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吴江有关的诗词

时间:2019-05-13 07:16: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与吴江有关的诗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与吴江有关的诗词》。

第一篇:与吴江有关的诗词

与吴江有关的诗词

垂虹亭秋日遗兴 元·宋无

满袖玉皇香案烟,彩霓背上俯晴川。红黄霜树珊瑚海,黑白云花玳瑁天。玄圃空离楼十二,丹墀罢对字三年。吟豪醉蘸吴江水,写与骑鲸李谪仙。

游吴江桥 明·王世贞

吴江长桥天下稀,七十二星烟霏霏。桥上酒胡青帘肆,桥边浣女白苎衣。桃花水涨月初偃,莲叶雨晴虹欲飞。北客风尘初极目,倚阑秋色澹忘归。

五律 宋·张楷

吴江枫叶冷,独客谩悉多。月落汀烟晓,天晴海气秋。萍踪随雁鹜,乡梦越汀洲。回首青云路,低头愧白鸥。

点绛唇(水饭)宋·曹组

霜落吴江,万畦香稻来场圃。夜村舂黍。草屋寒灯雨。玉粒长腰,沈水温温注。相留住。共抄云子。更听歌声度。

思吴江歌 西晋·张翰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得兮仰天悲。

和袭美寒夜见访 唐·张贲

云孤鹤独且相亲,仿效从它折角巾。不用吴江叹留滞,风姿俱是玉清人。

旅泊吴门 唐·张贲

一舸吴江晚,堪忧病广文。鲈鱼谁与伴,鸥鸟自成群。反照纵横水,斜空断续云。异乡无限思,尽付酒醺醺。

唐·章碣

东南路尽吴江畔,正是穷愁暮雨天。鸥鹭不嫌斜两岸,波涛欺得逆风船。偶逢岛寺停帆看,深羡渔翁下钓眠。今古若论英达算,鸱夷高兴固无边。

《鹦鹉洲》 唐五代·李白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清平乐·忆吴江赏木樨》 南宋·辛弃疾

少年痛饮,忆向吴江醒。

明月团团高树影,十里水沉烟冷。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芬芳。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 满意否??

历代诗家吟鲈鱼

《三国演义》中有一章写“左慈戏曹操”的有趣文字,说的是曹操设宴,叹息宴席上缺少鲈鱼羹。左慈说:“这不难,我可以从厅前水池里钓出鲈鱼来。”曹 操听了说:“我池内原有鲈鱼,不足为奇。”左慈说:“我钓的是松江四鳃鲈鱼,不同他处鲈鱼。”于是抛下鱼钩,随手钓出10余条,请大家观看,果见鲈鱼有四 鳃,相互称奇。烹后上席,鲜美无比。

这“松江四腮鲈鱼”就是我们吴江的鲈鱼,其名气非同一般!

这还要说起晋代的一位吴江人———张翰。张翰,字季鹰,吴江莘塔人。张翰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苑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适志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自张翰秋风一叹,遂成美谈。历代名家纷纷以吴江鲈鱼为题材,说尽了风流雅事,这其中有位高权重的宰相,也有失意落魄的平民诗人,有名满天下的大文人,也有前来一抒胸怀的出道之人,形形色色的人写不尽鲈鱼的鲜味肥美,说不尽吴地的遗韵古风:

范仲淹的鲈鱼饱含着忧国忧民的情怀———“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陈尧佐的鲈鱼使吴江从此因鱼而有了好听的别名———“扁舟系岸不忍去,秋风斜日鲈鱼乡”; 吴地状元吴宽的鲈鱼和洞庭的金橘色味俱全———“湖上客来金橘熟,桥头人卖玉鲈肥”;

陆游大诗人路过吴江也钦慕“莼鲈之思”的名气而来了———“今年菰菜尝新晚,正与鲈鱼一并来”; 得道高人葛长庚一来顿使吴江鲈鱼沾染了仙气———“白酒黄柑洌以妍,鲈鱼买得一双鲜”; 豪爽热情的苏轼甚至将鲈鱼称为“水中仙”了———“不须更说知机早,直为鲈鱼也自贤”。

以上六首鲈鱼诗,吴江人还是比较熟悉的。其实,从遥远的千年前走来,历经唐、宋、元、明清个个朝代,世事沧桑,时移世易,可关于鲈鱼的情怀不变,有读不完的诗,说不完的话题,各大名家自有他们心中的鲈鱼诗篇:

崔颢有七绝《维扬送友还苏州》:“长安南下几程途,得到邗沟吊绿芜。渚畔鲈鱼舟上钓,羡君归老向东吴。”

白居易《偶吟》:“犹有鲈鱼莼菜兴,来春或拟往江东。” 皮日休《西塞山泊渔家》:“雨来莼菜流船滑,春后鲈鱼坠钓肥。” 元稹《酬友封话旧叙怀十二韵》:“莼菜银丝嫩,鲈鱼雪片肥。”

辛弃疾的《水龙吟》中有名句:“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欧阳修为张翰写过很有感情的诗:“清词不逊江东名,怆楚归隐言难明。思乡忽从秋风起,白蚬莼菜脍鲈羹。”

米芾赞美鲈鱼的书画至今犹存:“玉破鲈鱼霜破柑,垂虹秋色满东南。” 宋敦儒的《好事近·渔夫词》中,有这样的描写:“失却故山云,索手指空为客。莼菜鲈鱼留我,住鸳鸯湖侧。”

此外还有很多,如下: 松江 宋 叶茵

占得中吴第一清,莼鲈里社可鸥盟。七层灯火重湖影,千尺阑干两市声。鹧鸪天 宋 辛弃疾 梅似雪,柳如丝。试听别语慰相思。短篷炊饭鲈鱼熟,除却松江枉费诗。汉宫春 宋 辛弃疾

千古季鹰犹在,向松江道我,问讯何如。白头爱山下去,翁定嗔予。人生谩尔,岂食鱼、必鲙之鲈。还自笑,君诗顿觉,胸中万卷藏书。

秋水系舟图 元 张庸

小姑山到彭郎矶,老树含风黄叶飞。何人泊舟秋色里,钓得鲈鱼三尺肥。松陵晚泊 明 唐寅

自古三江多禹迹,长涛五夜起秋风。鲈鱼味老春醪贱,放箸金盘不觉空。三白荡 明 沈啓

唤客春愁三荡草,可人秋味十斤鲈。方舟不竞怀先德,推让遗风独在吴。垂虹晚兴 明 沈清友

晚天移棹泊垂虹,闲倚篷窗问钓翁。底事鲈鱼低价卖?年来朝市怕秋风。

第二篇:吴江政府工作报告

吴江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现在,我代表吴江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简要回顾和2010年主要工作

2010年是吴江加快经济回升、推动科学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十一五”的决战之年、收获之年。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和中共吴江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坚定不移调结构抓创新促转型,千方百计惠民生保稳定创和谐,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不仅较好地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而且圆满完成了“十一五”确定的各项预期目标,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五年来,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从2005年的403.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003亿元,年均增长20%,人均GDP超过1.8万美元;工业总产值3080亿元,年均增长15.7%;财政总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从2005年的58.6亿元和24.9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91.63亿元和90.28亿元,分别增长3.98倍和2.63倍。5年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4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4.8亿美元,进出口总额793亿美元。在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名中位居第二。

五年来,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7∶60.3∶37,经济结构日趋合理。农业基础更加稳固,拥有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179只,苏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5家,建成全国首家县级农产品检测中心,成为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工业经济量增质升,销售收入超亿元工业企业305家,比2005年增加146家,6家企业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5年共承担国家火炬项目28个、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8个,新增中国名牌11只、中国驰名商标4件。获省通信光电缆出口基地和省面料出口基地称号。服务业实现跨越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年提高4个百分点,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1%。5年累计新增四星级以上宾馆8家,高星级宾馆数量居江苏县级市首位,房地产投资364.3亿元,新增服务外包企业36家,汾湖经济开发区被认定为省级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区。

五年来,城乡面貌日新月异。5年共实施重点建设工程485项,完成投资557亿元。城市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南部新城初具规模,滨湖新城拉开建设框架,城市化率达57.8%。新一轮城乡规划体系基本形成,各类专项规划编制完成。全面完成公交国有体制改革,基本建成城乡公交一体化线网体系,5年新辟城乡公交线路94条,吴江、盛泽两个一级汽车客运站建成启用。区域供水工程建成,城乡居民全部喝上优质太湖水。5年来,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9座,日处理污水能力24.5万吨;新建、扩建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32座,新增变电容量337.2万千伏安;新增绿化面积8.5万亩,创建国家级卫生镇2个、省级卫生村83个,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5.7%。

五年来,社会事业不断进步。5年共实施民生实事项目68个,用于科教文卫体财政支出78.2亿元。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普及高中段教育和幼儿教育跨入全省先进县(市)行列,成功申办独立办学的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震泽中学城区校、市体育场、青少年科技文化活动中心建成投用。设立省内首家县级惠民医院,在全国率先实施母婴关怀工程,建设全国首家镇级三级医院———江苏盛泽医院,成功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柳亚子旧居、师俭堂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档案馆晋升国家一级档案馆。“区域文化联动”被确立为首批国家文化创新工程,并被评为“文化部创新奖”,同里退思广场、桃源严慕文化广场获“全国特色文化广场”。成功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建成全国首个“中国人口文化基地”,成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县(市)”,实现省双拥模范城市“四连冠”。

五年来,人民生活更加安康。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5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5330元,分别比2005年增加13856元和6832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4.07万元,比2005年增加1.18万元;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为37平方米和56平方米。扎实推进创业促就业工程,培育创业孵化基地,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5年累计提供就业岗位21.1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以下。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农保”向“城保”接轨,全市共有8万多人顺利转入城保,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42.4万人和47.4万人,城乡低保待遇标准统一提高到每人每月420元,扩大低收入家庭享受廉租房补贴范围,首批经济适用房正式交付使用。平安吴江、法治吴江建设成效明显,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有序。

刚刚过去的2010年,全市上下以建设“乐居吴江”为战略目标,持续开展“两竞赛一赶超”主题活动,全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就。

(一)始终坚持又好又快鲜明导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全市经济高开稳走,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8.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5亿元,增长22.6%;民营企业累计注册资本711.9亿元,增长29.3%;单位GDP能耗下降4.5%,COD、SO2排放量分别比上年下降4.5%和4%,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夯实。

农业基础不断巩固。全年农业总产值45.9亿元,增长8.2%。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例达到80.2%,新增高效渔业面积1.5万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平均亩产809.7公斤,达到全国一流水平。新增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30只,连续三年举办生态绿色农业展示会。市粮油质量检测中心升格为国家粮食质量检测区域分中心。吴江成为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市)”和省“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县(市)”。

工业经济增势强劲。全市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22.6%,销售收入超50亿元企业7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46%。电子信息业高位增长,丝绸纺织业产销两旺,装备制造业稳步回升,光电缆业前景看好。新增私营企业4106户,净增注册资本161.1亿元。盛虹集团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人造纤维工作组联合召集人,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级工程中心1家,康力电梯、通鼎光电、科林环保3家企业成功上市。恒力集团、亨通集团、盛虹集团跻身中国企业500强。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全年共新开工项目1050个,其中,集中开工项目101个,总投资达434.5亿元,154个重点工程项目完成投资额215亿元。在建新兴产业项目85项,完成投资60亿元。亨通集团光棒项目实现量产,盛虹集团全球首条8万吨全消光熔体直纺项目投产,恒力集团65万吨聚酯瓶片项目进展顺利,江苏国望高科60万吨功能性纤维项目以及新民科技、欧普照明、斯必克、湘铧光电、通鼎光纤二期等一大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工。

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9.8亿元,增长18.5%。完成制造业企业分离发展现代服务业12家。世博效应明显,主要景区门票收入、星级宾馆客房出租分别增长45%和52.3%,同里景区成功创建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世界500强大型商贸连锁企业家乐福、沃尔玛落户吴江。东方丝绸市场成交额继续保持全国纺织专业市场第一,荣获“中国纺织服装商业杰出市场”称号。房地产业发展平稳,成交额105亿元,增长5.3%。

要素支撑更加有力。全市新增本外币贷款248亿元,新增小额贷款公司6家,总数9家,位居全省前列,担保公司担保余额93亿元。亨通集团和恒力集团成功发行15亿元短期融资债券,东太湖综合整治、吴江华电燃机热电等重大项目获国开行55.35亿元贷款支持。金融顾问制度正式启动,我市成为苏州地区首家省金融生态示范县。江苏省面料出口基地频道暨阿里巴巴吴江分站网上交易平台正式启用。落实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全年共上报批准2341亩挂钩指标。大力开展土地整理,新增耕地1392亩。全年申请点供项目8个,获批用地面积2032亩。新引进国家工程院院士1人,新获批国家“千人计划”2人,入围省“双创计划”3人、苏州“姑苏人才计划”3人。争取到西气东输二线8亿立方米天然气指标,中国华电、中国大唐两个燃机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加速推进。

