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合法性危机与当代政府权威的重塑 - 终(本站推荐)
目 录
摘要...............................................................................................................................................2 关键词...............................................................................................................................................2 Abstract............................................................................................................................................2 Key words........................................................................................................................................2
一、政府合法性危机.......................................................................................................................2
二、政府权威与政府合法性的关系...............................................................................................3
(一)、政府权威的含义.........................................................................................................3
(二)、政府权威与政府合法性的关系.................................................................................3
1、政府合法性是政府权威的基础.................................................................................3
2、政府权威是政府合法性的深化.................................................................................3
3、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3
三、我国政府权威危机...................................................................................................................4
(一)、我国的政府面临的合法性危机.................................................................................4
(二)、政府合法性危机导致政府权威的下降.....................................................................4
(三)、社会公众对政府认同的下降.....................................................................................4
1、社会公众因期望受挫导致对政府政策认同的下降.................................................4
2、社会财富的不平等导致公众对政府认同的下降.....................................................4
四、我国政府合法性危机的原因...................................................................................................4
(一)、政治转型中现代因素对传统的挑战.........................................................................4
1、我国政府合法性基础的转变.....................................................................................4
2、经济发展后对政治利益的诉求.................................................................................4
3、国外知识的传入.........................................................................................................4
(二)、社会转型中政府的超载及供给能力下降.................................................................5
1、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5
2、政府民意的下跌.........................................................................................................5
3、政府涉外事务的疲软.................................................................................................5
(三)、社会转型中阶级阶层分化带来的结构性不平等的消减.........................................5
(四)、实际运行中公共权力失控导致的政治腐败.............................................................5
1、公共权力的滥用.........................................................................................................5
2、公共权力的个人化.....................................................................................................5
3、公权力的不作为.........................................................................................................5
五、政府合法性加强及政府权威重塑...........................................................................................5
(一)、更新意识形态,建设文化政府.................................................................................5
(二)、调整生产关系,建设富民政府.................................................................................6
(三)、推动政治改革,建设民主政府.................................................................................6
(四)、施行反腐倡廉,建设廉洁政府.................................................................................6
(五)、加强法制工作,建设法治政府.................................................................................6
(六)、加强权力监督,建设阳光政府.................................................................................6
(七)、提高办事效率,建设高效政府.................................................................................6
(八)、加强依法行政,建设强能政府.................................................................................6 结 论.................................................................................................................................................6 参 考 文 献.....................................................................................................................................7 浅析合法性危机与当代政府权威的重塑
【摘要】政府合法性与政府权威对于政府政治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两个内容,政府合法性决定着政府是否得到社会公众的自愿的认可与支持,政府权威则体现着社会公众对政府认可与支持程度的高低。近几年来的群体性事件频繁,这表我国的政府合法性出现危机,政府权威也在弱化。而政府合法性的建设和政府权威的重建也成了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政府合法性;政府权威;社会公众;公权力
On the crisis of legitimacy and authority of the Government of
reshaping contemporary
Abstract: Government legitimacy and political authority of the Government of the Government is very important in terms of two elements,the legitimacy of government determines whether the Government to get public recognition and support for voluntary, Government authority is embodied in the social recognition and support from the public on the government level degree.Frequent mass incidents in recent years , which indicates a crisis of legitimacy of the government , also weakened government authority.The legitimacy of the government building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government authori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government building.Key words:the legitimacy of government;government authority;public;public authority
浅析合法性危机与当代政府权威的重塑
一、政府合法性危机
合法性(legitimacy)是对被统治者与统治者关系的一种内在评价,是对统治权力的尊严性和正当性的自愿认可,这种认可是建立在一系列基础之上的。
让-马克.夸克说过:“合法性即是对统治权力的承认。”这种承认既与现行的宪政制度和法律法规有关,又与社会公众的价值观和评价体系有关。
杰克.普拉诺:“合法性反映了一种认识上的一致,这种一致赋予领导者和国家以权威,合法性也反映了对个别领导者、机构和行为规范的尊重和承认。”
哈贝马斯将整个社会分为文化系统、政治系统和经济系统。政治系统需要投入各种不同的大众忠诚,产出由权力机构贯彻的行政决定。政治系统的投入危机和产出危机分别称为合理性危机和合法性危机。合法性危机表明政治系统在贯彻来自经济系统的控制命令时无法把大众忠诚维持在必要的水平上,或者说用行政的手段无法维持或确立必要社会规范结构,原有的文化系统和教育体系受到了伤害和损害。
合法性危机是一种直接的认同危机,大众由于文化价值观的不同,对行为的认知不同,由此对政府行政系统的决策有不同的表现,有的人表现出不信任,他们对政治冷漠毫不关注,只注重自己的生活休闲。
合法性危机就是被统治者与统治者之间的关系出现裂缝,两者之间的关系非正常化,被统治者对统治者产生不信任和质疑,对统治者的决策不配合甚至反其道而行。统治者失去了被统治者的尊重、忠诚、承认和合作。
如果大多数公众都确信政府的合法性,支持并积极参与政府的作为,那么政府的决策就能比较容易和有效地被施行,并且能得到公众的参与,那么政府作为所需的人力和物力耗费也将减少。“事实上所有的政府,甚至最野蛮、最专制的政府,都试图让公民相信,他们应该服从政治法规,而且当权者可以合法地运用强制手段来实施这些政治法规。”政府合法性问题就是,政府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制度安排及其制定实施的政策,是不是及为什么应该获得社会公众的自愿忠诚和支持的问题。
二、政府权威与政府合法性的关系
(一)、政府权威的含义
政府代表国家行使统治职能和公共管理职能,必须具有权威性。没有足够权威的政府是一个软弱无能的政府,具有足够权威的政府才是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一个好政府。
伯恩斯认为“权威对于国家来说更为重要,因为它是国家权力的源泉和合法性的体现。”
3“权威是‘合法权利’,基于服从是它的职责而产生的自愿服从。”
权威所涉及的是“政治秩序何以持久”的问题,在权力及暴力之外,政治服从的基础是什么?权威是政府凭借非暴力手段使被统治者自愿的接受其统治的能力。政府权威强调的是一个合法政府的影响力问题,政府如何能有效、有能力对社会实施其统治和管理职能,并且得到社会成员的服从、同意及认可。
政府权威是指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同的威望和公信力。
(二)、政府权威与政府合法性的关系
1、政府合法性是政府权威的基础
政府合法性强调的是政府是否得到社会公众的自愿支持与认可。政府代表国家行使统治职能和公共管理职能,它包含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它是一个具有强制性的权力系统。公众的生活离不开政府,与之密切相关,政府的决策和行为应该得到公众的支持和参与。
2、政府权威是政府合法性的深化
政府权威强调的是政府多大程度得到社会公众的自愿认可与支持。这是在已经拥有的基础上的量的增加,政府权威是政府得到社会公众支持与认可程度的体现,政府权威的强弱影响到政府资源耗费的多少。政府权威强,则政府决策与行为所需要的人力、财力、物力就相对较少,反之亦然。
3、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政府合法性与政府权威是不可分割的,二者之间联系紧密。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政府合法性是政府权威的基础,政府权威是政府合法性的深化。作为基础的合法性若不存在,3 则权威无从谈及,若权威弱则合法性基础薄弱。政府权威与政府合法性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
政府合法性与政府权威二者关系紧密,不可独一而在,两者共同体现了政府与社会公众的关系。
三、我国政府权威危机
政府权威与政府合法性相辅相成,我国政府权威危机主要是受到政府合法性的影响。
(一)、我国的政府面临的合法性危机
社会系统所倡导的价值观念或系统的目标超出了它能允许的极限。社会系统无法解决其控制问题。社会的组织原则遭到破坏。时下,我国社会常出现群体性事件,而政府却不能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或是无法做出处理。我国社会各式各样的问题在冲击着政府的合法性。
(二)、政府合法性危机导致政府权威的下降 政府合法性与政府权威相辅相成,作为基础的政府合法性出现危机,政府权威也受到影响。政府合法性出现危机,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出现了裂痕,社会公众对政府的自愿的认同与支持出现了问题。政府出现了认同危机,公众对政府的认同下降,对政府的支持减弱。政府的权威不再像从前那么的强大,政府权威开始弱化,公众对政府的认可与支持程度下降。政府决策和政府作为所需的人力、物力资源增加,政府的消耗大增。
政府权威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与政府合法性相互相成,相互作用。政府合法性出现危机,政府权威也不能独善其身,政府权威会受到政府合法性危机的冲击。政府权威因政府合法性危机而消减。
(三)、社会公众对政府认同的下降
1、社会公众因期望受挫导致对政府政策认同的下降 社会公众的期望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政府为了获得公众的支持往往会会做出一些超前的承诺,然而在现实中却不能或难以即时实现。政府的部分政策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造成现实执行中产生偏差。这种期望和现实的差距,使得公众对政府政策认同下降。
2、社会财富的不平等导致公众对政府认同的下降
