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学习读书笔记(一)

时间:2019-05-14 14:30: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学习读书笔记(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学习读书笔记(一)》。

第一篇: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学习读书笔记(一)

1.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两大主潮是什么?(1)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两大主潮是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

(2)所谓人本主义,就是以人为本的哲学理论。

①其根本特点是把人当作哲学研究的核心、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对人本身的研究来探寻世界的本质及其他哲学问题。

②其理论的主要代表有象征主义诗论、表现主义文论、精神分析学文论、直觉主义文论、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文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解释学和接受理论等。

③这些人本主义文艺理论重视主体的艺术和审美经验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高度重视人的个性与心灵活动,尤其是注重无意识心理活动嫉妒者阅读接受等层面,开辟了以往文艺理论研究未涉及的新领域,并对后世文艺理论有深远的影响。

(3)所谓科学主义,是以自然科学的眼光、原则和方法来研究世界的哲学理论。

①其特点是把一切人类精神文化现象认识论根源都归结为数理科学,强调研究的客观性、精确性和科学性,其思想基础在本世纪主要是主观经验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

②其理论的主要代表有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英美语义学和新批评文论、结构主义文论、符号学文论、叙事学文论以及解构主义等。

③这些科学主义文艺理论较之人本主义文艺理论更清晰地呈现出一条一脉相承、前后相继的线索,尤其是反对人本主义的口号更是旗帜鲜明。在索绪尔语言学的影响下,该派文论试图找到其内部规律,揭示文学之为文学的文学性,完全割裂了文学作品与作者、社会、读者的关联,但对文本研究的规范性、客观性和科学性作出了巨大贡献。

(3)但有一些理论是无法完全归入这两大主潮的,如原型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等,兼有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研究方法论的交融综合,不能单纯地归入某一阵营。

(4)此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发展到20世纪后半期西方文论中两大主潮交融渗透的趋势有所增强。不过,70年代之后兴起的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女权主义等文学理论,已无法用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这两大阵营的立场来简单地概括。

2.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研究重点的两次转移是什么?

(1)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研究重点发生了两次转移,第一次是从重点研究作家转移到重点研究作品文本,第二次是从重点研究作品文本转移到重点研究读者和接受。(2)从作家到作品:

①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起,文艺理论研究重点从19世纪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实证主义注重研究作家的创作天才、生平背景、心理活动对作品的影响等问题,转移到单纯聚焦作品文本文字语言的语义和结构等形式方面。②这完全割裂了作者所处的文化社会背景与作品之间的关系,完全割裂了读者的阅读接受对作品的阐释塑造与再创造作用。

③但这一转移却前所未有的对文学作品的文本进行了语言结构等形式上的分析,尤其是符号学研究和叙事学研究等新角度使文学文本研究达到了空前的细致与深入程度。

④这一转移的主要代表流派是俄国形式主义、语义学和新批评到结构主义这一线索脉络。

(3)从作品到读者:

①20世纪三四十年代起,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文论开始对文学作品的读者接受问题进行关注讨论,认为读者的阅读是填补文学作品留下的空白,在这一具体化过程中参与了文学作品的再塑造。

②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解释学和接受理论,文学理论的研究重点完全从作品转移到读者上来。

③这一转移直至解构主义文论达到了顶峰。(4)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两次转移不只是研究对象或重点的偶然转移,而且反映了文学观念的历史性、根本性变化。每一次转移都导致了对前一种研究思路和格局的总体性扬弃,从而引发了整个文学观念的全局性变革。(5)这两次转移既体现了整个文学活动中“作家创作——作品文本——读者接受”三个主要环节的逻辑顺序,也显示了20世纪西方文论历史演进的基本轨迹。

3.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最重要的两个转向是什

么?

(1)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最重要的两个转向是非理性转向和语言论转向。

(2)非理性转向与人本主义文论:非理性转向主要是针对人本主义文论而言的。

①19世纪以前的西方古典文论同古典哲学一样,是理性主义占主导地位的。

②早在古希腊,人已被看作理性的动物;文艺复兴以后,中世纪人对神学的依附、盲从、迷信被人对自身理性的发现和肯定所替代。③从笛卡尔到康德,再到黑格尔,理性主义始终占统治地位。那个时代,人本主义与科学或理性主义完全一致,理性原则可以说是人本主义的核心尺度。文论也一样。

④但随着德国古典哲学的衰落与尼采、叔本华唯意志论哲学的兴起,传统的人本主义与理性、科学之间出现了裂痕;进入20世纪,人本主义哲学与文论中非理性主义逐渐占据上风,形成了所谓非理性转向。

⑤这一转向的主要代表有:表现主义对直觉的推崇;直觉主义意识流的分析;精神分析学对无意识的开拓;解释学与接受理论对审美期待视域的研究等。

(3)语言论转向与科学主义文论:语言论转向主要是针对科学主义文论而言的。

①纵观整个西方哲学史,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从古希腊时代的“世界是什么”这一论题到17世纪笛卡尔、莱布尼兹为代表的德国、法国理性主义哲学对这一论题的颠覆而转向“人类为何能认识世界”,标志着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重要转向即“认识论转向”。哲学真理不再自明而有待证明与认识。

②认识论转向不仅是对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反驳,更开创了现代自然科学方法论。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受到索绪尔语言学理论与19世纪实证主义的启迪与影响,西方哲学发生了第二次重要转向即“语言论转向”,哲学家们开始试图通过对语言及其结构的分析来解决哲学难题。

④语言论的科学主义文论认为,文学批评要遵循文学内部的规律,即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文学性是什么,因而要对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结构等文本形式特征进行细致的探讨,挖掘深藏于文学作品内层的总体结构与普遍语法。

⑤这一转向的主要代表有: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语义学和新批评、结构主义、符号学、叙事学及解构主义等。

4.非理性转向与语言论转向之间有什么关联?

(1)虽然语言论转向主要是针对科学主义文论而言,非理性转向主要是针对人本主义文论而言,但是这一对应关系并不是绝对的,语言论转向在部分人本主义文论中也有所体现。

(2)早在克罗齐的表现主义文论中,就提出了美学等于语言学的新观点;现象学与存在主义文论也十分重视语言问题,海德格尔就把语言看做人类生存的家园,认为诗的本质就是用语言去神思存在;伽达默尔也将语言视为解释学文论的中心。这不仅说明两大转向在两大主潮中交叉重叠、难以截然分开,更说明了这两大转向在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的深度和广度上中占据的重要地位。

5.20世纪西方文论的三大特点(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所呈现的多元发展态势有何具体表现):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总的特点是“纷纭复杂”。

(1)流派繁多。几十个文学理论学派此起彼伏,异常活跃,远远超过了19世纪西方文论流派的数量,且理论观点空前丰富,创新意识大大加强。

(2)更迭迅速。一般说来,一个流派从创立到衰落不过二三十年,繁盛时期的周期更短,现成的文学研究模式已经大大缩短了文艺理论的发展周期。

(3)冲突与融合:许多流派之间既有尖锐冲突,又相互交叉、重叠、影响和吸收。

6.有人认为到了20世纪,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还有人认为当代西方文论已经超越了马克思主义。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1)这种观点完全错误。

(2)诚然,当代西方文学艺术与文论有了许多过去所没有的新发展,但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也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3)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它能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吸收人类一切科学文化发展的新成果来丰富、充实、发展自己。(4)因此,马克思主义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更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

7.保尔·瓦莱里的象征主义诗论是什么?(1)肯定象征主义的现实存在。他从三方面论证了象征主义精神:

①象征主义追求高于现实世界的丰富心灵世界及其内在生命力。

②象征主义追求一种“创造读者”的自由的艺术创新。

③象征主义反对只写人性的共相与普遍性,而高度重视个性、个体的内心活动与反应,人之为人的独特性,力图重建个体的精神史。(2)瓦莱里的“音乐化”理论:

在他看来,象征主义诗歌的本质就在于使诗歌这种语言艺术“音乐化”。

①音乐化是指诗歌的语词关系在读者欣赏时引起的一种和谐的整体感觉效果,也即语词与人的整体感觉情绪领域的某种和谐合拍的关系。

②音乐化还指诗情世界同梦幻世界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外在事物的意象与主体的感觉、心情完全和谐共鸣,交融为一体。

③音乐化还包括诗歌语言的音乐化,要做到音韵谐美节奏合拍,而且要满足各种理性的及审美的条件。

(3)瓦莱里十分重视抽象思维和理性,他认为真正诗人的真正创作条件是区别于梦幻状态的,尽可能越清晰越好。

①瓦莱里强调诗人应有抽象思维能力。每一个真正的诗人其正确辩理与抽象思维的能力比一般人所想像的要强得多。这与当时流行的排除诗人理性观念和抽象思维的非理性主义思潮形成鲜明对照。

②瓦莱里认为抽象思维在诗歌创作中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抽象思维作为诗人的哲学在创作活动中起作用,这是诗歌的象征意味和哲理内涵的来源;二是诗歌的构思过程需要抽象思维的介入和冷静的理性思考。

③瓦莱里强调诗歌应追求超越个人的无限普遍的价值。

(4)瓦莱里的音乐化象征主义诗论一方面比从波德莱尔到马拉美的前期象征主义诗论更为深刻和精细,另一方面也克服了其前辈和同辈诗论中的神秘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倾向,从而把象征主义诗论推进到一个新阶段。8.亚瑟·西蒙斯的象征主义诗论是什么?(1)亚瑟·西蒙斯是法国象征主义在英国的主要传播者,其《象征主义文学运动》一书是英国第一部较全面介绍法国象征主义文学的论著。

(2)西蒙斯强调象征主义的内在精神性,认为它是对外在形式、浮华文词和物质主义传统的一种反拨。

(3)他又说象征主义是脱离最终实体、脱离心灵、脱离存在着的一切努力,这就把象征主义看成追求超验世界和理念的神秘主义的东西了。

(4)他还把象征主义这种超验追求说成是返回经由美的事物到达永恒美的那条唯一途径,与当时的唯美主义合拍。

(5)西蒙斯的象征主义观点显然并不系统也不成熟,然而对叶芝了解法国象征主义却大有帮助。

9.威廉·巴特勒·叶芝的象征主义诗论是什么?

(1)叶芝认为象征的玄想符号包含隐喻因素,但在诗歌中被组织到完整的意象体系中了,与隐喻相比,象征不是个别的而是体系化的、整体的,即象征是隐喻的体系。(2)叶芝对象征的内涵作了如下界定: ①全部形式与精确感情之间的关系就是对应的象征关系。一方面形式通过象征能够唤起相应的感情,另一方面感情也需要寻找对应的形式即通过象征才能得到表现,获得生气灌注。

②正因为象征主义能凭借形式唤起和表现感情,因而具有打动人的魅力。象征主义就成为了衡量诗歌高低优劣的主要审美标尺,即只有象征主义的诗歌才是感人的好诗,一切好诗都应该是象征主义的。(3)关于象征与隐喻的关系:

①象征具有隐喻性,隐喻是象征的基础。②象征高于隐喻,是隐喻的提升,比隐喻更深刻完美动人。

(4)他把象征分为感情的象征和理性的象征两大类。①所谓感情的象征是指只能够唤起感情的那些象征;所谓理性的象征是指只能够唤起观念或混杂着感情的观念的象征。

②单纯感情的象征还缺乏丰富性,单纯理性的象征也不生动,其生命是短暂的,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成为包含着感情象征的理性象征才能充分发挥象征的无穷魅力。它不仅是诗歌应该追求的神圣目标,也是一切艺术所应追求的最高审美境界。

(5)叶芝认识到诗歌象征的创造往往有着非理性的神秘的一面,艺术象征体验的创造与获得需要一种似睡似醒、出神入迷的精神状态;另一方面,叶芝更强调理性在孕育灵感和象征时的作用,他不但未将哲学、批评的理性同感性直觉的灵感对立起来,反而深刻地揭示了二者间的内在一致性,和理性对灵感的激发、催化、培育作用。

(6)理性能够激发灵感、催化象征的观点在20世纪初非理性主义思潮的泛滥中是十分难能可贵而精辟深刻的。同时,叶芝批评了西蒙斯迷信直觉而贬低理性的主张,认为理论批评是艺术创造的先导和前提。

10.叶芝对象征主义的美学风格作出了如下具体要求:

(1)抛弃为自然而描写自然的做法,抛弃为道德法则而描写道德法则的做法,充分表现微妙的内心世界。

(2)摆脱外在意志的干扰,努力追求想象力的回复以及认识到只有艺术规律才能驾驭想象力。

(3)凭借这种想象力找出那些摇曳不定的引人沉思的有生机的韵律,发现各种形式和充满着神秘的生命力的美。

(4)诚挚的诗的形式必须具有无法分析的完美性,必须具有新意层出不穷的微妙之处。11.艾兹拉·庞德的意象主义诗论是什么?(1)意象主义诗论于20世纪初叶提出,标志是庞德提出“意象主义宣言”的诗歌创作三原则:

①对于所写事物,不论主客观,都要用直接处理的方法。

②绝不使用任何对表达没有作用的字。

③按照富有音乐性的词句的先后关联安排韵律,而不是按照一架节拍器的节拍来写诗。(2)意象主义独创的核心范畴是“意象”。庞德对意象界定如下:一个意象是在瞬间呈现出的一个理性和感情的复合体。

①这个定义包含着意象结构的内外两个层面:内层是意,外层是象。

②意象的内层含义:庞德接受了表现主义的某些观点,把诗看成主要是思想感情的表现;认为诗歌的内在方面强调的是主体思想或理性与感情的交融、结合的情结或复合体,这也可以说是意象之意。

③意象的外层含义:庞德认为思想感情的复合体要在瞬间呈现为象,才构成完整的意象。(3)庞德对意象的创作和接受做了心理分析。认为正是意象这种复合体的突然呈现给人以突然解放的感觉,不受时空限制的自由感觉,这种感觉来自意象二者的和谐结合。(4)庞德对诗歌的形式、技巧提出了严格要求:

①好的诗歌要形成意象,必须避免抽象,努力使抽象与具体结合起来,注意运用自然事物做适当的象征。

②如果能用合适的自然事物精确地象征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就能形成好的诗歌意象。③而且要象征得自然,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④艺术家应该谙熟一切形式和格律规则,要相信技巧和法则,懂得外在的和内容上的技巧,在语言运用上要尽量精炼,且使诗歌富于音乐性、质朴直率而真实清醒。

12.托马斯·欧内斯特·休姆的意象主义诗论是什么?

(1)休姆追求诗歌意象,主张通过视觉形象来表达诗人的细微复杂的思想感情,且在意象的视觉性要求方面比庞德更具体更明确,他把诗歌意象主要看成精确的视觉形象,是一种记录轮廓分明的视觉形象的手段。

(2)休姆还强调意象描绘的精确性,他提出的基本方法是与日常语言做斗争,用新鲜的隐喻与幻想的手法克服日常语言的局限性与不精确性。

(3)休姆还是英美新批评派的先驱人物。其1915年的《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一文宣告了浪漫主义时代的终结和新古典主义时代的来临,透露了新批评反对浪漫主义的信息,同时也为新批评派奠定下了理论基调。13.如何评价20世纪初期的象征主义和意象派诗论?

(1)20世纪初期的象征主义和意象派诗论,发展和深化了19世纪法国象征主义诗论。它们强调意象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之间的和谐一致,并重视诗歌形式和韵律的美,对于探索、发掘诗的表现力,促进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繁荣与成熟起了重要作用。

(2)象征主义和意象派诗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大都坚持理性的指导作用,对流行的非理性主义有所抵制,从而对20世纪前期诗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3)象征主义和意象派诗论在哲学思想上与表现主义和直觉主义有一定关联,未能超越主观唯心主义的框架,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唯美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倾向。

(4)象征主义和意象派诗论的代表人物在诗歌创作实践方面也并未始终贯彻其诗论,且其活跃时间较短,这都给两派诗论的发展完善和扩大影响带来了局限。

14.贝尼蒂托·克罗齐的表现主义诗论是什么?

(1)克罗齐作为表现主义的代表其贡献在于把艺术是表现这一流行观念发展为一切表现都是艺术这一著名结论。

(2)克罗齐表现主义的基础是直觉。他将知识分为直觉的和逻辑的两种,并把直觉的知识归结为美学和艺术,认为艺术家虽然也使用概念,但此概念非哲学概念,混在直觉品里的概念是知识直觉品的单纯原素,其功用是为了表现人物个性或作品特质。克罗齐这种观点可以视作瑞恰兹“情感语言”和“符号语言”两分法的先声。

(3)直觉是指心灵赋形式于杂乱无章的物质世界活动,是不依赖于理智、知觉、感受和综合的心灵事实。直觉是自在自为的、不受制于机械的、被动的事实。

(4)直觉与表现的关系:真正能够说明直觉的只有表现。思想就是语言,当思想形诸语言,它就是得到了表现,不论内在于心还是外显于物。直觉的知识就是表现的知识,直觉就是表现且只是表现。

(5)直觉与艺术的关系:克罗齐认为艺术在于心而不在于物,一切纯粹的“直觉—表现”都是艺术。有鉴于艺术表现是内在心灵的直觉活动,克罗齐反对艺术分类,认为艺术作品的分类最多只具有实用意义而不具有哲学意义。

(6)艺术家与非艺术家的区别:每个人都有一些成为诗人的天赋,只是艺术家的直觉超越一般人的高度,一般人的直觉都淹没在印象、感受、冲动和情绪之中了。艺术家与非艺术家的区别只在于量而不在于质,因而反对用天才来解释艺术。

(7)艺术欣赏与批评是一种二度创作活动。艺术家的创作是从印象始,从印象而达成一种内在的表现,这就是直觉,进而将这内在于心的表现外化为艺术形式。批评家与鉴赏家则是从该作品一路上溯到艺术家内心的情感,这有赖于坚实的艺术素养的积累而不是随心所欲的臆想。

15.克罗齐论诗的新解:

(1)克罗齐论三种诗:克罗齐将诗歌分为三种:一是灵感和格律、表现和意象成功结合的古典诗,二是单纯诉诸感觉、情感和为了修辞而修辞的形式主义诗,三是注重理智和说教的教诲诗。

(2)他认为只有古典诗才是真正的诗,反对宣讲政治伦理宗教之道的颂诗和轻松活泼的讽喻警世之作,也反对强调感官娱乐与膨胀情绪的“神秘—声色”类诗。

(3)克罗齐认为,纯粹的诗的“纯粹”意指声音,不交流概念判断和推论,却是有灵魂的。正是直觉将诗歌中真理的灵魂与散文中真理的灵魂区别开来。(4)纯粹的诗有自身的特征:即直觉和表现,克罗齐将诗当作了文学的范式,以区别于传递概念判断和推论的散文。

(5)克罗齐反对形式与内容的割裂,认为诗歌的声音之所以能感动我们是因为它诉诸我们的想象与情感,而不仅仅是刺激听觉,带来听觉的愉悦。诗歌作为直觉和表现应该是声音和意象的结合。

(6)克罗齐认为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注重激情和想象,后者注重克制和理性。一个真正有诗的趣味的批评家应该能感受到双重的审美愉悦:它是一种充满痛苦的快乐,是在愉快中求生又求死。(7)克罗齐认为最容易感受诗歌的快感美感的人是用新鲜率真的情感来感应世界的人,而不是那些专治诗学的批评家。

16.罗宾·乔治·科林伍德的表现主义诗论是什么?

