:非形式化教育——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2)实施教育的机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3)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存在方式:原始社会教育,古代社会教育,现代社会教育。2)不同教育形态的特点(1)非形式化教育: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教育(2)形式化教育:定型的实体化教育(3)制度化教育:正规教育。典型表征是学制的建立。(4)非制度化教育:重要体现是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教育不应局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非制度化教育思想 3)学校教育特点:可控性(目的性;组织性;计划性);专门性(教师受过专门训练;有专门场所和设备;学生以专门学习为己任);相对稳定性(师 1
资、场所、对象、内容、方式方法等;校园文化)4)家庭教育特点:启蒙性;随机性、经验性;个别性。5)社会教育特点:对象的全民性;地点的广泛性;内容的适用性;时间的终身性;形式的开放性。6)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完善。
3、教育的历史形态
1)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融合性(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普及平等;原始性(目的单
一、内容贫乏、方法简单);同一性(内容同
一、对象同
一、目的同一)
2)学校产生的条件:生产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文字的产生与文化的发展为学校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3)古代社会教育的特点:独立性(与生产劳动相脱离);阶级性与等级性(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保守性(内容主要为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我国古代奴隶制时期“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西欧封建时期教会学校“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宗教思想渗透在每门学科之中,神学处于全部学科的“王冠”地位);个别教学与灌输死记;教育象征性功能占主导0;专科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萌芽(我国最早:东汉末年“鸿都门学”;西欧最早:雅典弦琴学校)
4)现代教育特点:鲜明的生产性;逐步走上大众化道路(教育得到普及与发展);内容日益科学化;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基本组织形式;形成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
5)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终身化;社会化;生产化;民主化;国际化;现代化;多元化。
4、教育的基本要素
1)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在三个基本要素中,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而在学习活动中,受教育者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成为真正的受教育者。2)教育中介:笼统地指那些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起桥梁作用的物质和意识形态的东西。包括:物质中介;意识形态中介;行为中介。
3)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主体之间的关系。4)教育者与教育中介之间的关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5)受教育者是教育行为和意识中介的直接承受者,是物质中介的直接受利者,但并不意味着受教育者是客体。教育中介仍处于客体地位。
二、教育学的发展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研究对象),揭示教育规律(研究任务)的科学。(1)教育现象是教育的外部表现形式;
(2)教育问题是人们对某些具体教育现象所进行的思索;
(3)教育规律是指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以及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2)普通教育学研究的是对象是教育教学的一般现象和一般问题,任务是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具体包括理论建设与实践应用两大任务。
(1)普通教育学理论建设的任务:①批判继承传统教育理论,立足现实,构建面向未来的教育学逻辑体系。②学习消化西方教育学理论,构建有中国特色教育学理论体系。③学习相邻学科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建立科学的教育学理论体系。④总结升华实践经验,为教育理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实践基础。
(2)普通教育学实践应用的任务:①为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提供某种规律性的东西,提供一些具体实施的原则和方法。②为当代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论证和解释。③研究如何使教育理论迅速有效地转化为实践运用的问题。
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1)孔子: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论语》;注重后天教育(“有教无类”)、重视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强调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墨子:以“兼爱”和“非攻”为教,重视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
(3)道家:主张“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4)《学记》: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首推古希腊——(1)苏格拉底:问答法启迪他人思想。分三步: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引导学生思索,自己得出结论。
(2)柏拉图:《理想国》;所设计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和教条性,教育追求与苏格拉底相差甚远。(3)亚里斯多德:《政治学》;在教育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教育具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功能:服务社会与服务于个人闲暇生活。
(4)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历史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3)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1)“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捷克):1657年《大教学论》——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主张“泛智教育”,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
(2)卢梭(法):《爱弥尔》;关注个体身心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3)康德(德):第一次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4)裴斯特洛齐(瑞士):第一个建立分科教学法并开师范教育先河。
(5)洛克(英):《人类理智论》“白板说”——强调教育的重要;绅士教育。4)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1)赫尔巴特(德):1806年《普通教育学》——第一步规范形态的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规定了教学过程“四步骤”: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2)福禄培尔(德):《人的教育》,对学前教育内容方法的研究影响极大。
(3)斯宾塞(英):《教育论》;认为教育是为美好生活做准备,强调使用学科的重要性。(4)杜威(美):《民本主义与教育》;其理论以实用主义为指导,以儿童为中心,以经验为基础,以活动为主要手段。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强调“从做中学”。5)教育学的多元发展与理论深化:
(1)凯洛夫(苏联):1939年《教育学》——第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主要吸收赫尔巴特的思想。(2)杨贤江:1930年《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3)布卢姆(美):提出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和“掌握学习”理论。
(4)布鲁纳(美):《教育过程》;提出“学科基本结构”的观点和“发现学习”法。
(5)赞科夫(苏联):《教学与发展》,提出教学“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
(6)巴班斯基(苏联):“教学过程最优化”思想。
(7)保尔●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
(8)埃德加●富尔:《学会生存》建议“将终身教育作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今后若干内制定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
3、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 1)学科发展的分化与综合 2)理论导向的冲突与融合 3)研究方法的多元与互补
4、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常用的有: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比较法、个案研究法。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制约教育的领导权和享受权。
2)政治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3)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制度(现状、改革)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 2)宣传思想,形成舆论 3)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二、教育与生产力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1)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人力与时间(2)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财力与物力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作用 4)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3)人力资本理论: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创立,证明了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1960 5
年,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学第73届年会所作的“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创立的“宪章”。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
三、教育与科学技术
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教育的动力作用。其次,科学的发展不但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动力,而且还能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预示结果,引导教育遵循科学的轨迹前进,具体表现在: 1)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2)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3)科学技术发展将促进学校教育专业的调整与更新
2、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3、信息技术与教育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教育内容 2)信息技术改变着教学和教育的观念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网络教育)
四、教育与文化
1、文化的五种表现形态:物质形态;制度形态;观念形态;活动形态;心理、行为形态。教育与文化关系的性质和教育与经济、教育与政治的关系相比,其不同在于,经济、政治对教育是一种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教育与文化是互相包含、互相作用、互为目的与手段的交融关系。
2、文化对教育的作用: 1)社会文化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完善。2)社会文化发展促使学校与社会联系加强 3)社会文化发展促进教学内容的质量和结构的变化 4)文化发展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变革
3、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1)教育是社会文化得以保存和传递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促进社会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手段 3)教育是社会文化创造和更新的重要手段
4、学校文化 1)界说: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2)特征:(1)组织文化;(2)整合性较强的文化:是以学校内部形成的内化了的观念为核心,以预定的目标为动力,通过一系列活动形成的多层面、多类型的文化。(3)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突出表现在它所使用的教材或者说传递的教学内容上。(4)以校园文化为缩影。
5、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1)分类:物质文化;组织和制度文化;精神或观念文化。2)学校物质文化:校园文化的第一个层面。两种表达方式——学校环境文化;设施文化 3)学校组织与制度文化:形成整体校园文化环境的中间环节。三种表达方式——组织形态;规章制度;角色规范 4)学校精神或观念文化:校园文化的核心。5)校风:学校精神文化最重要的内容,也是学校中 6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
6、学生文化 1)成因:(个人;学校;家庭;社区)(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群体的影响(3)师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 2)特征(1)过渡性(2)非正式性(3)多样性(4)互补性(5)生成性
五、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含义: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具有能动作用。
2、表现: 1)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具体表现在:(1)教育内容的继承(2)教育制度、组织形式的继承(3)教育理论与经验的继承
2)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1)滞后性(2)超前性从总体上看,教育与社会发展永远处于不平衡的矛盾之中,改革是取得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对平衡的基本途径。
第三章教育与个体身心发展
一、个体身心发展概述
