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原理、哲学论文,农民工生存

时间:2019-05-14 13:44: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克思原理、哲学论文,农民工生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克思原理、哲学论文,农民工生存》。

第一篇:马克思原理、哲学论文,农民工生存

珠三角地区民工荒原因探析

作者:陈霞 指导教师:郑黎明

摘要:劳动力价格低,农民工生活差,新生代农民工的出现等原因造成我国出现民工荒,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要杜绝民工荒现象的出现企业与政府就应当要提高农民工劳动力价格和生活水平,并且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制定一些有益于解决民工荒问题的政策。关键词:民工荒;原因;解决方法

据报道,去年 6月以来,珠三角又面临着民工荒问题,一些中小企业状况不容乐观。其实早在2004年,珠三角就已经出现了民工荒问题。“民工荒”造成了一些小型企业停产甚至倒闭,另外一些大型企业的生产也受到了很大影响。我们知道,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曾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民工潮,这为珠三角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相当大的劳动力。而又是什么使珠三角地区从过去的民工潮到现在的民工荒呢?

首先动力价格不断上涨的预期没有兑现。

市场经济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生产诸要素在市场的调节下自由流动,不断寻求自身价值最大化是市场经济根本目的。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一种,具备人工投入和技术投入的双重性。根据国际贸易的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即由于国际的存在,一国密集使用的要素的价格会上升,而与之相对应的以前相对稀缺的要素的价格则会下降。

在改革开放之初,国家的优惠政策和内地大量劳动力的涌入使得珠三角地区的企业迅速发展了起来。但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珠三角地区的民工工资却几乎没有上涨,而物价水平却上涨了几倍,也就是说,民工的名义工资虽然保持不变或者略有上涨,但实际工资却是下降的,他们的实际生活状况并未随着经济的发展得到改善,并且维持日常开销花费更大,生活更加艰难。国家统计局农村司的监测调查报告指出2009年中国外出农民工月平均收入为1417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800至1200元的占31.5%,1200至1600元的占33.9%(摘自http://)基本情况,一家三口长期“暂住”珠三角某一城市。孩子在某小学当“借读生”.3日,灌煤气115元。自已去灌的,省送气费。

5日,买大豆油52元,后老婆怕涨价,又买一桶52元。大致一周买咸菜10元,一月合计40元。(吃咸菜省钱)一月吃猪肉5斤,计55元。一月买菜计600月。

孩子交下月生活费120元。(只吃中餐,20*5=100+20牛奶)

孩子交订报费79元,(孩子费用不计 开学295元+400元借读费的月均帐)房租月330元

以上合计最低支出要1166元。

从1417元里扣除生活费便所剩无几。这里也不得不提到农民工孩子借读问题,对这个现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他们认为既然农民工没有能力在城市为孩子提供教育,那就应该让孩子在农村老家接受教育。在大量农民工涌向城市以后,一部分孩子被留在家中接受教育,这部分孩子被称为“农村留守子女”,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大多数跟随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有的孩子没有监护人在身边独自生活,缺少关爱的他们在教育上大都存在缺陷,对事物的了解也仅仅限于身边这一区域,有的孩子甚至不再接受教育误入歧途。同时由于农村教育落后,造成农村的孩子与城市中的孩子起点的不同,所以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而一部分孩子随着父母来到城市接受更先进的教育,但由于受到户籍限制,学校对他们提出了比城里的孩子高出许多的入学条件,甚至还要多缴纳一部分所谓的“借读费”或者“择校费”。而他们的“农民工子女”身份也让他们被其他同学看不起,让他们自身也感到自卑。这些环境对于孩子都是有害的,那我们究竟该怎样处理农民工孩子上学问题,这就需要社会给他们提供更多的保障。

在保障农民工权利的问题上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有些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甚至有黑心的企业主扣押,殴打,虐待农民工,而这些工人由于法律意识淡薄无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且在工作时间与劳动强度方面,农民工也没有准确的概念意识,一味听从领导安排。据国家统计局2004年所作的典型调查,农民工日工作时间11个小时,每月工作时间超过26天。76%的农民工在节假日加班未享受过加班工资。有些企业甚至通过扣留部分工资做押金,强迫农民工加班。长时间与超负荷的工作对他们的身体造成很大伤害,但是他们在因工生病或受伤后并没有想工作单位提出赔偿,甚至有农民工在生病期间被赶出工作单位,流落街头。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治理局统计,全国每年因工伤致残人员近70万。其中农民工占大多数。农民工从业人数较高的煤炭生产企业,每年因事故死亡6000多人。工伤和职业病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对于社会保障问题,他们也并不关心,有人甚至不知道社会保障是什么。大多数的人并不会以任何形式参加保险,因为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是维持眼前的生活,根本没有余力去顾及未来的生活。在其他人歧视农民工的同时,更有媒体等将农民工“妖魔化”,一提到自杀,跳楼,赌博,抢劫,素质低下等字眼都会用上“农民工打扮”等句子。于是在社会上农民工便成为一个可怜,无助,无知,没有教养,低下,邋遢,低人一等的形象。这些做法在不同程度上侵犯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但是却没有相关部门来维护农民工的权利。

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发布了《关于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报告分析指出,有四个方面的原因造成了民工短缺:即工资待遇长期徘徊,劳工权益缺乏保障,企业用工迅速扩张,经济形势面临变革。第一和第二个原因刚好又说明前面农民工生活条件差的问题,他们在城镇中就业,但与城镇正式工人“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时”、“同工不同权,心里的不满造成他们不愿意在进城务工。

但是我认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利于农业生产的措施。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三农”各项支出合计5625亿元,增加1307亿元,增长30.3%。这些资金全部用于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力度,大力支持农业生产发展,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等。政府的这些帮扶政策使得农民在农村务农的收入增加,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相比在外吃苦受累的生活,旭东农民选择在家务农,不愿再背井离乡,造成农民工大量减少。

第三,新生代农民工更看重生存环境和上升空间。80后已经成为蓝领的主流,90后也开始渐渐步入社会,与其父辈即第一代农民工相比,基本上没有从事过农业生产,对土地的眷恋、依赖程度大大下降,在城市打工若干年后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生活预期很低,反之,对城市的认同,对城市生活的预期很高。尽管他们在城市从事的职业还是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作,但就业结构有所改变,更多的人进入工厂和第三产业,在相对好的环境中工作。尽管挣多的工资仍是他们到城市务工的主要动力之一,但是他们不像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工出来打工仅仅是为了挣钱回家盖房,娶媳妇,交学费。他们在挑选工作时,往往追求人格平等。对那些具有浓厚排外色彩的企业与城市,即使工资较高,待遇较好,不少农民工也会选择跳槽或离开。这是“新生代”农民工的鲜明特色,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同时由于他们的文化程度比父辈高,他们懂得维护自身利益,对于那些有损自身利益的企业他们会怀着一种仇视心理,不愿为其工作。这是80后与90后逆反与自尊心的体现。同时他们自信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也不在将目光仅仅投向珠三角地区,他们有时会选择内地二线甚至三线城市,因为这些城市正在发展,也需要大量劳动力,这样珠江三角区的劳动需求增加,但是劳动力却被其他地区分走一部分,因此出现了劳动力供小于求的状况。

针对以上原因,我们应该积极寻找对策。

一,用工企业应该在有利润的情况下多为农民工考虑,适当增加农民工的收入,使农民工的收入与生活支出增长水平大致相当。同时还要切实为农民工考虑,增加一些基本的福利待遇,使得农民工的生活得到最基本的保障的同时,也能提高生活质量。企业的利润和社会的财富都是广大劳动者共同创造的,劳动者应分享社会的发展成果,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

二,针对农民工因为农村收入增加而不愿再出门打工的问题,企业应当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最大限度的将工厂转化为机械生产,减少对人工劳动力的需要,这样也能减少劳动力的成本,是企业利益增加,因为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在此基础上,企业还可以对工人进行职业培训,使工人掌握更多生产技能,提高工人的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时间。

