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诗词与科学
诗词与科学 南湖创业学校 穆菲
摘要:本文是围绕诗词与科学的关系而展开的探讨。首先,论述了文化,文化就是以“文”化人,以“人”化物;其次,论述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各自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再次,论述了人文文化在知识形态层面上和科学文化互异、互补、互动;接着,在上述基础上,论述了作为人文文化“主脉”的诗词,有它三个特点:精、美、民族文字语言特性的结晶,而且论述了由此三个特点导出的三个特点:最富于高品位的情感,最富于人生感悟的哲理,最富于能延拓的内涵。从而,本文最后简扼地强调了诗教。关键词:诗词;文化;科学;人文;民族;诗教
诗词是文化,是典型的人文文化,科学也是文化,但是是大不相同的两类文化;然而,形异而实通,形疏而实亲,各以其特殊性而独立存在,又以其共同性而彼此相依。了解此一关系,于诗词,于科学,大有裨益。
文化,对于“人”之所以为人,对人类社会之所以为人类社会,具有根本性的作用。大自然创造了人、人类社会,人、人类社会创造了文明、文化,而且,人、人类社会在创造文明、文化的过程中,也被文明、文化所创造了出来。“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既包含了人、人类社会创造了文明、文化,又包含了文明、文化创造了人、人类社会。此即,人、人类社会以大自然作为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又以文明、文化作为自己生存与发展的手段与方式。文化,因它的产生,人类从动物群居演化成人类社会,人从动物人演化成社会人;因它的进步,人、人类社会从野蛮进步为文明;因它的提升,人、人类社会从低级文明提升为高级文明。众所周知,生物界因基因的遗传而延续,因基因的变异而演化;那么,人、人类社会因文化的传承而延续,因文化的创新而发展。如果讲,人的自然基因是大自然在创造人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人的先天基因或遗传基因;那么,文化就可以认为是大自然在创造人类社会的过程并受文化自己的不断反作用中逐渐形成的人类社会的“基因”,也就是“人”成为真正的人的后天“基因”或文化“基因”。没有文化,就没有人类社会,就没有真正的人;没有文化,也就没有人、人类社会的文明。胡锦涛同志2006年11月在全国文联、作协代表大会上讲得十分深刻:“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镌刻着文化进步的烙印。”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都会过去,都会成为历史,沉淀而结晶出来的就是文化,物质层面上的文化或精神层面上的文化,规章制度层面上的文化或风俗习惯层面上的文化,硬实力层面上的文化或软实力层面上的文化,科学文化或人文文化,而且影响至为深远而永垂不朽的是精神文化与文化精神,而这同人文密不可分。迄今为止,人类还不知道,除了人类以外,还有哪种生物还有文化,还有由文化焕射出的伟大的精神光芒!
一、正因为人、人类社会有了文化,有了镌刻着文化的文明,既创造了文化、文明,又被文化、文明所创造,从而人就是在文化熏陶、传承与发展中,即在自然基因上,在文化“基因”作用下成为人的,有着高超而复杂的精神与思想境界,有着强大而睿智的思维与实践能力,不仅有着先天本能的能力,而且有着后天自觉的能力,人就成为异于其他生物的“万物之灵”。1.1文化的本质就是人化,就是以“文”化人,以人化物,让“人”成为真正的人,让群居成为社会而且是“人类社会”。以“文”化人,主要依靠人文文化;以人化物,主要依靠科学文化。人生在世,要生存下去,要发展起来,就不能不同外在世界、物质世界打交道,不能不认识、不掌握这一世界的实际,不能不遵循大自然本身的规律,即不能不顺其自然地“制天命而用之”;这就有了科学文化,科学文化具有强烈的工具理性。人生在世,不仅要生存,而且要成为真正的“人”来发展,就不能不同内在世界、精神世界打交道,不能不了解、不感受、不体悟、不符合这一世界的实际,不能不遵循人类社会所形成的基本的道德伦理,即不能不顺乎人性地追求人的终极关怀;这就有了人文文化,人文文化具有强烈的价值理性。归根结底,科学文化主要是解决客观世界“确实是什么”的问题,人文文化主要是解决主观世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科学文化是“立世之基”、“文明之源”,没有科学文化,人类社会必然愚昧、野蛮,必为大自然所淘汰,人类无法立世。人文文化是“为人之本”、“文明之础”,没有人文文化,人类社会必然荒唐、卑鄙,文明必然崩溃,人类必将走向自我“异化”、自我毁灭。显然,从“以人为本”而言,价值理性处于本体性地位,工具理性处于工具性地位,本体性统率工具性,工具性支撑本体性;本体性是主体,工具性是躯体;两者不仅不可缺一,而且不可分割。
1.2两者为什么不可分割?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同源于人的实践,共生于人的大脑,都产于大脑对实践的反映及其对此反映的加工,皆来自于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结合与统一的经验与总结。显然,不仅科学文化反映客观世界及其真实性、唯一性,即承认客观实际,提炼客观实际本质,探索客观世界的规律,人文文化又何尝不如此?同样,不仅人文文化反映精神世界及其感悟性、多样性,满足精神世界追求,科学文化又何尝不如此!作为相应科学学科最基础是它的公理,是几条“不言而喻”、“不证而明”的事实;“不证而明”就是无法证明,就是人的直觉感悟,就是人文文化!科学的论述为什么在不断发展,正是因为原来的论述反映的是人的大脑对人在该领域的实践反映及对此反映的加工,显然,这一论述的反映会有局限性,没有真实地全面地动态地反映该领域的客观实际;因此,科学探索到的真理永远是相对的,绝对真理只可以逐步逼近,但绝不可能达到。还有十分重要的一点,我赞成杜维明先生2010年6月21日在浙江大学“求是大讲堂”所做的《人文教育与大学灵魂》演讲中这一论点:“哈佛的校训是‘真理’。有些真理是我们可以把握的,但是有些真理我们却没有办法通过一般科学实证掌握,即就是人文领域的真理。”接着,他生动而深刻地指出:“人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的终极关怀是什么?一般人认为,这些好像都是一些没有答案、甚至是虚无缥缈的问题。从事科学研究,从事知识探讨,不需要知道这些事情。但是,那些真正在科学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国家,并没有这样去思考问题。”他接着提供了这方面的范例。是的,科学文化就是实证科学,解决的是“确实是什么”的问题,但解决不了“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我想,这就是杜维明先生在演讲中所指出的,“实证科学有其偏颇之处,也有其解决不了的问题”。孙中山先生早就讲过类似的话:“佛学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中华儿女》,2003年7期,总194期,第82面)哲学,哲学是地道的人文文化。其实,我国优秀的传统哲理,早已认识到这一方面的问题。《荆门•楚简》明确指出:“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宋代程颐讲得更明白了:“道,一也。岂人道自是一道,天道自是一道?”人道就是天道的反映,人类社会的基本伦理道德就是大自然规律在人类社会的反映,人、人类社会要生存与发展下去,势必自觉或本能地遵循由大自然规律所迫使人类社会形成的基本的伦理道德。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讲得多么透彻:“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的复活,是人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实现了的人本主义。”可以认为,人的遗传基因或先天基因是“自然界实现了的人本主义”,使“人”成为人具备了“可能性”,而文化这个社会“基因”或后天“基因”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使“人”成为人的“可能性”具备了“现实性”。当然,科学文化不等于天道,人文文化不等于人道,但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及其相互的关系基本上反映了天道与人道、大自然规律与社会伦理道德及其相互的关系。
二、人文文化是与科学文化在实践层面上,是同源、共生、互通的,在知识形态层面上,是互异、互补、互动的,在精神层面上,是有着共同追求、各有侧重的。诗词是典型的人文文化,当然也必然如此。
2.1人文文化对科学文化而言,既然同源共生,则势必互通。首先,承认客观实际,这是立足之基。伟大的人文作品不会歪曲客观实际。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前人对“紫”字多有批评,日照瀑布应是五彩缤纷,何能有“紫”?!但物理学证明,当水珠尺寸小到近于紫光波长时,会产生漫射,呈现“紫”色。韦应物《滁州西涧》中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一般都会认为船应顺流而纵置,但在水急之时,依据水动力学理论,船确实是横置而非纵置。至于传为佳话的高适“半”字师一事,更体现了诗人的严谨。高适一个秋夜在杭州清风岭一寺庙度过,诗兴大作,在壁题诗,有句“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角竹房”;后来认识到月落则潮退,钱塘江不是一江水,而是半江水,待到后至此寺庙,欲改“一”为“半”时,见已为人所改,传说是骆宾王所改。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多么慷慨、悲壮、激昂!八百里,指健壮的牛,《世语新说•汰侈》:“王君夫有牛,名八百里驳。”此处语涉双关,兼指兵营分布之广。五十弦,《史记•封禅记》:“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八百里,五十弦,均系实语,而无艺术夸张。当然,恰当的艺术夸张,往往在人的心灵深处,更能反映实际的本质,更能激起人们的情感。然而,好的作品,如李煜的词,大多为如实的而极富感情的“白描”。
