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最新原创环境法概述结课论文--关于PM2.5
浅析PM2.5污染及在我国现状
摘要:聚焦时代热点,我们不难发现与环境相关的问题一直是世界,更是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013春节以来,随着媒体的关注,以 PM2.5 为代表的“超细灰尘”污染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6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公布了两高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解释降低了污染环境罪的量刑门槛,对环境污染犯罪将实行从严打击。6月24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大会发言人傅莹表示全国人大将注意倾听和积极地回应人民在环境问题上的呼声,要加强环境保护的立法,包括修改和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法和环境保护法等等。这足以见证我国在努力就环境污染问题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本文就以论述PM2.5的概念,产生原因以及防治措施来反映环境问题。关键字:环境保护法 雾霾 PM2.5 防治 正文:
一:PM2.5的概念
PM2.5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 μm 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可吸入颗粒物又称为PM10,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虽然细颗粒物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细颗粒物粒径小,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二:PM2.5的来源
PM2.5的来源复杂,成分自然也很复杂。主要成分有碳、有机碳化合物、硫酸盐、硝酸盐、铵盐。其他的常见成分包括各种金属元素,既有钠、镁、钙、铝、铁等地壳中含量丰富的元素,也有铅、锌、砷、镉、铜等源自人类污染的重金属元素。颗粒物的成分很复杂,主要取决于其来源。主要有自然源和人为源两种,但危害较大的是后者
(一)、PM2.5的自然来源
自然源包括土壤扬尘(含有氧化物矿物和其他成分)海盐(颗粒物的第二大来源,其组成与海水的成分类似)、植物花粉、孢子、细菌等。自然界中的灾害事件,如火山爆发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火山灰,森林大火或裸露的煤原大火及尘暴事件都会将大量细颗粒物输送到大气层中。
(二)PM2.5的人为来源
人为源包括固定源和流动源。固定源包括各种燃料燃烧源 ,如发电、冶金、石油、化学、纺织印染等各种工业过程、供热、烹调过程中燃煤与燃气或燃油排放的烟尘。流动源主要是各类交通工具在运行过程中使用燃料时向大气中排放的尾气。
PM2.5可以由硫和氮的氧化物转化而成。而这些气体污染物往往是人类对化石燃料(煤、石油等)和垃圾的燃烧造成的。在发展中国家,煤炭燃烧是家庭取暖和能源供应的主要方式。没有先进废气处理装置的柴油汽车也是颗粒物的来源。燃烧柴油的卡车,排放物中的杂质导致颗粒物较多。
(三)室内PM2.5更严重
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现代人平均有70%以上的时间在室内生活和工作,室内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在日前由新京报和美国TSI公司举办的2013年公共建筑室内空气质量及PM2.5多边研讨会上,行业代表与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写字楼等公共建筑内空气质量、PM2.5的检测与控制等话题展开研讨。各界呼吁制定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新标准,进一步改善写字楼等公共建筑的室内空气质量。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经过历时5年的调查发现,许多民用和商用建筑内的空气污染程度极高,是室外空气污染的数倍至数十倍,有的甚至超过100倍。
在室内,二手烟是颗粒物最主要的来源。颗粒物的来源是不完全燃烧、因此只要是靠燃烧的烟草产品,都会产生具有严重危害的颗粒物,使用品质较佳的香烟也只是吸烟者的自我安慰(甚至可能因为臭味较低,而造成更大的危害);同理也适用于金纸燃烧、焚香及燃烧蚊香。
吸烟和室外污染空气流入,是室内PM2.5超标的两大原因,但并非仅有的来源。根据相关研究,空调、烹调、装修污染和积尘,也都对室内空气环境恶化有莫大关系。上海疾控中心与复旦大学的检测证实,大多数家庭的空调积尘中细菌、霉菌超标,最严重的家庭细菌数量超过商场中央空调的50倍。加上空调较少清洗,使用几年后,开空调时因室内空气的流通性较差,PM2.5等会因室内人们的走动而飘浮起来被吸入。
装修材料释放出的有毒物质,也是室内PM2.5超标的原因之一不少装修材料虽无重味,但有害物质仍然存在,成为室内空气质量的隐形杀手。厨房油烟也是室内空气质量变差的原因之一,油烟中含有大量有毒物质。积尘同样是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被子上、床下、沙发下、地毯里和家用电器中,都是家庭积尘的死角,一旦被风扬起就很容易被人吸入肺内。
三、PM2.5对健康的影响
以往气象部门监测空气污染情况常以PM10为指标,而 PM2.5 可直接被人体吸入肺部,由于其穿透力强,因此危害较PM10 更甚。PM2.5“超细灰尘”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是雾霾有害细颗粒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粒径 10 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 ;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 ;而粒径在 2.5 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进入肺泡的微尘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对贫血和血液循环障碍的病人来说,可能产生严重后果。例如可以加重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对 PM2.5没有任何过滤、阻拦能力,而 PM2.5 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却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逐步暴露出其恐怖的一面。在欧盟国家中,PM2.5 导致人们的平均寿命减少 8.6 个月。而 PM2.5 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目前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以及亚洲的日本、泰国、印度等均将 PM2.5 列入空气质量标准。
四、PM2.5在我国的现状
治理PM2.5是各级政府眼下面临的紧迫问题。连日来,北京等地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从燃煤、机动车、扬尘等多方面着手“围剿”PM2.5。削减PM2.5该从何入手?我国现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到底可以管住多少污染源?
