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一“以读带写”作文训练举隅
高一“以读带写”作文训练举隅
“以读带写”是指以阅读教材为依托,在课文中寻求写作的借鉴点、模仿点,把这些借鉴点、模仿点作为训练的目标点和着陆点,从而摆脱“放羊式”的作文教学模式的作文训练方式。既然每次写作都有具体明确的训练点,笔者认为“以读带写”的作文训练应以片断作文、仿句成段为主要形式,只因这种形式更容易操作,具有更省时、更高效、容易量化、快速反馈等特点,同时也符合“连句成段、由段成篇”的写作规律。下面将笔者将《必修一》《必修二》的“以读带写”作文训练过程笔录如下:
课文一:《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训练点:比喻说理 训练方式:仿句成段
题目示例:请写出与划线文字结构一致、主题一致的一组句子。
如果没有冲击乱石的勇气,江河就永远创造不出卷起千堆雪的壮美景象;如果没有迎霜斗雪的豪情,梅花就永远没有苦寒中的扑鼻之香;(;;)可见,只有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勇于克服困难,才能彰显生命的精彩。
课文二:《我很重要》 训练点:比喻说理 训练方式:仿句成段 题目示例:“人们常从成就事业的角度,断定我们是否重要。”毕淑敏又是如何理解“重要”的。请在括号里仿写划线的句子。
小溪啊,你不必羡慕大海,你不见你滋润过的地方芳草萋萋,山花如画吗;小草啊,你不必羡慕参天大树,你不见你的绿意给了疲惫的旅人一丝慰藉;()也许我们不能成为伟人,但你切不可因平凡而自卑,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答案示例:绿叶啊,你不必羡慕娇艳的鲜花,你不见在你的映衬下,花儿才绽放得更为精彩;乌龟啊,你不必羡慕兔子的风驰电掣,你不见你的坚韧与执著给了弱者多少勇气和鼓励!一灯如豆啊,你不必羡慕明亮的星辰,你不见你的微弱的光亮给了黑暗中的旅人温暖与希望吗。)
课文三:《布衣总统》
训练点:把握描写对象,理清描写顺序 训练方式:语言连贯题
题目示例:将下列五个句子排序,使句连贯通畅。①墙上挂着中国大地图和世界大地图。
②房里有四把椅子、两张茶几、一张书桌、一张床和一张沙发。③书桌上除了文具和要处理的公文以外,还摆着一些书籍。④孙中山住着一间不大的房间。⑤他的房屋外面是客厅,兼做饭厅。A、⑤②①③④ B、④②③①⑤ C、④②①③⑤ D、⑤④②①③
课文四:《罗曼〃罗兰》 训练点:句式变换
题目示例:请将下列散句变成一组整句。罗兰的童年,是在勃艮第的田野里和开阔的峡谷中度过的。他在喧嚣的巴黎街道度过了中学时代。他在似乎是真空的更加狭小的天地——高师的学生宿舍里度过了大学时代。
课文五:《留取丹心照汗青》
训练点:在史料和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借助想像再现场景
题目示例:请选取一首你最有感触的诗文,想像诗人创作这首诗时的场景。学生作品示例:苏轼作《江城子》
课文六:《孔雀东南飞》 训练点:诗歌语言的凝练性 训练方式:改写
题目示例:请将下面这段五言诗改写成四言诗。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答案示例:
“十三织素,十四裁衣,十五箜篌,十六诗书。十七为妇,心中苦悲。君为府吏,守节不移,妾留空房,相见日稀。鸡鸣机织,夜夜不息。三日五匹,大人嫌迟。非为织迟,君妇难为!妾不堪使,徒留无施,可白公姥,及时遣归。”
课文七:《我的母亲》 训练点:①通过两三件事来写这个人;但是不一定要求完整地叙述事件的全过程,它可以只是一些生活的片断或具体细节的描绘与叙述。
“三姐是母亲的右手。但是母亲知道这右手必须割去,她不能为自己的便利而耽误了女儿的青春。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这个片断并没有着重交代三姐出嫁的全过程,而是着力写出了母亲理智上不想耽误女儿的青春但情感上又难以承受分别的痛苦时种种表现。“
②至少运用三种描写方法;
③注意简单记叙文与复杂记叙文的区别,复杂记叙文在记叙描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以起到抒发感情,深化主题,过渡照应的目的。(能力提升点)如《我的母亲》第三段:母亲生在农家,所以勤俭诚实,身体也好。(承接上文)这一点事实却极重要,因为假若我没有这样的一位母亲,我以为我恐怕也就要大大的打个折扣了。(引出下文介绍母亲的性格及对我的影响。)第十二段: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廿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深华主题,照应了第三段)
