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工业革命改变英国妇女地位

时间:2019-05-14 14:31: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英国工业革命改变英国妇女地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英国工业革命改变英国妇女地位》。

第一篇:英国工业革命改变英国妇女地位

学校:贵州大学

学院:人文学院 专业:历 史 系

年级:081

姓名:孔 祥 涛

学号:080501110109

英国工业革命影响英国妇女地位

摘要: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工业革命不仅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而且引起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巨大变动。工业工业革命是一场全方位的变革,它的影响涉及方方面面。工业革命在带来强大生产力的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家庭伦理道德、思想观念等各个方面的变化,这些都对英国妇女产生了重大影响。与工业革命前夕相比,英国妇女的家庭地位、婚姻状况、社会地位和权利以及社会角色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工业革命初期,大多数妇女还被禁锢在家庭内,基本处于无权地位,对于外部世界的一切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但伴随着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的发展,许多妇女走向社会,走进劳动力市场,成为独立的雇佣劳动者,从而扩大了眼界,增强了独立意识她们在不断争取与男子对等的各项权利的过程中,自身社会地位也逐步提高。本文将主要论述英国劳动妇女逐渐实现济独立以及工业革命改变了她们的婚姻家庭状况和家庭地位。我们将看到工业革命时期普通劳动妇女对家庭的经济有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

工业革命

英国劳动妇女

婚姻家庭状况

家庭地位

经济作用

正文:

英国工业革命是近现代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引起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巨大变动,摧毁了前工业化时代那种以人身依附和超经济强制为基础的等级差别制度。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获得了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并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的机会,尤其是妇女她们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景象。工业革命为她们提供了改善婚姻家庭状况、家庭地位以及家庭经济地位的机会。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妇女尤其是劳动妇女不断获得经济上的独立,对家庭生活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家庭地位状况:地理大发现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英国也借了大发现的东风,早期资本主义经济获得较快的发展,为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但英国发生的工业革命也使英国社会各阶层的收入差距加大,导致严重的贫富分化。工业革命前期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进一步发展,排挤了乡村中的家庭手工业,导致了大批的破产农民。15世纪末英国开始的延续了几个世纪的圈地运动,又使大批小农丧失土地,沦为无产者,农民失去了赖以维持生活的经济资源。因此为了维持生活,农村中形成了新的家庭手工业形式:“在家庭内部,男人、女人和小孩一起工作,构成一个独立的生产单位,他们从批发商那里购买原料,每周到布匹市场出售布匹。”⑴这样家庭就转型为集生产、消费和人口再生产于一体的家庭。这一现象使家庭生计取决于家庭所有成员的贡献,每个人都要帮助维持整个家庭生存。在大多数家庭里,仅仅家长的收入不能满足家庭最基本的需求。阿瑟.杨在估计农村劳动力的家庭正常预算时,理所当然的认为,“一家之主如果老婆孩子不挣钱就不能维持家庭最低生活,对于绝大部分家庭来说,妇女以及有劳动能力儿童的劳动所得必不可少”。大多数妇女和儿童的收入不属于自己个人,因此,“离家结婚年龄在花边女工中常常很高,因为她们的收入对整个家庭至关重要。”⑵因此这一时期,随着家庭经济结构的转变,妇女的工作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收入就对整个家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妇女在经济上和家庭中的作用开始显现,也开始引起社会尤其是男性注意,因为妇女的收入对维持家庭生计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工业革命为她们开创了走出家庭、走向社会的机会,外出工作使她们有了一份独立的收入,从而第一次给了她们独立于丈夫和父亲的机会。但在早期,这种家务劳动广泛存在,使直接参加生产的妇女并不能因为参加工作获得经济权利而得到解放,相反,却加重她们的负担,因为以前由她们承担的家务劳动依然得由她们在工作之余来完成。这样家务劳动的范围被大大扩大了。不过总体而言,这只是妇女解放过程中的一个必经的过渡时期。在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随着工厂制度的建立,工作场所与生活场所割裂开来,下层妇女因生活所迫不得不离开家庭,进入工厂工作。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曾经论述过妇女解放的条件是:“妇女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⑶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女工是最早走出家庭,进入劳动市场和工厂的妇女,尽管她们承受了沉重的负担,却由于她们有了一份独立的经济收入,而使她们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都有所提高;或者至少认为由于经济的独立,她们的家庭地位有增无减。

