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次读完25本经济学著作》读书笔记

时间:2019-05-14 13:59: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一次读完25本经济学著作》读书笔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一次读完25本经济学著作》读书笔记》。

第一篇:2、《一次读完25本经济学著作》读书笔记

《一次读完25本经济学著作》读书笔记

一、《赋税论》

《赋税论》的作者威廉·配第被誉为“英国政治经济学之父”。在这本书中,威廉·配第通过对爱尔兰社会现状的分析引出了税收的起因、种类,以及自己对税收改进的看法。令我比较印象深刻的观点有:

1、把劳动看做财富的源泉。

2、把劳动时间看为衡量价值的尺度和基础。

3、地租是农产品中扣除生产费用以后的余额。

这本书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为我讲解了许多经济学知识,今天读来仍然是引人深思。或许其中有许多观点已经过时,但仍有一些观点是一直被后人沿用至今的,例如对私人财产或地产做出价值评估,并据此开征土地税的做法。虽然这种做法容易产生腐败漏洞,给贪官以可乘之机,但此做法是现今世界大多数国家征税的方式。

《赋税论》的智慧光芒穿越数百年历史照耀着当代人类,可见其伟大。

二、《经济表》

《经济表》的作者魁奈试图说明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并对此进行了探索和研究,这本著作就是他关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的学说和对经济体系的全面总结。魁奈的经济思想中心就是认为法国财富生产的减少和经济处于危机状态,根本原因在于农业的没落和衰退。由此可见,魁奈是重农主义的代表。

读完了这一章,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作者从三个阶级(土地所有者阶级、不生产阶级、生产阶级)之间的交换行为来说明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在这个说明过程中,魁奈运用了生动的例子,让我能较为简单地就理解了原本应该是抽象复杂的过程。

三、《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

该著作的作者詹姆斯·斯图亚特是重商主义后期的代表人物。在本书中,他对税收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首先,对于税收的来源他是这样解释的:“历史地看,赋税是充当君主借款的一种担保而产生的,赋税产生的根源是在古代社会富人的生活靠隶属的劳动与徭役维持,经济社会是封闭的。以后自由思想解放了隶属的关系,过去,奴隶主不向奴隶与农奴支付劳动的报酬,现在需要支付了,这样导致了工商业新秩序的形成,并进而促成社会经济的繁荣,换言之,没有法律和纪律就不会有工商业的繁荣。因此,为了维持持久的法律与纪律,保障国家权力、安全和独立,势必需要充分的赋税与军备。”

进一步,他将赋税划分为三类:一是按同一比例缴纳的税,称做比例税;二是按财产和收益数额的增加而递增课征的税,称做累进税或任意税;三是对个人劳动课征的税,称对人税。

詹姆士·斯图亚特的税收转嫁理论也十分著名:他认为,国内消费税是良税,这种税虽然会引起商品价格的上涨,减少消费,产品成本上升,但由于劳动者可以把它转嫁给他人,最终将由因富裕而变成怠惰的浪费者负担。

四、《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亚当·斯密写的这部著作是现代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后来的经济学家基本是沿着他的方法分析经济发展规律的。这部著作也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第一次提出了“市场经济会由“看不见的手”自行调节的理论。

拜读了这个章节后,我联想到了三十多年前的改革开放。亚当斯密的新思想“看不见的手”开启了我们的思想,告诉我们市场体系的基础是自由和法制,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应用这种思想的结果。纵观历史,我们出现的一个错误就是“大跃进”活动,政府全面掌控市场,无论什么东西都是政府规定的,最终压抑了人民的工作热情,使当时的经济停滞落后。因此,我们要适度引入“看不见的手”——市场,来调节经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

五、《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该书的出版被人们称为“李嘉图革命”,因为它被誉为是继亚当·斯密《国富论》之后的第二部最著名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著作。这部巨著囊括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所有理论,包含着李嘉图的全部思想精粹。他的比较成本学说早已脍炙人口,形成了19世纪关于自由贸易和保护性税收的讨论基础,而他的货币理论,则是现代货币理论的基础。

读完本章,我了解到《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以边沁的功利主义为出发点,把个人利益看作是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准则。在他看来,资本家发展生产时追求的是个人利益,是利润。利润又是资本积累的源泉和扩大生产的条件,只有利润增加才能保证生产力发展,财富增加。因此,资本的利益不仅代表资本家自身的利益,同时代表了全社会的利益。

