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史记》项羽性格悲剧研究文献综述
《史记》项羽性格悲剧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史记·项羽本纪》通过叙述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他既是一个力拔山、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又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项羽在历史上是一个形象丰富饱满的悲剧英雄,导致其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鉴古方能知今,项羽功败垂成的人生之旅留给后人许多思考。古往今来,研究成果斐然。拟总结综述1989-2014年期间项羽悲剧性格的观点,力求将学者对项羽悲剧性格研究系统化呈现出来,对进一步深化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依据。
[关键词]项羽;政治才干;眼光;不善用人
司马迁刻画的项羽形象千百年来深入人心,然而,自古人们对项羽的理解和认同却也是千差万别。杜牧曾感叹项羽“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李清照则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诗句来抒发对项羽的敬意。改革开放以后,学者们摆脱了一些传统观念的束缚,对项羽进行多角度立体的探讨和品评,以求还原历史上真实的项羽。项羽之所以从反秦战争中取得最后胜利,仅过了四年就在楚汉之争中最终失败,除了有若干客观原因及其项羽本人失误之外,项羽本人的性格因素也是不可或缺的原因。对项羽性格悲剧进行思考和探讨的文章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对项羽有勇无谋的性格悲剧研究进行简要回顾及综述,希望为今后深化这方面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依据。
一、缺乏开创一个盛世王朝应有的政治才干与眼光
许多史家评论项羽最终之所以兵败国灭,自刎乌江,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不具备一个大政治家的才干与眼光。学者针对项羽缺乏开创一个盛世王朝应有的政治才干与眼光进行了探讨和解读。
马学云在《论〈史记〉中所描写的项羽这一人物形象的悲剧性格因子》(《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4年 1期)认为项羽性格中有在政治方面缺乏远见的因子,项羽在灭秦之后缺乏政治远见《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七》说道:“项王自立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 根据所引文字,笔者分析出:项羽在灭秦之后缺乏足够的政治远见。
岳耀武在《论〈史记〉中刘邦与项羽的人物形象对比》(《青年科学:下半月》2014年2期)认为项羽具有很强的军事才能,勇猛无敌,歼敌无数。虽然受过正式的军事训练,但是他暴戾残忍而没有谋略,志向高远但目光短浅,爱慕虚荣,且缺乏宽宏大量的国君气质。
盛华萍在《<鸿门宴>中刘邦、项羽性格之对比分析》(《语文教学之友》2014年 5期)认为项羽目光短浅,妇人之仁。项羽的目光短浅与其在战场上的威风八面实在是大相径庭。宴会之前,项羽听说刘邦先受在关中称王,立即大怒说:“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但是鸿门宴上面对这个卑躬屈膝请罪的刘三,项羽不仅没有杀他,连句狠话都没说就让他走了。而后又封了刘邦一个汉王的头衔。
温丽敏在《〈鸿门宴〉项羽悲剧性格浅析》(《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年 4期)认为项羽的悲剧性格还表现为缺乏远见,谋事不深,迂腐呆板。他一听说“沛公欲王关中”的消息便“大怒”起来,想都不想就要下令发兵,尽管范增事先分析了刘邦“其志不在小”的野心,力主进攻,项羽终因项伯的从中调停、刘邦的卑词“谢罪”而取消了进攻计划,反而热情地招待起刘邦来。这就可以看出,项羽原先下令要“击破沛公军”的目的显然是不明确的,发兵与否在项羽那里如同儿戏一般,他行事是冲动的,他的决策难免有轻率之嫌。
沈薇在《项羽兵败的性格原因》(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6卷第1O期2013年1O月)认为项羽是司马迁笔下最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他二十四岁起兵,三十一岁败亡,八年征战,骤起骤灭。项羽十分勇猛,但目光短浅。
晋文,韩丽红在《从性格弱点看项羽失败的原因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认为项羽政治幼稚,在政治上的幼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冲动轻信,不辨真伪,鸿门宴前后的表现
(2)坦诚豪爽,缺乏城府在鸿门宴上,由于刘邦君臣的花言巧语,项羽不但放弃了杀掉刘邦的念头,而且为了摆脱自己的窘境,竞将刘邦部下密报一事和盘托出:“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藉何以至此。”
