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中交际的礼貌策略对比研究

时间:2019-05-14 12:19: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西方文化中交际的礼貌策略对比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西方文化中交际的礼貌策略对比研究》。

第一篇:中西方文化中交际的礼貌策略对比研究

中西方文化中交际的礼貌策略对比研究

礼貌现象存在于任何社会和所有的人际交往中。然而,由于不同的社会中存在着不同的文化,所以对“礼貌”的判断标准以及所实施的礼貌策略也不尽相同,亦即礼貌具有文化特征。正是由于各社会之间的这种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礼貌”现象应该得到更进一步的重视。因为一旦说话人一方的面子由于对方的礼貌策略运用失误而遭到伤害,那么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交际的失败。据此,对英汉礼貌现象进行对比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理论指导,对中西礼貌策略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探索了其社会文化根源,强调指出了文化差异是引起英汉礼貌策略实施差异的主要原因。本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为导论。强调指出了进行英汉礼貌策略对比的原因,以及解释何谓“礼貌”,侧重介绍了“礼貌”与语言、文化之间的关系。第二章概述了前人在礼貌理论方面的重大贡献。重点放在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理论”上。阐述了其理论的主要内容。但须值得提醒的是他们的理论主要基于英语社会与文化,因此不可能在汉文化中对号入座。本章也提到了Leech的“礼貌原则”,同样,Leech的有关礼貌的理论也主要面向英语文化与社会。本章还对汉文化中的礼貌现象进行了论述。第三章对比得出了英汉文化中礼貌现象存在很大差异的结论。同样,由于受不同文化的影响,这些“礼貌策略”在英汉两种语言的实施中也存在着较大差异。本章主要阐述了本文的实际教学意义,提出在外语教学中必须加强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并提高其跨文化交际意识。最后结语它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跨文化交际中,在两个交际者都彼此深涪对方文化习俗的前提下,究竟应该以哪种文化作为交际的标准?不解决这个间题,就有可能会造成新的“交

际失误”。

Politeness phenomena are everywhere in all human societies, and they are involved in all human interactions.But different societies have different cultures, and different cultures have different beliefs, values, attitudes, points of view, habits and customs, therefore their criteria for judgement of politeness and their linguistic means of the realizations of politeness strategies are not the same, that is, politeness is culture-specific.Because of the cultural diversity, politeness phenomena ought to be paid special attention to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If an interlocutor’s face is damaged by the other one’s improper strategies, there would be a breakdown in communication.So it is imperative to make a contrastive study of politeness strategies in English and Chinese.This dissertation makes a contrastive study of politeness strategie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cultur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Goffman’s concept of face, Brown and Levinson’s face theory, Leech’s politeness principle and some other scholars’ achievements.This paper consists of three chapters.Chapter one serves as an introduction, which puts emphasis on the cause of the contrastive study of politeness strategies in English and Chinese.And it also defines the concept of politeness, explaining the relations between language, culture and politeness.Chapter two touches on the comprehensive survey of the studies of politeness phenomena by some scholars, focusing on Leech’s politeness principle, Brown and Levinson’s face theory in which the concept of face, FTAs, negative-face and positive-face wants are discussed.And in this chapter, it has also been pointed out that Brown and Levinson’s theory are not completely suitable for Chinese culture, for what Brown and Levinson have generalized is based on English culture and may be brought into general use in English societies instead of Chinese society.Chapter three provides us with case studies, contrastively studying in detail the different realizations of politeness strategie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cultures.From this chapter we can find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ommunication and the ways on how to solve them.In the conclusion, the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paying special attention to students’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and the enhancement of cross-cultural awareness.And the conclusion is drawn in the end.关键词 礼貌现象、礼貌策略、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交际失误

Politeness phenomena,politeness strategies,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ultural diversity,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一 前言

人们在言语交际方面拥有众多的策略手段,其中一个主要手段就是礼貌。礼貌是各社会共有的普遍现象,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普遍推崇的一种社会美德,它也是维系人类和谐的工具和手段。因此,了解并研究中西礼貌原则差异对减少双方误解, 交际顺利进行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二

礼貌的判定及其语用特征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的运用,它是对语言的动态描写与解释。从交际论的角度看,语用学研究两种意义,即说话人/作者所传递的意义以及听话人所理解的意义,也就是话语的生成和理解;从话语理解的角度来说,语用学可以概括为是利用语境去推导意义的学问。语用学中的礼貌关心的不是说话人是否真正对他人友善,而是他说了些什么以及他的话语对听话人产生了什么影响。人们不能脱离语境去谈礼貌,语言形式也不能孤立地决定言语行为是否礼貌,它是语言形式、话语语境和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关系这3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语用学中的礼貌其实就是说话人为了实现某一交际目的,结合一定的语境条件,通过对不同的语言形式加以选择以改变交际情景或社交关系,或背离现状而采取的策略。作为语用现象的礼貌在其交际过程中的语用特征表现为:主体性,即礼貌语言的运用是人的活动,是人本质力量的体现,是说话人为了有效地执行言语行为,去接近或实现语用目的而采取的计谋和策略。互补性,即会话含义学说的完善得益于礼貌原则,因为礼貌原则解释了合作原则无法解释的问题,因而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互补。以说话人为中心的社会层次关系,即礼貌策略的运用同交际对象的关系疏密、地位的高低、辈分尊卑、年龄长幼等因素有关。认知性,即礼貌的认知是在意识水平上对思想和表象的加工。认知语境的营造不仅可以用来维护说话者的面子,而且还可用来挽救听话者消极的面子,即所谓消极的礼貌。

一、中西方文化中交际的礼貌策略

礼貌在人类社会中具有普遍性, 但关于礼貌语言问题, 国内外学者分别从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用学、修辞学等角度提出了不少理论模式和研究方法。

(一)西方文化中交际的礼貌策略。早在20世纪50年代, 美国学者戈夫曼Erving Goffman)就从戏剧的观点提出了“面子行为理论”,建立了礼貌模式。他认为, 人们的行为分为前台行为和后台行为二种。“脸面” 是人类行为准则之一, 渗透于人际行为之中。很显然,“面子功夫”是作给其他人看的“前台”行为。Goffman 同时指出,面子对于每个人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人们在交际中都很关注的重要因素。面子的需求是相互的,一个人要想自己不丢面子,最保险的办法是不去伤害他人的面子。20世纪60年代, 美国语言哲学家Grice(1975)在Austin和Searle的言语行为基础上提出了会话合作原则, 该原则认为人们在所有会话中都应遵循质量, 方式和相关的四个准则。合作原则提出后, 针对人们在会话中时常出现的故意违背某一准则的情况, Grice又增加了一条会话含义与之补充。然而, Grice 的会话合原则与会话含义仍不能对语言本身的意义和语言的言外之力做出充分的解释。R.Lakoff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提出礼貌三规则:

规则一:不要强加于人;适用于交际双方权势和地位不均等的场合, 如学生和老师, 雇主和雇员之间;

规则二:给对方留有余地和空间;适用于交际双方权力地位平等, 但社会关系不密切的场合, 如商人与顾客;