中国地域广袤,人口众多。受各种因素所限,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可能相同,地区间发展的差异导致经济的不平衡。人与人之间也不可能同等发展,必定有部分人发展快,部分人发展慢。改革开放后,实行的先东部、后西部,先城市、在农村,先富带动后富的发展战略使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大。社会公众因社会财富的不平等产生的经济地位的差距,而产生对政府认同的下降。
四、我国政府合法性危机的原因
(一)、政治转型中现代因素对传统的挑战
1、我国政府合法性基础的转变
我国政府的合法性基础由个人魅力主导型向法理主导型转变。上个世纪,中国共产党的一系列战争,使得其深入人心,领导者个人的魅力也展露无疑。中国共产党胜利后,新一届的政府也建立了起来,新政府的合法性基础便是领导者的个人魅力。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公众政治意识加强,政治生活水平提高,个人魅力主导的合法性基础受到法理性主导的合法性的挑战,并逐渐向其转变。
2、经济发展后对政治利益的诉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蓬勃发展,经济建设成果显著,相当部分公众的经济地位提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地位的提高,必然谋求政治地位的上升。新的政治利益诉求必然会与旧有的政治格局相冲突,这种冲突会导致新的政治格局的萌生与发展,从而对政府的合法性基础提出新的要求。
3、国外知识的传入
改革开放,不但是“走出去”,而且也“引进来”,引进来的不仅仅是经济的,还有文化的。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引进了不少国外先进的东西,包括技术、方法、理念。国外的政治思想、政治名著也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引进大陆。越来越多的公众关注政治,思考政治,对中国现有的政治格局进行思考。
(二)、社会转型中政府的超载及供给能力下降
1、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我国的政府职能进行相应的转变。全能政府已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政府管得过多、过死、过紧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需要政府进行相应的放权,社会生活需要有非政府介入的私领域。政府需要从管理为主的全能政府向服务政府转变。
2、政府民意的下跌
社会公众对政府有着相应的期望,政府也有着相应的实际作为,而政府作为的实际值与社会公众的期望值之间不是划等号的,两者之间总会有落差。这种落差不但没有随着时间的前进而减少,反而有所增加,这种落差的增大使得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下跌,政府公信下降。
3、政府涉外事务的疲软
近几年来,我国同周边国家由于领土、领海问题时有摩擦。这时相当部分的公众希望政府有一个强硬的态度,甚至希望政府动用军事力量,然而政府总是理性的,往往是通过和平手段解决。政府为了所谓的和平发展,会有一些妥协退让,态度总是温良有足而强硬不够。
(三)、社会转型中阶级阶层分化带来的结构性不平等的消减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然而这种发展却是不平衡的。先东部后西部,先城镇后农村,一部分人先富,一部分人后富,先富带动后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地区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差异加大。随着这种差异的加大,原有的社会阶层受到冲击,有旧的阶层的消失,也有新的阶层的出现。社会阶层的分化使得我国的社会结构出现了不平等,而这种不平等对政府合法性有着负面的消极影响。
(四)、实际运行中公共权力失控导致的政治腐败
1、公共权力的滥用 公权力在运作过程中,必须以其相应的责任为基本保证,责任为公权力设定了一种合同的界限,使公权力的运作成为主体所实施的一种负责精神的行为过程。拥有公权力的人在没有制约的情况下必然形成公权力的腐败。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曾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
2、公共权力的个人化 人才是公权力的实际载体,决定着权力的具体掌握和运用,而作为权力实际的主体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虽然国家有着合理、恰当的机构设置、权力配置,规定了严格的权力使用程序和方法,但公权力主体在实际运用权力中,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不知法不懂法或自身受某种利益驱使,因而滥用手中的权力,出现公权私用,以权谋私,导致公权力的腐败。
3、公权力的不作为 公权力的不作为,是指公权力主体负有某种法定的义务,在应当履行或必须履行的情况下,却拒绝履行的一种行为方式。公权力主体受限于个人的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的高低,时有罔顾法纪,不履行相应的义务和自己的职责,从而导致公权力的不作为。
五、政府合法性加强及政府权威重塑
政府合法性是政府权威的基础,因此政府权威的重塑需要加强政府合法性的建设,要加强社会公众的认同感。我国政府要做到以下几点以加强政府合法性及重塑政府权威。
(一)、更新意识形态,建设文化政府 “政治文化作为长期形成的心理积淀,深藏在人们心中并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乃至支配着5人们的政治行为。”意识形态是对思想观念的实在化。政府要不断地开发和创造新的意识形态资源,建设先进的政治文化。
(二)、调整生产关系,建设富民政府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因经济地位而产生的社会阶层分化严重。政府要调整生产关系,平衡各阶层间的经济发展,缩小各阶层的差别,进而减少社会阶层差别对政府权威的冲减。
(三)、推动政治改革,建设民主政府 政府要获得公众的认同和支持,就要加强政治参与建设,使得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到政府政治之中来,使得公众成为政府政治的参与者。“参与型的政治文化会让人们对政治生活
6给予正面评价,激发人们投身政治的热情。”加强政府的民主改革,使公众积极主动融入政府政治生活,而不是消极的应对。
(四)、施行反腐倡廉,建设廉洁政府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公权力的行使必须在阳光下进行,受到应有的监督。我国的公务员建设相对较为落后,公务员的政治道德水平较低,在使用公权力时,容易出现权力的滥用。因而政府要加大反腐倡廉建设,构建一个廉洁政府,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五)、加强法制工作,建设法治政府 一个良好的社会需要社会公众的维持。政府要加强法制的建设,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作为,不能想当然的为所欲为,要遵从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要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使整个社会在一个良好的秩序内运行。
(六)、加强权力监督,建设阳光政府
权力是一柄双刃剑,有利有弊,利则国民双赢,弊则误国害民。权力的使用应当受到限制,不能对其不加以限制,权力当在一个良好的轨道上运行。要加强对权力运用的监控,避免实际运用中公权力的失控。
(七)、提高办事效率,建设高效政府
政府涉及到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公众的衣、食、住、行都与政府密不可分。公众在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需要政府及时解决的问题,而政府则因为自身机构的冗繁及其工作人员的素质的影响,不能及时解决公众的及时问题。因此要政府进行必要的改进,加强其办事效率。
(八)、加强依法行政,建设强能政府
在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经济体制的今天,经济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相对较高。有的人为了经济利益,而罔顾社会道德,昧着良心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给公众造成生命及其他物质财产的损失。政府对此种行为应加强执法力度,对不法商家加以严惩,树立政府的权威。
我国政府要切实加强新型政府的建设,建设一个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好政府,进而加强政府的合法性和重塑政府权威。使社会公众能够自愿的认可和支持政府,从而减少政府决策和作为所需的人力、物力资源。
结 论
政府合法性与政府权威是政府政治必不可少的内容,近年来我国的政府合法性出现危机,政府权威也弱化了不少,政府决策和政府作为所需也在加大。政府合法性与政府权威逐渐成为我国政府政治的难题和政府的困局。政府合法性的加强和政府权威的重塑对于我国的政府政治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美 阿尔蒙德等著,曹沛霖等译:《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政策》M.上 美 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领袖轮》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美 丹尼斯·.朗:《权力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俞可平:《政治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
刘峰,于军:《政治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2 刘峰,于军:《政治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2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2年版。
345年6月北京第1版。
6年6月北京第1版。
第二篇:中国企业家领导力危机与重塑
中国企业家领导力危机与重塑
http:/// 时间: 2010年07月16日 11:49:00 进入论坛字体设置: 大 中 小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众多知名企业经营困难,劳资矛盾激化。但是当失业问题成为我国强化经济刺激政策的主要“动力”时,沿海地区仍然我行我素地闹起了“民工荒”。与之相呼应的是,白领跳槽频繁的现象也成为我国城市从业者中普遍而严重的现象,遭受社会舆论严重质疑的不仅仅是这些企业,更是对这些企业家的质疑。
有调查显示,与国外企业家相比,中国企业家在“道德”方面的负面性更为突出,其集体社会形象远比国外的同行要低。而与此同时,对企业未来的焦虑、不安、对生活丧失兴趣、缺乏安全感等种种不良情绪似乎对中国企业家群体更情有独钟。
在消费领域,国人对品牌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和品牌的创始人企业家密切相关。而“三聚氰胺”事件直接引发了全行业的集体性灾难,此种情形世界罕见。事实上,中国企业家不仅面临着社会质疑的考验,企业内部危机也逐渐显山露水,已经酿成了一个个分崩离析的“杯具”。
这些最终都指向了一个问题:中国企业家的领导力究竟怎么了?
不确定的明天
对于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苏勇教授认为,这说明我们企业快速成长的阶段,或者说粗糙经营就能够获利的阶段慢慢在过去。以前在企业高速成长的时期,企业依靠非常简单的管理就能够获得可观的利润,这个阶段已经过去了。我们说竞争越来越激烈,国际上经济形势变化也很快,确实也给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压力,比如说今年春节以后的招工难,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这对我们的企业家经营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企业经营面临越来越复杂的环境,需要企业家与时俱进,但另一方面,企业家却变得越来越“脆弱”,甚至有人发出了企业家也是弱势群体的感叹。这很大程度上源于企业家自身的信心失落以及危机感的增强。
“随着国资监管体系的完善,对企业业绩考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导致国有企业体制机制方面的一些弊病暴露得更加充分,这些弊病严重阻碍了国有企业的发展,这也会使国有企业的领导人感受到比以前更加重的压力。所以我们也会看到都或多或少地发生一些状况。”对于国企高管负责人领导力的危机原因,苏勇教授给出了这样的看法,“国有企业的领导人,今天不知道明天。今天在位你是董事长、总经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把你拿掉了,而且这种事可能是没有任何先兆的迹象。或许是因为领导换了,或许是因为其他种种原因。像这种问
题,他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从这方面来说他就很难有把事业长期发展下去的动力。这就造成我们很多国有企业行为都是短期化的。”
苏勇教授认为,另一方面对他们个人而言,他们也会感觉到似乎前途不是很有希望。今天我拼死拼活做,做得好倒没什么,做的不好还会受批判,还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即便我做得好,但我今天可能还会在这里做,明天不知道还能不能在这里。
民营企业家虽然不存在国企领导面临的问题,却也有其忧虑所在。“民营企业家担忧的主要是企业生存环境,因为他们感到国进民退,在这种充分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很多地区政策也好,资源也好,都在向国有企业严重倾斜,我们从整个改革开放的思路来讲,国企应该退出完全竞争性的领域,但是我们现在慢慢看到比如说房地产领域,国资央企也深度涉足,在政策,资金等方面,民企无法和国资竞争。”苏勇教授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民营企业家最为担心的是企业还能否发展以及如何发展下去,这种对未来的担心构成了诸多民营企业家心理焦虑的重要内容。” 领导力危机背后的责任缺失
员工的频繁跳槽,在团队建设方面殚精竭虑却常常效果不佳,都造成了我国企业家精神压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中国企业家领导力危机的重要表现。
“民工荒”与白领跳槽现象本质上都是一脉相承的,其背后的逻辑是员工作为价值创造的主体,却难以享受到企业财富增值的成果,相应地企业家在享受着丰硕的物质成果的同时,也独享了社会的荣耀与光环,但在企业的小王国里,这些企业家却是一副招人怨恨的“暴君”形象。一些企业包括知名企业,基层员工的年流失率几乎可以达到100%,很多所谓的白领性质的工作更是如此,很多白领每年都在跳槽,能保持三年不跳槽的员工甚至不多见,曾有一家知名企业的车间主任向记者介绍,其所在的车间400名基层员工,三年的流失率不足10%,自认为足以堪称珠三角企业中的奇迹了!
员工跳槽行为普遍,白领离职现象,成为挑战中国企业家领导力的严肃问题,对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苏勇教授认为,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企业的内部管理造成的,我们现在很多企业很不注重培养员工的忠诚度。一项关于中国白领跳槽的调查显示,有6成以上的白领第一份工作未满一年即跳槽,企业和员工签约的时候恨不得和其签一年甚至半年的合同,这样它解雇你的时候不需要补偿,签长期合同的话解雇的时候补偿就比较多。企业要用你的时候拼命用你,一旦不要用你了,它觉得你没有利用价值了的时候,就让你走路。而且不大愿意在人才身上投资,不大愿意考虑员工的发展需求,都是短期化行为,企业恨不得员工什么都是现成的,经验是现成的,知识也是现成的,什么都是现成的,拿过来就可以用。但是
一旦用过两年三年,发现员工知识结构也落后了,各方面跟不上企业发展需要了,那你走吧。这种情况下很难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尽管冒了巨大的离职成本和风险,但依然阻挡不了中国白领跳槽的热情。但如果认为中国白领跳槽频繁的原因仅仅是为了取得更高的薪水,似乎并未找到其本源,实际上部分跳槽者并非如此甚至截然相反,甚至减薪也要跳槽。这些白领追求的是工作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无休止的加班,甚至吃饭都要挤出时间,晚上做梦都会梦到被老板骂的情形,这样的白领自称为“白领炮灰团”。在这种情形下,员工毫无忠诚感也就无可指摘的了!
而这一问题的更深层次问题,则是我国众多企业缺乏必要的利益分享机制,普通员工难以从企业的发展中分享必要的成果,却承担着企业低成本运作偏好下的主要风险,这种不对称的劳资问题,成为中国企业中普遍存在的状态。
诚信被认为是企业家绝对不可妥协的原则,而今天,我们身边的事实却截然相反。尤其在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的内幕交易、虚假信息披露等等,加上此类公众公司处于媒体高度的聚光之下,企业家诚信危机时有所闻,也给中国企业家的集体形象造成了严重冲击。甚至企业家个人的诚信问题,成为影响企业生存和品牌价值的重要因素。有识者早就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肯德基在中国出现苏丹红事件,很少有人觉得肯德基的老板是混蛋,而会很自然地认为是一个技术环节出了问题?为什么科龙电器前董事长顾雏军一出事,整个中国家电行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陷入低谷?
