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哲学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是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是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集中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本质特征和社会功能。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从中找到其固有的规律,作为行动的向导,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解放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的批判的本质所在;与时俱进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指导下的实践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开拓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质,也是他的强大功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不能停滞不前的。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着、完备着,不断以新的经验、新的知识、新的结论丰富自己。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指导我们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就是因为它不是固定不变的教条,而是能够与时俱进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邓小平同志多次讲过:老祖宗不能丢。丢了,就不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而是不要马克思主义了;第二,要解放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新的形势、新的问题,得出新的结论。不这样,马克思主义就变成僵死的教条,变成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的空洞的词句。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意味着这两方面都坚定不移,毫不含糊。简单说来,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基本含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前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不断以新的经验、新的理论丰富自己的历史。自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以来,马克思主义一直是适应时代的需要与时俱进的。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了伟大的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列宁主义阶段。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正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了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成功和失误的历史经验,也总结了国际的经验,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进入21世纪的时候,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为了胜利完成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的根本保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回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50多年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自己,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远保持旺盛生机和充满活力的源泉。
2.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具体表现是不断提出新的观点、新的思想,就是所有论创新。但是并不是任何新的观点、新的思想都是对的,并不是任何“创新”都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产物。江泽民指出:“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我们提出新的观点、新的思想时,都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来衡量一下,并通过实践加以检验,看它们是不是正确,站得住站不住。在这个过程中,要十分注意处理好一个问题,那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一切否定和放弃马克思主义的言行都是错误的,都必须坚决反对。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绝不能采取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态度,而应采取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态度,坚持一切从发展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不断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
5.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答:(1)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些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它们之间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它们是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①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以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③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从而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④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继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一个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它们辩证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实践中,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这个进程还在继续之中,它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
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观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这是我多年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心得体会。
随着冷战的结束及和平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特别是苏东社会主义的 解体,历史向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新的理论要求和挑战。与此同时,在我国的思想界和理论 界出现了关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及历史是非的探讨和争论。本人自幼年起便感兴趣于马克思主义的思考,现把我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心得体会整理 成文,希望能对此有所裨益。我认为,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东西就是唯物辩证法。在时代变化和社会主义转型的年代,我们必须要从根本上,即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 论也即唯物辩证法,来重新思考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课题必须重新回到基本 理论基点上,而不是停留在过去马克思用唯物辩证法创建的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的结论上。否则,就总是跳不出原有的旧框框,就很难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和解决 新的时代课题。唯物辩证法即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思维活动这个客观世界运动的总规律。这决定 了唯物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是随同客观世界一起发展变化的。而马克思主义则是唯物辩证 法的时代表现,是我们时代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的一致,是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有效武 器。当今世界社会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及具有几千年文明史的我们民族的伟 大复兴,为人们认识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及其唯物辩证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和条 件,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无限前景。除了客观条件之外,这里决定的因素,是对自我 的认识和把握。
一、我的马克思主义情结 解放前,我出生在冀东一个破落的农商家庭。幼年丧父,同时外祖父家也由殷实的书 生人家走向衰败。这种家世,激发了我改变家庭现状、恢复历史荣耀的强烈的家族责任感。两个家庭的历史告诉我:发家靠农业不行,没有健康的体魄和驾驭世事的本领更不行。而 且,必须要和迷信和无知做斗争。这就不是搞什么实业的问题,而是首先要解决对世界和 对自身的认识,要通晓科学。先决条件就是要读书。这就把我引向了使中国和世界发生了 翻天覆地变化的马克思主义,而摈弃了“读书无用”的一般农家俗见。我认为,问题不是要 不要读书,而是读什么书和怎样读书的问题。鉴于祖辈们迂腐的读书教训及马克思主义与时代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我认为,在解放后的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经济建设,首先是与自然科学的结合,应当是 基本的和核心的内容。另一方面,当时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倾向也已日渐 显现。历史表明,自然科学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重要的奠基和实证作用。因此,我 选择了工业大学作为问鼎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因为它显然又比单纯自然科学多了一层为马 克思主义所需要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基本能力训练。而社会科学则太偏于空洞和教条,是必须摈弃的。在数理化的学习中,具体与一般、数量与质量和同一体中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并存的 事实,特别是高等数学中极限概念的引入,使我对自然科学及唯物论和辩证法产生了极其 浓厚的兴趣。这就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六十年代初,中国社会阶级斗争和“防修反修”的 调子空前高涨。同时,按着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逻辑顺序,我也开始把注意力转向了社会实践,尤其对“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 革命”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文化大革命”初期,我当时认为这是毛泽东为解决革命向建设转变的马克思主义的基 本理论问题,是用实践批判业已显现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以与国际国内的“修正主义” 划清界限,最终解决中国的社会主义和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课题。然而,“文化 大革命”的进展愈来愈出乎我的意料:群众运动变成了运动群众;自我教育变成了少数人 意志的役使; 社会上则是无政府主义和社会渣滓泛滥; 检验是非的标准竟是观念性的东西; “一分为二”还有特别例外------,这给人留下了许多困惑。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和务实路线重新唤起了我的理论兴趣。这种巨大的变化,使人不能 不思考: 应当怎样解释马克思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怎样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近现 代史?我不得不又重新回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考。但它却使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身矛盾之 中。我第一次发觉我的马克思主义原始出发点的极端严重性,因为,我是基于个人和家庭 问题而去找马克思的。这就是全部问题的症结所在。自此,我新的生命诞生了。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新旧两个中国的变化和改革开放。这种社会存在与为个人家庭 攀登的反差,加之马克思主义的混乱,使我很难自拔于自身矛盾之中。拨乱反正和改革开 放还了发展以本来面目,才使我得以拨开云雾见晴天。立场问题确实是最根本的问题,它 的破解是我今天全部思想认识的基础,是对我的彻底解放。这时,我才实现了主观与客观 和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唯物辩证法、真理和马克思主义一起被体悟了。原来,为他人、为 社会竟是它们三者的总开关,是做人的根本。我终于与马克思主义走到一起了。
二、正确认识自己是打开真理和马克思主义大门的金钥匙 真理和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唯物辩证法的问题。而唯物辩证法的本 质,就是既是主体又是客体的人参与的客观物质世界的运动。这就存在一个客观规律与人 的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即通常人们所说的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我们知道,规律是 不能创造的,但是可以掌控和利用的,这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客观世界中的作用,它决 定了人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然而这种作用不 是无条件的,它取决于人们怎样处理主观与客观世界和社会历史的关系,搞不好还会适得 其反。这里就存在一个分寸问题。大家知道,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的旧中国之有今天,改革开放前的挫折,以及王明和陈独秀们的错误,都是由于这个分寸或适中、或超前、或 滞后而导致的截然不同的后果。所以,人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或者说能否摆正自己在 社会和客观世界中的位置,也即能否正确认识自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唯物辩证 法的首要问题。人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问题即通常所说的立场和世界观的问题,其关键是公心还是 私心的问题。因为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规律的反映,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而真理 和唯物辩证法又总是通过个体人来表现的。所以,有了私心,掺杂了个人利害关系,唯物 辩证法的客观轨道就要被扭曲,真理或正确认识就不复存在。马克思主义从一诞生就是为 公众、为阶级的,这是马克思主义与唯物辩证法的本质性共同点。唯物辩证法集中表现为 主观与客观或人与历史的互动; 马克思主义则将其社会化为劳动大众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和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的一致和转化。二者从历史源头上,只有微观与宏观之别。正是由 于这样的原因,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与唯物辩证法同时诞生了。马克思 主义催生了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则印证和培育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不过是打上阶 级社会时代烙印的唯物辩证法;而唯物辩证法则是马克思主义和真理的基本表现形式。或 者说:马克思主义是唯物辩证法的时代表现;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不变的内涵,马克 思主义将随着阶级社会的消亡而完全归隐于唯物辩证法。正确认识自己,即解决立场和世界观的问题,是人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 的最根本和最关键的问题。这个问题虽然并不陌生,但要真正认识它、实现它、体验到它 在一个人生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则是只有当其切实感觉到不彻底改变和革除旧我,便会使 自己濒于窒息而难于发展时,才肯于就范,才肯于由不自愿到自愿、由不自觉到自觉。这 样,他才会感觉到:为社会、为他人是人们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是生命发展的需要和 社会自身的内在规律,而不是外面强加的。于是,一个伟大而平凡的真理就这样被发现了。这个闸门一经被打开,唯物辩证法、真理和马克思主义的大门就一起向人们敞开了。实践 表明,只有认识和战胜自己,才有可能理解他人、理解社会和历史,以及各种观念形态,也才有可能树立自己崇高而朴实的人生目的。事实上,人类从来就不是简单自私的物欲动 物。人对自我的认识和改变,也像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一样,应当是持续不断的,而不是 可以停顿的,这是人生最可宝贵的品格。关于认识自己,这里有一个自觉与不自觉或充分意识与不充分意识的问题。有些人有 一种似是天生的朴素的公众意识,但往往难于经受历史的考验,因为它还处于自在状态。只有自觉到自我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即清醒地意识到个人在社会、群体,乃至世界和历 史时代中的位置,并始终如一,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才能终生 实践唯物辩证法。鉴于旧中国社会及其科学文化的历史局限性,及民族民主解放的战乱,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方面解决的并不是很完美,或很难解决;建国后,又由于巩固 政权的繁重及“左”倾错误,以唯物辩证法为中心的补课和教育没有被及时提到日程上来。这就反而使“左”倾错误得以继续和发展。历史告诫我们:不真正弄通唯物辩证法及自我与 它的关系,是不可能始终摆正自己在客观世界和人民群众中的位置的,而不管有多么美好 善良的主观愿望。应当说,我们在这方面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这对我们也是一个重大的 历史启示,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指引我们今后立于不败之地、不走或少走弯路的第 一指针。
