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鲁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
鲁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发现汉字的一字多义的特点。2.联系生活实际识记生字,并积累成语。
3.看图进行口语交际,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并鼓励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做善于思考的孩子。
4.绘画、写话、培养初步的习作能力。5.完成填字游戏,进行谜语展示。重点难点:
1.学习一字多义的用法,积累新词。2.进行口语交际。3.绘画、写话。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让学生发现汉字的一字多义的特点。教学时,可结合查字典选择字义,复习巩固查字典的方法。可安排以下教学环节。
1.投影出示三个句子
①丹丹回头一看,原来是小艺。
②我的朋友马玲是回族,陈琳是满族。③有一回,列宁去找养蜂的人聊天。
2.指名读三句话,再读学习伙伴的提示语,想想三句话中“回”字的意思。
3.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4.集体查字典,了解“回”的几种解释。
①还,走向原来的地方。
②掉转。
③旋转、环绕。④答复、答报。
⑤量词、指事件的次数。
⑥回族,我国少数民族名。
5.再读句子,选择“回”在句子中的准确意思。
句①:“回”是掉转的意思。
句②:“回”是回族的意思。
句③:是量词,指事情的件数。
6.学生汇报:说说从刚才的学习中发现了什么。
然后进行扩展练习,教师再举几个例子或让学生自己举例,体会汉字一字多义的特点。
7.教师小结:汉字有一个字多义的特点,因此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要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字的意思,提高阅读能力。
二、读读认认 让学生认读八个表厨具名称的新词,从中认识九个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读生词。让学生借助拼音拼读生词,再让学生发现排列的规律。
2.小组交流;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这些字跟偏旁有什么关系,了解字义。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这些字跟偏旁有什么关系,了解字义。如: 灶:烧火做饭的用具,跟火有关。铝锅:金属“铝”做的炊具。
漏勺:让食物留下,让汤或水从中漏掉的用具。汤:跟水有关。
3.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并说说识字方法。
4.出示相应的图片认读。
5.扩展练习:学生回家观察厨房里的用具,看是否能说出名称,并积累新词,学习新字,制成词卡。
三、课堂练习
1.投影出示句子,说说同一个字在不同句中的意思:
①花
妹妹穿着一件花衣服。
公园里的花开得非常鲜艳。
我花了五元买了一支钢笔。
②火
早晨,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
看到我的成绩,爸爸发火了。
我军向敌人猛烈开火。2.字、音连线:
zào guō sháo chǎn hú tāng
汤
壶
灶
锅
勺
铲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上节课学过的厨房用具卡片,指名认读。
2.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词卡认读
二、读读背背
“读读背背”是四类成语的积累。第一组是关于团结合作的成语,第二组是关于取长补短的成语,第三组是关于错误思想方法的成语,第四组是关于学习的成语。
1.学生自由读“读读背背”中的成语,并想想这些成语意思。
2.小组合作:读成语,互相正音,交流自己理解的成语,提出不懂的成语。
在小组内读成语,互相正音,并交流自己理解的成语,提出不懂的成语。
3.全班交流:分组读成语,讨论不懂成语的意思。
4.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背成语。
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背成语,设计两个课堂游戏,在游戏中展示自己积累的成语。
成语接龙比赛。猜成语:老师说意思让学生猜;同学互说互猜成语。
三、巩固练习:填空
()()协力()()成城()()不林 人外()()博采()()()()益善
()学()问 读书()()()()自见
第三课时
一、出示教学挂图
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自我保护”。教材给出四幅图,提示了故事的开头。交际的关键是先看懂图意,再联系生活实际想想该怎么办。可设计下面的情境。
1.看图,说说每幅图画的什么内容。
2.议图,弄明白四幅图连起来说的什么事。
二、续编故事
1.假如你是图中的小朋友,你会怎么做呢?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2.选择合理的想法,小组合作续编故事。
⑴小朋友认识这位叔叔确实是爸爸的朋友,该怎么办?
⑵小朋友不认识这位叔叔,又该怎么办?
