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神龙川导游词(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4 13:42: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临安神龙川导游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临安神龙川导游词》。

第一篇:临安神龙川导游词

临安神龙川导游词

欢迎来到生态旅游和度假休闲的胜地神龙川游览。

神龙川地处浙江临安天目山东麓,景区面积1万6千多亩。天目山有九条大川,我们神龙川独占二条,是太湖最主要的水源发源地。

神龙川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北距南京350公里、苏州230公里,东北距上海240公里,东距杭州63公里,离临安市区仅25公里。

神龙川是个大景区。“天目三千丈,东南第一峰”,神龙川即在天目山的腹地。它像一柄巨大的碧玉如意,横亘在天地之间。川中清泉长流,碧潭相连,群山耸翠,巉岩突兀,金沙遍地,神药满山,山花烂漫,苍松如盖。游客称之为“江南华山”“浙江黄山”并不为过。海拔1200多米的飞龙岭小华山蜿蜒十里,悬崖峭壁上黄山松虬枝如龙,据初步测算数量在一千八百棵以上,这在江浙一带已经绝无仅有,堪称稀世珍宝。登上飞龙岭小华山,东望俯视临安杭州,南边咫尺是东天目主峰大仙顶,西面是龙王山,向北看到亚洲最大蓄能电站天荒坪。正可谓“人在天地间,一览众山小”,人生伟大豪迈之感会油然而生。

神龙川是个大氧吧。由于神龙川一带是浙江省暴雨中心,全年降雨量比其它地区高出一倍以上。所以此地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川中岭上树木葱郁,植被优良,满目翠绿,满川花香。一年四季,飞禽走兽,出没其间,蝶飞莺啼,充满生气,真是世外桃源,人间仙境。“游览神龙川,活到九十九。”主要是讲这里空气清新,空中的氧气充足,对健康长寿大有益处。

神龙川是个大空调。由于此地气候湿润,绿树成荫,海拔较高,炎夏时节,此地气温比杭州、上海低7℃-10℃。热天游人到此,顿感暑气全消,凉爽无比,人称“清凉世界”,确是名副其实。

神龙川还是一个中草药大宝库。中华医药是世界医学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中草药能治好一切疑难杂症,已为医学界所共识。神龙川据传有先祖神农氏和明代李时珍到此采药医民,声名远播。川中山上有黄芪、三

七、百合、石斛、黄精等各类中草药材二千余种,“不识是宝,识得是宝”,神龙川山中水边都有治病健身的宝物。

神龙川还积淀了很多名人文化和民俗文化。

先祖神农氏和明代大医药家李时珍曾到神龙川采药;南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曾隐居于此,后上天目山分经;元代高僧高峰原妙和中峰明本也曾到此入山问道;还有明代大画家大才子唐寅从苏州到玲珑山探望秋香的表妹秋月途中也曾到神龙川农家住宿。这当中有史料记载也有民间传说。神龙川还有很多中华民俗民间文化的传承。如龙文化、山神崇拜、大树信仰、观音崇拜等等。这一带地名很多有“龙”字,如金龙坪、青龙坑、白龙潭、后龙坞等,反映了天目山区龙文化传承。说来也是,你如登上飞龙岭小华山顶,向东远望蜿蜒的山胍,确像一条翠绿巨大的神龙。山神崇拜比较典型,凡大山脚下都建有山神庙,我们这个景区龙凤楼内北侧就有一个古老半塌的山神庙。山民上山劳作,有供奉猪头、磕头点香,请求山神保佑的习俗。大树信仰从老百姓给小孩取名如樟根、树生、桂花,有的还寄拜给古树作子女等就可以看出。观音信仰则从流传在临目指南皇图一带的《观音豆腐》民间故事就可以了解。

神龙川是森林旅游的最佳选择,这里的12万亩森林的包孕之中。这里有千年的楹树、五百年的桂树、三百年的杉树、几万亩山核桃、几千棵黄山松,还有成片的毛竹、石竹,真是绿色的海洋、森林的王国。到这样广阔的绿色森林里旅游观光,不仅是生活中的极大乐趣,而且对促进人人们的心理、生理健康,增进对大自然的认识具有重要作用。

森林旅游对人类健康长寿有着特殊的作用。

森林对人类最有益的功能就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据科学家预算,一公顷阔叶树林在生长季节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碳1000公斤,放出氧气730公斤,也就是每人只要有10平方米的树木花草就会感到神静气清心旷神怡的原因。

森林还会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每公顷树林每月能吸收二氧化硫60公斤,吸附粉尘68吨,一条200米宽的林带可以减少空气中75%的浮悬粒子。所以人们称赞森林是天然吸尘器、空气净化器,神龙川风景区正符合这一特点。

绿树丛林中存在一种叫负离子或阴离子的物质,当人们将负离子吸进肺泡时,能刺激神经系统产生良好的效应,它将电荷送到全身组织细胞,就能改善心肌功能,促进细胞代谢,增强心肌营养,提高免疫功能。据测定,森林中的空气,每立方米负离子高达2万多个,相当于城市室内空气负离子含量的500倍。实践证明在森林中进行森林活动是一项非常有益健康的美好享受。

森林具有调节气温和湿度、缓和太阳辐射热、减缓风速和消除噪音的作用。森林能吸收百分之七十的阳光,反射百分之十三,透过森林的阳光只有百分之十几,所以炎夏季节有林地的气温比无林地的气温可降低5-6℃。我们神龙川夏季平均气温比杭州临安低7℃左右正是缘于此。

森林中生长着各种药用植物,这些植物的色、香、味有防病治病的功效。神龙川是百草原、万花圃,它的芳香飘溢山间。

当你走进浩瀚的绿海中,首先带给你的是青山绿水,宁静开阔的境地,从而使精神紧张和疲劳得到缓解和松弛。接着就是森林里美丽丰富的自然景观带给你无限的欢愉和美感:古树名木、奇峰怪石、云海雾雨、瀑布山泉令你乐而忘忧;“万紫千红、层林尽染”的多彩山林,使人赏心悦目;花香四溢会令人愉悦、爽朗、陶醉。这些美的感受不由自主使人忘掉烦恼,消除杂念,整个身心会产生一种适应性调节反应,从而能够或减弱 的压力,解除脑血管收缩的紧张度,使植物神经功能平衡,进而使精神愉快,情绪和心态乃至整个身心得到良好的改善。

正是由于森林具有上述多方面的优良功能,使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荡漾着灵气的山水森林。国际上有识之士预测:“二十一世纪将是回归大自然,走进大森林的时代”,森林旅游必将成为发展生态旅游的主角。到神龙川游览,会使你感到祖国山河的壮美,能使你吸收到灵山秀水之精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强健体魄。拥抱大自然,情系神龙川。如果将神龙川作个大致的描绘,则可概括为“金茶银笋神农药,奇峰飞瀑天目松”。

神龙川有五大景区,分别为怡乐园、宝葫芦、清凉界、神农台、小华山。五大景区有30多个景点。

让我们一起进入神龙川这绿色王国、山水画图、清凉世界、知识宝库吧!景区景点介绍

神龙川有五大景区,分别是怡乐园、宝葫芦、清凉界、神农台、小华山五大景区。怡乐园景区主要有龙凤楼、休闲丛林、含笑轩、灵山石、神农庙、度假村、游乐场、百草园、益智潭等景点组成。宝葫芦景区主要有远志桥、合欢桥、太子谢、大宝葫、仙鹤亭等景点组成。清凉界景区主要有辛夷坞、荡悠桥、天竺潭、仙人脚、望仙阁、紫雪瀑、蝴蝶崖、鹿含潭等景点组成。神农台景区主要有百合桥、神农居、神药园、将军石、凌霄瀑等景点组成。小华山景区主要有一指峰、莲花峰、三线峰、南天门、升天台、孤云峰、金剑峰、仙人台等景点山峰组成。龙凤楼

游客们,欢迎你们到神龙川游览休闲度假。我们走进这座高大雄伟的门楼,就进入了景区的大门。这座门楼名为龙凤楼,由建筑专家设计,在临安现有风景区门楼建筑中属于最高水平。龙凤楼方位与整个景区和谐统一,正楼两边配以副楼和雉墙,有古代雄关之风范。在楼上可观景、可打牌、可喝茶休闲。两旁的徽式青瓦白墙建筑,更衬托出景区中华传统文化构建的人文景观特色。

龙凤楼旁有大榧树,树龄已有800多年,树上结满果实,我们不妨称它为“迎宾树”。你看它绿云擎天,果实累累,我们可以看到榧树结果是三代同堂的。这里还有介绍神龙川土特产和野生动物的介绍牌,如果你花几分钟阅读,相信你会在知识积累中增加一点养份。草坪上屹立的石碑上刻有著名林学专家、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基金会主席、中国森林旅游协会会长、中国治沙协会会长、原林业部副部长董智勇先生题写的“神龙川”字样,旅客可在此拍照留念。休闲丛林

进了龙凤楼山门,依靠路南就是一大片树木,我们叫它为休闲丛林。休闲丛林中有银杏、山核桃、木榧、红豆杉等大树近百棵,这些大树树龄长的已达好几百年,一般也有好几十年。

大家知道,森林对人类生存非常重要,对人们养身保健也有着特殊的作用。我们漫步在休闲丛林,品位森林旅游带来的乐趣,吸收清新空气,聆听鸟语水声,观赏山色风光,洗去一路风尘,这是何等高雅的享受。古人有诗云:“一生好入名山游”,到大自然中去,将身心融入绿色世界,确实是人生一大乐事。含笑轩

各位游客,进入神龙川门楼之后不过百米,迎面迎接我们的就是这座红色漂亮的花轿亭――含笑轩。含笑,是一种草药名,也有微笑迎客的意思。我们神龙川风景区的名称有许多是以中草药里富有文学性的名称取名的,如远志、辛夷、合欢、紫雪、凌霄等等,因为神龙川是一座中华医药的宝库。这座含笑亭建筑风格也很独异,桥上建亭,亭为花轿,名称含笑。游客们进入神龙川,会使你身心愉快,笑口常开。百草园·度假山庄

游客们,现在我们漫步在百草园,我们这个百草园,恐怕要比鲁迅先生笔下绍兴的百草园要大好多倍。我们这个百草园,主要是培育种植一些天目山区的名贵药材介绍给游客,健身防病,医治疾患。百草厅中还展示陈列着数百种中草药材,附有说明,游客们如有兴趣者可慢慢观赏。那边的神农度假山庄,层层徽派建筑古色古香,背山面水,养生贮气,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设有三星级宾馆设施,是一个休闲度假的好地方。春天到这里来赏花,夏天到这里来避暑,秋天到这里来采野果,冬天到这里来看雪,一年四季各有特色,欢迎游客到神农度假山庄来度假。灵山石

各位游客们,这块大石重约10多万斤,取名灵山石。上有“灵山神秀”四个大字,是集晋朝书圣王羲之的字,由开发神龙川风景区的董事长、浙江省优秀青年科技发明家、临安市工商联副主席王曙耀撰句刻石而成的。据考证,这种十多万斤重的大石,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导致大山崩塌滑坡而留下的。这种巨石遍布神龙川,是大自然的杰作,是亿万年地球运动的结果。天目山是长江南岸的名山,神龙川是浙西北地区名山,灵山名川,使你充满灵性,永远健康。神农庙

各位游客,这座神农庙,是为纪念我国药祖神农而建的。根据我国民俗习惯,各地都有祭祀山神的风俗。神农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也是我国最早最大的农神和山神。我们构建这个纪念神农庙,主要是尊重民俗,纪念神农氏采集中草药“尝百草救万民”的功绩。有关神农氏和中草药介绍,请看庙内简介。

神农庙后的莲花池,可以投币求运,有兴趣的游客不妨一试。

神农庙上边的大白果(银杏)树,一株为“四世同堂”,一株为“五子登科”,已经生长三百多年。你们看两株白果树大树华盖,郁郁葱葱,好似巨大的两朵绿云为人们遮阴纳凉。白果树下可爱的仿真梅花鹿,正悠闲自得地在玩耍呢。

第二篇:龙川导游词

龙 川 概 况

龙川县佗城景区导游词

各位来宾(团友):

大家好,欢迎光临佗城景区!我是景区讲解员XXX,今天就由我为大家讲解,希望大家满意喜欢。【佗城景区】

佗城景区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的“千年古县”——龙川县佗城镇。佗城,原称龙川城,是“世界客家古邑、岭南文化名城”,是秦朝岭南四大古邑唯一保存最完整的古城。龙川建制于秦朝,是岭南历史上建制最早的一个县,至今已有2224年历史,是“百粤首邑”,南越王赵佗的“兴王之地”,素有“秦朝古镇、汉唐名城”的美誉。1991年佗城被批准为广东省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006年它更是与“南越国遗迹”捆绑在一起,共同进入了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审项目。

佗城虽历千年沧桑,至今仍保存有秦时的越王井、南越王赵佗故居,唐代的正相塔,宋代的循州治所,明清时代的城隍庙、越王庙、学宫、考棚等100多处文物古迹。考棚是广东省唯一遗存的古代科举考试设施,学宫与考棚并存至今的景象在全国范围内相当罕见,只有广东佗城和河北定州两处。而仅4万多人的佗城镇,就有179个姓,其中2000多人的佗城村就有140个姓,历史记载的古祠堂有89间,现仍存48间,被誉为“中华古祠堂博物馆”,这有力地证明了古龙川是中原文化与百越文化的结合地。荟萃于佗城的龙川客家山歌、杂技、木偶戏等非物质文化遗存,堪称岭南历史文化中的一枝奇葩。

佗城的古门、古街、古道、古树、古民居、古祠堂、古码头……犹如一部打开的史书,向您诉说着龙川的千年古风和历史故事。和佗城的历史对话,将带给您独特的文化旅游体验。【牌坊】

各位来宾,现在我们来到了佗城牌坊。牌坊又称牌楼,在周朝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是一种有柱子的门形构筑物,设于要道口,作为街巷区域分界的标志。牌坊是许多古城的独特景观,是中国特有的建筑艺术和文化载体。

佗城牌坊的形制模仿汉朝的设计,总重量27吨,用整石构件组合而成,在布局上采用的是四柱三开间“冲天式”结构,高低错落有致。“冲天式”也叫“柱出头”,即牌坊的间柱是高出明楼楼顶的。“佗城”两字为篆书。牌坊浮雕极有特色,细部装饰用了汉代龙图腾,柱基图案为“囚牛——龙之大儿子”,意示着赵佗的“兴王之地”—佗城,将重展当年的繁荣和风采,让人民群众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北门】

各位来宾,欢迎来到古龙川城北城门景点。眼前这座古色古香的城楼,是在宋代龙川城的北城门遗址上修建的,为秦汉风格。城墙高逾两丈,面阔五丈余,进深约三丈。城门中间有高丈余的拱形门洞,门前设木吊桥横跨护城河,是古代佗城居民主要出入口之一。城门上方大理石板上刻写的“佗城”二字,是隶书字体。城门顶部平台,整个城楼以灰白色为基调,材料全部采用明、清时期城墙的砖石,所以完全保存了原来古朴的风貌。

青砖广场的地面上有一幅古龙川城地图,大家可以仔细找找北城门的位臵。

在广场一侧有一砖砌的阶梯通向四方形的亲水平台,在它前面总长约200米、宽约30米的几个池塘,就是曾经环绕北门、流淌千年的护城河。【学宫】

各位来宾,我们先来参观佗城景区的第一个景观——龙川学宫。学宫又称孔庙,是历代封建王朝用以修研经书、传播儒家思想的圣地。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学宫,是清康熙七年由知县彭俊龄倡议在城东学宫的旧址上重建的。学宫坐北朝南,建成时占地面积为7287平方米,当时前面有照壁、长廊、丹墀路、泮池、大门、棂星门,两侧为廊道,再进去有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五王殿等,可惜的是现在只剩下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了。

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大成殿,在进入大成殿门口的阶梯那里有一方石刻,上面有双凤朝阳、鲤鱼跃龙门等传统吉祥图案,大家请看,石刻的上部刻的是两只凤凰,下部刻的是鲤鱼跃龙门,这两只凤凰一方面象征着曾经权倾天下的武则天和慈禧太后,另一面又蕴含着莘莘学子能够鲤鱼跃龙门就会飞黄腾达的寓意,形象地体现了龙川客家人兴学育才的美好愿望。

