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气候变化的人为因素
浅析气候变化的人为因素
指导老师:谢 利
摘要: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气候变化是指“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其中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目前最迫切的问题,关乎到人类的未来!其影响有:冰川消融、极端气候、粮食减产、海平面上升、物种灭绝等,对全球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目前的气候变化,全球科学家的共识是:有90%以上的可能是人类自己的责任,人类今日的所作所为,会影响气候变化的走向。如今,地球比过去两千年都要热。如果情况持续恶化,于本世纪末,地球气温将攀升至二百万年来的高位。因此,对地球气候现状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以缓解全球气候变化或使气候恢复到最适宜人类生存的状况,成为了当今最紧急的事情。本文就气候变化的人为因素展开讨论,让人类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对地球造成的危害,进行深刻的反思并更正。
1.电影概述
影片《后天》描绘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地球一天内气温骤降,进入冰期的故事。故事里,气候学家杰克·霍尔在观察史前气候研究后指出,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暖化将会引发地球空前灾难,进入第二期冰河时期。他警告政府官员采取预防行动,但警告太晚。杰克·霍尔博士只能告知美国副总统宣布北纬30度以南全美民众尽速向赤道方向疏散,该线以北民众要尽量保暖以维持生命。灾难开始,摩天大楼遭到旋风摧毁;地铁隧道里涌出洪水,人们无处可逃,瞬间被洪水吞噬生命,大水淹没了美国。此后,冰层和白雪覆盖了整个地球表面,冰期时代来临。
看完这篇电影后,不不仅对影片制作的超凡特技、演员的精湛演技、情节的跌宕起伏而钦佩,更对人类的未来引发了深深的思考。人类为了工业的生产、经济的发展、高额的盈利,不惜砍伐树木摧毁森林、肆无忌惮消耗能源、乱排滥放污染大气,使得地球在短时间内全球气温急剧上升。如果人类还不进行深刻的反省,阻止目前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地球只有一个,莫要等到失去了才后悔,我们应该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后天”真正的到来,还我们的子孙后代一个美丽健康的地球!
2.全球气候概述
可以看到,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热→冷→热四次波动,总的气温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
其原因诸多,包括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其中,人为因素是主导因素,它控制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方向。因此,重点分析人为因素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
3.全球气候变化的人为原因
3.1 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主要有6种,即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和六氟化硫(SF6)其中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是二氧化碳。它产生的增温效应占所有温室气体总增温效应的63%。且在大气中的存留期很长,最长可达到200年,并充分混合,因而最受关注。温室气体的增加主要是通过温室效应来影响全球气候或使气候变暖的。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完全决定于辐射平衡,温室气体则可以吸收地表辐射的一部分热辐射,从而引起地球大气的增温,也就是说,这些温室气体的作用犹如覆盖在地表上的一层棉被,棉被的外表比里表要冷,使地表辐射不至于无阻挡地射向太空;从而使地表比没有这些温室气体时更为温暖。
自1750年以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大气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浓度显著增加,2005年全球大气CO2浓度为379ppm,目前已经远远超出了根据冰芯记录得到的工业化前六十五万年以来的自然变化浓度范围,是65万年以来最高的。根据多种研究结果证实了过去50年观测到的大部分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非常可能是由于人为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引起的。
3.2 乱砍滥伐森林骤减
进入工业时期之后,人类为了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或者发展农业,大量砍伐树木。这种等同于慢性自杀的行为使得大片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骤减,耕地的水土流失加重,大片的土地逐步荒漠化,绿地覆盖度减少。
众所周知,植物是光合作用中一个重要的转换者。它可以在光的作用下进行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吸收用于合成有机物质以及放出人类赖以生存的氧气。可见,植物对人类具有莫大的好处。但人类为了眼前的短暂利益而忽略了自己愚蠢的行为所带来的弊端,大量砍伐树木,使得“地球的肺脏”遭到损伤。进而引起光合作用的速率减小,二氧化碳转换量也大大减少,增加了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打破了辐射平衡,使气候变化加剧。
4.总结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对地球的伤害等同于对自己的伤害。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或灾难显而易见。电影里所描述的场景并非无稽之谈,它是建立在科学与现实的基础上假设的。