(二)始终坚持致力转型升级,区域竞争能力明显增强

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2%,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家,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7项、国家级科技项目19项,新评选科技领军人才49人。全年专利申请量1.75万件,专利授权量1.1万件,成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盛泽纺织科技产业园跻身首批江苏省科技产业园,新增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4家、省级博士后工作站3家,总数16家,位居全省第二。全市新增2件行政认定驰名商标,新申报省名牌产品28个,国家通信光电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获得国家中心技术能力授权。制定实施人才创新“55352”工程,为发展创新型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吴江被评为2010中国十佳投资创业城市,在2010福布斯中国大陆创新城市排行榜中荣获县级市第一名。

新兴产业提速发展。新兴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实现工业总产值80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2%,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发展迅速,完成产值211亿元,增长25%;新材料产业进入产出期,完成产值318亿元,增长35%;智能电网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产值同比增长30%;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入驻科创园的部分生物医药企业开始投产;新能源产业项目投入顺利,旺能光电、聚能硅业达产达效,强生光电首条生产线已投产。新兴产业集聚度进一步提升,两个科创园中新兴产业企业77家,拥有专利147项,省高新技术产品8项,承担国家级创新基金项目3项、省创新基金项目7项。

开放型经济克难求进。全年完成注册外资22.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2亿美元,分别增长9.7%和1%。新批注册外资3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25个,其中6个为“四新”产业项目。预计实现进出口总额190亿美元,其中出口96.5亿美元,均创出历史新高。总部经济大楼启动建设,成功引进麦考林、如家酒店、亚港科技3家总部。世界500强企业LG、GS佳士德、卡特彼勒签约落户。新批境外企业13家,中方境外投资额2605万美元。服务外包离岸接包合同额5000万美元,执行额3500万美元。新签外经合同额20454万美元,新增外经创汇额8098万美元。万亚集团赴香港开办全省第一家境外百货公司。

集约集聚发展活力增强。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科技引领,加快转型升级,区内IT产业继续壮大,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产业迅速崛起,经济总量突破千亿目标,成功晋升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汾湖经济开发区坚持创新驱动,突出招才引智,生物医药、动漫、创意产业加快推进,科创园二期研发楼主体工程完工,生物医药公共实验平台运行,全力打造科技创新引领区和省级生态工业园区。盛泽镇加快纺织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大力引进国际先进纺织装备,恒力化纤的工业丝、光亮丝和盛虹化纤的超细旦纤维,均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其他各镇工业集中区、民营工业小区功能不断完善,集约集聚发展作用更加突出。

(三)始终坚持建设管理并举,城市现代化快速推进

城乡规划体系逐步完善。开展滨湖新城相关规划编制34项,全年已完成21项,主要涉及滨湖新城启动区及核心区规划设计,滨湖新城道路交通、水系、环境景观绿化以及燃气、通信、污水、电力等基础设施规划。着力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工作,完成市域预拆迁拓展区及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点的划定工作,全面启动新一轮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点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强城乡规划管理,组建规划监察大队,确保规划监察工作由专人负责,定时巡查,不遗漏任何一个报建项目,保证各项建设按批准规划实施。

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构建。交通基础设施有序推进,完成227省道“黑色化”改造和150公里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230省道东太湖段完成6.15 公里一级公路路面主体工程,全面启动苏南运河吴江段三级航道整治工程。优化完善公共交通网络,新辟公交线路32条,新增线路总长353.4公里,完成松陵主城区公交候车亭的新建或改建任务,公交出行率达20%。有序推进第二水厂建设,原水输水管线铺设基本完成。全年新增天然气中压管网95公里,完成2个220千伏变电站和6个110千伏变电站建设项目。全市信息化共享平台建设取得新成效。

滨湖新城建设全面推进。2010年松陵城区及滨湖新城实施的工程项目162项,总投资150.6亿元,全年完成投资35亿元。高新路、人民路、学院路三条主干道顺利贯通,东太湖特大桥主体工程完成,湖光路、春江路、思齐路已完成路基堆载预压。东西学院河已于去年10月开工建设,南大港、长阳河等河道已基本完成。生态公园正抓紧进行土方造型,北部可实施区域部分绿化种植,学院路西段景观争取春节前完成招投标工作。温泉度假酒店去年10月开始动工,预计今年年底可完成主体建设和部分内装等配套工作。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吴江段建设工程奠基。

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数字化城管监督指挥中心试运行,实现“12319”城管热线与

110、“12345”联动。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试点,松陵城区效果明显,综合减量率达到14%。加强夜排档管理,尝试无烟烧烤炉,去除市区涉医广告,改造市区人行道6条,维修路面8000平方米,全面提升市容市貌。市区笠泽路成功创建苏州市市容管理示范路,我市成为国家实施畅通工程模范管理城市。完成全市路灯编号,路灯、景观灯实现智能化控制,路灯亮灯率市区超过98%、镇(区)95%以上。完成云龙西路等绿化工程建设,新增绿化面积33万平方米。加快市区水环境整治,生态治理宾馆河、垂虹遗址、工农河西段效果显现。完成“乐居”系列全类商标注册,首次通过注册商标来保护城市品牌。

(四)始终坚持突出创新实践,城乡一体化发展成效显著

农村改革创新突破。重点对农村“三臵换”、“自愿进城户”、“空臵户”、“分户出宅户”安臵,农民集居点重点启动点建设,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事关城乡一体化发展大局的关键问题进行集中研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操作意见。市城乡一体化建设投资公司挂牌成立,市镇(区)两级统筹运作、协调推进的发展机制初步建立。新增土地股份合作社19家,总数148家,入股土地面积23.5万亩;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5家,总数187家,合作经营面积20万亩,8家单位成为省级“五好”专业合作社。

农村集居力度加大。按照划“区”定“点”城乡一体化推进思路,对原375个新农村建设集居点进行再优化,新确定农民集居点246个,其中扩建点179个、保留点67个。新确定22个公寓房安臵点,并已结合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全面推进,41个农民集居点重点启动点基本确定,同里富土家园、横扇金菀花园、震泽双阳小区、松陵乐居花园、盛泽新城花苑、平望运河花园等农民安臵公寓房工程有序推进。新增苏州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11个,总数达到79个。

现代农业亮点凸现。农业标准化建设继续保持全省领先水平。市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被列为国家级“四大家鱼”原种场和草鱼遗传育种中心。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38万亩,总数3.2万亩。新引进农业“三资”项目42只,总投资6.5亿元。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取得新成效,同里科技农业示范园区积极实施水稻精确栽培技术项目,二期1000亩高效设施栽培示范区建设全面完成;太湖绿洲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主体框架布局初步确定,已申报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平望高效农业示范园完成规划设计,正在逐步实施。

农村管理得到加强。深入实施农村“固本强基”工程,对全市所有村书记和村主任进行城乡一体化政策专题培训,有效提高了村干部政策素养。完成改造建设农田面积2.7万亩,压缩水产“三网”养殖面积1.5万亩,农村河道长效保洁管理检查验收指标实现与“环境建设竞赛”考核体系挂钩。全年共完成水利工程投入1.6亿元,农村圩区管理日趋规范,城乡防汛抗灾能力得到加强。农村违章搭建督查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基本形成市镇(区)实时联动督查网络。新建创新型为农服务社21家,累计创办144家,实现了全市农村适宜建点全覆盖目标。基层民主建设进一步加强,顺利完成第九届村委会和第四届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

(五)始终坚持加强生态建设,城乡环境质量得到新提升

环境建设竞赛卓有成效。深入开展环境建设竞赛,实行不定期明查与双月暗访制度,排名通报考核结果。全年投入3.8亿元建设绿化工程,新增绿化面积2万亩。扎实争创国家人居环境奖,成功摘得省人居环境奖。环境质量综合指数97,主要河流、湖泊始终保持在Ⅲ-Ⅳ类水质,江浙交界断面水质持续稳定趋好,13个小康断面水质稳定正常,东太湖常年保持一级空气二级水质,区域整体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吴江成为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同时通过了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专家考察和部委联席评审。吴江在全国率先通过新标准的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核验收。

生态环保工程扎实推进。重点开展“五铁一号”环保专项行动,强化环境日监夜查,重拳打击印染、喷织、小化工等违法排污行为,24家企业在媒体上曝光,环境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开展涉污企业环境综合治理,督促255家企业重点整治厂容厂貌。着力推进污水处理设施、河湖清淤、生态修复等113项水污染防治和25项断面达标工程建设,水质监控点增加至35个。做好蓝藻打捞、应急物品准备、安全制水、水质报告等防控工作,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安全度夏。编制完成全市水处理污泥治理规划,建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施和苏震热电污泥集中焚烧处理点。

节能减排工作成绩显著。单位GDP能耗下降提前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获批国家节能项目2个,争取资金1300万元。完成能源审计企业29家,挖掘节能项目96个,可节约标煤2.84万吨,恒力集团和鹰翔化纤被评为江苏省节能先进单位。全年淘汰落后印染设备超过500台(套),关闭小化工企业20家,完成11个减排重点项目工程。积极开展中水回用示范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设立城镇生活污水管网建设专项资金,已建成135个生活污水处理点。

(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不断加快

民生质量持续提升。全年新增就业岗位4万个,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0.7万人,推介创业项目50个,建立创业孵化基地3个。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开展农村养老保险接轨城镇养老保险工作,接轨人数超2万人。完善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筹资、补偿、监督三大机制,医保统筹基金标准每人420元,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全年减免困难人群医疗费用3100万元,2500户困难家庭得到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救助,向困难群众发放临时物价补贴,全年共发放资金556万元。全市236户困难家庭列入危房改造工程。新增敬老院养老床位200张,建成市滨湖乐龄公寓。市残疾人活动和康复中心建成启用,我市被命名为首批“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市)”、被授予“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

各项社会事业均衡发展。全市普通高考录取率97.7%,创历年新高。启动建设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大楼、图书大楼,汾湖实验初中基本建成。盛泽镇创建成省级社区教育示范乡镇。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平均价格下降41%,门诊处方均次费用下降21%,门急诊人次增加18.9%。我市“健康城市健康促进学校”项目荣获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城市优秀实践奖。认真开展彻查问题奶粉专项行动,加强食品安全监测体系建设,食品抽样监测镇(区)覆盖面和环节覆盖面均达100%。老体育场改建工程完成,各镇(区)文体中心、健身运动会馆、行政村健身工程加快建设,全年体育彩票销售额1.8亿元。“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市”创建通过省级评估。在全省率先开通吴江至虹桥枢纽的快速专线,桃源至乌镇、七都至南浔的省际公交实现对接。完成城乡农贸市场升级改造4家,12家农贸市场统一配备电子秤。科普工作跻身“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行列。新竣工人防工程24个,总建筑面积10.5万平方米。吴江大厦荣获省城市物业管理优秀大厦。

文化创新成果丰硕。积极开展上海世博会“吴江主题周”活动,成功举办纪念费孝通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和“第七届区域文化联动暨京杭大运河(江苏)文化艺术节”。吴江被命名为“江苏省特色文化艺术(戏曲)之乡”,同时积极创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戏曲)之乡”。吴江新闻网再次荣获“中国百强新闻网站”,成为全省唯一上榜的县级新闻网站。市图书馆被授予全国“全民阅读先进单位”。文化产业发展稳步推进,出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系列政策意见,设立1500万元的文化产业引导资金。震泽镇宝塔街旅游文化一条街、“麻立坊”建成启用,盛泽镇“丝博园”、七都镇“中国江村文化园”开园。投资4000万元的汾湖数码艺术基地一期建设完毕,天奕创意产业园一期4.8万平方米基本建成。档案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全市二轮修志工作顺利推进。

和谐稳定局面更加巩固。圆满完成世博“环沪护城河”安保工作,扎实推进平安校园各项建设,深入开展“三项排查”和重点地区整治工作,建立全省首家市、镇(区)二级职工“劳动争议义务调解员”网络。我市被授予省信访工作“三无”县(市)。市看守所、民兵训练基地新址搬迁启用。见义勇为基金会成立,基金存量位居全省县级市第一。建成民生价格信息采集公布网络,全省首家试行三色标价签,出台保供稳价十条措施,全力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有序推进。在吴江公园内建成首个达到国家一类标准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市镇两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挂牌成立,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宗教事务管理依法规范,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深入开展创建省“双拥”模范城市活动,顺利通过省“五五”普法终期考核验收,荣获“省法治县(市)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圆满完成四川地震灾区援建任务。

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制定《市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确保市政府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形成长效机制。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创新设立经济发展市长接待日,协调解决基层和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建立“三方”和谐劳动关系联席协商机制,在全省率先成立行政服务局,完善重大产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网上审批”和“联审联办”制度,审批时限再提速20%,实行了工业建设工程项目联合竣工验收和大部制行政服务创新举措。市便民服务中心暨“12345”便民服务热线开通运行。不断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推行机关部门主要工作目标任务网上公开,保障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全面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对287项规模以上的政府投资项目进行排查,查找问题督促整改到位。建成启用建设工程诚信库监察管理系统、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平台,加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力度,完善治理工作的长效机制。深化政府重点工程审计,全年共核减金额1.6亿元,提高了政府工程的投资效益。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82件、政协委员提案276件。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成绩来之不易,发展令人振奋。这是全市人民迎难而上、奋力拼搏的结果,凝聚着方方面面的关心和支持。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市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吴江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和消防官兵,向所有参与、支持和关心吴江现代化建设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吴江的发展仍然面临不少矛盾和问题,我们的工作仍有许多亟待提升的领域: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品牌企业带动能力偏弱,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还不强;资源和环境约束进一步趋紧,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压力比较大、任务更加艰巨;城市功能品位建设和服务业做大做强有待加快推进,城市管理的科学创新有待进一步深化;政府面对宏观环境变化的应对能力、创新能力、领导能力还需进一步增强;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基层工作中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依法行政、服务效能、机关作风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我们一定要实事求是,客观分析,切实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地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的主要内容和简要说明