大家请看,门棂上悬挂的金匾就是清嘉庆元年颁给至圣先大师的金匾。门口的这幅对联“觉世牖民诗书易象春秋永垂道法;出类拔萃河海泰山麟凤莫喻圣人”,是乾隆皇帝题写的。大成殿的墙体和屋顶的建筑工艺采用的是重檐歇山顶式,整个大殿面阔八柱七开间24米,进深五开间15米,高18米,正面有卷棚式的通廊,通廊石柱的造型、梁架结构以及装饰物雕刻等,都体现出了清代的建筑风格。

大成殿的门槛比较高,衬托了孔子地位的高贵,右进左出是出入大成殿的规矩。好了,大家现在请跟随我进入大殿,大殿正中的是孔子像,不知您留意到没有,孔子的头上竟然有一顶王冠,孔子属于知识分子阶层,怎么可以戴王冠呢?原来这与历代孔子地位不断的被提升有关。汉高祖刘邦开创了帝王祭孔的先河,汉成帝封之为“殷绍嘉公”。司马迁撰《史记》,把孔子写进了世家,与王侯并列,并赞之为至圣。汉平帝追封孔子为公爵,北魏孝文帝封孔子为“文圣尼公”,隋文帝杨坚尊孔子为“先师尼父”,唐代曾四次追封孔子:唐太宗尊为“宣父”,唐高宗尊为“太师”武则天称其为“隆道公”唐开元二十七年,玄宗李隆基封孔子为“文宣王”,并下诏要求郡县以上都要建文庙,创立儒教,春秋公祭,孔子从此以王者身份登上神坛。唐以后朝代,孔子头衔便越来越大。

大成殿两侧分别是四配和十二则。四配,即颜子、子思、孟子、曾子,颜子和子思的塑像位于孔子塑像的右侧,曾子和孟子的塑像位于孔子塑像的左侧,他们最受儒家门徒推崇的孔子四大传人。十二则,指的是闵损、冉雍、端木赐、仲由、卜商、有若,朱熹、颛孙师、言偃、冉求、宰予、冉耕,其中除朱熹外,均为孔子弟子。在大成殿内,还悬挂有十块匾额,悬挂于孔子塑像上方的匾额分别是康熙皇帝题写的“万世师表”,光绪皇帝题写的“斯文在兹”,悬挂在孔子塑像右侧的匾额分别是雍正皇帝题写的“生民未有”,嘉庆皇帝题写的“圣集大成”,这边的呢,分别是乾隆皇帝题写的“与天地参”,道光皇帝题写的“圣协时中”,这边位于孔子塑像左边悬挂的呢则是咸丰皇帝题写的“德齐帱载”,同治皇帝题写的“圣神天纵”,宣统皇帝题写的“中和位育”,民国大总统题写的“道洽大同”。除了这十块匾额呢,殿内还有幅对联,对联“气备四时与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是康熙皇帝题写的,康熙题写这幅对联比较特别,手写的“鬼”字上少一撇,“神”字左半边少一点,是说孔子信天命而不信鬼神;繁体字“师”上面少一撇,是说孔子自学成才无师自通。

现在请大家前往大成殿后面的明伦堂。大家请看屋檐下的是穿斗与抬梁混合式屋架,檐下四周斗拱重檐出跳,梁上刻有凤、鸟、鱼、龙、莲花等各式漆金雕刻,显的古朴而大气。

眼前的这个大钟,每天早上都要敲9下,意味着让孔子的儒家思想长长久久的流传下去。明伦堂是古代学宫的讲堂,现在的是政府拨款在原址上重建的,明伦堂建筑形式属单檐歇山顶,面阔5开间26米,进深12米,房高6米,中间用直径为30厘米的木柱承重。大家请看这个是文曲星塑像,他呢就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部长。明伦堂的名称也是有历史渊源的,孟子说过:“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名余下。”意思是无论是乡学海师国学,共同的目的都是阐明并教导人们懂得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标准。这种伦理道德标准,处于社会阶层上面的诸侯大夫都明白了,下面的普通百姓就会紧密团结在一起。后面墙壁上挂的是六艺,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

现在请跟随我来明伦堂后面的尊经阁,尊经阁的门口有3株树龄152年的桂花树,是桂花树中比较特殊的一种,叫银桂。尊经阁是学宫藏书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图书馆,门口的这幅对联“德冠生民溯地辟天开咸尊首出,道隆群圣统金声玉振共仰大成”,是雍正皇帝题写的,古时候尊经阁里面主要藏《十三经》和《二十一史》,但在废除科举考试制度后这些书籍则都已经不存在了。

大家请跟随我从这边走,位于我们右手边的这个六角亭,是当时学子们休息、读书的地方。面前的这些石墩、石鼓、石柱,都是原来学宫留存的建筑构件,其中这个莲花墩还有一个神奇的故事呢,佗城街有个40多岁的徐姓居民,他还小的时候,父亲和爷爷发现孔庙右侧的荒址上有一个莲花墩,觉得放在这里太浪费了,于是抬回家。有一次,其父用此墩垫着劈柴,结果柴未劈开,小孩却从楼梯上滚下来。事后不久,其父亲又用此墩来劈柴,柴又没劈开,小孩却肚子痛得哭爹叫娘。2006年8月28日,孔庙修缮峻工,并将孔子塑像请进了孔庙,时隔不久,电闪雷鸣,徐姓居民顿觉头晕目眩,不省人事。第二天一早,说当晚孔子托梦,要他将莲花墩还回孔庙。于是请来几个村民,将莲花墩抬回了孔庙,并对着孔子像叩拜:“孔圣人,莫怪、莫怪,保佑、保佑。”后来再没怪事发生。这边的这两株是有着130年树龄的罗汉松。

好了,各位来宾现在请前往下一个景点。【祈福树】

各位来宾,在参观学宫之前,大家一定看到了广场左边这棵古树,历经数百年风雨依旧郁郁葱葱、生生不息。在建学宫时同植此树,即植于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迄今已有三百多年树龄,这棵古树真名木棉树,现在大家都称为祈福树,因大众在此祈福时相当有灵气并准确而得名。在2006年修缮学宫之前,木棉树差不多枯死,但动工时又恢复了生机,非常神奇。树身凹凸不平,形态各异:有像侧卧静思的长寿老人、有似眉开眼笑的慈祥老太、有似嬉闹天真的活泼小童……据说,“一摸祈福树,身体健康,事事如意;二摸祈福树官运亨通,平步青云;三摸祈福树财丁两旺,繁荣昌盛”。【影剧院】

各位来宾,各位刚刚体验了学宫的宏伟庄严和孔子在传统文化中地位的崇高,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座有特殊意义的建筑物,就是佗城影剧院。

正面门楼上墨书“佗城影剧院”是萧殷题写的。萧殷(1915-1983)生于佗城,原名郑文生,作家、文学评论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文艺报》主编、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文联主席、中山大学、暨南大学教授。

影剧院建于1962年,坐东朝西,整体呈长方形,宽19米、长34.5米,占地面积655.5平方米,外墙由青砖砌成,建筑类型属于金字架砖木结构。影剧院外墙的砖是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每家每户从家里捐献出来的,然后大家一齐动手砌上去,所以墙面看上去不太整齐。

从里面看,影剧院的建筑结构分为两部分,有放映室的那一部分是三层楼棚,观众席这一部分是两层楼棚。【百岁街】

各位来宾,百岁街是古城目前最繁华的街区,又名百岁坊、百姓街,原名儒学前街。请各位来宾自由参观。

■刘氏宗祠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距今300多年,是古龙川辖区内的刘氏族人到衙门办事和联络族人以及纪念先人举行祭祀的场所,同时也是本姓子弟到县城读书和参加科考落脚的地方。刘氏宗祠原址在佗城新渡村,是一座全城宗祠最大的宏伟建筑,建筑面积有1125平方米,现址宗祠复原修建总面积737.3平方米。整个建筑分上、中、下三幢共三厅二井上下正间,从大门到上厅成梯度抬升,体现了汉族传统的辈份观念和对先祖的尊敬。祠内共有24个石柱,意指《二十四史》记载的中国古代数十个王朝的变迁中、西汉、东汉刘氏前后的二十四代皇帝。上厅神龛内供奉着各地刘氏开基始祖的牌位。宗祠整体建筑全部采用古代建筑枝术,青砖砌墙体,缸瓦铺屋盖,柱、梁用材或石或木,且用雕刻、彩绘、鎏金等分别予以装饰。屋顶的装饰全为陶瓷的龙凤花鸟。宗祠正门左右两边镶嵌着“雄师百万”和“气象万千”的大型石雕,还有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以及“三帝遗训”等石刻。右侧的宗族历史长廊,内容丰富,有刘氏的起源,刘氏的名人介绍,刘氏先祖遗训遗作等,周围墙体全为“千字刘”石刻。整座宗祠富丽堂皇,足以彰显刘氏风范。

■黄氏大宗祠,建于清乾隆七年(公元1740年)。它坐西向东,占地面积522平方米,为三进两横的四合院式布局,既有岭南客家传统建筑艺术风格,又有西式建筑痕迹,雕饰工艺较精美,是一座中西合璧式建筑。黄氏宗族人才辈出,旧时有多人入朝为官,风水极好。例如曾任国民政府第十九路军参谋长、高雄市市长的黄强将军,历史学家、曾经国民政府广东教育厅厅长的黄麟书先生,就是黄氏族人的杰出代表。2008年黄氏大宗祠进行了重修,基本保持了原貌。

从街道名称上我们可以看出,这里有“两多”。

一多——百岁老人多。据2009年最新统计,佗城村90岁以上老人有65位,其中有5位100岁以上老人。这里的老人之所以长寿,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本地特殊的自然环境。龙川古县城山环水抱,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21度左右,无环境污染,是天然的养生佳地;二有独特的长寿食材。据调查,佗城寿星们的食物主要是大米、小米、红薯、黄豆等,常吃的蔬菜有南瓜苗、红薯叶、青菜、苦麦菜、野藤菜、野蘑菇、香菇、木耳、竹笋等,多吃素食,少食荤腥,肉类喜吃本地产的土鸡土鸭等;三是老人们一生辛勤劳作,筋骨活络,血脉通畅,身体健康;四是生活起居有规律、性格乐观开朗。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促进了长寿基因的形成、巩固和遗传。

二多——姓氏多。在这条不足500米的街道上有13个姓氏,鼎盛时期集中了10余间宗族祠堂,保留下来的有刘氏、黄氏、曾氏、张氏等宗祠。

■(张氏宗祠暂缺)

■(曾氏宗祠暂缺)【明代城墙】

龙川建制于秦朝,从秦代到民国,龙川基本上都是郡、州、县的治所,城墙自古以来都是龙川城的一大基本设施。

赵佗任龙川县令时筑的县城,是个不规则的方形土城,周长仅约800米,东西南北各开有城门。到了唐代,周长有1200米,宋代,周长扩大到2400米。现在我们看到的这段古城墙是明代城墙,它长56米,宽0.7米,高3.3米。1939年春,由于日本飞机经常轰炸,为了方便疏散群众,国民政府下令拆毁了全部城墙,改成了环城路。仅保留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一段。【龙川商会】

龙川县商会会馆占地面积115平方米,始建于清代,民国期间重修过。为什么龙川要建立商会吧?原来,与龙川县商会会馆一水之隔的就是古代通航码头东坝岛。东坝岛就在前面那一片低洼的开阔地,实际是个江心洲。据说,赵佗古城是建在三条似龙山脉的龙头所在地,东坝则似龙珠。由于四面环江,水路交通便利,在唐宋时期东坝已辟为商埠。到明代中叶,东坝已经有200多家商店和豪门大户,并且建有大码头,商业经济非常繁荣,成为东江上游的经济贸易中心。龙川商会就是为了“联络各方信息共谋求存之道”而建造的。直到民国时期,会馆旧址这里都是本地水陆交通的接合点。后来因为东坝岛频遭水患,商埠逐渐衰落,商人陆续迁往10公里外的现在龙川县城老隆镇,今天的商会虽然己人去楼空,但它承载了龙川一段辉煌的历史。

接下来,我们前往古民居与宗祠最有特色的一条街道参观。【横街】

各位来宾,现在大家参观的横街是赵佗古城古民居和宗祠最为集中、保存最完好的地方,对研究清代、民国客家民居建筑具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

横街原名近思街,“近思”是儒家的一种思想,意思是不要好高骛远,要多问问题,多想当前的、与自己实际情况密切相关的事,即“切问而近思”。这个街名深刻地体现了客家人尊儒重教、从实际出发的优良传统。

宗祠是一种纪念性的建筑,是供奉祖先神主牌、进行祭祀的场所,被视为宗族的象征。建祠祭祖始于殷商时期,盛行于周代,当时称为宗庙,那时,只有帝王和有官爵的人才有资格建立,黎民百姓不准设庙。由于宗族是传播同宗文化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且有调解内部矛盾、稳定地方社会秩序的作用,所以,宋代朱熹提倡建立家族祠堂:每个家族建立一个奉祀高、曾、祖、祢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龛,从此宗祠遍立。

佗城的宗祠大都建于清朝,这不是偶然的。从客观原因看,一是清代康熙帝文攻武略、励精图治,天下太平,宜兴土木;二是客家人耕读传家,尊儒重教,经过历代艰苦创业,亦农亦工亦商逐步积累财富,特别是在康乾盛世时期,客家人的经济获得了进一步发展,有了建祠立宗的实力,同时有不少客家子弟通过科考踏入仕途,建立祠堂可以光宗耀祖;三是客家人经过累代繁衍,人口不断增加,出现了需要向外移民开拓新的生存空间的压力和机遇,为了便于后代归宗祭祖,建立祠堂自然成为宗族的大事。从主观上看,客家是以移民为主构成的群体,敬祖睦宗是他们世代难以割舍的情结;迁徙途中刻骨铭心的千辛万苦,使他们尤为重视族内的团结,建立祠堂是他们对家族团结的一种寄托。

各位来宾将要参观的有骆氏宗祠、朱氏宗祠、罗氏秀三祖祠、黄屋、骆屋等

古建筑。请各位来宾自由参观。

■朱氏宗祠

各位来宾,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朱氏宗祠,始建于清代。其建筑布局采用的是客家民居传统的“三进二横”格式,有上、中、下三厅,厅与厅之间有两个天井相连,上厅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中厅为家族议事、重大活动及执行家法家规的场所,下厅为以前家族婚庆及贵宾到来时放臵花轿之用;天井主要用来采光、排水,排水道的设计不是笔直而是弯曲的,寓意是勤俭持家,细水长流;两边的六个房间即二横,用于居住。

在建筑原料上,整个朱氏宗祠采用的是砖石土木。大门前檐用的是红粉石柱,门框、门礅、中正厅柱承梁亦采用红粉石。墙体则用灰沙夯墙,内墙用青砖墙基土砖墙体。在建筑艺术上,朱氏宗祠随处可见砖雕、石雕及木雕,图案花纹多种多样、形式不一,有缠枝花草、人物山水。

请各位来宾自由参观。■骆氏宗祠

各位来宾,我们现在看到的是骆氏宗祠。骆氏宗祠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坐东向西,四进的总体结构布局和夯筑实墙的设计体现了客家先民的建筑特色。其实,此时居住粤东北的客家人已经是当地的主体人口,不会有人骚扰他们的生活,但是他们的建筑还是采用了牢固程度不亚于现在钢筋水泥结构的夯筑实墙。在建筑材料上采用了砖石、土木。骆氏宗祠面宽17.5米,进深44.8米,灰沙地面,建筑占地面积784平方米。土木结构,灰沙夯墙基青砖墙体,硬山顶,灰瓦屋面。总计有四厅、三天井、十二房间。

