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四川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B重点题型
2014年四川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重点题型
注:末尾的阿拉伯数字表示该题答案所在书本的页码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592、义务教育1153、核心课程1674、教学1915、形成性评价3116、智育877、校本课程1718、个体内差异评价法3139、学校教育制度9910、体育8711、隐性课程16912、教学设计20813、显性教育功能3314、教育
415、课程标准16316、操行评定评价法 33517、绝对评价法31318、德育8619、教育制度9420、学科课程16421、教学策略21922、相对评价法31323、学习压力25724、观察35825、班级管理29026、个案研究36027、教师11928、行动研究
29、课程目标16130、学生心理障碍24131、传统型失范行为25232、教育功能
3133、教师的职业形象 13434、教育影响 635、价值性教育目的6136、价值取向型失范行为25237、教育者
538、课程15539、教育评价30840、终极性教育目的6141、师生关系 14342、问卷调查35643、双轨学制10244、最近发展区18345、学校教育846、素质教育8847、学习理论19548、班级组织28
1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372、简述班主任建设和管理班级组织的策略2993、简述隐性课程的主要表现形式1694、简述学生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当代走向3155、简述教育行动研究的过程3526、简述教育对政治的正向功能487、简述经济发展对课程改革的影响1788、简述教学设计的依据2089、简述班级组织的个体化功能28910、简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内容33911、简述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39412、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实现策略8813、简述制定和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21914、简述学生失范行为产生的学校教育原因24715、简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基本原则33816、简述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之间的关系
17、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主要有哪些12018、简述我国新世纪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18519、学生的失范行为表现在哪几个方面24220、简述班级教学管理的内容29021、简述教育目的选择和确立的基本依据6822、简述影响课程变革的重要因素17723、简述教学策略的特征21924、简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意义33725、教育对文化的正面功能4426、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8227、简述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
28、简述学生失范行为产生的社会原因24629、简述当代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14030、简述班级文化环境建设的具体做法30331、简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教育改革的特点37132、简述教育的三种基本要素
33、简述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34、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
35、简述班级组织的个体功能
36、简述我国现行学制需要改革的方面
37、简述科技创新制约学校课程变革的主要表现
38、简述当代世界教育思想的客观演变
39、简述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40、简述主要课程理论流派
41、简述导致学生失范行为产生的家庭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42、简述教育对经济的正向功能
43、简述教室职业的特点12344、简述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关系16945、简述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是要遵循的步骤和要求是什么21546、简述终身教育观念和理论的要点39447、简述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2048、简述我国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总体要求8249、简述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17150、班级组织的特点是什么28651、实施动作技能评价应该关注哪些问题32552、当代世界幼儿教育的发展的共同趋向是什么37653、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三、论述题
1、试述现代教师的职业角色
2、试述制定和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
3、试述现代教师的专业素质
4、试述导致学生失范行为产生的学校教育失误问题和家庭环境中的问题
5、试述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6、试述班级组织的功能
7、试述教育对文化的正向功能
8、联系实际说明为什么要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9、试述班级管理的主要内容
10、试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11、试述班主任建设和管理班级组织的策略
12、分别论述当代教育目的的社会价值取向和人的价值取向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3、谈谈校本课程的利弊、分析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作用
14、试述教育的个体功能
15、班主任应该具有怎样的工作作风才能民主的管理班级
16、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有哪些、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7、结合实际从学校的角度分析学生心理障碍和失范行为产生的原因
第二篇: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学法重点题型
教学法(单选)
1、教学方法的表达手段是语言
2、当代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是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方法的物质手段是实物
4、教学方法依存的形式是活动
5、进行教学改革最容易着手的是教学方法的改革
6、斯金纳提出的教学理论是程序教学理论
7、布鲁纳所提倡的学习方法是发现学习法
8、心理学家维特海默、苛勒、科夫卡提出的学习理论是格式塔学习理论
9、场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拓扑心里学家勒温
10、联结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心里学家桑代克
11、加涅认为学习的最主要的外部条件是教学设计
12、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学教罗杰斯教学理论的突出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
13、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
14、认为人类和高级动物的学习,根本不是对个别刺激的个别反应、而是对整个情境做有反应过程、这种学说被称为顿悟说
15、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
16、符号(信号)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托尔曼
17、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的学习理论是掌握学习理论
18、中国社会科学院卢仲衡提出的教学模式是自学辅导教学模式
19、湖南师范大学郑和钧及其研究人员所提出的教学模式是协同教学模式
20、暗示教学模式的提出者是洛扎诺夫
21、教学论专家瓦、根舍因提出来的教学模式是范例教学模式
22、教学模式创新必须具备的软环境是正确的教育观念
23、江苏省南通师范就第二附属小学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创建的教学模式是情境教学模式
24、教学模式的生命力所在是它的优效性
25、上海北京东路小学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提出的教学模式是互动教学模式
26、教师叙述事实材料或描绘所讲对象向学生传递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是讲述法
27、演示教学的主要特点是直观性强
28、教师深入分析和论证事实,对事实和问题作出科学结论的方法是讲演法
29、根据练习的目的的不同进行分类,练习应包括掌握知识的练习、形成技能技巧的练习和发现和发展潜能练习
30、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概括已有的知识、经验,积极思考,从而使学生得出结论、获得新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是谈话法 31、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学习方法是合作学习
32、衡量默读能力的主要标准是对内容的理解
33、研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主
34、在理解和不漏内容的情况下,快速吸取书中内容的读书方法是速读
35、根据艾宾浩斯曲线,遗忘具有先快后慢的规律,因此,复习必须及时
36、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始时,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情境的一种技能是导入技能
37、用线条、箭头、符号等组成某种文字图形的板书方式是图示式板书
38、备课最深入、最具体的一步是编写教案
39、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幻灯、实验、图画、挂图、游戏等各种手段导入的教学称为情境式导入
40、意在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思考的提问方式是扩展式提问
41、教师采用讲故事、做游戏、放录像等方式结尾称为趣味式结尾
42、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追问,一直达到理想结果的提问方法是跟踪式提问法
43、教育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评价方法是纸笔测验(多选)
1、影响教学方法内容和结构的前提条件主要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氛围、教师素质
2、教学方法的内容要素主要有语言、实物、活动
3、桑代克根据对动物的研究提出的学习规律是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4、班杜拉认为人类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
5、范例教学内容确定的基本原则是基本性原则、基础性原则、范例性原则
6、教学模式设计的步骤主要包括设计预期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结构、设计教学方法、设计对教学结果的测量与评价
7、讲授法具体可划分为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讲演法
8、课后复习的主要方法有回忆、看书、整理笔记、看参考书
9、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有互相观、目标观、师生观、形式观、情境观
10、理答的形式有提示、探究、转引、回问、延伸
11、根据提问的信息交流形式,提问可以分为特指式提问、泛指式提问、重复式提问、反诘式提问、自答式提问
12、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基本特点是全面性、科学性、开放性、反思性
13、纸笔测验的特点包括可操作性、可比较性、测验范围较广
14、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主要特点是操作方便、丰富的表现力、交互性强、共享性好
15、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基本类型有操练复习型、个别化指导型、模拟实验型、教学游戏型、模拟探索型
16、现代教学媒体选择的方法有问卷选择法、矩阵选择法、流程图选择法(名词解释)
1、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各种活动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称。
2、教学氛围:教学氛围指的是对教学活动产生直接影响的课堂内外部氛围、场景等。
3、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就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为目标,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与学生的主动探究,实现知情意和谐发展的过程。
4、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观念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的结果框架和活动程序。
5、读书指导法:读书指导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阅读课本或课外读物,以获得知识、巩固知道、形成能力的一种方法。
6、演示法: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7、调研学习法:调研学习法就是调查研究学习法的简称,它是指学生亲自去熟悉和了解学习对象的一种学习方法。
8、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习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的实质和概念为一体)
9、教学技能:教学技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与教学有关的知识与经验,促进学生学习,达成教学目标的能力和技巧。
10、评价方法:评价方法是指收集教学的信息、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时所采用的工具和手段的总称。
11、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是显示学生学习成就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
12、合作评价:合作评价是指多个评价主体从多角度、多渠道获取关于学生的多方面信息以判断学生发展情况的评价活动方式。
13、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传递以教学为目的的信息所使用的媒介工具。
14、网络教学:网络教学是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采用新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教学形式。
(简答简述题):
1、教学方法制约着学生哪些方面的发展:1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精神面貌,制约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2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制约学生智力的发展3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学习负担,制约学生身体的发展
2、中小学教学方法的特点是什么: 1发展性2情感性3主体性4多样性5技术性
3、简要回答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1依据教学的具体目的与任务2依据教材内容和学习性质、特点3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4依据教学原则5依据教师的素质条件6依据教学目标7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8依据教学实践和效率的要求
4、简要回答教学方法发展的基本趋势:1由以教为中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位中心2教学方法由单一化发展到多样化3各种教学方法从彼此孤立发展到相互结合
5、布鲁纳结构课程和发展教学理论的基本主张是什么?1学习的过程包括“三种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2认为学生的认知经历着“动作表征、映像表征、符号表征”三个发展阶段。3要让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4教学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5注意对儿童的早期教育。6注意学生的内部动机。7强调发现学习的方法。
6、简述赞科夫的教学新体系原则。1高难度进行教学原则2高速度进行教学原则3理论知足起主导作用原则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5使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7、简述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1“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目标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3建立新型师生关系4“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观
8、选择和运用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1综合性2发展性3递补性
9、简要说明尝试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1出示尝试题2自学课本3尝试练习4学生讨论5教师讲解
10、简要回答构建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创新的原则2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原则3全程参与全员参与的原则4突出学生主体原则5开放的原则6实践探究原则