规则三:增进双方的友情;适用于好友, 恋人之间。R.lakoff 的礼貌准则由于提出较早, 在范围上, 系统性上都较为笼统, 未能引起足够重视。

Brown 和Levinson(1978)在Goffman等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成熟的面子理论,力图将面子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来研究。他们认为面子是每个社会成员想为自己争取的公开的自我形象(self-image)。人们在交际活动中希望彼此维护对方的面子,并随面子威胁程度的增大而采用较高程度的礼貌策略。面子威胁程度的计算取决于交际双方之间的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社会权利(social power)的差别以及特定文化对具体言语行为强加程度的认定。Brown 和Levinson 还将面子分为正面子(positive face)和负面子(negative face), 前者指人们希望获得他人的肯定和赞许, 后者指人们有自主的自由,不因迁就别人或受到干预、妨碍而使自己感到丢面子。为了维护正面面子而采取的策略称为正面面子策略(positive politeness strategies),它以接近对方为基本策略。为了避免或减少交际者的负面面子的损失,说话人需要采用负面面子策略(negative politeness strategies),择中负面礼貌仍是基于回避的策略。

前面我们提到了Grice的合作原则,它在解释话语的字面意义与语用含义之间的关系中提供了帮助,但没有说明他们本身为什么是必要的,为何发话人要经常违反其下属的诸准则来进行交际以及受话人如何推导发话人话语的特殊含意。为补充其不足,英国语言学家利奇(Leech, 1983)提出了礼貌原则。Leech将语用原则分为“人际修辞”(interpersonal rhetoric)和“篇章修辞”(textual rhetoric)两大类, 他的“修辞” 指的是交际中有效的运用语言, 它由交际双方所遵循的原则和准则组成, 准则是原则所包含的较具体的范畴。而礼貌原则则属于人际修辞的范畴。Leech根据英国文化特点提出了制约人际言语交际的六条准则,它们是:(1)得体原则(Tact Maxim):减少表达有损于他人的观点。a尽量少让别人吃亏;b尽量多使别人受益。

(2)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减少表达利己的观点。a尽量少让别人吃亏;b尽量多使别人受益。(3)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减少表达对他人的贬损。a 尽量少贬低别人;b 尽量多赞誉别人。

(4)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减少对自己的表扬。a尽量少表扬自己;b尽量多贬低自己。

(5)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减少自己与别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a尽量进少双方的分歧;b尽量增加双方的一致。

(6)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减少自家与他人在感情上的对立。a尽量减少双方的反感;b尽量增加双方的同情。

Leech 的礼貌原则有两大贡献: 一是明确指出区分礼貌与不礼貌行为的标准;二是指出礼貌行为既是一种非对称的行为, 又是一种对称的行为。Leech 提出, 礼貌原则可以和Grice 的合作原则结合起来, 解释人们的某些交际行为。比如故意违反量准则、质准则或相关准则, 拐弯抹角, 不直抒其意等。对此, Grice 的合作原则无法解释, 但礼貌原则却能给予完满的回答, 即人们有时为了不伤及他人的面子, 做出对他人不礼貌的行为, 会以会话含义形式将自己的想法传达给对方。Leech 认为, 礼貌原则不但拯救了合作原则, 而且还为反语原则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它与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论成为礼貌的本质与策略研究成果中的代表。

(二)中国文化中交际的礼貌策略。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受儒家思想影响,在数千年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道德规范和礼貌策略。中国学者在吸取Leech 提出的礼貌原则和Brown &Levinson的“面子保全论”的合理部分的基础上, 更多地是从中国文化特征层面入手, 深入研究中华民族独特的礼貌现象, 并提出了更符合中国文化的礼貌策略, 如徐盛桓(1992)在他的礼貌原则中修正了Leech 的礼貌原则, 用“通常倾向于”等字眼替代“最大”(Maximize)和“最小”(Minimize)等词,对礼貌的得体性有所考虑。另一位学者L.R.Mao 比较了中英两种文化的差异后提出了“相对面子指向的构想”(the relative face orientation construct)。这种构想基于这样的假设:面子是一种每个社团成员意欲为自己挣得的公众形象, 这种公众形象便表明了一种潜在的礼貌指向,礼貌要么指向一种理想的社会同一性, 要么指向理想的个人自主性。这种礼貌的指向, 就是一个特定社会中面子的独特内涵。何兆熊(2000)认为, 西方文化中的礼貌, 是指向理想的个人自主性, 而汉语文化中的礼貌是指向理想的社会同一性, 这是中西方礼貌内涵差异的本质特征。

我国语言学家顾曰国(1992)在回顾了礼貌这个概念在中国文化中的历史渊源后, 总结了有中国特色的五条礼貌准则:

(1)称呼准则:即用适当的称呼问侯对方。它体现了汉文化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是“上下有异, 贵贱有分, 长幼有序”等在现代文化中的积淀和反应。使用恰当的称呼语被认为是最起码的礼貌原则。

(2)贬己尊人准则: 指谓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时要“贬”,要“谦”;指谓听者或与听者有关联的事物要“抬”,要“尊”。以及尊称他人或相关的事物。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夫礼者,自卑而尊人”,也体现了汉文化中的谦虚品德。

(3)文雅准则:出言高雅, 文质彬彬往往被人认为是懂礼貌,“有教养”。文雅准则的重要内容仍然是“先用雅言,禁用秽语;多用委婉语,少用直言”。这一原则反映了说话者的语言修养和自身的文化素养。

(4)求同准则:这与“脸”、“面子”有关。所谓求同,就是注意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要保持相称, 说话双方力求和谐一致。即交际双方尽量减少不同之处,尽量和谐一致,满足对方的要求,赞同对方。它体现了汉文化的“尚同” 或“恭敬不如从命”的礼仪。

(5)德、言、行准则: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他人的利益。在言词上尽量夸大别人给自己的好处,尽量说小自己付出的代价。这个原则反映了汉文化中“有德者必有言” 以及“君子耻有其词而无其德, 耻有其德而无其行”的传统思想。

汉文化的礼貌特别强调尊敬、体谅和热情等内容。亦即待人恭敬,语气和蔼、友好,采用商量的方式征求受话人意见,以示尊重;多方考虑,多体谅受话人难处,少给受话人添麻烦;待人热情,忌冷淡随便,不逼迫,不役使等。

二、中西方文化中交际的礼貌策略异同对比

虽然就整个人类文化特点而言,中西方文化存在共性,交际中的礼貌策略也有共同之处。但就某些方面中西方文化差异也十分明显, 由文化决定的交际的礼貌策略在理解和使用上也表现不同。

(一)中西方礼貌策略的共同处。从Leech 的礼貌原则的提出到目前这几十年里里,曾有人对其存在的普遍性提出疑问,并试图提出一些既能反映人类礼貌本质,又能符合本民族习惯的礼貌原则,但迄今尚无更好的原则能达到Leech 礼貌原则的高度。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上来讲,Leech 的六准则仍带有一定普遍意义。把Leech的六条礼貌准则与顾曰国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的礼貌五准则相比较,不难发现,两者都是对人类言语行为礼貌的概括,具有一定的兼容性和普遍性。两者都是other-oriented。根据惠(benefit)和损(cost)关系,我们可以看出礼貌交际的核心是注意到人们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坏话,因而这两者都是“投其所好”,实质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对别人胃口。它们都是达到交际的“社会目的”(social goal)的手段,而这样做恰好也是为达到交际的“真正目的”(personal goal)扫除障碍。