三、唯物辩证法是真理和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所谓真理,即客观的、无私心参与的观念形态。唯物辩证法正是这样的,它是客观的,又是以人的公心为轴心的。而马克思主义之阶级解放和实现人类共产主义美好社会的目标 和使命,最是大公无私的。而且,它同唯物辩证法一样,也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 的思维这些最一般的客观规律的概括。只是,马克思主义是从革命的目的出发,而辩证法 最初则多是对自在世界的阐释。一方是,马克思主义使辩证法以全体劳动群众认识世界与 改造世界相一致和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相互转化的面目呈现于世;另一方是,马克思主义 也被建筑在了唯物辩证法的客观真理之上,使马克思主义与唯物辩证法在特定的历史条件 下成了天然的契合,携手走向了科学。事情就是这样的:马克思主义改造和革命化了辩证 法,唯物辩证法则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成了马克思主义和真理的根据。可以说,马克 思主义与唯物辩证法二者是相互补充、相依为命的。难道不是这样吗?我们能把马克思主 义与唯物辩证法相分离吗? 当人们感悟到唯物辩证法的时候,马克思主义和真理也就同时被感悟了,因为它们三 者同样都是客观事实与公心的问题,是完全一致的。然而,马克思主义所涉及的空间范围 和历史跨度大,利害关系也长远、深刻,涉及面广,这就显得空泛、抽象,不但一时难于 弄通,而且短时间也难于判断它的对错正误。真理也是如此。而唯物辩证法则来得较为具 体、细微,与人的生命关系更直接、更贴近。这就使得唯物辩证法不但有助于对马克思主 义的理解,而且可以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过程及未来走向实行审验、修正和前瞻。可以说,唯物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和真理的细胞,是试金石、检验员,是酵母,是核心。尽管是 马克思主义催生了唯物辩证法,但却是唯物辩证法给了马克思主义以永恒的生命,直至它 们合而为一,即马克思主义将随其阶级解放历史使命的完成而归于消退。唯有唯物辩证法 才是永恒的,并且,它将代替马克思主义把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和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运 转的社会历史运动持续到永远。马克思主义与唯物辩证法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唯物辩证法的失误是根本的失误,是“左”倾错误的认识根源。唯物辩证法说到底就是 客观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在我们头脑中的映像,抛开实体或把实体肢解,映像自然就不会真 实或成为不可能。“左”倾错误,既无视中国社会经济状况的改变,更无视世界历史时代的 现实,将完整的、复杂的社会和世界主观地、僵化地抽象为单一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这就 完全脱离了客观实际。在这样的基础上,机械地、空洞地高喊改造世界观,就不可避免地 从阶级斗争这个入口陷入唯心论和形而上学。大搞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阶级斗争,直至“文 化大革命”,乃至形成“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就成为必然的了。脱离实体的“辩 证法”陷入唯心论是注定无疑的,尽管我们一贯提倡唯物论、辩证法,反对唯心论和形而 上学。我们多年来就是深陷于这个自己为自己设置的怪圈子里而不能自拔。这是多么沉痛 的历史教训啊!这就是“左”倾错误过分夸大人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而脱离实际所导 致的必然背离唯物辩证法的结果。世界上不存在绝对顶尖的个人和永远不过时的经验。这 不禁使我们想到:淡薄名利,低调做人,学而不倦,乐为人徒,自己生存更要为社会和他 人谋利益,此应为人生永恒之道。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运动形式表现为人与历史或主观与客观的有机互动,而不是分离。对此,在我们党的革命历史上曾经有过两种相反相成的错误倾向,集中表现在对生产力与 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的理解上。一种倾向是强调生产力,另一种倾 向是强调生产关系,即一个强调客观,一个强调主观,其实质都是把人与历史或主观与客 观相分离。我们知道,人在客观世界中的既是主体又是客体的这种特性,决定了人与历史 或主观与客观的不可分离,否则,就势必背离唯物辩证法。强调生产力的一方,把唯物辩 证法机械化、形而上学化,实质是取消了唯物辩证法;强调生产关系的一方,则把唯物辩 证法主观化、意志化,搞“精神万能”,同样也亵渎了唯物辩证法,都给革命事业造成了严 重损失。这是从反面证明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核心的一个典型例证。历史反复告诫我 们:只有终生忠实于理论和历史,不间断地深化认识,严于解剖和修正自己,才有可能始 终坚持唯物辩证法。而不管是谁,只要脱离唯物辩证法这个核心,就会无例外地陷入对马 克思主义的茫然。
四、唯物辩证法与做人好比是真理和马克思主义这部车子的两个轮子 唯物辩证法与做人是马克思主义和真理两个相互联结而不可分割的方面。唯物辩证法 以公心为轴心,反过来,公心又要由唯物辩证法来升华。唯物辩证法是在人们对真理的追 求中,自在的人生走到极至,即发觉个人意愿走投无路时而被发现的,以致它竟使唯物辩 证法在刹那间变得异乎寻常的简单。公心开启了唯物辩证法。我们看到,那些为公众、为 正义事业置生死于度外的英雄豪杰,其建功立业和制胜的方略往往是同时存在的。这也证 明了公心与方法之间的关系。当然,不怕死并不就等于成功和方法,那还只是唯物辩证法 的前提和条件。唯物辩证法还需要有对社会历史和客观世事的确切把握,而且人的公心也 不是无中生有和不会改变的。朴素的公心需要唯物辩证法来引发、升华和保持。做人与唯 物辩证法之间是一种良性的互动机制。只有既坚持公心做人,又不断通过深化认识来提高 唯物辩证法的水平,才会获得事业和个人发展的双赢。一个是唯物辩证法,一个是做人,它们二者的一致可以说是正义战胜邪恶、真诚战胜虚伪的根据,是我们找到的人生制胜的 法宝,是真理和马克思主义这部车子的两个轮子。两个轮子互依互存,缺一不可。人们一经认识到公心是唯物辩证法的关键,就自然扩展到真理和马克思主义,就势必 形成自己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反过来,又必然产生对自我的自觉约束和更高要求。这样,唯物辩证法与做人之间互动的良性循环就开始自觉运转,使做人和思想理论都进入一个新 阶段。这是一个质的变化,是一次升华,是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开始由盲目向自觉的转变。所以,可以这样说:公心是做人和唯物辩证法的共同关节。当然,“公”与“私”也是对立统 一的。“私”是基础,“公”是目的,“私”包含在“公”之中;“公”是“私”的发展和继续,“公” 为“私”提供了生存条件,“私”则应为“公”做出自己的牺牲。世界上本来就不存在绝对的和 单一的东西,事物都是矛盾的存在和运动。做人与唯物辩证法也是这样相互依存和相互制 约的。假如人们感触到了这种关系,却只要唯物辩证法,而不再严格约束和要求自己;或 者只凭自己朴素善良的主观愿望,而不注重唯物辩证法的修养,是都不会使真理和马克思 主义这部车子正常运转的。已经知道,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认识的偏差,不管 是哪一种倾向,都表现为不能正确理解和处理主观与客观或人与历史的关系。强调生产力 的一方,分割和僵化客观历史,而无视世界整体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这就直接背离 了唯物辩证法;强调生产关系的一方,过分夸大人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而置客观和 历史于不适当的位置,这就是建国后的“左”倾错误,根源就在于摆不正自己的位置,不能 正确对待自己,即主要是从做人方面导致了唯物辩证法的不成立。两种情形,无论是分割 僵化历史、无视人的作用而直接背离唯物辩证法;还是无视历史、夸大人的作用而因做人 出现问题导致唯物辩证法的不成立,都同样是背离了马克思主义。这也就无可争辩地从反 面证明:马克思主义和真理这部车子必须是做人和唯物辩证法这两个轮子,而绝不能缺少 一个。唯物辩证法以公心为枢纽;公心则须以唯物辩证法来升华和完善,否则,真理和马 克思主义便无从谈起或不能持久。历史事实就是这样严正地告诫我们的。怎样使两个轮子持续不停地运转呢?我觉得应当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在实践上,要开 放,要广泛参与,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拓宽视野,不要把自己封闭在狭小的圈子里 自称老大;二是在科学文化上,要尽多地涉猎,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历史、艺术、宗教,等等,博学才能比较、才能鉴别、才易于概括;三是在学习态度上要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是陈云同志的经验,很中肯;四是在世界观和人生观上,要把自己 看得轻微些,不要只为自己生存,要始终不逾地坚持对真理的追求。这样,时间长了,真 理就会找上门来,想躲也躲不过。很难把做人与唯物辩证法分开,但归根到底做人是第一 位的。堂堂做人不但可以接近真理,而且可以升华真理,即走向唯物辩证法。不懂得如何 做人,很难设想唯物辩证法;反之,没有唯物辩证法也不可能有成功的人生,至少是公心 蒙昧,或不能持久。我们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真理这部车子的两个轮子,而不是一个。
五、马克思主义是唯物辩证法和真理的时代表现 马克思主义从她诞生那一天起,就宣称自己不但认识世界,而且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所以,她一经问世,就将自己寄予于一种相应的物质力量载体,这就是被剥削被压迫的全 体劳动群众,首先是产业工人阶级。一百多年来,在她的指引下,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 翻身解放和世界民族民主解放运动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殖民主义在全世界被瓦解,社会 主义事业正在向纵深发展。历史完全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一致和 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相互转化的科学和成功;而且,这也正与唯物辩证法的人与历史和主 观与客观的基本运动形式相一致。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就是与自然辩证法相互补充、相互 印证地构建了唯物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的原型。所以可以这样说,唯物辩证 法来自微观,马克思主义则从宏观起始;一个发端于自然界,一个则直入人类社会历史,二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客观物质世界运动法则。只是,唯物辩证法是真理的基本形式;马 克思主义则是唯物辩证法在特定社会历史时代的特定表现,二者是殊途同归的,本质是一 致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本质特征归结一句话就是: 马克思主义是改造世界的精神力 量,其物质力量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社会实践主体。在资本主义初期,她的实践主体即 物质力量是工人阶级和全世界被剥削被奴役的国家和民族,其任务是反压迫、反剥削、求 解放、争自由;在和平与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实践主体则是全体人民群众和全世界 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民族,具体目标是建设和享受现代物质文化生活,为社会主义社会 的成熟和发展创造条件。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和它的唯物辩证法一样,是始终与社会历史 时代发展相一致的,包括它的具体内容和形式,都是与唯物辩证法一起随社会历史的发展 变化而变化的。马克思主义和它的唯物辩证法唯一不变的,就是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一 致和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的相互转化这个辨证的本质特征。当着阶级和阶级斗争消亡的时 候,马克思主义作为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产物的特定职能消失了,但被马克思主义改造的辩 证法即唯物辩证法却是始终如一的。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只是唯物辩证法和真理的特定 历史时代表达。已经知道,唯物辩证法就是客观物质世界及其作为特殊物种的人参与于其中的宇宙和 社会的永恒运动,它本来是没有阶级性的,是朴素的和自然的。阶级和阶级斗争是社会生 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方法论、作为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 一致和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相互转化的理论武器,作为相应历史发展阶段的观念反映,她 理所当然地首先就是阶级和阶级斗争的。但是,正像马克思主义早就宣称的,随着社会生 产力的发展,阶级和阶级斗争也行将消亡,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内容和形式也就自然从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消失。马克思主义绝不是像一些人所宣传的那样,是什么无情的、取缔个人自由的苦行僧式的宗教教条。事实已经证明:在今天和平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年代,马克思主义已经表达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世 界,奔向小康,等等这些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的和共同的要求。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目的 和动机及唯物辩证法的本质特征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将永远与历史、与人的生存和发展相 一致。在过去的一切阶级社会里,有产阶级掌握科学文化特权,他们的知识和才能不可能赋 予被剥削被压迫阶级,相反只能是用以对其进行奴役和愚弄,致使科学文化长期处于死寂 和停滞状态,怎么会设想它与劳动阶级一起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呢?只是出现了代表工人 阶级和劳动群众利益和要求的马克思主义,才实现了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一致和精神力 量与物质力量相互转化的社会历史运动。这是人类认识史和社会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革 命,它使精神力量找到了历史的主人,使历史的主人找到了自己的理论武器,也从此使辩 证法成为了科学。历史表明: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一致和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相互转化 的实质,就是全人类所创造的科学文化与劳动的结合,这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永恒的枢 纽和杠杆。这也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及其唯物辩证法的发展和创新的天性。这里没有止息、虚伪和绝对。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世界上有一种别的什么理论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 实行这种结合,成为劳动群众与他们自己所创造的科学文化于一体的如此巨大的、改天换 地的社会历史力量。