三,政府部门应当规范劳动力市场,加强劳动执法,保障民工合法权益。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督作用,杜绝不规范的用工行为,切实为农民工的利益着想。教育部门则应当关注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他们是祖国新生的力量,不可忽视。对于诸如克扣农民工工资,虐待农民工,推卸责任的单位,政府应当给予严厉的处分。对那些有重大贡献的农民工,其所在的企业或者政府可以给予相应的奖励,鼓励大家的积极性。

除以上几点,国家还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况即时制定积极的政策法规以保证市场对于劳动力的需求的到保障。

参考书目:

【1】 程新征《中国农民工若干问题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2】 韩长赋《中国农民工的发展与终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 邹子新《中国城市农民工问题》群言出版社2007年版

第二篇:马克思哲学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马克思思想整体结构论略

摘要:本文以“改变世界”统摄马克思的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以“实践思维”作为改变世界的唯一有效思路,从实践思维的必然要求推究出

改变世界必做的课题,根据课题相应把马克思全部思想分为人道主义社会学说、唯物主义历史学说、资本主义经济学说、无产阶级革命学说。

又从思想表述的角度将马克思著述分为理论主导和实践主导两大系统。文章认为,实践思维不仅是理解马克思,而且也是批判和超越马克思唯一正确的思路。

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一、笼盖四十年的总纲领

1845年春,马克思写下了文前引录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最后一条,表明了“改变世界”这个支配了他的思想研究工作的总纲领,此时已然确立。三十八年之后,当他的全部工作划上句号时,恩格斯在他的墓前总结道:“以某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参加赖有他才第一次意识到本身地位和要求,意识到本身解放条件的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这实际上就是他毕生的使命”[1]。显然, 这毕生使命的内容,就是马克思早年所定目标即“改变世界”的具体化。

如果只是看到马克思在二十七岁上一语定平生,而忽视他人生抉择的理性思考依据,那就把马克思神化了:他一个主观动念,居然能够发展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事实上,马克思1843年开始“解决使我苦恼的疑问”[2],通过批判黑格尔的国家学说,并运用经济学解剖市民社会,完成了社会结构分析、现存社会价值批判、人生及未来社会价值确定,以及历史转化必然性的初步认定,改变世界的整体思路於1844年已初具轮廓。这就是马克思于1845年做出人生抉择,1846年便投身社会实践运动[3]的理性心理基础。由此看来,“改变世界”这一轮太阳在马克思心中升起,整整照耀了他四十个春秋的人生行程。

一个主题愈是历久不衰地被奉行,其对奉行者的人生覆盖面便愈益宽广。只要略作审顾便不难发现,“改变世界”这一主题不仅统一了马克思的主要理论思考,同时也是统一其理论与实践的灵魂。

马克思的理论业绩,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举其大要,谓有两大发现,即“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还发现了„„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4]。这两大发现,前者形成历史唯物主义学说,后者构成他的政治经济学。从思想内容看,这两大学说占据了马克思理论的主体部分;从研究时间来看,这两项研究则基本前后相续,纵贯了马克思改变世界四十年工作之始终,其中凝结了他毕生的主要精力,耗费了他四十年中绝大部分光阴。

在马克思的思想中,这两大学说由于具有科学的性质,因而其作用超出了特定目的界限和实践范围,在学术和实践的实用中伸展,马克思也因此得以作为思想家在学术界发挥着世界性和历史性的影响。马克思思想的这种科学普遍性是很容易掩盖其当时的实践目的性的。罗素就在《西方哲学史》中批评说:“把马克思纯粹当一个哲学家来看,它有严重的缺点。他过于尚实际,过分全神贯注在他那个时代的问题上。”[5]这是一位思想史家对马克思的中肯批评,然而却道出了马克思理论的现实性特征。马克思的研究课题不是得自思想史的研究,而是在社会的斗争和思考中孕育出来的。马克思的研究成果,是直接为改变世界的实践主体群服务的。他说《资本论》“能代表的只是这样一个阶级,这个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最后消灭阶级。这个阶级就是无产阶级。”[6]所以当“《资本论》在德国工人阶级广大范围内迅速得

到理解”时,他认为这“是对我的劳动的最好的报酬。”[7]他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同样也是贡献给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这只要回顾

一下该原理的发表过程,就可悟出他的良苦用心。本来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已作了正面、系统、全面的表述,从学术价值上看,是无论如何应设法出版的;但从宣传价值上看,同青年黑格尔派的论争,就不如直接诉诸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者的著作。所以,马克思“情愿让原稿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8],而不惜另外花费精力,将原理放到《共产党宣言》、《关于自由贸易的演说》、《哲学的贫困》、《雇用劳动》等著作和演讲稿中去宣示。这些著作和演说正是直接面向共产主义者和工人群众的;《哲学的贫困》虽然是批判蒲鲁东个人,但由于这个人在法国社会主义运动和工人群众中的特殊地位和影响,批判他实际上也就是向法国共产主义者和工人阶级作宣传,其意义非一般的批判可比。

这些最具科学普遍意义的理论成果,却具有如此明确的现实实践目的,我们由此可以想见马克思思想的其他方面。

如果说,马克思在书房里研究所得的科学发现都是着眼于“改变世界”而不只是“解释世界”,那么,作为他伟大业绩的另一面即社会舞台的活动,那就更是直接从属于“改变世界”的工作了。正是由于社会实践对于“改变世界”是直接而现实的实务,所以它才能那么强烈而大量地吸纳思想家的时间和心智。弗兰茨·梅林告诉我们,“我们事业的所有伟大先驱者们”都对马克思有这样“一致的看法”:“只要实际行动的时机一到,他就定会心甘情愿地搁下笔来,不再写他所知道的事了。”[9]只有真诚地把“改变世界”当作现实任务奉行的思想家,才能这样安排思考与行动的主次。而这种实践第一的倾向,又必然规定着他理论思考的从属性。

“改变世界”这一非常的任务,正要求它的奉行者具备非常的思考深广度和非常的实践意志。所以,当革命潮来时,马克思能慨然投笔,出海导航;而当革命潮退时,他又能及时退回书房,下帷穷经。马克思就是这样一位合思想家和革命家于一身的创世者。作为思想家的革命家,他不同于一般的革命家,其目标不在于夺权坐天下,而是要改变整个人类的生活质量;作为革命家的思想家,又不同于一般的思想家,其目标不是要解决思想史上遗留的问题,从而填补思想史的一个环节,而是要解决现实社会问题,探求改变世界的原则和机理。作为思想家和作为革命家的这种互相规定,导致了马克思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统一。当今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者G·A·柯亨对此也有共识,他说:马克思“理论的目的在于产生与实在符合的思想。实践的目的在于产生与思想符合的实在。因此,理论和实践的共同之处是渴望建立思想和实在的一致。”[10]

从马克思后四十年思考与实践内容来看,“改变世界”足以提挈他这段人生。如果说,在他的前期也有这种思想苗头的话,那还只是朦胧的愿望和没有整体目标的局部摸索。进入后四十年才形成“改变世界”的整体目标,并进入有目标的实质性操作。而今,马克思贡献予这个宏伟纲领的实践活动已经消逝,而其经天纬地之思考却借文字传留给了我们。但我们在解读他的遗文时,如果忽视或撇开他那宏大的实践意向,坐在经院书斋中作纯学理之猜度,或牵就别种目的强作理解,那都不是接近马克思的做法,而是以“经”注“我”,肢解、重构马克思的做法。

二、改变世界的实践思维

马克思的全部思考既是围绕“改变世界”而展开,而不是对思想史上某种问题作纯学理的逻辑推演,那么,这种特定类型的任务就必然要求特定类型的思路来解决。“改变世界”这个任务的实现最终要取决于实践,因此,一切认识与思考都必须围绕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实践而展开。因此,这里的思路,这里的唯一有效思路,只能是实践性的思路,只能是切合实践、服务于实践、解决实践认识问题的思路。迄今为止的思维科学未能提供这种思路的名称,我们且称之为“实践思维”。“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11]

