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处理风景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
如何处理风景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
摘要:指出了风景资源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了风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之间的关系,指出对风景资源的利用,一定要坚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并提出了正确处理风景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意见。
关键词:风景资源;保护;利用
How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of Scenic resourc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Abstract: Pointed out the problem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in the landscape resources, analysed the relationship of scenic resources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pointed out the utilization of landscape resources must insist conservation and the principl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ct suggestion about dealing with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Scenic resource.Keyword: Landscape resources;Protection;Utilization 风景资源的涵义
具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的山河、湖海、地貌、森林、动植物、化石、特殊地质、天文气象等自然景物和文物古迹、革命纪念地、历史遗址、园林、建筑、工程设施等人文景物和它们所处环境以及风土人情等。风景资源又称景源、景观资源、风景名胜资源、风景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引起人们进行审美与欣赏活动,可以作为风景游览对象的开发利用的事物与因素的总称[1]。是构成风景环境的基本要素,是风景区产生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物质基础。
风景资源是一类特殊的自然资源,是人们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人们的想象、加工、修饰等行为,赋予它美的意念、文化的内涵,使其成为渗透着人类文明的、凝聚着人类精神与思想的自然资源,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政治属性、经济属性等。2 风景资源的特性与功能价值 2.1 风景资源的特性
风景资源是人类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出自己的特性。
2.1.1 风景资源的遗产特性
风景资源是自然、社会、人类与自然界长期矛盾和发展的结果,是空间环境的结晶;是经过科学的调查与评价被定为一定等级的风景资源及其环境,肯定了它的存在状态与价值,具有历史遗产意义。它具备历史的经典性、真实性和代表性[2]。这是风景资源及其环境的最高价值,也是为什么要突出保护风景资源的根本所在。
2.1.2风景资源的整体有用性
风景资源是由多种景观要素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景观体系,并表现出有用性。在风景资源的使用价值上整体有用性大于局部有用性。2.1.3风景资源的空间固定性
风景资源是在特定地域内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因此对风景资源的利用只能在其可波动范围内发生,而无法将其移动。2.1.4风景资源的时间无限性
风景资源的形成需要时间的打磨与进化,它的形成过程中其数量、质量及周围的自然人文环境都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应使其随着时间的推移,完好的向下传递,在使用的时间上保持无限性。2.1.5风景资源的非再生性和景观不可复制性
风景资源不同于其他资源的存在状况,它是独一无二的个体,绝无相同的第二者。风景资源一旦遭到破坏,绝不可能原物再现,将不可能修复到原来的状态和保持原有的历史信息。景观的不可复制性表明风景资源是一种保护性资源,而不是开发性资源。
2.1.6风景资源的景观共享性与开放性
风景资源不仅表现于其所存在的区域,区域之外一定程度上同样可以享用。它不是静止而封闭的,风景资源的各构成要素在其内部不断进行沟通与联系,同时相对于外部,通过各种途径方法与周围的环境进行着吸收和渗透,具有明显的开放性与运动性。2.2风景资源的功能价值
风景资源包括吸引功能和效益功能两大基本功能。并且具有艺术欣赏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美学价值。一般来讲,艺术和美学价值高的风景资源,其功能主要表现在观光方面;文化和科学价值高度风景资源其价值主要表现在文化旅游和科学考察方面。3风景资源的开发利用
风景资源的开发是通过适当的方式把风景资源改造成旅游吸引物,并使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技术经济过程。既可以是对尚未利用的风景资源的初次开发,也可以是对已经利用了的景观或旅游吸引物的深度开发,或进一步的功能发掘;既可以是对现实存在的风景资源的归整和加工,也可以是从无到有建造一个新的景点。
3.1 风景资源开发的原则
(1)突出独特性。就是要因地制宜,尽可能保持自然和历史的原始风貌,突出风景资源中最有特色的部分, 突出回归自然的主题, 突出自然景观的主格调作用,切忌过分修饰和全面翻新;尽量选择和利用突出的风景资源项目,努力反映当地的文化特色,突出民族化和地方化。
(2)要有明确的主题,突出自己鲜明的风景资源形象和自己的鲜明特色。(3)可行性原则。开发前应进行多方面的评估,要在符合技术、经济条件和社会生态要求的前提下进行开发。
(4)美学原则。景观开发应尽量体现风景资源的美学特征, 展现其独特的美的魅力。
(5)生态原则。要注重资源保护和生态平衡, 实现风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3]。(6)协调原则。风景相互补充, 意境相互融合, 环境相互协调。
(7)经济性原则。加强对市场因素、客源条件的分析,并根据其来调整风景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内容、形式,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可能,有选择性地开发,尽量利用本地或本国的各种经济资源。
(8)综合性原则。在突出自己重点风景资源的同时,注意对本地或本国各种不同风景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从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考虑旅游者的需要,做好各种旅游设施和配套和供应作风景区的规划、建设和利用,都是以保护为前提,这是古今中外的科学识。3.2 风景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些地方在对风景资源的开发利用中,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 乱批滥建工程设施甚至擅自改变林地用途, 旅游开发活动无序;有的片面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忽视风景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 肆意毁坏自然景观或滥伐林木;有的以招商引资为名, 低价或无偿出让、转让风景资源及其土地经营权, 以致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并对工作的正常开展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4风景资源的保护
风景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 一旦毁损, 无法弥补[4]。保护的实质在于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并使之世代传承、永续利用[ 5]。保护的范围和内容涉及风景资源的地质地貌、水文水系、植被生态、气象气候及文化景观等。
4.1风景资源存在的问题
(1)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由于开发利用的不合理,破坏了风景资源原有的生态平衡,造成生态结构的破坏;或者游人保护环境的意识不够,乱扔垃圾,造成环境破坏。
(2)景区管理混乱低效:由于水利部门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管理存在天然不足,且又能难以和旅游部门在合作利益机制上达成协调,同时,景区隶属于几个乡镇政府,周边群众在利益驱动下也会积极参与旅游项目开发,往往是只顾眼前利益,缺乏保护利用意识,表现出对景区管理缺乏协调统一性。4.2风景资源破坏的因素 4.2.1自然灾害的破坏
自然灾害的破坏是多方面的, 对建筑物来说,日晒、雨淋、风吹、雷击等都会产生灾害性后果。对树木、植被来说, 雨水过多会造成水土流失,毁坏群落结构;而雷击、雪压、病虫害、干旱等将造成林木和植被死亡,地震则危害更大,它可以将上万年的自然异景和人文奇观毁于一旦。4.2.2人为因素的破坏
进行开山、采石、开矿等破坏景观、植被、地形地貌的活动,修建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设施,在核心景区建设宾馆、招待所、培训中心、疗养院等行为,都是对风景资源的人为破坏。而人为因素的破坏活动如开山取石、毁林开荒、偷猎、偷砍、偷挖药材、工厂污染等都是存在的突出问题, 而这些又主要是来自当地居民活动。另外来自游人的破坏, 如乱刻乱画,乱丢垃圾、随地便溺等给风景区带来环境污染和视觉污染。同时超容量接待游人也给风景资源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破坏。4.2.3 破坏性建设的破坏
在自然风景点视觉范围不宜修建大块体的现代化建筑,大块体的高楼大厦与精巧玲珑的峄林山体相比,压景、挡景,产生了不良的视觉质量下降的结果。尧山本来绿树覆盖,曲线优美的外形,被上山公路及索道破坏,无论远观还是近看,都有伤痕累累,参差不齐的感觉。
以上因素只是从宏观上来分析的, 还有其它的破坏因素, 如战争对风景资源的破坏, 圆明园因英法联军的入侵而付之一炬,城市建设不当对风景资源的破坏如杭州西湖湖滨路的高层建筑对西湖风景的影响等。[6] 4.3风景资源的保护对策
(1)对自然风景资的保护要根据风景资源的美学价值、历史价值、科研价值等进行分级保护。