尽管从上面看,妇女的家庭地位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这一时期的这样一种现象:17世纪的英格兰,家庭内部的关系仍然体现出一种等级制,这就是性别的等级差异和年龄的等级差异。性别的等级差异指妻子对丈夫的服从低位,年龄的等级差异是指在两代人中,下一代对上一代人而言所处于被动地位。一句话,在17世纪的上半叶出现了父权制再度加强的时期。在家庭和婚姻中,感情因素的上升和亲戚关系的疏远构成了17世纪初扩大的核心家庭内父权制再度加强的原因之一。结果,直到17世纪中叶,父权制在家庭生活中仍然具有很大的影响。密尔顿在他所提出的六种义务中写道:“男人为上帝而生存,女人为男人的上帝而存在”。⑷在城乡社会里最贫困的家庭中,为全家人的吃、穿、住和抚养孩子而竭尽全力,已是丈夫和妻子婚姻生活的全部内容。在穷人的婚姻生活中,“打妻子”已成为家庭内部斗争的一个特点,在这个阶层中丈夫赤裸裸的行使着17世纪婚姻生活中的夫权制。卖妻是夫权在家庭生活中的另一个重要体现。买妻实质上是一种离婚形式。在英国19世纪中正式确立离婚制度之前,卖妻成为丈夫与妻子脱离关系的一种手段,由此完成经双方同意的配偶分配,以此“规避”当时婚姻契约从法律上讲不能任意更改的规定。这反映了英国这一时期婚姻关系的不平等性。卖妻仪式是性质复杂,这似乎是一种纯动产买卖。妻子被看作动产或者动物。卖妻这种形式显示男性在婚姻生活中的支配地位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仪式本身是女性服从的证据,除了特殊情况外,妻子不能出卖她们的丈夫。

综合上述两方面,我们要明白英国工业革命前后妇女家庭地位的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在促使进步的过程中,也表现了落后的成分,妇女家庭地位的改善遭受了重重的困难。但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制度毕竟开创了妇女走出家庭,走上社会的先例,虽然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女工并不是因为具有了女性意识,主动离开家庭,走上社会;她们进入工厂是因生活所迫,一旦生活好转,她们还是要回到家庭的。但是它毕竟开了这样的先例,这就为19世纪后半期,中产阶级妇女形成女性意识,走出家庭,走上社会作了铺垫。

婚姻家庭状况: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打破了原有社会关系的平衡,加剧了贫富分化。随着土地资源变得日益稀缺,英国流民数量不断增加。似乎工业革命并没有给贫困人口带来财富,反而造成赤贫。人们就必须依靠推迟结婚组建家庭来适应这种变化,或者另谋生路,这一时期英国普遍流行晚婚的重要原因。“普通农业工人和小业主中,17世纪初到18世纪初,女性初婚年龄从25岁上升到27岁,男性从27岁上升到28岁。对有的人来说,婚姻是永远无法获得的一种机会。”⑸“18世纪,社会下层终生不嫁的姑娘占10%至15%。”⑹“在极其贫困的穷人中,择偶、结婚和组织家庭,都要得到教区权威人士的正式同意。因为这些人组织家庭、生儿育女会涉及社区济贫税收的问题,人们往往不乐意教区贫困人口比例增大,因而总是设法阻止穷人、流氓和乞丐的婚姻。”⑺(《17世纪的英国社会》许洁明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往往由于经济的原因,对于穷人,特别是穷苦女性,婚姻机会并不总能得到保障,非婚生子也是困扰她们的大问题。人口学家统计的非婚生子率,在17世纪初曾达到一个高峰,占出生婴儿的4%。那时,绝大多数私生子是那字儿正在准备结婚的仆役所生。有时“为了可靠起见,人们不惜通过拒付嫁妆或通过系统的‘愚笨化’使女儿丧失结婚机会。这样人们便可以节省一笔置办嫁妆的费用,同时把女儿留在家中作父母的劳动力。”⑻所以,一般来说,无财产的人在择偶时更注重个人的因素,他们主要考虑的是成家以自立门户的愿望、寻找伴侣的理想、身体条件,以及是否具有养家糊口的能力等等。社会下层建立家庭最根本的力量取决于婚侣的劳动能力。妇女婚前实际工作能力对她作为婚侣的价值远远胜于其家庭背景,如父亲的职业、财产或社会地位。“女工纺织水平越高,她越容易找到丈夫。”⑴它反映了这样一个道理:“乡村中从事家庭手工业的家庭结构主要靠的是双方最佳的潜在工作能力。”⑼(同1)因此,很多人只有在生理成熟之后十几年才能结婚,晚婚模式逐渐流行。也就是说,社会下层家庭的生活来源必须由新婚夫妻自己去创造,这需要一段较长的积累实践。按照英格兰人的文化习俗,年轻人要等到有一定的资财足以自立门户时才能结婚。社会上层的女子比较容易以继承产业和获得嫁妆的方式,从父母那里得到资助,农业工人、仆役等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基本上谈不上对父辈财产的继承,他们要靠自己劳动的所得积攒钱财。“到1700年,人口形势的基本特征是晚婚,私生率和高独身率” ⑽结婚需要个人艰苦创业和经过长时间煎熬。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工业革命一定程度导致了更多的贫困和流民,成为这一时期女性年龄推迟以及非婚生子女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但随着工业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工人阶级财富的增加以及法律制度的完善。经济条件又让位于其它影响结婚的因素。所以工业革命成为这一时期影响英国社会婚龄和家庭结合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⑴⑺《17世纪的英国社会》许洁明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⑵⑻⑼(《分化与整合:1688~1783英国社会结构分析》舒小昀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⑶⑸⑹《英国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陈曦文 王乃耀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⑷《妇女的屈从地位》约翰.斯图尔特.穆勒著

