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清明拾感
清明拾感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题记 漫步在大街上,雨滴落在脸上凉凉的。柳枝伴着小雨,在风中翩翩起舞。路上的行人来去匆匆,不做一点停留。马路两旁的小摊上,挂着祭祀用品。这才恍然想起,今天是清明。
印象中的清明总是有雨的。仿佛有了这雨,清明节才算得上真正的清明。是清明成就了这雨,也正是这雨衬托了清明。这雨或是风狂雨恣,或是和风细雨。从清晨乃至黄昏之际,在烟雨弥漫的山野中,在泥泞难行的小路上,总能看见顶风冒雨的扫墓人。或三五成群,携老扶幼;或孤身一人,蹒跚而行。无论人数的多少,带去的思念总是一样的。远山隐在云雾中,近树笼在孤烟前。小桥流水,愁鸦悲鸣,雨洗清秋,风吹哀愁,惟见烟雨一片苍茫,不见人家与炊烟。好一个凄迷彷徨的画面。死者长已矣,生者永怀悲。音容笑貌,历历在目,昔日种种,犹言在耳,但客心逐流水,随缘到天涯,念千里孤坟何处话凄凉?
回味少年时,清明节和雨,在我的印象中只是一幅优美凄凉的画卷。窗外细雨尽撒,东坡午夜梦回爱妻王弗坐在轩窗前梳妆,相对时也只是默默无言,唯有流尽涕泪千行。想起那让东坡肝肠寸断的地方,也就是那松树相依爱妻的坟墓所在的小山庄。苏东坡这首《江城子》所给予我的就是这样一种无尽的哀愁而又许些恬美的意境。古往今来。人性中总有某些共同的、美好的感情,四海相通,古今相通。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生者总会不断的成为逝者。有人说,时间是抚平伤口的最好解药,随着时间的流逝,对一个人的思念也会愈来愈淡。我想,或许对于至亲至爱的人的思念恰恰相反吧。即使过了若干年,再次回想起他们的音容笑貌时,我们的心中仍有肝肠欲断的感觉。哪怕是十年、二十年,这种感觉也不会减弱,反之愈来愈强,正因如此,清明节才会成为一个流传千年的日子;清明节的雨才会不知劳累的纷纷而至,这大概是老天也思念亲人而忍不住也落泪了。
又是清明时,雨茫茫,欲断肠。擦干眼下泪,拼合破碎心,微笑着扬起生活的风帆,感慨世事无常人生苦短。这清明细雨,就当是世人欲流而又难留的泪吧!
第二篇:拾童年
“拾”童年
童年的回忆,犹如金色沙滩上的彩色贝壳——多姿多彩。它们将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记录了下来,贝壳上有时露出天真、幸福的笑容;有事先出悲伤、失落的笑容,那些酸酸甜甜的回忆,拾我这一生最大的财富。
今天,我就给大家展示一下我的收藏——一枚金色的幸福回忆。
那天,我和妈妈乘车去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青岛。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沐浴着轻柔的海风;倾听着海浪拍岸的的声响,真是舒服极了。海滩上有捡不完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我和妈妈在沙滩上挖了一个沙洞,我一屁股坐了进去,嘿!不大不小正正好!然后,妈妈开始往我身上撒沙子,还开心的大脚:“„活埋小羊‟了!”(我属羊)
我只好向爸爸求助,可爸爸一脸笑容的望着我,无动于衷,而是用相机“记录”了下来。我的“ 贝壳仓库”也悄悄的记录了下来。
过了一段时间,我学习了“乌塔”这篇课文,我感叹:俗话说得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年仅十六岁的乌塔用她的亲生经历告诉我们:光从电视和书本上认识世界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学习乌塔这种独立自主的精神,努力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指导老师:张伟
第三篇:4月党员思想汇报:清明小感
4月党员思想汇报:清明小感
敬爱的党支部:
古往今来,清明节就是缅怀先辈,祭拜祖先。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的阳历四月五日就是我国传统的清明节,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在这一天是祭祖和扫墓。按照旧时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在那一刻,我们都在缅怀着我们的先辈,表示着对已故人的尊敬与怀念。
杜牧的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把我带进了深深的回忆之中。就个人而言,在我狭小的知识范围里,我一直以为清明节的习俗是祭奠先辈,然而通过一系列的了解才明白,清明节的习俗不单单只有祭奠祖先而已,还可以荡秋千、蹴鞠、踏青、植树、放风筝等等。在清明节,除了祭奠先辈,我最爱的就是踏青。那时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让我们的心灵接受一次春风的洗涤。最重要的就是在踏青之余,除了可以缅怀故去的亲人,还可以缅怀那些在抗日战争中为捍卫国家独立、民族尊严而英勇战斗、血洒疆场的民族英烈,怀念那些因抗灾而消逝的生命,他们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清明之韵,书写了一片片壮丽的英雄赞歌。