还有一点我觉得也很有意义,书中积极主张自由贸易学说。适应英国产业革命中扩大对外贸易的要求,李嘉图继承亚当斯密的国际地域分工理论,并发展为比较成本学说。

六、《政治经济学新原理》

在此书中,西斯蒙第否认自由竞争具有无限优越性的说法,并具体地指出了资本主义的矛盾。

他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矛盾是一方面刺激生产力和财富的自由发展,另一方面又限制着这种发展。具体表现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存在着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间的矛盾,商品和货币间的矛盾,买和卖的矛盾,生产和消费的矛盾,资本和雇佣劳动的矛盾等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些矛盾也将发展。

除此之外,他还觉察到达样一种根本性的矛盾:一方面是生产力和财富的无限发展,另一方面劳动群众只能获得最低限度的生活必需品。

读完本章节,我了解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过剩的危机必然会产生的原因——这种危机是由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所造成的。

七、《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本书作者李斯特对当时欧洲各国以及美国的兴衰进行了比较,评述了不同的经济学说,系统阐述了其国家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和保护贸易的政策主张。他在批驳自由市场教条的同时,形成了完整的国家主义经济学说,论证了实行关税保护以发展德国工业资本的必要。

读完本章节我明白了,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对有些产业进行适度的、有技巧的保护是十分重要的。同时要坚决打破地方保护,建立国内统一市场,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环境,以此来牢牢地吸引资本和人才。

八、《政治经济学原理》

这本书从生产、分配、交换三个环节阐述了约翰·穆勒对政治经济学的看法。这位著名的思想家在本书中提出了许多设想,这些设想从未使他所研究的具体问题与社会哲学相互分离。然而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他的目标是实际的,并且在相关问题的性质所允许的范围内也是通俗的,但是他并未试图通过牺牲严格的科学论证来达到任何一种这样的目标。

九、《资本论》

卡尔·马克思的《资本论》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它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

本章节让我看到,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领路人,马克思写《资本论》的目的就是为了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为社会主义革命做理论基础。在本书中,他对资本主义的分析鞭辟入里,为我们学习西方经济体系带来了许多启示。

十、《经济学原理》

马歇尔所著的这本书书所阐述的经济学说被看作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续和发展。后来,以马歇尔为核心而形成的新古典学派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在西方经济学中一直占据着支配地位。他的经济学说的核心是均衡价格论(市场价格决定于供、需双方的力量均衡,犹如剪刀的两翼,是同时起作用的),而《经济学原理》正是对均衡价格论的论证和引申。

十一、《财富的分配》

在本书中,克拉克认为在市场经济里分配受自然规律调节。如果自然规律能够发挥作用,那么,从事任何生产职能所应当分配得到的收入量,都将以它实际所生产的成果来衡量。每个生产要素在参加生产的过程中,都有其独特的贡献,也都有相应的报酬。不仅如此,克拉克还认为社会劳动生产力是由劳动和资本在量上的关系来决定的。另外,他还提出了边际生产率说。

十二、《营利企业论》

凡勃伦在这本书里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资本主义有着一种矛盾的特质——它具有产业体制与营利企业的双重性,而后者优于前者。这种特质带来了的体制危机后来由帝国主义克服了。他还认为,危机所暗示的就是营利企业的衰退。不仅如此,凡勃伦还提出了股份资本论——他将现代规范为“信用经济”,批评了使用“货币经济”,这可以说是本书的精华所在。

十三、《金融资本论》

在这本书里,希法亭利用德国帝国主义的素材作为分析背景来研究“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新阶段”。他认为与资产阶级相对立的无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彻底受到资本主义组织的压迫,因此,无产阶级必须加强阶级斗争,以挣脱压迫。在我看来,他这样的思想显然是受到了马克思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他把马克思的思考方式发扬光大,开拓了全面认识帝国主义之路。

十四、《福利经济学》

庇古是资产阶级福利经济学体系的创立者。读完此书,我认为福利经济学的主要特点是:根据已确定的社会目标,建立理论体系;以边际效用基数论或边际效用序数论为基础,建立福利概念;最后再根据社会目标和福利理论为依据制定经济政策方案。

我认为庇古把能够以货币衡量的福利作为研究经济的着眼点,这十分新颖,也十分贴近民生。

十五、《不完全竞争经济学》

琼·罗宾逊提出不完全竞争其实是为了表达传统经济学把完全竞争作为分析的前提的不满。她认为,在这种前提下只能将垄断看做一种例外,或者是和完全竞争相反的一种极端。然而现实生活中有着多种不同程度的垄断或不完全竞争,如果不引入“不完全竞争”的前提,对于经济学的很多研究就会与现实脱节了。