11、简要回答“尝试回授—反馈调节”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1诱导——启发诱导,创设问题情境2尝试——探究知识的尝试3归纳——归纳结论,纳入知识系统4变式——变式练习的尝试5回授——回授尝试效果,组织质疑和讲解6调节——单元教学结果的回授调节
12、简要回答暗示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1创设优雅的教学外部环境2学前动员3采用各种暗示手段
13、中小学教学的基本方法有哪些?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14、中小学学习的基本方法有哪些?1.读书学习法2.讨论学习法3.调研学习法4.实践学习法5.循环学习法
15、运用读书指导法的要求有哪些?1读书要明确目的2读书要学会使用工具书3读书要动脑筋4读书要不耻下问5读书要学用一致5读书要有创造
16、学习方法指导内容包括哪些方面:1创设学习条件的方法指导(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创设良好的学习条件、进行体育锻炼)2心理调节的方法指导3掌握知识的方法指导4学习各环节的方法指导5学习各具体学科的方法指导
17、指导学生提高上课效率包括哪些方面:1课前准备(用品、知识、体力、心理)2专心听3仔看4善于想5敢于问6勤于解7重点记
18、简要回答教学技能的特点:1.教学技能具有目标指向性2.教学技能的形式是以知识经验为基础3.教学技能是学习与训练的结果4.教学技能具有不可操作性
19、备课包括哪些内容?备课的内容包括做好三项工作,写出三种计划:三项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法。三种计划即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计划。
20、钻研课程标准应该包括哪些内容?1通过整个课程标准,保证课程标准的学科体系2了解相关的课程标准,了解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3精度课程标准的每一部分。
21、运用提问技能应遵循哪些原则?1目标性原则2启发性原则3明确性原则4适宜性原则5多样性原则6普遍性原则
22、在理答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哪些方法进行提示?1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供或缩小学生的思考范围2引出部分答案3提供与问题答案相关的旧知识4指明思考问题的方向5把一个较大的问题分解成几个较小的问题6从难度较大的问题退回难度相对较小的问题等方法进行提示
23、中小学基本的评价方法有哪些?1纸笔测验2课堂观察3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
24、简述纸笔测验命题的原则:1体现多维目标2适当确定各学习领域的比例3试题选择与试卷呈现方式丰富多彩
25、课堂观察学生学习状态包括哪些方面?1学生的参与状态2学生的交往状态3学生的思维状态4学生的情绪状态5学生问题的生成状态
26、如何实施课堂观察?1明确观察对象和观察内容2确定观察内容的基本维度
27、简要回答建立成长记录袋的基本步骤1确定评价目的和目标2选择记录的工具3收集资料,组成成长记录袋和形成性反馈
28、简述当前教学媒体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的融合,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媒体体系。教学日益多媒化、综合化,即日益注意综合运用多种媒体进行教学,以不断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29、多媒体教学课件有哪些主要特点?1丰富的表现力2交互性强3共享性好
30、简述网络教学的功能和作用1网络教学改变学习方式 2网络教学有利于突出表现教材中的难点和重点3网络教学促进的教学内容和目标结构的变革4网络教学可以节约和优化社会资源(综合应用题):
1、结合实际分析素质教育对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新要求。答:1突出“启发式”教学思想{坚持“启发式”教学指导思想,按照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要求来选用和设计教学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点}2强调教学生学会学习{教会学生学习是学生素质发展的内在策略,是提高学业成绩的根本途径之一,也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对策之一}3注重研究学法{实施素质教育,改革教学方法就应以过去只研究教学逐步过渡到即研究教法,又研究学法,使教与学统一起来}4促使学生知情意和谐发展{教学方法改革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和良好学习态度,注重激情引趣}5实现教学方法最优化{教学方法的改革或优化不在于剔除或偏爱哪些方法,而在于如何依据不同的制约因素对教学方法作出最佳选择
2、结合实际分析启发式教学的基本理念1教学目的观:全面发展与主动发展的全面统一2教学过程观:启发式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双边互动的过程,是知情意和谐发展的过程,是解决知与不知矛盾统一的过程,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过程,是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过程。3教学对象观:学生具有发展的潜能,是潜在的主体;在坚持学生具有共同性的基础上,承认学生存在着差异性。4教师观: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转化者,是积极的学习者、研究者和创造者。5知识观:坚持知识的获得过程是传授与发现过程的统一,是现代启发式教学知识观的重要特征。
3、结合实际分析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1研究性以项目、课题、主题或问题为载体,超越严密的学科知识体系和书本中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探究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活动。}2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研究”或“探究”为中心的实践性学习活动,强调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研究学习活动包括观察、考察、归纳、实验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发展学生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中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研究性学习是重视学习过程而不是偏重结果的学习活动,强调学生经历和体验研究或探究的过程。{在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问题上,研究性学习重视学习过程,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研究过程,形成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4、结合实际分析中小学教师为什么要掌握教学技能(意义)答:1有利于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教学技能综合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如教师深入地钻研教材、分析教材,正确地把握教材知识的重点、难点;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解;控制课堂教学节奏,调动学生的情绪和兴趣等等。这对教学效果、效率和质量具有决定性意义2有利于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如教师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运用不同的方式提出各种问题,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分析和判断能力的提高和发展;通过演示教学,能够促进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的发展;联系实际进行结课,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3有利于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具有一定教学技巧,就能够打破常规,摆脱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和羁绊,用新颖的形式、巧妙的方法、奇特的实例去展示教学过程的矛盾,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刺激学生产生疑问和探索的欲望
5、结合实际分析教学评价方法改革的基本趋势。答:1以质性评价统整替代量化评价。{随着评价内容的综合化,以量化的方法评价学生的发展状况所表现的僵化、简单化和表面化的局限日益突出。质性的评价范式抓住学生发展中最有意义、最根本的内容加以评价,起到了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目的}2评价的功能由侧重甄别、选拔转向侧重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关注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评价功能转变的关键点}3评价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与个别差异。{发展性学生评价要求改变划一的评价方式,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积极的、个性化反应。突出强调在评价中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别特点}4强调评价问题的情境性和真实性。{测验的试题不能孤立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问题情境,要富有真是性}5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有助于避免单一的评价带来的误差,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6强调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是新课程改革对学生评价的客观要求。}
第三篇:2011年教育学考试重点 教师资格证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收,国家、社会、家庭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2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23、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
第四篇:四川省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B级教育学论述题考频汇总
32.★试论班级教学管理的内容。
(1)明确班级教学管理的目标和任务(2)建立有效的班级教学秩序(3)建立班级管理指挥系统(4)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33.★试论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具体内容。
含义: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地发展过程,即由一个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地过程。包括:
(1).专业理想地建立。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感受和理解地基础上所形成地关于教育本质、目的、价值和生活等的理想和信念。
(2).专业知识地拓展。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理论体系与经验系统。
(3).专业能力地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顺利完成某项任务的能量和本领。
(4).专业自我地形成。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创造并体现符合自己志趣、能力与个性的独特的教育教学生活方式以及个体自身在职业生活中形成地知识、观念、价值体系与教学风格的总和。
32.★★★分别阐述当代教育目的的社会价值取向和人的价值取向中应注意的问题。(1)、社会价值取向的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1.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最早源于人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发展及其保护的认识。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长篇调查报告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选择确立教育目的必须要依据和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要求,要把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根本价值取向,避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单向度、片面化。
2.适应与超越问题。适应,即指教育对现实社会当前要求(或需要)满足的配合性或支持性。教育既要适应现实社会当前要求和需要,因为这是社会继承所必须。超越,即指教育对现实社会当前的超出性,是教育基于现实社会当前的发展趋势或可能,在体现现实社会未来发展要求,满足现实社会未来需要方面所具有的努力状态。教育也要讲究超越,因为没有超越就不会有发展。
3.功利价值与人文价值。教育的功利性,即它自身活动所产生的社会物质生产、经济发展及物质利益满足方面的功用性和效益,这方面的意义体现为教育在社会中的功利性价值。教育的人文性,即它自身活动对社会精神生活、文化发展、价值精神建构方面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这方面的意义体现为教育在社会中的人文价值。从社会物质、经济发展和社会精神文化的内在要求来看,教育目的的选择确立要坚持功利和人文价值取向的有机结合。
4.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民族性涉及对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传递、保持、敬重及维护问题。其根本在于不使自己民族失去独立和自主,从而得以凝聚和发展。世界性涉及对世界交往与合作的各种文化、规则的认同或接受,进而使自身具有与世界各国进行交往与合作的基础。坚持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结合的价值取向,在实践上需要对民族性和世界性予以很好的理解和把握。
(2)人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1.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问题。社会化一般指个体在出生后的发展中,习得社会文化规范、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等,并借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过程。个性化一般指个体在社会适应、社会参与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独特性(即个体自身多种因素综合而表现出来的独特性。人的发展与完善,在于社会化个性化二者的和谐与统一。2.人的理性和非理性问题。理性即人在认识和行为方面表现出来的理性遵循(对事物发展变化的逻辑性遵循,对科学的概念、价值准则的遵循等)以及运用理性(逻辑、科学概念和价值准则等)来揭示或把握客观对象(自然、社会、人及其相互关系)的普遍性本质和规律,来看待或处理问题的特点等。非理性即人在认识和行为方面表现出来的非理性遵循(对产生于感觉、情绪、欲望之上的直觉、直接体验或灵感、顿悟的遵循),以及运用非理性来把握或说明客观对象或事物,来看待或处理问题。理性是人类战胜蒙昧、摆脱蒙昧,走向文明的巨大力量,因此,在此处所说的理性和非理性仅就人的个体性表现而言,统指人在认识和行为上的不同特点。20世纪以前,理性被作为人的本质性存在而备受推崇,成为教育目的的主要价值取向,在课程设计及内容构建、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等方面,无不体现对人的“理性能力”、“理性品质”培养的重视。
3.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问题。科技素质指人认识、作用于自然,从事与物质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方面的素养、品质及能力发展的水平,通常体现为科学文化知识、技能掌握及运用的能力,与此相关的思维品质、探索创新的意识、崇尚科学理性的精神等。人文素质指与人认识解决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问题、与人从事社会价值建构活动密切相关的人类文化、价值方面的素养、品质及能力发展水平,通常体现为在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关切中所形成的价值理性、道德情操、精神境界及其能力等 33.★试论学生失范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1)社会生活环境中的问题。1.社会规范失控2.文化的商品化 3.城市化的影响 4.价值观多元化5.人口流动问题
(2)学校教育失误问题
1、学校教育与生活脱节2.学校教育指导思想的偏差3.个别教师素质差4.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薄弱
(3)家庭生活环境中的问题 32.★试论教育的个体功能。
(1)、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
(一)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1.促进个体思想意思的社会化2.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3.教育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
(二)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1.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思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2.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3.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2)、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
(一)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学会生存,获得谋生的本领。不同时期,社会要求人的生存本领是不同的,呈现出不断提高的发展趋势。使人获得未来社会生活或职业生活中相应的角色和意识。教育传授“何以为生”的本领。因此斯宾塞认为:教育就是为圆满生活做准备。