2.2提炼客观实际本质。艺术讲究不能不像,不能全像,不像就走样,全像就无艺。这就是要神似,抓住关键,揭示本质;不要只追形似,不分主次,照画葫芦。神似用数学“拓扑学”的话讲,就是要找出事物的“特征不变量”。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这一千古名句,揭示了愁的深广而难穷。明代王越有两句诗,“自笑年来常送客,不知身是未归人”,淡淡写来,但言中有无限思乡之念。近代连横《台南》一诗,更值得一读:“文物台南是我乡,归来何处问行藏。奇愁缱绻惊江柳,大泪滂沱哭海桑。卅载弟兄犹异宅,一家儿女各地方。夜深细共荆妻语,青史青山尚未忘。”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澎湖等割让给日本。连横率全家到大陆,此后多次往来于海峡两岸,1925年至台时赋此诗。首联指明台湾是家,但现已无家可归,颔联以艺术夸张笔法表达内心的激愤与沉痛,颈联完全以写实的笔法,承颔联,从大的、虚的层面转到小的、实的家庭层面。30年,还要有多少年延续下去?!一家,还有多少家也如此这样!尾联收得好,点到诗人要讲的核心、本质,“青史青山尚未忘”,这是伟大的民族气节!我想,这也是2005年连战先生具有历史意义的大陆“破冰之旅”的文化“基因”所起的作用吧!
2.3探索客观实际的规律。杰出的人才不能不问事情的来龙去脉,伟大的文艺家不能不思考所见现象背后的规律。屈原的《天问》当然是最典型的案例,辛弃疾的《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也十分典型。杜甫《赠卫八处士》中的“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揭示的确系人生的实际变化情况。而苏轼所写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描写的就是江南夏季暴阵雨的典型过程:“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明代彭述先《无题》一诗,早已想到地球不大,鹏飞万里,地球人在地球,犹如鸟在笼中:“鹏飞万里去,回顾江山小。谁知天外人,犹叹笼中鸟。”朱熹《观书有感》的名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源头活水,渠水就不可能清,这是哲理。苏轼《题西林寺壁》的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局者迷,旁观者醒,这也是哲理。唐代张文姬《沙上鹭》一诗,“沙头一水禽,鼓翼扬清音,只待高风便,非无云汉心。”且不谈此诗是否隐喻其志,就物理学上讲,欲飞升,必须有飞速,才能有浮力;高度愈高,空气愈稀,欲飞升,速度必须愈大;欲达云汉,必须有大(高)风方行。诗人能从对客观事物的感悟中,得到相应的结论。白居易名诗《琵琶行》的名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拨动过多少人的心弦,呼唤起多少人的回忆;不是一般的人,而是有相类似的经历与感悟的特别是有着沉浮的人。事物都是以其特殊性而存在的,而共同性就隐藏在这特殊性之中。
三、人文文化对科学文化而言,在知识形态上是互异、互补、互动的。由于人文与科学的功能不同,在知识形态上就会互异;异,即各有所长,同时相应的,必各有所短;但又由于两者相通,势必互补其所短,互动共向前。文化的载体是知识,那么,知识是文化的基础,没有知识,就没有文化;而思维是文化的关键,没有思维的知识是死知识,不能激活,不能发展;方法是文化的根本,是知识、思维与实践之间的桥梁。科学知识是一元的,科学思维是逻辑的,科学方法是实证的,贯穿于这三者之中的科学原则是求真,力求符合客观实际。人文文化则不尽然,人文知识往往是多元的,人文思维往往是直觉的、形象的,人文方法往往是感悟的,而人文原则是求善,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人文知识一点也不排斥一元的、确定的知识。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句,“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刘禹锡《蜀先生庙》诗句,“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诗句,“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杜甫《赠卫八处士》诗句,“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宋代陈亮《念奴娇•危楼还望》诗句,“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明代僧读彻《遥山》诗句,“九江黄叶寺,五老白云峰”;《红楼梦》中《葬花词》诗句,“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毛泽东在反第二次大“围剿”《渔家傲》诗句,“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这些诗句的数字,都是实实在在的数字,毫无艺术加工,但确有艺术魅力;数字所在的句子基本都是事实,不能更改,但确实是诗句,甚至是名句。至于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白居易的“人怜全盛日,我爱半开时”,这类有着“半”、“一”数字的名句,这“半”、这“一”首先是实际的,但更是空灵的;至于如前所述,如李煜的词,往往是白描式的,即“赋”式,但十分撼人心弦。
3.1 人文思维说是直觉的,形象的,是指思维创新性的源头,人的精神世界的特有活动是创新源头所在;但任何一个正确的思维过程必须是逻辑的。唐代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句句相扣,步步反溯,后句阐明前句,思路井然有序。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首与《春怨》恰反,句句相关,联联推进,从准备邀到相邀;再到至,再到从村外向村看,从村向村外看;从窗内向村内看,从看到评;再到相约,自然流畅,条理井然。至于诗词,讲求“严谨”。“推敲”两字,众所周知,就来自贾岛向韩愈商榷《题李凝幽居》中的“僧推月下门”的诗词佳话,“推”不如“敲”,不仅顾局部,而且顾全景,以声显幽,以动衬静。
3.2人文方法讲究感悟,因为人的精神世界的特点是感悟的,但绝不是不重视实证的方法,前面讲了,人文与科学是同源的,源于实践,承认客观实际,提炼客观实际本质,探索客观实际规律,实证就是实事求是。人文讲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就是讲求实证。实事求是就是求真原则的体现。真正的求善只能建立在求真的基础上。诗词讲究“情景交融”,以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一体。景相应于求真写实,情相应于求善写虚。那么,如同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乍一看来,句句写景,最多只能讲有“冷”字,有“凉”字,七夕了,冷、凉也是写实,如果一联系,这诗写的是失意宫女的孤寂,那就十分清楚景中蕴含的情,实中蕴含了太多的虚了。第一句写出人内心孤单凄凉,第二句是写借扑萤排遣幽绪忧愁,第三句是写夜深仍凄凉无法入寐,第四句是借牛郎织女抒发内心苦闷与期望。琢磨“卧看”两字,就情思涌动,全诗语通。众所周知的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就更如此了!情全在景中,虚全在实内。与《七夕》的写法大相径庭的是杜牧写的《赠别》,“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除了樽、蜡烛是景、是实外,其他的全是情、是虚。其实,第二句衬第一句,情不仅多而且深;第四句衬第三句,情意绵绵;第三、四句衬第一、二句,情为重,景似衬,然而情得以立足,得以有寓,无景何有情,两者交融,如醉如痴。自古以来,脍炙人口的人文情味极重的名句,往往是以“求真”为基础的。因为只有在这样的“真”的基础上,才能构建永垂不朽的“善”的大厦。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是典型之一,上句是百分之百的“真”、科学,下句是百分之百的“善”、人文,无上句的前提,绝无下句的结论。李商隐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亦复如是。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没有下句的这一现实,哪有上句的人性歌颂?!元好问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没有生死相许这般铁的凭证,哪有对情的如此无字无价的赞美?!