(二)中西方礼貌策略的差异。前面所讲的礼貌原则的普遍性,它尽管在较大程度上对礼貌现象进行概括,包含了不同民族文化中的礼貌共性,但具体到每个不同的民族,文化以及同一民族,文化中不同的群体或个人对礼貌原则认同的差异性,礼貌原则的个性便凸现出来了。

(1)礼貌的内涵差异。中国是文明古国, 礼仪之邦, 礼貌的历史渊远流长。中国文化的礼貌与传统的礼治紧密相连,“礼义者, 治之始也”(《荀子·王制》)。礼用来指谓礼制。众所周知,礼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周礼》《礼仪》《礼记》总称“三礼”,是先秦以前典章制度的集大成。从欲望到社会等级差别,从等级差别到欲望的满足,最后到治,这就是礼的产生以及社会功能。在传统上以差序格局为主要取向的社会结构并以群体取向和他人为主要取向的中国社会, 礼的精神就是天地人伦的上尊下卑。“上下有义,贵贱有分, 长幼有序, 贫富有度, 凡此八者, 礼之经也”(《管子·五辅》)。这里明确指出了礼就是维护现行社会等差的行为法则。礼不仅维护了社会传统秩序, 还制约着人们的思想言行, 从而协调了社会上各种关系和矛盾, 维护了社会的统一和稳定。现代的“礼貌”与古代的“礼” 有很大的差别,同时也有很多的联系。礼貌不再是作为维护现行社会等差的行为准则,而是作为不分差别,供人们效仿的行为规范。“礼貌”是恭敬有礼之意。礼貌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告子章句下》里,“礼貌未衰,言弗行之,则去之”。“礼”在古代也用来意谓现代意义的礼貌。“礼,敬也(《墨子·经上》)。”对礼貌影响最大的应该是《礼记》。中国礼貌的自卑尊人是中国式礼貌的最大特点,《礼记》里就贯穿了这样的一个思想。英语中的礼貌可以追溯到15 世纪,一个礼貌的人具备“文雅,诚恳的礼貌品质(of refined courteousmanners)”。“礼貌” 与上层社会的行为规范紧密相关,因而有“礼貌社会(polite society)”这一说法。在西方,基督教和古代哲学对人们的生活,特别是言语行为影响极深。基督教所倡导的平等,所崇尚的个人主义对人们的言行起着决定作用。在《圣经》中, 耶稣宣称家中所有的成员都是平等的,孩子们可以反驳他们的父母。基督教也强调语言的功能。对于基督教徒们,语言不是空谈,而是上帝给每个人的礼物。语言驱使了人际间的交往。基督教徒们还相信上帝就是依赖《圣经》中的语言将自己呈现在众人面前。因此, 西方人极其重视用语言来体现个体,用语言来体现上帝所赋予他这个个体的存在。Fraser(1990)把礼貌解释成“社会准则观(social normview)”,并把礼貌等级化,分为“一级礼貌(first order politeness)”和“二级礼貌(second order politeness)”。美国教士,知名心理咨询家Dr.Norman Vincent Peale 把礼貌的基本要素进行了归纳。比如,强烈的公正意识(a strong sense of justice),理解别人的心情(a quality that enables a person to see into the mind or heart of someone else),不管社会地位高低或是作用的大小,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the capacity to treat all person alike, regardless of status or importance)。

(2)礼貌语用的差异。汉文化和英美文化都有其常用的称谓形式。一般说来,在汉文化中使用称呼语时应考虑听话人的职务、职业、性别、年龄以及谈话场合、同谈话人的关系等因素,才能找出符合称谓准则标准的称呼语。英美文化中的称谓模式主要称谓词+姓,如称Mary Brown 为Miss Brown。名, 如Mary。在所有文化中,modesty 被看作是礼貌的表现,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遵循谦虚准则时存在程度上的差异。当人们受到赞扬时,讲英语的人都说“thank you”以表示接受,他们认为,欣然接受对的赞扬可以避免损害对方的积极面子,因而是礼貌的。汉文化交际者听到赞美后往往贬低自己, 常常说“哪里, 哪里”“我做的很不够”以及“这是我应该做的”。然而在英美文化中这种答辞往往被看作虚伪、缺乏自信的表现, 使英美人感到自己的话被直言否决而认为中国人不讲礼貌, 这是因为在英美文化谦虚准则中, 人们通常采取转移或降低对方的赞美而不是直言否定对方。中国人在言语交往中讲究赏脸,避免丢脸,要给面子,要顾全面子。中国人往往用礼貌作为语用手段,力求和谐。当不得不使用有伤面子的言辞时,采用的策略往往是先肯定后指出不足或赞同,后摆出分歧这就是所谓“求同”。英美文化中的赞扬准则和赞同准则同汉文化中的求同准则有很多相似之处。两种文化都认为应最大限度地考虑对方的“面子”,但两种文化求同的方式及表现形式也存在着一些差异。汉文化的赞扬既包括上对下、长对幼的赞赏, 也包括下对上、少对长的肯定等,但赞扬的方面主要是人们的才能人品、修养道德等。然而,英美文化中的赞扬却无所不至,无所不包。另外,汉文化中的赞扬大多采用先褒后贬模式,即先赞美对方,肯定对方的成绩后再指出对方的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但英美文化的赞扬准则和赞同准则体现了有话直说的文化观念。在德言行准则方面汉文化中的“德”是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 尽量增多对他人的益处,这同英美文化中的策略准则大体一致。汉文化中的“言”是指尽量减少自己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多自己得到的益处,这同英美文化的慷慨准则大体一致。如帮助别人得到别人赞扬后常说“没有什么, 这是我应该做的”、“一点小事,举手之劳” 等。而在得到别人帮助时常说“太感谢您了”、“不好意思,浪费了您这么多宝贵的时间”等。英美文化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方式,如对于别人的感谢常说“You are welcome”、“It's a great pleasure to do so”、“I'm very glad to help you”。同样,对于别人的帮助也极大地表示感谢,如“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help”。但对于汉文化中的交际者所说的“It's my duty to do so”、“I'm sorry to have wasted a lot of your time”,英美人士却不知所措,因为这种方式的感谢在英美文化中是不存在的。

三、中西方文化中交际的礼貌策略存在差异的成因分析

中西礼貌语用差异虽然是文化交往中的显性表现,但决定这些差异的是那些较为隐秘和深刻的、以文化特质、思维模式和民族性格为核心的隐性因素。一个民族的文化相异于另一个民族的文化最关键的地方是思维方式,因为一个民族的典型思维方式往往是一切精神文明产生的基础。纵观中西传统文化思维方式,它们的差异集中体现在整体的思维定势和个体的思维定势及群体取向和个人主义取向。中华民族有机整体的思维定势是基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哲学基础之上。“天人合一” 观,这种圆式思维模式不仅成为中国文化的终极指向, 也为中华民族思想意识上追求整体、笼统、综合和知觉上重直觉打上深深的烙印。在西方文化中,天人相分、二者对立,因而西方人是线性思维,重分析、重逻辑、求准确、崇拜个人主义, 追求自由和差异, 求变、突破常规是他们的精神动力。中国人自古以来追求的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在这种思想和价值取向的指导下, 汉民族培养起顾全大局、物我两同的处世观, 强调人际交往中的“和合精神”和“变己适应”策略。西方文化的个体思维定势基于天人相分的宇宙观,认为人与自然, 物质与精神,人与神乃至世界万物都是二元对立,一切二分的,强调事物只有在与个体的对立中才能存在。人只有个体自由,个人奋斗,不断探索世界和未知才可以自足。