我十分敬佩琼·罗宾逊关注实际,实事求是的研究精神和勇于挑战惯例的勇气。正是她这样的勇气才开创了不完全竞争经济学的新天地。

十六、《垄断竞争理论》

与上一章的不完全竞争理论相似,爱德华·张伯伦提出的垄断竞争理论一样是贴近现实市场的理论。

这种理论说明一种既含有垄断因素,又存在着激烈竞争的资本主义市场结构的理论。在这个市场中,许多生产着有差别的产品并能够决定自己产品价格的销售者之间存在着价格和非价格的竞争。产品差别是造成垄断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有差别则垄断发生,差别程度越大,垄断程度也越大。

遗憾的是,此理论的缺陷在于它很少涉及生产集中的后果。但是我觉得比起纯粹以完全竞争作为分析前提的经济理论,此理论已经更显进步、更贴近现实了。

十七、《区域贸易和国际贸易》

伯特尔·俄林在书中对比较优势(比较优势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两国的要素禀赋不一样;二是不同产品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要素比例不一样。)形成的原因重新作出了清晰而全面的解释,并系统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该理论奠定了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另外,此书出版后最终形成俄林贸易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被称为赫克塞尔—俄林模型,很快就被写进当时世界上一些最有影响的经济学教科书里了。

十八、《制度经济学》

在此书中,康芒斯首先回顾了当时正统派经济学家的思想,发现他们对“财富”的观念有着相互矛盾的两层——既说财富是物质的东西,又说财富是对那种东西的所有权。然后,康芒斯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传统经济学是一直以商品为基础的经济范畴,这是一种物资经济学。传统经济学中的“交易”指的是简单的物品或劳务的双边转移,而在他看来,交易的范畴远远不局限于此。

于是,通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法学解释观点出发,康芒斯把经济关系的本质归结为法律上所有权的交易。他的这种观点使人们从传统的只重物资产品的物资经济学转到重视经济活动中法律因素的制度经济学。

十九、《就业、利息及货币通论》

凯恩斯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是:就业量决定有效需求,也即消费,而就业量取决于消费倾向和投资量。在假定社会的消费倾向为既定的情况下,则就业量的均衡水平决定于当前的投资量。投资量取决于资本的边际效率和利率所确立的投资引诱。

此书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作出了论述,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指出了政府调控的核心目标,既充分就业。因为只有充分就业才能保证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很多国家就是依据凯恩斯主义的理论来进行各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此外,我还认为凯恩斯的理论对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的道德建设、法制建设和经济理论研究,也很有启发。

二十、《价值与资本》

《价值与资本》里希克斯看到了商品的效用无法直接衡量,但效用有大小高低之别,即效用不是数量概念而是次序概念。而效用的高低大小,乃是受消费者既定“偏好尺度”支配的。于是他提出了无差别曲线,又用用“边际替代率”概念取代了“边际效用”概念,又以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取代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不仅如此,他的IS-LM模型后来成为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他提出了乘数-加速原理用于解释经济周期。由此看来,希克斯对西方经济学的贡献是十分大的。

二十一、《凯恩斯的革命》

《凯恩斯革命》是劳伦斯·R·克莱因的成名作,在本书中,他第一次完整地把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表述为数学形式。

凯恩斯革命象征着国家干预经济思潮的兴起,它是西方经济学思想的一大转折。而克莱因的学术成就,概括地说,是将计量经济学方法和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分析结合起来,创立了宏观经济计量学。

二十二、《经济学》

保罗·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是一本全世界有名的教科书。书中包含了经济学的许多内容,不仅涵盖了微观经济学还有宏观经济学,实在是全面而具体。

这个章节让我明白了经济学里的一条基本原则,那就是:两全其美的选择并不存在,或此或彼,我们总得选择,而选择必然意味着某种放弃——经济学称为“机会成本”。其实经济政策和其它选择类似,大部分情况下必须凭借带有很大局限性的经验或未加证明的直觉选择看起来最好的那个。

二十三、《国际经济政策的理论》

詹姆斯·爱·米德所著的这本书从理论上全面地分析了国际收支的各种调节机制,比较各种调节机制和经济政策对实现政府的政策目标的作用,建立起的国际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内容包括定义、中性经济、金融政策、价格调整、直接控制、世界支付网络。

