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理论基础知识

时间:2019-05-14 13:32: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课改理论基础知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课改理论基础知识》。

第一篇:新课改理论基础知识

新课改理论基础知识(教师、教育后备干部、校长)考试复习

1、课程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课程在教育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它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是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是教育思想价值的载体。具体来说,课程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在: ①课程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施工蓝图。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办一所学校首先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要规定相应的教学任务,这一切并不是凭空就能实现的,而是要通过制订课程目标,规定课程内容及课程结构,实施课程计划和标准等环节来实现。

②课程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在教学中,教师选择教学内容主要依据课程内容。教师备课,进行教学设计,选择教学方法,实施课程教学等,都必须根据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来进行,不能脱离这个根本。

③课程是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无论是间接的还是直接的,都要通过课程呈现。在学校中,学生以课程为基本的学习内容,为自己今后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④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课程结构决定学生的素质结构,课程设置合理与否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⑤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学校所有评价指标的建立都可依据课程来进行,学校可以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教育质量评估,提高教材开发和利用的水平。

2、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主要存在七大问题:

①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要求不能完全适应。②思想品德教育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③课程内容存在着“繁、难、偏、旧”的状况。

④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

⑤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

⑥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生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⑦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

3、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4、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有哪些?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可概括为“六个改变”: ①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②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的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③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④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⑤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勇,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⑥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5、为什么本次课程改革要将“教学大纲”改成“课程标准”?

本次课程改革中,将广大教师所熟悉的“教学大纲”改成了“课程标准”。这并不仅仅是Z名称的变化,“课程标准”与以前的“教学大纲”相比,区别在于:

①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国民素质;教学大纲着眼于内容规定。即: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教学大纲则关注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

②课程标准在关注知识和技能目标的同时,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教学大纲侧重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关注的是基本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若干教学建议。

③课程标准突破学科中心,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而教学大纲则以学科为中心。④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学,强调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而教学大纲则强调教师的教。

⑤课程标准更加关注人的发展过程,提出多元评价建议,评价不仅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重视学习过程和体验;而教学大纲则更多地关注学习的结果。⑥课程标准为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及学业评价留下了创造空间,即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而教学大纲不仅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作出清晰明确的规定,而且规定了知识点的具体要求及深度、难度指标,多数教学大纲还规定了详细的教学顺序,以及各部分内容的课时等,忽视了教师主动性和创造性作用的发挥。

6、课程标准与教材是怎样的关系?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第七条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第十二条指出: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第十三条指出:完善基础教育教材管理制度,实现教材的高质量和多样化。据此,可以看出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是: ①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和各部分的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体现。

②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是一个最低限度的基本要求,为编写多样化的教科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③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不同版本的教材有不同的编写体例、切入视觉、呈现方式、内容选择及图像系统。

④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性,课程标准可以通过教材不断检验来完善。

7、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特点?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以下五个特点:

①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

②突破学科中心,尽可能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应首先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功能。③改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④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操作性。⑤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是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一个重要区别,从而为教材 2 的多样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体现并满足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创造了较好的环境。

8、如何理解并落实新课程中的三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融合于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落实课程的三维目标?

①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新教材特点,在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三维目标”的落实。②“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个有机整体,不是三项并列目标,不能将其硬性割裂分开。

③三维目标的落实是一个灵活创新求真的过程,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有序地落实。④受传统的习惯影响,教师尤其要强化“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层面上的目标意识。

9、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纲要》第二部分对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做了明确的阐述。①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②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③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④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10、新课程结构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纲要》明确要求课程设置必须“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既是本次课程结构调整的三条基本原则,又是新课程结构区别于现行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

11、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应如何理解并落实?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根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新课程结构包容了各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以及学生的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科目,同时通过课时比例调整,使其保持适当的比重关系。这是从课程方案层面体现出来的均衡性。在实践层面上落实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①首先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独特性和独特价值,它们在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上都能做出自己的贡献。

②其次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特殊性和局限性,没有一门课程能够包打天下,实现所有的课程目标。课程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是整体发挥课程功能,全面实现课程目标的必然要求。③再次要承认课程之间在教学任务上有轻重之分。各门课程要区别对待,但这种区别对待的目的正是使课程之间保持一种均衡,从而实现课程的整体优化。

12、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体现在哪里?

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的。它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加强学科的综合性。新课程结构重视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加强了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从而改变了现行课程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②设置综合课程。本次课程改革不仅开设了与分科课程相对应的综合课程,而且规定,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这也就是说,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在学校课程结构中所占的比重是随着学校教育层次的变化而变化的。

③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13、本次课程改革设置了哪些综合课程?

本次课程改革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的综合课程有: ①《品德与生活》(1~2年级); ②《品德与社会》(3~6年级); ③《科学》(3~6年级); ④《历史与社会》(7~9年级); ⑤《科学》(7~9年级); ⑥《艺术》(1~9年级); ⑦《体育与健康》(7~9年级)。

14、实施综合课程要注意哪些问题?

设置综合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特征,实施综合课程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①知识的琐碎化问题。在分科课程中,教师只需要处理某一学科领域中的问题;而在综合课程中,教师必须根据活动或任务的需要,选择许多学科领域中的知识并加以整合。这对习惯于传统分科教学的教师而言是很难适应的。经常出现的情况是把许多知识信息机械地甚至牵强地拼合起来,从而导致知识的琐碎化。②教师的知识和经验问题。成功地实施综合课程需要教师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如果教师缺乏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技能,就不可能将这些知识技能有效地整合起来,这样就很可能导致综合课程形同虚设。另外,如果教师本人从未体验过综合课程,那么他们实施综合课程的难度将更大,要帮助教师从理论到实践两方面认识和解决综合课程的诸多问题,提高教师对综合课程的理解和信任。③管理问题。要在教师的工作量计算、教学质量评估和学生学业考试上充分考试综合课程的特点,营造有利于实施综合课程的外部环境。

15、如何认识综合实践活动及其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如下特点:

①整体性。综合实践活动对任何主题的探究都必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必须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发展。

②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 4 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③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因而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具有开放性。④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的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非根据预定目标的机械装配过程。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兴趣,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的集中表现。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不是为了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

⑤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

16、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有何意义?

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是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和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一个特色与亮点,也体现了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

17、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基于以下基本理念:

①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②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

③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和体验,谋求自我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

18、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研究性学习;②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③劳动与技术教育;④信息技术教育。

除以上指定领域以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级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相结合,也可以单独开设,但课程目标的指向是一致的。

19、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上应遵循哪些原则? 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需要遵循下列原则:

①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

②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

③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④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

⑤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这三大指定领域。

⑥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的整合起来。20、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指向主要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情感体验、意识态度、意志品质的培养,是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系统的基础知识传授不再作为追求的唯一或主要目标。研究性学习5 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①获得亲身参与科学探索的积极体验;②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学会合作与分享;④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⑤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⑥激活知识储存,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21、研究性学习实施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般可分三个阶段,即选择课题、进行课题研究和结题,换种说法,即提出问题、分析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①进入问题情境阶段(选题)。本阶段首先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布置研究任务。这时,一般可以开设讲座、组织参观访问、进行信息交流活动、介绍已有的研究性学习案例等,目的在于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提供研究范围,诱发探究动机。

②实践体验阶段。本阶段中,学生实践、体验的内容包括:在开放情境中主动搜集和加工处理信息,小组合作与各种形式的人际交往、沟通,以科学态度解决实际问题,从一定角度认识环境、认识自我,形成记录了实践过程的文字、音像等多种形式的“作品”。教师则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一些方法指导和思路点拨,不失时机地发展和发扬学生的创意和其他闪光点。

③表达和交流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要将自己或小组经过实践、体验所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成果的表达方式要多样化,学生通过交流、研讨与同学们分享成果,这是研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交流、研讨中,学生要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也要敢于和善于申辩。