喜马拉雅山冰川正在因全球变暖而急剧“消瘦”;过去50年里,极端高温、低温发生了大范围的变化;全球变暖造成粮食减产近3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总体上升了90毫米,比全球平均速度更快;地球上大部分的濒临绝种生物-大约25%的哺乳类动物以及12%的雀鸟-有可能于几十年内绝种„„
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为了避免情况恶化,我们必须采取强硬的措施缓解全球气候变化。提高能源效率、推动能源改革、挖掘可再生能源、加强国际合作、植树造林都是有效且可行的措施。
而作为地球人类的一份子,我们应竭尽所能地节约能源,提倡低碳环保生活。多食素食、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出行、节约能源,用我们的举手之劳为保护地球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1.《气候变化》
百度百科
2.《全球气候变暖》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3.《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中国气象报 4.《世界环境日透视全球森林现状》
潮伦 5.《气象学》第二版
包云轩
第二篇:人为因素心得体会
学习《人为因素》心得体会
班级:
姓名:雒嘉源
11504633
《人为因素》心得体会
这学期通过对人为因素这门课的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航空维修中的人为因素的重要性。在航空领域中,航空维修差错近年呈上升趋势,维修人员的工作表现直接关系到航空维修工作的质量,而飞机的维修质量有直接影响到航空安全,甚至会牵涉到人身的生命安全,这一切都源于航空维修中的人为因素。因此,航空维修中的人为因素应该得到航空界的高度重视。
航空维修中的人为因素,主要是研究航空维修中人的工作表现和影响因素,优化航空维修人员的工作表现,减少人为差错,以保证航空安全。随着飞机系统的改进和发展,飞机机械原因造成的事故已大大减少,而与人为因素相关的事故却在不断增加。因此重视航空维修中的人为因素,降低维修工作中的人为差错,对于我们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来说,真的是非常重要。人为因素是有关人的科学;关于工作和生活环境中的人,人与设备、程序及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人与其他人的关系;人为因素涉及航空系统中人的所有特征。它常利用系统工程框架,通过系统的应用人的科学,以寻求人的最佳表现,其两个相互关联的目标是安全和效率。
1、解释SHEL模型并展开,指出人处于模型中心的意义
答: SHEL模型是一种常用的模型,它的名字是由模型中各组成部分的第一个字母构成的。
S—软件,维修程序,维修手册,检查单等
H—硬件。工具,测试设备。飞机结构,驾驶舱设计,操纵系统和仪表的配置和使用特性等。
E—环境。例如:机库条件和航线条件等环境以及工作方式,管理机构等。L—生命件/人。例如,处于模型中的人,包括维修人员,主管。计划员,经理等。
意义: SHEL模型用简化的方法表示复杂系统,具体形象地表现人为因素研究的范围,基本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SHEL模型中,方块界面之间需要非常匹配,一处不匹配就意味着一个人为差错。
所以说人是这个模式的中心,被认为是系统中最重要的,同时其适应能力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墨菲定律定义并展开
答:墨菲定律,人们做某件事情,如果存在一种错误的做法,迟早会有人按照这种错误的做法去做。墨菲定律忠告人们,面对自身缺陷时最好想的周到全面些,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采取多种保险措施,防止偶然发生的人为失误导致灾难和损失。所以说,人为差错是客观事物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莫非定律有助于人们更好的理解人为差错。
3、影响视力的因素 答:1 生理因素 如近视 摄取外来物质的影响 如毒品,药物。烟酒 3 环境因素 如光线亮度 与被观察物体有关的因素 如物体外型尺寸
4、影响视力的环境因素
答:1 变化的光线强度下,眼睛需要时间进行调节,因为从黑暗到光亮处,眼睛能快速调节,相反,从光亮到黑暗处,眼睛的调节速度慢
增加照明强度可以改善视力,但有限度,可能导致眩光,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容易受到眩光的影响 任何空气中的微粒,诸如,灰尘,雨或雾,都可能影响光线在空气中的传播,使物体映像变形。戴着眼镜情况会更糟,因为镜片容易粘上赃物,湿气,雾气和划伤。
5、噪声对人的表现的影响
答:1 令人烦躁(突然的声响,持续的大声)2 干扰在工作场所人际的交流(讲话听不到)3 由于听不清告警信号或信息而造成事故 4 容易疲劳并影响精力集中 5 听觉损伤(暂时和永久性)
6、什么是幽闭恐惧症,如何克服
答:当人进入一个封闭或狭小的空间时,会感到不同程度生理或心理的不舒服,通常认为这是正常的,当这种不舒服过于严重时,就是所谓的幽闭恐惧症。
克服方法:当着工作者的面,1 作好一切工作准备,有助于消除工作者的紧张和担心 2 理想情况下维修人员应有人陪同进出狭窄空间工作 3 在必要时须使用恰当的安全设备,例如:呼吸装置或者呼吸管路。
7、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及在员工激励上的应用 1 基本生理需要 2 安全需要 3 社交需要 4 尊重需要 5 自我实现需要
8、噪音对人的表现的影响(P50)
答: 1 使人烦躁 2 干扰语言交流 3 掩盖警告 4 损害听力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让我获益匪浅。当我能够成为一名机务维修人员时,在今后的工作中,注意各方面工作因素,当存在隐患时,及时发现提出,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失误和事故的发生。在工作岗位上,我会严格的要求自己,严以律己,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以每个人民的安全为己任,做到爱护他人,爱护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机务维修人员。
第三篇:交通事故中人为因素分析
交通事故中人为因素分析
