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的经济发展思想及其现实指导意义
马克思的经济发展思想及其现实指导意义
摘要:重视和挖掘马克思的经济发展思想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理论支持。马克思关于经济发展的二重性、协调性、比例性、效率性、可持续性等全面、科学的经济思想,客观上要求我们从重视人与社会全面发展、重视节约社会总劳动时间、重视各生产部门的比例性和协调性、重视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发展;发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1)03-0014-05
经济发展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古典政治经济学将经济发展作为研究核心,内容涉及“富国裕民’等主题及劳动、分工、资本积累等手段的研究,也是现代经济学关于经济发展思想的源头。但在后来的演化中,西方经济学开始局限于以生产函数技术分析为基础,忽视动态分析的经济增长理论。针对二战后众多发展中国家发展的现实,许多经济学家拓展了经济发展的内涵,但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研究框架基础上的经济发展理论仍难以应对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的发展难题。然而长期被人们忽视的是,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基础上,已形成了丰富的经济发展思想,这应成为我国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要的理论支持。
一、国内探索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的三种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提供了关于经济发展问题研究的丰富素材,国内学者对我国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包括运用马克思主义或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探索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发展思想。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者在探索经济发展时大多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研究对象,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问题时探索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近年来,国内学者对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的探索从研究方法的差异上主要可划分为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主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方法和逻辑,以柳欣、王璐等为代表。他们认为,马克思用建立在社会关系之上的社会剩余分析方法来论证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柳欣认为,马克思在继承斯密、李嘉图分析传统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的总量理论体系来解释资本主义现实经济关系,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第二种模式主要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分析逻辑,以孟捷、赵峰等为代表。孟捷以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产品创新是推动长期经济增长的唯一重要力量”为假设,认为马克思主义资本积累理论存在逻辑上的缺陷,探索了如何在考虑产品创新的基础上重新构造马克思主义的资本积累理论模式,以进一步完善马克思的经济发展理论。赵峰认为,马克思在其经典著作中不仅探索了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而且敏锐地发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增长过程中所包含的深刻矛盾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他借用新古典经济学均衡思想,通过对前提假设、基本结论和劳动分工理论的探讨,将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转换成马克思主义增长理论的基本模型,论证的结论是:劳动分工是马克思再生产的前提,同时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分工是矛盾的统一体,三者统一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历史的矛盾运动过程中。第三种模式是运用演化经济学的分析模式,主要以贾根良为代表。贾根良认为,亚当?斯密开创的经济发展理论包括经济均衡和经济演化两部分,前者经过李嘉图、马尔萨斯、约翰?穆勒等人的发展,形成了以报酬递减规律为基础的新古典经济学,其分析特点主要是,“经济学家们看问题的出发点通常基于三项基本假定:经济人(给定)的偏好、生产技术和制度约束、可供使用的资源禀赋……(研究)人们如何在给定的机制下相互作用,达到某种均衡状态。”后者经由马克思发展形成了经济演化的路径。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看作是一个动态的不均衡过程,他以分工概念为基础深入分析了技术变迁,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来自于技术变革和企业重组的竞争,在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目的和动机下,形成了资本主义长期的增长潜力,通过不可逆的、虽非长时间持续出现但却以审慎步骤进行的技术变革和创新,走向不均衡和不平衡。因此,马克思提出了一个报酬递增导致资本主义内在演进的宏大理论体系。国内学者借鉴各种经济学思想和方法对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进行探索,推动了人们对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的重新认识。但如何将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相结合是当前我国经济学理论界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全面充分理解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的科学内涵是突破这一重大课题的前提。
二、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明确表示,“我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因此,马克思的经济发展思想从横向看是关于资本主义的生产、交换、消费和分配的运动规律,从纵向看是关于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发展过程和趋势的规律,从总体看是关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思想。马克思的经济发展思想内涵博大精深,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经济发展的二重性思想
二重性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也是对现实经济现象、经济过程的客观反映。“马克思方法的精髓是应用唯物辩证法揭示客观世界普遍存在的矛盾二重性学说”,“矛盾二重性不仅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而且存在于构成客观事物的要素之中。”具体来说,商品生产的劳动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也决定了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之上的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二重性:一方面是一般的劳动过程,是使用价值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运动过程,另一方面是价值形成和价值增值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运动过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二重性表现在:一方面是创造社会财富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是社会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演进的过程。社会生产二重性的内在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也决定了其发展趋势。马克思运用二重性原理论证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首先,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表现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机制是社会分工协作与技术进步相互作用:一方面,分工促进了工场手工业的产生,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又促进了机器大工业的产生;另一方面,企业内分工与社会分工的相互促进导致了产业和社会结构的演进,内在地蕴含了规模报酬递增的生产力发展机制。其次,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受社会生产关系制约的特征。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分工和技术发展过程受制于资本增值的根本目的和动机。资本追求增值的目的和外在竞争压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中的社会分工和技术进步,体现为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竞争和创新机制,而这一矛盾又决定了资本积累机制。再次,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二重性的内在矛盾既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力,也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 不稳定性甚至经济危机的趋势。一方面,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结构下,由于激烈的竞争,单个资本获取的超额剩余价值都是暂时的,追求长期超额利润的动机决定了资本集中和形成垄断的趋势,在现象上表现为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阶段的发展,而垄断意味着社会资源的社会化控制及更多的社会劳动生产力成为资本的生产力。另一方面,资本集中随着技术进步和创新不断增多,资本的有机构成也不断提高,平均利润率趋于下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手段与经济发展目的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这些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形态会呈现出不稳定和稳定交替的现象,甚至导致经济危机等经济周期现象。