2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部分,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服从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同时更为注重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参与意识、公民责任感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它的基本目标是拓展知识,增长经验,增进学生的社会适应与创新能力;融入生活,获得感受,形成学生健康、进取的生活态度;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学生公民意识和责任感;使学生自觉服务社会,对他人、对社会富有爱心;让学生亲近、关爱自然,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学生自我了解,肯定自我价值,发展兴趣与专长。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一般有五个方面:①服务社区;②走进社会;③珍惜环境;④关爱他人;⑤善待自己。

23、新课程强调的教学观是什么? 新课程强调的教学理念主要有:

①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交流,是沟通,是对话;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是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是师生与教材的对话。

②教学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与方法。

③教学应是认知与情意的统一,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是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有机贯串于教学全过程。

④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24、如何认识并进行课堂教学对话? 教学对话是指教师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方式。

在教学中采取对话的形式最早可以追溯至苏格拉底,他主张“教育不是知者带动无知者,而是使师生共同寻找真理。这样,师生可以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正如雅斯贝斯所说“对话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所以说,对话是教学中交往的重要途径或形式。师生交往互动要求教师以真正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实现在课程生态 6 环境下的与学生的“对话”,从而改变过去那种教师居高临下向学生“传话”的单向信息传递模式,让课堂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互动中创生出新的智慧来。在进行对话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它的对象不仅仅指对方,还指对方的观点;二是要尊重彼此的传统习俗或经历;三是言论、信仰和行动的自由;四是共同决定对话的形式和内容;五是关心具体的生活经验;六是通过具体行动(实践)验证。在对话中,师生都为教学活动所吸引,共同创设交往的情境,他们平等参与、真诚合作、积极创造共同成长的精神氛围。

25、新课程倡导怎样的学生观? 怎么看待学生,把学生看成什么样的人,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即学生观),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那么,新课程倡导哪些具体的学生观呢?(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教师应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应该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一位学生应充满信心; 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是在教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在教师指导下成长起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生活和命运是掌握在学校和教师的手里。学生是不是能生活得很有趣味,是不是能学得很好,是不是能健康成长,是不是幸福快乐,都和他们所在的学校和所遇到的教师有极大的关系。(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①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要还给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

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珍视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应成为我们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

③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所以,“应当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作为一个社会人,学生应该受到尊重、爱护;作为自然的人,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生理、心理上的特点,把“孩子看做孩子”。(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①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教师必须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他们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 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可代替和包办;

③学生在教育系统中既享有一定的法律权利并承担着一定的法律责任,也承担一定的伦理责任和享受特定的伦理权利,学校和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

26、如何理解课程的生成性? 生成性是指建构主义教学观主张的生活性和生长性,即教学是师生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教学生活之中,是师生发掘生命意义的生命活动过程,是以认识为主要活动方式的生命成长过程。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随着教学活动过程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27、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师生关系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

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着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树立教育民主思想;(二)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三)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新型的良好师生情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互相关爱的结果。它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它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是真善美的统一体。创造这种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尤其对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心,多帮助;(二)教师要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三)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拓展知识视野,强化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完善个性,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

28、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怎样转变?

①从教师与学生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与学生一道探索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②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情境中的问题不断地加以审视反思、研究,提出最贴切的改进意见;使之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发展。

③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就要求课程必须与教学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教师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为此,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的做法;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包括国家层次、地方层次、学校层次、课堂层次和学生层次,以及这些层次之间的关系;教师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学校、在课堂实施中不断增值、不断丰富、不断完善;教师要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新课程越来越需要教师具有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的课程的能力;教师要培养课程评价的能力,学会对各种教材进行评鉴,对课程实施的状况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定。④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动,重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在这种情况下,相应地,教师的角色也要求变革。教师的教育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了。教师不仅仅是学校的一员,而且是整 8 个社区的一员,是整个社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的共建者。因此,教师的角色必须从仅仅是专业型教师、学校型教师,拓展为“社区型”教师。教师角色是开放型的,教师要特别注重利用社区资源来丰富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意义。

29、什么是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比学习方法高一个层次的概念,二者类似战略与战术的关系。学习方式不是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的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它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30、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它具有以下特征:①主动性;②独立性;③独特性;④体验性;⑤问题性。

31、什么叫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需要,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意义,从而产生内在学习动力,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技能,同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依据既定的学习内容或生活情境,根据学习需要,采用分工、交流、互助的方式,相互协作以获得知识、技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教师在教学中,创建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搜集与处理信息、试验、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国外有学者将探究性学习分为六种基本类型:实验性探究、逻辑推理任务、基于测量的研究、工程性设计、技术性设计、开放性的研究。

32、如何在课堂上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都必须通过激发学生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来实现。只有那些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与需要,给学生带来理智上的挑战,并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和活动机会的教学,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要改变过去事事包办,要么“满堂灌”,要么“满堂问”的教学方式,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能,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通过改变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3、面对新课程,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应如何重建? 重建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一方面要坚决改变传统的落后管理模式和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符合素质教育理念和体现新课程精神的新举措。当前,要特别强调和致力于:

①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新课程的推进完全是一个开放性的探索过程,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教师都是课程的建设者,都应当承担起探索、创新的职责,因此,必须加强教学研究。学校进行教学研究必须以校为本,要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全体教师共同研究,达到解决问题,提高质量的目的。要使教学研究在学校取得“合法”地位,必须进行制度化建设。通过制度化建设,在学校形成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保证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发展。

②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学校要改变以往“家长式”的管理方式,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由教师、学生、学生家长、教育专家或社会知名人士共同组成的校务委员会以及以教师为主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同时,还可以建立民主协商对话制度、民主评议和竞争上岗制度、班主任联席会、家长会、学生代表会等,让广大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在学校改革和教学管理中发挥主人翁作用。

③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对教师工作的考查、考核、评价、评定是学校管理的日常性工作,它对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具有直接的导向、激励、控制作用。首先在考评内容和标准的制定上,要体现新课程的精神,反映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性质和角色转换的要求以及教学改革的方向。要坚决摈弃过去把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工作成绩的唯一标准的做法,而要把教师的教学研究、教改实验、创造性教学和校本课程开发以及师生关系引入考评的内容。其次在考评的组织实施上,要杜绝一切形式主义,努力使考评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的过程,从而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最后在考评结果的使用上,要防止片面化和绝对化,杜绝分数主义,要从教师专业成长的全过程来看待每次考评的成果,为教师建立成长档案袋,帮助教师全面了解自己,明确自己所处的成长阶段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34、如何建立“校本教研”制度?