题目示例:请以“我最爱的人”为话题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为记叙文,字数不少于800字,时量50分钟。学生作品示例:
淡淡的兰花香
高一9班
钟静雯
多少风和雨独自一人走,多少苦和累默默一人受。多少思和念纳成千层底,多少春和秋寂寞黄昏后。
母亲在我八岁的时候便离开了这个家。在这以后,我便时常坐在窗边,听着楼下杂货铺一家人和睦的笑声,感受着这笑声有多讽刺。回头看看,家里又是清炉冷灶的。
那天晚上,我揣着爸爸给我吃晚饭的钱在街上寻找解决温饱的地方,越走越没胃口,便回家了。刚打开门,一阵啤酒鸭的香味让我顿时感到饥饿。厨房里,是早已模糊却又十分清晰的身影,母亲回来了。这顿饭,我吃得别提多高兴了。后来,爸爸回来了,他们没有说话,连眼神交流都没有,我又想起了楼下杂货铺的笑声。
晚上我和妈妈一起睡。母亲问了我一些学习与生活的事儿,我随口应声了几句。母亲是一个很随和的人,她是医生,邻居们有点小病小痛的都会找她。凡是她能帮上忙的,都有求必应。可是她忍受不了我爸爸。虽说爸爸是一位人民教师,但心理却不如表面般一表人才。也罢,反正母亲做出了决定,我知道,母亲忍无可忍了。这点性格,母亲也传给了我。第二天,母亲早早起床,帮我煮了牛奶。我睡得很安稳,因为整晚都是母亲发丝散发的兰花香。我不想起床,害怕这美丽的梦会被睁开眼的第一束阳灼伤。其实母亲早起的习惯也传给了我,如我那重男轻女的奶奶所说:“你惟一的优点便是闹铃一响便起床。”
母亲留下些钱便走了,这些钱后来也都被爸爸收走了。我去超市买了一瓶兰花香的洗发水,用这种方式想念那对我最重要的母亲。
课文八:《阿房宫赋》 训练点:假设论证。《阿房宫赋》中心论点: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可见,六国与秦国灭亡的原因在于统治阶级不体恤民情,不爱惜百姓。他们的贪婪与残暴激起民怨,引火烧身,自取灭亡。)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这一段文字从反面假设六国与秦爱民的话,那将会是截然不同的结局,从而更有力地论证了观点的正确,增强说服力。训练方式:仿句成段。
题目示例:请在划线处补充语句,使下面这个文段能独立完整。
学会“照镜子”方能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己。李世民懂得镜子的作用,能把魏征批评他的话写在屏风上,当作“镜子”,随时对照。又能看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难道不是一个很会“照镜子”的人吗? 李世民正是做到了“以人为镜”“以古为镜”,学会在人们的各种批评、意见中认识自己,而成为一代名君。假如
课文九:《与妻书》
训练点:例证法。观点要与林觉民的事例高度一致,且观点要鲜明;注意议论文中的叙述与记叙文中的叙述的区别。议论文中要求指向观点对事例作高度概括,与观点无关的文字能删的则删,需交代力求简练习;议论文文体特征要明显,格式要规范,即观点、引例、叙例、议例、结论这几环节要到位。
题目示例:请从林觉民的事例中引出一个话题,并提炼出一个论点,概括林觉民的事例来论证这个论点。学生习作示例: 例一:(高一10班 夏若敏):
为了理想不断奋斗,不断付出的人生是有意义的。(观点)古今中外,多少有伟大成就的人为了心中的那个目标不断地奋斗,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是他们却从不后悔,因为他们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引例)林觉民明知道会丢掉性命依然坚持参加革命。(叙例)不为别的,只为了在国难当头时能出一分力去挽救祖国,只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只为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就算最后要失去生命,要与家人阴阳相隔,他也不愿放弃这个机会。也正是因为他对理想不断的追求与执着,最终实现了理想,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更使自己留在了每一个人的心中。(议例)可见,一个人的一生若是能够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断地奋斗,为了理想不断地付出,那么他的人生是有意义的。(结论)例二:(教师下水文)话题:心灵的选择