小组内合作,结合以上问题展开讨论。
全班分组进行交流,比比哪个组续编的故事更合理。
三、全班展示
1.小组评选好的同学到台前讲故事。
2.评选故事大王。
四、展示台
1.完成“填字游戏”。
⑴投影出示填字游戏。
⑵同桌合作,把词语补充完整。
⑶指名读成语,看是否正确。
⑷竖着读填好的字,说说发现了什么。(新世纪我能行)
2.猜谜语
⑴学生出示自己准备的谜语。⑵小组互猜谜语。
⑶全班猜谜语比赛,评出猜谜大王。
五、画画、写话
1.教师出示一幅画,指名说说画的内容。
2.学生自己动手画一幅画,并说出画上的内容。
3.写话,注意语句通顺,写清楚画上的内容。
4.小组相互展示交流。
第二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我该怎么办
主备人:
张淑莹
审核人:
复备人: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口语交际:我该怎么办
二、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理解图意,在说的基础上为图画续上一个结尾,并编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说话兴趣,让每个孩子都能用普通话准确的发表自己意见。
3、在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说话的同时,使学生学会自我保护的基本方法,教会学生在生活中以礼待人的优良品德。
三、教学重难点
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运用语言表达,并能从中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五、教学过程:
㈠联系生活,明确图意
1、儿歌导入:播放《小兔子乖乖》的儿歌,师生共同解说歌词,体会儿歌中的故事情景。
2、引导学生回忆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以及心情(小朋友,你曾一 个人在家过吗?在家是什么感觉?)
3、出示本课主题并板书:我该怎么办(这节课,我们的任务就是
帮小明想想办法,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怎么把它处理好。)
4、今天,有位小朋友——小明,也一个人在家了。他遇到了一 个难题,我们一起来帮帮他吧!
⑴出示图一,“图中的小明在干什么呢?他的爸爸妈妈呢?”例: 星期天,小明的爸爸妈妈去加班了,小明独自一人在家里写作业。
⑵出示图二,正当他在思考问题时,突然,门铃响了。同学们看看,发生什么事了?(适当加上小明心里活动的话)叔叔可能来干什么呢?
⑶出示图三,于是,他放下书本走到门边大声问:“谁呀?”回答的是一位陌生男子:“小朋友,麻烦你开开门,我是你爸爸的朋友。”
⑷出示图四,小明听说是爸爸的朋友,是不是直接开门了呢?他是怎么做的?
5、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并说清图意。说话时,需要注意:①把话说清楚、说完整。②态度自然大方、声音响亮。
【此环节中,从实际生活出发,从而引导学生观察图意,进而理解图中所表达的内容。】
㈡创设情境,全班交流
1、请同学开火车说说叔叔可能来干什么,发散思维。
2、学生自由说会不会让叔叔进来并且说明理由。【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全面考虑问题,并板书:让进 不让进】
㈢情景表演,深入交际
1、老师引导学生说:如果小明让叔叔进来该怎么说?怎么做?(板书:热情)如果小明不让叔叔进来又该怎么说?怎么做?(板书:说明理由)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无论让叔叔进来或者是不让他进来说话都要有礼貌(板书:有礼貌)
2、引导学生说出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A让 进:热情待客
B不让进:把理由说清楚,语气委婉,如果叔叔坚持要进来,要机智应对。
3、请同学们试着把这几幅图编成一个故事,在小组里说说。
4、组内进行分工、表演
刚才同学们编的故事都很不错,你们愿意做个小演员,把你们编的故事演一演吗?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这个故事需要三个角色:小明、爸爸、叔叔,剩下的那个小朋友就请做观众,对于组员的表演提出合理的建议,然后可以轮换进行表演,换另一些同学做观众,使你们组的表演更加真实,对话更加合理,好,现在开始吧!
5、请两组学生表演、展示。教师引导学生评价。
【在学生对问题进行全面考虑之后,对其所设想的不同情况进行情景表演,深化主题。】
㈣口编故事,开展比赛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练习编完整的故事。
1、最佳合作小组,标准:①说故事积极②听故事认真
2、最佳讲故事能手,标准:①说标准和流利的普通话②把话说清楚、完整③态度自然大方、声音响亮
3、选出讲得好的同学开展讲故事比赛。
4、学生评价,评出班级故事大王。
【通过主题的深化之后,让学生试图口头完整表达出图中所表达的 内容,从而提高其口头表达能力。】
㈤读读画画(练习)
1、明确要求:画一幅或者几幅画,然后再把画的内容写下来。
2、学生构思,想想自己画什么。
3、播放轻音乐,学生作画。
4、把自己的画和同桌说一说,交流交流。
5、把画的内容用几句话写下来。
6、小组展示交流。
7、全班交流。
8、评选“画画能手”和“写作能手”。
【在口头表达的基础上进行拓展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 ㈥总结体会
1、交流体会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需要跟大家交流的?