结语

礼貌是成功交际必不可少的“策略”,交际的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由于文化差异,即使使用的语言完美无缺,也有可能产生误解,同样的话或行为在不同的民族中可能代表的意义大为不同。一个严肃的问题可能会引来尴尬和笑话;无害的声明可能会引来不满和愤怒。因此,为了实现得体的跨文化交际,我们必须重视交际中礼貌策略的实际应用,掌握在不同语境中人际沟通的战略。因而,在外语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3] 刘 琛《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的差异》,文学教育出版社 2005 [4] 何玲梅,夏决芬,曹耀萍《礼貌现象的语用特征》2009 [5] 判断说话人的话语是否礼貌的方法 期刊114网站地址http://www.qk114.net 2009 [7] 贺红《英汉礼貌策略对比研究》2009 [8].何自然、陈新仁《当代语用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9] 胡朝霞《琼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第二篇:中西方文化对比

中西方文化对比

--对文化教化功能的再认识

以前曾经看过一则趣事,是说不同国家的人弄丢了一枚硬币后的反应,美国人只会摇摇头,不再回想,日本人会回家做一番深刻的反思,德国人会在丢失硬币的周围仔细寻找。从这则趣事可以看出,不同民族的区别从根本上说是民族心理,而不同民族心理产生的根源是不同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对民族心理的影响体现的就是文化的教化功能。

比如说,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强调伦理道德与群体意识的儒家文化,其次就是宁静恬淡的道家文化。因此,一个深受中华传统文化全面教化的中国人,在青年时期追求立足社会与实现个人理想,采取的是入世、有为、贡献社会的价值取向;而在老年退休,要求减轻或摆脱精神痛苦与求助心切之时,便倾向接受道家处世养生原则。

与历经数千年传承的中国传统文化相对应的西方文化,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丰厚遗产。但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发展过程等因素的不同,中西方文化呈现出巨大的差异。不同的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并经过人的心理折射后形成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心理,体现在三方面:群体与个体,保守与求新,讲“礼”与平等。

中国是一个以群体文化为主要文化特征的国家。中国人的群体意识来源于以农耕为主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使得中国人习惯于集体作业,成为中国人典型的人生体验和一种约定俗成的典型情境,从而造就了中国人的群体文化心理。“四海之内皆兄弟”、“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等说法,就是群体观念的典型反映。而西方文化中的上帝信仰,使人更倾向于不依赖他人而通过自己与上帝之间的关系来指导自己行事为人。因此西方人推崇个体文化心理。

中庸之道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影响极大。中庸中的“中”字意味着“折中、调和、无过也无不及”,庸的意思是“平常”。《论语·率雍》也写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在中国,标新立异是不被肯定的,特立独行的人往往被众人所排斥。这种拒绝变化的儒家精神在中国造成强大的保守意识,使中国文化失去了创新的动力。西方个体主义的文化心理强调个人的价值与尊严,强调个人的特征与差异,提倡新颖,鼓励独特风格。正是这种追求“差异”和“多样化”的“求变”心理,使西方人拥有了那种独立创新的科学精神,推动西方社会创造出丰富的精神和物质文明。

中国人信奉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孟子称:“舜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群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滕文公上》)在中国,人与人交往时要受到各自地位和角色的制约,否则就是失礼。这种较强的等级观念也在其语言表达形式上体现出来。汉语中当几个词并列时许多情况下排列顺序不是任意的,一般是按由尊到卑、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的次序排列,如君臣、父子、兄弟、姐妹、师徒、男女老少等等。中国人推崇“抑己尊人”的处世原则,谈话时有意抬高他人地位而使自己显得卑微,因此汉语中出现了大量的谦称和敬称。汉语自称谦词古代有:仆、小人、愚、鄙人等,近现代有:学生、晚辈等。自称亲人谦词有:家父、家母、内人、犬子等,敬称对方亲人有:令尊、令堂、令夫人、令爱等。而西方文化心理强调平等。平等意识渗透到西方社会的各个领域,西方人的行为、工作、娱乐、语言、政治等无不体现出平等观念。因此,令中国人难以接受的是,在西方,子女对父母、学生对老师都可以直呼其名,晚辈或学生可以就一个问题或观点与长辈或老师争得面红耳赤,毫不顾忌后者的面子或权威。

通过以上对中西方人不同文化心理以及行为方式的比较,可以看出,文化的教化功能在于,不同的文化使不同民族的人们在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价值观念、审美趣味等方面体现出了诸多不同。文化虽无形,但它可以通过教化功能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每一个有形的人身上。可以说,正因为文化具有教化功能,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才得以保存和体现。

第三篇:中西方礼貌用语对比分析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大衣》中定语从句的翻译策略英汉职业委婉语中“礼貌原则”之对比分析福克纳小说中的圣经意象罪与同情—论齐林沃斯的悲剧英语中法语外来词对英国文化的影响An Analysis of Memoirs of a Geish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istentialist Feminism 7 浅析不同文化中的身势语The Improvement of English Learning Skills Through Nursery Rhymes论《红字》里“A”字的象征意义从《嘉莉妹妹》看美国梦与道德观网络流行语翻译评析——“神马都是浮云”个案分析性格、学习策略和英语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关联理论关照下文化缺省现象及其翻译应对策略A Brief Study of Rhetorical Devices Employed in President Obama’s Inaugural Addres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ntactic Structure论海明威作品中的语言特征由英语外来词谈中英文化从“房间”意象看英国当代社会悲剧——哈罗德•品特作品解读《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中西方悲剧爱情故事折射出的文化差异—《穆斯林的葬礼》与《荆棘鸟》之比较 20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蝴蝶梦》Miss Havisham: an Imprisoned Woman in Great Expectations写作教学中的范文教学女性哥特视角下的《蝴蝶梦》论格列佛人物形象在《格列佛游记》中所起的讽刺效果书面语言输入与输出对英语词汇习得的影响On the Unique Narrating Methods and Writing Skills in Brideshead Revisited《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麦琪悲剧原因分析残酷的现实与审美愉悦——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崇高美外国品牌中译的创新翻译研究浅谈礼仪在商务谈判中的重要性及其相关策略

中美时间观的文化差异

英语单位名词研究——以《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六版)》为例

论《野性的呼唤》的多重主题

A Study of the Personality of Emily from A Rose for Emily

英语经济新闻标题翻译在模因传播中的分析

《了不起的盖茨比》和美国现代社会

《看管人》下的“品特式”(开题报告+论)