卑微与高贵全看我们自己如何选择。当元人大兵压境时,留梦炎为了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卖国卖祖卖身,而文天祥却给了劝降者一个冷背,永远屹立在东方的人格圣殿上;当广州起义即将打响时,有人因顾念妻儿子女,临阵退缩的,而林觉民却能推其爱妻儿之心以爱天下人,慷慨赴义,浩气长存。我们没有理由责备前者,因为乐生恶死、眷恋妻儿都是人之常情,但我们完全有理由赞扬后者,因为生命有等级之分,因为生命的价值不在于生命的长度,而在于生命的宽度。卑微是卑微者的通行证,高贵是高贵者的墓志铭:让我们勇敢地选择一个高贵的人生。
第二篇:初三小作文举隅
初三小作文举隅
——以学习《邓稼先》一文为例
一、我们也应有谨慎求实的作风
学了《邓稼先》一文之后,最令我感动的是第四部分“民族感情?友情?”中面对作者关于寒春是否参加了中国原子弹的提问,邓稼先真实诚恳的回答——“他说他觉得没有,但是确切的情况他会回去证实一下,然后告诉我”,从中我们体会到了这位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谨慎求实的作风,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也应有谨慎求实的作风,不抱幻想,不对自己说“如果”„„坦诚地去面对现实,这样我们才不会被困难击倒,我们就会拥有胜利的曙光,我们的人生才会变得更加精彩。
二、只要坚定了一切没有什么可拍
当邓稼先一次又一次埋葬下属与同事时,一次又一次遭到困难时的一句“我不能走!”让我为之感动。如果一个人能处在困境时做出一个个理智的抉择;能在大风大浪面前坦然自若;能在最危险的时候,有责任且坚定的说一句:“我不能走!”那么这个人一定是个伟大的人,邓稼先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源于爱国,源于民族感情,他不怕失败的痛苦。我想在那突发的不能测到一个信号时,他,已经决定马革裹尸,报效祖国了吧!可歌可泣的爱国精神让我感动,坚定的意志让我敬佩,着让我坚信:生活中再大的磨难,只要坚定了,一切都没什么可怕。
三、我不会放弃
读了《邓稼先》一文,我为邓稼先不平凡的经历和执著的奉献精神而感动,我打心底佩服他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方向,其中最令我感动的当属《我不能走》这个片段。
突然得知井下有个信号测不到时,大家十分焦急,都劝他回去,邓稼先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可想而知,邓稼先在面对困难时是那样勇敢无畏,不屈不挠,这一切源自于他心中扎根了的爱国情怀和坚强信念。所以我对此也受益匪浅,尤其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困难时我不能放弃,因为人生会有不尽的坎坷,邓稼先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下还能说出:“我不能走。”反之,当我面对生活中的小波折时,我也应该从容面对,对自己以及关心自己的人说一句:“我不会放弃!”
第三篇:想象作文设计举隅
想象作文设计举隅
小学生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活动和书面表达练习活动。就小学生习作的内容来说,大致可以分为实用性作文和想象性作文。实用作文强调实实在在的交际内容,注重写作的实际功用,现有语文教材中设计的写人记事(包括记一次活动,写一个场面等)的记叙文和书信、日记、读后感之类的应用文,均属实用性作文练习。想象作文强调内容的独创性,鼓励学生凭借生活经验的积淀,大胆展开想象,尤其是创造性想象,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意愿,写出充分显露个人创造力的习作。现有教材中,想象作文的设计比较欠缺,因此学生很少有机会涉足想象作文练习,这对调动学生作文积极性,培养学生创造精神都是不利的。
小学生虽然要以实用性作文练习为主,但也应有多种形式的想象性作文练习来发展其创造性思维,以适应“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促进小学生练习写想象性作文,现将想象作文的设计形式收集整理如下,供老师们参考。
一、看图画作文
图画是现实生活的缩影,但图画反映现实生活往往只能是平面的、静态的、无声的,要想把图画写“活”,就要借助想象演绎画面情节,变平面为立体,静态为动态,无声为有声,才能再现现实生活的丰富性和生命活力。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看图作文“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以开拓学生的想象”。可以这么说,没有想象,看图作文就无法进行。