由此可知,部分企业家领导力的危机,更多的是源于企业内部的机制紊乱,偏重价值创造而漠视价值分享、重视管理效率的提高而轻视员工创造性价值的发挥,这种不可持续的管理模式随着中国产业的转型升级而日渐严重。中国企业家重树领导力,必须首先正视这些问题的存在。
幸福生产力时代的使命与救赎
“如果我的企业的员工在上班前,女员工在梳妆打扮的时候,男员工在整理领带的时候,会非常的愉快而不是愁眉苦脸地面对新的一天,那会让我很有成就感。”曾有一位民营企业家这样向苏勇教授袒露胸襟。
这是一个民营企业家的梦想,更是其内心苦恼的流露。伴随着让劳动者更有尊严,体面劳动等呼声的高涨,隐隐为我们开启了幸福生产力时代的影子。
“幸福生产力”是个国际性概念,这种生产力以人的快乐程度为指标,关注员工的可持续发展和成长性。“管理学中很早就发现了这样一条定律,开心的员工是高效率的员工。
如果一个员工每天工作时情绪低下,充满埋怨,那他的工作就会容易产生失误,劳动效率也会显著降低。”苏勇教授说。
幸福生产力时代作为一种趋势是难以阻挡的,它给中国企业和企业家提出了并不陌生却相距甚远的新课题。同时它会产生一种重要的副产品——员工忠诚度的大幅提升。而做好这一点,苏勇教授认为应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第一,整个企业文化要好,让员工能够看到在这个企业里是有盼头的。整个文化的氛围要是非常好的,讲公开、公平、公正,只要你能够努力工作,是会有前途的,而不是靠和领导处关系。
第二,从高管来讲,要仔细地研究员工的需求。员工人与人是不一样的,作为高管要考虑每一个员工,目前的需求在哪一个层次?如果他们目前工资很低,希望努力提高收入,那作为领导就必须要努力提高其待遇。另外一些公司会选拔一些骨干,比如很多企业有优才计划等等,这也是能够留住骨干的措施。
伴随着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推进,员工持续发展的价值将不断被发现,我国庞大的社会需求在营造了巨大的产业机遇的同时,也给伟大的企业的诞生预留了空间。
伟大的企业和伟大的企业家总是相伴而生,中国企业家能否找到打开幸福生产力时代的钥匙,将关系到中国企业家群体的自身解放和救赎,也是新阶段中国企业家领导力重塑的重要途径。战略营销专家薛旭认为,中国企业欲成为世界名企,需要完成基础战略管理的革新,这种革新同时也是中国企业家领导力的重塑过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被盛赞当今世界为数极少,对世界商业形态产生重要影响的玫琳凯?艾施,其管理哲学以“满足员工需求”和“公平待人”为出发点,注重每一个人的价值,强调坚持原则和以身作则,鼓励积极参与和冒险尝试。在玫琳凯公司,公司鼓励员工分享个人生活的快乐的一点一滴,正是这种鼓励分享的做法,让员工以享受的心情投入到工作中,这种积极的情绪也影响到顾客身上,拉近了公司与顾客之间的距离,创造了不朽的营销传奇。正是这样的管理哲学,让玫琳凯本人能够走上事业的颠峰,成为商界的传奇女性!也许这便是新时期中国企业家重塑领导力的借鉴之道。
第三篇:司法权威的缺失与重塑
司法权威的缺失与重塑*
论文提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公平正义,需要维护和树立司法权威。而涉诉信访,在基层法院最直接、最鲜明地反映司法权威的缺失和影响司法权威的树立。本文立足于基层法院的司法实践资料,以涉诉信访为视角,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变革中,社会矛盾凸显期 涉诉信访居高不下的五种社会原因,即涉诉信访是社会转型期的必然反映;个别司法不公现象存在;个别法律规定不统一;处理涉诉信访标准绝对化;“包青天意识”寻求人治,促使了涉诉信访攀升。本文指出,司法权威应当包括司法的社会地位确立的权威,法律被信仰和遵从的权威,司法因公正被信赖的权威,司法对象的内心认同带来的公信权威。本文剖析了基层法院涉诉信访导致司法权威缺失体现在五个方面,即“法上有权”影响司法独立;忽视司法程序影响司法公正;超越司法权限降低司法权威;法官素质参差不齐影响公信力;裁判无终局性削弱司法权威。并从建立公正的司法体制,建设高素质的司法队伍,确立理性的司法观,营造尊崇法律的氛围四方面,有针对性提出了重塑司法权威的对策。
一、引言
司法权威,又称司法尊严(judicial dignity)。是指司法机关应当享有的威信和公信力。威是指尊严,使人敬畏;公信是指民众的信赖和认同。司法的权威性是司法能够有效运作,并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的基础和前提,正如澳大利亚法官马丁指出的:“在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中,司法部门应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从这个意义出发,公信力的丧失就意味着司法权的丧失。” 笔者曾在基层多个部门工作过,以前一直认为法院是解决社会纠纷的最后一道防线,是维护公平正义的神圣殿堂,法院做出的裁判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容不得任何人的亵渎和冒犯。进入基层法院担任领导后,看到许多现象与笔者此前的认识出入较大。
事实一:一个案件正常开庭时间刚到,数百人乘坐大轿车突然冲进法院大院,他们闯进法庭,推搡漫骂正准备开庭的审判人员,突如其来的事件使庭审无法进行,赶来维持秩序的法警也被围攻辱骂,庭审被迫延期。原来他们均是某股份制企业的职工,该企业被该案追加为第三人,怕案件的结果影响自身利益,职工们打着“我们要吃饭”的横幅一直聚集在法院,我亲自出面反复讲法劝说,直至傍晚他们才离去,使法院这天的工作受到严重干扰。此后主管院长又带队几次深入该企业做稳定工作,案件方得以继续审理。
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庭是法官司法的场所,“法官的上帝只有法律”,但被众多的百姓冲击时这些都显得束手无策,司法的权威受到极大藐视。
事实二:某日,一妇女在法院大门口躺地不起,又哭又闹,持续达三个小时,造成近百人围观,法院车辆无法出入,正常工作秩序受到影响。经了解是因一起抚育费执行案件引发,被执行人也就是孩子的父亲买断工龄后下落不明,查找不到财产,孩子的妈妈生活也非常困难,对于法院无法执行到位理解不了,曾把孩子扔在法院,责怪法院只保护男方的利益,此次以极端方式哄闹法院。法院不能任其长久如此,又见其确实可怜,最后我拿出1000元给她才离去。
这是我进入法院任职伊始平息的极端事件,但不是靠司法的权威,只是出于顾及法院影响,从个人同情角度抹平了难题。
事实三:报载广东省四会市人民法院的审判员莫兆军在审理一宗简单的借款纠纷时,按原告提交的借据判决被告败诉,后被告在法院喝农药自杀,引起当地领导关注和社会舆论同情,经公安机关对原告刑事侦查,发现该借据系原告持刀胁迫被告所签,检察院据此以渎职罪将法官莫兆军逮捕。[1][1]
“谁主张谁举证”这是民事诉讼法原则,又经《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规定》(下称《证据规则》)进一步细化明确,民事审判法官依据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当庭质证,以证明力强的证据定案错在那呢?领导关注和舆论导向就能推翻法院判决和断定法官枉法,何谈司法权威?
这些引发我思考涉诉信访对司法权威的影响。可以说,当事人涉诉信访是基层法院的司法权威遇到的挑战,从涉诉信访的角度考察司法权威具有实践意义。尤其是随着和谐社会的提出,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视角下,面对涉诉信访重塑司法权威显得更加重要。[2][2]作为定分止争、司法正义最后一道防线,如果法院无法使社会矛盾在司法的框架下平稳公正的处理,依法治国要求的国家法治权威就无法构建。基层法院是中国四级两审制度的普通初审法院。“法律和社会现实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往往在基层法院中有更为直接、生动、鲜明的反映和体现。”“对中国当代的法治发展最具有理论意义的和最具有挑战性的一系列问题是在基层法院最突出、最显著。”[3][3]由于制度的分工,基层法院同最大量的初审案件打交道,原生状态的生活同法律的遭遇,主要是在基层法院。法律在这种遭遇中,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生活的检验,无时无刻不在接受最普通、最广大人民的选择和挑战。因此考察基层法院涉诉信访对司法权威的影响具有典型意义和普遍意义。
二、涉诉信访现象及社会原因
面对近年出现的涉诉信访“洪峰”所带来的种种压力和困惑,法院应该拥有怎样的立场?又该如何应对?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从中央到地方以及法律实务界和理论界的关注。[4][4]党中央高度重视解决信访问题,中央政法委在2003年12月7日召开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重视和解决好涉法信访[5][5]问题。2004年4月26日最高法院召开了全国法院涉诉信访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涉诉信访概念:即与某一具体诉讼案件相联系、要求人民法院完成某种诉讼行为的来信和来访,主要包括告诉、申诉、申请再审。当事人对法院判决裁定执行案件的上访、缠访、闹访、聚众访等都包括在这一概念之下。
涉诉信访是基层法院遇到最多的困惑,最棘手的难题。个别诉讼案件当事人对于几年前、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生效的法院裁判仍然申诉不止;各级领导机关对于经过几次、十几次、几十次处理过的涉诉信访,还转交给法院复查、再审,司法资源遭受极大浪费,司法权威性、终极性受到严重冲击,其示范效应又促使缠诉缠访愈演愈烈。[6][6]近年来“涉诉信访”案件的数量居高不下,“缠诉缠访”问题已到了令不少法院一筹莫展的地步。[7][7]一些当事人在诉讼中不能达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向法院或政法委、人大、政府等部门反映问题;对处理结果不满意会反复上访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当事人还会采用“炒作”的策略,借助媒体曝光,形成舆论压力,造声势引起轰动效应,如联名上访、越级上访或选择敏感时期(如“两会”期间、各级班子换届期间)上访。个别当事人甚至采取拉横幅、打标语、自残、自杀等威胁手段,或者伤害法官等极端行为给法院施加压力,以干扰法官审判,甚至一些当事人表明“就要让法院不得安宁,让法官的日子不好过”。[8][8]甚至聚众冲击法院,暴力抗法。使一般的民间纠纷在诉讼过程上升为涉及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直接降低了司法公信力,影响了司法权威。
涉诉信访是当前我国司法实践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成为影响司法权威的最重要外显特征。其高居不下的社会原因很复杂,至少有如下因素:
(一)社会转型期的必然反映
目前涉诉信访工作的严峻形势,是我国社会变革过程中社会矛盾凸显期的客观反映,这是我国全面走向民主、法制、文明不可逾越的阶段。以笔者所在的基层法院涉诉信访为例,大部分是以下几类纠纷:一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农村征地拆迁类纠纷;二是因企业改制破产引发的职工安置、劳动保险等群体纠纷;三是因城市建设、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管理不到位、政策不统一、服务不达标等引发的纠纷;四是因涉及“弱势群体”纠纷,如拖欠农民工工资等;五是执行难引发的纠纷;六是因企业侵害群众利益引起的纠纷,如环境污染等。这些纠纷直接和经济发展一定阶段和经济利益格局的重新整合等社会进程相关,虽然一些纠纷也以诉讼形式纳入法律程序,但涉诉信访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法院,它是社会转型期的必然反映。
(二)个别司法不公现象存在不容否认,一定程度上存在司法不公现象。个别情况下可能还很严重,它确实会产生涉诉信访,但决不是主流。在涉诉信访中,当事人经常指责法官腐败、或者法官与对方当事人有关系等,人们普遍感到司法不公和腐败在加剧的问题可能被夸大和滥用了。[9][9]在社会转型期过程中呈现的愈演愈烈的社会贫富分化趋势,使得社会弱势群体的扩大、社会公平度下降、包括城乡贫困层在内的社会下层的形成。[10][10]因此,人们往往把许多与司法不公无关的,甚至社会领域内而非司法领域内的问题也归在其名下。笔者接待涉诉信访的当事人中,经常发现上访者将问题夸大,或加进一些道听途说无法证实的内容,如法官腐败等。人们关于司法不公的不客观感觉也与传媒的发展分不开。媒体常常会抓住个别司法不公的现象,进行带有商业意味的炒作。“三人成虎”,这就很容易造成一种到处司法不公、腐败的现象。[11][11]最高人民法院曾经做过典型调查,发现真正属于冤假错案,最后改判的案子非常少,比例非常小。正如最高人民法院大法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刘家琛在“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的,2005年全国各级法院审结的一审案件518万余件,最后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的不到10%,被二审改判发回的不到3%,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小的比例了,且上诉是法律规定对当事人的救济渠道,并不必然存在着司法不公,只有法官故意徇私舞弊,违法办关系案,人情案,渎职枉法,才能称得上是司法不公。但是社会上依然认为法院错判了很多案,有很多误解和看法。[12][12]这也是涉诉信访高发的重要原因。
(三)个别法律规定不统一
以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为例,人们分别引用不同的法律、政策说明自己的“正确”。承包人援引承包法,根据土地承包合同,承包期限被承诺可以不断延长,在承包期间,土地是承包户专门使用的财产,其生产价值应该属于承包户;另一些人根据土地法中“集体所有”条文,认为它属于村庄所有成员的公共财产,其价值应当由所有村民共同分享,基层政权机构是土地集体所有权的代理人;再者根据土地国有化原则,政府有权决定对土地如何处理。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中国的土地使用规则是一个具有多个合法性声称的系统。如果人们面对的并非是限定的合法性声称系统时,不同的规则都有象征的合法性地位,就出现了选择问题。[13][13]由于合法身份很多,国家、基层干部、群众集体和当事人都可以参与,如果他们有分歧,只能通过力量竞争解决问题。与法律行为不同的是,这里不是规则衡量行为,而是行为选择规则。这种选择活动使法律纠纷的性质向政治性转化:它的核心不是判断何为合法,而是判断什么样的规则是政治上可以接受的,因而是应当被采纳的。法律规则的稳定和权威性来自于它中立于各种利益的公共品性,它用同一标准衡量不同的利益行为。如果他们之间通过力量对比决定胜负,使法律权力根据社会利益平衡需要,对规则及其代表的原则进行取舍,使“法治”无法存在,又何谈司法权威。百姓不接受不理解,通过上访施压以获取规则的倾斜,也就不足为奇。