(二)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教育成为个体生活的需要,受教育过程是需要满足的过程,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个体可以获得自由和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从知识到意义,造就完美人格。
(3)、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片面追求升学率:
1、把基础教育高程升学教育、应考教育,标准化考试扼杀学生创造性
2、把精力放在少数学生身上,忽视了多数学生培养
3、为升学置学生个性发展于不顾,重智轻德
4、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增加课时、增加习题量、恶补
33.★在知识经济时代学校应该怎样激法学生的创新精神。
(1)、从中小学开始重视(2)、正确认识创新与全面发展教育目的之间的关系。(3)、创新并不意味着破旧立新,而是旧中求新。
(4)、花大力气进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环节的改革,重视基础教育。(5)、把握创新的正确取向,创新活动不能偏离政治和道德准则。32.★★★★试论述班主任建设和管理班级集体的操作方法。(1)创造性地设计班集体目标1.以提高素质、发展个性为导向,制定适合班集体实际水平的 发展目标。2.在班集体的目标管理中,既要注重提高班集体的整体发展水平,又要为集体中每个成员精心设计个性发展目标,并创造达到合理的个人目标的机会和条件,使集体中的每个成员在“合格十特长”的集体目标下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自我形象。
(2)合理地确定班级角色位置1.科学地诊断班集体人际关系的现转状。2.重视班级骨干队伍建设。3.丰富班级管理角色。4.正确对待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采用群体心
理疏导或首领角色转换等方法,使它的目标、价值规范等与班集体整合。
(3)协调好班内外各种关系1.协调班集体内的各种组织和成员的关系,如班委会与其他组织或群体。班委会内部各成员的关系,学生骨干与一般同学的关系,品德有缺欠,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和大多数同学的关系等2.协调与各任课教师及学校其他部门其他班级的关系。3.班主任要协调班集体与社会、家庭的关系4.班主任还要协调好班级内各种活动和事务。
(4)建构“开放、多维、有序”的班级活动体系1.活动主题的确定要贴近社会生活。2.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要能适应并促进学生的发展。3.活动类型要丰富多样,为学生发挥潜能提供舞台。4.明确活动中“主体地位”与“主导作用”的关系。
(5)营造健康向上、丰富活跃的班级文化环境1.营造文化性物质环境。2.营造社会化环境。3.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4.营造正确的舆论和班风。5.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
33.★试论教学设计的特征。
(1)指导性(2)综合性(3)操作性(4)预演性(5)突显性(6)易控性(7)创造性
32.★★试论班级组织的功能。
(1)班级组织的个体化功能1.社会价值观,指导生活目标。2.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3.指导社会行为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方式。4.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
(2)班级组织的个体化功能1.促进发展功能 2 .满足需求的功能 3 .诊断功能 4 .矫正功能
33.★试论教学策略的特征。
(1).指向性(2).操作性
(3).整体综合性(4).调控性(5).灵活性(6).层次性
29、★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有哪些?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既有主观的方面,也有客观的方面;既有教育内部的,也有教育外部的;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方面(态度、领导方式、智慧、人格)
(2).学生方面
(3).环境方面
策略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5).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30★班主任应具有怎样的工作作风才能民主地管理班级?
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组织的设计者,而且是班级组织建设的指导者。班主任的指导风格和指导方式对于班级组织中学生个性和人格形成,对于班级气氛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在班级管理中存在三种风格类型的班主任,不同类型的班主任具有不同的领导风格和行为方式。
(1)专制型:
这种类型的班主任喜欢学生听命于自己,他们的话就是命令、指示,他们视自己为权威,要求学生服从自己,对不服从者给予处罚。学生在这样的班级中总是怀着恐惧的心情,循规蹈矩,战战兢兢的学习和生活着。整个班级表面看起来是统一的,班主任也坚信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然而学生们失去的是遵守法纪和学习的喜悦。
(2)放任型:
这种类型的班主任主张无为而治,而真正的动机是不愿意负责人。他们会部分青红皂白的宽容学生的一切言行,使学生错误的以为自己可以为所欲为,而且学生也绝对不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这样的班级中,班主任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精神上完全是疏远的、离散的。
(3)民主型:
这种类型的班主任赞同自己与学生作为一个人是完全平等的。他们善于倾听学生的批评,并且积极地采纳学生的合理化建议。在班级管理中,他们主要不是以直接的方式领导,而是以间接地方式引导班级组织的发展。他们管理的班级有规则,但规则是在班主任的提议下学生自己制定的。学生通过讨论指导应当如何遵守规则,而且知道制定这些规则的目的不是为了监督和处罚,而是在班级充分形成一个自觉维护规则的氛围,是每一个学生都能把自己身上最美好的品质展示出来,体验成功和快乐。
综上所述,班主任应具有民主型的工作作风,才能民主的管理好班集体。30.★★谈谈校本课程的利弊,分析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作用。
⑴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具体来说,它就是某一类学校或某一级学校的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本校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⑵校本课程是在克服国家课程诸多弊端(如国家课程与地方教育需求、学校办学条件、学校教师、学科发展之间的脱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课程形式。
⑶校本课程的优势:
①校本课程更具地方特色,更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点;
②校本课程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逐步完善的过程,教师能够根据情况的变化,经常修订校本课程;
③使用校本课程能够使教师获得工作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增强教师参与学校其他工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④校本课程鼓励和吸收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在提高课程质量的同时地会不断提高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满意度。
⑷校本课程的负面效应:
①课程编制的权力下放给教师和学生以后,必然扩大了学校与学校之间课程的差异,加剧了学校与学校之间教育质量的不平衡,落后学校的教育质量可能进一步恶化,从而给学生的转学和流动带来困难,也给政府教育部门检查基层学校工作造成一定的难度。
②校本课程的开发通常由全体教师参与,涉及的范围较大,其中有一部分教师可能缺乏开发校本课程的专门理论和专门技能。
③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学校需要提供额外的人力、财力、物力、信息和时间,所耗费的教育资源明显高于实施国家课程的需求。
④在教师流动比较频繁的学校,流动教师无法正常参与校本课程的编制、实施、评价、修订及质量追踪,这势必影响校本课程的质量和连续性。32.★试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教师专业发展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通过持续的专业教育,习得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理想、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从而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
1、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
2、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地发展过程,即由一个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地过程。包括:
(1).专业理想地建立.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感受和理解地基础上所形成地关于教育本质、目的、价值和生活等的理想和信念。
(2).专业知识地拓展.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理论体系与经验系统。
(3).专业能力地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顺利完成某项任务的能量和本领。
(4).专业自我地形成.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创造并体现符合自己志趣、能力与个性的独特的教育教学生活方式以及个体自身在职业生活中形成地知识、观念、价值体系与教学风格的总和。
32.★★试述现代教师的专业素质
(1)、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2)、合理的专业知识(3)、复合型的专业能力(4)、崇高的专业道德(5)、强健的身体素质(6)、健康的心理素质
31.★试述教育对文化的正向功能。
(1)教育是保存文化的有效手段。无论哪一类文化的保存,都离不开教育对人的培养。教育成为文化保存的主要手段。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它以文化为中介,客观上起着文化的传承和文化的普及作用。教育的文化保存和延续功能有两种方式:其一是纵向的文化传承,表现为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其二是横向的文化传播,表现为文化在空间上的流动。
(2)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教育进行文化选择的标准通常是:首先,选择有价值的文化精华,剔除文化糟粕,传播文化中的真善美;其次,按照统治阶级的需要选择主流文化;再次,按照学生发展的需要选择系统的、科学的:基本的文化,再对这些文化进行教育学意义的改造。教育的文化选择形式总体上有吸收和排斥两种。选择文化是教育的应有之意。教育选择文化不只是促进文化的发展和变迁,更重要的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选择能力,以优秀的人类文化精华促进人的发展。教育的文化选择过程,已经暗含了教育以“善”的标准对现实文化的批判,实现了对文化发展的正确引导。
(3)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教育从两个方面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一方面,通过教育的交流活动,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吸收、相互影响;另一方面,教育过程本身通过对不同文化的学习,对异域的文化进行判断、选择,对本土的文化进行变革、改造,进而整合成新的文化,促进文化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4)教育的文化创造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最根本就是实现文化的创新。首先,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批判和融合,总是着眼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构建新的文化特质和体系,使文化得到不断的更新和发展。其次,教育直接生产新的文化。教师的科研活动、研究性 教学、师生的创作、科研论文的指导与撰写等都直接创造着新的文化。再次,教育创造文化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32.★联系实际说明为什么要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各国教育普遍重视并努力实现的目标,我们必须从日益知识化、科学化、智能化、审美化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看到人的全面发展是何等的重要。缺乏全面发展的观念,甚至忽视全面发展,都不能培养和造就出适应现代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树立全面发展教育观对搞好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尤为重要。因为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向都说明,基础教育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和标志。要更好地完成教育任务,就应牢固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坚持全面发展教育。
首先,这是由我国的教育目的决定的,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其次,从历史发展看,我国既有全面发展教育的正面经验,也有忽视全面发展教育的反面经验。
再次,现代科学,特别是现代心理学、生理学等均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人的生理与心理、智力非智力、知识与能力、才能与品德等诸方面在构成完整、完美个体中的相互联系性和制约性。这些都从人的身心发展的理论基础上证实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32.★试述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1)师范教育
(2)新教师的入职辅导
(3)在职培训
(4)自我教育
33、★试述导致学生失范行为产生的学校教育失误问题和家庭环境中的问题
(1)学校教育失误问题
1、学校教育与生活脱节1.学校教育指导思想的偏差2.个别教师素质差3.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薄弱
(2)家庭生活环境中的问题
1、四过显现;
2、教育真空现象 31.★试述现代教师的职业角色。
(1)学习者和学者(2)知识的传授者
(3)学生心灵的培育者(加里宁“人类灵魂工程师)(4)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
(5)学生学习的榜样
(6)学生的朋友
32.★试述制定和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1)依据教学的具体目标与任务(2)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3)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4)依据教师本身的素养
(5)依据教学实践和效率的要求
第五篇:2011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试重点归纳
中学资料
2011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最早将“教育”作一词连用的则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业。”
3、教育是什么:
(一)、教育活动是人类独有的活动。
(二)、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5人与动物教育的区别:动物的教育是一种基于亲子和生存本能的自发行为,而人类的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其次,动物界没有人类这样高级的语言、符号系统,他们的思维不够发达,所有活动只停留在个体层次上。再者,动物的教育也基本上随着生理的成熟而结束。综上所述,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6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18、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现象是教育的外部表现形式,教育问题是人们对某些具体的教育现象所进行的思索,教育规律是指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已经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19、按实施教育的不同社会空间分为:社会教育学、学校教育学、家庭教育学。按实施教育的层次分为:幼儿教育学、初等教育学、中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继续教育学等。中学教师学校的教育学是普通的教育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教育教育的一般现象和一般问题,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48教育学发展的特点:第一:学科发展的分化和综合。第二:理论导向上的冲突与融合(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思潮对教育学研究影响极大。)第三、研究方法的多元互补。
4、教育学的49基本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法、归纳法与演绎法,比较法与分类法,分析法与综合法,系统法。
20、普通教育学的任务:包括理论建设和实践应用两大任务。
1、教育相对独立性的含义:交易具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的境界、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具有能动作用。
2、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是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把教育的定义分为三种:规定性定义、即不管他人怎么认为教育的意思,我认为就是这个意思。描述性定义“教育实际上是什么”及纲领性定义“教育应该是什么”。
2、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1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2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滞后性和超前性)