以校为本,是新世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不进行教育研究的教师,就不可能真正尝到当教师的乐趣,并成为出色的教师。不进行教育研究的学校,就不可能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是学校教学研究的身体力行者。校长要为教师参加教研和培训提供条件支持,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师发展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充分发挥各级教研组织的作用;要建立教研激励机制,定期奖励教学研究成果,为教师和各级教研组织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排忧解难,为教师、教研人员和研究者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通过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促进学校的发展,促进教师的发展,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化组织。

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以校为本的研究,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教学专业人员的作用。教师要养成学习与反思的习惯,增强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以校为本的教研,更应特别强调教师集体的作用,教务处、教科室、教研组、备课组要认真组织好各类教研活动,要加强集体学习、集体备课和听评课活动,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合作,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分享经验。通过各类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和教研水平。

以校为本的教研,还要有宽松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要尊重和保护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重视教师的研究,充分肯定和承认教师的研究,释放教师的创造精神,特别是允许有不同的方法,引导和鼓励教师上出“自己的课”。要从教学和教师的需求出发,开展各种学术交流活动,通过专题教研、论文评比、优课评选等形式,为教师搭建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引导教师走上研究之路。学校还应积极创造条件,给教师提供外出学习、培训和参加教科研活动的机会,鼓励教师通过各种渠道接受新思想、新理念,学习新知识、新方法,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达到学校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

35、新课程关于评价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新课程关于评价的基本理念是发展性评价,即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促进课程不断发展。它具体包含三层含义: ①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

②评价提供的是强有力的信息和指导,旨在促进发展,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

③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个体的发展,并注重尊重个体的需要与差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

36、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

①评价内容——仍然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略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

②评价标准——仍然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性差异和个体化发展的价值; ③评价方法——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仍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与方法;

④评价主张——被评价者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 ⑤评价重心——仍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第二篇:新课改理论基础知识

新课改理论基础知识

(教师、教育后备干部、校长)考试复习用

1、课程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课程在教育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它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是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是教育思想价值的载体。具体来说,课程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在: ①课程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施工蓝图。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办一所学校首先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要规定相应的教学任务,这一切并不是凭空就能实现的,而是要通过制订课程目标,规定课程内容及课程结构,实施课程计划和标准等环节来实现。

②课程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在教学中,教师选择教学内容主要依据课程内容。教师备课,进行教学设计,选择教学方法,实施课程教学等,都必须根据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来进行,不能脱离这个根本。

③课程是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无论是间接的还是直接的,都要通过课程呈现。在学校中,学生以课程为基本的学习内容,为自己今后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④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课程结构决定学生的素质结构,课程设置合理与否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⑤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学校所有评价指标的建立都可依据课程来进行,学校可以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教育质量评估,提高教材开发和利用的水平。

2、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主要存在七大问题:

①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要求不能完全适应。②思想品德教育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③课程内容存在着“繁、难、偏、旧”的状况。

④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

⑤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

⑥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生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⑦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

3、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4、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有哪些?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可概括为“六个改变”: ①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②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的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③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④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⑤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勇,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⑥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5、为什么本次课程改革要将“教学大纲”改成“课程标准”?

本次课程改革中,将广大教师所熟悉的“教学大纲”改成了“课程标准”。这并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课程标准”与以前的“教学大纲”相比,区别在于:

①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国民素质;教学大纲着眼于内容规定。即: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教学大纲则关注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

②课程标准在关注知识和技能目标的同时,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教学大纲侧重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关注的是基本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若干教学建议。

③课程标准突破学科中心,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而教学大纲则以学科为中心。④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学,强调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而教学大纲则强调教师的教。

⑤课程标准更加关注人的发展过程,提出多元评价建议,评价不仅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重视学习过程和体验;而教学大纲则更多地关注学习的结果。⑥课程标准为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及学业评价留下了创造空间,即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而教学大纲不仅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作出清晰明确的规定,而且规定了知识点的具体要求及深度、难度指标,多数教学大纲还规定了详细的教学顺序,以及各部分内容的课时等,忽视了教师主动性和创造性作用的发挥。

6、课程标准与教材是怎样的关系?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第七条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第十二条指出: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第十三条指出:完善基础教育教材管理制度,实现教材的高质量和多样化。据此,可以看出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是: ①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和各部分的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体现。

②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是一个最低限度的基本要求,为编写多样化的教科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③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不同版本的教材有不同的编写体例、切入视觉、呈现方式、内容选择及图像系统。

④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性,课程标准可以通过教材不断检验来完善。

7、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特点?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以下五个特点:

①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

②突破学科中心,尽可能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应首先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功能。③改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④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操作性。⑤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是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一个重要区别,从而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体现并满足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创造了较好的环境。

8、如何理解并落实新课程中的三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融合于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落实课程的三维目标? ①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新教材特点,在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三维目标”的落实。②“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个有机整体,不是三项并列目标,不能将其硬性割裂分开。

③三维目标的落实是一个灵活创新求真的过程,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有序地落实。④受传统的习惯影响,教师尤其要强化“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层面上的目标意识。

9、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纲要》第二部分对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做了明确的阐述。①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②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③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④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10、新课程结构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纲要》明确要求课程设置必须“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既是本次课程结构调整的三条基本原则,又是新课程结构区别于现行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

11、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应如何理解并落实?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根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新课程结构包容了各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以及学生的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科目,同时通过课时比例调整,使其保持适当的比重关系。这是从课程方案层面体现出来的均衡性。在实践层面上落实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①首先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独特性和独特价值,它们在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上都能做出自己的贡献。

②其次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特殊性和局限性,没有一门课程能够包打天下,实现所有的课程目标。课程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是整体发挥课程功能,全面实现课程目标的必然要求。③再次要承认课程之间在教学任务上有轻重之分。各门课程要区别对待,但这种区别对待的目的正是使课程之间保持一种均衡,从而实现课程的整体优化。

12、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体现在哪里?

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的。它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加强学科的综合性。新课程结构重视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加强了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从而改变了现行课程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②设置综合课程。本次课程改革不仅开设了与分科课程相对应的综合课程,而且规定,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这也就是说,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在学校课程结构中所占的比重是随着学校教育层次的变化而变化的。

③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13、本次课程改革设置了哪些综合课程?

本次课程改革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的综合课程有: ①《品德与生活》(1~2年级); ②《品德与社会》(3~6年级); ③《科学》(3~6年级); ④《历史与社会》(7~9年级); ⑤《科学》(7~9年级); ⑥《艺术》(1~9年级); ⑦《体育与健康》(7~9年级)。

14、实施综合课程要注意哪些问题?

设置综合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特征,实施综合课程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①知识的琐碎化问题。在分科课程中,教师只需要处理某一学科领域中的问题;而在综合课程中,教师必须根据活动或任务的需要,选择许多学科领域中的知识并加以整合。这对习惯于传统分科教学的教师而言是很难适应的。经常出现的情况是把许多知识信息机械地甚至牵强地拼合起来,从而导致知识的琐碎化。②教师的知识和经验问题。成功地实施综合课程需要教师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如果教师缺乏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技能,就不可能将这些知识技能有效地整合起来,这样就很可能导致综合课程形同虚设。另外,如果教师本人从未体验过综合课程,那么他们实施综合课程的难度将更大,要帮助教师从理论到实践两方面认识和解决综合课程的诸多问题,提高教师对综合课程的理解和信任。③管理问题。要在教师的工作量计算、教学质量评估和学生学业考试上充分考试综合课程的特点,营造有利于实施综合课程的外部环境。

15、如何认识综合实践活动及其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如下特点:

①整体性。综合实践活动对任何主题的探究都必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必须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发展。②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③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因而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具有开放性。④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的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非根据预定目标的机械装配过程。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兴趣,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的集中表现。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不是为了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

⑤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

16、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有何意义?