何梅琴在《试析项羽复杂的性格》(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第24卷第3期2009年5月)认为项羽胸有大志目标明确而又目光短浅被动愚钝。他看到秦始皇游会稽,便说道:“彼可取而代也”。项羽一生只有复仇和称霸两个目标,他的一切行为都是为这两个目标而努力。所以在推翻秦王朝后,项羽显得目光短浅,被动愚钝。他攻陷咸阳后,“杀子婴,烧宫室,屠咸阳”,不在“四塞”、“阻山河”的关中称王,而思欲东归,日:“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楚汉中分天下时,项羽与刘邦订立妥协合约后“乃引兵解而东归”,安心地去做他的西楚霸王了,而刘邦却趁机把项羽包围在垓下。
邢怒海在《试论刘邦、项羽的战略政治理念之冲突—从鸿门宴上项羽不杀刘邦说起》(《许昌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认为项羽的政治理念以及他追求的只是“霸业”,项羽只是将刘邦纳入自己的政治体制中,未看到他的野心与威胁,错失打败刘邦的机会。
张国华《项羽的性格悲剧》(《心理世界》2000年 3期)项羽虽勇, 却只是匹夫之勇, 他“寡谋” , 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项羽人关后, 曾有人劝他在关中称王, 不料项羽却说“富贵不归故乡, 如衣绣夜行, 谁知之者”于是, 在咸阳抢劫一空后, 他带着抢来的财富和百万大军还都彭城徐州, 把一个富饶无比的关中拱手让给了刘邦。
王光照在《亦论刘邦和项羽》(《安徽史学》1992年第2期)一文中认为项羽在政治上幼稚,使他在鼎革之际做出有悖时势的抉择,是他败亡的起点。强调项羽缺乏政治远见的危害。
陈业新《试论项羽兵法》(《浙江学刊》2000年第2期)则认为项羽非但知道学兵法,而且知道如何学,是真能学兵法者。而且,项羽有取天下之才,令人遗憾的是,有军事才能的项羽并没有多大的政治谋略和手腕。
魏逊在《项羽败在志》(《解放军报》1984年8月23日)一文中认为项羽之败,败在他向来胸无治国安邦之大志,因而他的奋斗一直缺乏一个正确的政治目标。项羽无志而失民心。陈裕宽的《楚汉相争为何楚败汉胜》(《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则认为项羽无争天下,统一中国的大志。魏逊、陈裕宽定位于项羽的志向,但他们的志向观,略有不同。
王太阁在《汉兴楚亡的主因在政治意识》(《殷都学刊》1994年第2期)一文中认为汉兴楚亡,关键在于“刘邦政治意识清醒,项羽政治意识模糊”。政治意识是否清醒决定着战略决策是否正确。而且,政治意识首先表现在对待人民的态度上;其次表现在对天下大势的判断和敌友的分辨上;最后表现在对待义帝的态度上。由于项羽政治意识模糊,才错失大好江山。
李景山在《楚汉战争胜负原因探讨》(《绥化师专学报》,1994年第4期)则从分析楚汉战争中看到项羽目光短浅,只有单纯的军事观念,穷兵黩武。他与政治脱离,“不能把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结合起来”,最终导致失败。
李仁守《项羽·韩信·窦婴命运试论》(《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认为:秦朝被推翻,破坏的任务已经完成,便需要出现新的时变。项羽未能实行仁政,不改变自己的攻击性观念和作风。仍然发挥自己的暴力惯性。最后他得出“项羽因不知时变而导致失败命运”的结论。
项羽缺乏来创一个盛世应有的政治才干与眼光还表现在对长期遭受战乱苦痛的百姓缺乏同情,不具备以政治手段解决问题的意愿与手段,咸阳分封没有表现应有的大度与公平,同时在齐地出现反叛时应对非常糟糕,以致自己境况日窘,最后四面楚歌,一败不可收拾。
二、不善用人,人才观念的局限
《史记·高祖本纪》有曰: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所以吾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吾擒也。汉高祖刘邦认为自己能战胜项羽,是因为懂得识人、用人,在用人方面明显强于项羽。而项羽人才观念的局限性是其失败的一因素。因此许多学者以此立论,提出一些看法。
李永田《论楚汉战争中刘项之成败》(《徐州师院学报》1985年1期)一文中则是集中说明“人心向背是刘胜项败最主要的原因”,是影响、制约其他许多因素的基本因素,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在自己军队的将士中、在自己领导集团中、在敌对营垒中以及在对待义帝这面旗帜问题上,都是刘邦得人心,项羽失人心。持相同观点的还有卞直甫、宋一夫的《项羽和刘邦》(《学术月刊》 1987年12期)等。
王铭在《楚汉战争与刘邦、项羽用人》(《苏州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一文中强调相遇人才观的局限性,认为“项羽刚愎自用,信谗多疑、忘功寻过”。取才依据是以名以尊,是亲亲尊尊的人才观。所以汉胜楚败的关键在刘、项持不同的人才观。
邱永明的《刘项用人得失和汉楚相争成败》(《历史教学问题》1991年第1期)一文中指出项羽不能充分发挥集体才干的弊端。认为项羽用人有失无得,不能尽己之才,更不能尽人之才。项羽在用人原则上苛礼唯亲;在用人态度上,项羽刚愎自用;在用人政策上,项羽多疑忌才。
冯树鉴在《刘项用人之得失》(《史学集刊》1992年 3期)强调项羽不能很好的用人、识人,指出韩信曾把项羽“不能任属闲将”列为他失败的一个原因。
鸣柳在《兼听则明——刘邦战胜项羽管见》(《探索与求是》1994年第4期)一文中则强调在用人上要听取不同的意见。认为项羽的悲剧在于自恃勇武,不能听大家的意见。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大家的、集体的力量才是无限的。只有善于集中众人的智慧,才能无敌于天下,项羽却不能吸收和消化不同的意见。