王溪译

⑽《英国社会史》阿萨.勃里格斯著 陈叔平、刘城等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

第二篇:浅谈英国妇女地位

文学与历史学院2013级1班

陈茂

1303040106

浅谈英国妇女地位

一、摘要

对于英国妇女地位这一问题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要认识英国妇女在英国社会中的地位,我们就要弄清楚不同时期和她们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构成的社会图景。例如在经济方面;在工业革命之前,妇女始终是丈夫的助手或代理人:农夫的妻子帮助丈夫耕种,商人的妻子帮助丈夫理财,工匠的 妻子替丈夫照料店铺,领主的妻子为丈夫管理庄园,家庭与 经济联为一体,家庭是社会的经济单位,它的特点是一家一户从事生产劳动,工作地点就在家中,因而男人离不开妇女 的帮助,两性关系也较为密切,然而由于工业革命的兴起,瓦解了家庭经济,将工作地点由家里转移到工厂,家成了只 供居住的地方,而机器使工人家庭’全体成员不分男女老少 都受资本的直接统治,机器把工人家庭全体成员都抛到劳 动市场上,机器还使工人作为自由人,作为独立的商品所有者。这些都是我们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二、关键词

英国妇女

选举权

工业革命

文化教育

文学与历史学院2013级1班

陈茂

1303040106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英国妇女都为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地位而努力奋斗,她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自己实现着一个又一个的重要时刻。

一、政治地位

政治方面的权利是英国妇女地位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她们曾经努力奋斗的一个重要内容。英国妇女的政治权利方面的内容是比较多的,而这些内容中的一个很突出的内容便是选举权。

英国中产阶级妇女政治权集中体现在妇女选举权问题上。1928年R.斯切奇出版的《原因》首次系统探讨英国妇女选举权运动史以来,这个问题一直是西方学者和女性主义者所关注的重要论题。早期的主要著作除了《原因》外,还有E.s.潘克赫斯特的《妇女选举权 运动》、G.丹杰菲尔德的《自由英国的离奇死亡》,这些著作奠定了妇女选举权问题研究的基础。随着20世纪60年代西方女性主义运动兴起,有关妇女选举权运动的论文、论著大量 问世。长期以来,学者们对此褒贬不一。

1843年霍格·蕾特 在《妇女宣言》中说:男女的“自然本质是相同的,如果说有区别,也是微 小的,他们的相同点大大超过不同点”。1872年妇女领袖海伦·泰勒进一步指出:“上帝创造 男人和女人就是让世界组成和谐的整体,并没有贵贱之分,是男人擅自利用权力控制女人,规 定了她们应该干什么而不应该做什么,什么是合适的,什么不合适,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他 们不公正地对待并侮辱她。这种被保护被压迫的事实并不是说妇女在精神上和能力上就只能 服从于男人。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有思考的权力,每一种思想都打上自我的烙印,并努 力去实现自己的天赋,拒绝服从男性权力„„自然教导我自由地实现对世界的责任。”因 此,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排斥人类的另一半——妇女的平等权。在古代社会,英国妇女与男子有平等的政治权,她 们参与战争,拥有财富,并参加议会,甚至可以继承王位,封建制也没有完全使妇女的宪政权完 全消失。从17世纪法律宣布有夫之妇的法律身份由丈夫代表开始,妇女的地位开始长期衰 落,一直到1832年改革,妇女才彻底丧失政治权。男性通过掌握的政治权,制定不公平的法 律,不公平的教育和就业权,使妇女完全处于服从地位。由此,她们推论出选举权是妇女政治 解放的工具,只有妇女拥有选举权才能维护平等的公民权和立法权,防止男性的侵权行为。因 为“妇女的利益、情感投有在议会得以表达,只能完全服从拥有政治权力的男人。妇女在拥有 选举权之前,她们的苦难和不幸将不会受到重视,她们的教育和社会福利不会受到政府的同等 的关心”。《妇女选举权》杂志报导:1880年曼彻斯特妇女参加自由贸易广场大示威时,非常 强烈地表达这样一种观念:“所有抛弃妇女,构成对妇女最大伤害。如不公平的法律、教育、工作 等因素只有通过妇女选举权才能解决。”显然,女权主义者在此把自由主义男性化的自由平等观转化成全社会两性间的平等,这是女权主义对传统自EI!i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19世纪英国妇女选举权运动与自由主义 35 务、权利提出挑战,公平竞争对妇女只是一种服从,这是男性的思想为男人写的理论,构建在男 性文化基础上。妇女选举权者从妇女在社会各个领域所负的责任和作出的贡献,说明妇女应 享受的权利,这正是女性选举权者站在妇女的立场上得出的结论,是对穆勒的自由主义女权观 念的超越。妇女选举权者认为在家庭中,男女负有同样重要的责任,她们把维持家庭生存的劳动分成 两个部分。一是家外劳动,即挣钱,提供足够的衣食住等生存条件。二是家内劳动以及合理地安排家庭的饮食、起居,让家庭成员舒适地生活。妇女承担家务劳动时,牺牲了外出挣钱的机会,让男人有精力挣更多的钱,因此,妇女应该与男人共同分享男人的收入,男女劳动对家庭同样 重要。把家务劳动作为劳动分工的组成部分,这正是现代女权主义者追求的目标。同时,她们 认为社会上许多单身妇女在经济上独立地养活自己,与男子同样为国家纳税,为国家的富强出 力。“国家在危急时刻妇女与男子一样,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国家,包括为战争付出精力以及 各种努力,冒种种风险,参与比直接参加战斗更多的服务,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因此,妇女应该与男人拥有同样的政治权。况且妇女与男人一样 受坏政府之苦,因而她们有同样的兴趣和责任维护一个好政府。妇女选举权不仅是权利,也是 维护法律正义性,保障妇女权利的工具。“男人和女人维护好政府的方法就是:在选举政府官员时相互磋商,制定法律。”妇女完全有能力运用选举权。“选举权是一种武器,这种武器握 在女人手中和握在男人手中一样,运用这一武器靠的是道德的力量,而不是体力。”1868年,“全国妇女选举权协会”在曼彻斯特、伯明翰、布利斯特联合宣布,有房产税的妇女有 注册权,实际上是要求社会承认女性与男性相等的义务和权利。