(一)削减PM2.5是个系统工程
削减PM2.5是个系统工程,美国经验是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实现达标排放的基础上,继续大幅度削减其排放量,减少二次颗粒物生成.由于PM2.5的来源既包括污染源直接排放的一次颗粒物,又包括由SO2、NOx、VOCs、NH3等在大气中转化形成的二次颗粒物,因此,必须对一次颗粒物和二次颗粒物的气态前体物进行持续减排。这就涉及到火电、工业锅炉、水泥、钢铁等工业源,机动车等移动源,还有扬尘等面源污染治理。
据介绍,2005年美国环保局发布了《清洁空气洲际法案》(CAIR),要求东部27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电力部门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在2003年的基础上减少超过70%,氮氧化物减少超过60%,来帮助美国东部450个郡实现PM2.5和臭氧达标。因为削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之后,可以有效减少二次颗粒物的生成。
数据显示,由SO2、NOx、VOCs、NH3等气态污染物通过化学反应形成的二次颗粒物在我国PM2.5中的比例较高,部分区域甚至超过60%。通过长期的观测发现,在重污染时段,PM2.5中二次颗粒物的比重比平时更高,这说明二次颗粒物是造成重污染的主要原因。
在国合会专题政策研究报告《区域空气质量综合控制体系研究》中,对我国城市PM2.5的达标之路算了一笔账:若在2025年左右实现全国城市PM2.5年均浓度达标率80%的目标,在未来的每个5年计划中,全国主要城市PM2.5平均浓度的降低幅度至少需要达到13%。因为来源复杂,对我国大部分城市而言,PM2.5的控制难度大于PM10。由于天然源影响以及二次颗粒物形成过程中的非线性特征,必须保证在每个5年计划内,一次颗粒物和二次颗粒物的前体物排放量总体减少15%以上,才有可能达到PM2.5环境浓度降低13%的目标,进而在2025年前后使我国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增加到80%左右。
(二)重点区域的重点行业执行特别限值
我国正在制修订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56项,水泥、锅炉标准将力争在年内发布。
根据环境保护部《关于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公告》,北京、天津、石家庄、上海、广州等47个城市的火电、钢铁、石化、水泥、有色、化工六大行业正面临更为严格的排放“紧箍咒”。“特别排放限值”的提出,始于2008年太湖流域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据介绍,“特别排放限值”制订仍是按照先进可行技术为依据的原则进行,但针对太湖等重点流域的污染现状,在选择技术依据时,着重考虑的是标准实施后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以体现在特殊地区环境保护优先的指导思想。
2010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制定并实施重点区域内重点行业的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火电、钢铁、水泥、有色行业是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重点行业,且属于高架源,对区域性大气污染贡献大。石化、化工行业是排放VOCs的重点行业,而其排放的VOCs活性强、危害大,是引发城市灰霾、光化学烟雾的重要因素。燃煤工业锅炉属于低矮面源,对城市环境空气治理影响大。
“十二五”时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继续快速发展,大气环境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统计显示,京津冀鲁、长三角、珠三角占国土面积的8%,消耗了全国42%的煤炭,生产了55%的钢铁、40%的水泥,加工了52%的原油、布局了40%的水电机组、拥有47%的汽车,单位面积污染排放强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左右。
通过实施特别排放限值,可以进一步控制污染新增量,优化产业和能源消费布局,为进一步发展挤出空间。对于身处其中的企业而言,迫切需要进一步改进工艺技术,提高环保水平,满足特别排放限值要求,肯定也有一部分企业要选择退出,寻求新的发展道路。
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引导和规范行业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淘汰落后,为技术先进、污染排放少的企业发展提供空间。
在现行排放标准中,所涉及行业的污染物排放覆盖了一次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的90%,VOCs排放量的35%。但对于NH3的控制比较困难,因为很多NH3来自农业化肥,属于面源污染。对此,环境保护部发布了《化肥使用环境安全技术导则》,防止或减轻化肥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尽管一些标准的严格程度没有达到《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水平,但也为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些手段。”