龚鹏九在《项羽败死乌江的原因剖析》(《常德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一文中指出项羽不识才。认为项羽不识才俊失去了用贤的机会。陈有芳在《从项羽之死说起》(《人民公安》1997第8期)一文中指出善待人才、驾驭人才是重中之重。认为项羽犯人主不善用人之大忌,没有凝聚力,形不成核心。项羽之输,输在不善待人才上。他缺乏像刘邦一样驾驭人才的技巧。
朱小红《性格决定命运〈鸿门宴〉读后感 》(《 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3年 7期)一文中认为项羽最终痛失江山,不是因为鸿门宴上错放刘邦,而是项羽鲁莽轻信、自大轻敌、不善用人的性格弱点所致,所以说性格决定命运。
在用人问题上,大多数学者注意力集中在项羽怎么用人失误上。而作为领导者应该具有的用人能力的缺乏,确实是项羽失败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就项羽用人失败而言,用人是由许多重要环节组成,而大多数学者限于强调项羽用人如何失误,而对一些关键环节研究缺失。《管子》云:“争天下者,必先争人。”至于项羽如何流失人才,刘邦如何争夺人才却无人问津。由于项羽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内因,有外因;有主因,有次因。这就为我们研究项羽失败提供了广阔空间。
三、总结
纵上所述,1989-2014年间对项羽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但也明显存在许多不足,如看待历史人物容易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容易走向两个极端,或捧之上天,或打入地狱。但在一些问题上还存在争议。以往论者多集中于探讨刘成项败的原因。而在原有论题上推陈出新,的确是个挑战。很多文章创新意识不足,只是简单的重复。不过,我们也发现利用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拓宽对历史人物的认识是一个鲜少触及的方向。这就为我们研究项羽提供了空间。最后,希望项羽性格悲剧研究能够推向一个全新的领域。
参考文献
[1](西汉)司马迁.史记[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7-09-01 [2] 马学云.论《史记》中所描写的项羽这一人物形象的悲剧性格因子[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4年 1期206-208 [3]岳耀武.论《史记》中刘邦与项羽的人物形象对比[J].青年科学:下半月,2014年 2期136-136 [4] 盛华萍.《鸿门宴》中刘邦、项羽性格之对比分析[J].语文教学之友,2014年 5期23-24 [5] 温丽敏.《鸿门宴》项羽悲剧性格浅析[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年 4期4-4 [6]沈薇.项羽兵败的性格原因[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1O月第36卷第1O期
[7] 晋文,韩丽红.从性格弱点看项羽失败的原因[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8] 何梅琴.试析项羽复杂的性格[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5月第24卷第3期
[9]邢怒海.试论刘邦、项羽的战略政治理念之冲突—从鸿门宴上项羽不杀刘邦说起[J].许昌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10] 张国华.项羽的性格悲剧[J].心理世界,2000年 3期 [11] 王光照.亦论刘邦和项羽[J].安徽史学,1992年第2期 [12] 陈业新.试论项羽兵法[J].浙江学刊,2000年第2期 [13] 魏逊.项羽败在志[J]解放军报,1984年8月23日
[14] 陈裕宽.楚汉相争为何楚败汉胜[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15] 李仁守.项羽·韩信·窦婴命运试论[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16] 王太阁.汉兴楚亡的主因在政治意识[J].殷都学刊,1994年第2期 [17] 李景山.楚汉战争胜负原因探讨[J].绥化师专学报,1994年第4期 [18] 李永田.论楚汉战争中刘项之成败[J].徐州师院学报,1985年1期[19]王铭.楚汉战争与刘邦、项羽用人[J].苏州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
[20] 卞直甫、宋一夫.项羽和刘邦[J].学术月刊,1987年12期
[21]邱永明.刘项用人得失和汉楚相争成败[J].历史教学问题,1991年第1期
[22] 冯树鉴.刘项用人之得失[J].史学集刊,1992年 3期2-2 [23] 鸣柳.兼听则明——刘邦战胜项羽管见[J].探索与求是,1994年第4期
[24]龚鹏九.项羽败死乌江的原因剖析[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25] 陈有芳.从项羽之死说起[J].人民公安,1997第8期
[26] 朱小红.性格决定命运〈鸿门宴〉读后感[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3年 7期
第二篇:浅谈项羽的悲剧性格
浅谈项羽的悲剧性格