1、个体身心发展的含义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积极的变化过程。包括两个方面: 1)身体发展:个体有机体各个组织系统的健康发育和体质的增强。2)心理发展:包括认知因素(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和各种非认知因素(情感、意志、兴趣、需要、个性等)的发展。身体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心理发展也影响着身体的发展。
2、个体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1)个体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2)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主观能动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代表人物有:(1)孟子:中国古代内发论的典型代表(2)柏拉图(希腊):西方古代内发论的典型代表(3)弗洛伊德(奥地利):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4)威尔逊(美):基因复制是决定人行为的本质力量(5)格塞尔(美):强调成熟机制对人发展的决定作用 2)外铄论:强调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代表人物有:(1)荀子:性恶论。强调人只有通过学,才能发展善。(2)洛克(英):白板说:认为外部力量决定人的发展状况(3)华生(美):“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环境决定论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4、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不均衡性——教育活动要善于捕捉发展关键期(最佳期):(1)同一方面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度(2)不同方面发展有早有晚 2)顺序性——教育活动要循序渐进 3)阶段性——教育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受教育者采取不同的内容与方法。4)个别差异性——教育活动要因材施教 5)互补性——培养受教育者自信与努力品质的重要
二、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素质、成熟机制、环境和个体实践活动)
1、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遗传的概念: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
2)遗传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地位:(1)遗传素质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影响不能夸大
2、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成熟的概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已由儿童发育为成人。其主要标志——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2)成熟对个体身心发展的意义: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与限制。格塞尔(美):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一种技能的发展由成熟支配时,没有必要超前加以训练——成熟决定论
3、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环境的概念: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2)对个体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被动的
4、个体主观能动性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离开人的活动,遗传因素、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都不可能成为人发展的现实。人的活动包括生理活动、心理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个体活动的最高层次。
三、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因素,教育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是建立在教育 8
对人类地位提升的基础上的。1)教育对人价值的发现 2)教育对人潜力的发掘 3)教育对人力量的发挥 4)教育对人个性的发展
2、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教育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3、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1)按社会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和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加速个体发展: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儿童发展已经达到的水平和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3)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 4)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
四、普通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的特殊任务
1、少年期的年龄特征: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
2、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帮助少年起飞”:给少年独立的要求以尊重、支持和引导,丰富少年的内心世界,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理想自我。
3、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人生定向时期,个性定型时期,个体准备投入社会生活向正式投入社会生活转变时期。
4、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帮助青年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提高青年自我调节生活和心理状态的能力。
第四章 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概述
1、教育目的的概念:
广义:主体对受教育者的期望或理想设计。
狭义:国家对教育要培养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常用义)。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2、教育目的的作用 1)导向作用:引导受教育者朝着一定的方向发展 2)协调作用:具有保持教育作用统一性与一贯性的作用 3)激励作用:能够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4)评价作用:可以作为评价教育过程和结果的依据
3、教育目的的组成1)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 2)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
4、教育目的的层次 1)国家的教育目的:在中央集权制国家非常普遍 2)学校的培养目标:在中央集权制国家是国家总的教育目标的初步具体化;在非中央集权制国家,就是国家教育目标。3)教师的教学目标: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二、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1、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客观)1)教育目的是社会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结合 2)教育目的受制于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3)教育目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演进
2、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主观)1)社会本位论:以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勒等为代表,基本观点是:教育目的应完全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的知识和规范。2)个人本位论:以卢梭、福禄培尔、马斯洛、罗杰斯等为代表,基本观点:教育目的应该根据人的本性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的、最完善的发展。3)文化本位论:以狄尔泰、斯普朗格为代表,基本观点:强调用文化来统筹教育、社会、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教育活动就是一种文化活动,教育目的的制定应围绕文化这一范畴来进行。
3、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客观)
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建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内涵 1)人的全面发展的全面性反映人对生产力总和的全面占有; 2)人的发展指人的体力与智力、能力与志趣、道德精神与审美精神等多方面的发展; 3)人的全面发展是自由、和谐的发展; 4)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指全社会人的全面发展,而且个人的全面发展是全社会人全面发展的条件。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
1、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教育目的的演化
1)1957年: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2)1982年:《宪法》: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制等方面全面发展。3)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4)1995年:《教育法》规定: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2、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造就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2)其中体现的基本精神:(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3)培养现代人的品质
3、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教育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的系统,学生和教师是其中最基本的要素
一、学生
1、学生的本质属性 1)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1)具有人的主观能动性(2)具有思想感情(3)具有个性特征 2)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1)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和可塑性(2)学生身心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转化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1)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2)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
2、学生的社会地位 1)传统认识:处于从属和依附地位,从整体上没有认识到儿童个性的独立存在价值。
现在理解:独立的社会个体,是权利的主体,有独立的法律地位。1989年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核心精神:维护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基本原则: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3、学生的合法权利: 1)人身权(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等); 2)受教育权。受教育权是学生应有的最主要权利。
4、学生的义务: 1)接受教育 2)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3)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4)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5)遵守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二、教师
1、教师职业的性质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法》: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正式将教师列在“专业技术人员”大类中。2)教 11
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3)教师的神圣使命是教书育人
2、教师职业的特点 1)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授业、解惑者):传授文化知识 2)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传道者):塑造人们的心灵 3)示范者:教师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 4)管理者: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管理者 5)父母与朋友的角色 6)研究者
3、教师劳动的特点(略)1)特殊的复杂性 2)独特的创造性 3)鲜明的示范性 4)显效的长期性
4、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3)教师的人格特征 4)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5、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与技能 2)了解所教学科相关的知识 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4)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观、学生观、教育活动观)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学科研究、教育研究)
7、教师的教育能力(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构成 1)加工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 2)语言表达能力 3)组织管理能力 4)交往能力
8、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教师的人格特征对学生发展起着推动作用,是素质教育的基础。1)积极乐观的情绪; 2)豁达开朗的心胸; 3)坚忍不拔的毅力; 4)广泛的兴趣
9、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 1)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对事业)2)热爱学生(对学生)3)团结协作精神(对同事)4)良好的道德修养(对自己)
三、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1、师生关系的内涵: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2、师生关系的发展:教师中心说(赫尔巴特)——学生中心说(杜威)——主导主体说
3、三种典型的师生关系模式:(略)1)放任型:无序、随意和放纵 2)专制型:命令、权威和疏远 3)民主型;开放、平等与互助