目前,我国现行固定源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33项,正在制修订的排放标准56项,其中,备受关注的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将力争在年内发布。
在移动源方面,虽然我国对机动车污染控制的起步较晚,但后期发展较快,国Ⅳ标准今年在全国实施,与国外的差距在缩小。正是由于机动车排放控制不断加严,使得现在一辆车的污染物排放比1990年削减了90%。目前,国Ⅴ标准已经开始二次征求意见,按计划将在今年年内发布。
五、总结
PM2.5的治理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因此,在对PM2.5的治理工作中应注意以下两点:首先需要群众有环境保护的意识。群众作为一个国家的主体,群众的作为对PM2.5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只有大家都有环境保护的意识,以上措施才有实行的前提。例如在公共场合实行禁烟。这项措施实施已有一段时间,但效果并不理想,其根本原因在于大家对吸烟对环境的影响并不了解以及禁烟会带来哪些好处等等,所以,要想PM2.5的治理工作取得进展,首先要注重PM2.5治理工作宣传。其次政府要紧密联合群众,共同为PM2.5的治理工作出力,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大气污染的现状。对此,建议国家将对PM2.5的治理力度作为各级政府政绩考核的一项指标,相信会对PM2.5的指数有一定改善。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2】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中国环保产业-2013年 第1期(15)【3】一种有效减少PM2.5排放的微粒聚合器的性能研究-电力科技与环保-2013年 第1期(2)
第二篇:经济法结课论文
经济法学结课论文
学院:经贸学院 专业:工商管理
学号:1124130 班级:11241 姓名:贾茹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有限公司与股份公司相比,由于其具有设立门槛低、组织机构简便灵活、经营具有封闭性等优势而更受青睐。而有限责任公司兼具资合与人合性,其人合性的特点决定了对股东转让出资应进行限制,这是保障公司股东的稳定性和公司健康运行所不可缺少的,司法实践中常常因立法的欠缺,不能真正保护股东的权益及维护公司正常的运行。本文,作者对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有限责任公司 股权转让 问题研究与分析
引言:
《公司法》第72条第1款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第2款规定:“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第3款规定:“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第4款规定:“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有明确规定,但并不全面,个别条款甚至有失偏颇。本文将就《公司法》相关不足之处及实践中经常出现的现象进行论述和分析。
一、股权与股权转让:
1、股权:
股权又称股东权,指股东基于股东资格而享有的从公司获取经济利益并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股权既是财产权,又是社员权。以其行使目的为准,股权可分为自益权和共益权。此种分类方法是股东权最为重要的分类方法,为日本学界通说,也逐渐为我国学术界广泛采用。
2、股权转让:
股权转让权原则上归属于股东的自益权,但具有特殊性,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限制。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转让股权,主要通过股权的买卖来实现,狭义的股权转让仅指股权买卖行为,而广义的股权转让则还包括赠与、继承、互易、夫妻离婚分割共同财产、法院强制执行以及公司收购等特殊形式。
二、公司股权转让的基本原则:
1.股权转让自由原则——公司股权转让的基本原则:
“股份的自由转让和股东的有限责任一起,被誉为现代公司制度的两大基石”。股权转让自由和股东有限责任是现代公司区别于其他企业组织形式的本质特征,也是公司制度赖以存在的理由。因此,即使是在兼具人合、资合双重属性的有限责任公司中,股权转让自由仍是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股权转让限制仅为例外。
2.股权对外转让法定限制制度——股权转让自由原则的例外: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按受让主体的不同可划分为两类:一类是股东之间的股权转让(下称股权对内转让)、另一类是第三人与股东之间的股权转让(下称股权对外转让)。对于股权对内转让,《公司法》未作特别要求,只是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根据该规定,在我国,除非公司章程另有约定,否则股权对内转让只要出让方与受让方协商一致即可。而对股权对外转让的限制性规定则占据了《公司法》第72条的主要篇幅。因此,如果我们从现行立法角度出发对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进行研究,就不难发现法律对股权转让的限制主要体现为对股权对外转让的限制。
三、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1、存在瑕疵出资的股权转让:
瑕疵出资指股东未缴纳出资、未足额缴纳出资或抽逃出资。瑕疵出资的股权转让是否有效,实践中存在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瑕疵出资股东是否具有股东资格,其签订的股权转让合同是否有效。目前,我国理论界也是观点不一:一种观点认为,股东权的原始取得以对公司的出资为必要条件,股东不出资,即没有股东权,也不享有股份,其所签的股权转让合同当然无效;另一种观点认为,出资瑕疵的股东仍具有股东资格,股权转让合同不因出资瑕疵而无效.我国《公司法》第28、200、201条将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发起人、股东应承担的责任规定为补足出资以及向已出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从这三项条文分析,我国《公司法》没有否定瑕疵出资者的股东资格,但对存在瑕疵出资的股权转让的效力未作规定。
2、转让部分股权权能的股权转让:
近几年来,在审判实践中,出现了股东转让股权的部分权能而引发的股权转让纠纷。例如,股东仅将其股权中部分或全部财产权益转让,而保留公司经营管理权,或者,将公司的经营管理权转让,仅保留股权中部分或全部财产权益。对于此类新型案例,我国《公司法》没有明确规定,司法实践中存在较大争议。
我国的施天涛教授认为股权的转让具有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可见他认为不能仅仅转让股权的部分权能。韩国学者也认为,虽然股份是由盈余分配请求权、表决权等多种权利组成,但不能分离其中一部分进行单独转让.美国学者克拉克对此有不同观点,他认为,“如果没有相反协议或特许条款,所有这些权利都可以作为一个单元转让,而无需公司的其他股东或董事和高级职员的同意。
股权的部分权能能否转让,或者说,以转让股权的部分权能为内容的股权转让合同是否有效,将打破传统的“股权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理论,很值得探讨。
3、侵犯股东优先认购权的股权转让:
我国新《公司法》规定,股东向外转让股权时,其他股东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认购权。但是立法没有规定其他股东如何行使优先购买权,及其优先购买权受到侵害时的救济措施。对股权强制执行时股东如何主张优先购买权,《公司法》也未作具体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很可能造成强制执行中其他股东的优先购买权受到侵害的现象。
4、股权的非协议转让问题:
上述几种情形均属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协议转让。除此之外,实践中还有股权的非协议转让,即由于一些法定事由的出现导致股权的转让。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五种情形:一是由于夫妻离婚分割共有财产而导致的夫妻共有股权的分割;二是由于股东死亡而引发的股权继承问题;三是因股东生前对股权的遗赠行为而发生的股权转让问题;四是股东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而发生的依法强制转让股权的问题;五是因股权出质所导致的股权主体发生变动的问题。新《公司法》只对股权继承和强制执行这两种情形做了规定,没有涉及其他情形。我国《公司法》中有关股权非协议转让的规定还存在以下问题:(1)夫妻离婚分割共有财产、股权的赠与或遗赠等,也可能导致股东的增加或变更,是否当然允许,我国《公司法》没有涉及。
(2)对股权出质导致股权转让的情形,《公司法》没有规定。我国《物权法》第226条第1款的规定明确了以有限公司股权出质的,以公示(即工商部门办理出质登记)为质权成立时间。根据《物权法》第229条及208条,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股权优先受偿。那么,此时债权人能否取得股东身份呢?《公司法》的失语造成了另一个法律漏洞。
5、因股权转让导致的股东人数超过50人上限的问题: 我国《公司法》没有规定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这将致使此种情形下的公司面临“违法还是死亡”的两难选择。法国针对此问题的做法是,股东超过100人的,原有限责任公司必须在一年内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否则公司必须解散(法国商法典第二卷《商事公司与经济利益合作组织》第223-3).我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也有类似规定(《澳门商法典》358条.但是这种做法并不适合我国。首先,公司转型将使公司在短期内面临诸多问题,尤其是增资一项,由于我国有限公司与股份公司的法定最低注册资本额差距很大,大部分有限责任公司在短期内将难以解决融资问题。其次,解散公司不符合商事营业维持原则,不利于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对因股权转让导致的股东人数变更问题不作规定,会使法定的50名的股东人数上限很容易被规避,同时也对有限公司的人合性造成冲击。
相比之下,日本的方式值得借鉴。日本《有限公司法》第8条规定除非有特别事由并经法院认可以外,股东总数不得超过50人,但因继承、遗赠致股东人数发生变更时,不受前款限制。第19条第8项规定:“因转让致使股东总数超过了第八条第一款规定的限制时,除遗赠外,其转让无效.这样既考虑到继承和遗赠的特殊性,又避免了公司的解散或变更形式,同时也维护了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
四、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理论基础:
1、资本多数决与小股东利益保护的权衡:
大股东的出资多,承担的风险大,资本多数决的原则体现了对大股东利益的保护。大股东也会积极的行使其权利,规范的运营公司,以期实现其出资收益。由于实行资本多数决原则,公司股东会的决议通常反映并代表着大股东的意志和利益,公司董事会也为大股东所控制,按大股东的要求和愿望行事,少数股东的地位越来越弱化,为体现公司的民主与公平,应赋予小股东相应的权力以回应大股东可能发生的滥权或对其产生侵害行为。
2、股东利益保护的权衡:
资本维持原则,又称资本充实原则,是指公司成立后,必须保持与其注册资本相当的资产,以保证公司经营能力及偿债能力,维护债权人利益。资本充实原则体现在各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中,如为防止公司资本实质减少,各国规定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回出资,非法定情形,公司不得认购自己的股票等。资本不变原则是指公司注册资本一经确定,非依法定程序不得增减,公司资本的任意减少,会削弱公司的偿债能力及股东对公司的责任。因此公司资本的增减须依法定程序进行。尤其是减少资本时,必须经股东会决议,修改公司的章程,通知公司的债权人。允许债权人提出异议,或应债权人的要求提供担保,最后到公司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
3、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及我国学者的观点:
股权转让即出资转让不会改变公司股份的总数,只是改变公司的股东,公司的注册资本等不会因此减少,从资本不变原则而言,不会给债权人造成损害,所以无须债权人同意。但是其人合性的特点要求对公司股权转让有一定的限制。在国外立法中,有限责任公司的转让有不同的规定或限制,但总而言之,对内转让并无太多的限制,但允许章程加以限制。差别主要在于对外转让的限制上,有些国家的公司法对转让出资的价格也做了规定。我国《公司法》规定了对外转让须经过半数以上的股东表示同意,但未对可否由股东指定他人购买,优先权行使的期限,不同意转让自行购买的期限及价格的确定等问题做相关的规定。
虽然综观以上可知多数国家做了相对严格的限制,以维护公司的人合、封闭性。但我认为公司成立是基于股东间的彼此信任合作,股东退出公司,不一定是对设立公司时自己承诺的一种违反。面对控股股东的危害,小股东无义务对自己的承诺,承担全部的后果和责任。所以在严格限制的同时,应给小股东留好救济通道,这样才能保障投资者的积极性,及维护公司内部良好的合作关系。
结语: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制度是公司法的重要制度,公司法赋予公司自治与股东自治的权利,股东可以自由地转让其持有的股权。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公司法的相关规定进行了分析,认为股权转让制度仍处在发展之中,需要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更新。
经济全球化、现代化、国际化的迅猛发展要求每个国家都要有完善的制度来规范其成长。公司企业法律问题的研究还会继续下去,新问题还会不断产生,由此需要我们时刻关注并注重实践,讲法律与经济完美的结合推动经济腾飞。
第三篇:报关结课论文
浅谈报关员记分考核
桂林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英语07-2班
记分考核是海关对报关员实行岗位考核的一种教育和管理措施,对于无法区分责任主体是报关员还是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海关不予记分。报关员享有申辩权、复议权、诉讼权等权利。
所谓报关员记分考核管理,是海关在注册登记、检验等传统管理手段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程序加强对报关员曰常动态监控,并对其报关单填制不规范、报关行为不规范以及违反海关监管规定或者有走私行为未被海关暂停执业、撤销报关从业资格的行为进行量化记分考核的管理方式。
据统计,目前全国已取得报关员资格的约有13万人。虽然自实行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后,报关员业务素质普遍有所提高,但受利益驱动而违规操作的情况仍十分普遍。报关员业务和服务水平不高、超范围报关、私自报 关、借权报关、无序流动、诚信缺失,甚至参与走私违法等,已成为增加海关监管成本、制约通关效率、影响海关对外贸易统计、扰乱进出口秩序、阻碍国家投资软环境改善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在海关行政管理实践当中,已有部分海关开始尝试实施报关员记分考核管理,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例如深圳海关2003年7月报关员扣分管理系统启用以来,该关预申报质量较启用前提高了一倍,全关区报关单电子报关退单率从4月的2.82%下降到11月的1.04%,降幅达63.1%;全关被扣分报关员人均扣分值从8月的5.01分下降到11月的3.8分,降幅达24%。其中成效最为显著的文锦渡海关报关差错已从2002年3月的1126条下降到目前的每月30条以下,降幅达97.3%。
实践证明,这是一项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促使报关员自觉增强诚信守法意识,努力提高报关单填制质量和业务素质、服务水平,积极减少报关差错;并对规范报关服务市场秩序,降低海关行政成本,提升监管效能和通关效率,有效预防走私违规行为发生等作用明显。