10大教育观就是基于终生教育思潮和教育社会、学习化社会设想之上的一种教育观。教育不仅在实践上贯穿人生全程,在空间上也往往充注于人生所处各种场所。
1(一)依据教育的正规化程度划分:
1、非形式化教育是指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教育没有固定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2、形式化教育主要指定型的实体化教育,包括古代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机构。
3、制度化教育主要指正规教育,即具有类型和层次结构的。分级结构。
4、非制度化教育思湖,并非是对制度化教育的全盘否定。而是针对制度化教育的弊端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库姆斯等人的对非正规教育要领的陈述,伊里奇所主张的非学校化观念都是非制度教育的代表。
(二)依据实施教育的机构划分
1、学校教育。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专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8学校的特征:
1、学校教育具有可控性(表现为:学校教育的目的性。组织性和系统性。规范性和连续性);
2、专门性,3、稳定性
14、学校产生的条件:生产的发展、统治阶级对于人才的要求、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学校教育出现最早的地方,也正是在文字产生最早之处,如古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从奴隶社会开始,教育就出现了两种形式:学校教育和非学校教育。)
2、家庭教育指一个人在家庭这个特殊社会结构中所受的教育。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随机性和经验性。个别性。
3、社会教育(是指除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外的一切社会文化机构或团体对社会成员进行的教育)具有
以下特点:对象的全民性。地点的广泛性。内容的实用性。时间的终身性。形势的开放性。
2、传统的学校教育是“金字塔形”的等级制度,网络教育是“平等的’’开放式教育,传统教育的优劣标准所依据的是掌握在他人手中的“筛选制度”,而网络教育所依据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兴趣选择”,传统学校教育是较严格一样上的“年龄阶段教育”,而网络教育是“跨年龄段教育”.或者是“无年龄段教育”,传统教育存在着时空限制,而网络教育是跨时空教育。
22、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学校根据不同要求有意识地以教育目的和目标的形势去规范学校的其他工作。)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人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23学校教育从一出现就处于教育活动的核心。学校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他在个体身心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12将社会分为三大类型:一是以极其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为标志的原始社会,人们主要用石器或利用天然工具;二是以手工工具为标志的物质生产力社会,包括奴隶制社会和封建制社会;三是以机器大工业生产为标志的现代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
13原始社会的教育是起始阶段的教育,是出于比较低级的教育,显得简单和原始,具有以下特点:
1、教育和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具有融合性(教育还没有从社会生产劳动、生活中分化出来,没有成为专门的事业。)
2、教育具有原始性(目的单
一、内容贫乏、方法简单)
3、教育具有同一性(具体表现在内容的统一、对象的同一和目的的同一。)
15、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第一: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第二: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森严的等级性。如唐朝的“六学二馆”。第三: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具有明显的保守性。如我国以“四书”、“五经”为主要的教育内容。(中国古代奴隶制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雅典的稳压教育、文法学校、弦琴教育。西欧教会学校的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第四: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教学。第五: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第六: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但尚未形成体系。
16、现代教育的特点:簋一:现代教育具在鲜明的生产性。第二:现代教育逐渐走上了大众化道路(1763年普鲁士颁布了“强迫教育法令”规定5~13岁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这标志着人类社会对学校教育的需求发生了一种质的变化。)第三:现代教育内容日益科学化。第四: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第五:现代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西方现代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重视教育立法,强调依法治教。)
17、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第一:教育终身化。第二;教育社会化。第三':教育生产化。第四:教育民主化(教育民主化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向有越来越多的的教育机会,受到越来越充分的民主教育。)第五:教育国际化。第六:教育现代化。第七:教育多元化
4.利托尔诺 2.沛西能在《教育原理》教育是人类社会独有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9(1)、1965保罗-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 “终身教育”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学生生存》对“终身教育”加以确定,“学习化社会”。终身教育概念以“生活、终身、教育”21孔子《论语》,“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重视因材施教。22墨翟,以“兼爱”“非攻”,重视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的培养,重视实用技术的传习。“亲知”“闻知”“说知”是获得知识的途径。23道家主张回归自然。
24战后时期,《礼记》中《学记》儒家 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25汉代的董仲舒、宋代朱熹、明代王阳明、明末清初的王夫之是中国教育学家教育思想家。
27苏格拉底以问题方式启发他人的思想(问答分为三步: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
28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以“理念说”为核心形而上学、价值论及知识论(灵魂才是人的本质;灵魂有理性、意志、感情三部分构成。)
29亚里斯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政治学》,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儿童心理发展的
特点,提倡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全面的教育。教育具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功能:、服务于社会的和服务与个人闲暇生活的。
30古罗马的昆体良得《论演说家的教育》,论述教育问题。31 “教育学之父”捷克教育学夸美纽斯发表的《大教学论》(班级授课)
32法国卢梭小说体著作《爱弥尔》以个体身心发展与教育 33德国哲学家康德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34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林哈德和葛笃德》。建立了分科教学法,开创了师范教育的先河。35英国著名哲学家洛克,国家教育与民主的教育思想《人类理智论》提出了“白板说”,绅士教育应当把德行的教育方法放首位。
36独立学科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1806《普通教育学》第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指出三中心的特点“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教材的中心地位、教师的中心地位”。(统觉理论)
37,1826年德国福禄培尔写的《人的教育》重视儿童发展,特别是对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的研究。38,1861年英国社会科学家斯宾塞出版《教育论》,教导人们怎么生活,强调实用科学的重要性。39,20世纪初,欧美出现了拉伊和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提倡用实验的方法 40、20世纪上半叶,美国哲学家杜威的实用教育理论,《民本主义与教育》,以儿童为中心,以经验为基础,以活动为主要手段。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强调教材与专教法统一,目的与活动统一。(五步教学法)
41,20世纪上叶,对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生重大影响的是凯洛夫《教育学》,从马克思主要观点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主要吸收了赫尔马特的思想,把教育学分为总论、教学论、德育论和学习管理论四部分,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42杨贤江出版的《新教育大纲》,试图用马克思主要观点论述的教育著作。43、1956年,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提出“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和“掌握学习理论”,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
44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发表《教育过程》提出“学科基本结构”的观点,强调学习学科基本结构的重要性。45苏联心理学家先赞科夫的《教育与发展》强调教育应该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46苏联科学巴班斯基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思想。
47法国 保尔?朗格朗 提出了终生教育,完成了《学会生存》的报告。
50常用的教育学研究方法:观察法、文献法(搜集,鉴别,分析)、调查法(分为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实验法(分为单组实验法、等组实验法、循环实验法)、比较法(横向比较,纵向比较)、个案研究法。
第二章节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的享受权(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的内容,政治经济制度是直接决定着教育目的因素。
3、政治经济因素制约教育制度。政治经济因素与教育的关系是决定于被决定的关系。(1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是这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具体体现,在行政机构和管理权限上几乎完全对应。2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制度改革的方向。政治经济制度和教育的关系是决定于被决定的关系,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都决定着教育的性质。)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因素。(指学校不能忽略自身的办学规律而受政治经济制度所左右,不能放弃学校自身的教育任务而直接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二、教育对经济制度的影响:
1、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
2、宣传思想,形成舆论。
3、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三、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的作用(社会物质生活活动是教育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和得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高基础性条件。(提供人力与时间,财力与物力)。
2、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3、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作用。(将着眼点由培养知识型人才逐步转向重视基础学力、适应力和选择上,培养出富有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的人)
4、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
四、生产力与教育的相互作用表现为:生产力发展的已有水平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可能,社会生产力的未来发展对教育提出了要求,教育总是建立在已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上,又为明日的生产力发展创造力条件,正是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生产力和教育都不断的向前发展。可以说是生产活动决定教育活动。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3、人力资本理论(20世纪60年代初形成新的学科一教育经济学,美国舒尔茨和贝克尔创立人力资本理论)。
1人力资本的核心就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源的主要部分。不应当把人力资本的在生产仅仅视为一种消费,应该视为一种投资。(舒尔茨推算出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33%)。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科学的发展不但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动力,而且还能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
1、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3、科技发展将促进学校教育专业与结构的调整与更新。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作用:l、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学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l、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教育内容。
2、信息技术改变着教学和教育的观念(教育过程在本质上成为一种选择过程)。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平台((1)首先,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实现教育的个性化,使因材施教成为现实。(2)其次,信息技术实现了人机互动模式。(3)第三,信息技术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3、文化主要有五种表现形态:l、物质形态文化。
2、制度形态文化。
2、观念形态文化。
3、活动形态文化。
4、心理、行为形态文化
4经济、政治对教育是一种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教育与文化是相互包含、相互作用、互为目的与手段的交融关系。
5、文化对教育的作用:
1、社会文化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
2、社会文化打造促使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加强。(民族文化传统具有广泛性和渗透性)
3、社会文化发展促进教学内容的质量和结构的变化。
4、文化发展印象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变革。
二、教育对文化的作用(保存、传递、交流、融合、创造、跟新):l、教育是社会文化发展得以保存和传递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促进社会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手段
3、教育是社会文化创造和更新的重要手段。
三、学校文化(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1、学校文化的特征: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5、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核心是 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6、校园物质文化是为了教育目的的实现而建造和设置的各种物质设施和环境的总称,是校园文化的第一个层面,在载体文化,他从外表上反映了一所学院的文化特点和发展水平。
4、学校物质文化有两种表达方式。一:学校环境文化,是包括校园的总体结构和布局、校园绿化和美化、具有教育含义的教育和教学场所
及校园环境卫生等。二:设施文化,包括教育仪器、图书、实旌设备、办公设备和保障设施等。
5、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是保证学校教学管理生活各项工作正常运转,有三种表达方式:一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二是规章制度,三是角色规范。
6、学校精神或者观念文化是指学校师生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存在脑海中的价值观念、社会态度、思维模式、审美情趣等现象的总称。
7、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深层结构,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分解为如下四种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理想成分。