请各位嘉宾自由参观。■骆屋

各位来宾,在横街并排坐落着三处骆氏宅第,现在我们参观的是11号骆屋。11号骆屋据说始建于民国,此处曾经有九厅十八井,5000多平方米的屋基。大厅有两块乾隆、嘉庆年间皇帝赐给的封诰木匾,因历史久远,木匾已被蛀蚀不堪,但足以成为骆氏族人曾经荣耀的见证。

历经沧桑的骆氏老屋,墙坚壁厚,格局保存完整。11号骆屋坐东向西,三进二横,横屋前后各有2个角楼。这是客家方形屋,正屋上五下五布局。面宽32.3米,进深23.5米,建筑占地面积759.05平方米,总占地面积830平方米。土木结构,外墙灰沙夯墙,内墙灰沙夯墙基土砖墙体,硬山顶,灰瓦屋面,灰沙和青砖地面。计有九厅、六天井、二十四房间。

在骆姓老屋处还能看到众多的建筑工艺品。在横街11号骆屋中正厅前檐有二方麻石和侧屏,下屏麻石质,雕刻有花草图案。在横街13号骆屋处,中、上厅和封檐板、二梁等处都有金漆雕刻龙凤花草,工艺水平较高。中宪第的花厅木门有6扇,上半段缕空雕花,就算关上门屋内都有很充足的光线,中下段用浅浮雕,有花草鹿鸟等,所有这些残垣断壁都在默默地诉说着它们辉煌的过去。

请各位来宾自由参观。■罗氏秀三祖祠

各位来宾,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罗氏秀三祖祠。这大门上的“豫章世泽、吉水家声”的对联和“豫章堂”的横额,蕴含了罗氏宗族的一段历史。两千两百年前,汉朝大行郡县制度,当时的南昌城,是在大将罗珠的手里兴建完成的,竣工之日,罗珠曾经在城内亲植豫、章之树,并且举家搬到南昌定居落籍。因此,朝廷决定

在此设郡并命名为“豫章郡”。而豫章一地,又很早就是罗氏的主要繁衍中心。罗姓顺理成章地以“豫章”为郡望。

这座建筑始于清代,看起来比较新,是因为2004年12月曾经维修。原先坐南向北,由于横屋被拆建,现为三进正屋。面宽11米,进深35米,建筑占地面积385平方米。土木结构,灰沙夯墙基、土砖墙体,硬山顶,灰瓦屋面,灰沙地面。总共有六厅、二天井、八个房间、一门楼、一照墙。

请各位来宾自由参观。■黄屋

各位来宾,现在大家面前的这座民居是黄氏宅邸,始建于清代。类似黄屋这样的客家老宅,在本地属大户人家。大家可以看到这座房子的外表是西洋建筑样式,那是因为房子经过黄氏族人多次翻修,其中大门第四次重修是在抗日战争初期,那时候有点崇洋,所以修成这种样式。

黄屋坐西向东,面宽28米,进深72米,建筑占地面积2016平方米。土木结构,灰沙夯墙基、土砖青砖墙体,硬山顶,灰瓦屋面,厅和房间均是青砖地面,过道和天井又是灰沙地面。大门是由红砂岩门框、门墩以及木门页组成,正屋仍然是三进二横,上五下五布局,总共有十厅、十一个天井、五十个房间、两面照墙,分别为前门墙和后门墙。令人遗憾的是部分建筑早年已被拆毁,现在仅存正屋和部分横屋建筑。

大家现在所在的位臵是黄屋的厅,分为上正厅、中正厅和下正厅,我们先来看看下正厅,下正厅有二圆木柱和屏风;中正厅前檐有二圆木柱承一梁,值得一提是中正厅的厅内是抬梁式构架;上正厅前檐依然是有二圆木柱和侧屏,屏额木刻“光前裕后”,后小门石刻“长庚西照”四字。

大家请往右侧走可以看到右横屋后栋有一座角楼,四层结构;往左侧走是左横屋,中西合壁式建筑,三层结构,比较现代。黄屋的建筑规模较大,因为多次拆建、增建和有多户人家居住使得黄屋的布局比较复杂。本地盛传这座宅邸有灵气,在这里住的居民能生双胞胎,从而使它成为许多年轻夫妻向往的地方。

请各位来宾自由参观。【西门古码头】

各位来宾,现在我们来到了西门古码头。

西门古码头始建于宋代,是除东坝外最重要的码头。(原)码头石阶是用红砂岩石条顺着河堤坡度铺砌的,共27级(居佗城各码头之最),长29米,宽3.2米,石阶的两侧用相同石条砌边,每根石条长约0.9米,宽约0.3米厚约0.12米。码头左边的这个面积约80平方米的梯形平台,方便客商装卸货物。原先对岸各有一样的平台,平台边墙用灰沙夯成的。

据龙川县志记载,宋至清代中期,西门码头非常热闹繁忙。后来由于陆路交通的发展,东江航运逐渐衰落,古城也失去了曾有的辉煌,西门码头也已荒废,码头前曾经宽阔幽深的河道淤塞成沟渠,不能再行船。码头再也见不到货物集散及商人们讨价还价的繁忙场面,附近的货栈、客栈、饭庄、酒肆也因生意萧条而关门大吉,曾经繁华热闹的西门街自然就沉寂下来。

我们现在走过的石桥建于清代。桥长14米,高4.2米,宽2.1米。桥面上平排铺着5根麻石条,每根石条长9米、宽20.4米、厚约0.4米。桥墩也是用麻石条砌成的。这座桥至今还保存完好呢。【苏堤】

顺着桥,往西蜿蜒至远方的这条路,佗城乡亲们都叫她“大路田”,其实它的原名叫苏堤!

或许有人会质疑,苏堤不是杭州西湖的吗?你这个苏堤是不是山寨产品啊?放眼望去,绿油油的稻田、菜畦,没有湖啊,哪来的堤岸?没有错,眼前这一片土肥水美的田地,古时候确实是一个湖,人们叫它嶅湖,湖面纵横有两公里多,水深可行舟。大家所站立的地方就是苏堤,确实与苏轼兄弟有很大关系呢。

宋哲宗元祐元年(1089年),大文学家苏辙被贬为化州别驾(应该苏辙也没有在龙川为官?),在龙川住了17个月,居所在白云桥西。当时嶅湖屡遭东江洪水袭击,千亩良田受灾。苏辙见村民田园年不保收,生活艰苦,便倡仪村民在湖的东边再筑一堤防洪,从此年年旱涝保收。后人为纪念他,将此堤称为“苏堤”。当时苏堤长1000多米,高2.5米,堤顶宽2.5米,底宽6米,横断面呈梯形。外墙为石砌,中间用沙土夯实,堤上的路面部分铺鹅卵石、部分铺青砖。作为嶅湖的堤坝,苏堤又是古时龙川驿道上重要的一段,往南可至河源、惠州、广州,往东往北可达梅州、潮州、福建、江西。苏堤曲折迂回,垂柳含翠,堤上拱桥如新月。

嶅湖秋月是古龙川八景之一。大文豪苏东坡(苏轼)被调惠州任职后曾来龙川与弟弟苏辙相会,赋诗赞美嶅湖景色“嶅湖湖水水澄清,最喜秋来月漾金,夜静问渠天在水,嫦娥推倒玉轮沉”。可惜的是,元代、清代嶅湖两次遭到大洪水冲击,湖堤崩毁,此后屡筑屡毁,湖水逐渐干涸淤塞,而成为稻田。昔日景观已不复存,但湖内秋月潭、苏堤故迹仍在。【正相塔】

相信来宾们都看到了,更远处的小山上有一座塔。那是平面六角形、高32.5米的七层楼阁式砖塔,坐北朝南,始建于唐开元三年(715年)。南宋后期,曾有两个文韬武略的“状元宰相”一个是文天祥,一个是吴潜,都来过循州。其中,吴潜在他近70高龄之时仍向龙川学人传播先进的中原文化和南宋理学,竭力为百姓造福。龙川百姓为纪念他,将塔取名为“正相塔”。1962年7月,正相塔成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也许有人会问,为何会在此建塔呢?从风水学上来讲,佗城,能成为赵佗的兴王之地,本身是有着一种“场”的,而且,这里是三龙贯穴的“三龙口”,因为嶅山山脉似龙,西山山脉似龙,龙台山脉似龙,龙自北向南蜿蜒而来伸向佗城。嶅山龙头和西山龙头都伸延到东江河边,古人为防止此两龙离川出海,在唐开元三年和明天启二年分别在此两龙的龙头上建了两座塔,目的是镇住两条龙,使其不能离开龙川,风水不能外流,从而造福龙川人民。后建的塔就叫新塔了。两塔东西相对,遥相呼应,蔚为壮观。(能看到新塔?)【坑子里遗址】

各位再看远处右边的小山岗,在那个东西走向约1500米的弧形山岗上,1956年开始发现大量器物,新石器时代到商周、战国都有,时间跨度很长,这个古文化遗址就是著名的坑子里遗址。石器和陶片散布于面积约75000平方米,厚约0.6米的文化层中。这里采集的石器种类繁多,有镞、凿、斧、戈、锛和环等磨制石器。陶器以泥质浅灰陶为主。1962年,坑子里遗址与正相塔一起,成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各位来宾,(现在我们返回西门古码头,准备)前往下一个景点。【越王井】

各位来宾请看,这就是岭南地区最著名的古井——越王井。

越王井誉为“岭南第一古井”,挖掘于秦代,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是河源市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今还保留完整能够见证赵佗历史的文物,就只有它了!它承载着当年赵佗在龙川的丰功伟绩。中山大学教授司徒尚纪认为:“这恐怕是岭南打井的最早记录。”此井年代比赵佗后来去番禺时掘的那两处越王井(位于应元路和清泉街)还要早。因此这应当是当时岭南地区的第一口井。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口井不完全是秦朝时候的原貌,它经过了几个朝代的修缮。2009年底有专家来专门考证过,井壁的砖有秦朝的,还有唐朝的、清朝的。唐乾符五年(公元878年)进行的那次重修,本地第一个进士韦昌明作《越王井记》并刻之于石。井旁立有石碑三块,一块是《越王井记》,一块是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知县王永熙的《重浚越王井记》,碑文字迹清晰,工整美观;还有一块刻着“越王井”三个字。

井水源自佗城城北的嶅山,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赋诗描绘龙川古八景,其中一景就是“嶅顶峰高积雪多”。因此井水极其清冽,味甘而香。清代屈大均所著《广东新语》称,越王井“水力重而味甘,乃玉石之津液”,并说“佗饮斯水,肌肤润泽,年百有余岁,视听不衰”。也就是说,这井水有美容、保健功效,可以益寿延年、长命百岁。2006年,香港一个著名的地理先生慕名前来,他用罗盘测试后,深有感慨地说:“越王井,真是名不虚传,真是世间少有的一口井啊,无怪乎两千多年来一直都被饮用,好井,好井,神水,神水啊!” 【赵佗故居遗址】

请大家将视线转向这边,请看这尊塑像,猜猜是谁?对,这位就是赵佗,他面前的这块被挖出的古宅地基,就是赵佗故居遗址。

据明清《龙川县志》记载,赵佗故居有月台、古井、有后花园。赵佗去世后,故居里供奉着他的神主灵牌。宋绍兴17年(公元1147年)由郡守韩京改建为光孝寺,仍然奉祀越王,元至顺3年(公元1332年)郡守罗翰思在此塑佛像供奉,元末时毁于战火。明洪武16年(公元1383年)由僧会、僧明善重修佛殿。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又被僧宗募捐修缮。明嘉靖25年(公元1546年),僧智经重修佛殿山门。明嘉靖28年(公元1549年),监生黄贞鼎增建观音堂,加在两房前作为三宝殿,房后有方丈五间殿,东有钟楼、西有鼓楼,前有山门,门外有越王井。此后,明万历年间、清康熙、雍正、乾隆、同治各代都对这些建筑进行了修缮,清光绪年间有一部分建筑被洪水摧毁了。民国年间,故居又被作为龙川一中的校舍。在文革时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中间的廊宇被拆,后来作了些修整,部分建筑又被改建为民宅。

现在赵佗故居遗址上修建赵佗广场,竖立着赵佗的塑像,这尊赵佗铜像重945公斤,基座高1.33米,铜像总高度2.16米,铜像中赵佗气宇轩昂,再现南越王飒爽英姿(这是在河源日报发现的是否要讲呢?它的高度等数据和越王庙的铜像相同哦)。广场两侧建有文化长廊。【考棚】

刚刚我们游览了学宫,知道了在古代科举制度下,人们是怎样上学,但他们又是怎样考试的呢?在佗城这个古朴庄严的考棚,我们也可以找到答案。佗城考棚是广东省现仅存的唯一科考场所,在全国可查考的 204 座学宫和14 处考棚中,学宫与考棚并存的目前只有广东龙川和河北定州。

佗城考棚建于清朝光绪二年(1876年),迄今已有134年的历史。原为二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砖木梁架结构,总占地面积6800平方米。

我们现在所在位臵就是考棚正门,大家朝上看大门牌匾“龙川考棚”,是在考棚刚落成时,当时龙川县知县莫东奎所题。两边对联,上联:学而优则仕哪问寒门士族,下联:出类拔萃者会聚白衣卿相。

龙川考棚建成后,龙川每年的科考乡试均在此举行,场面热闹非凡。当时河源、和平、连平、紫金、兴宁、五华等县的学子都到此赴考。据统计,自唐宋以来,龙川有进士28人,举人112人,秀才更是有2000多人。

正门前还有一块“鲤鱼跃龙门”石刻,据当代学者司雁人著作《学宫时代:古代中国人怎样考大学》书中记载,它是用红麻石刻成的,正面分三个部份,波浪翻涌中一条锦鲤抖身全力奋起在右边,一座牌楼式龙门在中间,左边则是一条金龙,石刻背面是一蹲踞的麒麟。

好,那我们现在就进去亲身感受下古代的学子们是如何考试?古代先生又是如何监考的?按古代考试进场程序我们必须是右进左出,中间的屏风要有重要贵客与高官才能开的。今天我就沾沾各位客亲的光了,请大家随我从正门进来。

经过一个硬山顶大门之后,我们来到“二进正门”面前,二进大堂上挂“天开文运”牌匾,两侧有两幅对联,一幅是说明佗城人杰地灵——上联:下笔千言听溪水声欢稻花香沁,下联:出门一笑望嶅湖月满渔火疾来;另一幅是勉励学子——上联:考卷招贤须读经书怀远志,下联:棚中比试还凭才学跃龙门。考棚总有四进,正门两进,考场为三进,考官寓所为四进,整齐排列,地势一进比一进高。主要由2栋考场、2栋考官寓所、1栋考卷档案房、1栋兵房兼仪仗房、大堂等六大栋建筑构成。

各位有没有发现你们脚下的青砖地有五个圆,您们猜猜为什么要做五个圆吗?他们的大小大家也可以目测一下,这里面可以是大有讲究哦。请客亲猜猜其中的缘由啦

那就让我告诉大家吧,这五个圆的寓意是“五子登科”,为什么五个简单的圆就代表“五子登科”呢?这是因为在古代建筑风水中用圆的直径大小来表示某种禁忌与期望,当时的有一种建筑工具叫“鲁班尺”,“鲁班尺”的每一个刻度都表示了不同的禁忌与期望.大家看这五个圆,中间的圆直径为2.61米,左右两侧四个圆直径都为2.11米,这就是“鲁班尺”中考试及第与“五子登科”的刻度了。

我们现在进入考场。

考场宽28米,长9.7米,以中间天井为中线分为两边,两侧也各有两个小的天井主要是岭南建筑中起通风、排水、采光之用,中间的两棵古玉兰树,每棵都有122年历史。玉兰树中间的天井中间的排水渠为什么是除了两边有中间还有三条呢?“三”在客家话中与“生”相近,表示生生不息之意。

考场总共有五个区域,从右至左依次是科举考场、古代教育制度及龙川才俊、武举考场、考官办公场所“至公堂”、科举制度及考官评卷场。

大家请随我从右边过来,这里重点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清代科举考试场景,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个小间,这是按照当年考试的小间复原的。考棚当年用许多木板隔成一个个2米见方的小间,每个小间对着一扇窗户。巡考人则在考场中间走动监视,考生在科考时就进入这一小间房里3天不出来,吃饭睡觉都在这么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可想而知读书考试取得功名是多么辛苦的一件事情。(展板63—69科举程序与纪律)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陈列展示的是古代教育制度,通过展板我们就可以比较清晰的了解到古代整个教育制度的情况介绍。(展板34—42古代教育厅)

