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诗词与地理
一、古诗词与气候
古诗词中描写气候的句子很多,例如: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反映了冷锋过境时先刮风后降水(雪)的天气变化特征.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了气温垂直分布的特点,正是因为气温随地势的上升而降低(地势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这一特点,才造成了山上、山下的桃花花期早迟不一这种地理现象.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睛却有睛”是对流雨的极好写照,从诗句中我们能体会对流雨的特点是:降水强度大,范围小,历时短等。也可用来说明天气短时、范围小的特点。
4.“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是说我国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大,二月时,江南已经鲜花满枝,而其它地方却十分寒冷。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是说我国春季普遍存在着气温回升快,降水少的情况。
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四川巴山地区因受地形的影响,常常形成夜雨的天气。
7.“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8.“五月天山雪,开花只有寒。”:一是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的道理,二是说明天山海拔高。
9.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说明在同一时刻,不同的地方天气是不相同的。
10.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说明我国春季气温多变、不稳定的特点。1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出塞曲》是说玉门关位
于我国的非季风区,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很难到达这里。“春风”可理解为夏季风,我国西部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夏季风的影响小,干旱少雨。
12.“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后人)本诗说的是晚
清陕甘总督左宗棠西征新疆平定阿古柏叛乱时,沿路栽植杨柳树,至今已百年过后,树木成林、郁郁葱葱,似春风度玉关。这两句诗也说明合理的人类活动可以改善环境。
13.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 是我国新疆一带温带大陆性气候早晚温差大的真实写照。
14.“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 王冕《梅雨》 反映了我国南 方气候因受来自太平洋暖湿气流影响春暖雪融,山色翠绿如洗的美景。
15.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描写了我国江淮地区的梅雨天气。
16.“枯滕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 元代 马致远 描述了行进在干燥荒凉的古丝绸之路上的旅行者,骑着疲惫不堪的马儿在艰难跋涉,这枯滕老树和小桥流水分别是对西部干燥景观和江南湿润地区景观的对比写照。
17.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毛泽东《沁元春.雪》: 描绘了我国北方冬天的自然景色:到处一片冰天雪地,白雪皑皑,覆盖大地,河流封冻,失去往日奔腾不息、汹涌澎湃的气势。
18.“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1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描写春天到了,鸭子在水中游,所以先知道,也说明了动物的生活习性。20.描写春天的诗句还有很多,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 贺知章《咏柳》);“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代 白居易《忆江南》;等。
二、古诗词与地形
我国地域辽阔,地貌类型多样,其成因各有不同。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外力作用,也有地壳运动等内力作用。这在我国古诗词中也有描述。如:
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可理解为流水侵蚀地貌,即在地壳抬升的情况下流水深切河谷,使得“两岸青山相对出”;
2.“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说明蜀道崎岖,自古闭塞的四川盆地地貌;
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正是典型的山地地形的描写佳句,反映出庐山的雄奇秀丽。
4.“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说明泰山是齐鲁大地上最高的山。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说黄河的发源地地势十分高。“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既说明了黄河的流向,也揭示了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
三、古诗词与水文
描写水文方面的诗句也不少。如:
1.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说庐山瀑布之壮美,对庐山瀑布的描绘;
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展示了奔腾不息的长江流经三峡时水流湍急、一泻千里、气势磅礴的壮观景象;
3.“海潮随月生,江水应春生”、“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既展示了钱塘潮汹涌澎湃卷潮而来的磅礴气势,而且也描绘了潮汐最壮观的时间(八月十八)及潮汐形成的天文因素(月球的引力)。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是说长江的天门山一段水流湍急。5.“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说明湘江的流向是从南自北流的。
6.“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浙江即钱塘江,八月是是钱塘潮最壮观的时节。
7.“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是说当时新安江江水十分清澈,含沙量极小。
四.古诗词与人类活动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说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规律。
2.“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反映了城市中人口稠密,农村人口稀少的城乡差别。3.“郡城南下不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反映出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及旧时汉人对少数民族的歧视态度。
4.“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形象地说明了城市热岛效应现象。通过对古诗中所描写的环境今昔对比,反映人类在改造自然中创造的奇迹。
5.“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 李白《蜀道难》 说明蜀道的崎岖与蜀地的闭塞,但现代通过四通八达的铁路、公路、航空运输四川的交通变得非常便利。
6.“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这是毛泽东在游览长江时提出的伟大构想,随着葛洲坝水库和三峡工程的相继建成,将要变成现实,特别是三峡水电站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怎能不让世界惊叹呢。
7.“天上无鸟飞,地上无水草,四处无人烟,风吹石头跑” 我国西部昔日荒芜的戈壁滩,而今随着大油田、大气田的陆续开发,一条条公路通向沙漠戈壁深处,使人迹罕至的戈壁滩——塔里木盆地,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8.“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碧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王之涣《出塞作》 这是一组塞外狩猎的镜头,将士狩猎烧起漫天野火,惊起草中的动物,而后骑马射猎,说明对野生动物的大肆捕杀和为狩猎焚烧动物生息的草场资源,破坏了草原生态系统。
五.古诗词与月相
1.<<暮江吟>>中:“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农历的初三时,月亮的形状是弓形的,属于娥眉月。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影射了上弦月。
像上述能表现出如气候、地形、水文、月相、人文等有关地理知识的诗句还有很多,只要同学们在学习中善于发现,善于思考,能将古诗词与地理知识联系起来,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我们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既复习了古诗词知识,又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还提高了自己的古诗词鉴赏能力,一举多得,岂不美哉!
附另外一份资料————
一、形容天气与气候的古诗词及农谚俗语
1、气候
(1)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温带大陆性气候)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描写山地气候与平原气候的差异)(3)山下开花山上雪(山地气候)
(4)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反映高山气候垂直差异明显的特征)(5)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宋·苏轼,反映南方热量丰富,四季如春,鲜果不断)
(6)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描绘气候特征)(7)淮南为橘,淮北为枳(气候类型的分布)
(8)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王冕的《梅雨》,(描写南方受到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影响的景色)
2、天气
(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湿(江淮准静止锋)(2)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的《出塞曲》(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夏季风影响小)
(3)南枝向阳北寒,一样春风有两般——唐·宋之问(说明山坡两侧向阳坡与背阳坡的光照与热量的差异)
(4)蜀犬吠日(形容四川盆地很少能看到太阳,夸张说法)
(5)贵阳“天无三日晴”(形容在昆明准静止锋作用下贵阳冬季多雨)(6)华北平原“十年九春旱”(7)华北平原“春雨贵如油”(8)十雾九晴(9)高处不胜寒
(10)风打山梁霜打洼
(11)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描写对流雨)
(12)山雨欲来风满楼(形容锋面雨)
二、描写月相
1.丰子恺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残月)
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上弦月)3.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满月)
4.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娥眉月)
三、河流
1、孤帆远景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形容我国长江中上游地区)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海”是指渤海,“天上”是指巴颜喀拉山)
3、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形容淮河)
另外,宋陆游的“城市尚余三分热,秋光先到野人家”形象的说明了城市热岛效应现象。唐代李白的“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说明了地球绕日公转所产生的四季变化等等。
第二篇:地理诗词
一、描述名山的: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说明泰山是齐鲁大地上最高的山。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说庐山瀑布之壮美。
二、描述河流的: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说黄河的发源地地势十分高。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是说长江的天门山一段水流湍急。
“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说明湘江的流向是从南自北流的。
“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浙江即钱塘江,八月是是钱塘潮最壮观的时节。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是说当时新安江江水十分清澈,含沙量极小。
三、描述湖泊的: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是说洞庭湖及其周围的地区山清水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四、描述交通的: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是说四川一带交通不便。同外界很难有联系。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说当时的帆船是十分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是说白帝城在江陵的上游,两者之间可以通航。
五、描述节气的:
“露从今日白,月是故乡明。”:这里的“露从今日白”:,是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
六、描述天气、气候的: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是说我国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大,二月时,江南已经鲜花满枝,而其它地方却十分寒冷。“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是说我国春季普遍存在着气温回升快,降水少的情况。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四川巴山地区因受地形的影响,常常形成夜雨的天气。
“人间四月菲芳尽,山寺桃花如盛开。”:说明了地势越高气温越低这一气温分布的规律。