2、老师送大家两首小儿歌:
礼貌待客小儿歌 自我保护小儿歌
门铃响,客人到; 一人在家蹲,门是保护神; 小主人,有礼貌; 如果有人敲,先从猫眼看; 请进门,笑问好; 假如生人来,别把门儿开; 递上茶,把话聊; 大声打电话,歹徒最害怕; 客人走,送出家; 坏蛋能吓走,安全得保障; 说再见,请慢走。父母回到家,一定把你夸!
3、教师小结
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这节课大家学到了很多:①遇到问题善于思考,学会自我保护。②学会了怎么样说清一件事。③在交际活动中,学会了认
真倾听、小组合作的良好交际方式,所以啊,值得表扬的应该是你们每一个人。
㈦布置作业
同学们,刚刚大家在读读画画环节中表现得真棒!相信大家经过交流后一定能够画出更好的画,写出更棒的句子!我们课下再把它写在作业本上吧!
六、板书设计
我该怎么办
独自在家 ↓ 有人敲门 ↓ 询问 ↓ 猫眼观察(我该怎么办?)↙ ↘ 认识 不认识
↘ ↙ 弄清身份 ↓ ↓ 热情接待 自我保护
第三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口语交际
应该怎么做
小明在家里写作业。突然,响起了“咚咚咚”的敲门声,他急忙跑到门前一看,一个长得很帅的叔叔。他问:“你是谁啊?”叔叔说:“我是你爸爸的朋友,找你爸爸有事情。”小明心想:不能让陌生人进门。于是他问了叔叔的名字,然后让叔叔说出爸爸的名字,叔叔一一作了回答。小明先给爸爸打了个电话,爸爸说是他的朋友。小明就非常有礼貌的让叔叔进门,然后给他洗了水果,让他先看着电视等爸爸回家。
第四篇:二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在生活中识字,规范书写汉字。
2.由字到词,由词到句综合运用,并根据语境,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3.学习写话。4.积累名句。
5.阅读《月亮姑娘做衣裳》,学习快乐读书法。【教学重点】
1.在生活中识字,规范书写汉字。
2.由字到词,由词到句综合运用,并根据语境,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3.学习写话。【教学难点】
根据语境,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教学素材】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星期天,小明决定和妈妈一起进行大扫除,想一想,他们在大扫除的时候做了些什么?用到了哪些清扫工具?(课件出示)
二、认字写字。(课件出示)
sào zhǒu mā bù tuō bǎ shuǐ tǒng bò ji bō li lā jī 扫帚 抹布 拖把 水 桶 簸 箕 玻 璃 垃 圾 1.学生齐读词语。2.开火车读词语。3.去掉拼音读词。
4.读句子,巩固认字。(课件出示)
星期天,我和妈妈在家里打扫卫生,我先用扫帚把地扫了一遍,用簸箕把垃圾弄干净。妈妈先把拖把在水桶里洗了一下,然后拖地,在她拖地的时候,我用抹布把桌子擦了一遍。很快,我们打扫完了,哇,真干净!