根据《中共吴江市委关于制定吴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市政府组织编制了《吴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纲要(草案)》的形成过程是一个认真总结经验、客观分析形势、科学谋划未来的过程,也是一个发扬民主、集思广益、解放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纲要(草案)》已提请大会审议,现将有关情况作如下说明。

(一)关于《纲要(草案)》的基本框架和主要特点

“十二五”总体规划是引领未来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依据。规划形成了以五篇十六章为基本构架的《纲要(草案)》:第一篇为发展环境,包括发展基础和发展机遇;第二篇为发展思路,包括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第三篇为发展目标,分总体目标和目标体系;第四篇为发展任务,包括八个方面的工作举措;第五篇为规划实施保障,包括八个方面的重点建设工程和四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十二五”规划编制的总体要求,同时,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又进行了许多新的探索,使得这次规划编制具有较多的新特点:一是进一步突出规划理念的转变,从过去的重物轻人转向以人为本,从注重经济增长转向追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二是进一步突出规划领域的界定,主要是政府履行公共职责,需要政府扶持、调控和引导的领域,而一些主要靠市场调节、配臵资源的领域,不再列为规划主要内容进行编制;三是进一步突出空间布局的优化,编制总体规划时着眼于强化空间指导功能,将总体规划落实到空间,为城市规划、土地规划和其它基础设施规划提供依据;四是进一步突出规划实施的保障,在对全市范围项目征集和摸排的基础上,按照全面和协调平衡的原则,《纲要(草案)》安排了一批重大建设工程,对规划的顺利实施起到很强的支撑作用。

(二)“十二五”规划的基础和环境

“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成就在《纲要(草案)》文本中作了八个方面的归纳,集中为两点:一是“十一五”规划目标顺利实现;二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更加巩固。虽然受国际金融危机不利影响,“十一五”仍是我市历史上综合实力提升很快、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高、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较好、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升较快的时期,为我市“十二五”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对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十一五”时期的发展仍然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纲要(草案)》也作了四个方面的归纳。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十二五”期间,在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自主创新强化、城乡一体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逐步予以解决。

同时从外部环境看,尽管宏观经济环境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但我市发展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首先,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细化和深化,作为开放早、开放程度高且经济基础好的发达地区,我市将赢得积极参与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国际经济合作的空间;其次,国家宏观政策侧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导向明确,有利于持续激发和增加创新创优动力,提供了促进我市加快实现科学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再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大城市对周边地区融合发展趋势日益明显,我市无缝对接上海、全面融入苏州步伐不断加快,为我市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

(三)“十二五”发展指导思想和重点战略

在指导思想的确定上,《纲要(草案)》提出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根据市委提出的把“乐居吴江”建设作为我市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目标的要求,明确围绕全面建设“乐居吴江”总体目标,积极实施“富民优先、创新驱动、开放提升、城乡一体、人才强市、可持续发展”六大发展战略,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着力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着力营造稳定和谐氛围,进一步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努力在“十二五”期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在发展战略的定位上,“富民优先”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延续了“十一五”的发展战略,并在内涵上予以丰富和深化。此外,“十一五”的“经济国际化战略”转变为“开放提升战略”,这既反映了我市开放型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体现了更加注重开放的质量效益提升,更加重视对内、对外开放协调发展的新要求;“十一五”的“城市现代化战略”转变为“城乡一体战略”,这既反映了国家提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也体现了立足吴江现实通过打造城市亮点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在加快城市现代化步伐的同时加大城乡统筹力度的新要求;“十一五”的“科教兴市战略”转变为“创新驱动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这既符合国家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要求,又体现了更加强调人才第一资源理念,顺应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要求。应该说,“十二五”六大发展战略较好地继承并深化了“十一五”五大发展战略,完全符合中央科学发展的要求,并与江苏省、苏州市发展战略协调对接,充分体现了我市全面建设“乐居吴江”的精神内涵。

(四)“十二五”发展定位和主要目标

“乐居吴江”建设是我市“十二五”及今后更长一段时期的总体目标,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是苏州市“十二五”的整体目标,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要求。《纲要(草案)》提出全面推进“乐居吴江”建设、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是通过加快提升设施功能、产业功能、居住功能、服务功能和生态功能,努力把吴江建设成为经济高度发达、生活普遍富足、环境友好亲善、社会和谐公平、人民充分满意之乐居城市。

科学制定指标体系,是编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十二五”规划在选择指标和确定具体指标值时的主要依据:一是以市委《关于建设“乐居吴江”的调查报告》中的“中国吴江〃乐居指数”为基础;二是由于苏州规划纲要指标体系与其现代化指标体系已紧密结合,因此我市指标体系尽量与苏州市指标体系相衔接,即与现代化指标相对接。根据上述原则,《纲要(草案)》提出了我市“十二五”主要预期目标分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和环境友好4个大类共32项指标。需要说明的是,“十二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2%以上,确定这样的速度,主要基于以下二点考虑:第一是与省、苏州市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相衔接,“十二五”期间江苏GDP年均增长10%左右、苏州12%左右;第二是充分体现中央提出的经济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的科学发展要求。

(五)“十二五”发展主要任务和举措

围绕全面建设“乐居吴江”总体目标和主要目标体系,《纲要(草案)》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提出了八大发展任务,主要包括:一是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坚持推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结合“4+4+1”产业调整振兴计划,通过提升发展主导产业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进一步做强先进制造业,把加快推进服务业跨越发展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的重点,继续扎实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努力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二是建立健全创新机制。把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动力,通过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人才资源,更加注重创新主体的培育引导,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加快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努力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增强持续有效的创新驱动力,促进创新型经济发展。三是合理布局市域空间。开创“一个城市核心区为都市核、四个功能片区为都市层”的发展新格局,通过更加突出载体建设,重点建设沿苏功能片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沿沪功能片区国家级高新区、沿浙功能片区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沿湖功能片区省级旅游度假区,形成有利于优化全市生产力布局、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有利于拓展发展空间的合理构架。四是亮点打造滨湖新城。根据特色资源和城市定位,通过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滨湖新城,努力打造江南水乡特色和现代智慧城市相融合的高品质滨湖城市,充分展示南苏州高品位城市形象。五是保护利用环境资源。充分发挥特有的水资源生态环境优势,科学开发利用水资源,通过持续推进资源高效利用,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鼓励发展绿色经济,倡导低碳生活,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六是传承弘扬文化精神。以继承发扬吴文化和提高城市整体文明水平为目标,通过弘扬城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发展文化产业,有效提升城市软实力,把潜在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城市竞争优势。七是优化配臵公共服务。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要求,通过建立健全多层次的教育卫生体育和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满足群众更高层次需求,促进社会事业与经济发展和谐共进,有序扩大公共财政、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覆盖面,有效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均等化发展。八是构建共享和谐社会。以提高人民满意度为根本出发点,通过持续加大就业扶持力度,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创新人口管理模式,着力推进法治吴江、平安吴江、诚信吴江建设,全面提高社会管理水平,营造符合“乐居吴江”要求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2011年工作任务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起步之年,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现代化“乐居吴江”的攻坚之年、奠基之年。展望新的一年乃至未来的五年,从有利因素看:世界经济呈现恢复增长,国际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和平发展;国家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明显提高,国务院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将加速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步伐,这些都为吴江今年和“十二五”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带来了诸多重大机遇。从不利因素看: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际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围绕市场、资源、技术等因素的国际竞争将日趋激烈,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不确定因素难以预料;国内通胀和中低端产能过剩双重压力增大,国家货币政策将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土地资源约束加剧、环境压力加大,周边地区你追我赶,区域竞争态势更为激烈;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利益格局的调整,各种社会矛盾增多。这些新的形势对我市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更高标准、更新要求,因此,我们务必要始终保持抢先改革的勇气、领先开放的志气,争先创优的锐气、率先发展的豪气,积极科学谋划吴江美好的未来。

2011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围绕建设“乐居吴江”目标,深入实施“富民优先、创新驱动、开放提升、城乡一体、人才强市、可持续发展”六大发展战略,科学谋划“十二五”发展规划,全力发展创新型经济,不断优化生态宜居环境,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步伐,统筹发展社会民生事业,促进社会和谐文明进步,努力实现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又好又快发展,为“十二五”开局打好坚实基础。

2011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6%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12%以上;单位GDP能耗下降4%,完成上级下达的COD和SO2减排指标。

为确保完成上述奋斗目标,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更加注重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增创转型发展新优势

一着不让加大项目投入。把项目投入作为转型升级的主动力,主动对接国家产业政策,结合我市“十二五”规划产业布局,以项目投入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全力以赴抓实集中开工项目的建设进度、投产速度和产出强度;创新思路抓好一批资源集约化、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的优质项目落户吴江;千方百计引进一批文化服务、总部经济、领军人才项目进驻吴江;一着不让推进一批企业增资挖潜、提档升级项目转型发展。确保全年新投产注册资本1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20个、新增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民资项目60个,净增民营企业注册资本15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超520亿元。

“抢”字当头狠抓招商选资。完善招商信息共享平台,深化“招大商、大招商”工作格局。加快招商引资载体建设,重点推进与新兴产业配套的创新中心、技术转移平台建设,加快发展公共研发、公共测试、科技信息、孵化服务和融资服务产业。提升科创园的孵化功能,重点实现由场地租赁型到全方位综合服务型转变。组建专业招商团队,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外包、总部经济、产业高端项目,进行产业招商、专项招商、重点招商、定向招商,争取形成多个新兴和特色产业集群园区。对重特大项目要紧盯不放、全程跟踪、专人服务,确保成功落地。深度挖掘现有企业增资潜力,促其增资扩股,实现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力争全年新批投资超亿元民资项目50个以上、超3000万美元外资项目15个以上。

坚定不移壮大新兴产业。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产业为重点,加快引进和储备一批新兴产业项目。注重新兴产业基地化建设,规划及建设好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特色产业园区,加速形成一批产业链完善、产业集聚、竞争优势凸显的新兴产业基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设国家、省、市三级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挥科技镇长团作用,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大力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力争开工建设新兴产业项目100个,新兴产业投资占全部工业投资超过35%,全年新兴产业完成产值1000亿元,增长25%以上。

更大力度发展现代服务业。抓住国际服务业加快转移和国内消费结构升级的机遇,大力引进公司总部、区域性采购中心、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企业落地。加快制造业企业主辅业务分离,确保完成分离企业24家。积极引进金融机构和投资公司,鼓励发展创业投资、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增强金融对吴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强化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和旅游形象宣传力度,夯实旅游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加强服务业考核,狠抓一批规模型服务业项目开工建设,确保全年服务业投入250亿元。

(二)更加注重开放创新,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积极主动融入长三角发展。抢抓长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历史机遇,全面融入长三角,实现合作共赢,促进吴江新跨越。在思想观念上,要树立敢于确立参与区域经济合作话语权的目标和勇气,提高参与经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积极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产业发展上,要广泛吸收长三角地区的资本、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加快自主创新,增进优势互补,推进产业再融合,构筑竞争新优势。在基础设施上,要加快实施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吴江段工程建设,科学谋划通苏嘉、沪苏湖城际铁路建设的相关前期准备工作,全面布局吴江交通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在工作机制上,要尽快成立融入长三角区域发展领导小组,具体谋划协调我市参与长三角区域发展事宜。

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始终以增量投入为抓手,以总量提升为目标,以择商选资为手段,做大外资、做稳外贸、做深外经、做精外包、做活外智,建立“五外”互通机制,不断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和质量。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向总部经济、研发品牌、高端制造等方向升级,推动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配套企业做精做优,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加快电梯出口基地申报工作,推动传统特色产品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努力形成一批面向全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出口产业集群。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优秀民营企业开展境外资源开发、境外投资、境外收购、工程承包业务、建立生产基地,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臵,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

大力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扶持力度,支持企业自主创新项目产业化,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省高新技术产品60个、省级创新型企业10家。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500亿元。鼓励企业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定,抢占市场制高点和话语权。要聚焦政策、聚集资源、聚合力量,深入推进实施“4+4+1”产业振兴计划,努力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服务经济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大“55352”工程配套政策的贯彻执行和宣传力度,新增国家“千人计划”1人、省“双创计划”3人。加快科技创新载体建设,研究制定企业研发机构和公共技术平台建设鼓励扶持政策,全年新增“一室两站三中心”10家以上。科学谋划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力争企业境外上市实现新突破,全年争取2家企业成功上市。