车自诞生以来的100年时间,以其特有的优越性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条件的改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汽车给人类以舒适和便捷等正面效应的同时,也给人类生活带来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事故频繁等负面效应,尤其是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的居高不下,经济损失的日益加大。
如何预防交通事故,以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从我国大量的交通事故统计可以看出,由于人为失误导致的事故占了90%左右,道路交通环境条件引起的占30%左右,而因汽车技术状况诱发的事故约为10%。人作为各种社会活动的主体人既是交通事故的受害者,同时又是交通事故的制造者,事故导致的各种人间悲剧都将降临在人的身上,由此可见分析交通事故中人的因素,对于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交通事故中人因分析
交通安全取决于人、车、路、环境、管理、法律、教育等道路综合系统的各个环节连续的协调工作,交通事故的发生是这一系统中各个环节耦合失调的综合反应。
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包括:人的危险因素和物质危险因素。物质危险因素是指道路交通系统依赖的物质条件所固有的危险性质和潜在的消极性能,包括车辆本身的安全状况,道路设计的合理性,自然气候条件,车辆设计的科学性等方面;人的危险因素是指参与交通活动的人的意识障碍以及交通管理人员等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因素。
交通事故中由于人为失误造成的因素可以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先说直接原因,指事故发生前一瞬间驾驶员的行为和故障,它们增大了事故的危险。直接原因又分为超速行驶、酒后驾车、驾驶差错等几种情况。
超速行驶中驾驶员反应能力迟钝,应急能力差。从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心理活动的过程:发现外界刺激信息—注意—分析—判断来看,注意、分析、判断三者属于思维范畴,是每个驾驶员从接受外界刺激信息进行心理活动的必然程序和规律。驾驶员接收信息是为分析判断提供材料,驾驶员的动作措施则是分析判断的结果。在超速行驶过程中驾驶员注意力和判断机能降低,接收外界信息减弱,随之而来的分析、判断、动作就容易产生失误,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酒精会刺激大脑神经系统,导致反应迟钝,甚至神志不清。饮酒后对驾驶机能的主要影响是视力降低,视野减低,视野变窄,色彩感觉能力降低。体内酒精浓度低时,反应时间较饮酒前略有缩短。体内酒精浓度增大时,反应时间较饮酒前有明显增大,反应差别也明显增大,其他感觉也变得迟钝。注意力减弱,判断的正确性、记忆力变差;处理信息的能力降低,动作不协调;麻痹思想,情绪不稳定;失去克制力,胆大妄为,不知危险,喜欢超速行驶、强行超车等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在我国驾驶员饮酒也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驾驶车辆全部过程中,心理和生理活动贯穿于始终,这就要求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不仅要有心理素质作保证,而且要相当的体力来适应。驾驶员由于受到各方面(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影响,从而使接受有效信息的能力下降,以致于在行车过程中或者没有感知到信息、或者感知到错误的信息、或者没有感知到所有的信息、或者过多感知信息,进而在做出判断的决策过程中,使自己的动机与实际不相符,因而出现判断决策失误,引起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中的间接原因指影响驾驶员完成安全驾驶任务必需的信息处理功能的驾驶员条件或状态。疲劳驾驶就属于典型的间接原因。
疲劳驾驶是指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出现腰酸背痛,眼睛模糊,手指和身体不灵活,反应迟钝、判断不准等驾驶能力低落的现象。
理论上讲,驾驶时间、睡眠、驾驶强度和速度、人体生物节律、体质、驾驶技术、驾驶环境、营养条件等都对疲劳具有直接的原因。从生理上看来,驾驶员为了处理好行车过程中的种种复杂情况,驾驶员的眼睛和神经一直处于持续的紧张状态,特别是在车速较高,眼睛的负担很大,这样连续工作一长,感觉机能弱化,听觉和视觉敏锐变低,严重时还会引起错觉。随着疲劳的延长,复杂刺激的选择反应与时增长,动作准确性下降,从而引发不安全行为。疲劳驾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生活上的原因、工作上的原因、社会原因等几方面的原因。
事故中人的生理分析
从反应时间与事故来看,驾驶员的反应时间是在驾驶员行车过程中实际感觉点和驾驶员采取躲避行动的瞬间之间的所需时间,也称为驾驶员“思索距离”。它包括两个过程:一是驾驶员得到信息(情况)到判断所需要的时间(从信息要求开始至判断时间),二是制动器开始生效(驾驶员换脚及踏板)时间。所以在险情突发时,驾驶员首先要通过大脑思维对情况在有限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判断,然后再进行正确反应。
当然这个过程是相当短的,有关人体工程专家认为对于一般人,当预先接收到大脑中某一信息发生,集中注意力于这一信息时,反应时间约2秒。可在行车过程中往往事先并不知道什么时间会发生情况,从反应时间的表现过程来看,从驾驶员发现情况,至右脚从加速到踏板,所需时间包括反应情况在内的反应时间大大延长,这样就会由于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影响驾驶员反应的因素包括刺激物的种类、强度、背景和复杂程度等几方面。
从年龄、性别来分析,年龄和性别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主要是影响驾驶员在面对和处理复杂的交通情况和突发事件的反应时间。见表1年龄与反映速度的关系。
导致事故的其他原因
驾驶员的素质低,个体联户、租赁承包的在用车辆安全运行状况差,制约当前的交通安全管理。发生事故的驾驶员中,相当一部分存在着驾驶技术不熟练,经验不足,难以适应当今的复杂交通环境。存在着法制观念淡薄,缺少驾驶员应具备起码的职业道德和驾驶作风。在道路的行使过程中,为了取得可能高的经济效益,短期行为和冒险行为相当严重,经常盲目地违章超车、超速,危险会车,越线行使,疲劳驾车和车辆带病行使等等。