4、师生关系的表现形式: 1)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授受关系(1)从教育内容的角度来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2)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3)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2)在人格上——民主平等关系(1)学生作为一 12
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2)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3)在社会道德上——相互促进关系(1)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人—人”关系。(2)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是知识、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人格上的影响。
5、师生关系的特点(略): 1)民主平等 2)尊师爱生 3)教学相长
6、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师生关系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建立新型师生伦理关系,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1)树立教育民主思想 2)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合法权利 3)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创造新型师生情感关系,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 2)展现教学过程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 3)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
第六章 课程
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第一节 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概念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业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赛,他把课程理解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成。
我国的课程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三种形式。狭义的课程仅指某一门学科。
二、课程的种类
(一)制定与管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二)任务: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三)组织核心:学科课程(赫尔巴特,斯宾塞;学校课程的基本形式。六艺;七艺);活动课程(杜威);总和课程
(四)表现形式:显性课程;隐性课程(贾克森1968《教室的生活》首次提出,是指那些难以预期的、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影响的教育因素)。
三、课程的制约因素
(一)社会: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放入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二)知识: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三)儿童: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第二节 课程目的和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和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1、教育目的:国家对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它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基本依据。
2、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3、课程目标:一定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课程目标的特点: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
4、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评价教学效果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效果、标准。
(二)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1、对学生的研究
2、对社会的研究
3、对学科的研究
(三)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立的课程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重在基础)
2、过程方法目标(重在能力与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重在体验与感受)
二、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概念:指课程结构的编制。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合目的性(社会要求)
2、合科学性(学科要求)
3、合发展性(对象要求)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程序:(泰勒原理的影响)
1、确定教育目标、2、选择经验
3、组织经验
4、评价结果
(四)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1、教学计划。课程的总体规划,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所指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2、课程标准。也称教学大纲,是编写教科书和教 14
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3、教科书。即课本,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第三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
一、课程实施
1、课程实施的概念:是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2、课程实施的过程结构:安排课程表、分析教学任务、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正确的教学模式、规划教学单元和课时、组织教学活动、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3、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教师的特征;学校的特点;校外环境
二、课程评价
1、课程评价的概念:
2、课程评价的目的:改进课程、改进教学。
3、课程评价的功能:诊断功能、修正功能、决策功能
4、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价改革的要点: 1)建立旨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2)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3)建立旨在促进课程发展的评价体系 4)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第四节国内外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
一、国外课程改革趋势
(一)课程结构日趋合理化
(二)课程内容日趋综合化
(三)课程形势日趋多样化
二、我国中小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一)我国原有中小学课程的弊端:课程管理僵化;课程结构不合理(科目设置太多;重学科课程,轻活动课程;重必修课,轻选修课;课时比例分配不合理);课程内容陈旧落后。
(二)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转变课程功能;调整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改善学习方式;改革评价体系;改进课程管理。
(三)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
1、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趋势
2、课程综合化的趋势
3、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的趋势
4、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5、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
第七章教学(上)
第一节教学工作的意义与任务
一、教学的概念
1、定义:(P155)
教学是指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获得全面发展的过程。教学的特点:
(1)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二、教学的意义
(一)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产生的一种主要手段(二)教学为个体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三)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三、教学的任务就普通中学而言,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一)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发展智能、体力和创造才能
(三)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四)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第二节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概念(P158)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良好品德、发展个性的过程。
1、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表现在:(1)间接性;(2)引导性;(3)简捷性;(4)交往 16
性
(二)教学过程的特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可以相互转化。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相统一知情意是教学过程的内在因素,他们的协调发展,不仅与教学内容有关,还与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方法的运用有关。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主导者的作用。教师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1)教师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还起着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2)对学生学习方式及学习态度发挥作用;(3)影响着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表现在:(1)学生对外部信息具有选择的能动性、自觉性;(2)学生对外部信息进行内部加工时体现出独立性、创造性。
3)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三)教学过程的结构
1、引起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中心环节。含感知教材、理解教材);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教学效果
二、教学原则
(一)教学原则概述教学原则是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根据教育目的和教学过程的规律制定的,也是长期教学工作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1、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通过观察活动或运用形象化语言,帮助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及其过程的清晰表象,获得感性知识,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发展认识能力。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1)依据教学任务、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方法。教学中要注意通过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语言直观,形式学生鲜明的表象,为学生理解抽象知识和掌握基础理论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
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3)充分运用语言直观。
2、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自觉地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我国,“启发”源于古代教育家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记》提出:“道而夫牵,强而弗仰,开而弗达”。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也是强调启发教学。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3)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形式良好的师生关系。
3、巩固性原则巩固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技能、长久地保持记忆,并能在需要时及时地再现出来。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2)通过组织复习巩固。3)在扩充、改组、运用中巩固知识。
4、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我国《学记》中提出:“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孟子以“揠苗助长”为例,说明不合乎规律的急进,无益而有害。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1)按教材的体系进行教学。2)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3)由浅人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5、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最佳的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1)深入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 2)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进行有区别的教学。3)采取有效措施,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尽可能获得最佳的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指教学要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导,帮助学生从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并注重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学以致用。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1)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能力。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4)开发必要的校本教材。