这里陈列的是龙川才俊。自唐宋以来,龙川有进士28人,举人112人,秀才更是有2000多人。那我们的龙川才俊展厅就是以一幅幅皇榜的样式详细地介绍了龙川重要的功名人士,这里面还有很多他们的趣闻典故哦。首先看到的是“会经堂”牌匾,一幅对联上联:昌明始及进士题金榜,下联:俊彦辈出龙川耀五洲。(展板43—62)

从龙川才俊展厅出来我们看到的是考官办公场所“至公堂”,在它的右侧门进去是武举厅,让我们看看武官是如何考试的?这里现在还保存了当时武考用的举重石头,一块320斤,上面写着“京式,头号石”,另一块两百来斤。(展板31—33武举厅)

从武举厅出来,就是刚才的考官工作室“至公堂”,也是整个考捧的“三进”,考官在这块区域进行监考工作安排,比如通知开考及结束时间、处理舞弊等等。厅正中间有龙川第一个进士,也是东江第一个进士韦昌明,刚才我们在龙川才俊展厅已经看到他的生平。(展板44—韦昌明)

这里还主要陈列了当时考官的工作情况,这里悬挂的三块牌匾和一幅对联就也是对考官工作职责进行了全方位的诠释。牌匾依次是“至公堂”“明经取士”“为国求贤”,还有一幅对联,上联:赫赫科条袖里常存惟白简,下联:明明案牍帘前何处有朱衣。

从至公堂进去就是考卷档案房及考官寓所,就是相当于现在的试卷保密室,横梁悬挂有牌匾“衡文堂”、“旁求俊乂”。

请大家随我来,经过至公堂,我们来到刚进门左侧的考场,这里现在是考官评卷厅和科举制度展厅,那我们先看看当时考官们如何改试卷的吧。首先看到的还是牌匾与对联依次是“内龙门”、“聚奎抡才”,上联:攀桂天高忆八百孤寒到此莫忘修士苦,下联:煎茶地胜看五千文字个中谁是谪仙才;上联:科场舞弊 皆有常刑 告小人毋撄法网,下联:平生关节 不通一字 诫诸生勿听浮言。(展板28—30)

最后让我们在科举制度展厅系统地了解一下中国古代人才选拔的前前后后。(展板1—27科举介绍厅)

好了,考棚就先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佗城考棚已揭开其神秘面纱,相信通过各位来宾的大力口碑相传,其独有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特色必将展示于世。谢谢各位来宾!【南越王庙】

各位来宾,这里是南越王庙!南越王庙是龙川人民为了纪念赵佗而建的庙宇,1995年被列为首批市级重点保护的历史文物。

庙正门上方嵌镶“南越王庙”石刻横匾,从右至左横携“南越王庙”四个楷体大字,为胡一鸿所书。这位胡知县是江苏淮阴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到任,他扩建南越王庙的善举表达了龙川百姓的共同心愿,也体现了这位地方长官景仰先哲的情怀。

来到前厅,有“四大天王”巍然屹立于左右两侧,他们出现在南越王庙,衬托了赵佗在民间享有的崇高威望。

天井的左右两侧廊房立着龙川十二贤的塑像,他们分别是宋朝苏轼、陈次升、吴潜,明代洪云蒸、邓懋官、伍仪、杨士元、林廷植、唐希礼,清代的耿惇,唐朝的韦昌明和明朝的巫三祝,前十位先贤不是本地人,但都曾经在龙川为官(苏轼也在古龙川为官哦?古龙川面积没有说包括惠州哦?),颇有建树,备受百姓尊

敬。后两位是功成名就的当地人,韦昌明是唐朝进士,巫三祝是明朝崇祯年间的进士、户部尚书。这些历史人物塑像的高度如真人一般(1.73米到1.79米之间),神采奕奕、栩栩如生。龙川人把这些先贤的塑像奉祀在南越王庙,旌表他们爱国爱民的历史功德,同时是为了激励客家子弟见贤思齐,发扬客家人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立志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右边墙上镶有一块胡一鸿重建南越王庙的碑记,1平方米大小,题为篆书,正文为楷书,字迹清晰可辩,共630字,碑文记述了南越王赵佗的德政和后人为纪念他而多次重修庙宇的过程。

各位来宾,正殿奉祀的是南越王赵佗塑像,系纯铜制作,重945公斤,基座高度1.33米,铜像总高度2.16米。大家请看,赵佗浓眉秀目、相貌堂堂,刚毅的面庞透露着智慧坚定的气质和淳朴忠诚的个性。他沐风栉雨、鞠躬尽瘁、勤政爱民,把毕生心血倾注在古邑龙川和岭南发展的事业上,赵佗任龙川县令6年间,为龙川人民办了10件好事:掘井筑城,设衙修路;传播先进的中原文化和文明;推广先进的农耕技术;改善越人居住条件;培养和起用越人做官;维护了良好的社会治安;推广优良品种;迁汉人与越人杂居;推行汉人与越人互通婚姻;发展了龙川经济,改善了越人生活。因此受到百姓的爱戴。赵佗在民间被赋予神性,彰显了他在龙川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衙署遗址】

各位来宾,这是佗城镇镇政府所在地。

赵佗当年就是在这里面办公的!公元前214年,赵佗任龙川县令,便在佗城筑城设衙,驻军施政。据说,赵佗为选择一块风水宝地建造龙川县衙的治所,曾勘测了许多地方,用秤秤过各处的土,惟有佗城这里的土重,所以,他才率士卒在此插柳围城,建造县署、修建城池。此后虽经历朝历代多次修葺扩建,但二千多年以来一直是龙川县、州治所,这种现象在中国极为罕见。

衙门前这两头石狮子,据传是隋代第一次设立循州总管府时遗留下的物品。它们高2.5米,神态生动、威武矫健,头、脸、身、腿、牙、胯、绣带、铃铛、旋螺纹、绣球等部位比例合理,雕艺精湛。石狮子的摆放是左雄右雌,公狮张口注视来往人众、母狮闭口护子,符合传统社会男左女右、男尊女卑、各司其职的阴阳哲学。公狮脚下踩着球,寓意统一寰宇、象征无上权力,母狮带着幼狮,寓意子孙绵长象征母仪天下。

在中国的民族文化里,石狮被奉为“中国人的守护神”,就像赵佗治所遗址这里的石狮,一千四百年来就一直蹲坐在衙前,始终如一地与每一任地方官忠诚相伴。在内地,有这样耳熟能详的民谣:“摸摸石狮头,一生不用愁;摸摸石狮背,好活一辈辈;摸摸石狮嘴,夫妻不吵嘴;摸摸石狮腚,永远不生病;从头摸到尾,财源广进如流水。”各位乡亲,过来摸摸这对可爱的石狮吧,好运将一直伴随着你!

各位来宾,今天的佗城之行已圆满结束,恭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欢迎再次光临!

霍山旅游风景区导游词

各位来宾(团友),大家好:

我们今天参观的景点是广东七大名山之一的霍山风景区。霍山,位于龙川县中部,离县城37公里,大概50分钟的车程。

霍山方圆10平方公里,海拔550米。霍山的由来有2个传说:一个传说是

在远古时代,有一位仙人,施展法术,将别处的石头,变成乌猪,星夜兼程,赶到这里,石到之后,看见皓月当空,天尚未亮,于是仙人吹口仙气,巧摆石头,从而使霍山奇峰林立,挺拔秀丽,巧夺天工;第二个传说是,当年女娲补天时,将剩下的一点沙浆,撒落人间,刚好落在霍山,故使霍山出现了土山顶上长石峰,令人叹为观止的天下奇观。传说归传说,霍山,昔时不叫霍山,叫怪石山。后来,楚汉相争,天下大乱,著名学者霍龙的祖先自吴迁越,世居龙川,隐居霍山。汉高祖在位时,曾令人请霍龙出山任职,但霍龙无心于官场,乃曰:“龙川者,龙之生地也,龙若离川,莫若赐死”。婉言谢绝,隐居霍山,著书立说,传播文化,开导乡人。后功成仙去,名传于世,时人感其恩泽,将此山命名为霍山。

霍山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拥有植物一百三十四科,其中有药材一百余种,于一九九三年被定为省级森林公园。1998年,龙川县委县政府投资1000多万元,对霍山进行开发,2002年,为了提升霍山旅游风景区的品位,完善了景区的各种设施,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景区,2010年再投资1000多万元,新修了霍山旅游专用公路,使更多朋友能够更方便的游览藏在深山的霍山。

其实这里原本并没有山,早在七千万年前,还是一片苍茫的大海,后来,随着地质运动运动的作用与喜马拉雅山同时崛起为陆地的,地壳上升,海水退尽,形成高耸的山峰,原来海底的沉积物受到氧化作用则变成红色。山峰经过长期的风雨侵蚀,流水的切割,形成多种形态的峰林、石洞等红砂砾地形。地质学家把这种地貌在地理学上命名为“丹霞地貌”。在世界上,有丹霞地貌的国家为数不多,目前,只有美国大峡谷、德国撒克逊、南斯拉夫某些地区是属这种地形,我国福建的武夷山、安徽齐云山、江西龙虎山、广东金鸡岭、韶关丹霞山和龙川霍山都具有丹霞地貌的特征。

霍山名胜颇多,有险峻峰峦三百七十二,著名者有四十八峰,二十七岩,十三奇石,十一泉池,八大洞府。真是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峰峰有异态,处处呈奇观,故千百年来,许多文人墨客,高僧道士,纷至沓来。晋葛洪在此修炼,唐宣宗为僧时曾到此游,宋蓝乔在此成仙,明进士巫三祝筑采云书院如此……

现在我们来到了霍山风景区,大家看到的是霍山风景区的正门,正门宽55.5米,高16.8米,门顶为七顶,结构精巧,古朴自然,雄伟壮观,具有明清建筑风格,号称“岭南第一门”。

大家往这里看,这个山峰象什么呢?大家猜猜看啊。对了,它的外形就像一个倒立的酒瓮,我们就叫它酒瓮石。大家看,酒瓮石顶端中间那条裂隙,还遗留有明显的水流痕迹。传说,此峰腰原有一洞,泉流如酒,日满数斗,游者饮之,可驱劳累。后有一乡民嫌洞口小,酒流慢,将洞口凿大,欲其多出,结果弄巧成拙,酒泉被塞……那么酒瓮石的裂隙水究竟到了哪个时期才干涸呢?霍山,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有不少人游览了,从霍龙起,游霍的人就更多了,以前霍山有寺、观、宫、院、奄、阁等37个,晨昏钟鼓相闻,香火鼎盛、游者如市。那时酒瓮石的裂隙喷泉较大,水中也含有适量的放射性元素和带有酒味等。此水用来净冼皮肤,可治过敏性之病,饮之解渴,顿觉提神,同时还可使肠胃不良者感到口胃大开。所以凡是来霍山的旅游者,都无不争先恐后地到此捧水洗脸、净洗皮肤、饮水解渴。而且还带回一些与家人共享。到了晋、唐初,僧侣道士散布全国、深居州县名山,酒瓮石出酒的奇名由那些僧侣传了出去,也就更负盛名了。后来由于地质作用,霍山仍有微毫的上升,久而久之,地形愈来愈高,地下水愈来愈低。到了唐代中期初,酒瓮石的裂隙喷泉水酒,也自然就愈来愈细了。清道光皇帝时

期(公元1821-1851),酒瓮石的裂隙喷泉水酒再也喷不上来了,酒瓮石的裂隙水酒就此干涸。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灵山寺,它的位臵很特别,它是建在一个岩洞里。这个岩洞叫“太乙岩”,这个岩洞是霍山最大的天然丹霞石室,深约20米、宽约37米、高5米。岩上覆盖的都是象鹅卵一样的小石子,岩洞平坦如掌,每遇阴雨时,小石子会自然脱落,但从不击中人,也不会击毁器物。这里冬无寒、夏无署、清幽可人。洞中原有一井,深邃无底,与汕头的大海相通,时闻海啸,在此井倒入谷壳,会在汕头的海边浮出来。以前岩洞内为青华观、岩前建灵山寺。到了元代,灵山寺被兵焚毁,青华观文化大革命时被毁。1993年夏,岩内复建了灵山寺。

随着栏杆而上,我们来到了“登高岗”,它是太乙岩的顶峰,它外形象蹲着的狮子,所以又叫狮子峰。峰顶草木葱茏,时有云绕。站在峰顶远眺,大好河山尽收眼底……龙川、兴宁、五华、和平地界皆可眺见。峰顶后侧,有一洞如巢,自然幽邃,云雾升腾,叫“天龙岩”。

大家往这边看,那个山峰叫“情侣岗”,顾名思义,它就是情侣谈天说地,顷吐相爱之情的地方,所以叫“情侣岗”。

继续往前走,大家看到的是“一线天”,长200米、宽7-8米、高约180米,站在中间,阵阵凉风习习吹来,让人心旷神怡。大家看到旁边有二个石穴,我们叫“仙人跪膝”也叫“跪膝有灵”,这二个石穴,无论男女老少,不管膝盖大小,跪在上面都合适的。大家尽管去试试,不但可以驱逐劳累,而且还可治愈风湿关节之痛,故千百年来,凡登山者,都无不争先恐后地敬而跪之!

再往下,就是传说吕洞宾与何仙姑相会的地方——“地下花园”。花园里怪石嶙峋,曲径清幽,山泉淙淙,古藤蔓延,奇花异草,香澈四季,真不愧是个约会的好地方!大家在这里休息一会,想象一下仙人在此约会的情景。

大家沿着来时的台阶往上走,我们来到“吊谷上棚”,这里是通往霍山最顶峰——“船头石”的必经之路,也是霍山最险峻的台阶,共有一百多级。大家知道什么是“吊谷上棚”吗?我们客家人在收完稻谷后要把它放到二层的楼房,人先上到楼,下面的人用钩子钩住箩筐,上面的人垂直把稻谷拉上楼去,通过这种方法把稻谷放到楼上。这里在没有台阶以前,人要想上去就要用绳子钩住树藤,攀爬而上,才能上去,就好像吊着稻谷上楼一样!可见这里的地形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敌”之险!大家上到天门,天门后左侧是明进士巫三祝的采云书院遗址,崇祯十四年,清兵进迫龙川,巫三祝首倡立寨霍山,率众抗清,百里之内,众人响应,清兵抵达寨下,看到如此险要地形,心生胆怯,不敢强攻,赶紧率队而去。

大家顺着我手指往远处看到两个并排的山峰,叫“姐妹石”,你们看是不是很像并排站着的姐妹俩在聊天呢!姐妹石峰顶平坦宽敞,盛长草木,仙人掌、白术、人参等药材!据载,明朝邓昌龄,为了治疗母亲的病,来到姐妹石这地方,遇到一老翁,此老翁盘桓而坐,展书于石,悬剑于松,昌龄窥其书,全是古篆,一点都不认识,老翁看见生人,于是大声呵斥,昌龄赶忙说明来意,并跪拜求老翁,老翁说:“你能有此孝心,我们有幸在此相见”,乃授予天文,并指石上的草说:“这是五加皮,此药服后,不但可以治病,还可延年”。昌龄受教取药,欲跪拜道谢,而老翁飘然而去。昌龄把药给母亲服下,不久就病愈。后来昌龄苦志向学,能观星纬……

继续往上走,大家看到的那座山峰叫“砻盂石”,也叫“砻盂接佛”。山峰上

有佛迹十数处,侧边有澄泉,既清且甘。下有岩洞,叫“东塘岩”、“犁壁岩”。相传,文殊菩萨曾到此游,故有佛迹。遥望此峰,形似砻盂,故名“砻盂石”。传说此砻有米出,供“酒瓮石”酿酒所用。

最后我们登上了霍山的最高峰——“船头石”,船头石”也叫船头峰”,古人云:“不到船头峰,等于一场空”。“船头石”海拨550米,削壁千丈,丹峰耸立,峰近云霄,势若船头,故名船头石。每逢大雾,云烟在下,峰露石尖,凝似船泊在海洋之中。臵身此地,则见云在下,峰在上,脚下云烟往返,忽上忽下,云缠雾绕,急聚急散,恍若登临仙山琼阁!站在峰顶远眺,天高地阔,茫无边际,千山攒翠,万山隐隐,龙川、五华、兴宁、和平、紫金等县界地,隐约可辨。东江韩江犹似青丝罗带,飘舞在群山之间,田畴村野,恰似世外桃源、人间仙境!无怪乎传说当年苏东坡漫游至此,诗兴大作,吟道:“霍山佳气绕葱笼,势压循州第一峰;石径面尘随雨扫,洞门无锁借云封;船头昔日仙曾渡,瓮里当年酒更浓;捷步登临开眼界,江南秀色映瞳瞳”。

霍山是中国南疆的翡翠,是中国大地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它既有华山之险,又有黄山之秀,它的美将世人倾倒,它将永远接受人们的敬仰,它将永远造福于人类!