六、“左”倾错误的全部问题在唯物辩证法的不彻底和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 按着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经济社会建设和民主革命战争在内容和方法上肯定应当 是不同的。针对中国的具体国情,经济社会建设应当是把基本着眼点转移到科学文化教育 和经济生产上来,是从自然科学到社会和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全面地、自主地发展,而不 应当再是单纯的社会革命和舶来理论。解放了的新中国极需要补课。然而,我们没有这样 做。相反,反右、大跃进、人民公社和批彭德怀,尽是一些极“左”的主观行为。到“文化 大革命”,则取缔党组织,毛泽东思想实际是毛泽东个人成了衡量是非的标准。意识形态 领域里的无产阶级专政和大批“唯生产力论”,搞得人人自卫、无所适从,经济生产一片凋 敝。究其原因,根本问题就是违背了唯物辩证法,在客观实际和做人这两个唯物辩证法的 要素上都出了问题。对胜利的盲目令我们脱离了实际,使我们对自己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 产生了动摇,接踵而来的就必然是唯心论。个人位置搞错了,唯心论来了,就不可能有唯 物辩证法了,路线也就从根本上不可能是对的了。唯物辩证法和做人这两个问题,相互联 系和相互作用地使我们的“左”倾错误发展到了极至。所以可以说:建国以来路线的失误就 是唯物辩证法的失误。唯物辩证法的不彻底与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实际是同一个问题,这就是人的问题。所以,唯物辩证法的存在与否将最终取决于人们对自己生命问题的认识和处理,即是否始终不逾 地将自己纳入客观世界。这就要求我们,该做出牺牲时,必须做出牺牲;贪生怕死和个人 利益第一,不可能有唯物辩证法的彻底。这是最根本的。其次,就是历史,它是包括人在 内的唯物辩证法的母体,抛离了它就如同取缔母亲还要生育孩子一样,是不可想象的。客 观历史与人类主体之间的互动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运动形式。所以,唯物辩证法,既不能 没有历史,也不能没有人,它们是唯物辩证法两个缺一不可的要素。但是,对于任何个人 来说,是必须要有公心,而绝不能是私心。这就是说,必须要摆正自己在客观世界和社会 历史中的位置。没有这一点,就不可能有或不可能彻底有唯物辩证法。“左”倾错误及其唯 心论从根本上来讲,就是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或者私心萌动,因此也就背离了唯物辩证 法,而不管你主观上多么喜欢唯物论、辩证法。强意识流和闭塞也会使人陷于僵化而失聪。无论客观存在怎样,必须承认唯物辩证法的不彻底与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这是酿成“左” 倾错误及其唯心论的主观的或理论的根源。中国革命是在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革命理论和模式主要 都是从外国学来的。当然,反奴役,反压迫,求生存,争自由,这是没有时空界限的。然 而,革命和发展的进程都必须要与本国本地的社会发展状况和本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相适 应,思想和社会都要有自己的历史发展。当时的中国社会,可以说还不具备自身滋生马克 思主义的科学文化和社会经济条件,这就给我们全面接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留下了先天 的缺憾。革命胜利之后,本来应当在经济社会和科学文化教育的建设中进行马克思主义基 本原理的补课。然而,我们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些。相反,我们自满了,不但对历史补课问 题不以为然,而且无视变化了的历史时代和社会条件,把经验当成了理论,过分夸大了人 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这就不但脱离了中国的历史实际,而且脱离了中国和世界的社会时 代实际。应当说,我们的弯路和失误即“左”倾错误,其主观方面的原因当然是根本的、第 一的,但客观的即社会历史方面的因素也是不能忽视的。必须承认,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 后的旧中国社会,及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和思想文化影响,是一个时期我们马克思主 义唯物辩证法疲软的客观的历史存在。具有两千多年封建帝国的中国历史,决定了它的文化的保守、脱世和封闭、孤傲的特 性。这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格格不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点,是社会思想文化与全体劳动群众相结合即人民大众共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而封建帝国 不需要人民大众有知识有文化,不需要平等和开放,缺乏甚至不需要进取,因为它是顶尖 的帝王。这种传统的思想文化和历史影响,非是几次社会革命就能解决的,而是必须要经 历相当长历史时期现代科学文化和社会化大生产的洗练和夯实,即必须是经历社会和思想 文化的自主的、历史的发展。发展是自主的,而不是输入的;是全方位的,而不是单一方 面的;是历史的,而不是权宜的。我们的弯路和失误,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 背离,从根本上来说,正是基于根深蒂固的中国封建的社会历史及其思想文化影响。这对 “左”倾错误的某些个人来说也许是可以原谅的,但对发展来讲则是不能敷衍塞责的。必须 正视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封建帝国的文化存在。一些人无视于此,而对错误和失误一味追 究个人责任,这就从另一个角度表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欠缺。无论是唯物辩证 法的不彻底或个人位置的不当,都同样不能不说与封建社会历史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源 远流长的潜在联系。
七、形形色色的自由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可以休矣 随着历史时代的发展、社会主义的转型和现代化建设,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 创新,在我们的思想界和理论界出现了一些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向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挑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形形色色的自由主义和儒学主义。从海内到海外,它利用各种现代 传媒手段,纷纷登台表演,大肆炒作。他们或主张全盘西化,或提出用儒学代替马克思主 义,等等,名目繁多,其要害都是否定马克思主义,否定中国共产党及其历史。这正表明 马克思主义在经历一场历史性的创新。旧事物和旧势力总是不肯自动推出历史舞台,总是 伺机顽强地表现他们自己,这是不足为怪的。历史已经证明:真理从来就是与谬误相伴而 行,在争论中发展起来的。矛盾是一切客观事物的生命,同样也是真理自身的生命。毫无 疑义,作为社会历史、自然界和人类认识客观规律反映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在这场争论中 获得的只有新生。因为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任何一种理论,可以如此深刻地改变世界、如此广泛地掌握劳动群众和如此久远地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自由主义虚伪的外衣早已被历 史识破;儒学,这个几千年专制统治的卫道士又有什么资格取代马克思主义? 自由主义的要害在西化,即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模式;儒学主义则是打着中国传 统民族文化的旗号,妄图用儒学代替马克思主义。这简直是在戏弄历史。世界各国各民族,鉴于其生息地域和发展轨迹的不同,既不可能要求它们都是同一个发展模式,也不能要求 它们同时都处于同一个发展阶段上。世界历史表明,各国各地区各民族是参差不齐、而又 相互作用的呈波浪式发展的。世界历史上很少有或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完全重复另一个国家 发展的先例,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永远处于世界的顶巅;相反,倒常常有后来居上,后进 压过先进的事例。西化,就是不分时空地让处于不同地域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都 重复同一个发展模式和道路。这既不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事实,也与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 一规律相背离,且不说西方是否是永远的、无条件的优越。至于那些让我们回到两千多年 以前的封建遗老遗少们,则更是对历史的“天才”嘲弄。难道历史是可以复返的吗?实在幼 稚可笑至极!如果说孔孟之道使中国在封建社会延误两千多年至最后落后挨打不计,难道 现代科学技术装备起来的现代世界反倒要用数千年前的封建帝国文化来治理吗?如果说 这些论调不是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转型面前另有他图,至少也是头脑的贫乏和无 奈,是迂腐者的自作聪明和不负责任。自由是所有人,当然也包括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大众的共同追求。但是,在阶级社会 里,自由是有阶级性的。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所追求的自由首先是劳动的自由、生存的自 由,其次是受教育和发展的自由,在本质上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自由。资产阶级所要 求的自由是什么呢?是少数有钱人的自由,是他们统治和剥削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自 由,是在他们中间选择由谁做他们最高政治代表的自由。现在,资产阶级自由已经不具有 它提出初期时的欺骗性,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争取自己自由的政治觉悟已经今非昔比,马 克思主义对自由的阶级性的揭示早已深入人心。今天,资产阶级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阶段 性创新,重又拉起这杆破旗,为他们的亡灵招魂。说到底,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就是要 用少数人的表演和享受来代替全体劳动大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人类社会运动。这是所 有有产阶级的共同特点,为了他们共同的利益,他们是不愿意让劳动群众获得与他们同等 的自由的。诚然,在社会主义的一定发展阶段,自由确实超越了劳动人民所允许的限度,但这与用自由主义代替马克思主义是性质根本不同的两回事。中国的儒学即孔孟之道,发端于春秋战国时代的奴隶社会,盛行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 会,可以说,它是完全为帝国、为剥削阶级服务的。它在本质上,就是愚民、治人,而决 不可能是惠人、开智。其满口的仁义道德,不过是愚弄普通百姓、维系其统治的表面文章,甚至在他们相互倾扎的统治阶级内部都难于行得通。孔孟之道竟把中国的封建社会拖长两 千多年,以至使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近代竟至跌落到任人宰割、国破家亡的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难怪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打倒孔家店为旗 帜。历史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中国人民要解放,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始终不忘清算孔孟之 道这个封建帝国的卫道士。当然,它作为中国的文化,作为中国的历史,是有其研究借鉴 的价值的。然而,学术研究与现实政治性质是完全不同的。繁荣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只能是 有利于而绝不是否定马克思主义,并且,也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之下。马克思主义从 本质上讲,她不是舶来的,她是全人类所共同创造的先进的科学文化与具体的历史时代和 社会实践的结合,中国当然名列其中。
八、我们的出路只能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是辩证法历史发展的产物。马克思剥去了黑格尔唯心主义的 外衣,取其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并吸取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在当时资本主义和工人运 动的历史条件下,创建了以唯物辩证法为核心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 主义的基本原理。事实上,唯物辩证法早在中国古代文化里就有萌芽,例如老子的《道德 经》,不过限于历史条件还不可能形成系统和科学,但它说明唯物辩证法是客观的、普遍 存在的。近代资本主义大生产和工人运动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产生的根本条件,并随 着工人运动和民族民主解放运动而不断发展和完善。在她诞生的一个多世纪里,社会主义 事业和反殖民主义斗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今天,世界被少数资本主义列强称霸的局面已 经被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政治经济多元化所取代;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和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最新成果在全世界产生着越来越广泛和深刻的影响; 这种新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和日 新月异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们认识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不 可比拟的机遇和条件。这就表明:马克思主义不但是历史的和成功的,而且是潜在无限发 展生机的。唯物辩证法的客观物质世界运动规律反映的本质,决定了它必然随着当今世界科学技 术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史无前例的发展而相应地发展变化。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诞生初 期,是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的斗争;接着,便是全世界被压迫被剥削民族和国家与帝国 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斗争。这时,唯物辩证法主要表现为主观意识与阶级和社会解放的结合。今天,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流; 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信息革命、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爆炸性的科学技术进步成为我们时代的重要特征,这些使得历史形成了 一个地球人共同拥抱宇宙和整个人类社会的新时代。和平发展代替了革命斗争。在完全崭 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具体内容和形式的相应变化是必然的和无 疑的。然而,过去我们主要习惯于搞阶级斗争。问题在于,矛盾对抗只是发展平滑线上的 拐点,发展才是永恒的、常态的。我们必须随着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调整和完善我们的马 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让理论服从生存和发展,而不是一切服从观念和经验。这是马克思主 义最基本和永远不变的原则。上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终结和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的解体,马克思主义开始遭到质疑。我国的改革开放、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党政干部队伍 中的腐败,及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相对发展,也向马克思主义提出了 挑战。这也就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做出自己的历史反省和新的理论概括。没有先进的思想 理论,不会有成功的行动。世界上只有永恒的发展,没有哪一种理论是不变的和永远正确 的。也许,正确认识本来就是以曲折和失误为代价的。好像正确总是错误的穷尽;而错误 也往往是正确的穷尽,正确与错误互依互存,不是绝对的,它只随着客观情势的发展变化 而变化。理论就是这样具有相对性和时限性。不允许犯错误不是马克思主义。所以,马克 思主义的反省和清理,不但是历史和现实的要求,也是真理本身发展的要求。对此,我们 队伍中的一些同志,也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产生了怀疑,看不到事情的本质,信仰发 生了动摇,有些竟至跌到犯罪或滑向犯罪的边缘。这是很令人痛心的。对我们的同志,进 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再教育实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正课题。一百多年的世界历史发展表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科学最正 确的方法论。然而今天,无论从客观需要,还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自身发展,都必 须是、也只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当今,政治经济多元化的世界格局,及现代社 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整个宇宙和人类社会这个庞大的辨证体比以往任何 时候都袒露了她的胸怀,为我们认识和接受唯物辩证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和契机。具 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实现着与现代世界科学 文化的嫁接。这是中国人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最好的社会历史条件。需要指出:失 误和不同意见交流是真理发展的自身条件。人类的认识史表明:正确认识往往是失败与成 功比较的结果;人们的认识是不断地从相对的不正确走向相对的正确,从相对的片面走向 相对的全面的。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一致和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的运转是唯物辩证法永 不衰竭的生命。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创建了一套砸烂旧世界的理论,也一定会创建一套 建设新世界的理论。看来,世界上的事情是患难思变。中国人民经过百年的苦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失误,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聪明起来了。我们已经找到了社会主义建设失误的根本原因;我们 清醒地看到中华五千年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有利和不利方面。我们吃过跟在别人后面走路的 苦头,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重复别人道路的不现实。我们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在当今世 界历史发展的夹缝中寻找自己的路。我们的办法只有一条,那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 论创新。我们正在这样做,我们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正在稳步地和成功地把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中国的事情,还是正如毛泽东主席说过的那句话:前途是光 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地朝着我们的既定目标不懈探 索!我想,只要我们坚持做到:保持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保持经济社会的持续 健康发展和和谐稳定;保持与国际社会发展的协调和一致,什么措施好就采取什么措施。我们只能因势利导,历史绝不能像写文章打草稿那样可以随意推倒重来,不难想象那会是 一种什么样的后果?我们只能、也必须从现实出发,立足本国实际。“摸着石头过河”、“边 干边总结”是唯物辩证法最好最通俗的表述,原则就是上面的三个“坚持”。有了正确的立 场方针,有了马克思主义,办法自然就会有,我们有什么理由一定要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走 路呢?认识新事物总是要有过程的。然而,马克思主义和人类文明发展史告诉我们:“人 类的历史是一个不断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无疑,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我们也一定会从摸索中取得自由
第二篇:马克思哲学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思想是怎么产生的?