不同的图画蕴含着不同质和量的想象时空,一般来说,供低年级学生说话写话的图,画面要简单些,意思要浅显些;供高年级学生作文的图,画面可复杂些,意思可深邃些。图画《回家吧,小朋友》(见图)想象的空间十分开阔,从纵的方面可想象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从横的方面可想象周围的环境,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这幅图是高年级学生练习写想象作文的好材料。
二、看图形作文
图形是由线条组合成的,呈现的只是物体的外表形状,和图画相比,图形显得单调、抽象,因而想象的空间更加宽广,想象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近年来,不少教师以图形为写作材料,展开想象的彩翼,在神奇的世界里漫游,然后用语言描述。1991年高考作文就给考生一个圆的图形,要求把这一图形想象成不同的物体,允许选择适当的陪衬物,构成画面,写成作文。有的考生把“圆”想象为球、气球等,写出了一批佳作。
三、听音响作文
1984年,欧洲广播联盟发起一次“儿童故事创作比赛”,竞赛的要求是从规定的20多个音响(歌声、口哨声、喇叭声、笑声„„)挑选几组进行想象、创作故事,中国儿童也热烈响应。在短短的一个月内,仅京津沪三地广播电台就收到了一万多篇小学生征文。
四、创设情境作文
作文是生活和思想、环境与情感、客体与主体相溶铸的产物。写作思路离不开情境诱发,优秀的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总是千方百计把学生带入情境,强化感受,发展思维和语言。李吉林教师创立的情境作文教学法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如李老师设计的《我是一棵蒲公英》、《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便是想象作文的范例。笔者在组织学生去鳝溪秋游活动时,曾经指导学生写过《摺条纸船水上漂》,在情境的刺激下,孩子们浮想联翩,把自我连同“船儿”一起漂到五湖四海,思路活跃极了,情绪高涨极了。
五、编童话作文
童话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文体。童话爱憎强烈,是非分明,促人醒悟,催人奋进,许多孩子是伴随着童话成长的。这是我们指导学生编写童话的基础。著名童话作家洪汛涛说:“要开发少年儿童幻想智力,提倡孩子们写童话——这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要求,是社会向我们提出的要求。”
十几年前,湘西凤凰县的滕昭容老师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了“以观察为前提,以阅读为基础,以思维为主轴,以情感为动因,以语言为凭借”的“童话引路,发展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教改试验,取得成功,引起教育界的关注。翻开滕老师的经验集《小学生写童话指导》,我们会情不自禁地为孩子们放胆想象的习作中的“群花比美”、“卷笔刀波波”、“爱模仿的小猴子”喝彩。
六、单词联想作文
《儿童时代》杂志社曾举办想象作文有奖征文活动,有一道命题是:按下面提供的范围和词语编写故事(题目即想象作文的范围,规定的词语必须在故事中出现,词语的顺序可以打乱)。
题目:《秘密》
词语:谁都不知道——犹豫——朋友——泪水——大雨——彩虹——笑容据征文主办单位介绍,应征的作品纷至沓来,习作内容之广,立意之深,语病之少,使评委们大吃一惊。
设计单词联想作文应特别注意词语在意义上的联系,要让学生便于凭借词语扩散思维,逐渐形成词群、篇章。
七、物件联想作文
在美国一些小学里这种作文教学方法比较盛行。教师准备一个摸物袋(箱),里面装着玩具、木片、布块、岩石、文具等物件,让学生摸出一件后,在物件的刺激下,联想到跟这物件有关的种种事情,从而形成作文内容。比如,摸到一只小木枪,可能马上想到一个人端着枪上战场,于是繁衍出一段故事。
还有一种“物件趣”更为简便,教师只要写出形象性的短语或出示图片,把学生的无意性心理引导到习作上来,逐渐强化有意性,让思维具体化、形象化。如,教师在黑板上写“高大的红鬃马”,让学生讨论:这匹马是谁的是怎么来的主人喜欢它吗他经常骑着马去干什么他们之间发生过哪些故事由问题的启迪,孩子们的形象思维活跃起来了,作文就有话可写了。