(四)处理涉诉信访标准绝对化
一些领导机关或领导者不了解司法权限,对法院期望值过高,对涉诉信访的处理标准绝对化。许多导致上访的因素,并非是在诉讼过程中产生的,如有些群体诉讼纠纷表面上是涉及民事利益,实质是群体方基于对社会现象的不满或对其所在单位的不满而借诉讼途径进行控诉,往往涉及当地经济建设进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大环境,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些应由政府职能解决的社会纠纷,领导者要求纳入诉讼轨道,把矛盾引向了法院,法院受自身权限影响,很多社会问题根本无力解决。
另一方面,由于当事人缺乏法律常识,不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诉讼程序要求,不懂收集证据,一味要求法院的判决对自己有利,只要自己败诉,就不相信法院判决的公正性,就指责法官腐败;法官穷尽执行手段因客观障碍未能执行,就会背上司法不公黑锅。各级考核又对涉诉信访采取“一票否决”,要求矛盾必须解决在基层,以此来衡量法院工作及领导的政绩,同时当事人也借此给法院及法官施压,希望借此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这些客观上造成一种“谁闹谁就有理”的假象,一定意义上产生不良导向。法院及法官面临重重压力,唯恐当事人上访造成不良影响,很难严格执法。
(五)“包青天意识”寻求人治
传统的“包青天情节”仍然存在。相信司法正义只能依赖“包青天”实现,从而对“人”比对“法”寄予更多期望。在一些当事人眼中,清官是可亲的,但他们却总在抽象的远方;而身边更多的是贪官污吏,是具体的存在。即“抽象的清官,具体的贪官”。[14][14]涉诉信访的多是败诉方当事人,一旦通过诉讼不能解决自己的诉求,他们不走法律救济渠道,相信权力在上,相信大领导说话的分量而转为上访,胜诉方当事人因执行难上访也很多见。他们去党委、政府、人大要求领导批示干预;去法院要求领导“发现错误”以启动再审程序;去新闻单位要求曝光;有的等到一审裁判文书生效后马上去检察机关申请抗诉再审谋求翻案,既不用交纳费用,又比个人上诉有力度。涉诉信访向当事人提供了一种在法律程序之外解决问题的途径,他们更希望“包青天”出来说话,一句话解决难题,人治的观念根深蒂固。上访也确实易引起领导重视,通过比上诉更直接,更有效果的制度性安排,以牺牲法律的程序性价值为代价,实现了上访人的利益最大化,却极大侵害了司法权威。
三、涉诉信访导致司法权威缺失
笔者认为:一个国家法治越充分,司法的社会功能发挥的越充分,司法的地位和社会权威越高。司法权威应当包括司法的社会地位确立的权威,法律被信仰和遵从的权威,司法因公正被信赖的权威,司法对象的内心认同带来的公信权威。[15][15]涉诉信访对司法权威的危害勿庸置疑,其导致的司法权威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法上有权”影响司法独立
伯尔曼说过:法律只有被信仰,才能得到切实的遵守。在法律至上之下,不应该法外有权。然而当事人相信权力至上所以要上访,究其原因,用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可以揭示:[16][16]话语蕴含着权力,话语显现、释放并行使着权力;话语的争夺实质上即权力的争夺,话语的拥有意味着对权力的拥有。[17][17]上访后领导的指示往往更有权威性,权大还是法大的问题并未真正解决,这些加剧了百姓对“权力至上”的认同。这些影响了司法独立,使法官不但要承担对社会纠纷的审判使命,而且要承受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干预,当人们对司法主体缺乏一种必要的神圣感时,当一种制度将法官设计得和普通人无所区别时,司法的权威便荡然无存,人们对司法的尊重也无所依凭。[18][18]对司法效力的认识不一,导致影响司法权威。
(二)忽视司法程序影响司法公正
司法活动的本质要求是“司法公正”,而司法最重要的价值在于“程序正当性”,即程序公正是看得见的公正,程序公正也是客观的公正。法院审判首先要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和规则,在程序公正的前提下追求实体公正,但是,实体公正更多的要依靠当事人的证据充分,法官只能依据证据效力断案,法官更多的是追求法律真实。司法公正毕竟是法律意义上的公正。而当事人更多的只是理解客观公正,相信客观真实,不考虑法律程序及规则要求的“谁主张,谁举证”等基本要求,因此往往即使司法做到严格执法,公正审判,当事人也很难服气满意。可见所谓社会正义如果让社会大众去主观评价,由于人的认识和价值取向差异,角度不同,标准不一,会有不同的评判。正如博登海默说:正义里有着一张普洛秀斯的脸,变幻无常,随时可呈不同形状,并且有极不相同的面貌。
如最高法院于2002年4月1日实施的《证据规则》,依照西方当代法治精神建立了一种现代的司法理念,但是这种司法精英的先进理念与我国普通民众的认同距离很大。[19][19]西方人讲程序的独立价值,中国人偏要看重实体判决的公正;西方人把诉讼看成是仲裁一场拳击,中国人偏要法院为民做主;西方的“正义女神”是蒙着双眼的,可中国人心目中的“包青天”却偏要“明察秋毫”。[20][20]《证据规则》的超前理念目前阶段缺乏社会普遍认同,许多基层法院不得不面对当事人诉讼能力普遍较低、举证意识较差,又很少委托律师的现状,严格执行这一制度可能会带来法律真实和客观真实对立的后果。由于对司法程序性的理解不同,如前述莫兆军法官被逮捕的案件,不但使法官人人自危,而且客观上助长了当事人涉诉信访的不正当心理。现各地方法院大多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灵活执行《证据规则》,有些尚未执行《证据规则》创设的一些新制度。[21][21]这种现象也会造成执法标准不一,导致当事人难以信服法院的判决,也会引起涉诉信访。
(三)超越司法权限降低司法权威
司法权范围有局限,没有法院是不行的,但法院不是万能的。让司法越出自己的界限,过分强调司法的教化功能和实现实质公平的任务,去承担本应由政治领域解决问题的任务[22][22]。将法院不能解决的社会纠纷都纳入司法渠道,当这些期待无法实现时,司法便成为批评的对象,必然降低司法权威。
领导者往往对法院有过高期望值,要求所有上访纠纷纳入诉讼渠道解决,以化解对大局稳定形成的压力。但各种社会纠纷相互交织,需要社会方方面面共同努力才能解决,诉讼是作为解决纠纷的最高成本方式而存在,无法应对复杂的社会现实。“任何时候,国家与社会在纠纷解决问题上都一定要有个边际的问题。不可能所有问题都进法院解决,司法并不总是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23][23]
(四)法官素质参差不齐影响公信力
法律越来越成为专门的技能和学问,法治的内在逻辑,也要求法律的职业化、专业化、技术化和复杂化。[24][24]所谓专业化的影响是指对法律的熟悉程度。法官和律师是法律的专业人士,政府官员是政策的专业人士。由于我国法官队伍处于杂牌军正在向专业化队伍转变过程中,法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共同法律思维和专业训练,个别法官缺乏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执法方法简单,作风粗糙,有的法官业务素质较低,主观上想办好案却导致“官了民不了,案了事不了”,引发上访。也有极个别法官失去神圣感,尊严感,法律的良知受到挑战,司法权威异化为法官个人权威。部分法官把自己看成是法律和司法的化身,不是竭尽全力去追求法律的公平正义,而是斤斤计较个人威严,与“公平正义”价值目标的背离,极大地损害了司法机关的声誉,降低了司法活动的社会公信度。
(五)裁判无终局性削弱司法权威
司法权在实质上就是一种终局裁判权,其职责就是针对纠纷与归属、是非曲直等问题,根据事实与法律进行裁断。司法权的终局性就表示司法权是国家对社会冲突所做出的一种最终的、最权威的裁判权,是法制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权的终局性还体现在它对各种制度的最终保障上,如果司法不能遏制违法,则国家就不再有秩序可言了。司法的最终裁决的权力具有权威性,任何一个法治国家都绝对禁止法官如同烙烧饼似的将案件随意翻来翻去的审理。如果司法不具有最终解决纠纷的权威性,司法就不可能发挥作用,也失去了司法独立存在的价值。
法不只是单纯的思想,而是有生命的力量。一个法律制度,如果没有可强制实施的惩罚手段,就不能实现其在社会中维护秩序和正义的基本职能。但由于我国司法在国家事务及公共事务中的地位定位不准,所以相应地赋予司法的强制力也就不足。即便有限的司法强制权又由于种种因素的干扰而被削弱,如当事人采取拖延、躲避等消极方式或暴力对抗等积极方式予以抗拒与己不利的司法行为等。强制力不足,必然会使司法的可信任度弱化而使司法无威。
另外,从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的关系上,传统的解释是,由于司法不公,所以当事人不信任法律,不相信法官,所以导致法院司法权威的缺失。笔者认为应跳出这种定式思维,美国联邦法院杰克逊大法官的话对我们审视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的关系有一定的启发:“我作的判决之所以是终极性的不可推翻的,并不是因为我作的判决正确,恰恰相反,我之所以判决是正确的,是因为我的判决是不可推翻的”。
四、重塑司法权威的途径
笔者认为,重塑司法权威要解决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问题,在宏观上,应创造条件,培养公众对法律的信仰。在微观上,应采取具体措施,改善司法环境。根据我国司法改革的状况,需要国家、司法机关和社会多方面在一些具体举措上共同努力。
(一)需要公正的司法体制
司法机关应是最具权威的机关,对权利义务纠纷的解决享有终局性的权威地位。其他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应对这种司法权威性地位提供制度性的尊重和维护。为了提升司法权威,国家应致力进行司法体制改革,建立理性制约的独立、统一、公正的司法体制。这是建立司法权威的基础和制度保障。当前,党中央做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工作的决定》,从国家的高度加强司法建设,明确提出司法改革的重要任务,为在全社会提升司法权威,实现依法治国指明了方向。最高人民法院《二五改革纲要》也提出改革和完善人民法院经费保障体制,探索建立人民法院的业务经费由国家财政统一保障、分别列入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的体制。研究制定基层人民法院的经费基本保障标准,为司法权威提供了机制保障。
很多人谈到树立司法权威的途径,只是从司法独立的路径出发,认为司法独立是重塑司法权威的重要途径。强调司法要免受其他部门的干涉,解决法院人、财、物受地方制约的问题。在我国的调查中,许多法官反映,过去那种“横加干涉”的情况很少,也极少有领导“写条子”干涉办案的情况。更多的领导只是提示,要妥善处理某案件。我们认为,司法独立并不是说要让法官的权力更大,而是说要尽量减少那些可能影响司法公正的因素对法官办案的影响。说司法独立就是要有独立的财权、人权,这当然有一定作用,但这肯定不是司法独立最重要的因素。试问,世界上有哪个法院的财权不受控于行政或立法机关,受制于“地方”,香港的财权就是地方管的,但没有人讲它的司法不独立。相反,我国学者从实证的个案出发,认为法院财政的“地方化”在目前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25][25]笔者认为,应以更符合司法规律的机制保障良好的司法环境,减少不良因素对法官办案的影响,达到司法独立,重塑司法权威。目前至少要在以下七个方面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建立符合司法权威需要的司法体制,进一步增强司法的权威性:
(1)从体制上进一步按照宪法所确立的依法治国的原则,赋予法院必要的独立性和权威;
(2)建立严格的法官选拔制度,认真选拔法官,努力提高法官的全面素质;
(3)实行法官的少而精制度及等级制和高薪制;
(4)加强司法对具体的和抽象的行政行为实行审查、加强司法对行政制约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增强司法的权威性;
(5)应当加强判决书的说理性,增强释法析理、服判息诉功能;
(6)采取各项措施保证法院判决和裁定的严格执行,以树立司法的权威性;
(7)加强对法庭秩序的维护,确保审判活动依法有序进行,保障司法权威。[26][26]
(二)需要高素质的司法队伍
为了提高司法权威,法院必须从自身做起,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法官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将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贯穿于审判全过程。应努力克服司法腐败,建立抵制干预司法审判的机制,进一步落实公开审判原则,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公正,弱化内部的行政化管理,在司法改革中注重提高法官的素质,实现法官的专业化,正确认识各种监督机制的作用。要建立更有利于体现法官价值的机制,提高法官待遇,拓宽吸引专业审判人才渠道,将法律素养较高,社会经验丰富的人士选拔到司法队伍当中,同时加大对法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审判水平和司法能力,提升办案质量,确保司法公正,才能使诉讼当事人和广大群众真心相信司法者是廉洁公正的,能够依法公正裁决各类纠纷,才能提高司法的权威性。司法的权威性在很大程度上还有赖于司法人员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纪律、维护司法队伍整体形象的行为,也可以说,司法的权威性与司法者个人公正执法、清廉正直和富有能力的形象是分不开的,每个司法者通过自己的行为在广大民众中树立良好形象,也是提升司法权威的重要方面。
(三)需要确立理性的司法观