。马克思很早就用这句话明确地表示了他对“离开实践的思维”不感兴趣。这是一个肩负“改变世界”使命的人自然而必然的思维倾向。

实践思维既是马克思思想的整体思路,那也就是我们理解其整体思想的必由之路,是理解马克思整体思想的一把唯一的钥匙。有鉴于此,实践思维之要略不可不首加辨识。

如果把逻辑思维、解释性的理论思维、幻想性的形象思维与实践思维加以排列比较,就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具有“思维内部规律→超越思维引入存在→超越存在引入理想→超越理想引入实现(或实践)”这样一种依次递进的层级性:

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只在概念、判断、推理之间运行,即它只解决思维内部的问题,只解决思维内部的正确性问题。逻辑思维正确性(亦即真理性)的判断根据,只在思维内部先在与后有的思维结果之间;逻辑思维不关心思维之外的客观存在,它不考虑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解释性的理论思维(理论思维除了解释客观存在之外,还有以建立价值原则为目标的)解释性理论活动中虽然也充斥着逻辑思维,但却引入了逻辑思维所不加考虑的因素——客观存在;而且被引入的“客观存在”还成了思维活动的主导因素——思维结果必须符合客观存在。所以理论所追求的真理性与逻辑所追求的真理性并不相同:前者要求用外在于思维的“客观存在”去检验;后者只用思维内部先在或后在的思维结果去检验。由此可见,逻辑思维并不能完成理论思维的任务,理论思维是超越逻辑思维的一种独立思维方式。幻想性的形象思维(形象思维也还有非幻想而模拟现实的)幻想性形象思维也与客观存在事物有着直接间接的密切联系;然而这种思维并不遵守客观存在的规定,它超越了规定理论思维的客观存在,而引入了思维主体的情感意愿:思维的走向由思维者自己的情感意愿牵引。这种思维的结果再不表现为普遍原理而表现为具体的意象;其价值也再不在于“真”,而在于“善”,在思维结果的理想性。这种形象思维的目标当然也不是理论思维所能完成的,因而它也是一种独立的思维方式。

实践思维实践思维是一种最具综合性的思维方式:它在运思过程中,需要运用多种思维方式或它们的成果。但是,实践思维作为一种独立的思维方式,不在于它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式,而在于它超越各种思维方式的范围,引入“在现实环境中实现所追求的目标”的思考内容,即引入“实践”的思考内容。这是前述任何一种思维方式所不能考虑也不必考虑的任务。实践思维直接是在幻想性形象思维基础上的超越,因为实践思维是对理想目标的追求;但实践思维不是象幻想性形象思维那样满足于获得理想的意象,而是要获得理想的现实,因而引入了把理想意象变为现实的“实践”。实践不仅是实践思维一项新添加的内容,而且是规定思维导向的因素。正如符合存在是解释性理论思维的导向、符合理想是幻想性形象思维的导向一样,符合实践要求是实践思维的导向。正由于“实践”在思维中具有导向作用,使得实践思维在应用其它思维方式时附加上了特别的要求:——实践思维在认识实践环境和材料对象时,要用客观存在去校正思维成果,这很象解释性理论思维;但实践思维所认识的内容必须是客观事物中可被实践操控的实体因素,而不是客体被人感受、识别、理解的意象、意念或它们的文字记录,所以实践思维检验认识的真理性不是象理论思维那样仅凭语言引述事实的现象特征,而是必须通过实践动作操控事物实体。这不同于理论思维所要求的认识。

——实践思维在设定实践目标时,尽量满足人的利益、理想要求,这很像幻想性形象思维;但实践思维想象的目标,却必须是可经实践造作而化为现实存在的意象,而不是仅供观照以求心神娱乐、无法实现也不打算实现的意象。这又不同于形象思维。由此可见,实践思维既具有综合性,更具有独立性。我们不能因为实践思维中包含其他思维方式而取消它。将这样一种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与人类实践同样普遍、人类养育自我的思维方式作为一类独立的研究对象列入思维科学,正无可非议。

说明实践思维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立性,还不是本文此节的目标,它不过是进而探讨这种思维方式系统规律的立足点;我们需要实践思维的系统规律去理解马克思思想的整体结构,去据以审订他的思考结论。

即使马克思的研究过程不是采用实践思维,或者偏离了实践思维,我们也必须用实践思维去读解和批判他的著述,因为这是解决他的“改变世界”这一思想课题唯一正确的思维方式。如果马克思偏离了实践思维,那就说明他的思路出了问题,错的是他,而不是我们。正如面对一份数学答卷,人们只能以正确的解题思路去审阅它一样。

面对马克思的思想课题及其研究成果,实践思维的系统规律问题无可徊避;人类也实在早就应该有这方面的系统知识。奇怪的是,人类建立了逻辑学去研究逻辑思维规律;人类也有许多关于形象思维规律的研究专著;可是,我们这里提出实践思维,却不知去哪里引录经典定义;我们需要实践思维系统规律,却不知去哪里参阅专门资料。

好在实践思维是凡人皆有的切身经验。因为人类实践是个体赖以生存的根本手段,也是人类活动区别于动物活动的根本特征;而实践思维不过是筹划现实实践的心理活动而已。因而关于它的性质与内容,即使缺乏权威的研究结论,我们自己的实践经验也可以作为言说和判断的切实根据。

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个人实践活动,有许多是无需多加思考的习俗、习惯或模仿性活动;有许多是片断的不完整的活动(如工厂里的分工劳动);实践思维在这类实践活动中难以体现其固有的全面性与系统性。系统性实践思维存在于整体目标的实现谋划之中,尤其是在新创性目标的实现谋划之中。例如,创建一个工厂,修建一条铁路,制造和发送一艘宇宙飞船,乃至打一场战争,变革国家体制等,每一项具体目标的实现都会有一个系统的实践思维过程。

对于这些大型的实践目标,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和物力,需要组合复杂的实践活动,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人们通常把这种实践系统称为“工程”。实践思维在对工程的运思活动中最具有系统性的特征。

三、工程思想的问题系统

工程思想是一项有效实践的全部思考和研究,其思考和研究的课题是由有效实践的必要性联系在一起的。那么,一项有效实践或工程,有哪些必须解决的问题要求于思考呢?

工程作为人类自觉的实践活动,是有目的、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这种活动得以有序进行,思考必须提供两个直接的依据:一是工程目标,二是实施方案。有目标,知道做什么;有方案,知道如何做;实践活动于是可以进行了。但是,工程目标与实施方案的制订决不是盲目的、任意的,必然各有各的依据。人们制定工程目标虽然也要考虑实现的可能性问题,但确立目标的主体内在动因则是人们自身的利益需要。工程效益是工程目标的价值所在,是工程构想和工程实践的目的,在工程思考程序上应是最先成熟的。工程的施工方案也不会冒然制定。

人们必须在预想中彻底排除失败或无效劳动的顾虑之后,才肯付诸实行的具体考虑和行动。这就要求对整个实践过程所涉及的诸多方面作一番可行性研究。

由此看来,有关工程思考的必要内容就由这几个方面构成:

(一)工程目标;

(二)目标效益;

(三)可行性研究;

(四)施工方案。

这四个方面的问题都解决了,工程才得以确立,才能付诸实施。这是对工程思考的普遍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个“四位一体”的问题系称作——工程思考的范围结构。

工程思考的范围结构虽然是一切工程思考都必须遵循的,但它的内容却并不一定都成为每项具体工程的研究课题。这是因为研究课题的设立是为了解决未知任务的,而人们在不同的实践领域所具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不同,因此,研究的任务也就有多少繁简之别。一般说来,常规工程中研究工作可省略的方面要多一些,而首创性工程的研究任务就全面而繁重。

工程策划中研究课题的省略与增加,并非工程思考范围的缩小或扩展。研究上的省略,只是由于思考所需要的内容已经确知,可以直接进入工程构思与运作。而研究上增设的课题,则不过是共同完成工程思考范围结构的某一方面问题。工程思考范围结构是固定的,而工程研究的课题则是随具体工程而变化的。

那么,人类一般工程思考范围结构,在马克思所选定的工程中,即在改变世界的工程中,必然具体化为一些什么样的研究课题呢?这需要弄清改变世界工程所涉及的领域和这些领域的已知状态才能确定。

马克思所欲改变的“世界”,其实指的是整个人类社会。把整个人类社会的改变作为工程目标,其涉及面则广矣:

第一,由于人类社会是整个人类共同的生活环境,因此对它的改变涉及到全体人类的利益。而且这利益不是以经济数字衡量的利益,而是不好衡量、不好论定优劣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问题。

第二,由于人类社会是人类唯一的生活环境,所以,新社会不能在另一空间重建,而只能在现有社会的基础上“改变”。因此,工程牵涉的客体就有旧的即现存的社会,和新的即未来的社会。后者是工程建设的最终目标,前者是工程实践的前期对象,两者都是工程的客体对象。

第三,工程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甚至发动和组织工程队伍的这个前期阶段都须投入大量的人力。而在旧社会的解体工作时期,只有剧烈的斗争,并不产生任何经济效益。

这三点说明改变世界工程在利益主体、实践客体、实践主体几方面牵涉之广。而从知识基础上看,人间幸福之主义,异说纷呈而未有确论;现存社会与理想社会之考究,思理万千而未有实践真知;改变世界、解放人类的社会运动,徒有空想而迄无成例。马克思的工程研究,几乎全在昏暗的知识地界起步。面对这苍茫昏暗的未知界,“需要探讨的题目丰富多样。”[12]我们只有在工程思考范围结构要求与工程实践所涉领域的未知状态之间往返勾联,才能获得工程思考的具体课题。

按工程思考范围结构的要求,首先应确定工程目标。在这里也就是要确定未来社会的形态。然而,要确定未来社会形态,先须弄清一系列问题: ⒈现存社会为什么不好而须加以改造?这好与不好根据什么标准?这个标准能被全人类接受而贯彻到未来的社会中去吗?这一串问题的焦点是

人生、社会价值问题,它关系到未来社会即工程目标的效益确定。⒉现存社会是如何不好?是通过怎样的机制导致不好的?其最终的根源是什么?改变其根源能够改善人类生活的性质吗?这一串问题的焦点是

社会形态性质问题,它关系到未来社会形态本身即工程目标的确定。由此可见,在改变世界这项工程的研究内容中,工程目标的确定,必然连带着工程效益问题和现存社会的形态与价值批判问题。这当中现存社

会批判是基础性工作,不是工程思考范围结构直接需要的资料。但确定工程目标过程中必然连带解决的工程效益问题,却是范围结构的直接内

容。从研究上来说,现存社会批判、社会效益论定、社会理想目标确定,这些相互牵涉的问题难以绝然分开,我们结合工程思考范围结构的要

求和研究工作的必然联系,可以将这个系列研究的课题综合为:理想社会及其合理性问题。这就把工程思考范围结构所要求的工程目标和工程

效益两项问题,结合成了一个研究课题。

按工程思考范围结构的要求,接下来应考虑的是工程的可行性问题。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其功能或宗旨只有一个,就是澄清顾虑,确定信心。整个工程从实现的前提、条件,到实践的过程和结果,凡有疑虑的地方都必须细加考察研究。因此,可行性研究就其工作内容来说,不是一个研究课题就能解决的。按照构成工程实践的主体与客体两个方面来看,可行性研究可以分为客体被操作的可行性和主体操作活动的可行性两个方面。客体被操作是可行的,人们就可以放心的制订主体的行为计划或施工方案了;施工方案明确以后,才可能产生主体操作可行性的问题

客体被操作的可行性,在常规工程或仿造性工程中是不成问题的,因为工程客体已被成功的操作过了。但在马克思的工程思考中,要有意识地

改变社会的性质而不仅仅是更迭政权人事,这还没有人做过。所以,人类社会被操作以改变其性质的可行性,这是必须研究的一个大题目,而 且是前无古人的新课题。

尽管可行性问题已经缩小到客体被操作的可行性,但由于作为工程实践客体的人类社会,不仅广泛复杂而难于把握,而且它本身是一个不断发

展着的活机体,并不能像一台机器或汽车可以使它停止运转然后进行改造重装;对于社会只能在它的运动中进行改变。这样,客体被操作可行

性问题,就不仅要研究人类社会的动态结构以把握操纵要点,还要研究它的动态发展趋势以便因势利导。动态结构研究和动态趋势研究在研究

思路和考察范围上并不相同,难于结合在一个课题中进行研究。这样,客体被操作可行性在研究课题上还要再分解。

对人类社会的动态结构研究要求对一切社会作结构原理分析,其目的是通过剖析社会结构的历史生成,掌握决定社会变化的根本因素。试想,社会这个人类全部现存的总称,空间上东南西北,四散广延,结构上虚虚实实,方方面面,如此庞大复杂的对象,若不找到它的定性的关键部

位,改造的实践如何下手呢?汽车轮船很大,它的操纵室却是很小的;牛马体大力大,穿上牛鼻子、络住马嘴却能让它们乖乖听话。这是人类

控制庞大对象时通用的方法。然而,决定社会性质命运的这个“穴位”在那里呢?社会的“牛鼻子”在那里呢?这是必须对整个社会的生成结

构作全面透彻的分析才能确定的。只有认准了社会结构的要点,抓住要点实行变革,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事半而功倍。抓住了要点,社会变

革的目标才能集中、明确、具体化,才能把庞大的目标转化为可以计划、可以操作的具体事务。所以,人类社会的动态结构研究课题,可以表

述为:社会结构及变革要点问题。

对社会客体的动态趋势研究,并不需要研究历史,只要研究现实社会今后的发展趋势。因为马克思的社会工程要改变的只是现实社会。这需要

对现实社会状态有切实的考察。如果通过对社会的动态结构研究找到了变革社会的要点,那么对现存社会发展趋势的探讨,考察的目标也就可

以相应集中为:现存社会要点趋势问题。这是必须确定的问题。假如欲加改变的社会目标是不断发展的,那就不可改变;或者欲加改变的社会

目标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就不可能彻底根除,那么改变社会的实践就是徒劳。只有社会目标必然或可能的发展趋向与工程实践 的取向一致,改造社会的工程才是可行的。

如果社会可被操作,而现存社会可能变质甚至必然变质,那么,客体被操作的可行性问题就基本解决了。在此基础上就可以构想工程思考范围

结构的最后一个方面——社会变革的行动方案问题。

至于这个行动方案的可行性问题,亦即主体操作可行性问题,则要视方案涉及的具体内容有无可顾虑的问题,才能决定是否还有需要研究的可

行性课题。

到此为止,我们结合改变世界工程的具体情况,把工程思考范围结构四个方面中的三个半方面——工程效益、工程目标、施工方案、可行性研

究中的客体被操作可行性——落实到研究课题中去了。我们因此共得到四个研究课题。范围结构中剩下的那半个方面——可行性研究的主体运

作可行性,或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作为一个悬臵的问题暂列于后。这就是我们所得到的改变世界工程必须研究的课题系统:

(一)理想社会及其合理性问题;

(二)社会结构及变革要点问题;

(三)现存社会要点趋势问题;

(四)变革社会行动方案问题;

(五)行动方案的可行性问题(?)。

改变世界这项工程研究的课题是否必有或只有这些问题?只要站在工程实践和思考必然要求的立场上,这是可以讨论的。

假如这些问题对这项工程思考是充分而必要的,是任何人面临同样任务都必须思考、不可回避的,那么,我们就获得了理解马克思思想的客观

必然依据。我们不是根据马克思著作的文字材料,而是从工程思考的必然要求出发,从马克思“改变世界”工程的具体任务出发,得出这个工

程思想问题系统的。马克思曾否明确提出过这些问题,这并不重要;我们只看他是否实际解决了这些问题。马克思思想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如何,只能用这个问题系或工程思考的要求去衡量,而不能轻信任何权威的判断,包括马克思本人的科学自信。

四、解决问题的各门学说

当我们用上面探讨出来的工程研究问题系统来征求马克思思想的答案时,很容易发现马克思思想中有四门已被广泛研究的学说,正好分别具有

解决上述问题系中前四个问题的功能。它们是: 理想社会及其合理性问题——人道主义社会学说; 社会结构及变革要点问题——唯物主义历史学说; 现存社会的要点趋势问题——资本主义经济学说; 变革社会的行动方案问题——无产阶级革命学说。

如此排列的这份问题与学说清单,可能会激起成堆的疑问:右列各门学说能够分别解决左列各项问题吗?各门学说正是为解决各自相对的问题

而创立的吗?“人道主义社会学说”这种提法有根据、能成立吗?把人道主义纳入马克思整体思想中来莫非要把马克思人道主义化?五个问题

——四门学说,莫非暗示马克思思想作为工程思想体系还不够完整?如何看待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份的划分?这种“四分整体观”

臵辩证唯物主义于何地?„„?