8、校园文化特别是良好的校风,具有鲜明的教育作用。
9、校风是一所学校风气的总成,他是学校成员中共同具有的、富有特色、相对稳定的心理和行为倾向,是一种群体心理现象。一旦形成往往代代相传。
10、学生文化成因: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群体的影响。3师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
11、学生文化的特征:1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2学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3学生文化具有多样性。4学生文化具有互补性。5学生文化具有生成性
第三章
教育与个体身心发展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含义:指作为负责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
2身体发展是指个体有机各个组织系统的健康发育和体质的增强。心理发展包括认知因素(感觉 知觉 记忆 思维)的各种非认知因素(情感 意志 兴趣 需要 个性)的发展。身体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基础,心理发展也影响着身体的发展。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一)个体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
(二)个体身心发展具能动性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一)内发论,人身心发展的流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孟子,柏拉图,弗洛伊德,威尔逊,格塞尔。
(二)外铄论,外发论者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包括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学校的教育和训练等。洛克和美国的华生的观点更为彻底。荀子强调,人只有通过学,才能发展善。洛克认为,人的心灵是一块白板。
(三)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2、辩证唯物主要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通过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首先是同一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发展速度。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有早有晚。提出了发展关键时期。个体发展不平衡要求教育活动要善于捕捉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期即时施教,促进个体更好的发展。
及时施教,以促个体更好的发展。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的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著不同的发展任务。决定了教育必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受教育者采取不同内容和方法。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决定了教育工作应发现和研究个体间的差异,因材施教,实现教育的丰富化和多样性。
(五)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9、个体身心发展水平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素质、成熟机制、环境和个体实践活动的影响。
10、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
11、遗传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地位:1遗传素质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2遗传素质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不能夸大
12、成熟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这种由基因制约的发展过程的机制就是成熟。)
13、成熟的概念:主要标志是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14、成熟对个体身心发展的意义: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速度和特点,他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可能和限制。
15、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提出成熟决定论
16、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按范围:大环境 小环境
小环境对个体的影响更为直接。)
17、环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
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消极和积极之分
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被动的。(环境决定论把人看成是环境的消极适应者,片面夸大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
18、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个体主观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19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具体反映在四个方面:人价值的发现(所谓人的价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人潜能的发掘(潜能是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人力量的发挥、人个性的发展)
20教育对人体个性的发展: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个性教育是教育的本质和真谛。
21、个性称人格,指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人们在生理,心理,社会性诸方面的一种稳定特点的综合,具有整体性和独特性。
24心理学家将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者心理断乳期。这是人生过程中由单纯对外不世界探究到关注内部精神世界变化的转折时期。特征:身体状态的巨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这是人生过程中单纯对外部世界的探究到关注内部精神世界变化的转折时期。
25初中教育在促进青少年身心发展方面的任务,可形象地比喻为:帮助青少年起飞。初中时期要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让青少年懂得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然性和意义,在认知方面初中教育应该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在身体发展方面要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在认知方面,初中教育应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在情感方面,应着重培养学生得到的思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在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学生掌握评价自我的多为标准。
25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也是人生的定向期。26紧张的学习和升学或择业的心理压力。要将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第四章
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1、广义教育目的是指主体对受教育者的期望或设计。
2、狭义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教育培养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二、教育目的作用: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均具有指导一样,教育目的的视线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一)导向作用
(二)协调作用
(三)激励作用
(四)评价作用
三、教育目的层次结构包括:国家教育目的(关于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的设想和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通常称为教育目标
他是有特定的社会领域和特定的社会层次的学要决定的;也因受教育者所处的学校级别而变化。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的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和教师的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者产生的变化。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他们彼此相关,但不能相互取代。2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一、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1教育目的是社会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结合。2教育目的受制于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
在社会发展中,生产力的发展最终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生产力是制约教育目的的最终决定性因素。3教育目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演进。)
二、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思想。
三、教育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四、马克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建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3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反映了社会政治和社会生产的需求,体现了教育的历史性、阶级性和生产力的性质。
4教育理想:就是要是受教育者成为社会需要的。
5教育目的具有主观的性质,是存在于人头脑中的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
6社会本位论以柏拉图和涂尔干为代表,基本观点是:教育目的应该根据社会的需求来确定,7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的知识和规范。
8个人本位论以卢梭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基本观点是:教育目的应根据个人本性和需求来确定,教育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的本性得到自然的最完善的发展。
9文化本位论以狄尔泰,斯普朗格为代表,基本观点是:强调用文化来统筹教育,社会,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教育就是一种文化活动,教育目的的制定也是围绕着文化这一范畴来进行。
10马克思主义关于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概况起来如下几个方面:1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片面发展.2分析了社会化大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出的客观需求和创造的可能条件。3提出和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具体来讲,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内涵包括:一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全面性是反映人对生产力总和的全面占有;二是人的发展是指人的体力与智力能力与志趣道德精神和审美精神等多反面的发展;三是人的全面发展是自由的和谐的发展;四是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指全社会人的全面发展,而且
个人的全面发展是全社会人全面发展的条件。总之,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内涵就是人的身心自由充分和谐的发展。)4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1、1957年毛泽东在当时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包含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教育:应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得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2、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大会议上修改通过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等全面发展。3、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所需要培养的各类人才都应该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热爱社会主义。4、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发展全面性人才。”我国各个不同时期表述的教育目的始终没有改变其共同的精神——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和社会主要有用人才,这些方面经始终如意是因为:一是我国教育目的哲学基础始终没有改变,即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二是我国教育的根本性质即社会主要性质没有改变。
5、可以看出,从20世纪五十年年代的教育目的演化发展到现在,我国于各个不同历史时期表述的教育目的始终没有改变其共同精神——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和社会主义的有用人才。原因有二:一是我国教育目的的设学基础始终没有改变,即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二是我国教育的根本性质即社会主义性质没有改变。
6、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早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坚持社会主要方向
(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三)培关现代人的品质。在于首先“以人为本”,把人当做目的,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其次把全面发展的人培养成为现实社会所需要的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7、素质教育是
(一)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三)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四)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8、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我们强调的是“一种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儿童。”1要求普遍提高教育质量,2要求全体适龄儿童都入学接受现代学校教育,3普遍提高学生的素质,4要求根据不同儿童的发展特点和水平进行因材施教,总之,素质教育是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使每个人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的教育。
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相统一的教育。)
9、全面发展教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德育:智育:向受教育者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受教育者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体育:增强体质 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10、美国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把人的智能分为八个方面;语言智能;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肢体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
11、创新能力是一种智力特征,是一种人格特征,也是一种精神状态。
12、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
1教育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的整体系统,在诸多种要素中,学生和老师是其中最基本的要素。
2、学生的本质属性:
(一)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具有主观能动性,思想感情,个性特征。
(二)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