这些因素常常发展成为交通事故。此外驾驶员的侥幸心理和省能心理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交通事故也受环境影响,道路交通环境是指:道路的设计、通行能力、道路结构、道路设施等与交通有关的场所道路交通环境,直接影响着道路参与者的安全,与事故发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关系。它既包括例如天气状况、道路状况、交通流状况等大的自然环境,也包括车内例如:温度、湿度、座椅的舒适程度等小的环境。
这些影响因素常常使驾驶员获取正确信息和正确处理信息的能力下降,造成事故隐患,当遇到激发事件的刺激就有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车内的小环境的不舒适会使驾驶员很容易感觉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涣散等不利于安全行车的隐患。
交通环境的影响见表2的分析。
社会环境的影响会给驾驶员的心理造成明显的痕迹。当前交通管理的不完善,监督和控制的力度不够等因素很容易使驾驶员产生侥幸心理,忽视交通安全法规,违章行使,野蛮驾车等现象严重。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使驾驶员在行车的过程中浮躁和为了经济利益不顾安全的现象特别严重。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
中的种种问题使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涣散、情绪不稳定等情况严重地制约了驾驶员的反应能力和获取正确信息、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
交通事故人因的对策
保障交通安全,仅有司机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须要行人的密切配合。因为道路交通事故大量的受害者与横穿马路的行人和不遵守交通管理的行人有直接的关系。其的主要原因是交通安全法规意识淡薄,从众心理、省能心理、省时心理和侥幸心理严重。
人在交通事故中是起主导因素,起决定作用,但是车、路、环境与交通事故的发生是不可分割的。车辆的技术状况,安全性能好坏,道路的宽度、路面结构、交通安全设施等方面都与交通安全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要达到预防、控制、减少交通事故的目的,就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治理。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保证交通安全。
遏制交通事故需要加强法制建设,完善交通法规和安全规章制度,提高交通管理队伍的建设。交通法规是交通参与者和管理人员共同准手的行为规范,是处理交通违章和交通事故的法律依据。目前,我国的交通法规很不健全,也不详细,执行中弹性很大,难以掌握;加之受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对交通管理带来诸多不便。为了适应国际环境,应该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强化执法力度,加强交通管理队伍建设,使交通安全管理走向法制化的趋势。
交通事故屡屡发生说明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力度还不够。遏制交通事故应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群众及其驾驶员的交通法制意识、安全意识。提高全民的素质和驾驶员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从根本上减少交通参与者的违章行为及其它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科技更新方面,车辆的安全设计水平需要提高。加强道路的建设,加大交通科技研究的投资力度为安全行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最关键的是,提高人们的保险意识,有效地减少交通事故参与者的经济损失和家庭悲剧的发生。
第四篇:气候变化论文
摘要: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温室气体的无节制排放,森林的过度砍伐,使全球气温急剧上升,导致了许多灾难性的后果,冰川退缩,海平面上升„„形势相当严峻。多种研究结果证实,过去50年观测到的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是人为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引起的。必须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一定的水平内,才能避免发生极端气候变化后果。低碳经济正是在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产生的新概念,并被视作解决气候问题的根本出路。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形态,其实质是通过能源技术和制度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构造清洁能源结构,改变以化石燃料为主的现有能源消费格局。在2009年年底的哥本哈根会议上,低碳经济是“后危机时代”的实体经济的方向与出路。气候变化危机归根到底是人类过度耗费自然资源而导致的危机,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气候变化危机,就必须从改变人们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入手。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关键词:气候,气候变化,低碳,低碳经济
正文:
1.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典型的为10年或更长)的气候变动。1.1气候变化简介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一款中,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全球气候变暖(Global Warming)、酸雨(Acid Deposition)、臭氧层破坏(Ozone Depletion),其中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目前最迫切的问题,关乎到人类的未来!1.2气候变化的原因