3.3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都是求真、务善、完美、创新。科学精神侧重于求真务实,人文精神侧重于求善务爱,两者的核心都是完美、创新。真正的“真”是美,真正的“善”是美,美就是和谐,新就是发展。世界是众多事物构成的,事物就必有差异,构成即关系,关系就必须和谐。没有差异,就没有世界;没有和谐,也没有世界。为什么要革命?为什么要改革?就是因为有不和谐!和谐不是讲没有矛盾,差异就是矛盾。“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矛盾处于适度,适度就会和谐,才能发展,才能新。诗词就是赞美、扬美、反丑恶、除丑恶,就是赞新、扬新、反朽旧、除朽旧。改革派诗人刘禹锡写得多么好!“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四、以上所讲,是人文文化对科学文化而言,不是诗词这一人文文化所独有的。诗词对人文文化而言所独有的我认为讲一个字就是“精”,展开讲,集中在3个方面:第一,精(精炼);第二,美(精美);第三,民族文字语言特性的结晶(精华),并且这三者彼此相关,不可分割。
4.1精(精炼)。科学文化是通过约定的符号以抽象的定量的“模型”,面向某一类事物或现象,从它们各自的特殊性(个性)中,概括出它们的一般性(共性),从而在相应的领域中有着普遍性。但是,由于人们认识上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从而这种普适性也隐存着局限性。人文文化则不同,它通过约定的符号,以具象的定性的“模型”,面向某类乃至某个具体的事物或现象,深入描叙或揭示其某种典型的特殊性(个性),从而在相应领域中似无普适性。但是一般性(共性)永远寓于特殊性(个性)之中,从而这一“模型”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可供想象、思考、品味、领悟乃至去开拓作者从未想到的内容。诗词如同科学的公式、定理、定律、公理等模型一样,以最少的符号,对其对象极为精炼地进行描叙或揭示。当然,诗词用的符号是文字,而这些文字甚至就是现在学术论文所谓的“关键字”(Key Words),以至于是“拓扑学”中的“特征不变量”。流传不朽的元曲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18个字,“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把一个远离家乡、漂流在外、旅途茫茫、只身一人的环境与心情,写得怎不令人肠断?!温庭筠《商山早行》颔联中的10个字10个景,把秋天途中旅客早行刻画得淋漓精致,“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至于王安石《泊船瓜州》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及其“绿”字,宋祁《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及其“闹”字,早已作为用字最为成功的典型案例,代代传颂。其实“绿”之所以用的妙,就是因为“绿”就是春到江南这个千里江南巨大空间中的“特征不变量”,“闹”就是春在枝头这个微小枝头空间的“特征不变量”,无他字可取代!还有,宋祁之所以选的枝头是红杏的,因为杏花由唐至宋既是十分贵重又是相当普及的春天的名花。字不能与句这个整体分开,句也不能与诗词这个整体分开。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中的“云破月来花弄影”,在当时就得到很高评价;浮云,明月,花枝,花影,在“风不定”的情况下,四者关系如何?就是“花‘弄’影”,捉摸不定。无此表述,作者就不能有“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之感了!这个“弄”字也是这一名句的“特征不变量”。而李白《忆秦娥•箫声咽》中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王国维评价为“寥寥八字,关尽千古登临之口”;不联系全词,不联系历史,就不可能作出这一评价。同样,毛泽东《忆秦娥•西风烈》中的“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只要联系全词,联系红军战史,联系遵义会议后的第一次胜仗,就会感到这八字无比悲壮、深沉、鲜明、开阔,其气象绝不亚于上述八个字!精(炼)到什么程度?杜甫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就足以说明了。
4.2美(精美)。正因为有了精炼,才可能有精美。精炼只是必要条件,还要有条件补充,才能充要。这个精炼还必(精)美,即情感饱含、音韵协调,即有情、有韵。诗词是韵文,但韵文不一定是诗词,《三字姓》、《弟子规》不是,《千字文》、《百家姓》更不是。上面所举的诗词,饱含情感,音韵协调,琅琅上口,难于忘却。琅琅上口不只限于押韵,著名的案例是白居易在战乱兄弟离散时的名句,“田(tián)园(yuán)寥(liáo)落(luō)干戈后,骨(gú)肉(ròu)流(liú)离(lí)道路中”,从所标注拼音可以看出,音韵多么协调。五言绝言要写好,真难,因为仅有20个字,精炼到如此地步,还要美。《登鹳雀楼》王之涣这首千古绝唱,就是如此:“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此诗无需再在此评价,作为唐诗一大佳话的是祖咏的《终南望余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这是应试诗,按应试规定,应五言六韵十二句,但祖咏只写了4句,就交了卷,考官问他为什么只有4句,他回答是:“意尽。”的确,该写的写完了,积雪、余雪、化雪、远望、中观、近感,而且为穷人受冻,寓情于景,全有了!还有,两联均对仗,平仄也合。这就不奇怪,当今我国少儿所学的古诗,往往就是这类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精,美!人们常讲,最美的语言是诗一般的语言;那么,再补一句,诗、词的语言就是最美的语言。
4.3民族文字语言特性的结晶(精华)。没有汉文字、汉语言的特性,没有这特性的结晶,就没有诗词如此的精,如此的美。我在《国魂凝处是诗魂》一文中作了这样的论述:“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基因’。生物基因就是DNA(脱氧核糖核酸)的片段,而DNA是由千千万万个A、G、C、T这四种核苷酸作为最基本的构件而组成的双螺旋形状结构这一长链,基因即其片段。显然,文化这个‘基因’的‘核苷酸’就是文字,文字这个‘核苷酸’按规律的组合就是语言,而这一组合的集成就是人类社会的‘基因’,即文化。”教育部原负责人之一的柳斌同志就讲得很深刻:“人文为何物?语言乃其宗。”汉字是形、声、义相统一的象形文字。所有民族开始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而后都逐渐转变为拼音文字,而汉字不仅经过了历史考验,而且在信息时代显示出其特有的强大优势。汉字不仅是一般的符号,而且还是艺术,是科学,是杰出的文化。科学研究已经表明:汉字及以其构成的语言,既能开拓人的左半脑,又能开拓人的右半脑,开拓右半脑的原创性思维潜能。严格讲,一个民族的文学语言是不可翻译的,汉文学语言更是如此!成语,拨乱反正,正反乱拨,怎么译?歇后语,如“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怎么译?还有,回文诗怎么译?中华诗词怎么译?一译就失去了这个民族语言的固有特点;诗更是如此,一译不仅失去了其固有特点,而且失去了由此固有特点所产生的固有涵义与情韵。美国诗人罗伯特•佛罗斯特讲得十分深刻:“诗者,译之所失也。”中外诗作,不可互译;一个民族的古今诗作,也难于互译,因为时代不同了,语言也变化了,作为核苷酸A、G、C、T的汉字没变,但作为DNA片段的基因的语言变化了。我一再举例过,作为唐代王翰的名诗《涼州词》与绿原的译诗,都十分好,然而译成的新诗绝不是原诗。译诗极为奔放,慷慨豁达的豪情思潮一泻千里;而原诗那种大彻大悟的深沉意境更值得去一再品味。在这里又不能不提到,汉语言的“核苷酸”汉字没有变,古代以口语入古诗,今天以现代语、口语、科技语言入古诗,只要恰当,就很成功。例如,毛泽东《卜算子•咏梅》的“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魏仲文《瞻天安门》的“毛公一语惊天地,中国人民站起来”,徐中秋《山村女教师》的“拜拜一声人去后,凝眸犹自送顽童”,等等,何等自然!汉字科学,汉语言科学,汉诗词科学,科学的本质就是合乎规律,合乎客观世界、物质世界的规律,合乎主观世界、精神世界的规律。文学语言、作品不可译,诗不可译,中华诗词更不可译,译,从本质上,是基于所译成的语言的再创造。美国大诗人惠特曼讲得十分正确:“看来好像很奇怪,每一个民族的最高凭证,就是它自己产生的诗歌。”诗歌是伴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伴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的;民族诗歌就是伴着民族的产生而产生的,伴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部文明发展史,本质上就是一部文化发展史,而精神文明发展史、人文文化发展史、文学艺术发展史占有“为人之本”、“文明之基”的地位,诗歌发展史就是文化发展史、文学艺术发展史的一条“主脉”;对于至今唯一存在最古老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更不例外。在2010年5月的“高等学校诗教工作暨当代中华诗教理论研讨会”上,我发表了一篇《知否诗魂是国魂》一文,文中有我写的《七绝•读诗感悟》三首,后在孔汝煌教授帮助下,改成了四首:〈其一〉,“诗魂道是国魂凝,座座高峰迭起兴。各领风骚先继后,中华文脉至强恒。”〈其二〉,“国脉主流文脉承,诗魂应是国魂凝。中华大厦千秋屹,赖有诗魂作主承。”〈其三〉,“曲赋诗词一代文,屈平天问少陵兴。国魂应是诗魂粹,正气歌骚代代赓。”〈其四〉,“《关雎》、《长征》一脉承,情天理海美谁伦?感神泣鬼惊风雨,为识诗魂是国魂。”正因为如此,我个人一再认为,作为中国人写中国诗,至少应记住三点:第一,要有民族性(继承性)。写的诗同传统诗歌竟无丝毫继承关系,这绝不是方向;第二,要有时代性。是当代中国人写的诗,不是唐人写唐诗,宋人写宋词,元人写元曲;这里,还包括要引入科技元素;第三,要有群众性。好诗,流传千古,脍炙人口。人是社会人,诗也应是社会诗。