八、根据提纲作文
小学生想象的有意性极不稳定(年级越低越差),其想象过程常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刚开始写想象作文时往往会出现开“无轨电车”的情况,如果给学生一个提纲,引导学生循着提纲想开去,想象的有意性和目的性就能增强,譬如——题目:小丫生病。
要求:根据提纲想象具体情节作文。
提纲:1.小丁的父母不在家;
2.小丫生病惊动了四邻;
3.邻居送她上医院;
4.医生精心医治;
5.小丫脱险平安回家。
这种形式的作文一般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因为语文教材在五年级下期才要求学生练习编写作文提纲。
九、拓展课文作文
这是一种把阅读和作文溶为一体的“写”的训练。要求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对课文内容进行加工改造。练习形式有加写、补写、扩写、续写、改写等。比如,学习《穷人》之后,学生对善良的母亲西蒙充满同情,指导学生加写一段“西蒙临死之前”;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让学生根据“饱经风霜”一词,补写一段车夫的外貌;学习《琥珀》后,要求学生把自己当作苍蝇或蜘蛛,用第一人称改写琥珀的形成过程;学习完《马背上的小红军》,安排学生续写“安息吧,小兄弟”„„这些想象性的作文练习既能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开拓性、创造性。同样的道理,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外阅读材料进行相应的扩展性训练。
十、假设作文
假设作文,是指假设某种情况,让学生根据这种情况,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想象、联想和补充。假想作文又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类是现实的,命题如“二十年以后的我”、“在大森林迷了路”;第二类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命题如“假如我是一只猫”、“阿凡提来到我们的教室”等等。
第二类假设作文其实是幻想作文。幻想是一种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指向未来的创造性想象。鼓励孩子写幻想作文对其发展是十分有益的,教师们可为此设计不少新颖的命题,如“在没有大人的世界里”、“假如我是孙悟空”、“会飞的猴子”等等。
黑格尔曾经说过:“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的想象活动。”想象力是创造力最显著的特征。在日益重视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年代,让我们加强想象作文训练,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吧!
在我小学五年的生活中,有过许许多多的第一次,比如第一次升旗、第一次演讲、第一次骑自行车„„可最令我难忘的是第一次做西红柿炒鸡蛋。
我在家里是个“小公主”,爸爸妈妈就象我的仆人一样整天侍奉着我。妈妈也常常说我什么家务活也不干,像温室里的小苗经不起风吹雨打。我听了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很不是滋味。于是我想让妈妈对我刮目相看。
我想做一盘大菜——西红柿炒鸡蛋。我先从冰箱里拿出几个西红柿和三个鸡蛋。我先在碗边小心翼翼地将三个鸡蛋打入碗中,再反反复复搅拌成糊状。
我点上火,倒上油,等油热了后,我将鸡蛋糊倒入锅里,只听“滋啦”一声,好象在奏乐。这时我看到鸡蛋糊上面变得鼓鼓的,还冒着小泡泡,我又把西红柿倒入锅中,反复地翻炒,过了一会,我又往锅里倒了半碗水,大约又过了三、五分钟,我往锅里放了一小把盐,一点味精和少量的香油,不一会儿,就熟了,我把他铲出了锅。我看着盘子里那金灿灿、油光光的西红柿炒鸡蛋,可真想吃呀!但是我忍住了。我把那盘西红柿炒鸡蛋端上饭桌。万事具备,只等爸爸妈妈回来大吃一惊了!果然,爸爸妈妈看到桌上的西红柿炒鸡蛋,说:“女儿
长大了,不再是以前那个饭来张口的小公主了。”我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觉得格外香甜。
自从这次尝到了做家务的乐趣以后,我一有时间就帮爸爸妈妈做菜、做饭。我现在已经会做好几样菜了呢,你说我不是很有本事了吗?