这章节让我了解到了许多政府实施的国际经济调节政策,无疑加深了对政府调节经济手段的认识与理解。

二十四、《经济增长理论》

阿瑟·刘易斯所著的《经济增长理论》易被误解为经济增长具有一个单一的理论。但事实上,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繁多,而每个因素又各有一整套理论。纵观全书,简单说来经济增长理论是研究经济的长期、持续的增长是由何种动力推动的理论。据阿瑟·刘易斯自己说,《经济增长理论》并不想提出有关经济增长的新概念,而是试图为研究经济增长提供一个有关的基础。

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实在太多太多,岂是一言半语能说完的?但读完本章会有助于我们对经济增长建立起一个全面、宏观的视角,这是非常有益的。

二十五、《经济成长的阶段》 在沃尔特·罗斯托眼中,人类社会的进步可以分为六个阶段: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他的阶段论,是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发展的抽象和概括。处于不同阶段的政府,也应该有不同的经济职能,这对国家采取管理经济的手段有着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然而,可惜的是罗斯托这部书并没有用客观公平的眼光看待经济发展的历史,而是有着极为浓重的反共、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色彩。我认为经济发展的路子不仅仅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走过的那一条,只要能适合国情,抓住时机,社会主义国家也能实现腾飞。

第二篇:马克思著作读书笔记 [范文模版]

马克思著作读书笔记

一、对该文的总体感受

读列宁的文章感觉很畅快,字里行间洋溢着难以言表的激-情,言之有据,论之有理,高度体现着革命家导师的论战风采,马克思著作读书笔记。具体说来,有以下三点深刻的印象。

1、细致而深刻的说理

该文篇幅很长,几乎占据《列宁选集》第一卷的三分之一。就这么一篇文章,作者写了大半年,从1901年秋一直到1902年2月。期间,列宁推掉了原定的给《火星报》详细发挥《从何着手?》p290的文章以及给读者回信的诺言(“我们应当首先向读者致歉”)。可见列宁对该文的写作极为重视,并做了充分的准备。列宁之所以对该文如此重视,因为他深刻理解理论战斗的现实意义。“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力量,在列宁身上高度体现,所以,对广大群众做细致而深刻的说理工作,在列宁看来是那么的重要。

文章深刻的说理工作首先来自作者对当前影响革命事业各路思想流派的深刻把握,文章中随处可见作者对论敌观点大量而适当的引用,以及对论敌观点的深刻剖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深刻阐发作者观点。读列宁的文章,真有像斯大林所说的“就像被一支大手牢牢把握,不能动弹,只能随着他的思路去思考”。这种有效的说理工作,首先来自列宁的严密逻辑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又来自作者高超的辩证法的运用。其次,来自作者高超的行文艺术。在文章中,不时能读到让读者会心一笑的片段,就像在看一出话剧一样。如

“‘应当幻想!’我写到这几个字之后,不觉吃了一惊。我仿佛是坐在‘统一代表大会’的会场里,坐在我对面的是《工人事业》的编辑和撰稿人。这时马尔丁诺夫同志站起来,咄咄逼人地质问我:‘请问,如果不事前向党的各个委员会征求意见,自主的编辑部有权去幻想吗?’接着,克里切夫斯基通知站了起来,并且(从哲学上来深化早已深化了普列汉诺夫同志的意见的马尔丁诺夫同志的意见)更加咄咄逼人地接着说:‘我进一步问你,如果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忘记,按照马克思的看法,人类总是提出可能实现的任务,没有忘记策略是党的任务随着党的发展而增长的过程,那么从根本上来说,他是不是有权幻想?’

想到这种咄咄逼人的问题,我真是不寒而栗,只想找个地方躲起来,我就试试躲在皮萨列夫背后吧。”p4482、对真理的深刻把握

真理不是绝对的,任何事物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真实存在,在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当时的客观条件。如果单从列宁所批判的论敌的观点来看,似乎没有什么错误,也没有什么可以反驳的,比如,“每个卢布工资增加一戈比,要比任何社会主义和任何政治都更加实惠和可贵;工人要进行‘斗阵,是因为他们知道,斗争不是为了社么未来的后代,而是为了自己本人和自己的儿女’”。p323“政治始终是顺从于经济的”p329“政治鼓动应当是为经济斗争而进行的鼓动的上层建筑,应当在经济斗争的基础上生长起来,并服从于它”p330;“党的任务随着党的发展而增长的过程”p334等等,读书笔记大全《马克思著作读书笔记》。从这些句段我们似乎都同意,而且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但是,当列宁把这些言论与当时俄-国工人事业发展的实际来看,再经由列宁层层深入的剖析,我们发现这些观点竟然是那么的有害,是那么的混淆当时还没有多少鉴别力的工人们,从而对整个革命工作是那么的有害。列宁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来自于他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方法-论娴熟的运用,而不是僵化的教条主义者。正因为此,列宁的思想走在同时代人物的前列,所以他能带领群众走上胜利的道路。