“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五月天山雪,开花只有寒。”:一是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的道理,二是说明天山海拔高。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说明在同一时刻,不同的地方天气是不相同的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说明我国春季气温多变、不稳定的特点。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说玉门关位于我国的非季风区,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很难到达这里。
七、描述月相的: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农历的初三时,月亮的形状是弓形的,属于上弦月。
去年元月夜,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枝头,人约黄昏后。——满月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上弦月
八:描述植物分布: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是说红豆这种植物只生长在南方,北方没有。从而说明了植物的分布是有区域性的。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是说荔枝这种水果只生长在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而且,它的保鲜期短,不便于储运。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温带大陆性气候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快行冷锋的影响
“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风有两般”(刘元载《早梅》)——不同坡向对植被的影响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垂直地带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准静止锋的影响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衰皆自然”(《》)——地球公转 “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李商陷《谒山》)——地壳变动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季节性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月相变化 “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长歌行》)——水循环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之成为现实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从长江三峡逆流而上,怎么能到得了襄阳,然后到洛阳呢?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地域性 “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淮南子》)——地域性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水循环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胡玢《桑落洲》)——地壳变动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自然条件恶劣,人口稀少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通过水循环,使水资源不断得以更新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赤壁怀古》)——波浪的侵蚀作用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盆地夜间气流上升,易成云致雨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迎风坡易形成降水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汉乐府《敕勒川》)——大草原的景象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在当时的条件下,东吴的船是怎么样到的岷江上游的呢?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生物循环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冬季风的影响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季风区与非季风的分界线在此地附近
“向阳石榴红似火,背阴李子酸透心”(《》)——光照对植物的影响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沙漠景观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洞庭湖景观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梅雨天气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交通运输条件对商业的影响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毛泽东《送瘟神》)——地球自转 唐诗中的地理知识
作者:王 盛 来源:中国基础教育网
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不衰。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溜”,那么我可以这样说“细读唐诗几遍,地理知识自见”。从唐诗中不仅能学到很多的文学知识,还可以学到不少的地理知识。
一、描写地形的诗句如: 李白的《蜀道难》: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渲,崖转石万壑雷。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此诗生动地描写了四川省西部崎岖的地形。四川盆地西部邛崃山等山脉属于横断山脉的部分,山峦起伏,连峰接天,削壁深壑,连山耸立,地形非常复杂。“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从另一方面反映了该地区的地形特征。地势高低起伏,导致道路只能围绕山峰盘旋,所以历来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说。
二、描写气候的诗句如:
1、王之涣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中后两句从字面意义上讲就是:玉门关外的杨柳不青的原因是由于春风不度造成的,这里的春风当指夏季风。季风是由于海陆的热力差异导致海陆上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引起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者接近相反的方向变换而形成季风。夏季北太平洋高压势力大大增强,亚洲大陆上形成印度低压,太平洋暧湿气流便沿着北太平洋西部边缘,以东南风吹到亚洲东南岸,形成东南季风,即夏季风。在我国把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划分为季风区,夏季风影响不到的地区为非季风区。季风区与非季风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这条线以东以南为季风区,以西以北为非季风区。因为玉门关正好位于这条界线以西,关外自然就得不到夏季风的滋润了。
2、描写平原与山地气候差异的诗句如: 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全诗短短四句,写出了平原与山地气候的差异。人间四月正是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而在高山古寺之中,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主要是山地海拔高导致气候的垂直变化造成的。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地面,因此离地面愈高的大气受热愈少,气温愈低;平均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0.6度,由于平原和山地的相对高度较大,所以山顶的气温是山脚气温减去相对温差,故山顶气温要远低于山脚的气温。
三、描写河湖的诗句:
1、李白的《将进酒》诗中前二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二句描写的是黄河源源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上句写大河之水天上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这里的“天上”指的是青藏高原上的巴头面颜喀拉山,黄河从这里发源,曲折东流,沿途接纳了许多支流,经过了5500千米的路程,流入渤海,是我国第二长河。由于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为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它与第二级阶梯高出2000-3000米,与平原地区高出3000多米,所以在平原上的人们来看,黄河好似从天而来。这种落差之大,使黄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目前,已在干流上相继建立了多个水电站和水利枢纽。
2、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青山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诗中以“轻舟”沿江下行,来形容长江流速之快。而“彩云间”三个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以体现长江上下游之间的斜度差距,突出长江上下游的落差之大,说明长江蕴有极其丰富的水能资源。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长江流到四川盆地以东,深切巫山,形成举世闻名的长江三。由于两岸青山的约束,水流湍急,形成了丰富的水能资源。
四、描写自然景观的:
1、苏东坡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而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人从横看、侧看,从远视、近视一观察庐山,所见的庐山雄姿各不相同,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只因为人在庐山之中。庐山飞峙于长江南岸,鄱阳湖滨,长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呈东北-----西南走向,山体不大,但平地而起,显得特别挺拔。主峰汉阳峰1473米,常隐没在云雾之中,时隐时现,变幻莫测。从地质构造上看,它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所以“横看成岭侧成峰”。
2、杜甫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此诗描写的是我国著名的东岳泰山。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座落在山东丘陵之中,周围山地高低起伏,低山连绵,唯泰山突颖面出,海拔1532米,为山东丘陵中海拔最高的山峰,号称五岳之首。泰山历受各朝帝王重视,不少帝王登基之初,大多到泰山进行封禅,表示改制应天,以告太平。历代文人学士亦慕名而来,留下不少赞美泰山的诗篇和题字或游记。以致泰山成为闻名中外的五岳之尊。
另外,还有描写植被、物产、田园风光的等等,这里就不再一一列出。
其实,唐诗中的知识包罗万象、丰富多彩。我只是从地理角度去阅读和理解,这只不过是唐诗宝库中的苍海一粟,更多深藏未露的知识需要我们去发掘。
笑话
地理考试
地理考试时, 老师要学生简略描述下列各地:阿拉伯,新加坡,好望角,罗马,名古屋,澳门.其中小明这样写:从前有个老公公, 大家叫他阿拉伯,有一天他出去爬山,当他爬到新加坡的时候突然看见一只头上长着好望角的罗马直冲过来,吓的他拔腿跑进名古屋,赶紧关上澳门.中国热都-武汉
地府中有一个小鬼犯了法,阎王大怒,当场要施以酷刑-下油锅,不料小鬼下了油锅后,面不改色,浑浑然不以为意.阎王大惊,向左右问道:这是那里来的鬼 左右答曰:武汉来的.撒哈拉沙漠
老师训斥值日生:黑板那么脏,地也没扫,地球仪上.....用手一摸说:全是灰!值日生:老师,你摸的地方正是撒哈拉沙漠.许多地理笑话不但带给我们笑声,而且教给我们地理知识.听笑话学地理,这不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吗 看看下面几则笑话,你能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吗
1,教委主任的感慨
某教委主任下乡考察.走进教室看到教桌上的地球仪,心里直犯嘀咕:这地球仪怎么斜着放 他转身问学生这是怎么回事,那学生如实回答:不是我弄的.主任又去找地理老师,地理老师答:的确不是学生弄坏的,我从仪器站买来时就这样.主任还不相信又去问校长,校长难为情地说:没办法,学校资金短缺,只好买台残次品凑合着用.教委主任听了大发感慨:全社会重教育,可学校连台正品的地球仪都买不起,这该贻误多少人啊;教具厂也不象话,象这种残品怎么能出厂呢 这不是坑人吗 朱校长,你给我看看是哪家教具的产品,回去我非撤他们厂长的职不可!
2,热胀冷缩
地理课上,老师问:“一般物体遇冷得遇热会有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说:“热胀冷缩.”老师点点头说:“对,谁能举个例子 ”王辉说:“比如夏天很热,所以白天很长;冬天很冷,所以白天很短.这就是热胀冷缩的缘故.”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3,汉水发源在哪儿
地理课上老师说:“上节课讲了长江的源流概况和它的几条大支流,谁还记得长江的支流汉水发源在哪儿 ”王辉思想正开小差,没听到老师提出的问题.可老师偏偏叫他回答,王辉急得满头大汗.老师见他闷声不响,又问:“汉水发源在哪儿 ”“汗水 汗水发源在头上!”
4,二郎山最高
地理课上,老师讲:“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王辉说:“不对.前两天我听到一首歌里说:二郎山高万丈.我一算,一万丈要有三万多米,它比珠穆朗玛峰高多了.”
5,是英国伦敦
王辉在公共汽车上,听见两人谈话.高个说:“请你给我介绍一下杰克伦敦的情况.”矮个还没来得及回答.王辉强忍住笑说:“叔叔.不是捷克伦敦,是英国伦敦.”
6,月亮上多拥挤
地理老师讲到月球上的情况时说:“月球大得很,在上面住几百万人也是很宽敞的.”学生杨亮忽然大笑起来.老师奇怪地问:“你笑什么 ”杨亮说:“老师,您就没想到,当月亮变成月芽的时候,住在上面的人该多么拥挤啊.”
7,当没有太阳的时候
王辉问爸爸:“地球真是绕着太阳转吗 ”爸爸说:“当然.”王辉问:“那么,在没有太阳的时候呢 ”
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地理笑话,大家先睹为快吧!笑过之后别忘了动脑筋想想其中包含的地理知识.1,一日,地理课上,老师发现了同桌正与人交头接耳,就把他叫了起来 问:“刚才我讲的什么 ”同桌答:“老师讲的是伊朗.”老师又问:“ 伊朗首都在哪里 ”“德兰黑.”“什么”“黑德兰.”全班大笑.……
2,格桑家里开了个小店,有时格桑放学回家,也帮着照顾一下.一天,地理老师提问他:“一年有几季 ”“两季.”“ ”“淡季和旺季.”……
3,一个水手决定纹身,于是在背后刺了一副世界地图.有一天,他生病了,去找医生.医生问哪里不舒服 “在台湾海峡的附近.”