江山如此多娇,风景这边独好。我们游览就要结束了,最后以一首诗赠给大家:若要身体好,请往霍山跑;若要人长寿,常往霍山游。古人云:登霍一次,增寿一岁。霍山如斯仙境,愿君与天齐寿,欢迎各位再次光临霍山!再见!

明骏知青村导游词

各位来宾(团友):

今天我们参观的景点是明骏知青村。

明骏知青村位于龙川县通衢镇旺茂村的玳瑁山下,玳瑁山丛林密布,山清水秀,风景宜人,海拔903米,相对高差600多米,山体陡险,气势雄伟。景区距离县城18公里,距205国道2公里,距河梅高速登云入口3公里,交通极其便利。

明骏知青村是一个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胜地,景区的主要特色是针对老、中、青少年,怀念、体验文革时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期的情景,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天然博物馆。40多年前,一场规模浩大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中国大地上掀起,成千上万的初、高中毕业生以及肄业生奔向祖国的农村、山乡、荒岛、边疆,这些人很快成了田野中的农民、荒野的拓荒者或者边疆的戌守人,他们正直、坦诚、敬业、执着,忍辱负重、乐观向上,既有关注社会政治的热情,又有对事业岗位的忠诚。知青这个特殊的群体,虽然他们经历了深重的苦难和沧桑,耽误了塑造理想人生的关键时刻,但他们书写了中国空前绝后的一段历史。在今天,不管是领导、学者、专家,还是一般工人,知青生涯成为了他们魂牵梦绕的记忆。

知青村主要有四个功能区:住宿区、餐饮娱乐区(有一个能容纳300人就餐的主题餐厅)、知青风情园区、田园区。景点主要设施有:文化广场、体育场、人工湖、垂钓鱼塘、游泳池、吊脚楼别墅、知青博物馆、水车、水力磨坊、20亩蔬菜种植基地等。请大家尽情游览,认真感受和体验当年知青的工作情景吧!

鹿湖生态旅游区导游词 ——天然氧吧 礼佛圣地

各位来宾(团友):

大家好!今天我们将游览鹿湖生态旅游区。

鹿湖生态旅游区位于龙川县四都镇新川村,距县城约22公里,是一个以宗教朝圣、客家风情、森林生态、休闲度假、健身娱乐为一体的旅游度假胜地。

鹿湖生态旅游区,周围青山环绕,碧水长流,树木葱茏,苍翠欲滴,山花烂漫,云雾缭绕,山泉潺潺,鸟语花香,气候温和,四季宜人,空气中负离子含量特别高,富含植物精气,完全是一个天然氧吧!旅游区内分六个功能区:

一是宗教朝圣区——千年宝刹鹿湖禅寺,始建于东晋年间,占地三万多平方米,内设殿堂齐全,设备完善,香火鼎盛。

二是客家民俗展览和表演区——客家民族文化村,内分展览区和表演区,宣传和发扬客家古邑、传统文化。塑造“吃苦耐劳、开拓进取、崇先报本、和衷共济”的客家精神。

三是休闲度假区——观光旅游、水上乐园、民族游乐园、度假别墅等,是一处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健身娱乐于一体的休闲区,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四是森林生态区——鹿湖自然生态是天然氧吧,高密度的负离子使人群的身体、心情有着绝妙的享受。

五是康体娱乐区——文化广场、阅览室、射击场、会议室等,供旅游休闲时强健体魄、心情有着绝妙的享受。

六是农产品种植区——自发采摘果品、自选农家作物,吃上无任何污染的果蔬。

现在给大家介绍一下鹿湖禅寺的情况:鹿湖禅寺始建于东晋太和年间,由著名的高僧慧原法师所建。原为一个小庵堂,谓“鹿湖庵”。明嘉靖三十五年,四都圩镇建制,商业繁荣,人口增多,为鹿湖庵的扩建带来契机。经过几十年的扩建,至清顺治三年基本完善,始易名为“鹿湖禅寺”,一直沿用至今。鹿湖禅寺,背山临水,竹树环抱,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晨钟暮鼓,梵音香火。故千百年来,许多文人墨客、高僧道士纷至沓来。

传说鹿湖禅寺的和尚个个天资聪颖,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有关和尚的故事,叫“和尚戏弄懒秀才”。在鹿湖山下岔路口,有一个土地庙,庙里香火不旺,偶尔过年过节会有人前来供香,闲臵在路边,不知啥时候来了个懒秀才,在这里住下,一住就是两年,他二十七岁,父母因食了有毒的磨菇菌中毒身忙。秀才从不干活,好吃懒做,靠替别人写对联弄点食的,小手小脚靠偷东西为生。转眼间就到腊月二十六了,他白天替别人写对联,人家供食,偶尔遇到大方的人,也会给点小小红包、食物而已。那时候他就在他住的破庙门前,挥毫写了一副对联,左联:“日食百家饭,夜歇庙宇亭”,右联:“万事不打理,安乐一世人”。横匾是:“乐在其中”,贴上后又出去替人家写对联。第二天,很多归家过年的商人看了都觉得很有水平。有些人也觉得这样有文化的人才太可惜了,落到如此田地,都为他感到不幸,听说他很会题词作诗,名叫林智能。就在当天和尚慧明看到后,立即回庵

堂写了这样的一副对联,左联是:“日食百家剩饭,夜歇破烂庙屋。”横匾:“处处留神”。右联是:“守纪莫偷东西,处处官府会捉。”他把写好的对联贴上其写的对联之上,转身便走。快到天黑了,秀才从外面回来一看,心里冷了半截。那天晚上他一点睡意也没有,翻来覆去总是睡不着觉。他想到“官府”就怕了,莫非他那两个朋友作了案,把他也牵连进去了。立即起身把对联撕掉,拿着行李赶紧回家,不觉到了家里,自己又是一无所有,就连房子也被自己卖掉了,只好含泪到他大伯家里过年。当他看到他大伯时就跪在大伯面前不停流泪。他大娘从屋子里走出来对她老公说:“你那个反骨侄儿,休想回来过年,他害得我们还不够惨吗,他的家产败光了还不算,串通两个人到我们店铺偷东西,钱财被他们偷走是小事,还偷了收购稻谷预付定金的单据。到夏天收购谷子的时候,很多人都不承认预付的定金,都无法扣回来,损失还不够惨重吗?”大伯说:“看在林家列祖列宗的份上,就给他最后一个机会,他会痛改前非的,何况又是自己的亲侄子。”他大娘尖声地说:“他若能痛改前非,除非东江水倒流至江西赣江再注入长江。”他大伯又说,:“他父母临死前把他托付于我,还留下很多白银,一座大房子,林子果树都被他败光了,现他是一无所有,如果我们不收留他,怎么对得起林家的列祖列宗。你说是吗?”他大娘说:“好吧,给你最后一个机会,如果你执迷不悟,你两个堂哥哥、姐姐也不会原谅你的。”说罢就转身回屋。大伯含着热泪把他扶起来带进屋里,第二天还给他买了新衣服,新鞋袜。他大伯叫林忠生,在圩镇上开了两间店铺,一间米铺一间杂货店,由两个儿子经营,生活还过得去。智能在大伯家里住了下来。过了年他自学到店里帮工,那几个伙计都说智能在店里很自觉做事,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快要到元宵节了,大伯把智能叫到跟前对他说:“林家三个男丁,就你最聪明,你还是去念书,一切费用我会全包的。”之后智能就在学堂里用功读书,刻苦钻研。俗语说得好:家无读书郎,官从何处来。一年后,智能到惠州府考取了进士。之后又在邻县知府做官,并且成家立室,生有二男一女,过着天伦之乐,一有空就带妻子儿女回故乡看望大伯两老,彼此之间无话不说,非常热闹。

故事讲完了,刚好我们也到了鹿湖生态旅游区,鹿湖禅寺整体建筑占地约四千九百多平方米,按明清园林风格建设。前殿为天王殿,后殿为大雄宝殿,左殿为钟楼,右殿为鼓楼,内有地藏殿、观音殿、祖师殿、财神殿、僧寮、斋堂、客堂等相应设施。鹿湖禅寺历经千年,信徒遍布,香火鼎盛,远近闻名。

大家可以去烧烧香,求佛祖保佑,同时体会佛教的和谐理念,感悟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们的游览到此结束了,大家可以常来这里度假,这里可以使你忘记都市的喧嚣、尘世的烦恼、人生的不快!

祝大家旅途愉快,再见!

七峰山旅游度假村导游词

各位来宾(团友):

大家好!我们参观的景区是七峰山旅游度假村,它位于七峰山自然保护区内。距广梅汕铁路龙川站约35公里,距河梅高速登云出口2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七峰山又叫七目嶂,群峰竞秀,主峰海拔1318米,比罗浮山(1296米)还高22米,是粤东地区最大的天然氧吧。景区内景色秀美、群山环抱、古树参天,奇山

怪石、山涧流水、云海日出、野果遍山,植物科属繁多,素有“物种宝库,绿色明珠”之称。

每值雾,则见云烟在下,峰露石尖,隐见天表。若臵身此地,则见云在下,峰在上,脚下云烟往返,忽上忽下,云缠雾绕,急聚急散,气象万千,恍若登临仙山琼阁,真可谓是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立于峰巅远眺,天高地阔,茫无涯际,万山隐隐,千山攒翠,云低雾霭,岭似象驰。龙川、五华、紫金、东源、连平、和平、博罗七县界地,了然在目,东韩两江犹似青丝罗带,飘舞在群山之间,田畴村野,恰似世外桃源,多美的人间仙境啊!

为发展旅游,2005年开始对七目嶂进行开发,建起了七峰山度假山庄,到目前止,新辟环山公路4.8公里,登山道150多米,新建大小别墅10余幢,同时建有大小会议厅。山庄内配套设施齐全,是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许多游客都高度称赞七峰山度假山庄如同仙境。这个地方,真是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七目嶂,不仅具有极高的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的价值,而且还是个红色旅游之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东江纵队的许多领导常在此活动。并在此峰腰海拨1000米处的南拨寮村建成了兵工厂,工厂主要是修理枪械,制造手雷,印刷报纸等。所以,七目嶂南拨寮定为河源市红色旅游区。

君欲要休闲,请到七峰山,君欲要健康,请到七目嶂。我们相信,你在七峰山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日子,将永远给你留下回忆,并将永远鼓舞和鞭策你在人生的道路上奋进。

谢谢各位的光临!欢迎下次再来!

第三篇:武夷山龙川大峡谷导游词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一路辛苦了!热烈欢迎大家来龙川大峡谷旅游观光!今天由我带领大家游览龙川大峡谷,我愿竭诚为大家服务,力求大家玩得舒心,走得顺利,愿龙川大峡谷之行成为大家终身难忘的旅程!

请看游览示意图,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就在进口处,本景区由茂密和原始森林,清澈的山泉潭、百米长的激流飞瀑、集天地之灵气的曲径深谷组成,是保存完好的大自然奇观。最有代表性的景观是千层瀑、观音瀑、红岩飞瀑和思源瀑。该景区海拔480米,相对高度200米,整个游程1600米,时间为90分钟,沿途没有茶水点及WC。我们不从原路返回,进口处与出口处相距200米。

现在我们就开始进入景区,之前,请大家记住以下几条规定:

一、严禁烟火,禁止吸烟;

二、严禁乱扔垃圾,不污染水源;

三、严禁打摘花草树木、捕捉鸟虫鱼等;

四、请大家紧随我身后,不要超前,也不要掉队,因为这是生态之行,野外之旅,为避免受到蛇的惊忧,希望大家合作,谢谢!

这座桥,叫迎宾桥,竹柏临风伴兰韵,红岩飞瀑迎客情,我再次欢迎大家来到龙川大峡谷。

这就是千层瀑,因此处皱折较多,素有“丹崖从从层台”之行,故名千层瀑,你们看,丹崖从中,有一只神龟,正虎虎生威地正视前方,捍卫着龙川大峡谷,是龟寿岩,龟龄鹤寿延年,我祝大家健康长寿。这是潜龙潭,看!神龙正潜伏在水里呢!大家再回头看,这里的景致欣赏意境是“小桥流水人家;龟龄寿延年”,喜欢拍照的朋友,可在这拍几张,这个位置拍摄的景观效果非常好。

横看成岭侧成峰,步移景异,大家看,刚才的龟寿岩现在又变成了惟妙惟肖的神蛙谷了;

这一道的景观叫龙行九曲,其得名于表象景观,即溪水沿丹崖之势流动穿行,呈九曲十八弯状,我们看到这涓涓流泉在沿着这火红的丹崖流动穿行,好像一只蛇在此蜿蜒而行,从地貌上看其实是造山运动时期的断裂痕迹。请看这一岩层断裂带,垂直断裂线比人工用尺子画出的还要直,我们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刀,这条断裂线是玉帝禁止小龙子与长岭公主往来的界线,关于小龙子与长岭公主的传说,待会儿我再告诉大家。说到火红的丹崖,即龙川的红岩是与武夷山整个丹霞地貌是一致的,因其地貌的复杂性及受流水常年的侵蚀与切割,近1公里的旅程内百米落差的瀑布有2处,大小瀑布、山洞、隐潭、石洞十余处,风光旖旎,美不胜收,无限风光在前锋。传说先古时期,玉皇大帝派蛇和青蛙共同看护地球这个大庄园。青蛙秉性憨厚,做事认认真真,恪尽职守。而蛇聪明、刁滑、懒惰,终日昏睡。这事最终被玉皇大帝知道了,就命天将斩去了蛇的手脚,而将其安装给了青蛙,所以从那以后蛇开始爬行了,并对青蛙充满仇恨,见到就吃,以解旧恨,还希望吃掉青蛙后能生长出新的手脚来。我们龙川的大门就是由神蛙看守的。

这里也是拍照的好的地点,请大家拍照留念。缓步前行。

现在,大家仔细听,是不是听到一种悦耳的水声,这是泉水的笑声,龙川的歌声,我们到欢乐瀑了,龙川大峡谷的山含情、水含笑,这种笑声会一直伴你的整个游程,祝大家一路上心情愉快!

现在请大家暂停脚步,瞧!欢乐瀑对面的岩壁上长着的那棵植物,就是叶片像蜘蛛网状脉纹的那棵,叫蛛网萼,属虎耳草科,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的稀有物种,记载在第一卷《中国植物红皮书》上。这种植物的珍贵就在于她只有在无一丝污染之害的泉涧才能生存,对周围的环境质量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她的存在,说明我们的龙川是一方清明澄洁的人间净上!请大家共同珍惜!