(二)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比例性思想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并论证了“资本主义不协调发展”的命题,发现不协调发展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同时探索了关于现代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规律问题。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比例性的论证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在微观层面上,马克思主要从单个生产者出发进行论证。第一,单个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协调性和比例性是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决定了单个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协调性和比例性。商品中凝结的劳动能否得到社会认可,一方面取决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取决于商品中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生产部门进而在各种商品生产上的配置比例,这一客观要求贯穿于商品经济的各个层面和整个过程。第二,单个企业资本或部门资本运动的协调性和比例性。这一客观要求贯穿于单个资本或部门资本运动的全过程。具体来说,企业资本生产中使用价值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投入的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总劳动时间分配的比例与协调问题等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微观层次上对比例性、协调性的客观要求。产业资本运动要依次经过三个阶段,与此相适应,资本职能形式必须依次从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再转化为商品资本。在这一过程中,资本必须依据社会客观的需要比例划分为三种形态,分配于三个阶段上。如果背离产业资本循环三个阶段和三种形态变化的比例性和协调性的客观要求,或在某个阶段、某一职能形态上发生阻碍、中断,都无法实现资本价值增值的目的,从而否定其自身的存在。资本周转理论则论证了单个资本在生产与流通过程中受到劳动时间配置的比例性和协调性的客观约束。从宏观层面看,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被认为是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最集中的体现。马克思通过划分两大部类及对两大部类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的分析,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经济发展思想。主要包括:第一,社会总资本各组成部分比例分配的客观性。第二,社会总资本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的实现是整个社会总资本生产的平衡性和持续性运动的前提。马克思强调了整个社会总产出与总需求在使用价值量上的协调和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个生产部门与生产单位之间配置的比例性要求,这一规律是通过资本流动来实现的,内生于资本增值的本质。
(三)经济发展的效率性思想
马克思经济发展的效率性思想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对社会总劳动时间的节约性使用,即社会关系意义上的劳动的有效率使用。马克思认为,在商品经济中,能体现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社会属性的只能是人们凝结在商品中并通过商品交换体现出来的抽象劳动。因此,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经济思想中关于有效使用劳动的含义就包括两个方面:节约社会劳动时间及增加生产性劳动的同时减少非生产性劳动。马克思认为,商品经济存在着节约劳动时间的机制,这就是价值规律,即商品生产的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劳动时间的差别决定了商品生产者经济利益及其在竞争中的地位,所以商品生产者通过技术创新来降低个别劳动时间并扩大生产规模,以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规避不利的竞争地位。而且降低劳动成本、节约使用劳动时间也是资本增值的内在要求,包括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以获得超额剩余价值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机制、资本不断积累导致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等机制在内的节约机制、资本循环过程中通过对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节约来实现资本增值的机制等。同时,马克思在批判亚当?斯密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基础上,形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的概念。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条件下的生产性劳动,“是作为使资本能够形成剩余价值,因而能够表现为资本,表现为自行增值的价值的因素来为资本服务的劳动。”反之,则是非生产性劳动。马克思是从生产关系意义上区分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对非生产性劳动的增减完全取决于资本增值的目的。随着社会分工的日趋复杂化,信息和知识等资源的经济特性越来越明显。非生产性劳动也越来越成为利润增加的一个重要领域。按照劳动价值论思想,一些非生产性劳动成为不必要的劳动时间浪费,既增加了社会物质资源浪费,也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违背了经济发展的效率原则。
(四)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思想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分析是辩证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看,资本主义社会总的发展趋势是在内在矛盾的推动下可持续性与不可持续性的交替过程,但最终的趋势是不可持续、甚至趋于崩溃。具体来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是一个随着生产力发展而历史局限性逐渐累积的过程。资本增值的本性促进了技术进步和创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积累,推动了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人的发展,这体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但另一方面,资本积累规律也决定了其后果,即资本家的财富积累与工人阶级贫困的大规模积累共存,最终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同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服从于资本获取剩余价值的根本目的,因此,对自然资源的无止境攫取、对生态环境破坏的漠视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必然产生的不可持续现象。
(五)经济发展的动态性思想
经济发展的动态性思想与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是马克思对经济发展思想的重大贡献。迄今为止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对经济发展的分析都是以强调静态均衡为特征,反映了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机械的、静态的和封闭的世界观。而马克思的经济发展思想建立在唯物辩证法基础之上,是用发展变化的观点与方法来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马克思经济发展的动态性思想主要体现在:第一,马克思是用历史的和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看待资本主义经济现象和过程。马克思在批判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时指出,“只要它(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把资本主义制度不是看作历史上过渡的发展阶段,而是看作社会生产绝对的最后的形式,那就只有在阶级斗争处于潜在状态或只是个别的现象上表现出来的时候,它还能够是科学。”第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是在内在矛盾推动下的动态演变过程。第三,从总体上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总是在内在基本矛盾