4,英法两国为了缩短交通,打算打通隔离英国与法国的海底, 建立一条海底隧道.于是两国各派一名工程师开会决定工程如何进行.英国工程师提议说:其实这个工程很简单,你们从法国那边挖过来, 我们从英国这边挖过去,在中途会合,工程就结束了.法国工程师问说:要是中途没有遇上呢 英国工程师说:嗯,那更好,我们就有两条隧道了.……
5,老师问:巴西在哪里 阿呆:在地理课本五十一页.6,妈妈:你的地理是怎么考的,你说说看.儿子:一试题里问美洲在哪里,你想想,不可能所有的人都是哥伦布呀.7,在上地理课时,地理老师问学生:“在日食的时候会出现什么现象 ”“大家都跑出去看!”学生答道.8,老师问约翰:“你知道为什么欧洲的时间要早于美洲的时间 ”约翰答道:“这很简单,因为美洲是后来发现的.”
9,地理课老师问哈里—“当哥伦布把一只脚踏上美洲后,他最先做的是什么呢 ”哈里回答:“不知道.”“你真笨!”他的同桌汤普森抢着说,“就像人们说’您好’一样简单,他的另一只脚难道不跟着上吗 ”
第三篇:地理诗词谚语俗语
1、诗词与地理2、3、“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所描述的气候是西北内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4、、“一年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描述的是昆明市的气候特征。
4、“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是秦岭地区地理景色的写照。
5、、“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是云贵高原的地形气候特点写照。
诗词与地理
古代文人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优美的诗篇,在这些诗篇中,不乏有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这些诗句对增强我们的地理审美观、正确地理解地理规律、激发我们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等方面都大有帮助。现本人从浩瀚的诗名中摘选其冰山一角作以分类说明如下:
一、描述名山的: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说明泰山是齐鲁大地上最高的山。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说庐山瀑布之壮美。
二、描述河流的: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说黄河的发源地地势十分高。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是说长江的天门山一段水流湍急。
“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说明湘江的流向是从南自北流的。
“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浙江即钱塘江,八月是是钱塘潮最壮观的时节。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是说当时新安江江水十分清澈,含沙量极小。
三、描述湖泊的: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是说洞庭湖及其周围的地区山清水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四、描述交通的: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是说四川一带交通不便。同外界很难有联系。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说当时的帆船是十分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是说白帝城在江陵的上游,两者之间可以通航。
五、描述节气的:
“露从今日白,月是故乡明。”:这里的“露从今日白”:,是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
六、描述天气、气候的: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是说我国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大,二月时,江南已经鲜花满枝,而其它地方却十分寒冷。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是说我国春季普遍存在着气温回升快,降水少的情况。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四川巴山地区因受地形的影响,常常形成夜雨的天气。
“人间四月菲芳尽,山寺桃花如盛开。”:说明了地势越高气温越低这一气温分布的规律。
“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五月天山雪,开花只有寒。”:一是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的道理,二是说明天山海拔高。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说明在同一时刻,不同的地方天气是不相同的“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说明我国春季气温多变、不稳定的特点。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说玉门关位于我国的非季风区,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很难到达这里。
七、描述月相的: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农历的初三时,月亮的形状是弓形的,属于上弦月。
去年元月夜,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枝头,人约黄昏后。——满月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上弦月
八:描述植物分布: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是说红豆这种植物只生长在南方,北方没有。从而说明了植物的分布是有区域性的。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是说荔枝这种水果只生长在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而且,它的保鲜期短,不便于储运。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温带大陆性气候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快行冷锋的影响
“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风有两般”(刘元载《早梅》)——不同坡向对植被的影响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垂直地带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准静止锋的影响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衰皆自然”(《》)——地球公转
“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李商陷《谒山》)——地壳变动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季节性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月相变化 “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长歌行》)——水循环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之成为现实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从长江三峡逆流而上,怎么能到得了襄阳,然后到洛阳呢?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地域性 “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淮南子》)——地域性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水循环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胡玢《桑落洲》)——地壳变动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自然条件恶劣,人口稀少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通过水循环,使水资源不断得以更新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赤壁怀古》)——波浪的侵蚀作用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盆地夜间气流上升,易成云致雨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迎风坡易形成降水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汉乐府《敕勒川》)——大草原的景象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在当时的条件下,东吴的船是怎么样到的岷江上游的呢?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生物循环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冬季风的影响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季风区与非季风的分界线在此地附近
“向阳石榴红似火,背阴李子酸透心”(《》)——光照对植物的影响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沙漠景观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洞庭湖景观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梅雨天气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交通运输条件对商业的影响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毛泽东《送瘟神》)——地球自转 唐诗中的地理知识
作者:王 盛
来源:中国基础教育网
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不衰。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溜”,那么我可以这样说“细读唐诗几遍,地理知识自见”。从唐诗中不仅能学到很多的文学知识,还可以学到不少的地理知识。
一、描写地形的诗句如: 李白的《蜀道难》: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渲,崖转石万壑雷。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此诗生动地描写了四川省西部崎岖的地形。四川盆地西部邛崃山等山脉属于横断山脉的部分,山峦起伏,连峰接天,削壁深壑,连山耸立,地形非常复杂。“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从另一方面反映了该地区的地形特征。地势高低起伏,导致道路只能围绕山峰盘旋,所以历来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说。
二、描写气候的诗句如:
1、王之涣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中后两句从字面意义上讲就是:玉门关外的杨柳不青的原因是由于春风不度造成的,这里的春风当指夏季风。季风是由于海陆的热力差异导致海陆上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引起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者接近相反的方向变换而形成季风。夏季北太平洋高压势力大大增强,亚洲大陆上形成印度低压,太平洋暧湿气流便沿着北太平洋西部边缘,以东南风吹到亚洲东南岸,形成东南季风,即夏季风。在我国把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划分为季风区,夏季风影响不到的地区为非季风区。季风区与非季风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这条线以东以南为季风区,以西以北为非季风区。因为玉门关正好位于这条界线以西,关外自然就得不到夏季风的滋润了。
2、描写平原与山地气候差异的诗句如:
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全诗短短四句,写出了平原与山地气候的差异。人间四月正是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而在高山古寺之中,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主要是山地海拔高导致气候的垂直变化造成的。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地面,因此离地面愈高的大气受热愈少,气温愈低;平均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0.6度,由于平原和山地的相对高度较大,所以山顶的气温是山脚气温减去相对温差,故山顶气温要远低于山脚的气温。
三、描写河湖的诗句:
1、李白的《将进酒》诗中前二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二句描写的是黄河源源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上句写大河之水天上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这里的“天上”指的是青藏高原上的巴头面颜喀拉山,黄河从这里发源,曲折东流,沿途接纳了许多支流,经过了5500千米的路程,流入渤海,是我国第二长河。由于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为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它与第二级阶梯高出2000-3000米,与平原地区高出3000多米,所以在平原上的人们来看,黄河好似从天而来。这种落差之大,使黄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目前,已在干流上相继建立了多个水电站和水利枢纽。
2、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青山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诗中以“轻舟”沿江下行,来形容长江流速之快。而“彩云间”三个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以体现长江上下游之间的斜度差距,突出长江上下游的落差之大,说明长江蕴有极其丰富的水能资源。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长江流到四川盆地以东,深切巫山,形成举世闻名的长江三。由于两岸青山的约束,水流湍急,形成了丰富的水能资源。
四、描写自然景观的:
1、苏东坡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而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人从横看、侧看,从远视、近视一观察庐山,所见的庐山雄姿各不相同,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只因为人在庐山之中。庐山飞峙于长江南岸,鄱阳湖滨,长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呈东北-----西南走向,山体不大,但平地而起,显得特别挺拔。主峰汉阳峰1473米,常隐没在云雾之中,时隐时现,变幻莫测。从地质构造上看,它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所以“横看成岭侧成峰”。2、杜甫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此诗描写的是我国著名的东岳泰山。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座落在山东丘陵之中,周围山地高低起伏,低山连绵,唯泰山突颖面出,海拔1532米,为山东丘陵中海拔最高的山峰,号称五岳之首。泰山历受各朝帝王重视,不少帝王登基之初,大多到泰山进行封禅,表示改制应天,以告太平。历代文人学士亦慕名而来,留下不少赞美泰山的诗篇和题字或游记。以致泰山成为闻名中外的五岳之尊。
我国古今诗词、谚语等含有丰富的地理知识,适当地运用这些富含地理知识的诗词和谚语,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学习兴趣大增,并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让地理知识在学生的大脑中形象地被理解和记忆,同时很多的诗词和谚语本身就是一幅活生生的地理景观画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画中有知识,知识融于画中”的思维品质,使枯燥的地理知识变得有趣、生动、形象、鲜明,高考试题中插入有关诗词,可以让学生在紧张的考试时让大脑有一种适度的放松,使整个试卷看起来不那么枯燥。从而有利于考生正常发挥水平。现将有关地理诗词摘录如下: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描述了我国夏季风不能到达西北地区;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表示冷锋过境时先刮风、后降雪的天气;
?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反映了对流雨降水强度大、范围小、历时短的特点; ? “南枝向暖北枝寒,一样春风有两般”说明山坡两侧向阳坡与背阳坡的光照及热量的差异; ?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桔杨梅次第新”反映了我国南方热量丰富,四季如春鲜果不断; ?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表示四季更替,年年往复。
?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可以理解为对流水侵蚀地貌的描绘;
?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于秦塞通人烟”说明蜀道崎岖,自古闭塞的四川盆地地貌;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正是典型的山地地形的描写佳句,反映出庐山的雄奇秀丽。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影射了上弦月; ? “去年元夜日,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枝头,人约黄昏后” 影射了满月;
?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影射了残月; ? “月皎惊鸟栖不定,更漏将阑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棉冷” 影射了满月; ?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影射了娥眉月。?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来形容庐山脚下已是芳菲落尽、大地春归,而山上的大林寺才桃花盛开,可见山下的气温比山上高。
?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来描绘河套平原坦荡辽阔的地形和牧草茂盛、牛羊肥壮的温带草原景观。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说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规律。
?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反映了城市中人口稠密,农村人口稀少的城乡差别。
? “郡城南下不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反映出少数民族的地域分布及旧时汉人对少数民族的歧视态度。
? “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形象地说明了城市热岛效应现象。? “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描述解放前淮河的水文状况。? 李白《将进酒》中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天上”是指巴颜喀拉山,“海”是指渤海。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管归来》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黎花开”——描绘的是大雪天气现象
? 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位于湖北武汉,是我国四大名楼之一。扬州位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商业中心,如今由于海运和京沪铁路的发展,扬州的交通地位大大地下降,城市发展缓慢。
? “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描绘的是秋天晴夜的天气现象。
? [宋]赵师秀《有约》中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我国江淮地区春末夏初时节的梅雨(准静止锋)天气,以及江南水乡景观。
? [晋]傅云《歌》中的“日中万影正,夕中万影倾”——反映出日影的周日变化规律(北半球夏半年太阳早上从东北升起,日影朝西南;黄昏太阳在西北落下,日影朝东南,正午时影子朝正北或正南或缩小为一个点,冬半年相反。注意北极及其附近的特殊情况)
?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描述的是我国西北内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之一,说明其日温差大,原因是深居内陆,大陆性特征明显。新疆瓜果特别甜的原因也与日温差大有很大关系。
?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中的“阴晴圆缺”指的是月相变化规律。
? 王之涣的《凉州词》中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一词是指来源于太平洋上的东南季风(夏季风),玉门关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的西端。
?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绘了我国长江三峡江水湍急、一泻千里的气势,又反映出三峡落差大、水资源丰富。白帝城位于长江三峡的西端。
? 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反映了我国丘陵地区山环水绕,道路复杂的情况
? “山岭高,山路长,样样东西用肩扛,半世光阴路上忙”——反映过去福建省的交通十分不方便
? 宋朝苏轼《题西林壁》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描述避暑旅游胜地江西庐山的地貌景观特征,这种群峰地貌的最佳观赏位置是站在主峰俯瞰。? 杜甫绝句中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描述的是我国四川盆地西部山区的积雪冰川以及长江干支流的航运状况。
? 杜牧《清明》中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描写的是我国南岭一带春雨绵绵的景象。
? 刘禹锡《竹枝词》中的“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指对流雨降雨范围小的天气特征
? “走千串万,比不上淮河两岸”——描绘了淮河流域沃野千里,气候宜人,农产丰富的景象。? “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描写云南省会城市昆明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冬天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位于暖气团的一侧,因而不冷;夏天因海拔较高,所以不热)? 杜甫《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指山东的泰山
?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描写横断山区的自然景观,是因地形影响的气候和植被垂直变化的形象写照。
? 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君问归期末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翦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四川北部的大巴山区,因水汽含量大,秋季日温差大,晚上气温下降,水汽凝结而形成降雨。
? “青莲出水,碧莲玉笋世界”——描绘我国广西的桂林山水(喀斯特地貌)的景观特征。? 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日照相香庐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的是庐山瀑布(三叠泉)。
? [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中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我国过去河套平原的生态景观。
? [清]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形象地反映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 毛泽东诗词中的“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是指赤道地区因地球自转而产生的地理现象。
?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描述了贵州地区雨天多晴天少的天气特点,同时反映出了贵州高原崎岖不平的喀斯特地貌形态。
? 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中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寒山寺”位于我国的江苏省。
? 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中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风渔火对愁眠”——描绘的是天气特征。? 杜甫《春夜喜雨》中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指由暖锋形成的春雨,春雨过后,万物复苏。
? “风吹草低见牛羊→浅草才能没马蹄→一川碎石大如斗→风沙茫茫大如天”——描绘的是我国北方从东到西的自然景观,反映的是水平自然带的经度地带性规律:由于从东到西的水份递减,形成了草原—草原荒漠—荒漠的自然带景观。
? [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地反映了山地的垂直地带性规律。
? “上山到云里,下山到谷底,二人对山看得见,一个往返若干天”——描绘的是我国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山河相间”的地形特点。
? 民谣“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讲述的是四川省的乐山大佛。
? 高鼎《春居》中“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和张敬忠《边词》中“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两诗都是描写农历二月景观,说明我国南北春季来临时间各有早晚。春天上升气流较强,有利于放风筝。
? “天上无飞鸟,地下无水草,四处无人烟,风吹石头跑”——生动描述了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戈壁景观。
? “仰望山接山,俯视江如线,对面能说话,相会要一天”——横断山区的地形地貌景观。?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描写我国北方冬季冰天雪地,江河封冻的景观特点。? 刘禹锡“海潮随月生,江水应春发”——揭示潮汐现象与月相变化关系和河流径流变化与季节变化的关系。
? 白居易的“白浪茫茫与海连,白沙茫茫四无边,朝来暮去淘不住,遂会东海变桑田”——说明了地球上海陆变迁及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
?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和“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说明了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特点。
? 刘禹锡的《竹枝词》中“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篙去烧畲”——说明烧山种田破坏了涵养水源的森林,造成山上水源枯竭,人们生活艰辛的惨状,是故“银钏金钗来负水”。
?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唐,孟浩然《草寒有怀》)“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唐,李益《春夜闻笛》)——描述候鸟迁涉的方向和季节。
?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唐,刘禹锡)和“一痕初见海潮生,顷刻长驱作怒声。万马突围天鼓碎,六鳌翻背雪山倾。(仇远《钱塘观潮》——描写钱塘江潮汐现象的诗词。
? “谁将倚天剑,削出倚天峰?”——西岳华山,华山险峻挺拔,是地壳运动形成的。秦岭与华山不断上升,而渭河平原不断下沉,华山才会显得如此雄伟,奇峰突起。诗中所言的“刀”和“剑”原来是内力的鬼斧神工。
? 形容锋面雨的特点:“一场春雨一层暖,一场秋雨一层寒”,“云过山头湿,雨过山头明”。? “马前桃花马后雪”夸张地表现秦岭南北两边自然景观的差异。
?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改成了“天苍苍,野茫茫,老鼠跳过露脊梁”,表现过去的林草丰茂、繁荣富庶之地,由于过度放牧或人为开发而草场退化,土地沙化,老鼠跳过去都会露出脊梁来。
? “一年开草原,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表现开垦草原带来草场沙化。? 讲述横断山区气候的垂直地带性时,可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 表现新疆的风沙大:“一年一场风,从春吹到冬”、“一天要吃二两土,白天不够夜里补”。? 表现黄河含沙量大:“一碗水半碗泥”。
中国地理界线小结
1.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
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2.地势阶梯界线: 昆祁横、大太巫雪峰。
3.地形区界线
(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l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12)云贵高原与东南丘陵界线:雪峰山