二、经济地位

有些传统观点认为,英国妇女很少享有财产权,在1870年《已婚妇女财产法》通过以前,英国已婚妇女没有财产权。近年来,一些经济史、社会史的学者运用新的资料和新的视角对这一传统观点提出质 疑。在《家运》一书中,L.戴维达夫和c.荷尔认为在17世纪至19世纪,从乡村、小城镇至大城市,从 新的工业中心至伦敦,英国中产阶级妇女中存在着许多积极的财富拥有者、财富积累者、投资者、财富 的借贷和转换者,这些人的活动远远地超越了家庭世界,女性也行使着财富所有者的职责。

同时,A.欧文斯对 工业化市镇的斯托克波特1800—1857年的500份遗嘱,尤其是留给孩子的320份遗嘱研究的基础上,对家庭组织内的性别和财富的内在联系作进一步研究,与莫里斯一样,她认为家庭财富所有权的变化 与环境和个人生活的变化是联系在一起的,男人女人不同生命周期、不同的经历使得财富的所有权存 在差异。中产阶级家庭财产采用信托和分割继承的方式,让女子拥有一定财产权。如乔治在他的遗 嘱上写明,当他的妻子死后,他的孩子到21岁,他的女儿出嫁,每个孩子都将平等得到流动资产份额[10]。这种财产的分配法让每个年轻人得到最大份额的财产,为将来的创业做准备。寡妇在孩子成 年之前掌管家庭的财产,是两代人之间的福利中心,她们本身没有财产所有权。关于妇女在公共经济领域的作用主要涉及妇女的就业和投资活动。学者们主要对工人妇女劳动状况进行研究,且较多地集 中在研究女工高强度低工资的苦难。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学者们开始关注中产阶级妇女的就业状况。

工业化为英国妇女提供投身社会化生产的环境。在工业革命之前,妇女始终是丈夫的助手或代理人:农 夫的妻子帮助丈夫耕种,商人的妻子帮助丈夫理财,工匠的 妻子替丈夫照料店铺,领主的妻子为丈夫管理庄园,家庭与 经济联为一体,家庭是社会的经济单位,它的特点是一家一 户从事生产劳动,工作地点就在家中,因而男人离不开妇女 的帮助,两性关系也较为密切,然而由于工业革命的兴起,瓦解了家庭经济,将工作地点由家里转移到工厂,家成了只 供居住的地方,而机器使工人家庭’全体成员不分男女老少 都受资本的直接统治,机器把工人家庭全体成员都抛到劳 动市场上,机器还使工人作为自由人,作为独立的商品所有 者。无论是身为一家之主的男人,还是家庭普通成员的妇 女,这时均以个人身份进入劳动力市场,由此妇女可以自由 选择职业,独立领取自己的报酬,并且还能随意支配。于是,妇女们纷纷从家庭走向社会,她们一改传统的家庭妇女角 色,积极参与社会工作,1885—1860年,东部、西部、西南部 的劳动者家庭的女孩12—13岁就已外出谋生。nHP32们1851 年,英国女性人口为1065.9万人,其中参加工作的有283.2 万人,她们主要分布在纺织、服装、采矿、金属、帮拥、造纸、印刷、食品等行业,几乎在每一个工业部门都可以看到女工 的身影,职业妇女约占全国劳动者部数的30%。1881年,就 业女子达3885万人。

三、文化教育

贵族阶层妇女与女性整体教育的发展 16世纪和17世纪的英国,识字率平稳的增长,以及文法学家不断增加,这被描述 为教育革命的一部分。这些改变由政府机构与商业的扩展;教士以及法律职业的职业特 性的大量需求而促进。这次革命由人文主义者以及文艺复兴关于学习的观点而决定,倡 导男孩应该完全为他们未来作为管理者以及国家市民的角色做准备。人文主义作家也提倡为女孩提供更好的教育,然而即使这种建议影响了再宫廷集团 里的妇女的教育,但是很少的证据证明它对女孩的教育内容有更广泛的影响。也有证据 显示即使精英妇女大部分也被新的人文主义学习排除在外,精英女孩的培养大部分继续 旨在产生对男人恭敬的成年妇女,但她们也能够独立行动,如果情况允许。