五、基于诗词的“精”,一是精炼,二是(精)美,三是民族文字文学语言的结晶(精华),可以得出诗词还应具有3个方面的“最”:“第一,最富于高品味的情感;第二,最富于人生感悟的哲理;第三,最富于能延拓的内涵。第一,无美哪有情?不精则堆砌。一美一精,含情至深赖玩味。贺铸在词中对亡妻的怀念,“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刻骨铭心!
5.1元代张养浩在曲中对统治者的怨愤,对人民的同情,“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赢,都变作了土;输,都变作了土”,奔腾情潮,万千激浪!白居易在诗中对因战乱分居五地兄弟的怀念,“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深沉、广阔、真挚!因情,也可将物因势而赋以情,杜甫的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因人的深切感伤而溅泪,鸟因人之惜国破家散而哀鸣惊心。王安石的名句“绿扰寒芜出,红争暖树归”,嫩绿初红都人化有扰而出,有暖而归了。苏轼《红梅》将红梅品格人性化了,“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关汉卿用了人所感知的杜鹃啼鸣,“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表达了在春天对作为离人的诗人对家的怀念与声声呼唤。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一词的最后三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传为千古佳话,念夫太深,恋情太重,景物浑然与人情成一体了。第二,什么是哲理?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概括一切的道理,是智慧。冯友兰先生讲得好:“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哲理,站得高,望得远,看得全,思得深,想得透。诗词就是对世界、对人生有感悟的哲理杰出表达。虞世南的“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关汉卿的“闲将往事思量过。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么?!”鲁迅的“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从宏观到微观,从过去到未来,从具体到抽象,从世界、国家大事到家庭、儿女私情,方方面面,无所不涉。至于第三,诗词是富于延拓内涵的。前面讲了,人文作品是选择典型的特殊来做文章,一般性寓于特殊性之中,而作为最精最美的人文作品的诗词,更不例外。名人、大家、领导人在讲话中往往引用前人名句,不仅古为今用,而且名句的延拓就可生动而深刻地包含当时的现实及其过去与未来。远的不说,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同志率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中国梦”,三次引用诗句,两次是毛泽东的“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一次是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原因正在诗句的内涵完全能延拓到今天。他在毛泽东同志诞辰在120周年的讲话中,八次四处引用了毛泽东同志的诗词。习近平同志隔毛泽东同志很近,小时候甚至不少次见过毛泽东同志。事业上又是一脉相承,引用毛泽东诗句十分好说。而李白生于公元701年,距今1300多年了,但李白在《行路难》诗中的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其内涵延拓到今天,也是道道地地完全合适的。
5.2中华诗词,源远流长,博大精美!思想之蕴涵、意境之深邃、感情之充沛,文字之精炼、语言之丰富、音韵之优美,形式之多样、风格之纷繁、技艺之高超,引力之强大、潜力之难估、活力之无穷,无可伦比!正因为如此,中华诗词应得到更多的关心,应得到更大的重视,应得到更快的发展,应得到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地位。六 最后要讲的一点,是附带的又是十分核心的,要重视诗教。请注意,惠特曼讲的是,一个民族的最高凭证是这个民族的诗歌。按照逻辑学,A是B,B包含了A,但不一定是A;人是动物,动物包含了人,但不一定是人;那么,民族的最高凭证是民族的诗歌,民族的诗歌包含了是民族的最高凭证这一功能,但还包含了更多的功能。我国诗词界早已论证了,对一个人而言,诗对外部世界的功能,观、兴、群、怨,诗对内部世界的功能,立德、启智、健心、育美、燃情;而总的功能就是创新,就是《礼记•大学》所讲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作新民。如果讲,科学是反映规律,自然科学是科学,数学是科学,社会科学是科学,那么,主要涉及精神世界的人文、当然更要包含诗词,也是科学。著名的美籍华人学者杜维明先生就讲过,哈佛大学的校训是“真理”,它有个象征的雕塑,一本书展开了几页,还有几页没展开。展开了的表示科学,科学知识,可见的,没展开的表示人文,人文知识,不可见的。可见的科学固然是真理,不可见的人文也应是真理。我一开始就强调了,对于作为人的人类社会发展影响至为深远而且永垂不朽的是精神文化与文化精神,而这同人文密不可分。这就是我极力主张的“文化要传承,经典须诵读,诗教应先行”的原因。诗教,功在当代,惠泽千秋。
参考文献
[1] 杨叔子.杨叔子教育雏论选[M].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1年4月 [2] 杨叔子.国魂凝处是诗魂[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6): 16-18
[3] 杨叔子.知否诗魂是国魂[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1): 120-122
[4] 梁东.当代中华诗教文论集萃[M].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11年1月 [5] 孔汝煌.铸魂健翼兴诗教[J].中华诗教, 2013(2、3)[6] 杜维明.人文教育与大学灵魂[N].解放日报, 2010年8月15日
第二篇:茶与诗词
用心有情臻品质 传世国茶大元昌(www.xiexiebang.com)
茶与诗词
在我国古代和现代文学中,涉及茶的诗词、歌赋和散文比比皆是,可谓数量巨大、质量上乘。这些作品已成为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在我国早期的诗、赋中,赞美茶的首推的应是晋代诗人杜育的《茶赋》。诗人以饱满的热情歌颂了祖国山区孕育的奇产——茶叶。诗中云,茶树受着丰壤甘霖的滋润,满山遍谷,生长茂盛,农民成群结队辛勤采制。晋代左思还有一首著名的《娇女诗》,非常生动地描写了两个幼女的娇憨姿态和烹煮香茗的娇姿。
唐代为我国诗的极盛时期,科举以诗取士,作诗成为谋取利禄的道路,因此唐代的文人几乎无一不是诗人。此时适逢陆羽《茶经》问世,饮茶之风更炽,茶与诗词,两相推波助澜,咏茶诗大批涌现,出现大批好诗名句。
唐代杰出诗人杜甫,写有“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的诗句。当时杜甫年过四十,而蹉跎不遇,微禄难沾,有归山买田之念。此诗虽写得潇洒闲适,仍表达了他心中隐伏的不平。诗仙李白豪放不羁,一生不得志,只能在诗中借浪漫而丰富的想象表达自己的理想,而现实中的他又异常苦闷,成天沉湎在醉乡。正如他在诗中所云:“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当他听说荆州玉泉真公因常采饮“仙人掌茶”,虽年愈八十,仍然颜面如桃花时,也不禁对茶唱出了赞歌:“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如白鸦,倒悬深溪月。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俪芳津,采眼润肌骨。丛老卷绿叶,枝枝相连接。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