(2)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严格保护现有的野生动植物资源。重点保护其特有的物种资源和古树名木,古树名木是历史文明的重要见证,是风景资源中自然与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7],对现有的古树名木需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设专人专门管理,建立养护档案,一是按“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防治病虫害。二是采取工程措施,对生长条件较差.根部裸露,水土流失严重的树木,浆砌片石档墙或现浇砼挡墙等方法,复土埋根,蓄水保墒;并且搞好森林防火,确保风景林和古树名木资源。同时对重要地段的进行合理改造,对已被破坏的植被进行恢复,保护风景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完整性和生态进程的延续性不被破坏。
(3)在风景区内禁止进行破坏地形、地貌、破坏动植物群落结构活动,对自然资源进行全面而有效的保护,禁止任何形式的破坏性开发,维护景观完整性。对已遭到破坏的地区,尽最大可能进行生态修复,使其最大限度地恢复到自然原貌。(4)坚决拆除不相关的破坏性建设。保护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氛围。禁止纯商业化的开发建设。对已遭到破坏的地段,尽可能地恢复到原有状态。(5)协调风景资源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处理好风景游览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使之互相促进,有序发展 确保风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6)规定合理的游人容,根据结构、游览方式和游客量分布,调整风景区的交通组织系统,在合理的环境容量下进行游览组织,提高游赏体验质量。(7)保护生态环境的质量,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风景区居民和游人对风景资源的保护意识, 同时制订地方性规章制度、奖罚分明, 这也能起到风景资源的保护作用。
5风景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风景区的规划、建设和利用,都是以保护为前提,这是古今中外的科学共识[ 8 ]。5.1风景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的关系(1)内容与目的上的一致性
对风景资源的保护及利用都是始终围绕其特性进行的,并且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实现风景资源的功能及其价值。
(2)利益关系的冲突引发风景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矛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风景资源潜在的商业价值日益明显,不可避免地引发了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矛盾。经济利益最大化与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凸显出来。同时放权让利的改革使地方政府和风景区的经营者有了盈利的冲动,把开发和利用当地风景区资源作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取得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不断加大开发和利用风景区资源的力度,甚至不惜牺牲过度开发以换取眼前利益,在很大程度上对风景资源造成威胁和伤害。5.2正确处理风景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5.2.1加强宣传的力度和执行的力度
做到风景资源的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还需要社会各界和全体人民都能认识到保护风景资源的重大意义,所以必须切实加强的宣传工作,让社会各界能充分了解,能自觉地保护风景资源,爱护我们的家园。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大了对破坏风景名胜资源的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根据相关规定,认真管理,严格执法,绝不姑息任何破坏风景资源的行为。5.2.2加强管理
首先明确了风景名胜区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实行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进一步规范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机构,明确管理机构的职责,使其可以更好地为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而服务。对管理的加强主要体现在管理硬件设施的改善和管理人才机制的建设两个方面:先进的硬件设施可以加强管理的科学性和预见性;通过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来提升队伍整体的管理水平,真正做到对风景名胜资源的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并从以下方面严格执行:一是对景观和自然环境实行严格保护,不得破坏或者随意改变。二是在区域内从事建设活动,应当经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审核后,依法办理审批手续;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修建缆车、索道等重大建设工程,项目的选址方案应当报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核准。三是涉及自然资源保护、利用、管理和文物保护以及自然保护区管理的,还应当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5.2.3 多方监督
要使风景资源的开发健康有序的进行,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首先需要明确所有者、管理者和开发经营者之间的权利利益关系,设计出较为合理的产权结构[ 9 ]。5.2.4立足保护,合理利用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合理规划设计,严格禁止破坏资源的旅游项目建设。要选择占地少,污染小,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项目,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保护重要的动植物资源。6 结语
在对风景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应正确认识风景资源的特性,认清风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之间的关系,保护第一,合理开发,一定要坚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风景资源的功能与价值,更好的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魏民,陈战是,等.风景名胜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3-6.[2] 冯玲.基于风景资源遗产利用与保护的思考[J].福建建筑,2009,,10:37-40.[3] 王福军.森林风景资源开发与保护[J].林业勘查设计,2009,1::41-42 [4] 孙益群,徐高福,姜礼元,等.千岛湖森林风景资源特征与保护[J].林业勘查设计,2008,2:66-75 [5].陈勇,吴人韦,等.风景名胜区的利益主体分析与机制调整。规划师,2005(5). [6] 李长团.水库型水利风景资源开发存在问题的对策和措施[J].大众科技,2009,5:141-142.[7] 牧淑琴,舒峰,等.华山风景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J].陕西环境,2000,7(4):15-18.[8] 王新华.探索与风景资源有效保护相协调的风景区规划机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2005,13(6):44-46.[9] 谢茹.试论风景资源开发中的政府规制[J].旅游学刊,2004,5(19):30-34.
第二篇:关于我市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关于珲春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情况的调研报告
孟 庆 栋
珲春市委财经办
珲春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古代遗存底蕴厚重,民俗风情多姿多彩,红色文化感人至深,堪称图们江流域“历史文化宝库”。保护和开发利用我市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对繁荣珲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升城市发展软实力,增强区域竞争优势,促进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为有效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加大保护与开发力度,笔者近期对全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主要内容以及如何保护与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了调查思考,形成调研报告,为今后我市全面、系统地开展保护与利用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一、我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主要内容
图们江流域历史文化资源极为丰富。据考古资料证实,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旧石器向新石器时期过渡阶段,浑春河流域和珲春境内的图们江沿岸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居住这里的先民们同中原联系密切,在中原先进文化的影响下,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清朝末年,地处边陲的珲春成为沙俄和日本鲸吞蚕食之地,反沙俄、反日本侵略斗争风起云涌,留下了不少可资凭吊的遗迹。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珲春成为我党领导下的东满抗日根据地之一。为挽救民族的危亡,抗日英雄们英勇杀敌、浴血奋战,他们不朽的业绩,深深地印在珲春大地上,留在人们的心坎里。解放战争时期,珲春是东满根据地的大后方。珲春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反对美蒋反动派,解放东北和全中国,做出了重要贡献。自古及今,珲春各族人民在图们江流域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开拓了珲春,创造了历史,留下了珍贵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一)历史遗存文化系列。珲春境内历史遗存文化比较丰富,主要有历代遗址、古城址、古建筑址、古墓葬、历史文物和古交通等。