(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3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特点是: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和可塑性:学生身心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具有获得的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4、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2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以学习为主,这是学生质的规定性)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这是学生与从事学习活动的其他社会成员的区别之一。)
5、对学生社会地位的传统认识:现实社会中学生经常处于从属和依附地位,承认和确立青少年儿童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并切实保障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
6、学生的社会地位: 《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就是维护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其基本原则是: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而动尊严规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7、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是国家公民,是国家和社会未成年的公民,是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8、学生的合法权利,享有未成年公民所享有的一切权利:人身权(最基本),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和荣誉权,受教育权(是学生应该享有的最主要的权利)。在义务教育阶段有其还要关注平困和残疾学生,是他们享有物质帮助权。
9、学生的义务:遵守国家法律,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遵守学习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学习为了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制度有关管理制度。
10、教师职业的性质:1教师职业是专门性职业(它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训练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职业。)2是教育者,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3担负神圣的使命教书育人。
11、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专业工作,是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根本任务。
12、教师职业的特点(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人类文化的传递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示范者的角色(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 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 读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管理者角色;父母与培养的角色;研究者角色。
13、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要求。):
(一)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包括以下: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与技能;了解所教学科的相关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二)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观,新的学生观,新的教育活动观。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加工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交往能力;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学科研究能力;教育研究能力。
三、教师的人格特征(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
1、积极乐观的情绪。
2、豁达开朗的心胸。
3、坚忍不拔的毅力。
4、广泛的兴趣
四、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1、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2、热爱学生。
3、团结协作精神。
4、良好的道德修养
14、教育能力是指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教师的教育能力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
15、语言表达能力:首先,口头语言应该规范简洁明快生动准确合乎逻辑;其次,教师的语言要求富有感情;第三,教师的语言要富有个性;第四,教师不仅要善于独白,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对话艺术。教师的体态语要丰富生动自然大方)
16、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对待的态度。
17、师生关系的发展三个阶段:教师中心说:学生中心说;主导主体说。
18、学校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的关系(1.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2.学生主体性的形成,及时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3.知道、引导学生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教育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他的工作对象都是有思想、有情感的活动着的个体。
1.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2.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是的好友帮助的关系。)
(三)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1.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人关系。2.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上的、人格上的影响
精神需要精神的感染,道德需要道德的濡化,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正真威信在于他的人格力量。)
19、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1树立教育民主思想.2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3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20、创造新型师生关系我们需要:
1、老师要认真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
2、崭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
3、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
第六章
课程
1、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2、课程的概念:指课业及其进程。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把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成。广义概念: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狭义概念:是指一门学科。
3、课程兼有计划、途径、标准的含义。不仅规定了个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而且规定了个门学科设置的程序和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
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4、课程的分类:
(一)根据课程制定者或者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二)根据课程任务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三)根据课程组织的核心可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
(四)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
5、国家课程(是由国家专门机构开发的课程。它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地方课程(就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专门开发、编定的课程。)、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读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6、基础型课程(这类课程注重学生对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时获得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市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必须有严格的考试)、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重研究过程胜于注重结论)。
7、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它是以学科逻辑为中心编排的课程,各学科均有特定内容、一定的学习史书和学习期限。优点:它以其严谨的逻辑结构、系统性、简约性为特点,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将人类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只是有效的传递给下一代;适合于教师组织教材的特长;易于编订教材,评价。缺点:对课程改革造成障碍;容易忽视儿童的需要和兴趣,不以唤起学习积极性;忽视了生活是一个整体,使学习者很难理解知识在生活中的用途,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世界,也与当代科学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特点不相适应;教师也习惯于采用灌输的教学方法,很闪关注问题解决和知识的获得过程。)、8、活动课程(活动课程有成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 他打破科学逻辑组织的界限,是以儿童的需要、兴趣和能力为基础,以儿童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为中心而实施的课程。
杜威的“工作单元“
不足:忽视了知识的逻辑顺序,不利于系统传授知识,学生学到的只是零散片面的知识;不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是教学带有极大的偶发性和随意性;课程缺乏明确的社会方向)、9、综合课程(又称为广域课程。他克服了学科课程的封闭性和活动课程的随意性通过合并相邻域学科的办法,把若干教材组织在一门学科中综合而成的优点:促进了知识的融合;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从整体上去认识世界;有利于减少学科数目,减轻学习负担。
缺点:教科书编写难度大;逻辑体系比较松散 对教师的能力和水平要求较高)。10显性课程(又称为正式课程、公开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一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课程。)隐形课程。(又称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是由贾克森1968年在他的《教师的生活》一书中首次提出的,是指那些难以预期的、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的教育因素。包括:物质情景、人际情景、文化情境。特点是:潜在性。整体性。持久性。非预期性。)
11、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社会、知识、儿童是影响的关键因素)
(一)一定历史时期新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二)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知识发展水平
(三)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可接受性
12、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1、教育目的:是根据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的。
2、培养目标: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学校自身的性质及任务,对培养对象提出的特定要求,他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
3、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培养目标的下位概念,他是指一定教育阶段的学习课程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等方面所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特点: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
4、教学目标:它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
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
13、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
1、对学生的研究: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并把它与理想的常模加以比较,确认其中存在的差距;了解学生个体的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
2、对社会的研究:
3、对学科的研究(学科专家的建议是课程目标的最主要的依据之一)
15、课程设计是指课程结构的编制,既包括课程体系结构整体的编制,也包括具体课程编制。
16、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合目的性
2、合科学性
3、合发展性
17、美国课程论学者团在1949年提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秦勒原理”。四个基本问题是:
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方能实现这些目标。
3、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如何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是否实现
18、课程设计的基本程序:
1、确定教育目标
2、选择经验
3、组织经验
4、评价结果
20、教学计划:概念: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21、教学计划的三个基本特征 :强制性 :普遍性 :基础性
22教学计划的构成:由教学计划设计的知道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说明、课时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查知识和实施要求几部份组成。
23开设哪些科目是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大致包括六类:一是语文、数学等基础性科目;二是思想品德教育科目;三是社会基础知识科目;四是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科目;五是体育、保健、艺术审美科目;六是劳动技术教育科目。另外还有外语、计算机等工具性科目。
24、课程标准:又称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25、课程标准的构成:说明部分(说明本科开设的意义)、文本部分。
26、教科书:教材与教科书的区别:教材是师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额材料,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知识传递——接受活动中的主要信息媒介;教科书称书本,是一句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应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27、教科书的作用:第一:是学生在学习状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材料。第二: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第三: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第四:对各教学阶段的课题教学和课外活动作出系统安排。
28、教科书的编写:1在内容上,要根据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确定的教学目标及内容范同来确定教材的基本框架。2在编制形式上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心理,选择是适当的教材编排方法,增强教材的实践性和操作性。3注意研究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4设计编写与教科书配套的参考资料,给师生提供进一步思考的线索。5教材的板式、印刷等技术问题要符合卫生学和美学的要求。
29、课程实施的概念: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教师是课程实施的核心。30、课程实施的结构:(七个方面)第一:安排课程表(遵循原则:整体性,迁移性,生理性原则)(原则:第一整体性原则;第二迁移性原则;第三生理适宜原则)。第二:确定分析教学任务。第三: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个性特征。第四:选择并缺的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任务相适应的教学模式。第五:对具体的教学单元和课的类型和结构进行规划。第六: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第七: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构,为下一论的课程实施提供反馈性信息。
