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书笔记《周末读完印度史》大全
《周末读完印度史》
印度,因印度河而得名。它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文明之一,同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一样,印度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印度历史则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那里的哲学、那里的宗教,对今天的人们越发是一种吸引。这里诞生的许多思想、哲学和运动都塑造了人类的命运。这本书从时间顺序出发,叙写了印度的历史。
印度的地理、民族、宗教
印度次大陆就像一个巨大的三角形。北部以喜马拉雅山为界,越往南越窄,最南部就是科摩林角,西面是阿拉伯海,东面是孟加拉海。印度河、恒河、婆罗门子河的盆地形成了印度北部的大平原:印度河—恒河平原。大平原的南部是另一个高原地带。这个地带包括两条平行的山脉—北部的频陀山和南部的七折山。两山横跨印度中部。越过这两山就是辽阔的德干高原。德干高原东西两边是东高止山和西高止山,两条山脉向南延伸,高度达3000英尺,好像从平原上突然升起一级级巨大的台阶。两条山脉一直向南延伸到海岸平原。
现在,全世界有七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印度。不同的民族在不同时代来到印度,印度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民族博物馆。全国语言之多是印度巨大差异的标志之一。印度现在的官方语言有十五种,又阿萨姆语、孟加拉语、马来语、梵语等等。英语实际上是印度第十六种国家语言,只是官方不承认。印度的主要语言可以简化为两大家族:印度—雅利安语和达罗毗荼语。
宗教塑造了印度的文化、印度的社会。印度至少有七种宗教:印
度教、耆那教、佛教、伊斯兰教、锡克教、基督教和袄教。传统的宗教是印度教,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或者更早,它是印度最大的宗教。
印度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议会民主制国家。其组织形式包括25个邦的联邦共和国。在印度,从一个邦跨进另一个邦,你会感到是在不同的世界里徜徉。不同于古希腊、古埃及甚至古中国的遗址,印度的纪念碑不是小心翼翼保存起来给游客看的,它们有生命,充满了生机—有一种文化,它活着,依旧是持续的人类传统的一部分,而它们,正是这种文化聚焦的地方。这一点最是印度的特色,这特色堪称天下无双。
印度历史发展
文明初绽—史前到公元前1500年
印度河流域文明源于伟大的印度河,它是次大陆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里程碑。
印度的史前史和欧洲美洲的一样,可以根据冰期做出断代:冰川影响了这个国家的形状和面貌。在印度,最早的人类活动的迹象出现在第二个冰期之后。虽然没有人类的残骸,印度西北部,尤其是净河流域的旁遮普地区,却发现大量粗糙的石器。大约与此同时的另一个史前石器工业遗迹也在印度南部和整个德干高原被发现,考古学家称之为马德拉斯工业。漫长的旧石器时代过后是中石器时代。在印度,这个时代的遗迹主要发现于耐袜陁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在公元前4000年以后到来,其遗迹在南亚,最早现于西北边境,俾露支斯坦的丘陵。
从公元前3000年起,次大陆的很多地区,尤其是印度河流域及周边地区,都开始出现相似的定居点。经过逐渐演化,最终一种新的、复杂的城市文明蔚然兴起,这就是印度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大致认为始于公元前2500年并持续了1000年,立足于两座伟大的城市:哈拉巴和莫亨焦+达罗。接下来讲了这两座城是如何被发现与挖掘,及让我们看到这些遗迹的建筑物,贸易和商业,艺术与文化,让我们对这文明有了许多的惊叹。
回到上古—公元前1500年~前334年
雅利安人的到来不啻一阵翻天覆地的狂风:新技术、新观念、新神和新语言。