1.历代遗址。经文物部门挖掘,全市古代遗址、近代遗址共有40多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南团山遗址、一松亭遗址、密江西岗子遗址、六道泡遗址、副都统衙门址和张鼓峰战迹地等。
(1)南团山遗址。南团山遗址(又名大六道沟遗址或团山子遗址)位于珲春市区东北174华里珲春河和大六道沟河汇合处的南团山上。1972年经过科学挖掘,发现6座原始社会居住址,并出土了刮削器、细石器、石镐、石矛、陶器等历史文物。据测算,南团山遗址距今约2200年左右,属于图们江流域新时期时代文化。
(2)一松亭遗址。一松亭遗址位于珲春市区东北52华里哈达门乡一松亭村,遗址有许多呈浅凹坑的房址,属于原始社会氏族村落遗址,出土的文物主要有陶器和石器。据此推断,一松亭遗址晚于南团山遗址,属于北沃沮原始文化遗存。
(3)密江西岗子遗址。密江西岗子遗址位于密江乡所在地西南约1华里,图们江北岸东西向的台地上,目前遗址已成耕地。1958年文物调查时曾发现东西墙各长180米,北墙长193米,南墙长168米的城垣残疾。1964年经地质勘查,距地表深1.50米处发现石器、骨器、陶器、脊椎动物骨骼等文物。据测算,该遗址属于原始时期文化层和渤海时期文化层相迭压的文化遗存。
(4)六道泡遗址。六道泡遗址位于敬信镇六道泡村东北3华里一处平展的山岗上。日伪时期遗址曾有石器出土,被德国传教士拿走。1979年经省文物普查队挖掘,出土了石器、陶器、装饰品等文物。根据出土文物分析,该遗址属于原始文化遗址、渤海或辽金时期遗址。
(5)副都统衙门址。副都统衙门位于旧珲春城中部(今珲春靖和街),原是珲春协领衙门址。光绪八年(1882年),吉林将军铭安奏请改建。主要有副都统署、副都统府、演武厅、三旗堆拨房、招垦局、钦差行台等。这些都统衙署建筑,于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沙俄侵略军入侵珲春后,多次被俄军焚毁,幸存者仅都署之少数房间。此后历经80余年,拆毁改建,现仅存衙门厢房的一小部分。
(6)张鼓峰战迹地。张鼓峰又名刀山,位于敬信镇防川村北部约1.5公里的中俄边界线上,图们江上溯20公里的东岸,海拔152米,山顶分水岭为中俄分界线,因日俄之间发生“张鼓峰战役”而闻名。张鼓峰战役爆发于1938年7月15日,原因是日本为了掌握前苏联在中俄朝边境地区的军事部署和军事实力,派出3名日军携带照相机、望远镜等设备潜入苏联境内。在拍摄苏军军事设施时被苏军发现,1名日军当场被苏军击毙,其余2人慌忙逃跑。此事成为张鼓峰战役的导火线。7月31日夜12时,日军向张鼓峰开炮,凌晨占领了张鼓峰,苏军为夺回阵地,奋起还击。战争历时13天,最后以日本宣告失败结束。战役失败后,日本“南进”计划占了上风,促使日本将远东战场南移太平洋,引起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从而改变了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格局。张鼓峰战役被毛泽东写入他的著作《苏联人民的利益和中国人民的是一致的》文章中,因此更加著名。2.古城址。珲春境内古遗址众多,经文物部门全面普查,古遗址有20多处。其中,具有代表性有八连城、斐优城、萨其城、温特赫部城、营城子古城、石头河子古城和小城子古城等。
(1)八连城。八连城遗址位于珲春河冲击平原的西端,东距城区12华里,属唐、五代遗址。八连城是唐渤海国文王的东京龙原府治所(公元785年至794年),渤海国的都城,号称亚洲第二大城。城址平面基本呈方形。城址分为内外两重,外城周长2,894米。在外城四墙中部各有一门,墙外有护城壕遗址。内城南墙、北墙各长218米。在南、东、西墙的中部各有一座城门。内城共有八处建筑遗迹,在内城的中轴线上有两处,南部为朝殿,北部为寝殿,两座殿址以回廊相接。其东西两侧各有3处配殿遗迹。在城址的东南和正南还分布有三处寺庙遗址,曾出土有残佛像和一些建筑构件。城址内出土筒瓦、指压纹、板瓦、式牡丹纹以及绿釉或黄绿釉琉璃瓦,许多瓦上有刻划的文字。
(2)萨其城。渤海城址,亦称沙齐城,位于珲春盆地东北部。西距杨泡乡杨木林子村1.5公里。萨其城乃石筑山城,城垣依山势而筑,形状不规则,周长约7,000米,墙高约2一3米不等城墙外侧山的坡度为30—40度,形势颇为险要。紧贴墙内侧有宽2—5米的壕沟,似战时交通壕。城内分东西二沟岔,沟口宽宽约200米,沟口中间筑一条东西长70米、高10米的石墙,横堵沟口,以加强防御。山城有5处门址,即一南门、一西南门、一东门、二西北门。门址均宽8米。城西南角和东端各有1个了望台,利用突悬外伸百余米的山峰修建而成。经考古证实,萨其城为渤海时期军事要塞。遗址地面散存的文物有灰色和褐色凸面为绳纹、凹面为布纹的板瓦块和简瓦块,指压纹瓦块和带字瓦,还有陶器和铁箭头。
(3)斐优城。斐优城位于珲春河下游冲积平原的三家子乡古城村。该城呈不规则的方形,周长2,023米,东墙长520米,西墙长521米,南墙长460米,北墙长522米。城墙系黄土分层夯筑,保存较好,高3.6米,底宽9米,顶宽1—1.5米。东西南北各一门,四角各有1个角楼,城四周共有14个马面,城墙外8米处有明显的护城河遗迹,具有辽金古城的典型特点,是辽金古城中保存较完整的一座。经考古挖掘,已出土渤海莲花纹瓦当、辽金时代滴水瓦、陶片和铜印等文物。
(4)温特赫部城。温特赫部城位于珲春河冲击平原的末端,三家乡古城村,与斐优城一墙之隔,其北即斐优城南墙,故有“姊妹城”之称。“温特赫”为女真语,汉泽为“神龛”、“神板”之意。清代嘉庆十三年在温特赫部城内的东南部修筑了“东华宫”寺庙,满语仍称它为“温特赫”,“温特赫部”城名由此而来。古城周长2,269米,东西墙各长710米,南墙长381米,北墙长468米。城城垣历经风雨剥蚀,部分城垣被风沙覆盖,呈沙丘状,高约2—3米。该城外60余米处有一个东西长110余米,南北宽40余米的高台遗址,遗址上散布着大量的渤海瓦块,亦有少量的辽金花沿纹瓦和兽西瓦等。在遗址上还发现了巨大的柱础石,认为该遗址为渤海时期的庙宇,而辽金时期沿用。
(5)营城子古城。营城子古城位于春化镇北约15华里,珲春河上游河谷盆地的南端,城址东墙早年被水冲毁,其余三面保存尚好。城的平面略呈东西向的不规则圆角长方形,城周残长930米,南墙长354米,西墙长203米,北墙长373米。城垣土石混筑,基宽约13米,高3—4米,顶宽1.5米。城墙尚存12个马面,西南角有角楼址,城西200米处有一小山包,顶部有土垒,当是瞭望台。城内外早辟为耕地,看不出建筑遗址残迹。城内地面散布着残碎的瓦片、陶片和瓷片,还曾出土一把七星剑。从城的形制和出土文物观察,营城子古城建于渤海时期,辽金改筑沿用,是当年扼守通往双城子、海参崴一带交通要冲的军事重镇。
(6)石头河子古城。石头河子古城位于珲春河下游三角洲冲击平原中部的南缘,板石镇太阳村潘家沟屯南约3华里。该城平面呈长方形,周长832米,方向30°。东墙123米、西墙134米、北墙288米、南墙287米。城墙残高2—2.5米,宽8—10米,系用大小不等的石块垒筑。四面墙中部各有一门址,城四角均有角楼址。城内外均辟为耕地,地面散存少量碎瓦片及灰陶片等,出土文物有网格纹、绳纹板瓦等。从城的形制和出土瓦片等来看,该建筑属于渤海时期的古城。经考证,石头河子古城为渤海时期“日本道”上的一个驿站,也是渤海时期扼守长岭子交通路的军事城堡。
(7)小城子古城。小城子古城位于珲春市区东南20华里珲春河南岸台地的漫岗上。历经千年风吹雨刷,城垣已湮没无存,仅在古城西北角和东北角附近隐约可见城墙残基。城垣为土石合筑,古城呈长方形,方向北偏西15度,城墙东西长170米,南北长113米。遗址地面散存的遗物有莲花纹瓦当、指压纹瓦、绳纹瓦等残片。从城内出土文物看,属于渤海时期的古城,为渤海东京龙源府所辖庆州属下某县治。
3.古建筑址。据文物部门普查,珲春境内古建筑址较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址有马滴答塔基、马滴达寺庙址、杨木林子寺庙址和大荒沟寺庙址等。
(1)马滴答塔基。马滴答塔基位于珲春市区东北100华里的马川子乡马滴答村,目前,该塔已倒毁,只见一片砖堆。塔的整个建筑全部用砖石构成,基墙平面略呈正方形,南北长4.95米,东西宽4.80米,塔向南偏东40度。墙基建在“地宫”(墓室)顶部的板石上,塔基出土各种类型砖甚多,大多数是细泥质青灰砖,偶有泥质红砖,砖面常印有细绳纹。在地宫的墓道里发现了零乱的骨殖,是墓葬主人的遗骸,墓主人可能是渤海王族的成员。据此推断,此塔是少有的渤海时期遗址之一,是珲春境内唯一的渤海塔。
(2)马滴达寺庙址。马滴达寺庙址位于哈达门乡马滴答村,遗址中央有高约1米得土台,东西长32米,南北宽23米。在土台上有三行东西排列的础石群,共16块。附近地面散有很多残碎瓦片及残陶片等遗物。出土的瓦当、砖、瓦等与马滴答塔址出土的大小、形状和纹饰相同,属于马滴答塔同时期的渤海寺庙建筑址。
(3)杨木林子寺庙址。杨木林子寺庙址位于杨泡乡杨木林子村东部漫岗上,现寺庙址已完全破坏,仅留有几块础石。这里曾经是高约1米的土台,东西长20米,南北宽15米。遗址出土的文物有莲花纹瓦当、指压纹瓦、圈线纹瓦、席纹瓦以及浮雕石佛像和装饰花纹残片等。该寺庙与渤海东京龙源府遗址—八连城相距约30华里,当是渤海东京辖境的寺庙遗址。
(4)大荒沟寺庙址。大荒沟寺庙址位于市区西北80华里密江河上游的河谷平地上,遗址略高出附近地面,东西长约15米,南北宽7—8米,现辟为耕地原貌不清。采集遗物有瓦当、板瓦、简瓦、佛像残片等。遗址附近曾发现石砌水井一口,现已填死。从上述出土遗物推断,应是渤海时期的寺庙遗址。
4.古墓葬。据考古部门挖掘,我市共有古墓葬近5处,具有代表性的有孟岭河口古墓葬、圈河古墓葬和密江古墓葬等。
(1)孟岭河口古墓葬。孟岭河口古墓葬位于板石镇孟岭村河口屯内。墓区氛围两处,一处位于西沟村落附近的西山坡上,地表上和村落内散存大量石块,墓区范围东西、南北各约50米,墓已被破坏殆尽。另一处位于村东部山岗东坡上。现在墓区仅见残留在坡上的部分石块。墓区曾挖出人骨,墓用石块垒砌四壁,上覆盖石板,系石棺材。从墓葬的地理位臵和结构分析,此古墓葬应是渤海或辽金时期的遗存。
(2)圈河古墓葬。圈河古墓葬位于敬信镇圈河村西山北端的西南坡上,墓群顺山势,自北向南排列两行,总面积约有3,000平方米。因常年雨水冲刷,墓群封土无存,山坡积土层厚约0.5米,以下便可见石棺墓。墓壁用未经加工的石块垒砌而成,多呈长方形,长约2.3米,宽1.5米,上盖是较平整的石板。经过考古挖掘,墓葬出土了一件陶葫芦饰件和陶罐。根据石棺形制和出土遗物推断,属于辽金时期的墓群。
(3)密江古墓葬。密江古墓葬位于密江乡密江村,墓区地势较高,呈北高南低的斜坡状。现墓区已遭彻底破坏,墓葬址已辟为苗地,仅能看出稍隆起的地貌。墓葬出土的文物有带扣、铊尾等鎏金铜带具8件,铁棺环3件,以及铁钉若干件。从墓葬形制与出土文物看,该墓葬属于渤海时期的遗存。
5.古交通。自隋唐时期以来,珲春海路、陆路交通便利,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国内各地区经济文化的联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渤海“日本道”、清代官道及驿站和水路与码头等。
(1)渤海“日本道”。“日本道”,是渤海时期(公元698—926年)中日两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一条重要交通路。东京龙原府是“日本道”的枢纽,是渤海使者出访日本的基地,经过长岭子山口,进入日本海入内地的海湾——波谢特湾的港口毛口崴(摩阔崴),即今俄罗斯的克拉斯基诺,是为陆路终点。渤海出访日本的使者都要经过毛口崴。从渤海东京龙原府的港口到日本的能登、加贺之间的航程,长约1,800华里,日本道的陆路、海路全程约2,260华里。渤海自公元727年开始与日本交往,在其后的192年时间里,渤海出访34次,日本国出访14次。渤海的“日本道”,已经成为架设在波涛汹涌的日本海上的一道友谊金桥,促进了中日双方经济、文化、艺术、宗教等方面的交流,为中日友好历史立下了丰功伟绩,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
(2)清代官道及驿站。清道光年间,有吉林至宁古塔,宁古塔到珲春的道路,从宁古塔到珲春官道无驿站和旅店,只有卡伦6处,传递公文。卡沦为:玛呼里(宁古塔西90华里)、萨奇库(120华里)、葛哈哩(80华里)、哈顺(40华里)、穆克德和(80华里)、密占(70华里)。往来行旅,借宿卡伦。19世纪后半叶,随着封禁的废除,边疆的开辟,以及加强边防的需要,逐渐开辟或修治交通路。清末始设驿站,从宁古塔至珲春设臵新官地、玛勒湖哩、老松岭、萨奇库、蝴珠站、哈顺站、大坎子、穆克德和、密占、珲春等站。光绪初年,吴大澂督办边务,首次开通图们江流域道路。光绪三十四年,陈昭常、吴禄祯先后督办边务,第二次开通道路,自吉林经敦化达延吉,再由延吉至珲春,西至外六道沟,东北至宁古塔,沿途设立了马拔以递公文,安设电线,开办邮政,以通消息。此外,珲春至东宁之间的道路,经县城东北190华里红旗河屯、280华里通肯山高力营屯到达东宁县,其间在高力营屯设有驿站。