(1)科林伍德继承和发展了克罗齐艺术即直觉即表现的命题,因而强调艺术的表现特征,反对将艺术视作对世界的模仿的观点,由此反对作为巫术和娱乐的艺术,并强调作为表现和想象的艺术。

(2)科林伍德认为未解表现之道的再现艺术只及技艺,不足以成为真正的艺术,他将再现艺术分为两类:

①巫术艺术:如果再现重新唤起情感是为了它们的实用价值,那么再现就称为巫术。巫术艺术包括民间艺术、低俗艺术、爱国主义艺术、宗教艺术、体育活动和社交仪典等。②娱乐艺术:如果再现重新唤起情感是为了它们自身,那么再现就称为娱乐。娱乐艺术包括色情艺术和恐怖艺术。

③巫术和娱乐对于激发情感而言都是艺术,但从它们都是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来看,却又不是真正的艺术,都具有明确的功利性。(3)科林伍德提出,真正的艺术有涉情感,但它是表现情感而不是激发情感,真正的艺术有涉制作活动,但它是想象性的创造而不是技艺,因而表现艺术和想象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

①表现艺术:艺术表现情感首先指向表现者自己,表现者通过说话表现自己,他意识到自己有某种情感而不知道这种情感是什么,需要通过说话来释放情感解放自己,表现之后艺术家被压抑的感觉也就消失不见了。这显然受到弗洛伊德无意识升华艺术论的影响。

②艺术表现情感旨在强调艺术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而不仅仅是为了某种功利目的来激发情感。诗人凭借语言表现了自己的情感,于是诗人的语言变成了读者的语言,诗人把读者也变成了诗人,艺术家与欣赏者之间的界限趋于消失,这是艺术表现情感的结果。③科林伍德赞同克罗齐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思想,认为诗人的使命即是说出大家都感受到了却不能很好表现出来的情感,因而诗人所表现的情感必定是能够引起普遍共鸣的社会性情感。

④想象艺术:艺术作品的创造只需要在艺术家头脑里占有了位置即可被称为完全创造了出来,即表现主义认为艺术作品只重构思不重传达,艺术在心不在物,这一过程即是想象。

⑤科林伍德还提出了“总体想象性经验”的概念,认为一件真正的艺术品是欣赏它的人运用想象力所领会所意识到的总体活动。艺术语言所能传达的只是艺术想象活动的一小部分,总体想象性经验有赖于接受者在自己的头脑中完成。17.如何评价“直觉—表现”的表现主义诗论?(1)从克罗齐到科林伍德的“直觉—表现”说在西方思想史上有深远的源流:

①艺术即直觉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诗为迷狂说。

②直觉即表现也就是心灵赋形的命题源于亚里士多德形式决定质料的传统。

③克罗齐受到黑格尔以精神发展的线索来叙写历史的影响,并照搬了黑格尔事先搭建宏伟构架然后填充事实的方法。

④表现主义文论的直接来源是浪漫主义思潮,因为表现和情感本身就是浪漫主义的两面大旗。

(2)表现主义文论的贡献在于:

①一方面是对康德以来的艺术自主理论、柯勒律治的浪漫主义诗学的继承和发展。

②另一方面是对19世纪后期诞生的崇尚主观感情表现和艺术形式探索的现代派艺术实践的总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3)“直觉—表现”说在20世纪产生过重大影响:

①强调艺术的独立性和特性,反对艺术的说教主义和道德主义,体现了对艺术本身规律的重视;但也强调了艺术与人类精神活动的联系,看到了直觉受心灵活动的制约,因而是辩证的。

②强调艺术表现情感而不是简单地再现情感,对艺术本质的探讨深入了一步有一定的合理性,是浪漫主义在20世纪的最后一次回声。

③他强调人人都是诗人,人人都是艺术家的 思想,对当时象牙塔文艺、贵族主义和唯美主义是一个大胆批判。

④“直觉—表现”说的局限性有两点:

一是主观唯心主义倾向,把艺术完全看成主观心灵活动的产物,与社会现实生活相脱离,不符合艺术创作的实际。

二是倡导艺术的非理性主义,把艺术完全局限于直觉界限之内,否定理性和思想对创作的指导作用,显然是片面的。18.俄国形式主义是什么?

(1)俄国形式主义是1914年至1930年在俄罗斯出现的一种文学批评流派。

(2)这一流派分为两个分支,一是莫斯科语言学小组,代表人物是罗曼•雅各布森,一是彼得堡小组(诗歌语言研究会1916)代表人物有什克罗夫斯基、日尔蒙斯基和艾亨鲍姆。(3)理论渊源:俄国形式主义深受日内瓦语言学派、胡塞尔现象学、象征主义、未来主义和立体主义的影响,把音位学作为语言成分的因素用来剖析和建造形式结构,反对只根据作家生平、社会环境、哲学、心理学等文学外部因素去研究文学作品,认为文学研究的对象应该是文学作品本身,文学评论家要探寻文学自身的特性和规律,亦即研究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结构等形式上的特点和功能。

(4)主要主张:

①文学作品是“意识之外的现实”。文学作品只是一种构造和游戏,形式主义者仅仅局限于对客观现实的艺术作品的研究。

②文学创作的根本艺术宗旨不在于审美目的,而在于审美过程。形式主义者提出了“陌生化”这一概念,认为要使人们对熟悉事物的自动感知变为审美感知,就要采取陌生化的手段,使现实中的事物变形,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尽可能的延长审美感知的过程。③文学批评的任务是要研究文学性。文学性即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内部规律,要着重研究艺术形式,深入文学系统内部去研究文学的形式和结构。

④共时性的语言学研究方法是文学批评的主要方法之一。这一方法能够科学揭示文学作品的形式结构、把握文学创作的规律。(5)评价影响: ①俄国形式主义是对传统文学批评进行反驳的艺术理论上的先锋主义。认为文艺创作的目的不是给人提供认识,而是提供感受与体验,欣赏文艺的人首先直接得到的是审美感受与审美体验。

②俄国形式主义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它始终坚持文学是一个特殊领域,力图解释文学内部构造及其发展的特殊规律。它提出的陌生化、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区别、文学性、诗性功能等理论概念和原则,极大地丰富了西方文学批评理论。

③俄国形式主义存在时间并不长,但其影响却是深远的。布拉格学派、结构主义、符号学等文学理论流派都深受俄国形式主义的影响而形成了20世纪西方文论史上的独特线索。

④俄国形式主义的局限性:

一是过分夸大艺术形式的作用。虽然艺术形式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但艺术形式无法自我规定,且语言学方法只是一种研究文艺的手段,不能将之当成研究目的。

二是俄国形式主义的理论主张与批评实践并不完全一致,还没有超出19世纪唯美主义的范围,是唯美主义的延续。19.布拉格学派是什么?

(1)理论渊源:1926年雅各布森与马捷齐乌斯共同创立布拉格语言学学会,到1935年更名捷克结构主义。一方面肯定索绪尔的共时性语言学研究,一方面反对脱离历史发展过程单纯谈论共时性,以“结构”和“功能”为两个基本点构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2)主要特征:

①注重语言的功能研究。艺术的自主功能和交际功能是对立而统一的,这为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②类比方法是布拉格学派的主要研究手段之一。通过对音位类比的研究来区分词语和语法的意义,从而达到对语言体系结构乃至文学作品结构的把握。

③把共时性语言学研究与历时性语言学研究结合起来。他们认为,揭示语言本质的最佳研究途径是对语言体系作共时性分析,强调共时性分析不可能否认历史进程对语言体系的影响,要正确理解语言的结构和功能,就必须深入探讨历史的语言环境。

④认为读者阅读是作品审美价值实现的原因,由于审美标准不同,审美价值是可变的不确定的。这些观点预示着接受美学的基本观点。

(3)评价:

①布拉格学派存在时间较长且较活跃,是连接俄国形式主义与英美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的桥梁,对现代西方文论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②他们认为文学作品不只是言语或文学性的东西,而是一种系列结构,一种与各种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的系列结构。捷克结构主义为后来法国结构主义文论的发展开拓了前景。③但它过分夸大艺术形式的作用,用形式来规定文艺本质,把文学发展规律和形式发展规律等同起来。这是非常错误的,因为艺术形式无法自我规定,且语言学方法只是一种研究文艺的手段,不能将之当成研究目的。20.俄国形式主义与布拉格学派的研究方法有何特点?

(1)俄国形式主义与布拉格学派在研究方法上都直接受到索绪尔语言学的影响。

①索绪尔语言学建立在对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批判的基础上,分为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两部分,强调内部语言学。又在内部语言学中分出共时性语言学与历时性语言学,重视共时性语言学。在共时性语言学内部又划分出语言和言语,注重对语言的研究。②俄国形式主义与布拉格学派将索绪尔语言学研究方法纳入文学研究之中,将文学定义为形式艺术:一是内容不能决定形式,内容不能创造形式;二是形式有不受内容支配的独立自主性;三是形式可以决定内容创造内容,内容是形式的内容。

(2)在对艺术形式的探讨中:他们区分诗歌语言(文学语言)与实用语言(生活语言),并侧重对诗歌语言的研究,认为诗歌语言的特点就是能够把语言的构造变得可以感受到。

(3)在对叙事作品结构的研究中:区分情节结构与叙述结构,认为情节结构是对事件的描写,是行为依照时间次序和因果关系的发展,纯属语意的;叙述结构是语意材料在特定作品里的表现。情节结构比叙述结构抽象,是一种宏观把握;叙述结构比情节结构具体,是一种微观呈现。这一观点对结构主义的形成影响极大。

(4)在方法论上:与索绪尔排斥社会历史环境影响、把共时性语言学研究放在一个相对静止的环境中不同,俄国形式主义与布拉格学派注重从历史的角度进行研究,认为共时性语言学研究不可能脱离历史的演变,尤其是布拉格学派的研究将空间和时间交融在了一起。

21.维克托•鲍里索维奇•什克洛夫斯基关于文艺内部规律和形式的论述是什么?

(1)俄国形式主义对长期以来西方流行的文艺模仿说、社会功能说发起了挑战,鲜明地提出文学的独立自主性。

(2)什克洛夫斯基认为文艺不是对外部生活的模仿和反映,不应该只研究文学的外部关系,如文学与生活(现实主义)、自然(自然主义)、人心(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的关系等,而应该重点研究文学作品本身,文艺有其自身的本质和内部规律。

(3)所谓文学的内部规律是指文学作品的形式结构,是文学形式变化的问题。

(4)关于文学形式问题,不同于传统的内容形式二分法。什克洛夫斯基认为形式不是相对于内容而言的,而是相对于文学的另一种模式而言的。

(5)他认为,一个新的形式不是为了表达一个新内容,而是为了取代已经丧失其艺术性的旧形式。形式完全是文学作品独立的存在方式,与内容材料无关,文学作品是纯形式,它不是材料而是材料之比。

(6)什克洛夫斯基在小说结构研究中提出了梯形结构和圆形结构,又提出小说形成的特殊程序是对称法的观点,都是形式探讨的典型例子,这些研究对深入揭示文学作品自身的形式特点是有益的。

22.维克托•鲍里索维奇•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是什么?(1)“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这一概念是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2)陌生化的内涵:

①文艺创作不能够照搬所描写的对象,而是要对这一对象进行艺术加工处理。

②陌生化则是艺术加工和处理的必不可少的方法,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③陌生化就是使本来熟悉的对象变得陌生起来,使读者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艺术的新颖别致,经过一定的审美过程完成审美感受活动。

(3)文艺创作的根本目的不是要达到一种审美认识,而是要达到审美感受,这种审美感受就是靠陌生化手段在审美过程中加以实现的。

(4)什克洛夫斯基将文学作品价值研究的重点放在了读者的审美感受上,认为文学作品于其他文字作品例如政论的区别就在于是否产生审美感受。

(5)文学的价值就在于让读者通过阅读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在这一感觉过程中产生审美感受,因此,审美感觉的过程越长,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就越强。陌生化手段的实质就是要设法增加对艺术形式感受的难度,拉长审美欣赏的时间,从而达到延长审美过程的目的。

(6)艺术语言是实现陌生化过程的重要保证与条件,艺术陌生化的前提是语言陌生化,诗歌语言的陌生化程度很高,因而总是处于文学语言的最高层次上。

(7)什克洛夫斯基将陌生化理论运用到小说研究中,提出了“本事”和“情节”两个概念。作为素材的一系列事件即“本事”变成小说“情节”时,必须经过作家的创造性变形,具有陌生的新面貌,作家越是自觉的运用这种手段,作品的艺术性就越是高。

(8)评价: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陌生化问题对世界文论产生了很大影响,为现代派文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使得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都让位于自觉运用陌生化手法把现实加以变形的现代派小说。

23.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区别是什么?(1)在生活使用的交际语言中,说话的意义(内容)是最重要的成分,其他一切手段均为其服务;在文学语言中,表达本身(形式)就是目的,意义要么被完全排除,要么本身只成为手段,成为语言游戏的无关紧要的材料。

(2)日常语言具有能指和所指功能,而文学语言只具有能指功能。日常语言是文学语言的直接来源,文学语言是在日常语言基础上的一种升华。日常语言要成为文学语言必须经过艺术家的扭曲变形或陌生化,因而陌生化就成了由日常语言向文学语言转化的必不可少的中介。

(3)散文语言的陌生化程度不高因而接近日常语言,诗歌的陌生化程度很高因而总处于文学语言的最高层次上。

(4)文学语言是陌生化的产物,经过陌生化处理的文学语言不负载一般语言的意义,丧失了语言的社会功能而只具有诗学功能。因此,作品的形式主宰一切,人们欣赏文艺,不是从内容看形式,而是从形式看内容,尤其是词语形式。

24.罗曼•奥西波维奇•雅各布森的文学性理论是什么?

(1)雅各布森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人物,也是结构主义的奠基人。他提出的文学性的概念对世界文论的发展有深远影响,为结构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什么是文学性:

①所谓文学性是指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独特性质。

②文学性就是文学的性质和文学的趣味,它存在于文学语言的联系和构造之中。

③雅各布森认为,文学科学的对象不是文学而是文学性,也就是使一部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明确文学性对文学研究避免误入哲学史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有重要作用。④雅各布森认为,文学性不存在于某一部文学作品中,而是一种同类文学作品普遍运用的构造原则和表现手段。

(3)文艺学的任务就是要集中研究文学的构造原则与手段元素等,从具体的文学作品中把它们抽象出来,随着阐释者不同的阐释而赋予不同的意义,而艺术形式则是固定不变的,可以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故雅各布森主张,现代文艺学必须让形式从内容中解放出来,让语词从意义中解放出来。(4)文学性的诗性功能:

①雅各布森认为,文学性存在于文学作品的语言形式之中,诗歌是具有独立价值的词的形式显现,即诗歌的本质不在指称叙述外在世界的事物,而在具有表达目的的诗歌语言形式显现。

②雅各布森认为,诗歌语言虽然有提供信息的功能,但应以自指的审美功能为主。

③雅各布森提出语言六要素六功能说:任何言语交际都包含说话者、受话者、语境、信息、接触、代码六个要素,与之相应,言语体现出六种功能:语境的指称功能、说话者的情感功能、受话者的意动功能、接触的交际功能、代码的无语言功能,只有言语交际侧重于信息本身,诗的审美功能才能占据主导地位,这里的信息指言语本身。

④雅各布森认为诗歌的诗性功能越强,语言就越少指向外在现实环境,越偏离实用目的而指向自身即语言本身的形式因素如音韵词语和句法等。他将诗歌分为隐喻与转喻两类,在一般的现实主义作品中,转喻结构居支配地位。

⑤雅各布森指出,诗性功能就是要把对等原则由选择轴引到组合轴,形成诗句的对偶。所谓选择轴即语句中排列的词是从众多能够替换的对等词语中选择出来的。所谓组合轴即上下文之间的联系。

25.鲍里斯•米哈伊洛维奇•艾亨鲍姆的科学实证主义文论是什么?

(1)科学实证主义理论原则:艾亨鲍姆主张使诗学回到科学地研究事实的道路上来,并提出科学实证主义是形式主义者的标志特点,它与象征主义的根本分歧也正在于此。(2)形式主义者的研究中心并不是所谓的形式方法,而是探索一些理论原则,根据这些原则去研究文学艺术作品的特征,科学的特殊性和具体化的原则便是这些原则中最重要的一个。科学的特殊性表现在文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3)形式主义者将文学性作为科学考察的对象,不再把文学研究重点放在文化史和社会生活方面,而是面向语言学,用语言学的方法来分析文学现象。运用一系列语言学修辞学的概念术语作为文艺学的重要概念和术语,对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现象、作品结构、情节细节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语言学分析与研究,使得形式主义批评具有浓厚的科学实证主义色彩。

(4)艾亨鲍姆反对将形式主义研究方法看作一成不变静止封闭的理论体系,强调形式主义原则应该是相当自由的,是可以根据科学的要求加以深化和修改的。

(5)形式主义者的科学实证主义态度还非常明显地表现在对词语的研究上。他们认为,词就是词,首要和主要的是其音响的经验的物质性和具体性。“有意义的词语”不能充分表达出词语自身物质的、物的现存性;而“无意义词语”则不会超越自身的范围,与本身完全一致。所以,无意义词语是任何艺术结构力求达到的理想境界的表现,无意义性与语言之间经常不断的不一致就是支配艺术演变的内在辩证法。26.关于文学史研究:

(1)艾亨鲍姆致力于俄罗斯文学发展规律的探索,把文学作品看成是意识之外的现实,在分析各种创作技巧和艺术作品及其结构成分系列时,尽量避免涉及社会意识形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对创作的影响,努力在纯粹的封闭的文学系列内部揭示出艺术形式发展的内在规律。

(2)文学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必然规律性,存在着一条从作品到作品,从风格到风格,从派别到派别,从一个主要结构成分到另一个主要结构成分的发展道路。文学内部发展规律不需要发明新的艺术形式而只是发现形式。

(3)艾亨鲍姆竭力排斥作家的创作个性、个人命运的特殊性和偶然性,以便更清楚地见出文学史的发展进程和规律,努力清除社会意识形态和现实生活对文学素材的影响,以保证纯艺术形式的探讨。

(4)艾亨鲍姆在文学史研究过程中,不是用历史事实来检验诗学,而是从历史中选择材料来证明和具体阐释诗学。他认为规律性无法在现实的历史中揭示出来,只有理论才给混乱的历史现象理出头绪。这一研究方法体现了俄国形式主义在文学史研究中的主观唯心主义立场。

27.精神分析批评是什么?

(1)精神分析批评是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等现代心理学理论运用于文学研究的一种批评模式。

(2)它是20世纪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西方文艺批评流派之一,在将近一个世纪的跨度中,是意识流、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和荒诞派等现代主义流派的重要理论影响来源,活跃于20世纪上半叶的一流作家大多受到精神分析学的影响。

(3)二三十年代达到鼎盛,四五十年代遭到冲击,六七十年代又在重新阐释中焕发生机活力而呈现多元发展局面。(4)传统精神分析批评产生于20世纪初《释梦》一书的出版,最早将精神分析学说应用于文学批评实践的是弗洛伊德本人及其弟子。

(5)精神分析批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模式:传统精神分析批评、读者反应精神分析批评和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

28.传统精神分析批评受弗洛伊德影响:(1)无意识理论;(2)力比多学说;

(3)本我、自我、超我三重人格结构学说;(4)梦的学说和释梦理论;(5)“俄狄浦斯情结”说;(6)文学艺术与“白日梦”;(7)艺术家与精神病。

29.如何理解精神分析批评与弗洛伊德假设紧密相连?

(1)艺术被看作是一种精神病的表现,艺术家都是神经质、病态、精神失调的,而艺术作品从某种程度上说是这种病态的副产品。(2)文学艺术被看做是与幻想或白日梦相类似的东西,被当做作者的幻想投射,于是文艺作品便成了艺术家无意识幻想的象征表现。

(3)精神分析学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期: ①前期是传统精神分析学,着重研究人的生物性本能方面。

②后期是新精神分析学,强调道德社会化的影响,视社会文化为人格发展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4)精神分析批评的研究对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作者、读者和文本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传统精神分析批评侧重对作者心理创作活动的研究,旨在揭示作者创作过程、态度及心理状态及其作品之间的关系;读者反应精神分析批评侧重研究读者的心理阅读过程及反应,以解决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关系问题;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侧重通过分析文本语言和结构的方式去研究文本、语言与读者之间的关系问题。

30.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文论是什么?