雅利安人在文学上留下了非常生动的一页,包括大量的宗教韵文,也就是所谓的“吠陀”;还有两部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吠陀和史诗都是口耳相传,好几个世纪后才形之与文字。“吠陀”从字面上讲是知识,从内容上说是颂歌、诗、祷文、教谕的集合。梨俱吠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文献,包括1028首圣歌,献给不同的神。
雅利安人带来了新的诸神和新的信仰。雅利安人出现在旁遮普时,他们是由宙斯指引的,宙斯是天父,雅利安人共同的神。他们还崇拜婆楼那和密恒罗。火神阿耆尼是他们的密友。阿耆尼有三相:在天为日,在空为电,在地为火—日相即苏利耶。吠陀诗人盛赞酒神苏摩。凡人也有一席之地,如毗婆萨,一个圣洁的祭司。阎摩和摩奴是苏利耶的儿子。摩奴是第一个人,是雅利安人的始祖。渐渐地,婆楼
那成了众神之主,他维持着“正法”,也就是宇宙的秩序。他是印度—雅利安人的法官,他纯洁而神圣,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宗教方面也有许多深刻的变化。吠陀诸神仍被提及,却远不及从前那么显赫了。梵天、湿婆和毗湿奴3个印度教大神取而代之。此外还有若干各具特色的小神,如猴神哈努曼、象神迦尼沙。这些新神带来的新的信仰,预示了印度教的诞生。印度教深深打上了轮回观念的烙印。人的灵魂是永生的,且不断发展。人死后,灵魂转世重生,其目的是改善自己,和宇宙精神融为一体。
公元前6世纪,这时印度北部有大邦16个,称“十六国”或“摩诃耶那陂多”。这是百花齐放的世纪,对宗教的态度也有了发展。产生了许多新的哲学,集大成的是两种新的宗教—佛教和耆那教。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名得自创立者乔答摩·悉达多,即佛陀,意思是“觉者”。佛陀说法的精义在“苦”。“四圣谛”(苦、集、灭、道)以苦为第一。苦源于欲。要离苦,先要窒欲。
大雄筏馱摩那与佛陀同时,是其时另一个伟大的宗教—耆那教的创始人。和佛陀一样,大雄也是刹帝利的王子。他提倡彻底的自我否定和自我约束,以此为通往解脱的正路,甚至提倡绝食。他相信所有生命,包括人、动物和植物都有灵魂,他教导人们所有生命都是神圣的,最重要的教义是“不害”或“非暴力”。
耆那教和佛教的教诲引发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变革,他们对印度社会有着深刻的影响。
到这,便是印度在建立王朝前的历史发展。印度,是一个谜一样的国度,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国度,是一个古老的国度。也许,远离那个时代的我们并不能深刻了解到那时的思想,但我们却看到了对信仰的坚持,信仰的发展。
第二篇:简述印度佛教史111
简述印度佛教史
毕金城
一、佛教起源时的印度社会背景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六,五世纪的古代印度,当时很像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七七O----前二二一),政治上群雄割据, 当时出现了十六个国家,互相攻伐,但思想上却百家争鸣,当时主要的外道(非佛教派别)主要有六派.在如此纷繁的印度思想界,从他们对于印度正统思想的态度来分,大致可以区分为婆罗门思潮和沙门思潮两大系统.婆罗门思潮就是婆罗门教,信奉梵天,毗湿奴,湿婆三大主神,分别代表宇宙的创造,护持,毁灭.沙门思潮是反传统的思想体系,佛教属于沙门思潮的一个派别,释迦牟尼在鹿野苑初转法轮吸收了桥陈如等五比丘组成的僧团,经过四,五次吸收徒众就发展到了一千两百五十人,佛教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是因为他着重反对种族分立和创始神的理论,主张”四性平等”和”业感缘起”,”因果报应”等思想,二、关于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真名是悉达多.乔达摩,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生于公元前五六五年到前四八五年之间,卒于公元前五四五年.释迦牟尼的生日,大乘佛教认为在四月初八, 释迦牟尼在二十九岁的时候,有感于生,老,病,死等人世间的痛苦现象,决计出家解脱,开始通过苦行,但当他在菩提树下突然悟道的时候,他已三十五岁, 释迦牟尼经过四十五年的传教活动,最后在拘尸那迦城郊沙罗树下逝世,时年八十岁.释迦牟尼临涅槃前留下遗教:佛涅槃后,以戒为师;依四念处而住,遇恶人应默摒置之, 佛涅槃后,为了使人们对佛经起信,一切经首应说”如是我闻”.