(3)水路与码头。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设图们江水师营,夏季巡游图们江上游。水师营备有三板船一只,四板船四只。珲春境内所设渡口码头有凉水庆荣(今属图们市)渡口、河西渡口、八连城渡口、西步江码头等。清代民国年间,曾用珲春河水,流放木排,行驶帆船,输送木材,运载货物,珲春县城曾设有水运码头和货栈。
(二)民族民俗文化系列。珲春是多民族聚居之地,朝、汉、满、蒙等多民族长期和睦相处,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地域文化,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民俗风情。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朝鲜族和满族民俗文化。
1.朝鲜族民俗文化。朝鲜族人民具有悠久而优美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朝鲜族舞蹈优美典雅,其舞姿或柔婉袅娜,如仙鹤展翅,如柳枝拂水;或刚劲跌岩,活泼潇洒,反映了明朗激昂与细腻委婉、含蓄深沉的民族性格。朝鲜族主要舞蹈有表现农耕生活内容的农乐舞、女性持花扇表演的扇舞、持扁形鼓表演的扁鼓舞、女性手持短剑表演的剑舞等。朝鲜族民间乐器原有40多种,流传至今的有伽倻琴、唢呐、洞箫、长鼓、片鼓、横笛、短箫、筚篥等十余种。朝鲜族人民热爱体育运动。摔跤是他们的古老的体育和娱乐活动,荡秋千和跳板是妇女最喜爱的娱乐和体育活动,踢足球更是男子普遍爱好的体育活动。朝鲜族在固有文化基础上,吸收中医药的理论,结合本民族防治疾病的经验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传统医学体系。简称朝医学或朝医,成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朝鲜族饮食文化丰富多彩、风格独特,以素食为主,以辛辣、凉爽、清淡为特色,打糕、冷面、狗肉、泡菜、烧烤为代表的特色食品,正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不断传扬、提升着朝鲜族的知名度。
2.满族民俗文化。满族民俗文化历史悠远,色彩斑澜。五六千年前,满族就在东北这方土地上与人文始祖舜帝一同开天辟地,肃慎人就是满族的先祖。汉代以后,肃慎人以挹娄、勿吉、靺鞨、渤海和女真的不同称谓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舞台,扮靓自己的角色,其他民族一起共同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民族文化。以黏食为主的满族饮食和满汉全席为标志的饮食文化,创造了中国饮食文化之大成。以旗袍为标志的服饰文化,影响到世界任何有华人的地方。满族的居住文化是东北民族在独特的自然环境中赖以生存繁衍的活化石。剪纸艺术充满魅力,用五色彩纸,剪成长约40厘米,宽约25厘米不等的纸块,中间镂刻云纹字画,如丰、寿、福字,下端剪成犬牙穗头,悬挂于门窗横额、室内大梁等处,五彩缤纷,喜气洋洋,艺术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列入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泡乡满族剪纸已经飞出国门,深受东北亚各国的青睐。
(三)爱国教育文化系列。在近现代史上,当东北边疆危急的关键时期,一批爱国人士挺身抗争,不怕流血牺牲,坚决捍卫国家民族利益,在珲春大地上上演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崇高境界已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大致可分为晚清爱国文化和近代红色文化两类。
1.晚清爱国文化。珲春境内具有代表性的晚清爱国的历史文化资源主要有东炮台、西炮台遗址、土字牌、龙虎石刻等。
(1)东炮台、西炮台遗址。清政府于光绪七年至十二年,为了抵御沙皇侵略,在珲春修筑了东西两座炮台。东炮台遗址位于珲春市区东南9华里的马川子乡炮台村。炮台围墙虽遭破坏,但结构尚清楚。炮台呈椭圆形,东西径100米,南北径70米。东、南、西各有一座炮位,每座炮位呈圆形,周长约70米,现无土垣。围墙与炮位均高约6米,整个炮台环以宽约9米的护墙河。西炮台遗址位于近海街春景村,遗址完整,结构清晰。炮台呈椭圆形,东西径约90米,南北径约80米。东、南、西各有一座炮位,东西两座炮位围以土垣,周长约60米,高5米,南面炮位已无土垣,围墙高约3米,整个炮台环以宽约9米的护墙河。在近百年的岁月里,东、西炮台同滔滔的珲春河相伴,成为中国人民反对侵略,热爱祖国的精神象征。
(2)土字牌。位于珲春南部敬信镇防川村中俄边界的起点处,1886年中俄重勘珲春东部边界时重立。1886年,清朝督办边务大臣、督察院左副督御使、著名金石学家吴大澂向俄国勘界官员拒理力争,收回了被沙俄非法霸占的黑顶子(今敬信镇)百余里的领土,纠正了“土”字界牌。同时,又争得了中国船只在图门江口的航行权。“土字牌”我侧正中竖向刻有“土字牌”三个大字,俄侧刻有“T”字,是自乌苏里江口至图们江口设立的“耶”、“亦”、“喀”、“拉”、“那”、“倭”、“帕”、“土”等八个界牌之一。1994年12月,土字牌被吉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3年10月又被确定为省级国防教育基地。
(3)龙虎石刻。龙虎石刻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珲春市沿河街龙源公园北侧车大人沟河南岸。东距车大人沟河新安桥约50米,南距龙源公园东门大约50米。石刻“龙虎”二字为清末金石学家吴大徵所书。清咸丰十年(1860•年)沙俄通过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占我乌苏里江的东约四十万平方公里领土后,又偷移界碑,继续蚕食黑顶子等中国领土。光绪十二年(1886年),清廷派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会办北洋事宜大臣吴大徵与沙俄进行勘界谈判。吴大徵坚持爱国立场,据理力争,最后签订了《中俄重勘珲春东界约》和《中俄查勘两国交界道路立》,改立和添立土、萨、啦等石界碑和边界记号,争回了黑顶子地方和图们江的航行权,为阻止沙俄继续入侵做出了贡献。“龙虎”二字即此次谈判前篆写。石刻原臵凉水镇河东村(今改名龙虎村),图们江左岸。后因水患移至路旁,1986年为配合公路建设移臵于珲春市车大人沟河北岸,1994年,又因城市改造移至于此,1980年国家拨专款,兴建一座具有清代风格的亭榭,以保护这块具有历史意义的石刻,使其流芳百世,激励子孙后代。
2.近代红色文化。珲春境内红色文化资源比较丰富,表现了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珲春各族儿女英勇顽强抗击日寇侵略和反抗美蒋反动派的英雄气概。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红色文化资源有大荒沟抗日游击根据地、烟筒砬子抗日根据地、回龙峰革命洞和解放战争时期的珲春军工厂等。
(1)大荒沟抗日游击根据地。大荒沟抗日游击根据地位于英安、密江两个乡镇的北部,距离珲春市区北约90华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世纪30年代,由于革命斗争的需要,中共珲春县委就诞生在这片密林深处,并在此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和抗日根据地。大荒沟抗日根据地的主要遗址有:北一学校遗址、荒区苏维埃政府遗址、十三烈士殉难地、头道岭军事筹备会议遗址、中共珲春县委遗址、北沟村苏维埃政府遗址、兵工厂遗址、被服厂和医院遗址等。大荒沟抗日游击根据地建立后,根据地军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展游击战争,多次击溃敌人的进攻。大荒沟人民前仆后继,不怕流血牺牲,为驱逐和消灭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艰苦斗争,在东满抗日游击斗争史上,谱写了壮丽的凯歌。2004年8月15日,珲春市建立大荒沟党史教育基地,缅怀和纪念革命先烈,继承和发挥革命传统,创造珲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美好未来。由于,大荒沟抗日根据地是在东满诸多根据地中最早创建的根据地之一,是内地根据地通往苏联、朝鲜的交通要冲,又是汪清、珲春两县根据地的连结点,所以,对研究东满抗日史和珲春的抗日史,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2)烟筒砬子抗日根据地。烟筒砬子抗日根据地位于杨泡乡东南部和马滴答南部,距离珲春市区69华里。1932年春,中共珲春县委由大荒沟迁至烟筒砬子,一直延续到1933年5月。1932年1月,中共烟筒砬子区委成立。同年秋,建立了烟筒砬子抗日根据地。我党在这里反日会、农民协会、妇女会等反日群众组织,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反日斗争。当地群众参加了1931年秋至1932年春的“秋收”、“春荒”斗争。其抗日武装突击队,后改编为岭南抗日游击队。
(3)回龙峰革命洞。回龙峰革命洞位于敬信镇回龙峰村一个山沟内的半山腰上,南面为图们江。石洞由天然石块组成,洞口在洞的西南侧,只能容一人出入,洞内高1.3米,南北长约4.8米,东西宽约1.8米,空间容积约为20m3。抗日战争期间,抗日志士曾以此洞为革命据点,积极开展革命活动,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珲春军工厂。1945年,大批军工生产干部从延安、晋绥地区来到东北,奉命在稳固的后方建立军工厂。1946年3月,由于国民党军队占领了南满,东北局决定将军工部转移到吉东后方。这样,军工六厂、七厂、八厂、九厂几经转移,设在珲春,1947年10月,在珲春设立了第一办事处。军工厂均生产手榴弹、雷管、炮弹等,后又研制“八二迫击炮”和“九二步兵炮”,为辽沈战役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随着解放战争的不断取得胜利,各军工基本停止生产,1949年7月,第一办事处迁出珲春。在这3年时间里,珲春军工厂出色的完成了党中央和东北局交给的军工生产任务,为东北及全中国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保护与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性
保护与利用珲春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对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城市文化品格。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一个城市是否有吸引力、竞争力,重要的是看这个城市历史文化的丰满度和现代文化的凝聚力,只有具备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才会有鲜明的城市个性,独特的城市风格,特殊的魅力和吸引力,从而具备发展潜力和竞争力。当今城市间的竞争已从单纯的经济竞争转向包括城市形象在内的复合竞争,更多地从文化等角度认识城市、评判城市,寻求构筑新的城市人文空间。保护、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揭示地域文化的丰富内涵,不断扩大文化张力,树立城市良好的文化形象,从而塑造和提升珲春城市的文化品格。