对于英国维多利亚小说家来说,单身女子的择业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注意到她们的择业偏向,并不同程 度地描写了她们做家庭女教师的经历。事实上,能做家庭女教师的女子大都受过一定的教育,她们与从事体力劳动的单身女工不同,在择业时有一种明确的意向;后者往往出身低微,没有受过教育,她们就业的目的就是谋生,因此很多人不是当仆人就 是 进工厂劳动。正如海迪·哈 特 曼所言,“低工资使妇女依赖男人,因为 它鼓励妇女结婚”。

单身女子是不少维多利亚小说刻意书写 的话题,构成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一道社会风景线。大工业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社会财富,这使英国人重新审视劳动的意义。由于社会普遍重视劳动,来自富裕阶层的贵族也深受鼓舞,感到劳动不仅体面而且对社会有益。

在整个16世纪与17世纪,妇女进入教育机构有很大的限制,并且被禁止进入在牛 津与剑桥的两所大学或是伦敦的法学协会。这里的律师接受培训,即使年轻的女孩与男 孩同样上规模小的或少女学校,在这里会教授基础的读和写,但两性的学校教育与受教 育机会有很大的区别。来自社会精英阶层的男孩可以上文法学校,在这里,他们为上大 学而做准备,但是没有证据显示也有很多女孩这样做。专门为女孩设立的那些学校准备 传授被视为对妇女有用的技能,而不是人文教育。然而,有证据显示,更多的教育供应,不管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对她们来说成 为可利用的。可以签名的妇女的数量在整个时期增多了,有记录显示越来越多的妇女成为书的主人。当然,这肯定与那个时代印刷文化相关,从16世纪80年代开始特别的是专门为妇女的印刷书本的数量扩大。

参考文献

[1]B·R·米切尔.英国历史统计摘要[Z].(B.R. Mitchell,Abstract of British Historical Statistics.),剑桥,1962.

[2]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43李银河.妇女:最漫长的革命[M].北京:三联书店,1997.

[3]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M].陈叔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63苏珊·艾丽丝·沃特肯斯.女性主义[M].陈侃如,译.广州:广州出版社,1998. [4]H·珀金.现代英国社会起源[M].伦敦,1985.

[5]马缨.工业革命与英国妇女[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

[6]海迪·哈特曼.资本主义、家长制与性别分工[A].李银河.妇女:最漫长的革命[C].北京:三联书店,1997.

第三篇:英国工业革命

纪录片观后感——英国工业革命

班级:电商一班学号:1222381姓名:徐英

工业革命,首发于英国,而这绝非是偶然的,这是有着深刻的政治、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前提的。

在17世纪中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国家,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政权推行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了工业革命各种前提条件的迅速形成。而另一方面,资产阶级通过大规模的对外侵略以及在国内实行的国债制度和消费税政策,积累了巨额的财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所必需的货币资金。同时,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 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和广阔的国内市场。并且,由于英国工场手工业的高度发展,培养了大批富有实践经验的熟练工人,为机器的发明和应用创造了条件。而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及其成就,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

而所谓工业革命,简而言之,是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以工厂制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的过程。工业革命不仅使社会生产力飞跃发展,而且有力的促进了社会变革。无疑,这种以机器生产的方式,在欧洲其他国家和北美迅速扩散开来。

英国工业革命是从棉纺织业的机器发明和使用开始的。而最值得一提的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另一个重大成就,就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继先人发明的蒸汽抽水机后,詹姆斯.瓦特在1769年取得蒸汽机的专利,之后,继续进行试验,在1782年研制成了复动式蒸汽机,这种机器通过传动装置可以带动各种机器转动,后来,成为广泛使用的机器动力。

无疑,英国的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社会的全面进步,这一点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但与此同时,工业革命也让人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工人受到残酷的剥削,城市平民的生活条件肮脏不堪,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值得肯定的是,工业革命引发了英国社会的全面变革,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并壮大起来,工业资产阶级在人数、财富和社会力量上都压倒了土地贵族,被誉为英国社会的脊梁骨。然而,英国当时的政治舞台却受到贵族寡头的把持,工业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处于无权的地位,为了改变这种状态,工业资产阶级领导了轰轰烈烈的激进运动,促进政府在十九世纪进行 一系列意义深远的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于是,经过改革,英国成了典型的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国家,成为其他国家效法的榜样。