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在人为因素中,主要是由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特别是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的经济活动引起的。化石燃料燃烧和毁林、土地利用变化等人类活动所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大幅增加,温室效应增强,从而引起全球气候变暖。据美国橡树岭实验室研究报告,自1750年以来,全球累计排放了1万多亿吨二氧化碳,其中发达国家排放约占80%。气候变化会带来哪些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灾害性气候事件频发,冰川和积雪融化加速,水资源分布失衡,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气候变化还引起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遭受洪涝、风暴等自然灾害影响更为严重,小岛屿国家和沿海低洼地带甚至面临被淹没的威胁。气候变化对农、林、牧、渔等经济社会活动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加剧疾病传播,威胁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如果温度升高超过2.5℃,全球所有区域都可能遭受不利影响,发展中国家所受损失尤为严重;如果升温4℃,则可能对全球生态系统带来不可逆的损害,造成全球经济重大损失。据2006年我国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农业、水资源、自然生态系统和海岸带等方面,可能导致农业生产不稳定性增加、南方地区洪涝灾害加重、北方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森林和草原等生态系统退化、生物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台风和风暴潮频发、沿海地带灾害加剧、有关重大工程建设和运营安全受到影响。1.3气候变化的影响
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多尺度、全方位、多层次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存,但它的负面影响更受关注。全球气候变暖对全球许多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已经产生了影响,如海平面升高、冰川退缩、湖泊水位下降、湖泊面积萎缩、冻土融化、河(湖)冰迟冻于早融、中高纬生长季节延长、动植物分布范围向极区和高海拔区延伸、某些动植物数量减少、一些植物开花期提前等等。自然生态系统由于适应能力有限,容易受到严重的、甚至不可恢复的破坏。正面临这种危险的系统包括:冰川、珊瑚礁岛、红树林、热带雨林、极地和高山生态系统、草原湿地、残余天然草地和海岸带生态系统等。随着气候变化频率和幅度的增加,遭受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在数目上会有所增加,其地理范围也将增加。
气候变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可能以负面为主。农业可能是对气候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的部门之一。气候变化将使我国未来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大;农业生产部门布局和结构将出现变动;农业生产条件改变,农业成本和投资大幅度增加。气候变暖将导致地表径流、旱涝灾害频率和一些地区的水质等发生变化,特别是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对气候变化敏感的传染性疾病(如疟疾和登革热)的传播范围可能增加;与高温热浪天气有关的疾病和死亡率增加。气候变化将影响人类居住环境,尤其是江河流域和海岸带低地地区以及迅速发展的城镇,最直接的威胁是洪涝和山体滑坡。人类目前所面临的水和能源短缺、垃圾处理和交通等环境问题,也可能因高温多雨加剧。
由于全球增暖将导致地球气候系统的深刻变化,使人类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业已建立起来的相互适应关系受到显著影响和扰动,因此全球变化特别是气候变化问题得到各国政府与公众的极大关注。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不仅是科学问题、环境问题,而且是能源问题、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2.低碳 2.1低碳的定义
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引以为豪的高速增长或膨胀的GDP也因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而大打折扣(也因此,各国曾呼唤“绿色GDP”的发展模式和统计方式)。2.2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它的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追求绿色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完全符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发展思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不可逆转的划时代潮流,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著名低碳经济学家、原国家环保局副局长张坤民教授认为低碳经济是目前最可行的可量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世界范围看,预计到世界即使人类曾经“阳光经济”、“风能经济”、GDP低碳经济的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现中国生活方式和2030年太阳能发电也只