4.气候界线
(1)l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
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
秦岭一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
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5)湿润区与干旱区的分界线,即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的分界线。从大兴安岭西麓-燕山-大青山-六盘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连线。此分界线以东降水丰富,为湿润区;此分界线以西,除天山、祁连山、阿尔泰山等山地降水量稍多外,其它地区
都比较干旱。
(6)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从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
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连线。
5.河流界线
(1)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
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一秦岭。
(3)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
(4)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
(5)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分水岭:武夷山。
6.三大自然区界线
(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3000米等高线。
(3)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7.自然地区界线
(1)东部季风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
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界线(华北暖温带湿润地区与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秦岭一淮河。
②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积
温3200℃等值线。
③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7500℃等值线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的界线:贺兰山一线,相当于200毫米
等降水量线。8.农业活动界线
(1)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大体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水田区与早作区的界线:秦岭一淮河。
(3)我国天然草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吕梁山--横断山。此线东南部分是我国农区畜牧业分布区,此线西北部分是我国牧区畜牧业分布区。
(4)冬小麦与春小麦的界线:长城
9.行政区界线
(1)南疆与北疆的界线(流动沙丘与固定、半固定沙丘界线):天山。
(2)湖北省与重庆市的界线:巫山。
(3)福建省与江西省的界线:武夷山。
(4)广东省与湖南省的界线:南岭。
(5)西藏自治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界线:昆仑山脉。
(6)甘肃省与青海省的界线:祁连山脉。
(7)四川省与陕西省的界线:大巴山脉。
(8)河北省与山西省的界线:太行山
10.综合地理界线
(1)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
①黄土高原的南界
②大致是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④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
⑥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
⑦农业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
⑧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2)大兴安岭也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其东西两侧的景观也有较大差异:
①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③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④牧区与农耕区通过的地方的界线
⑤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
⑥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通过的地方
⑦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通过的地方。
(3)长城
①我国古代牧业文化与农业文化分界线
②冬小麦与春小麦分界线
③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
④年降水量400mm线
⑤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
2.成语中的地名
1.“秦晋之好”:“秦”是陕西省的简称,“晋”是山西省的简称。春秋时秦、晋是两个诸候国,他们世为婚姻。后称两姓联婚为“秦晋之好”。
2.“得陇望蜀”:“陇”是甘肃省的简称,“蜀”是四川省的简称。甘肃省面积比四川小,比喻得
寸近尺、贪得无厌。
3.“庆父不死,鲁难未已”:“鲁”是山东省简称。庆父是春秋时鲁庄公的弟弟,为了篡权,先后两次杀死继嗣国君。所以“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比喻恶首不除,祸乱不止
4.“黔驴技穷”,或“黔驴之技”:“黔”是贵州省简称。“黔驴技穷”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已经用
完。
5.“泾渭分明”和“泾渭不分”:古人认为渭水清,泾水浊,泾水流入渭水时,清浊不混。“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是非分明。“径渭不分”比喻好坏不分,是非不明。
6.“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有眼不识泰山”;“安如泰山”;“重如泰山”:泰山是五岳之首,全国闻名。其中南天门、玉皇顶、日观峰等名胜古迹,都是极佳的旅游点。
7.“不识庐山真面目”:庐山是我国旅游胜地,在江西省。庐山多巉岩峭壁、清泉、飞瀑之胜。由于江湖水汽郁结,云海弥漫,往往遮住了庐山的景致。宋朝大诗人苏轼有咏庐山的名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8.“合浦珠还”:合浦县,原属广东,现属广西,因为是沿海县,水产发达,特别是产珍珠著名,现用“合浦珠还”比喻失物复得或人去复还。
9.“福如东海”:东海是我国四大边缘海之一,仅次于南海,面积比黄海大一倍,又大又深。现用“福如东海”比喻幸福无法形容,是极佳的祝贺用词。
10.“寿比南山”:南山,即终南山,秦岭山峰之一,在陕西省西安市南,有金华洞、玉泉洞、日月岩等名胜古迹,是西安旅游胜地之—。
11.“逐鹿中原”:中原本来指我国黄河中下游一带,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现泛指整个中国。“逐鹿中原”比喻在整个中国,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12.“不到黄河心不死”;“跳进黄河洗不清”;“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为我国第二大河,源出自青海省境内,流入渤海,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带进了大量泥沙,故有“跳进黄河洗不清”之说,又因为黄河自古是天险,难以横渡,又有“不到黄河心不死”的说法。
13.“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是中国的象征,是中国的骄傲。全长6700多公里,号称万里长城。中国工农红军从南方基本上步行到长城实在难能可贵,故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言壮
语。
14.“洛阳纸贵”:洛阳是我国古都之一,晋朝左思写成闻名天下的《三都赋》“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抄,洛阳为之纸贵。”后人常用“洛阳纸贵”称誉别人的著作流传之广。
15.“邯郸学步”:邯郸是战国、秦、汉时黄河北岸最大的商业中心。现在河北省南部、京广铁路线上重镇。“邯郸学步”比喻不适当地学习他人经验,结果适得其反
地理知识巧记法
一、象形记忆法
把所要记忆的材料想象成某种具体的事物、数字、字母、汉字或其它几何图形,以增强记忆。
表一
材料
形象
备注
芬兰
翩翩起舞的舞女
葡萄牙
复活节岛上的巨大石像
波罗的海
英文字母“Y”
伊比利亚半岛 伸向直布罗陀海峡的拳头
拳打脚踢
亚平宁半岛
独立于地中海的一条腿
西西里岛
倒立的毛球、脚尖
意大利
统靴踢倒立的羽毛球
法国
六边形
德国
装满粮食的口袋、神父的脑袋
罗马尼亚
黑海之滨伸向巴尔干半岛的拳头
伊朗
女孩的太阳帽
阿拉伯半岛
蒙古靴
哈萨克斯坦
乌龟
印度
火炬蛋糕
蒙古
草原雄鹰
朝鲜半岛
“了”字、大虾
南极大陆 大
“,”号
南美洲和非洲
鸡腿
英国五大城市位置
利物浦、曼彻斯特、设菲尔德、伯明翰、伦敦用反“S”形穿起来
澳大利亚东南部三城市 悉尼、构成“三星式”
表二
材料
形象
备注
新疆 羊头
西藏 马蹄
青海 长毛兔
黑龙江 天鹅
吉林 戴貂皮帽、穿貂皮帽衣怀抱的猎枪的狩猎者
辽宁 望猎人而逃的兔子
甘肃 巨龙
宁夏 企鹅
陕西 兵马俑
山西 海豚、平行四边形
北京 心脏
天津 樱桃
山东 卧驼
河南 东飞的蝙蝠
四川 牦牛
重庆 宠物小狗
贵州 乖巧的小狗
湖北 大盖帽
江苏 倒立的平行四边形
湖南省 男士头 亲密无间的伴侣 江西省 高挽发髻的女士头
福建 腰鼓
云南 孔雀
广西 狼头
广东省 象鼻 伸进南海的象鼻
台湾 香蕉
海南 菠萝
长江三角洲工业区 无锡、苏州、宜兴、湖州围绕太湖连成一侧立的梯形
二、顺序记忆法 位置相邻的同类事物,要采取自北向南、自西向东的读图习惯。
1.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世界最大的内陆国,与我国相邻)在最北。另外四国分东西两列,四个字(乌孜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在北,三个字的在南(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带有吉字的与中国为邻。
2.圣劳伦斯河谷地中加拿大的多伦多、渥太华、蒙特利尔和魁北克。
3.美国大西洋沿岸的城市带:“波纽费华”。
三、诵读记忆法
那些比较长的国外地名,既要反复诵读,还要从它们的相对位置、形象特征、功能、物
产或文化渊源等多方面进行辨析。
如:斯堪的纳维亚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布宜诺斯艾利斯,马格尼托哥尔斯克等,读熟了就
很顺口,从而记得牢。
四、望文生义法
地理概念往往抓住了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望文生义可以增强记忆,加
深理解。
如:干洁空气、天气和气候、天体、光球、色球、太阳子、月相、季风、温室效应、极光、赤潮、土壤肥力等。
五、体势助记法
一些特殊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借助手势可以加深理解帮助记忆。
如:地球的自转和方向――右手定则,气旋和反气旋――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手心向自己,四指为物体运
动方向,拇指为偏向)。
六、字头记忆法(压缩记忆法)
是指把一系列地理事物的字头串联起来来完成记忆的方法。例如:记忆八大行星距日远近时,可以这样记忆:水金地火,木土天海。
七、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就是把某些抽象地理知识联想成某一具体的事物的记忆方法。
1.接近联想记忆法
是根据有些地理事物在时间上或空间上有所接近之处而建立起来的联想记忆方法。通过接近联想有助于我们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增强知识的凝聚力。如复习亚马孙平原时,从同一地理空间进行联系,想到亚马孙河,全年水量丰富,季节变化量小;想到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树种丰富,破坏严重,“世界肺脏”作用正在不断减弱。又如,记忆洋流的分布规律时,在中低纬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想到北半球的反气旋是顺时针
方向流动,东西风向如何就一目了然了。
2.类似联想记忆法
是根据地理事物之间在性质、成因、规律等方面有类似之处而建立起来的记忆方法。通过类似联想有助于我们发现地理事物的共性,强化记忆。如里海与日本的面积大约都为37万平方千米。又如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气候区内的自然带均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3.对比联想记忆法
是指根据地理事物之间具有明显对立性特点加以联想的记忆方法。通过对比联想,有助于我们比较地理事物的差异性,掌握各自的特性,增强记忆。如气旋和反气旋是大气中最常见的运动形式,其气压分布状况、气流状况、天气状况都相反,学习时,只需精记一种即可。
4.从属联想记忆法
是根据地理事物之间因果、从属、并列等关系增强知识凝聚的联想记忆方法。通过关系联想,引导思考、理解地理知识彼此之间的关系,使思考问题有明确的方向,感到有些地理知识多而不杂,杂而不乱,有规律可循。如因果关系:地理自转→地转偏向力→盛行风向→洋流的流向;从属关系: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并列关系: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5.聚散联想记忆法
是指运用聚合思维对一定数量的知识通过联想,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到一起或运用发散思维对同一地理知识,从多方面进行联系的记忆方法。包括聚合联想记忆法和发散联想记忆法,互为逆过程。运用聚散联想记忆法有助于学习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扩大思路,建立地理知识的“联想集团”。如有关赤道的知识,可运用发散思维从下列各点进行说明。
6.对立联想记忆法
联想,即通过某一事物的回忆而引起另一事物,把意义相近但性质对立的 知识放在一起,只要记住一个就能想起另一个。如世界海拔最高的珠穆朗玛峰对海拔最低的死海等等。
八、歌谣记忆法(歌诀记忆法)
利用谐音汉字,将课本中的地名、物产、数据等枯燥乏味的内容编成一些顺口溜或有趣的语言,使知识变得生动而幽默,利于学记。如复习“中国有色金属资源时”,可以把它编为:“大余钨,个旧锡,铜矿集中在德兴;招远金,平果铝,水口铅锌共同生;锡矿山区却产烯,铜仁无铜偏产汞;白云鄂博多稀士,金昌
镍都更著名”。
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长江黄河上中游的划分:“宜宾湖口九回肠,壶口(旧)孟津挖煤矿。”
九、谐音记忆法
所谓谐音就是指字的读音相同或相似。利用谐音记忆法,可以使枯燥无味的学习材料变成生动有趣的学习内容,愉快地进行记忆。利用谐音可以激发兴趣,又利于记忆,但必须要
把原字搞清楚,防止以假乱真。
例如:记忆“地壳的八大化学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可处理为:“养闺
女,贴给哪家美(男)?”