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在印度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原始佛教时期,部派佛教时期,大乘佛教时期,密教时期.原始佛教时间约为公元前六世纪中叶到公元前四世纪中叶,以他在鹿野苑初转法轮算起.主要内容为: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释迦牟尼的教诲可以概括为三句话: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此称为三法印,后又加上”有漏皆苦”,而成四法印.释迦牟尼认为,要想达到涅槃,就要修”戒定慧”三学,包括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三十七道品.三、佛教经典的形成
释迦牟尼死后,为了对他的说教进行甄别,审定,佛教徒进行了四次结集.第一次在释迦牟尼死后当年雨季举行,在王舍城,参加结集的有五百比丘,史称五百结集.由迦叶主持,阿难诵出经藏,即四部<阿含经>,有优婆离诵出律藏.第二次在释迦牟尼死后一百年举行,在吠舍离,参加结集的有七百比丘,史称七百结集.第三次在释迦牟尼死后二百三十六年举行,护法王为阿育王,以目键连子帝须为上座,目的是对第一次结集的阿含经进行重新会颂整理.第四次结集是在迦腻色迦王执政时期举行,有五百罗汉参加.四、佛教发展成世界宗教
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在印度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统一大帝国.他派出弘法高僧,使佛教传播到印度以外的国家,发展成世界宗教.佛教从印度向北经西域传入中国内地,又从中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称为北传佛教,以大乘佛教为主,经典以梵文为主.佛教从印度向南传入斯里兰卡以及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国,称为南传佛教,以小乘佛教为主,经典以巴利文为主.五、部派佛教
从公元前四世纪第二次佛教结集开始,印度佛教史进入了部派佛教时期,到公元后一世纪大乘佛教出现止,前后共经五百年左右的时间,这个时期的佛教,不像原始佛教那样基本上是一个整体,而是部派峰起,四分五裂.大体上分为十五个部派,为大乘佛教的种种观点的形成打下了基础.六、大乘佛教
大约到公元一世纪,印度佛教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大乘佛教时期,”乘”为乘载的意思,”大乘”意谓乘载多数人度过苦海,到达涅槃彼岸.神话色彩加重,这是大乘佛教的第一特点,第二特点是在修行实践方面所提出的”六度”主张,”小乘佛教只求自己的解脱,主要修行”戒定慧”,六度”的内容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第三大特点是把修行果位分为佛,菩萨,罗汉三级,小乘佛教的修行果位共分四级:第一是预流果,第二是一来果,第三是不还果,第四是罗汉果.七、第一个大乘佛教学派----中观
到公元三世纪,印度佛教出现了第一个学派----中观学派,因为这一学派十分强调”空”,所以又被称为大乘空宗.学派的创始人是龙树,中观派的主要著作是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及其弟子提婆的<百论>.主要讲了中道实理不偏不倚为中,智慧认识事物不受任何阻碍称为观,中观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空”,空分为:内空,外空,内外空和不移动,八、第二个大乘佛教学派----唯识
到西元四,五世纪,印度佛教出现第二个大乘学派----瑜伽行派,因该派主张”万法唯识”,所以又称为唯识派,与大乘空宗相对立,所以称为大乘有宗.唯识的创始人一般认为是弥勒.大乘有宗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它设立的第八识----阿赖耶识别.大乘有宗的种子论也是该宗的基本理论之一.五位百法也是大乘有宗的基本理论之一.大乘有宗也认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法)都是因缘和合所产生的结果,主张有十因: 随说因
观待因 牵引因 生起因 摄受因 引发因 定异因 同事因 相违因 不相违因等十种,因缘分为: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四种,果报为五种:异熟果,等流果,士用果,增上果,离系果。.