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是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和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一个特色与亮点,也体现了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

17、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基于以下基本理念:

①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②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

③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和体验,谋求自我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

18、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研究性学习;②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③劳动与技术教育;④信息技术教育。

除以上指定领域以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级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相结合,也可以单独开设,但课程目标的指向是一致的。

19、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上应遵循哪些原则? 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需要遵循下列原则:

①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

②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

③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④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

⑤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这三大指定领域。

⑥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的整合起来。20、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指向主要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情感体验、意识态度、意志品质的培养,是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系统的基础知识传授不再作为追求的唯一或主要目标。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①获得亲身参与科学探索的积极体验;②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学会合作与分享;④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⑤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⑥激活知识储存,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21、研究性学习实施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般可分三个阶段,即选择课题、进行课题研究和结题,换种说法,即提出问题、分析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①进入问题情境阶段(选题)。本阶段首先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布置研究任务。这时,一般可以开设讲座、组织参观访问、进行信息交流活动、介绍已有的研究性学习案例等,目的在于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提供研究范围,诱发探究动机。

②实践体验阶段。本阶段中,学生实践、体验的内容包括:在开放情境中主动搜集和加工处理信息,小组合作与各种形式的人际交往、沟通,以科学态度解决实际问题,从一定角度认识环境、认识自我,形成记录了实践过程的文字、音像等多种形式的“作品”。教师则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一些方法指导和思路点拨,不失时机地发展和发扬学生的创意和其他闪光点。

③表达和交流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要将自己或小组经过实践、体验所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成果的表达方式要多样化,学生通过交流、研讨与同学们分享成果,这是研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交流、研讨中,学生要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也要敢于和善于申辩。

2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部分,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服从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同时更为注重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参与意识、公民责任感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它的基本目标是拓展知识,增长经验,增进学生的社会适应与创新能力;融入生活,获得感受,形成学生健康、进取的生活态度;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学生公民意识和责任感;使学生自觉服务社会,对他人、对社会富有爱心;让学生亲近、关爱自然,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学生自我了解,肯定自我价值,发展兴趣与专长。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一般有五个方面:①服务社区;②走进社会;③珍惜环境;④关爱他人;⑤善待自己。

23、新课程强调的教学观是什么? 新课程强调的教学理念主要有:

①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交流,是沟通,是对话;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是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是师生与教材的对话。

②教学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与方法。

③教学应是认知与情意的统一,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是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有机贯串于教学全过程。

④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24、如何认识并进行课堂教学对话? 教学对话是指教师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方式。

在教学中采取对话的形式最早可以追溯至苏格拉底,他主张“教育不是知者带动无知者,而是使师生共同寻找真理。这样,师生可以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正如雅斯贝斯所说“对话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所以说,对话是教学中交往的重要途径或形式。师生交往互动要求教师以真正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实现在课程生态环境下的与学生的“对话”,从而改变过去那种教师居高临下向学生“传话”的单向信息传递模式,让课堂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互动中创生出新的智慧来。在进行对话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它的对象不仅仅指对方,还指对方的观点;二是要尊重彼此的传统习俗或经历;三是言论、信仰和行动的自由;四是共同决定对话的形式和内容;五是关心具体的生活经验;六是通过具体行动(实践)验证。在对话中,师生都为教学活动所吸引,共同创设交往的情境,他们平等参与、真诚合作、积极创造共同成长的精神氛围。

25、新课程倡导怎样的学生观? 怎么看待学生,把学生看成什么样的人,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即学生观),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那么,新课程倡导哪些具体的学生观呢?(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教师应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应该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一位学生应充满信心; 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是在教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在教师指导下成长起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生活和命运是掌握在学校和教师的手里。学生是不是能生活得很有趣味,是不是能学得很好,是不是能健康成长,是不是幸福快乐,都和他们所在的学校和所遇到的教师有极大的关系。(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①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要还给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

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珍视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应成为我们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

③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所以,“应当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作为一个社会人,学生应该受到尊重、爱护;作为自然的人,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生理、心理上的特点,把“孩子看做孩子”。(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①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教师必须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他们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 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可代替和包办;

③学生在教育系统中既享有一定的法律权利并承担着一定的法律责任,也承担一定的伦理责任和享受特定的伦理权利,学校和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

26、如何理解课程的生成性? 生成性是指建构主义教学观主张的生活性和生长性,即教学是师生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教学生活之中,是师生发掘生命意义的生命活动过程,是以认识为主要活动方式的生命成长过程。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随着教学活动过程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27、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师生关系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

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着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树立教育民主思想;(二)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三)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新型的良好师生情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互相关爱的结果。它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它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是真善美的统一体。创造这种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尤其对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心,多帮助;(二)教师要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三)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拓展知识视野,强化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完善个性,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

28、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怎样转变?

①从教师与学生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与学生一道探索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②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情境中的问题不断地加以审视反思、研究,提出最贴切的改进意见;使之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发展。

③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就要求课程必须与教学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教师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为此,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的做法;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包括国家层次、地方层次、学校层次、课堂层次和学生层次,以及这些层次之间的关系;教师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学校、在课堂实施中不断增值、不断丰富、不断完善;教师要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新课程越来越需要教师具有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的课程的能力;教师要培养课程评价的能力,学会对各种教材进行评鉴,对课程实施的状况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定。④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动,重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在这种情况下,相应地,教师的角色也要求变革。教师的教育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了。教师不仅仅是学校的一员,而且是整个社区的一员,是整个社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的共建者。因此,教师的角色必须从仅仅是专业型教师、学校型教师,拓展为“社区型”教师。教师角色是开放型的,教师要特别注重利用社区资源来丰富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意义。

29、什么是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比学习方法高一个层次的概念,二者类似战略与战术的关系。学习方式不是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的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它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30、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它具有以下特征:①主动性;②独立性;③独特性;④体验性;⑤问题性。

31、什么叫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需要,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意义,从而产生内在学习动力,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技能,同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依据既定的学习内容或生活情境,根据学习需要,采用分工、交流、互助的方式,相互协作以获得知识、技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教师在教学中,创建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搜集与处理信息、试验、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国外有学者将探究性学习分为六种基本类型:实验性探究、逻辑推理任务、基于测量的研究、工程性设计、技术性设计、开放性的研究。

32、如何在课堂上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都必须通过激发学生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来实现。只有那些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与需要,给学生带来理智上的挑战,并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和活动机会的教学,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要改变过去事事包办,要么“满堂灌”,要么“满堂问”的教学方式,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能,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通过改变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3、面对新课程,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应如何重建? 重建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一方面要坚决改变传统的落后管理模式和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符合素质教育理念和体现新课程精神的新举措。当前,要特别强调和致力于:

①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新课程的推进完全是一个开放性的探索过程,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教师都是课程的建设者,都应当承担起探索、创新的职责,因此,必须加强教学研究。学校进行教学研究必须以校为本,要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全体教师共同研究,达到解决问题,提高质量的目的。要使教学研究在学校取得“合法”地位,必须进行制度化建设。通过制度化建设,在学校形成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保证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发展。②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学校要改变以往“家长式”的管理方式,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由教师、学生、学生家长、教育专家或社会知名人士共同组成的校务委员会以及以教师为主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同时,还可以建立民主协商对话制度、民主评议和竞争上岗制度、班主任联席会、家长会、学生代表会等,让广大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在学校改革和教学管理中发挥主人翁作用。

③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对教师工作的考查、考核、评价、评定是学校管理的日常性工作,它对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具有直接的导向、激励、控制作用。首先在考评内容和标准的制定上,要体现新课程的精神,反映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性质和角色转换的要求以及教学改革的方向。要坚决摈弃过去把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工作成绩的唯一标准的做法,而要把教师的教学研究、教改实验、创造性教学和校本课程开发以及师生关系引入考评的内容。其次在考评的组织实施上,要杜绝一切形式主义,努力使考评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的过程,从而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最后在考评结果的使用上,要防止片面化和绝对化,杜绝分数主义,要从教师专业成长的全过程来看待每次考评的成果,为教师建立成长档案袋,帮助教师全面了解自己,明确自己所处的成长阶段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34、如何建立“校本教研”制度?