中亚地区的两条内陆河——阿姆河和锡尔河。“阿姆”和“阿母”,“锡尔”与“惜儿”是近音。阿
母都是爱惜自己的儿子的。
黑色金属主要包括铁、铬、锰等,可以采用“铁哥们”作谐音记忆。
类地行星主要成分是氢、氖、氦,可以采用“勤奶孩子”作谐音记忆。
江河年径流总量排序时,可以这样:“径流巴西,俄(我)加(家)(有)美印(人)尼(你)
中吗?”。
草场资源丰富的国家时,可以这样:俄(我)新(心)中美澳,阿蒙(门)。
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可以这样:美加法(深)澳阿,该出口时就出口。
十、数字记忆法
有的地理事物偶尔有数字上的巧合,可总结出数字规律。如南亚地区,总结出该地区有三个“三”:三种地形(北部是山地,中部是恒河、印度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三大河流(印度河、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三种气候(热带雨林、热带季风、热带沙漠)。又如东非国家,总结它有三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两布(吉布提、布隆迪);两达(乌干达、卢旺达),东非的九个国家中已经记住了七个;剩下的索马里,塞舌尔也就好
记了。
十一、类比记忆法
对易混概念、地名、事物,可进行类比记忆。
如:枣椰――椰枣,岩溶――熔岩,鸭绿江――雅砻江,安哥拉――安卡拉,油棕――棕油,洛杉矶――落基山,环境资源――资源环境。
十二、比喻记忆法
是指把所要记忆的地理知识与人们熟知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完成记忆的方法。科学、准确的比喻记忆能够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枯燥的内容趣味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例如:记忆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时,可比喻为燕子的季节迁徙。记忆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卫星数最多的行星——土星时,可以将其比作土霸王。
十三、插图记忆法
地理教材的许多插图,与课本知识内容紧密相连。如果能把所学知识与相关的插图联
系起来,必能使记忆效果大大增加。
例如外力作用结合课本43页插图。将 几种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与课本所描述的情景结合在一起。在图文并茂的基础上就很容易掌握了。另外课本中的漫画生动、诙谐,夸张的画面往往能让人从直观上就明白一定事理,便于记忆。
十四、实际记忆法
知识的学习贵在能与实际相联系。所以既要把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又要从实际中学到知识。例如在学习“天气”概念时,注意收听每天的天气预报,自己分析构成天气的因素,从中总结出天气是短时间内反映大气的阴晴、风雨、冷暖等变化的,因此不需教师讲解,就能从现实生活中学到知识,而且记忆比较深刻、牢固。
十五、对联记忆法
对联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中经典对联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这幅由30几个省市区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代表合出的超大型对联就是一个近年少见的经典。使用这些生动活泼的对联进行有关中国自然与人文地理的学习,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附央视2005春晚对联(共十八副):
1.北京上联:三海九门,京华迎奥运
上海下联:一江两岸,世博靓申城
2.重庆上联:朝天门喜迎天下客
天津下联:塘沽港笑纳万国风
3.内蒙古上联: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
黑龙江下联:苍松雪岭,沃野龙江豆谷香
4.西藏上联:雪域春秋“扎西德勒”
新疆下联:天山南北“乌鲁木齐”
——横批:盛景争春
5.广东上联:南海风清,讲述春天故事
广西下联:漓江水碧,飘来三姐新歌
6.山东上联:孔子仁,关公义,人文典范
山西下联:华山日,壶口烟,天地奇观
7.湖南上联: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
湖北下联: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
8.河北上联:万里长城山海关,龙头为首
河南下联:独门绝技少林寺,天下无双
——世间同春
9.吉林上联: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
辽宁下联: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
10.浙江上联:饮龙井茶,品江南丝竹
江苏下联:登虎丘塔,观天下园林
11.贵州上联:苗寨黔山黄果树,茅台赤水
四川下联:川肴蜀绣锦官城,花径草堂
12.宁夏上联:红黄蓝白黑,五珍献瑞
陕西下联:字史酒医诗,诸圣流芳
——横批:联袂贺春
13.青海上联:水泽源流江河湖海
甘肃下联:金银铜铁铬镍铅锌
14.云南上联: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
海南下联: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
15.安徽上联:黄山为九州增色
江西下联:瓷器与中国同名
16.香港上联:荆花吐艳香江瑞
澳门下联:莲蕊临风镜海清
17.福建上联:品铁观音,香飘两岸
台湾下联:拜妈祖庙,情系一家
——欢歌迎春
18.央视
上联:上下五千年,太平盛世欣今日,听钟乐和鸣,八方共饮复兴酒;
下联:纵横九万里,锦绣中华创未来,看龙狮劲舞,四海同吟发展歌。
横批:盛世大联欢
十六、提纲记忆法
是指通过对所学材料的分析、总结,将其归纳成提纲的形式进行记忆的方法。这种记忆法给
人以一目了然、纲举目张的感觉。
十七、理解记忆法
就是对所学材料进行咀嚼、吞咽、消化、吸收的记忆方法。学习地理尤其是学习地理规律时,应多在理解上下功夫。首先要对识记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弄清其内容实质,找出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总结出其规律;其次,要把所学地理知识付诸实践,在运用中加深理解。例如,在学习“全球的降水带”时,只要弄清在高压区降水少,为“少雨带”;在低压区降水多,为“多雨带”。那么,只要记住全球七个气压带的分布规律,也就记住了全球降水带的分布规律。
十八、归纳记忆法
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同类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使记忆材料分散的趋于集中,零碎的组成系统,杂乱无章的变得有条不紊的记忆方法。例如,水力发电、火力发电、风力发电、核能发电、太阳能发电、地热发电、潮汐发电等都属于二次能源。根据以上地理知识,可归纳出凡是带“电”的能源都属二次能源(闪电除外)。
十九、特征记忆法
就是抓住所学对象的地理特征,增进记忆。如下图某海洋等温线图,要判定A、B两处洋流的流向。通常根据从高温流向低温为暖流,从低温流向高温为寒流的方法进行判定。仔细观察下图可发现如下特征:海洋等温线向哪方凸出,洋流就向哪方流。
总之,记忆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在记忆中,要不拘形式地发挥各自的创造性思维,总结出更多更好的记忆方法。让我们的记忆更轻松更牢固。
(二)在中学地理教学和复习中,有大量得地理知识、地理名称、地理数据、地理事物和现象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需要识记的份量很大,而歌诀法和谐音法是比较常见的记忆方法之一。它们读起来朗朗上口,情趣盎然,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记忆方便,是名副其实的“地理快餐”。笔者在教学中积累了一些可用歌诀或谐音记忆的知识现总结如下,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歌诀法:
1.七大洲面积大小次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南亚国家:
南亚八国家,海上斯与马;内陆锡尼不,临海孟印巴;相邻有五国,锡尼不印巴。3.南亚气候:
南亚地区大部分,热带季风分两季;旱季10月到5月,6到9月是雨季; 各地降水相差大,乞拉朋齐一万一;塔尔沙漠在西北,气候干燥降水稀; 季风强弱与迟早,农业生产有意义。4.南亚地形:
北部高山邻我国,中部平原有两河;南部抬升是高原,取经到此多艰难。5.我国邻国:
越老缅、印不丹,锡尼巴斯阿富汗;塔吉吉尔哈萨克,俄罗蒙斯东朝鲜。隔海六国要记全,印尼马文菲日韩。
6.世界主要商品谷物生产国:乌美加俄澳阿,我饿了就去拉。7.我国地势:
地图看三级,三色最清晰;深褐第一级,世界大屋脊; 越过昆祁横,来到三高盆;大太巫雪峰,颜色黄变葱; 西高水东流,电灌航一流。8.