第四篇: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策略举隅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策略举隅
摘 要:小学阶段中高年级习作教学是重点,三年级如何引领学生入门是关键。为此,我们进行了多方面探讨、实践。总结成如下两点:习作与生活结合、找准切入点,降低单元习作难度,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习作与教学结合,立足文本,多方面训练,加强语言积累。
关键词:立足文本;多方训练;加强积累;降低难度;培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作文有这样的要求:“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观察周围的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是起步阶段,是低年级看图说话、写话的延续。由写几句话到写一篇完整的习作是一个质的飞跃,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点。这时候许多学生会产生畏惧感。如何能够让学生顺利地过渡,愉快地表达,就成了我们语文教学主攻的课题。
一、找准切入点,降低单元习作难度,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让三年级的孩子写上几百字的习作,无异于建造高楼大厦,使人望而却步!要想让孩子乐写,首先要排除学生对习作的畏难心理,让孩子懂得“习作”其实很简单,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三年级每个单元习作的内容和角度都不同,每个学生的基础和经历也不尽相同,对习作的理解和把握也会有很大差距。内容的宽泛给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但也会让学生产生无从下手的感觉。所以,每篇习作要选一个很好的切入点,降低习作的难度,让学生在习作过程中产生成就感,从而培养他们的兴趣。
三、四年级的孩子也是开发想象力的最佳时期,给孩子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每篇习作的指导我都会找一个基础的切入点,给出习作的思路、可写的内容,按照习作的要求自由发挥。
二、立足文本,多方面训练,加强语言积累
学生学语文,最终的目的是要学会语言的运用,习作便是我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之一。而这样的教学仅凭每个学期八次的习作训练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将其渗透到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堂当中。因为课堂教学是我们教授知识、培养能力的主渠道。而入选教材的内容通常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对学生在习作上有一定的引领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挖掘课文中的读写结合点,设计多样的练笔,抓准训练点,加强语言表达、习作内容及形式方面的训练。为学生架设桥梁,让他们愉快地走好写作第一步。
1.仿写
(1)短语的仿写:学生要写好文章,就要从这一字、一词、一句练起。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孩子写出的东西比较空洞、笼统、不够具体。所以,短语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学会区分的、地、得并能够运用更是重点。课堂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抓住这样的一些典型例子引导学生区分并仿写短语。比如《槐乡的孩子》一文中就有这样一些典型的短语:淡淡的清香、勤劳的孩子、快乐的歌声、甜蜜的微笑、轻轻地飘动、热得吐着舌头、热得不知如何是好等。出示这些词语让学生读,然后总结规律再仿说。带“的”、“地”的短语重点想表达后面的词语,“的”后面通常用一个名词,而“地”后面通常是一个表示动作的动词。带“得”的短语重点要表达前面的词语。后面是补充说明前面这个词语的。学生明白了这些,再仿说就容易多了。
(2)句子的仿写:一些特殊的句式对于准确地表达意思、增强文章的效果起到很好的作用。比如写景的文章语言都非常优美,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恰当的比喻、拟人、排比等句式向我们展现出一幅幅优美的画面,让人流连忘返。像《花钟》一课中第一段的描写,同一种花开的姿态,作者却运用了不同的拟人句式,避免了语言的单调,足见作者的语言表达功底,这也正是我们的学生应该学习的。多做些这样的句式训练,学生的思维会越来越活跃、想象也会越来越丰富,表达时自然也就会有话可说。再比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香港,璀璨的明珠》一文中的比喻句式也都非常地恰当、贴切,值得好好地品味与学习。
(3)片断的仿写:有了短语、句式训练的基础,再学会段的描写,连段成篇,习作就容易多了。三年级的课文当中有许多总分段落值得学生借鉴,像《秋天的雨》、《盘古开天地》、《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富饶的西沙群岛》、《香港,璀璨的明珠》等文章中都很好地运用了总分的方式构段。每次接触到这样的段落就让学生尝试仿写,慢慢地学生就会掌握这些方法并把它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三年级上学期课本中的对话描写以《我不能失信》《找骆驼》《陶罐和铁罐》三篇文章比较突出。《我不能失信》一文中,我重点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对话的仿写,以了解对话的四种形式。而在讲述《找骆驼》一文时则让学生给文中的对话添加适当的提示语,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对话的写法。讲述《陶罐和铁罐》一文时则让学生进行提示语变换位置的练习。这样举一反三,逐步训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文章结构的仿写:文章结构的仿写主要是指写景的文章,像三年级上册课本中的《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香港,璀璨的明珠》这三篇写景的文章中都用了总分总的方式来写。这样的仿写对学生学习写景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2.续写
