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的幸福课[合集]

时间:2019-05-14 14:51: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哈佛大学的幸福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哈佛大学的幸福课》。

第一篇:哈佛大学的幸福课

哈佛大学的幸福课

出人意料,2006年哈佛最受欢迎的选修课是“幸福课”,听课人数超过了王牌课《经济学导论》。教这门课的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讲师,名叫泰勒•本•沙哈尔。

在一周两次的“幸福课”上,沙哈尔没有大讲特讲怎么成功,而是深入浅出地教他的学生,如何更快乐、更充实、更幸福。

据哈佛一项持续6个月的调查发现,学生正面临普遍的心理健康危机。调查称:过去的一年中,有80%的哈佛学生至少有过一次感到非常沮丧、消沉,47%的学生至少有过一次因为太沮丧而无法正常做事。

在美国,抑郁症的患病率,比起20世纪60年代高出10倍,抑郁症的发病年龄,也从上世纪60年代的29.5岁下降到今天的14.5岁。而许多国家,也正在步美国后尘。1957年,英国有52%的人,表示自己感到非常幸福,而到了2005年,只剩下36%。但在这段时间里,英国国民的平均收入却提高了3倍。

“我们越来越富有,可为什么还是不开心呢?”这是令许多美国人深感困惑的问题。

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到底追求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沙哈尔坚定地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人们衡量商业成就时,标准往往是金钱。用金钱去评估资产和债务、利润和亏损,金钱是最高的财富。我认为,人生恰恰与商业一样,也有盈利和亏损。”

“具体地说,在看待自己的生命时,可以把负面情绪当作支出,把正面情绪当作收入。当正面情绪多于负面情绪时,我们在幸福这一‘至高财富’上就盈利了。” “长期的抑郁,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情感破产’。整个社会,也有可能面临这种问题,如果个体的问题不断增长,焦虑和压力的问题越来越多,社会就正在走向幸福的‘大萧条’。”

一项有关“幸福”的研究表明,人的幸福感主要取决3个因素:“遗传基因、与幸福有关的环境因素以及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幸福的行动。而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人们活得更快乐、更充实。幸福,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得的。”

沙哈尔说:“我知道它是可行的,因为,它已深深地帮助了我。” 我们的很多课,都在教学生如何更好地思考、更好地阅读、更好地写作,可是为什么就不该有人教学生更好地生活呢?把艰深的积极心理学学术成果简约化、实用化,教学生懂得自我帮助,这是沙哈尔开设“幸福课”的初衷。

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

沙哈尔对幸福的理解,发生根本转变的起因,是他早年的一次重要经历。16岁那年,在以色列长大的沙哈尔,获得了全国壁球赛的冠军。在长达5年的训练中,空虚感如影相伴,他一直觉得生命中缺少了什么。虽为此闷闷不乐,但他仍坚信:无论身体或心理都要坚强,才能最终取胜;而胜利,一定会带来充实感,也能让自己最终幸福。

终于,沙哈尔如愿以偿,夺冠后的他欣喜若狂,和家人、朋友举行了隆重的庆贺。那时,他对自己的理念更加深信不疑:成功可以带来快乐,过去所受的种种苦痛,都是值得的。

“可就在那天晚上,睡前我坐在床上,试着再回味一下无限的快感。可是突然间,那种胜利的感觉,那种梦想成真的喜悦,所有的快乐,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我的内心,忽然又变得很空虚,只有迷惘和恐惧。泪水涌出,不再是喜极而泣,而是伤心难过。在如此顺意的情况下,尚不能感到幸福的话,那我将到何处,去寻找我人生的幸福?”

他极力让自己镇定,并告诉自己这只是暂时的神经过敏。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仍没有找回快乐;相反,内心的空虚感越来越重。慢慢地他发现:胜利,并没为他带来任何幸福,他所依赖的逻辑彻底被打破。“从那时起,我开始对一个问题非常着迷: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沙哈尔注意观察周围的人,谁看起来幸福,他就向谁请教。他读有关幸福的书,从亚里士多德到孔子,从古代哲学到现代心理学,从学术研究到自助书籍等等。最后他决定去大学主修哲学和心理学。

他的幸福观,逐渐清晰起来: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

“一个幸福的人,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可以带来快乐和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地去追求。真正快乐的人,会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

沙哈尔竟然从汉堡里,总结出了4种人生模式

当年,为了准备重要赛事,除了苦练外,他须严格节制饮食。开赛前一个月,只能吃最瘦的肉类,全麦的碳水化合物,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他曾暗中发誓,一旦赛事完了,一定要大吃两天“垃圾食品”。比赛一结束,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奔到自己喜爱的汉堡店,一口气买下4只汉堡。当他急不可待地撕开纸包,把汉堡放在嘴边的刹那,却停住了。因为他意识到,上个月,因为健康的饮食,自己体能充沛。如果享受了眼前汉堡的美味,很可能会后悔,并影响自己的健康。望着眼前的汉堡,他突然发现,它们每一种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味,可以说,代表着4种不同的人生模式。

第一种汉堡,就是他最先抓起的那只,口味诱人,但却是标准的“垃圾食品”。吃它等于是享受眼前的快乐,但同时也埋下未来的痛苦。用它比喻人生,就是及时享乐,出卖未来幸福的人生,即“享乐主义型”;

第二种汉堡,口味很差,里边全是蔬菜和有机食物,吃了可以使人日后更健康,但会吃得很痛苦。牺牲眼前的幸福,为的是追求未来的目标,他称之为“忙碌奔波型”;

