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位拾垃圾的老人
一位捡垃圾的老人
况美玲
今天上午第三堂课下课后,有二十分钟的休息时间。于是,我又来到窗边眺望美景。我看见江那边的那座不知名的山正巍然屹立,山顶被雾气笼罩,为这不知名的山增添了几分神秘;我看见与山相隔的江对望的那座城市正在日益发展,希望能建设得更好;我看见长江水正在向过往的船只“招手”,欢迎他们下次再来;我还看见一群可爱的鸟儿正在枝头跳跃,有的还在天空中笔直地向下“俯冲”,好象正在比本领呢!看到这些可爱的小鸟,我不禁笑了起来。可当收眼向下看时,嘴角再也无法向上弯曲了,心似乎也被什么东西刺了一下。
我看见一位五十来岁的老人正在捡垃圾。还记得上次,我们班主任组织同学们到教学楼后面去清理垃圾。刚一进去,一个同学就因垃圾发出的怪位呕吐了。可想而知,那里面有多么糟。
我看着那位老人,她正仔细在垃圾堆里寻找着„„找到了,她满脸笑容„„
难道这位老人就靠每日捡垃圾过日子吗?她的亲人呢?她的儿女就这么忍心?本来应该安享晚年的她,却落得个如此下场。突然,一本书飞了出来,落在老人的旁边,老人没有搭理。大约五分钟后,又一本书飞了出来,落在老人较远的地方,老人还是没有去搭理,然后又有一本书飞了出来,老人仍没有搭理。这种行为是对别人人格的一种侮辱,这种行为是不道德的。我觉得,世上最可恶的一类人就是让老人老无所依的那些儿女。母亲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痛苦,做儿女的又怎么会知晓;父母辛苦将儿女抚养长大所承受的辛酸,做儿女的又怎么会理解;当父母为了儿女被别人侮辱时所受的苦,做儿女的又知道多少?而有的儿女居然狠心地将父母赶出家门,让老人“自力更生”,甚至有的还虐待老人,更有甚者居然故意将老人推到马路中间,制造车祸,然后向车主索赔„„我真不知该用什么词来形容这些人了。
捡垃圾的老人,你的幸福在哪里?你的儿女在哪里?你的家在哪里?我为你祈祷!
第二篇:拾垃圾活动总结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捡垃圾活动小结
捡垃圾这件事虽小,但是它带给我们的意义是很大的。人们一定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家园到处是垃圾,到处脏兮兮的,所以加强环保意识就变得尤为重要了。当有的路人对我们不屑一顾时,当有的人们对我们这种行为嗤之以鼻时,我们没有觉得自己做作,反而觉得这种义工活动办得更加必要了。如果人们都不加节制地乱扔垃圾,不注重环境的净化,那么久而久之,我们的家园就会变得令人触目惊心了。
通过这一次以环保教育为主题的捡垃圾活动,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美丽河山的情感,从小确立“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观点,充分体验参与实践活动的喜悦心情。进一步了解了环境污染的危害,萌发保护环境的意识,愿意做环保小卫士,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在这次实践活动中同学们都能够积极参与,并且感受到了参加集体活动的快乐。也坚定了“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信念与环保意识。
第三篇:捡垃圾的老人
捡垃圾的老人
胶南市实验小学六年级一班闫瑾
暑假里,我每隔两天学一次古筝。在学古筝的路上,我总能看见一位老奶奶,随时把别人扔到路上的垃圾捡起来,放进垃圾箱内。我特别感动。回到家,我忍不住对妈妈说了,妈妈鼓励我去了解这位老人。我欣然同意了。
这天,学完古筝以后,我鼓起勇气走到老人面前,问道:“奶奶,我可以问你一些问题吗?”老奶奶答应了,并拿来一个板凳让我坐下,自己也正对着我坐了下来。我的心跳猛然变快,因为我还是第一次跟陌生人坐的这么近呢。我仔细打量了一下老奶奶:花白的头发,炯炯有神的眼睛,虽然满脸皱纹,但仍是红光满面,让人觉得和蔼可亲。我和老奶奶聊了起来,知道老奶奶是一位退休语文教师,今年已经六十三岁了。她每天除了读报纸,做饭外,其余时间就是在这条街上溜达,看见有垃圾就随时捡起来。正说这话,忽见老奶奶站了起来:“小朋友,你过来。”一个大约八九岁的小男孩走了过来,老奶奶用手抚摸着他的头说:“好孩子,以后吃完东西,把包装袋扔在垃圾箱里好吗?”小男孩蹦跳着捡起自己扔在地上的冰糕纸往垃圾箱走去。
我敬佩的望着这位老人,干了一辈子教育事业,本应在家享清福,却为了城市的美丽而在路上捡垃圾,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精神!我沉思了一会,问:“您这么做是为什么呢?”