中唐时期最有影响的诗人白居易,对茶怀有浓厚的兴味,一生国下了不少咏茶的诗篇。他的《食后》云:“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诗中写出了他食后睡起,手持茶碗,无忧无虑,自得其乐的情趣。
以饮茶而闻名的卢仝,自号玉川子,隐居洛阳城中。他作诗豪放怪奇,独树一帜。他在名作《饮茶歌》中,描写了他饮七碗茶的不同感觉,步步深入,诗中还从个人的穷苦想到亿万苍生的辛苦。
寺院出身的“茶圣”陆羽,经常亲自采茶、制茶。尤善于烹茶,因此结识了许多丈人学士和有名的诗僧,留下了不少咏茶的诗篇。
到了宋代,文人学士烹泉煮茗,竞相吟咏,出现了更多的茶诗茶歌,有的还采用了词这种当时新兴的文学形式,诗人苏轼有一首《西江月》词云:“尤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雪芽双井散神仙,苗裔来从北苑。汤发云腴酽白,连浮花乳轻圆,人间谁敢更争妍,斗取红窗粉面。”词中对双井茶叶和谷帘泉水作了尽情的赞美。
元代诗人的咏茶诗也有不少。高名的一首著名的《采茶词》.描写了山家以茶为业,佳品先呈大守,其余产品与商人换衣食,终年劳动难得自己品尝的情景。
清高宗乾隆,曾数度下江南游山玩水,也曾到杭州的云栖、天竺等茶区,留下不少诗句。他在《观采茶作歌》中写道:“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西湖龙井旧擅名,适来试一观其道„„”
彩云祥旗舰店(www.xiexiebang.com)
用心有情臻品质 传世国茶大元昌(www.xiexiebang.com)
我国不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茶兴都不浅,在诗词交往中,也每多涉及茶事。1926年,毛泽东同志的七律诗《和柳亚子先生》中,就有“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的名句。1941年,柳亚子先生还在一首诗中说:“云天倘许同忧国,粤海难忘共品茶。”朱德同志在品饮庐山云雾茶以后,赞扬此茶云:“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年饮,延年益寿法。”
咏茶的诗不仅中国有,国外也有不少。9世纪中叶,我国的茶叶传入日本不久,嵯峨天皇的弟弟和王就写了一首茶诗《散杯》。17世纪茶叶传入欧洲后,也出现了一些茶诗。后来,西欧诗人发表了不少茶诗,内容多是对茶叶的赞美,从中可以看到他们对这种奇巧饮料的喜爱。
推荐阅读:
念好中国茶叶的“五字经” 茶马古道 茶文化是什么
彩云祥旗舰店(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诗词与人生
诗禅一味
院系:建筑工程系
专业:工程造价
年级:2013级
班级:2班
学号:1313820233
摘要:禅诗即佛教诗歌,是指宣扬佛理或具禅意禅趣的诗.自从佛教在汉晋之际从印度传入,这类诗就应运而生.不但很多僧人写,许多崇佛的文人,包括许多名诗人也写,据粗略统计,其数量多达三万首之多,是我国古代是个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诗歌园地中又一席奇葩,许多优秀禅诗至今仍具有不朽的魅力.关键词: 宗教
修行
习禅
诗人
参悟
诗歌主要用于抒情言志,是形象思维的国度,主要以情感性和形象性感人,影响社会人生.这样,诗歌这种语言形势变得到了禅宗的青睐.诗歌语言充斥于禅宗语录中,而使禅宗成了诗歌的王国.诗化的禅宗以其特有的内容和形式问世也就必然很快得到文人士大夫的喜爱,得到诗人的喜爱,是禅宗几乎成为文人士大夫的佛教宗派.禅宗中顿悟,不重坐禅,主张平心是道,主张任缘任远,禅宗不断创新种种新奇独特的简单明快的修行方法,也都投合文人士大夫的所好,加快文人诗人和禅宗的结缘.这种结缘,造就了诗歌的规模和数量,在中国文化史上堪称大观.禅宗是宗教,诗歌是文学,禅+诗=禅诗?问题并不如此简单.佛教在明帝永平十年由印度传入中国,依托释迦牟尼佛所演教法修行.修学佛法,觉悟成佛,佛教修行有种种方便,依世人根器法门众多.禅宗融合中国儒道文化,于六朝时来华僧人菩提达摩初创,到唐代有六组慧能发扬南禅.由唐宋到达鼎盛时期,形成“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景象,到明清仍有传承.近代当下社会禅宗仍然是信众极多,许多名人雅客都皈依佛门,以一种出事的淡然、空灵缓解社会的压力浮躁。世间法出世间法在佛教智慧中都有根据,许多在家居士持戒修善、儒释并举,即获得世间的种种善报又获得精神上及来世的快乐解脱。“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诗禅的相互渗透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和提高。
千古禅灯,闪闪不灭。禅,包含着上古、中古两大文明的智慧与睿智。恒河之波静,黄河之波动,动静咸宜,相得益彰。中唐六祖慧能(公元638—713年)“见性成佛”。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首诗利用比喻、象征、暗示的文字语言来说禅理,从而借助诗歌表现艺术去宣显佛理,达到了诗于禅的完美。《六祖坛经》是禅宗主张心学一派最具代表性的典籍。慧能也因此偈明心见性,得弘忍传予衣钵。慧能弘法禅净(净土宗)并举,《坛经》强调“见自性清净,自修自作法身,自行佛性,自成佛道”。一个修行者只要坚持修行十善,那么极乐世界便在眼前,只要行十善,自己所处的便是净土。我自己也是皈依弟子,世人都曾诵读佛经作为宣泄苦闷的方式,以逃避现实,企图忘却烦恼。或许,每部佛经真的就是一本哲学书,它们根植与痛苦心酸的土壤而开出的超脱飘逸的奇葩,看破红尘后的会心微笑,能够闲事登临名山祖刹,礼佛焚香,诵读经典,也能得到佛光的普照吧。
慧远(公元334—417年)祖师。东进高僧,与庐山结念佛社,即历史上有名之白莲社也。所谓白莲社者,在庐山般若台精舍,谢灵运凿池东林寺前,植白莲其中,遂因以为号焉。慕庐山之风来集者有僧有俗,皆避世遗荣,其中尤贤者十八人,世称“庐山十八贤”,由此因缘中国兴念佛之始。谢灵运为慧远弟子,陶渊明亦于慧远善。诸多名士常往来庐山,缔世外之交。
庐山东林杂诗
慧远祖师
崇岩吐清气,幽岫栖神迹。希声奏群籁,响出山溜滴。有客独冥游,径然忘所适。挥手抚云门,灵关安足辟。流心叩玄扃,感至理弗隔。孰是腾九霄,不奋冲天翮? 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
此诗是化般若义理的代表作,慧远祖师认为,佛法之妙,含有无上精微之意。如自心能臻于无上之妙境,都同归于一极,而无等差。慧远祖师由身游而至神游,最终达到了悟般若性空的无上微妙真谛,使人豁然超悟,胜于儒家修身的“三益”之法。诗出高僧之手,脱落尘滓高风逸怀,自不待言,即是写景状物亦见其方外的本色。
话再转回庐山东林寺,至今犹存。现任方丈释大安适其道场弘法度众,秉承祖师遗风。以儒道思想阐发佛理,使人们内心参省。我在文中以祖师称之,因我也是净土宗念佛修行的在家弟子,能读诵参悟祖师之智慧备感亲切欢喜。持戒修行,念佛禅观,济世度人求生净土是吾辈至于当下修行纲要。今天的东林寺有世界上最庄严地佛像——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道场方便接纳众生求法,闲暇时间登庐山访东林,参悟佛道,求生极乐,念佛诵经,增长福慧,佛光加倍。
谢灵运(公元385—433年)是慧远弟子,且与庐山东林颇有渊源。这首《过瞿溪石室饭僧》是任永嘉太守时所作:
迎旭凌绝嶝,映泫归溆浦。钻燧断山木,掩岸墐石户。结架非丹甍,藉田资宿莽。同游息心客,暧然若可睹。清霄扬浮烟,空林响法鼓。忘怀狎鸥鲦,摄生驯兕虎。望岭眷灵鹫,延心念净土。若乘四等观,永拔三界苦
全诗星空般若,意趣盎然跃然纸上;以动显静,以静的中道妙旨陈动,颇得动静如一。
诗中的瞿溪、石室山都在永嘉郡永宁县(今浙江温州)。饭僧,即是斋僧,施饭食与僧人。诗中的前六句,写诗人游山途中的所见所闻.他迎着朝阳,跨越陡峭的山间小径,渡过溪涧,映着活泼的流水,来到水滨.一路之上,但见山里人家,生活简朴而清苦.他们截断树木,钻木取火.房屋因随山势,建于水边高崖之下.房门简陋,用泥涂塞.他们的生活艰辛,全赖耕耘长满野草的荒地.这“钻燧”四句,描绘出了一个荒野深僻而又质朴的山居环境,烘托出一个去饰取素,返璞归真的氛围.诗文中的 “同游息心客”至 “摄生驯兕虎”六句,是描写僧人的修行与境界.诗中的“清霄扬浮烟,空林响法鼓”二句,既渲染了寺庙香火盛况和群僧礼佛的虔诚,而且也蕴含有即空即假,非空非假的的般若中道思想.诗人通过一虚一实,非虚非实的艺术手法,阐述了般若中道的思想,寓深奥佛理与自然景况之中,实为难能可贵的意境.诗中 “忘怀狎鸥鲦,摄生驯兕虎”二句,是赞美僧人慈悲为怀,有好生之德,能与禽兽和谐相处.全诗的最后四句,作者抒发了因饭僧而激发起的向往佛国之情.诗中 “灵鹫”山名,为印度释迦牟尼佛与弟子讲经说法之地.“净土”佛家所言的庄严清净的极乐世界.“若乘“二句是祈愿自己能获得佛家的般若智慧,弘扬佛性,观照色空的本性,斩断和超脱欲界、色界、无色界的烦恼和痛苦。进入成佛的境界。吾也有此愿,今世修行,摆脱轮回,求生净土。
禅的空明、澄澈,在于禅者的心情淡泊宁静自在随缘,远离世情,情系林泉。看寒山大师的悠闲与他禅心的高洁明净。
我向前溪照碧流
或向岩边坐磐石 心似孤云无所依
悠悠世事何须觅