全面澄清这些疑问不是本文承担得了的任务,愿诸公把上面这份清单权当假说存疑待证。本文下面主要说明笔者所理解的各门学说的核心结论,以显示它们解决各自相对课题的功能。至于这些核心结论如何展开为各门学说,或各门学说通过怎样的论证过程而达到各自的核心结论,以

及各种理解上的疑问,则待另文详明。

(一)人道主义社会学说

人道主义社会学说是马克思工程思想的工程目标和工程效益理论。人道主义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在第一次以文字宣示他主张共产主义

社会时,就说他所主张的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13]共产主义是理

想社会的制度名称,人道主义则是其价值所在。社会制度是工程实践的目标,社会价值就是目标的效益。

关于共产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联,这里引证1844年手稿里的话是否足资立论?笔者不能认同流行至今的“青年马克思”概念,把1844年手稿视

为不成熟的青年马克思著作,把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当作马克思成熟的标志。即使按照这种区分标准来看,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实际研究过程

也始于1843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而非突发于1845——1846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14]。如果保留工程思想体系的假说,那么,进入

工程整体思维的马克思,就是成熟的马克思。从这个角度看,1844年手稿在马克思整体思想中的地位更无可怀疑。

人道主义社会学说由马克思的人本观、人道观、社会观构成。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就是他异于动物的各种能力。这各种能力(即人)的现实存在方式、也就是人实现为人的唯一方式就是活动。人对于

这种现实存在方式(即活动)的普遍愿望,就是进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这是人的“类特性”。这些看法构成马克思的人本观。

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类特性被压抑,他作为人的能力被出卖,由别人控制强制运用,在这种不平等中人所丧失的是他作人的根本——人的能

力、人的类特性,人失去了作为人的基本权利。这是极不人道的。把人从这种普遍的不人道境地解放出来,满足他们的类特性,使他们自由地

有意识地实现和发展自己作为人的本质的能力,亦即使人成为人。这就是马克思的人道观。

这种符合人类本性的生活,这种人道生活必须要有一定的社会制度加以保障才能实现。马克思根据自己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考察,认为造成

人的非人道状态与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制度密切相关,因此倡导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以保障其人道原则的实现。这就是马克思的社会观。

马克思的社会观以人道观为依据,人道观以其人本观为根据。人本观——人道观——社会观,这构成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社会学说基本框架。

人道主义作为马克思总体思想中的价值理论,它的功能既不在于用以解释历史、社会,又不能作为变革社会的手段。马克思生前一再批判那些以人道、人性、道德改良为手段的社会变革主张。在马克思看来,变革社会只能通过改变经济基础才能有效地实现目标;主张思想革命、道德改良的社会革命家都不过是空想家。有些空想家也有现实实践热情而不象艺术家那样耽于幻想;但是他们的实践却只开花不结果。那个徒有实践热情却无科学实践思维的唐·吉轲德,因此被马克思当作这类人物的代表而反复嘲笑;马克思斗争对象中的很大一部分,就是革命队伍中的唐·吉轲德。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是他为共产主义设定的价值,是工程目标的效益所在,是工程的目的。因而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理由。社会主义意识

形态长期拒绝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理论,造成了十分荒谬结果: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人们长期丢失了共产主义的理由!当然,建设共产主义总得

有理由;不过,后人为共产主义设定的理由就不是马克思所设定的理由了。

我们听见一种说法,说共产主义是科学,是历史的必然归宿,所以要为共产主义奋斗。必然性是不能代替合理性以解释实践动机的。因为我们 并不能欢迎一切必然的东西:我们并不因为人必然要死就为死而奋斗。人们对目标的态度,不在乎它是必然还是偶然,只考虑它对我们有益还

是有害。共产主义到来的必然性,只说明建设共产主义是可行的,并不显示它的优越而值得追求;值得追求的优越性是由它提供的社会效益决

定的。

我们曾听到一种颇动人心的说法,说是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物资丰富,人们可以“按需分配”。这倒是说的社会效益。不过共产主义的这种社会

效益马克思并不曾着重强调,也没有论证共产主义满足这种分配原则的必然条件。我疑心这是后人许诺给穷汉和懒汉的一块奶油面包。因为对

物质的拥有和贪欲,这恰是马克思一贯鄙视的人生态度。冲着“按需分配”而为共产主义奋斗,这比资产阶级的个人奋斗高尚不到哪里去。把无产阶级利益作为建设共产主义的理由,那不是最高的理由。马克思主张解放无产阶级,那是“因为工人的解放包含全人类的解放”[15]。

意在解放全人类的工程目标即共产主义,其效益理论是应该撇开阶级性而以人的“类特性”立论的。普天之下人共其乐,这才是足以号召天下 的理论。

无产阶级专政是马克思为实现人道社会理想而设定的过渡性目标,不是终极目标。资本主义社会则是马克思人道主义社会工程的改造对象,处

在实现人道主义道路的起点上。因此,社会主义同马克思人道主义的统一性和接近性,资本主义同它的对立性和疏远性,这在马克思看来都是

显然的道理。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对马克思人道主义理论冷淡,而资本主义世界却对之充满热情,这可能出于同一种认识原因:以为马克思人

道主义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是同一或可以混同于一的。这是一种遍及世界的误解!笔者愿另文加以澄清。

(二)唯物主义历史学说

关于唯物主义历史学说的研究动机、过程和内容,笔者已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生成三部曲》一文中粗陈拙见[16]。这门学说能否解决工程问题

系统中的“社会结构及变革要点问题”呢?这里只须从马克思对这门学说的经典性说明文字中摘引几句话便可明了。他说:“人们在自己生活 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 的总和够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

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的发生变革。”[17]这些话正是

在揭示社会生成结构的同时,又揭示社会结构的根基,也就是社会变革的要点,或者也无妨谓之社会的“牛鼻子”。

唯物主义历史学说的内容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社会结构理论,二是历史发展机制理论,三是历史分期理论。

社会的结构原本可以作各种不同的分析与建构。如从施政角度看,可以把行政社区、部门或群体组织作为构成单位,把整个社会视为由行政首

脑统帅的社群层级组织。再如从信息传播角度看,可以把各类传播渠道和传媒中心作为构成单位,把整个社会视为由这些渠道和中心组成的网

络组织。还可作多种不同的划分。但是这些类别的社会结构都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操作要领,以改变社会的性质。马克思分析社会结构,却是

为着要改变社会的性质。这种特定的实践目的,只有从社会发生学的角度,分析特定性质的社会结构的生成,得出社会的生成性结构,或者说

社会发生学结构,才能满足目的的要求。唯物主义历史学说所揭示的社会结构,正是那种生成性社会结构:人们吃喝住穿需要物质→获得生活

资料必进行生产→进行生产必然结合成一定的生产关系→特定生产关系产生特定国家→特定国家产生特定意识形态。在这样一种生成性社会结

构中,便极容易看出决定整个社会特定性质的初始因素——生产关系。显示决定社会性质的根本因素,这正是唯物主义历史学说的目的所在,抓住了这个根本因素,改变社会性质的工作就有了切实集中的目标,就可把理想愿望落实为实行方案。

唯物主义历史学说中的历史观,是建立在其社会观基础上的。历史衍变的机制,是整个社会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而变更;人类历史阶段的划分,也是由经济基础亦即生产关系的不同形式来决定的。唯物史正是社会结构性质的生成衍化史。这个学说中历史规律的叙述原本不是目的,唯

物主义历史学说建立之前和之后,马克思都没有系统地研究过历史。我们从工程问题系统的要求来看,有了上述社会观,已能回答“社会结构及变革要点”这个问题了。那唯物社会观为什么还要发展为唯物历史 观呢?历史的叙述有两大功能:第一是以史实来证明社会结构的科学性,用人类的历史实践来证明社会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而变更。这样做也