31、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1、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
2、教师(教师是课程实施成败的决定性力量,特别是在课堂教学层面,教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师的参与;教师的态度;教师所具备的能力;教师与其他参与者之间交流与合作。)
3、学校的特点:学校领导和行政部门的态度和工作;学校的支持系统;学校的环境
4、校外环境
32、课程评价的概念:是指略持课程的、编订和实旖是否实现了教育的的目的,实现的进度如何,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33、课程评价的目的:改进课程;改进教学。功能:诊断功能;修正功能;决策功能。
34、课程评价的方法:
1、观察法
2、调查与访谈
3、纸笔测试
4、表现评估
35、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要点:
1、建立旨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变学业评价
为学生整体发展评价)。
2、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3、建立促进课程发展的评价体系。
4、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36、国外课程改革的趋势:l、课程结构日趋合理化。
2、课程内容日趋综合化。
3、课程形式日趋多样化.14、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确立的目标:2001年,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37、我国课改和发展:(一)我国原有中小学课程的弊端:
1、课程管理僵化。
2、课程结构不合理(科目多,重学科轻活动,重必修,轻选修课时比例不均)。
3、课程内容陈旧,落后。(二)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思路:l、课程功能的转变
2、课程结构改革
3、课程内容变革
4、课程实旖的改革
5、课程评价变革
6、课程管理变革
38、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一)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趋势(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管理权限)(二)课程综合化的趋势(三)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的趋势(这就意味着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不仅要巩固现有的基础教育,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学力,还要进一步加深基础教育,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四)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五)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
第七章
教学(上)
1、教学与智育:是既互相联系有弧线区别的两个概念。区别是:教学时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而智育则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教学不等于智育。
2、教学的概念教学是指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通过教师育日的,有汁划的引导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获得全面发展的过程.现阶段教育是进行全砸发展教育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主要包括一下方面:
1、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3、教学的意义(教学时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在学校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一)教学是社会经验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二)教学为个体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三)教学是学习教育工作的主体
4、教学的任务:(一)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文化技能(这个是首要任务)(二)发展学说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1.发展学生的智力,2.发展学生的体力3.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三)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四)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5、基础知识是指个门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
6、技能是指运用一定知识,通过练习而获得的能够在实践中顺利完成某种人物的比较稳定、系统的动作方式。它包括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
7、智力,是指个体在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识能力系统。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
8、学生的创造才能主要指他们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智能去探索、发现和掌握未知世界的能力,使学生个人的求知欲望、进取心和首创精神意志力与自我实现信心的综合体现。
9、个性心理品质是一个人的气质、能力、性格、意志、兴趣、动机等个心理特征。
10、教学过程: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良好品德、发展个性的过程。
11、教学过程的概念:(一)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采用科学方法)(二)教学过程又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间接性、引导性、简捷性、交往性。
21所谓五步教学法: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提出,从情境中发现疑难,从疑难中提出问题,做出解决问题的假设,推断那一只假设能解决问题,经过实践检验、修正假设、获得结论。
22、教学过程的特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赫尔巴特 这是首次明确提出教学具偶教育性的观点。)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24、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5、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26、教学中促进知识与智力相互转化四个条件:第一,传授知识应准确科学、反应出一定的规律。规律性 的知识具有一定的迁移功能。第二,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逻辑推导与论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去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第三,重视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能力。在活动中亲自动手操作,全方位感受知识、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
27、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的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于组织者地位,应充分发挥主导者的作用;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其参与教学的主题能动性:建立合作、友爱、平等的师生关系。
28、教学过程的结构:
1、激发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是中心环节。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
3、巩固知识(一是讲明记忆的目的;二是指导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三是在阅读过程中,善于思考,把知识内化之后进行记忆;四是指导学生把集中识记和分散实际相结合;五十指导学生动用多种方式回忆所学知识,比如用联想推论。)
4、运用知识(知识主要通过教学性实践来实现。)
5、检查知识。
29、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前提。
30、中学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要通过观察活动或运用形象化语言,帮助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及其过程的清晰表象,获得感性知识,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发展认识能力。)
2、启发性原则(指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自觉的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巩固性原则(教师要引导学生牢固的掌握知识技能,长久的保持记忆,并能在需要时及时再现出来。
4、循序渐进原则(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帮助学生系统的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集鞥你,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5、因材施教原则(指教是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方式的进行有差别的教学,是每个学生都获得最佳发展。)
6、理论联系实践原则
31、直观性原则的要求: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方法: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充分运用语言直观。
32、启发性原则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
33、巩固性原则的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知识:通过组织复习巩固;在扩充、改组和运用中巩固知识。
34、循序渐进原则的要求;按教材体系进行教学;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和难点教学;由浅入深,由易入难。
35、因材施教原则的要求:进行有区别的教学;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发挥。
3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要求: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开发必要的校本教材。
37、教学方法(是指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手段及教与学相互活动方式的总成。)
38、一般来说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主要依据是:
1、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
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3、学生的特点
4、教学实践、设备、条件。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依据个性特点。
39、我国常用的教学方法:
1、教师运用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知识方法
2、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直观感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3、教师指导学生独立获取知识技能的方法
40、中学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
1、师生的互动和联系加强
2、自主和合作学习方法增加
3、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41、发现教学的提出: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以发展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以学科的基本结构为内容,以再发现为学习步骤的教学方法,称为发现教学法,或者发现教学。
42、发现教学的四个环节:1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提出要解决的课题;2教师提供结构性材料,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3学生验证假设,交流初探成果;4得出原理或者概念,并验证假设。
43、程序教学(关键在于程序教材):美国新行为首要心理家斯金纳等人根据动物的操作条件作用,以简单的行为教学形成为模式而设计的教学方法。分为三类:机器教学,课本式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
44、程序教学分为:直线式程序(斯金纳提出);分支式程序(克洛德提出)两种。
45、程序教学的目的要求明确,便于学生掌握预定的系统知识与技能,便于学生自由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有利于强化学习动机,其局限性在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主动学习的习惯,另外师生之间、生生之阅的信息交流和人际交往较少。
46、范例教学:
1、德国学者瓦根舍因首创。找到关键性的问题并并对之进行实例分析和研究。
47、范例教学的特点:发现基本性;体现基础性:体现范例性:体现四个统一。
48、暗示教学是指教师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对学生施加影响,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的一种方法。保加利亚医学和心理学博士 卢扎诺夫
第八章教学(下)
1、教学的基本程序主要有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五个基本环节。
2、备课(备课就是教师课前的准备和对教学的策划工作)(一)专研教材:弄懂教材:吃透教材;内化教材。(二)了解学生(三)制定教学方案:学期教学方案;课题教案;课时教学方案
2、教案:讲义式,提纲式,综合式。
3、上课(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4、课的类型:据教学任务进行分类,分为传授新知识课;巩固新知识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检查知识课。又可以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另一种是根据教学中所采用哪国的主要方法进行分类: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5、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环节及各环节开展的程序、时限及相互关系。
6、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7、上好课的具体要求:主要包括: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
8、作业(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的各种类型的练习。)检查与批改
9、布置作业注意点: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2.作业的分量要适当。3.布置作业是要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规定时间完成,培养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4.教师要及时批改和讲评作业。
10、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是以测验的形式定量的评定学生个人能力得到的结果。)百分制,等级制。
11、试题类型:供答型和选答型(简答试题和陈述试题,简答式试题的最简便形式是填充题)
12、测验的效度、信度、难度和区分度
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他所要测量的属性或者特点的程度。
测验的信度,又称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进过多次测量所获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测验的难度是指测验中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难度要适中。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学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
13、评价是指根据测验的分数、平时对学生的观察和报告对被检测验者的学习行为的优劣。或价值作出判断。)
14、教学的组织形式: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制、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15、教学的组织形式类型:
1、个别教学制。(起源于古代,是教师对学生一对一教学。最显著的特点是凼材施教,但是成本高,效率低。)
2、班级授课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以固定的班级为,把一定数量的年龄相仿、水平相近的学生编成班级,由教师按照固定的课程表和统一的教学进度进行分科教学的组织形式。)
3、分组教学制(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学生分为水品不同的组进行教学。)
4、设计教学法(克伯屈)和道尔顿制(伯克赫斯)
16、班级授课制的产生和发展:萌芽于16世纪的西欧,在我国与1862年京师同文馆采用班级授课制,1903年以法令的形式确定下来。到十九世纪中叶已成为西方学校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现在仍然是我国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夸美纽斯