二、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改革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是指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采用的手段及教与学互相活动方式的总称。教学方法既包括教师的方法,也包括学生的方法。
(二)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1、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3、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
4、教学时间、设备和条件等;
5、教师业务水平、教学经验及个性特点。
(三)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 1)讲授法 2)谈话法 3)讨论法
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1)演示法 2)参观法 3)实验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1)练习法 2)读书指导法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
(一)发现法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发现法的一般步骤:(1)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提出要解决的课题;(2)学生利用提供的结构性材料,对课题进行思考加工,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3)学生验证假设,相互交流初探成果;(4)得出原理或概念,并检验核实。
发现法的特点:
1、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究获得经验和知识,提高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
2、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和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处于主要地位;
3、教学方法以学生独立探究和作业为主,教师的讲授、指导,学生的阅读、练习仅为学生的独立探索服务。
发现法的优点:
1、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能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习惯和能力;
3、教学中多采取个人和小组形式进行,有利于因材施教;
4、获得的经验和知识都是通过自己探索得来的,故容易理解、便于记忆。
发现法的缺陷:
1、因强调学生的独立作业和探索而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对教师的要求高,教师除了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外,还要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研能力。
(二)范例教学法德国的瓦根舍因首创。特点:体现基本性(重视基本知识)、体现基础性(重视学生实际、难易适度)、体现范例性(精选的知识能起示范作用,便于学生迁移)、体现四个统一:知识与德育统一、解决问题学习与系统学习统一、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统一、主体与客体统一。一般沿着“个”——“类”——“规律和范例”——“获得经验实施教学”的途径进行。
(三)程序教学法: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一种以个体自学方式进行的教学。程序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种:(1)程序化了的教材通过机器呈现的,叫“机器教学”、“自动教学”;(2)通过课程本呈现的,叫课本式程序教学;(3)通过电子计算机呈现的,称CAI(计算机辅助教学)。程序教学的模式分直线式程序、分支式程序。程序教学的特点是:(1)学习时手脑并用;(2)教材序列具有严格的逻辑性;(3)学生能迅速了解学习结果,便于自我调节,掌握学习速度。
(四)暗示教学法保加利亚医学和心理学博士卢扎诺夫创立,是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对学生施加影响,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的一种方法。基本原则是广泛利用环境(包括教师)的暗示信息,利用人的可暗示性,发挥无意识领域的潜能。
第八章教学(下)
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基本环节——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一、备课
1、钻研教材。包括钻研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以及相关的参考书。一般要经过懂、透、化三个阶段。
2、了解学生。包括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态度和方法、思想状况、个性特点、行为习惯等。
3、制定教学方案。包括学期(学年)教学方案;课题(单元)教学方案;课时教学方案(格式可分文字式、表格式、卡片式)。
二、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对其他各环节起支配和决定作用。
(一)课的类型和结构
1、课的类型: 1)任务分类:任务性质: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任务数量:单一课、综合课。2)方法分类: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2、课的结构:就综合课而言,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或复习,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课外作业。单一课的结构则主要依据具体教学任务而定,不宜套用上述结构。(三)上好课的基本要求
1、目的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表达清晰
5、气氛热烈
6、组织严密
三、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四、课外辅导
五、学生成绩检查与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可分为:诊断性评定、形成性评定和总结性评定三类。第二节 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它是教学活动各要素展开运行的外部形式。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演变个别教学、班级教学、分组教学
1、个别教学制
2、班级授课制:基本组织形式。最早萌芽于16世纪的西欧,兴起于乌克兰的兄弟会学校。1657年,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总结后迅速推广。在我国,1862年京师同文馆率先采用,1903年《葵卯学制》确立。
主要优缺点: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4)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5)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个性;6)容易肢解知识的整体性,导致理论脱离实践。
3、分组教学制分组教学是根据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进行教学。一般有两大类: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外部分组是重新编班,内部分组是班内分组。
4、道尔顿制美国教育家帕克赫斯特1920年于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创设。目的在于废除传统的由教师系统讲授的班级授课制,而代之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
5、设计教学法杜威首创,后来由他的学生克伯屈改进并推广。第三节 教学策略
一、什么是教学策略
(一)教学策略的概念教学策略是指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方案。确定教学策略的关键是优化教学活动的程序。(二)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1、指向性; 2综合性;
3、可操作性;
4、灵活性
三、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教学策略可分为内容型、形式型、方法型和综合型四种。
(一)内容型策略是指教师围绕学习内容这个中心而形成的教学策略。它包括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两种。结构化策略主要有直线式,分支平行式、螺旋式和综合式等几种排列方式。问题化策略强调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形式型策略形式策略是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主要有集体教学形式、个别学习形式、小组教学形式。
(三)方法型策略方法型策略是指以教学方法和技术媒体为中的教学策略。它包括各种各样的方法、技术、程序和模式。
(四)综合型策略综合型策略是指教学直接从教学目标、任务出发,综合展开的教学策略。
第四篇:2011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最新教育学重点(完整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的发展
1、教育的概念
1)在我国,最早将“教育”一词连用的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2)教育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与动物的教育活动相区别): 首先、动物的教育是一种基于亲子和生存本能的自发行为,而人类的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其次、动物界没有人类这样高级的语言、符号系统,他们的思维不够发达,所有活动只停留在“个体层次”上。再者,动物的教育基本上随着生理的成熟而结束,而人的教育绝不会止于生理的成熟。所以,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社会性是人的教育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3)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与人类社会的其他活动相区别): 首先,活动对象也是人。其次,活动目的特殊。第三,活动方式特殊(特殊的规训方式)。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4)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
5)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提出终身教育的思想;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对“终身教育”加以确定,提出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
6)终身教育概念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带来了一个学习化社会,带来了教育观念的变革。
2、教育的形态
1)教育形态的划分依据(1)教育正规化程度:非形式化教育——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2)实施教育的机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3)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存在方式:原始社会教育,古代社会教育,现代社会教育。2)不同教育形态的特点(1)非形式化教育: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教育(2)形式化教育:定型的实体化教育(3)制度化教育:正规教育。典型表征是学制的建立。(4)非制度化教育:重要体现是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教育不应局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非制度化教育思想 3)学校教育特点: 可控性(目的性;组织性;计划性); 专门性(教师受过专门训练;有专门场所和设备;学生以专门学习为己任); 相对稳定性(师资、场所、对象、内容、方式方法等;校园文化)4)家庭教育特点: 启蒙性;随机性、经验性;个别性。5)社会教育特点: 对象的全民性; 地点的广泛性; 内容的适用性; 时间的终身性; 形式的开放性。6)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完善。
3、教育的历史形态
1)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融合性(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 普及平等; 原始性(目的单
一、内容贫乏、方法简单); 同一性(内容同
一、对象同
一、目的同一)
2)学校产生的条件: 生产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 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 文字的产生与文化的发展为学校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3)古代社会教育的特点:独立性(与生产劳动相脱离);阶级性与等级性(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保守性(内容主要为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我国古代奴隶制时期“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西欧封建时期教会学校“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宗教思想渗透在每门学科之中,神学处于全部学科的“王冠”地位);个别教学与灌输死记;教育象征性功能占主导0;专科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萌芽(我国最早:东汉末年“鸿都门学”;西欧最早:雅典弦琴学校)
4)现代教育特点:鲜明的生产性;逐步走上大众化道路(教育得到普及与发展);内容日益科学化;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基本组织形式;形成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
5)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终身化;社会化;生产化;民主化;国际化;现代化;多元化。
4、教育的基本要素
1)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在三个基本要素中,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而在学习活动中,受教育者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成为真正的受教育者。
2)教育中介:笼统地指那些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起桥梁作用的物质和意识形态的东西。包括:物质中介;意识形态中介;行为中介。
3)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主体之间的关系。4)教育者与教育中介之间的关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5)受教育者是教育行为和意识中介的直接承受者,是物质中介的直接受利者,但并不意味着受教育者是客体。教育中介仍处于客体地位。
二、教育学的发展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研究对象),揭示教育规律(研究任务)的科学。(1)教育现象是教育的外部表现形式;
(2)教育问题是人们对某些具体教育现象所进行的思索;
(3)教育规律是指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以及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2)普通教育学研究的是对象是教育教学的一般现象和一般问题,任务是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具体包括理论建设与实践应用两大任务。
(1)普通教育学理论建设的任务:①批判继承传统教育理论,立足现实,构建面向未来的教育学逻辑体系。②学习消化西方教育学理论,构建有中国特色教育学理论体系。③学习相邻学科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建立科学的教育学理论体系。④总结升华实践经验,为教育理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实践基础。(2)普通教育学实践应用的任务:①为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提供某种规律性的东西,提供一些具体实施的原则和方法。②为当代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论证和解释。③研究如何使教育理论迅速有效地转化为实践运用的问题。