是不同于哲学认识的实践认识方式的特别要求。我们在前面说过,实践认识要求认识结果必经实践检验。可是社会变革规律这种认识结论,不

可能通过现实实践来验证,只好用已有的整个人类历史实践来验证。第二,历史叙述同时还具有另一种功能,就是揭示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说

明一种特定社会形态只是暂时的历史现象,变革是必不可免的,从而在这种一般意义上昭示,对现存社会的变革是势在必行的。唯物主义历史

学说中生产力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引入,正是适应这种论证要求的结果。

历史叙述的这两种功能的第一种,实际是为社会观功能服务的,即是证实社会结构及变革要点问题的,也就是解决社会变革的“可操作性”问

题。历史叙述的第二种功能或目的,则超出了可操作性问题,进入了变革可能性问题。让唯物主义历史学说兼具这两种功能,马克思似乎想通

过它,指着现存社会告诉人们说:这头牛是一定会向前走的,喏,牛鼻子就在这儿„„。

正由于从动机到理论功能所贯注的这种实践性,所以马克思当年竭力要将该学说宣传到社会主义者和工人群众中去。星移斗转,这一具有强烈

实践性的学说,今天早已作为科学,作为历史研究的指南,作为一种解释模式,悠然踱进了学者们的书斋,在历史的思考中载沉载浮。唯物主

义历史学说诚然能够解释历史,但马克思著述当年是极不满于只是解释的。他说费尔巴哈“和其他的理论家一样,只是希望达到对现存事实的

正确理解,然而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任务却在于推翻这种现存的东西。”[18]“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拂去薄薄的历史尘

埃,唯物主义历史学说的实践锋芒显然可辨,它当年可是象作战地图一样,高挂在无产阶级革命大军帅府会议厅里的。

(三)资本主义经济学说

资本主义经济学说是解决“现存社会要点趋势问题”的吗?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告诉我们:“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

会的经济运动规律”[19]那是一种怎样的规律呢?马克思在该书“第二版跋”中引述了一段他自己认为很“恰当”的评论说,马克思“这种研 究的科学价值在于阐明了支配着一定社会机体的产生、生存、发展和死亡以及为另一更高的机体所代替的特殊规律。”[20]这可说明,马克思 的经济学说从目的到内容,都在于阐明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并为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的命运。;

在唯物主义历史学说中,马克思虽然从历史发展规律上昭示了特定社会形态的历史暂时性,但这只是一般的历史趋势,还不足以说明当代资本

主义社会发展的具体必然性,所以必须对当代社会发展趋势作具体研究。唯物主义历史学说既已揭示社会根源于经济关系,马克思就把考察资

本主义社会命运的聚光灯,对准了该社会经济关系的主角——资本。因为作为私有财产的资本的命运,维系着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命运。

在这项研究中,马克思把黑格尔用以分析精神与现实之关系以及现实之发展的辩证法,移植过来分析劳动与资本之关系和资本之发展问题(所

谓辩证唯物主义正是马克思资本主义经济学说的方法论,并非一门独立的学说)。资本作为积累的劳动,通过剥削活劳动而发展自己。但资本

实现自己的发展却又须依赖劳动者的购买力所形成的广大消费市场。每个资本家加重剥削自己的工人,却希望并依赖别的工人多买自己的产品

。资本就在与劳动对立又依存这种自身矛盾中奔向其极限——生产过剩危机。“在这种危机中,资本的这种矛盾暴风雨般的突然爆发出来,日

益严重的威胁到作为社会基础和生产基础的资本本身。”[21]这就是现存社会要点亦即根基的必然趋势。

上面是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前期思路。在继续研究过程中,他的辨证思路遇到了困难。今天我们看到的由恩格斯整理出版的《资本论》

二、三卷,对资本命运的限制,不是来自他与劳动的对立和依存关系,而是来自资本本身的社会盲目性,以及资本自身发展导致的其有机构成提高。

资本的社会盲目性造成生产资料生产和生活资料生产两大部类间的失衡,从而导致社会流通障碍而使社会生产停滞。这是第二卷的主题。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增加了成本,导致社会“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资本失去运转的动力,其保值增值的前途可忧。这是第三卷前三篇的主题。

至于第三卷后面的内容则是一个“补论”,说明其他类别资本由于依存于剩余价值的生产而与工业资本的命运相连。《资本论》

二、三卷由于脱离了资本与劳动对立矛盾的辩证关系,所以虽然揭示了资本的危机,但无法达到辩证法规定的“否定之否定”即资本被扬弃的必然结论。但这是后来的事。当初,马克思看到资本与劳动落入辩证法规定的对立矛盾关系之中,资本否定了劳动,是无法逃脱被再否定的命运的。[22]这正是工程问题系

统中“现存社会要点趋势问题”的答案。

(四)无产阶级革命学说

马克思的无产阶级革命学说与“变革社会的行动方案问题”的对应性十分明了,这无需多说。

人道主义社会学说,以其确定的价值系统观念批判了现存社会制度,并“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23]即理想社会形式,从而确定了变革

社会的必要性和目标;唯物主义历史学说指示了变革社会的要领;资本主义经济学说则证明现存社会的根基日趋穷途,不变革是不行的。于是,社会变革的理由和根据都齐备了。

根据辩证法的理解,资本是劳动的积累所至,是对劳动的否定。它在与劳动的对立依存关系所构成的自我矛盾中,走向自我否定,即对否定的否定。通过否定之否定,资本要复归于劳动才能获得新的存在与发展。但是,资本如何摆脱私人贪欲的羁绊,弃暗投明,站到社会需要的立场上来,回到它的创造主——劳动者的怀抱中来呢?马克思将这个过渡环节诉诸人力完成。于是,以无产阶级专政为过渡目标的无产阶级革命,作为实现手段纳入了他的改变世界的工程思想系统。他为唤醒无产阶级所作的论述,他投身社会革命实践所制定各种文件,为无产阶级革命学说奠定了基础。

(五)“无产阶级革命”作为变革社会性质的行动方案,它本身是不是可行的?马克思似乎从一开始就没有想到这里面还有可行性问题。至于马克思的工程系统思考中该不该有“行动方案可行性”问题,以及无产阶级革命是否可行的问题,虽然这都已成为历史,但在笔者看来,其中并非没有讨论的余地。但这已不是本文的任务了。

从上面的说明中可以看到,马克思的四门学说具有回答工程思考系统问题的功能。我承认,马克思进入系统工作时并没有明确的工程思考结构意识,他的进入方式受其所处社会环境和思想环境因素所驱使。但实践思维的必然性潜在地规定着他的思考,规定着他的思考去完成工程思想结构的要求。我们只有从工程论证功能出发,才能掌握他各门学说的灵魂和思路,才能理解贯通他的各门学说,才能评判他各门学说的结论和

价值。完成工程思想结构的要求,这决不是他的思想的潜在功能,而是明显的直接功能。我们还没有见到有别种动机和结构,能如此全面的解释马克思整体思想的发生与联系。

这是一个以共产主义社会为实践目标的完整的工程思想体系,“科学社会主义”可以作为这个工程思想体系总体的主题名称。

罗素在介绍马克思的思想时曾经抱怨,说“他很难归类”[24]。这话确实不错。马克思作为思想家却不从思想史的发展中去选定自己的课题,这先就让思想史家迷失了考察的线索。进而马克思的思想体系又不按思想家们惯用的各种序列结构来安排,谁料到他的思考会从哲学思想的天

宫下凡到工程实践的工地上,去接受工程实践思考的必然逻辑呢?小打小敲的工程,自古以来不曾劳动思想家的大驾,又谁想到要实现上帝的

目标,把整个人世变为工地呢?他这一番经天纬地的思考,给思想王国送去一座飞来峰,给人间工程师们树立了一个永难超越的界限!