第三种汉堡,是最糟糕的,既不美味,吃了还会影响日后的健康。与此相似的人,对生活丧失了希望和追求,既不享受眼前的事物,也不对未来抱期许,是“虚无主义型”;

会不会还有一种汉堡,又好吃,又健康呢?那就是第四种“幸福型”汉堡。一个幸福的人,是即能享受当下所做的事,又可以获得更美满的未来。

不幸的是,据沙哈尔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大部分人,都属于“忙碌奔波型”。人们习惯性地去关注下一个目标,而常常忽略了眼前的事情。

幸福的假象——蒂姆的故事

沙哈尔经常讲“蒂姆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晃动着许多人熟悉的影子。蒂姆小时候,是个无忧无虑的孩子。但自打上小学那天起,他忙碌奔波的人生就开始了。父母和老师总告诫他,上学的目的,就是取得好成绩,这样长大后,才能找到好工作。没人告诉他,学校,可以是个获得快乐的地方,学习,可以是件令人开心的事。因为害怕考试考不好,担心作文写错字,蒂姆背负着焦虑和压力。他天天盼望的,就是下课和放学。他的精神寄托就是每年的假期。

渐渐地,蒂姆接受了大人的价值观。虽然他不喜欢学校,但还是努力学习。成绩好时,父母和老师都夸他,同学们也羡慕他。到高中时,蒂姆已对此深信不疑:牺牲现在,是为了换取未来的幸福;没有痛苦,就不会有收获。当压力大到无法承受时,他安慰自己:一旦上了大学,一切就会变好。

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蒂姆激动得落泪。他长长舒了一口气:现在,可以开心地生活了。但没过几天,那熟悉的焦虑又卷土重来。他担心在和大学同学的竞争中,自己不能取胜。如果不能打败他们,自己将来就找不到好工作。大学4年,蒂姆依旧奔忙着,极力为自己的履历表增光添彩。他成立学生社团、做义工,参加多种运动项目,小心翼翼地选修课程,但这一切完全不是出于兴趣,而是这些科目,可以保证他获得好成绩。

大四那年,蒂姆被一家著名的公司录用了。他又一次兴奋地告诉自己,这回终于可以享受生活了。可他很快就感觉到,这份每周需要工作84小时的高薪工作,充满压力。他又说服自己:没关系,这样干,今后的职位才会更稳固,才能更快地升职。当然,他也有开心的时刻,在加薪、拿到奖金或升职时。但这些满足感,很快就消退了。

经过多年的打拼,蒂姆成了公司合伙人。他曾多么渴望这一天。可是,当这一天真的到来时,他却没觉得多快乐。蒂姆拥有了豪宅、名牌跑车。他的存款一辈子都用不完。

他被身边的人认定为成功的典型。朋友拿他当偶像,来教育自己的小孩。可是蒂姆呢,由于无法在盲目的追求中找到幸福,他干脆把注意力集中在了眼下,用酗酒、吸毒来麻醉自己。他尽可能延长假期,在阳光下的海滩一呆就是几个钟头,享受着毫无目的的人生,再也不去担心明天的事。起初,他快活极了,但很快,他又感到了厌倦。

做“忙碌奔波型”并不快乐,做“享乐主义型”也不开心,因为找不到出路,蒂姆决定向命运投降,听天由命。但他的孩子们怎么办呢?他该引导他们过怎样的一种人生呢?蒂姆为此深感痛苦。

为什么当今社会有那么多“忙碌奔波型”的人呢?沙哈尔这样解释:因为人们常常被“幸福的假象”所蒙蔽。

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是这样的:假如孩子成绩全优,家长就会给奖励;如果员工工作出色,老板就会发给奖金。人们习惯性地去关注下一个目标,而常常忽略了眼前的事情,最后,导致终生的盲目追求。然而一旦目标达成后,人们常把放松的心情,解释为幸福。好像事情越难做,成功后的幸福感就越强。不可否认,这种解脱,让我们感到真实的快乐,但它绝不等同于“幸福”。它只是“幸福的假象”。

这就好比一个人头痛好了之后,他会为头不痛而高兴,这是由于这种喜悦,来自于痛苦的前因。“忙碌奔波型”的人,错误地认为成功就是幸福,坚信目标实现后的放松和解脱,就是幸福。因此,他们不停地从一个目标奔向另一个目标。在沙哈尔看来,寻找真正能让自己快乐而有意义的目标,才是获得幸福的关键.他们把物质与财富,放在了快乐和意义之上

在课堂上,沙哈尔不断地向听讲者发问:

我们可以不停地追问“为什么”,来反思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可以是大房子、升职或任何其他的目标。看看要问多少个“为什么”,才能落到“幸福”的追求上?问问自己,我做的事情,对我有意义吗?它们给我带来了乐趣吗?我的内心,是否鼓励我去做不同的尝试?是不是在提醒我,需要彻底改变目前的生活?