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达到世界电力供应的10%,而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将分别在今后40、60和100年左右耗尽。因此,在“碳素燃料文明时代”向“太阳能文明时代”(风能、生物质能都是太阳能的转换形态)过渡的未来几十年里,“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重要含义之一,就是节约化石能源的消耗,为新能源的普及利用提供时间保障。特别从中国能源结构看,低碳意味节能,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
低碳经济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产业的领域。著名学者林辉称之为“第五次全球产业浪潮”,并首次把低碳内涵延展为: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家庭、低碳旅游、低碳文化、低碳哲学、低碳艺术、低碳音乐、低碳人生、低碳生存主义、低碳生活方式。3.气候变化到低碳经济
由于气候变化问题的本质,从1990年联合国大会启动公约谈判,到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再到后京都谈判艰难上路,国际气候谈判进程可谓一波三折,步履维艰。
无论是学术研究者还是政府谈判代表,一度将温室气体减排和经济发展放在比较对立的角度去认识。在这一背景下,承认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益,强调在发展中寻求减排的“低碳经济”概念及理念,为国际气候谈判提供了新的思路。3.1.低碳经济:概念与各国措施
低碳经济概念首先出现在2003年2月英国时任首相布莱尔发表的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宣布到2050年从根本上把英国变成一个低碳经济的国家。2006年10月,由英国政府推出、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的《斯特恩报告》(Stern Review)指出,全球以每年GDP的1%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损失5%-20%,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随着“巴厘路线图”的达成,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行动不断走向深入,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关注。
继英国之后,日本提出建设低碳社会,世界各地争相发展低碳城市。尽管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尚没有可资借鉴的成熟模式,但政策制定者和企业家们已开始调整在贸易、金融和生产计划方面的决策,提出了无数的低碳举措。今天的问题不再是向低碳经济转型是否必须,而是如何迅速并且以什么规模促进向低碳经济转型。虽然低碳经济理念已经得到多数国家的认可并付之于行动,但它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说低碳经济有着不同的内涵。发达国家着眼于低碳化,其低碳经济目标是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义务联系在一起的。发展中国家更关注发展,强调在实现发展目标的同时,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减排与发展的双赢。3.2.低碳发展之于中国的意义
对中国而言,发展低碳经济在对外关系、技术创新和能源安全等诸多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关系到国家长期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
首先,有助于提升中国国际地位。作为正在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国际气候合作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一方面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如果没有中国的积极行动,那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将缺乏实效;另一方面中国作为贫困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将有可能改变,各国对中国承诺减排温室气体的期望将进一步上升,从而使中国面临减排温室气体的国际压力与日俱增。
其次,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低碳发展需要经济增长和消费模式的巨大变革与调整,以及科学技术的持续创新、应用和扩散。其中,技术进步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没有技术支撑,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经济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技术进步离不开自主创新或技术引进后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此外,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将伴随着激烈的技术竞争,但也给中国技术进步带来重要机遇。通过加强技术转移谈判获得发达国家的技术支持,中国也可以从发达国家引进相关的技术,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各国在强化技术自主创新的同时还将积极参与国际技术研发合作,大范围的技术竞争和交流,也给中国技术发展带来了重要契机。
再次,有助于调整产业结构与摆脱锁定效应。气候变化是由于工业化和所谓现代化造成整个社会的碳锁定所导致的结果之一。自工业革命以来,严重依赖化石能源的技术由于路径依赖成为各产业的主导技术,而该技术与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和组织形成正反馈,结成一个“技术—制度综合体”,使得整个社会建立在化石能源基础之上,并形成严重的惯性。