最大程度拓展载体功能。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要以跻身国家级开发区为契机,继续完善科创园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力争进驻企业突破100家,努力建成国家级科创园,全面提升科技新城建设水平。汾湖经济开发区进一步加大省级科创园的建设步伐,科学布局配套设施,尽早形成产业规模。盛泽镇要积极培育和快速壮大纺织品无形交易市场,早日建成两化融合示范区和省中小企业集聚区。要加快LED、节能环保、装备制造、服务外包等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形成吴江产业集聚新优势。积极鼓励民营资本踊跃参与各类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大力推进省电梯及零部件质检中心建设。继续强化融资助企服务,通过抵押登记、股权质押、股权出资、商标专用权质押等多种形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强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建设,有效开展行业自律等活动。

(三)更加注重提升城市综合功能,着力打造生活品质之城

高标准完善城乡基础设施。今年计划实施重点建设工程163项,总投资1084.3亿元,计划投资302.4亿元。实施交通项目12个,投资21.3亿元。建成2.6公里东太湖特大桥及附属设施工程。建设南北快速干线南延工程、苏震桃一级公路南段新建工程以及农村公路大中修改造工程,全面开工苏南运河吴江段航道整治工程。完成省市住房保障目标任务,稳定全市房地产市场,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加快第二水厂和应急备用水源地建设,保障全市供水安全。推进全市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确保完成目标任务。积极推进压缩天然气汽车加气站点建设,完成80公里天然气中压管网建设任务。做好南部新城和滨湖新城电网规划建设,全力推进建成一批输变电工程。

大强度加快滨湖新城建设。继续加快推进以滨湖新城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完成投资36亿元。开工建设滨湖路、顾家荡路、春江路及湖光路北延等道路,同步实施高新路等几条道路的路灯、桥梁的配套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水系调整,构建滨湖新城水网体系,尽快将太湖水源引入到滨湖新城中来。根据景观同步的原则,大面积绿化工程建设逐步展开,确保绿化种植顺利推进。滨湖新城启动区完成造型铺装及部分景观工程,核心区广场下半年开工进场,计划2013年全面完成。加快引进亲水游乐、温泉度假、商务休闲、滨湖餐饮等服务业项目。根据近期基础设施配套情况,对具备上市条件的地块展开招商。

高起点提升中心城区能级。进一步完善滨湖新城规划编制,以滨湖新城的规划建设提升吴江中心城区发展能级,建设环太湖璀璨明珠。加快推进吴江大厦南广场、总部经济项目建设,加大城市综合体项目引进力度,提升服务经济能级。重点抓好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吴江段建设,超前发展立交立体快速路系统,进一步完善城市战略发展规划。盛泽镇要以强镇扩权改革试点为契机,加快新城区建设步伐,完成7.9平方公里运西新城概念性城市设计以及1.25平方公里核心区城市设计,引导城市发展向西拓展,缓解中心老城区压力;启动盛泽镇科技中心和会展中心建设;开展占地61公顷的潜龙渠公园规划设计工作。

全方位强化城市科学管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努力做到精细化、常态化。数字化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完成国家住建部验收并正式运行。强化垃圾分类考核,巩固分类成效,扩大试点范围,增强分类意识,实现减量目标。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抓手,加强绿化养护和管理工作。加强控违、拆违监管力度,从源头解决违法搭建、加层问题。做好城区户外广告整体风貌设计,打造广告精品示范街。建设市区河道水质实时监测系统,推进实施生态修复技术。加强夜景灯光规划、建设和管理,强化镇(区)路灯管理指导和考核。

(四)更加注重统筹发展,着力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

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在稳定粮油生产种植面积的基础上,重点抓好设施农业、种源农业、休闲农业、科技农业、外向农业等“五型”农业建设,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机械化、规模化、园区化、合作化等“五化”体制创新,继续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进一步激发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活力。计划新增高标准农田面积4万亩,高效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4万亩。同里科技农业示范区创建成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太湖绿洲生态农业示范区建成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

提升新型城镇集聚能力。重点抓好主城区、主战场以及中心镇、集中居住区的城市化改造建设,通过加快产业集聚、加大改造投入、加强环境整治、完善公共服务,进一步提升城镇产业环境、消费环境和人居环境,最大限度地吸引广大农民进城定居、就业创业。要充分整合发挥现有城镇公共资源优势,各类被撤并的街道、社区公共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各地在农民集居点安排、公寓房安臵点布局中要充分利用,进一步释放其服务产业集聚、生活集居潜能。重点要以健全完善社区化管理体制为契机,以推进实施“三臵换”、“三集中”为抓手,争取更多的“自愿进城户”、“空臵户”、“分户出宅户”以及动迁安臵户进入公寓房安臵小区。

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发展。大力实施富民工程,通过政策扶持引导,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搭建公共服务平台,让更多的农民掌握就业创业本领,让更多的务工人员成为创新创造的主体,全方位、多领域地增加农民收入。全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用足用好物业臵办政策、挂钩扶持政策、土地整理政策,加大政府及社会各界反哺力度,千方百计构建村集体长效增收平台。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涉农补贴及保障政策,为保障农村持续稳定繁荣创造良好条件。加快推进创新型服务社、日用品配送中心、农产品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市场建设,提高为农服务的组织化程度。

加大农村改革创新力度。坚持率先创新、率先突破,进一步加快农村政策体系创新步伐,着力提高新政策、新制度的执行力和到位率。深入推进农村三大合作改革,坚持规范运作与扩面提标并重,切实让广大农民分享到更多的合作成果。深化富民合作机制创新,鼓励引导农民以投资参股、分工生产等形式参与地方发展,着力在保障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持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加大农村投融资、保险担保等政策创新扶持力度,实践推广村企联合、村村联合、城乡联合等联合发展路径,努力为广大农村新一轮发展搭建良好平台。

(五)更加注重构建生态文明,着力营造“乐居吴江”优美环境

全面实施生态文明战略。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严把环保项目审批关,全力服务好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的环保审批。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积极鼓励发展高技术、高效益、低消耗、低排放产业,大力发展绿色和低碳经济,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资源和能源消耗最小、效益最大化目标。大力开展环保、生态宣传教育,持续推动绿色系列创建活动,提升全社会环保意识,巩固国家生态市创建成果。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农村环境基础建设,着力强化农村畜禽养殖、生活垃圾和企业的污染整治,提升农村污染防治能力。

严格保护合理利用湖泊资源。要在全面掌握55个省级保护湖泊详实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各涉水区域发展现状,分门别类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凡是涉及的湖泊及其周边地区的开发利用项目,都必须接受严格审批、公众监督,确保“环保优先原则”,切实为吴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环境和资源支撑。年内计划完成5~6个湖泊专项规划,并选择2~3个已经编制专项规划的重点湖泊启动整治试点,为全市范围内的湖泊整治提供借鉴。着力优化水系规划布局,有针对性地开展疏通整合,确保水面不减少、水流更畅通、水质更优良,全年疏浚农村河道163条。加强农村联圩达标建设管理,全面提升河道长效管理水平。

持续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强化投资项目节能评估管理,依法淘汰落后产能,腾出发展空间扶持优质项目和优势企业发展。落实重点耗能企业节能责任,突出抓好印染、化工等高耗能行业的节能管理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新增循环经济试点企业6家,清洁生产审核企业30家。继续开展淘汰染整落后设备、关闭小化工等工作,力争淘汰落后印染设备500台(套),关闭小化工企业20家。加大减排责任制的落实力度,加强减排项目监管,前移环境治理关口,确保完成减排任务。

不断改善城乡环境质量。整合环保、供电、城管等各方执法资源,加大对环境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行业的治理,严查重处屡查屡犯、顶风违法、影响恶劣的环境违法案件,坚决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深入推进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的水环境整治,重点保障集中式和应急水源地、江浙交界断面等的水环境安全,严防水污染事故发生。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深入推进涂层等行业的废气整治,提升重点地区大气环境质量。加强噪声、扬尘管理,切实解决环境信访问题。以建设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县为契机,广泛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大力推进城乡绿化工作,全年新增绿化面积2万亩。

(六)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完善各项社会事业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创业。全力促进城乡统筹就业,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的扶持力度,提升“三项创建”工作水平,努力形成促进就业的倍增效应。继续加大各类对象的就业创业培训和技能培训工作,做好大学生创业见习基地的管理及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工作,全年新增3家职业培训定点机构,新增就业岗位1.5万个,失业、失地劳动力实现再就业0.6万人。狠抓职业技能鉴定平台建设,提升鉴定层次和技能鉴定质量,扩大鉴定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功能和劳动争议仲裁体制机制建设,依法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调整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提高保障水平。优化社保管理服务,衔接做好养老保险异地转移和全省联网工作,落实医疗保险转移政策的规范要求。开通网上申报、网上查询等服务,及时做好养老人员生存认证工作,为参保企业、员工提供便民服务。继续做好农土保接轨城保工作,全面完成接轨任务。全力做好社会保险稽核工作,有效维护广大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完善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加大财政投入,提高筹资标准,适当扩大单病种结算病种。健全社会医疗救助体系,进一步提高城乡医疗救助水平,提升惠民成效。

协调推进社会事业发展。重视发展学前教育。启动创建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和发展示范区,全市所有普通高中建成省优质高中,省示范高中达到70%以上。加大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吴江市中等专业学校、苏州丝绸中专软硬件建设力度,规划汾湖经济开发区成职校建设,打响职教特色发展品牌。引进、培养省特级教师、省人民教育家、苏州市教育名家,着力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水平。推进公共卫生均等化建设,加快市第五人民医院、江苏盛泽医院学术活动中心、菀坪卫生院异地新建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强化镇村一体化管理。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完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开展数字化人口计生优质服务体系建设,市科学育儿指导中心开始招生。建设市民活动中心,筹建滨湖运动公园、滨湖体育休闲景观带和市游泳馆,举办好市第十一届体育运动会。

大力推动文化产业振兴。制定《吴江市文化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意见,建立健全文化产业管理、统计、信息体系。全面推进文化产业的推介、招商工作,构筑灵活多样的文化产业平台,吸引创意项目和文化产业专业人才落户,力争在培育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重点企业以及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上有新的突破。推动苏龙纺织科技园、丝博园进一步完善产业文化平台,七都格林公园建成运营,做大文化旅游产业。深入开展“区域文化联动”,打造“一镇一品”特色文化活动,建立长效机制,向产业型拓展。启动文广传媒大厦建设。研究制定吴江体育产业发展规划,承办好全国排球大奖赛、围棋天元赛、乒乓超级联赛、亚洲田径大奖赛,促进吴江体育产业大发展,力争全年体育彩票销售超2亿元。

全力办好民生实事项目。组织实施10大类民生实事项目,着力增强改善民生的普惠性。关注老年事业发展,积极培育护理资源,逐步为失能老人提供护理床位500张。加强住房保障,推进公积金扩面。易地新建吴江市中等专业学校。优化公交资源配臵,新增或调整公交线路20条,新增或更新公交车辆60辆,更新出租车100辆,公交空调车比例达到90%。年内全市建成城镇安臵公寓房80万平方米以上,定向安臵动迁农户3000户以上。推行新市民居住证制度,完成150个村的路面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市政综合作业站,实施老城区道路、小区改造工程,改善市容市貌。启动桃源、平望、横扇3个镇的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实施卫生人才“5515”工程。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实现扩面1.5万人。

(七)更加注重促进和谐稳定,着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深化文明城市建设。在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要坚持把提高人的素质放在重要位臵,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强化宣传发动工作,着力增强广大市民参与创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要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全力打造“乐居吴江”新名片,加大社科知识普及力度,努力推进市民素质、城市形象再上新台阶。不断加强诚信道德体系建设,加大科普教育宣传力度,实施“兴农富民工程”。大力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文明宗教活动场所,促进民族关系和睦稳定。加强吴江体育基本现代化建设,各镇(区)进一步完善健身运动会馆和文体广场的规划建设。加大文化市场监管力度,有效推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大力健全民主法制。科学制定“六五”普法规划,创新普法形式,大力推进法治文化广场建设,在全社会努力营造依法办事的浓厚氛围。发挥社区矫正移动管理平台的监督管理功能,做好特殊人群的管控帮教工作。扩大完善法律援助网络,全市村(社区)设立法律援助联系点,镇(区)增设法律援助受理点。大力开展《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信访人法制意识,引导正确的维权途径和诉求方式,依法严肃处理违法上访和非正常上访行为。深化领导干部接访、机关干部下访、信访积案专项治理,强化协调会办和领导包案等措施,以加强镇(区)接访中心软硬件建设为重点,提高镇、村(社区)化解矛盾和问题的能力。

创新社会建设管理。完善市、镇、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逐步实现便民服务全覆盖。加强价格监测监管预报工作,全面落实保供稳价十条措施,确保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加快推进强镇扩权改革试点。完善社区管理服务体系,加强社区工作队伍建设。规范实施户籍登记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综合服务管理。加大基层组织建设力度,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坚决杜绝各类重特大事故。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定期开展实战演练,提高妥善处臵突发事件的能力。深入开展军民共建,加强国防和国家安全教育。认真做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整体提升预警报警水平。大力推广“5+X”工作模式,夯实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基础。