联系我们当前的工作,的确很需要列宁的这种思维方式,需要锻炼自己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而不能在方向上失去目标。辅导员是大学生的知心朋友与人生导师,如果我们没有联系实际的人才发展观,没有正确的工作方法,工作肯定不能出实效,而且对大学生成长有害。

3、坚定的理想信念

如果没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我们无法想像列宁在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这种革命热情。当列宁准备为革命事业做理论准备的时候,他还处于流放阶段,当他读到伯恩斯坦1899年写的《社会主义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这篇文章时,列宁指出“书的内容越来越使我吃惊,理论上太差了,而且是重复别人的话,光说批评,实际上连认真地进行独立的批评的尝试都没有,实践上是机会主义,……登峰造极的机会主义和可能主义,而且是胆小的机会主义。”(全37/241-242)。正是因为列宁具有远大理想与坚定的信念,所以,他似乎总是能本能地体悟出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所以他总能走在同时代领导人前列,让各种错误思潮现出原形。也正是因为列宁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所以,当列宁意识到自己的不足的时候,他又马上显得那么谦逊,正如他在文章中写到,“因为这里讲的是缺乏修养的问题,我用这个字眼首先是指我自己。我曾在一个给自己提出很广泛的包罗万象的任务的小组中工作,我们所有参加这个小组的人常常痛切地意识到:在这样一个历史关头,在可以把一句名言改动一下,说‘给我们一个革命家组织,我们就能把俄-国翻转过来!’的时候,我们却表现出是一些手工业者。后来我愈是经常回想起我当时感到的内疚,就愈是痛恨那些假社会民-主党人。”p406-407这样真诚地发自内心的歉意,只有那具有高尚道德的人才具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点就是树立理想信念。在列宁身上,正是高度地体现着这一点!

第三篇:蔡元培著作读书笔记

蔡元培著作读书笔记

林晓丹 2005级教育经济与管理 蔡元培,我国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为发展中国教育文化事业功绩卓著,毛泽东称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他出身于商贾之家,少年时期饱读经史,17岁考取秀才,18岁任塾师,21岁中举人,24岁中进士,26岁升补翰林院编修。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他认为革新必先培养人才,于是走上倡导教育救国之路。同年9月,他弃官回乡,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二十世纪初,他在上海组织中国教育会,创办爱国女校和爱国学社,致力于打破封建主义教育,为反清革命培养人才。1906—1916年间,他赴德法留学,为兼通中西文化奠定了基础。

1912年他出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对封建教育进行改革,初步建立了资产阶级教育体系。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后,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对北大进行全面改革,使之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成为研究学术、传播新思想、培养新人才的基地。

“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主张抗日,与宋庆龄、鲁迅等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对国民党的倒行逆施,援救了一批革命志士和爱国青年。晚年,为抗日救亡事业奔波,努力促成国共合作。

蔡元培的一生,主要以教育和科学作为事业的支柱,为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功绩卓著,影响深远。蔡元培写了许多教育方面的著作,后人将其收入《蔡元培选集》、《蔡元培教育文选》和《蔡元培全集》中。

蔡元培非常重视健全人格教育,提出“五育”并举主张。1912年初在出任教育总长时提出,教育方针为“在普通教育,务顺应时势,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同年2月,他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中,提出军国民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及美感教育五项主张。他把教育分为“隶属于政治”与“超轶乎政治”两类。隶属于政治的有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和道德教育三者;超轶乎政治的则是世界观教育和美育、实利主义教育和道德教育三者。他认为,两类五种教育均不可偏废。为了强兵富国,需要军国民教育和实利主义教育,但“必以道德为根本”。公民道德即“自由、平等、亲爱”,亦即儒家的“义、恕、仁”。他把欧洲资产阶级道德观念同中国儒家的传统道德观念揉合在一起,主张培养现实社会的完全的人格。但教育的终极目的还在于追求超现实的实体世界,使人达到最高精神境界,因此还必须有世界观教育,即引导受教育者超脱现世,领悟最高精神境界的教育。他认为,这种世界观教育是知、情、意、德、智、体诸者的统一体。从现象世界进入实体世界,不能依靠经验或理论,只能依靠浑然直觉的美感,美感是两个世界的桥梁。他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各级学校、各种社会活动都要进行美育。蔡元培提出的教育思想体系,是以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急务,以道德教育为中心,以世界观教育为终极目的,以美育为桥梁。