17、班级授课的主要优缺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的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班级体的教育作用
4、班级授课制也有明显的不足,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培养
学生的兴趣、特长和个性。容易直接指示的整体性,导致理论脱离实践。
18、分组教学制:
1、外部分组:打破按年龄编班的传统做法,根据学生的能力或成绩编班教学。
2、内部分组:按传统的年龄编班。
19、分组教学制的优缺点:最显著的优点在于能根据学生的学校能力或者水平差异进行分层教学;较好的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利于因材旖教,发展学生个性。但是弊端也突出:1要科学、全面地简便学生的能力和水平非常困难;2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产生负面影响:3在分组教学上,家长、学生、教师与学校的意见很难协调一致;4由于学生的心智处在不断成熟和发展中,使分组必须经常变化,给教学管理带来一定难度。
20、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1、设计教学法:由美国杜威首创,由其学生克伯屈改进并推广。
2、道尔顿制:帕克和斯特在道尔顿中学创设,这种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和设计教学方法一样。过分强调个性差异,不利于系统知识的掌握,容易造成教学上的放任自流。
21、教学策略具体说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的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22、教学策略基本特征:1综合性。2可操作性 3灵活性。
23、教学策略可以分为内容型,形式型,方法型和综合性组要四种类型。
第九章
德育
1、德育是教育者安装一定社会的要求,运用德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等方面施加积极影响的教育活动。从形式上说,德育通常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等。从内容上说,一般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心健教育。
2、德育是培养学生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3、德育的意义1德育是社会主要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4德育的目标的概念:通过德育活动是受教育者在品德形成发展上达到总体规格的要求。
5、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呀: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3、我国德育的目标:初中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1.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2.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3.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
6、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是德育日标在德育活动中的具体化.他其有规定者学生发展的政治方向和应掌握的思想观点与道德规范。
7、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
1、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
2、学生的年龄特征
3、时代特征和学生品德实际 8中学德育的内容:
1、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国家的政策法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时事政治教育等。)
2、思想教育(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相应思想观念方面的教育。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的教育,革命传统和革命理想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等。)
3、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主要注重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培养及社会公德的教育。)
4、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产生,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9、心理健康教育概念: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10、心理辅导的方式:个别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
11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对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12、对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排除心理障碍,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13、针对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
1、学习心理辅导包括:一是听课方法的辅导;二是学习方法的辅导。
2、生活心理辅导:一是生活习惯的辅导;二是娱乐方式的辅导;三是消费方式的辅导;四是自我意识的培养;五是人际交往的辅导。
3、学会选择,择业心理辅导。
14、德育过程的概念: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双方借助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的一种活动过程。
15、德育过程的结果和矛盾:
1、德育过程的结构:由受教育者,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因素构成。
2、德育过程中的矛盾: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这是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最普通的矛盾。也是决定德育过程本质的矛盾。
16、德育过程的规律:(一)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二)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三)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四)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17、知(道德认识),情(道德情感),意(道德意志),行(道德行为)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因素。他们之间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道德行为受道德认识,情感和意知的支配,调节,同时影响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其中道德认识是基础,道德行为是关键。
18、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道德认识是基础,道德行为是关键。
19、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发展的。
2、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特点:引导性、目的性、组织性;内容、形式多样性、对象的局限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20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也是个体思想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21要实现矛盾想教育者所期望的方向转化,最根本的就是受教育者思想内部矛盾的转化。
22自我教育是受教育者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向自己提出教育任务,自行实现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活动。
23德育原则的概念: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是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他概括了德育实践,的宝贵经验,反映德育过程的规律。
24、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1、导向性原则
2、正面教育原则(教育者以说理疏导的方式,来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已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原则。
3、知行统一原则(基本要求:一是联系实际,讲清理论。二是组织实践活动,隐去分析到学生、评价、解决实践中的德育问题。三是教育学生要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4、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基本要求:一是要尊重、信赖、爱护学生。二是要根据学校德育任务和学生现有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出合理的、明确具体的、序列化的德育要求。三是把尊重爱护学生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
5、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其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确定的与内容,选用的与方法和形式来进行正对性的教育的德育原则。基本要求:一是要深入了解和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二是要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和品德显示水平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三是要从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处罚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德育。)
6、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基本要求:一是校内各方面的教育影响要协调一致。二是同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三是要加强德育的计划性。)
25、正面德育原则基本要求:一是坚持正面说理,疏导思想,以理服人。二是树立先进典型,利用榜样教育应到学生进步。三是一表扬、鼓励为主,批评、出发为辅。四是正面教育要与纪律约束结合起来。)
26、德育的途径:1思想品德课余其他学科教学(这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2学生会、共青团组织的活动3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4社会实践活动5校会、周会、晨会和时政学习6班主任工作
27、德育方法:1说服法:明确目的性;富有知识性,趣味性;主义时机;以诚待人2榜样法:树立榜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选定榜样要具有导向性;教育者形象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3陶冶法:创造良好情境;教育者人格感化:与启发说服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情境创设4锻炼法5品德评价法 28德育模式(有认知模式、体谅模式、社会模仿模式等。)29冲突的交往和生活情景最适合于促进个体道德判断力的发展。
30两难,指的是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两者不可兼得的情景或问题。
31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生,是瑞士的皮亚杰提出,由美国科尔伯格进一步深化。
32、体谅模式:英国:彼得?麦克菲尔的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第十章
班级管理
1班级概念:是一个复杂的,缩小的社会体系,是学习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通常由教师和一群年龄的,知识水平相似有着共同学习目标和需求的学生及环境组成。
2、率先使用“班级”的是埃拉斯莫斯。16世纪开始,西欧国家开始运用班级形式开展。十七世纪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19世纪初,英国“导生制”;出教师之外,还有高年级学生担任“导生”,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教育与管理。
3、在中国,1862年京师同文馆最早采用班级组织形式。
4、(一)班级管理的概念:教师根据学校的教育模式和要求.采用适当的方法,带来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项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建构良好的班集体,以实现教育目的的组织活动过程。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学校的教育目标和要求。
5、班级管理的功能:1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提高学习效率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3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6、班级管埋的几种模式:
常规管理:主是通过制定和执行班级的规章制度以及贯彻落实上级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是班级管理的基本模式,有基础性,强化性,可操作性。
每个班级都必须制定遵守的规章制度,这是衡量和评价班级工作的基本目标。
平行管理: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区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管理区影响集体,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 管理结合起来,以增强管理效果。班级平行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教育思想。
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实施班级民主管理的核心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对机体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从两个方面进行组织引导:一是组织全体学生参与班级全程管理;二是建立班级民主管理制度。
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版及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7目标管理是“以目标管理为中心进行管理获得一种现代管理方法”,是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提出。关键就是要围绕全班成员共同确立班级奋斗目标。
8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由于收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2班级管理取法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二、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机制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9、班集体的特征:
1、明确的共同目标
2、一定的组织结构
3、一定共同生活的准则
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10、班集体的教育作用l、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
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11、班级体的形成与培养:1确定班级体的发展目标(一般以实现目标的时间和目标的达成难度为依据,把班级体的目标分为近期目标和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班级是一个小社会,更是一个教育组织,关键在于选拔和培养一批班级骨干形成班级核心。建立班级骨干的核心队伍,班主任要做好两方面:第一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第二应把对积极分子的实用和培养结合起来。)3建立班集体的政策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12、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二)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三)班主任是处理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13、班主任的领导影响力:一表现在职权影响力,二是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
14、班主任的领导方式: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
15、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和方法:(一)了解学生、研究学生(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了解和研究学生的群体关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三)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1.充分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2.协助和指导班级共青团活动。3争取和运用家庭和社会教育力量。
16、了解学生的方法:通过阅读学生的有关材料了解学生;通过对学生本人或者知情者的调查访问;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观察学生的日常言语和行为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