从《好事一小件》和《洗澡》的对话对比分析看人物形象塑造的差异

浅析科技英语翻译中的逻辑错误

论旅游英语的语言学特征

《雾都孤儿》中的反犹主义

Western and Chinese Marriage Difference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Study of Humour And Satire in Mark Twain’s Two Famous Adventures 从托妮莫里森透析世纪黑人民族意识演变 《等待戈多》中的矛盾分析-分裂的语言与互补的人物 论《霍华德庄园》中的象征主义 《紫色》中的隐喻语篇功能探索 学习动机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论英语商务合同中状语从句的翻译 试析中英婚姻生活差异及其原因 王尔德唯美主义对现代消费文化的启示--以《道林格雷的画像》为例 从跨文化交际看中西方时间观差异 文化商务交际中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卡森•麦卡勒斯《心是孤独的猎手》福柯式解读 《德伯家的苔丝》苔丝和《红字》海斯特的悲剧命运的比较 从数字的联想意义研究中西文化的差异 萧伯纳的费边思想在芭芭拉少校中的体现 Analysis of the Individual Heroism in the American Movies The Alternation of Language: A Study of Microblogging Vocabulary 论《最后的莫西干人》中的印第安情结 象征主义视角下《致海伦》中的意象美 《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哈克和吉姆的人物形象分析 从王尔德喜剧中的花花公子形象解读王尔德信奉的纨绔主义 《呼啸山庄》爱情悲剧根源分析 从《美国的悲剧》解析美国梦 On Moral Characters in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从美国汽车看美国文化 以姚木兰和斯嘉丽为例看东西方女性意识差异 析《远大前程》主人公匹普的性格成长历程 用隐喻理论分析英汉商标的语言特色 试论《围城》中四字成语的英译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乔丹•贝克的人物分析 被忽略的人群--詹姆斯乔伊斯《都柏林人》女性角色分析 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记》论人性与兽性 交际教学法在中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小说中的罪犯形象 The Application of Corpus in Teaching English Reading 中英社交禁忌习俗异同之比较分析 对《大地》中女性人物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论《瓦尔登湖》的生态伦理意蕴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的实施情况研究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口语教学 论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非语言交际 浅谈汉语成语的英译 英语国家姓氏文化研究

解析《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形象

庞德诗歌《在地铁站里》的意象分析

Strategies of Translating Chinese Proper Nouns in Tourism Texts

英语广告中仿拟的关联分析

侦探小说的发展

突破桎梏——《紫色》的生态女权主义视角解读

《劝导》中安妮•艾略特的道德判断

从隐喻视角解析《黄墙纸》的疯癫意象

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用陌生化理论阐述《红色手推车》的悲剧色彩

诸神形象折射中西方价值观不同

论小说《看不见的人》中的象征主义

A CP-based Analysis of Humor in Friends

从《卡斯特桥市长》看哈代作品中的宿命论色彩

试论用英语电影进行英语文化教学

高中英语词汇课堂教学策略

男女二元等级对立的颠覆--《奥兰多》之女性主义解读

论《简爱》中话语的人际意义

A Comparison between Scarlett O’Hara and Jane Ey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 105 从动态对等角度论英语俚语的翻译

目的论视角下公益广告的翻译

《嘉莉妹妹》中女主人公的服饰所反映的女性意识

中西方传统习俗的对比研究——出生礼,婚礼,葬礼

《海的女儿》中安徒生的悲剧情结分析

从时代背景看《唐璜》中个人主义到人道主义的升华

从目的论角度讨论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

美国品牌中国本土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113 浅谈进口商品商标的翻译

探究中学生厌倦学习英语

文化意识与语言教学

《德伯家的苔丝》中亚雷形象分析

从语域和博客语篇角度解读博客传播

论身势语的跨文化交际应用

浅谈英汉文化差异对称呼语的影响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女性主义分析

永不凋落的玫瑰—从女性主义分析《红字》中的海斯特

“同一性危机”——浅析汉娜的悲剧人生

交际教学法在当前高中外语教学过程中的实效性

124

电影《死亡诗社》中的教育意义

论有效开展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策略

从莎翁作品透视伊丽莎白时期女性社会地位

商务英语新词构词研究

侠客精神和骑士精神折射出的文化差异—《七侠五义》和《亚瑟王之死》之比较

Comparative Study of Metaphor in English and Chinese Animal Words

从《芒果街上的小屋》透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意象手法在《永别了,武器》中的使用

《嘉莉妹妹》中男女主人公命运的对比分析

英语禁忌语的语用研究

An Analysis of Trademark Translat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

汉语习语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

汉英翻译中的中式英语的成因及对策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ultural Factors in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Kong Yij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

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

浅谈中美饮食文化差异

从《百舌鸟之死》探析美国种族冲突

斯威夫特和笛福眼中的英国社会——基于对《格列佛游记》和《鲁滨逊漂流记》的比较 143 To Obey or Rebel –A Study of Female Characters in Moment in Peking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现状分析--以xx学校初一学生为例 145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习语的翻译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英汉数字翻译

《收藏家》中空间与人物心理关系的解读

商务英语评论中的态度意义分析

浅析《飘》中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动物习语中文化意象的比较与翻译

151 中英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

152 从餐桌礼仪看中西文化差异

153 《喜福会》中的中美文化冲突

154 A Study of Narrative Techniques in Barn Burning

155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爱情观和婚姻观

156 Problems in the Oral Class and Solutions to Them

157 从饮食的角度看中西文化差异

158 初中学生听力理解障碍简析及应对策略

159 《我,机器人》中苏珊•卡尔文的女性角色分析

160 全身反应教学法在儿童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61 浅析情景教学法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影响

162 从个人英雄主义角度解读《肖申克的救赎》

163 从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看中西文化差异

164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浪漫主义情节分析

165 论《苔丝》中女性意识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

166 英语名的取名艺术

167 语境对法律英语翻译的影响

168 浅析王尔德《快乐王子》中基督教救赎的表现形式

169 论“美国梦”对美国文学的影响

170 论《等待戈多》中的等待

171 《走出非洲》中的非洲因素与女主人公性格完善的关系

172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外贸函电翻译

173 美剧网络字幕翻译研究

174 Advertising Language: A Mirror of American Value

175 传统道德与时代新意识之战―论林语堂在《京华烟云》中的婚恋观 176 中西方饮食文化对比

177 Elements on the Growth of Mary in The Secret Garden

178 A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between Works by Byron and Shelley 179 美剧《欲望都市》中女性语言的语用分析

180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分析

181 互联网时代的语言帝国主义

182 从构式视野下对英语图式习语的解读

183 公示语英译错误分析

184 浅谈《红楼梦》诗词的文化意象翻译

185 商务信函中模糊语的使用研究

186 透过《傲慢与偏见》看现代社会爱情观

187 The Study of Chinese Body Language

188 从《远离尘嚣》看托马斯哈代的生态自然观

189 分析商务谈判中的模糊语

190 《吉檀迦利》中的泛神论思想

191 《推销员之死》的文化解读

192 从英汉“狗”的习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193 《嘉莉妹妹》中嘉莉的欲望分析

194 从电影《七宗罪》看‘七宗罪’与基督教传统的关系

195 高中英语写作前口语活动设计与实施建议

196 论《傲骨贤妻》字幕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策略

197 中西方礼貌用语对比分析

198 心灵的挣扎:浅析福克纳短篇小说《烧马棚》中萨蒂的困境 199 从贫穷到堕落——解读嘉莉妹妹中嘉莉的奋斗历程

200 星巴克的成功之道

第四篇:全球文化及中西方文化对比

全球文化及中西方文化对比

全球化时代的中西文化及其传播

一、全球化问题的两种认识

在全球化问题上始终存在两种主要认识和态度。

一是把全球化看作人类历史一个晚近的发展时期和一种普适的进化过程,在政治上表现为民族国家及其职能的消弱和相互间依赖的加强;经济层面上表现为跨国公司与跨国金融的大规模运行从而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得到优化配置,在文化层面表现为信息传播的空前活跃以及以消费主义为核心的生活方式的盛行;