我国主要山脉:
东北走向有三横,北天阴、中昆秦,湘桂粤赣夹南岭;
东北西南有三撇,大太巫山和雪峰,台湾山脉东分布,长白五夷在当中; 弧形山脉气势宏,喜马拉雅似卧龙,珠峰傲立中尼境,八八四八第一峰。9.长江流经省区:沪苏皖赣湘鄂渝,川云藏青至源头。10.黄河流经省区: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过后入豫鲁。11.我国主要煤矿:徐州开封大阳鸡,怀北鹤岗平阜西。
(徐州、开滦、峰峰、大同、阳泉、鸡西、淮北、鹤岗、平顶山、阜新、西山)12.我国主要油田: 大中华胜利了(大庆、中原、华北、胜利、辽河)13.我国主要有色金属矿的分布: 大余钨、个旧锡,锡矿山区却产锑; 铜矿集中在德兴,铜仁无铜偏产汞; 招远金,平果铝,白云鄂博多稀土; 水口铅锌共同生,金昌镍矿更著名。14.我国主要铁矿:
安徽铁矿马鞍山,河北迁安和武安; 湖北大冶琼石碌,辽宁本溪与鞍山; 白云鄂博内蒙古,攀枝花矿在四川。15.人口在4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 西北蒙回维,东北满族乡 西南苗彝壮,土家藏族广 16.十大旅游圣地
北京故宫八达岭,避暑山庄兵马俑 桂林山水甲天下,苏州园林名中华 长江三峡和黄山,杭州西湖日月潭
17.14个沿海开放城市
大(大连)连(连云港)青烟上南天,宁温福广北秦湛
二、谐音法
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大饮喝八缸(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2.
湄公河流经的国家:
中缅老太检阅(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可记为“在中缅边界,一位老太太在检阅部队)3.
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
你爸爸每日隐隐恶梦中(尼日利亚、巴西、巴基斯坦、美国、日本、印度、印尼、俄罗斯、孟加拉国、中国。4.
联合国6种工作语言:
还要我罚你啊?(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5.组成地壳的化学元素:
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养闺女贴给哪家美)6.我国产量居世界首位的金属矿产
钨、锑、钼、稀土、钛、钒(我弟目前心太烦)
7.日本工业区的 分布: 东北大屋(东京、北九州、大阪、名古屋)8.俄罗斯的农作物: 小田像妈妈(小麦、甜菜、向日葵、马铃薯、亚麻)9.拉丁美洲主要农作物:非敢相见(咖啡、甘蔗、香蕉、剑麻)
10.冬季北半球低压:冬天走在冰岛上,一定要留神啊!(冰岛低压,阿留申低压)
2.
第四篇:现将有关地理诗词摘录如下
现将有关地理诗词摘录如下: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描述了我国夏季风不能到达西北地区;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表示冷锋过境时先刮风、后降雪的天气;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反映了对流雨降水强度大、范围小、历时短的特点;
“南枝向暖北枝寒,一样春风有两般”说明山坡两侧向阳坡与背阳坡的光照及热量的差异;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桔杨梅次第新”反映了我国南方热量丰富,四季如春鲜果不断;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表示四季更替,年年往复。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可以理解为对流水侵蚀地貌的描绘;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于秦塞通人烟”说明蜀道崎岖,自古闭塞的四川盆地地貌;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正是典型的山地地形的描写佳句,反映出庐山的雄奇秀丽。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影射了上弦月;
“去年元夜日,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枝头,人约黄昏后” 影射了满月;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影射了残月;
“月皎惊鸟栖不定,更漏将阑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棉冷” 影射了满月;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影射了娥眉月。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来形容庐山脚下已是芳菲落尽、大地春归,而山上的大林寺才桃花盛开,可见山下的气温比山上高。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来描绘河套平原坦荡辽阔的地形和牧草茂盛、牛羊肥壮的温带草原景观。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说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规律。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反映了城市中人口稠密,农村人口稀少的城乡差别。
“郡城南下不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反映出少数民族的地域分布及旧时汉人对少数民族的歧视态度。
“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形象地说明了城市热岛效应现象。 “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描述解放前淮河的水文状况。
李白《将进酒》中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天上”是指巴颜喀拉山,“海”是指渤海。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管归来》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黎花开”——描绘的是大雪天气现象
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位于湖北武汉,是我国四大名楼之一。扬州位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商业中心,如今由于海运和京沪铁路的发展,扬州的交通地位大大地下降,城市发展缓慢。 “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描绘的是秋天晴夜的天气现象。
[宋]赵师秀《有约》中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我国江淮地区春末夏初时节的梅雨(准静止锋)天气,以及江南水乡景观。
[晋]傅云《歌》中的“日中万影正,夕中万影倾”——反映出日影的周日变化规律(北半球夏半年太阳早上从东北升起,日影朝西南;黄昏太阳在西北落下,日影朝东南,正午时影子朝正北或正南或缩小为一个点,冬半年相反。注意北极及其附近的特殊情况)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描述的是我国西北内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之一,说明其日温差大,原因是深居内陆,大陆性特征明显。新疆瓜果特别甜的原因也与日温差大有很大关系。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中的“阴晴圆缺”指的是月相变化规律。
王之涣的《凉州词》中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一词是指来源于太平洋上的东南季风(夏季风),玉门关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的西端。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绘了我国长江三峡江水湍急、一泻千里的气势,又反映出三峡落差大、水资源丰富。白帝城位于长江三峡的西端。
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反映了我国丘陵地区山环水绕,道路复杂的情况
“山岭高,山路长,样样东西用肩扛,半世光阴路上忙”——反映过去福建省的交通十分不方便
宋朝苏轼《题西林壁》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描述避暑旅游胜地江西庐山的地貌景观特征,这种群峰地貌的最佳观赏位置是站在主峰俯瞰。 杜甫绝句中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描述的是我国四川盆地西部山区的积雪冰川以及长江干支流的航运状况。 杜牧《清明》中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描写的是我国南岭一带春雨绵绵的景象。
刘禹锡《竹枝词》中的“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指对流雨降雨范围小的天气特征
“走千串万,比不上淮河两岸”——描绘了淮河流域沃野千里,气候宜人,农产丰富的景象。
“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描写云南省会城市昆明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冬天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位于暖气团的一侧,因而不冷;夏天因海拔较高,所以不热) 杜甫《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指山东的泰山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描写横断山区的自然景观,是因地形影响的气候和植被垂直变化的形象写照。
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君问归期末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翦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四川北部的大巴山区,因水汽含量大,秋季日温差大,晚上气温下降,水汽凝结而形成降雨。
“青莲出水,碧莲玉笋世界”——描绘我国广西的桂林山水(喀斯特地貌)的景观特征。
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日照相香庐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的是庐山瀑布(三叠泉)。 [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中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我国过去河套平原的生态景观。
[清]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形象地反映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毛泽东诗词中的“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是指赤道地区因地球自转而产生的地理现象。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描述了贵州地区雨天多晴天少的天气特点,同时反映出了贵州高原崎岖不平的喀斯特地貌形态。
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中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寒山寺”位于我国的江苏省。