沙哈尔的哲学老师在他毕业时,给了他一点忠告:“生命很短暂,在选择道路前,先确定自己能做的事。其中,做那些你想做的。然后再细化,找出你真正想做的。最后,对于那些真正、真正想做的事,付诸行动。”

沙哈尔也这样教他的学生,如何寻找能发挥自己优势和热情的工作。用以下3个关键问题,先来问问自己:一,什么带给我意义?二,什么带给我快乐?三,我的优势是什么?并且要注意顺序。然后看一下答案,找出这其中的交集点,那个工作,就是最能使你感到幸福的工作了。

10多年前,沙哈尔遇到过一个年轻人。他是一名律师,在纽约一家知名公司上班,并即将成为合伙人。坐在他的高级公寓里,中央公园的美景一览无余。年轻人非常努力地工作,一周至少干60个小时。早上,他挣扎着起床,把自己拖到办公室,与客户和同事的会议、法律报告与合约事项,占据了他的每一天。当沙哈尔问他,在一个理想世界里还想做什么时,这名律师说,最想去一家画廊工作。

“难道说,现实世界里找不到画廊的工作吗?”年轻人说不是的。但如果在画廊工作,收入会少许多,生活水平也会下降。他虽对律师楼很反感,但觉得没其他选择。

因为被一个不喜欢的工作所捆绑,所以他每天并不开心。在美国,有50%的人对自己的工作不甚满意。但沙哈尔认为,这些人之所以不开心,并不是因为他们别无选择,而是他们的决定,让他们不开心。因为他们把物质与财富,放在了快乐和意义之上。

“金钱和幸福,都是生存的必需品,并非互相排斥。”他说。

他进一步说,通常在越感兴趣的事情里,人就越能发挥自己的天赋,越能做得持久。人一旦有了热情,不但动机坚定,连做事效率也会提高。举例讲,一个热爱学习的学生,可以在学习中享受创造的愉悦,而这快乐的成果,还可以帮他取得好成绩,助其获得未来的幸福。在亲密关系中也一样,两个人共享着爱情的美好,并促进彼此的成长和发展。

许多研究表明,一个幸福的人,在生活的各个层面上都会很成功,包括婚姻、友谊、收入、工作表现以及健康。幸福与成功,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无论是工作上还是感情上的成功,可以带来幸福;而幸福本身,也能带来更多的成功。

沙哈尔总结出这样3种工作境界:赚钱谋生、事业、使命感。如果只把工作当成任务和赚钱的手段,就没有任何的个人实现。这样每天去上班,只是必须而不是想去,他所期盼的,除了薪水,就是节假日了;把工作当事业的人,除了注重财富的积累外,还会关注事业的发展,如权力和声望等。他们会关心下一个升职的机会,期望从副教授到终身教授、从教师到校长、从职员到主管、从编辑到总编辑;假如,把工作当成使命,那工作本身就是目标了。薪水、职位固然重要,但他们工作,是因为他们想要做这份工作,动力源自内心。工作是一种恩典,而不是为人打工。他们对工作充满热情,在工作中自我实现,获得充实感。他们的目标,正是自我和谐的目标。

有一项研究,是针对医院清洁工的。一组人觉得自己的清洁工作很无聊,没啥意义;但另一组人,觉得很有意义,做得很投入。他们与护士、病人以及家属交谈,想办法让医院员工、病人舒适。他们看待工作的角度更高,并在其中找到了意义:我不仅仅是个倒垃圾和洗衣服的人,正是我的工作,让医院正常运转,帮助病人更快地康复。

就像第二组人,由于在日常工作中找到了使命感,因而从中也得到了更多的意义和快乐,他们与服务对象的关系,也不再是简单的金钱关系。有时候,人们并没有换工作,或改变工作环境,他们所做的,只是赋予了工作本身更多的意义,从中发现乐趣,因而也提升了幸福感。

可以想像,一个因为家长的压力而学法律的人,是无法在其中找到长久快乐的;相反,如果是基于对法律的热爱而成为律师的话,那他在维护公义的同时,也会觉得很幸福。

“一个在工作中找到意义与快乐的投资家,一个出于正确动机的商人,绝对要比一个心不在焉的和尚,高尚和有意义得多。”沙哈尔笃定地说。

不同的人,会在不同的事里找到意义。如创业、当义工、抚养子女、行医、甚至是打家具。重要的是,选择目标时,必须确定它符合自己的价值观、爱好,符合自己内心的愿望,而不是为了满足社会标准,或是迎合他人的期待。“真我的呼唤”,就是使命感。

“那真是神奇的时刻。”沙哈尔用一段话,描述这种美妙的体验:我甚至形成了一种迷信,世上确实有看不见的力量在帮我。只要你追随自己的天赋和内心,你就会发现,生命的轨迹原已存在,正期待你的光临,你所经历的,正是你应拥有的生活。当你能够感觉到自己正行走在命运的轨道上,你会发现,周围的人,开始源源不断地带给你新的机会。(这段有些诡异,但也许这就是教会存在并得以发展的本因吧)

“在追求有意义而又快乐的目标时,我们不再是消磨光阴,而是在让时间,闪闪发光。”

我也有不快乐的时刻,因为我们是人

一天,在哈佛的食堂,有个学生走到沙哈尔面前,问他:你就是那个教人如何快活的老师吧。学生接着又说:你要小心,我的室友选了你的课,如果哪天我发现你并不快乐,我就要告诉他,别再上你的课。沙哈尔看着这个学生,笑着道:没关系,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我也有不快乐的时刻,因为我们是人。

“总有人问我,你能帮我消除痛苦吗?可是为什么要用这种态度来对待痛苦。痛苦,是我们的人生经验,会让我们从中学到很多。人生的成长和飞跃,经常发生在你觉得非常痛苦的时刻。” 漫漫人生,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面临悲伤的时刻,比如经历失败或失去,但我们依然可以活得幸福。事实上,期盼无时无刻的快乐,只会带来失望和不满,并最终导致负面情绪的产生。

一个幸福的人,也会有情绪上的起伏,但整体上,能保持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他经常被积极的情绪推动着,如欢乐和爱;很少被愤怒或内疚,这些负面情绪所控制。快乐是常态,而痛苦都是小插曲。