摘要: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项羽,因其自矜功伐,自大虚荣,残忍独断,缺乏原 则性,过分仁慈软弱。多疑小气,缺乏远见,谋事不深,迂腐呆板的性格而致使他最后自刎 乌江边,不能成为历史舞台杰出的舞者,笔者通过《史记项羽本纪》浅谈项羽的悲剧性格。
关键词:自矜功伐 自大虚荣 残忍 独断 软弱 迂腐呆板
项羽少有志向,作战勇猛,率直坦荡。算得上一个妇孺皆知的人物了。他是一个武力超群的壮士,一呼百应的将领。巨鹿之战,项羽沉着镇定,破釜沉舟,以少胜多,成为叱咤风云的人物。他的一生可以概括为:生逢乱世,相机而起,勇冠三军,叱咤风云,引兵北上,逐鹿中原。问鼎咸阳,烈士封王。霸王别姬,乌江自刎。在短短的七个春秋里,他从起兵到独裁天下,最后到兵败自刎,英雄气概始终贯穿于他的一生。“籍长八天佘,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他的英雄气概在《项羽本纪》中多处都有所体现。一开始与项梁在会籍起义,之后率兵攻城略地,即使在垓下被围仍不减以一敌众的气势。然而因他难以克服的性格弱点,酿就了他的人生悲剧。通过《史记、项羽本纪》,我们具体透析一下项羽的性格弱点。
一、自矜功伐,自大虚荣
项羽小时候“学习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很生气,项羽却说“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读到这里,可能惊讶于项羽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抱负。但当项梁教其兵法时“籍大喜,略其意,又不肯竟学。”自大虚荣的缺点就暴露出来了。攻秦时,秦主力是被项羽击败的,各路诸侯都听命于他承认他的“霸主”地位,这使得项羽自矜功伐的骄傲心理更为膨胀。在项羽拥兵四十万、进驻新丰鸿门,掌握战争主动权的形式下,只有十万兵员的刘邦“欲王关中”的阴谋被告发。项羽“大怒”,下令“旦日 卒,为击破 公军。”这里项羽的“大怒”,不是性格暴躁使然,而是因为尊严被冒犯,他不能容忍别人对自已不恭不敬。在他看来沧是天下唯一的、无与伦比的盖世英雄和百胜将军。眼看一场战争势难避免了,却被刘邦主动前来 词“谢罪”所化解。刘邦谦 的口气,使项羽感觉到别人对自己的尊重,自大虚荣之心得到满足,因而怒气全消,还盘托出告密人草无伤,并设宴招待刘邦以示和解友善之意。宴会上刘邦的不辞而别是礼节上的不周,但因为张良代刘邦转献白壁一双,刘邦再次让他满足了自尊虚荣之心,他便不再追究。就是未声,仍然放不下自大虚荣的架子。项羽是一个很爱面子的人,是一个就算拼命也要护住面子的人。项羽的自刎乌江很大程度上是出于面子的考虑:“级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于是留下一句关于面子的名言:“无颜见江东父老。”为什么无颜见呢?除心中有愧外,还因为受不了那份怜悯。对于要强的项羽来说;怜悯既是伤害。因此他宁愿用一死来挽回面子,这样他心里才好过些。固然项羽是高贵,这是他作为贵族子弟与生俱来的“胎毒”。项羽也是极其高傲的,他从不相信自己会失败,失败了也只是怪时运不好(时不兮雅不逝),不是自己的错。这恰恰是他必然要失败的根子。世界上哪有从来失败的人,又哪有永胜的英雄!真正的成功者,都是能来断反省自己,团结别人。正是由于项羽的这种高傲,许多贫贱无行却有才干的人,都跑到“招降纳叛、藏污纳垢”的刘邦那里去了。结果刘邦坐上了皇帝的宝座,项羽则变成了“孤家寡人”。
二、残忍暴烈、专横独断。
他坑杀已降秦卒二十余万,人烧宫室。有说者日“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作为统帅者却从不思考别人的话是否有可取之处,从不召开军事会议,向来算作主张,身边少有谋事。对待部下,士兵,不知体恤,对待百姓,残暴。刘邦灭楚后不诛杀项氏支属,、也于项羽的暴烈性格形成了对比。失民心者失天下。所以注定他不能做历史舞台杰出的舞者。
三、缺乏原则性,过分仁慈软弱。
残暴和仁慈软弱好像是矛盾的。其实项羽这个人原本文学就很矛盾。他性格中,有勇敢的一面,也有怯懦的一面;有残忍的一面,也有温柔的一面。项羽对待泄露军机的项佰却采取听之任之,不予追究的宽容态度,刘邦对待告密者曹无伤却“立诛杀”的果敢态度不同。项庄以“军中无以为乐”为由,请求为宴会舞剑助兴,得到准可才“拨剑起舞”,而项佰未经奏请,擅自舞剑,项羽对此睁只眼闭只眼,未加制止。在宴会进行中,刘邦的参乘攀哙“带剑拥盾入军门”,且将守卫军门的兵士撞倒在地。按理说樊哙没有资格入会场,对他的擅闯会场之举应予制止。但项羽并未将樊哙逐出,反而称赞赐酒,缓和气氛。尤其是樊哙借项羽“复能饮呼”的发问,指责项羽席间舞剑“欲诛有功之人”,项羽非但不怪樊哙的放肆无礼,反而赐坐。所有这些,表现出项羽的过分仁慈软弱缺乏原则性。在鸿门宴之前,范增已经给项羽分析刘邦“其志不在小”,又有“天子之气”,实在是必欲去之的心腹之患。可鸿门宴的整个过程任凭范增又是递眼色,又是打暗号,项羽就是黯然不应,对刘邦下不了手,终于让刘邦这只煮熟了的鸭子又飞了,为自己留下了失败的祸根。气得范增恨恨地骂道:“坚子不足与谋(这小子真不配和谋事)!”并作出一个惊人判断,“夺项王天下者,必汴公也。”其实范增早已看透“君王有不忍之心。”所谓“不忍之心”,也就是“妇人之仁”,过于仁慈。项羽的优柔寡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给刘邦东山再起创造了机会。则愎自用,不听从劝告。使他最终出穷水尽,死于自己剑下。
四、生性多疑、小家子气。