1916年12月26日,北京政府教育部奉大总统令正式任命蔡元培为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以后,参照近代西方大学制度,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对北京大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正如加拿大学者许美德所说:“直到1917年蔡元培再次从欧洲回国以后,大学自治权和学术自由的思想才开始在北京大学和大学院里初露端倪。由于早期曾跟随马相伯学习拉丁文和欧洲哲学,再加上后来两次在德国和法国的长期考察,这就使得蔡元培的思想深受欧洲文化的影响。按照他的想法,中国的现代

大学应该以德国式的自治权和学术自由作为其组建的根本基础。蔡元培‘教授治校’的思想在他1912年草拟的教育法令中就充分反映了出来。他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以后,开始按照其教育思想对北大进行改革。”这些改革措施从实质上实现了北京大学的近代化,而且对中国近代大学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提出的办学方针。他认为大学的性质在于研究高深学问。大学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的学府,应该广集人才,容纳各种学术和思想流派,让其互相争鸣,自由发展。墨守成规,抱残守阙,持一孔之见,守一家之言,实行思想专制,是不可能使学术得到发展的。他说:“对于学说,仿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对于教员,以学诣为主”。他要求学生要“以研究学术为天职”,“砥砺德行”,“敬爱师友”;鼓励学生兼听不同学派的课,进行独立评判,并大力支持学生成立各种学会和研究会,培养学生自由思考和独立研究学术的能力。蔡元培主张学与术分校,文与理通科。他认为学与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为学理,术为应用,学必借术以应用,术必以学为基本,两者并进始可。但学与术虽关系密切,而习之者旨趣不同,所以治学者可谓之 “大学”,治术者可谓之“高等专门学校”。至于文理资料,互有交错,治学者不可局守一门,应当沟通各科界限。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他把北京大学工科并入北洋大学,取消文理各科界限,并且改“学年制”为“选科制”,使学生能“专精之余,旁及种种有关系之学理”。蔡元培还提出“教育独立”的主张。他认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所以,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即教育事业应超然于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以外。

一、转变学校性质:从官僚养成所到研究高深学问之所。

针对当时北京大学的教师不研究学问、学生为做官而学习的现状,蔡元培首先提出了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构的主张。1917年1月9日,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入学校长的演说中指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1918年9月20日,他在北京大学开学式的演说中说:“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为了从根本上转变学校的性质和学生观念,使学生有研究学问的兴趣,使学校真正成为研究学问的地方,他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整顿:

第一,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民国初期的北京大学,是一所封建思想和官僚习气都十分浓厚的学校,学生多为升官发财而求学,对研究学问没有丝毫兴趣。1917年1月9日,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演说中指出:“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在升官发财思想的支配下,学生“平时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考试结束后,学生则将“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悱问其官阶之大小。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

一些教员虽时时请假,年年发旧讲义,“而学生特别欢迎之,以为有此师生关系,可以毕业后奥援也。”因此,学生们“对于学理,毫无兴会”。为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演说中开宗明义地指出:“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知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入学之性质。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此后,他对这一思想进行了反复阐述:1918年9月,他在北京大学开学典礼的演说中说:“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

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1918年11月,他在《〈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中说:“所谓大学者,非仅为多数学生按时授课,造成一毕业生之资格而己也。”他要求学生必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自趋正轨。” 1919年9月20日,在北京大学开学典礼上,蔡元培又指出:“大学并不是贩卖毕业证书的机关,也不是灌输固定知识的机关,而是研究学理的机关。所以,大学的学生并不是熬资格,也不是硬记教员讲义,是在教员指导之下自动的研究学问的。”蔡元培的这些讲话,抓住了学生思想的要害,给了学生们一个新的灵魂,使学生们真正确立了以研究学问为求学之宗旨。