以校为本,是新世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不进行教育研究的教师,就不可能真正尝到当教师的乐趣,并成为出色的教师。不进行教育研究的学校,就不可能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是学校教学研究的身体力行者。校长要为教师参加教研和培训提供条件支持,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师发展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充分发挥各级教研组织的作用;要建立教研激励机制,定期奖励教学研究成果,为教师和各级教研组织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排忧解难,为教师、教研人员和研究者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通过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促进学校的发展,促进教师的发展,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化组织。

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以校为本的研究,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教学专业人员的作用。教师要养成学习与反思的习惯,增强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以校为本的教研,更应特别强调教师集体的作用,教务处、教科室、教研组、备课组要认真组织好各类教研活动,要加强集体学习、集体备课和听评课活动,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合作,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分享经验。通过各类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和教研水平。

以校为本的教研,还要有宽松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要尊重和保护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重视教师的研究,充分肯定和承认教师的研究,释放教师的创造精神,特别是允许有不同的方法,引导和鼓励教师上出“自己的课”。要从教学和教师的需求出发,开展各种学术交流活动,通过专题教研、论文评比、优课评选等形式,为教师搭建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引导教师走上研究之路。学校还应积极创造条件,给教师提供外出学习、培训和参加教科研活动的机会,鼓励教师通过各种渠道接受新思想、新理念,学习新知识、新方法,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达到学校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

35、新课程关于评价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新课程关于评价的基本理念是发展性评价,即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促进课程不断发展。它具体包含三层含义: ①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

②评价提供的是强有力的信息和指导,旨在促进发展,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

③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个体的发展,并注重尊重个体的需要与差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

36、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

①评价内容——仍然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略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

②评价标准——仍然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性差异和个体化发展的价值; ③评价方法——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仍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与方法;

④评价主张——被评价者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 ⑤评价重心——仍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37、新课程的评价有何特点? 新课程的评价有如下特点:

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改革单一评价主体的现状,加强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学生及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即如何使评价对象最大程度地接受评价结果,而不是结果本身的正确性。

②评价内容多维化。即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还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心理素质、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等。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对个体发展的独特性的认可,发挥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增强学生的自信。

③评价过程的动态化。有机地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给予多次评价机会;鼓励将评价贯串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

④评价方式多样化。即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丰富评价和考试的方法,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38、课程实施评价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①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结合本次课程改革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多个层面,周期性地对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②以学校评价为基础,促进新课程的实施与发展。当机立断是课程实施的基本单位,为此,打破惟“升学率”论学校办学质量的传统做法,将课程的实施与发展和促进学校办学质量的发展相结合,从学校领导班子、制度与管理以及教学研究制度等方面建立促进学校发展的评价体系。

39、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新课程提出的发展性评价,其基本内涵表现为:

①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淡化原有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的需要。

②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体现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③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关注全人的发展,强调评价的民主化和人性化的发展。

④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

⑤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⑥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向多向。

⑦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40、如何运用成长记录袋对学生进行质性评价?

成长记录袋是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质性评价方法。成长记录袋,主要是指收集、记录学生自己、教师或同伴做出评价的有关材料,学生的作品、反思,还有其他相关的证据与材料等,以此来评价学生学习和进步的状况。运用成长记录袋是评价学生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反省能力及其最终发展水平的理想方式。成长记录袋的内容通常涵盖了一项任务从起始阶段到完成阶段的完整过程。成长记录袋的形成一般应包括明确目的、确定评价的内容、确定评价的对象在什么年级水平和技能水平、确定要收集的内容和收集的次数及频率、调动学生参与这几个步骤。成长记录袋的评分程序一般为:①向每一个人介绍成长记录袋;②制定、交流计划和保存、使用计划。整个形成过程通常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

41、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新在哪里?

课堂教学评价一直是教师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都是以“教师”为主,如教师的言语表达是否流畅、教师的板书设计是否合理、教师的情感投入是否具有感染力、教师的教学思路是否清晰,以及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结构合理、详略得当等等,主要关注教师的课堂表现,关注教师是怎么讲的。即使关注到学生的行为表现,也基本上被看作是教师“教”的回应,或者成为教师“教”的点缀。总的来说,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表现出“以教为主,学为教服务”的倾向。新课程指出,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为课堂教学评价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感情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等,即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及其过程等学生的行为表现,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即使关注教师的行为,也是关注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如教师如何组织并促进学生的讨论、教师如何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学习、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兴趣等,来评价教师课堂行为表现对学生的“学”的价值。因此,新课堂提出建立“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响亮口号。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能。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这一视角的转变对我国现行的课堂教学、教师教学行为及其相关的教学管理等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全新的启动。

42、按照新课程的要求,评价一堂课的主要标尺有哪些? 按照新课程的要求,评价一堂课的主要标尺有:

①是否体现了目标多维,即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目标的有机融合。

②是否能创造有利于学习的情境与氛围,激发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③是否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是否面向全体,全员参与。④是否体现了平等对话,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⑤是否能激活思维,引导学生发表不同意见。

⑥是否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结合学生的经验、体验,是否能联系社会实际、生产实际。⑦是否能适度向课外延伸,体现课内外结合。

⑧是否能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做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师讲得少,学生讲得多,动脑动手。

⑨是否能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学习,使每个学生各有所获。

43、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应遵循哪些原则? 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精神,中小学生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原则有以下6条。

①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的高尚道德品质、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健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②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充分发挥评价的促进发展的功能,使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教学发展与提高的过程。

③对学生、教师与学校评价的内容要多元,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既要重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也要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既要重视学校整体教学质量,也要重视在学校的课程管理、教学实施等管理环节中落实素质教育思想,形成生动、活泼、开放的教育氛围。评价标准既应注意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统一要求,也要关注个体差异以及对发展的不同需求,为学生、教师和学校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

④评价方法要多样,除考试或测验外,还要研究制定便于评价者普遍使用的科学、简便易行的评价办法,探索有利于引导学生、教师和学校进行积极的自评与他评的评价方法。

⑤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评价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使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⑥重视学生、教师和学校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使评价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44、中小学考试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作为评价的一种方法,在本次课程改革中,考试改革与评价改革相辅相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由于新课程评价倡导“立足过程”的发展性评价,考试改革无论从其功能和价值上,还是考试内容、考试方法以及对考试结果的处理方面,也都体现着相同的评价理念和工作思路,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在考试内容方面,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多考查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少考查记忆性的内容。如名词解释,计算速度,计算技巧方面的内容。考试命题应依据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现象。②在考试方式方面,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应用多种方法,打破惟纸笔测验的传统做法。试行统一考试多样化形式,并提供多次考试机会,给学生选择的权利。③在考试结果处理方面,要求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名。

④关于升学考试招生制度,倡导改变将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惟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应考虑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建议参考其他评价结果(如学校推荐性评语、特长、成长记录袋等),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考试结合起来。将毕业考试与升学考试分开,前者重在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水平,后者具有选拔的性质,逐步扩大高一级学校的招生自主权等。

45、新课程管理的趋势和特点是什么? 课程管理的趋势和特点是:

①课程权的逐步下放,并不意味着放松管理,相反管理的力度要加大,制订规章制度,分级管理,规范执行,科学指导。

②课程管理制度类型的整体走向——寻求平衡,趋于融合。③教育民主化是当前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课程管理民主化是教育民主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④课程管理规范化。课程管理规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课程管理的法制化及机构专门化。⑤课程管理弹性化。课程管理富有弹性,趋于灵活,是当前各国的特点和趋势。⑥课程管理社会化。

⑦课程管理改革愈来愈受重视。教育已成为社会发展战略中一颗最重要的棋子,具有基础性的、冲锋陷阵的作用。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是办学思想、人才培养的实体。因此,课程改革倍受重视。

46、什么是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47、如何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由于教材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以至于人们常常误认为教材就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甚至就是课程本身,所以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时候就自然联想到编教材、印教材和发教材。其次,这是对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的一种狭隘的理解,甚至是一种误解。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并不仅仅在于编写教材,或者说主要不是编写学生统一使用的、人手一本的教材,特别是有些地方及学校编写教材的条件还不够成熟,无论是人力、物力还不能达到要求。开发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可以从很多方面去考虑,如①强化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阵地建设、组织结构建设、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如实建好教育科研工作的平台;②学校可以根据师生的特点、教育资源、学校传统以及教育者的办学旨趣来确令学校自己独特的发展方向;③学校原来的有些活动课和选修课,特别是一些兴趣小组活动,本身就体现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是校本课程的表现形态,可以直接归入校本课程;④地方、学校的自然矿产资源等地理环境、历史古迹民风民俗等人文环境、社会团体机构等社会环境,都可以作为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资源开发。因此,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及家长、社会的力量,开发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途径还是很多的。