续写重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像《小摄影师》一课,我在讲课时就让学生进行了续写,在讲述完《我不能失信》一课后,再让学生对自己的对话续写进行改写,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学到的方法。
3.扩写
课文中常常会有许多的留白,让学生进行适当地想象并补充,可以使学生更加充分地理解?n文。如《灰雀》一课,在“‘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他接着又是如何做的呢?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去丰富这部分的内容。再如:《掌声》一课中写了掌声带给英子的变化,两次鼓励的掌声在她当时内心掀起了什么波澜,课文没有直接点明,可以让学生进行想象扩充。
有了内容,学生就不会无病呻吟;有了方法,学生就不会无从下笔。这只是我在教学中积累的一点心得体会,我想:对于三年级学生的作文指导,一定还有许多可行的好方法,我将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及时反思、总结,不断提升自己,寻求更好的办法并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五篇:作文立意方法举隅(教师用)
作文立意方法举隅
“意”是文章的灵魂。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语言的选择都要围绕“意”进行,也就是说都围绕“中心思想”来展开,因此意即“主题”,“立意”即“确定主题”。在议论文中,一般称中心论点;在记叙文中往往称中心思想;而在小说诗歌中又称为主题主旨。还要特别指出的是,“立意”中的“意”不可狭义地理解为“思想”,它还可以指一篇文章的情绪或心境(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或表现为一种“理”或“趣”(如周瘦鹃《杜鹃枝上杜鹃啼》),一种美。
一、作文立意常见误区
误区之一:局限于自我经历、体验,写作时以自我为中心,对自己由小学而初中而高中的生活琐屑津津乐道,表现出低幼化倾向;
误区之二:思想僵滞,不能进行辩证思维,绝对化,讲蛮话,以偏概全,强调一点,不计其余;
误区之三:夜郎自大,自以为是,陈词滥调,老调重弹,人云亦云,老生常谈,拾人牙慧;
误区之四:意多乱文,千丝万缕找不到头,千言万语抓不住纲,东扯葫芦西扯瓜,不知所云;
误区之五:大而无当,夸夸其谈;
误区之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审题不深入,看不到命题人的价值取向和隐性要求,流入浮浅。
误区之七:盲目追求发展等级而不重视达标。
二、立意方法举隅
(一)扩展法。
(二)提问法。
(三)辨明关系法
(四)漫想法
练习:请以“墙”为中心词,进行漫想,完成下列要求;(1)简要写下自己自由联想到的内容:
①柏林墙 ②长城③墙推倒了就是桥 ④防火墙 ⑤“一支红杏出墙来” ⑥围城 ⑦归有光《项脊轩志》中诸父家之间的“墙” ⑧巴黎公社“墙”⑨“人心隔肚皮”⑩隔墙有耳 ⑾墙倒众人推 ⑿墙面而立⒀抗洪抢险的“人墙”⒁《故乡》中“我”与“闰土”的无形的“墙”等。
(2)筛选以上信息,选择其中一点或几点,确定立意。立意为:
整理“漫想阶段”素材,以“墙”为话题。(1)“我”与“闰土”无形的墙,《项脊轩志》诸父家之间的“墙”、“人心隔肚皮”——谈人际交往的,“墙推到了就是桥”——惟有真诚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呼唤沟通理解(主题)(2)“柏林墙”——冷战东西方对立、意识形态的墙——“墙倒众人推”——交流需要共同努力,发展是必然的——世界需要桥(主题)
(3)“长城”——民族的骄傲,民族保守封闭的象征——儒家的“容忍”,道家的“不敢为天下先”等也是一道思想的墙——“墙”阻碍历史的发展(主题)(4)“一枝红可出墙来”——“墙”因有其封闭性,但也有陪衬的作用,红杏正是因为墙的存在而美丽——红花需要绿叶衬——要辩证地看“墙”一样的事和人。(主题)
(五)逆向入题法
立意时不按常规思路,避开正面改从侧面或后面思考,就叫作“逆向入题法”。从逆向入题,见解与众不同,往往能写出有新意的好文章来。练习:
譬如《谈“雪中送炭”》这个题目正面入题立论为“要提倡雪中送炭”或“雪中送炭就是好”,当然可以。但是如果从逆向入题,你想到可以怎样立意?
请写下来:
1、“送炭何必等下雪”;
2、“雪中送炭非良策”等等。
自选角度自拟题目的给材料作文,运用逆向入题法审题,常能收到良效。但是要注意的是,以逆向入题确定的论点,只是在某种特定情况下,对某个特定的命题,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正确的,这种见解不是常理,更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如前面所举的《谈“雪中送炭”》一题,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立论为“雪中送炭非良策”,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我们还是要赞扬雪中送炭、关心民生疾苦的好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