刚开始讲“幸福课”时,沙哈尔很想扮演一个无所不知、幽默的人,一个完美的导师,为此,他特地跑到喜剧演员培训班学习。但他不是那种能开激烈的玩笑,做夸张表演的人。无论怎么学,他也达不到想要的戏剧效果。

想让自己当一个完美的老师,他发现这样即害了自己,也害了学生。“每次都很紧张,怕被发现面具下真实的样子,结果把自己搞得很累。这样不仅害了我自己,也伤害了学生,等于给学生树立了一个‘完人’典型,告诉学生走一条永远走不通、错误的路。打开自己,袒露真实的人性,会唤起学生真实的人性。在学生面前做一个自然的人,反而会更受尊重。”

沙哈尔希望他的学生,学会接受自己,不要忽略自己所拥有的独特性;要摆脱“完美主义”,要“学会失败”。

为了更好地记住“幸福课”的要点,沙哈尔还为学生简化出10条小贴士: 1.遵从你内心的热情。选择对你有意义并且能让你快乐的课,不要只是为了轻松地拿一个A而选课,或选你朋友上的课,或是别人认为你应该上的课。

2.多和朋友们在一起。不要被日常工作缠身,亲密的人际关系,是你幸福感的信号,最有可能为你带来幸福。

3.学会失败。成功没有捷径,历史上有成就的人,总是敢于行动,也会经常失败。不要让对失败的恐惧,绊住你尝试新事物的脚步。4.接受自己全然为人。失望、烦乱、悲伤是人性的一部分。接纳这些,并把它们当成自然之事,允许自己偶尔的失落和伤感。然后问问自己,能做些什么来让自己感觉好过一点。

5.简化生活。更多并不总代表更好,好事多了,也不一定有利。你选了太多的课吗?参加了太多的活动吗?应求精而不在多。

6.有规律地锻炼。体育运动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每周只要3次,每次只要30分钟,就能大大改善你的身心健康。

7.睡眠。虽然有时“熬通宵”是不可避免的,但每天7到9小时的睡眠是一笔非常棒的投资。这样,在醒着的时候,你会更有效率、更有创造力,也会更开心。

8.慷慨。现在,你的钱包里可能没有太多钱,你也没有太多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无法助人。“给予”和“接受”是一件事的两个面。当我们帮助别人时,我们也在帮助自己;当我们帮助自己时,也是在间接地帮助他人。

9.勇敢。勇气并不是不恐惧,而是心怀恐惧,仍依然向前。

10.表达感激。生活中,不要把你的家人、朋友、健康、教育等这一切当成理所当然的。它们都是你回味无穷的礼物。记录他人的点滴恩惠,始终保持感恩之心。每天或至少每周一次,请你把它们记下来。

第二篇:哈佛大学幸福课演讲稿

Harvard's happiness lessons

Good morning, every one.Today I want to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Harvard's most popular lesson------Positive Psychology.Perhaps some of you have already seen it.The teacher who taught this lesson is Dr.Tal Ben-Shahar.He enjoyed high reputation among his Harvard students and he was known as the “most popular lecturer” and “life coach.”In the happiness lessons , Ben-Shahar did not talk much about how to achieve great success, but explained how to be happier, fuller and more enjoyable!So, why do the happiness lessons so popular in Harvard ? let’s learn something about it.What exactly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for us to pursue in life? Ben-Shahar firmly believed that happiness is the only standard to measure life and the final goal of all targets.He argued that happiness should be the combination of joy and significance.A happy person must have a clear target which can bring about pleasure and significance, and then strive for it.A truly happy person will enjoy it bit by bit in their own way of life.Do you know our life also has profits and losses? When we look at our life, we can regard positive feelings as incomes, and negative feelings as expenses.When the positive feelings is more than the negative, it means we have been profitable in our life.In turn,we suffer a loss.So how can we achieve happiness? Dr.Tal Ben-Shahar summarized 10 tips for us.1.Follow your inner enthusiasm.Choose lessons which are meaningful to you and make you happy.Don't just to get an A in one lesson , or choose lessons which your friends take or others think you should take.2.Stay with friends.Don't be saddled with daily work.Intimat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s the signal of your happiness.3.Learn to fail.There is no shortcut to success.Successful men in history always dare to take action and of cause, they often fail, too.So don't let the fear of failure tripping your steps of try new things.4.Give yourselves the permission to be human.Human nature consists of disappointment, upset and sadness.Accepting them and regard them as natural things, allowing yourself to feel upset and sad occasionally.Then ask yourself, what can you do to make yourself feel a little better.5.Simplified life.More things doesn't always mean better.And too many good things are not favorable, either.Have you chosen too many classes? Have you participated in too many activities? You should seek refinement!

6.Exercise regularly.Sport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your life.As long as three times a week, and just 30 minutes each time, you can greatly improve you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7.Adequate sleep.Although sometimes “staying up all night” is inevitable, but guaranteeing seven to nine hours of sleep every day is a great investment.Thus, you will be more effective, creative, happy when you are awake.8.Be generous.You may not have enough money in you pocket and plenty of time in your life, but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you can’t help others.Both giving and receiving are two sides of things.You are helping yourself while helping others.9.Be brave.Braveness means moving forward in fear rather than not felling fear at all.10.Express gratitude.Do not take your family members, friends,education, and health for grant? They are all memorable gifts for you.Recording every joyful moment of your life, and maintaining a grateful heart.At last, I would say there is no distance between you and happiness, as long as you take action.