“心似”句:《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说:我的心就像天上的白云那样,不胶结和依附于任何外物,自在空明。心无欲念,淡泊世情。其心境也定会空明、澄澈,不去追逐什么名誉地位,荣华富贵、高官厚禄,也就用不着被悠悠事情所羁绊,得到自由与解放,可以说宠辱皆忘,物我两忘。寒山此时让我们发现:原来佛的境界、禅的境界。竟如此虚空澄净,不着一物!
拾得,与寒山为有,同为唐朝僧人释门智者。这首《无题·无来无去本湛然》的禅理。
无来无去本湛然,不居内外及中间。
一颗水精绝瑕翳,光明透出满人天。
诗的第一句说,人过三界(欲、色、无色),并且能更上一层楼,从迷惑中超脱出来,那便达到了"涅槃“的境界。第二句人一旦超脱三界,不在轮回之中,也不在轮回之外,无去无来。第三句可以理解为,一滴水晶可以反映出佛的大千世界,佛的伟大光辉,不会被斑点或者某种缺失所掩盖、遮蔽。这便是悟道的最高境界,在此时,便觉的万物都是佛都是禅。有了此种心境,便会发现佛的洁白无瑕,澄清洁净以及禅的清净自性。禅的体悟,会使你忘却人间的烦恼,洗涤你内心的污垢,使你的心境变得纯净而自然。从而让你大彻大悟,从物外到物内,从世间到世外,超然无我,入与宁静淡泊,清凉美妙的禅境。
初中毕业时候,我的书法课老师送了我两幅字,一副隶书一副行草。其《听蜀僧濬弹琴》就是行草那副。诗仙太白,天生才华。此诗写的极其清新明快,开阖自然,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听蜀僧濬弹琴
蜀僧抱绿猗,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蜀僧西下峨眉峰,洒脱超凡,琴艺高超,挥手抚琴,如万壑松风,似爽钟清响,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使人听得回肠荡气,洗心滤性,不觉天色已晚,暮云四合.弹着洒脱,听者飘逸,琴声如泉三者相得益彰;高山流水,伯牙子期,得遇知音.一个天性不羁,如天马行空,喜欢无拘无束,自来自去;一个后天修道,清高脱俗,不惹人间烟火,般若灵根。
诗人于高僧,相互赏识,具是同道中人。观音菩萨莲花印《不空绢索经》云:所论一切法本无色运行,离诸染著,心不在内外,不在两间,内外两间亦不可得;本自清净,平等无二,舍无我心"。太白此诗,赏琴、赏静、赏僧、自赏,俊逸高缈,颇得禅宗"身世两相违,云间卧不飞"之净土宗本意。盖含乾坤,随波逐浪,事事物物,本真本空,一色一味,本位妙体;性质自然,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后人称之为诗佛,其诗光照天地,以色貌色,虚实相生,妙理一致。王维接受禅宗“多离妄执”的明心见性的修行方法,修得“心静如空”(王维语)后,能“用心若镜、应而不藏”,“空故纳万境”才创作出来直觉体认之作:
鹿柴1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2。
返景入深林3,复照青苔上4。
空山的返景,深林的明月,其刻划的细致入微使这些景色意象有着自然原样般的真实,诗中没有情语理语的些微迹痕,完全是山水自然景色本真的呈现,都是无我之境。
清代小说家曹雪芹著有《红楼梦》,我们切看一首“寄生草:
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 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曹雪芹以鲁智深出家,阐明禅意。执着于非法相仍是执着,舍却任何执着,才是彻悟自信的大丈夫。人生本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大道难求,这是因为在夜冷水寒的枯寂之境,求道无由,必须一念回心,将空寂之境抛却,归向晶莹圆满的自心,便会发现原来空船不空,万事遂缘,心境似日,随遇而安。
从古至今,学佛参禅的圣贤名士数不胜数。释迦智慧的魅力是不可思议的。清光绪年间的李叔同(律师弘一),堪称半世文人半世僧,近代的虚云、印光(净土宗)等众多的僧人放下万般,走向觉悟,广度众生之路。现代生活中,出家的人数渐少。但仍有不少人发愿出家修行,为众生积福修善。很多富商学习佛家智慧弘扬传统文化成为真正的儒商。明星、教授等都有因缘学佛,我也是皈依修行,真正的转变自己。践行佛陀的教法,在世间修行孝悌、诚信、十善,期望开悟,利益众生。来世成佛出离三界轮回。
诗词是思维与语言的火花,去品读背诵,让我感觉在提升灵魂的纯净,让我感受到春花秋月夏风冬雪。人生离不开诗词,生活的五味杂陈,人生的艰辛苦楚,需要诗词来抚平心澜。我爱看书,尤爱古籍。诗词歌赋都是细读易翻。小时候最爱的是那首孟郊的《游子吟》,“孝”是人性的光辉,是人类共同恪守的人生信仰;反哺跪乳若是自然天性,那样人的“冬温褥,夏凉席”更应体现身为人子对父母长辈的孝及感恩,爱父母之爱,弃父母之所恶。后来喜欢那种宁静悠远的诗,初中时候王维的“终南山”,陶渊明的“归田园居”,那些便在心里描绘田园生活的自在天真。
高中生活压力特大,反而更是去刻意释放自己,田园生活,禅诗幽静,但是更喜欢毛主席的“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豪气与志向,毛主席也很喜欢一首“枯树赋”,我也喜欢。真的有以为女词人让我感动,女词人却有男子气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她的词随着她一生的经历多情多愁多感,她是才女亦是豪杰。许多的诗词凝结着人生的感悟,遗留着诗人们面对生活的勇气和智慧,也给后人留下了财富。孤独是一种境遇,那些特立独行的诗人参悟人生修行佛道,不也“乐不思蜀”。我也学佛,也在修行,也是一种孤独的存在,诗、禅、佛经、香盏,构成了我的思维境界,生活在压力与嘈杂的世间而有一种“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自在。
如果说,禅佛是一片遥远陌生的土地,禅诗便是通向他的幽径;如果说,视野是一只神秘奇妙的宝匣,禅诗便是开启他的钥匙。
【1】 刘向阳:《禅诗三百首》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9年版 【2】 张卫国:《金刚经·坛经》崇文书局出版发行 2012年版 【3】 蒋心海:《半世文人半世僧·李叔同》齐鲁书社出版发行 2012年版
【4】 纯文 :《云木禅心虚云和尚诗偈选赏》现代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2年版
【5】 陈淼 :《禅诗大智慧》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5年版 【6】 蒋维乔:《中国佛教史》金城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4年版 【7】 《禅学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 1998年版 【8】 章太炎 梁启超 李叔同等:《国学大师说佛学》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9年版
第四篇:诗词与美食
1、苏东坡既是著名的文人学者,也是著名的美食家。所以相传与他有直接关系的名馔不少,用他名字命名的菜肴更多,如“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玉糁”、“东坡腿”、“东坡芽脍”、“东坡墨鲤”、“东坡饼”、“东坡酥”、“东坡豆花”、“东坡肉”等等。
《东坡集》载:“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春鸠脍,就是芹菜炒斑鸠胸脯丝。后称东坡春鸠脍。
苏轼是喜欢羊汤的,为此他写道:“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
他还专门写了《猪肉颂》:“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苏东坡用其情有独钟的竹笋和猪肉一起煮,在一次美食派对上,苏东坡信手写下了一首打油诗:“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味美却有毒的河豚也成为了他的常吃常新的美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逍遥自在的七言绝句,更是写了春天的竹笋、肥鸭、野菜、河豚,真可谓是一句一美食。
“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生孙。我与何憎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在他看来,这些蔬菜比那鸡鸭鱼肉还要味美。丰湖是苏东坡最喜欢野炊的地方,他把这里湖边长生的藤菜比作杭州西湖的莼菜:“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莼羹”。
苏东坡吃到了一位老妇人做的环饼,不由得题诗道:“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寥寥28字,勾画出环饼匀细、色鲜、酥脆的特点和形似美人环钏的形象。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苏轼爱好品茗,诗作中也常见对茗茶的赞美,“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形容了杭州城外漫山遍野的茶园景色。“从来佳茗似佳人”更是与另一首诗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被人们辑成了茶馆茶庄的名联。