要确立理性的司法观,司法作为社会矛盾的最终流入口,只是解决社会纠纷的专业管道,不能成为一切社会矛盾的“灭火阀”,不能包打天下。在现代社会,司法仅仅是解决纠纷的渠道之一,不能把一切纠纷和社会矛盾都纳入司法渠道来解决。即便在西方发达国家,也是主张首先通过社会自治组织能力的强化来解决各类纠纷,如各种行业协会的调解与仲裁、行政裁判庭的调处等等。从而使司法机关可以专门解决其他渠道解决不了、需要提交司法程序的纠纷。法治绝不意味着一切纠纷都由法院解决,而是应建立全社会的解决纠纷的综合架构,各种解决纠纷的机制都发挥作用,并得到合理的衔接,司法只管份内的事才能管好份内的事,司法才能真正有权威。
理性的司法观需要各级政府对“法治”的落实,不能将法院沦为权力地方化的工具。例如,政府组织的下乡扶贫要法院支持,计划生育要抽调法官等。地方上一些与司法工作无关的行政管理类活动使司法机关疲于应付,甚至还有某些地方政府“当仁不让”地将司法工作纳入到政府管理之下,要求司法中对地方倾斜,这些现象不利于树立司法权威。法院忙于按照领导的意图,司法中处处“爱护”地方的经济,表面看是维护地方稳定,但如果各地方均要求司法对地方保护,那么国家司法的整体权威必然受到削弱。我们常讲服务大局,是在严格依法前提下的服务,是努力寻求司法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最佳统一的服务。只有让法院真正做它应该做的事,对本地的案件也严格依法裁判,统一执法尺度,才能赢得全社会的认同,司法才会有权威。
(四)需要营造尊崇法律的氛围
司法独立、司法权威、司法公正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若从法律信仰来解读司法,必须把信仰视为司法理念的精神意蕴。在一定意义上说,对司法的信仰是对法律信仰的延伸,是法律信仰的现实形态表现。司法如果不被信仰,不被认同和信赖,司法就没有权威性,没有权威的司法也就丧失了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在我国,由于缺少尊重司法的历史文化传统,处在社会转型期的规则失范和利益冲突激化都使得司法环境相对较差,社会本身对司法机关及其人员的腐蚀同化作用极大,甚至很容易使法律确立的制度程序发生异变。因此,社会需要创造一个尊重法制、维护司法权威的氛围和环境。需要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自觉承担维护司法权威的义务;不以不正当方式干预司法,进行舆论或媒体裁判;正确认识司法的特点及局限性,了解诉讼程序的基本要求及其风险,避免对司法的迷信和滥用;正确理解现代司法程序公正的基本原理,了解尊重司法既判力的重要意义;加强律师业及其他法律服务行业的自律和责任追究机制,减少和克服其在司法腐败上的中介作用。
司法权威是现代法治国家的标志,也是现代法治实践的结果[27][27]。最高人民法院在答复“李道民代表关于树立和维护司法权威的建议”中指出,司法权威是国家权威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司法权威就没有国家权威,就没有良好的社会秩序。法学家亨廷顿认为,发展中国家在社会转型时期所遇到的首要问题在于保持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权威。美国大法官万斯认为,保持法官权威的条件包括五个方面的意识:[28][28]第一,法官自己对于公正判决的独立意识;第二,在判决时来自训练有素的律师界支持的意识;第三,政府其他部门对法官的支持意识,他们向法官提供帮助,同时避免在特定案件中,在某些方式上对法官判决施加压力;第四,来自新闻和其他媒体的支持意识;第五,一般公众以及特定的诉讼当事人对法官的支持和尊敬意识。笔者认为这五种意识,营造了尊崇司法、信赖司法、服从司法、认同司法的氛围,为司法的权威性奠定了理念基础。在我国目前司法权威不高,司法信仰缺失的情况下,必须要树立尊重和支持司法的观念,增强司法权威意识,在全民中培育、养成司法信仰是实现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的必由之路。
作者为天津市大港区人民法院
------------------
[1]、被告自杀,法官被捕?》,载《人民法院报》2002年12月27日。
[2]、泽林著:《认真贯彻“公正司法,一心为民”指导方针开创人民法院涉诉信访工作新局面》,载《人民司法》2006年第2期,第4页。
4、苏力著:《送法下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
[4]、2006年1月14日,《人民司法》杂志社召开了由人大、政府有关人士,法院法官,学界教授参加的涉诉信访座谈会,讨论面对信访法院的立场和策略。参见刘嵘、柳福华著:《法院的立场与策略》,载《人民司法》2006年第2期,第6-10页。
[5]、涉法信访包含涉诉信访及其它信访。
[6]、胡道才著:《构建涉诉信访终结机制的思考》,载2005年10月9日《法制日报》。
7、张志铭著:《感言司法权威》,载2005年8月20日《法制日报》。
[8]、张嘉林著:《法官追求的最高境界:树立司法权威》,载2005年12月15日《法制日报》。
[9]、苏力著:《送法下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15-419页。
[10]、郑杭生著:《我国社会阶层结构新变化的几个问题》,收入郑杭生主编:《中国社会结构变化趋势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苏力著:《我和你都深深嵌在这个世界里》,收入《制度是如何形成的》,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2]、刘家琛:《没有司法体制改革何谈司法权威》,载http://news.sina.com.cn/c/2006-03-12/05549328078.shtml,于2006年5月25日访问。
[13]、张静著:《法律规则的不稳定性》,收入郭星华、陆益龙等著:《法律与社会――社会学和法学的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7页。
[14]、应星著:《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三联书店2001年版,页406。
[15]、**:《司法权威包含着众多内容》,在维护司法权威的法律意义座谈会上的发言。载2004年3月10日《人民法院报》。
[16]、于奇智著:《福柯人论之分析——从知识考古学的观点看》,载《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5年春季刊。
[17]、董志强著:《话语权力与权力话语》,载《人文杂志》,1999年第4期。
[18]、陇夫著:《尊重司法的理由》,载《法制日报》1999年12月5日理论版。
[19]、赵旭东著:《乡土社会的“正义观“》,收入王铭铭、王斯福主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91页。
[20]、宋大琦著:《从打事实到打证据到打规则》,载《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3期。
[21]、王振宏著:《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收入吕伯涛主编:《司法理念与审判方式改革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119页。
[22]、汪建成、孙远著:《论司法的权威与权威的司法》,载《法学评论》2001年第4期。
[23]、朱苏力著:《社会变迁中的法理学问题》,载法律思想网http://law-thinker.com/show.asp?id=3063,2006年5月12日访问。
[24]、刘星著:《法律解释中的大众话语与精英话语》,收入梁治平编:《法律解释问题》,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25页。
[25]、王亚新著:《围绕审判的资源获取与分配》,载《北大法律评论》第2卷,第1辑。
[26]、王利明著:《司法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7]、范愉:《树立司法权威是法制发展的一个过程》,在维护司法权威的法律意义座谈会上的发言。载2004年3月10日《人民法院报》。
[28]、严励:《
司法
权
威初
论
》,载http://www.xiexiebang.com/sshowall.asp?ArtID=18141,2006年6月20日访问。
第四篇:政府管理与危机管理专题试题库
1.【单选题】“在垂直层面,在上级看来,下级的执行、下级的决策就是执行”,这句话出自(D)。【2 分】
A.肯尼斯·约瑟夫·阿罗
B.约翰·希克斯
C.罗伯特·福格尔
D.西蒙
2.【单选题】本课程认为,我国的政府改革是以(C)为重点内容的改革。【2 分】
A.选举制度
B.行政审批制度
C.政府管理体制
D.多党制
3.【单选题】编制应急计划时,应依据(B)应急预案情况、权利和掌握的资源。【2 分】
A.上级
B.本级
C.下级
D.任务区
4.【单选题】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应急预案特点的是(D)。【2 分】
A.针对性
B.全面性
C.规范性
D.准确性
5.【单选题】(A)年,温家宝总理首次将提高政府执行力纳入党和政府的文献。【2 分】
A.2003
B.2004
C.2005
D.2006
6.【单选题】 2010年,胡锦涛总书记在(A)这样说到:“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增强制度执行意识,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2 分】
A.《求是》
B.《人民日报》
C.《扬子晚报》
D.《信息时报》
7.【单选题】“我深刻的感到出个主意是非常容易的,定个政策也不是很难,但是要落实就难得很”,这句话出自(D)。【2 分】
A.邓小平
B.胡锦涛
C.温家宝
D.朱镕基
8.【单选题】本课程提到,(C)年,邓小平同志说过:“社会主义国家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作出决议,就立即执行。”【2 分】
A.1985
B.1986
C.1987
D.1988
9.【判断题】机构编制管理的法制化不足,导致了上级部门利用行政命令和文件等形式干预地方的机构编制管理。A【2 分】
A.对
B.错
10.【判断题】本课程认为,优化战略流程的目的是制定能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的决策。A【2 分】
A.对
B.错
11.【判断题】本课程认为,政府权力的集中程度和政府规模的大小是衡量政府好坏的主要标准。B 【2 分】
A.对
B.错
12.【判断题】突发事件是风险源及其影响因素不断产生、增加、积累和相互作用,达到一定阈值后产生的结果。B【2 分】
A.对
B.错
13.【判断题】本课程认为,一种完整的管理行为或管理活动应包括组织和管理两个方面。A【2 分】
A.对
B.错
14.【多选题】本课程认为,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成果包括(全)。【3 分】
A.农村免费义务教育
B.医疗保障制度
C.一站式服务的行政审批制度
D.以消防队伍为主力的应急管理体系
E.以信息公开为核心的政府网站建设
15.【多选题】本课程认为,建设服务型政府基本围绕哪两个方面?(AC)【3 分】
A.打造公共平台,实现民主治理
B.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C.做好政府回应性,改善政府绩效
D.进行环境治理,改善城市形象
E.促进文化交流,提升城市内涵
16.【多选题】本课程认为,中国政府面临多重压力,主要包括(全)。【3 分】
A.民主化的要求和压力
B.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压力
C.上级政府的要求和压力
D.国际趋势的要求和压力
E.舆论的要求和压力
17.【多选题】在我国,应急预案体系的分类结构包括(全)。【3 分】
A.整体预案
B.专项预案
C.部门预案
D.单位预案
E.综合预案
18.【多选题】本课程提到,管理流程优化的基本方式有(BC)。【3 分】
A.循环优化
B.水平优化
C.垂直优化
D.线型优化
E.网状优化
19.【多选题】本课程提到,在建设服务型政府中,地方政府的动力机制主要在于(ACD)。【3 分】
A.管理驱动
B.舆论驱动
C.政绩驱动
D.财政驱动
E.法律驱动
20.【多选题】应急预案是应急计划的雏形,应急预案的作用包括哪些(BE)。【3 分】
A.降低应急成本
B.以最快的速度从常态转入应急状态
C.提高应急人员基本素质
D.避免上级追究责任
E.为应急训练提供基本依据
21.【多选题】本课程认为,改善运营流程的原则有(ACD)。【3 分】
A.以客户为中心
B.以职能部门为中心
C.组织结构扁平化
D.掌控工作执行情况的手段自动化
E.执行手段强硬化
1.【单选题】根据本课程,以下哪项不属于我国政府治理的特点?(A)【2 分】
A.集中管理
B.倒计时管理
C.运动式管理
D.开放式管理
2.【单选题】本课程认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是(B)主导。【2 分】
A.社会
B.政府
C.企业
D.个人
3.【单选题】“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这句关于林权制度改革的话出自(C)。【2 分】
A.胡锦涛
B.江泽明
C.温家宝
D.贾庆林
4.【单选题】本课程认为,我国的政府改革是以(C)为重点内容的改革。【2 分】
A.选举制度
B.行政审批制度
C.政府管理体制
D.多党制
5.【单选题】政府管理的相关法律规定,国家政府管理的层级是(C)【2 分】
A.三级政府
B.四级政府
C.五级政府
D.六级政府
6.【单选题】国外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大多采取按(A)确定配备人员比例的做法。【2 分】
A.服务对象多少
B.地域划分
C.部门划分
D.居民多少
7.【单选题】服务型政府建设对社会管理模式的追求是(C)。【2 分】
A.统治模式
B.管理模式
C.治理模式
D.包干模式
8.【单选题】 2010年,胡锦涛总书记在(A)这样说到:“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增强制度执行意识,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2 分】
A.《求是》
B.《人民日报》
C.《扬子晚报》
D.《信息时报》
9.【判断题】根据本课程,未来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是重新定位政府角色,改变全能主义政府的定位。A 【2 分】