第三篇:哈佛大学幸福课观后感

哈佛大学幸福课观后感

人文学院 刘允 100101005 观看了哈佛大学的幸福课给了我很多的感触,让我知道了人的一生应当积极追求的是幸福,幸福感是衡量一个人成功的唯一标准,是每个人应当追求的目标中的终极目标。没有幸福感的人是可悲的,也注定一生是悲惨的。只有幸福的人群才会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取得成功,包括荣誉,地位、收入、友谊以及健康。从明天起我应当积极努力做一个幸福的人,它将会是我一生值得为之奋斗的理想。

从泰勒·本-沙哈尔的讲课中我了解到幸福是什么,它不是崇高的荣誉,炙手可热的权力,更不是享用不尽的金钱,而是快乐地追求有意义的事情。幸福是一个持续的状态,不是短暂的快感,是需要用一生去完成的理想,是需要不断努力追求的结果,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是需要每个人积极地争取,是需要每个人用心去经营,去打造。就如同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雕塑,是需要每个人用心去雕琢,敲掉大卫身上多余的石头,摆脱束缚,才会的得到幸福。

马克思说过:“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出发,我们可以看到幸福概念的源头是需要和欲望。如果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人的现实性和人的幸福也就是一句空话。马克思把人的幸福和人的需要看作不可分离的。他认为人的自身 的实现,在一定意义上就“表现为内在的必然性,表现为需要”。在这里,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格雷的话不是没有道理的,他说:“幸福———人类一切企求的最终目的———在我们的自然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以前,是无法达到的。”不容置疑,满足人的需要是实现幸福的必要条件,而人的自由创造性的劳动无不是为满足人的一定的需要而展开的。由此可见,幸福的基本条件是需要。

当需要得到满足时,是不是就真正幸福了?那么真正的幸福应该是什么?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个幸福的人,我想幸福的人应当是这样的。

幸福的人应该乐观接受自己。自我接纳是人天生拥有的权利,试想,如果一个人对自己都不接纳,不敢正视自己的问题,他又如何能获得自信,获得自尊心,获得引导自己积极向上的动力呢。生活中,我们都走向了一个误区,大部分想成功的人,都在不断需找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想通过改善它们以此取得成功。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关注自身的优点和长处人比那些只是关注自身缺点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很明显的道理,如果我们不懂得欣赏自身的长处,那么我们的优势就会不断贬值,而最终我们身上便没有闪光的优点,剩下的只有平凡。

幸福的人应当学会宽容。人短暂的一生中会经历各种坎坷,对于生活中的不如意的事情,应当怀着一个宽容的态度,不要总是拿别人的错误不断的惩罚自己,应当学会原谅生活,抛弃心灵的包袱,用积极良好的心态走在人生的大道上。每当我遇到令人不高兴的事情时,就会想起林则徐的一句话:“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 则刚”。当我们选择宽恕别人的错误时,也就是将自己从痛苦、怨恨中解脱出来,重新获得轻松和快乐。宽容了别人,不仅反映了自身的宽容度,也会将敌意化为友谊,同时也让怨恨和悲伤随风而逝。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幸福的人应当学会保持微笑传递快乐。科学界有个著名的“蝴蝶理论”,一个生活在新加坡的蝴蝶煽动了一下了它的翅膀,理论上就有可能会在佛罗里达引起一场龙卷风。人类的网络指数理论也都表明,我们每个人都与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因此,快乐是能够传染的,今天因为你一个微笑,感染了另外三个人,而这三个人又将微笑传递其他九个人时,这样在很短时间内,可能你就是那个“蝴蝶”,而将你的快乐传递给了整个世界。假如整个世界有数量可观的一部分人在每天传递微笑和快乐,那么世界每天将会添加多少新鲜的幸福感。一个每天都在传递自己幸福的人,必定会在精神上获得愉悦,他又怎么不能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呢!

总之,想成为一个幸福的人,是需要积极地锻炼和学习,可是无论采取哪一种方式,我们都是在体验和经营生活,我们就会是幸福的。相信,忧伤的日子会逐渐远去,快乐的日子即将到临,我们的心是永远向往着幸福的未来,此刻的忧郁只是瞬息,一切都将成为过去,而那过去了的,最终也成为我们幸福的回忆。

第四篇:哈佛大学幸福课感悟

哈佛大学幸福课感悟

姓名:XXX 班级:XXX 学号:XXXXXXXXX

幸福永远是人类的追求,人类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实现幸福的理想。但是,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得到幸福?至今仍有无数的人在苦苦寻找着答案。

现实生活告诉我们,幸福是一个经常变幻的不等式:富裕不能带来幸福,贫穷不能夺走幸福;苦难不会减少幸福,名利也不会增添幸福。人生的历练同样告诉我们,幸福还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矛盾选择:得到了,你也许并不幸福;失去了,你也许获得了更多的幸福;接受了,也许是你幸福的损失;给予了,也许给你换来幸福的倍增。所以,今天的你我,即使衣食无忧,功成名就,仍会感到自己并不幸福。很多现代人,即使实现了很多梦想,获得了很多成功,仍会常常产生这样的困惑:我是幸福的人吗?我的幸福究竟在哪里?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到底追求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泰勒博士坚定地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人们衡量商业成就时,标准是钱。用钱去评估资产和债务、利润和亏损,所有与钱无关的都不会被考虑进去,金钱是最高的财富。但是我认为,人生与商业一样,也有盈利和亏损。具体地说,在看待自己的生命时,可以把负面情绪当作支出,把正面情绪当作收入。当正面情绪多于负面情绪时,我们在幸福这一“至高财富”上就盈利了。所以,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一个幸福的人,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可以带来快乐和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地去追求。真正快乐的人,会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我国有一句古训:自助者,天助也。惟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救命神。一个人如果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丰富自己的修养,正确认识和塑造自我,就会铸就一个人的幸福和成功。