作用下,呈现出“危机――萧条――复苏――高涨”的周期性动态特征。
三、运用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指导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尽管马克思关于经济发展的思想都是针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但马克思研究经济学的最终目的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因此,马克思关于经济发展的科学思想完全可以用来指导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伟大实践。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但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机制仍未形成。因此,只有以马克思关于经济发展的科学思想为指导,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有可能取得成效。
(一)兼顾生产力发展和人与社会的全面进步
按照马克思经济发展的二重性思想,经济发展不仅是生产力的发展,也是社会关系的发展,而后者更强调人的发展。因此,科学发展既要强调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特殊矛盾,又要重视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相结合。当前,我国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机制及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制度已基本确立,但这一体制需要不断结合我国新的社会实践和时代特征进行完善。因此,一方面要强调发展,继续通过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继续深化改革,不断推进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和城镇化进程,创造更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要重视发展内容的全面性、发展结构的协调性、发展趋势的稳定性,关键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推动人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当前,主要的任务是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借鉴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继续通过深化改革化解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建立起大多数人参与经济发展进程、大多数人民群众受益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重视节约社会总劳动
目前,很多学者强调的有效率使用资源是指包括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在内的各种资源,这些资源的有效使用是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由相对价格表示的稀缺性来提供信号以引导资源配置的。与这些资源本身的供给量、经济体系需求量密切相关的是一种纯粹技术上的表达,与社会制度没有关系。这种效率思想无法科学说明经济现象和经济运动的本质。马克思强调经济发展要节约社会总劳动的思想是建立在社会关系分析的基础之上,其节约社会总劳动是指整个社会劳动者劳动效率的提高,要尽量减少非生产性劳动的浪费。因此,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方面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节约社会劳动时间的机制,另一方面要加强规范和引导,减少如商品广告营销、过度包装、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等非生产性劳动,将经济发展真正转变到依靠提高产品质量及产品技术含量的路径上来。
(三)重视各生产部门的比例性和协调性
马克思指出,整个社会劳动时间按照社会分工在各部门的按比例配置是制约整个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客观规律。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市场按照价值规律有效配置资源的机制已经充分发挥作用,但同时,包括产能过剩、重复建设、粗放式发展模式等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矫正,这说明市场经济在解决经济发展方式上是失灵的,因为市场机制存在着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所面临的信息问题,存在着激励制度的严重缺陷等。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除了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和机制外,更要重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加强规划和引导,特别是通过法治建设、科学的规划决策机制和程序的建设及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来提高宏观调控的效率,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比例性和协调性。
(四)重视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马克思认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是由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内在地决定的,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等不可持续的现象是由资本关系及资本全球化本性决定的。因此,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要注重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形成资源节约、保护生态环境的市场化补偿机制和社会补偿机制,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形成经济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长久机制。
参考文献:
[1][2]贾根良,发展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23,37
[3][7]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8-11,16
[4]杨志,论资本的二重性――兼论我国公有资本的本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1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I)[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423
[6]贾根良,西方异端经济学主要流派的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5
[8儿美]塞缪尔?鲍尔斯,理查德?爱德华兹,弗兰克?罗斯福理解资本主义:竞争、统制与变革(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7
[9]杨文进,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经济增长之道――兼论“节约悖论”的破解[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责任编辑:杜磊)
第二篇: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发展的现实指导意义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发展的现实指
导意义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在继承和发展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阐述了关于劳动创造价值或价值来源于劳动的科学理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实质是把价值归结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虽然是从对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分析中得出的结论,但他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中阐述劳动价值论时,研究的却是商品生产的一般,而不是特指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他认为,只要存在商品生产,不管是在什么社会制度下,价值都是由劳动创造的,而且只有抽象劳动才能创造价值。可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揭示的是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 规律,与社会制度的性质没有关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仅适用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而且也必然适用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在社会大生产条件下,整个社会的有计划按比例生产是商品价值得以实现的条件,商品必须通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才能实现其价值。