(1)精神分析批评是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理论应用于文学批评的一种模式,传统精神分析批评的创立者就是弗洛伊德本人。

(2)什么是精神分析法:

①所谓精神分析法是指使用自由联想和释梦结合的讲述疗法。

②精神分析法的成因有科学的巨大发展、反理性主义思潮、生机论的生物力能等概念。③精神分析学以两种方式进入文学批评:一是对创造活动的探索,一是对作家心理活动的研究。目的是揭示作者的创作态度、心理状态与其作品特殊性质之间的关系。

(3)弗洛伊德的特殊贡献就在于他将用于临床实践的精神分析疗法系统化、理论化,创立了一整套关于无意识和梦幻的学说,深入地探索了人类精神活动中的无意识领域,建立了对现代西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精神分析学说,在文学艺术、美学哲学等西方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中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31.无意识(潜意识)理论:

(1)无意识是弗洛伊德学说的一个基本概念。

(2)他认为人的心理包含三部分:即意识、前意识与无意识。

(3)意识处于表层,是指一个人所直接感知到的内容,是人有目的的自觉心理活动,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并受到社会道德的约束;前意识处于中层,是指那些此刻并不在一个人的意识之中,但可以通过集中注意力或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回忆起来的过去经验,在意识与无意识之间从事警戒作用,组织无意识本能欲望进入意识之中;无意识处于大脑底层,是一种本能,主要是性本能冲动,毫无理性,个人无法意识到却影响人的行为。(4)冰山理论:弗洛伊德将人的大脑比作海上冰山,意识部分只是露出海面的一小部分,前意识相当于处于海平面的那一部分随海水波动时而露出海面时而没入海下,无意识则像没入海水中的硕大无比的主体部分。(5)意识与无意识:

①意识与无意识是相互对立的,意识压抑无意识本能冲动,使之只能得到伪装的象征的满足,而无意识则是心理活动的基本动力,暗中支配意识。

②意识是清醒理性的却又是无力的,无意识是混乱盲目的却又是有力而起决定作用的,是决定人的行为和愿望的内在动力。因此,无意识是占据主导地位、起支配作用的。(6)评价:

①无意识理论是弗洛伊德的原创、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也成为了区分是否是精神分析学派的标志。

②无意识理论的贡献在于它展示了人心理的复杂性和层次性,去探讨无意识心理对人的行为的影响,这对20世纪的作家批评家有着巨大的启迪作用。

③无意识理论为文学艺术开辟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表现领域,拓展了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空间,把文学作品中的心理分析手法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④不足:弗洛伊德过分夸大了无意识的作用,把它当作决定人的一切精神活动和行为的动力,从而贬低了意识和理性的作用,这对文艺创作和批评也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32.简述三重人格结构:

(1)弗洛伊德在20世纪20年代对早期的无意识理论进行了修正,提出三重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2)什么是“本我”:

①是原始本能的储存处,主要由性本能等原始冲动所组成。

②它是各种本能的动力之源,能量和活力最大,完全是无意识非理性的。③本我实行“快乐原则”,逃避痛苦追求快乐,快乐原则是生命的第一原则,也是生命唯一的价值准则。

(3)什么是自我: ①它代表理性,感受外界影响,是协调本能要求与现实社会要求之间不平衡的机能。②它相当于意识,实行的是“现实原则”,即调节、压制本能活动,使之不违背眼前现实社会的要求,以免产生痛苦和不愉快。③它只是暂缓执行快乐原则,并不废弃快乐原则,最终仍是指向快乐。(4)什么是超我:

①它是内部道德机构,是通过父母的奖惩权威自幼树立的良心、道德律令和自我理想。②它代表社会道德原则,压抑本能冲动,按“至善原则”活动。(5)彼此之间的关系:

①在正常情况下,这三者是统一的,相互协调的。当这三者失去平衡发生冲突时,即导致精神病症和人格异常。

②如果说本我是进化的产物,是人的生物禀赋的心理代表,如果说自我是人与客观现实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那么超我可以说是社会活动的产物。

33.简述“力比多”理论与“原欲升华说”:(1)什么是力比多:

所谓力比多是指人生来具有的一种“性力”本能,驱使人去追求快乐,尤其是性快乐。(2)力比多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口腔期、肛门期、生殖器期和生殖期。(3)评价:

①弗洛伊德将性本能视为人一切行为的动机,把人无意识的生物性本能提到首位,把人格与形成人格的社会条件完全割裂开来,实际上是把社会的人降低为动物的人。②他还认为性欲不仅影响着个人,还影响着人类社会,甚至把人类的文明创造、阶级矛盾、战争都归结为人的本能的原因,并指出前者源于“生的本能”,后者源于“死的本能”。因此,以性本能为支柱和基石的弗洛伊德主义被称为泛性论。

(4)什么是原欲升华说:

①弗洛伊德将性欲看做文艺创作的动因,认为作家艺术家从事艺术创作是受其本能欲望驱使。

②弗洛伊德认为,文艺本质上是被压抑的性本能冲动的一种“升华”。

③经过升华作用,受压抑的力比多便可以通过社会道德允许的途径或形式得到满足。这就是弗洛伊德的“升华说”。

(5)评价:原欲升华说无限扩大了性本能在生活和文学艺术中的作用,把人的各种复杂思想、感情和愿望都与性欲联系在一起,不考虑人的社会性及作家或作品的社会因素,企图用性欲的抑制和满足来解释文学艺术,因而不可能正确地认识文艺本质。34.俄狄浦斯情结(厄勒克特拉情结):(1)所谓俄狄浦斯情结,又叫恋母情结;厄勒克特拉情结即恋父情结。

(2)弗洛伊德认为在人格发展的生殖器阶段,儿童产生了恋母(恋父)情欲综合感,驱使儿童去爱异性双亲而讨厌同性双亲。(3)弗洛伊德认为这两种情结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并将之应用于文学艺术的研究,分析了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等作品。(4)评价:俄狄浦斯情结说在西方文艺创作和批评界产生了极大影响,对解释某些文学作品的主题有启发意义,但将之视为文艺批评的万能钥匙而遍寻俄狄浦斯情结则显得牵强附会,将之视为文学创作的普遍规律就显得更为荒唐可笑。35.梦的理论:

(1)它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梦的本质就是一种被压抑被压制愿望的被伪装起来的满足。

(3)梦的内容可以分为“显现内容”和“潜在思想”两部分。

(4)梦有四种作用方式:

①压缩:就是指多种潜在思想被压缩成一种形象。

②移置:就是指把梦的潜在思想的重点或中心移置开来,用不重要的替换重要的。③表现手段:就是将梦的思想用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

④二次加工:就是把梦中乱七八糟的材料加工成近于连贯的情节。

(5)弗洛伊德认为文学艺术与梦有许多共同特点:

①梦表现人的被压抑的欲望,而文艺也是被压抑本能冲动的升华,具有梦境的象征意义。②梦显现的内容与潜在思想之间的关系犹如文学作品的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伪装或象征手段来表现其意义的。文学与梦实质上都是一种替代物,是一种具有充分价值的精神现象。

③释梦的方法与文学批评类似,都是为了发现并揭示其中的潜在意义。36.文学艺术与白日梦:

(1)弗洛伊德在无意识和梦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文艺创作与白日梦相类似的观点。(2)成人幻想的白日梦就是儿童时代的游戏,目的都是满足自己的愿望来获取快乐。(3)作家就是梦幻者,作品就是白日梦。弗洛伊德将作家分为两类,一是收集历史素材写古代史诗类文学作品的古代作家,一是自己创造材料的创造型作家。后者更富于想象力与创造力,此外,许多英雄故事的主人公就是白日梦的主角。

(4)这一观点对激发鼓励艺术家充分发挥创造作用和主体能动性具有积极启发意义,但与弗洛伊德的其他理论一样不具有科学根据。

37.艺术家与精神病:

(1)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家就如同一个患有精神病的人那样,从一个他所不满意的现实中退缩下来,钻进自己的想象力所创造的世界中。

(2)但艺术家又不同于精神病人,因为他知道如何去寻找那条回去的路,能主宰自己的幻想;而精神病人却被幻想迷了心窍。这是艺术家与精神病人的区别。最终得出结论,一切艺术都是精神病性质的。这与柏拉图的“迷狂说”有一定相似之处。

(3)评价:他的看法有一定进步意义,但是他把文艺研究当作一种精神分析学的“科学实验”,用治疗精神病的理论和方法去解释艺术家和文艺作品,因而得出的结论难免失之偏颇。

38.精神分析批评:

(1)精神分析批评始于20世纪初,有人认为始于《释梦》一书的出版。

(2)最早将精神分析学应用于文学批评实践的是弗洛伊德及其弟子。(3)精神分析批评有三种模式:传统精神分析批评、读者反应精神分析批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

39.传统的精神分析批评:(1)在这一阶段,由于弗洛伊德主义的传播,批评家们试图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理论和方法直接应用于文学研究,力图发现作者与文本之间的关系。

(2)在这一阶段,精神分析批评是与一系列弗洛伊德式的假设紧紧联系在一起的。①艺术被看成是一种精神病的表现;艺术家都是神经质的、病态的、精神失调的,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这种病态和精神失调的副产品。

②文学艺术被看作是与幻想或白日梦相类似的东西,被当作作者的幻想投射。

(3)在这一阶段,泛性论和俄狄浦斯情结对精神分析批评产生了极大影响。

(4)评价:波拿巴与其他早期弗洛伊德分析批评家的研究完全局限在作者与文本的关系上,他们只注意无意识和本能的作用,忽略了意识在创作过程中的作用,忽略了文学作品的文本形式和审美因素。因而他们的研究现在看来有很多局限。

40.诺曼·霍兰德的读者反应精神分析批评是什么?

(1)霍兰德是美国最重要的精神分析批评家,他把精神分析学与认知心理学、心理语言学、科学哲学和控制论结合起来,提出了一套可广泛应用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普遍模式。

(2)身份主题说:

①霍兰德认为每个人在儿童时代都发展出一个与他人不同的个人风格或身份主题,使我们可以能动地观察世界、建构现实,这一能动的过程是受到个人风格或身份控制的。②他认为,这种个人的风格是由人体、文化和个人独一无二的历史构成的,因此,人的身份也包括人体身份、文化身份和个人身份三部分。

(3)读者反应之下的思考:

①是指所有文学反应都由包括人体身份、文化身份和使个人历史身份所控制。

②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本我幻想与自我防御的关系,文学作品把读者的潜在愿望与恐惧变成了社会可以接受的内容,因而可以给读者带来快乐。

③波拿巴把文本看作是作者心理的表征,霍兰德却把文本看作是读者与作者之间进行沟通的场所。

(4)他认为,阅读是一种个性的再创造,是一种“个人交易”,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主题主动地去理解文本。读者的阅读再创了独特的个性,阅读是一种从主观到主观的作用过程,是接受他人所表达意义的过程。(5)他的批评理论主要建立在弗洛伊德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第二心理地形”理论之上的。他认为艺术本质上是被诱导出来的,是一般经验的一种修复性延伸,把文学文本作为其作者的个人存在对于外部现实的反应的产品。

(6)他认为,如果幻想存在于作者的无意识中,它们也存在于读者的无意识中,因此批评家应该更多的关注读者的心理或者自我,关注读者的阅读过程和反应,于是以读者与文本关系为核心的霍兰德读者反应精神分析批评便建立起来了。

(7)此外,霍兰德还认为,这种批评是永无休止的对话与交流,结论总是暂时有限的,因为它依赖于上下文语境和同行的评价。41.雅克·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是什么?

(1)为弥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的理论局限性,拉康试图借助结构主义的科学力量来修正精神分析的过分主观性和任意性。(2)他运用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就与人的主体问题有关的所有方面,尤其是无意识与语言的关系问题,对弗洛伊德主义进行了改造和重新阐释,既反对精神分析学的医学化、科学化和行为主义,又反对萨特对精神分析所作的解释,最终提出了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理论。

(3)拉康将精神分析学与结构主义语言学联系起来考察。

①强调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分裂,并强调能指是这个体系中的主要成分,重新阐释了弗洛伊德主义并将侧重点放在了无意识理论上。②认为无意识与语言是同时出现的,且无意识是语言的产物,是像语言一样有规律或结构的,这种结构受制于语言经验,而不是像弗洛伊德所说的那样是混乱无序的。即便在梦中,无意识也是语言的一种特殊作用,是语言对欲望加以组织的结果,梦具有句子的结构。这显然是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角度对传统精神分析学进行了一次语言革命。③拉康认为弗洛伊德所谓梦是通过压缩和移置来表现其内容的观点与隐喻和转喻的修辞过程有相似之处。

④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角度进行研究,使得我们看到了无意识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拉康认为无意识并不在我们身体的内部而在外部,即无意识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结果,好像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网络把我们包围在其中,而能说明这种网状体系的最好的手段就是语言。注重语言的中介作用正是拉康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的重要贡献。

(4)拉康对弗洛伊德的自我概念进行了重新阐释。

①拉康认为婴儿在没有区分主客体、自身与外部世界的界限的时期的生存状态是一种“想象态”。

②他针对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提出了镜子阶段的理论。镜子阶段就是指的前语言期。③他认为,在语言提供给婴儿自我的概念之前,他们已经形成了自我的概念。在这一概念确立之后,人就进入了象征性秩序,即预先确定的社会与性的作用以及构成家庭与社会关系的结构,因此,拉康认为自我是在与另外一个完整对象的认同过程中构成的。(5)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对文本阐释也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关注文本、语言和读者,使得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超越了文本阐释的界限,超越了传统精神分析批评只重作家与文本的研究重点。因此,他使精神分析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拉康式的精神分析学阶段。

42.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哲学思想是什么?(1)直觉主义是对西方现代派文学发生极大影响的哲学思潮,其代表人物是法国哲学家柏格森。柏格森直觉主义所强调的创造性、非理性以及直觉和无意识等问题都是西方现代派文学中反复凸显的重要问题,而且对意识流手法的崛起产生了重要影响。

(2)直觉和理性分析是认知对象的两种方式。

①直觉:进入对象内部,追随对象的内在生命进而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由于它不再取决于主体的认知立场,所以它对对象的把握是绝对的,人唯有凭借非理性的直觉才有可能沟通世界的本质。

②理性分析:环绕对象而过,必须有赖于观者的立足点,结果借助符号得以表现。但事实上无以把握而必须用理性分析来拆解对象,用自己熟悉的术语来描述对象的各个成分,因此,人就不是同现实本身进行交往,而只是从个人的角度来感知现实孤立的碎片。

(3)直觉与艺术:

①柏格森提倡由内向外的直觉体味式的读解模式,因为人物自身的内在本质读者是无法从外部感知到的,为此他将描述、历史、分析归为一类,认为这些知识只能让人驻足于相对的知识,而只有直觉才能通达绝对。②诗人运用语言总是有违规范,目的就在于激发读者自己的直觉感知;而具有欣赏力的读者也能透过语言表层进入那些喜怒哀乐的情感之中,捕捉到语言与毫无共同之处的某种东西。

(4)艺术的非功利性:

①人类对世界的感知大都为物质需要和实用功利所束缚,人们总是用功利的眼光看待世界,以至于不能看到对象鲜明的个别性,而只能看到它被复述的部分,所以我们对事物、他人和自我的情感感知都是片面抽象的。②而抛弃上述功利性面对对象内在生命的艺术,就成了一种心灵的感知。因此,伟大的艺术产生的效果总是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5)艺术作为直觉意味着鲜明的个别性。艺术家的心灵在于能以直觉超越理性,在其最高的境界上可以统万物为一体,无论是物质世界的形色声貌抑或内心生活中最细微的变化都能如其本然的感知其个别性。43.绵延说:

(1)柏格森认为时间分两种,一是钟表度量的物理时间,即“空间时间”;一是直觉体验到的心理时间,也就是“绵延”。(2)物理时间不是真正的时间,绵延才是真正的时间,因为绵延是超越了概念和物质世界的生命永恒,(3)绵延的连续性和不可逆转性:

①绵延既不是同质的也不是可以分解的,不是从运动中抽象出来的某一种属性,而是像河水一样川流不息的,其各阶段相互渗透交汇融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永远处于变化中的运动过程。

②绵延因而成为每一个人的存在,为我们的直觉经验所感知。绵延是过去的总和,唯有在记忆中存在,它铸就了我们现时的人格。这与抽象的物理时间片段之间毫无因果关系的并列形式完全不同,绵延是实在的不是抽象的,无一片刻可以失落,无一片刻可以逆转,每一瞬间都是全新而不可重演的。③绵延是一个浑然不可分的整体,它的要义在于不断的流动和变化。

④柏格森主张,我们只有把运动看成唯一给定的事实,才能解决诸多的哲学问题,静止不过是我们的心灵为现实拍摄下的一幅图像。如果只关注某一个阶段契合不分的状态,就无从辨明这生命之流中各个部分的始终,因为它们是相互延展、紧密衔接在一起的整体。

(4)评价:绵延说作为柏格森直觉主义的直接产物,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和批评都产生了相当广泛的影响,并且成为意识流创作手法的哲学基础。44.什么是意识流?

(1)意识流严格来说不是一个理论流派,而是一种创作手法。

(2)意识流主要是指20世纪初叶开始,詹姆斯•乔伊斯、弗吉尼亚•沃尔夫、威廉•福克纳以及普鲁斯特等一批小说家撤出传统小说中作者自我的介入,致力于描绘人物的无意识活动,即以自由联想等为线索直接且自然地展现人物意识流动的叙事手法。

(3)意识流作为一种文学创作手法对于扩展文学叙述的范围、增强文学的表现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4)从理论背景上看,柏格森的直觉主义绵延说、威廉•詹姆斯的意识流理论以及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被公认为是文学意识流理论的三个重要来源。

45.威廉•詹姆斯的意识流理论是什么?

(1)意识流一词是威廉•詹姆斯首先提出的。(2)他认为意识并不表现为零零碎碎的片段,意识并不是片段的衔接,而是流动的,用河流的比喻来描述意识是最自然不过的,因此而提出意识流一词。

(3)詹姆斯所谓的意识流是指原始而混沌的感觉流和主观的思想流。他认为意识流是绵延不断不可分割的:

①即便意识中存在着时间间隔,间隔之后的意识并不觉得它与间隔之间的意识有所中断。

②意识从这一刻到那一刻的变化不会是太突然的。这一理论与柏格森的绵延说有相通之处。

(4)意识流与文学:他认为意识流就像一只鸟儿不停地变更着飞翔和栖息的节律,而语言的节奏也正表现了这一点。(5)意识流的不可分割性:

①意识中每一个鲜活的意象都是浸染在围绕着它们流淌的活水之中,传统心理学只是注意到了这些意象而忽略了这流淌的活水。②意象只有在流淌之中才能显现意象之间忽近忽远的关系。

46.詹姆斯•乔伊斯的美学观是什么?

(1)乔伊斯的意识流理论并不系统,主要体现于《尤利西斯》之中。

(2)他吸收了传统小说中已有的作者退出、内心独白等艺术手法,使意识流小说趋于成熟。

(3)他认为艺术作品是一个审美客体,要独立于作者的人格。

(4)乔伊斯先锋艺术理论的来源是亚里士多德和托马斯•阿奎那。

(5)他在自传体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借主人公斯蒂芬之口,认为审美情感应该是静态的,超越现实生活中的欲望与厌恶之情。艺术家所表现的美不可能在我们身上唤起一种动态的或者纯然是生理方面的感受,它应当唤醒或诱导出一种恐惧和怜悯的理念。简言之,艺术是艺术家根据某种美学目的就感性和理性可以把握的事物作出的安排。(6)他认为追求真理第一步是理解理智自身的框架和范域,把握理解行为自身;追求美的第一步是理解想象的框架和范域,把握审美欣赏这行为本身。高扬感觉的直接性和想象在审美活动中的枢纽作用正是意识流小说的特征之一。

47.弗吉尼亚•沃尔夫的创作思想是什么?(1)沃尔夫是英国现代意识流代表作家之一,1919年初发表的《现代小说》一文是其意识流实验小说的宣言。

(2)她认为生活并不是对称的,而是一圈始终围绕我们意识的半透明光晕,故而小说家的使命就应是如实传达这一变化万端的尚欠认识和探讨的根本精神,无论它多么脱离常规和错综复杂。

(3)她认为意识流文学将是一种全新的文学,作为一种叙事手段,意识流有叙事人不介入,致力于再现人物似水流淌不息的意识过程,以感知觉交和意识、潜意识、思想、回忆、期待、情绪,以及忽东忽西自由联想等特征。

(4)它与传统心理描写的最大区别就在于除了以主观感受为现实的中心,更在于把意识看作变化无常、殊难预测理解且错杂错乱,故而只能由叙事人来照实记录的东西。48.语义学批评是什么?