(二)有利于提供城市发展动力。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城市实现快速持续协调发展的关键,而文化软实力源于城市丰富而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历史文化资源可以持续地作用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并为其发展注入持久的动力,以其强大的经济渗透力和经济转化力,成为区域间竞争的核心要素。保护和利用地域历史文化资源,可将潜在优势转化成现实优势,将隐含优势转化成现实竞争力。保护与利用珲春历史文化资源,进一步丰富城市人文精神内涵,增强全市人民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为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
(三)有利于助推经济结构调整。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可以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可持续性资源支持,将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已经成为许多城市发展文化产业的共识。通过对地域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让历史文化资源由静止到活态,由历史尘封到为现实服务,必将推动我市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推动我市经济结构向“文化生产力”方向调整,使单纯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经济,从而提升我市经济运行的层次和质量。
三、我市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现状
近几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遵守《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坚护“保护为主,整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以积极申办历史文化名城为契机,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大了对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管理力度,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一)出土大批历史文物。近年来,我市文物管理部门对全市历史文物进行了全面普查,通过对历史遗迹进行挖掘,出土了大批珍贵的历史文物。据统计,我市现有馆藏文物6,000多件,最早的文物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磨制的石器。可供展出的文物有近3,000件,民间还散落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其中,有些近代史出土的“跑崴子”时期的文物反映了当时珲春作为国际商埠和码头时的繁荣景象。
(二)实施保护城址工程。2007年,八连城环境整治工程开工建设,工程内容包括干渠改线工程、1号2号暗渠工程、1号砂石路工程、2号农用道工程、通信光电缆工程、电气工程、老水渠回填工程、管理用房工程,各项工程费用包括征地、水改旱、考古青苗补偿、报建及招投标费用,工程总预算为1,500万元。目前,八连城八连城本体保护工程、环境整治工程已基本完成。萨其城是渤海时期的军事要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2月,我市已经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正在审批之中。
(三)加大文物保护力度。近年来,我市加强了重点文物保护力度,共有27处历史文物已申报为国、省、州、市级保护单位。其中,国家级1处-八连城。萨其城、温特赫部城、裴优城、土字牌正在申报国家级;省级7处-萨其城、温特赫部城、裴优城大荒沟抗日游击根据地等。石头河子古城、营城子古城、张鼓峰战迹地正在申报省级;州级5处-石头河子古城、英义城、烟筒砬子抗日游击根据地等;市级14处-密江西岗子遗址、立新寺庙址、永丰寺庙址、副都统衙门址等。
四、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在保护与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开发与利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资源整合效果不佳。我市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研究远不能适应发展的实际需要,目前,我市尚未制定比较完善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同时,我市历史研究人员数量较少,成果学术程度偏低。对全市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开发与利用程度,缺乏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深入研究,缺少对历史文化资源内涵的挖掘和品牌的提炼。2.保护经费投入不足。文物保护经费投入不足已经成为历史文化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瓶颈,文物保护经费投入较少,影响了文物的有效保护与开发利用。修复后的张鼓峰战役纪念馆陈列过于简单,游客参观人数很少。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萨其城,尚在等待批复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批复后,国家文物局才能拨付相关保护经费。
3.市民参与意识不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全民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大多数群众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缺乏责任意识和参与热情,没有认识到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对未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少数群众在涉及自身利益时,甚至采取不配合态度。在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甚至出现过文物受损的不良的后果。
4.宣传推介力度不大。我市比较重视宣传投资政策环境,而对历史文化资源宣传力度偏小。全面、系统地介绍珲春历史文化的对外宣传资料很少,在对外推介招商的项目中,缺少以珲春历史文化资源为主体内容招商的项目。对吴大澂等历史名人宣传推介力度还相当不够,外界对我市历史文化资源情况知之不多。
五、保护与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的对策与建议
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做法,按照我市“十二五”规划发展要求,积极创建历史文化名城,有效整合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图们江地域特色的文化精品和文化品牌,彰显珲春城市文化内涵,树立珲春城市文化形象,为珲春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一)有效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整合历史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与旅游、文化与经济的有机融合,加快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彰显珲春历史文化的价值和魅力。一是加大历史资源普查力度。对现存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及重要史迹等文物的数量、分布、文物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等作进一步的调查摸底;对民间工艺、民间节庆等非物资文化资源展开全面的普查,按技术要求和规范进行分类收集、整理。制定研究、保护、利用相结合的规划,并将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积极进行国家、省、市级历史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工作。二是坚持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并重。正确处理好“保护、抢救、利用、管理”的关系,确立“保建并存”的新观念,增强合理利用、发挥社会和经济效益。把抢救和保护放在首位,在利用、管理方面采取积极的态度、稳妥的办法,使文物在有效保护中合理利用,在合理利用中有效保护。三是加强历史文化资源学术研究。深入开展细致的学术研究,推出一批具有理论创新价值、决策参考价值、思想教育价值和文化积累价值的精品成果,不断明确和丰富珲春历史文化资源内容。四是打造历史旅游资源品牌。建立文化、旅游与经济的产业链,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统一包装,整体推广,形成特色,打造品牌。重点打造珲春历史文化旅游带,发展历史文化旅游、红色文化旅游,增强我市历史文化旅游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二)加大文物经费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相关财税政策和财政投入方式,加大财政经费保障力度,促进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管理、利用。一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善政府规章、制定地方性文物法规和历史文物保护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资金在市财政的额度和比例。建立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基金,用于重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并确保基金的逐年增加、专款专用。二是明确各级财政保障责任。进一步明确中央与地方财政的责任范围和支出责任。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及其相关支出责任主要由中央财政承担,地方财政提供协助;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普查登记的文物,支出责任主要由地方财政承担,中央财政予以补助或奖励。三是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努力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领域招商引资力度。同时,政府要坚持掌握历史文化资源的所有权、开发权和监督权,防止粗放式经营和掠夺性开发,积极探索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商业开发有机结合的运作模式。