与行政处罚不同的是,记分考核是海关对报关业务水平不高且记分达到一定分值的报关员实行岗位考核的一种教育和管理措施,提供的不是惩罚手段。海关对在记满分至考核合格期间的报关员,中止其报关员证效力,不再接受其办理报关手续,是基于报关员的报关行为无端浪费海关管理资源、影响通关效率,海关必须加强管理的需要,是具体的行政行为,而非行政处罚,其目的和意义在于海关向企业、报关员发出了一个警示信号,时刻警醒和督促企业和报关员自觉增强诚信守法自律意识,努力提高报关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主动减少报关差错和报关不规范、走私违法行为发生,促进通关效率提高。
哪些行为将被记分?不少报关员都害怕海关记分范围无限扩张。根据《办法》规定,并不是报关员的所有行为都列入记分范围。目前,列入海关记分范围的都是报关员曰常报关工
作中与通关业务紧密相关的行为,这些行为往往直接影响海关通关效率或增大了海关监管成本和风险。
记分的类型主要分为四大类:
一是报关单填制不规范。包括海关电子审单系统接受电子数据报关单后进行逻辑处理,发现差错自动将报关单退回的;海关接受纸质报关单申报后,报关单证及其内容因报关员填制不规范导致需要修改或撤销的;影响海关统计的。
二是报关行为不规范。包括未按规定在纸质报关单及随附单证上加盖报关专用章及其他印章,或者使用印章不规范的;未按规定在纸质报关单及随附单证上签名盖章或由其他人代表签名盖章的;出借本人报关员证件、借用他人报关员证件或者涂改报关员证件内容的;因报关员原因,导致海关退回或撤销报关单的。
三是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被海关予以行政处罚,但未被暂停执业、取消报关从业资格的。
四是因走私被海关予以行政处罚,但未被暂停执业、取消报关从业资格的。
值得注意的是,对这些行为的认定应当遵循责任明确的原则,仅对报关员在报关单填制不规范、报关行为不规范以及违反海关监管规定或走私但未予资格处罚的行为实施记分,对不在此范围之列的其它行为则不予记分。在记分时,海关有责任认定报关员是否对该记分情事负有责任,而对于无法区分责任主体是报关员还是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海关不予记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报关员记分考核管理办法》(海关总署令第119号,以下简称《记分办法》)自2005年1月1日起实施以来,效果良好。对提高报关员申报质量和业务水平,减少报关差错,提升监管效能和通关效率,规范报关服务市场秩序,降低海关行政成本,有效预防走私违规行为发生等作用明显。
但随着海关业务以及报关服务市场的发展,《记分办法》已不能很好的适应海关对报关员和报关服务市场的需要。一是报关员记分项目不够全面,未涉及报关业务所有内容,如加工贸易方面;二是记分标准不够细化,只有大类的描述,海关原因还是报关员原因无法准确区分;三是积分返还操作全国不同意,容易引起行政争议;四是记分结果仅作用于报关员(除影响企业的报关差错率和企业分类外),未对企业加强报关员管理形成压力;五是报关员IC卡借用现象严重,出现考场“枪手”,一些企业报关往往使用一个人的IC卡申报,并由该人专门负责记分超限后的考试。为了进一步规范报关服务市场的发展和报关员的报关行为,有必要对《记分办法》进行修订。为此,海关总署主管部门已将该办法的修订列入工作日程,并计划配套的报关员IC卡管理系统程序进行同步修改。海关作为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规定对报关员有法定的管理职责。报关员代表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报关企业办理报关手续,其行为是否规范对海关通关效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和影响。
第四篇:工程地质结课论文
《工程地质学》期末课程论文
学
号
11160271
编写姓名
冉晨路
专业班级
土木1103
所属学院 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 提交日期
2013年4月30日
泥石流成因与防治
姓名:冉晨路
学号:11160271(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土木1103)
摘要:阐述泥石流形成的影响因子,地理因子,人为社会因子;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有地理条件,地质条件,环境条件;泥石流的防治有:山坡防治、沟谷防治、堆积区防治。
关键字:泥石流的概念、危害;泥石流形成的影响因子;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泥石流的防治
一 泥石流介绍
(一)泥石流的概念
因为泥石流子在不同地区,它发生的原因和类型上的茶饮,其叫法也不同。
地质学家把泥石流作为不良地质工程和地质灾害来研究。水土保持学家把它作为水土流失发展到及其严重成都下的产物。环境科学家把他作为自然环境恶化的产物。沙漠学家把它作为山地“沙石化”过程来研究。泥石流奇特的流动现象,特别在天然条件下的紊乱和层流现象,引起力学界的关注。泥石流搬运巨大飘砾的现象打破了冰川运动才具有的能力,引起了冰川学界对古冰川沉积两种的激烈争论。对泥石流定义的看法非常之多。
(二)泥石流的危害
1、泥石流的灾害特点有:常发性灾害、突然性灾害、群发性灾害、同发性灾害。
2、我国泥石流的威海几乎涉及山区及其临近地区的各个领域和部门,对山区的城镇、村寨、交通厂矿、水电工程和农田造成严重的危害,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是这一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三)国内泥石流分类
1、按沟谷地貌特征的分类:典型泥石流沟、沟谷型泥石流沟、坡面型泥石流沟
2、按水源条件分类:暴雨型泥石流、冰雪融水型泥石流、水体溃决型泥石流