范增是项羽身边的忠臣。他七十岁从军、想成就一番事业。陈平认为他是项羽不多几个“骨鲠之臣”的头一名。然而这位“骨鲠之臣”却被刘邦用“小儿科”的计谋给轻而易举地离间了。这个“小儿科”计谋居然让项羽这样一个统帅者中计,立马起疑心,致使范增离开他。在《高祖本纪》中刘邦分析项羽失天下的原因时说:“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也。”多疑、使得项羽失去了身边最后有力的支持者。说到项羽的小家子气,韩信给刘邦分析项羽时是这样评价“项羽为人不错,关心体贴下属。可是,别人有了功劳,原应封土赐爵的,他却反印信捏在手里,舍不得给人,这简直就是“妇人之仁”。的确,项羽的嘘寒问暖与刘邦的封土赐爵相比确实显得小家子气。项羽的小家子气有时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他占领咸阳,却、放着现成皇帝不做,烧杀掠抢一番又跑回彭城当楚霸王去。部属劝说项羽,关中地势险要土地肥沃,建都于此可定霸业。他却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这真是小家子气?王佰祥先生认为,衣锦还乡的说法,不过是项羽的托辞。他的真实想法,是因为楚的根据地在江东,又放心不下楚怀王,一个项羽自己扶上台的傀儡楚王都让他如此放心不下,可见其小家子气,小心眼儿。正是小家子气使他谋杀怀王,从而失民心。也正是这小家子气,小以眼儿,使他疑心范增,从而失臂膀。于是,他身边哪些有能力有志向的人如韩信、陈平便一个个都远离他而去,只剩下一匹骏马一个美人和他心心想印。这就是恭敬爱人的项羽,却不如简慢骂人的流氓刘邦得人心。
五、缺乏远见、谋事不深,迂腐呆板。
与刘邦入关之后为图谋霸业而克制“贪于财货,好美姬”之欲相比,与刘邦拉拢项佰,郫词“谢罪”,在宴会上屈居下座而安之若素的能屈能伸的性格相比,项羽缺乏远见,谋事不深的性格表现得十分明显。他一听说“沆公欲王关中”的消息便“大怒”起来,起都不想便下令发兵,但终因项佰的从中调停,刘邦的啤词:“谢罪”而取消进攻计划。这就可以看出,项羽原先下令要“击破沆分军”的目的是一溜烟明确的,发兵与否在项羽那里如同儿戏一般,他行事是冲动的,决策难免有轻率之嫌。刘邦在宴会上不辞而别脱独去,项羽对此未加深思,也未加深究。常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在争夺天下的殊死斗争中,不多长几个心眼,目光不远,谋事不深,必将导致自己的失败。所以说项羽的失败,是他自己造成的。
项羽本是可用之人,确错居用人之位。他能征惯战,每一个局部的战争和战役都所向披靡,因而他无须听取别人的意见,这就强化了他的刚愎自用,史书记载中他少有笑脸,经常是“怒日”,“大怒日”,这些都表现了他极强的自尊,或者说是虚荣。只有乌江的自刎时才仰天长笑。楚汉争霸一开始时,项羽的性格已经预示他最终会走向失败。但其英雄气概为后人所折服,因此便有人说:项羽是失败的英雄,而刘邦则是得意的小人。藏书没有缔造一个王朝。有人说他目光短浅,不会用人;有人说,他不会仁政安民,策略失误。他沐猴而冠,自矜功伐,在政治上太幼稚,没有刘邦圆滑,军事上太自大,没有韩信谨慎。政治失误和军事被动与项羽的性格是分不开的。性格决定命运,他悲剧命运是由其性格造成的,站在历史长河中,面对项羽的人生悲剧。李清照健作词:“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他在历史的长河里沉淀了两千多年,但他的光辉都依然夺目。滔滔不绝的乌江水,永远铭记着这位: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西楚霸王。
第三篇:从《鸿门宴》看项羽的悲剧性格
从《鸿门宴》看项羽的悲剧性格
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之后长达五年的斗争的开端。虽是开端,却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这场斗争的终结。《鸿门宴》通过会前斗争、宴会场面与会后余波的描写,生动地揭示了项羽多侧面的悲剧性格。
首先,项羽的悲剧性格表现为自矜功伐,自大虚荣。由于秦的主力是被项羽击败的,各路诸侯都听命于他,承认他的“霸主”地位,这使得项羽自矜功伐的骄傲心理更为膨胀。在项羽拥兵四十万,进驻新丰鸿门,掌握战争主动权的形势下,只有十万兵员的刘邦“欲王关中”的阴谋被告发。项羽“大怒”,下令:“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项羽的“大怒”,不是性格暴躁使然,而是因为尊严被冒犯,他不能容忍别人对自己不恭不敬。眼看一场战争势难避免了,却被刘邦主动前来卑词“谢罪”所化解。项羽听出刘邦谦卑的口气,感觉到刘邦非常尊重自己、无意与自己争雄时,自大虚荣之心便得到了满足,因而怒气全消,不仅和盘托出告密人,而且设宴招待刘邦,以示和解友善之意。宴会上刘邦的不辞而别本是礼节上的不周,但因为张良代刘邦转献白璧一双,刘邦让他满足了自尊虚荣之心,他便不再追究了。
其次,项羽的悲剧性格表现为缺乏原则性,过分仁慈软弱。与刘邦对待告密者曹无伤“立诛杀”的果敢态度不同,项羽对待泄露军机的项伯却采取听之任之、不予追究的宽容态度。项庄以“军中无以为乐”为由,请求为宴会舞剑助兴,得到了项羽的同意后,才“拔剑起舞”的,而项伯并不奏请,擅自舞剑,项羽对此睁只眼闭只眼,未加制止。在宴会进行中,刘邦的参乘樊哙“带剑拥盾入军门”,且将守卫军门的兵士撞倒在地。按理说樊哙没有资格进会场,对他的擅闯会场之举应予制止。但项羽并未将樊哙逐出,反以欣赏口气连呼“壮士”,先后赐“卮酒”“彘肩”以压惊,缓和气氛。尤其是樊哙借项羽“复能饮乎”的发问,指责项羽席间舞剑“欲诛有功之人”,项羽非但不怪罪樊哙的放肆无礼,反而赐坐。所有这些,表现出项羽的过分仁慈软弱,缺乏原则性。如果说因为项伯是自己的叔父,他的泄露军机的行为可以原谅,他的不请舞剑之举可以默许,如果说因为樊哙的慷慨陈词中把自己看得比怀王更高,且有“求赏”之意,满足了自矜功伐、自大虚荣心理,便可以对樊哙格外宽容,优礼有加,那么,可以断定在项羽的心里根本没有原则性的概念。谁能相信,无原则立场的人能够成就一番功业呢?