尽管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所反映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不同,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仍然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仍然起作用。在没有政府介入的情况下,市场经济的自发运行会出现失灵现象。比如,市场不能有效解决经济总量平衡问题、外部不经济问题、经济结构平衡与优化问题、垄断问题、社会公平问题,以及市场调节的滞后性和盲目性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等问题。所以,政府必须从经济运行的全局出发,运用财政、货币等手段对国民经济从总量和结构上进行调节、控制和引导,以期实现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有计划按比例生产,合理调整利益格局,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劳动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它总是一种人的体力与脑力共同作用的活动。然而劳动的具体形式却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原始形式的劳动是体脑不分的,后来由于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开始分离。商品经济出现后,创造价值的劳动与非创造价值的劳动即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相分离。时间推移到今天,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又各自衍生出多种形式,甚至还出现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离与重合、创造价值劳动与非创造价值劳动的交叉与衔接的现象,以至于有人将劳动只区分为直接生产劳动与间接生产劳动两类。科技革命尤其是知识经济的出现,使得劳动所具有的新特点更加显著:一是产品生产过程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体力劳动的付出越来越少。主要原因在于直接生产过程之外的体现在机器设备、原材料、生产工艺等上面的科学技术创新即科技劳动大大增加了;二是产品生产过程的内外关系愈益复杂化,管理的难度愈来愈大,从而管理劳动的作用更加突出;三是产品生产过程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对外依赖增强,因而为产品的直接生产提供服务的各种劳动如提供信息、咨询、审计、评估、认证、广告、经纪及交易服务等越来越多和越来越重要。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要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限;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经济学说史上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崇高的历史地位,是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的统一。但任何先进的科学理论,都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因而必须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作为科学的理论,必须结合新情况与时俱进,不
断进行丰富和发展,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和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永不枯竭的理论之源。
第三篇:毛泽东思想对于大学生的现实指导意义
毛泽东思想对于大学生的现实指导意义
摘 要:长期以来,毛泽东思想已深深地根植于中华大地,渗透到中国人民的思想意识和思维方式之中。在当今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毛泽东思想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大学生群体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中国的希望寄托在当代大学生的身上。大学生学习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研究新问题,解决新情况,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现实意义;大学生
恩格斯在评价马克思时说,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是这丝毫不排斥人民对于杰出个人的尊敬,而尊敬当然不是迷信,不是把他当作神。所以,对于毛泽东同志个人功绩,我们应当结合具体事实和当时的形势给予历史性的辨证评价,即对于他个人的优点和正确观点,我们加以肯定,对于他个人的缺点和错误观点,我们要采取批评的科学观。正如孔子所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他的错误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这是极“左”思想、个人专断思想和个人崇拜观念导致的。
不能因为他的这一历史性错误,我们就全盘否定毛泽东思想,因为毛泽东个人思想和毛泽东思想是两个不同概念。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事,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一、实事求是
1、实事求是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
(1)内涵: 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即从“实际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2)基本要求: 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第二,理论联系实际,即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第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二、群众路线
1、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与基本要求
(1)基本内涵: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第一、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第二、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 第三、相信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第四、虚心向人民学习。
2、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有无群众观点,是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
三、独立自主
1、独立自主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
(1)基本内涵 无产阶级革命首先需要各国无产阶级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搞好本国的革命事业。
(2)基本要求: 第一,各国无产阶级首先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搞好本国的革命事业。第二,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的同时,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不闭关自守,不拒绝可能得到的援助。既反对别国对中国的干涉和侵略,也坚决反对任何国家对别国的侵略和干涉。自力更生和争取外援是辩证统一的。
2、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
四、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有机统一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体现在毛泽东思想的全部科学著作中,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实践活动中。
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毛泽东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中国的希望寄托在大学生身上。在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毛泽东思想仍然有强大的生命力。大学生学习毛泽东思想是坚持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和全面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是坚定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发展社会主义中国的要求;是理解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继续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要求;是在当前形势下解决新问题的要求。
(一)学习毛泽东思想是坚持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和全面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学习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不但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而且还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庞大的科学体系,它覆盖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