泰勒博士早年为了准备重要赛事,除了苦练外,须严格节制饮食。比赛一结束,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奔到自己喜爱的汉堡店,一口气买下4只汉堡。当他急不可待地撕开纸包,把汉堡放在嘴边的刹那,却停住了。因为他意识到,上个月,因为健康的饮食,自己体能充沛。如果享受了眼前汉堡的美味,很可能会后悔,并影响自己的健康。望着眼前的汉堡,他突然发现,它们每一种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味,可以说,代表着4种不同的人生模式。第一种汉堡,就是他最先抓起的那只,口味诱人,但却是标准的“垃圾食品”。吃它等于是享受眼前的快乐,但同时也埋下未来的痛苦。用它比喻人生,就是及时享乐,出卖未来幸福的人生,即“享乐主义型”;第二种汉堡,口味很差,里边全是蔬菜和有机食物,吃了可以使人日后更健康,但会吃得很痛苦。牺牲眼前的幸福,为的是追求未来的目标,他称之为“忙碌奔波型”;第三种汉堡,是最糟糕的,既不美味,吃了还会影响日后的健康。与此相似的人,对生活丧失了希望和追求,既不享受眼前的事物,也不对未来抱期许,是“虚无主义型”;会不会还有一种汉堡,又好吃,又健康呢?那就是第四种“幸福型”汉堡。一个幸福的人,是既能享受当下所做的事,又可以获得更美满的未来。

泰勒博士为学生简化总结了“幸福课”10项贴士,我加了一些自己的体会:

1、遵从你内心的热情。

先知道自己要什么,再问最想要的是什么,最不能失去的是什么。一件不值得做的事情,也就不值得做好——这是基本的心理学。遵从内心,而非别人的评价,放弃也是一种负责。减去不重要的,那些你内心真正需要的事物,才能唤醒生命的热情。做到这一点依然需要表达并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断深入挖掘自己的快乐根源,这样才能有明确的目的,追寻幸福的时候才会少走弯路。

2、多和朋友在一起。不要被日常工作缠身,亲密的人际关系,是你幸福感的信号,最有可能为你带来幸福。与朋友交流之前,需要先和自己交流。这样,和别人在一起的幸福才不是一种被动的幸福。

3、学会失败。任何事情都有两种结果的可能,这是正常的。人的一生总会遇到许多不如意的事情:少年有少年的烦恼,青年有青年的彷徨,中年有中年的苦闷,老年有老年的痛苦。所以,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失败不断展开的过程。成功固然让人高兴,但成功总是稀少的,成功不可能总是伴随你,人的一生需要面对的多是失败,而不是成功。不要把失败当成灾难,当然也不能习惯失败。不被失败所压倒,并且能不断从失败中吸取经验和教训,重要的是,坦然面对失败,令人的的心态健康和平衡,跳脱一时一事的成败,就是人生的成功。

4、接受自己的全部。失望、烦乱、悲伤是人性的一部分。接纳这些,并把它们当成自然之事,允许自己偶尔的失落和伤感。然后问问自己,能做些什么来让自己感觉好过一点。不用为这些东西背任何包袱,“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5、简化生活。应求精而不在多。追寻幸福的外在部分时,切忌贪婪,要懂得暂时驻足,这是为了走得更长远。

6、有规律的锻炼。每周3次,每次只要30分钟,就能大大改善你的身心健康。对大多数人来说,每周三次的锻炼频度已经足以令身心健康。

7、睡眠。睡时放下所有事,是获得良好睡眠的前提。虽然有时“熬通宵”是不可避免的,但每天7到9小时的睡眠是一笔非常棒的投资。这样,在醒着的时候,你会更有效率、更有创造力,也会更开心。“身”和“心”永远不可只强调一个。

8、慷慨。现在,你的钱包里可能没有太多的钱,而且,你也没有太多的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无法助人。助人的事情无需计较大与小,重要的是,要有与人方便、乐于助人的心态。“给予”和“接受”,是同一件事的两个方面。当我们帮助别人时,我们也在帮助自己;当我们帮助自己时,也是间接地帮助他人。欣赏的目光,会心的微笑,真诚的语气„„即使在最忙碌的时候,这些也是很容易做到的,而且,没有任何损失,何必吝啬呢?

9、勇敢。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放下患得患失,拥有接纳胸怀,就具备了勇敢的基础。不怕失败,就是勇敢。让自己恐惧的事情变成自己期待的事情,赢得自己的主动权,做自己内心的主人。

10、表达感激。生活中,不要把你的家人、朋友、健康、教育等这一切当成理所当然的。它们都是你回味无穷的礼物。记录他人的点滴恩惠,始终保持感恩之心。每天或至少每周一次,请你把它们记下来。不要带有任何功利,只是单纯的在回忆中体会他们传递过来的幸福,在想象中寻找为他们传递幸福的途径,并付诸实践。

每个人的幸福其实都很简单,只是幸福每次来到我们身边的时候他总是那么轻轻的,好像就在你的身边,微笑着看着你,它可能是一个会心的微笑、可能是递上一杯水、也可能就是瞬间的一份心情……试着去感受它吧。有心的人永远幸福,因为他理解幸福。

当我无羁的度过这青春的韶华岁月,又有多少蓦然回首才发现的快乐与幸福啊,当回忆着,就抑或是痛苦的幸福着,抑或是温馨的感受着……,总之,活着,我就会不停的寻找幸福与快乐,活着,我就会不停的奋斗,让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一样的幸福……