四、大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各位代表,“十二五”的号角已经吹响,在这全面建设“乐居吴江”的突破之年,我们要以廉洁勤政、务实高效、人民满意为最高标准,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政府各项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切实提升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一是坚持科学谋政,建设学习型政府。胡锦涛同志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级领导干部都必须把学习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要加强理论学习、形势分析和问题研究,把握后危机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及时调整完善各项政策措施,提高新形势下破解难题、把握大局、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智慧和力量聚焦到确保实现“十二五”发展良好开局的总体要求上来,聚焦到全面建设“乐居吴江”的战略目标上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真正做到勤于学习新知识、善于接受新理念、敏于接受新事物,不断增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本领,不断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建设奋发有为的学习型政府。

二是努力为民勤政,建设服务型政府。环境决定发展,服务创造优势。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不懈推进机关效能建设,着力打造勤干、敢干、善干的公务员队伍,大力提升主动服务、创新服务、尽责服务、高效服务、廉洁服务的本领,着力争创机关服务品牌。积极探索调整、整合相关行政审批资源,率先争取全省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积极推行“大部制”行政服务,促进行政服务新一轮提速增效。进一步完善机关效能考核机制,重点加强对关键业绩指标完成情况的考评力度,以考核推动机关作风效能上新台阶。建立《重大疑难信访事项集体会商制度》,提高解决信访问题能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多做惠民利民富民的事,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确保政府工作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和人民的评判。

三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型政府。围绕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能,做到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公正执法。进一步健全政府重大决策专家咨询、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听证制度,建立公开透明、程序规范的行政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完善行政执法体制,严格规范裁量权行使,规范行政执法行为,避免执法的随意性。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严厉查处危害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等方面的违法案件,维护公共利益和经济社会秩序。积极探索实行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后评价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全面规范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行为。

四是严格廉洁从政,建设阳光型政府。严格执行《廉政从政若干准则》,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努力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腐败体系。完善政务公开、信息公开、新闻发布等制度,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舆论和社会监督。加快推广应用农村集体资产租售监管平台,实现对农村集体资源、资产、资金的网络化管理。继续推行“两代表一委员”接待群众来访制度,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加强中介机构的监管,在招投标、审计、评估等中介行业中加强诚信考核。完善政府采购制度,进一步形成公开透明的采购运行机制。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深化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严查违法违纪案件,大力弘扬清风正气。坚持艰苦奋斗,厉行勤俭节约,降低行政成本,进一步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新形象。

各位代表,吴江正处在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让我们在中共吴江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以更加宽广的视野谋划发展,以更加昂扬的斗志迎接挑战,以更加务实的作风勤勉做事,为圆满完成本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建设“乐居吴江”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诗词与科学

诗词与科学 南湖创业学校 穆菲

摘要:本文是围绕诗词与科学的关系而展开的探讨。首先,论述了文化,文化就是以“文”化人,以“人”化物;其次,论述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各自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再次,论述了人文文化在知识形态层面上和科学文化互异、互补、互动;接着,在上述基础上,论述了作为人文文化“主脉”的诗词,有它三个特点:精、美、民族文字语言特性的结晶,而且论述了由此三个特点导出的三个特点:最富于高品位的情感,最富于人生感悟的哲理,最富于能延拓的内涵。从而,本文最后简扼地强调了诗教。关键词:诗词;文化;科学;人文;民族;诗教

诗词是文化,是典型的人文文化,科学也是文化,但是是大不相同的两类文化;然而,形异而实通,形疏而实亲,各以其特殊性而独立存在,又以其共同性而彼此相依。了解此一关系,于诗词,于科学,大有裨益。

文化,对于“人”之所以为人,对人类社会之所以为人类社会,具有根本性的作用。大自然创造了人、人类社会,人、人类社会创造了文明、文化,而且,人、人类社会在创造文明、文化的过程中,也被文明、文化所创造了出来。“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既包含了人、人类社会创造了文明、文化,又包含了文明、文化创造了人、人类社会。此即,人、人类社会以大自然作为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又以文明、文化作为自己生存与发展的手段与方式。文化,因它的产生,人类从动物群居演化成人类社会,人从动物人演化成社会人;因它的进步,人、人类社会从野蛮进步为文明;因它的提升,人、人类社会从低级文明提升为高级文明。众所周知,生物界因基因的遗传而延续,因基因的变异而演化;那么,人、人类社会因文化的传承而延续,因文化的创新而发展。如果讲,人的自然基因是大自然在创造人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人的先天基因或遗传基因;那么,文化就可以认为是大自然在创造人类社会的过程并受文化自己的不断反作用中逐渐形成的人类社会的“基因”,也就是“人”成为真正的人的后天“基因”或文化“基因”。没有文化,就没有人类社会,就没有真正的人;没有文化,也就没有人、人类社会的文明。胡锦涛同志2006年11月在全国文联、作协代表大会上讲得十分深刻:“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镌刻着文化进步的烙印。”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都会过去,都会成为历史,沉淀而结晶出来的就是文化,物质层面上的文化或精神层面上的文化,规章制度层面上的文化或风俗习惯层面上的文化,硬实力层面上的文化或软实力层面上的文化,科学文化或人文文化,而且影响至为深远而永垂不朽的是精神文化与文化精神,而这同人文密不可分。迄今为止,人类还不知道,除了人类以外,还有哪种生物还有文化,还有由文化焕射出的伟大的精神光芒!

一、正因为人、人类社会有了文化,有了镌刻着文化的文明,既创造了文化、文明,又被文化、文明所创造,从而人就是在文化熏陶、传承与发展中,即在自然基因上,在文化“基因”作用下成为人的,有着高超而复杂的精神与思想境界,有着强大而睿智的思维与实践能力,不仅有着先天本能的能力,而且有着后天自觉的能力,人就成为异于其他生物的“万物之灵”。1.1文化的本质就是人化,就是以“文”化人,以人化物,让“人”成为真正的人,让群居成为社会而且是“人类社会”。以“文”化人,主要依靠人文文化;以人化物,主要依靠科学文化。人生在世,要生存下去,要发展起来,就不能不同外在世界、物质世界打交道,不能不认识、不掌握这一世界的实际,不能不遵循大自然本身的规律,即不能不顺其自然地“制天命而用之”;这就有了科学文化,科学文化具有强烈的工具理性。人生在世,不仅要生存,而且要成为真正的“人”来发展,就不能不同内在世界、精神世界打交道,不能不了解、不感受、不体悟、不符合这一世界的实际,不能不遵循人类社会所形成的基本的道德伦理,即不能不顺乎人性地追求人的终极关怀;这就有了人文文化,人文文化具有强烈的价值理性。归根结底,科学文化主要是解决客观世界“确实是什么”的问题,人文文化主要是解决主观世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科学文化是“立世之基”、“文明之源”,没有科学文化,人类社会必然愚昧、野蛮,必为大自然所淘汰,人类无法立世。人文文化是“为人之本”、“文明之础”,没有人文文化,人类社会必然荒唐、卑鄙,文明必然崩溃,人类必将走向自我“异化”、自我毁灭。显然,从“以人为本”而言,价值理性处于本体性地位,工具理性处于工具性地位,本体性统率工具性,工具性支撑本体性;本体性是主体,工具性是躯体;两者不仅不可缺一,而且不可分割。

1.2两者为什么不可分割?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同源于人的实践,共生于人的大脑,都产于大脑对实践的反映及其对此反映的加工,皆来自于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结合与统一的经验与总结。显然,不仅科学文化反映客观世界及其真实性、唯一性,即承认客观实际,提炼客观实际本质,探索客观世界的规律,人文文化又何尝不如此?同样,不仅人文文化反映精神世界及其感悟性、多样性,满足精神世界追求,科学文化又何尝不如此!作为相应科学学科最基础是它的公理,是几条“不言而喻”、“不证而明”的事实;“不证而明”就是无法证明,就是人的直觉感悟,就是人文文化!科学的论述为什么在不断发展,正是因为原来的论述反映的是人的大脑对人在该领域的实践反映及对此反映的加工,显然,这一论述的反映会有局限性,没有真实地全面地动态地反映该领域的客观实际;因此,科学探索到的真理永远是相对的,绝对真理只可以逐步逼近,但绝不可能达到。还有十分重要的一点,我赞成杜维明先生2010年6月21日在浙江大学“求是大讲堂”所做的《人文教育与大学灵魂》演讲中这一论点:“哈佛的校训是‘真理’。有些真理是我们可以把握的,但是有些真理我们却没有办法通过一般科学实证掌握,即就是人文领域的真理。”接着,他生动而深刻地指出:“人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的终极关怀是什么?一般人认为,这些好像都是一些没有答案、甚至是虚无缥缈的问题。从事科学研究,从事知识探讨,不需要知道这些事情。但是,那些真正在科学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国家,并没有这样去思考问题。”他接着提供了这方面的范例。是的,科学文化就是实证科学,解决的是“确实是什么”的问题,但解决不了“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我想,这就是杜维明先生在演讲中所指出的,“实证科学有其偏颇之处,也有其解决不了的问题”。孙中山先生早就讲过类似的话:“佛学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中华儿女》,2003年7期,总194期,第82面)哲学,哲学是地道的人文文化。其实,我国优秀的传统哲理,早已认识到这一方面的问题。《荆门•楚简》明确指出:“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宋代程颐讲得更明白了:“道,一也。岂人道自是一道,天道自是一道?”人道就是天道的反映,人类社会的基本伦理道德就是大自然规律在人类社会的反映,人、人类社会要生存与发展下去,势必自觉或本能地遵循由大自然规律所迫使人类社会形成的基本的伦理道德。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讲得多么透彻:“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的复活,是人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实现了的人本主义。”可以认为,人的遗传基因或先天基因是“自然界实现了的人本主义”,使“人”成为人具备了“可能性”,而文化这个社会“基因”或后天“基因”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使“人”成为人的“可能性”具备了“现实性”。当然,科学文化不等于天道,人文文化不等于人道,但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及其相互的关系基本上反映了天道与人道、大自然规律与社会伦理道德及其相互的关系。

二、人文文化是与科学文化在实践层面上,是同源、共生、互通的,在知识形态层面上,是互异、互补、互动的,在精神层面上,是有着共同追求、各有侧重的。诗词是典型的人文文化,当然也必然如此。

2.1人文文化对科学文化而言,既然同源共生,则势必互通。首先,承认客观实际,这是立足之基。伟大的人文作品不会歪曲客观实际。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前人对“紫”字多有批评,日照瀑布应是五彩缤纷,何能有“紫”?!但物理学证明,当水珠尺寸小到近于紫光波长时,会产生漫射,呈现“紫”色。韦应物《滁州西涧》中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一般都会认为船应顺流而纵置,但在水急之时,依据水动力学理论,船确实是横置而非纵置。至于传为佳话的高适“半”字师一事,更体现了诗人的严谨。高适一个秋夜在杭州清风岭一寺庙度过,诗兴大作,在壁题诗,有句“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角竹房”;后来认识到月落则潮退,钱塘江不是一江水,而是半江水,待到后至此寺庙,欲改“一”为“半”时,见已为人所改,传说是骆宾王所改。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多么慷慨、悲壮、激昂!八百里,指健壮的牛,《世语新说•汰侈》:“王君夫有牛,名八百里驳。”此处语涉双关,兼指兵营分布之广。五十弦,《史记•封禅记》:“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八百里,五十弦,均系实语,而无艺术夸张。当然,恰当的艺术夸张,往往在人的心灵深处,更能反映实际的本质,更能激起人们的情感。然而,好的作品,如李煜的词,大多为如实的而极富感情的“白描”。

2.2提炼客观实际本质。艺术讲究不能不像,不能全像,不像就走样,全像就无艺。这就是要神似,抓住关键,揭示本质;不要只追形似,不分主次,照画葫芦。神似用数学“拓扑学”的话讲,就是要找出事物的“特征不变量”。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这一千古名句,揭示了愁的深广而难穷。明代王越有两句诗,“自笑年来常送客,不知身是未归人”,淡淡写来,但言中有无限思乡之念。近代连横《台南》一诗,更值得一读:“文物台南是我乡,归来何处问行藏。奇愁缱绻惊江柳,大泪滂沱哭海桑。卅载弟兄犹异宅,一家儿女各地方。夜深细共荆妻语,青史青山尚未忘。”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澎湖等割让给日本。连横率全家到大陆,此后多次往来于海峡两岸,1925年至台时赋此诗。首联指明台湾是家,但现已无家可归,颔联以艺术夸张笔法表达内心的激愤与沉痛,颈联完全以写实的笔法,承颔联,从大的、虚的层面转到小的、实的家庭层面。30年,还要有多少年延续下去?!一家,还有多少家也如此这样!尾联收得好,点到诗人要讲的核心、本质,“青史青山尚未忘”,这是伟大的民族气节!我想,这也是2005年连战先生具有历史意义的大陆“破冰之旅”的文化“基因”所起的作用吧!