另一种认识与态度是批判性的,把全球化看成是西方文明的新一轮全球扩张,即资本主义新一轮全球扩张导致世界性的不平衡与不平等格局的加剧,其中所体现的不过是资本永无止境的欲望。

二、关于“文化帝国主义”的两种观点

1.萨义德与汤林森关于文化帝国主义的争论

“文化帝国主义”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概念。汤林森认为, 当前的“文化帝国主义”理论主要涉及四个层面的内容: 作为“媒介帝国主义”的话语、作为“民族国家”的话语、作为批判全球资本主义的话语和作为批判现代性的话语。我们借用汤林森给出的这一框架介绍汤林森和萨伊德两位学者关于这个问题的针锋相对的争论。

(1)作为“媒介帝国主义”的话语

大多讨论文化帝国主义的学者都认为, 帝国主义依靠大众传媒传播、推行自己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

汤林森:媒介和文化帝国主义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内在关联: 一方面, 媒介只是中性地、客观地传播信息, 并不存在将帝国主义的意识形态强加于第三世界的问题;另一方面, 读者和观众有足够的自主性来抵抗外来文化的渗透。

萨义德:在媒介和帝国主义的关系问题关键在于帝国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对现代媒介是否拥有同样的控制权, 以及帝国主义国家是否有意识、有预谋地利用媒介来传播自己的意识形态。而在这一点上, 萨义德认为, 文化帝国主义的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2)作为“民族国家”的话语

就文化帝国主义作为一种“民族国家”的话语而言, 它指涉的主要是这样一种观点: 由于经济、政治、军事实力的不均衡, 第三世界的“民族文化”过去曾经受到、而且现在仍在受着帝国主义文化的威胁。

汤林森认为所谓的“文化威胁”论并不存在。在他看来, “民族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怀疑的概念, 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解释都充满了矛盾。事实上, 大多数民族国家根本就没有同质的文化实体, 相反, 其内部充满了不同的氏族(ethnic)文化或地域(regional)文化的抗争与冲突。因此, 汤林森非常赞同当代学者安德森的看法, 认为民族国家与文化其实是“想象出来的共同体”(Imagined Community), 其本质乃是一种心理现象: 一种寻求互相认同的情感。

从某种意义上说, 萨义德同意汤林森的“文化开放论”与“文化交融论”。因此, 他诚挚地呼吁文化上的“国际主义”。萨义德也注意到, 不管是殖民时代, 还是冷战结束以来, 他所期望的文化之间的平等交往从来就没有实现过, 原因在于帝国主义国家一直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来俯视东方, 东方从来就没有获得过和西方平等的对话身份。因而萨义德号召第三世界抵制西方世界的扩张。其目的并不是以“西方主义”来对抗“东方主义”, 而是改变前宗主国与殖民地、主流与边缘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3)、作为批判全球资本主义的话语

汤林森主要反驳了一种功能论的说法:即认为文化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先锋, 其目的是通过文化层面的“同质化”, 进而在全球范围内推行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在他看来, 上述理论的错误首先在于颠倒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是经济决定文化而不是相反, 只有在人类需要得到充分满足、物质基础得到建立后才有“文化”可言, 从这个意义上说, 文化不可能是经济的先锋。其次, 如果是文化社群自觉、自主地选择了资本主义, 那么即使资本主义的确带来了文化同质化的后果, 那么也没有理由对资本主义进行批评。

萨义德:汤林森强调的是资本主义的自主性, 萨义德却正好相反。他认为,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 从一开始就是以文化的扩张为条件的。萨义德主要考察了欧美“东方学”的产生与帝国主义扩张之间的内在关系。欧洲的东方学研究一直与欧洲诸国此消彼长的斗争有关。萨义德还注意到, 在整个殖民时代, 西方世界许多“高尚”的文化现象都打上了帝国主义的印记,有时这些印记是暗藏着的。所以他强调“对位阅读法”: 即不局限于作品的表层含义, 而去挖掘文本背后的深层含义。

(4)、作为批判现代性的话语

文化帝国主义作为批判现代性的话语:主要指的是这样一种观点: 现代性一方面给社会带来了物质财富、科学理性和民主自由, 另一方面带来了异化、无序以及工具理性的“铁笼”。正是这样,现代性在冷战以后以一种不可抵御的力量迅速地向全球扩张, 以致于第三世界不得不接受“现代性的诅咒”: 不但在经济上要纳入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 在文化上也要纳入源自西方的叙事模式。

汤林森:现代性在全球的扩张虽然是个不争的事实, 却不能证明文化帝国主义的存在。他指出, 20世纪60年代以来, 帝国主义已经被“全球化”所取代。

萨义德:在当前的世界秩序中, 东西方之间、南北方之间的冲突仍然触目惊心, 因而全球化、人类一体化的预测要么是某些理论家粉饰现实的违心之论, 要么是善良知识分子的痴人说梦。

(5)、两种看法的渊源

两人采取的方法差异:汤林森主要采用的是解释学的方法。萨义德采用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和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正是萨义德和汤林森的差异所在: 汤林森以解释学为理据, 更多地强调文化交往中的平等关系, 而萨义德受葛兰西和福柯理论的影响, 更多地关注文化交往中帝国主义霸权的隐秘运作方式。

两人的本体论差异: 回答“谁在说话?”的问题时两人的立场不同。葛兰西是接受西方教育的东方人,汤林森是发达国家代言人;二者分属不同的知识分子类型。

三、支持文化帝国主义存在的辩护

1、文化帝国主义的实践之一——好莱坞影像中的“东方主义”思维

何谓“东方主义”

后殖民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人物爱德华•萨义德在《东方学》一书中对之作过明确界定:东方主义“不是表达了对一个与自己显然不同的(或新异的、替代性的)世界进行理解——在某些情况下是控制、操纵甚至吞并——的愿望或意图”。它“与帝国主义强力有着特殊的历史关联”。萨义德指出“: 东方主义”是“建立在关于‘东方’与‘西方’的本体论与认识论区分基础上的一种思维方式”。凡是以东方与西方这一基本二分法作为起点的对东方、东方人、东方习俗、东方“心性”、东方命运等等进行本质主义陈述的写作都属于东方主义。

西方电影关于功夫、伦理、侠客、中医、玄学、暴力美学等正是“东方主义”的典型表现。

好莱坞电影中的“东方主义”

(3).全球化语境下好莱坞电影的“东方主义”新动向

西方国家以美国文化产业为首,通过商业文化输出,把西方的价值观、世界观推销到世界各个角落,逐渐形成文化霸权。

在“全球化”时代,“东方主义”的政治功能丝毫没有减弱。自从穆斯林世界被贴上美国头号敌人的标签之后,“阿拉伯”就与“恐怖主义”联系到了一起。

华人好莱坞电影的“自我东方化”的色彩。“自我东方化”即东方人以西方人论述东方的逻辑为参照和出发点,固化和本质化“东方主义”的行为和话语表达。一大批有影响力的华人电影可以说明这种趋势。“自我东方化”已经成为东方导演把影片推向国际市场的有力武器。“沉默的他者”不再沉默,转向迎合而不是挑战或推翻西方人固有的想法。