沿着这条小道往前步,可以去看龙川的龙椅,当年龙王就常常坐在这观赏瀑布,静心休养的。

观音瀑,这是我们龙川第二个大瀑布,落差58米,从仙凡桥上仰望观音瀑,中间有大小奇石两块,西侧较大的一块是观世音菩萨面壁静心念佛,身边一块小的是侍奉她的“龙女”,面善财童子则奉观音之命给“行善积德”人家送子去了。

大家知道吗?原始森林对人体健康有33种功效,负氧离子能改善哮喘、根治偏头痛,提高精神病的治疗效果,还能改善胃溃疡,促进肥胖病人的减肥,降低高血压,抵制真菌,根除百日咳,治疗和改善人体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

据地此考察的气象专家测定,我们龙川大峡谷内空气负氧离子的含量达到每立方米8000~10000个,是大中城市的几十倍,因而龙川大峡谷又被专家们誉为天然氧吧,观音瀑是龙川负氧离子最集中的区域之一。

这种人间仙境大家千万不要错过,瀑雨飞飞,几万万个负氧离子被您吸入肺腑,喧嚣的瀑布声、洁净的潭水,置身于茂密的森林,那种奇妙的感觉,足以令您拂去心中纷扰琐碎的低谷,忘却尘世的烦恼!请您青春永驻,返老还童!

现在大家在这自由活动一会儿,充分享受负氧离子带给您的健康与快乐!想拍照留念的朋友抓紧时间,不要错过绝好的拍照机会,WC从那走,好!10分钟后,我们从百坎天梯顺势而下!

现在请大家做深呼吸,在此可仰吸天灵,府吸地气,亦是负氧离子最集中的区域,听说在海南的氧吧吸氧1小时要5美金,哪比得上我们的天然氧吧呢?大家在这自由活运一会儿,15分钟后,我招呼大家集中,再登百坎云梯,共有300个台阶,也许会让您感到气喘吁吁,但是我要告诉大家,您的呼吸越重,说明吸入的负氧离子越多,吐出的二氧化碳也越多,对这的树木的贡献也就越大,因为您呼出的二氧化碳也正是树木需要的营养,就让我们和大自然进行一次全新的交流吧!

思源瀑到了,为是龙川大峡谷的最高点,思源瀑取的是“思林海瀑源之意”,财才在途中,有人问我:龙川的水从哪来的呢,它侨斯ば钏穑克脑赐吩谀哪兀看蠹铱杉堑弥祆涞拿洌骸拔是牡们迦缧恚性赐坊钏础薄N颐橇ㄔ丛床欢系钠偎稣痰氖钦獗澈蟊;ね旰玫耐蚰读趾#荚雌儆钟斜鹩谇懊娴暮煅曳善俸凸垡羝伲穆洳钏淙幻挥心敲创螅菀锍隼吹脑衔逗敛患跗渌俨迹改宥胱梢猿频蒙仙囊煌羟迦兴奈⒘吭睾涂笪锞哂星迤⑿涯灾πВ蠹掖艋峥缮嫠渲校梦颐堑募》粲敫呱街鄣牧槿幸淮吻酌芙哟ァ⑾硎芤淮握嬲淖愕装茨Π桑∥业锰嵝汛蠹遥荚雌俚乃迕鞒谓啵尬廴荆灰硕嗪龋乇鹗遣幌肮吆壬呐笥选?br> 趁大家喝茶休息的时间,我给大家讲述一个龙川的故事:我们的龙川大峡谷的地名叫大王宫,而这游览坑道叫长岭坑,在没有开通公路之前,这里是四野八方村民的必经之路,人们以狩猎捕鱼伐木为生,思源瀑顶曾是繁华的居住区,叫河子止,还有过集市。人们常把这的木头顺水老实巴交到福州等地去卖,因为的木头木质好,常能卖到好价钱,称寸木寸金。传说当年,龙的祖先,为躲避一时的天灾人祸,逃离海上,带着整个家族辗转迁蓰,来到武夷山,最后选中这个十分隐秘的大峡谷,暂时居住下来,因为有龙的庇护,这里长年风调雨顺,树木也长得特别灵秀、茂盛,鸟兽虫鱼纷纷闻讯赶来栖息,远近乡民受梦的牵引,也都搬迁到长岭坑两岸居住,逐渐成为一个有集市的热闹居地,镇守长岭坑的族长张姓,生有八男一女,八个儿子个个长得勇猛健壮,上山能打猎,下水能捕鱼,一家人过得十分的幸福、快乐!八十岁的老奶奶鹤发童颜,还能像小姑娘一样唱一首首美丽动听的山歌。龙家族深深地爱上这个地方,我们刚才在观音瀑下看到的石椅就是龙王休息观瀑的龙椅。龙子龙孙们经常变成年轻的姑娘、小伙与村民们共同劳动、生活,十分快乐,小龙子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认识了张家的长岭公主并产生了诚挚的爱情。熟料,祸从天降,老龙王在面见玉帝,反映人间灾情时,大胆直言,触怒了玉帝,加上奸臣的诬陷挑拨,被玉帝重罚并限期返回大海,老龙王气得七窃生烟,却毫无办法,天旨难违,只得组织龙家族峦峦不舍地回归大海。可是小龙子却誓死不愿回大海,宁可被点化为石,也要和长岭公主长相守,最终被固化为岩石,留在了我们的龙川的潜龙潭。龙王回归大海去了,可是龙的灵气以及龙王的大王宫却永远亓粼谖颐堑牧ù笙抗取?br>人们都说:山不在高,有水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们的龙川就是这样一个有山有龙的吉祥的风水宝地,现在我们开始下山了,回程路往左走。

这里是回味红岩飞瀑的绝佳位置,在层峦叠翠的绿海中,一帘飞瀑沿着火红的岩壁冲天而下。“细品红岩(颜)回首望,留恋飞瀑不思归”的情感油然而生。人们往往用如诗如画来形容和自然的美妙景致,然而这林中独有的甜甜气息,这隐在山涧中能沁人心脾的湾湾清泉,以及四周横看成岭、侧成峰的主体山势就是再高的山水画家都难以下笔,我想就是张大千在世也只能勾出一隅美景,却画不出这山的的气息、水的韵味、石的生机。

这也是拍照的极佳位置,请大家与红岩飞瀑合影留念。

请欣赏这棵“合欢树”,一根树桩,生长两个枝丫,却产生一合一分的再合的奇特现象,可谓是“前生欢喜冤家,今世缘结一起,风风雨雨相伴,分分合合情理”,亲爱的朋友们,不知您有何高见,来解释这一反常规的树木生长奇观呢?

眼前豁然开郎这一境地,我们到龙川的山脊了,在此可远望山色葱茏,层峦叠嶂,野趣横生。我们沿途见到的这些观赏性树种,尤其是富含芳香现油脂的樟科、木兰科、金缕梅科、蔷薇科,还有尖嘴林檎、细柄蕈树,尖叶黄杨、猴欢喜都是亚热带王国中难得一见的森林瑰宝。各种植物在这里充分展现出形态美、色彩美和风韵美,加上高山幽谷、飞瀑流泉,构成一幅天然画卷,美妙无穷!

这里,我们将建一座醉仙亭,即与山水同醉之意。

第四篇:龙川景区导游词(上)

龙川景区导游词(上)

水街

游客中心前方的这座山就是当年祖先看风水的朝笏山,也叫石镜山。朝笏是帝王时代文武官员上朝时谒拜皇帝时用的。据说石镜山的石笏有二个意思,一是孝忠天子皇君,二是希望龙川日后人才辈出,代有高官,这是龙川始祖对后人的良好祝愿。

这个村为何叫龙川村呢,那是因为东边这座高山是龙须山,是这村中龙脉,从村中穿过小溪古称川,所以就叫龙川。在水街西边的小山叫鸡冠山,和在东边相对的龙须山一起按风水学上说是天龙地凤,龙凤呈祥。南边就是祠堂对面的这座山叫天马山,是这龙川一村之朝山,北边有条长河,就是我们沿路来看到的大河,叫登源河。当年祖先看中这块风水宝地就是因为东耸龙峰耸,西峙鸡冠,南有天马山奔腾而上,北有登源河蜿蜒而来。

我们走在这石板路上,这三路石板含“天、地、人”三才之义,石条铺中,卵石镶边,状如鱼鳞,错落有致,人行其中,对脚板有按磨保健的作用,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由此可见古代徽州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

大家请往前看,水街两边民居的墙是一折一折的 ,象楼梯一样高低起落,这就是具有徽派建筑的重要特征的马头墙,它是永远的流行色------黑白两色,不知我们游客中有没有集邮的朋友,中国民居邮票中的安徽民居所描绘的就是这种头墙。它主要有四大作用,防火、防风、防盗和肥水不外流。

马头墙分为两种样式,这顶上砌成上方下圆,状如朝天官印,俗称朝天印,反映了徽州人对仕途的向往与追求,是文官的象征。这两头翅起的叫喜鹊尾,形式宝剑,是武将的象征。

在这儿,小桥、流水、人家的乡村田园景象一览无余,村民们称之为“水街”,街道边设有一排木头靠椅,有一个很美的名字叫美人靠。美人靠是供游人来往歇息。美人靠,靠一靠,十年少,大家要是走累了可以坐上去休息一下。

徽州的村民都很相信风水,他们认为水是财富和时间的象征,他们为了不让财富轻易流走,就在水边造一些桥、亭、楼、阁、并种一些树,把财富留住。

中石桥两座牌坊之间的这座1000多年的石梁桥,长10.4米,宽2.3米,厚0.4米,可以说是石梁桥中最厚实的,全县、全徽州范围都没有超过它厚度的桥梁。为什幺呢?主要是加固石坊的基础,石坊离河这幺近,很容易被洪水冲毁基础。这样厚实的石梁,就可以以自身的重力并借助北岸的地基,共同成为石坊基础的后盾。明代做为官道,以便兵卒、轿夫同道而行。它是以十块麻石组成,当时建造中石桥的主人胡念五公,希望子孙路过这里能够以十全十美来要求自已,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金水兽这门口的是金水兽,是牛魔王的座骑,这是明朝百姓家中看家护院用的。

竹林竹子之形,风姿绰约;竹子之骨,高风亮节。竹子,自古都深受人们的喜爱。苏东坡甚至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极高评价。在徽州的竹子像征着竹子未出土而先有节,希望家族里的男丁要有气节,女人要有贞节。也祝愿各位来宾的生活像竹子一样节节高。

泰山石敢当在徽州街巷的十字路口或丁字路口的墙上常见有一块刻有“泰山石敢当”的碑石,它有两个作用;一是道路提示作用,二是保护墙体,防止在转弯处搬运石头、器物时碰撞墙体。三是旧时人家正门正对着桥梁、巷口、大路,立石碑以禁压不祥、避邪、保平安。

另外在屋角处常有一凹进去的长条石块,意思是退一步,所谓“忍一时风平浪静,让三分海阔天空”,表现出建房者宽广的胸襟和“以和为贵”的处世态度。

都宪坊

龙川村有过兴旺发达的历史。据史料记载,仅宋、明、清三朝,坑口有进士11名,明朝坑口中进士7名,其中最著名的是户部尚书胡富,兵部尚书胡宗宪,以都御史巡抚辽东的胡宗明三人。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两座牌坊就是为这三人而立的。

现在我们先来到都宪坊,这座牌坊是为副都御使胡宗明而立。都宪坊最上方是“圣旨”二字,在牌坊等级中属于第三等。

以前建造牌坊必须得到皇帝恩准才可以,根椐不同等级牌坊一般分为三等。一等牌坊是“御赐”,是皇帝同意以后由国库出钱建造;二等牌坊是“恩荣”,是皇帝同意以后由地方财政支持建造,相当于现在只给政策不给钱;三等牌坊是“圣旨”,是家族出了人物,向皇帝申请,皇帝恩准后由自已或家族出钱为其建造。

圣旨下方是“都宪坊”。

“坊”,指牌坊,起楼的称牌楼,是一种门洞式的纪念性建筑物,以标榜功德,宣扬礼教,多用木、砖、石等材料建筑。南方多雨,多用石料。“都宪”是指古代三大宪(抚、藩、臬)之总督、巡抚,省级最高行政长官。又指都察院左都御史,即今中央检察院副检察长。

都宪坊下方写着“正德十一年丙子科副都御使胡宗明”,胡宗明曾经以副都御使的身份巡抚辽东,既行使监察之职,又统领地方事务,为地方的最高长官。

明代监察机构称都察院,即传统的御史台。和现在的中央检察院的性质一样。其主要职责是举劾百官,即行政监察。由于兼有刑事司法的职能,故而位居三法司之列。都察院级别与六部(吏部、兵部、礼部、户部、刑部、工部)相同。

下设监察御史分掌地方监察,每布政司置一道,以其名名之。一般监察御史在巡回监察,称巡按,期间受理诉讼。宣德五年在各外州县地方建立察院分院,专为监察御史、按察司官巡回开庭的法庭。但不得长住。御史每年巡察一至二次。告状的方式,一是向巡察期间察院分院投递书状;一是在御史巡视路过之际投递书状,称邀车驾。

为抗风雨保存永久,多采用一固二透的防范措施, 用抱石鼓或石狮夹持柱子,这里石柱两侧使用的是倒爬狮,这两头狮子前爪朝下,公狮子脚踏彩球,寓意为国泰民安,母狮爪下有只小狮子,寓意为千秋万代。既精致又增加了牌坊的稳定性,使柱子更稳固。梁坊两头用雀替来增加抗压强度,这是“固”。牌坊上部装饰多采用透雕方式,通透泄风,减轻负荷,这些精美的雕刻,使合理结构和美观造型协调统一,这是“透”。

从建筑和文化角度来说,明、清两代都有明显差别。牌坊清朝比较多,而牌楼明朝较多,从建筑角度来说:牌坊是没有楼顶的直柱冲天式,而牌楼是有楼顶四柱三门五楼抬梁式建筑,从文化内涵上说:明代一般是功名牌坊和科举牌坊较多。清代是贞节牌坊较多。立贞节牌坊必须是30岁以前丧夫守寡,50岁以后去世才有资格建贞节牌坊。

奕世尚书坊

(奕世尚书坊南面)

现在我们来到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奕世尚书坊,这座牌坊是为龙川胡氏的胡富、胡宗宪而立的,它建于明嘉靖41年(1562年),比歙县全国重点文物“许国牌坊”早建22年。是龙川村12座牌坊仅存的一座。这座牌坊是四柱三门五楼,南北朝向。通高10米,面宽9米,抬梁式建筑。主体结构由四根柱子、四根定盘枋和七根大小额枋组成。在四根柱子的南北两面,各有抱鼓石护座。是典型的明代徽派石雕风格之精品。

最顶端的人物是天官老爷,寓意为“天官赐福”。

最上方两字是“恩荣”,恩荣在牌坊等级中属于第二等。是皇帝同意以后由地方财政支持建造,相当于现在只给政策不给钱。

在恩荣匾的下面,四只宝瓶托起的花板上,写有楷书“奕世尚书”,字体端庄厚重,行笔秀润潇洒。据考证,这书法出自明代四大家之一的文征明之手。“奕世”语出《国语·周语》“奕世载德,不忝前人”,是一代接一代的意思。相传什幺?当然是传德、传功,要做到光宗耀祖,不辱没前人。他俩做到了这一点,当了封建国家最高政权机构的尚书,是十分荣耀的。

“成化戊戌科进士户部尚书胡富、嘉靖戊戌科进士兵部尚书胡宗宪”这里是指为纪念明代胡富、胡宗宪两尚书的石牌坊,胡富,是成化戊戌(1478年)科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尚书;大明王朝自永乐十九年也就是公元1421年迁都北京后,南京就以陪都面貌出现,但其官僚机构大致和北京相同。胡富就是当时陪都——南京的户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民政部长和财政部长,但所掌管的范围要比北京的户部尚书小得多。胡宗宪是嘉靖戊戌科(1538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部长。两人举进士时间相隔60年,一个甲子,所以都是戊戌科进士。

而皇上有旨,这就是高悬的“恩荣”;地方政府要嘉奖,这就有了牌楼下方各级官吏的联名,以示殊荣。

两边写着“大司徒”和“大司马”。大司徒是古代管土地、户籍、钱粮的高官,这儿指胡富;大司马在古代掌管军政、军赋、军队的高官,这儿是指胡宗宪。

胡富在任官期间,最值得称道的是出任京城大理寺评事及顺天府尹时,他为官清廉,不畏权势,“遇事果敢,执法尤坚。”这是明史上有记载的。由于胡富为官清正,经常得罪权贵,受到他们的排挤打击,胡富因此七次愤然上书,辞官归隐。胡富任职时不畏权贵,与扰乱朝纲、权倾一时的宦官刘瑾一伙顽强抗争,曾被刘瑾勒令提前退休还乡,直到刘瑾被诛杀,皇帝才重新启用他,官复原职后的胡富,不仅不接受教训,反而积多年经验,一再上书陈述弊政,再次自讨没趣。胡富带着“居大位而不能举职,误国也”的一腔悲愤,要求告老还乡,终于回到了家乡绩溪,死于嘉靖元年即公元1522年。胡富活到77岁,也算是高寿了。