(三)提高市民参与保护意识。增强市民对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意识,认识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是开展法律宣传活动。把文物保护法律法规送到观众手中,讲到学校课堂,带到田间地头,广泛进行文物法制宣传教育;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主题宣传活动,向市民和各有关部门发放宣传材料,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二是加强多层面宣传力度。在公交车热门线路、重要路段张贴文物宣传画,通过形象生动多彩,文字通俗易懂的宣传,使文物保护的意义深入广大市民心里。三是拓展法制宣传范围。组织开展文物宣传进考古工地,进施工现场活动,向施工单位宣传《文物保护法》。在行政审批过程中加强对单位和企业的宣传,明确告知其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及相关规章的要求,加强对文物保护工程的监督和管理。
(四)强化历史文化资源宣传。进一步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充分展示我市丰富历史文化资源,弘扬历史文化精神。一是加强阵地展示宣传。建设一批代表珲春形象的重要标志性文化设施和基础文化设施,加快建设历史博物馆,民俗展览馆和历史文化主题公园、历史文化长廊等,提高历史文化资源利用条件和环境。二是开展乡土历史教育。通过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让广大市民更多地了解珲春历史文化资源,更多地了解珲春城市人文精神的内涵,从而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珲春的山山水水,树立自豪感和使命感。三是加强对外宣传和交流。充分利用珲春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国内外重要媒体进行特色文化宣传;加强对俄罗斯、韩国、日本、朝鲜等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举办文化展会、文化论坛等活动,宣传我市特色历史文化资源,不断提高知名度与影响力。
第三篇:关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调查
关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调查
——以辽沈战役纪念馆为例
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 XXXXXXXX)
摘要:1959年辽沈战役纪念馆成立。1978年10月叶剑英题写馆名。新馆于1988年10月31日举行隆重的落成典礼并对外开放。开馆14年后,2002年底闭馆开始改陈改造,2004年11月2日改陈改造工程胜利竣工并重新开馆。2004年经改陈改造使之成为融教育、博览、旅游、休憩于一体的大型历史文化主题公园。通过对辽沈战役纪念馆的访问和参观,我了解到以下几点。
关键词:历史文化红色旅游保护开发
锦州是辽沈战役的主战场,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在中国境内展开的一场震惊中外的战略决战。在这场伟大战争中,涌现出诸多的军事家、无数的战斗英雄,并形成了前仆后继、舍生忘死、勇于胜利的辽沈战役精神,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锦州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
一、辽沈战役纪念馆的历史背景和概况
(一)史馆历史背景
辽沈战役纪念馆坐落在辽西区域性中心城市——锦州。锦州地处东北咽喉要道,依山傍海,是中国历代兵家的必之地。二十世纪中期,这里曾发生了一场改变中国解放战争前途和命运的重大战役——辽沈战役。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历时52天。国共双方投入兵力约150万最终全歼国民党军47万余人,解放东北全境。对此,毛主席评论说:“辽沈战役的胜利使中国军事形态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这是中国革命成功已经迫近的标志。”
(二)园区及史馆概况
辽沈战役纪念馆于1959年成立,88年辽沈战役纪念馆新馆落成。叶剑英元帅题写馆名。2002年启动改陈改造工程,2004年正式竣工并重新开馆。园区的大门造型采用
了中国牌楼和城墙相结合的建筑风格,辽沈战役纪念馆七个镀金大字闪闪发光。改造后的园区,由原来的11万平方米扩大到18万平方米。从入口到纪念馆可以说所有的景观都是沿着地中轴线排列的。在600米长的中轴线上通过设计独立的立交平台,把南园、北园巧妙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集教育传播、军事博览和风景园林为一体的园区。新建了胜利之门、胜利之路、提升广场、烈士名录强、大型雕塑、纪念广场。经过的104级台阶,象征着辽沈战役的52个日日夜夜。台阶过后,辽沈战役纪念碑巍峨耸立,塔顶的烈士就是马云飞,我们锦州的云飞街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馆内分战史馆、支前馆、英烈馆和全景画馆。
1.战史馆
从馆门进入,面对着的是一幅巨大的浮雕。浮雕左侧,就是战史馆。战史馆是四个场馆中展示台面积最大的,记录和展出了当年辽沈战役前后的峥嵘岁月。辽沈战役是全国人民解放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理战略防御、战略进攻和战略决战阶段。东北根据地由初创、基本建成到日以巩固和发展,东北人民解放军由初期的10万余人,不断壮大,发展到100万余人。辽沈战役前,东北解放区的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都以超过国民党军,为辽沈战役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948年9月12日,东北人民解放军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率先在东北战场发起了辽沈战役,揭开全国解放战争战略决战三大战役的序幕。经过攻克锦州,和平解放长春;举行辽西会战,围歼国民党军西进兵团;攻占沈阳、营口,解放东北全境三个阶段,歼灭国民党47万余人,取得了辽沈战役的大胜利。
2.支前馆
支前,顾名思义,就是支援前线。在党的领导下,东北各级党政机构,积极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全力支援解放战争。人民踊跃参军参战,奋勇支援前线。战争中,东北地区共参军160万人,出动民工313万人,担架20万副,缴纳粮食450万吨。百万青年参军上战场,男女老少送公粮,缝军衣、做军鞋、照顾伤病员。百万民工冒着枪林弹雨,架桥铺路,运送物资,军队打到哪里,就支援到哪里。正是我们党为了人民而战,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3.英烈馆
在这个馆内,烈士们的画像挂满围墙。让游人肃然起敬。革命烈士不怕牺牲,英勇向前,不屈不挠的,体现了高度的革命热忱和崇高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5万余名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长眠在白山黑水,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光辉的历史篇章。他们的英名的功绩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特别是新时代的青少年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4.全景画馆
英烈馆的尽头是一个螺旋上升的缓梯,最顶端就是全景画了。这是中国第一座全景画馆,用全景画的形式表达了辽沈战役中关键性的一战——攻克锦州。作为我国首幅全景画的《攻克锦州》,15年来被1000余万观众所参观。它是我国美术史上前所未有的艺术巨作,已跻身于世界大型全景画的前列该全景画以巨幅的环形画面,将观众包围在看台上,看台距离画面13米,这个距离使观众无法辨别画面的形象和地面塑形的差别,让观众置身其中。
二、深度挖掘红色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红色旅游区别于其他旅游的特点,主要在于蕴含着丰富的革命历史内涵。辽沈战役纪念馆在红色资源和旅游产品的整合方面,加强软件建设,注重挖掘细节,增加资源的文化含量。一是重新发掘整理现有的馆藏文物。辽沈战役纪念馆馆藏文物1.1万多件,这些文物是革命战争历史的遗存和鉴证。辽沈战役纪念馆力争掌握文物的详尽信息,着力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馆藏文物的史料内涵进行深刻提炼,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件文物的功能,从而达到传递信息、启迪思想、震撼心灵的效果。二是发掘辽沈战役的战斗故事,增强战争遗址景点的传奇效果和吸引力。在“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旧址改建之初,工作人员一方面查阅大量资料,另一方面走访知情人员,调查历史事件的细节,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力量撰写高质量的导游词和介绍红色旅游景区景点的通俗读物,丰富了“指挥所”的内涵。三是尝试创作以辽沈战役为主题的文艺作品,提高红色旅游的影响力,增强战争文化的吸引力,实现红色旅游的社会化、游览化、审美化。
三、辽沈战役纪念馆的开发利用
(一)免费开放掀起参观高潮
2008年1月23日,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等各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全国博物馆、革命类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通知要求,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革命类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师范基地将全部实行免费开放。这一政策使革命类纪念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教育机构发挥其社会价值,对于辽沈战役纪念馆教育功能的实现是巨大的推动作用。取消了观众进入纪念馆的最后一道门槛,让辽沈战役纪念馆真正属于社会公众。
(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民对于精神层次的需求越来越高。
辽沈战役纪念馆除了团体参观以外,个人参观者也占了总人数的大部分。不仅如此,参观者的年龄也趋于成年化。成年已经成为参观者的绝对主体,学生参观者居于次位,完全改变了过去,学生观众数量占主体地位的格局。
历史文化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特别是红色革命基地的红色资源。辽沈战役纪念馆作为红色的历史文化资源,经过了修建新馆、改陈改造,成为集历史研究、文化传播、艺术博览、旅游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的军事历史主题公园。它是历史的丰碑,是人民的怀念。近几年,辽沈战役纪念馆又相继修复开放了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旧址和配水池战斗遗址等景区,延伸了红色旅游路线,使海内外观众能身临其境,进而由衷感叹往昔峥嵘岁月,更加珍惜今朝和谐阳光!