2.3探索客观实际的规律。杰出的人才不能不问事情的来龙去脉,伟大的文艺家不能不思考所见现象背后的规律。屈原的《天问》当然是最典型的案例,辛弃疾的《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也十分典型。杜甫《赠卫八处士》中的“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揭示的确系人生的实际变化情况。而苏轼所写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描写的就是江南夏季暴阵雨的典型过程:“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明代彭述先《无题》一诗,早已想到地球不大,鹏飞万里,地球人在地球,犹如鸟在笼中:“鹏飞万里去,回顾江山小。谁知天外人,犹叹笼中鸟。”朱熹《观书有感》的名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源头活水,渠水就不可能清,这是哲理。苏轼《题西林寺壁》的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局者迷,旁观者醒,这也是哲理。唐代张文姬《沙上鹭》一诗,“沙头一水禽,鼓翼扬清音,只待高风便,非无云汉心。”且不谈此诗是否隐喻其志,就物理学上讲,欲飞升,必须有飞速,才能有浮力;高度愈高,空气愈稀,欲飞升,速度必须愈大;欲达云汉,必须有大(高)风方行。诗人能从对客观事物的感悟中,得到相应的结论。白居易名诗《琵琶行》的名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拨动过多少人的心弦,呼唤起多少人的回忆;不是一般的人,而是有相类似的经历与感悟的特别是有着沉浮的人。事物都是以其特殊性而存在的,而共同性就隐藏在这特殊性之中。

三、人文文化对科学文化而言,在知识形态上是互异、互补、互动的。由于人文与科学的功能不同,在知识形态上就会互异;异,即各有所长,同时相应的,必各有所短;但又由于两者相通,势必互补其所短,互动共向前。文化的载体是知识,那么,知识是文化的基础,没有知识,就没有文化;而思维是文化的关键,没有思维的知识是死知识,不能激活,不能发展;方法是文化的根本,是知识、思维与实践之间的桥梁。科学知识是一元的,科学思维是逻辑的,科学方法是实证的,贯穿于这三者之中的科学原则是求真,力求符合客观实际。人文文化则不尽然,人文知识往往是多元的,人文思维往往是直觉的、形象的,人文方法往往是感悟的,而人文原则是求善,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人文知识一点也不排斥一元的、确定的知识。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句,“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刘禹锡《蜀先生庙》诗句,“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诗句,“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杜甫《赠卫八处士》诗句,“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宋代陈亮《念奴娇•危楼还望》诗句,“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明代僧读彻《遥山》诗句,“九江黄叶寺,五老白云峰”;《红楼梦》中《葬花词》诗句,“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毛泽东在反第二次大“围剿”《渔家傲》诗句,“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这些诗句的数字,都是实实在在的数字,毫无艺术加工,但确有艺术魅力;数字所在的句子基本都是事实,不能更改,但确实是诗句,甚至是名句。至于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白居易的“人怜全盛日,我爱半开时”,这类有着“半”、“一”数字的名句,这“半”、这“一”首先是实际的,但更是空灵的;至于如前所述,如李煜的词,往往是白描式的,即“赋”式,但十分撼人心弦。

3.1 人文思维说是直觉的,形象的,是指思维创新性的源头,人的精神世界的特有活动是创新源头所在;但任何一个正确的思维过程必须是逻辑的。唐代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句句相扣,步步反溯,后句阐明前句,思路井然有序。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首与《春怨》恰反,句句相关,联联推进,从准备邀到相邀;再到至,再到从村外向村看,从村向村外看;从窗内向村内看,从看到评;再到相约,自然流畅,条理井然。至于诗词,讲求“严谨”。“推敲”两字,众所周知,就来自贾岛向韩愈商榷《题李凝幽居》中的“僧推月下门”的诗词佳话,“推”不如“敲”,不仅顾局部,而且顾全景,以声显幽,以动衬静。

3.2人文方法讲究感悟,因为人的精神世界的特点是感悟的,但绝不是不重视实证的方法,前面讲了,人文与科学是同源的,源于实践,承认客观实际,提炼客观实际本质,探索客观实际规律,实证就是实事求是。人文讲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就是讲求实证。实事求是就是求真原则的体现。真正的求善只能建立在求真的基础上。诗词讲究“情景交融”,以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一体。景相应于求真写实,情相应于求善写虚。那么,如同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乍一看来,句句写景,最多只能讲有“冷”字,有“凉”字,七夕了,冷、凉也是写实,如果一联系,这诗写的是失意宫女的孤寂,那就十分清楚景中蕴含的情,实中蕴含了太多的虚了。第一句写出人内心孤单凄凉,第二句是写借扑萤排遣幽绪忧愁,第三句是写夜深仍凄凉无法入寐,第四句是借牛郎织女抒发内心苦闷与期望。琢磨“卧看”两字,就情思涌动,全诗语通。众所周知的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就更如此了!情全在景中,虚全在实内。与《七夕》的写法大相径庭的是杜牧写的《赠别》,“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除了樽、蜡烛是景、是实外,其他的全是情、是虚。其实,第二句衬第一句,情不仅多而且深;第四句衬第三句,情意绵绵;第三、四句衬第一、二句,情为重,景似衬,然而情得以立足,得以有寓,无景何有情,两者交融,如醉如痴。自古以来,脍炙人口的人文情味极重的名句,往往是以“求真”为基础的。因为只有在这样的“真”的基础上,才能构建永垂不朽的“善”的大厦。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是典型之一,上句是百分之百的“真”、科学,下句是百分之百的“善”、人文,无上句的前提,绝无下句的结论。李商隐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亦复如是。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没有下句的这一现实,哪有上句的人性歌颂?!元好问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没有生死相许这般铁的凭证,哪有对情的如此无字无价的赞美?!

3.3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都是求真、务善、完美、创新。科学精神侧重于求真务实,人文精神侧重于求善务爱,两者的核心都是完美、创新。真正的“真”是美,真正的“善”是美,美就是和谐,新就是发展。世界是众多事物构成的,事物就必有差异,构成即关系,关系就必须和谐。没有差异,就没有世界;没有和谐,也没有世界。为什么要革命?为什么要改革?就是因为有不和谐!和谐不是讲没有矛盾,差异就是矛盾。“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矛盾处于适度,适度就会和谐,才能发展,才能新。诗词就是赞美、扬美、反丑恶、除丑恶,就是赞新、扬新、反朽旧、除朽旧。改革派诗人刘禹锡写得多么好!“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四、以上所讲,是人文文化对科学文化而言,不是诗词这一人文文化所独有的。诗词对人文文化而言所独有的我认为讲一个字就是“精”,展开讲,集中在3个方面:第一,精(精炼);第二,美(精美);第三,民族文字语言特性的结晶(精华),并且这三者彼此相关,不可分割。

4.1精(精炼)。科学文化是通过约定的符号以抽象的定量的“模型”,面向某一类事物或现象,从它们各自的特殊性(个性)中,概括出它们的一般性(共性),从而在相应的领域中有着普遍性。但是,由于人们认识上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从而这种普适性也隐存着局限性。人文文化则不同,它通过约定的符号,以具象的定性的“模型”,面向某类乃至某个具体的事物或现象,深入描叙或揭示其某种典型的特殊性(个性),从而在相应领域中似无普适性。但是一般性(共性)永远寓于特殊性(个性)之中,从而这一“模型”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可供想象、思考、品味、领悟乃至去开拓作者从未想到的内容。诗词如同科学的公式、定理、定律、公理等模型一样,以最少的符号,对其对象极为精炼地进行描叙或揭示。当然,诗词用的符号是文字,而这些文字甚至就是现在学术论文所谓的“关键字”(Key Words),以至于是“拓扑学”中的“特征不变量”。流传不朽的元曲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18个字,“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把一个远离家乡、漂流在外、旅途茫茫、只身一人的环境与心情,写得怎不令人肠断?!温庭筠《商山早行》颔联中的10个字10个景,把秋天途中旅客早行刻画得淋漓精致,“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至于王安石《泊船瓜州》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及其“绿”字,宋祁《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及其“闹”字,早已作为用字最为成功的典型案例,代代传颂。其实“绿”之所以用的妙,就是因为“绿”就是春到江南这个千里江南巨大空间中的“特征不变量”,“闹”就是春在枝头这个微小枝头空间的“特征不变量”,无他字可取代!还有,宋祁之所以选的枝头是红杏的,因为杏花由唐至宋既是十分贵重又是相当普及的春天的名花。字不能与句这个整体分开,句也不能与诗词这个整体分开。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中的“云破月来花弄影”,在当时就得到很高评价;浮云,明月,花枝,花影,在“风不定”的情况下,四者关系如何?就是“花‘弄’影”,捉摸不定。无此表述,作者就不能有“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之感了!这个“弄”字也是这一名句的“特征不变量”。而李白《忆秦娥•箫声咽》中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王国维评价为“寥寥八字,关尽千古登临之口”;不联系全词,不联系历史,就不可能作出这一评价。同样,毛泽东《忆秦娥•西风烈》中的“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只要联系全词,联系红军战史,联系遵义会议后的第一次胜仗,就会感到这八字无比悲壮、深沉、鲜明、开阔,其气象绝不亚于上述八个字!精(炼)到什么程度?杜甫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就足以说明了。

4.2美(精美)。正因为有了精炼,才可能有精美。精炼只是必要条件,还要有条件补充,才能充要。这个精炼还必(精)美,即情感饱含、音韵协调,即有情、有韵。诗词是韵文,但韵文不一定是诗词,《三字姓》、《弟子规》不是,《千字文》、《百家姓》更不是。上面所举的诗词,饱含情感,音韵协调,琅琅上口,难于忘却。琅琅上口不只限于押韵,著名的案例是白居易在战乱兄弟离散时的名句,“田(tián)园(yuán)寥(liáo)落(luō)干戈后,骨(gú)肉(ròu)流(liú)离(lí)道路中”,从所标注拼音可以看出,音韵多么协调。五言绝言要写好,真难,因为仅有20个字,精炼到如此地步,还要美。《登鹳雀楼》王之涣这首千古绝唱,就是如此:“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此诗无需再在此评价,作为唐诗一大佳话的是祖咏的《终南望余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这是应试诗,按应试规定,应五言六韵十二句,但祖咏只写了4句,就交了卷,考官问他为什么只有4句,他回答是:“意尽。”的确,该写的写完了,积雪、余雪、化雪、远望、中观、近感,而且为穷人受冻,寓情于景,全有了!还有,两联均对仗,平仄也合。这就不奇怪,当今我国少儿所学的古诗,往往就是这类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精,美!人们常讲,最美的语言是诗一般的语言;那么,再补一句,诗、词的语言就是最美的语言。

4.3民族文字语言特性的结晶(精华)。没有汉文字、汉语言的特性,没有这特性的结晶,就没有诗词如此的精,如此的美。我在《国魂凝处是诗魂》一文中作了这样的论述:“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基因’。生物基因就是DNA(脱氧核糖核酸)的片段,而DNA是由千千万万个A、G、C、T这四种核苷酸作为最基本的构件而组成的双螺旋形状结构这一长链,基因即其片段。显然,文化这个‘基因’的‘核苷酸’就是文字,文字这个‘核苷酸’按规律的组合就是语言,而这一组合的集成就是人类社会的‘基因’,即文化。”教育部原负责人之一的柳斌同志就讲得很深刻:“人文为何物?语言乃其宗。”汉字是形、声、义相统一的象形文字。所有民族开始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而后都逐渐转变为拼音文字,而汉字不仅经过了历史考验,而且在信息时代显示出其特有的强大优势。汉字不仅是一般的符号,而且还是艺术,是科学,是杰出的文化。科学研究已经表明:汉字及以其构成的语言,既能开拓人的左半脑,又能开拓人的右半脑,开拓右半脑的原创性思维潜能。严格讲,一个民族的文学语言是不可翻译的,汉文学语言更是如此!成语,拨乱反正,正反乱拨,怎么译?歇后语,如“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怎么译?还有,回文诗怎么译?中华诗词怎么译?一译就失去了这个民族语言的固有特点;诗更是如此,一译不仅失去了其固有特点,而且失去了由此固有特点所产生的固有涵义与情韵。美国诗人罗伯特•佛罗斯特讲得十分深刻:“诗者,译之所失也。”中外诗作,不可互译;一个民族的古今诗作,也难于互译,因为时代不同了,语言也变化了,作为核苷酸A、G、C、T的汉字没变,但作为DNA片段的基因的语言变化了。我一再举例过,作为唐代王翰的名诗《涼州词》与绿原的译诗,都十分好,然而译成的新诗绝不是原诗。译诗极为奔放,慷慨豁达的豪情思潮一泻千里;而原诗那种大彻大悟的深沉意境更值得去一再品味。在这里又不能不提到,汉语言的“核苷酸”汉字没有变,古代以口语入古诗,今天以现代语、口语、科技语言入古诗,只要恰当,就很成功。例如,毛泽东《卜算子•咏梅》的“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魏仲文《瞻天安门》的“毛公一语惊天地,中国人民站起来”,徐中秋《山村女教师》的“拜拜一声人去后,凝眸犹自送顽童”,等等,何等自然!汉字科学,汉语言科学,汉诗词科学,科学的本质就是合乎规律,合乎客观世界、物质世界的规律,合乎主观世界、精神世界的规律。文学语言、作品不可译,诗不可译,中华诗词更不可译,译,从本质上,是基于所译成的语言的再创造。美国大诗人惠特曼讲得十分正确:“看来好像很奇怪,每一个民族的最高凭证,就是它自己产生的诗歌。”诗歌是伴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伴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的;民族诗歌就是伴着民族的产生而产生的,伴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部文明发展史,本质上就是一部文化发展史,而精神文明发展史、人文文化发展史、文学艺术发展史占有“为人之本”、“文明之基”的地位,诗歌发展史就是文化发展史、文学艺术发展史的一条“主脉”;对于至今唯一存在最古老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更不例外。在2010年5月的“高等学校诗教工作暨当代中华诗教理论研讨会”上,我发表了一篇《知否诗魂是国魂》一文,文中有我写的《七绝•读诗感悟》三首,后在孔汝煌教授帮助下,改成了四首:〈其一〉,“诗魂道是国魂凝,座座高峰迭起兴。各领风骚先继后,中华文脉至强恒。”〈其二〉,“国脉主流文脉承,诗魂应是国魂凝。中华大厦千秋屹,赖有诗魂作主承。”〈其三〉,“曲赋诗词一代文,屈平天问少陵兴。国魂应是诗魂粹,正气歌骚代代赓。”〈其四〉,“《关雎》、《长征》一脉承,情天理海美谁伦?感神泣鬼惊风雨,为识诗魂是国魂。”正因为如此,我个人一再认为,作为中国人写中国诗,至少应记住三点:第一,要有民族性(继承性)。写的诗同传统诗歌竟无丝毫继承关系,这绝不是方向;第二,要有时代性。是当代中国人写的诗,不是唐人写唐诗,宋人写宋词,元人写元曲;这里,还包括要引入科技元素;第三,要有群众性。好诗,流传千古,脍炙人口。人是社会人,诗也应是社会诗。

五、基于诗词的“精”,一是精炼,二是(精)美,三是民族文字文学语言的结晶(精华),可以得出诗词还应具有3个方面的“最”:“第一,最富于高品味的情感;第二,最富于人生感悟的哲理;第三,最富于能延拓的内涵。第一,无美哪有情?不精则堆砌。一美一精,含情至深赖玩味。贺铸在词中对亡妻的怀念,“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刻骨铭心!