(1)产生背景:俄国形式主义将文学研究的重点从以作者为中心转移到以作品为中心之后,语义学与新批评学派在20年代发端兴起。(2)发展概况:语义学批评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为英国文艺理论家瑞恰兹。此外还有查尔斯•奥格登和詹姆斯•伍德。

(3)理论主张:

①语义学批评带有鲜明的实证主义和心理学倾向,它受到了逻辑实证主义哲学的深刻影响,以逻辑实证的研究原则重新审视文学批评问题,将文学艺术中使用的语言与科学中使用的语言严格区分开来,将语义分析作为文学批评的最基本手段。

②语义学批评又深受20世纪心理学发展的深刻影响,瑞恰兹甚至认为文学批评从根本上说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在艺术鉴赏、艺术传达和艺术价值等重要问题上,语义学批评都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阐释。

③语义学批评还引入了类型学和词源学,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类型研究和语词分析,达到对作品各部分相互关系的了解并进一步理解作品整体。

(4)评价:语义学对西方文论产生了极大影响,如新批评、结构主义和早期心理学派批评等,尤其是新批评派直接来源于语义学批评。

49.新批评派是什么?

(1)新批评派是20世纪英美文学批评中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兰色姆在1941年《新批评》一书中称艾略特、瑞恰兹和温特斯等人为新批评家,新批评派由此得名。(2)产生背景:

①19世纪西方文学批评以实证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文学批评为主导。实证主义只注重作家个人的生平和心理、社会历史和政治等因素对文学的影响;浪漫主义只强调文学是作家主观情感的表现,热衷于谈论灵感、激情、天才、想象和个性。这两种批评方式都忽视了对文学作品本身的研究。

②新批评的兴起正是对这一理论倾向的反拨,它一开始就抓住了传统文学批评最薄弱的环节而以一整套完整具体操作性极强的阅读批评文学作品的方法进行批判,因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该流派在西方文论界都占据主导地位。(3)发展历程:

①新批评派在20世纪20年代的英国形成,30年代至50年代在美国经过长足发展达到鼎盛,60年代之后逐渐衰落。

②兰色姆和他的三个学生退特、布鲁克斯与沃伦在30年代成立了“南方集团”;维姆萨特、韦勒克、布鲁克斯、沃伦等人在40年代后期成立“耶鲁集团”;从艾略特和瑞恰兹到“南方集团”,再发展到“耶鲁集团”,体现了新批评发展的一条主线。(4)流派特点:

①极端的文本中心主义彻底割裂了文学研究与社会历史文化、与读者、作者及社会效果等的关联。

②对文学作品结构的分析较为细致深入,常常包含了某些辩证法因素。③以语义学分析作为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高度重视对文学语言的研究。

④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较为紧密,其理论一般都能在文学批评实践中自觉地运用。(5)代表人物:

①瑞恰兹是新批评的奠基者之一。他的语义学理论、对诗歌语言的具体分析和细读法对新批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②艾略特是新批评的奠基者之一。他提出的“有机形式主义”、“非个人化说”,以及强调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观点等,都对新批评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③英国意象派批评家休姆是新批评派的先驱人物。其1915年的《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一文宣告了浪漫主义时代的终结和新古典主义时代的来临,透露了新批评反对浪漫主义的信息,同时也为新批评派奠定下了理论基调。

④兰色姆是新批评发展中的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他和他的三个学生退特、布鲁克斯与沃伦在30年代成立了“南方集团”。⑤燕卜荪所著《复义七型》一书成为新批评方法的第一个实践范例,运用语义学文学理论于批评实践,对现代西方文学批评产生很大影响。

⑥维姆萨特、韦勒克、布鲁克斯、沃伦等人在40年代后期成立“耶鲁集团”。(6)评价影响:

①新批评学派反驳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给文学理论带来了新潮流,影响深远且风靡一时。新批评与俄国形式主义与布拉格学派一起对之后的结构主义文论产生了重大影响。②但其本身一味强调文学的内部因素,对外部因素完全弃之不顾,割裂了文学与作者、社会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关联,从而具有鲜明的狭隘性。这些局限性最终导致它因无法解释一些文学重大问题而不可避免的衰落下去。

50.I•A•瑞恰兹的语义学批评的特征:

(1)瑞恰兹首次运用语义分析的方法并借助心理学研究试图建立一种科学化的文学批评方法。

(2)语义学批评的基本特征:

①语义分析方法是语义学批评的一个突出特征。为了能够准确的把握诗歌的意义,防止主观因素导致的误读,瑞恰兹提出了“细读法”的具体阅读方法,通过对诗歌详细的阅读,结合诗评中出现的误读,进行细致的语义分析,以便找到误读的原因所在。“细读法”后来被新批评派广泛运用、继承和进一步发挥,产生了重大影响。

②语义学批评十分重视心理学问题。细读法所排除的产生误读的主观因素都是从读者的心理原因出发进行寻找的,在文学批评中引进心理学方法是一种可贵的尝试,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必定会打上读者和作者的心理印记,因此借助心理学手段是必要的。③语义学批评是一种内在批评。瑞恰兹主要研究文学内部组织结构,如诗歌语言文字分析和语词的多义性等问题,并集中研究了文学作品本身的性质,这一从作者到作品的转移对新批评派的基本思路产生了重要影响。51.文学作品的意义:

(1)瑞恰兹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关键在于语言与思想的关系。语词和思想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因果关系。语词一方面要与我们所要表述的思想相联系,另一方面则要与社会和心理的因素相关。

(2)思想和所指客体之间的关系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

(3)语词与所指客体之间则存在一种转嫁关系,也就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关系,两者之间并没有一种直接或必然的联系。

(4)文学作品是文学特性、想象和语言三者的结合,其意义不仅涉及到它的语法结构和逻辑结构,也涉及到对它的联想。文学作品的句子和语词所唤起意义是相对稳定的,而文学作品的联想所换气的意义则是不稳定的。

(5)把握作品的意义要从对文学作品语言的把握入手。如果批评家和读者能够从隐含在作品中的作家的意思、感情、语气和意向着手,准确而不加歪曲的把握就能完全了解作品的意义。52.语境理论:

(1)语境理论是瑞恰兹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他认为,语境对于词汇的内在含义的理解十分重要。传统语境是指某个词句段与它们所处的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正是上下文决定了该词句段的意义。

(3)瑞恰兹对传统语境理论的扩展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从共时性角度进行拓展,认为语境可以扩大到包括与所要诠释的对象有关系的某个时期中的一切事情。其次从历史性角度进行扩展,认为语境表示一组同时再现的事件,包括我们选来作为原因和结果的任何时间以及所需要的种种条件,可见瑞恰兹对语境的理解十分开阔,能更有效的把握意义。

(4)他认为一个词的意义就是它的语境所缺失的部分,一个词的意义从根本上说是由它所处的语境决定的。(5)复义的新修辞学:

①由于一个词在文本中总要承担几个不同的角色,就会产生复义现象,旧修辞学是要消除复义现象的,而瑞恰兹认为复义现象是人类语言能力的必然结果,是不可避免的,且可以大大增强文学作品的表现力,没有必要消除。

②而区别真假复义现象的唯一办法就是依靠语境的检验:凡是在特定的语境中,词语的不恰当解释甚至在上下文中会产生矛盾的解释均应该排除在复义之外。

53.诗歌语言与科学语言的本质区别:

(1)科学语言使用的是符号,符号与其所指称的客体相对应;诗歌语言使用的是记号,记号没有相对应的客体。

(2)科学语言是一种符号语言,注重符号化的正确性和指称的真实性;而诗歌语言是一种建立在记号基础上的情感语言,所关注的是唤起的情感或态度的性质。

(3)科学语言的陈述必须具有可验证性,严格遵守逻辑规则;而诗歌语言是一种“拟陈述”,是不能被经验事实所证实的陈述,是一种非真非假,仅仅为了表达和激发情感的陈述。

(4)由此,瑞恰兹概括出文学语言的特征包括:

①文学语言是文学家对事物的一种情感态度的表现。

②文学语言是对读者的一种情感态度的表现。

③文学语言希望在读者那里引起情感效果。(5)瑞恰兹对诗歌语言与科学语言所做的区分对我们充分认识文学的本质有很大益处,但他仅从文学内部因素来认识文学本质而忽略了外部因素则大大削弱了他理论的力量。54.艺术传达与艺术价值论:

(1)艺术传达与艺术价值是瑞恰兹文学理论的两大支柱。(2)艺术传达:

①人类传达信息活动的最高形式就是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经验形式的艺术,必须赋予经验以形式才能被传达,所以从传达的角度来看,艺术的形式是不可或缺的。

②艺术传达之所以可能,是由于人们具有相同的心理和生理结构。

(3)艺术价值:立足于心理学,瑞恰兹认为艺术的价值就在于冲动的满足,艺术作品能够使混乱的冲动变得协调有序,这正是艺术的价值所在。

①艺术价值体现在作家身上,互相干扰的对立冲动在作家身上能结构成为一种稳定的平衡状态,并清醒地意识到存在的现实性。②艺术能使普通人也能接受这种经验,伟大的艺术都具有这样的效果因而能在人类生活中占据崇高的地位。

③冲动的平衡主要是借助想象的力量来实现的,这典型地体现在悲剧中,悲剧能使两种对立的冲动得到协调,成为审美反应的基础。④艺术价值又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且否定特殊的艺术价值和艺术经验,认为它们与日常经验十分相似,强调艺术经验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批判了“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倾向,但将艺术经验与日常经验等同起来会取消艺术价值的存在。

55.T•S•艾略特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观:(1)文学作品有机整体观不在一部作品,而是着眼于整个文学,所有的文学作品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文学家的作品只有放在这个有机整体之中与之产生紧密的联系才会有意义,才能确立自己的地位。

(2)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并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存在物,而是处在一种生生不息的运动变化过程之中。新的作品不断加入这个有机整体中,引起其调整、适应和变化。文学批评也应该从作品与该有机整体的相互关系中进行评价。

(3)从一部具体的作品来说,作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叠加,而是一种有机组合。因此批评家在解释和评论该作品时,只有对构成作品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与作品整体进行联系才能获得正确客观的解释。(4)艾略特文学有机整体观的贡献在于把具体作品能看成一个有机整体、把整个文学史看成一个有机整体,显然是对传统有机整体观的一个重要发展,同时又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审视这一有机整体,使有机整体观充满了辩证色彩。

56.T•S•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是什么?(1)艾略特继承休姆的反浪漫主义立场,提出了著名的“非个人化”理论,为新批评派开辟了道路。

(2)非个人化理论认为诗歌以及其他体裁的文学作品应当是非个人化的,他针对浪漫主义张扬感情和个性的观点,明确指出诗歌不是感情的放纵而是感情的脱离,诗歌不是个性的表现而是个性的脱离。

(3)他认为,任何一位文学家都不具有完全的意义,只有将其放在与前人的比较对照之中才能获得对其的客观评价。因为每一个作家都受到文学传统对他的影响,而其文学作品也将对文学传统产生作用。文学历史的意识使得每一个作家意识到自己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因而不应该突出自己的个性,而是使作品适应文学传统,作家只有不断地为文学传统的延续放弃自己的个性才能前进。(4)文学家应当消灭个性。文学作品中最好的部分应该是前辈文学家足以使他们永垂不朽的地方而不是文学家自己的个性和风格,因此只有消灭个性艺术才能达到科学的地步。诗人的心灵相当于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没有诗人的心灵,作品就不会被创作出来,但创作出来之后,作品应该不包括任何作者个人的色彩,如果有一点个人化的风格,这个作家就是下等作家。

(5)非个人化还应当逃避文学家个人的情感。诗人所未经验的感情与他所熟悉的感情都可以被运用到诗作之中,诗人的任务就是把寻常感情升华成诗歌,在诗歌中表现实际情感根本没有的感觉,从根本上说,诗歌根本不是感情,它之所以有价值也不在于感情的伟大与强烈,而在于艺术过程的强烈。(6)评价: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一反从社会历史及作家生平背景等方面解释作品的传统批评方法,完全割裂了文学作品与作者的联系,要求文学批评把注意力只放到作品本身中去,要求批评家的兴趣从诗人转移到诗歌。在他看来,文学作品不是作家个人情感的表现,作家也不可能脱离文学传统真正具有个性。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从作品本身出发进行内在研究,开辟了崭新的文学批评观。

57.文学批评的标准——外部权威:

(1)曾经有人将批评家自己的内心声音作为批评标准,艾略特认为这是一种浪漫主义批评标准,是主观随意的,是不可取的。(2)艾略特认为批评应该是一种冷静的合作活动,尽量惩戒个人的偏见和怪癖,内心的声音不能够成为批评的客观标准。

(3)艾略特把自己的目光转向文学传统,从文学历史发展的角度和文学有机整体原则出发,提出批评的标准应该是“外部权威”即文学传统,这也就是他所谓的古典主义批评原则。

(4)将外部权威的文学批评标准应用于具体的批评实践之中就要做到:

①应该审视文学作品是否遵循文学传统,对传统表示忠顺甚至做出牺牲。

②批评要以事实为基础,真正有效的批评应该是与作家创作相结合的批评,有高度的事实感应该是批评家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

(5)评价:艾略特的外部权威说显然带有古典主义色彩,但对于纠正内心的声音的批评标准,对于纠正仅仅从政治、经济、个人传记等非文学性标准出发评判文学作品,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58.艾略特的其他理论观点:

(1)他认为,在艺术作品中,艺术家要表达某种情感的唯一方式就是寻找一种客观对应物,即“客观对应物”的观点。

(2)论玄学诗:艾略特通过对17世纪初英国玄学派诗人的再评价,提出了文学的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观点。

(3)评价:艾略特论玄学诗的观点对后来的新批评派产生了重大影响,新批评派甚至将玄学诗派视为英诗创作的最高峰。

59.约翰•克娄•兰色姆的本体论批评是什么?

(1)兰色姆是新批评理论的真正奠基者,他承上启下,对艾略特和瑞恰兹的批评理论加以理论总结,吸取了他们大量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摒弃其中的心理主义,建立起以文本中心论为基础的新批评派理论。

(2)1934年,兰色姆将哲学上的本体论概念引入文学批评之中,提出“本体论批评”的口号,亦即后来的新批评派的批评。(3)关于“本体论批评”的理解有两种。第一种理解:

①强调文学作品本身的本体存在,认为批评应当成为一种客观研究或者内在研究,不应当探讨文学与各种社会生活现象的联系,而应当把文学作品看成一个封闭的、独立自足的存在物,研究其内部的各种因素的不同组合、运动变化,寻找文学发展的规律的东西。②他认为传统文学批评中的六种方法应当被剔除:阅读作品后的个人感受;作品主要内容的归纳和解释;对作者生平等背景的历史研究;对典故外来语的语文学研究;道德研究以及地名研究等特殊研究。第二种理解:

①他认为诗歌的本体性来自它可以完美的“复原”世界的存在状态。

②诗歌的本体性就在于它与“本原世界”的联系。

(4)评价:但这两种理解并不吻合还存在着矛盾。不过,兰色姆主要倾向于第一种理解。这一理论对后来新批评派的影响还是很深远的——他们把文学作品当作一个独立自足的客体就出自于兰色姆的观点。60.构架—肌质理论:

(1)为了将本体论批评具体化,兰色姆提出了“构架—肌质”理论来具体说明他的本体论批评。

(2)所谓“构架”,就是诗歌内容的逻辑陈述,即诗歌中可以用散文转述的主题意义或思想内容部分。(3)所谓“肌质”,就是作品中不能用散文转述的部分。

(4)二者之间的关系:

①肌质是作品中的个别细节,与构架是分立的。

②肌质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构架,只有肌质才是诗歌的本质和精华。

③文学作品作为一种本体存在,是被充分肌质化了的。

④构架的作用在于与肌质相互干扰,作品的魅力就在这种干扰中产生。

⑤构架是对实在的逻辑陈述,而肌质又是一种内容的秩序,这与内容和形式大致相当,(5)兰色姆的“构架—肌质”理论实际上是典型的形式主义论,将肌质作为文学作品的核心本质和精华,显然是一个错误,他割裂了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也陷入了一种形而上学的误区。61.论玄学派诗:

(1)与艾略特比较,兰色姆论玄学诗更细致更深入。

(2)他也认为玄学诗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①玄学诗具有理性内容,是真实的,但又不是历史或者科学意义上的真实。

②玄学诗包含感性内容,感性与理性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3)感性与理性密切结合这一观点后来成为新批评派的核心观点之一。

(4)兰色姆还从语义学的角度分析玄学诗,认为诗人为了达到感性和理性的统一采取了许多修辞手段,取得了良好效果。62.克林思•布鲁克斯“为形式主义批评辩护”的观点:

(1)布鲁克斯是新批评派中最活跃最多产的批评家。

(2)布鲁克斯认为形式主义批评的一个基本信条就是,文学批评是对于批评对象的描述和评价,形式主义批评家主要关注的是作品本身,这一观点就将文学批评与作者、读者之间的关联割裂开来。

(3)虽然布鲁克斯承认作者创作是由不同动机促成的,也承认读者对于作品存在的意义,研究这二者是有一定价值的,但是这种研究并不是文学批评而属于心理学或文艺批评史。因此无论追寻文学作品产生的根源,还是注重作者,研究作品所产生的影响,都不是真正的文学批评。

(4)文学批评就是对作品本身的描述和评价,只有在作品中体现过的意图才是作者真正的意图,而不是以作者生平为依据的猜测,读者也应该找到一个中心立足点来研究诗歌或者小说的结构。

(5)评价:他的观点为现代文本理论奠定了基础,将文学作品视为独立自主的整体来研究获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对新批评的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但其割裂了文学作品与外部事物的关系从而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泥潭。63.布鲁克斯的“悖论与反讽”:

(1)布鲁克斯主张文学批评应当只关心作品本身,文学作品应当是一个和谐整体,对于一件成功的作品来说,形式和内容是不能分割的。

(2)作品的形式关系包含了逻辑关系但又超出了逻辑关系。总体上说,文学是隐喻的、象征的。布鲁克斯对作品形式的关注主要体现在运用语义学方法对作品的语言和结构进行分析研究上。

(3)虽然反讽和悖论这两个词语之间的区别不是本质性的,但布鲁克斯对文学作品中的悖论和反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4)关于悖论:

①悖论是修辞学上的一种修辞格,指的是表面上荒谬而实际上真实的陈述,就是诗歌语言和结构的各种平面不断倾倒产生种种重叠、差异和矛盾。

②这样一种悖论的语言正是布鲁克斯心目中理想的诗歌语言,他把悖论的使用从语言上扩展到结构,把它作为诗歌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

③在诗歌创作中有意将词语扭曲变形,并把在逻辑上不相干的词语联结在一起碰撞矛盾,诗意正是在这种不协调中产生的。④悖论产生的奇异效果让平常之物看起来不平常,从而充满了诗意。玄学诗运用悖论的手法炉火纯青,所以布鲁克斯认为玄学诗是英诗的最高峰。(5)关于反讽:

①反讽指的是所说的话与所要表达的意思恰恰相反,是语词受到语境压力造成意义扭转而形成的所言与所指之间对立矛盾的语言现象。这也是诗歌语言与科学语言的区别。②科学语言是不会在语境的压力下改变意义的。但诗歌语言则是多义的,诗人使用的词包含多种意义,是具有潜在意义能力的词,是意义的网络。

③反讽鲜明地表现出诗歌语言的这一特征,是语境对于一个陈述语的明显扭曲。

④反讽之所以具有这样的特征,一方面由诗歌的本体特征决定,另一方面则为文学语言本身的难控性和经验的复杂性所制约。诗歌需要依赖言外之意和旁敲侧击使得语言具有新鲜感。

64.布鲁克斯的“结构理论”:(1)有机整体观:

①布鲁克斯认为文学批评主要关注的是整体,即文学作品是否成功地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组成这个整体的各个部分又具有怎样的相互关系。

②和谐整体就是一种有机整体,优秀的文学作品首先应该是一个有机整体,部分与部分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即每个部分都影响着整体,同时也接受整体的影响。

(2)布鲁克斯指出结构的基本原则就是对作品的内涵、态度和意义进行平衡和协调,结构不是仅仅把不同的因素安排成同类的组合体,而是使相似的与不相似的因素相结合。(3)结构是一种积极的统一,不是通过回避矛盾取得和谐,而是通过解释矛盾、展开矛盾、解决矛盾而取得和谐。因此结构本身就是一种含有意义、评价和阐释的结构。(4)布鲁克斯的结构理论包含了辩证法因素:

①他从联系的角度来分析文学作品的结构,把文学作品看成是由各组成部分有机统一而成的整体,看到了各组成部分之间、每个组成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联系,这是很深刻的。②他又从对立统一的观点来认识结构的原则,把结构看成是一种积极的统一。这实际上是对兰色姆割裂构架与肌质的形而上学观点的否定。65.威廉•燕卜荪的复义理论是什么?