再次,项羽的悲剧性格还表现为缺乏远见,谋事不深,迂腐呆板。与刘邦入关之后为图谋霸业而克制“贪于财货,好美姬”之欲相比,与刘邦拉拢项伯、卑词“谢罪”、在宴会上屈居下座而安之若素的能屈能伸的性格相比,项羽缺乏远见、谋事不深的性格表现得十分明显。他一听说“沛公欲王关中”的消息便“大怒”起来,想都不想就要下令发兵,尽管范增事先分析了刘邦“其志不在小”的野心,力主进攻,项羽终因项伯的从中调停、刘邦的卑词“谢罪”而取消了进攻计划,反而热情地招待起刘邦来。这就可以看出,项羽原先下令要“击破沛公军”的目的显然是不明确的,发兵与否在项羽那里如同儿戏一般,他行事是冲动的,他的决策难免有轻率之嫌。刘邦在宴会上不辞而别,脱身独去,项羽对此未加深思,也未加深究。常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
不可无。”在争夺天下的殊死斗争中,不多长几个心眼,目光不远,谋事不深,怎能成气候呢?就因为刘邦主动前来“谢罪”,就可以原谅对方,项羽的做法真是迂腐得可以了,他难道不知道放虎归山,遗患无穷的道理吗?
张良发觉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的意图后,私下来到军门找樊哙商量对策。樊哙进入宴会会场之后对项羽说的一番话与刘邦此前所说的话完全一个调子,即刘邦有功,应该奖赏。在紧张的宴会气氛稍为缓和之时,刘邦借口“如厕”,“因招樊哙出”。刘邦独去之时交待张良,要估计他回到军中之后才可进献白璧与玉斗,以拖延时间,稳住项羽。这里一方面看出刘邦的狡诈与精明,另一方面也看出刘邦与部下之间高度的默契,上下之间目的一致,认识一致,行动一致。与刘邦不同,项羽在宴会上对范增的以目示意、举玉袂暗示都视而不见、置之不理,甚至项庄席间舞剑被项伯阻挠也听之任之。这里可以看出项羽与范增、项庄之间在行动意图上全然缺乏默契。彼此之间认识不致、思想不统一,焉能取得同一步调呢?这里不仅有项羽迂腐呆板的因素在,更有项羽才智不足、谋事不深的因素在。当张良献上白璧一双,项羽“置之坐上”之时,范增为痛失击杀刘邦的良机而恼怒不已,不仅当场将张良所献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并且压抑不住失望与怨恨之情,脱口而叹:“唉!竖子不足与谋!”
正由于项羽有上述自矜功伐、自大虚荣、缺乏原则性、过分仁慈软弱、缺乏远见、迂腐呆板、谋事不深、才智不足服人的悲剧性格,他的最终自刎乌江的悲剧结局便是势所必然的了。
第四篇:从鸿门宴看项羽的悲剧性格
从鸿门宴看项羽的悲剧性格
2月17号公开课教案
汉五年亦即公元前202年,曾经咤叱风云所向披靡的盖世英雄项羽走上了绝路。这一年的十二月,他被韩信十面埋伏,围困于垓下,即现在的安徽省灵壁县境内,后突围至现安微和县境内的乌江,因自感无颜见江东父老,不肯渡江,遂拔剑自刎。也不知是历史的实录,还是后人的传说,抑或是司马迁在记载这段历史时情不自禁,发挥了诗人的想象和小说家虚构杜撰的才能,总之,我们看《项羽本记》中楚霸王项羽四面楚歌与美人虞姬生离死别即所谓霸王别姬的情景特别具有悲剧的色彩,且看:
项王军壁壤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驻,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这是怎样一个壮怀激烈令人荡气回肠的场景!英雄末路,长歌当哭。这一悲壮惨痛感天动地的悲剧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丝毫不亚于古希腊任何一部悲剧。
也正因此,千百年来,楚汉相争的故事一直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从司马迁的《项羽本纪》开始,项羽就被塑造成一个悲剧的英雄,那铁骨铮铮性格刚烈且极为暴虐的楚霸王形象不知刻印在后代多少人的心中,令人生出了多少的感慨与同情。如唐代诗人杜牧就曾写下了有名的诗句:“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对项羽乌江自刎颇感惋惜颇以为憾。而作为女性诗人,李清照对爱江山也爱美人男子汉气十足的楚霸王更是赞美有加,推祟备至。“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把个悲剧人物项羽的形象塑造得崇高而又伟大!作者在鸿门宴中双是如何刻画项羽的性格的?有哪些特点?