5.测试。用线将拼音和汉字连起来。(课件出示)
zhǒu mā tuō tǒng bō lā jī
抹 帚 拖 玻 桶 圾 垃
三、字词句运用。
1.这些都是表示“笑”的词语,小组读这些词语,画出不认识的生字,查工具书或向别人请教。然后小组同学互读。在读的过程中,根据词语的意思做出相应的表情,从而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汇报交流。(课件出示)提示:微笑:略带笑容。
造句:老师面带微笑地站在那里。
/ 3
狂笑:放纵地开怀大笑。
造句:他听到这个消息,止不住狂笑起来。
傻笑:傻傻的笑,难以控制的一种笑的表情。造句:他坐在那里,一直嘿嘿傻笑。笑眯眯:指微笑时上下眼皮稍稍合拢。造句:这个老爷爷笑眯眯的,很慈祥。笑呵呵:形容笑的样子。
造句:他整天笑呵呵的,乐观极了。眉开眼笑:眉头舒展,眼含笑意。
造句:看到可爱的孙子,老奶奶眉开眼笑的。破涕为笑:一下子停止了哭泣,露出笑容。造句:他逗得小妹妹破涕为笑。哈哈大笑:形容开怀地大笑起来。造句:这个笑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捧腹大笑:用手捂住肚子大笑,形容遇到极可笑的事情。造句:这个笑话让大家捧腹大笑。
2.猜一猜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我们认真观察这几个加点的字,你能猜出它们的读音吗?如果不知道读音,我们可以通过查字典来解决。
摸读mō :意思是用手摸索事物。翻读fān :变动位置,改变。焕读huàn :光亮,鲜明。例读lì :可以做依据的事物。测读cè :用仪器来量。血读xuě:鲜血。
师:我们在读这些字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规律,那就是前面四个字的读音和它们的组成中的一部分相同或类似。你们知道这样的字叫什么字吗?这叫形声字。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形旁,表示意义,一部分是声旁,表示读音。了解了这种组字方法,我们就可以认识很多字了。(课件出示)
3.写话。
(1)教师解读本次写话主题:同学们,我们很喜欢小动物,如果你可以养一只小动物,你打算养什么?写写你的理由。
(2)写话构思:我们写小动物的时候,首先要抓住小动物的样子,写出其外貌特点,然后再介绍它的生活习性,语言要生动活泼。还要注意理由要合情合理。(课件出示)
(3)同学之间针对自己的写话内容进行讨论交流(4)将自己讨论交流的内容写成习作。4.书写提示。(课件出示)
劝 蛙 根 积 转 炒(1)教师进行书写提示:
这几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有些字做了偏旁,某些笔画的大小和形态就要发生变化。如,劝中的“又”的捺笔要变成点;蛙的“虫”要把横变成提,而且要写得短些;根的“木”的捺笔要写成点,而且要短些;积的“禾”的捺笔要写成点而且要短些;转中“车”的横笔要写成提;炒中“火”的捺笔要写成点。
(2)学生练习,描红。
/ 3
四、情境导入。
同学们,人的一生会犯很多错误,面对错误,我们该怎么办呢?古人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现在让我们学习几条这方面的名言吧。
1.借助拼音读这些名句。
2.用自己的话谈谈对这些名句的理解。(课件出示)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
意思是:见了善行要追随,有了错误要改正。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转》
意思是:哪有一个人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而能改正,没有比这再大的好事了。闻过则喜,闻善则拜。----------《孟子》
意思是: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高兴,听到别人有教益的话就拜谢。
师:我们明白了这些名句的意思,细细品味起来真是有道理。现在我们知道该怎样面对错误了吧?希望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们能做到上面这几点。
五、阅读《月亮姑娘做衣裳》
同学们,你们注意过月亮的变化吗?有时,它有时像眉毛、有时像镰刀、有时像核桃、有时像圆盘。月亮姑娘想做衣裳,裁缝师傅应该怎么办?就让我们走进这篇文章去看一看吧。(课件出示)
1.默读第1.2自然段。
这个时候,月亮姑娘长得怎么样?为什么要做衣裳?能穿上衣裳吗?为什么?
看来裁缝师傅得重新给她做一件,让我们接着看下面的故事,这次她能穿上吗? 2.大声朗读3----4自然段。
师:裁缝师傅又给月亮姑娘做了件衣裳,月亮姑娘穿上了吗?为什么?
自由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在读的过程中抓住关键词,并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这样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课件出示)
3.听最后一个故事。
师:这次有没有成功呢?为什么?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习了名言,还听了月亮姑娘的故事,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听到了有趣的故事。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多多积累,去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后记:
/ 3
第五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后反思
口语交际习作七教学反思 本次“口语交际习作”,学生通过回忆生活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人,能在头脑中再现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并能准确把握人物的特点,学习运用动作、语言、外貌描写等方法写人,力求突出人物的特点,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口语交际习作七教学反思
1交流本组课文中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
2.交流学习和运用描写人物方法的心得体会。
3、让学生积累描写人物的各类词语;了解成语“入木三分”的来源和含义。
4、引导学生交流在课内外学习中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对描写人物的看法。
《回顾拓展七》教后反思
1交流本组课文中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
2.交流学习和运用描写人物方法的心得体会。
3、让学生积累描写人物的各类词语;了解成语“入木三分”的来源和含义。
4、引导学生交流在课内外学习中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对描写人物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