第三篇:《感受印度》读书笔记[推荐]
《感受印度》读书笔记
总论
本书是中国驻印度孟买总领事袁南生先生于2005年写作完成的。袁先生从2002年7月开始在印度总共工作了两年多。这不长也不短的825天中,袁先生不断地感受着印度文化的冲击和洗礼,不断地在对比中印社会之间的差异,更不断地在感叹印度自身的体现出来的自相矛盾。可以说,印度对于一个初来乍到的外国人而言,几乎是一个谜一般的国度:穷而不苦、杂而不乱、脏而不病、富而不荒„„袁先生对其所看见的谜团刨根问底,追本溯源,最终写成了这本通俗易懂的印度见闻录《感受印度》。
本书并不是一本刻板的学术书籍,而是一本作者通过自己在印度的观察和思考,借助自己流利的文笔写成的见闻录。该书文笔流畅朴实,内容详实饱满,分析引人入胜,加之全书穿插的一千多张配图,可以说是一本可读性极强的通俗书籍。因此我在读本书时,几乎没费很多的力气,思路只要跟着作者的文字走,就可以感受到印度的异域风情。
但是正因为是一本通俗的生活随笔,所以作者并没有对一些重要的问题分析得很清楚。例如英国殖民时期对现代印度的社会、制度、人文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应该是非常巨大的,但是本书竟然忽略了这一点,实在是不应该。另外,作者作为北大国际关系学院毕业的科班学生,竟然对中印问题与中印交流的分析如此浅显,仅仅提及玄奘西游与求同存异等皮毛方面,我觉得还是有些可惜的。
另外作者限于自身的职位(中国驻印度孟买总领事),所以接触到的人、参观的景点与享受的生活都是偏上层的,所以写出来的很多“事实”还值得商榷。例如作者说自己在印度极少遇到抢劫,但是我上网查印度抢劫与强奸的报道还是很多的,也许是作者的身份地位之高,周边安保工作之好,所以难以遇到抢劫罢了。另外,在本书中作者绝大部分都在给印度说好话,图片也都是与高官或印度景点的合影,并没有实打实地批评印度的不足,也许也是囿于自身职位所限吧。
最后不得不批评的是,作者写书的第一和第二章明显下了很多功夫,查阅了许多资料,对印度宗教和印度人民的描写与分析入木三分,可以说是本书最闪亮的地方。但是读到印度文化、社会与中印交流部分,就明显感觉作者写作心不在焉,很多问题只是摆出来并没有深入分析与阐述,内容也没有那么紧凑,有赶稿出版之嫌。如在第六篇“感受印度社会”中,作者只阐述了印度的共党、反腐败、开会时间与班加罗尔崛起这四部分,文章空洞不说而且还没有内在的逻辑,完全不能涵盖“感受印度社会”这个总标题,写得非常糟糕。
坦诚地说,虽然书中有些让人不满意的地方,但是本书让我这一个门外汉初步感受了印度的风土人情与宗教礼仪,了解到了印度内部存在的矛盾及其产生的原因,就仅从这个层面来说,我就理应给袁先生道一声谢了。
印度曾经是众多分裂的小国家,历史上只有四次统一的王朝,所以自身就造就了多种文化。加上伊斯兰教入侵、英国在印度长时间殖民等外国文化元素,导致了印度是一个众多文化与语言交织并存的复杂体。许多看似矛盾的事物竟然交织在一起,最终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印度社会。在阅读中,我对印度社会的贫富分化与印度人的清洁观感受特别深,因此下面着重谈谈我对于这两方面的心得体会。
贫富差距
除了《福布斯》富豪榜上的30多个印度亿万富翁,美林公司和凯捷顾问公司的2007年财富报告估计,称得上百万富翁者,印度也有10多万个,这个队伍正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可见印度是亚洲地区富人最多的。但是印度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达到4亿(也有人说是6~7亿),其中2亿生活在最低贫困线以下,是一个贫富差距极其严重的国家。虽然印度富人富得可谓“流油”,穷人穷得只能“滴血”,但是穷人整体上安分守己,再穷也并不怎么思变,更少有人因为穷而铤而走险。作者写到:
“我到印度的几年时间,亲眼所见,印度穷人,包括乞丐,虽然也听说过有的有时难免贪小便宜,顺手牵羊,小偷小摸,但绝大部分人即使再穷,一般也不会去偷盗抢劫,穷人报复富人者,鲜有所闻。
“在印度,富人即使再富,也都觉得很有安全感。偷、抢、骗,甚至杀人越货的事,在印度有,但相对其他同类的国家来说确实不多。在印度,社会贫富悬殊到了极致,但穷人富人竟能井水不犯河水,截然分明,彼此相安无事,这确实值得我们思考。”
我想,印度的富人之所以能富起来,国家支持、自身努力与社会机遇三者缺一不可,单是这点并不复杂。但是在富人如此之多的印度,竟然能与几亿每日生活费不超过0.2美元的穷人和平相处,并没有发生过多的仇富行为,这才是真正矛盾的地方。而不仇富的原因,除了穷人生活成本低、富人经常做慈善来平衡贫富关系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印度的宗教思想。