体验幸福,是一个需要修炼和学习的过程。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感受幸福应该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啊,正如孩提时躺在慈母的怀抱里接受乳汁的哺育,没有人告诉,他也会感受到幸福的甜蜜。那么,怎么还需要“修炼和学习”呢?其实,幸福不单是一种生理上的满足,社会化了的人对幸福的体验,相对幸福客体来说,幸福主体的素质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制约着人感受幸福能力的水平。一个人是否热爱生命,是否热爱生活,是否懂得被爱,是否懂得爱人。。这一切都左右着人对幸福的感受和创造。也就是说,人能否感受和创造幸福的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通过教育和学习逐步提升的。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过程,就是提升他们感受幸福的水平与创造幸福的能力的过程。幸福并不会凭空降临在自己身上。我想大家对《守株待兔》这篇文章并不陌生。这篇文章中的主人公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得到一只撞死在木桩上的野兔。十分高兴,从此便不再务农,一心一意地守在木桩旁,等待着再有一只兔子撞死在木桩上,结果,兔子没有再出现,而他的田土由于没有耕种而荒芜了。而幸福也就在他的等待中悄然离去了。我想,如果他不空想,而脚踏实地地工作,那他所得到的将会是一种实在的幸福。

有人说,幸福是听其自然所能成就的。我想这种人的想法是可笑的。如果幸福是听其自然所能成就的,那么为什么世一的每一个人都不是富人,也都不是穷人;为什么这世界上还存着残疾人;还存着大小国家之间的差距。如果幸福能够顺其自然就能够得到的话,为什么台湾还不能够重回祖国怀抱;为什么是美国攻打伊拉克,而不是伊拉克主动动攻打美国,太多的为什么,证明了这种观点的错误及误导性。有人身在福中不知福,每当我看见别人浪费粮食,我为他们感到可怜。如果他们少浪费一些粮食,那么就可以拯救一些无饭可吃的人民。我想,大概只有让他们试试无饭可吃的经验,他们才会知道粮食的可贵,才知道有粮食也是一种幸福。

幸福对于这世睥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它并不会偏袒某些人,有人报怨为什么恶运总是降临在他身上,幸福之神总是不眷顾他。然而,他却不曾努力,认真地去思考为什么自己没好运气。幸福早已在他报怨的时候,与他擦肩而过了。幸福是可以学习的,或者说,幸福,不是一种本能,而是一种本领。不论年轻,还是像我一样人到中年,甚至生命只剩下夕阳西下的最后时间,幸福在于质量而非长度,学习幸福,永远不晚。

愿所有人明白幸福不是凭空得来的,也不要存在着幸福是顺其自然就可能得到的思想,惟有紧抓住幸福,把握现在,才是真正的幸福。

第五篇:哈佛大学幸福课观后感(定稿)

幸福课观后感

乔通

去年的国庆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放了一组在街头随机采访普通人的新闻,这些采访主要提及一个简单的问题:“你幸福吗?”受访者有各种各样的人,普通市民、大学生、售货员,还有一些最基层的清洁工和打工人员,人们的回答各种各样,有的还闹出一些笑话。对此有的人就说了,这不是乱采访吗,捡瓶子的你也问人家幸福不幸福,这能幸福吗?其实不然,每个人都有幸福的权利,幸福没有单一的指标,只要心中充满爱、乐观积极的生活,捡瓶子的人也可以是幸福的。

当我看了Tal Ben-Shahar博士的幸福课之后更增加了对幸福的感悟和理解,Tal Ben博士的第六讲主要是精神的力量和乐观主义,精神的力量往往能够创造奇迹,乐观主义也是人们成功的重要因素。Tal Ben博士的讲解诙谐幽默,而且运用了很多实验和实例,让人在轻松愉悦的听课过程中领悟到幸福的真理,萌发追求幸福的动力,人人都可以很幸福!下面我简单谈谈对这节幸福课的一些感受。

首先,要幸福,内在因素很重要。Tal Ben博士讲到“我们每个人自尊的水平,也就是自信的程度,对我们的方方面面有着深远的影响。比如我们的待人接物,能取得的地位,能取得多少成就,还比如在个人领域,我们会与谁坠入爱河,我们与配偶,孩子及朋友的关系,个人幸福的水平”。物质富足与幸福感,或生活地点与幸福感,属于低度线性相关,而自尊与幸福感属于高度线性相关。大多数研究发现两者的相关系数,可以达到0.7,所以自尊非常重要,内在因素很重要。我们提高自信水平时,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是,我们在转变精神,改变“容器”,这样我们看世界的角度不同了。然后举出了几组病人事例,医生给头痛的人糖丸吃,说是特效药,病人相信了,然后真的好了;还有有的孕妇有恶心、呕吐的症状,医生给他们吃小剂量的吐根(一种催吐药),告诉她们可以缓解胃病,她们也的确恢复了健康,本来应该出现的呕吐症状不仅没有出现,由于服用了吐根更该呕吐的,实际上呕吐却停止了。因为她们相信她们服用的是止吐药,竟然逆转了催吐药的作用,这充分说明了精神的强大力量。在我们的身旁精神的力量也随处可见,一些同学为了激励自己往往会在桌子上或者本子上写一句话:“我是最棒的!我一定能成功!”“这次考试我一定能考第一!”等等,这些激励性的语言不知不觉当中就给自己带来的无穷的力量,他们更加努力地去学习,慢慢的自己越来越接近成功,最终他们真的成功了,这是精神的力量成就了学生的幸福!