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1)孔子: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论语》;注重后天教育(“有教无类”)、重视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强调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墨子:以“兼爱”和“非攻”为教,重视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3)道家:主张“复归”人的自然本性。(4)《学记》: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首推古希腊——(1)苏格拉底:问答法启迪他人思想。分三步: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引导学生思索,自己得出结论。(2)柏拉图:《理想国》;所设计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和教条性,教育追求与苏格拉底相差甚远。(3)亚里斯多德:《政治学》;在教育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教育具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功能:服务社会与服务于个人闲暇生活。(4)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历史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3)教育学学科的建立:(1)“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捷克):1657年《大教学论》——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主张“泛智教育”,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2)卢梭(法):《爱弥尔》;关注个体身心发展与教育的关系。(3)康德(德):第一次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4)裴斯特洛齐(瑞士): 第一个建立分科教学法并开师范教育先河。
(5)洛克(英):《人类理智论》“白板说”——强调教育的重要;绅士教育。
(6)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康德信奉者,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被教育史上誉为第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它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规定了教学的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步骤。强调教师的中心论,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教材的中心地位。4)规范教育学的建立:(1)赫尔巴特(德):1806年《普通教育学》——第一步规范形态的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规定了教学过程“四步骤”:明了、联想、系统、方法。(2)福禄培尔(德):《人的教育》,对学前教育内容方法的研究影响极大。(3)斯宾塞(英):《教育论》;认为教育是为美好生活做准备,强调使用学科的重要性。(4)杜威(美):《民本主义与教育》;其理论以实用主义为指导,以儿童为中心,以经验为基础,以活动为主要手段。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强调“从做中学”。5)教育学的多元发展与理论深化:(1)凯洛夫(苏联):1939年《教育学》——第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主要吸收赫尔巴特的思想。(2)杨贤江:1930年《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3)布卢姆(美):提出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和“掌握学习”理论。(4)布鲁纳(美):《教育过程》;提出“学科基本结构”的观点和“发现学习”法。(5)赞科夫(苏联):《教学与发展》,提出教学“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6)巴班斯基(苏联):“教学过程最优化”思想。(7)保尔●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8)埃德加●富尔:《学会生存》建议“将终身教育作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今后若干内制定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
3、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 1)学科发展的分化与综合 2)理论导向的冲突与融合 3)研究方法的多元与互补
4、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常用的有: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比较法、个案研究法。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制约教育的领导权和享受权。
2)政治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3)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制度(现状、改革)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 2)宣传思想,形成舆论 3)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二、教育与生产力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1)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人力与时间(2)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财力与物力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作用
4)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3)人力资本理论: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创立,证明了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1960年,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学第73届年会所作的“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创立的“宪章”。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分析方法是教育资本储藏量
三、教育与科学技术
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教育的动力作用。其次,科学的发展不但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动力,而且还能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预示结果,引导教育遵循科学的轨迹前进,具体表现在: 1)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2)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3)科学技术发展将促进学校教育专业的调整与更新
2、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3、信息技术与教育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教育内容 2)信息技术改变着教学和教育的观念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网络教育)
四、教育与文化
1、文化的五种表现形态:物质形态;制度形态;观念形态;活动形态;心理、行为形态。教育与文化关系的性质和教育与经济、教育与政治的关系相比,其不同在于,经济、政治对教育是一种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教育与文化是互相包含、互相作用、互为目的与手段的交融关系。广义文化是指与自然相对应的概念,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文化仅指精神的或观念性文化。教育与文化的区别 文化内容和教育内容存在范围与形式上的区别 文化活动和教育活动存在着活动对象与活动功能的差别
2、文化对教育的作用: 1)社会文化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完善。2)社会文化发展促使学校与社会联系加强 3)社会文化发展促进教学内容的质量和结构的变化 4)文化发展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变革
3、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1)教育是社会文化得以保存和传递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促进社会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手段 3)教育是社会文化创造和更新的重要手段
4、学校文化 1)界说: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2)特征:(1)组织文化;(2)整合性较强的文化:是以学校内部形成的内化了的观念为核心,以预定的目标为动力,通过一系列活动形成的多层面、多类型的文化。(3)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突出表现在它所使用的教材或者说传递的教学内容上。(4)以校园文化为缩影。
5、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1)分类:物质文化;组织和制度文化;精神或观念文化。2)学校物质文化:校园文化的第一个层面。两种表达方式——学校环境文化;设施文化 3)学校组织与制度文化:形成整体校园文化环境的中间环节。三种表达方式——组织形态;规章制度;角色规范 4)学校精神或观念文化:校园文化的核心。5)校风:学校精神文化最重要的内容,也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
6、学生文化 1)成因:(个人;学校;家庭;社区)(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群体的影响(3)师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
2)特征(1)过渡性(2)非正式性(3)多样性(4)互补性(5)生成性
五、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含义: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具有能动作用。
2、表现: 1)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具体表现在:(1)教育内容的继承(2)教育制度、组织形式的继承(3)教育理论与经验的继承
2)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1)滞后性(2)超前性 从总体上看,教育与社会发展永远处于不平衡的矛盾之中,改革是取得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对平衡的基本途径。
第三章 教育与个体身心发展
一、个体身心发展概述
1、个体身心发展的含义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积极的变化过程。包括两个方面: 1)身体发展:个体有机体各个组织系统的健康发育和体质的增强2)心理发展:包括认知因素(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和各种非认知因素(情感、意志、兴趣、需要、个性等)的发展。身体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心理发展也影响着身体的发展。
2、个体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1)个体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2)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主观能动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代表人物有:(1)孟子:中国古代内发论的典型代表(2)柏拉图(希腊):西方古代内发论的典型代表(3)弗洛伊德(奥地利):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4)威尔逊(美):基因复制是决定人行为的本质力量(5)格塞尔(美):强调成熟机制对人发展的决定作用 2)外铄论:强调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代表人物有:(1)荀子:性恶论。强调人只有通过学,才能发展善。(2)洛克(英):白板说:认为外部力量决定人的发展状况(3)华生(美):“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 ——环境决定论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4、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不均衡性——教育活动要善于捕捉发展关键期(最佳期):(1)同一方面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度(2)不同方面发展有早有晚 2)顺序性——教育活动要循序渐进 3)阶段性——教育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受教育者采取不同的内容与方法。4)个别差异性——教育活动要因材施教 5)互补性——培养受教育者自信与努力品质的重要
二、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素质、成熟机制、环境和个体实践活动)
1、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遗传的概念: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
2)遗传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地位:(1)遗传素质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影响不能夸大
2、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成熟的概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已由儿童发育为成人。其主要标志——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2)成熟对个体身心发展的意义: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与限制。格塞尔(美):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一种技能的发展由成熟支配时,没有必要超前加以训练——成熟决定论
3、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环境的概念: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2)对个体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被动的 4个体主观能动性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离开人的活动,遗传因素、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都不可能成为人发展的现实。人的活动包括生理活动、心理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个体活动的最高层次。
三、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因素,教育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是建立在教育对人类地位提升的基础上的。1)教育对人价值的发现 2)教育对人潜力的发掘 3)教育对人力量的发挥 4)教育对人个性的发展