印度83%的人信仰印度教。其中穷人绝大部分也都信仰此教。印度教教义中的“种性分立”规定了印度人被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被开除出种姓的称为贱民。虽然印度已经废除了种姓制度,但是这几千年残留下来的糟粕仍然在印度发光发热。许多穷人都是贱民身份,世代从事着印度最低贱的职业,如抬尸体,清理粪便与宰牛等。他们认为自己的贫穷是因为自己前世作孽,导致现世的悲惨生活,因此很少会把怨气发到富人身上,他们整体上没有嫉富、仇富的“红眼病”,更没有杀富济贫的造反意识。他们相信因果报应、业报轮回的宗教思想,害怕做了坏事会遭报应,因而只希望神保佑他们从苦海中解脱。正因为如此,印度贫富之间基本上能相安无事,和平共处。
世俗清洁与宗教清洁的矛盾
印度是一个很不干净的城市,由于公共厕所的缺乏,所以在一些人烟稀少的道路上便可以看到满地的排泄物。而印度人在路边买抓饭也是直接用废报纸装上抓饭,顾客左手捧着食物,右手交了钱之后直接抓饭吃。作者甚至讲述了他在一次高端聚会上的所见所闻:主人用叉子把一块蛋糕送进作者的嘴里,作者吃了一口后又送进了作者妻子的嘴里,最后剩下的部分又被韩国副领事给吃掉了。可见,印度人对世俗的清洁并不太较真。
但是,印度人特别注意宗教意义上的清洁。肮脏的城市中的庙宇犹如出水之莲,是全印度最干净的地方;与低种姓的人交流或有肢体接触后,就必须通过某些净化仪式使自己已经“肮脏”的身体重新变得干净;若是与贱民有更深入的接触(如吃了贱民吃过的事物、与贱民性交等)还需要三年行乞或是不断念诵宗教赞歌才能洁净自己„„
为什么印度人那么不注意生活中的卫生,却对宗教上的洁净丝毫不马虎呢?因为印度教认为,人越洁净,离神就越近,社会地位就越高。这里的洁净是与他从事什么职业、是什么种姓联系在一起的,人的种姓不一样,从事的职业就不一样,洁净程度也不一样,最终社会地位也就不一样。这与中国清末剃头**颇像:虽然剪头发并不会对自己造成真正意义上的伤害,但是太平天国将剪辫视作是否归从其的政治态度,施行了严厉的剪辫留发运动,其推行过程可以说是留辫不留头,留头不留辫,极尽血腥和暴力。
虽然如今的印度已经逐步重视起世俗方面的清洁,如普及如厕观念、新增一百万个家用马桶等。但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印度要想彻底清除掉如此不卫生的局面,把孟买建立成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还有许多路要走啊。
结语:
在《感受印度》中,作者提出了很多匪夷所思的现象,其中最本质的解释都要归纳为宗教。如上文提过的穷人并没有仇富病,这源于印度教中的种姓制度;而印度人不注意世俗卫生而很需要宗教的清洁,是因为宗教的清洁程度决定了这个人的宗教地位;而在2000年2月发生在印度古吉拉特邦的教派冲突导致了接近1000人死亡,其根本原因还是印度教与伊斯兰教多年来的积怨。所以,要想深刻地回答印度社会的种种问题,要想探寻一个真正的印度,要想感受到印度最纯粹的异域风情,其宗教的影响是绝对无法忽视的。
印度是一个全民宗教的国家,全国印度教的信徒占83%,伊斯兰教的信徒占11%,剩下的6%由拜火教、耆那教、佛教的信徒与无信仰人士构成。可以说,印度教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印度教的很多规定又是世俗化的,如种姓制度、万物皆有生命等,因此印度教渗入了印度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上述说的清洁观与等级观以外,在印度人的日常行为中,喜好吃素、虔诚礼拜等特征也是拜印度教所赐。印度教中有许多对社会有益的教义。如印度教中动物皆可入神,鼠神、蛇神、牛神、乌鸦神等均有神话故事的支撑,因此印度对于动物们而言简直是天堂:牛可以在马路上与汽车并驾齐驱,人必须得让着神牛;耆那教的信徒们出门常带口罩,是担心自己在呼吸时杀生;而越是有钱的人越是喜欢吃素,因为食肉是对神灵的不敬„„反观中国,由于没有信仰而胡吃海喝,使得许多稀有动物濒临灭绝,不正是因为没有敬畏吗?
作为世界前二的人口大国,中国与印度都处在发展中国家。虽然国家制度、政策和文化有许多差异或矛盾的地方,但是在解决贫穷问题、土地问题、继续发展问题中都有着许多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的地方。感受印度,感受的不只是印度的人与社会,更是隐藏在表层现象之下的文化与宗教信仰!