3、按土壤条件分类:水石流、泥流、泥石流
(四)中国泥石流的分布
1、分布规律:地形阶梯两个过渡地带、我国高原及边缘山区、强烈切割的河谷地带
2、中国几个主要泥石流分布区:云南小江流域泥石流分布区、云南大盈江流域泥石流分布区、甘肃白龙江泥石流分步区、四川安宁河谷泥石流分布区、渭河谷泥石流分布区、川藏公路沿线泥石流分布区、香港特区山泥倾泻分布区
二 泥石流形成
(一)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
泥石流形成有三个基本条件,即地质条件、地形条件利水源条件。三大条件对泥石流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缺一个可。
1、地质条件
地质条件集中反映在泥石流形成的松散碎屑物质方面。在山区的一个小流域内,如果没有数量足够的松散碎屑物质,是不可能形成泥石流的。岩性、构造、新构造运动、地震及火山活动等,属内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各种重力地质作用、流水侵蚀搬运堆棚等.则属外力地质作用。这些互相关联、锗综复杂的地质条件组合,决定着参与泥石流活动的松散碎屑物数量多少和类型特征。
(1)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地质构造类型有断裂、断层、褶皱等,对泥石流形成发育具有百接影响的是断裂作用。断裂在地表往往呈带状腰布,在断裂带内软弱结构面发育,岩石破种,断层和裂隙发育,牛成断层角砾岩、庞棱岩、压碎岩等。这利于加速风化进程,形成带状风化,因此断裂带上的风化壳深厚,滑坡、崩塌等重力侵蚀发育,松散碎屑物质都特别丰富。四川西部、由南部的高原山地就有多条规模大的深大断裂,甚至延伸到云南省北部和中部.如安宁河断裂带、小江断裂带、元谋一绿汁江断裂带等,这些识大断裂带由许多次级断层组成,断裂破砷的灾度大,影响范围广,岩石遭受强烈破坏,滑坡、崩塌、错落等普遍,形成分布密集的石流沟群。(2)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中以物理风化作用村岩石的破坏作用最大,风化速度最快,松散碎屑物质的积累快速,储量丰富,对泥石流形成的意义特别大。(3)重力作用
重力地质作用包含滑坡、崩塌、剥落、泻溜、高山区域的冰崩、雪崩等。
2、地形条件
(1)相对高度
相对高度对泥石流的形成起关键的作用,因为相对高度决定势能的大小,相对高度越高,势能越大,形成泥石流的动力条件越充足,因此泥石流主要发生在高山、中山和低山区,起伏较大的高原周边也有泥石流分布。(2)坡度与坡向
山坡坡度的陡缓,影响松散碎屑物的分布和聚集,凡是泥石流发育的山地,山坡坡度较陡。
(4)流域形状和沟谷形态
流域形状对雨水和暴雨径流过程有明显的影响,径流和洪峰流量大小,直接关系着各种松放碎屑物质的起动和参与泥石流活动,因此扼石流发生关系密切,最有利于泥石流体汇流的流域形状是漏斗形、栋叶形、桃叶形、柳叶形和长条形等几种形状。
3、降水条件
泥石流形成还要合数量充足的水体(径流),水体的来源最为普遍的是降雨,其次降雪形成的冰雪融水,它成为泥石流发生的水源; 方面水体是泥石流物质的组成部分,泥石流为固液两相流体,液相物质就是水另一方面汇流过程中水体又是泥石流运动的功力条件,只有当雨水、冰雪融水形成强大的径流.才能挟带大量的土石运动并融合为泥石流。(1)降雨
降雨型泥石流在我国分布最广、占到泥石流的绝大多数,它又可分为暴雨、台风雨和雨水三个亚类。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白东南向两北递减,根据气候的干燥度为分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四个区域。从水源条件分析,半湿润到半干旱的气候对泥石流的形成最为有利,如川滇之间的两南季风控制区域.干湿两季分明,冬春干早期长,夏季降雨集中,多暴雨,强度大的局地性暴冈,因而成为泥石沉的多发区。(2)冰雪水
以冰川、冰雪融水和冰湖溃决为水源的泥石流,发生在青藏高原南部、东南部和西北部的高山区。
(二)泥石流形成的影响因素
1、地理环境因子
同样的条件,由于环境的差异,泥石流发生频率和规模就会大棚径庭。泥石流形成的环境要素,应该是它的自然环境、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好环,但要做到定员分析这些是件复杂的事,因此我们一般把环境差异用当地的森林覆盖情况、水土流失状况和不良地质现象来评价当地环境优劣。
2、地理人类社会因子
人为活动对泥石流发生、发展的影响有消极和积极两个方向:对泥石流进行预防与治理是积极方面,现所涉及的全属于消极方向。
三、泥石流的防治
泥石流的发生过程,均有其自身的特点,而且区域差异性很大,治理经势较多,见效过程又较长。根据已有经验,泥石流防治应遵守以下原则。
(1)全面规划,突出重点。根据泥石流发少条件、活动特点及危害状况,全面综合地制定防治规划。
(2)坚持以防为卞,防、治结合,除害兴利的方针。(3)结合实际,注意节约。做到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靠
(一)泥石流的防治体系
1、治理体系(1)山坡整治
一般重点放在泥石流流域水上流失严重的上游形成区。它包括:①植树造林措施②截流措施③谷防工程(2)沟谷整治
主要是修建在泥石流通段的各种类型的拦沙坝,其作用是防止下切,稳定沟床和岸坡,对防治边岸滑坡崩塌继续发展有明显效果.同时可拦截部分泥沙和平缓纵坡的作用。(3)堆积区整治
丰要治理措施是修在泥石流下游堆积区的防治工程,其日的是将泥石流按照人为的意愿进行排污、导流和停淤。其工程内容有:①排洪道②泥石流导流堤③停淤场
2、防护体系(1)保护城镇的防护措施 治理泥石流沟和保护受灾城镇都是为丁避免或减轻泥石流带来的危害。(2)保护工矿企业的防护措施(3)保护交通运输的防护措施
山区铁路、公路,一般都是利用山脚至河岸的平地,因此在泥合流分布的山区,采取合理的线路方案,对保护铁路和公路安全畅通,只有重大意义。