首先,项羽的悲剧性格表现为自矜功伐,自大虚荣。由于秦的主力是被项羽击败的,各路诸侯都听命于他,承认他的“霸主”地位,这使得项羽自矜功伐的骄傲心理更为膨胀。在项羽拥兵四十万,进驻新丰鸿门,掌握战争主动权的形势下,只有十万兵员的刘邦 “欲王关中”的阴谋被告发。项羽“大怒”,下令:“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项羽的“大怒”,不是性格暴躁使然,而是因为尊严被冒犯,他不能容忍别人对自己不恭不敬。眼看一场战争势难避免了,却被刘邦主动前来卑词“谢罪”所化解。项羽听出刘邦谦卑的口气,感觉到刘邦非常尊重自己、无意与自己争雄时,自大虚荣之心便得到了满足,因而怒气全消,不仅和盘托出告密人,而且设宴招待刘邦,以示和解友善之意。宴会上刘邦的不辞而别本是礼节上的不周,但因为张良代刘邦转献白璧一双,刘邦让他满足了自尊虚荣之心,他便不再追究了。
其次,项羽的悲剧性格表现为缺乏原则性,过分仁慈软弱。与刘邦对待告密者曹无伤“立诛杀”的果敢态度不同,项羽对待泄露军机的项伯却采取听之任之、不予追究的宽容态度。项庄以“军中无以为乐”为由,请求为宴会舞剑助兴,得到了项羽的同意后,才“拔剑起舞”的,而项伯并不奏请,擅自舞剑,项羽对此睁只眼闭只眼,未加制止。在宴会进行中,刘邦的参乘樊哙“带剑拥盾入军门”,且将守卫军门的兵士撞倒在地。按理说樊哙没有资格进会场,对他的擅闯会场之举应予制止。但项羽并未将樊哙逐出,反以欣赏口气连呼“壮士”,先后赐“卮酒”“彘肩”以压惊,缓和气氛。尤其是樊哙借项羽“复能饮乎”的发问,指责项羽席间舞剑“欲诛有功之人”,项羽非但不怪罪樊哙的放肆无礼,反而赐坐。所有这些,表现出项羽的过分仁慈软弱,缺乏原则性。如果说因为项伯是自己的叔父,他的泄露军机的行为可以原谅,他的不请舞剑之举可以默许,如果说因为樊哙的慷慨陈词中把自己看得比怀王更高,且有“求赏”之意,满足了自矜功伐、自大虚荣心理,便可以对樊哙格外宽容,优礼有加,那么,可以断定在项羽的心里根本没有原则性的概念。谁能相信,无原则立场的人能够成就一番功业呢?
再次,项羽的悲剧性格还表现为缺乏远见,谋事不深,迂腐呆板。与刘邦入关之后为图谋霸业而克制“贪于财货,好美姬”之欲相比,与刘邦拉拢项伯、卑词“谢罪”、在宴会上屈居下座而安之若素的能屈能伸的性格相比,项羽缺乏远见、谋事不深的性格表现得十分明显。他一听说“沛公欲王关中”的消息便“大怒”起来,想都不想就要下令发兵,尽管范增事先分析了刘邦“其志不在小”的野心,力主进攻,项羽终因项伯的从中调停、刘邦的卑词“谢罪”而取消了进攻计划,反而热情地招待起刘邦来。这就可以看出,项羽原先下令要“击破沛公军”的目的显然是不明确的,发兵与否在项羽那里如同儿戏一般,他行事是冲动的,他的决策难免有轻率之嫌。刘邦在宴会上不辞而别,脱身独去,项羽对此未加深思,也未加深究。常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在争夺天下的殊死斗争中,不多长几个心眼,目光不远,谋事不深,怎能成气候呢?就因为刘邦主动前来“谢罪”,就可以原谅对方,项羽的做法真是迂腐得可以了,他难道不知道放虎归山,遗患无穷的道理吗?
张良发觉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的意图后,私下来到军门找樊哙商量对策。樊哙进入宴会会场之后对项羽说的一番话与刘邦此前所说的话完全一个调子,即刘邦有功,应该奖赏。在紧张的宴会气氛稍为缓和之时,刘邦借口“如厕”,“因招樊哙出”。刘邦独去之时交待张良,要估计他回到军中之后才可进献白璧与玉斗,以拖延时间,稳住项羽。这里一方面看出刘邦的狡诈与精明,另一方面也看出刘邦与部下之间高度的默契,上下之间目的一致,认识一致,行动一致。与刘邦不同,项羽在宴会上对范增的以目示意、举玉袂暗示都视而不见、置之不理,甚至项庄席间舞剑被项伯阻挠也听之任之。这里可以看出项羽与范增、项庄之间在行动意图上全然缺乏默契。彼此之间认识不致、思想不统一,焉能取得同一步调呢?这里不仅有项羽迂腐呆板的因素在,更有项羽才智不足、谋事不深的因素在。当张良献上白璧一双,项羽“置之坐上”之时,范增为痛失击杀刘邦的良机而恼怒不已,不仅当场将张良所献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并且压抑不住失望与怨恨之情,脱口而叹:“唉!竖子不足与谋!”