A.对
B.错
10.【判断题】本课程认为,优化战略流程的目的是制定能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的决策。A【2 分】
A.对
B.错
11.【判断题】 1982年公布施行了《国务院组织法》,建立了干部离退休制度,从根本上奠定了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B【2 分】
A.对
B.错
12.【判断题】本课程认为,政府权力的集中程度和政府规模的大小是衡量政府好坏的主要标准。B【2 分】
A.对
B.错
13.【判断题】我国政府治理结构的特点之一是上层多头管理。A 【2 分】
A.对
B.错
14.【多选题】根据本课程,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求从哪些方面实现根本的转变?(ABCD)【3 分】
A.管理理念
B.管理职能
C.管理制度
D.管理手段
E.管理对象
15.【多选题】机构改革是政府对自身的改革,保持和维护机构改革成果必须坚持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推进机构改革的(ABD)进程。【3 分】
A.科学化
B.法制化
C.法治化
D.规范化
E.市场化
16.【多选题】根据本课程,风险管理过程包括哪些(BDE)。【3 分】
A.风险监测
B.风险识别
C.风险分类
D.风险评估
E.风险应对
17.【多选题】本课程认为,制度变革和制度供给是中国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全)。【3 分】
A.在政党建设上,以党内民主重新塑造党的领导力
B.在经济建设上,转变增长方式,寻找新的增长点
C.在社会建设上,推进社会保护体系建设,培育社会自治
D.在法制建设上,推进司法改革,促进司法独立
E.在政府建设上,实现政府转制,打造服务型政府
18.【多选题】本课程认为,高度重视政府执行力建设有利于(ABC)。【3 分】
A.继续保持社会主义国家最大优越性
B.保持政府工作的生命力和提高政府公信力
C.使决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D.提高政府威信
E.人民群众满意政府工作
19.【多选题】根据本课程,政府职能的越位和错位的体现包括(ABC)【3 分】
A.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依然没有理顺
B.政府和市场的边界依然没有得到很清楚的划分
C.政府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的现象依然存在
D.政府直接干预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现象依然存在 E.以上都是正确的20.【多选题】在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政府的基本职能是(ABDE)【3 分】
A.经济调节
B.市场监管
C.资源分配
D.社会管理
E.公共服务
21.【多选题】根据本课程,深圳市的大部制改革的带来的好处包括(全)【3 分】
A.市场监管执法统一,大大提高行政执法效能
B.市场准入和窗口服务统一,大大提高行政服务水平
C.商品质量监管统一,构筑全过程质量防线
D.食品安全监管统一,大大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E.技术、专利、标准、商标工作统一,建立国际水平的服务经济发展的平台 判断题:
1、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是唯一的主体,其他社会组织和成员只能被置于被动的配合与执行地位。(错)
2、《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把突发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个大类。(对)
3、公共危机管理法治属于非常态法治,它是关于突发公共事件引起的公共紧急情况下如何处理国家权力之间、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公民权利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和。(对)
4、对于因采取危机措施的需要而给公民的财产和权利造成损失的,事后不需要任何补偿。(错)
5、危机决策有其选择与成本的紧密相关性,解决问题的时间越长,可供选择的机会越多,其相应的付出成本与代价也就越低。(错)
6、参谋咨询系统是构成危机决策机制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构成参谋咨询系统的可以是特定职位的人,也可以是组织机构。(对)
7、公众和媒体是危机沟通的两大重点对象。(对)
8、在危机爆发后,如果出现了新闻报道与事实不符,那就只有让它先报了,不用理会它,身正不怕影子斜,过一段时间就会真相大白的。(错)
9、通过各类社会组织与普通民众的积极参与来构成多元化的危机处理网络,是当今危机治理的世界性趋势。(对)
10、在大规模公共危机中,民众个体发挥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但民众可以通过参加政党、社团、社区组织或群众组织等方式组织起来,这样就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对)
11、我国是全世界自然灾害发生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但由于整治有力,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呈逐渐下降趋势。(错)
12、浙江省的气象灾害具有鲜明的规律,如季节性、区域性、局部性和多灾并发性。(对)
13、目前,生产安全应急救援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没有形成体系,体制不顺,管理不统一,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持体系和法制建设滞后。这些问题急需加快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来加以解决。(对)
14、多数事故的直接原因,一般是规章制度和现场管理松弛,监管不到位;间接原因往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机械设备作业环境的不安全状态所造成。(错)
1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绿色进行预警。(错)
1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在
2小时内向属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各级人民政府应在接报后2小时内向上一级政府报告。(对)
17、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就是群体性事件,对社会影响十分严重。(错)
18、突发事件的善后重建,不仅要注意恢复事件中受损的物质与环境,更要注意恢复和重建事件中参与人的精神和心理。(对)
19、迅速从紧急情况转到正常情况的能力是危机管理的核心内容。(对)
20、虽然国际恐怖主义时有发生,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我们不用担心国际恐怖分子会流入我国进行恐怖活动。((错)
21、对生产安全事故要坚持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原则。((对)
22、危机预案是公共危机管理过程的第一道防线,目的是为了有效地预防和避免危机事件的发生。(对)
23、建立危机预警机制时,只能设立专门的信息收集节点和网络,这样才能提高信息收集的可靠性,保证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度。(错)
24、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处理应当利用主流媒体做好正面宣传报导,减少和消除不实谣言和传闻的负面影响。((对)
25、突发公共事件是否最终演化为公共危机,其关键的影响因素之一是领导者的决策和管理能力。((对)
26、《突发事件应对法》适用于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对)
27、公共危机管理中,利用权威机制进行资源配置时,存在一个相对具有客观性的信号引导体系。(对)
28、中国粮食安全的基本指标是保证耕地、水资源等食物资源总量不减少。(错)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危机基本特征的是(D)
A、危害性
B、不确定性
C、超常性
D、不可转化性
2、发生规模大,后果特别严重,发生在一个市(地)以内或是波及两个市(地)以上,需要动用省级有关部门力量方可控制的危机事件,应属于((C)
A、一般危机事件
B、较大危机事件
C、重大危机事件
D、特别重大危机事件
3、政府采取危机应对措施必须有宪法上的授权,并且政府启动危机管理机制必须有法律上的明确规定。这即告诉我们,政府在危机应对中应当遵循((A)
A、合法性原则
B、合理性原则
C、责任原则
D、时效原则
4、新中国第一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性基本法律是(B)A、《紧急状态法》
B、《突发事件应对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戒严法》
D、《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5、我国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的要求是: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D)
A、上级政府管理为主
B、县以上政府管理为主
C、基层政府管理为主
D、属地管理为主
6、下列关于危机决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A、危机决策往往是在条件充分的情景下做出的 B、危机决策往往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景下做出的 C、危机决策往往是在时间不充裕的情景下做出的 D、危机决策往往是在后果不确定的情景下做出的
7、在公共危机管理沟通机制建设中应避免出现的情况是(A)A、保持沉默,少说为佳
B、保证正规渠道畅通 C、保持信息口径一致
D、保证公众的知情权
8、下列关于危机发言人应具备的相应技能中,不应有的是(C)
A、质疑不准确的信息
B、解释有些问题不能回答的原因 C、尽量使用专业术语
D、压力下保持冷静
9、关于危机事件新闻发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一定要及时、准确,争取先声夺人。
B、充分考虑民众的心理承受能力,把有些很严重的危机事件暂时说得轻些。C、不能因为没有弄清楚情况而对相关信息不予披露。
D、新闻发布可通过新闻发布会、吹风会、新闻通稿、记者采访、书面回答记者提问等多种方式进行。
10、当强烈地震发生时,民众在自救中不应有的行为是(C)。
A、躲进卫生间
B、就近找个枕头、坐垫、厚书本等护住头、颈部 C、赶快乘坐电梯下楼
D、就近躲藏在坚固的机器、设备或办公家具旁
11、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C)
A、要从中小学开始普及公共危机教育,提高每个公民应对危机的能力。
B、我国大量已有的突发事件显示,我国公民的生存能力不容乐观,普遍缺乏危机应对技能训练。
C、在危机的经验中,民众相信传闻而不相信政府是没有任何道理的。D、不同形式的志愿服务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2、自然灾害的应急救助是以(B)为基本行政单元实施灾情管理。A、乡镇级
B县级
C地市级
D省级
13、一级响应只需要满足下面选项中哪一条就可以?(A)A、死亡200人以上 B、紧急转移安置10万人以上,少于90万 C、倒塌(严重损坏房屋)5万间以上,少于15万间 D、死亡人口100人以上,200人以下
14、重大、较大、一般事故,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日内做出批复;特别重大事故,30日内做出批复,特殊情况下,批复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时间最长不超过 30日。(A)A、15
B、18
C、10
D、20
15、下列哪个不是“四不放过”原则?(C)
A、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B、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
C、检查验收未通过不放过
D、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16、下列不属于公共卫生事件特点的是(D)。
A、成因的多样性
B、传播的广泛性
C、分布的差异性
D、治理的单一性
1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报告信息管理遵循(B)的原则。A、早期发现、早期报告和早期处置
B、网络直报、分层管理、逐级审阅、分级处置
C、共同参与、协调配合 D、动员社会力量、加强国际合作
18、能否处理好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关键原则是(B)。
A、以人为本原则
B、尽早化解原则
C、依法处理原则
D、当地领导负责原则
19、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一旦发生,首先要做的就是(B)。
A、领导与群众直接对话
B、迅速控制事态
C、主导舆论导向
D、动用武装力量
20、当前,国际反恐的主导是(D)。
A、八国集团
B、欧安组织
C、上海合作组织
D、联合国
21、不同类型的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涉及范围、造成的危害程度、可控性等各不相同,实行(B)。
A、分级管理
B、分类管理
C、分层管理
D、分群管理
22、建立公共危机预警机制时,要考虑政府治理能力、民众心里承受能力和大众传播媒介等诸多因素属于(D)
A、以人为本原则
B、常抓不懈原则