义三个组成部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国防、外交等各个方面。学习这一思想体系,可以使大学生接触到广泛的人文社科知识,丰富大学生的文化修养,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提高了,有利于他们学习专业知识,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供思想保证和文化基础。他们“为革命学习科学文化就应该越加自觉,越加刻苦。”在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通过对这一思想体系的学习,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学习毛泽东思想是坚定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需要
邓小平曾指出:我们能够取得现在这样的成就,都是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是分不开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学习毛泽东思想就不能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不能正确地认识中国共产党。总之,我们今天学习毛泽东思想是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
(三)学习毛泽东思想是理解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毛泽东同志出色成功地进行了这件特殊困难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比如在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关系上:毛泽东思想为我们党建立了这样一套共同语言,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全党都认同了。邓小平理论就是用毛泽东思想所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共同语言来讲问题。可见,不学习毛泽东思想就不能真正地把握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四)学习毛泽东思想是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党的一些方针政策,有了一些新变化,但是基本的方面都是在毛泽东时代建立并发展起来的。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通过学习毛泽东思想,可以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掌握毛泽思想的主要内容,可以帮助大学生增强全面正确的理解和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
(五)学习毛泽东思想是在当前形势下解决新问题的需要
毛泽东思想没有过时,并且永远不会过时。毛泽东思想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说。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因此,在当今时代,我们要学习用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对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来说,其精神支柱首先来自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所倡导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作风,所培育的实事求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精神,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全国人民的心理上引起巨大的共鸣,培养了几代中国人民,成为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振兴中华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动力。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具有较高素质的大学生将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教育他们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树立远大理想,坚持拥护党的领导至关重要。中国所走的道路是前无古人的,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只有让大学生了解中国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与现实意义,结合中国发展的客观实际,才能不断探索出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第四篇:论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及其指导意义
论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及其指导意义
关键词:对外开放,邓小平理论,经济,国际市场
内容摘要:实行对外开放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在科学总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顺应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提出了一系列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政策与构想。邓小平同志的这一重要思想,不仅是我国近20年对外开放的指导思想,而且对于我国在新世纪中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一、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确立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4页。)这是邓小平同志对当代世界开放性特征的高度的理论概括。当代世界就其经济内容而言是开放的世界或开放的经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国际间的经济交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在自给自足占统治地位的自然经济中,经济交往的规模和程度十分有限,交换在经济生活中还不占重要地位。只是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之后,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出现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商品经济才居于统治地位。资本主义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分工的扩大,进而形成突破国家和地区界限的国际分工;国际分工又加深国际间的经济联系,从而形成了世界市场;在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资本的国际化。如同马克思所说:“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6页。)形成了世界性的经济联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纳入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社会化大生产的规模空前扩张,生产要素的配置扩大到整个世界范围,世界各国的经济获得了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难以想象的大飞跃和大发展,世界进入了一个以国际经济活动为舞台的发展阶段。在这样的国际经济社会背景下,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兴衰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能否面向国际市场,能否积极地发展同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无论哪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封闭的、与世隔绝的状态下求得经济的繁荣与发展。这是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必然要受到本国的自然资源、产业结构和资金技术等条件的约束。即使是一个资源丰富,实力强大的国家或地区,也不可能拥有本国和本地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一切资源,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国际间的商品流动、资本流动、技术流动和劳务流动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整个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因此,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将自己置身于国际经济格局中来加快发展本国经济。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把握这一历史潮流,明确指出:“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90页。)对外开放是国际分工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邓小平在总结我国历史上及建国后前30年的闭关自守导致落后的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要实现现代化,要赶超发达国家,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必须通过对外开放,获取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各种资源,利用好国内外市场,形成自己的优势,确立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战略地位,才能加快我们的发展速度。他说:“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就要善于学习,大量取得国际上的帮助。要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先进设备,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3页。)他还说;“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7页。)