而在英国工业革命的诸多负面影响中,环境污染也是一个危害久远的问题,直到今天,这个问题于世界上以发展工业化的国家而言,也没能得到根本的解决。而在我看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条件。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是富民强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良好的环境是高质量生活得必要条件,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有悖于促进经济增长的初衷。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反过来会制约经济的增长,甚至制约一些产业的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由此,联系我国,这样一个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既要实现现代化,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由此,我们可以结合西方国家在技术生产极度发展带来一系列消极后果,进行相应的分析。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更应该把发展科学技术放在生产力发展的首位,同时,又要具有强烈的生态意识,慎重对待环境问题。具体地说,我们应该以维护生态平衡为基础和前提,以推进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为主导和方向。我们要在维护好生态平衡的基础上求发展,在科学技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中更好地维护生态平衡。这 就要求我们要把理性精神与中国传统思想中尊重自然的观利用自然。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之中,区域生态系统尚未完全失衡,因此,一定要防患于未然,决不能重蹈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以免付出沉重的代价

第四篇:英国工业革命的形成

1、背景

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不是偶然的,这是有深刻政治前提、社会经济前提和科学技术前提的。17 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联盟为基础的君主立宪制度,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国家。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政权加速推行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了工业革命各种前提条件的迅速形成。所以工业革命不是自发的。

这次革命从开始到完成,大致经历了一百年的时问。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表现是大机器工业代替手工业,机器工厂代替手工工场。这次革命完成的主要标志是工厂制度的最终确立。英国工业革命使英国社会结构和生产关系发生重大改变,生产力迅速提高。可以英国的工业革命不仅仅影响了整个欧洲大陆和北美,更加快了全世界的工业前进的步伐,最终达到了加速经济发展的目的。

2、工业革命形成的条件

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不是偶然的,这是有深刻政治前提、社会经济前提和科学技术前提的。(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威廉在1689年同意接受议会提出的《权利法案》的条件后被议会宣布为英国国王,称威廉三世。根据这个法案,大臣便对议会负责而不对国王负责,英国国王变成了“统而不治”的虚君,政权完全落入以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新贵族为主的议会之手,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最终确立。到汉诺威乔治一世统治时代,英国内阁制始告形成。1721年.辉格党成为议会中多数党,其领袖沃尔波尔被任命为财政大臣,他经常主持召开内阁会议,位居其他人臣之上,实际等于首相。囚此,沃尔波尔开创了政党领袖为首相的先例。1742年沃尔波尔的政策遭到议会反对,他便同内阁其他成员集体辞职。从此,在英国形成了责任内阁制。这种责任内阁制度,也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主要内容之一,亦称政党政治。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内阁制的形成和近代议会制度的确立,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它适应了英国国内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成为在英国发展资本主义和进行工业革命的根本保证。(2)资本原始积累的完成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大量的只有人身自由而无生产资料的雇佣劳动者;二是将大量的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并转化为资本。创造这两个条件的过程,就是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前提和出发点。英国的资本原始积累是通过三个反面来完成的。

第一个是英国的圈地运动,开始于15世纪。16世纪初,由于毛纺织业的发展和羊毛价格的上涨,圈地运动得到进一步加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议会又以立法的形式继续扩大圈地运动。从1700年到1760年,英国议会共颁布了208个“圈地法案”,圈占的土地有31.2万英亩。1760到1801年,议会又颁布了约200个“圈地法案”,被圈占的土地有318万英亩。这种圈地过程一直延续到19世纪后半叶。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被剥夺了生产资料,背井离乡,成为流浪者,同时也使他们变成了一无所有的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可见,圈地运动实质上是一场深刻的农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革命。在圈地运动的基础上,英国农村涌现出许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大农场,在城市中出现了大批的廉价 的雇佣劳动者,为发展资本主义提供了大批自由劳动力。

第二个是殖民掠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加强了对殖民地的掠夺,从而进一步扩大了资本的原始积累。18世纪,英国击败法国、奥地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从而掠夺了大量的殖民地。北美、印度、澳大利亚等通通成为了“日不落帝国”的殖民地。英国成为殖民帝国后,开始疯狂的掠夺资源和财富。以掠夺式贸易、黑奴交易等方式对殖民的进行毫无人道的掠夺财富。这位英国之后的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资本支持。

第三则是英国国内采取:国债制度、创建银行和股份公司、严格的税收制度,以达到国内原始资本的积累。(3)对外贸易

自16世纪下半叶起,英国政府就奉行重商主义政策。为了发展贸易,英国政府大力扶植造船业,支持在海外成立特权贸易公司。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600年英国在印度成立的东印度公司和 1670年在北美成立的哈德逊公司。

英国在印度采取的是强迫式贸易。如强迫印度农民种鸦片,输出到各国取得高额利润,中国也是受害国。英国低价收购印度大米,再卖给其他国家,获取暴利。

英国殖民者对于美洲和澳洲殖民地的土著,一方面进行残酷的消灭屠杀,另一方面进行掠夺式的贸易。1670年英国在北美创立的哈德逊公司,到1720年,其收入增加了7倍。

英国就是这样通过强迫和掠夺的贸易,使大量的财富和货币源源不断地流回国内。由此可见,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近一百年问,英国政府通过圈地运动、海外殖民掠夺、强盗式贸易、贩卖奴隶和对国内人民的剥削,完成了扩大资本主义生产的两个先决条件——大批的自由劳动力与大量资本。