第四篇:周末大逃亡读书笔记
周末大逃亡
作者:杨红樱
一:作者大介绍
杨红樱:
19岁开始发表儿童文学作品,现已出版童话,儿童小说五十余中。已成为畅销品牌图书的有《杨红樱童话系列》,《杨红樱校园小说系列》,《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笑猫日记系列》,总销量超过3000万册。作者被译成英、法、德、韩、越等多语种在全球出版发行。
二:人物大现身
孟小乔:
聪明、善良、恬静、多才多艺,富于幻想的小学女生,也很敏感,蜜儿的出现让她的学习和生活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密儿:
温柔、善良、智慧的仙女。虽然模样不是很漂亮,但是有吸引力,让人一眼难忘。喜欢孩子,懂得孩子的心理,赏识孩子的优点,善于开发孩子的潜能,是最受孩子喜欢的人。
三:内容大简介
五年级女生孟小乔是一个非常胆小的女孩儿。一天清晨,为了逃避妈妈与爸爸的争吵发出的噪音,她一个人来到了仙女湖边,遇到了一个名叫蜜儿的神秘女人,蜜儿竟然愿意到孟小乔家里当保姆。蜜儿的到来不仅给孟小乔的家带来了井然与和谐,更给孟小乔的学习生活和心灵世界带来了种种神奇的变化。
第五篇:中华民国史读书笔记
中华民国史读书笔记
U201514925 建筑1501 李初
听了中华民国史老师在课上的介绍,我在课下也自己接触了一些关于中华民国史的书籍,老师提到的很多书籍我并找不到资源,甚至查无此书,但是徐中约先生所作的《中国近代史》(The Rise of Modern China)在网上却评议颇多,于是我在网上找到了该书的中译版研究了一番,略有感悟。
徐中约先生,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后赴美留学并长期任教,专攻中国近代史,在西方学界影响颇大。他所著的《中国近代史》也被定为‚名著‛,影响深远。
首先,这本书从开头就颠覆了我原有的历史知识体系,它判定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和我们常见的有关论著不同。徐中约先生将中国近代史的起始时间定在‚清朝的建立‛,他认为:‚如果我们对前期的机构制度不甚了了的话,那么我们将无法全面评判19世纪和20世纪所发生的各种变化……即使把鸦片战争界定为近代的起点,我们也仍需熟悉中国传统的国家和社会形态,因为这些形态制约了中国对19世纪外来挑战所作的反应。西方的入侵可以被视为一种催化剂,促使传统中国转化为近代中国。但是,如果对原先的机构缺乏相当了解的话,我们就很难理解这种转化的效果。‛(第2-3页)在我们的中学历史体系中,近代史的起点被确定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而在本书中徐中约先生讲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提前这么久,我认为他划分的侧重点在于整个完整的历史事件,包括历史时间发生前期的各种条件、原因和铺垫,而我们的历史教学体系则是按照历史时间的发生和期待来的结果评判的。除此以外,本书还将中国近代史的下限定在21世纪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与我们传统教学中的新中国的成立的节点有所不同。
其次,本书对这近400年纷繁复杂的历史,对这期间许多重要的史事与人物,作出较全面而深刻的分析和评论。例如对‚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的概括性论述,既十分有作者独到的个性,又很贴近历史的实际:‚近代中国展示了一幅如此光怪陆离的纷繁景象……变化的动态表明,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他们力图更新并改造国家,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第9页)徐先生关于‚中国的奋斗‛的这一见解,与‚振兴中华,追求近代化‛的中国近代史主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此外,徐先生在很多其他历史事件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描述。如对乾隆朝的分析,徐先生一方面赞许‚乾隆朝是清朝历史上——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同时指出‚就在这个王朝鼎盛之时,清朝最后灭亡的因素也已呈现出来了。‛像这样简明而精彩的论述在书中很多。
再如对当前海内外史学界热烈关注并争论激烈的‚同治中兴‛即‚自强运动‛,大陆学界称之为‚洋务运动‛,本书这样评价:‚‘同治中兴’显然只能算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低层次的复兴。它虽然暂时制止了衰落,但却未能使清王朝恢复到足以体面地生存在近代世界的水平。它对西方军械、技术和外交的模仿是一种浮于外表的现代化姿态;西方文明中的精华所在——政治体制、社会理论、哲学、艺术和音乐——全然没有触及。从历史的眼光看,它充其量不过是清王朝国运持续衰落中的一缕回光返照而已——犹如‘秋老虎’最后的炎热一般。尽管如此,同治中兴却标志了力争恢复旧秩序并开启一个新秩序的大胆而又相当成功的努力。‛(第208页)对这样一场复杂的运动分析得如此准确、深刻而又生动。
我认为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就在于徐先生大胆提出很多与我们的原有历史体系相违背的看法和观点。历史本就是已经过去的事情,很多久远的历史事件的真相也已难以考证,这样的话,多看看新想法,有一些新的思路对我们对历史的清晰的理解认识其实是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