(2)典型的东方人

将东方典型化有两个用处:一是方便西方对东方的把握;二是这种典型其实蕴涵着丰富的含义,那就是对东方的敌意。负面的东方形象传达了西方对东方的看法与态度。固定秩序“白人男性-白人女性-黑人男性-黑人女性”强调缺失,强调秩序,这些都是将东方人典型化的惯用手段。西方需要这些典型来强调他们的中心位置,将东方边缘化,并且使他们将东方的一切活动合理化。

3、新时代的东方主义

《明日帝国》

促使电影对东方形象作出修正的原因,第一,在欧美社会中面临着数量越来越大的非白人移民,他们的反对声音不容忽视。其次就是票房表现。电影中负面的东方形象令日渐清醒的东方观众反感,电影制作者在考虑利润的前提下,不得不推出貌似正面的他者形象,更标榜在他者形象上前所未有的真实塑造。

007电影一向以其敏感的时代触觉见称。在《明日帝国》中,它带出了潮流元素:媒体的力量。同时,在电影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的崛起,因为在电影中,在中国成立办事处是媒体大亨卡佛的目标。在电影中可以看到两股力量的交织:一是要维护东西方的差距,二是对中国发展的担心。进一步考量,由于中国的庞大票房,电影不得不对林慧这个角色有一番斟酌。观众看到的林慧,正是一个折衷的东方人物形象。

“所有的对于东方社会,语言,文学,历史,社会学等等的看法我都称之为显性东方主义。任何关于东方的知识的改变都仅限于显性东方主义的改变,隐性东方主义是不变的,稳定的,永恒的”。

四、反对文化帝国主义存在的辩护

1、不开放不足以成文化——关于全球化中媒体保护与媒体开放政策

(1)限制性保护与扶植性保护

限制性保护:对文化产品的引入和展示进行控制;通过限制进口对国内产业进行鼓励和扶持的策略;关税和限额是限制性保护的常见形式;

扶植性保护:意在推动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增强同国外竞争的实力。通过资助和补贴推动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

(2)媒体保护主义的根源

媒体保护主义以文化产品具有意识形态为前提,来自对外国文化的影响和本国文化完整性受损的恐惧;保护性政策常常与决策者的既得利益有关,政府精英除了实践他们自己的信念之外,也必须归纳国家内部不同群体的利益,甚至充当他们的代言人;不平衡的文化交流容易引发媒体保护,对美国的文化霸权的担心不限于发展中国家,某些发达地区例如加拿大和西欧,也采取了若干媒体保护主义。

是一种精英主义文化观:认为大众对文化难有正确的判断。典型:中国,加拿大,西欧

文化帝国主义是其代表理论,与强媒体效果模式相对应

(3)媒体开放政策的根源

自由贸易政策是对市场机制在全球范围内资源分配有效性信念的一种体现。

赞成自由贸易的观点认为:文化产品的国际流通和普通产品流通无异,并对个人自行选择文化有更多的信心和尊重。典型:韩国,日本,香港

自由贸易政策对外国媒体的冲击有更加客观的评价;

本地产品的竞争优势在于斯特劳哈尔的文化接近性,即受众对和他们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熟悉的文化产品更容易被理解和产生共鸣。

文化开放主义倾向于强调受众的主动性

(4)全球化时代的媒体政策

全球化给保护主义带来极大问题,保护主义的政策越来越失效,付出的成本越来越高。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扩张、技术进步以及民主制度和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胜利加速全球化的过程。

全球化与本地化过程是相辅相成的。

外国文化会丰富本国文化。

(5)媒体开放政策的成功实践——一个极端开放的案例

媒体保护主义的一个重要假设,是采纳开放政策纵容外来文化会引发本土文化的激烈变革,香港足以证明这种恐惧是没有根据的。

媒体保护主义的另一个假设认为,开放的文化政策会导致外国媒体一统天下。香港的案例表明保护主义对发展中国家的本地媒体发展不是必要的。

媒体保护主义假定决策者可以从文化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但是如何分辨精华和糟粕并不容易。因为本土文化内部是有差异的,与外国文化接轨有时只不过是内部文化多元化的延伸。因此判断是否应该接受一个文化习惯,不该以其来源为标准,而是应该考虑这种习惯是否符合民众的需要,大陆和香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香港、广州和北京的价值观比较

价值观与文化习惯

香港

广州

北京

赞同%

赞同%

赞同%

如果有机会我会走后门

21.2

50.4

47.5

拜访好友不需要预约

19.4

28.6

26.7

邻居吵架时不应该干涉

46.1

38.3

40.9

我肯定不会送自己父母去养老院

51.2

58.9

50.0

(6)以竞争促发展

全球化传播时代,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各种边界正在发生变化,被外来文化取缔的恐惧是没有根据的,国家的本土文化可能发生变化,但是很难改变深层的特征,因为人的文化认同和所处的地缘、血缘和信仰息息相关,本地文化不一定此消彼涨,可能相互影响并形成新的混合文化。

全球化时代各种政策依然掌握在国家政治精英的手中,全球化对国家民族的侵蚀作用是不平衡的,文化主权的概念依然会有市场;

采取一般的开放政策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并不要求纯粹依赖市场引导文化发展。在满足社会对外来媒体需求和减少其不良影响之间求取平衡,采取有限保护政策,尽量开放是全球化下的主要走向,一个好的战略是分步骤、分阶段的开放市场,首先开放本土竞争为国际竞争做好准备

2、文化转移——对全球文化交流实际过程的分析

——以花木兰传说的迪斯尼化和美国化为例

(1)文化的全球化与文化转移

文化的全球化:文化的全球化意味着一种全球文化的诞生。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全球文化就是被西方文化统治的文化,本土文化有被同化的危险,文化全球化实际上就是本土文化的西方化;另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无疑代表着一种重要的趋势,但是全球化并不能脱离本土化,全球化与本土化是都是相对的,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Robertson提出“球土化(globcalization)”的概念,这个概念可以很好的概括和体现个中两者的相对性和辩证关系。

文化转移:指由媒介参与的文化生产形式,主要指不同文化相遇时,一个文化为了自己的需要而改造其他文化、据为己用的过程。文化转移的主角既可以是强势文化,也可以是弱势文化。文化转移通常有其目的性,通常获得利润是进行文化转移的原始动力,文化转移会导致两个或多个文化元素融合,在融合过程中,各种文化成分的相对比重可能不同,由于人们在语言和文化情境中更容易接受本土文化,为了得到受众的认可,文化生产者趋向于在外国文化和本土文化中寻找一种平衡。

(3)、木兰传说的迪斯尼化和美国化

(4)木兰传说的美国化和普适化

孝道与双向的爱。花木兰在中国文化中是表扬孝道的传说,到了《木兰》中,“服从”的美德不受重视,孝道的观念变为次要,孝道被改造成一个更容易被不同文化接受的观念:荣耀家庭和双向的爱取代了孝道成为影片叙述的主题之一。

适度的女权主义与个人主义。自我身份的追寻是影片的一个突出主题。走折中路线,表达适度的女性主义与个人主义。

去情境化、本质化与再情境化。第一种,剔除中国故事的情境,确定核心要素,加以重构和重新情境化;另外一种,确定核心要素后按照故事令人信服的内在逻辑去重新演绎。

文化形式的转变。原文化存在的形式会影响文化转移的方式和幅度;文化成品采用的形式也会影响到改编的范围;媒介的风格和类型也会对文化转移产生重要影响。在文化转移的过程中,哪些被保留,哪些被舍弃,哪些被翻新,取决于文化产品的艺术形式、媒介类型以及制作者的意向等多方面的相互作用。