胡宗宪一生最大的功绩在于平定倭寇,现在浙江还有为纪念胡宗宪而立的胡公庙和胡公岩。最值得一提的是1562年,时任明朝浙江提督的胡宗宪编纂的《筹海图编》一书中的“沿海山沙图”,标明了中国福建省罗源县、宁德县沿海各岛,其中就有“钓鱼屿”、“黄尾山”和“赤屿”等岛屿。可见早在明代,钓鱼岛就已被作为中国领土列入中国的防区。日本最早“发现”钓鱼岛,是在日本吞并琉球,将琉球国改为“冲绳县”之后的1884年,比中国文献最早记载该岛却迟了500年。钓鱼岛主权属于中国不容质疑,胡宗宪的专著中写的明明白白,白纸黑字,不容争辩。

从胡富、胡宗宪的生平介绍中可以知道,这座牌坊取名曰“奕世尚书坊”,不但时间、官衔和被立坊者吻合,而且还深含入仕为上、世代相传的处世观念,可见立坊者用心良苦。

听完事迹在来看石雕,七根大小额枋上,匠师运用圆雕、透雕、镂空雕等手法,再现出一幅幅精美生动、巧夺天工的立体画面:上额坊描绘的是鲲鹏展翅、中额坊描绘的是仙鹤腾飞、下额坊描绘是双狮滚球。

最精美的要数两边的镂空雕,在同一石料上正反两面雕刻出不同的图案,不同的花瓶和四季花卉,寓意为“四季平安。”看过正面我们再去看反面。

(奕世尚书坊北面)

奕世宫保是指胡富曾享少保衔,胡宗宪曾享太保衔,少保、太保统称“宫保”,故牌坊又称“奕世宫保坊”。

下方是“太子少保胡富、太子少保胡宗宪”,他们是东宫六傅(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之一。少保是太保的副级,属于皇帝的高级顾问,太子太保是辅导太子的老师。徽州有句俗语:“天上三台、地下三公”,三台是指“上台、中台、下台”,本是星象的名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官衔。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从一品官衔。

上额坊描绘了双龙戏珠,云朵镂空雕,布局脱凡,立意深遂,给人以美仑美奂的艺术享受。更绝妙的是,中额坊上的雕刻技艺。在这不大的一根额坊上,匠师以石代纸,用凿代笔,在一龙船上描绘的琴、棋、书、画,世外桃园之生活,太平盛世之欢畅,在这里得以淋漓尽致的描绘。而龙川村恰巧也是一座船形村。下额坊描绘的是双狮滚球。

在这里,我们借郭沫若的诗句作为给它的赞美语吧:“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胜读十年书。”

高级建筑师郑孝燮考察后赞道“罕见,罕见,其雕艺之高,造型之美,是建筑的瑰宝,是许国牌坊所不及”。奕世牌坊也应是当之无愧的国宝。因此它在1986年被评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胡氏宗祠

(影壁前)

龙川村有很多悬念,有些已经被现代科学或徽学研究者破译,得到合理的解释,有的至今还是一个谜。让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吧。

祠堂前这墙叫影壁,南方人称为照壁,古代称为萧墙,因而有祸起萧墙之说。旧时人们认为自己的住宅中,难免有鬼魂出没。如果是自己祖宗的魂魄回家是允许的,但是如果是孤魂野鬼溜进宅子,就要给自己带来灾祸。如果有影壁的话,鬼看到自己的影子,会被吓走。当然,影壁也有其实际的功能,那就是遮挡外人的视线,即使大门敞开,外人也不可能一眼看到宅内。影壁还可以烘托气氛,增加住宅气势,而在徽州又有“门不对尖”的说法,门对着山尖不吉利。

龙川胡氏宗祠的影壁墙呈八字型,它不仅有遮挡视线的作用,最重要的是,一是保住祠堂的灵气,二是衬托出祠堂的雄伟壮观,扩大了宗祠门前的空间,并将门前的龙川河纳入宗祠的整体建筑之中,形成了“一条溪流,一带平桥,青山满目,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

在影壁上,都会采用徽派建筑的装饰手法,以绘画为主,点缀以花鸟、图案显得清雅高贵,一般画面上都有麒麟一些神兽吉祥物等,但胡氏宗祠前的影壁却没有,和武则天的无字碑一样,为龙川的第一个至今也没有答案的悬念。

再看我们脚下鹅卵石墁地,民间称“鱼鳞坦”,过去宗祠、众屋前皆是,它的意思有三个,一是“鱼”谐音“余”,意为“年年有畲”;二是鱼多了,希望宗族发子发孙,三是鲤鱼可以化龙,人立坦上恰似“乘龙”。大家可以在这儿合影或拍照留恋,这儿是拍摄祠堂的最佳场所。

(站在胡氏宗祠的门口看风水)

拍完照我们来到宗祠前,从村中穿过自西向东流的小河叫龙川河,村前自北向南流的大河叫登源河。每逢涨水时,只见登源河山洪高过小河口的水面达一尺多,竟然不倒灌入小河里,村人认为有龙把守住了河口,便称小河为龙川河,村也称为龙川。登源河水涨,但不会倒灌进龙川河,这是龙川第二悬念。其实用现在科学来说,这是力学原理,大河去势缓,小河去势急,小河上下游差一尺多高,由于水力作用,所以不会倒流。现在已不成为一个谜了。

从“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风水观念看,登源河为青龙、龙川河是朱雀,两河相会之处,则形成一个藏龙卧虎之坑。又从《庄子·天运》“在谷满谷,在坑满坑”之义,引伸出坑满必有口出,龙川中的小龙出了龙川河口,进入登源河后,便能遨游天下,干出大事业来。然而,这情形则是不能大张扬的,万一龙川这个名称引起了皇帝的疑心,就会招来灭族之祸,于是,又取了个很俗的土名:坑口。

据县志记载,民国前,人口只有8万1千多人的绩溪县有祠堂340多幢,平均50多户230人就建有一座祠堂,建国后虽一再诉毁,至1982年全县祠堂尚存160多幢,可见在徽州立祠之风是何等盛行,宗祠是一个家族的族徽,徽州人寻根文化底蕴十分厚重,徽州人在与同姓人交谈时常用的一句话就是“都是一个祠堂的”,可见祠堂在寻根之旅中有标志作用。

胡姓在中国汉族大姓中排名第13位,徽州胡姓以绩溪为最。而龙川胡氏宗祠又以“木雕艺术殿堂”和“民族艺术博物馆”着称于世。中外建筑专家称为“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完整之好、装饰之美为天下第一”。在1988年评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规模的胡氏宗词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7),占地面积172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64平方米。它由照壁、泮池、露台、门楼、天井、廊庑、正厅、厢房、寝楼、特祭祠十个部分组成。采用中轴线东西对称布局的建筑手法,建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群体。

在封建社会里,祠堂是一个家族共同祭祀祖先、议决族内大事的场所。有的大家族除了总祠,还有各门各派的分祠、支祠,哪怕某一房已迁居外地,经十数代、或数十代繁衍生息,又建了分祠。但是,每年清明,还派代表前来总祠认祖祭祀。

在封建社会里,无论朝代如何变更,诸侯如何割据,而宗祠及其活动始终不会中断。可以说,凡是有汉人聚族而居的村镇,都有祠堂。同时,祠堂不仅是集神权、皇权、族权、夫权于一体的象征,又是一个家族的兴旺状况、社会地位、经济状态、文化内涵的标志。

(站在胡氏宗祠的露台看木雕)

我们脚下的是露台,有84平方米,高1米,它实际上是整个宗祠台基的一个部分。其地面、阶墀、望柱、拦杆全用花岗石砌成。过去,举行宗族大型活动,站位也是有规定的;台阶上站的是宗族最高层人物,这个台基上站的是宗族中层或对宗族有贡献的人员,一般宗族成员只能站在对面照墙坦上和路上。没有允许,妇女、未成年人男孩和外姓人是不允许进入祠堂范围,更不要说登上这个露台。可见宗族的等级制度实施的严格性。

宗祠的门楼为五凤楼,重檐歇山式建筑,面阔七开间,进深两间。建筑面积145平方米,由28根立柱和33根月梁组成主体结构。前后16架斗拱,将三个层次、五个屋顶屋檐前挑达1米多。前后8大戗角,成凤凰展翅腾飞之势。

请抬头看,中间屋檐下的那根额枋,刻的是“九狮滚球遍地锦”,采用的是传统的装饰性满构图和中浮雕式,圆润流畅的刀法。

接下来的是中间和两边次间的三根枋,一大两小,称普柏枋,雕刻的是胡宗宪血战沙场、建功立业、精忠报国的场面,当时春节快到,倭寇未除,胡宗宪激励将士,和土家族先民们在腊月二十九这一天提前过年,在除夕夜乘倭寇没有防备,发起进攻,取得了胜利。土家族先民为了纪念胡宗宪,让提前过年的作法相沿成俗,成为土家人最隆重的节日,叫赶年。胡氏族人为了纪念胡宗宪,将这段历史雕刻在这额坊上。徽商们无时不在提醒自已,商场如战场,也只有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富甲天下的成功者。这里采用了深、中、浅三种浮雕相结合形式和简练明快的刀法。可惜“文革”初期,人物被削去了面部,成为永久性的历史遗憾。

这种建筑形式,由于建造难度太大,又耗费金钱,宋以后极其少见。但在徽州,人们为了寻求这种建筑的巍峨气势,寻求凤凰丰富的吉祥内涵,不惜工本,建造五凤楼。

徽州五凤楼一般也只有在建造宗祠时,把它作为仪门,既增加祠堂的威仪,又寄寓宗族人才辈出含义。第一套门是棂星门,五开间6石柱。牌坊试木制黑栅栏。平时,只开中间栏栅门和二进的侧门,举行重大的宗族活动时,才大开中间仪门,同时两边侧门和10扇栏栅门全部打开。

(胡氏宗祠的仪门)

仪门上画的门神是大唐帝国的开国功勋秦叔宝、尉迟恭两位大元帅。仪门的门鞍上方置有4根“阀阅橼头”,对外昭示阀阅贵族门第,不容侵犯。“三门二石鼓”的结构,民间称“石鼓门”,是封建社会等级观念的象征。门上的四根圆木民间称“来头”,所以现在说“你这个人来头不小”,就是指你家族背景很硬的意思。

仪门边的一对抱石鼓,建筑学上称“耸肩”,是地位的象征,据传它是非常有灵气的,你摸摸它,它能使你财运十足,官运亨通,想不想试试。

在民间,仪门的门框称门档,两边一对石鼓称“笏对”门当户对“就出自这个典故。

古时的门槛是衡量一个人官职高低的标志,门槛越高,官职越高。文官从右侧进,武官从左侧进,七品以上官员才能开大门,跨门槛而进。中间这门的门槛非常高,象征着这家族的地位也非常高,所以现在还经常有人用这个做比喻:“你们家门槛太高,我高攀不上”。中间这门平时是不开的,只有胡家议大事或祭祖时才大开中门,而且只有胡家辈份高的人才能走中门,那辈份低的只能自觉地走两边边门了。

大家看到两边的石狮吗,这就是龙川第三谜。无论民间还是皇家的石狮,都是一雌一雄,雄狮脚踩球,寓意为国泰民安,雌狮脚下有一小狮,寓意有千秋万代。可胡氏宗祠的石狮脚下既有小狮,又踩球,哪只是雌?哪只是雄?你能分得清吗。这不仅是龙川第三个悬念,在徽学上也是至今无法解释的与众不同。

(站在天井,指向门楼上方)

现在,请诸位随我进入祠堂参观。国家文物局一位分管古建筑的专家说:跑遍全国,幸存下来的宗祠最好的在徽州,而遍布徽州各处宗祠,最好的也只有两处。一处为黄山市徽州区呈坎的“宝纶阁”(罗舒东祠),它的彩绘非常漂亮。另一处是龙川胡氏宗祠,木雕十分精美。新华社社长邵华泽为此书写了“江南第一祠”匾额,悬挂于此,所以祠堂被列为国保的也只有这两处。

现在我们来看龙川的第四谜,五凤楼外面雕刻的是“九狮滚球遍地锦”,而里面同一高度的大额枋上雕刻的是“九龙戏珠满天星”。据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同志讲,故宫的大梁上不敢雕刻人物的画像,因为皇帝常去的地方,梁上是不能雕刻人物的,否则把皇帝踩在脚下有犯上之嫌,只雕龙、凤、等吉祥物。人物的雕刻只有民间才有,龙的雕刻民间一般没有,有的也是变形的葵龙,更别说封建社会以9为最大,而龙川胡氏宗祠的“九龙戏珠满天星”,在封建社会何以会雕刻存在,实在不可思议。所以被列为龙川第四个无法解释的悬念。

楼为“五凤楼”,龙为“九条龙”,明为“龙凤呈祥”,隐喻“九五之尊”,而“九狮滚球遍地锦”

和“九龙戏珠满天星”数字皆为9,含有“九九归一”的含意。

徽州古祠堂等建筑屋脊两头有龙头鱼身的吉祥物,它是龙的第九子,叫鳌鱼,因古代房子多为木料结构,它在传说中有“克火”之意。民间常寓为“独占鳌头、出人头地”之意。鳌鱼嘴上里吐出的曲折金属舌条,实际上是我国古代的避雷针,比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发明早了2000多年。

四周有顶上有朝天吼,也就是神话故事中二郎神的啸天犬,是看家护院的意思,胡家希望它来庇护子孙平安、生生不息之吉意.

第五篇:武夷山龙川大峡谷导游词

福建导游词:武夷山龙川大峡谷导游词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一路辛苦了!热烈欢迎大家来龙川大峡谷旅游观光!今天由我带领大家游览龙川大峡谷,我愿竭诚为大家服务,力求大家玩得舒心,走得顺利,愿龙川大峡谷之行成为大家终身难忘的旅程!

请看游览示意图,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就在进口处,本景区由茂密和原始森林,清澈的山泉潭、百米长的激流飞瀑、集天地之灵气的曲径深谷组成,是保存完好的大自然奇观。最有代表性的景观是千层瀑、观音瀑、红岩飞瀑和思源瀑。该景区海拔480米,相对高度200米,整个游程1600米,时间为90分钟,沿途没有茶水点及wc。我们不从原路返回,进口处与出口处相距200米。

现在我们就开始进入景区,之前,请大家记住以下几条规定:

一、严禁烟火,禁止吸烟;

二、严禁乱扔垃圾,不污染水源;

三、严禁打摘花草树木、捕捉鸟虫鱼等;

四、请大家紧随我身后,不要超前,也不要掉队,因为这是生态之行,野外之旅,为避免受到蛇的惊忧,希望大家合作,谢谢!