第二,整顿教师队伍。蔡元培认为,当时的北京大学之所以声名狼籍,“一在学课之凌杂,二在风纪之败坏。救第一弊,在延聘纯粹之学问家,一面教授,一面与学生共同研究,以改造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救第二弊,在延聘学生之模范人物,以整饬学风。”因此,是否有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是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一是“广延积学与热心的教员,认真教授,以提起学生研究学问的兴会。” “延聘教员,不但是求有学问的,还要求于学问上很有研究的兴趣,并能引起学生的研究兴趣的。”二是聘请教师时,“以学诣为主”,坚持“人才主义”,打破年龄和资格的限制。对学有专长者,蔡元培不论其信仰、派别,专用其一技之长。他对独尊某一学术流派的做法提出了批评:“中国素无思想自由之习惯,每好以己派压制他派,执持成见,加酿嘲辞。”因此,蔡元培主张各种学术流派自由竞争、自由发展。他说:“无论何种学派,苟其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者,兼容并包,听其自由发展。”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北京大学云集了许多中国最优秀的学者和教授,虽然这些学者的学术观点从激进主义到保守主义各不相同,但是北京大学仍然毫不例外地为他们的学术争鸣提供了一个自由的场所。”同时,对于各派之学说、各家之思想,不能以听讲人数之多寡来衡量其价值、优劣。他说:“大学自然为教授、学生而设,然演讲既深,已成为教员与学生共同研究之机关。所以一种讲义,听者或数百人以至千余人;而别有一种讲义,听者或仅数人。在学术上之价值,初不以是为轩轾也。”三是用人所长,不求全责备。蔡元培说:“夫人才至为难得,若求全责备,则学校殆难成立。”他曾举例说:“复辟主义,民国所排斥也,本校教员中,有拖长辫而持复辟论者。以其所授为英国文学,与政治无涉,则听之。筹安会之发起人,清议所指为罪人者也,本校教员中有其人,以其所授为古代文学,与政治无涉,则听之。嫖、赌、娶妾等事,本校进德会所戒也,教员中间有喜作侧艳之诗词,以纳妾、狎妓为韵事,以赌为消遣者,苟其功课不荒,并不诱学生而与之堕落。”四是对不称职的教师包括那些滥竽充数的洋教员,力主大刀阔斧地予以裁减、辞退。曾有一名裁撒的法国教员提出控告,蔡元培则委托王宠惠出庭,指出解聘理由“都按着合同上的条件办的”,使对方败诉。

蔡元培的教育主张,能根据本国需要,兼采各国所长,“食而化之”。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教育的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的革新,起了推动作用。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正面临历史上少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如何从大学制度建设上把握和应对是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回顾我国大学制度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特别是重温蔡元培等著名教育家的大学制度建设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四篇:毛泽东著作读书笔记

《毛泽东生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之论文——

读毛泽东文章《为人民服

务》有感

班级:计科07-3班 姓名:林楚平学号:

读毛泽东文章《为人民服务》有感

【摘要】 读了《为人民服务》后的感想,主要从为人民服务的含义、为人民服务的现实意义、如何为人民服务几个个方面展开叙述。

【关键字】 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 读后感 含义

【正文】

通过读了毛泽东同志的著名著作《为人民服务》,使我思绪万千,受益匪浅。该篇文章虽然短小精悍,但充分昭示了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及其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为谁革命、为谁服务的重大问题。主要感触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人民服务的含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是做一个合格党员的基本条件,也是区别党员与非党员的重要界限。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串于党的一切活动中,任何时候都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办事情、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我们党就是这样的党,我们的党员就是这样的党员。

党的先进性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千千万万个党员能不能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对每一个党员的考验。每一个党员的素质关系着党的整体素质,每一个党员的言行影响着党的整体形象。不论我们这些党员位处何地,身居何职,都应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党就一定能够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我们也无愧于中国共产党员这一光荣称号。

二、为人民服务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社会,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的宗旨没有变,共产党人的崇高信仰没有变,也不应该变,不可能变。“三个互相”(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更应该牢记心间,人民的冷暖疾苦时刻记在胸中。一个人的生命有限,为人民服务无限,服务了也无需回报。

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里说:“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做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白求恩是外国人,在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面前,不

把自己当外人,我们就更不能当外人啦,当然更不该有利已之心。毛主席提出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两个极端”(“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五种人”(“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是对共产党人的要求。

《愚公移山》的精神主旨有二,一是依靠人民这个上帝,二是要艰苦奋斗。我们现在头上没有三座大山的压迫了。但我们面前仍横卧着大大小小的“拦路虎”,要一个一个打死,才能向前进,向前发展。这仍然一要动员团结依靠亿万人民,二要“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也就是艰苦奋斗。

愚公移山,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正气。依靠人民,共产党员,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中,似乎没有什么人不相信,可是在实际工作中又常常脱离人民。离开了人民的大多数,我们将一事无成。毛主席说,人民是上帝,平常大家又说过,人民是主人,我们的干部是公仆。人民与党的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本质关系就应该是这样。

三、如何去为人民服务:

为了实现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为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人民服务,我们即将进入社会,找工作,真正的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为人民服务了,我们必须要做到:

正确对待社会分工和个人愿望的关系。要有对业务精益求精的精神,努力钻研,提高业务素质。为人民服务无止境,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主动找事干,自我“加压”。

毛主席著作曾经在过去的时代武装与教育了亿万人民与党员,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今天,特别是即将在全党开展的保先教育中,愿我们广大的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在率先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同时,认真地学习毛主席著作,牢记党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树立“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在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大道上,重塑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的形象,抖擞精神,奋勇前进!