最后,有益于提高低碳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向低碳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获得低碳产品的新的国际竞争力。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最大的碳交易市场,最大的环保节能市场,最大的低碳商品生产基地和最大的低碳制品出口国。中国在这一领域正在积极开展行动,在某些产品上获得了较好的市场份额。3.3.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挑战
发展挑战巨大。气候变化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根据对人均排放和人均GDP关系的分析结果,两者之间呈现一种近似倒U型的曲线关系。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人口众多,资源匮乏,对经济外延扩张空间的需求很大。加之经济、技术和管理水平的相对薄弱,近年来,中国的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增长速度惊人。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至少在2030年以前中国能源消费与温室气体排放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力。
国内资源环境约束。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道路上,中国还面临一个重要问题是资源和环境约束,比如依赖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能源效率低下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潜力有限,等等。
国内政策障碍。低碳经济建设需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保障。中国目前已经有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等方面的法规,对于具有长远、战略性的低碳经济,涉及生产、消费、流通诸多环节,只有在明确的法制规范下,才能稳步实施。当前,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战略规划、政策体系方面等非常不完善,很多领域仍然处于空白状态,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也处于起步阶段,尚没有政府规范性文件,更谈不上低碳经济立法。在宏观政策管理方面能力不足,亟须加强和完善。
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远比发达国家艰巨。但是,无论是从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国际政治政策压力,还是从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迈入低碳经济时代,中国没有选择。因此,面对低碳经济发展出现的新形势,我们要因时而动,以更务实的姿态,抓住机遇,迎接变革。
第五篇:造成交通拥堵的人为因素
造成交通拥堵的人为因素 ——来自杭州的报告
2013年07月17日 10:31 来源:《经营与管理》2013年第2期 作者:陈婧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16
交通管理相关主体分析
1.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是道路交通系统中重要的一个行为主体,在系统运行中起静态宏观作用。表面上政府没直接参与到交通运行中,但在前期道路规划建设、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线、标线等交通硬件设备投资布局及交通政策措施颁布等方面,却起着决定性作用。
2.交通管理者是为提高道路交通系统品质的重要干预要素。高素质交通警察对动态改善运行效率、控制交通行为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行人是道路交通系统中的弱势群体,在发生碰撞后,人身伤害最大,后期处置最复杂,对交通影响最严重。但“实体弱者”形成表象上的“行为强者”,很可能诱发“蝴蝶效应”,引发整个交通路段的拥挤。
4.骑车(非机动)人借助人力交通工具完成交通行为,与机动车相比,非机动车处于安全弱势地位。而现实中由于针对这些交通工具的法规不完善,在有些场合肆意妄为,无视交通信号灯,在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任意穿行,极易发生事故。
5.机动车驾驶员虽然在道路交通中显得强势,但由于很多法律规范的限制,机动车是被“禁锢在牢笼里的猛兽”,但也存在许多法律规范未触及的地方,需要提高驾驶员素质,这离不开整个社会道德、价值观、行为习惯等因素。
传统治堵手段中的“人为添堵”
1.交通管理观念意识落后。(1)交通供给模式失灵。为缓解交通“两难”问题,“十一五”期间,杭州市在道路整治上花大力气,几乎把主城区主干道整治了个遍。然而,主城区交通拥堵问题依然严重,这反映杭州市并没很好地转变管理观念。一方面受到杭州市“三面云山,一水抱城”先天地理环境制约,面临“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困境以及交通资源建设具有周期性,它的生成速度远赶不上交通需求增长的速度;另一方面,当斯定律(Downs law)也证明新建的道路设施会诱发新的交通量,而交通需求总倾向于超过交通供给,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2)忽视慢行交通,混合交通现象普遍。“以车为本”的管理方式治理杭州城市交通问题的政策,间接导致“人车混流及无视交通规则的人车争道”。杭州市近年来机动车辆快速增长,市政府更关注车辆的通行情况,设法改变车辆通行的条件,在很多干道上,非机动车挤上人行道,行人挤上盲道,最后仅剩下不到1米宽的盲道。如在杭州的文二路、文三路、河东路等道路的部分路段上,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人行道。在私车、公交、自行车、行人四分天下,加上近年来日益庞大与嚣张的电动车大军,人为地剥夺慢行交通方式的空间会带来其对有限空间的相互侵占,使交通更加无序。