C、分级预警原则
D、讲究方法原则
23、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系统要实现指挥一体化、信息网络化、执行程序化、(A)的建设目标。
A、决策智能化
B、检查经常化
C、处理及时化
D、责任明确化
24、在非常规状态下,即便没有针对某种特殊情况的具体法律规定,行政机关也可进行公共危机紧急处置,以防止公共利益和公民权利受到更大损失。这是指(B)。
A、权力优先性
B、紧急处置性
C、程序特殊性
D、社会配合性
25、建立公共危机预警机制时,要考虑政府治理能力、民众心里承受能力和大众传播媒介等诸多因素。这是指(D)。
A、以人为本原则
B、常抓不懈原则
C、分级预警原则
D、讲究方法原则
26、在公共危机状态下,由于时间紧迫,不可能有很多时间去搜集大量信息,只能依据不充分的信息作决策,这指的是(C)。
A、事态的严峻性
B、时间的紧迫性
C、信息的不充分性
D、资源的有限性
27、制定公共危机应急救援预案的基础是(B)。
A、现场调查
B、开展重大危险源普查
C、事故等级和类型的划分
D、应急响应机制
28、定期进行信息沟通,提供与公共危机有关的研究报告,提出为处置的建议和意见等的公共危机预警系统是(D)。
A、监测系统
B、组织系统
C、决策系统
D、咨询系统
29、地方政府是发现公共危机事件苗头、预防发生、首先应对、防止扩散的第一责任人。这是指公共危机管理的(B)。
A、社会性大协作原则
B、属地管理
C、常设性原则
D、统一指挥原则 30、公共危机管理过程的第一道防线是(B)。
A、危机决策机制 B、危机预警机制 C、危机资源配置机制
D、危机保障机制 多项选择题:
1、下面哪些不是突发事件的主要特点?(AC)
A、信息的充分性
B、突发性
C、高度确定性
D、紧迫性
2、应急管理工作内容概括起来叫做“一案三制”,其中“三制”是(ACD)? A、应急工作的管理体制
B、应急预案
C、运行机制
D、法制 3、2008年以来,浙江有两起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是(CD)A、口蹄疫
B、乙肝
C、麻疹
D、手口足病
4、科学技术是处置突发事件的依靠,这就要求(ABCD)
A、要有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 B、要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防灾救灾知识水平
C、需要得到各方面专家的智力支持 D、必须配备必要的装备、设备、器材、工具
5、现行的突发事件应对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存在的不足有(ABCD)
A、应对突发事件的责任不明确 B、统一协调、灵敏应对突发事件的体制没有形成
C、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不够强,危机意识不够高 D、依法可以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不充分、不得力
6、《突发事件应对法》有关预防和应急准备的制度,包括(ABCD)A、规定国家建立重大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
B、建立了处置突发事件的组织体系、应急议案体系
C、建立突发事件监测网络、预警机制、信息收集报告制度 D、建立了社会大众学习安全知识,并参加应急演练的制度
7、最小代价原则的要求包括(ABCD)
A、前提是保障人的生命健康优先权 B、要把对自由权和财产权的损害控制到最低的限度 C、坚持常态措施用尽原则 D、要把对正常的生产、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8、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CD)
A、综合协调包括政府的协调和办事机构的协调
B、分类管理是按照突发事件的不同特性实施相应的管理 C、分级负责是指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由不同层级的政府负责 D、任何突发事件都必须要坚持属地管理为主
9、建立信息报告机制包括(ABCD)
A、建立应急报告制度
B、建立举报制度
C、建立信息分析制度
D、建立信息发布制度
10、制订重建工作计划的基础是建立信息库,具体包括(ABCD)A、历史上有关灾情的报告、文字记载、相关资料
B、灾后的评估报告、为灾区所收集的资料、信息的储存、数据参考 C、在救援阶段的资料、信息、报告
D、国际救援机构提供的报告
11、制订重建计划的内容应当是一个比较全面的工作计划,它涵盖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ABCD)
A、教育卫生系统
B、社会服务体系
C、社区建设与服务
D、旅游产业
12、通过安全文化建设,使广大群众形成了哪些观念?(ABC)A、以人为本
B、安全是最大效益
C、安全工作,人人有责
D、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同等重要
13、下面哪些选项是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环节?(ABCD)
A、倡导安全文化,强化安全意识。B、健全安全法制,贯彻“依法治安”方略。C、强化安全责任,落实责任制。
D、推动安全科技进步。
14、事故现场救援的基本要求有哪些?(ABCD)
A、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B、迅速控制事态,防止事故影响范围继续扩大,并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
C、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D、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15、传染病的流行有哪些基本环节?(ABC)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人群
D、病毒
16、治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要哪些方面的结合?(ABD)A、技术层面和价值层面结合 B、直接任务与间接任务结合 C、职能机构和协理机构结合 D、国内与国际结合
17、下列哪些属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案三制”中的三制?(ACD)A、应急法制
B、应急预案
C、应急体制
D、应急机制
18、从微观层面上要减少社会安全事件的发生要做好下面哪些工作?(ABCD)A、加强对重点人的预防
B、加强对重点时空的预防
C、加强情报信息,掌握闹事苗头
D、及时疏导、化解社会矛盾
19、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方法主要包括(ABCD)
A、管制现场,控制局势; B、调查了解事件概况,提出处置决策;
C、直接对话,解决、解释有关问题; D、采取强制措施,果断平息事态; 20、按照公安部的规定有哪些情况要采取强行处置措施?(ABC)A、围堵、冲击党政机关
B、卧轨拦车、阻断交通 C、骚乱、打砸抢烧
D、游行示威
21、政府在公共危机应急处理中的次级职能有(A, B, C)。A、决策
B、指挥与协调
C、危机监测
D、应急预测
22、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体系包括(A, B, C, D)。A、领导与决策组织体系
B、专业救助组织体系 C、专家咨询组织体系
D、辅助与支持体系
23、建立公共危机新闻发布机制的意义(A,B,C,D)。
A、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 B、是维护社会稳定,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必然要求 C、是建立良好国际形象的必然要求 D、是全球化时代信息传播的必然要求
24、公共危机善后管理的意义(A, B, C)。
A、对危机后社会生产和社会秩序的恢复重建工作提供必要的组织保障 B、对危机后不稳定的社会状态起到缓解和消除的积极作用 C、为进一步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提供经验 D、是建立良好国际形象的必然要求
25、强化公共危机管理的监督与审计主要是指(A, B, C)。
A、加强内部控制
B、第三方评估
C、公众与舆论监督
D、财政预算管理
26、一套完善系统的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体系应当包括(A,B,C,D)。A、宪法中的紧急状态制度条款 B、突发事件与紧急状态基本法 C、一般法律法规
D、国际条约中的突发事件与紧急状态条款
27、公共危机管理的财力资源主要来自(A,B,C,D)
A、国家财政支出
B、社会救助
C、国际援助
D、政府通过其强制力取得的临时性财产征用
28、在我国,预警级别是依据突发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A,B,C)来分级。A、危害程度
B、紧急程度
C、发展事态
D、控制程度
29、公共危机应急处置包括(A,B,C)。
A、信息报告
B、先期处置
C、应急响应
D、应急总结 30、全球视野下的战略物资保障体系应由(B,C,D)组成。A、能源生产体系
B、国外能源供应体系
C、能源战略储备体系
D、国内能源勘查开发供应体系
11、制订重建计划的内容应当是一个比较全面的工作计划,它涵盖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ABCD)A、教育卫生系统 B、社会服务体系 C、社区建设与服务 D、旅游产业
12、通过安全文化建设,使广大群众形成了哪些观念?(ABC)
A、以人为本
B、安全是最大效益 C、安全工作,人人有责
D、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同等重要
13、下面哪些选项是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环节?(ABCD)
A、倡导安全文化,强化安全意识。
B、健全安全法制,贯彻“依法治安”方略。C、强化安全责任,落实责任制。D、推动安全科技进步。
14、事故现场救援的基本要求有哪些?(ABCD)
A、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B、迅速控制事态,防止事故影响范围继续扩大,并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
C、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D、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15、传染病的流行有哪些基本环节?(ABC)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人群
D、病毒
16、治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要哪些方面的结合?(ABD)
A、技术层面和价值层面结合B、直接任务与间接任务结合C、职能机构和协理机构结合D、国内与国际结合
17、下列哪些属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案三制”中的三制?(ACD)
A、应急法制
B、应急预案
C、应急体制
D、应急机制
18、从微观层面上要减少社会安全事件的发生要做好下面哪些工作?(ABCD)
A、加强对重点人的预防B、加强对重点时空的预防 C、加强情报信息,掌握闹事苗头
D、及时疏导、化解社会矛盾
19、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方法主要包括(ABCD)
A、管制现场,控制局势;B、调查了解事件概况,提出处置决策;C、直接对话,解决、解释有关问题;D、采取强制措施,果断平息事态;
20、按照公安部的规定有哪些情况要采取强行处置措施?(ABC)
A、围堵、冲击党政机关
B、卧轨拦车、阻断交通
C、骚乱、打砸抢烧
D、游行示威
21、政府在公共危机应急处理中的次级职能有(A, B, C)。
A、决策
B、指挥与协调
C、危机监测
D、应急预测
22、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体系包括(A, B, C, D)。
E、领导与决策组织体系
B、专业救助组织体系
C、专家咨询组织体系
D、辅助与支持体系
23、建立公共危机新闻发布机制的意义(A,B,C,D)A、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
F、是维护社会稳定,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必然要求
G、是建立良好国际形象的必然要求
H、是全球化时代信息传播的必然要求
24、公共危机善后管理的意义(A, B, C)A、对危机后社会生产和社会秩序的恢复重建工作提供必要的组织保障 B、对危机后不稳定的社会状态起到缓解和消除的积极作用 C、为进一步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提供经验 D、是建立良好国际形象的必然要求
25、强化公共危机管理的监督与审计主要是指(A, B, C)。
B、加强内部控制
B、第三方评估
C、公众与舆论监督 D、财政预算管理
26、一套完善系统的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体系应当包括(A,B,C,D)。E、宪法中的紧急状态制度条款F、突发事件与紧急状态基本法G、一般法律法规 H、国际条约中的突发事件与紧急状态条款
27、公共危机管理的财力资源主要来自(A,B,C,D)
A、国家财政支出
B、社会救助
C、国际援助
D、政府通过其强制力取得的临时性财产征用
28、在我国,预警级别是依据突发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A,B,C)来分级。B、危害程度
B、紧急程度
C、发展事态
D、控制程度
29、公共危机应急处置包括(A,B,C)。
B、信息报告
B、先期处置
C、应急响应
D、应急总结 30、全球视野下的战略物资保障体系应由(B,C,D)组成。
第五篇:合法性危机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的研究
合法性危机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
张志成
一、何谓合法性问题?