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中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风渔火对愁眠”——描绘的是天气特征。
杜甫《春夜喜雨》中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指由暖锋形成的春雨,春雨过后,万物复苏。
“风吹草低见牛羊→浅草才能没马蹄→一川碎石大如斗→风沙茫茫大如天”——描绘的是我国北方从东到西的自然景观,反映的是水平自然带的经度地带性规律:由于从东到西的水份递减,形成了草原—草原荒漠—荒漠的自然带景观。
[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地反映了山地的垂直地带性规律。
“上山到云里,下山到谷底,二人对山看得见,一个往返若干天”——描绘的是我国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山河相间”的地形特点。
民谣“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讲述的是四川省的乐山大佛。
高鼎《春居》中“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和张敬忠《边词》中“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两诗都是描写农历二月景观,说明我国南北春季来临时间各有早晚。春天上升气流较强,有利于放风筝。 “天上无飞鸟,地下无水草,四处无人烟,风吹石头跑”——生动描述了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戈壁景观。
“仰望山接山,俯视江如线,对面能说话,相会要一天”——横断山区的地形地貌景观。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描写我国北方冬季冰天雪地,江河封冻的景观特点。
刘禹锡“海潮随月生,江水应春发”——揭示潮汐现象与月相变化关系和河流径流变化与季节变化的关系。
白居易的“白浪茫茫与海连,白沙茫茫四无边,朝来暮去淘不住,遂会东海变桑田”——说明了地球上海陆变迁及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和“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说明了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特点。
刘禹锡的《竹枝词》中“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篙去烧畲”——说明烧山种田破坏了涵养水源的森林,造成山上水源枯竭,人们生活艰辛的惨状,是故“银钏金钗来负水”。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唐,孟浩然《草寒有怀》)“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唐,李益《春夜闻笛》)——描述候鸟迁涉的方向和季节。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唐,刘禹锡)和“一痕初见海潮生,顷刻长驱作怒声。万马突围天鼓碎,六鳌翻背雪山倾。(仇远《钱塘观潮》——描写钱塘江潮汐现象的诗词。
“谁将倚天剑,削出倚天峰?”——西岳华山,华山险峻挺拔,是地壳运动形成的。秦岭与华山不断上升,而渭河平原不断下沉,华山才会显得如此雄伟,奇峰突起。诗中所言的“刀”和“剑”原来是内力的鬼斧神工。
形容锋面雨的特点:“一场春雨一层暖,一场秋雨一层寒”,“云过山头湿,雨过山头明”。
“马前桃花马后雪”夸张地表现秦岭南北两边自然景观的差异。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改成了“天苍苍,野茫茫,老鼠跳过露脊梁”,表现过去的林草丰茂、繁荣富庶之地,由于过度放牧或人为开发而草场退化,土地沙化,老鼠跳过去都会露出脊梁来。
“一年开草原,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表现开垦草原带来草场沙化。 讲述横断山区气候的垂直地带性时,可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表现新疆的风沙大:“一年一场风,从春吹到冬”、“一天要吃二两土,白天不够夜里补”。
表现黄河含沙量大:“一碗水半碗泥”。
第五篇:古典诗词,动态地图,顺口溜与地理教学
古典诗词、动态地图、顺口溜与地理教学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我在地理课中运用古典诗词、动态地图、顺口溜等形式进行教学,效果很好。具体做法如下:
一、把包含有某些地埋知识的古诗融进地理课堂教学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以加深学生对某些地理知识的理解。
中国古代诗文之中,有许多名篇。由于作者对生活、自然观察细致入微,故其中往往含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如果我们能把它们不露痕迹地融进课堂教学之中,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我在讲授我国季风区时,先引导学生看图,指出季风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此线以东、以南是季风区,此线以西、以北是非季风区。同时我又要学生找出“玉门关”。接着我又向学生发问:“谁能说出一句与玉门关有关的诗呢?” “春风不度玉门关”好些学生回答。于是我向学生作进一步的解释,这里的春风就是指夏季风或季风,它来自于温暖湿润的太平洋或印度洋。在古代也叫东风或暖风等,只因为它不能越过河西走廊,故有“春风不度玉门关”之说。经过我的解释,学生们不仅明白了究竟什么是“春风”,而且也加深了对季风区的非季风区的理解。再如:我在讲到高中地理月亮对地球的引力时,我常会把山海关孟姜女庙的一副对联的上联和一句唐诗写在黑板上:“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日落钱塘半江水”。并引导学生想想这两句诗与月亮对地球的引力有什么关系?通过一番启发、引导,有少部分同学往往能明白前一句的意思,但大多数可能仍然不知道。于是我就对他们逐句进行解释,并把古代汉语知识与地理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讲述。“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中的朝字是利用“朝”与“潮”的通假。首先应学会断句,念作:“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然后才能理解,其意思:海水在早上涨潮,天天如此,而且一浪接一浪,时涨时落。这个联句所描绘的这种自然现象正是月亮对地球的引力所造成的。山海关在渤海岸边,与太平洋相连,太阳出来了,月亮隐去。于是月亮对太平洋地区的引力消失,太平洋地区海水往四周运动——潮汐现象即产生。“日落钱塘半江水”反映的却是同一个道理的另一个方面。只不过这个问题更为复杂些。因为它与钱塘江特殊的江口形状有关。钱塘江入海口是一个喇叭形的大海湾,江海相连,涨潮时,潮头如卷席,蔚为壮观,而当太阳下山,月亮出来,太平洋地区的海水由于受到月亮的强大引力而向中心运动,于是与太平洋连为一体的钱塘江,也就理所当然地只有半江水了。
类似的情况还有一些,只不过是难易不同罢了。如我在讲到海拔气候、植被的影响时,往往会先问学生:“‘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自然规律?”学生们略一沉思便会答出:“海拔超高,温度越低。”在讲到地球的圆周长时,我顺口吟出毛主席的两句诗:“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如此,学生对四万公里的地球周长就会永志不忘了。淮河在我国是一条很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从温度、湿度、土壤、植被、农作物等多方面来说,淮南淮北都相差很大,而只要用橘树,生在淮南的为橘,生在淮北则为枳来进行形象的概括,就会很自然地加深学生对这一地理分界线的印象。“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是春城昆明的真实写照。“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古 阴山苍凉雄奇的塞外风光,但如今看不见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横断山区的形象描绘。“碧莲玉笋世界”则是桂林石灰岩地区的生动比喻等等,都很趣。
有些诗文并不含有一定地理意义,但却与某些地理事物相关联,所以,我们也可以不露痕迹地信手拈来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如讲到泰山,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名句。嵩山有“自古功夫出少林”,白帝城有“朝辞白帝彩云间”,秭归有“若道巫山女粗丑,何以此有昭君村”,黄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杭州有“欲把西湖比西子”,庐山有“横看成岭侧成峰”,五岭有“五岭逶迤腾细浪”,等等,不一而足。我这样的讲法,既满足了青少年的好奇心理,又可以帮助学生记忆、联想。
二、努力学习绘图,利用动态地图教学
所谓动态地图教学,前人并未有这种说法,而是我几年前在《西双版纳报》上第一次这样提出,也不知道是否合适。我对它的解释是,删繁就简,简明扼要地由教师在黑板上绘制地图,边绘边讲,并把重要的授课内容抄到图上。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多此一举,教学用地图不是多的是吗?是的,教学用地图不但多,而且准确、详尽,但我还是认为不能过份地依赖于它们,因为它们的优势也正是它们的缺点:色彩纷呈,错综复杂,不简明扼要,距离稍远即看不清,看得清也难得要领。如果老师能准确地信手把地图绘在黑板上,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好奇心,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还能增加他们对老师的敬佩感。绘图时,我用白色画轮廓、黄色画城市、兰色画河流、红色画山脉、白色写图注,既醒目,又扼要。事实上,这种授课法既轻松,又有效,但它的前提却要求教师有一定的绘画技巧。而这种技巧的取得却是非长时间的实践不能实现的。
三、利用自编顺口溜或谐音短语或成语帮助学生记忆地理名称
在地理教学中,时不时会遇到一些必须记住,而又不是那么容易记住的东西,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想办法帮助学生记忆。例如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这是最基本的地理知识,是必须要记住的。我是怎样想办法使大部分学生都能记住这些枯燥无味的简称呢?我的这个顺口溜是这样编的:“黑吉辽、京津沪、晋冀皖赣闽浙苏、湘粤桂、豫鄂鲁、宁青新、藏蒙琼、陕即秦、甘即陇,云贵川是滇黔蜀”。如再把诸如“朝秦暮楚”,“得陇望蜀”、“秦晋之好”、“黔驴技穷”等成语说给同学们进行思考,那么我国这些省、市、自治区的简称,他们就一定记得更牢了。事实上,有些地理知识、外国地名往往比这些东西更难记。如高中地理上册中关于地壳中自然存在的几种主要元素,要求学生按其由多到少的顺序记住,这几种元素是:“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如果一般地死记硬背是比较费力的。我利用谐音联想法,把它们写成“养闺女贴盖那家美”(养闺女贴铺盖使别人家更美)。这样,学生过目不忘。另外类似的情况如:赞比亚的工业城市卡皮里姆泼希(扯皮里屋婆媳),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打雷撕杀那木)等等,只要我们充分利用谐音、发挥联想,就一定能找到记忆的窍门的。
上述三种方法在地理课中运用,一要自然而不露痕迹。二要恰当而不喧宾夺主。三要灵活不生搬硬套。否则就会适得其反,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此文原载于《云南农垦教育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