2、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教育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3、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1)按社会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和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加速个体发展: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儿童发展已经达到的水平和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3)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 4)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
四、普通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的特殊任务
1、少年期的年龄特征: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
2、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帮助少年起飞”:给少年独立的要求以尊重、支持和引导,丰富少年的内心世界,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理想自我。
3、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人生定向时期,个性定型时期,个体准备投入社会生活向正式投入社会生活转变时期。
4、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帮助青年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提高青年自我调节生活和心理状态的能力。
第四章 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概述
1、教育目的的概念:
广义:主体对受教育者的期望或理想设计。
狭义:国家对教育要培养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常用义)。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2、教育目的的作用 1)导向作用:引导受教育者朝着一定的方向发展 2)协调作用:具有保持教育作用统一性与一贯性的作用 3)激励作用:能够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4)评价作用:可以作为评价教育过程和结果的依据
3、教育目的的组成1)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 2)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
4、教育目的的层次 1)国家的教育目的:在中央集权制国家非常普遍 2)学校的培养目标:在中央集权制国家是国家总的教育目标的初步具体化;在非中央集权制国家,就是国家教育目标。3)教师的教学目标: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二、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1、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客观)1)教育目的是社会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结合 2)教育目的受制于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3)教育目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演进
2、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主观)1)社会本位论:以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勒等为代表,基本观点是:教育目的应完全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的知识和规范。2)个人本位论:以卢梭、福禄培尔、马斯洛、罗杰斯等为代表,基本观点:教育目的应该根据人的本性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的、最完善的发展。3)文化本位论:以狄尔泰、斯普朗格为代表,基本观点:强调用文化来统筹教育、社会、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教育活动就是一种文化活动,教育目的的制定应围绕文化这一范畴来进行。
3、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客观)
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建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内涵 1)人的全面发展的全面性反映人对生产力总和的全面占有; 2)人的发展指人的体力与智力、能力与志趣、道德精神与审美精神等多方面的发展; 3)人的全面发展是自由、和谐的发展; 4)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指全社会人的全面发展,而且个人的全面发展是全社会人全面发展的条件。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
1、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教育目的的演化
1)1957年: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2)1982年:《宪法》: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制等方面全面发展。3)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4)1995年:《教育法》规定: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2、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造就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2)其中体现的基本精神:(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3)培养现代人的品质
3、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教育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的系统,学生和教师是其中最基本的要素
一、学生
1、学生的本质属性 1)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1)具有人的主观能动性(2)具有思想感情(3)具有个性特征 2)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1)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和可塑性(2)学生身心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转化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1)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2)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
2、学生的社会地位 1)传统认识:处于从属和依附地位,从整体上没有认识到儿童个性的独立存在价值。
现在理解:独立的社会个体,是权利的主体,有独立的法律地位。1989年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 核心精神:维护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 基本原则: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3、学生的合法权利: 1)人身权(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等); 2)受教育权。受教育权是学生应有的最主要权利。
4、学生的义务: 1)接受教育 2)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3)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4)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5)遵守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二、教师
1、教师职业的性质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法》: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正式将教师列在“专业技术人员”大类中。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3)教师的神圣使命是教书育人
2、教师职业的特点 1)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授业、解惑者):传授文化知识 2)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传道者):塑造人们的心灵 3)示范者:教师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 4)管理者: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管理者 5)父母与朋友的角色 6)研究者
3、教师劳动的特点(略)1)特殊的复杂性 2)独特的创造性 3)鲜明的示范性 4)显效的长期性
4、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3)教师的人格特征 4)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5、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与技能 2)了解所教学科相关的知识 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4)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观、学生观、教育活动观)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学科研究、教育研究)
7、教师的教育能力(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构成 1)加工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 2)语言表达能力 3)组织管理能力 4)交往能力
8、教师的人格特征 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教师的人格特征对学生发展起着推动作用,是素质教育的基础。1)积极乐观的情绪; 2)豁达开朗的心胸; 3)坚忍不拔的毅力; 4)广泛的兴趣
9、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 1)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对事业)2)热爱学生(对学生)3)团结协作精神(对同事)4)良好的道德修养(对自己)
三、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1、师生关系的内涵: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2、师生关系的发展:教师中心说(赫尔巴特)——学生中心说(杜威)——主导主体说
3、三种典型的师生关系模式:(略)1)放任型:无序、随意和放纵 2)专制型:命令、权威和疏远 3)民主型;开放、平等与互助
4、师生关系的表现形式: 1)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授受关系(1)从教育内容的角度来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2)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3)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2)在人格上——民主平等关系(1)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2)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3)在社会道德上——相互促进关系(1)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人—人”关系。(2)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是知识、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人格上的影响。
5、师生关系的特点(略): 1)民主平等 2)尊师爱生 3)教学相长
6、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师生关系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 建立新型师生伦理关系,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1)树立教育民主思想 2)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合法权利 3)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创造新型师生情感关系,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 2)展现教学过程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 3)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
第六章 课 程
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第一节 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概念 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业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赛,他把课程理解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成。我国的课程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三种形式。狭义的课程仅指某一门学科。
二、课程的种类
(一)制定与管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二)任务: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三)组织核心:学科课程(赫尔巴特,斯宾塞;学校课程的基本形式。六艺;七艺);活动课程(杜威);总和课程
(四)表现形式:显性课程;隐性课程(贾克森1968《教室的生活》首次提出,是指那些难以预期的、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影响的教育因素)。
三、课程的制约因素
(一)社会: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放入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二)知识: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三)儿童: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第二节
课程目的和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和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1、教育目的:国家对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它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基本依据。
2、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3、课程目标:一定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课程目标的特点: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
4、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评价教学效果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效果、标准。