哲学创始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19世纪40年代两个人的思想创立。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发展。最大的受益是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没得到利益,贫富差距加大。工人运动经常爆发,这种运动需要理论的指导,马克思恩科斯思想的产生适应了社会历史条件的变革,更需要批判改革前人的思想等。
1、直接的理论来源:马克思大学一年级学法律,后学哲学,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哲学(唯心主义)带着唯心主义的思想走向社会。显示莱茵报编辑记者,后为编辑,关注社会生活,到各地参加大辩论。一场辩论围绕莱茵河的贫苦农民到莱茵河旁的树林里捡树枝,捡枯枝就是盗窃林木为论题,要修改法律。物质利益决定法律(马克思悟解到)。而黑格尔哲学是法律决定物质。这个哲学有问题,看到了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哲学有了批判,马克思就受到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马克思进而对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也有错误。缺少辩证,是旧唯物主义,马克思就进一步批判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克服了前人哲学的局限性,从而创立了不同于前人自己的哲学。
2、马恩哲学:一阶段形成和问世,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改造,一表现在提纲上,二表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1847年《哲学贫困》,1848年《共产党宣言》。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思想演变和发展?
东方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对马恩哲学思想有不同的思想。
历史条件和国情不同形成不同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不是东方独有的,在西方也同样有马克思主义。
第三篇:马克思哲学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马克思思想整体结构论略
摘要:本文以“改变世界”统摄马克思的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以“实践思维”作为改变世界的唯一有效思路,从实践思维的必然要求推究出
改变世界必做的课题,根据课题相应把马克思全部思想分为人道主义社会学说、唯物主义历史学说、资本主义经济学说、无产阶级革命学说。
又从思想表述的角度将马克思著述分为理论主导和实践主导两大系统。文章认为,实践思维不仅是理解马克思,而且也是批判和超越马克思唯一正确的思路。
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一、笼盖四十年的总纲领
1845年春,马克思写下了文前引录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最后一条,表明了“改变世界”这个支配了他的思想研究工作的总纲领,此时已然确立。三十八年之后,当他的全部工作划上句号时,恩格斯在他的墓前总结道:“以某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参加赖有他才第一次意识到本身地位和要求,意识到本身解放条件的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这实际上就是他毕生的使命”[1]。显然, 这毕生使命的内容,就是马克思早年所定目标即“改变世界”的具体化。
如果只是看到马克思在二十七岁上一语定平生,而忽视他人生抉择的理性思考依据,那就把马克思神化了:他一个主观动念,居然能够发展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事实上,马克思1843年开始“解决使我苦恼的疑问”[2],通过批判黑格尔的国家学说,并运用经济学解剖市民社会,完成了社会结构分析、现存社会价值批判、人生及未来社会价值确定,以及历史转化必然性的初步认定,改变世界的整体思路於1844年已初具轮廓。这就是马克思于1845年做出人生抉择,1846年便投身社会实践运动[3]的理性心理基础。由此看来,“改变世界”这一轮太阳在马克思心中升起,整整照耀了他四十个春秋的人生行程。
一个主题愈是历久不衰地被奉行,其对奉行者的人生覆盖面便愈益宽广。只要略作审顾便不难发现,“改变世界”这一主题不仅统一了马克思的主要理论思考,同时也是统一其理论与实践的灵魂。
马克思的理论业绩,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举其大要,谓有两大发现,即“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还发现了„„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4]。这两大发现,前者形成历史唯物主义学说,后者构成他的政治经济学。从思想内容看,这两大学说占据了马克思理论的主体部分;从研究时间来看,这两项研究则基本前后相续,纵贯了马克思改变世界四十年工作之始终,其中凝结了他毕生的主要精力,耗费了他四十年中绝大部分光阴。
在马克思的思想中,这两大学说由于具有科学的性质,因而其作用超出了特定目的界限和实践范围,在学术和实践的实用中伸展,马克思也因此得以作为思想家在学术界发挥着世界性和历史性的影响。马克思思想的这种科学普遍性是很容易掩盖其当时的实践目的性的。罗素就在《西方哲学史》中批评说:“把马克思纯粹当一个哲学家来看,它有严重的缺点。他过于尚实际,过分全神贯注在他那个时代的问题上。”[5]这是一位思想史家对马克思的中肯批评,然而却道出了马克思理论的现实性特征。马克思的研究课题不是得自思想史的研究,而是在社会的斗争和思考中孕育出来的。马克思的研究成果,是直接为改变世界的实践主体群服务的。他说《资本论》“能代表的只是这样一个阶级,这个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最后消灭阶级。这个阶级就是无产阶级。”[6]所以当“《资本论》在德国工人阶级广大范围内迅速得
到理解”时,他认为这“是对我的劳动的最好的报酬。”[7]他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同样也是贡献给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这只要回顾
一下该原理的发表过程,就可悟出他的良苦用心。本来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已作了正面、系统、全面的表述,从学术价值上看,是无论如何应设法出版的;但从宣传价值上看,同青年黑格尔派的论争,就不如直接诉诸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者的著作。所以,马克思“情愿让原稿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8],而不惜另外花费精力,将原理放到《共产党宣言》、《关于自由贸易的演说》、《哲学的贫困》、《雇用劳动》等著作和演讲稿中去宣示。这些著作和演说正是直接面向共产主义者和工人群众的;《哲学的贫困》虽然是批判蒲鲁东个人,但由于这个人在法国社会主义运动和工人群众中的特殊地位和影响,批判他实际上也就是向法国共产主义者和工人阶级作宣传,其意义非一般的批判可比。
这些最具科学普遍意义的理论成果,却具有如此明确的现实实践目的,我们由此可以想见马克思思想的其他方面。
如果说,马克思在书房里研究所得的科学发现都是着眼于“改变世界”而不只是“解释世界”,那么,作为他伟大业绩的另一面即社会舞台的活动,那就更是直接从属于“改变世界”的工作了。正是由于社会实践对于“改变世界”是直接而现实的实务,所以它才能那么强烈而大量地吸纳思想家的时间和心智。弗兰茨·梅林告诉我们,“我们事业的所有伟大先驱者们”都对马克思有这样“一致的看法”:“只要实际行动的时机一到,他就定会心甘情愿地搁下笔来,不再写他所知道的事了。”[9]只有真诚地把“改变世界”当作现实任务奉行的思想家,才能这样安排思考与行动的主次。而这种实践第一的倾向,又必然规定着他理论思考的从属性。
“改变世界”这一非常的任务,正要求它的奉行者具备非常的思考深广度和非常的实践意志。所以,当革命潮来时,马克思能慨然投笔,出海导航;而当革命潮退时,他又能及时退回书房,下帷穷经。马克思就是这样一位合思想家和革命家于一身的创世者。作为思想家的革命家,他不同于一般的革命家,其目标不在于夺权坐天下,而是要改变整个人类的生活质量;作为革命家的思想家,又不同于一般的思想家,其目标不是要解决思想史上遗留的问题,从而填补思想史的一个环节,而是要解决现实社会问题,探求改变世界的原则和机理。作为思想家和作为革命家的这种互相规定,导致了马克思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统一。当今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者G·A·柯亨对此也有共识,他说:马克思“理论的目的在于产生与实在符合的思想。实践的目的在于产生与思想符合的实在。因此,理论和实践的共同之处是渴望建立思想和实在的一致。”[10]
从马克思后四十年思考与实践内容来看,“改变世界”足以提挈他这段人生。如果说,在他的前期也有这种思想苗头的话,那还只是朦胧的愿望和没有整体目标的局部摸索。进入后四十年才形成“改变世界”的整体目标,并进入有目标的实质性操作。而今,马克思贡献予这个宏伟纲领的实践活动已经消逝,而其经天纬地之思考却借文字传留给了我们。但我们在解读他的遗文时,如果忽视或撇开他那宏大的实践意向,坐在经院书斋中作纯学理之猜度,或牵就别种目的强作理解,那都不是接近马克思的做法,而是以“经”注“我”,肢解、重构马克思的做法。
二、改变世界的实践思维
马克思的全部思考既是围绕“改变世界”而展开,而不是对思想史上某种问题作纯学理的逻辑推演,那么,这种特定类型的任务就必然要求特定类型的思路来解决。“改变世界”这个任务的实现最终要取决于实践,因此,一切认识与思考都必须围绕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实践而展开。因此,这里的思路,这里的唯一有效思路,只能是实践性的思路,只能是切合实践、服务于实践、解决实践认识问题的思路。迄今为止的思维科学未能提供这种思路的名称,我们且称之为“实践思维”。“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11]
。马克思很早就用这句话明确地表示了他对“离开实践的思维”不感兴趣。这是一个肩负“改变世界”使命的人自然而必然的思维倾向。
实践思维既是马克思思想的整体思路,那也就是我们理解其整体思想的必由之路,是理解马克思整体思想的一把唯一的钥匙。有鉴于此,实践思维之要略不可不首加辨识。
如果把逻辑思维、解释性的理论思维、幻想性的形象思维与实践思维加以排列比较,就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具有“思维内部规律→超越思维引入存在→超越存在引入理想→超越理想引入实现(或实践)”这样一种依次递进的层级性:
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只在概念、判断、推理之间运行,即它只解决思维内部的问题,只解决思维内部的正确性问题。逻辑思维正确性(亦即真理性)的判断根据,只在思维内部先在与后有的思维结果之间;逻辑思维不关心思维之外的客观存在,它不考虑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解释性的理论思维(理论思维除了解释客观存在之外,还有以建立价值原则为目标的)解释性理论活动中虽然也充斥着逻辑思维,但却引入了逻辑思维所不加考虑的因素——客观存在;而且被引入的“客观存在”还成了思维活动的主导因素——思维结果必须符合客观存在。所以理论所追求的真理性与逻辑所追求的真理性并不相同:前者要求用外在于思维的“客观存在”去检验;后者只用思维内部先在或后在的思维结果去检验。由此可见,逻辑思维并不能完成理论思维的任务,理论思维是超越逻辑思维的一种独立思维方式。幻想性的形象思维(形象思维也还有非幻想而模拟现实的)幻想性形象思维也与客观存在事物有着直接间接的密切联系;然而这种思维并不遵守客观存在的规定,它超越了规定理论思维的客观存在,而引入了思维主体的情感意愿:思维的走向由思维者自己的情感意愿牵引。这种思维的结果再不表现为普遍原理而表现为具体的意象;其价值也再不在于“真”,而在于“善”,在思维结果的理想性。这种形象思维的目标当然也不是理论思维所能完成的,因而它也是一种独立的思维方式。
实践思维实践思维是一种最具综合性的思维方式:它在运思过程中,需要运用多种思维方式或它们的成果。但是,实践思维作为一种独立的思维方式,不在于它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式,而在于它超越各种思维方式的范围,引入“在现实环境中实现所追求的目标”的思考内容,即引入“实践”的思考内容。这是前述任何一种思维方式所不能考虑也不必考虑的任务。实践思维直接是在幻想性形象思维基础上的超越,因为实践思维是对理想目标的追求;但实践思维不是象幻想性形象思维那样满足于获得理想的意象,而是要获得理想的现实,因而引入了把理想意象变为现实的“实践”。实践不仅是实践思维一项新添加的内容,而且是规定思维导向的因素。正如符合存在是解释性理论思维的导向、符合理想是幻想性形象思维的导向一样,符合实践要求是实践思维的导向。正由于“实践”在思维中具有导向作用,使得实践思维在应用其它思维方式时附加上了特别的要求:——实践思维在认识实践环境和材料对象时,要用客观存在去校正思维成果,这很象解释性理论思维;但实践思维所认识的内容必须是客观事物中可被实践操控的实体因素,而不是客体被人感受、识别、理解的意象、意念或它们的文字记录,所以实践思维检验认识的真理性不是象理论思维那样仅凭语言引述事实的现象特征,而是必须通过实践动作操控事物实体。这不同于理论思维所要求的认识。
——实践思维在设定实践目标时,尽量满足人的利益、理想要求,这很像幻想性形象思维;但实践思维想象的目标,却必须是可经实践造作而化为现实存在的意象,而不是仅供观照以求心神娱乐、无法实现也不打算实现的意象。这又不同于形象思维。由此可见,实践思维既具有综合性,更具有独立性。我们不能因为实践思维中包含其他思维方式而取消它。将这样一种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与人类实践同样普遍、人类养育自我的思维方式作为一类独立的研究对象列入思维科学,正无可非议。
说明实践思维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立性,还不是本文此节的目标,它不过是进而探讨这种思维方式系统规律的立足点;我们需要实践思维的系统规律去理解马克思思想的整体结构,去据以审订他的思考结论。
即使马克思的研究过程不是采用实践思维,或者偏离了实践思维,我们也必须用实践思维去读解和批判他的著述,因为这是解决他的“改变世界”这一思想课题唯一正确的思维方式。如果马克思偏离了实践思维,那就说明他的思路出了问题,错的是他,而不是我们。正如面对一份数学答卷,人们只能以正确的解题思路去审阅它一样。
面对马克思的思想课题及其研究成果,实践思维的系统规律问题无可徊避;人类也实在早就应该有这方面的系统知识。奇怪的是,人类建立了逻辑学去研究逻辑思维规律;人类也有许多关于形象思维规律的研究专著;可是,我们这里提出实践思维,却不知去哪里引录经典定义;我们需要实践思维系统规律,却不知去哪里参阅专门资料。
好在实践思维是凡人皆有的切身经验。因为人类实践是个体赖以生存的根本手段,也是人类活动区别于动物活动的根本特征;而实践思维不过是筹划现实实践的心理活动而已。因而关于它的性质与内容,即使缺乏权威的研究结论,我们自己的实践经验也可以作为言说和判断的切实根据。
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个人实践活动,有许多是无需多加思考的习俗、习惯或模仿性活动;有许多是片断的不完整的活动(如工厂里的分工劳动);实践思维在这类实践活动中难以体现其固有的全面性与系统性。系统性实践思维存在于整体目标的实现谋划之中,尤其是在新创性目标的实现谋划之中。例如,创建一个工厂,修建一条铁路,制造和发送一艘宇宙飞船,乃至打一场战争,变革国家体制等,每一项具体目标的实现都会有一个系统的实践思维过程。
对于这些大型的实践目标,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和物力,需要组合复杂的实践活动,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人们通常把这种实践系统称为“工程”。实践思维在对工程的运思活动中最具有系统性的特征。
三、工程思想的问题系统
工程思想是一项有效实践的全部思考和研究,其思考和研究的课题是由有效实践的必要性联系在一起的。那么,一项有效实践或工程,有哪些必须解决的问题要求于思考呢?
工程作为人类自觉的实践活动,是有目的、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这种活动得以有序进行,思考必须提供两个直接的依据:一是工程目标,二是实施方案。有目标,知道做什么;有方案,知道如何做;实践活动于是可以进行了。但是,工程目标与实施方案的制订决不是盲目的、任意的,必然各有各的依据。人们制定工程目标虽然也要考虑实现的可能性问题,但确立目标的主体内在动因则是人们自身的利益需要。工程效益是工程目标的价值所在,是工程构想和工程实践的目的,在工程思考程序上应是最先成熟的。工程的施工方案也不会冒然制定。
人们必须在预想中彻底排除失败或无效劳动的顾虑之后,才肯付诸实行的具体考虑和行动。这就要求对整个实践过程所涉及的诸多方面作一番可行性研究。
由此看来,有关工程思考的必要内容就由这几个方面构成:
(一)工程目标;
(二)目标效益;
(三)可行性研究;
(四)施工方案。
这四个方面的问题都解决了,工程才得以确立,才能付诸实施。这是对工程思考的普遍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个“四位一体”的问题系称作——工程思考的范围结构。
工程思考的范围结构虽然是一切工程思考都必须遵循的,但它的内容却并不一定都成为每项具体工程的研究课题。这是因为研究课题的设立是为了解决未知任务的,而人们在不同的实践领域所具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不同,因此,研究的任务也就有多少繁简之别。一般说来,常规工程中研究工作可省略的方面要多一些,而首创性工程的研究任务就全面而繁重。
工程策划中研究课题的省略与增加,并非工程思考范围的缩小或扩展。研究上的省略,只是由于思考所需要的内容已经确知,可以直接进入工程构思与运作。而研究上增设的课题,则不过是共同完成工程思考范围结构的某一方面问题。工程思考范围结构是固定的,而工程研究的课题则是随具体工程而变化的。
那么,人类一般工程思考范围结构,在马克思所选定的工程中,即在改变世界的工程中,必然具体化为一些什么样的研究课题呢?这需要弄清改变世界工程所涉及的领域和这些领域的已知状态才能确定。
马克思所欲改变的“世界”,其实指的是整个人类社会。把整个人类社会的改变作为工程目标,其涉及面则广矣:
第一,由于人类社会是整个人类共同的生活环境,因此对它的改变涉及到全体人类的利益。而且这利益不是以经济数字衡量的利益,而是不好衡量、不好论定优劣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问题。
第二,由于人类社会是人类唯一的生活环境,所以,新社会不能在另一空间重建,而只能在现有社会的基础上“改变”。因此,工程牵涉的客体就有旧的即现存的社会,和新的即未来的社会。后者是工程建设的最终目标,前者是工程实践的前期对象,两者都是工程的客体对象。
第三,工程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甚至发动和组织工程队伍的这个前期阶段都须投入大量的人力。而在旧社会的解体工作时期,只有剧烈的斗争,并不产生任何经济效益。
这三点说明改变世界工程在利益主体、实践客体、实践主体几方面牵涉之广。而从知识基础上看,人间幸福之主义,异说纷呈而未有确论;现存社会与理想社会之考究,思理万千而未有实践真知;改变世界、解放人类的社会运动,徒有空想而迄无成例。马克思的工程研究,几乎全在昏暗的知识地界起步。面对这苍茫昏暗的未知界,“需要探讨的题目丰富多样。”[12]我们只有在工程思考范围结构要求与工程实践所涉领域的未知状态之间往返勾联,才能获得工程思考的具体课题。
按工程思考范围结构的要求,首先应确定工程目标。在这里也就是要确定未来社会的形态。然而,要确定未来社会形态,先须弄清一系列问题: ⒈现存社会为什么不好而须加以改造?这好与不好根据什么标准?这个标准能被全人类接受而贯彻到未来的社会中去吗?这一串问题的焦点是
人生、社会价值问题,它关系到未来社会即工程目标的效益确定。⒉现存社会是如何不好?是通过怎样的机制导致不好的?其最终的根源是什么?改变其根源能够改善人类生活的性质吗?这一串问题的焦点是
社会形态性质问题,它关系到未来社会形态本身即工程目标的确定。由此可见,在改变世界这项工程的研究内容中,工程目标的确定,必然连带着工程效益问题和现存社会的形态与价值批判问题。这当中现存社
会批判是基础性工作,不是工程思考范围结构直接需要的资料。但确定工程目标过程中必然连带解决的工程效益问题,却是范围结构的直接内
容。从研究上来说,现存社会批判、社会效益论定、社会理想目标确定,这些相互牵涉的问题难以绝然分开,我们结合工程思考范围结构的要
求和研究工作的必然联系,可以将这个系列研究的课题综合为:理想社会及其合理性问题。这就把工程思考范围结构所要求的工程目标和工程
效益两项问题,结合成了一个研究课题。
按工程思考范围结构的要求,接下来应考虑的是工程的可行性问题。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其功能或宗旨只有一个,就是澄清顾虑,确定信心。整个工程从实现的前提、条件,到实践的过程和结果,凡有疑虑的地方都必须细加考察研究。因此,可行性研究就其工作内容来说,不是一个研究课题就能解决的。按照构成工程实践的主体与客体两个方面来看,可行性研究可以分为客体被操作的可行性和主体操作活动的可行性两个方面。客体被操作是可行的,人们就可以放心的制订主体的行为计划或施工方案了;施工方案明确以后,才可能产生主体操作可行性的问题
客体被操作的可行性,在常规工程或仿造性工程中是不成问题的,因为工程客体已被成功的操作过了。但在马克思的工程思考中,要有意识地
改变社会的性质而不仅仅是更迭政权人事,这还没有人做过。所以,人类社会被操作以改变其性质的可行性,这是必须研究的一个大题目,而 且是前无古人的新课题。