[参考文献]:
王承庆,决战从这里开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11月
王树增,解放战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8月1日
纪东海,论革命纪念馆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江苏: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S1期
第四篇: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情况汇报
大余县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情况汇报
大余县位于江西省南部边境,境内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我县的文化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在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基本情况
(一)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与利用的基本情况
大余县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近几年来,县博物馆加大了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及利用工作,并取得了实质性的成绩,到目前为止,共征集、收藏各类文物1158件(组)。其中有一、二、三级国家珍贵文物 77件。藏品涵盖了从石器至现代的各类文物,尤其是青花瓷器的收藏在赣南名列前茅,各类石器也享有盛誉。基本情况如下:
1、建立健全各项文物保护工作法规,强化了文物安全。先后通过县政府公布了一批地方法规,如《关于搞好风景名胜、名山游览胜地保护管理的通告》、《大余县文物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城乡建设中加强文物保护的通知》、《大余县关于重新公布省级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控制地带的通知》等。所有的文保单位由县政府下文公布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梅关和古驿道及嘉佑寺塔所在单位与县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签订了文保协议。全县文保单位都进行了建档工作。遵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采取各种投入形式,先后对梅关和古驿道、陈毅旧居、灵岩寺、南安古码头和“八一”南昌起义整编旧址、赣粤边特委会议旧址、沈发藻旧居及一批古祠堂进行了维修。并全面完成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一、二阶段田野调查、复查及验收工作。共完成352处不可移动文物点的复查和调查,占目标任务的100%。博物馆还在人员紧的情况下,配备了两名兼职文物保安人员,严格执行库房出入制度,连续30年实现文物安全运行。
2、保护和开发利用相结合,充分发挥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功能 我县共有各类文物保护单位11处,其中有两处于2006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梅关和古驿道、嘉佑寺塔)。各文保单位保护状况基本良好。在11处文保单位中,已开发利用的有:“梅关和古驿道”、“南安古码头”、“刘伯坚烈士墓”、“陈毅同志旧居”和“灵岩古寺”等处;2006年有我馆参加了县政协文史委员会编辑出版了《大余文物古迹》一书,反映介绍了我县部分现存的文物古迹和景点及部分我县馆藏文物。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结束后,将汇编《大余县文物概况》,全面反映我县文物古迹资料和现存情况。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我们与收藏爱好者合办了一个面积200平方米展厅,目前正在进行布展的前期工作,届时将实行免费开放。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与利用的基本情况
自秦汉以来大余的梅关,就是中原通向海外的唯一通道,素有“海上丝绸之路”美称。秦汉以来,为躲避战乱,中原先民举家南迁于此,大余的土著居民相互通婚,将中原文化和当地的土著文化相融,从而形成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余南安客家文化。
2006年以来,我县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组织县文化馆工作人员对大余县辖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普查,基本情况如下:
1、成立普查机构,制定工作方案。
我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高度重视,2006年,由县文化局牵头,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先后成立了大余县非物质文化领导小组和大余县非物质文化普查小组。确定了由县文化馆牵头,组成普查工作实施单位,建立了专家小组和普查工作队。制定了《大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方案》,为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提高非遗保护意识,夯实普查工作基础。
为提高广大民众的非遗保护意识,2006年以来,我们专门编写了“非遗普查和保护知识”在文化遗产日(6月10日)进行宣传。
并发送到各乡镇和有关单位和部门。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图块。并分别在第一届和第二届全县农民文化艺术节中进行宣传。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增强了广大群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为我县下一步的普查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3、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普查工作人员素质。
为进一步挖掘大余客家文化的内涵,提高工作效率,扎实稳固地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申报工作,2006年至今,大余县文化馆普查小组先后选派6人次参加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培训班。针对我县非物质文化门类齐全,分布广的特点,我馆将全县11乡镇分片管理(以南安镇为界线,分上山片——南安镇、浮江乡、吉村镇、河洞乡、内良乡;下山片——黄龙镇、青龙镇、左拔镇、池江镇、新城镇、樟斗镇),每年组织6次我馆专业人员和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组成员到各片,对乡镇文化站站长、村非遗骨干进行辅导、讲座,并到村间地头下发宣传资料,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知识,为普查工作的展开打好扎实的基础。
正是由于工作机制健全,措施方法得力,2006年以来,我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民间舞蹈《南安罗汉舞》、民间美术《核微雕》、民间手工技艺《南安板鸭传统制作工艺》和民间音乐《吉村年歌》4个项目,2008年已列入赣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传保护名录。其中《南安罗汉舞》、《核微雕》、《南安板鸭传统制作工艺》3个项目,于2009年又列入了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为继续做好我县的普查工作,根据省文化厅《关于颁发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验收评估的通知》(赣文社字„2010‟16号)和市文广局关于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申请工作的精神,按照省、市专家小组的指导意见,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同时吸取其它县市普查工作的先进经验,并经大余县非物质文化遗传普查领导小组研究,按照普查工作“必须是立体地、形象地、真实地、全方位地进行记录”的总体要求。2010年普查小组在全县部分乡镇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摸底,现收集线索300多条,其中具有保护价值的项目达20多个。根据我县实际情况,为积极配合发展我县的旅游事业发展,经专家小组研究
并请示普查领导小组同意,2011年决定对更有价值的我县民间文学《牡丹亭故事原型——“女魂恋人”的传说》和民间舞蹈《旁排舞》进行全面整理、申报。目前申报文本已经整理好了,申报片正在制作过程。
鉴于历史的种种原因,许多项目都已濒临失传。传承人都年龄偏
1、在当地群众中物色新人,跟随老艺人学唱学跳,解决传承人问题,激发年轻人对民间文化的热爱。
2、将普查所获得资料进行整理,存档并继续完善。
3、在当地物色年轻人进行培训。
4、每年春节时都在当地进行民歌对唱,民间舞蹈 演出,活跃当地群众文化。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因无博物馆办公、陈列大楼,故无法发挥博物馆陈列展览等基本职能。
原博物馆建在323国道伯坚大道旁,占地两亩,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由于旁边有一加油站,不利于文物安全,所以县政府调整安排博物馆暂时在县文化中心办公,现有临时办公室3间,面积110平方米。合办展厅一个,面积200平方米。近期免费开放。因在文化中心为临时办公场所,所以馆藏等级文物暂时存放在市博物馆。
2、无专项文物征集、维修经费,造成文物征集难、文物保护单位维修进展缓慢。
我县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并有丰富的革命文物资源,有众多的古遗址、古建筑和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建筑。有全国重要文物保护单位两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赣州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名录8处,但由于没有专项的维修保护经费,导致文物保护单位维修进展缓慢,举步维艰,难以发挥大余县物质文化遗产的多重社会功能。
3、普查人员培训不够,专业性不强。
文化馆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2010以前只有一人,现在有2人,很多项目的文本撰写和电视申报片的导演、摄像、制作都大,必须要有新的传承人。因此,我们还制订了必要的保护计划:
要请专业人士。目前参加过市级以上组织的普查培训只有2人。
4、普查经费不足,普查工作举步维艰。
2007年到2010年财政拨给的普查经费六万五千元,而每个项目的普查申报开支却要15000-18000(误工补贴、外请人员工资,普查下乡交通、服装道具,学习培训、电视申报片制作等),普查经费的不足,导致普查设备不齐,从而严重地制约了我县非遗普查工作的开展。
5、传承人难找,传承保护经费不到位,非遗传承和保护面临困境。