(1)燕卜荪认为,任何语义上的差别,不论如何细微,只要他能使同一句话有可能引起不同的反应,都叫作复义。(2)他将复义分为七种类型: ①一物与另一物在多方面都相似。

②上下文引起多种意义并存,包括词语的本义和语法结构不严密引起的多义。

③同一个词却具有两个不相关的意义,双关语就是此类的典型。

④一个陈述语的两个或更多的不同意义合起来却反映作者的复杂心理状态。

⑤一种修辞手段介于两种所要表达的思想之间。

⑥累赘而矛盾的表述迫使读者自己去寻找解释,而这么多解释也相互冲突。

⑦一个词的两种意义是上下文所限定的恰好相反的意义。

(3)复义的性质:

①燕卜荪对复义现象的研究就是用于以分析方法解释文学语言的一个基本特征:多义性。②他认为复义的性质包含了两层意思: a复义表明一个词是多义的,这多重意义之间的关系则是多种多样的。

b所有的词语都是一个多重意义的整体。(4)复义的作用:

①复义是增强作品表现力的基本手段。②复义的运用使得作品的内容更为丰富,产生更强烈的效果,因此复义是诗歌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③复义能够使作品的表现力达到相当丰富的程度,可以使语言活动方式中潜在的意义得到充分表达,从而增强作品的表现力。④复义理论的评价: a贡献:燕卜荪在西方文学史上第一次系统的研究复义问题,并取得了重要成果,这是燕卜荪也是新批评派的重要贡献之一。b局限: 第一,对于复义现象所作的分类并不严格;第二,对新批评派的语境理论未能深入理解,从而不能用语境理论来解释复义现象; 第三,他对复义的作用显得信心不足,多次声称复义对于批评家很有用但会使得诗人陷入困境。66.威廉•维姆萨特的新批评理论是什么?(1)维姆萨特是美国批评家、诗人,是新批评派最博学的理论家之一。

(2)他提出了“意图谬见”与“感受谬见”说。

关于“意图谬见”说:

①所谓“意图说”批评就是把作家的创作意图作为评判作品的主要依据。

②“意图谬见”在于将诗歌和诗歌的起源和产生过程相混淆,从诗歌创作的心理原因中推演批评标准最终只能是传记式批评和相对主义。

③意图谬见的结果是取消了作为批评的具体对象的文学作品本身。由于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种独立自主的存在,在诗歌之外寻找创作意图并批判诗就是多此一举。④评价:

a维姆萨特对“意图说”的批判高度强调了作品本身的重要性,的确具有积极意义。b但是“意图说”还将矛头指向历史批评、社会批评及其他传统文学研究,尤其是完全割断了作品与作者之间的关联,又走向了一种新的片面性,把诗歌只看作一种形式方面的风格技巧,谬误更为明显。关于“感受谬见”说:

①所谓“感受说”在于将诗和诗的结果相混淆,从诗歌的心理效果推演出批评标准最终只能导致印象主义和相对主义。

②评价:维姆萨特这一观点是对瑞恰兹的批评理论中所包含的心理主义因素的批判。这种反感受理论得出了作品与其社会效果无关的结论,更进一步的割断了文学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联系。

(3)他提出文学作品“具体普遍性”的理论: ①维姆萨特将作品看成是一种具体的一般物,认为一件文学作品是一个细节综合体,是一个人类价值错综复杂的组成物,其意义要依靠理解方式构成。

②这一“具体普遍性”形成的原因有二: a首先与文学的语言性特征相关。

b其次与文学表现的手段即细节描写联系在一起。

③维姆萨特指出,不但整个文学作品是一个具体普遍物,就连作品中的一个艺术形象也是一个具体普遍物。

④人物形象的多方面特征应当根据一个统一的原则加以安排,使人物的诸种品质组成一个相互联结的网络,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正是多样性的有机统一使得人物形象具有具体普遍性。

⑤维姆萨特因而批判兰色姆,认为他正是没有看到这一具体普遍性才走入了片面性,割裂了构架与肌质的关系。

(4)对隐喻机制作了细致的分析:

①他认为隐喻得以存在的基础是喻旨与喻体之间的相异性。隐喻的两极距离越远越有力量。

②隐喻也是一种“具体的抽象”。隐喻后面有一种喻旨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由此产生了一个更一般化的类,比喻产生的一般化的类只有通过比喻本身才能被理解。

③隐喻要强调的东西是复杂的,不可一概而论。强调之处可能在相似之处,也可能在相反之处,在于某种对比或矛盾。

④隐喻离不开语境。假如一个比喻脱离语境之后放在任何上下文中都是一个意义则失去了生命力。

(5)评价:维姆萨特使新批评派的文本中心主义发展到了极端化,使之与作者读者彻底割断了联系,使新批评派成为彻底的客观主义批评,同时也预示着新批评派必将因其极端狭隘性而走向衰落。

67.雷奈•韦勒克的作品结构理论是什么?(1)韦勒克是美国文论家,是新批评后期的核心人物,也是西方学术界公认的20世纪最博学的文艺批评家之一。

(2)韦勒克把文学研究的焦点归结为作品本身,并将文学批评分为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两方面。

①所谓外部研究是指涉及作家创作心理、创作过程、个性和所处社会环境等因素并与这些因素相关联的文学研究。

②外部研究是一种因果式的研究,但研究文学作品的起因并不能解决对文学作品这一对象的描述分析和评价等问题。韦勒克称之为“起因谬说”。

③所谓内部研究是指对文学作品本身结构的研究。④韦勒克认为我们必须正视文学性的问题,文学研究应该依据有这样符号结构的作品为对象,把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符号结构加以研究。

⑤评价:

a韦勒克看到了文学与社会所具有的种种联系,看到了作家与社会的联系,看到了作品本身的社会内容和文学对社会所具有的影响,并明确地把文学看做是一种社会性的实践活动。

b然而他却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内部研究上,显然是站在形式主义的基本立场之上的,是新批评派的文本中心论形式主义。

(3)他提出了自己独特的作品结构理论: ①韦勒克将艺术品看成是一个为某种特别的审美目的服务的完整符号体系或者符号结构,其内部研究就是围绕这一“符号结构”展开的。

②在强调结构、符号和价值三方面统一的基础上,他提出了文学作品结构的八个层面说:a声音层面;b意义单元;c意象和隐喻; d在于象征和象征系统中的诗歌的特殊世界;e由叙述性的小说投射出的世界所提出的有关形式和技巧的特殊问题; f文学类型的性质问题; g文学作品的评价问题;h文学史的性质问题。③这一理论有这样几个特点:

a把结构与价值联系起来加以研究; b突出了意义单元的作用; c高度重视意象和隐喻;

d把作品结构与文学的历史发展紧密结合,企图提供一种全新的外部性较少的文学史理论。

68.简述韦勒克关于“起因谬说”的种类:(1)把文学作品看成创作者个人的产品,从而主张从考察作者的生平和心理着手研究。(2)从人类社会生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条件中探索文学创作的决定性因素。(3)从人类精神创造活动中探索文学的起因。

(4)以“时代精神”来解释文学。69.艾伦•退特的“张力论”是什么?

(1)退特对新批评派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对“张力论”的研究,张力论也成为后来新批

评派最难把握但也是最重要的理论之一。(2)退特认为诗歌语言中有两个经常在发挥作用的因素:内涵和外延,他从语义学的角度指出,外延指的是词的词典意义,而内涵则诗词的暗示意义及感情色彩等。诗歌的意义就是指它的张力,即我们在诗歌中所能发现的全部外展和内包的有机整体。

(3)张力是好诗的共同特点,在好诗中,内涵与外延同时并存,相互补充,最深远的比喻意义不会损害文字陈述的外延,他认为最好的张力诗就是玄学派诗歌。

(4)张力论被其它新批评派理论家扩展到诗歌的内容与形式、构架与肌质、韵律与技法等对立因素之间,成为细读法的有力手段。70.、R•P•布拉克默尔的姿势论是什么?(1)布拉克默尔以其对新批评派细读法的出色实践和有关诗歌语言的“姿势”论而受到瞩目。(2)“姿势论”认为,在诗歌语言中,文字暂时丧失其正常意义而倾向于变成姿势,而语言中的姿势是内在的形象化的意义得到了表现,即文字的表面意义被姿势的纯粹意义所超越。

(3)但姿势论是非理性主义诗歌语言技巧的理论总结,与新批评并不完全合拍。71.新批评派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极端的文本中心主义。

(2)对文学作品结构的分析较为深入细致,常常包含了某些辩证法的因素。

(3)以语义学分析作为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高度重视对于文学语言的研究。(4)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较为紧密。72.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是什么?(1)理论缘起:

①现象学哲学出现在20世纪初期,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是现象学的创始人。

②现象学是一种典型的哲学思维态度和典型的哲学方法。

③现象学产生的理论背景是西方精神文化的全面危机,其实质就是知识的基础性危机:哲学上的实证主义和主观主义对立,非理性主义与相对主义横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萎缩为实证研究,艺术迷茫找不到方向。④胡塞尔认为,拯救这一形势的办法必须来源于回到实事本身的哲学思维方法,也就是回到知识的确定性基础的思维方法。(2)主要主张: ①“存在的悬置”:

a在哲学研究中存在一个典型哲学的思维态度,自然态度就是其批判的对象之一。b所谓自然态度是指不假思索的相信意识中的对象是独立于意识而客观存在的东西,并相信我们关于它们的知识是可靠的。

c胡塞尔认为这种态度是没有依据的独断,但单纯否定这种态度也是没有根据的,所以应该采取悬置的方法.d胡塞尔认为,适当的哲学思维态度是暂时放弃这种自然的态度,对客体的对自主性问题存而不论,即所谓“存在的悬置”。②历史的悬置:

a典型哲学的思维态度还批判历史的态度,即不假思索地相信历史给予的观念与思想的可靠性,并以此为基础来看待事物,相信如此得来的知识的正确性。

b胡塞尔认为应当将既有的观念和思想放置一边,暂时对它们的正确与否存而不论,此即所谓的历史的悬置。③纯粹意识:

a在经过两个悬置之后即可面向实事本身,此“实事”即是纯粹意识。

b胡塞尔认为既然我们不能直接确定外部世界是否独立于意识而存在,也不能确定先入之见是否可靠,那么我们就要直接面对纯粹意识。

④“现象学还原的方法”:

a现象学作为一种典型的哲学思维态度和典型哲学的方法,保证我们走向实事本身的可能,从而最终把握实事,胡塞尔称为“现象学还原的方法”。b它包括三个步骤:

一是现象的还原;二是本质的还原,三是 先验的还原。

c现象学还原最后的剩余是“纯粹的先验意识”或“纯粹的先验自我”,它是知识得以可能的最终的确定性基础。⑤意向性与构成性:

a胡塞尔现象学早期偏重于对“意向性”的分析,或对意识的意向结构的分析,强调对象的意向性和意识的意向性,即所谓一切对象都是在意识中生成的意向对象,一切意识都必须指向意向对象。

b应用这一概念的主旨在于排除人们对对象存在的自然态度,而将对象还原为意识内容,同时也排除唯心主义的主观态度以强调意识活动的对象相关性。

c胡塞尔现象学后期偏重于对“构成性”的分析,或对纯粹意识建构意向对象的分析,旨在排除早期意向性研究中残余的二元论倾向,将意向对象彻底归之为先验意识的构造,由此胡塞尔彻底转向了先验的现象学唯心主义。

73.现象学文论是什么?

(1)20世纪上半叶胡塞尔创立现象学之后,其在文学理论领域的影响很大,产生了现象学文论。

(2)理论渊源:现象学文论受到现象学哲学的影响主要有三:

①以严密的科学理性精神从事文学理论的研究,以便使这种研究成为一门科学。

②以现象学的思维态度和方法确立文学研究的对象。

③将意识作为文学研究和批评的主要对象。(3)主要代表:

①波兰哲学美学家英伽登的现象学文论。②法国哲学美学家杜夫海纳的现象学文论。③日内瓦学派的理论与批评。

74.米盖尔•杜夫海纳的审美经验现象学是什么?

(1)杜夫海纳受到法国现象学哲学家梅洛—庞蒂和萨特的影响,也十分推崇德国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现象学,并直接受惠于英伽登的现象学文论,其审美经验现象学是现象学与传统美学的嫁接。

(2)其主要理论主张有:

①艺术作品是感性的情感结构。

a杜夫海纳认为艺术作品是一种感性的情感结构,审美对象是艺术作品加上审美感知而显现的东西,审美感知不过是在感知中审美地显现出来的艺术作品本身.b审美对象与艺术作品的区别仅仅在于显现和隐蔽而已,审美感知是审美经验得以可能的主体条件。②审美知觉三阶段:

a呈现:即对象在知觉中的呈现,是审美感知的真正基础。b表象与想象:知觉倾向于它初步感知到的对象客观化而成为表象,并有了想象的介入,审美知觉往往要抑制想象以保证对象在感性直观中的本真呈现。c反思与感受:杜夫海纳认为审美知觉要抑制这种理性反思而进入一种感受性的内省或同感性的反思,以便直观体验审美对象所表现的情感生活世界。

③批评家的三种职能:说明、解释和判断。杜夫海纳认为只有说明是现象学的批评方式,是一种回到作品本身的批评方式。75.乔治•布莱的现象学批评是什么?

(1)严格意义上的现象学文论起源于乔治•布莱,他是两代日内瓦批评家之间的过渡性人物,明确倡导意识批评,并较为成功地用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分析作品的存在与阅读活动。

(2)他主张文学作品中有三种认识论: ①现象学的认识论:使作品中的意识因素和客观形式融为一体,客观形式既显示意识又遮蔽意识,因此批评应该从主体出发穿过客体再回到主体。

②笛卡尔式的认识论:使意识通过超越意识中反映的一切向自己显示自己。这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个更高的层面。

③类似禅宗的认识论:使意识空无所有无所指向,意识只是纯意识而已。这是文学作品中的最高层面。

布莱的前两种认识论都是现象学认识论,前者是胡塞尔早期的新实在论现象学认识论,而后者是胡塞尔后期的唯心主义现象学认识论。

76.日内瓦学派是什么?

(1)所谓日内瓦学派是指活跃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日内瓦大学教授组成的现象学文论理论及批评实践的组织。(2)主要代表及发展共分为两代:

①第一代人物有马塞尔•雷蒙和阿尔贝•贝京,虽然尝试运用现象学方法进行文学批评,但理论旨趣仍然是传统的,所以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现象学文论家。严格意义上的现象学批评开始于乔治•布莱,他是两代日内瓦批评家之间的过渡性人物。

②第二代人物有让—皮埃尔•理查德、让•罗塞特、让•斯塔罗宾斯基和希利斯•米勒。(3)评价:

①日内瓦学派的批评家以意向性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其作品论。他们认为作品本身就是一个独立自主的整体,使这个整体统一起来的是作者的“经验模式”。

②他们求助于现象学的方法论原则来从事实际批评,并确立了一套严密的批评方法论。③他们将作品的内在意识,尤其是作品中作家的深度经验模式作为批评的主要对象。为此,他们又被称之为“意识批评家”。77.存在主义是什么?(1)理论渊源:

①存在主义兴起于20世纪上半叶,源出于现象学,又是对现象学的超越。

②存在主义关注历史中的个人生存从而偏离了现象学的科学理性精神,转向了人文历史关怀。

(2)分类:广义的存在主义和狭义的存在主义。

①“广义的存在主义”是指以存在为哲学基本问题并集中思考这一问题的哲学思潮。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是广义存在主义的直接肇始者和确定者。

②“狭义的存在主义”是指以法国哲学家萨特为代表的哲学思潮。78.荒诞派是什么?(1)什么是荒诞:

①意义本源解体后人类面临的虚无困境。②现代人的生存处境。

③当意义本源在现代被还原为虚构而解体之时,荒诞指述一切时代的人的本真处境了。(2)荒诞派通常是指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一个戏剧流派,其代表作家有贝克特、尤奈斯库和阿达莫夫。

(3)荒诞派文论指的是荒诞派剧作家的文论,主要是一种戏剧理论。荒诞派文论既是荒诞哲学在文论上的逻辑展开,又是荒诞派文学创作经验在文论上的归纳与总结,荒诞派文论的主要代表是尤奈斯库。(4)评价: ①存在主义的荒诞哲学实际上是一种虚无意识,亦即西方人所说上帝已死之后的生存处境意识,荒诞派文论将这种意识设定为戏剧表达的主题。

②荒诞派文论虽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启示,却在文论思想上别开一路。

79.荒诞派与存在主义的关系?(1)区别:

①荒诞派不仅专注于荒诞来展开自己的文学理论,还主要以荒诞派戏剧创作经验作为自己的理论和批评的对象。

②特别强调以荒诞手法表达荒诞的喜剧原则,具体探讨了这种荒诞表达的可能性与操作方案,从而与一般的存在主义文论拉开了距离。

③尤其是反传统戏剧的问题上表现出与存在主义相异的旨趣。(2)联系:

①荒诞派文论原则上可以归为存在主义文论。

②荒诞派有一个存在主义的哲学背景与基础,使其与一般的戏剧理论区别开来而具有独特的理论深度,虽不成体系却是具有理论洞见的经验之谈。

80.罗曼•英伽登的现象学文论的理论渊源:(1)英伽登师从胡塞尔,作为一名具有实在论倾向的现象学哲学家,始终徘徊在实在论和现象学的尖锐对立之中。

(2)一方面英伽登接受了胡塞尔的意向性学说、现象还原的方法和建立严密科学的信念;另一方面他又力图抛弃胡塞尔的先验原则,希望确立独立于意识的实在,在意识和实在之间建立以实在为基础的对应性关联,从而以实在论的常识性信念来弥补现象学的偏颇,并由此强调本体论的优先地位。

(3)他认为认识论和价值论的研究都必须以本体论的研究为依据,并据此建立了自己的文艺理论体系。81.(罗曼•英伽登)文学的艺术作品本体论:(1)文学的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 ①意向性客体:

a英伽登认为文学的艺术作品既不是物理主义的客观实在,也不是心理主义的观念客体,而是一种意向性客体,存在于具体个人即作

者和读者的意向性活动之中。

b他认为作者的全部经历经验和心理状态完全在作品之外,作品在创作过程中的经验不会构成创作出来的作品的任何一部分。c同样读者的个性经验与心理状态也不属于作品存在本身。

②批判胡塞尔构成说:

a英伽登虽然借助胡塞尔的意向性学说来批判心理主义和物理主义,但他也不同意胡塞尔的构成说。

b他认为胡塞尔将意向性客体描述为纯粹意识的建构从而取消了作品本体论的可能,英伽登试图在纯粹意识之外确立先于纯粹意识而存在的作品本体,并认为意识活动只有依赖于作品的本体存在才有可能。因此英伽登又是一个新实在论者。

(2)文学的艺术作品的基本结构:

①字音与高一级的语音组合:是作品结构中最基本的层次,是直接与物性载体相关的层次。

②意义单元:

a所谓意义单元是指作品结构中由字词的意义所构成的层次。

b这一层次在作品的结构整体中处于关键的位置,对别的层次起到根本的制约作用。c句子是一种功能性—意向性的意义单元。③多重图式化方面及其方面连续体:

a所谓图式化方面是指任何一部作品都只能用有限的字句表达呈现在有限时空中的事物的某些方面,且这些方面的呈现与表达只能是图式化的勾勒。

b一部作品的意向性关联物不过是事物之多重图式化方面的组合体或纲要缩略图。c英伽登认为作品中有许多未定点和空白需要读者的想象来填充,并由此提出了“具体化”的理论。④再现客体:

a所谓再现客体就是具有虚构性和不完备性的意向性关联物。

b除了虚构性与不完备性之外,作品再现客体与实在客体之间的区别还在于时空样式不同。

⑤这四个层面既是独立的,又是彼此依存的。(3)伟大作品的形而上质: ①所谓形而上质即再现客体呈现的崇高、悲剧性、恐怖、震惊、神秘、丑恶、神圣、悲悯等特质。

②形而上质既不是客体的属性,也不是主体心态的性质,通常在复杂而完全不同的情境与事件中显现出来,作为一种精神性的氛围渗透万物而显现自身。

③形而上质并不是作品基本结构中必不可少的结构层次,因为它在本质上是观念性的。④英伽登认为,形而上质是伟大作品的标志,因此形而上质的问题属于文学的艺术作品的价值论问题。