尽管可行性问题已经缩小到客体被操作的可行性,但由于作为工程实践客体的人类社会,不仅广泛复杂而难于把握,而且它本身是一个不断发
展着的活机体,并不能像一台机器或汽车可以使它停止运转然后进行改造重装;对于社会只能在它的运动中进行改变。这样,客体被操作可行
性问题,就不仅要研究人类社会的动态结构以把握操纵要点,还要研究它的动态发展趋势以便因势利导。动态结构研究和动态趋势研究在研究
思路和考察范围上并不相同,难于结合在一个课题中进行研究。这样,客体被操作可行性在研究课题上还要再分解。
对人类社会的动态结构研究要求对一切社会作结构原理分析,其目的是通过剖析社会结构的历史生成,掌握决定社会变化的根本因素。试想,社会这个人类全部现存的总称,空间上东南西北,四散广延,结构上虚虚实实,方方面面,如此庞大复杂的对象,若不找到它的定性的关键部
位,改造的实践如何下手呢?汽车轮船很大,它的操纵室却是很小的;牛马体大力大,穿上牛鼻子、络住马嘴却能让它们乖乖听话。这是人类
控制庞大对象时通用的方法。然而,决定社会性质命运的这个“穴位”在那里呢?社会的“牛鼻子”在那里呢?这是必须对整个社会的生成结
构作全面透彻的分析才能确定的。只有认准了社会结构的要点,抓住要点实行变革,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事半而功倍。抓住了要点,社会变
革的目标才能集中、明确、具体化,才能把庞大的目标转化为可以计划、可以操作的具体事务。所以,人类社会的动态结构研究课题,可以表
述为:社会结构及变革要点问题。
对社会客体的动态趋势研究,并不需要研究历史,只要研究现实社会今后的发展趋势。因为马克思的社会工程要改变的只是现实社会。这需要
对现实社会状态有切实的考察。如果通过对社会的动态结构研究找到了变革社会的要点,那么对现存社会发展趋势的探讨,考察的目标也就可
以相应集中为:现存社会要点趋势问题。这是必须确定的问题。假如欲加改变的社会目标是不断发展的,那就不可改变;或者欲加改变的社会
目标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就不可能彻底根除,那么改变社会的实践就是徒劳。只有社会目标必然或可能的发展趋向与工程实践 的取向一致,改造社会的工程才是可行的。
如果社会可被操作,而现存社会可能变质甚至必然变质,那么,客体被操作的可行性问题就基本解决了。在此基础上就可以构想工程思考范围
结构的最后一个方面——社会变革的行动方案问题。
至于这个行动方案的可行性问题,亦即主体操作可行性问题,则要视方案涉及的具体内容有无可顾虑的问题,才能决定是否还有需要研究的可
行性课题。
到此为止,我们结合改变世界工程的具体情况,把工程思考范围结构四个方面中的三个半方面——工程效益、工程目标、施工方案、可行性研
究中的客体被操作可行性——落实到研究课题中去了。我们因此共得到四个研究课题。范围结构中剩下的那半个方面——可行性研究的主体运
作可行性,或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作为一个悬臵的问题暂列于后。这就是我们所得到的改变世界工程必须研究的课题系统:
(一)理想社会及其合理性问题;
(二)社会结构及变革要点问题;
(三)现存社会要点趋势问题;
(四)变革社会行动方案问题;
(五)行动方案的可行性问题(?)。
改变世界这项工程研究的课题是否必有或只有这些问题?只要站在工程实践和思考必然要求的立场上,这是可以讨论的。
假如这些问题对这项工程思考是充分而必要的,是任何人面临同样任务都必须思考、不可回避的,那么,我们就获得了理解马克思思想的客观
必然依据。我们不是根据马克思著作的文字材料,而是从工程思考的必然要求出发,从马克思“改变世界”工程的具体任务出发,得出这个工
程思想问题系统的。马克思曾否明确提出过这些问题,这并不重要;我们只看他是否实际解决了这些问题。马克思思想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如何,只能用这个问题系或工程思考的要求去衡量,而不能轻信任何权威的判断,包括马克思本人的科学自信。
四、解决问题的各门学说
当我们用上面探讨出来的工程研究问题系统来征求马克思思想的答案时,很容易发现马克思思想中有四门已被广泛研究的学说,正好分别具有
解决上述问题系中前四个问题的功能。它们是: 理想社会及其合理性问题——人道主义社会学说; 社会结构及变革要点问题——唯物主义历史学说; 现存社会的要点趋势问题——资本主义经济学说; 变革社会的行动方案问题——无产阶级革命学说。
如此排列的这份问题与学说清单,可能会激起成堆的疑问:右列各门学说能够分别解决左列各项问题吗?各门学说正是为解决各自相对的问题
而创立的吗?“人道主义社会学说”这种提法有根据、能成立吗?把人道主义纳入马克思整体思想中来莫非要把马克思人道主义化?五个问题
——四门学说,莫非暗示马克思思想作为工程思想体系还不够完整?如何看待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份的划分?这种“四分整体观”
臵辩证唯物主义于何地?„„?
全面澄清这些疑问不是本文承担得了的任务,愿诸公把上面这份清单权当假说存疑待证。本文下面主要说明笔者所理解的各门学说的核心结论,以显示它们解决各自相对课题的功能。至于这些核心结论如何展开为各门学说,或各门学说通过怎样的论证过程而达到各自的核心结论,以
及各种理解上的疑问,则待另文详明。
(一)人道主义社会学说
人道主义社会学说是马克思工程思想的工程目标和工程效益理论。人道主义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在第一次以文字宣示他主张共产主义
社会时,就说他所主张的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13]共产主义是理
想社会的制度名称,人道主义则是其价值所在。社会制度是工程实践的目标,社会价值就是目标的效益。
关于共产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联,这里引证1844年手稿里的话是否足资立论?笔者不能认同流行至今的“青年马克思”概念,把1844年手稿视
为不成熟的青年马克思著作,把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当作马克思成熟的标志。即使按照这种区分标准来看,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实际研究过程
也始于1843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而非突发于1845——1846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14]。如果保留工程思想体系的假说,那么,进入
工程整体思维的马克思,就是成熟的马克思。从这个角度看,1844年手稿在马克思整体思想中的地位更无可怀疑。
人道主义社会学说由马克思的人本观、人道观、社会观构成。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就是他异于动物的各种能力。这各种能力(即人)的现实存在方式、也就是人实现为人的唯一方式就是活动。人对于
这种现实存在方式(即活动)的普遍愿望,就是进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这是人的“类特性”。这些看法构成马克思的人本观。
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类特性被压抑,他作为人的能力被出卖,由别人控制强制运用,在这种不平等中人所丧失的是他作人的根本——人的能
力、人的类特性,人失去了作为人的基本权利。这是极不人道的。把人从这种普遍的不人道境地解放出来,满足他们的类特性,使他们自由地
有意识地实现和发展自己作为人的本质的能力,亦即使人成为人。这就是马克思的人道观。
这种符合人类本性的生活,这种人道生活必须要有一定的社会制度加以保障才能实现。马克思根据自己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考察,认为造成
人的非人道状态与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制度密切相关,因此倡导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以保障其人道原则的实现。这就是马克思的社会观。
马克思的社会观以人道观为依据,人道观以其人本观为根据。人本观——人道观——社会观,这构成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社会学说基本框架。
人道主义作为马克思总体思想中的价值理论,它的功能既不在于用以解释历史、社会,又不能作为变革社会的手段。马克思生前一再批判那些以人道、人性、道德改良为手段的社会变革主张。在马克思看来,变革社会只能通过改变经济基础才能有效地实现目标;主张思想革命、道德改良的社会革命家都不过是空想家。有些空想家也有现实实践热情而不象艺术家那样耽于幻想;但是他们的实践却只开花不结果。那个徒有实践热情却无科学实践思维的唐·吉轲德,因此被马克思当作这类人物的代表而反复嘲笑;马克思斗争对象中的很大一部分,就是革命队伍中的唐·吉轲德。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是他为共产主义设定的价值,是工程目标的效益所在,是工程的目的。因而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理由。社会主义意识
形态长期拒绝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理论,造成了十分荒谬结果: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人们长期丢失了共产主义的理由!当然,建设共产主义总得
有理由;不过,后人为共产主义设定的理由就不是马克思所设定的理由了。
我们听见一种说法,说共产主义是科学,是历史的必然归宿,所以要为共产主义奋斗。必然性是不能代替合理性以解释实践动机的。因为我们 并不能欢迎一切必然的东西:我们并不因为人必然要死就为死而奋斗。人们对目标的态度,不在乎它是必然还是偶然,只考虑它对我们有益还
是有害。共产主义到来的必然性,只说明建设共产主义是可行的,并不显示它的优越而值得追求;值得追求的优越性是由它提供的社会效益决
定的。
我们曾听到一种颇动人心的说法,说是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物资丰富,人们可以“按需分配”。这倒是说的社会效益。不过共产主义的这种社会
效益马克思并不曾着重强调,也没有论证共产主义满足这种分配原则的必然条件。我疑心这是后人许诺给穷汉和懒汉的一块奶油面包。因为对
物质的拥有和贪欲,这恰是马克思一贯鄙视的人生态度。冲着“按需分配”而为共产主义奋斗,这比资产阶级的个人奋斗高尚不到哪里去。把无产阶级利益作为建设共产主义的理由,那不是最高的理由。马克思主张解放无产阶级,那是“因为工人的解放包含全人类的解放”[15]。
意在解放全人类的工程目标即共产主义,其效益理论是应该撇开阶级性而以人的“类特性”立论的。普天之下人共其乐,这才是足以号召天下 的理论。
无产阶级专政是马克思为实现人道社会理想而设定的过渡性目标,不是终极目标。资本主义社会则是马克思人道主义社会工程的改造对象,处
在实现人道主义道路的起点上。因此,社会主义同马克思人道主义的统一性和接近性,资本主义同它的对立性和疏远性,这在马克思看来都是