也许和司马迁对刘汉王朝的积怨有关,我们看司马迁笔下的项羽尽管脾气暴戾,杀戮成性,但却是个有情有义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而刘邦虽然多谋善断,但却是个背信弃义颇有些泼皮无赖相的“小人”。而且,乍看起来,项羽能征善战,战功赫赫,从表面上看,楚汉争雄,刘邦远非他的对手。可是,胜败自有因果律,历史到最后选择刘邦而非项羽当然自有它的道理。
仔细分析,项羽的失败绝非偶然。楚汉相争,一开始项羽处于绝对的优势,之所以到最后四面楚歌,走上了绝路,由此导致楚亡汉立,固然与项羽的狂妄自大骄傲轻敌和关键时刻当断不断以及杀戮成性不得民心等有着很大关系,但最主要的还应归咎于他失败的致命伤。
可是,对自己之所以会一败涂地,项羽至死还执迷不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悲叹:“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也,非战之罪也。”此中原因,到是棋高一着的刘邦比他看得清,知道此中真味。当上皇帝后,刘邦有次在洛阳南官设宴招待群臣,酒酣耳热,他问大家:“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羽之所以失天下者何?”大臣高起、王陵回答说:“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利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刘邦点点头,又摇摇头,神色中未免有些得意地说:“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扶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是的,得人才者得天下,自古以来,历史就是这样无情而又有情,从来不会毫无根据地作出错误的选择。
项羽是个彻头彻尾的个人英雄主义者,这从他“悲歌慷慨”吟唱的诗句“力拔山今气盖世”中就可感受到他委实是个自高自大的“自恋狂”。中原逐鹿,沙场征战只知道一味地“单打独斗”,而不知道招募英雄知人善任,即使自己“力拔山今气盖世”又有何用?其最终的失败无疑是铁定了的。而我们看刘邦的诗“大风起今云飞扬,威加海内今归故乡,安得猛士今守四方”那种“安得猛士”、求贤若渴,盼望天下英雄为我所用治国安邦的情怀跃然纸上,感人肺腑。所以,楚汉相争,鹿死谁手,仅仅从两个对手吟唱的诗中就可看出端倪,找到答案。
第五篇:项羽性格分析
项羽之死
【教学目标】分析项羽的多重性格 【教学重点】理解项羽性格
【教学难点】 找到能体现项羽性格的词句并辨析项羽失败的原因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他是刘邦的手下败将,但惜墨如金的太史公司马迁却以帝王之尊为其立传,有人赞美他,因为他坦荡,有人痛骂他,因为他残暴。他是历史上争议最多的人物——项羽。
我们今天就分析一下《项羽之死》中项羽有没有生还的可能,是不是必死无疑呢?
一、请大家小组讨论 明确观点并找出依据 观点一 有可能不死 理由:
1他勇猛 力拔山兮气盖世(力大无穷,英雄盖世)
项王大呼,驰下 汉军皆披靡
项王嗔目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勇猛善战)
2乌江亭劝渡 无渡船 仅可渡过项王 汉军无以渡(有逃跑的条件)
江东还有众数十万人(有后备力量)
3曾经勇猛 以少胜多的破釜沉舟的巨鹿之战 曾经辉煌 蒲松龄对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说明有实力完全可以卧薪尝胆再创破釜沉舟的辉煌)观点二 必死无疑 理由:
1垓下歌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心灰意冷无意再振雄风)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三次)时不利兮骓不逝(至死不醒悟 怨天尤人天不好 时不利)
3田父绐之(民心尽失)
4今日固决死,为君快战(有勇无谋只逞一时之快)
二、项羽有那么多的缺点并且丧失民心 可为什么后来却又那么多的人赞颂他呢?李清照就曾经说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还有 他身上有哪些值得赞颂的品格呢 ? 虞兮虞兮奈若何(侠骨柔情)2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我何面目见之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 邑万户 吾为若德(知耻重义)3 乌江亭赠马(心怀仁慈)
三、看来项羽还是有很多可爱可敬之处而他的对手刘邦呢历来被称为小人,今天我们就来对比下项羽与刘邦 看看历史的选择有没有
道理
试分析项羽的《垓下歌》和刘邦的《大风歌》体现出来的人物性格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英武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怨天尤人)骓不逝兮可奈何!(哀叹骏马)虞兮虞兮奈若何!(担心美人)
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气象恢弘)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志得意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踌躇满志)
项羽在四面楚歌的情况下慷慨悲歌,他知道自己的灭亡已经不可避免,他的事业烟消云散,他没有留恋没有痛恨,甚至没有叹息,唯一忧虑的是他所挚爱的宝马和美人,他丝毫没有想到过他的部下。
而刘邦的《大风歌》体现出的却是帝王之气,他心怀广阔,起句就给人以雄浑壮阔之境,似乎楚汉争霸的硝烟都在胸中,等到坐拥天下,他想的不是宝马香车,不是美酒美姬,他时刻惦记的是如何获得更多守四方的猛士。帝王之气尽显!刘邦最终能够夺得天下,从大风歌中我们似乎可以略有所悟。
项羽的失败是因为遇到了更具帝王之才刘邦,更是因为项羽本身的性格缺陷。他虽勇敢豪放却自矜功伐,虽率真坦诚但又虚荣幼稚,虽行为磊落又麻木轻敌。
作为一个女子我们更喜欢项羽,可如果作为一个臣子,我们更喜欢刘邦。项羽注定了成不了一代帝王,只能是风云际会中划过长空的一颗灿烂的流星。成为一个悲剧英雄。
五、课后思索
项羽如果渡过乌江,有卷土重来的可能吗?
参考资料:杜牧《题乌江亭》王安石《乌江亭》胡曾《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