(4)生产技术已经成熟

早在15世纪,英国农村的半农半工的手工业就非常普遍,最初要是毛纺织业。到15世纪末,穿梭于城乡之间的呢绒商人为了加快生产速度,逐渐地把单独的家庭手工业联系起来,形成了早期的毛织业手工工场。这种手工工场有分散的和集中的两种形式。在16世纪时,分散的手工工场占主导地位。英国手工工场的扩大和技术的进步,与来自欧洲其他国家的大量工匠移民有密切关系。在中世纪束期,法国、尼德兰等国的手工业技术水平超过英国,拥有大量的技术熟练工匠。但是,不断发生的宗教战争,使大批新教徒遭到迫害,因此,许多信奉新教的熟练工匠逃亡到英国避 难。同时,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西班牙镇压尼德兰革命时,又有大批尼德兰工匠逃到英国避难,约有三万人之多。这些技术熟练的工匠涌人英国之后.对于改良和革新英国的手工业技术,起了很大的作用。随着英国圈地运动的深入,丧失土地的农民日益增多,为英国大商人提供了大量的具有各种技能的廉价劳动力,于是集中的手工工场逐渐地发展起来。到16世纪中叶,英国羊毛织品的输出占全部输出商品的80%。到17世纪初,羊毛品的制造业已普及到全国。此外,还有一些与行会无关的新企业,如棉纺、采煤、制铁、玻璃和造船等行业也都发展起来。

手工工场训练了大批有技术、有经验的工人,他们积累的生产经验也直接推动了各种机器的发明。所有这些,为发明机器创造了物质前提。同时英国手工工场的生产尚不能适应广大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技术改革成为迫切需要,这就提出了发明机器的历史任务。

(5)新兴产业的出现

在18世纪,虽然毛织业在英国是最发达的工业,但这种工业是从封建社会后期发展起来的,受政府严格控制,旧的行规束缚的也很紧,行会对每一匹毛料的长度、宽度、折叠、打包、生产过程中的配料、印染、拉长、起毛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本来是为了保证质量,维护民族工业在世界市场上的信誉,但是在达到这个目的的同时,也严重阻碍了毛纺织业技术的更新。使这个行业的生产过程僵化、定型,成为一个保守的、毫无生气的、传统的生产部门。

而英国棉纺织业则不同,它是一个新兴的工业部门。英国棉纺织业是1588年由尼德兰技工引进的,到17世纪才在兰开夏 建立生产中心。在此之前,它的生产基地散布予农村,不受行会和政府法规的约束,也不存在生产上的清规戒律,没有传统的阻碍。因此,棉织业具有良好的技术改新环境。18世纪以前,英国棉织业的原料主要靠进口,生产技术相当落后,在国际市场上产品质量不及印度,同类产品的价格比印度的贵50%一60%,英国棉织业的处境十分艰难。英国棉织业为了求得生存,为了抵制印度棉布,就只有努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的竞争力。因而,进行技术革新势在必行。其次,棉织品适宜于普通大众日常穿着,且价格较毛织品低廉,属于低档商品,国内外市场的前景十分广阔。可见,棉织业更适合于发明新机器,推广新技术,创造新产品。所以,到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首先从新兴的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开始了。

工业革命的过程是发明促进发明,各工业部门 发生连锁反应。从轻工业到重工业,从工作机到发动机,互相促进、互相推动,最后形成一个机器生产的完整体系。

3、工业革命形成背景中所带来的影响

整个工业革命的形成并不是偶然的,它是英国经济、政治、技术在一定程度上的突变,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政治体制的优化,技术的革新,原始资本的积累,生产工具的研发,新兴工业的产生,都为工业革命带来了动力。不仅促进工业革命的产生、发展、扩散。更为日后民主政治,市场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然而工业革命形成的过程中也给当时的全球带来了灾难,甚至影响至今。疯狂的掠夺资源,杀害落后殖民地的人民,贩卖黑奴等行为都为当时的资本家带上了恶势力的枷锁。就算到了先进,这些枷锁也没有完全的褪去

4、总结

针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形成,没有自发这一说。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形态发生改变或者改革时,都是那个时代,国家和人民在积累了一定的“量”之后,为适应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的必然选择,从而达到了“质”的变化。英国在工业革命前,政治体质的变化、经济贸易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提高、社会阶级的形成、国内外需求的提升等因素都是促使英国工业革命发生与发展的重要原因。

第五篇:英国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第二部分

英国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城镇中学 潘青娟

教学重点: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瓦特改良蒸汽机 教学难点: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述法、引导学生讨论 教 具:媒体资料,火车发明录像节选、棉纺织机械工具发明和改进的电脑图片 教学过程:

[ 出示材料]

“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蒸汽核心的工具机把工厂手工业变成现代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 ——恩格斯《反杜林论》

恩格斯所说的“比较平静的变革”究竟是什么呢?就是指工业革命。(板书课题)

一、工业革命的定义

什么是工业革命?最早从哪个国家开始?