82.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论:(1)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过程:

①对作品的认识过程受制于作品本身的结构,由于作品本身是由异质而且相互关联的多层次构成,对作品的认识也是由不同而且密切相关的环节构成的。

②他认为,将作品和读者联系在一起的意义单元是以字音所携带的意义为基础的,并将这种语词意义描述为“心理行为的客观的意向性关联物”。这种关联物超越个别意识以保证正确阅读的可能,也保证写作和阅读的同一性。

③由于作品本身的意向性关联物只是一些多重图式化的方面,因而充满了无数的空白和不定点,将作品的骨架充盈起来还需要读者阅读的具体化。所谓具体化就是指积极阅读的姿态和方式。图式化结构既为阅读提供了想象的自由,又为阅读提供了基本限制,因此正确而有效的阅读就是在作品图式化结构允许的范围之内自由想象的阅读。

④积极阅读还要求读者将众多句子投射的互不相干的事态综合成一个完整有序的客体世界并洞察其中的观念或形而上质,没有这种综合艺术作品就不能成为审美对象,而如果不能再整合客体世界的基础上洞察形而上质,阅读就还没有深入作品的核心。

⑤他认为,科学著作的阅读和艺术作品的阅读是不同的:前者要求读者尽可能超出作品而达到语词所指涉的真实客体,后者则要求读者专注于作品的虚构世界。因此对科学著作的阅读主要限于语义层次的理解而无需关注别的层次,其阅读过程相对简单,而艺术作品的阅读则要求综合考虑所有层次,其阅读过程较为复杂。

(2)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方式和认识结果:

①他认为阅读态度分为学者态度和读者态度两种。学者阅读是为了学术研究,而读者阅读是为了审美消费,②因此,主要阅读方式亦即认识方式可以划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前审美阅读。

a指只关注艺术作品本身的阅读,始终以冷静分析的态度面向向审美对象转化之前的艺术作品本身,以获得有关艺术作品本身的知识。b前审美阅读必须以中止审美阅读为前提,即要抑制对艺术作品的情感反应和填补不定点的冲动。

第二种是审美阅读。

a指始终沉浸在一种审美的情感体验之中,并经由具体化将艺术作品转化为审美对象。b审美具体化的要点有三:

一要是指读者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对作品不定点的确定和对作品空白的填补,使作品中不完备的意向性关联物完备起来而成为具体完满的审美客体。

二是审美具体化因人而异,具有相当大的个体随意性,但有效的具体化在终极意义上仍然受到作品结构性要素的制约。

三是审美具体化是基于作品艺术价值序列而逐步建构审美价值序列的逐渐上升递进的过程。

第三种是后审美阅读。

a指的是对审美阅读的反思性认识,旨在获得有关审美阅读的知识,与前审美阅读一样都属于文学研究的范畴,并且属于文学研究的高级阶段。

b由于审美具体化的一次性拒绝重构,且其格式塔性质不允许拆解式的反思式分析,所以读者只能借助记忆对作品作有限度的反思研究。

83.文学的艺术作品的价值论:

(1)英伽登认为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两种根本不同的价值,虽然其中有内在关联;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都是超验的,但它们都以作品的中性骨架为依据。(2)关于艺术价值问题:

①他批判了两种流行的艺术价值观:

一是将艺术价值混同于欣赏经验的观点,认为根据欣赏者在观赏时的愉快程度来确定作品的艺术价值是不正确的。

二是将艺术作品的价值设想为工具价值的观点,认为艺术作品的确是一种能引起愉快的存在物,但它的价值性并不等于工具性。②作品艺术价值的两种基本样式:

一是基于艺术技巧效能的价值,比如语言组织上的明晰与含混。

二是一部艺术作品独特的性质和成分所具有的功能。

③作品的艺术价值是以中性骨架为依托的,要尽量从整体入手考察艺术价值,艺术价值是一种集合性的关系构成,任何孤立看待某一价值特征的做法都可能不得要领。(3)关于审美价值问题。

①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都是超验的,但是二者又完全不相同,“审美价值”是某种仅仅在审美对象内,在决定对象整体性质的特定时刻才显现自身,而艺术价值是内在于艺术作品的。

②审美价值虽然是超验的,但是其实现却是以审美经验为基础的,它是艺术作品具体化为审美对象并转化为审美体验的过程中实现的,而艺术价值的实现并不依赖于审美经验,它是在前审美认识中分析出来的。③审美上有价值的属性主要有两种:

一是无条件的审美价值属性,例如庄重的、深刻的这类词语命名的特征本身就具有审美价值;

二是所谓有条件的审美价值属性,本身是中性的,而只有与其他审美上有价值的特性融合在一起时才会产生审美价值。

④在审美上有价值的属性虽然呈现于作品具体化的审美对象之中,但它仍然以作品的艺术价值属性和中性骨架为基础。

⑤最终实现的审美价值乃是诸多审美价值的集合,这种集合会导致所谓审美价值属性的复调和谐,而最高的审美价值特质即所谓的形而上质。(4)评价: ①贡献: a英伽登的现象学文论体大虑周、论说精细,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主导趋势并产生了巨大影响。

b他的理论有相当的独创性,强调了艺术作品本身同其物质基础的差别,突出了艺术家创造活动这一本质方面以及作品同读者接受之间的必然联系,使其艺术本体论与认识论达到内在统一,显示其文论的实践性和辩证性。c他对文学作品结构的层次分析对结构主义、符号学和分析美学等流派都发生过一定影响。

d他的文论注意整体统一性,反对割裂片面的研究,在方法论上有积极意义。②局限性:

a在对文学作品层次结构分析时有时不准确,流露出机械刻板生硬的形式主义痕迹。b他的艺术和审美价值论忽视了与主体的联系,也存在形式主义和机械主义的偏颇。84.作品再现客体与实在客体之间还在于时空样式不同:

(1)实在客体的过去和未来是借助于现在来度量的,因此“现时”对于和未来都有存在优先性;而再现客体不以“现时”为中心,其过去现在未来都是按照再现事件的秩序来排列的。

(2)实在的时间连续不断的向前流动,再现时间则表现为各自独立的片段,实在时间一去不复返,再现时间则时常使过去来到目前。(3)再现客体的空间既不是抽象的几何空间,也不是同质的物理空间,而是大致等于感知上的方位性空间。有时空间方位的中心是叙述者因而是固定不变的,有时空间方位的中心是作品人物因而是流动不定的。85.海德格尔关于走向“存在”之“思”:(1)海德格尔“此在论”与胡塞尔现象学的关系:

①作为胡塞尔的学生,海德格尔的思想直接发端于现象学,但与之有很大分歧。

②海德格尔认为纯粹先验自我作为胡塞尔现象学还原的终点或知识确定性的基础只是满足了一种科学理想,却并非是真正的实事本身。海德格尔称之为“此在”,“此在”才是思想应该回到的实事本身。

③据此海德格尔建立了“此在”的基础本体论,并以分析“此在”为哲学的主要任务而不再关注胡塞尔式的纯粹自我或者纯粹意识。

(2)海德格尔“此在论”与萨特存在主义的关系:

①海德格尔这一观点引发了存在论转向,历史性的个人生存开始成为哲学关注的焦点,由此形成的生存主义是20世纪存在主义思潮的主要方面之一

②萨特的存在主义就是一种生存主义,是对海德格尔早期“此在论”的发挥,但海德格尔认为萨特的生存主义已经远离了他的“此在论”,因为萨特忽过分强调人的自由本质而转向了主体中心论的人本主义,海德格尔是反对人本主义的。

③海德格尔认为萨特不理解他所谓的“存在”。海德格尔哲学的最高旨趣并不只是探讨“此在”的问题,而是企图经由“此在”的分析而揭示“存在”的意义。(3)关于“存在”:

①所谓存在是连接主语和谓语的系词的名词化,是语言活动中发生的意义之在。

②对“存在”的思考就是对“意义之在”的思考,只有把握了“意义之在”才有可能理解“人的存在”也就是“此在”,因为人的存在在本质上就是意义之在的历史发生。(4)“存在”与语言一体相关性使得后期海德格尔转向对语言的思考,发现诗是最本质的语言,对诗歌语言的沉思会走上通向“存在”的道路而领悟“存在”的真理,由此特别关注诗歌以及诗性艺术并建立了自己的诗论和艺术论。

(5)评价:海德格尔的诗论和艺术论并不是文艺学意义上的诗论和艺术理论,而是他整个存在之思的有机组成部分,且他的诗论和艺术论在本质上是反美学的。86.海德格尔关于艺术的沉思:

(1)海德格尔的艺术沉思是作为对黑格尔艺术终结论的直接反应和进一步思考存在之真的问题而发生的。

(2)黑格尔认为近代以来艺术不再像希腊时期那样是真理表达自身的最高样式,最高样式已由艺术转移到了宗教和哲学,艺术不再是精神的最高需要,伟大的艺术已经终结。(3)海德格尔针对这一观点,指出艺术终结论具有双重意义:

①黑格尔就艺术与真理的关系来思考艺术问题,比近代美学仅仅拘泥于艺术与美的关系来思考艺术问题要深刻得多。

②黑格尔将真理思考为绝对理念的逻辑外化,从而判定艺术为绝对理念自我外化的原始初级样式则大为可疑。

(4)海德格尔认为应该重新思考真理的本质,并以此为基础来思考艺术的问题。第一,对艺术与“真”的关系的思考。①他认为,艺术是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共同本源,艺术家使得艺术作品比一般器具和物品多了一点什么从而成为了艺术作品。②所谓“艺术”不是柏拉图式的理念,不是规定一切艺术现象共同本质的最高概念,而是大地与世界的冲突。所谓大地与世界的冲突是一场历史事件,正是发生在作品中的这一事件使得作品成为了作品,故而是作品的真正本源。

③关于大地与世界的冲突,世界是指意义化,而大地是指无意义化,作为艺术作品的本源,二者的冲突主要是指意义化和无意义化的对立冲突。

④艺术作品建立了一个世界同时展示了大地,在世界与大地的冲突中作品所描述的存在者既显示又隐匿,既获得意义又失去意义,艺术作品也因此而成其所是。任何可见之物的存在都在不可见的世界和大地之间,正是由于作品建立了一个世界并展示了大地,处于其间的存在者才因为意义化而显现,因无意义化而隐匿。如梵高的农鞋画。

⑤发生在作品中的世界与大地的冲突是真与非真的冲突。所谓“真”是指去蔽或无蔽而不是“真理”。所谓“隐蔽”是去蔽的词根,是指存在者存在之更为本然的状态、无意义状态,即所谓大地性的状态。所谓“去蔽”就是去除大地性的无意义状态,使大地万物意义化,使之从隐匿状态中呈现出来,即所谓世界性的状态。

⑥艺术创作的真意就是将世界与大地的冲突安顿在作品之中,作品创作的过程就是世界与大地的冲突确立起自身的过程,因此作品的真正作者不是作家而是世界与大地之间的冲突,是真与非真的冲突,作家只不过是这一冲突成为作品的中介而已,作家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自行消失此。

⑦他认为艺术作品的保存既不是一种仓库保藏也不是一种艺术欣赏鉴赏,而是投入艺术作品中的世界与大地的冲突,在阅读和观赏中看护这一冲突。因此艺术作品的本源即创造者和保存者的本源,一个民族之历史性生存的本源是艺术,艺术在其本性上是一种本源,是一种真凭此而实现,亦即成为历史的特殊方式。

第二,对艺术的现代异化的揭露:

①现代艺术已经异化,不再是原初的去蔽事件或真理发生的基本方式,原因是现代技术统治切断了艺术与自身本源的关联。②由于艺术的本源是“存在”,只有当艺术成为真与非真冲突的场所时才在自己的本质之中,所以本真艺术发生在希腊,艺术是希腊时代人的生存得以可能的基础。

③而现代随着技术统治的确立,技术成为上帝而艺术便沦为奴隶,成为一种文化工业,不再是意义发生的原初方式,而成为贯彻技术意志的工具,因此艺术与自己的本源脱节而成为了非本真的艺术。

④在这个贫乏时代,诗人的使命就是重建人们对“存在”的记忆,重建诗性艺术与神圣存在的原初关联,使诗性艺术成为存在的歌唱,成为意义发生的原初事件,其代表就是荷尔德林等人为代表的诗性艺术。87.海德格尔关于诗论:

(1)海德格尔认为本真的艺术就是诗,但此诗绝非浪漫诗化活动,而是意义发生的原初事件或存在之真的事件。

(2)他的诗论的主要观点之一是诗以语词确立存在。

①海德格尔认为,诗的活动领域是语言,因此必须经由语言的本质去理解诗的本质。他针对俗常认为语言的本质是人用来表达主观意图的符号工具,因而认为诗的本质是表现自我的观点是一种误解,这种误解只触及到语言本质的派生性功能而未揭示语言的本质性功能或本质。

②海德格尔认为语言的本质功能是存在确立自身的方式,或者说是意义发生的方式,存在之为存在乃是在语言表达关系中确立起来的,存在之可能必须要依赖于语言,语言是存在的家。他又说,语言与存在在本质上是一体的,离开了语言就没有存在,语言言说者并非人类而是存在,是意义化活动实现自身的方式。

③诗是本质性的语言,作为本质性的语言,本真之诗乃是存在以语词确立自身的方式,简单地说,本真之诗就是展开原初意义化活动的语言言说,在此语言言说中,诗人的言说本质上只是一种应和或跟着说。海德格尔以特拉克的诗作为例指出人只有离开自己异化的躯体离开这个异化的世界才能获得新生,从终极意义上看,不是特拉克在写诗,而是天命是存在在写诗。

(3)他的诗论的主要观点之二是诗便是对神性尺度的采纳。

①诗作为存在借语词确立自身的活动具有一种始源性或原初性,表现为存在的原初命名和万物本质的原初命名,海德格尔将这种命名解释为给予、奠基、开端。

②作为“给予”的原初命名是给本来无名的存在一个名字,这种“给予”是自由的。不过,此自由不是无原则的任意专断而是最高的必然,是听命于诸神和人民的要求来命名的,这种命名要服从神性尺度,而借原初命名以神性尺度来度量一切恰恰是诗的本质。因此诗在本质上是超越的、原初的。

③作为原初而超越的诗性命名是一种历史性“奠基”,当诸神得到根本的命名当万物被命名而首次彰显出来,人的生存才被带入了一种确定的关系,获得了一个基础。获得一个基础的历史就进入了新的“开端”,因此,诗性言说必须要有一个内在的神性尺度,这一尺度是在诗人对存在的聆听中采纳的。(4)他的诗论的主要观点之三是人在大地上诗意的栖居。

①“此在”问题即人在世界中存在的问题,“此”就是作为“世界”来设定的,对“此在”的分析也就是对“人在世界中存在”的分析,因此世界作为人生存论上的必然环节和机制是海德格尔分析的核心。

②后期海德格尔不再孤立的谈论“在世界中的存在”,而是联系着“大地”来谈怎样的世界性生存才是恰当的,这一转向使得海德格

尔对生存的思考与诗性联系在一起。

③海德格尔认为,迄今为止西方史上存在两种绝然不同的世界,一是在摧毁大地的基础上建立的技术世界,一是看护大地与大地共在的艺术世界。其中,技术意志是一种征服自然的意志。

④海德格尔将诗理解为诸神的命名和万物本质的命名,诗意的栖居就意味着与诸神共在,接近万物的本质。而技术的栖居是与诗意的栖居对立的,这两种栖居的分野在于对神和万物的态度。

⑤海德格尔认为人的有限性注定了他在根本上是盲目无知的,他只能聆听神性的启示,他的归属只有自然和大地,人不是生存于世界而是栖居于大地。

⑥在大地上诗意的栖居绝不是一种浪漫诗化栖居,而是一种与技术栖居艰难对抗的本真栖居,诗作为一种本真生存的标志在海德格尔的诗之思中恢复了它原本应有的沉重。(5)评价:

①贡献: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文论将诗论和艺术论置于存在论的视野之中,使之具有了前所未有的理论维度,深刻批判了现代技术对自然和大地的破坏性掠夺和对人类诗意即艺术世界的摧毁,揭露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严重异化的危机,因而是具有积极意义的。②局限:

a用存在论否定与取代近代以来的主体性认识论哲学,实质上排除了艺术和诗与人的主体性的关联,将艺术的存在论本质放在人的现实的、社会的本质存在之外,这显然不符合唯物史观。

b其神本主义倾向和反人本主义努力之间不断纠缠置换,形成其文论的某种神秘主义色彩。

c企图用诗意对抗克服和挽救现代资本主义技术至上造成的社会异化,是一种审美乌托邦的变体。

88.萨特的存在主义文论是一种自由学说:(1)萨特的文学理论以其存在主义哲学为基础,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某些观点从而形成了他独特的存在主义文论。

(2)其核心概念是人的“自由”,因此萨特的存在主义又可以说是一种“自由学说”,其文艺理论与批评也是这种自由学说的一部分。

89.萨特关于文学本质的论述:

(1)在文学本质问题上,萨特首先将文学的本质与自由和存在联系在一起。人的存在首先是一种自由,这种自由的核心内容是自我选择,人就是自我选择的结果,因此文学艺术也必定是对自由的选择和揭示。

(2)从作家的角度来看,萨特认为文学写作的深层动机之一在于我们需要感到自己对于世界来说是重要的,也即在于在世界上实现自己的自由。对于被生产的作品来说,生产者是重要的。

(3)从读者的角度来看,萨特十分重视文学活动中读者的作用,充分肯定读者的创造性、参与性和主动性。作品的世界并不是作者一个人创作的结果,而是读者与作者的自由合理支撑的结果。

(4)萨特认为,无论作者创作还是读者阅读都将阅读的本质展示为自由:一方面作家之所以要选择写作就是为了召唤其他人的自由,他的写作也是对自由的揭示,写作本身就是一种自由的选择;另一方面读者阅读既是对作家自由的承认,又是对自身自由的肯定。

(5)此外,萨特认为文学的唯一题材就是自由。这就进一步从文学作品的具体内容构成方面揭示了自由与文学本质的联系。(6)评价:

①萨特用自由、存在来界定文学的本质,这充分表明他继承了西方美学高度强调自由的传统,充分肯定了人的自由本性,体现出鲜明的现代人本主义立场。

②他认为文学艺术由于是一种非现实,所以可以是美的。可见他对社会现实持一种批判态度。

90.萨特关于介入说的论述:

(1)萨特认为作家用文学语言说话,通过自己的写作揭示社会生活,从而干预社会生活,介入社会生活。即使一个作家对世界的某个方面采取沉默态度,其实也是一种揭示和介入。因为在萨特看来,只谈这方面而不谈那方面本身就表明了一种态度。(2)介入说构成了萨特关于文学社会功能理论的核心。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介入说是萨特对文学中“散文”功能的揭示。

a他认为文学使人得意忘言,而诗歌使人得言忘意。对于散文而言,词语的意义使人们专注于词的指称而迅速忘记语词本身的存在,在诗歌中词语的意义却与其自身的物性存在一体而不可分离,诗歌词的意义强化了人们对词本身的关注。因此文学的本质是对现实的介入而诗歌却不是介入的文学。

b介入体现着一种文学写作上的道德责任要求:散文作家有责任以指称性言说的方式介入生活。

②介入说是萨特强调“行动”的哲学精神在文学上的体现。

a他认为文学创作就是行动、就是介入社会生活、就是战斗。这与他的文学本质是自由的观点相吻合。

b他认为介入也就是为自由说话,去争取自由。萨特之所以十分强调文学要为争取自由而斗争,是因为他看到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现实地存在着大量不自由的异化现象。文学艺术介入社会生活就应当揭露和批判这些不合理、非正义的现象,发挥社会批评的作用,为现实政治斗争服务。

c萨特在20世纪50年代明确主张文学的政治性介入,而到了60年代之后他淡化了介入理论上的政治色彩而在更广泛的意义上阐述他的介入理论。

d他认为个人是社会整体的“汇总者”和“被汇总者”,个人对社会现实的介入乃是一种总体上的介入,是一种担当全世界的介入,因此所有的“显示、证明和表现”都是介入。在此意义上,政治上的直接介入只是一种浅层次的介入,而深层次的介入应该是一种无形的间接介入,并重新将原先确定为非介入性的诗歌纳入进来。这一理论转变使得文学本质具有了更为普遍的意义。(3)评价:

①贡献:介入说充分肯定了文学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否定脱离社会生活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理论,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种种异化现象的批判,体现出改变资本主义现状的愿望和要求,具有强烈的战斗精神。②局限:

首先,萨特要求文学艺术去争取的人的自由只是一种存在主义的自由,即脱离客观必然性的绝对的个人自由。这种追求本身就与介入社会生活的要求相矛盾。

其次,介入说过分夸大了文学艺术的社会作用,通过以文学艺术介入社会生活为手段来达到自由的理想,这显然具有浓厚的空想色彩。

91.萨特关于文学接受论的论述:

(1)萨特认为,只有为了别人才有艺术,只有通过别人才有艺术。他十分重视文学活动中读者的作用,充分肯定读者的创造性、参与性和主动性。

(2)萨特之所以强调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了文学作品,其理由首先在于他把作品看成是一个开放性的对象,认为作品中还有很多未知数等待读者去充实完善,充分肯定了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再创造作用,完全符合文学欣赏的实际过程。其次,读者的自由通过阅读作品得到承认而作者的自由也在读者的阅读中得到了肯定,阅读活动同时肯定了作者和读者的自由,因而构成了整个文学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这就把读者的接受活动提高到“自由”的高度了。

(3)萨特还进一步揭示了文学接受过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即预测和期待伴随着整个阅读。正因为作品不是一个天生的已知数,所以也就为读者的预测和期待提供了基础,并决定了读者和作者对于作品都有责任。

(4)评价:该理论成为后起的接受美学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

92.尤奈斯库的荒诞派戏剧理论是什么?(1)尤奈斯库的荒诞派戏剧理论明显受到存在主义的影响,但绝非这种哲学理论的演绎,而更多地来自于他自己的写作经验。

(2)关于戏剧表达超现实的真实的论述。①尤奈斯库认为,真正的戏剧是表达超现实之真实的纯戏剧,而反对传统戏剧,认为它执迷于“现实的真实”而对“超现实的真实”视而不见,一味模仿身边眼下的现实而忘记了自己的根本任务。

②尤奈斯库所谓的超现实的真实内涵之一是 作为意义之无与物质之有的“超现实的真实”:

a意义之无:意义的虚无乃是一种超现实的真实,是隐蔽在日常意义世界背后的真实,意义之虚无正是荒诞的本质,在幻觉和虚假的世界里存在的事实都表明荒谬,历史都表明无用,一切现实和语言都失去了彼此之间的联系,崩溃解体了。b物质之有:意义之无和物质之有的意识几乎是同时产生的,物质之有也是遮蔽在日常意义世界背后的真实,并且就是意义之无的直接象征。与意义之无相比我们更容易直接面对物质之有的挤压。c意义之无和物质之有:现实的真实不外乎日常意义化世界所确立的真实,这种真实会随着意义世界的解体而解体,而意义之无和物质之有正是被现实所掩盖的真实,这种超现实的真实在意义世界的解体之后大白于天下,从而是戏剧表达的真正对象。

③尤奈斯库所谓的超现实的真实内涵之二是 作为永恒之在的“超现实的真实”:

a戏剧除了要表现意义之无和物质之有之外,还要表现时空历史之外的永恒之在。

b尽管人的有限性注定了戏剧表达的时空性,即戏剧不可避免地只能演出历史的某个特定的历史片段,但一时性并不完全与永恒性相悖,它可能从属于永恒性和普遍性,因此戏剧完全有可能而且必须经由瞬间的表达揭示永恒。

c他认为,我们的“历史”超出一切时代之上的我的“真理”,通过一个时代而超越了所有时代,与普遍的无情的真理合而为一。d传统戏剧的失败之处就在于它不仅执迷于日常现实的模仿,还追求所谓切合时代,这就使他随着一个时代的消失而消失。

(3)关于戏剧的虚构本质与非理性本质的论述。

①他认为,戏剧要表达超现实的真实就注定了要虚构,不仅戏剧,所有的艺术样式在本质上都是虚构的。传统戏剧反虚构和回避虚构的企图遭到了尤奈斯库的批判,他认为传统戏剧对现实的逼真模仿是不可容忍的,甚至舞台上演员作为活生生的真人去扮演一个虚构人物也是对戏剧虚构本质的破坏。戏剧的衰败就在于它远离了自己虚构的本质。②但是戏剧要达到自身虚构的纯粹性比其他艺术形式要难得多,原因有二:

a演员道具的实在性与剧中人物场景的虚构性发生冲突,前者始终难以真正成为后者。b传统戏剧受虚妄的“逼真”信念的支配,尽可能使人为的表演显得像自然发生的那样,并尽可能将戏剧技巧掩饰起来。

③尤奈斯库认为要使戏剧回到自己的本质,就要理直气壮地虚构,突出戏剧的虚构性。如果说戏剧的本质是虚构,这种虚构应该是非理性的,荒诞派戏剧区别于传统戏剧的关键就在于此。

④传统戏剧虽然也遮遮掩掩的虚构,但这种虚构常常服从于理性法则,因此它不仅不能揭示非理性的法则反而歪曲了它。相反荒诞派戏剧强调以非理性的戏剧手法虚构非理性的存在,使之成为舞台直观。

(4)关于悲剧性和喜剧性及其戏剧张力: ①尤奈斯库认为,真正的戏剧本源于存在的洞观和直面绝望出境的勇气,他指责传统戏剧总是把不可解决的事物写成可解决的,把不可容忍的东西表演得可以容忍,认为对于无可解决的事物,人们是解决不了的,而且只有无可解决的事物,才具有深刻的悲剧性和深刻的喜剧性,因而从根本上来说才是真正的戏剧。

②尤奈斯库反对传统戏剧观对悲喜剧的绝对分界,认为喜剧因素和悲剧因素不过是同一个情势的两个方面,这两者是难以区别开来的。真正的喜剧在本质上比悲剧更富悲剧性,真正的悲剧也具有深刻的喜剧性。所以尤奈斯库认为真正悲剧性的东西是可笑的,而真正喜剧性的东西又是可悲的。

③尤奈斯库在自己的戏剧写作中有意将悲剧性的东西和喜剧性的东西放在一起,认为这样可以达到一种新的综合。这种综合是一种始终保持对立的综合,他不消除对立而达到统一,因为这种对立是无法消除的,正是这种对立构成了戏剧性张力,是真正戏剧的基础。

④这种无法消除的对立与冲突不仅仅是一种戏剧性结构技巧,而且是存在的荒诞本身,荒诞的实质即冲突。他认为,戏剧应该突出这种不可消除的冲突,不仅在总体上将喜剧性和悲剧性对立地放在一起,还要将散文的东西和诗意的东西、日常的东西和反常的东西、现实的东西和空想的东西对立地放在一起,只有在这种对立关系中,对立的每一方才能被突显出来,这种对立冲突所构成的张力才能形成真正的戏剧性。

(5)关于纯戏剧——戏剧的独立性的论述。

尤奈斯库提出戏剧只能是戏剧的理论,是针对以下两个观点提出的:

①批判戏剧工具论:尤奈斯库并不排斥戏剧应该表达某种哲理或思想,而恰恰强调伟大的戏剧家应该是伟大的哲学家。但戏剧不是思想的直接语言,更不是哲理的图解,戏剧的思想哲理性与其独特的表达形式是一体不分的。独立自主的纯戏剧必须是一种特殊的舞台虚构艺术,它以舞台形象直观地表现富有戏剧性张力的永恒之在,它的功能与价值是不可替代的。

②批判戏剧文学化:很多剧本就其文学性而言是不平凡的,但文学特点并不就是戏剧特点,只有当戏剧摆脱那种既非文学又非戏剧的状态而回到纯戏剧状态时,戏剧才是戏剧。尤奈斯库由此强调戏剧手法的重要性,尤其是突出夸张和戏拟手法的重要性,因为夸张与戏拟强化了戏剧表演的虚构性,从而使戏剧突显为戏剧。

93.原型批评是什么?(1)发展概况:

①原型批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批评流派,其主要创始人是加拿大的弗莱,曾一度与马克思主义批评和精神分析批评在西方文论界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②原型批评在60年代达到顶峰,对文学研究尤其是中世纪文艺复兴研究产生了极大影响,然而70年代以后随着结构主义的兴起而逐渐失去影响。(2)主要主张:

①原型批评的理论基础主要是荣格的精神分析学说和弗雷泽的人类学理论。

②原型批评试图发现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各种意象、叙事结构和人物类型,找出它们背后的基本形式,并强调作品中的神话类型,认为这些神话类型同具体的作品比较起来是更基本的原型,并把一系列原型广泛应用于对作品的分析、阐释和评价。(3)影响评价:

①原型批评是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它以荣格集体无意识理论和弗雷泽的人类学理论为基础,在文学观念上,弗莱受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和社会历史观的影响,使其原型批评呈现出一种整体性文化批评的倾向。

②在方法论上,原型批评还吸取了斯本格勒的历史有机循环发展论和早期结构主义的一些理论。

③此外,原型批评虽然反对新批评,但其理论仍带有一定程度上的文学自足论的痕迹。94.詹姆斯•弗雷泽的人类学理论是什么?(1)弗雷泽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以研究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尤其是从巫术到宗教再到科学的发展而著称,他的人类学理论的影响主要来自巨著《金枝》。(2)其主要理论主张有:

①金枝国王习俗与宗教模式:金枝国王习俗指的是当部落首领精力衰竭之后就应该被杀死吃肉喝血,这一传统的目的是为了把老首领的力量继承下来,而这一习俗发展出了许多的宗教,许多宗教的中心人物都是一位以青年男子形象出现的神,代表各个季节中的繁衍尤其是农作物的丰收,因此人们把神的躯体和血液与农作物的良种主要产品即面包和酒等同起来,形成了吃肉喝血的宗教仪式,而这种宗教的核心就是祭奠这位神的死亡与再生。

②季节循环与神话模式:许多古代神话和祭祀仪式都与自然界的季节循环变化有关,自然界万物春华秋实年复一年,使得远古人类联想到人类自己的生死繁衍,便产生了人死而复生的想法,创作了许多神死而复生的神话传说,就是对自然万物更替变化的模仿。(3)弗莱对弗雷泽的阐释:

①弗雷泽《金枝》的最大贡献就在于他发现了存在于不同文化背景之中的神话和祭祀仪式的相似性,对弗莱产生了启发意义。②弗莱认为《金枝》与其说是一部人类学著作,不如说是一部古典学术研究著作,或者说是一部可供文学批评家参考的知识性著作。其主题是以祭祀形式表现出的社会无意识象征,是关于人类的想象试图表现他对于生死和来世秘密的活动,是一部研究社会无意识象征的书,与弗洛伊德、荣格以及其他心理学家关于个人无意识象征的心理学著作一致并相辅相成,弗雷泽的模式与心理学模式是如此吻合。

③弗莱认为,死亡和再生的主题是弗雷泽和荣格共同的主题,只是出发点不同而已。弗雷泽从社会祭祀仪式方面去研究,而荣格则从心理学的变形象征方面去研究。

④弗莱没有把弗雷泽的著作和理论当做是纯粹人类学的著作,而是从“离心的角度”即文学的角度去研究其理论著作,受到很大启发但没有形成理论,直到他接触到了现代心理学尤其是荣格心理学理论之后才真正形成他的原型批评理论。(4)评价:

①弗雷泽的许多理论和观点对文学研究产生过较大影响。

②不过,弗雷泽只是让弗莱看到了不同文化背景中存在着相同的神话和祭祀模式,而未能揭示隐藏在这一现象深处的无意识结构和产生这些相同模式的原始意象。95.荣格的原型理论是什么?

(1)荣格曾师从弗洛伊德,其理论是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为基础的,但由于他比较热衷于宗教和神话,他的理论在许多基本观念和观点上具有较强的超验性和神秘主义色彩,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所有较大的修正和发展,比如他对无意识、力比多和自我等概念都做了重新阐释,他关于内倾和外倾的心理学类型理论不仅在心理学界影响很大,而且早已经成为一般的常识。

(2)其主要的文艺美学思想之一是集体无意识理论。

①理论缘起:集体无意识理论是荣格对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的发展,他不同意无意识是毫无理性的性本能冲动的观点。在广泛阅读和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荣格从神话及病人的梦和幻想中发现许多现象似乎都源自原始社会的集体经验而非个人的经验,因此他认为所有人不仅都有个人无意识,而且都有一种集体无意识,于是他把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分为“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两大类。

②集体无意识:所谓集体无意识指的是并非由个人获得而是由遗传所保留下来的普遍性精神机能,即由遗传的脑结构所产生的内容,是指人类自原始社会以来世世代代的普遍性的心理经验的长期积累,既不产生于个人经验也非后天获得的,而是生来就有的,是保存于整个人类经验之中并不断重复的非个人意象的领域。

(3)其主要的文艺美学思想之二是原型理论。①原型:

a荣格把集体无意识的内容称之为“原型”。原型是自从远古时代就已经存在的普遍意象,是在人类最原始阶段形成的,原型作为一种种族的记忆被保存下来,使每一个作为个体的人先天就获得一系列的意象和模式。b原型理论不仅可以解释诸多病例和巧合,还可以解释弗雷泽发现的神话和祭祀仪式的相似性,因为神话是从原型这种普遍模式中产生的。

②原型批评:

a荣格通过解释和揭示原型与神话以及神话与艺术之间的关系,荣格把他的原型理论扩展到文艺领域。

b他认为原型是人类长期的心理积淀中未被直接感知到的集体无意识的显现,并作为潜在的无意识进入创作过程,但它又必须得到外化,最初呈现为一种“原始意象”,在远古时代表现为神话形象,并在不同时代通过艺术在无意识之中激活转变为艺术形象,这些原始意象即原型之所以能遗传下来,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文艺这个载体。

(4)其主要的文艺美学思想之三是自主情结。

①从创作的角度来看:荣格反对文学艺术即幻想的观点,不赞成把治疗精神病人的精神分析方法直接运用于文艺研究,认为文艺作品是一个自主情结,其创作过程并不完全受作者自觉意识的控制,而常常受到一种沉淀在作者无意识深处的集体心理经验的影响。这种集体心理经验就是集体无意识。②从接受的角度来看:读者虽然不能直接在文艺作品中发现集体无意识,但却能通过在神话、图腾和梦中反复出现的原始意象发现它的存在与意义。因此批评家可以通过分析在文艺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叙事结构、人物形象或象征,重新构建出这种原始意象,进而发现人类精神的共相,揭示艺术的本质。(5)评价:荣格以“集体无意识”学说为核心的心理学理论对心理学研究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96.弗莱的原型批评是什么?

(1)弗莱深入地探索了统治西方文化的神话的本质,系统的建立了以神话—原型为核心的文学类型批评理论,为整个世界的文论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其理论思想不断引起东西方学者的关注,其主要理论著作被认为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在西方文学史和文化史上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2)弗莱的理论渊源:

①弗雷泽的人类学理论以及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和原型理论以及早期批评家在文学批评中运用原型模式的实践,对弗莱的原型批评的建构产生了极大影响。

②弗莱在建立其原型批评理论的过程中,受到影响的角度和程度是不同的。作为原型批评的理论基础,弗雷泽的人类学理论是外壳,而荣格的心理学理论是内核,弗莱通过神话发现了文学中的“无意识结构”——“原型”——而建立起了他的原型批评。

(3)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主要内容之一是其核心是“文学原型”。

①他在构建文论时把心理学或人类学意义上的原型转移到了文学领域赋予原型以文学的含义,称之为文学原型。经过弗莱的转移,原型成了文学意象,一个原型就是一个象征,通常是一个常常在文学中出现的意象,并可以被辨认出作为一个人的整个文学经验的一个组成部分。

②通过转化运用原型理论,弗莱把一部作品构织成一个由意象组成的叙述表层结构和一个由原型组成的深层结构,并通过原型凌乱的提示去发掘出作品的真正含义。弗莱认为原型不仅可以包容而且可以贯穿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和背景发展过程,一些表面上没有联系的文本组成部分和描写细节构成了一个个原型模式,这些模式可以反映作品的叙述和意向表层之下的内容。

③弗莱试图发现文学的“概念框架”,即确定文学领域的组织结构。弗莱认为原型就是一个把一首诗和另一首诗联系起来从而帮助我们的文学经验成为一体的象征。

④原型批评的目标之一就是不仅发现作品的叙述和意象表层之下的原型结构,揭示出连接一部作品和另一部作品的原型模式从而将文学经验成为一体。弗莱认为文学的结构是神话式的,由于在不同作品中人们会发现相似的原型模式,所以不同的文学构成同一个中心的统一的神话的不同方面。

(4)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主要内容之二是“文学循环发展论”。

①弗莱从生命和自然界的循环运动中得到启发,认为文学的演变也是一种类似的循环。②他根据自然界日出日落春夏秋冬等周而复始的循环变化规律归纳出四种原型:

a传奇故事、狂热赞美诗、狂想诗的原型:黎明、春天、出生。

b喜剧、田园牧歌诗的原型:正午、夏天、婚姻、胜利。

c悲歌和挽歌的原型:日落、秋天、死亡。d讽刺作品的原型:黑暗、冬天、毁灭。③弗莱用这一原型体系去阐释文学的形态。对弗莱而言,有四种类型的文学叙事模式,每一种模式又是一个更大的模式的一部分,文学由神话开始经历传奇、讽刺等阶段又有了返回神话的趋势,因此文学的发展演变呈现出一种循环状态。

(5)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主要内容之三是 “整体文学观”。

①文学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自主自足的体系,文艺批评家应该像自然科学家把自然当作有机整体那样,把艺术当做有机整体来进行研究。

②弗莱据此批判新批评,认为它对文艺作品的“细读”只是解释了个别的具体的作品,作为一种微观研究,它虽然对发现文学艺术的个别现象和规律有益,但却忽视了文学作品之间的联系,忽略了文学的广阔的结构性,因而不能发现文学艺术的普遍形式和规律。③他主张对一部作品的批评应当将之放入整个文学系统和文学传统中去考察,批评家必须对文学作品进行宏观研究,寻找一种更大的范式,去发现和解释文学艺术的总体形式和普遍规律,这种更大的范式就是原型。因此原型批评实质上是把文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的批评模式。

④虽然批判新批评的单纯微观研究,弗莱并未割裂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之间的关联,从微观到宏观的五个层面对文学进行了分析,即字面层面、描述层面、形式层面、原型层面和普遍层面,试图通过分析这些作品去研究文学作品的类型或谱系,并通过这些研究去发现隐藏在文学作品之中的人类文学经验。弗莱正是从整体文学现象出发,通过对文学的整体研究,建立起了原型批评理论。(6)评价: ①理论贡献:

a弗莱将文学作为整体来考察,注意观察文学本身的运动发展规律,对我们认识文学的本质、起源、发展和演变具有重大意义。b弗莱将文学批评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不仅考察各种批评之间的关系,而且注重文学批评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批评的功用,建立科学的文学批评体系。

c作为对新批评的反驳,弗莱将文学作品置于一个更大的文化背景中去考察,使我们能够克服狭隘的思维方式和极端形式主义的批评倾向。

d弗莱对文学形式的区分,为我们清楚的勾勒出文学形式变化的主流,使我们对西方文学的全貌有一个总的认识。

e弗莱的原型批评为我们观察文学世界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为我们分析文学作品提供了新方法。②局限性:

a原型批评认为文学艺术只是源自原型,而忽略了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源泉,这在根本上是错误的。

b原型批评虽然注重文学的总体性研究,却忽视了具体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和审美功能。因此,弗莱认为文学作品丧失了个性,最多只是原始文化的继承,这显然不符合世界文学发展的实际。

c弗莱用自然界的循环规律来解释文学形态和文学发展史,是用一种异质同构的方法来整理文学现象,带有很大的主观性、机械性和形式主义色彩。

97.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受到怎样的影响?(1)弗莱对弗雷泽和荣格的理论分别采取了“离心的角度”和“向心的角度”进行借鉴。所谓“离心的角度”,就是指弗莱只是借用弗雷泽的概念或模式而实质指向不同;所谓“向心的角度”是指弗莱不仅借用荣格的概念或模式,而且在内容实质指向上也是基本相同的。

(2)从表面上看,弗雷泽的神话模式和荣格的原型理论好似有相似之处,但他们的根本区别在于弗雷泽只是在神话中发现了相同的模式,而荣格则说明了这些模式是怎样被保存下来的。所以弗莱的原型批评是以荣格的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而弗雷泽的理论对原型批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弗雷泽在不同文化背景中发现了相同的神化模式这一点对弗莱从整体上考察文学中反复出现的意象有所启示。

(3)此外,弗雷泽春夏秋冬季节循环变化与远古神话和祭祀仪式有关的理论对弗莱的原型批评也有影响。

98.原型批评的整体性文化批评倾向是什么?