原文化延续与跨文化参考机制

(5)全球化

3、关于文化转移的结语

文化的真实性与本土性:

文化杂交与全球文化:《木兰》既不是纯中国的文化,也不是纯美国的文化,它成为一个跨文化的文本:是旧与新、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女性的服从与解放、孝道的奉献与父女双向沟通等等看似对立的概念的混合体。它在世界范围内的成功使得这一个迪斯尼化的中国传奇成为了世界流行文化中的一员,它使得后来对花木兰故事的再诠释和再创作都无法回避与它的对话,全球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界限逐渐模糊。

文化转移与文化边界的跨越:文化转移不是两个不同文化的物理混合,而是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反应之后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在文化转移的过程中,制作者总是尝试不断重新定义文化的边界,直到最后定于一个受众和他们自己都可以接受的新的边界。文化边界是社会构建的结果,全球传播的时代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文化边界也日益模糊并不断被改写,常常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虽然一个国家的文化随着文化转移而改变,但是它的文化基因仍然将保持相对稳定。文化的边界不会在一夜之间消失,只是将不断受到冲击、改写以至再肯定。

国际传播再出发:文化的转移不仅限于传播媒介的内容与形式,还包括西方的教育理念、国际商业文化和基督教信仰。强调文化转移的重要性可以推论出,传统与现代、西方与东方皆不应做决然二分,这种认识有利于破除自设的限制,对政策的制定与理论的推进也有好处。

第五篇:中西方文化对比

中西方文化对比

1.中西方在出席时间的差异:

在中国,时间的多样化模式使人更倾向于“迟到”,在规定的时间半小时之后,甚至更晚才“姗姗来迟”。对于这种“迟到”现象主客双方都习以为常,并不将之视为对主人邀请的一种轻视或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而西方国家中,正式的宴会要求准时到达,一般不超过10 分钟;否则将被视为不合礼仪,是对主人以及其他客人的不尊重。

2.在见面交往礼节方面的差异:

中国人见面时喜欢问去哪,吃饭了没,而西方人却认为,这是在侵犯他们的隐私,西方人对此感到很怪异。“吃了吗?”这是中国人在吃饭前后打招呼的常用语。西方人们分手时通常说Good-bye,Bye-bye,相当于中国人说“再见”。如有贵客或不大熟的人来访或串门儿,客人离开时,按中国的习惯,主人要把客人送到房门口或大门口。客人对主人说“请留步”,主人最后要说“走好”、“慢走”、“慢点儿骑(自行车)之类的客套话。而西方人微微一笑并作个表示再见的手势就可以了。

3.中西方对爱情的态度的差异

西方人受宗教文化的影响,他们认为爱情是神圣的、至上的。他们崇尚恋爱自由,恋爱双方的选择与婚姻,安全是以爱情为基础。而不论出身、门第、年龄、社会地位和其他因素。在中国,恋爱双方的选择,很多时候长辈会从中掺和,会考虑对方各个方面的条件。爱情相对比较物质,缺乏西方人的神圣。

4.中西方在餐桌礼仪上对女性态度的差异:

在中国,尤其是在古代,正式的宴席上根本看不到女性的身影,从而也就无需考虑女性位置的安排,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男尊女卑”的思想是一致的。在西方“, 女士优先”是他们的传统文化观念,是社交活动中的重要礼仪规范。

5.婚礼服饰及色调比较

西方的婚礼的主色调是白色。在西方婚礼中,新娘一般都会一直穿着白色的婚纱,新郎则是穿着笔挺的西服。在西方的天主教传统里,白色代表着快乐,代表圣洁和忠贞。中国婚礼的主色调是红色,所谓“中国红”,这是中国传统的代表喜庆的颜色,新娘一般都穿红色的礼服,象征着吉祥如意,也祝愿着希望新婚的夫妇生活能够红红火火。

6.中西方对数字的差异

中国人不喜欢说4,觉得8非常吉利,而西方人不喜欢13。中国人视4为不吉利,因为与“死”同音;而在荷兰语中4却是个喜庆的数字,因为与荷兰语“庆祝”一词的发言相近。

7.中西方爱情表达方式的差异

西方的爱情在我们看来是热烈、开放、浪漫的,而中国的爱情相对是保守的。所以西方人表达爱情的方式也是尤为直接的,用直白的语言,用具体化的行动来表达爱意。在西方“我爱你”是可以很轻易的表达出来的。而在中国,就我们身边的父母而言,我们也很难听到这些字句的,爱的感情是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的。

8.对孩子基本态度的差异

中国家长受封建社会意识的长期影响,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孩子是“不懂事”、“无责任感”的,对孩子负有全面的责任,所以要求孩子顺从、听话,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这束缚了孩子的自主意识和自我发展。西方国家家长普遍认为孩子从出生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家长并没有支配和限制孩子的行为,一般也不替孩子做选择,家长是要孩子感到他是自己的主人,甚至在什么情况下对孩子说什么话,家长都要仔细思考,尊重和理解孩子的愿望和心理。

9.中西饮食对象的差异

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而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10.中西方菜名的差异:

中国的很多菜名中往往包含了很多历史、文化的信息。如“东坡肉”,传说是根据宋代著名的大文豪苏东坡流传下来的食谱做成的;与之相比,西餐中的菜名要简单得多,往往一目了然。

以风靡全球的“肯德基”餐厅为例,光从店名就知道,这是一家炸鸡店;而店中的食品如炸鸡腿、香辣鸡翅、炸薯条、汉堡包,以及新近推出的墨西哥鸡肉卷、海鲜汤等,几乎无一不是以原料加上烹饪方法或地名来命名的。

下载中西方文化中交际的礼貌策略对比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西方文化中交际的礼貌策略对比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西方文化对比论文

    世俗与宗教——中西社会习俗文化比较 摘要:当今中国早已跻身全球化语境的时代。信息网络技术把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中西文化交往的规模和深度都在不断发展。跨文化交际......

    中西方婚礼文化对比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英语幽默语言的会话含义分析—以《老友记》为例 2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新解读 3 完美管家还是他者—浅......

    中西方体育文化对比

    中西方体育文化对比摘要:所谓体育文化,是一切体育现象和体育生活中展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就是说,人们在体育生活和体育实践过程中,为谋求身心健康发展,通过竞技性、娱乐性......

    中西方礼貌原则对比分析 语言学

    中西方礼貌原则对比分析 不同文化类型中的“礼貌原则”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在礼貌用语中有充分的体现。礼貌是对比语言学中语用对比研究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在迥异的中西方文......

    中西方葬礼文化的对比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中西方婚姻文化对比(精选5篇)

    中西方婚姻文化对比 总结:西方 属于浪漫型的, 新娘的礼服一般为白色,新郎是黑色的礼服, 西式婚礼礼仪 一般西式婚礼分为仪式和婚宴两个部分进行。 一、婚礼仪式 仪式: 婚礼......

    中西方葬礼文化的对比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200份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中西方文化对比(英语)(xiexiebang推荐)

    Compasion of Western Culture and Chinese Culture As we all know,there are many differentces between Western culture and Chinese culture. Today I will focus on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