目前已经申报成功的三个省级项目,急需保护经费用于传承人的补贴和培训新人。按照保护计划每个项目每年都必须有一定的保护经费,经费来源是中央财政(国家级),省财政,县财政共同负担。目前省财政已经把《南安罗汉舞》的六万元保护经费拨到县财政。但却没有拨给保护单位及时用于保护计划,保护工作难以开展。
三、建议与对策
1、政府应加大对文物事业的投入,兴建一座功能齐全的博物馆。目前已从发改委这条线申报了古驿道博物馆项目,但立项的难度较大,需要进一步争取。初步设想在牡丹亭公园即将建设的南安府街中挂牌合建。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使文化资源保护队伍素质提高,工作成效明显。
文化资源保护工作专业性强、周期性长、任务繁巨,走专业化的道路是该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和根本保证。应组建一支年龄层次合理、专业结构良好、业务素质优秀的专职人员,并通过有计划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3、加大资金投入,使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有米可炊,良性循环。
文化资源保护是一项高投入的公益性系统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应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原则,多渠道筹措资金。县财政应进一步加大对资金投入,并将政府的扶持资金纳入到预算当中
(文物征集与维修费用,其他县或多或少都有),努力为保护工作创造条件。同时应加强对资金使用管理,保障资金的合理利用和专款专用。在发挥政府资金保证作用的同时,应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通过制订各种鼓励政策和优惠措施,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保护工作,为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的资金保证,使保护工作驶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4、加大宣传力度广度,使文化资源保护工作全民参与。
一是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应通过开设专题、专栏等方式,介绍文化遗产和保护知识,大力宣传保护文化遗产的先进典型,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在全县形成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二是县文化资源保护部门应紧抓“文化遗产日”契机,举办图片展示、专题片、讲座等大型系列活动,使公众更多地了解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县人民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5、建立机制,使“非遗”项目后继有人,造福社会。
对我县特色“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实施传承保护。设立传承人激励机制,加大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帮助传承人解决生活实际困难,加大政策的扶植等等。如建立生产、示范教学基地和举办传承人培训班,通过教学示范、组织活动,使这些有特色精品的“非遗”文化项目能够发扬光大,传承后世,造福社会。
第五篇: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初1
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初探
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江丽
摘要:文章旨在通过保护区目前的资源保护和利用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为今后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保护区 资源保护和利用
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是198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1980]167号文批准建立的。2003年1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南天山的托木尔峰山汇区,总面积23.76万公顷,属半干旱山区气候,是我国稀有的高山保护区,是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地处帕米尔高原与昆仑山等自然地理交汇处,托木尔峰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现代冰川作用区之一,冰川面积占天山山脉冰川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有现代冰川197条,冰川达1219.68平方千米。保护区内除现代冰川外,古冰川遗迹也随处可见。也孕育了塔里木河的最大支流阿克苏河,更是阿克苏绿洲的生命之源。
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形成了种类繁多的生物资源,使之成为一个天然的动植物园,动物有77种,属国家Ⅰ类保护动物有6种,属国家Ⅱ类保护动物70余种,有11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其中属I类保护的有雪豹、北山羊、金雕、胡兀鹫、玉带海雕,属Ⅱ类保护的有棕熊、石貂、草原斑猫、兔狲、猎隼、暗腹雪鸡、纵纹腹小鸮;被列入国际贸易公约中的濒危物种有:雪豹、棕熊、北山羊、纵纹腹小鸮、香鼬、狼、猎隼等七种。昆虫千余种,植物382种,能够供药用的植物达100余种,供观赏的植物有20余种,在海拔2300—3200米分布着大面积原始针叶林,是极高山地生态系统的重要子系统之一,丰富的森林生态系统是南疆干旱区野生动植物栖息繁衍的理想场所,是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的天然屏障,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流量,促进下部山地草原的发育和防止洪涝灾害的发生,以及维护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北边缘绿洲的生态平衡等方面有着显著的生态效益,是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对象。1. 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 1.1森林旅游
保护区内有两处旅游景点和一条登山线路,天山森林公园于1998年由自治区林业厅批准建立,由地区天山林场负责管理,平台子旅游景区由保护区2000年对外开放, 温宿县旅游公司目前在平台子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未履行正常的报批手续,与保护区的管理矛盾突出。此两处旅游景点目前规模小、档次低、娱乐项目单一。登山线路进经保护区履行正常的报批手续后对外开放的有一条通往托木尔峰的登山线路。1.2畜牧业
保护区实验区内有温宿县一乡两场13个大队近5000人从事畜牧业生产,由于传统的放牧加之载蓄量过大造成草场退化严重,生产力水平低,农牧民收入低,一地三证给保护区的管理带来较大困难。1.3采矿业
保护区实验区内有温宿县及农一师的矿山企业合计7家,主要以煤矿为主,大部分在保护区成立前建立,其中小台兰煤矿在缓冲区内,结合申遗工作地区以下文关停,其余煤矿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国发〔2010〕46号文件和国家环境保护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保护区实验区内不得新建、扩建、复建和整合矿井,已有矿井至寿命期结束后自然退出。2. 保护与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分析
2.1过度放牧造成草原退化威胁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
由于传统的放牧加之不断增加的载蓄量造成草场退化严重,破坏了保护区植被的垂直分布带,使长期依赖生长和栖息于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带的野生动植物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威胁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
2.2低收入人群贫困化威胁保护区的生态安全
保护区实验区以及周边由于主要以畜牧业为主,农牧民收入普遍较低,传统的放牧加之不断增加的载蓄量造成草场退化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威胁保护区的生态安全。2.3采矿业技术含量低破坏资源和环境严重
保护区实验区内的煤矿生产由于技术含量低,回采率低, 资源浪费大,三废超标排放造成环境破坏严重。2.4森林旅游发展具同质化的倾向
由于没有合理有续的规划和资金投入,保护区实验区内的森林旅游业大都起点低,服务项目单一,大都靠门票收入,向生态旅游发展的道路仍很漫长。
2.5保护管理与国土权属分离造成多头管理
保护区长期一地多证的现象造成了保护管理与国土权属分离,形成多头管理,给保护区的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2.6保护区自身执法力量不足和巡护设施匮乏
保护区长期没有自己的森林公安,保护区自身执法力量不足,加上缺少资金投入,巡护设施匮乏。3. 加强保护与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的途径 3.1积极稳妥地推进牧区生态移民工程
结合国家新农村建设、扶贫和保护区社区共建工程,积极稳妥地推进牧区生态移民工程,由此改变传统的过度放牧造成的环境破坏。
3.2加快保护区法的出台实施
国家应加快保护区法的出台实施,使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得到根本的保障。3.3国家应加大对保护区的资金和科技投入
国家应继续加大对保护区的资金和科技投入的力度,加快推进牧区生态移民工程和社区共建工程,采用科学的方法运用科技力量发展替代产业,帮助周边群众提高生活水平。3.4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共生融合的新型关系
通过必要的环境治理,还原不良行为引发的环境退化,保证区内的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有续利用,从而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共生融合的新型关系。3.5增强全民自然保护参与意识
鼓励当地和周边的居民,积极参与保护区的建设。保护区和当地政府相互合作提高自然保护参与程度,解决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各种矛盾和纠纷,共同建设保护区。3.6积极稳妥地推进森林生态旅游业
合理有续的规划和开发保护区的森林生态旅游,提高周边群众生活水平和保护区的自养能力。4. 结束语
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保护区的开发利用活动会更多,面临的问题也会更多,更复杂,因此在确保资源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怎样合理的利用尤为重要,这不仅需要保护区人的努力,也更需要政府部门和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