2.硬件设施人为布局的缺陷。(1)追求城市形象,路网等级结构不合理。杭州在城市道路规划程中,更多的依赖直觉,注重以道路宽度大为特点的干路网建设,忽视了重要集散作用的支路网建设。一是支路网密度偏低。我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规定,人口200万以上大城市的支路网密度指标为3~4km/km2,而目前杭州市主城区支路网的密度是l.167km/km2,远低于规划要求的标准。二是合理的道路网等级应呈金字塔结构。据杭州道路等级统计表,主城区快速路网、主干路网、次干路网、支路网的比例为1∶1.98∶1.80∶1.02,呈现倒金字塔结构。主干道与支路建设比例颠倒,市区很多支路是“断头路”、“瓶颈路”,尚未形成支路网,交通微循环作用比较脆弱,起不到应有的分流作用,导致机非混行,主干道进一步拥堵。(2)片面注重收益,房产开发快于道路拓展。2009年杭州市卖地收入达1200亿元,居全国第一,2010年拍卖土地收入900亿元,同样占杭州市财政收入的很大比例。城市建设中存在片面注重拍卖土地和房地产开发所带来的收入,没有充分考虑土地规划对交通的影响,其结果是增加的城市交通量远超出道路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导致交通供求关系失衡。(3)过分依赖硬件,交通信号灯设置混乱。管理部门对交通的管理越来越依赖红绿灯等硬件设施,这显然已跟不上城市交通的发展。杭州市大有在每个路口、每处人行横道线设置信号灯的态势,设红绿灯的道路岔口太多太滥,密度在全国罕见。红绿灯似乎成了交通部门的“法宝”,过分依赖一些硬件交通设施。(4)违背行车原理,标记标线误导添堵。从杭州主城区城市道路实地调研来看,标记标线方面存在设置不易读、不易见、更新慢等问题。有的标记不清,让不同交通参与者意见分歧,如公交专用线路时间限制存在歧义,使机动车抢占公交专用道,造成一定干扰,对系统造成紊乱。由于频繁变更车道宽度与数量,且标线的缺位,车道随意“二变三”,“三变二”的现象随处可见,在没有虚线引导下,这样频繁变化车道数的路段,刮蹭,追尾等交通事故频频发生。(5)放弃行人管理,人行横道线遍地开花。在所有交通系统主体中,行人是一个弱势群体。而历史悠久的人行横道线,既为行人提供一条安全通道,也给行驶中的司机一个礼让行人的示意。原本便民的初衷,在正式实施中却给机动车的行驶造成不少困扰。目前杭城人行横道线设置过密,往往百米左右便有一条。如从文晖路口到潮王路口,这段河东路不到l公里,却有13条左右的人行横道线,即平均不到100米就有一条人行横道线,从集市街口到新市街口,短短两三百米的距离,竟有5条人行横道线。如此密集的人行横道线,影响道路通行效率。
3.交通管理公共政策不合理。(1)无视公众权益,“尾号限行”追逐短期效益。“尾号限行”这一政策无论从本质还是从具有经验的城市实践来看,都是一种非人性化、追逐短期利益的政策,无法真正实现交通畅通。从需求理论角度分析,“尾号限行”无法从根本上缓解供求矛盾。当前交通拥堵的问题症结在于供求不平衡。要实现供求平衡,应尽可能使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尽量减少行政手段干预,重点针对交通的发生源进行管理、控制与引导,削减城市交通总需求,分解、转移相对集中的交通需求,调整出行分布,以保证城市交通系统有效运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质量。需求管理模式最主要是倡导公共交通,控制和引导小汽车的使用。(2)管理体制协调机制不健全。当前杭州交通管理模式属分散式管理,多家部门博弈、职能交叉、政出多门、行政成本高、交通效能低下。杭州目前有综合交通部分管理职能的部门(单位)至少15家。这样的交通管理体制的交通资源配置和交通管理模式受制于行政部门的价值取向与利益分配机制,且与管理部门的考核机制等因素也密切相关。没有实现由交通部门对全市交通事务的统一管理和规划,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等领域内的部分事权仍分散在城市的发改、规划、建委、城管等多个职能部门,导致一体化交通体系的效能受影响。(3)市民出行文明意识的淡漠。造成交通拥堵的强行加塞与市民出行违反交通规则的因素往往不会受到足够的重视。由于法律法规缺位以及监管难度较大,这些扰乱交通秩序,降低道路交通效率的行为往往很难矫正。在一些交通环境中,个别人交通违章,可能会诱使、引发其他人的跟随违章,造成交通系统的混乱,正应了管理学中的“破窗理论”。
杭州主城区城市交通管理优化建议
1.转变政府管理理念,实施交通需求管理。政府掌握着大量公共资源配置权,道路拥堵问题其实是道路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若优化道路资源配置,需要政府从根本上转变工作思路,改变原有的攀比风、浮夸风,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以打造“服务型政府”、“节约型政府”为目标,从长远眼光看待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土地规划与城市道路规划相协调。构建合理的交通需求管理和公交发展框架,促进杭州市城市交通的良性发展,由注重交通供给向重视交通需求转变,以构成最佳的交通运输结构和组织方式。
2.优化交通设施管理,硬件设施科学布局。在交通设施建设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技术标准体系,将道路交通设施管理与道路交通管理相统一。制定统一的道路交通管理法律体系,科学规划、设计和管理道路交通,研制并实施较系统的交通安全体系。设置曝光台,让市民踊跃提意见,及时进行整改。
3.完善交通政策过程,重视公民参与决策。在追求交通出行的效率化和安全化的时代,交通管理政策与措施通常解决城中交通的局部弊端,对交通管理部门而言,很少考虑市民的意愿。城市交通政策与措施须通过多元主体的协商与沟通来实现。因交通与公众的切身利益相关,公民只有意识到自已是交通管理系统中的一员,发挥自身能动性,在参与交通时从维护合理道路交通状态角度出发,积极调节自身行为,参与城市交通管理的各项工作,才能促进交通管理终极目标的实现。
4.培养市民良好的出行意识。为解决当前人们对出行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以及道路交通日益复杂化之间的矛盾,改善交通秩序,提高交通安全和效率,根据制度完善模式,除了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还需人们普遍建立一种良好的交通观念,正确对待交通权利和义务,防止交通活动个体的路权过度权力化。利用学校、新闻网络媒体等渠道进行教育、宣传等。通过感知器官深层次影响人的交通知识、行为模式和行为意识,使行人能成为道路交通系统的积极要素,接受交通控制系统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