48、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一般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有七个方面的基本途径: ①开展当代社会调查,不断地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以便确定或揭示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所给与的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②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为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知识与技能、生活经验与教学经验、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各种课程素材。

③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和各种活动场馆、专用教室等的合理建设和使用。

④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了解他们已经具备或尚需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以此确定编制课程教学计划的依据。

⑤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各种机构、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人才资源,不但可以而且应该加以利用,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利用这些资源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聘请各领域的专家或有一技之长的人担任校外辅导员,组织参观、游览、社区服务、公益劳动;建立各种实践基地、教育基地等。⑥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比如校际之间对各自的资源进行登记整理,然后以一定的形式建立资源数据库,并建立方便管理、查阅、使用的共享机制,以达到校际之间课程资源互补效应和增量效应。类似的共享方式可以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校之间进行,还可以学校与各种社会公益机构,如图书馆、少年宫、博物馆、科技馆之间进行。⑦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教师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同时也要积极参与网络资源的建设,运用网络技术贡献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成果,使之成为网络资源的一部分,与广大同行交流和分享;另一方面,还要鼓励学生学会合理选择和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从而增加和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经验。

49、如何做好课程改革的支持保障工作?

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体现民主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建立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平等对话的有效机制,积极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扩大社会各界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表意见的机会,引导公众关心和支持课程改革,从而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有利的社会支持。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要求,各地在开展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过程中,应注意从教育内部和社会等多方面做好支持保障工作。①把课程改革作为政府行为来对待,而不仅仅是教育部门内部的事情,要成立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课程改革领导小组。

②设立课程改革专项经费,并提供政策方面的保障。

③建立对教师新课程的分级培训制度,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和培训。

④各级教研机构、师范校院都要把研究、指导、推进课程改革作为主要职能,加强对学校实施新课程的指导。⑤利用多种宣传手段,积极争取家长和社会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充分发挥社区各方面的教育资源,形成教育资源的合力和优势,为课程改革提供广泛的社会支持。50、面对新课程,教师应做好哪些准备?

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以崇高的使命感和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其中,并从各个方面做好准备。①思想观念上的准备 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及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课改的文件,了解课程改革的背景、意义、内容和实施要求,深刻领会课程改革的目的、意义,切实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树立新的课程观、学生观、教学观及评价观,增强实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使命感和自觉性。②业务素质上的准备 认真学习、研读学科“课程标准”、国标本教材以及课程专家的论著、文章,研究与新课标、新教材、学生特点相适应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提高开发新课程、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③工作方式和方法上的准备

要更加重视教师间、师生间、教师与家长间的合作与交流;要高度重视在教学工作中的自我反思、自我完善,大力倡导“反思型”教学;要积极投身于新课程的教研工作,积极参与校本教研,做“研究型”“专家型”“学者型”教师。

第三篇:新课改理论基础知识.and 教师招聘知识点

新课程理论基础知识20条

l、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其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酝酿准备阶段(1999年-2001年6月,制订了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个学科计49种教科书);(2)试点实验阶段(2001年9月,38个实验区,高中2003年秋进入);(3)全面推广阶段(2004年与2005年全面展开)。

2、新课程的特点可归纳为六个创新之处:(1)课程目标的创新,每门学科的目标至少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2)课程结构的创新,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3)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4)教学的创新,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5)课程评价的创新,提出了发展性的评价观,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教师的成长。(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3、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

4、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1)倡导全人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承与技能训练的倾向。(2)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3)体现新时代的价值观。新课程的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5、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系的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三个原则。

6、新课程的结构有了调整:(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高中课程设置应体现层次性、多样性、选择性。(2)逐步走向课程综合化。一是学科领域的综合化;二是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3)适当减少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将10%—12%的课时量给予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并行的类型结构。

7、新课程的教学策略:(1)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2)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3)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4)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

8、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与互惠性。

9、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改变过去的那种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10、新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求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要以促进发展为核心,发挥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反馈、激励等功能。要求评价内容标准要体现多样化、多维化。

11、新课程的管理政策:(1)构建“三级课程”的管理框架(国家、地方、学校)。(2)开辟“自下而上”的课程管理渠道。提倡一种以“自上而下”为主、以“自下而上”为辅助的课程管理方式。(3)采取“抓大放小”的原则。

12、教师要成为课程的执行者、设计者、创造者。

13、新课程突出学习方式的变革,切实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

15、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16、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7、新课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18、新型的师生关系——平等、理解、双向。建立的途径——师生间的双向交流。

19、改变原有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20、教学活动设计要求:(1)教学目标的多重性,不仅是知识与技能,而且还有过程与方法,还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教学资源的构建性,要求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与建议,重新组织课程资源:(3)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即要考虑到教学过程中有创新的成分,不可预见的成分;(4)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提倡求疑、创新。新课改基础知识

1. 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基础性原则、全面性原则、科学性原则、选择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时代性原则等。

2. 新课程结构特点: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课程设置共有语言与文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每个学习领域设置若干课程价值相近的科目,科目设置有语文、外语、数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每个科目的课程内容由若干模块组成,分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

3. 高中化学包括2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6个选修模块分别为: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4. 学生在学习必修模块时,应达到以下要求。

① 学习常见的化学物质,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结构,知道化学反应的一般原理,了解它们在生产、生活和化学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② 学习必要的化学实验技能,体验和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与方法,认识实验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③ 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初步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5.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和教学行为应有重大的变化。

① 变单纯传授知识为在传授知识过程中重视能力培养。② 变单纯抓智育为德智体全面发展 ③ 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中心 ④ 变平均发展为因材施教,发展个性 ⑤ 变重教法轻学法为教法学法同步改革

6.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

7. 转变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8. 学生在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观察记录现象、进行数据处理、获得实验结论的过程中,不仅能获取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探究能力,还能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新课改理论基础知识

50、面对新课程,教师应做好哪些准备?

①思想观念上的准备。认真学习有关课改的文件,了解课程改革的背景、意义、内容和实施要求,深刻领会课程改革的目的、意义,切实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树立新的课程观、学生观、教学观及评价观,增强实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使命感和自觉性。

②业务素质上的准备。认真学习、研读学科“课程标准”、国标本教材以及课程专家的论著、文章,研究与新课标、新教材、学生特点相适应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提高开发新课程、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③工作方式和方法上的准备。要更加重视教师间、师生间、教师与家长间的合作与交流;要高度重视在

教学工作中的自我反思、自我完善,大力倡导“反思型”教学;要积极投身于新课程的教研工作,积极参与校本教研,做“研究型”“专家型”“学者型”教师。

3、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7、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特点?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以下五个特点:①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②突破学科中心,尽可能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应首先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功能。③改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④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操作性。⑤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是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一个重要区别,从而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体现并满足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创造了较好的环境。

8、如何理解并落实新课程中的三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融合于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落实课程的三维目标?①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新教材特点,在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三维目标”的落实。②“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个有机整体,不是三项并列目标,不能将其硬性割裂分开。③三维目标的落实是一个灵活创新求真的过程,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有序地落实。④受传统的习惯影响,教师尤其要强化“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层面上的目标意识。20、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指向主要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情感体验、意识态度、意志品质的培养,是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系统的基础知识传授不再作为追求的唯一或主要目标。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①获得亲身参与科学探索的积极体验;②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学会合作与分享;④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⑤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⑥激活知识储存,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28、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怎样转变?