实行对外开放首先在于利用国外资金,以弥补我国现代化建设资金之不足。我国的现代化是赶超型的现代化,具有明显的高起点、高速度、高目标的特征,引进大量的国外先进技术并加以消化吸收是我国现代化成功的关键,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来保证。而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资金除了依靠国内的积累之外,还需要利用国际市场进行积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仅在引进国外资金方面迈开很大的步伐,通过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间接投资以及利用外国政府贷款等形式,引进巨额的外国资金和海外资金,同时还通过出口大量的劳动密集和劳动技术密集型产品,获得了巨额的外汇,为现代化积累了大量的资金。
其次是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加快培植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高低,取决于技术水平的高低和产业结构的高度。作为赶超型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加以消化吸收,并以较快的速度赶上世界技术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购买技术专利、合资经营、合作经营以及允许外资独资经营等方式,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培植起许多高新技术产业,增强了这些产业及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可见,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节省了时间和资源,加速了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再次是利用国际间的交往以获得更多的经济信息。当今时代是信息的时代,谁掌握了丰富的信息,谁就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谁就能把握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政治的走势。邓小平同志指出:“实行关闭政策的做法对我们极为不利,连信息都不灵通。现在不是讲信息重要吗?确实很重要。做管理工作的人没有信息,就是鼻子不通,耳目不灵。”(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06-307页。)对于政府决策者和企业管理者来说,做出一项重大决策,都必须掌握充分的信息,并以此来判断国际市场的变动和竞争对手的动向。因此,应该通过对外开放,在国际交往中积累、收集和整理世界经济的信息,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服务。
二、根据经济体制创新的需要,大力推进对外开放
党的十四大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发达的商品经济,它不可能在封闭的环境中建立,只能在开放的环境中形成。它不仅要求有统一的国内市场,而且还要求同国际市场相联系,从而使商品、资金、技术、劳务和信息等要素在国际间流动,参与国际分工,并利用国际分工以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经济效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客观上要求我们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政策。
我国是在经济社会比较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的,没有经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市场的发育程度很低,市场机制还不完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要改造我们传统的经济体制并建立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市场体系。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经验,了解和掌握资本主义市场机制运行的规律,规避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弊端,趋利避害,逐步建设比较完善的国内市场体系。对外开放为我们了解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及其机制运行的规律,尽快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提供了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吸取世界各国培育市场体系的经验和教训,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市场体系,包括比较完善的商品市场和劳务市场,逐步建立包括金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在内的生产要素市场,并逐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任务是按照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改革企业的财产制度和组织形式,从而以规范化的公司制形式对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根本性的改造,使之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企业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为实现企业改革的这一目标,我们必须通过对内对外开放,逐步地拆除地区间和国际间的各种市场藩篱和贸易壁垒,促使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断扩大,促进企业进入市场尤其是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市场的竞争,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与此同时,改革开放还使我国的很多企业了解和学会了利用国际通用的规则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利用国际上通行的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利用各种国际标准来确立企业的形象,提高企业的信誉,促进了企业的成长和壮大。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学习和借鉴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管理国民经济、调控市场机制方面的经验,从而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市场经济发源于资本主义国家,且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西方国家在对市场机制的作用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和全面的了解的基础上,结合各国的国情来建立政府的宏观调控体系,以缓和市场机制的自发性和盲目性的破坏作用,保证国民经济的平稳有效运行。自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性特大经济危机之后,为了缓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及其破坏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建立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宏观调控体系,采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及其他多种经济政策在内的宏观调控手段,调节国民经济运行,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战后保持了长达1/4世纪的经济长期繁荣。资本主义国家调控市场的各种严密的法规、宏观经济调控方法以及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各种配套措施,对于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提供了有益借鉴。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并从实际出发,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宏观经济管理方法。实施了一系列以抑制通货膨胀、保持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得明显的成效,不仅保证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同时还保持了国民经济的高增长。
第五篇:论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及其指导意义
论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及其指导意义
论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
及其指导思想
班级:地质10-7姓名:张白扬学号: 05102173指导教师: 张建英学院: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引言
实行改革开放,是我党的一大创举。它对我国乃至于整个世界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那么在新世纪里,如何认识和运用这一伟大构想那?