二、英国工业革命(18世纪60时年代)

与手工劳动相比,机器生产具有哪些优势?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早采用机器生产呢?为什么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英国呢?它具有哪些有利条件?(阅读教材第一段内容和图表小字概括)

1、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概括)英国最早完成资产阶级革命,为巩固统治,必然要发展资本主义,以满足资产阶级发财致富的愿望,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工业革命创造了前提。

为什么上述条件对机器生产是不可或缺的?

但是工厂手工业能否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要求?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

[出示材料]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厂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共产党宣言》

这样,改进工具,提高生产效率,成为一种强大的动力,推动着人们去发明创造,一场生产手段的革命呼之欲出。

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最早产生于棉纺织业。

2、进程:棉纺织机械的发明和改进

①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出示投影:欧洲的旧式纺车;珍妮纺纱机;骡机;水利织布机等图片)

(概述棉纺织机械的改进过程,推动整个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

以水利代替人力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但是,以水利作为机器动力受到哪些条件的限制?(思考、讨论)

这些限制了机器的推广。如何解决这一动力问题,成为当时生产发展的迫切需要,在这种客观形势下,徒工出身的机械师瓦特改良蒸汽机成功了。

② 瓦特改良蒸汽机

瓦特之前,蒸汽机已经发明了,作为矿井的抽水装置却无法用于纺织机器。1769年,瓦特在前人研究探索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试验,发明了第一台单动式蒸汽机

瓦特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仅仅是因为灵光一闪吗?(思考、发言)

瓦特的成功决非一次灵感突发,而是刻苦的钻研于学习,并且深入了解社会的需要。因此,每一项科技发明的出现,都是社会需要与个人奋斗、不懈努力的结果,是主观努力和客观需要的成功结合。

思考:瓦特改良蒸汽机有什么重要意义?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基本上用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用机器生产机器,完成了工业革命。(时间:19世纪上半期)此后,法、美等国也进行了工业革命。

蒸汽机的使用也刺激了交通工具的革新。(板书)

三、交通运输的革新

[出示图片:富尔顿和他的汽船]

交通运输革新中影响最大的是火车机车的发明和铁路的兴建。

[出示图片:史蒂芬逊和他发明的火车机车] 1830年,史蒂芬逊改进的新机车“火箭号”在利物浦至曼彻斯特的铁路段创造了每小时58千米的高速。20年后,英国铁路近1万千米,40年后,世界铁路总长超过20万千米。

思考:以上数字说明什么问题?为什么铁路发展如此之快?(讨论)

四、工业革命的影响 [出示资料]

以上数字反映了什么问题?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工业革命除在经济领域产生巨大影响外,在社会关系领域最深刻的变革是什么?

[阅读材料]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指出:“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中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地位。”

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

(提示:一些欧美强国实力大增;对外进行殖民掠夺,是东方从属于西方;客观上传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城市化进程加快)板书设计

第17课 英国工业革命

一、工业革命的定义

二、英国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

1、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建立

2、进程:棉纺织机械的发明和改进

① 珍妮纺纱机

② 瓦特改良蒸汽机

三、交通运输的革新

1、富尔顿发明汽船

2、史蒂芬逊发明火车机车

四、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力极大提高

2、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

3、改变世界的面貌

下载英国工业革命改变英国妇女地位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英国工业革命改变英国妇女地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17课 英国工业革命

    第17课 英国工业革命 第17课 英国工业革命(第一课时) 【内容标准】 1、讲述发明珍妮机的故事,了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一系列工作机的发明。 2、知道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史实,认识蒸......

    《英国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英国工业革命》教学设计汝阳县直初中洪魁 (一)、 教材分析: 工业革命是整个世界近代史的重点和难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工业革命起到近代史的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教学中抓住......

    英国工业革命及对中国的启示(★)

    英国工业革命及对中国的启示 摘要: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这场革命,最先由英国发起,工业革命不仅对英......

    英国工业革命对我国的启示

    1、如果说大西洋贸易引发欧洲工业革命,那么现在太平洋贸易将催生中国和印度的工业革命。都是受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影响,当年法国和英国的故事将在中国和印度重演。虽然印度工业......

    英国史论文 浅谈英国崛起与工业革命(5篇)

    浅谈英国崛起与工业革命 英国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简称,位于欧洲西部,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以及爱尔兰岛北部及附近许多小岛组成,国土面积24.41万平方公里。英国......

    第17课 英国工业革命学案(小编推荐)

    第17课 英国工业革命【内容标准】 第17课 英国工业革命(第一课时) 1、讲述发明珍妮机的故事,了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一系列工作机的发明。 2、知道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史实,认识蒸......

    英国高中留学政策有哪些改变

    英国高中留学政策有哪些改变 随着留学低龄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子女去英国留学高中,或者正在制定英国高中留学规划。近几年,英国高中的留学政策也发生了一些改变。伯乐......

    英国文学评论汇总

    1. Robinson Crusoe Introduction:at the age of 60,with the publication of Robinson Crusoe,an imaginative literary masterpiece,he was finally recognized as a maj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