我们之所以拥有现在的幸福安康的生活,就是他们用生命和热血为我们铺垫而来的,他们是我们最可亲的人,在中国***的领导下,不畏前面的艰难险阻,只为他们的后代能够过得更加幸福美好。或许他们的名字不被我们所熟知,但是他们却会被我们深深铭记,因为他们是党的忠诚卫士,是祖国以及人民的英雄。
历史的轮子在不断地向前滚动,他们是我们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历史就像一本需要我们翻阅和领悟的一本书,只有我们自己切身的去体会才能够了解其中的深意。但是我最希望的是当我们在缅怀先辈和那些名族先烈的时候不要忽略了我们的亲人,或许一个电话,一句简单的问候就会带给他们无限的快乐。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无论我们今后的道路是多么的崎岖,我们都要学习先辈们那不屈的精神,明确自己的目标,勇往直前,敢于面对,因为生命是不允许后悔的。我们要相信自己的选择,用我们的努力为我们的未来创造一片天地。
汇报人:
2011年4月10日
第四篇:小学生写清明节作文清明新感
写写帮文秘助手(www.xiexiebang.com)之小学生写清明节作文:
清明新感
小学生写清明节作文:清明新感
清明节充满着悲伤的氛围,想起了太多早已粉尘的记忆,早已被深埋在心底的记忆,视乎这一切都只能用眼泪来宣泄。或许也因此,类成了人们眼中清明的最深的记忆。
但泪往往有着不同的解释,可往往人们认为清明诶是由无名的悲伤和萧瑟灌注而成的。也许他们是对的,清明之类是悲伤的。但室,回忆过往的痛苦记忆对于现在的我们又有什么意义,倒不如好好想想自己为什么而存在,好好想想对未来的勾画。
清明不应是对王室的追忆而是对未来的展望。试想如果人们一味的沉浸在对往事的追悔,无奈,自责,哪么世上又有几人能抓住现在的事光,展望美好的未来。那么世界将会变成一片哀伤之地。如果清明只是一个工人宣泄的机会,那么我便是赞同。清明节的祭祖我看惯了一大对人大哭一场,可又有几人是有感而发那?
如今这个社会充满着欺骗,使我不得不怀疑。类还能表达自身的情感吗?一幕幕电视剧,感人的情节却再也不能让我泪流满面。人人清明流泪,究竟为了什么?
现在早已没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究竟是我太过敏感,还是人们的感情早已麻木。路上叫卖声依旧,游人笑语不绝。人么视乎麻木了,没有感情的宣泄,没有对过往的追回,更没有对未来的展望了。
第五篇:岁月偶拾
岁月偶拾
题记: 破晓
太阳颤抖着羽翅 冲破千年的黑暗 天空泛白 隐约的曙光 吐露出生命的惊喜
太阳挥动着身躯 冲破了千里的阴霾 天空风清云淡 温暖的光芒 带来了万物的希望
太阳呵,破晓是蜕变 光芒是奉献
来到赵家梁五二矿工作已经两个星期了,我喜欢这儿。就在应聘时短短的等待与应聘的几十分钟里,我喜欢上了这儿的工作氛围,严肃却不失宽和、活泼、生动。想要被录用的心情,在等待的日子里显得分外的焦灼,就像等待大学录取通知书的躁动,就像我此刻等待天空破晓的深刻渴望的感觉。
静静地等待着太阳,积蓄了全身的力量,努力地向黑暗冲撞,一次次,一次次。天空的黑暗渐渐淡去,那浓重的黑包裹慢慢被撑开、变薄,泛出了鱼肚白色。有隐约的橘黄光丝,轻轻地晕染着天空,逐渐画出一个橘色的圈,天空呈现出深橘、灰白、浅蓝三色,仿佛王国维的三种人生境界。
太阳开始破晓的第二次生命里程,它努力的突破与成长。当满腔热血的身躯悬挂在碧海蓝天时,温暖的光绪笼罩了大地,为操劳的人们开启了光明与希望。太阳,它努力地破晓,然后热情地奉献。
这种勇敢、执着、奉献的壮美,一瞬间就震撼了我年轻的心,我由衷地折服,读到了自然的博大与深厚。我想到了汉语里“见识”这个词,“见”才能有所深刻认“识”,说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就是我此刻全观破晓后的感受吧。
有人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而见识了这自然的壮美,我所受的益处又何尝不是如此匪远。
毛主席说过,“青少年是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我们不正是像那朝阳一样,在不停地突破阻拦、战胜黑暗,蜕变、成长、奉献。当然因为年轻所以难免轻率、彷徨、踟蹰,这时候我们不妨想一想那太阳的破晓,种子的破芽,蝴蝶的蜕变,我们就会发现,会明白,如果成长是一种过程,那么痛苦只是其中的一种经历。当我们享受着那温暖的阳光时,我们为那破晓的勇敢感动。
所以,年轻的我们,请有“破晓”、“破芽”的勇敢与执着,努力地镌刻我们成长的里程。有一天回味时为自己感动。
这是太阳赐予我的力量,希望大家与我共享。后记
当夕阳满山时
我知道我曾经努力过、美丽过、奉献过
赵家梁五二矿 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