①从教师与学生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与学生一道探索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②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情境中的问题不断地加以审视反思、研究,提出最贴切的改进意见;使之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发展。③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就要求课程必须与教学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教师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为此,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的做法;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包括国家层次、地方层次、学校层次、课堂层次和学生层次,以及这些层次之间的关系;教师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学校、在课堂实施中不断增值、不断丰富、不断完善;教师要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新课程越来越需要教师具有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的课程的能力;教师要培养课程评价的能力,学会对各种教材进行评鉴,对课程实施的状况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定。④从学校与社

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动,重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在这种情况下,相应地,教师的角色也要求变革。教师的教育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了。教师不仅仅是学校的一员,而且是整个社区的一员,是整个社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的共建者。因此,教师的角色必须从仅仅是专业型教师、学校型教师,拓展为“社区型”教师。教师角色是开放型的,教师要特别注重利用社区资源来丰富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意义。

1、课程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课程在教育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它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是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是教育思想价值的载体。具体来说,课程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在:①课程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施工蓝图。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办一所学校首先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要规定相应的教学任务,这一切并不是凭空就能实现的,而是要通过制订课程目标,规定课程内容及课程结构,实施课程计划和标准等环节来实现。②课程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在教学中,教师选择教学内容主要依据课程内容。教师备课,进行教学设计,选择教学方法,实施课程教学等,都必须根据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来进行,不能脱离这个根本。③课程是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无论是间接的还是直接的,都要通过课程呈现。在学校中,学生以课程为基本的学习内容,为自己今后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④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课程结构决定学生的素质结构,课程设置合理与否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⑤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学校所有评价指标的建立都可依据课程来进行,学校可以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教育质量评估,提高教材开发和利用的水平。

2、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主要存在七大问题:①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要求不能完全适应。②思想品德教育针对性、实效性不强。③课程内容存在着“繁、难、偏、旧”的状况。④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⑤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⑥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生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⑦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

4、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有哪些?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可概括为“六个改变”:①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②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的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③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④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⑤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勇,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⑥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收,国家、社会、家庭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2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23、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上的广延性;(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

24、教师的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

25、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

26、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从根本上说,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

27、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28、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心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29、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起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包办代替。

30、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

二、心理学

5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52、心理过程:(”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

53、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动力(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54、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心理的实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映象。

55、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

56、意识是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意识的基本特性:自觉的目的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以第二信号系统为主的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性。

57、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58、需要的种类:(1)根据起源分:生理需要、社会需要;(2)根据对象分: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5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也称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60、动机产生的条件: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刺激诱因。6l、兴趣是指个体积极认识、探究事物、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

62、兴趣的品质特性:倾向性(又称指向性)、广博性、稳定性(又称持久性)、效能性。

63、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4)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6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65、成就结构理论认为:有三种现实的课堂结构:合作型、竞争型、个别化型。合作型目标结构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66、成败归因理论认为,学生常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四个方面: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

67、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是成就动机理论。

68、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整合。69、生物钟现象:人体内的一切物理变化和化学都是有节律的,这些节律性的变化就是所谓的“生物钟”的机制。

70、知觉的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71、注意的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心理活动的组织特性。

72、注意的种类: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

7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的间接、概括的反映。间接性与概括性是思维的两大基本特征。

74、思维的种类:(1)根据凭借物与思维形态划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2)根据是否遵循逻辑规则分:非形式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3)根据指向性和答案不同分:集中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75、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76、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77、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1)提出问题(发现矛盾的过程)。(2)明确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3)提出假设(以假设形式找到解决问题方案)。(4)检验假设(通过理论和实践形式检验假设)。

78、启发是从其它事物能够看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对解决问题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

79、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心理倾向亢又称心向。

80、迁移是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对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影响。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促进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是正迁移,如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反之为负迁移。

第四篇:新课改理论

1、课程改革宗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贯穿其中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其基本理念有: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时代需要,促进高中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加强高中课程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学生生活的关系;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发展高中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创建富有个性的课程制度和学校文化。

2、与以往课程比较,最核心的转变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其最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转变。

3、新课程的突出变化:⑴课程功能发生了转变。⑵课程结构发生了转变⑶内容变化⑷设置⑸课程实施发生了变化⑹课程评价方面发生了变化

4、新课程机构:学习领域、学科科目、模块。

5、新课程主要特点:

⑴体现基础性,强调课程统整。⑵体现选择性,突出多样化⑶体现均衡性,重视艺术类和技术类课程

6、新课程机构的价值取向:⑴重视课程实质结构的变革,加强艺术课程和技术课程⑵ 整体关注课程结构的调整,力求学科结构的新突破⑶加强课程的选择性,真正促进学生的多样化发展⑷体现基础性,加强课程整合

7、课程结构变化

⑴课程结构由三个层次构成⑵提供多样化的选修课程,要求富有弹性⑶实行学分管理⑷体现模块课程特点,课程时间安排相对集中

8、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特征⑴高中新课程标准最突出的特征是,规定了未来国民素质的目标要求⑵确定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将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在课程标准之中⑶突破学科中心,精选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⑷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⑸评价建议具有更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建议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⑹统一目标要求,弹性指导

9、新课程内容选择和编制的基本原则

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

10、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活动(6学分)

11、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包括:确定课题、制定计划、搜集资料、总结整理、交流评价五个阶段

12、教师在新课程实践中应遵循的几点1)要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和主动发展.它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并把个性差异作为一种宝贵智力资源2)要强调与学生生活世界的紧密结合3)要注重陶冶学生的人格境界4)要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总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必须要致力于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与全面落实,而不能仅仅是关注于“知识”或“能力”等单维目标的实现

13、新课程中一节好课的标准1)有效的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2)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的过程3)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时间以及空间上的保障4)使学习者形成对峙是真正的理解5)必须关注学习者对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反思 6)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14、新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1)良好的班级气氛:营造积极正向,温暖和谐的班级学习团体2)丰富的学习机会:有效运用教学时间,教学管理井然有序3)妥善的课程安排:班级各项教学活依据课程纲要与教学目标设立4)明确的学习重点:提示学习目标与学习方向,让学生有充分准备5)扎实的学习内容:内容充实完整、说明条理清晰,让学生易懂易记6)智慧的教学对话:教师提问精要、创意,学生举一反三,师生同成长7)充分的练习应用:足够练习机会,及时改正反馈,让学生积极学习8)高度的支架支持:教师适时提供引导多样协助,让学生积极学习9)学习策略的教导:教师以身作则教示学习策略让学生主动自发10)协同合作的学习:学生成对成组,学习相互协助,建构精熟与理解11)目标为本的评量:正是非正式评量考察学生朝向目标进步的情况12)教师的适度期望:教师依教学目标设定学生适切的学习进步的期望

15、新课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1)高中教学首先要处理好教学实施中各个学习领域中的模块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场地、设备等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2)模块背景下,教学内容以模块为整体,教师要结合整个模块整体把握,设计模块的教学实施。要深入理解各模块的主题,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主题开展,避免学习过程过于发散,导致主题的迷失3)在高中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

决问题的能力2)在考试方面,维目标的有机统一4)以教学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应用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多种方法,打破唯纸笔测验的式的转变,引导学生自主学传统做法3)在考试结果处理习,合作交流,提高分析和解方面,要求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决问题的能力5)指导学生选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课也是教学实施的重要内容 按考试成绩排名4)关于升学

16、新课程评价改革的主要特考试与招生制度,倡导改变将点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分数简单相加做唯一录取标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2)准的做法,应考虑学生综合素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质的发展,建议参考学生综合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3)素质评价结果,逐步扩大

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4)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5)注重过程,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中心的转移

17、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评价在评价理念上1)要由过去只关注认知领域单维目标的实现,转变到关注“三维”课程目标的整体落实上来2)要把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由只注重教师的行为表现,转变到充分关注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上来。在评价内容上1)在教学要求上不能忽视基础性2)教学设计要保证课堂模块的整体性3)强调关注学生的差异性4)强调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知识的自主建构5)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与动态生成性