5.1元代张养浩在曲中对统治者的怨愤,对人民的同情,“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赢,都变作了土;输,都变作了土”,奔腾情潮,万千激浪!白居易在诗中对因战乱分居五地兄弟的怀念,“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深沉、广阔、真挚!因情,也可将物因势而赋以情,杜甫的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因人的深切感伤而溅泪,鸟因人之惜国破家散而哀鸣惊心。王安石的名句“绿扰寒芜出,红争暖树归”,嫩绿初红都人化有扰而出,有暖而归了。苏轼《红梅》将红梅品格人性化了,“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关汉卿用了人所感知的杜鹃啼鸣,“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表达了在春天对作为离人的诗人对家的怀念与声声呼唤。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一词的最后三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传为千古佳话,念夫太深,恋情太重,景物浑然与人情成一体了。第二,什么是哲理?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概括一切的道理,是智慧。冯友兰先生讲得好:“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哲理,站得高,望得远,看得全,思得深,想得透。诗词就是对世界、对人生有感悟的哲理杰出表达。虞世南的“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关汉卿的“闲将往事思量过。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么?!”鲁迅的“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从宏观到微观,从过去到未来,从具体到抽象,从世界、国家大事到家庭、儿女私情,方方面面,无所不涉。至于第三,诗词是富于延拓内涵的。前面讲了,人文作品是选择典型的特殊来做文章,一般性寓于特殊性之中,而作为最精最美的人文作品的诗词,更不例外。名人、大家、领导人在讲话中往往引用前人名句,不仅古为今用,而且名句的延拓就可生动而深刻地包含当时的现实及其过去与未来。远的不说,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同志率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中国梦”,三次引用诗句,两次是毛泽东的“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一次是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原因正在诗句的内涵完全能延拓到今天。他在毛泽东同志诞辰在120周年的讲话中,八次四处引用了毛泽东同志的诗词。习近平同志隔毛泽东同志很近,小时候甚至不少次见过毛泽东同志。事业上又是一脉相承,引用毛泽东诗句十分好说。而李白生于公元701年,距今1300多年了,但李白在《行路难》诗中的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其内涵延拓到今天,也是道道地地完全合适的。

5.2中华诗词,源远流长,博大精美!思想之蕴涵、意境之深邃、感情之充沛,文字之精炼、语言之丰富、音韵之优美,形式之多样、风格之纷繁、技艺之高超,引力之强大、潜力之难估、活力之无穷,无可伦比!正因为如此,中华诗词应得到更多的关心,应得到更大的重视,应得到更快的发展,应得到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地位。六 最后要讲的一点,是附带的又是十分核心的,要重视诗教。请注意,惠特曼讲的是,一个民族的最高凭证是这个民族的诗歌。按照逻辑学,A是B,B包含了A,但不一定是A;人是动物,动物包含了人,但不一定是人;那么,民族的最高凭证是民族的诗歌,民族的诗歌包含了是民族的最高凭证这一功能,但还包含了更多的功能。我国诗词界早已论证了,对一个人而言,诗对外部世界的功能,观、兴、群、怨,诗对内部世界的功能,立德、启智、健心、育美、燃情;而总的功能就是创新,就是《礼记•大学》所讲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作新民。如果讲,科学是反映规律,自然科学是科学,数学是科学,社会科学是科学,那么,主要涉及精神世界的人文、当然更要包含诗词,也是科学。著名的美籍华人学者杜维明先生就讲过,哈佛大学的校训是“真理”,它有个象征的雕塑,一本书展开了几页,还有几页没展开。展开了的表示科学,科学知识,可见的,没展开的表示人文,人文知识,不可见的。可见的科学固然是真理,不可见的人文也应是真理。我一开始就强调了,对于作为人的人类社会发展影响至为深远而且永垂不朽的是精神文化与文化精神,而这同人文密不可分。这就是我极力主张的“文化要传承,经典须诵读,诗教应先行”的原因。诗教,功在当代,惠泽千秋。

参考文献

[1] 杨叔子.杨叔子教育雏论选[M].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1年4月 [2] 杨叔子.国魂凝处是诗魂[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6): 16-18

[3] 杨叔子.知否诗魂是国魂[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1): 120-122

[4] 梁东.当代中华诗教文论集萃[M].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11年1月 [5] 孔汝煌.铸魂健翼兴诗教[J].中华诗教, 2013(2、3)[6] 杜维明.人文教育与大学灵魂[N].解放日报, 2010年8月15日

第四篇:茶与诗词

用心有情臻品质 传世国茶大元昌(www.xiexiebang.com)

茶与诗词

在我国古代和现代文学中,涉及茶的诗词、歌赋和散文比比皆是,可谓数量巨大、质量上乘。这些作品已成为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在我国早期的诗、赋中,赞美茶的首推的应是晋代诗人杜育的《茶赋》。诗人以饱满的热情歌颂了祖国山区孕育的奇产——茶叶。诗中云,茶树受着丰壤甘霖的滋润,满山遍谷,生长茂盛,农民成群结队辛勤采制。晋代左思还有一首著名的《娇女诗》,非常生动地描写了两个幼女的娇憨姿态和烹煮香茗的娇姿。

唐代为我国诗的极盛时期,科举以诗取士,作诗成为谋取利禄的道路,因此唐代的文人几乎无一不是诗人。此时适逢陆羽《茶经》问世,饮茶之风更炽,茶与诗词,两相推波助澜,咏茶诗大批涌现,出现大批好诗名句。

唐代杰出诗人杜甫,写有“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的诗句。当时杜甫年过四十,而蹉跎不遇,微禄难沾,有归山买田之念。此诗虽写得潇洒闲适,仍表达了他心中隐伏的不平。诗仙李白豪放不羁,一生不得志,只能在诗中借浪漫而丰富的想象表达自己的理想,而现实中的他又异常苦闷,成天沉湎在醉乡。正如他在诗中所云:“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当他听说荆州玉泉真公因常采饮“仙人掌茶”,虽年愈八十,仍然颜面如桃花时,也不禁对茶唱出了赞歌:“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如白鸦,倒悬深溪月。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俪芳津,采眼润肌骨。丛老卷绿叶,枝枝相连接。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

中唐时期最有影响的诗人白居易,对茶怀有浓厚的兴味,一生国下了不少咏茶的诗篇。他的《食后》云:“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诗中写出了他食后睡起,手持茶碗,无忧无虑,自得其乐的情趣。

以饮茶而闻名的卢仝,自号玉川子,隐居洛阳城中。他作诗豪放怪奇,独树一帜。他在名作《饮茶歌》中,描写了他饮七碗茶的不同感觉,步步深入,诗中还从个人的穷苦想到亿万苍生的辛苦。

寺院出身的“茶圣”陆羽,经常亲自采茶、制茶。尤善于烹茶,因此结识了许多丈人学士和有名的诗僧,留下了不少咏茶的诗篇。

到了宋代,文人学士烹泉煮茗,竞相吟咏,出现了更多的茶诗茶歌,有的还采用了词这种当时新兴的文学形式,诗人苏轼有一首《西江月》词云:“尤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雪芽双井散神仙,苗裔来从北苑。汤发云腴酽白,连浮花乳轻圆,人间谁敢更争妍,斗取红窗粉面。”词中对双井茶叶和谷帘泉水作了尽情的赞美。

元代诗人的咏茶诗也有不少。高名的一首著名的《采茶词》.描写了山家以茶为业,佳品先呈大守,其余产品与商人换衣食,终年劳动难得自己品尝的情景。

清高宗乾隆,曾数度下江南游山玩水,也曾到杭州的云栖、天竺等茶区,留下不少诗句。他在《观采茶作歌》中写道:“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西湖龙井旧擅名,适来试一观其道„„”

彩云祥旗舰店(www.xiexiebang.com)

用心有情臻品质 传世国茶大元昌(www.xiexiebang.com)

我国不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茶兴都不浅,在诗词交往中,也每多涉及茶事。1926年,毛泽东同志的七律诗《和柳亚子先生》中,就有“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的名句。1941年,柳亚子先生还在一首诗中说:“云天倘许同忧国,粤海难忘共品茶。”朱德同志在品饮庐山云雾茶以后,赞扬此茶云:“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年饮,延年益寿法。”

咏茶的诗不仅中国有,国外也有不少。9世纪中叶,我国的茶叶传入日本不久,嵯峨天皇的弟弟和王就写了一首茶诗《散杯》。17世纪茶叶传入欧洲后,也出现了一些茶诗。后来,西欧诗人发表了不少茶诗,内容多是对茶叶的赞美,从中可以看到他们对这种奇巧饮料的喜爱。

推荐阅读:

念好中国茶叶的“五字经” 茶马古道 茶文化是什么

彩云祥旗舰店(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诗词与人生

诗禅一味

院系:建筑工程系

专业:工程造价

年级:2013级

班级:2班

学号:1313820233

摘要:禅诗即佛教诗歌,是指宣扬佛理或具禅意禅趣的诗.自从佛教在汉晋之际从印度传入,这类诗就应运而生.不但很多僧人写,许多崇佛的文人,包括许多名诗人也写,据粗略统计,其数量多达三万首之多,是我国古代是个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诗歌园地中又一席奇葩,许多优秀禅诗至今仍具有不朽的魅力.关键词: 宗教

修行

习禅

诗人

参悟

诗歌主要用于抒情言志,是形象思维的国度,主要以情感性和形象性感人,影响社会人生.这样,诗歌这种语言形势变得到了禅宗的青睐.诗歌语言充斥于禅宗语录中,而使禅宗成了诗歌的王国.诗化的禅宗以其特有的内容和形式问世也就必然很快得到文人士大夫的喜爱,得到诗人的喜爱,是禅宗几乎成为文人士大夫的佛教宗派.禅宗中顿悟,不重坐禅,主张平心是道,主张任缘任远,禅宗不断创新种种新奇独特的简单明快的修行方法,也都投合文人士大夫的所好,加快文人诗人和禅宗的结缘.这种结缘,造就了诗歌的规模和数量,在中国文化史上堪称大观.禅宗是宗教,诗歌是文学,禅+诗=禅诗?问题并不如此简单.佛教在明帝永平十年由印度传入中国,依托释迦牟尼佛所演教法修行.修学佛法,觉悟成佛,佛教修行有种种方便,依世人根器法门众多.禅宗融合中国儒道文化,于六朝时来华僧人菩提达摩初创,到唐代有六组慧能发扬南禅.由唐宋到达鼎盛时期,形成“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景象,到明清仍有传承.近代当下社会禅宗仍然是信众极多,许多名人雅客都皈依佛门,以一种出事的淡然、空灵缓解社会的压力浮躁。世间法出世间法在佛教智慧中都有根据,许多在家居士持戒修善、儒释并举,即获得世间的种种善报又获得精神上及来世的快乐解脱。“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诗禅的相互渗透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和提高。

千古禅灯,闪闪不灭。禅,包含着上古、中古两大文明的智慧与睿智。恒河之波静,黄河之波动,动静咸宜,相得益彰。中唐六祖慧能(公元638—713年)“见性成佛”。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首诗利用比喻、象征、暗示的文字语言来说禅理,从而借助诗歌表现艺术去宣显佛理,达到了诗于禅的完美。《六祖坛经》是禅宗主张心学一派最具代表性的典籍。慧能也因此偈明心见性,得弘忍传予衣钵。慧能弘法禅净(净土宗)并举,《坛经》强调“见自性清净,自修自作法身,自行佛性,自成佛道”。一个修行者只要坚持修行十善,那么极乐世界便在眼前,只要行十善,自己所处的便是净土。我自己也是皈依弟子,世人都曾诵读佛经作为宣泄苦闷的方式,以逃避现实,企图忘却烦恼。或许,每部佛经真的就是一本哲学书,它们根植与痛苦心酸的土壤而开出的超脱飘逸的奇葩,看破红尘后的会心微笑,能够闲事登临名山祖刹,礼佛焚香,诵读经典,也能得到佛光的普照吧。