老人想了想,然后自豪的说:“从小处说,是为了找点事干,打发
时间,退休了,在家里呆着很寂寞;从大处说是为了美化城市,”老奶奶顿了一下,呵呵笑着说,“一辈子教育孩子,习惯了,捡起的不是垃圾,是一个人的品质啊„„”
老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以后每当我要随手扔垃圾时,脑海中总能浮现出老奶奶曾经说过的话,于是,我总是把垃圾拿在手里或放进方便袋,一直到垃圾箱前。
第四篇:拾童年
“拾”童年
童年的回忆,犹如金色沙滩上的彩色贝壳——多姿多彩。它们将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记录了下来,贝壳上有时露出天真、幸福的笑容;有事先出悲伤、失落的笑容,那些酸酸甜甜的回忆,拾我这一生最大的财富。
今天,我就给大家展示一下我的收藏——一枚金色的幸福回忆。
那天,我和妈妈乘车去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青岛。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沐浴着轻柔的海风;倾听着海浪拍岸的的声响,真是舒服极了。海滩上有捡不完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我和妈妈在沙滩上挖了一个沙洞,我一屁股坐了进去,嘿!不大不小正正好!然后,妈妈开始往我身上撒沙子,还开心的大脚:“„活埋小羊‟了!”(我属羊)
我只好向爸爸求助,可爸爸一脸笑容的望着我,无动于衷,而是用相机“记录”了下来。我的“ 贝壳仓库”也悄悄的记录了下来。
过了一段时间,我学习了“乌塔”这篇课文,我感叹:俗话说得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年仅十六岁的乌塔用她的亲生经历告诉我们:光从电视和书本上认识世界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学习乌塔这种独立自主的精神,努力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指导老师:张伟
第五篇:岁月偶拾
岁月偶拾
题记: 破晓
太阳颤抖着羽翅 冲破千年的黑暗 天空泛白 隐约的曙光 吐露出生命的惊喜
太阳挥动着身躯 冲破了千里的阴霾 天空风清云淡 温暖的光芒 带来了万物的希望
太阳呵,破晓是蜕变 光芒是奉献
来到赵家梁五二矿工作已经两个星期了,我喜欢这儿。就在应聘时短短的等待与应聘的几十分钟里,我喜欢上了这儿的工作氛围,严肃却不失宽和、活泼、生动。想要被录用的心情,在等待的日子里显得分外的焦灼,就像等待大学录取通知书的躁动,就像我此刻等待天空破晓的深刻渴望的感觉。
静静地等待着太阳,积蓄了全身的力量,努力地向黑暗冲撞,一次次,一次次。天空的黑暗渐渐淡去,那浓重的黑包裹慢慢被撑开、变薄,泛出了鱼肚白色。有隐约的橘黄光丝,轻轻地晕染着天空,逐渐画出一个橘色的圈,天空呈现出深橘、灰白、浅蓝三色,仿佛王国维的三种人生境界。
太阳开始破晓的第二次生命里程,它努力的突破与成长。当满腔热血的身躯悬挂在碧海蓝天时,温暖的光绪笼罩了大地,为操劳的人们开启了光明与希望。太阳,它努力地破晓,然后热情地奉献。
这种勇敢、执着、奉献的壮美,一瞬间就震撼了我年轻的心,我由衷地折服,读到了自然的博大与深厚。我想到了汉语里“见识”这个词,“见”才能有所深刻认“识”,说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就是我此刻全观破晓后的感受吧。
有人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而见识了这自然的壮美,我所受的益处又何尝不是如此匪远。
毛主席说过,“青少年是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我们不正是像那朝阳一样,在不停地突破阻拦、战胜黑暗,蜕变、成长、奉献。当然因为年轻所以难免轻率、彷徨、踟蹰,这时候我们不妨想一想那太阳的破晓,种子的破芽,蝴蝶的蜕变,我们就会发现,会明白,如果成长是一种过程,那么痛苦只是其中的一种经历。当我们享受着那温暖的阳光时,我们为那破晓的勇敢感动。
所以,年轻的我们,请有“破晓”、“破芽”的勇敢与执着,努力地镌刻我们成长的里程。有一天回味时为自己感动。
这是太阳赐予我的力量,希望大家与我共享。后记
当夕阳满山时
我知道我曾经努力过、美丽过、奉献过
赵家梁五二矿 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