五、思想学说的表述系统

当我们用上面所叙的整体思想框架征诸马克思的原著时,无论是在篇目内容的系统化上,还是在时间的分段上,迷惑依然大量存在。然而,这

里的迷惑不是思想结构方面造成的,而是表述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因此,只有进而分析马克思的表述系统,才能将我们的理解贯通。

思想理论的思考、研究与对它的表述,也许在有些思想家那里是统一的,但在马克思这里却被区别对待。他强调“叙述的方法必须与研究的方法不同。”[25]如果说在理论本身范围内需要这样,那么,当理论来到实践领域,叙述者就更会身不由己了。

马克思的超常伟大之处,不仅在于他独自完成了改变世界这么一项伟大工程的系统思考,而且更在于他在有限的时间内成功地把自己的设想推向了现实世界。这是两种不同的事业,而且后一种事业更为不易。理论制作只是在思考中完成,而思想的现实化却要到现实中去征服和占领。

即使是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者的意识,也并不是一块等待播种的空地,而是荆棘草莱丛生的待垦之域。所以书房和社会舞台是马克思一生两个基本的工作场境。在不同的场境中工作,思维所接受的主导因素是不同的。在书房里搞理论研究,思维只接受理论制作目标的主导,著述追求的是逻辑的连贯性和理论的系统性。在社会舞台。他要面对各种思想和现实问题。在这里,其任务不是制作理论,而是宣传理论或运用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具体对象和具体事务成为理论引入和应用的取舍尺度。

由此可知,在马克思的著述中,存在着两个部分重迭的理论表述系统。我们可以分别称之为理论主导系统和实践主导系统。

理论主导系统的主干著作,由前期的三部手稿《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后期的《资本论》

构成。这四部著作之间以结论和课题相衔接,构成一个连贯的系统。《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直承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的批判结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26],而“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27]马克思于是就从分析国家与社会之关系的流行观念即黑格尔法哲学入手,将国家决定市民社会的观念颠倒过来,论定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根据异化论原理[28],市民社会产生了支配和制约自己的国家,这必是社会内部有问题。于是1844年巴黎的经济学研究解剖了市民社会的内部

结构,揭示了这样一种现实关系:工人的劳动产生出资本这样一种支配劳动的敌对力量。

以上两部著作是人道主义社会学说和唯物主义历史学说的共同胎场,而且《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第二手稿”和“第三手稿”还是资

本主义经济学说的胚胎。

《德意志意识形态》正是在上两部著作研究的基础上,专从社会发生学的角度总结发展出唯物主义历史学说。当然,马克思的这个发

现与黑格尔思想笼罩下的整个德国思想界的见解是对立的。将自己的思想发现放到这种对立环境中加以叙述,这是理论主导下杂入的实践动机。《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基础决定性原理作一般叙述,《资本论》则是对决定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资本——的命运作专门的探讨。《资本论》的课题、论旨和方法,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已经形成,只不过是在远离实证材料的思辩中作了初步的思考。这种思辩的结论,实际上奠定了作者1846年投身革命实践的坚定信心。1848年面对整个旧世界气概豪迈的《共产党宣言》,其的信心来源正在于此。《资本论》是

这个思辩结构深入现实社会,与大量实证材料相结合的产物。

由此见出,这四部著作的理论联系和连续性。理论主导系统中的其他著作,如《论犹太人问题》、《政治经济学批判》等,只是这四部著作中

个别理论方面的准备性研究。

马克思著述中的实践主导系统,是他投身革命实践适应实践需要的产物。马克思在大体完成了改变世界工程的系统思考之后,还没有来得及向

世界公布,就带着满腹经纶匆匆踏上现实化的征途。思想一投身时代的急流,就使得它在借文字显露自己时,染上了满纸的社会风云。工程思

想在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的情境化即兴之作中,化身为一篇理论大散文——形散,然而神并不散。

马克思几十年间的革命实践斗争,所历情境万千。然而其中亦可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为思想斗争,其主要情境对象为无产阶级队伍内部、社会

主义思潮各派别、或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封建主义及小资产阶级等类人物的思想观点、主张;另一类为阶级斗争和社会政治斗争,其内容、对

象为内部组织事务和外部阶级斗争与社会政治斗争事件。在前一类斗争中产生了大批正面宣传和反面批判著作,其实质都是要用工程系统思想 或者说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去占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意识领域。这一类著作对于理论的功能,主要在于宣传作用,而不在于建设作用。相对于

马克思已完成的思考来说,这类著作的建设性理论内容不多。

第二类斗争是纯粹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是直接与改变世界工程目标相联系的实践行为。在这类斗争中产生的著述内容,包含着无产阶级队伍 的组织原则,无产阶级革命纲领、阶段性目标、斗争方向、策略原则。这些,正是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的内容。这个系列著作的首要篇目,当推

《共产党宣言》。1848年的这篇《宣言》,是马克思改变世界工程的开工文告,是无产阶级对整个旧世界的公开战书,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总纲

领。它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由、最终目的、阶段目标、对现实各派政治力量的态度以及斗争的基本手段,宣示得理直气壮而斩钉截铁。由于实

践因素的主导,这个系列的具体著作之间结成一种散文性联系,因而,它们都成为无产阶级革命学说有待系统化的丰富材料。

对马克思著述系统的这种分类,包括前面对整体理论结构的厘分,都是以它们的功能区别为依据的。由于这些功能之间具有互补关系,并不互

相排斥,所以被我们析分开来的内容,在实际著述中有可能结合在一起,这种情况会给原著的阐释和分类工作造成麻烦和困难。但这种麻烦和

困难已属于操作问题或技术问题,而不是认识上对内容的分类原则问题了。

今天,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早已成为历史,而作为这一历史运动之灵魂的思想,却仍在世界各地百家争传。然而马克思思想在今天的传播,却绝非其当年的功能在行世。以解构或重构马克思自任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学者,不过是从马克思的遗物中撕块布片作旗臶。笔者坚信,只有从

工程思想的角度,才能理清马克思思想的内在联系。只有明确工程实践思维规律,才能获得批判马克思思想的客观依据。只有从社会实践思路

上超越马克思,才可能象马克思那样去影响时代的社会实践。钻进文本世界建立一个小圈子窃窃私语,必然被社会历史所抛弃。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75,574页。

[2]、[8]、[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84,82~83页。[3] 马、恩1846年2月在布鲁塞尔组建“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可视为改变世界工作的第一个组织行动。

[5]、[24] 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343,336页。

[6]、[7]、[19]、[20]、[25]《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8,15,11,23,23页。

[9] 梅林《马克思传》,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5页。

[10] G·A·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358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页。马克思还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过“对世界的„„实践—

精神的掌握”。这都表明他对实践思维具有一定的自觉性。

[12]、[13]、[15]《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77,58,84页。

[14]、[16]参阅拙文《马克思唯物史观生成三部曲》,《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2,4期。

[18]《德意志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37页。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94页。

[22] 参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63页。[2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16页。[26]、[2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1页。

[28] 参阅拙文《马克思唯物史观生成三部曲》中“

三、费尔巴哈之路”。

第三篇:马克思哲学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思想是怎么产生的?

哲学创始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19世纪40年代两个人的思想创立。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发展。最大的受益是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没得到利益,贫富差距加大。工人运动经常爆发,这种运动需要理论的指导,马克思恩科斯思想的产生适应了社会历史条件的变革,更需要批判改革前人的思想等。

1、直接的理论来源:马克思大学一年级学法律,后学哲学,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哲学(唯心主义)带着唯心主义的思想走向社会。显示莱茵报编辑记者,后为编辑,关注社会生活,到各地参加大辩论。一场辩论围绕莱茵河的贫苦农民到莱茵河旁的树林里捡树枝,捡枯枝就是盗窃林木为论题,要修改法律。物质利益决定法律(马克思悟解到)。而黑格尔哲学是法律决定物质。这个哲学有问题,看到了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哲学有了批判,马克思就受到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马克思进而对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也有错误。缺少辩证,是旧唯物主义,马克思就进一步批判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克服了前人哲学的局限性,从而创立了不同于前人自己的哲学。

2、马恩哲学:一阶段形成和问世,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改造,一表现在提纲上,二表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1847年《哲学贫困》,1848年《共产党宣言》。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思想演变和发展?