正文
实行对外开放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在科学总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顺应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提出了一系列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政策与构想。邓小平同志的这一重要思想,不仅是我国近20年对外开放的指导思想,而且对于我国在新世纪中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一、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确立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4页。)这是邓小平同志对当代世界开放性特征的高度的理论概括。当代世界就其经济内容而言是开放的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国际间的经济交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如同马克思所说:“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6页)形成了世界性的经济联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纳入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社会化大生产的规模空前扩张,生产要素的配置扩大到整个世界范围,世界各国的经济获得了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难以想象的大飞跃和大发展,世界进入了一个以国际经济活动为舞台的发展阶段。无论哪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封闭的、与世隔绝的状态下求得经济的繁荣与发展。这是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必然要受到本国的自然资源、产业结构和资金技术等条件的约束。因此,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将自己置身于国际经济格局中来加快发展本国经济。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把握这一历史潮流,明确指出:“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90页。)对外开放是国际分工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邓小平在总结我国历史上及建国后前30年的闭关自守导致落后的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要实现现代化,要赶超发达国家,必须实行对外开放。他说:“要实现四个
现代化,就要善于学习,大量取得国际上的帮助。要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先进设备,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3页。)他还说;“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7页。)实行对外开放首先在于利用国外资金,以弥补我国现代化建设资金之不足。我国的现代化是赶超型的现代化,具有明显的高起点、高速度、高目标的特征,引进大量的国外先进技术并加以消化吸收是我国现代化成功的关键,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来保证。而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资金除了依靠国内的积累之外,还需要利用国际市场进行积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仅在引进国外资金方面迈开很大的步伐,通过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间接投资以及利用外国政府贷款等形式,引进巨额的外国资金和海外资金,同时还通过出口大量的劳动密集和劳动技术密集型产品,获得了巨额的外汇,为现代化积累了大量的资金。
其次是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加快培植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高低,取决于技术水平的高低和产业结构的高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购买技术专利、合资经营、合作经营以及允许外资独资经营等方式,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培植起许多高新技术产业,增强了这些产业及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可见,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节省了时间和资源,加速了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再次是利用国际间的交往以获得更多的经济信息。邓小平同志指出:“实行关闭政策的做法对我们极为不利,连信息都不灵通。现在不是讲信息重要吗?确实很重要。做管理工作的人没有信息,就是鼻子不通,耳目不灵。”(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06-307页。)当今时代是信息的时代,谁掌握了丰富的信息,谁就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谁就能把握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政治的走势。因此,应该通过对外开放,在国际交往中积累、收集和整理世界经济的信息,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服务。
二、根据经济体制创新的需要,大力推进对外开放
党的十四大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要求有统一的国内市场,而且还要求同国际市场相联系,从而使商品、资金、技术、劳务和信息等要素在国际间流动,参与国际分工,并利用国际分工以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经济效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客观上要求我们进一步扩大对
外开放,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政策。
我国是在经济社会比较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的,没有经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市场的发育程度很低,市场机制还不完善。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经验,了解和掌握资本主义市场机制运行的规律,规避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弊端,趋利避害,逐步建设比较完善的国内市场体系。对外开放为我们了解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及其机制运行的规律,尽快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提供了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吸取世界各国培育市场体系的经验和教训,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市场体系,逐步建立包括金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在内的生产要素市场,并逐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任务是按照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改革企业的财产制度和组织形式,从而以规范化的公司制形式对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根本性的改造,使之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企业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与此同时,改革开放还使我国的很多企业了解和学会了利用国际通用的规则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利用国际上通行的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利用各种国际标准来确立企业的形象,提高企业的信誉,促进了企业的成长和壮大。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学习和借鉴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管理国民经济、调控市场机制方面的经验,从而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资本主义国家调控市场的各种严密的法规、宏观经济调控方法以及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各种配套措施,对于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提供了有益借鉴。我们从实际出发,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宏观经济管理方法,并实施了一系列以抑制通货膨胀、保持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得明显的成效,不仅保证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同时还保持了国民经济的高增长。