在政治思想史上,合法性一直是以政治哲学的形式出现的。所谓合法性,也就是是对被统治者和统治者关系的评价。实质上,合法性就是正当性[2].从法律上讲,合理性主要是指正当性说明。指论者要有足够的理由说明听者,来证明自己行为的正当,并为对方接受[3].从历史上看,论说统治合法性的政治哲学大体经历了从神到人的发展过程。简单而言,在中国古代,商周时期是以“上帝”和祖先崇拜来为统治进行合法性说明的,而由于君主专制的统治形态所必然具有的弊端,孔子创造了以伦理为中心的政治哲学,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仁政”为两端,形成了“道统”和“君统”互相制约的统治合理化论说体系[4].而近代,随着西学东渐,更主要的由于“人”的意识的觉醒和个人利益的发达,合理化论说体系从“神”到“君”进而转变为以“人”为基础。随之而来的,政治运作的表现形式就是从“君主”转变为“民主”。但是,以欧美国家为榜样的所谓“民主”的政治体系面临着体制上的实质缺陷的困扰,这两个实质缺陷之一就是马克思所发现并论证的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以及资本掠夺超额利润所必须的剥削,包括对本国人民的剥削和对殖民地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这两个实质缺陷在近代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也导致了“民主”合理性在很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彻底破产。其表现形式就是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主义的蓬勃发展。在中国,历史就表现为: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争取“民主”-推翻“旧民主”(资本主义)争取“新民主”(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取得全国革命胜利、获得执政地位。
后工业时代,在以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为合法性论说、以资本主义和财产私有为经济模式的国家,随着民主的日益技巧化以及操控信息的技术日益成熟,加之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蜕化,更重要的由于其经济
和社会生活中面临的大量“民主”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以及“民主”和“自由”所直接导致的问题的泛滥,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民主主义的政治运作合法性地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其合法性论说的辩护能力日益下降。有学者认为:“20世纪30年代开始,世界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1929年到1933年,爆发了席卷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全球性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社会初期自由放任式管理模式遭到怀疑,[5]”旧的否认资本主义存在危机的传统理论开始失效,资本主义制度处于风雨飘摇之中“[6].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下的政府也出现了合法性危机的问题。正是针对这样的危机,哈贝马斯提出了自己的关于合法性问题的论说。
二、哈贝马斯的合法性论说
哈贝马斯认为[7]:所谓合法性问题,也就是一个政治制度,一个政权的威严和权威能否得到人们信任和承认的问题。[8]他同时认为,一、后工业社会完全有能力采取措施,解决自身面临的问题,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干扰和不符合人们意愿的副作用就会减少,并且不一定能够转化为合法性的丧失。因此,晚期资本主义社会能够把社会中发生的利害冲突限制在个人的范围内,使之不能形成阶级的利害冲突[9].二、他强调人们行为的协调应以共同的规范为基础,而共同的规范是由人的统一认识促成的。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就是对话[10].其前提是:同行为规范联系在一起的公认的要求只能是用目的在于取得共识的辩护来实现[11].哈贝马斯的合法性理论是基于其对“晚期”资本主义的诸多现象的认识而提出的。例如,他提出有关危机的现象包括:生态的平衡、人类学的平衡和国际的平衡[12].同时,他也指出: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飞速发展,使这个世界性的社会制度面临着一些问题;(但是,)不能把这些问题理解成为这个制度所特有的危机现象。
社会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人和制度互动的过程,关于这一点,哈贝马斯指出:社会本身不能单独实现进化,只有当它和行为主体结合在一起时,才能构成一个有进化能力的系统;一个社会,只有在吸取了社会
化的行为主体的学习能力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新的结构,从而使它的控制能力和调节能力达到一个新的水平[13].他认为马克思仅仅看到了生产领域,而没有人的交往行为和社会同一性的形成对社会进化的作用。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巨擘,作为马克思主义在西方演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角色,哈贝马斯既看到了所谓“晚期”资本主义存在的合法化危机,又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方式解释社会进化和发展背后的原因,提出了危机论,并以合法性论说的方式试图解决这样的危机,进而试图在渐进式的更新的前提下,以哈贝马斯式的“互相理解”[14]的“民主”来实现社会稳定。总体而言,哈贝马斯的理论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运用了马克思的分析方法,甚至对马克思的社会学方法还有较大发展,强调人与人之间客观联系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但是,他也不讳言其理论的辩护性基础:“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以资本主义制度为核心形成的,而这个制度的核心,(是)确定社会一体化的既定形式。”[15]
尽管哈贝马斯的思想是建立在保留现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的,但是,其思想仍然具有十分可观的借鉴价值。尤其重要的是,哈贝马斯通过“互相理解”的方式提出的新型民主思想。传统上,社会契约论、代议制民主和权利限制作为经典的资本主义社会组织方式,具有难以辩驳的“辩护水平”。尽管早至卢梭就曾提出:真正的民主从来没有过,而且将来也不会有,但是,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初期阶段,生产资料的小规模个人占有的经济关系和法律绝对保护私有财产的社会制度使改造传统的民主方式的任务并不紧迫。但是,随着跨国公司等法律、经济和文化巨人的出现,个人的意志和政治参与程度及效果受到极大的压迫,传统上的自由主义下的代议制民主遇到了一定的危机。哈贝马斯关于合法性问题的思路同时提供了以辩护水平为尺度的社会弥合的解释性手段,同时他的思想也不仅仅停留在“辩护”上,而是将合法性的辩护与解决性手段相结合,以解释来促进解决,这就“弥补”了马克思从社会更替的革命角度看待问题而提出的单一的“解决”性的手段,从而使历史唯物主义引进了人与社会的互动,克服了马克思“技术至上”论对人和社会互动的忽视。
三、社会主义政治的合法性问题
从前文可以看出,对于政治架构和运作的合法性论说对于政治权利是极为重要的。正如学者所说:“不论是哪种形式的统治,统治者命令能否被服从的命运都取决于是否建立并培养了被统治者对统治的普遍信仰。只有被人们认为是具有某种正当性理由的命令,才会获得被统治者的追随,从而具有合法性。”[16]历史和现实也都表明了这一点。可以说,社会主义的政治也无法回避合法性问题。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会于2004年9月19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一文中,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得出了如下结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同时,中共中央认为,在当前的历史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互相激荡,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改变,我们仍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我国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这一决定既承认了党也存在执政合法性问题,也指出了执政合法性面临的主要问题。可以说,这一决定是对合法性问题的承认和思考。那么,社会主义政治的合法性来源是什么?合法性危机的实质又是什么?
按照马克斯·韦伯的理论,所谓的正当性与合法性一样,其基础都是“一种对规范的规则模式‘合乎法律’以及根据这些规则有权发布命令的那些人的权利的确信”[16],是指对一种现存统治秩序的信仰,以及由这种信仰指导下的对命令的自觉服从。也就是说,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信仰和在这种信仰下对政治运作的自觉服从同样应该是社会主义政治的合法性基础。
从历史上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合法性首先来源于资本主义自身危机。在资本主义不能克服其本身客观存在的经济危机、社会危机的前提下,按照矛盾的观点,事物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并且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资本主义本身必然会有“新”的、反映其危机的思潮和社会运动。这一思潮和社会运动就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在经历了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思潮的科学化、系统化总结之后,社会主义本身成为一种信仰,成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基础。
分析社会主义运动的合法性内涵,我们必须对资本主义危机进行具体分析。简单地讲,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的合法性恰恰来自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自身危机,因此,资本主义的危机本身就应该是社会主义合法性基础。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资本主义的危机主要是经济危机。正是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不可克服的矛盾,也正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使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必然,也是社会主义本身成为合理。恩格斯认为:“从本世纪初以来,工业经常在繁荣时期和危机时期之间波动。这样的危机几乎定期地每五年到七年发生一次,每一次它都给工人带来极度的贫困,激起普遍的革命热情,给整个现存制度造成极大的危险。”[17]而所谓“革命”,在哈贝马斯那里就是“利害冲突”没有“限制在个人的范围内”,而是形成了“阶级的利害冲突”[18]的外在表现,也就是“合法性”遭到危机的最直接表现。
资本主义的危机也是政治危机。在原始资本主义时期,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所导致的无产者的贫困和经济权利的丧失,使无产者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民主权利”丧失了实质意义。因此,恩格斯提出:“无产阶级革命将建立民主的国家制度,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19],以替代破产了的资产阶级民主。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20]从国际关系而言,由于争夺资源和“夺取新的市场”[21]的斗争,使资本主义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矛盾不时激化,资本主义在既定的文化范畴内的意识形态上的破产就成为必然。在中国历史上,这一过程就表现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五四”运动。“五四”之后,共产主义学说逐步成为中国革命者中占据主流的流派,与这一客观矛盾的存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事实上,社会主义合法性的现实基础乃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以及无产阶级民主权利的丧失,意识形态基础乃是马克思主义对这样的经济危机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和社会主义理想的构造。
四、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合法性矛盾、融合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
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形态,从马恩时代以来,主要是由于社会主义运动和其他工人运动的发展和冲击,其变化是显著的。目前来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是基本稳定的,社会危机还不突出。而社会主义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建立到目前,也经历了深刻变革。但是,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的“政治统治”,都存在“合法性”问题。它们之间的“合法性”问题既有客观必然的矛盾,也有相似之处。
哈贝马斯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本身能够有效地解决经济增长问题[22].但是,他同时指出,“晚期资本主义”的市场的功能除了日益严重的问题,行政系统无法完成从经济系统那里接受来的控制性任务,于是,合法性的系统无法维持它要求的群众表现的那种忠诚水平[23].简而言之,也就是说,哈贝马斯认为,虽然资本主义制度本身能够保证经济的增长(但他也认为财富无法无尽增长),但是,政治当局无法解决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问题,因此,“生活领域”会发生混乱,进而导致“群众”对政治当局的认可程度、忠诚度的降低。进而,合法性就会出现危机。
邓小平认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显然,社会主义的执政党同样必须解决经济持续增长和在经济持续增长的过程中控制经济的政治任务,只有这样,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领域才能和谐发展,使合法性得到加强,并进一步促进政治当局(中国共产党)合法性的增强,提高其控制能力,使经济进一步的发展成为可能。《中共中央十六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要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扭住经济发展这个中心不动摇,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这表明,无论是对于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实行市场经济制度和控制市场经济的能力是政治当局的合法性的基础。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首先,对于“晚期资本主义”而言,市场经济制度已经是一个事实,而对于中国社会主义而言,建设并完善市场经济制度仍是一个时期的任务。其次,合法性的核心不仅仅在于经济的持续增长,而是在于政治当局控制经济系统,并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导致的社会“生活领域”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对于社会主义而言,经济发展本身只能是社会目标之一,而社会目标和人的发展目标不容须瞬忽视,否则,最终不仅会使社会主义丧失制度优势,而且会随着合法性、忠诚度的降低而丧失对经济系统的控制能力,使经济运行失去可控性。
哈贝马斯认为,行政计划需要拥有合法的权利[24].日益增长的合法性需要,“今天必须用(建立在普选权基础上的)政治民主手段使其得到满足。但是,形式民主的手段费用巨大。”“(国家)必须考虑到居民的普遍利益,并把这种利益维持在必要的程度上,以免使群众对国家的忠诚降低到引起冲突,使国家失去合法性。”哈贝马斯一方面指出了利益妥协需要一种政治民主手段,但另一方面也指出了“形式民主”的困境-花费过大。他还指出了一种意见,那就是说,“国家可以随着使行政系统不依赖于合法的意志形成来摆脱合法性问题。”通过富有“表现力”的符号和象征同行政管理的工具性的功能的分离,来为国家避开合法性问题服务[25].其实,这样的观点就是使民主“形式化”,抛开民主的实质性的“决定”价值,而使行政系统的决定技术上合法化、“自我”合法化。哈贝马斯并没有指出合法性需求、利益妥协和分界以及花费巨大的形式民主之间的紧张关系如何缓解。
同样,《中共中央十六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段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如果我们把人民当家作主理解为民主的实质决定作用,依法治国的“法”理解为利益的妥协和分界,那么,社会主义的中国同样面临这如哈贝马斯所言的实现民主的巨大成本问题、民主对利益分解的实质性决定价值问题两大历史性课题。而在民主实质性决定的问题上,不仅仅存在效率这一客观障碍,也存在国家间竞争这一影响利益分界的重要变量如何进入民主决定系统的问题。另外,尽管我们可以引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这样的技术性决定系统,但是,“技术性”的决定和貌似价值中立的行政系统“输出”的决定是有助于还是有损于政治当局的“合法性”地位最终也必须经过群众的合法性意识衡量,而没有体现“合法性意识”价值手段的技术性决策系统事实上是无法衡量合法性的,其实质必然也是有损于合法性和民主的实质决定价值的。
还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关于合法性获得的建构。群众的合法性意识与政治当局的合法性建构是一对有着内在结构性矛盾的概念。哈贝马斯认为,“合法性的获得,本身就是破坏性的,如果获得合法性的方法被看穿的话。有人试图通过有目的操控手段来弥补合法性的亏空;这种尝试在系统上的局限性就在于行政活
动和文化系统这两个领域间的结构差别。”[26]他更进一步指出,“国家不能简单地掌管文化系统;国家领域的扩张,致使文化的确信无疑状况发生了问题。”意义“成了一种能源匮乏,而且将越来越匮乏。”简单讲,也就是说,文化系统本身是生成合法性意识的基础之一[27],合法性的存在是基于合法性意识的自我生成和主动衡量,一旦合法性意识到其生成和衡量是由政治当局所操控,那么合法性意识就会发生变化,就会基于其“自觉”后的意识重新对合法性进行衡量。一旦合法性意识中的“意义”失去自主性,群众就会用“价值”来衡量“合法性”,而和“意义”不同,国家所能提供的“价值”的合法性论说是有限的,因此,容易孳生合法性危机。
相比较而言,《中共中央十六届四中全会公报》提到:“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牢牢把握舆论导向,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如前所述,社会主义的合法性资源的重要来源是其对社会的自觉意识和科学规律的把握,因此,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建设、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不断修正来提供社会主义的合法性资源是必须的。但是,合法性建设的重要问题乃是如何提供“意义”资源。政治当局和行政系统直接操控文化系统会使合法性意识处于不断“反省”和“自觉”的过程,使合法性意识的形成背离其“自生”和“自觉”的客观规律,不仅不利于合法性问题的解决,而且会使社会丧失“意义”资源,而以“价值”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尺度。而由于价值的方向性,个人、团体、国家对于同一决定的价值衡量必然是不一致的,因此,最终往往导致社会分裂。
总之,哈贝马斯的合法性理论建构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总体而言,其合法性理论以社会弥合为目的,提出并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问题所导致的合法性危机,并从政治、文化和经济等方面提出了社会利益妥协和分界以及合法性意识建设的问题,对于我们建立“和谐社会”,维持政治当局的合法性和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来讲,同样需要考虑的是党的执政、民主、效率、利益妥协和分界、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形成与合法性之间的紧密关系等重要社会分裂和弥合的变量。你好,谢谢你看这个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