慧远(公元334—417年)祖师。东进高僧,与庐山结念佛社,即历史上有名之白莲社也。所谓白莲社者,在庐山般若台精舍,谢灵运凿池东林寺前,植白莲其中,遂因以为号焉。慕庐山之风来集者有僧有俗,皆避世遗荣,其中尤贤者十八人,世称“庐山十八贤”,由此因缘中国兴念佛之始。谢灵运为慧远弟子,陶渊明亦于慧远善。诸多名士常往来庐山,缔世外之交。

庐山东林杂诗

慧远祖师

崇岩吐清气,幽岫栖神迹。希声奏群籁,响出山溜滴。有客独冥游,径然忘所适。挥手抚云门,灵关安足辟。流心叩玄扃,感至理弗隔。孰是腾九霄,不奋冲天翮? 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

此诗是化般若义理的代表作,慧远祖师认为,佛法之妙,含有无上精微之意。如自心能臻于无上之妙境,都同归于一极,而无等差。慧远祖师由身游而至神游,最终达到了悟般若性空的无上微妙真谛,使人豁然超悟,胜于儒家修身的“三益”之法。诗出高僧之手,脱落尘滓高风逸怀,自不待言,即是写景状物亦见其方外的本色。

话再转回庐山东林寺,至今犹存。现任方丈释大安适其道场弘法度众,秉承祖师遗风。以儒道思想阐发佛理,使人们内心参省。我在文中以祖师称之,因我也是净土宗念佛修行的在家弟子,能读诵参悟祖师之智慧备感亲切欢喜。持戒修行,念佛禅观,济世度人求生净土是吾辈至于当下修行纲要。今天的东林寺有世界上最庄严地佛像——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道场方便接纳众生求法,闲暇时间登庐山访东林,参悟佛道,求生极乐,念佛诵经,增长福慧,佛光加倍。

谢灵运(公元385—433年)是慧远弟子,且与庐山东林颇有渊源。这首《过瞿溪石室饭僧》是任永嘉太守时所作:

迎旭凌绝嶝,映泫归溆浦。钻燧断山木,掩岸墐石户。结架非丹甍,藉田资宿莽。同游息心客,暧然若可睹。清霄扬浮烟,空林响法鼓。忘怀狎鸥鲦,摄生驯兕虎。望岭眷灵鹫,延心念净土。若乘四等观,永拔三界苦

全诗星空般若,意趣盎然跃然纸上;以动显静,以静的中道妙旨陈动,颇得动静如一。

诗中的瞿溪、石室山都在永嘉郡永宁县(今浙江温州)。饭僧,即是斋僧,施饭食与僧人。诗中的前六句,写诗人游山途中的所见所闻.他迎着朝阳,跨越陡峭的山间小径,渡过溪涧,映着活泼的流水,来到水滨.一路之上,但见山里人家,生活简朴而清苦.他们截断树木,钻木取火.房屋因随山势,建于水边高崖之下.房门简陋,用泥涂塞.他们的生活艰辛,全赖耕耘长满野草的荒地.这“钻燧”四句,描绘出了一个荒野深僻而又质朴的山居环境,烘托出一个去饰取素,返璞归真的氛围.诗文中的 “同游息心客”至 “摄生驯兕虎”六句,是描写僧人的修行与境界.诗中的“清霄扬浮烟,空林响法鼓”二句,既渲染了寺庙香火盛况和群僧礼佛的虔诚,而且也蕴含有即空即假,非空非假的的般若中道思想.诗人通过一虚一实,非虚非实的艺术手法,阐述了般若中道的思想,寓深奥佛理与自然景况之中,实为难能可贵的意境.诗中 “忘怀狎鸥鲦,摄生驯兕虎”二句,是赞美僧人慈悲为怀,有好生之德,能与禽兽和谐相处.全诗的最后四句,作者抒发了因饭僧而激发起的向往佛国之情.诗中 “灵鹫”山名,为印度释迦牟尼佛与弟子讲经说法之地.“净土”佛家所言的庄严清净的极乐世界.“若乘“二句是祈愿自己能获得佛家的般若智慧,弘扬佛性,观照色空的本性,斩断和超脱欲界、色界、无色界的烦恼和痛苦。进入成佛的境界。吾也有此愿,今世修行,摆脱轮回,求生净土。

禅的空明、澄澈,在于禅者的心情淡泊宁静自在随缘,远离世情,情系林泉。看寒山大师的悠闲与他禅心的高洁明净。

我向前溪照碧流

或向岩边坐磐石 心似孤云无所依

悠悠世事何须觅

“心似”句:《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说:我的心就像天上的白云那样,不胶结和依附于任何外物,自在空明。心无欲念,淡泊世情。其心境也定会空明、澄澈,不去追逐什么名誉地位,荣华富贵、高官厚禄,也就用不着被悠悠事情所羁绊,得到自由与解放,可以说宠辱皆忘,物我两忘。寒山此时让我们发现:原来佛的境界、禅的境界。竟如此虚空澄净,不着一物!

拾得,与寒山为有,同为唐朝僧人释门智者。这首《无题·无来无去本湛然》的禅理。

无来无去本湛然,不居内外及中间。

一颗水精绝瑕翳,光明透出满人天。

诗的第一句说,人过三界(欲、色、无色),并且能更上一层楼,从迷惑中超脱出来,那便达到了"涅槃“的境界。第二句人一旦超脱三界,不在轮回之中,也不在轮回之外,无去无来。第三句可以理解为,一滴水晶可以反映出佛的大千世界,佛的伟大光辉,不会被斑点或者某种缺失所掩盖、遮蔽。这便是悟道的最高境界,在此时,便觉的万物都是佛都是禅。有了此种心境,便会发现佛的洁白无瑕,澄清洁净以及禅的清净自性。禅的体悟,会使你忘却人间的烦恼,洗涤你内心的污垢,使你的心境变得纯净而自然。从而让你大彻大悟,从物外到物内,从世间到世外,超然无我,入与宁静淡泊,清凉美妙的禅境。

初中毕业时候,我的书法课老师送了我两幅字,一副隶书一副行草。其《听蜀僧濬弹琴》就是行草那副。诗仙太白,天生才华。此诗写的极其清新明快,开阖自然,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听蜀僧濬弹琴

蜀僧抱绿猗,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蜀僧西下峨眉峰,洒脱超凡,琴艺高超,挥手抚琴,如万壑松风,似爽钟清响,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使人听得回肠荡气,洗心滤性,不觉天色已晚,暮云四合.弹着洒脱,听者飘逸,琴声如泉三者相得益彰;高山流水,伯牙子期,得遇知音.一个天性不羁,如天马行空,喜欢无拘无束,自来自去;一个后天修道,清高脱俗,不惹人间烟火,般若灵根。

诗人于高僧,相互赏识,具是同道中人。观音菩萨莲花印《不空绢索经》云:所论一切法本无色运行,离诸染著,心不在内外,不在两间,内外两间亦不可得;本自清净,平等无二,舍无我心"。太白此诗,赏琴、赏静、赏僧、自赏,俊逸高缈,颇得禅宗"身世两相违,云间卧不飞"之净土宗本意。盖含乾坤,随波逐浪,事事物物,本真本空,一色一味,本位妙体;性质自然,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后人称之为诗佛,其诗光照天地,以色貌色,虚实相生,妙理一致。王维接受禅宗“多离妄执”的明心见性的修行方法,修得“心静如空”(王维语)后,能“用心若镜、应而不藏”,“空故纳万境”才创作出来直觉体认之作:

鹿柴1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2。

返景入深林3,复照青苔上4。

空山的返景,深林的明月,其刻划的细致入微使这些景色意象有着自然原样般的真实,诗中没有情语理语的些微迹痕,完全是山水自然景色本真的呈现,都是无我之境。

清代小说家曹雪芹著有《红楼梦》,我们切看一首“寄生草:

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 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曹雪芹以鲁智深出家,阐明禅意。执着于非法相仍是执着,舍却任何执着,才是彻悟自信的大丈夫。人生本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大道难求,这是因为在夜冷水寒的枯寂之境,求道无由,必须一念回心,将空寂之境抛却,归向晶莹圆满的自心,便会发现原来空船不空,万事遂缘,心境似日,随遇而安。

从古至今,学佛参禅的圣贤名士数不胜数。释迦智慧的魅力是不可思议的。清光绪年间的李叔同(律师弘一),堪称半世文人半世僧,近代的虚云、印光(净土宗)等众多的僧人放下万般,走向觉悟,广度众生之路。现代生活中,出家的人数渐少。但仍有不少人发愿出家修行,为众生积福修善。很多富商学习佛家智慧弘扬传统文化成为真正的儒商。明星、教授等都有因缘学佛,我也是皈依修行,真正的转变自己。践行佛陀的教法,在世间修行孝悌、诚信、十善,期望开悟,利益众生。来世成佛出离三界轮回。

诗词是思维与语言的火花,去品读背诵,让我感觉在提升灵魂的纯净,让我感受到春花秋月夏风冬雪。人生离不开诗词,生活的五味杂陈,人生的艰辛苦楚,需要诗词来抚平心澜。我爱看书,尤爱古籍。诗词歌赋都是细读易翻。小时候最爱的是那首孟郊的《游子吟》,“孝”是人性的光辉,是人类共同恪守的人生信仰;反哺跪乳若是自然天性,那样人的“冬温褥,夏凉席”更应体现身为人子对父母长辈的孝及感恩,爱父母之爱,弃父母之所恶。后来喜欢那种宁静悠远的诗,初中时候王维的“终南山”,陶渊明的“归田园居”,那些便在心里描绘田园生活的自在天真。

高中生活压力特大,反而更是去刻意释放自己,田园生活,禅诗幽静,但是更喜欢毛主席的“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豪气与志向,毛主席也很喜欢一首“枯树赋”,我也喜欢。真的有以为女词人让我感动,女词人却有男子气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她的词随着她一生的经历多情多愁多感,她是才女亦是豪杰。许多的诗词凝结着人生的感悟,遗留着诗人们面对生活的勇气和智慧,也给后人留下了财富。孤独是一种境遇,那些特立独行的诗人参悟人生修行佛道,不也“乐不思蜀”。我也学佛,也在修行,也是一种孤独的存在,诗、禅、佛经、香盏,构成了我的思维境界,生活在压力与嘈杂的世间而有一种“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自在。

如果说,禅佛是一片遥远陌生的土地,禅诗便是通向他的幽径;如果说,视野是一只神秘奇妙的宝匣,禅诗便是开启他的钥匙。

【1】 刘向阳:《禅诗三百首》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9年版 【2】 张卫国:《金刚经·坛经》崇文书局出版发行 2012年版 【3】 蒋心海:《半世文人半世僧·李叔同》齐鲁书社出版发行 2012年版

【4】 纯文 :《云木禅心虚云和尚诗偈选赏》现代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2年版

【5】 陈淼 :《禅诗大智慧》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5年版 【6】 蒋维乔:《中国佛教史》金城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4年版 【7】 《禅学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 1998年版 【8】 章太炎 梁启超 李叔同等:《国学大师说佛学》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9年版

下载与吴江有关的诗词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与吴江有关的诗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诗词与美食

    1、苏东坡既是著名的文人学者,也是著名的美食家。所以相传与他有直接关系的名馔不少,用他名字命名的菜肴更多,如“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玉糁”、“东坡腿”、“......

    诗词与地理

    一、古诗词与气候 古诗词中描写气候的句子很多,例如: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反映了冷锋过境时先刮风后降水(雪)的天气变化特征.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吴江经济发展特点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吴江经济发展特点吴江市位于中国江苏省的最南端,地处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交会的金三角地区。全市总面积1176平方公里,人口78万,下辖10个镇。自古以来就......

    苏州市吴江工商行政管理局

    苏州市吴江工商行政管理局职能配置、执法责任根据《江苏省市县(市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机构改革指导意见》(苏编办[2002]154号、苏工商人[2002]263号),保留苏州市吴江工商行政管理......

    吴江船读后感

    从最开始,我的心就已被作者文笔中高远的意境和极致的美感彻底征服,美在这一段的文中被渲染的淋漓尽致,尤其是在《阳关雪》,《沙原隐泉》和《都江堰》这几篇里,对景物和内心描写简......

    吴江林感想

    适切的教学目标是提高高效课堂的基础 李旭东 3月26上午吴江林(杭州市塘栖中学副校长,浙江省高中生物教学与教研基地负责人,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高中校本教研专家组成员。)给我们......

    吴江方言学习

    吴江方言 1、 挨打-----------------切三卧 2、 那么-----------------戈么 3、 在外面-----------了哪丢 4、 摔倒-----------------轨道 5、 昨天-----------------索尼 6......

    初三诗词与名句(★)

    2016寒假诗词及名句积累 1、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