我国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努力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政策,逐步形成大开放格局。我们要把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把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放到世界经济的大格局和国际市场的大背景之下,纳入世界经济的大循环之中。在邓小平大开放思想指导下,我们不仅能够汲取各国的长处以弥补自己的短处,加快我们的经济发展,而且还可避免国民经济受一个
或某几个国家支配、摆布,确保我们的对外开放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得以继续,保持对外开放政策的长期性。
三、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开放型经济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国民经济素质提高。”其基本要求就是要实行一系列更为开放的措施,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们更要继续以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为指导,以积极的态度,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展开放型经济,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一是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利用外资,合理引导外资投向,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利用外资是实行对外开放、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途径。邓小平同志说:“现在搞建设,门路要多一点,可以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华侨、华裔也可以回来办工厂。”(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56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为改善外商投资环境作了许多努力,为外商投资企业创造了较好的投资环境。并制定实行了一系列为外商投资提供法律保障的法规和政策,利用外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对外资的优惠政策要由原来的以地区性差别优惠为主转变为以产业差别性优惠为主。从而促进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和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是实施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出口贸易战略。首先是以质取胜战略。我们不能长期依赖“价廉质低”的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而是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牢牢把握好提高经济效益这一中心环节,下大力气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档次。要重视科技兴贸,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尽快实现出口贸易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以量取胜”向“以质取胜”转变。其次是市场多元化战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其基本要求是在继续巩固西方国家和港澳市场的同时,加快开拓发展中国家、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的市场,力争对这些国家市场的出口产品比重逐步有所提高,避免对同一市场的过分依赖,增强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通过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还有利于缓解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所造成的消极影响。
三是实行均衡开放政策,保障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其基本要求是,在加强我国东
部沿海地区和沿边地区对外开放的同时,根据中西部地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有别东部地区的政策,加快中西部对外开放步伐,扩大开放区域,进一步加强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扶持力度,扩大审批权限,优化投资环境,增强内地对外资的吸引力。此外,我们还要实现从浅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循环向深层次参与转变,要更有效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经济循环,使经济循环过程覆盖和辐射各个部门和更加广阔的地域,实现纵深循环,从而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外向度,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实力的提高。
四、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促进国民经济整体质量的提高。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是我国今后相当长时期里的战略任务。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现代化,改变生产力落后状况,是我们所面临的长期性问题。我们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立和发展开放型的经济结构和经济体系,其中包括以制成品出口为主的出口生产体系,对外经济体系、技术引进和推广体系、外经服务和监督体系以及社会信息体系,还包括为它服务的金融、保险、信息、生活、娱乐等第三产业的比重最终应接近发达
国家水平。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要多方面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带动国内出口或合作开发资源;特别是通过推进投资、贸易一体化,组建工、贸、技、银相结合的大型企业集团进军国际市场。此外,还要加快推进我国贸易自由化进程,应当根据开放型经济的要求来重新审视我们的贸易政策指导思想,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体机制。我们应当尽早实现从外贸企业的审核制度向登记制度的转轨,让国内具有实力的企业尽早进入国际市场。适应贸易自由化的要求,应当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分步骤地把进口关税降低到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与此同时,进一步放宽外汇管制,逐步开放外汇市场,把我国经济逐步融入当代世界经济体系。
希望我国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并扩大对外开放,从而继续飞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