第五篇:《经济学是什么?》读书笔记(定稿)

书名:《经济学是什么?》

作者:梁小民

读书分享:林静

1.读经济学是因为在现代社会中人人都应该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发现问题的本质。

2.人类社会的基本问题是生存和发展。(这可以是判断某件事的标准)

3.“稀缺性”:一个社会无论有多少资源,总是一个有限的量,相对于人们无限的欲望而言,资源量总是有限的、不足的。

4.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幸福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哲学家把实现个人自由作为幸福,文学家把浪漫情调作为幸福,政治家把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作为幸福,企业家把商业成功作为幸福,而凡夫俗子往往觉得“平平淡淡就是幸福”。

5.从发展的角度看,欲望是无限的,但是在某一阶段内,欲望可以看作既定的。

6.“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实现投资的多元化。

7.垄断又称完全垄断,是指一家企业控制了某种产品的整个市场,而且这种产品没有相近可替代品的市场。

8.“酒好也怕巷子深”是说好产品还须广告宣传,但没有好酒再做广告也没用。(很多东西都是需要包装的,很多产品其实质量都差不多,尽管名牌很贵,但是人们仍然愿意买,这就是包装效应、品牌效应。)

9.平等不是收入的平均,而是机会的均等。

总结: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里面的专业名词太多,我不是经

济学家,我不需要去解决那些经济问题,我觉得这些名词的定义、或是如何来解决这些经济上的问题不是最重要的,我会从里面挑除了经济在其他方面同样可以用的一些句子或道理,这不仅在辩论当中可以用,生活当中同样可以。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两本教科书《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不过在前面第一章增加了全书的导论,最后又介绍了国际经济学的内容,只是本书讲的没有教科书那么深入,更浅显一点,把经济学的科学性和通俗性相结合。书中讲了会出现的各种问题,然后用经济学家的眼光找出问题的根源,虽然说不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也能够为解决方法提供方向。我不想单纯是为了辩论而读书,而是在读书之后,能够把从这本书上学到的东西运用起来。就像是在第一点中我所提到的,我读这本书是为了像经济学家一样,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找出新的、有价值的东西,看到问题的本质,然后我们可以去理性得分析解决问题。

下载2、《一次读完25本经济学著作》读书笔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2、《一次读完25本经济学著作》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经济学读书笔记

    经济学读书笔记几则 经济学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上的令人惊讶的是很多假设都是似是而非的.随着历史学民俗学统计学的发展一个又一个假设被推翻.我们不禁要感叹经济学的基础发......

    经典文学、管理学、经济学著作5则范文

    经典文学、管理学、经济学著作1张爱玲《倾城之恋》 2.马格利特·杜拉斯《情人》 3.考林·麦卡洛《荆棘鸟》 5.渡边淳一《失乐园》《男人这东西》 7.劳伦斯《虹》《爱恋中的......

    新制度经济学优秀读书笔记选登2(大全)

    新制度经济学读书报告(一):00125097(姓名略去) 自发经济秩序,局部知识的产生原因与私有产权的可能联系 10 ——The Use of Knowledge in Society的读书笔记 一,文章概述 哈耶克在这......

    读书笔记《周末读完印度史》大全

    《周末读完印度史》 印度,因印度河而得名。它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文明之一,同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一样,印度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印度历史则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那里的哲学......

    教育理论著作读书笔记

    教育理论著作读书笔记 ——读《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著,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版。 杜威是现代西方教育史上著名的代表人物。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世界各国的教育理论......

    教育著作读书笔记[5篇]

    教育著作读书笔记读完一本名著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书笔记呢?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书笔记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育著作读书笔记,欢迎......

    政治类著作读书笔记

    政治类著作读书笔记中国经济取得持续高速发展,举世瞩目,政治类著作读书笔记。国际上有人提出了所谓"中国奇迹"或"中国模式",对之称赞不已。真实的情况是,中国的改革与经济发展是......

    《送礼经济学》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送礼经济学》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微观经济学。除了教材,我还读了别的一些浅显易懂的经济学类的书,比如《每天读点经济学常识》,这本书内容和教材非常接近,但它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