3、预防体系(1)山泥倾泻风险管理(2)用量化风险评估来估算风险(3)指定可接受风险标准
主要参考文献:
拜格诺R A。1958 流体中分散颗粒的流动 北京:水利出版社
陈光曦,王继康,王林海 1983 泥石流防治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71~80 陈景武 1985 云南东川蒋家沟泥石流研究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212 崔之久,李永化 1996 小江流域第四纪泥石流发育特征,泥石流观测与研究 北京:科学出版社106~114 崔之久 1996 泥石流沉积与环境 北京:海洋出版社31~57 冯清华、徐道明 1985 山区小流域河槽泥石流作用 北京:科学出版社
第五篇:纳米技术结课论文
“纳米技术”结课论文
——纳米技术在医学方面的应用
以前提起“纳米”这个词语,只知道是一个长度单位,对其了解甚微,而随着近几年纳米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感觉“纳米技术”、“纳米级别”、“纳米原料”等等这样的词汇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耳边。现在纳米技术已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我们的生活,并引领了当今科技日趋向微元化发展的方向。
由于纳米技术的好奇,并且渴望对它进一步了解,本学期选修了“纳米技术”这门课,八个星期的课程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老师认真的讲解和生动的教学内容,填补了我在“纳米技术”这一知识领域的空白,至少对“纳米技术”不再感到陌生。在课上不仅学到了纳米技术的理论基础、发展历史、技术分类,还了解了它在很多科技方面的应用。
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是指在0.1~100nm空间尺度上操纵原子和分子,对材料进行加工,制造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或对物质及其结构进行研究的一门综合性的高新技术学科。其实通俗的讲就是“use little things to finish the big work”。我们在分子原子这样的微小尺度上加工材料,得到一些新型的功能性的高科技产品,他们往往具有相比于一般材料更优良的性能,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研究价值。而将纳米应用到测量等方面,又可以达到高精度的效果,比如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原子显微镜(AFM)的发明等。另外还有:纳米物理学、纳米生物学、纳米化学、纳米电子学、纳米加工技术和纳米计量学等方面的应用。
具体来说当前纳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主要在材料和制备、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医学与健康、航天和航空、环境和能源、生物技术和农产品等方面。而这其中我对纳米技术在医学方面的应用较为感兴趣。我认为利用纳米技术研发新型药品、制造高性能的医疗器械非常值得关注,据我了解到:纳米技术与医学的结合已形成了新兴边缘学科——纳米医学,即在分子水平上利用分子工具和人体的知识,从事的疾病诊断、医疗、预防、保健和改善健康状况等。在认识生命的分子基础上,人们可以设计制造大量的具有奇特功效的纳米装置,他们能够发挥类似于组织和器官的功能;他们可以在人体的各处畅游甚至出入细胞,在人体的微观世界里完成畸变的基因修复、扼杀刚刚萌芽的癌细胞、捕捉侵入人体的细菌和病毒、探测机体内化学或生物化学成分的变化、适时地释放药物和人体所需的微量物质、及时改善人的健康状况等特殊使命。
概括来说,纳米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纳米生物医学材料的应用
由于纳米材料结构上的特殊性,赋予纳米材料独特的小尺寸效应和表面/界面效应,使其在性能上与微米材料具有显著性差异,表现出诸多优异的性能和全新的功能。目前,纳米生物医学材料的探索应用有:纳米人工红细胞、纳米人工线粒体、纳米人工眼球、纳米人工鼻等。
2、纳米技术在临床诊断与检测中的应用 包括纳米激光单原子分子探测技术、微小探针技术(纳米探针)、纳米细胞检疫器(纳米秤)、纳米传感器等,可以更为快捷更为敏锐的捕捉到患者体内的症结所在,并采取更及时更有效的治疗措施,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临床诊断的效率和准确率。
3、纳米技术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包括:药物治疗、基因治疗、纳米机器人、肿瘤治疗、肿瘤治疗、捕获病毒的纳米陷阱、器官移植(可避免人工器官的排异反应)、手术治疗(由微创变为无创)等。(其中纳米技术在药物方面的应用涉及以下几点:①提高药物的吸收利用度;②控制释放系统;③提高药物作用的靶向性;④建立新的给药途径;⑤促进药物通过生物屏障。)
从这些应用来看,我们不难发现,纳米技术在医学中的广泛应用必将使新世纪的医学产生一个质的飞跃,有了纳米技术的辅助,医学材料性能变得更优异、疾病诊断变得更准确、临床治疗变得更可靠更及时,从这些方面来讲,纳米技术为医学研究学者攻克医学难题治疗疑难病症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为广大医疗工作者带来了方便快捷,也给患者们送去了福音。相信纳米技术会在今后的科技发展中起到越来越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