18、教师评价改革的重点1)打破唯“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2)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评价制度3)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19、学生评价改革的重点1)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2)注重课程评价方式的灵活性、开放性和多元化3)考试只是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一种方式,要将考试和其他评价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的发展状况 20、学生课堂表现评价的原则1)课堂表现评价首先要关注的是学生的学2)课堂表现评价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3)具体背景性。每一个课堂都是独一无二的4)小组合作评价是课堂表现评价的有效方式5)教师不能仅凭学生在某一课堂中的表现,就对其下结论

21、考试改革的重点体现1)在考试内容方面,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

第五篇:新课改理论学习心得

新课程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即将走进千万师生的真实生活。为了完成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让自己不被历史的潮流淘汰,我们这些基础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我们工龄较长教师,必须转变旧有的教育教学观念,改变传统陈旧的教学方法,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做个永远的“新”教师。

新课程把“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核心理念和最高宗旨。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以“一切为了学生”为出发点,教师围着学生转,教为学服务,“以学论教”。教学不再是忠实而有效传递和执行课程的过程,而是创生与开发课程的过程,是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是学生发现、提出、分析、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交流、合作学习、收集和处理新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过程。

走进新课程,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新一轮课程改革决不仅仅是换一套教科书,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是一场涉及到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日常学校管理等全方位的变革。在这种大变革的背景下,教师必须努力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当然,至关重要的是学习现代教育新理念。数学教育提倡在情境中解决 问题,教师要学会创设情境,把教科书里的知识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新教材与现行教材相比,最大的变化是知识的呈现方式多样,而且有可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强调思维的多层次、多角度,答案不惟一而有开放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这对教师的挑战也是不言而喻的。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应试教育和旧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教师一般采用的是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讲课追求讲深讲透,一步到位。对精讲多练的理解也有所偏差,认为精讲多练就是把公式、定理告诉给学生,然后相对于公式、定理的应用,编拟出很多题目要求学生做,大搞题海战术,从而使学生理解为学数学就是做题,而做题就是如何套用公式、定理。学生学到的不是数学,而只是解题技巧。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几千年来,教师只是传道者,传统教育认为教师就是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因而以前大家都说:“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学高为师”,但现在这些观念都受到了挑战!不是吗?有的“学富五车”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就是比不上文凭不如自己的老师;有的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走出校门却比不上“差生”。这是因为现代科学知识量多而且发展快,教师要想在短短几年的学校教育中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是不可能的;况且现在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他们可以看书、看报、看电视,甚至上网聊天下载信息,“打开窗户看世界”,教师作为学生惟一知识源的地位已经动摇了,学生不再只囿于课堂。所以现代教师不能再把知识的传授作为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

者、激发者、辅导者、合作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上,做到“授之以渔”。这就是要求我们教师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去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

数学新教材的最大特点是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为主线,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我们要充分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从实际出发,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过去教师们认为自己的任务只是教书育人,把书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规范好学生的行为,就是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就是一名好老师,学生考试 成绩好,行为规范好,就是好学生。教育科研被认为是“教育专家”的事情,不主动参与,不愿参与,甚至不想参与,造成教育与研究的脱节,这些皆是片面的错误的做法。今天看来,那种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老是“重复昨天的故事”,凭自己固有的经验办事,虽然工作起来“轻松无忧”,但缺乏一定的理论指导,却完全是“事倍功半”,等着“专家们”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简单机械地照搬运用确实是不行了。站在教育第一线的基础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我们青年教师更应该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行动研究”,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与教育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由“教书匠”成为“教育家”。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传统教学中,教学与课程是彼此分离的。教师就是按教科书、教学 参考 书、考试试卷和标准答案去教,离开了教科书,不知道教什么;离开了参考,不知道怎么样上课;离开了练习册和习题,不知道怎样去检测学生。教学与课程的分离,使教师缺乏自主与创新。但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体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新课程中发挥主体性作用,既是课程实施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对来来说,数学课需要更多的学习和认识才能够学的更好,这是我一直以来都在不断的前进中得到的认识。数学教学的好坏和考试成绩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因为数学成绩在考试中占着很大的比例,相信大家都知道。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重点改革。由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进行学习而导致课堂教学进度放慢,但是,我认为表面上看上去进度慢了。教学任务似乎没有很好地按时完成,但从学生的学习的实际效果来看,这种“慢”还是有效果的。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了很好的爱护,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进取精神以及合作精

神都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和增强。以前那种老师只顾讲解,不管学生有没有自己的体会和感悟,有没有学习的兴趣和进取心,教学进度虽然掌握得很好,但教学的实际效果是可以想见的。从现在实施课改的课堂教学实际来看,由过去那种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的时间和进度确实不像由老师“满堂灌”那么好控制,因为学生的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是动态多变的。但毕竟课堂教学是应该有一个时间观念和安排的。过去那种完全由老师牵着学生走的教学方式在许多教师的头脑里还是比较根深蒂固的。所以,一当学生放开了思维,而又没有很好地控制好时间,教学进度较为缓慢的时候,这种“积习”就不免抬起头来。老师并不是不能“讲”,关键是要讲得精彩,讲得恰是时候。那种以牺牲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代价的“讲”是不合乎新课改精神的。现在有很多教师还是经常采取老师先设计好问题,提出来让学生分小组去讨论这种方法。虽然这样可以使得学生直奔教材的重难点而去,既解决了主要问题,又节省了许多时间。我认为老用这种方法用新课标的精神去衡量有些不妥。人们常说能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还重要。如果长期都是老师先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去展开讨论,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一种惰性和依赖性。按照新课标精神,既要符合新课标课标精神,又要切实可行。

过程与结果相结合。我们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评价。对于学生的平时的课外作业、综合性学习等数学实践活动情况,要记载下来作为同学的学习情况的记录。这些记录在期末评价当中要在学生的成绩报告单上由具体描述。

描述和成绩相结合。以前学生学习的结果只是单一的考试成绩现在,我们要把学生平时的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和过程等情况作出描述,同考试成绩一道,记入学生的学习情况档案。

学校与家长相结合。家长对孩子在家的学习和表现应该是有所了解的。让家长参与学生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也是一个促进。

学习好新课程的要领,是我们每个老师的义务,也是对每个学生的责任。只有学习透彻了,才能做一个真真正正的好教师。

下载新课改理论基础知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课改理论基础知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改理论学习心得

    新课改理论学习心得 永安小学钱九宏 我国正面临着一场轰轰烈烈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过学习,我对新课程有了一定的理解: 首先,新课程它打破了传统教育原有的单一、教条的教学模......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

    社区理论基础知识

    社区理论基础知识 (一) 一、什么是社区?它由哪些要素构成?社区的类型有哪些? 社区一词源于拉丁语,意思是共同的东西和亲密伙伴的关系。最早将社区一词做为一个专有名词提出的......

    社区理论基础知识

    社区理论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社区?它由哪些要素构成?社区的类型有哪些? 社区一词源于拉丁语,意思是共同的东西和亲密伙伴的关系。最早将社区一词做为一个专有名词提出的是德国社会......

    党基础知识理论

    党的基础知识理论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3、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学习新课改理论心得体会

    学习新课改理论心得体会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西湖乡城北小学 康亦农 开学初,学校组织我们学习新课标,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课改的必要性、急迫性,初步了解了课改的一些......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范文模版]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党建及党风廉政建设理论基础知识

    党建及党风廉政建设理论基础知识(1)党务基本知识1.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什么?答:群众路线。2.教育实践活动应着力抓好哪几个环节?答:一是学习教育、听取意见;二是查摆问题、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