(二)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1、对学生的研究
2、对社会的研究
3、对学科的研究
(三)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立的课程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重在基础)
2、过程方法目标(重在能力与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重在体验与感受)
二、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概念:指课程结构的编制。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合目的性(社会要求)
2、合科学性(学科要求)
3、合发展性(对象要求)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程序:(泰勒原理的影响)
1、确定教育目标、2、选择经验
3、组织经验
4、评价结果
(四)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1、教学计划。课程的总体规划,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所指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2、课程标准。也称教学大纲,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3、教科书。即课本,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第三节 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
一、课程实施
1、课程实施的概念:是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2、课程实施的过程结构:安排课程表、分析教学任务、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正确的教学模式、规划教学单元和课时、组织教学活动、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3、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教师的特征;学校的特点;校外环境
二、课程评价
1、课程评价的概念: 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断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2、课程评价的目的:改进课程、改进教学。
3、课程评价的功能:诊断功能、修正功能、决策功能
4、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价改革的要点: 1)建立旨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2)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3)建立旨在促进课程发展的评价体系 4)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第四节国内外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
一、国外课程改革趋势
(一)课程结构日趋合理化
(二)课程内容日趋综合化
(三)课程形势日趋多样化
二、我国中小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一)我国原有中小学课程的弊端:课程管理僵化;课程结构不合理(科目设置太多;重学科课程,轻活动课程;重必修课,轻选修课;课时比例分配不合理);课程内容陈旧落后。
(二)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转变课程功能;调整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课程功能转变;改革评价体系;改进课程管理、课程结构改革。
(三)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
1、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趋势
2、课程综合化的趋势
3、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的趋势
4、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5、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
第七章教学(上)
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意义与任务
一、教学的概念
1、定义:
教学是指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获得全面发展的过程。教学的特点:
(1)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3)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二、教学的意义
(一)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产生的一种主要手段(二)教学为个体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三)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三、教学的任务 就普通中学而言,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一)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发展智能、体力和创造才能
(三)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四)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第二节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良好品德、发展个性的过程。
1、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表现在:(1)间接性;(2)引导性;(3)简捷性;(4)交往性
(二)教学过程的特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可以相互转化。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相统一
知情意是教学过程的内在因素,他们的协调发展,不仅与教学内容有关,还与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方法的运用有关。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主导者的作用。教师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1)教师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还起着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2)对学生学习方式及学习态度发挥作用;(3)影响着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表现在:(1)学生对外部信息具有选择的能动性、自觉性;(2)学生对外部信息进行内部加工时体现出独立性、创造性。3)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三)教学过程的结构
1、引起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中心环节。含感知教材、理解教材);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教学效果
二、教学原则
(一)教学原则概述 教学原则是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根据教育目的和教学过程的规律制定的,也是长期教学工作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1、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通过观察活动或运用形象化语言,帮助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及其过程的清晰表象,获得感性知识,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发展认识能力。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1)依据教学任务、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方法。教学中要注意通过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语言直观,形式学生鲜明的表象,为学生理解抽象知识和掌握基础理论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
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3)充分运用语言直观。
2、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自觉地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我国,“启发”源于古代教育家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记》提出:“道而夫牵,强而弗仰,开而弗达”。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也是强调启发教学。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3)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形式良好的师生关系。
3、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技能、长久地保持记忆,并能在需要时及时地再现出来。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2)通过组织复习巩固。3)在扩充、改组、运用中巩固知识。
4、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我国《学记》中提出:“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孟子以“揠苗助长”为例,说明不合乎规律的急进,无益而有害。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1)按教材的体系进行教学。2)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3)由浅人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5、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最佳的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1)深入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 2)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进行有区别的教学。3)采取有效措施,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尽可能获得最佳的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指教学要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导,帮助学生从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并注重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学以致用。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1)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能力。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4)开发必要的校本教材。
二、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改革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是指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采用的手段及教与学互相活动方式的总称。教学方法既包括教师的方法,也包括学生的方法。
(二)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1、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3、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
4、教学时间、设备和条件等;
5、教师业务水平、教学经验及个性特点。
(三)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 1)讲授法 2)谈话法 3)讨论法
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1)演示法 2)参观法 3)实验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1)练习法 2)读书指导法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
(一)发现教学法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发现法的一般步骤:(1)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提出要解决的课题;(2)学生利用提供的结构性材料,对课题进行思考加工,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3)学生验证假设,相互交流初探成果;(4)得出原理或概念,并检验核实。
发现法的特点:
1、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究获得经验和知识,提高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
2、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和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处于主要地位;
3、教学方法以学生独立探究和作业为主,教师的讲授、指导,学生的阅读、练习仅为学生的独立探索服务。
发现法的优点:
1、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能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习惯和能力;
3、教学中多采取个人和小组形式进行,有利于因材施教;
4、获得的经验和知识都是通过自己探索得来的,故容易理解、便于记忆。
发现法的缺陷:
1、因强调学生的独立作业和探索而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对教师的要求高,教师除了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外,还要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研能力。
(二)范例教学法
德国的瓦根舍因首创。特点:体现基本性(重视基本知识)、体现基础性(重视学生实际、难易适度)、体现范例性(精选的知识能起示范作用,便于学生迁移)、体现四个统一:知识与德育统一、解决问题学习与系统学习统一、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统一、主体与客体统一。一般沿着“个 ”——“类”——“规律和范例”——“获得经验实施教学”的途径进行。
(三)程序教学法: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一种以个体自学方式进行的教学。程序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种:(1)程序化了的教材通过机器呈现的,叫“机器教学”、“自动教学”;(2)通过课程本呈现的,叫课本式程序教学;(3)通过电子计算机呈现的,称CAI(计算机辅助教学)。程序教学的模式分直线式程序、分支式程序。程序教学的特点是:(1)学习时手脑并用;(2)教材序列具有严格的逻辑性;(3)学生能迅速了解学习结果,便于自我调节,掌握学习速度。
(四)暗示教学法 保加利亚医学和心理学博士卢扎诺夫创立,是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对学生施加影响,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的一种方法。基本原则是广泛利用环境(包括教师)的暗示信息,利用人的可暗示性,发挥无意识领域的潜能。
第八章教学(下)