苏东坡的诗词书稿,其中有很多与美食有关的佳文,《菜羹赋》、《食猪肉诗》、《豆粥》、《鲸鱼行》以及著名的《老饕赋》。
===================
2、陆游是南宋著名的诗人,他还是一位精通烹饪的专家,在他的诗词中,咏叹佳肴的足足有上百首。
“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莼”的句子,这“玉脍”指的就是隋炀帝誉为“东南佳味”的“金齑玉脍”。“脍”是切成薄的鱼片;“齑”就是切碎了的腌菜或酱菜,也引申为“细碎”。“金齑玉脍”就是以霜的后白色的鲈鱼为主料,拌以切细了的色泽金黄的花叶菜。“丝莼”则是用莼花丝做成的莼羹,也是吴地名菜。
“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即是说自己用葱油做成的面条是天上苏陀(即酥)一样。
他在《山居食每不肉戏作》的序言中记下了“甜羹”的做法:“以菘菜、山药、芋、菜菔杂为之,不施醢酱,山庖珍烹也。”并诗日:“老住湖边一把茅,时话村酒具山肴。年来传得甜羹法,更为吴酸作解嘲。”
“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彘”即“猪”,“彘骨”是猪排。排骨用加有橙薤等香料拌和的酸酱烹制或蘸美至极。此外在诗中称道了四川的韭黄、粽子、甲鱼羹等食品。
“霜余蔬甲淡中甜,春近录苗嫩不蔹。采掇归来便堪煮,半铢盐酪不须添。”他总结了选取用蔬菜不要调味,吃起来也很新鲜。
“初游唐安饭薏米,炊成不减雕胡美。大如苋实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满屋”把大如苋实(鸡头肉)的薏米的白、滑、香的特点都写得非常生动。
《食粥》:“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仙人名)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鲈肥菰脆调羹美,(麦乔)熟油新作饼香。自古达人轻富贵,倒缘乡味忆回乡。”
“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猩”。
“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 “祖国山河无限好,家乡父老不患贫。淡云出岫删发何日,也味争如乡味醇。”
“何时一饱与子同,更煎士茗浮甘菊”
“山暖已无梅可折,江清独有蟹堪持。”
=========================
3、唐代诗人杜甫虽不是美食家,但他有许多关于美食的诗。
《丽人行》中有“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餍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的诗句,即为“八珍”。
“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红鱼入馔来”。
“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
“无声细下飞碎雪”,“放箸未觉全盘空”描写唐代厨师加工鱼生的高超刀功和食客们争食的热烈场面。
“春日春盘细生菜”
“鲜鲫食丝脍,香芹碧涧羹”。
问答未及已 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 新炊间黄梁(《赠卫八处士》)
甲第纷纷厌梁肉 广文先生食不足(《醉酒歌》)
饔子左右挥双刀 脍飞金盘白雪高 徐州秃尾不足忆 汉阴槎头远遁逃 鲂鱼肥美知第一 既饱欢娱亦萧瑟(《观打鱼歌》)
============================
4、郑板桥不仅是有名的画家,而且 对吃也有一定的研究。
郑板桥有“夜半酣酒江月下,美人纤手炙鱼头”,“扬州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惟有莼鲈堪漫吃,下官亦为啖鱼回”
“家家户户剥春笋”
“白菜青盐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
其它人也有许多,如:
张志和的《渔歌子》中不就有“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诗句
宋代诗人秦少游的“秀色可怜刀切肉,清香不断鼎烹龙”
唐宋诗人杜牧曾著有“越浦黄柑嫩,吴溪紫蟹肥”
第五篇:诗词与地理
一、古诗词与气候
古诗词中描写气候的句子很多,例如: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反映了冷锋过境时先刮风后降水(雪)的天气变化特征.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了气温垂直分布的特点,正是因为气温随地势的上升而降低(地势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这一特点,才造成了山上、山下的桃花花期早迟不一这种地理现象.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睛却有睛”是对流雨的极好写照,从诗句中我们能体会对流雨的特点是:降水强度大,范围小,历时短等。也可用来说明天气短时、范围小的特点。
4.“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是说我国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大,二月时,江南已经鲜花满枝,而其它地方却十分寒冷。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是说我国春季普遍存在着气温回升快,降水少的情况。
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四川巴山地区因受地形的影响,常常形成夜雨的天气。
7.“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8.“五月天山雪,开花只有寒。”:一是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的道理,二是说明天山海拔高。
9.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说明在同一时刻,不同的地方天气是不相同的。
10.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说明我国春季气温多变、不稳定的特点。1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出塞曲》是说玉门关位
于我国的非季风区,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很难到达这里。“春风”可理解为夏季风,我国西部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夏季风的影响小,干旱少雨。
12.“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后人)本诗说的是晚
清陕甘总督左宗棠西征新疆平定阿古柏叛乱时,沿路栽植杨柳树,至今已百年过后,树木成林、郁郁葱葱,似春风度玉关。这两句诗也说明合理的人类活动可以改善环境。
13.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 是我国新疆一带温带大陆性气候早晚温差大的真实写照。
14.“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 王冕《梅雨》 反映了我国南 方气候因受来自太平洋暖湿气流影响春暖雪融,山色翠绿如洗的美景。
15.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描写了我国江淮地区的梅雨天气。
16.“枯滕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 元代 马致远 描述了行进在干燥荒凉的古丝绸之路上的旅行者,骑着疲惫不堪的马儿在艰难跋涉,这枯滕老树和小桥流水分别是对西部干燥景观和江南湿润地区景观的对比写照。
17.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毛泽东《沁元春.雪》: 描绘了我国北方冬天的自然景色:到处一片冰天雪地,白雪皑皑,覆盖大地,河流封冻,失去往日奔腾不息、汹涌澎湃的气势。
18.“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1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描写春天到了,鸭子在水中游,所以先知道,也说明了动物的生活习性。20.描写春天的诗句还有很多,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 贺知章《咏柳》);“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代 白居易《忆江南》;等。
二、古诗词与地形
我国地域辽阔,地貌类型多样,其成因各有不同。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外力作用,也有地壳运动等内力作用。这在我国古诗词中也有描述。如:
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可理解为流水侵蚀地貌,即在地壳抬升的情况下流水深切河谷,使得“两岸青山相对出”;
2.“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说明蜀道崎岖,自古闭塞的四川盆地地貌;
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正是典型的山地地形的描写佳句,反映出庐山的雄奇秀丽。
4.“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说明泰山是齐鲁大地上最高的山。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说黄河的发源地地势十分高。“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既说明了黄河的流向,也揭示了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
三、古诗词与水文
描写水文方面的诗句也不少。如:
1.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说庐山瀑布之壮美,对庐山瀑布的描绘;
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展示了奔腾不息的长江流经三峡时水流湍急、一泻千里、气势磅礴的壮观景象;
3.“海潮随月生,江水应春生”、“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既展示了钱塘潮汹涌澎湃卷潮而来的磅礴气势,而且也描绘了潮汐最壮观的时间(八月十八)及潮汐形成的天文因素(月球的引力)。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是说长江的天门山一段水流湍急。5.“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说明湘江的流向是从南自北流的。
6.“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浙江即钱塘江,八月是是钱塘潮最壮观的时节。
7.“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是说当时新安江江水十分清澈,含沙量极小。
四.古诗词与人类活动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说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规律。
2.“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反映了城市中人口稠密,农村人口稀少的城乡差别。3.“郡城南下不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反映出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及旧时汉人对少数民族的歧视态度。
4.“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形象地说明了城市热岛效应现象。通过对古诗中所描写的环境今昔对比,反映人类在改造自然中创造的奇迹。
5.“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 李白《蜀道难》 说明蜀道的崎岖与蜀地的闭塞,但现代通过四通八达的铁路、公路、航空运输四川的交通变得非常便利。
6.“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这是毛泽东在游览长江时提出的伟大构想,随着葛洲坝水库和三峡工程的相继建成,将要变成现实,特别是三峡水电站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怎能不让世界惊叹呢。
7.“天上无鸟飞,地上无水草,四处无人烟,风吹石头跑” 我国西部昔日荒芜的戈壁滩,而今随着大油田、大气田的陆续开发,一条条公路通向沙漠戈壁深处,使人迹罕至的戈壁滩——塔里木盆地,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8.“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碧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王之涣《出塞作》 这是一组塞外狩猎的镜头,将士狩猎烧起漫天野火,惊起草中的动物,而后骑马射猎,说明对野生动物的大肆捕杀和为狩猎焚烧动物生息的草场资源,破坏了草原生态系统。
五.古诗词与月相
1.<<暮江吟>>中:“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农历的初三时,月亮的形状是弓形的,属于娥眉月。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影射了上弦月。
像上述能表现出如气候、地形、水文、月相、人文等有关地理知识的诗句还有很多,只要同学们在学习中善于发现,善于思考,能将古诗词与地理知识联系起来,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我们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既复习了古诗词知识,又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还提高了自己的古诗词鉴赏能力,一举多得,岂不美哉!
附另外一份资料————
一、形容天气与气候的古诗词及农谚俗语
1、气候
(1)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温带大陆性气候)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描写山地气候与平原气候的差异)(3)山下开花山上雪(山地气候)
(4)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反映高山气候垂直差异明显的特征)(5)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宋·苏轼,反映南方热量丰富,四季如春,鲜果不断)
(6)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描绘气候特征)(7)淮南为橘,淮北为枳(气候类型的分布)
(8)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王冕的《梅雨》,(描写南方受到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影响的景色)
2、天气
(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湿(江淮准静止锋)(2)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的《出塞曲》(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夏季风影响小)
(3)南枝向阳北寒,一样春风有两般——唐·宋之问(说明山坡两侧向阳坡与背阳坡的光照与热量的差异)
(4)蜀犬吠日(形容四川盆地很少能看到太阳,夸张说法)
(5)贵阳“天无三日晴”(形容在昆明准静止锋作用下贵阳冬季多雨)(6)华北平原“十年九春旱”(7)华北平原“春雨贵如油”(8)十雾九晴(9)高处不胜寒
(10)风打山梁霜打洼
(11)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描写对流雨)
(12)山雨欲来风满楼(形容锋面雨)
二、描写月相
1.丰子恺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残月)
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上弦月)3.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满月)
4.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娥眉月)
三、河流
1、孤帆远景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形容我国长江中上游地区)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海”是指渤海,“天上”是指巴颜喀拉山)
3、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形容淮河)
另外,宋陆游的“城市尚余三分热,秋光先到野人家”形象的说明了城市热岛效应现象。唐代李白的“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说明了地球绕日公转所产生的四季变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