这时有人问了,内在的力量这么强大,那么我们每一个人只要心里使劲想一件事不就都能成功了吗?不是,内在的精神能给人们带来战胜一切,触摸成功的机会,但是不是让我们坐下来只是去想,只是构想和相信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做的是更多。

Tal Ben博士提出我们每个人对世界都存在心理基模,世界应该怎么样,会怎么样,是怎么样。个人对世界对事物的看法就是基模,基模就是内在。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外部世界,现实发生在外部世界。比如,-1-

半空中我松开手,它就会掉下来,这一事实与我的基模无关,它发生在外部世界,不管我的基模如何,它在现实中就是会掉下来。所以内部和外部两个因素,共同作用就是关键。所以其次,要幸福,也要正确对待外部因素。我们的精神不喜欢内部与外部存在差异,我们的精神喜欢两者一致相合。如果不相合,如果不一致,我们就会产生异议感,觉得不适,那么就得让两者统一。要么改变外部现实,要么改变自我思维以符合外部现实,有几种方法,可以重建一致性。第一种做法是更新基模,就是原来我不知道松开手东西会掉下来,现在我知道了,于是我更新基模,这也叫作与时俱进。第二种是忽视或抛弃外在信息、不符合基模的外部信息,这种可以针对那些不利的外部因素,把它忽视掉后你就更有自信去干好一件事。第三种是主动寻求事实真相,当我们看到的和自己的基模有差异的时候,要有怀疑精神,到底谁是对的得弄个明白,去找证据找线索,最终找到真相,这是一种探索的精神。第四种方法是创造一个新的事实,当一些事实摆在面前成为极限的时候,比如1954年5月6日前的现实是1英里4分钟,是人类的极限,不可能突破,Bannister成功了,他创造了新的事实,同时也让世界的其他赛跑者创造了事实,他是不断追求、超越自我的代言人。

最后,要幸福,乐观主义也很重要。爱迪生是世界上著名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他一生申请了1097项专利,当今世界的发展,大半要归功于他。但这位史上最成功最富创造力的科学家,也是失败次数最多的科学家。科学界在研究灯泡时,如何用电发光,是整个科学界一大难题,爱迪生也不例外。当地报纸的一名记者采访爱迪生说到 “爱迪生先生,您致力于灯泡研究许多年了,整个科学界都在进行相同研究,但毫无所获,您已经进行了5000次实验,失败了5000次,放弃吧”。爱迪生回答是“我没有失败5000次,是成功了5000次,我成功证明了哪些方法行不通”。同样的客观现实,5000次失败,但却有完全不同的解读,科学界认定,这是不可能达成的,但爱迪生的主观解读,却是他走向成功的敲门砖。爱迪生从不同的方面去看待失败,这正是他的乐观所在,把失败当作经验累积起来,一百次、一千次、五千次的经验,这些累积起来就有了创造新的事实的可能,这也是他的信仰。

无独有偶,“Babe”Ruth是职业生涯中全垒打次数最多的棒球手,他也是三振出局最多的。史上最成功的人往往是,失败次数最多的。学会失败,乐观的看待失败,坚持信念,学会失败,从失败中学习。同样的,纵观历史,那些有过最多次挫折,最多次失败尝试的艺术家,也是最终看来最成功的艺术家,成功没有捷径。幸福需要你的乐观,需要你的信念。

幸福到底是什么?幸福或许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那么简单,或许又如珠穆朗玛峰那样高不可攀,其实幸福就像是每天升起的太阳,她把光辉撒向每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你不能一直宅在屋子里,你得打开窗子,走出屋子去沐浴阳光,去切身的感受她的温暖,那就是幸福的味道。

下载哈佛大学的幸福课[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哈佛大学的幸福课[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哈佛大学幸福课22课中英文双语字幕笔记

    NO.23 So need your help, I’m so very nervous. What can I do? Meditate? Thank you .exercise? Now? You mean dance? Ok.tell a joke. You tell a joke. What else? An......

    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笔记(1-15讲)[最终定稿]

    第一讲 什么是积极心理学哈佛1504号心理学课程: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 在象牙塔及大众间构建桥梁。伏尔泰:常识并不平常。积极心理学的背景: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

    哈佛大学的情商课

    哈佛大学的情商课 职业教育培训网2011-08-31 你知道富兰克林·罗斯福、约翰·肯尼迪等8位美国总统,乔治·明诺特、爱德华·珀西尔等3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比尔·盖茨、路易斯、......

    大学生对哈佛大学幸福课之积极心理学的总结

    大学生对哈佛大学幸福课之积极心理学的总结 老师我总结的积极心理学,仅仅是我认为的,我不知道对不对,就是“心想事成”,这算是一个暗示吧,但是真的而非常管用,我真的用过,比如上台......

    哈佛大学公开课 幸福课Positive Psychology lecture 9 学习笔记

    Lecture 9 Change How to have grateful as a way of life? What you are doing is gradually chipping away the excess stone, that excess stone ,that limitation that......

    哈佛大学的幸福人生课阅读[1491] 回复(共五篇)

    杭 州 退 管杭州市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中心第19期(总82期) 2010年12月3日我市召开企退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经验交流会12月2日,我市召开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经验......

    哈佛大学《幸福是什么》公开课演讲词(5篇模版)

    《幸福是什么?》演讲词 是什么使我们保持健康和快乐的?在我们生命进程中,要是现在打算对未来最好的自己进行投资,你会把你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哪里呢? 最近有一份对“千禧一代”的调......

    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是美国最早的私立大学,是以培养研究生和从事科学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哈佛大学的正式注册名称为:The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总地址是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