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基本环节——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一、备课
1、钻研教材。包括钻研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以及相关的参考书。一般要经过懂、透、化三个阶段。
2、了解学生。包括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态度和方法、思想状况、个性特点、行为习惯等。
3、制定教学方案。包括学期(学年)教学方案;课题(单元)教学方案;课时教学方案(格式可分文字式、表格式、卡片式)。
二、上课 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对其他各环节起支配和决定作用。
(一)课的类型和结构
1、课的类型: 1)任务分类:任务性质: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任务数量:单一课、综合课。2)方法分类: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2、课的结构: 就综合课而言,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或复习,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课外作业。单一课的结构则主要依据具体教学任务而定,不宜套用上述结构。(三)上好课的基本要求
1、目的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表达清晰
5、气氛热烈
6、组织严密
三、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四、课外辅导
五、学生成绩检查与评定 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可分为:诊断性评定、形成性评定和总结性评定三类。第二节
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它是教学活动各要素展开运行的外部形式。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演变 个别教学、班级教学、分组教学
1、个别教学制
2、班级授课制:基本组织形式。最早萌芽于16世纪的西欧,兴起于乌克兰的兄弟会学校。1657年,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总结后迅速推广。在我国,1862年京师同文馆率先采用,1903年《葵卯学制》确立。
主要优缺点: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4)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5)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个性;6)容易肢解知识的整体性,导致理论脱离实践。
3、分组教学制 分组教学是根据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进行教学。一般有两大类: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外部分组是重新编班,内部分组是班内分组。
4、道尔顿制 美国教育家帕克赫斯特1920年于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创设。目的在于废除传统的由教师系统讲授的班级授课制,而代之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
5、设计教学法 杜威首创,后来由他的学生克伯屈改进并推广。第三节 教学策略
一、什么是教学策略
(一)教学策略的概念 教学策略是指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方案。确定教学策略的关键是优化教学活动的程序。
(二)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1、指向性; 2综合性;
3、可操作性;
4、灵活性
三、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 教学策略可分为内容型、形式型、方法型和综合型四种。
(一)内容型策略 是指教师围绕学习内容这个中心而形成的教学策略。它包括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两种。结构化策略主要有直线式,分支平行式、螺旋式和综合式等几种排列方式。问题化策略强调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形式型策略 形式策略是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主要有集体教学形式、个别学习形式、小组教学形式。
(三)方法型策略 方法型策略是指以教学方法和技术媒体为中的教学策略。它包括各种各样的方法、技术、程序和模式。
(四)综合型策略 综合型策略是指教学直接从教学目标、任务出发,综合展开的教学策略。
第九章德育1德育是培养学生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2德育的意义a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b德育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c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目标是指通过德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在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4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a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b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c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d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e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5初中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a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b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c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6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7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a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b学生年龄特征c时代特征和学生品德实际d我国的民族文化传统8中学德育的内容 A政治教育(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国家的政策法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时事政治教育)B思想教育(是指关于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相应思想观念方面的教育)C道德教育(注重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培养及社会公德的教育)D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与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产生,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9德育过程论是德育的基本理论,是揭示德育过程的本质和规律,是进行德育活动的客观依据,是制定德育原则的理论基础10德育过程的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11德育过程的规律A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a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因素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b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B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a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那个中形成发展的b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特点 引导性、目的性、组织性 内容、形式多样性 对象的有限性 科学性和有效性)C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D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12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13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A导向性原则B正面教育原则(a坚持正面说理,疏导思想,以理服人b树立先进典型,利用榜样教育引导学生进步c以表扬、鼓励为主,批评、处罚为辅d正面教育要与纪律约束结合起来)C知行统一原则(a联系实际,讲清理论b组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去分析、评价、解决实践中的德育问题c教育学生要言行一致、知行统一)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a要尊重、信赖、爱护学生b要根据学校德育任务和学生现有思想道德水平,提出合理的、明确具体的、序列化的德育要求c要尊重爱护学生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E因材施教F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a校内各方面的教育影响要协调一致b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c要加强德育的计划性)14德育途径a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b共青团、学习会组织的活动c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d社会实践活动e校会、周会、晨会和时政学习f班主任工作15德育的方法A说服法(a明确目的性b富有知识性、趣味性c注意时机d以诚待人)B榜样法(a树立的榜样要有典型性和示范性b选定的榜样要真实可靠,具有导向性c榜样的崇高和伟大要能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d教育者的形象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C陶冶法(a创设良好的环境b教育者的人格感化c与启发说服相结合d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D锻炼法(坚持严格的要求b调动学生的主动性c注意检查与评价)E品德评价法(a要鼓励、表扬为主,惩罚批评为辅,切忌体罚、心罚b要以事实为依据,做到客观公正c发扬明主,注重实效)第十章班级管理 1班级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是最能体现学校特征的教学组织形式2班级管理师是教师根据学校的教育目标和要求,采用适当的方法,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构建良好的班集体,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3班级管理的功能是由班级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主要有三个方面a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b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c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4如何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机制a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b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c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5班集体的基本特征a明确的共同目标b一定的组织结构c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d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6班集体的教育作用a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b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c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7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a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b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c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d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e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8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指导者和教育者。9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a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b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c班主任是处理班集人际关系的艺术家10班主任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a职权影响力b个性影响力11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取决于a班主任自身对教育工作的情感体验b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能力c高度发展和控制自己的能力12班主任的领导方式a权威型b民主型c放任型13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和方法A了解学生,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和研究学生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a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体b了解和研究学生群体c了解和研究学生成长环境 了解学生的方法a通过阅读许是的有关资料来了解学生b通过对学生本人或知情者的调查访问c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日常的言语和行为表现)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级管理工作的中心工作,班主任应做好以下工作 a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b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c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d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C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a充分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b协助和指导班级共青团活动c争取和运用家庭和社会教育力量)
第五篇:2011年教育学考试重点 教师资格证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收,国家、社会、家庭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2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23、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