这座桥,叫迎宾桥,竹柏临风伴兰韵,红岩飞瀑迎客情,我再次欢迎大家来到龙川大峡谷。

这就是千层瀑,因此处皱折较多,素有“丹崖从从层台”之行,故名千层瀑,你们看,丹崖从中,有一只神龟,正虎虎生威地正视前方,捍卫着龙川大峡谷,是龟寿岩,龟龄鹤寿延年,我祝大家健康长寿。这是潜龙潭,看!神龙正潜伏在水里呢!大家再回头看,这里的景致欣赏意境是“小桥流水人家;龟龄寿延年”,喜欢拍照的朋友,可在这拍几张,这个位置拍摄的景观效果非常好。

横看成岭侧成峰,步移景异,大家看,刚才的龟寿岩现在又变成了惟妙惟肖的神蛙谷了;这一道的景观叫龙行九曲,其得名于表象景观,即溪水沿丹崖之势流动穿行,呈九曲十八弯状,我们看到这涓涓流泉在沿着这火红的丹崖流动穿行,好像一只蛇在此蜿蜒而行,从地貌上看其实是造山运动时期的断裂痕迹。请看这一岩层断裂带,垂直断裂线比人工用尺子画出的还要直,我们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刀,这条断裂线是玉帝禁止小龙子与长岭公主往来的界线,关于小龙子与长岭公主的传说,待会儿我再告诉大家。说到火红的丹崖,即龙川的红岩是与武夷山整个丹霞地貌是一致的,因其地貌的复杂性及受流水常年的侵蚀与切割,近1公里的旅程内百米落差的瀑布有2处,大小瀑布、山洞、隐潭、石洞十余处,风光旖旎,美不胜收,无限风光在前锋。传说先古时期,玉皇大帝派蛇和青蛙共同看护地球这个大庄园。青蛙秉性憨厚,做事认认真真,恪尽职守。而蛇聪明、刁滑、懒惰,终日昏睡。这事最终被玉皇大帝知道了,就命天将斩去了蛇的手脚,而将其安装给了青蛙,所以从那以后蛇开始爬行了,并对青蛙充满仇恨,见到就吃,以解旧恨,还希望吃掉青蛙后能生长出新的手脚来。我们龙川的大门就是由神蛙看守的。

这里也是拍照的好的地点,请大家拍照留念。缓步前行。

现在,大家仔细听,是不是听到一种悦耳的水声,这是泉水的笑声,龙川的歌声,我们到欢乐瀑了,龙川大峡谷的山含情、水含笑,这种笑声会一直伴你的整个游程,祝大家一路上心情愉快!

现在请大家暂停脚步,瞧!欢乐瀑对面的岩壁上长着的那棵植物,就是叶片像蜘蛛网状脉纹的那棵,叫蛛网萼,属虎耳草科,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的稀有物种,记载在第一卷《中国植物红皮书》上。这种植物的珍贵就在于她只有在无一丝污染之害的泉涧才能生存,对周围的环境质量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她的存在,说明我们的龙川是一方清明澄洁的人间净上!请大家共同珍惜!

沿着这条小道往前步,可以去看龙川的龙椅,当年龙王就常常坐在这观赏瀑布,静心休养的。观音瀑,这是我们龙川第二个大瀑布,落差58米,从仙凡桥上仰望观音瀑,中间有大小奇石两块,西侧较大的一块是观世音菩萨面壁静心念佛,身边一块小的是侍奉她的“龙女”,面善财童子则奉观音之命给“行善积德”人家送子去了。

大家知道吗?原始森林对人体健康有33种功效,负氧离子能改善哮喘、根治偏头痛,提高精神病的治疗效果,还能改善胃溃疡,促进肥胖病人的减肥,降低高血压,抵制真菌,根除百日咳,治疗和改善人体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

据地此考察的气象专家测定,我们龙川大峡谷内空气负氧离子的含量达到每立方米8000~10000个,是大中城市的几十倍,因而龙川大峡谷又被专家们誉为天然氧吧,观音瀑是龙川负氧离子最集中的区域之一。

这种人间仙境大家千万不要错过,瀑雨飞飞,几万万个负氧离子被您吸入肺腑,喧嚣的瀑布声、洁净的潭水,置身于茂密的森林,那种奇妙的感觉,足以令您拂去心中纷扰琐碎的低谷,忘却尘世的烦恼!请您青春永驻,返老还童!

现在大家在这自由活动一会儿,充分享受负氧离子带给您的健康与快乐!想拍照留念的朋友抓紧时间,不要错过绝好的拍照机会,wc从那走,好!10分钟后,我们从百坎天梯顺势而下!

这座桥叫象迎桥,站在桥这头,大家看,象鼻、象耳、象眼一应俱全,象身则藏于深山密林中,整个象头似侧耳听这幽涧流泉,叮咚的泉水,层峦碧染、万壑堆青的峡谷让这只大象深深地陶醉了。请看那两个蓄满泉水的岩洞,各有三米多深,那是小龙子为等待长岭公主望穿秋水的龙眼。

ok!我们已顺利地登上百坎天梯,不知您在登攀中是否已享受到奋斗不止的人生乐趣,来!在康寿亭上休息一会儿,现在我们步完整个游程的三分之一,趁大家休息时间,让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龙川大峡谷景区的历史,龙川大峡谷景区由武夷山绿洲企业独资开发、建设的,绿洲企业是我市乃至福建省的龙头企业之一,以生产、加工、销售、出口竹制日用品为主业,有万亩竹山、加工厂、海外办事处及酒店业、旅游业等配套产业。龙川大峡谷景区是绿洲企业回报社会的一份珍贵礼物,是绿洲领导人汗水、心血和智慧的结晶,它于2002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绿洲的宗旨就是想把龙川2741亩林地建设成一个真正让旅游者体验自然,感受人生,享受最高级生态游生活的景点,它的各项基础设施、丰厚的天然神韵与文化底韵在不断完善中,也函待各位的关心与支持!篇二:福州三坊七巷导游词

福州三坊七巷导游词

各位游客:

福州至今还保存相当一部分自唐宋以来就已经形成的坊巷,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

“三坊七巷”的“三坊”,系指衣锦坊、文儒坊和光禄坊。三坊均位于南后街之西侧,隔街与东侧之“七巷”相通.衣锦坊,旧名通潮巷。宋代宣和年间(1119—1125年)陆蕴、陆藻兄弟居于此地,两兄弟才华横送,名重一时。陆蕴官任福州知州,陆藻官任泉州知州,两人回乡时命此坊为“棣锦坊”。南宋淳熙年间

(1174—1189年),王益样任江东提刑,退休后也居于此地,将棣锦改名为衣锦,以示衣锦返乡之意。

文儒坊,旧名山阴巷,初名儒林坊,以宋代祭酒郑穆居于此,改为文儒坊。因为坊里除了郑穆之外,还先后住有九门提督、台湾总兵甘国宝,抗倭名将、七省经略张经,清光绪皇帝老师陈宝琛之父陈承裘,《福建通志》主编陈衍等儒林名士,故称儒林坊名符其实。光禄坊,北宋熙宁元年(1068年)以光禄大夫身份任福州知州的程师孟,常到坊里的法禅寺游览,见池畔有一块大岩石,便登石吟诗,故被称为“光禄吟台”,而此坊也改名为光禄坊。程师孟题吟的“光禄吟台”四个篆字石刻今尚存。

*厦门火烧屿导游词 ·日光岩导游词 ·武夷山龙川大峡谷导游词 ·永定土楼导游词-“三坊七巷”中的七巷均位于南后街之东侧,由北向南分别为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篇三:武夷山导游词[1] 武夷山导游词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谭,请大家叫我谭导。“一溪贯群山,清浅萦九曲。一溪边到岩岫,倒影浸寒绿。”今天我要带大家参加拥有“奇秀甲东南”美名的武夷山风景名胜区。

我们第一个到达的景点就是充满诗情画意的九曲溪。首先我要简单的介绍九曲溪的概况:世间中山水幽奇以武夷山为第一,武夷之魂在九曲溪。这条发源于武夷山脉主峰--黄岗山西南麓的溪流,澄沏清莹,经星村镇由西向东穿过武夷山景区,盈盈一水,折为九曲,因此得名。九曲溪面积为8.5平方公里,全长约9.5公里。山挟水转,水绕山行,每一曲都有不同景致的山水画意。

大家可以乘坐竹筏顺着九曲溪蜿蜒而下,那碧清的溪水会让您把所有的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两岸奇峰峭拔、怪石嶙峋,会使您衍生种种遐想。我简要介绍一下乘坐竹筏的一些注意事项:

一、按六个人乘坐一张竹筏,大家自由结合;

二、上竹筏请不要争先献词后,注意横踩二根毛竹。以免滑落水中;

三、竹筏行进中,要听从筏工指挥,请不要随意从坐椅上站立照相,更不要在竹筏上随意走动。

各位朋友,竹筏驶上浅滩,右边这座山峰名仙岩,请大家注意看,岩上这一块巨石像不像一把芭蕉扇。紧邻仙岩的这三座山峰,中间像不像个球,两边山峰犹如两头雄狮,俗称“双狮戏球”。溪右边这块岩石嘴尖腿细,背上布满藤萝、花丛、俗称“孔雀开屏石”。

大家请看,前面右边这二座山峰,一座是丹炉岩,一座是仙迹岩。前者因颇像传说中的太上老君的炼丹炉而得名;后者山岩上有两个圆石窝,相传是武夷仙人跪拜皇太姥留下的膝窝,故又名“仙膝岩”。溪边的这两个岩洞,一个叫米仓,一个叫盐仓。再往前走,扑入眼帘的这座山峰是天柱峰,俗称“酒坛峰”。

我们第二个到达的景点就是人间奇景“一线天”。它是武夷山最奇的岩洞,左边这个是灵岩洞,中间这个是风洞,右边这个是伏羲洞。一线天是一座山中间裂开的一条缝,就像利斧劈开一样,相去不满一尺,长约100多米,从中漏进天光一线。这就是令人叹为“鬼斧神工之奇”的一线天。一线天长约100米,宽不足90厘米,一线天最窄的地方只有50厘米,一些身材较胖的游客要多家小心,以免卡住。现在请随我从伏羲洞探身进入岩洞内,可见一线天光宛若跨空碧虹。一线天内很潮湿,有的地方还有水,请游客们小心不要滑倒!请大家抬头看,不时可以看见蝙蝠从头顶掠过,随时可能被落下的蝙蝠粪便打中。游客们一般戏称被沾上蝙蝠粪便的人很有“蝠粪(福分)”,称他/她们为有福(蝠)之人。

各位朋友,我们到了第三个景点——天心景区。现在我们看到的这条小溪叫“章堂涧”。章堂涧是武夷山景区北部最长的一长山涧,长约7.5公里。请大家顺我手指的方向看,在雄峙如城的丹霞嶂半壁有几个互相毗连的岩洞,洞中有几幢小木楼就崖构架,或藏于洞内,或濒临崖畔,上下悬梯,左右环栏。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明明是建天悬崖峭壁间的县楼,为什么又叫天车架呢?这是因为当时施工为节省时间,所用的施工材料都是从岩底直接吊上去的。大家看到没有,县架在洞外的那几根杉木,便是当时安装天车——一种起重机械的架子。因而当地人称这一景为“天车架”。继续前行,过慧苑寺前石桥,左折入流香涧。流香涧原名倒水坑,位于天心岩北麓。说来十分奇怪,武夷山风景区的的所有溪泉涧水,均是自西向东,奔向峡口,汇入崇阳溪。唯独这条山涧,自三仰峰北谷发源后,流抛势趋向西北,倒流回山,故名。一路走去,淙淙的流水与飞花相随不舍,一缕缕淡淡的幽香,时时扑鼻而来。明朝诗人徐熥游历此地,不忍离去,遂将涧改名为“流香涧”。涧中有一巷谷,两旁危岩矗立,水流其间,仅容一人往来。夏日处身其间,凉爽无比,因此名为清凉峡。出清凉峡一远,便可看到一座黑乎乎的山峰顶上,耸立着一块向前倾斜的巨石,就像一农夫斜戴着一顶斗笠。相传这块巨石是从远方飞来,故名飞来峰。绕过飞来峰,大家看到这座昂然直上,拔地擎天的山峰叫“玉柱峰”。从玉柱峰前行至九龙窠。九龙窠是一个幽奇深邃的峡谷,九认嶙峋的山峰,犹如九条腾空而起的游龙。从九龙窠前行里许,大家等到看的这座山岩叫天心岩。岩下这座寺庙就是武夷山现存的最大寺院——永乐禅寺。重建后永乐禅寺,南北长170米,东西宽150米,占地面积约26000平方米。永乐禅寺鼎盛于清朝之际,有僧徒百余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后,有关部门以已决定修复永乐禅寺。目前大雄宝殿修建工程正在进行,并在通往禅寺的山径旁,依崖新凿了一座弥勒佛岩雕,高19米,宽13米,佛像岩后的巨形“佛”字,是清康熙皇帝的亲笔字,字高11米,宽9米,计99平方米,取“九九吉利”之意。

切切注意眼睛是不是疲劳了,休息一下,下一站水帘洞。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洞,就是水帘洞。位于丹霞嶂东面的水帘洞,原名唐曜洞天。因此瑞泉岩峰巅有两道飞泉奔泻而下,随风飘洒,犹如灿烂的水帘,故后人便改称为水帘洞。该洞是武夷山景区内最大的洞穴,高宽各一百多米。洞顶斜覆而出,宛如一道飞檐,遮住了半边天。洞门前终年流淌的两面三刀股清泉,从一百多米高的岩顶飞泻而下,微风过处,水珠摇曳分合。随风飘洒,仿佛天女散花,又如悬挂的两幅珠帘。水帘洞内,轩爽敞亮,可容数百人。沿崖这数栋茶室,为原奉祀宋体朝大儒刘子恽、朱熹、刘珙的三贤祠和奉祀孔子、老子、释迦牟尼的三教堂的遗址。水帘泻入池中,不断溅起水花,随即又晃漾出涟漪,煞是好看,犹一条龙在戏水。

请各位看好啦,现在进入我们游览的第五个景区——武夷宫。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个建筑物就是武夷宫。武夷宫又名会仙观、冲佑观、万年宫,是万代帝王祭祀武夷君的地方,也是宋代全国六大名观胜地之一,是武夷山最古老的一座宫殿,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年代悠久的武夷宫,虽历代都曾加以修葺,但经不住数次火焚和兵,后仅遗留下几间空房和断垣残壁。80年代末,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武夷宫主殿已重新修复。修复后的武夷宫,现已辟为朱熹纪念馆。馆内主要展出朱熹及闽学著名人物蔡元定、游九言、刘仑、黄干、真德秀等生平事迹。大门匾额上“朱熹纪念馆”这五个醒目大字,是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方毅同志视察武夷山进留下的墨宝。庭院中的这两棵桂树,相传是朱熹亲手所植,已有八九百年的岁龄。

时间真是如流星般转眼即逝啊!我们的武夷山之旅就快结束了!武夷山的美景真的有很多,比如天游峰啊,龙川大峡谷啊,“洞天绝境”的桃源洞啊,赏心悦目的好汉坡等等。

下载临安神龙川导游词(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临安神龙川导游词(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安徽龙川导游词3篇

    安徽龙川导游词3篇 龙川村位于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城东11公里,由原坑口、浒里、横川3个村合并而成。下面是安徽龙川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安徽龙川导游词篇一:欢迎各位来誉......

    龙川大峡谷的导游词5则范文

    龙川大峡谷的导游词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导游,时常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那么应当如何写导游词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龙川大峡谷的导游......

    安徽省宣城市绩溪龙川导游词[大全]

    安徽省宣城市绩溪龙川景区是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皖南绩溪县龙川村,是胡姓聚族而居拥有千年历史的古村落。龙川旅游风景区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

    安徽绩溪龙川导游词5则范文

    龙川村位于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城东11公里,由原坑口、浒里、横川3个村合并而成。该村是一个“八分山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典型山区村。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安......

    神龙溪导游词(最终定稿)

    神龙溪导游词作为一位杰出的导游,就不得不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讲解词。那么你有了解过导游词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神龙溪导游......

    神仙居导游词

    神仙居景区导游词 【欢迎词】 大家好,欢迎各位朋友来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神仙居景区观光旅游,我叫XXX,是这里的导游,非常高兴能陪同大家一起游览神仙居住的地方,希望大家能玩......

    安徽绩溪龙川景区导游词[5篇范文]

    龙川风景区人文景观与自然相结合,其中最具代表的胡氏宗祠,是江南第一祠,家有“木雕艺木博物馆”和“民族艺术殿堂”之美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尚书坊是明代正宗石雕牌......

    福建武夷山龙川大峡谷导游词5篇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一路辛苦了!热烈欢迎大家来龙川大峡谷旅游观光!今天由我带领大家游览龙川大峡谷,我愿竭诚为大家服务,力求大家玩得舒心,走得顺利,愿龙川大峡谷之行成为大家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