显然的道理。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对马克思人道主义理论冷淡,而资本主义世界却对之充满热情,这可能出于同一种认识原因:以为马克思人
道主义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是同一或可以混同于一的。这是一种遍及世界的误解!笔者愿另文加以澄清。
(二)唯物主义历史学说
关于唯物主义历史学说的研究动机、过程和内容,笔者已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生成三部曲》一文中粗陈拙见[16]。这门学说能否解决工程问题
系统中的“社会结构及变革要点问题”呢?这里只须从马克思对这门学说的经典性说明文字中摘引几句话便可明了。他说:“人们在自己生活 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 的总和够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
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的发生变革。”[17]这些话正是
在揭示社会生成结构的同时,又揭示社会结构的根基,也就是社会变革的要点,或者也无妨谓之社会的“牛鼻子”。
唯物主义历史学说的内容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社会结构理论,二是历史发展机制理论,三是历史分期理论。
社会的结构原本可以作各种不同的分析与建构。如从施政角度看,可以把行政社区、部门或群体组织作为构成单位,把整个社会视为由行政首
脑统帅的社群层级组织。再如从信息传播角度看,可以把各类传播渠道和传媒中心作为构成单位,把整个社会视为由这些渠道和中心组成的网
络组织。还可作多种不同的划分。但是这些类别的社会结构都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操作要领,以改变社会的性质。马克思分析社会结构,却是
为着要改变社会的性质。这种特定的实践目的,只有从社会发生学的角度,分析特定性质的社会结构的生成,得出社会的生成性结构,或者说
社会发生学结构,才能满足目的的要求。唯物主义历史学说所揭示的社会结构,正是那种生成性社会结构:人们吃喝住穿需要物质→获得生活
资料必进行生产→进行生产必然结合成一定的生产关系→特定生产关系产生特定国家→特定国家产生特定意识形态。在这样一种生成性社会结
构中,便极容易看出决定整个社会特定性质的初始因素——生产关系。显示决定社会性质的根本因素,这正是唯物主义历史学说的目的所在,抓住了这个根本因素,改变社会性质的工作就有了切实集中的目标,就可把理想愿望落实为实行方案。
唯物主义历史学说中的历史观,是建立在其社会观基础上的。历史衍变的机制,是整个社会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而变更;人类历史阶段的划分,也是由经济基础亦即生产关系的不同形式来决定的。唯物史正是社会结构性质的生成衍化史。这个学说中历史规律的叙述原本不是目的,唯
物主义历史学说建立之前和之后,马克思都没有系统地研究过历史。我们从工程问题系统的要求来看,有了上述社会观,已能回答“社会结构及变革要点”这个问题了。那唯物社会观为什么还要发展为唯物历史 观呢?历史的叙述有两大功能:第一是以史实来证明社会结构的科学性,用人类的历史实践来证明社会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而变更。这样做也
是不同于哲学认识的实践认识方式的特别要求。我们在前面说过,实践认识要求认识结果必经实践检验。可是社会变革规律这种认识结论,不
可能通过现实实践来验证,只好用已有的整个人类历史实践来验证。第二,历史叙述同时还具有另一种功能,就是揭示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说
明一种特定社会形态只是暂时的历史现象,变革是必不可免的,从而在这种一般意义上昭示,对现存社会的变革是势在必行的。唯物主义历史
学说中生产力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引入,正是适应这种论证要求的结果。
历史叙述的这两种功能的第一种,实际是为社会观功能服务的,即是证实社会结构及变革要点问题的,也就是解决社会变革的“可操作性”问
题。历史叙述的第二种功能或目的,则超出了可操作性问题,进入了变革可能性问题。让唯物主义历史学说兼具这两种功能,马克思似乎想通
过它,指着现存社会告诉人们说:这头牛是一定会向前走的,喏,牛鼻子就在这儿„„。
正由于从动机到理论功能所贯注的这种实践性,所以马克思当年竭力要将该学说宣传到社会主义者和工人群众中去。星移斗转,这一具有强烈
实践性的学说,今天早已作为科学,作为历史研究的指南,作为一种解释模式,悠然踱进了学者们的书斋,在历史的思考中载沉载浮。唯物主
义历史学说诚然能够解释历史,但马克思著述当年是极不满于只是解释的。他说费尔巴哈“和其他的理论家一样,只是希望达到对现存事实的
正确理解,然而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任务却在于推翻这种现存的东西。”[18]“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拂去薄薄的历史尘
埃,唯物主义历史学说的实践锋芒显然可辨,它当年可是象作战地图一样,高挂在无产阶级革命大军帅府会议厅里的。
(三)资本主义经济学说
资本主义经济学说是解决“现存社会要点趋势问题”的吗?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告诉我们:“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
会的经济运动规律”[19]那是一种怎样的规律呢?马克思在该书“第二版跋”中引述了一段他自己认为很“恰当”的评论说,马克思“这种研 究的科学价值在于阐明了支配着一定社会机体的产生、生存、发展和死亡以及为另一更高的机体所代替的特殊规律。”[20]这可说明,马克思 的经济学说从目的到内容,都在于阐明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并为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的命运。;
在唯物主义历史学说中,马克思虽然从历史发展规律上昭示了特定社会形态的历史暂时性,但这只是一般的历史趋势,还不足以说明当代资本
主义社会发展的具体必然性,所以必须对当代社会发展趋势作具体研究。唯物主义历史学说既已揭示社会根源于经济关系,马克思就把考察资
本主义社会命运的聚光灯,对准了该社会经济关系的主角——资本。因为作为私有财产的资本的命运,维系着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命运。
在这项研究中,马克思把黑格尔用以分析精神与现实之关系以及现实之发展的辩证法,移植过来分析劳动与资本之关系和资本之发展问题(所
谓辩证唯物主义正是马克思资本主义经济学说的方法论,并非一门独立的学说)。资本作为积累的劳动,通过剥削活劳动而发展自己。但资本
实现自己的发展却又须依赖劳动者的购买力所形成的广大消费市场。每个资本家加重剥削自己的工人,却希望并依赖别的工人多买自己的产品
。资本就在与劳动对立又依存这种自身矛盾中奔向其极限——生产过剩危机。“在这种危机中,资本的这种矛盾暴风雨般的突然爆发出来,日
益严重的威胁到作为社会基础和生产基础的资本本身。”[21]这就是现存社会要点亦即根基的必然趋势。
上面是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前期思路。在继续研究过程中,他的辨证思路遇到了困难。今天我们看到的由恩格斯整理出版的《资本论》
二、三卷,对资本命运的限制,不是来自他与劳动的对立和依存关系,而是来自资本本身的社会盲目性,以及资本自身发展导致的其有机构成提高。
资本的社会盲目性造成生产资料生产和生活资料生产两大部类间的失衡,从而导致社会流通障碍而使社会生产停滞。这是第二卷的主题。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增加了成本,导致社会“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资本失去运转的动力,其保值增值的前途可忧。这是第三卷前三篇的主题。
至于第三卷后面的内容则是一个“补论”,说明其他类别资本由于依存于剩余价值的生产而与工业资本的命运相连。《资本论》
二、三卷由于脱离了资本与劳动对立矛盾的辩证关系,所以虽然揭示了资本的危机,但无法达到辩证法规定的“否定之否定”即资本被扬弃的必然结论。但这是后来的事。当初,马克思看到资本与劳动落入辩证法规定的对立矛盾关系之中,资本否定了劳动,是无法逃脱被再否定的命运的。[22]这正是工程问题系
统中“现存社会要点趋势问题”的答案。
(四)无产阶级革命学说
马克思的无产阶级革命学说与“变革社会的行动方案问题”的对应性十分明了,这无需多说。
人道主义社会学说,以其确定的价值系统观念批判了现存社会制度,并“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23]即理想社会形式,从而确定了变革
社会的必要性和目标;唯物主义历史学说指示了变革社会的要领;资本主义经济学说则证明现存社会的根基日趋穷途,不变革是不行的。于是,社会变革的理由和根据都齐备了。
根据辩证法的理解,资本是劳动的积累所至,是对劳动的否定。它在与劳动的对立依存关系所构成的自我矛盾中,走向自我否定,即对否定的否定。通过否定之否定,资本要复归于劳动才能获得新的存在与发展。但是,资本如何摆脱私人贪欲的羁绊,弃暗投明,站到社会需要的立场上来,回到它的创造主——劳动者的怀抱中来呢?马克思将这个过渡环节诉诸人力完成。于是,以无产阶级专政为过渡目标的无产阶级革命,作为实现手段纳入了他的改变世界的工程思想系统。他为唤醒无产阶级所作的论述,他投身社会革命实践所制定各种文件,为无产阶级革命学说奠定了基础。
(五)“无产阶级革命”作为变革社会性质的行动方案,它本身是不是可行的?马克思似乎从一开始就没有想到这里面还有可行性问题。至于马克思的工程系统思考中该不该有“行动方案可行性”问题,以及无产阶级革命是否可行的问题,虽然这都已成为历史,但在笔者看来,其中并非没有讨论的余地。但这已不是本文的任务了。
从上面的说明中可以看到,马克思的四门学说具有回答工程思考系统问题的功能。我承认,马克思进入系统工作时并没有明确的工程思考结构意识,他的进入方式受其所处社会环境和思想环境因素所驱使。但实践思维的必然性潜在地规定着他的思考,规定着他的思考去完成工程思想结构的要求。我们只有从工程论证功能出发,才能掌握他各门学说的灵魂和思路,才能理解贯通他的各门学说,才能评判他各门学说的结论和
价值。完成工程思想结构的要求,这决不是他的思想的潜在功能,而是明显的直接功能。我们还没有见到有别种动机和结构,能如此全面的解释马克思整体思想的发生与联系。
这是一个以共产主义社会为实践目标的完整的工程思想体系,“科学社会主义”可以作为这个工程思想体系总体的主题名称。
罗素在介绍马克思的思想时曾经抱怨,说“他很难归类”[24]。这话确实不错。马克思作为思想家却不从思想史的发展中去选定自己的课题,这先就让思想史家迷失了考察的线索。进而马克思的思想体系又不按思想家们惯用的各种序列结构来安排,谁料到他的思考会从哲学思想的天
宫下凡到工程实践的工地上,去接受工程实践思考的必然逻辑呢?小打小敲的工程,自古以来不曾劳动思想家的大驾,又谁想到要实现上帝的
目标,把整个人世变为工地呢?他这一番经天纬地的思考,给思想王国送去一座飞来峰,给人间工程师们树立了一个永难超越的界限!