东方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对马恩哲学思想有不同的思想。

历史条件和国情不同形成不同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不是东方独有的,在西方也同样有马克思主义。

第四篇:马克思哲学总结

马克思哲学总结

1.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实践性。2.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3.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4.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形式或状态。

5.唯物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是以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后者是以唯心主义为基础的。

6.认识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

7.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是:不懂得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懂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8.与剩余价值理论一起并称为马克思一生两大贡献的是:唯物史观。9.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是:加速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10.人的本质是随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1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得到正真的传播是在:十月革命。

12.中国共产党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共七大。13.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是:国营经济。

14.毛泽东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总政策的著作是:《晋绥干部会以上的讲话》。

15.从1927年11月到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之前,中国共产党在政权问题上的基本主张是建立:工农民主政权。

16.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17.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是:新三民主义。

18.国民党统治区第二条战线斗争的先锋和主体是:学生运动。

19.标志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反动政权覆灭的历史事件是:解放南京。

20.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的过渡时期是指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我国发展科学、艺术的基本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22.从1978年到1982年时邓小平理论的:初步形成时期。2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

24.三个有利于标准有明确的针对性,它是针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姓资姓社问题。25.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其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6.我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是:梯次推进。

27.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应该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28.国家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给予物质保证的社会安全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29.政治体制是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实施形式。30.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31.中国共产当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32.按照三个世界的理论,中国属于:第三世界。

33.系统阐述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纲领性文件是: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34.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基础上。35.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是: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36.意识能动作用最重要的表现是: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37.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是指: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38.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39.否定制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40.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4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42.列宁说“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和“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43.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突出的表现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44.人民群众的主体是: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在内的劳动群众。

45.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根据: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46.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从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说明: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具有多样性。47.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应依据他:对社会的贡献。

48.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是在: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20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辛亥革命。

50.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对新民主主义五种经济成分作了具体分析。

第五篇:马克思原理讨论题

1.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中,作为当代大学生你应该怎么做?

答:作为一个学生,一个没有收入和足够能力独当一面的人,本职工作始终是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不断完善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不断提升能力丰满羽翼,学会体验和学习快乐的生活本就是这个阶段的任务之一。学会明白有些事情应该交给前辈做,学会理解自己此时的自私为的是有朝一日能够兼爱天下。但是能力不足不代表不作为,我们有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关切,我们转发信息,发表见解,我们批判黑暗,挥斥方遒,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少出门,不出门。

2.如果当年“千年伟人”的投票选举活动你能参加,你会投给马克思吗?为什么?

答:会,因为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主义极大的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仍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

3.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为什么?

答: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也被人称为人的解放学,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简称,覆盖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全部观点和全部学说,没有过时,因为马克思注意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科学的分析,是思想的结晶,他已经过了实践的检验,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还是在改革中前进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都证明了马克思的预言正确。

4.在你看来,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最大区别是什么?你更喜欢哪种哲学?为什么?

答:最大区别是西方哲学以个人为核心,以理性和斗争为主要表现,中国哲学则强调天人合一的圆满,以集体,社会和家庭为核心强调整体和共荣和谐。我更喜欢中国哲学因为中国哲学从一开始就强调人的修为,更多的是从人的内在开始修行。因此中国哲学对世界的认识也是从人开始,是从人的修为角度理解对世界的探索。

5.谈谈你对芝诺提出“飞矢不动”阿基里斯追不上龟的看法。

答:说明时间和空间都不是无限可分的,具有一个最小单位,飞矢不动则是相对性不仅仅是运动,也不仅仅是两物,相对性不局限于参照物。

6.人类意识与人工智能的区别是什么?是否会出现有一天人工智能强大到取代人类智能?为什么?

答:人工智能是相对于人的智能而言的。正式由于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物质运动形式,所以根据控制论理论,运用功能模拟方法,制造电脑模拟人脑的部分功能,把人的部分只能活动机械化。不会出现有一天人工智能取代人工,人工智能本质是对人的思维信息过程的模拟,是人的智能的物化,尽管人工智能可以模拟人脑的某些活动,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人脑的功能,但不可能代替人的意识。

7.结合你的学习生活,列举有一个案例,谈谈你对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看法。

答:这就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社会运动的本质,现象和本质的对立统一是事物的客观辩证法,透过现象看本质时认识的主观辩证法。认识是由现象到本质的深化过程,一方面,事物的本质存在于现象,离开事物的现象就无法认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的统一提供了科学认识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现象又不等于本质,把握了事物的现象,并不等于认识了事物的本质,现象和本质的矛盾,决定了认识过程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8.运用你所学的理论分析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答: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国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的铿锵誓言更是清晰的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决心。这条路的选择来之不易,并且改革开放中其科学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发展,坚持这条道路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9.结合所学规律,谈谈你对社会主义发展的现状及未来的看法。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中国这样人口众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

10.谈谈你对实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与理解。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和活力是实践,目的和归宿也是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观点,原理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实践精神的精华,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归宿指导是实践活动,使人能更自觉的改造世界和实现自我,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核心,是贯穿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的一条主线。

11.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在认识活动中,正确处理理性与非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有何重要意义?

答:非理性因素在人的认识中中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在日常生活中处理好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有利于做出正确的选择,使得生活更加积极向上。

12.运用所学理论,谈谈你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持有的正确态度的认识与理解。

答:马克思主义思想是我们建党立业的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民族团结共同奋斗的理论基础。在理论与实践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13.运用所学理论,谈谈你对文化自信的认识和看法。

答: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只有对自己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有鉴定的信心,才能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担当起文化引领,传承和创新的责任,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出力献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即是继往开来的发展,也是彰显党和人民开拓进取的决心。

14.请用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分析深化改革的客观依据与重要意义。

答:社会基本矛盾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客观依据一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力的反作用二是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建筑长期落后于或不适于自己的发展。重要意义: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的因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5.谈谈你对科学像一把双刃剑的认识和理解。

答:科学是一种方法论,所以科学没有原生的道德属性,后世人一直在试图完善科学伦理就是这个原因,但是可惜是道德从来都要为时代让步,所以对于纯粹的科学和科学工作者来说,是没有所谓的道德底线的。道德的主要意 义在于让人活得好或者感觉自己活得好,那么没有这种道德羁绊的科学其实 就是完全中性的工具,谁去用,他就会为谁发光发热。科学是把双刃剑,金钱也是,世界上一切工具都是。

16.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性劳动。

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发生了变化,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性劳动也需要作出新的认识和界定,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性新变化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的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17.运用所学原理,谈谈你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认识和理解。

答: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历史必然性,由于资本主义这一制度只照顾极少数富人而不尊重所有人的经济福利,因此注定会面临重大的危机,而每次的危机都预示这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新变革的开始,预示着以往不平等不公正的国际秩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也预示着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一场重大变革的开端。

下载马克思原理、哲学论文,农民工生存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克思原理、哲学论文,农民工生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克思原理演讲稿

    运用唯物辩证法解决矛盾 很多同学会说自己来大学里并没有学到什么东西,这本身是一个矛盾的说法。就个人而言,这样的同学我是很欣赏的,因为自称什么都没学到的他可能比某些学霸......

    《马克思原理》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 1.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物质的存在方式及其关系 3.事物的普遍联系 4.实践的特点及从实践出发理......

    马克思原理总结

    一、 请简述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考点:哲学定义,哲学基本问题及内容,意义) 1、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

    马克思原理心得体会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体会和心得 陈文娟 2014190432029 关键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哲学、实践性、 感想、体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原理学习心得

    《马原》学习心得 通过一阶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在老师深入浅出、绘声绘色的讲解下,马克思主义这个神圣又有些抽象的名词渐渐在我的脑海里清晰起来,对马克思主义也......

    马克思原理作业

    四观漫谈 --马克思主义视野中当代大学生四观研究 林嘉颖 工科试验0948班 390100768 作为一个人,我思考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思考自己对祖国的贡献与责任;......

    农民工生存现状

    浅析农民工问题摘要农民工是当今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特殊群体,作为我国各项建设事业不可或缺的力量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农民工群体作为一种重要的......

    马克思想主义论文 马克思原理论文(精选五篇)

    马克思想主义论文马克思原理论文 试析中共八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 摘要:中共八大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了积极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