五、思想学说的表述系统
当我们用上面所叙的整体思想框架征诸马克思的原著时,无论是在篇目内容的系统化上,还是在时间的分段上,迷惑依然大量存在。然而,这
里的迷惑不是思想结构方面造成的,而是表述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因此,只有进而分析马克思的表述系统,才能将我们的理解贯通。
思想理论的思考、研究与对它的表述,也许在有些思想家那里是统一的,但在马克思这里却被区别对待。他强调“叙述的方法必须与研究的方法不同。”[25]如果说在理论本身范围内需要这样,那么,当理论来到实践领域,叙述者就更会身不由己了。
马克思的超常伟大之处,不仅在于他独自完成了改变世界这么一项伟大工程的系统思考,而且更在于他在有限的时间内成功地把自己的设想推向了现实世界。这是两种不同的事业,而且后一种事业更为不易。理论制作只是在思考中完成,而思想的现实化却要到现实中去征服和占领。
即使是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者的意识,也并不是一块等待播种的空地,而是荆棘草莱丛生的待垦之域。所以书房和社会舞台是马克思一生两个基本的工作场境。在不同的场境中工作,思维所接受的主导因素是不同的。在书房里搞理论研究,思维只接受理论制作目标的主导,著述追求的是逻辑的连贯性和理论的系统性。在社会舞台。他要面对各种思想和现实问题。在这里,其任务不是制作理论,而是宣传理论或运用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具体对象和具体事务成为理论引入和应用的取舍尺度。
由此可知,在马克思的著述中,存在着两个部分重迭的理论表述系统。我们可以分别称之为理论主导系统和实践主导系统。
理论主导系统的主干著作,由前期的三部手稿《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后期的《资本论》
构成。这四部著作之间以结论和课题相衔接,构成一个连贯的系统。《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直承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的批判结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26],而“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27]马克思于是就从分析国家与社会之关系的流行观念即黑格尔法哲学入手,将国家决定市民社会的观念颠倒过来,论定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根据异化论原理[28],市民社会产生了支配和制约自己的国家,这必是社会内部有问题。于是1844年巴黎的经济学研究解剖了市民社会的内部
结构,揭示了这样一种现实关系:工人的劳动产生出资本这样一种支配劳动的敌对力量。
以上两部著作是人道主义社会学说和唯物主义历史学说的共同胎场,而且《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第二手稿”和“第三手稿”还是资
本主义经济学说的胚胎。
《德意志意识形态》正是在上两部著作研究的基础上,专从社会发生学的角度总结发展出唯物主义历史学说。当然,马克思的这个发
现与黑格尔思想笼罩下的整个德国思想界的见解是对立的。将自己的思想发现放到这种对立环境中加以叙述,这是理论主导下杂入的实践动机。《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基础决定性原理作一般叙述,《资本论》则是对决定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资本——的命运作专门的探讨。《资本论》的课题、论旨和方法,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已经形成,只不过是在远离实证材料的思辩中作了初步的思考。这种思辩的结论,实际上奠定了作者1846年投身革命实践的坚定信心。1848年面对整个旧世界气概豪迈的《共产党宣言》,其的信心来源正在于此。《资本论》是
这个思辩结构深入现实社会,与大量实证材料相结合的产物。
由此见出,这四部著作的理论联系和连续性。理论主导系统中的其他著作,如《论犹太人问题》、《政治经济学批判》等,只是这四部著作中
个别理论方面的准备性研究。
马克思著述中的实践主导系统,是他投身革命实践适应实践需要的产物。马克思在大体完成了改变世界工程的系统思考之后,还没有来得及向
世界公布,就带着满腹经纶匆匆踏上现实化的征途。思想一投身时代的急流,就使得它在借文字显露自己时,染上了满纸的社会风云。工程思
想在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的情境化即兴之作中,化身为一篇理论大散文——形散,然而神并不散。
马克思几十年间的革命实践斗争,所历情境万千。然而其中亦可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为思想斗争,其主要情境对象为无产阶级队伍内部、社会
主义思潮各派别、或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封建主义及小资产阶级等类人物的思想观点、主张;另一类为阶级斗争和社会政治斗争,其内容、对
象为内部组织事务和外部阶级斗争与社会政治斗争事件。在前一类斗争中产生了大批正面宣传和反面批判著作,其实质都是要用工程系统思想 或者说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去占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意识领域。这一类著作对于理论的功能,主要在于宣传作用,而不在于建设作用。相对于
马克思已完成的思考来说,这类著作的建设性理论内容不多。
第二类斗争是纯粹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是直接与改变世界工程目标相联系的实践行为。在这类斗争中产生的著述内容,包含着无产阶级队伍 的组织原则,无产阶级革命纲领、阶段性目标、斗争方向、策略原则。这些,正是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的内容。这个系列著作的首要篇目,当推
《共产党宣言》。1848年的这篇《宣言》,是马克思改变世界工程的开工文告,是无产阶级对整个旧世界的公开战书,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总纲
领。它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由、最终目的、阶段目标、对现实各派政治力量的态度以及斗争的基本手段,宣示得理直气壮而斩钉截铁。由于实
践因素的主导,这个系列的具体著作之间结成一种散文性联系,因而,它们都成为无产阶级革命学说有待系统化的丰富材料。
对马克思著述系统的这种分类,包括前面对整体理论结构的厘分,都是以它们的功能区别为依据的。由于这些功能之间具有互补关系,并不互
相排斥,所以被我们析分开来的内容,在实际著述中有可能结合在一起,这种情况会给原著的阐释和分类工作造成麻烦和困难。但这种麻烦和
困难已属于操作问题或技术问题,而不是认识上对内容的分类原则问题了。
今天,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早已成为历史,而作为这一历史运动之灵魂的思想,却仍在世界各地百家争传。然而马克思思想在今天的传播,却绝非其当年的功能在行世。以解构或重构马克思自任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学者,不过是从马克思的遗物中撕块布片作旗臶。笔者坚信,只有从
工程思想的角度,才能理清马克思思想的内在联系。只有明确工程实践思维规律,才能获得批判马克思思想的客观依据。只有从社会实践思路
上超越马克思,才可能象马克思那样去影响时代的社会实践。钻进文本世界建立一个小圈子窃窃私语,必然被社会历史所抛弃。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75,574页。
[2]、[8]、[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84,82~83页。[3] 马、恩1846年2月在布鲁塞尔组建“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可视为改变世界工作的第一个组织行动。
[5]、[24] 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343,336页。
[6]、[7]、[19]、[20]、[25]《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8,15,11,23,23页。
[9] 梅林《马克思传》,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5页。
[10] G·A·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358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页。马克思还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过“对世界的„„实践—
精神的掌握”。这都表明他对实践思维具有一定的自觉性。
[12]、[13]、[15]《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77,58,84页。
[14]、[16]参阅拙文《马克思唯物史观生成三部曲》,《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2,4期。
[18]《德意志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37页。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94页。
[22] 参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63页。[2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16页。[26]、[2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1页。
[28] 参阅拙文《马克思唯物史观生成三部曲》中“
三、费尔巴哈之路”。
第四篇:马克思哲学总结
马克思哲学总结
1.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实践性。2.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3.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4.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形式或状态。
5.唯物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是以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后者是以唯心主义为基础的。
6.认识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
7.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是:不懂得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懂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8.与剩余价值理论一起并称为马克思一生两大贡献的是:唯物史观。9.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是:加速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10.人的本质是随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1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得到正真的传播是在:十月革命。
12.中国共产党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共七大。13.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是:国营经济。
14.毛泽东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总政策的著作是:《晋绥干部会以上的讲话》。
15.从1927年11月到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之前,中国共产党在政权问题上的基本主张是建立:工农民主政权。
16.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17.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是:新三民主义。
18.国民党统治区第二条战线斗争的先锋和主体是:学生运动。
19.标志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反动政权覆灭的历史事件是:解放南京。
20.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的过渡时期是指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我国发展科学、艺术的基本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22.从1978年到1982年时邓小平理论的:初步形成时期。2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
24.三个有利于标准有明确的针对性,它是针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姓资姓社问题。25.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其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6.我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是:梯次推进。
27.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应该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28.国家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给予物质保证的社会安全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29.政治体制是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实施形式。30.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31.中国共产当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32.按照三个世界的理论,中国属于:第三世界。
33.系统阐述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纲领性文件是: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34.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基础上。35.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是: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36.意识能动作用最重要的表现是: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37.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是指: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38.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39.否定制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40.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4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42.列宁说“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和“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43.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突出的表现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44.人民群众的主体是: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在内的劳动群众。
45.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根据: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46.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从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说明: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具有多样性。47.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应依据他:对社会的贡献。
48.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是在: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20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辛亥革命。
50.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对新民主主义五种经济成分作了具体分析。
第五篇:认识马克思
1-19张灵峰
认识马克思
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于德意志联邦普鲁士王国一个律师家庭。1883年1月14日逝世与其妻合葬于英国伦敦。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
早年,马克思进入特里尔中学。中学毕业后,进入伯恩大学,18岁后转学到柏林大学学习法律,但他大部分的学习焦点却摆在哲学上。1840年,普鲁士新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即位,迫害自由主义民主人士,要求所有出版物都必须通过严格审查,大学失去学术自由,新国王任命的柏林大学教授F.W.von Shelling将会审查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但马克思博士论文里哲学高过神学的立场不可能被反黑格尔的教授所接受,所以马克思将博士论文改寄给萨克森-魏玛-艾森纳赫大公国的耶拿大学(Jena)审查博士资格。1841年马克思以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之区别》申请学位,并因得到委员会一致认可,未进一步答辩而顺利获得耶拿大学哲学博士。中年,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了同盟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马克思度过了一生中最困难的日子。在5年时间里,马克思因为经济和债务问题,精神焦虑,受疾病所苦情绪不佳,四个孩子中的三个死亡。但在这期间,马克思写出了他的最重要著作——《资本论》。晚年,1864年9月28日,马克思参加了第一国际成立大会,被选入领导委员会。他为国际起草《成立宣言》、《临时章程》和其他重要文件。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两卷为在马克思死后,由恩格斯整理其遗稿,分别在1885年、1894年出版。1870年10月马克思与移居伦敦的恩格斯再度相聚。
马克思的魅力,马克思的妻子燕妮.马克思比马克思年龄大,年轻时候的燕妮是马克思小镇上的一枝花,追求她的人可以排成队,马克思力压群雄,令燕妮的芳心只为他一个人静静的绽放,默默的等待其七年之后学业完成后归来,足可见马克思的魅力非凡。
马克思的不称职,作为一个父亲,作为一家之主,他是很不负责任的人。有哪个父亲能够让自己的孩子接二连三的死去,而无所作为。作为一个丈夫怎么可以不顾家里的经济状况,而一味的纵容自己,让自己的妻子及家人蒙羞,一个人怎么可以对自己身边的人如此自私。
马克思的友谊,恩格斯,马克思一生的挚友,无论经济生活上还是在学术文章上,恩格斯都给予了无尽的帮助。为了接济马克思,恩格斯毅然重返曼彻斯特,在“欧门—恩格斯”公司当店员,从事他十分厌恶的经商工作。恩格斯还常常帮助马克思为《纽约每日论坛报》撰写、修改英文稿件,有时帮助马克思把他用德文写的稿件译成英文。当马克思忙着写《资本论》的时候,恩格斯甚至替马克思为报纸写文章。
马克思为事业舍家庭,与古时候的大禹治水三国家门而不入有异曲同工之妙,但这有违人性,实难为人所接受,或许正是他的这颗为全人类奉献的心打动了无产阶级,赢得了世界的尊敬,牺牲太大。人生应该有一位默默支持你的妻子和挚友,成大事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