(1)纵观整个原型批评理论,其呈现出一种整体性批评和文化批评的倾向。

①原因之一是弗莱的原型批评是以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和弗洛伊德的神话理论为基础的。这两种理论本身就有相当多的社会文化因素,且弗莱的理论兴趣更在于阐释原型的文化含义,还把文学当做大文化语境中的一个整体,使用原型去挖掘文学意象的原始意义,发现文学原型的“概念框架”。

②原因之二是弗莱在建立其原型批评理论时曾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观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历史批评,还有斯本格勒的历史有机循环发展论,认为马克思以及斯本格勒在这个领域作出了最杰出的现代成就。(2)弗莱认为没有人能够否认文学与历史之间的关系,原型批评与历史批评之间有许多重叠之处:

①历史批评家称之为历史背景的东西,原型批评家称之为神话原型,且二者均承认文学有一种潜在的模式,在某种程度上这个模式决定着文学作品的形态。

②二者的不同在于,历史批评家认为这种模式产生于历史或者就是历史本身,但原型批评家认为这种模式不容易被辨认,往往存在于文学意象之下,存在于人类的信仰和行为之下,其源头要追溯到史前史、神话或者书面文学产生之前的传说和故事之中。

(3)总之,弗莱对西方文学的发展及其历史层面进行了整体研究,对西方文学的原型发展,即从史前祭祀神话直到当代讽刺文学,作了“原始结构主义”的解读,进而在文化整体之上树立起单一神话的结构,目的就是为了给文学批评提供一个整体的原型“概念框架”,建立起一种整体性的批评体系。99.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是什么?(1)20世纪出现了一批有别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家,一般称之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家,以卢卡契、萨特、葛兰西、本雅明、阿多诺、马尔库塞、哈贝马斯、弗洛姆、阿尔都塞等一大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物为代表。(2)理论背景:

①20世纪初在俄国十月革命激励下爆发的匈牙利、奥地利和德国革命都遭到了失败,苏联革命胜利后许多政策措施被西方国家的共产党人视为“庸俗经济决定论”、“机械唯物主义”的产物,斯大林集权主义更是引起了不满和抵制。

②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进入后工业化时期,社会结构、阶级结构和意识形态等多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马克思关于暴力革命、列宁关于帝国主义腐朽性和垂死性等学说遭到了是否过时的质疑。

③由于西方国家革命失败、西方社会战后发生的新变化以及对斯大林主义的不满,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种种不同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新理论。

④一般认为卢卡契以《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鼻祖,西马流派中最著名的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和法国萨特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3)理论主张:

①从理论主张的角度来看,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并不是一个严密的文学流派,其代表人物往往运用他们各自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来研究分析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作为其哲学理论和社会理论的延伸和补充,由于理解不同,其观点也多有不一致之处。但他们都打出了重新研究、重新发现、重新创造马克思主义的旗号。例如都主张把文学作品放在社会历史文化的大背景中加以理解,反对把文学作品与社会历史割裂开来,都注意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审视文学的意识形态性,高度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②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往往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哲学或社会理论的某些流派结合起来产生新的理论学说,例如精神分析学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等等。(4)评价:

①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主要肯定和突出了马克思早期对资本主义异化的批判,结合20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特点,吸收精神分析学等多种学说观点,高举社会批判的旗帜,对现代资本主义的全面异化作了深层次的尖锐批判,并对20世纪以来文学艺术的新发展,特别是现代主义艺术作了理论上的总结、阐述和美学上的辩护和支持,组成了马克思主义文论在当代发展的重要部分,这是值得肯定的。

②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总体上只从抽象人性出发,停留在精神意识层面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较少触及现实社会的根本制度,从而未能超越唯心史观,且不少理论家把文学艺术作为拯救现实的主要途径,显示出审美乌托邦的空想色彩。

100.卢卡契的现实主义文论是什么?

(1)卢卡契是匈牙利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与克罗齐、瓦莱里和英伽登一起被韦勒克并称为20世纪西方四大批评家。(2)其理论主张之一是“审美反映论”。①卢卡契在研究艺术问题的时候,首先强调社会存在的第一性原则,把人的心理看成是第二性的,并随社会历史而发展变化。他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认为任何反映都是主客观结合的结果,不存在镜子式的机械反映。②文学艺术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作为人们的意识形态、是现实的反映,但这种反映是一种能动的反映,坚决反对把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武断的毫无根据或者不加分析的等同于现实的机械的照相复制。

③卢卡契强调社会、人类和理论体系的整体性原则。他认为文学艺术作为一种审美反映是反映现实与超越现实的辩证统一,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a审美反映必然渗透着艺术家的主观成分。b审美反映包含了主观辩证法,通过有意识的选择而超越客观现实。

c审美反映是一种拟人化的反映。他认为,艺术在本质上是为了满足人类自我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

④卢卡契认为,艺术通过塑造典型来拟人化地审美反映现实。

a典型是普遍性和个别性的有机统一,正如黑格尔所云“具体的一般”。在文学艺术中,典型既具有深刻的个性,又反映了社会演变的趋向。

b典型具有如下特征:

一是指将人物和环境二者中间的一般和特殊加以有机结合的一种特别综合。

二是经过普遍化把各种个别性纳入综合的联系之中。

三是具有多样化的特征,与实际生活中的个人融为一体。

c典型应该是活生生的形象,而不是抽象理想的化身或者“平均数”。

(3)其理论主张之二是“劳动与巫术统一论”。

①卢卡契的艺术发生学是其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一方面接受并发挥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劳动起源论,一方面又以巫术起源论加以补充,在劳动与巫术的相互作用中揭示了艺术起源的根本原因。

②卢卡契认为人类劳动之所以与文学艺术的产生密切相关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审美活动的主体条件是在劳动过程中历史地生成的。二是艺术创造的抽象形式是与劳动密切相连的。

三是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使得人类有了闲暇,从而也就有了进行艺术创造活动的可能。四是由劳动成功而获得的愉悦使得人类的自我意识得到提高,这对于艺术的历史生成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③文学艺术的历史生成还借助于巫术的中介作用,在巫术活动中包含着尚未分化的、以后会成为独立的艺术态度的萌芽。

a他试图指出模仿的巫术与对现实的艺术反映之间所具有的共同原理,从而揭示审美活动的产生与发展长期不可分割地隐藏在巫术之中的原因。

b巫术与艺术的分化是客观的、经历了缓慢而充满矛盾的过程才实现的。c巫术活动具有两种特性:

其一、巫术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从而具有现实生活的现象形式。

其二、巫术能激发思想感情。

d这两种特性正是艺术生成的必备条件,是巫术模仿活动与艺术反映之间的共同特征,因此巫术模仿活动是文学艺术历史生成的重要中介。④评价:

卢卡契从劳动和巫术模仿活动的结合上寻找文学艺术历史生成的根本原因,强调原始人类劳动与巫术活动的不可分割性,揭示原始人类劳动和巫术模仿活动对于艺术起源所产生的决定性作用,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的劳动起源说,坚持了现实主义的文艺原则,又深化了西方以萨洛蒙•赖纳许为代表的艺术巫术起源说,为艺术起源的研究作出了新的贡献。

(4)其理论主张之三是“激发情感与认识世界统一论”。

①卢卡契对于艺术所具有的社会功能的阐述同样贯彻了现实主义的原则,它以人为出发点来认识艺术所具有的社会作用,认为艺术主要具有情感激发作用和认识作用。

②他认为,艺术的情感激发作用与艺术的本质是一致的。这种情感激发作用使感受艺术的人体验到人的整体性,并将从艺术静观中获得的新经验用于生活,努力使自己成为整体的人。

③同样,艺术又具有认识作用,这种认识有别于科学的认识作用。其原因有三: 一是艺术的认识作用与主观性相联系; 二是艺术具有虚构性;

三是艺术既可以提供对人类自我的认识,又可以认识外部世界。

④艺术通过情感激发作用和认识作用使得欣赏艺术的人们获得独特的快感和直接的共鸣,洞察生活联系扩大生活眼界,深化对世界和对人类自身的认识。⑤评价:

卢卡契对文艺社会功能的现实主义阐释是辨证的,他看到了文艺的情感激发作用和认识作用,并将情感激发作为认识世界的基础,看到了文艺在社会斗争中的积极作用,并清醒的认识到文艺对于社会实践的作用是以人性的陶冶为中介的,使他在艺术功能问题上与庸俗社会学理论划清了界限。(5)贡献与局限:

①卢卡契的现实主义文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论,其贡献主要表现在:

一是他坚持用唯物论的反映论探索文艺的本质,把文艺看作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二是他对艺术起源的看法别具一格,深化了劳动起源论和巫术起源论;

三是他对艺术社会功能的观点也非常深刻,既批判了割裂艺术与社会实践相联系的唯美主义观点,又抨击了庸俗社会学的艺术功能论。

四是他对于自然主义和现代主义文艺观的批评,对现实主义文学的评论以及对文艺批评原则的论述等都包含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观点。

②不足之处是:

a卢卡契文论中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理论错误,如把人道主义与唯物史观等量齐观,把人道主义作为其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一个重大失误。

b他用现实主义为批评标准衡量一切文艺作品也具有一定的狭隘性。

101.葛兰西的“民族—人民的文学”论是什么?

(1)葛兰西的“民族—人民的文学”论的提出集中体现了他对文学与社会生活关系的基本观点,是结合意大利的国情提出的。①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a葛兰西认为,文学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文学家必须深入到现实的社会生活之中去努力用自己的笔来反映社会生活。

b文学家反映社会生活要借助于想象来达到,但即使想象也受到社会生活的制约,尤其是科学进步的制约。由此,他认为文学离不开社会生活,而文学又不能完全与社会生活等同。c评价:这种观点既反对文学中脱离社会生活的形式主义倾向,又与照抄生活的自然主义倾向划清了界限。

②文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 a文学总是表达某种政治倾向,通过情感和伦理观念的表达,使欣赏者感受到作者特定的政治态度。

b文学作品要成为“新文化”的一部分,成为精神道德革新的表现,为广大的人民大众服务。葛兰西据此要求作家具有同人民一致的世界观,体验人民大众的情感,与之融为一体,起到“民族教育者”的作用。

c尽管如此,文学并不等同于政治。因为文学艺术还有自己的本质特点,即其审美品质,它集中表现在文学艺术具有艺术形象。(2)历史内容与美的形式的统一:

①葛兰西强调文学的内容与形式之间的有机统一,主张从审美和历史两个层面来揭示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

②他反对片面强调内容的机械观点,也反对只注重形式的形式主义观点,而是辩证的看待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认为在真正优秀的作品之中,每个部分的变化都会引起作品整体的变化,这是对西方文论史上有机整体说的继承。他又发展了这一学说,认为文学艺术的内容要表现人民的愿望和理想,具有鲜明的人民性。

③对于作品来说内容是作家和整个一代人对这个环境的态度,强调作家感情态度的重要性,具有鲜明的反自然主义倾向。

④葛兰西主张从审美和历史两方面认识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文学应当既有深厚的历史内容,又能通过各种艺术手段把这些内容恰到好处的表现出来,使之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从而使读者能够从中得到审美快感。这一观点批评了文学创作中政治说教的倾向,同时对浮夸华丽的文风进行了有力批判。

(3)坚持真善美统一的文学批评标准: ①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应当尽善尽美的结合起来,文学批评必须以鲜明的炽热的感情把争取新文化即新的人道主义的斗争、对道德情感和世界观的批评,同审美批评或纯粹的艺术批评和谐的融合在一起。

②文学批评应当结合具体的历史条件来分析评价作品。

③他还提出一种文学批评的“距离说”,认为对“经典作家”的作品应当保持某种距离才能对其进行正确的批评。

(4)评价:葛兰西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学理论,不过,有些观点也存在片面性。102.皮埃尔•马舍雷的结构主义文论是什么?

(1)马舍雷的文学理论深受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影响,其代表作是《文学生产理论》。(2)关于“沉默”论。

①“沉默”是马舍雷文论的一个核心概念,构成了他对文学本质把握的一个支撑点。②在他看来,沉默是与作品的真正含义联系在一起的,作品说什么不重要,关键是在作品中没有找到的即没有说出的东西,也就是“沉默”。

③沉默与文学作品的意识形态性紧密相关,作家进行创作时要按照文学创作的独特方式表达其所认识到的真理,而这种创作过程又受到意识形态方面的制约,使作家不能说出一切,于是就会在作品中留下某些空白,保持某种沉默,所以沉默是作品暴露出所受到的意识形态束缚的标志。这种空白是意味深长的,尽管没有明确的说明意识形态,却间接地表现了意识形态,反映了作品所具有的意识形态性。④评价:

a马舍雷揭示了文学的深厚的社会基础。一方面看到了文学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看到了文学所反映的现实乃是一种非经验

性的现实,是一种意识形态。既看到了文学的现实根源,又看到了文学的特殊性质,这正是马舍雷的深刻之处。b他把文学看成开放性的,作品所留下的空白有待读者去填充,于是作品的意义便是多样性的。

(3)关于艺术生产论:马舍雷从文学与生产劳动的联系、文学的语言学特性方面来认识文学本质问题。他把文学看成一种精神劳动,一种新知识的生产活动,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有关文学艺术与劳动关系理论的继承。

(4)文学结构与形式观:

①马舍雷十分重视文学作品的结构与形式问题。他明确反对结构主义文论所主张的作品有一种中心结构的观点,也反对传统文论中的有机整体观点。

②他认为结构主义文论认为有一个核心的结构存在于作品之中是现代神学的变体,而有机整体观把文学看成一个有机整体,按照一种形式化而要求来建构作品并赋予作品以一定的意义和内容。这种观点被马舍雷讥讽为“审美物理学”。

③他指出,这些对结构的错误观点都建立在一种逻辑迷误之上。

(5)关于“结构与缺无”:

①所谓结构是指从外部将作品的虚假内部特征以及秘密的原因从作品之中驱逐了出来,而且揭示了那种基本的缺无的东西。

②“沉默”与“缺无”成为马舍雷结构论的基本出发点,在他那里,结构是揭示作品所没有说出的那些东西的基本线索。

③他认为,作品并不是一个严密的有机整体,作品中的秩序也不过是一种想象的秩序。通过秩序我们可以找到“缺无”,又可以通过“缺无”来揭示作品的结构,从而把握作品所转换的意识形态。因此他认为文学作品的形式是混乱而不完整的,通过这种形式,作品揭示了真理,获得了某种认识。

(6)马舍雷结构论的基本特点有二: a自始至终强调文学作品的意识形态性; b密切联系作品内容来谈问题。(7)文学的语言性:

①他认为文学批评的对象是语言的作品——文学作品,文学的一个基本特性是语言性也就决定了文学批评的基本特性是语言性,这构成了文学批评与其他艺术批评之间的区别。

②文学批评致力于对文学这种独特的语言活动的描述和认识,应当了解语言的注重既定规则,更应当了解语言是什么,以此为基础才能解决作品是怎样完成的这一问题,而不是局限在文学是什么的问题上。这一理论具有鲜明的现代意识,是对文学是什么这一形而上问题的反驳。

(8)评价:马舍雷文论存在主要问题就是对“沉默”和“缺无”的过分偏爱,未能看到有些作品的意识形态性是十分明确而尖锐的表现出来的,而不是通过“沉默”和“缺无”才得以昭示的。

103.吕西安•戈德曼的“发生结构主义”文论是什么?

(1)戈德曼是法国文艺理论家,是法国“发生结构主义”的创始人。

(2)其理论主张之一是“有意义的结构”: ①戈德曼认为文学作品就是一个有意义的结构,而“有意义的结构”是判断文学作品内在意义的最有效工具。②它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是联系性:

a文学创作是作家通过自身的努力,制造一个由其思想、情感、行为组成的有意义的连续结构。

b这个结构一方面涉及到某个文学作品的各部分内容要素之间的整体关系,另一方面又与整个社会有着内在的联系。二是开放性: a“有意义的结构”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因而具有历史性、运动性和开放性。

b这一观点受到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影响。戈德曼运用“顺应”和“同化”这两个概念来说明结构的形成和发展。c他认为,现存的精神结构的同化与外在世界结构的顺应之间存在着对抗,对抗的结果往往造成了旧的平衡和旧的结构的解体并形成了一种新的平衡和新的结构。三是循环性:

a有意义的结构总是处于一个从部分到整体再从整体到部分的不断循环过程之中。b文学作品作为一种“有意义的结构”首先是与其所处的整个社会大结构联系在一起的,另一方面,还与作家的心理所构成的中间结构联系在一起。

c只有从整体与部分的不断循环过程中,我们才能深刻的把握住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之所以被社会所接受,就是因为它具有种种植根于这种有意义的结构之中的性质和特征。(3)其理论主张之二是“同构说”:

①戈德曼还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发展分期与文学上相应的分期描述来说明在文学与经济基础二者之间的确存在一种密切的对应关系。

②他认为,小说复杂的形式其实只是人们每天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形式,重要的小说式样的结构和经济生活中的交换结构是严格同构的。极端强调文学与经济基础的同构性是戈德曼文论的一个最重要的特色。

③戈德曼认为在文学与经济基础的同构之间往往还存在着一个既与文学作品同构、又与经济基础同构的集体意识,文学作品并不是一种实际的既定集体意识的单纯反映,而是某一特殊集团的集体意识的升华。④评价:

a戈德曼的同构说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基本观点,高度强调了文学的阶级性,在强调文学作品与经济基础和社会集团精神结构同构的同时还看到了文学创作的特殊性。

b但同构说对于文学作品所具有的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重视不够而具有某些机械论色彩。

(4)就方法论而言,戈德曼的“发生结构主义”文论主要采用的是社会学方法,同时又自觉地融合了结构主义、心理分析、形式分析以及发生认识论的方法,形成了其研究方法的丰富性。

104.特里•伊格尔顿的新马思主义文论是什么?

(1)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质:

①伊格尔顿对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不论多么公允都永远具有强烈的政治性。②文学艺术也具有强烈的政治性。文学艺术之所以是意识形态,因为文学是观察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人们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所产生的具体的社会关系的产物,因此理解文学艺术作品应当首先理解其与所处的意识形态世界之间的复杂关系:

a文学艺术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形成的,属于复杂的社会知觉的一部分。b文学艺术又是以特殊方式与维护和再生的社会权利有着某种联系的。

③文学艺术与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关系,它永远是一种复杂现象,其中可能掺杂着冲突甚至是矛盾的世界观。

④同时文学艺术也不仅仅是反映经济基础的,而是具有积极的反作用。尽管文学艺术本身并不能根本地改变历史进程,但它仍是历史变化过程中的一个积极因素。

⑤伊格尔顿批判了“文学反映论”和自然主义的文艺观,认为文学与客观对象之间存在的并不是反映式的一对一的关系,文学应当超越现实。

(2)关于形式与内容:

①文学形式是一种具有意义的结构,而不是仅仅加工处理内容。内容应当与形式有机的统一起来,内容具有决定作用但形式也有能动作用。

②文学形式也具有意识形态性,意识形态的变化会在文学形式的变化方面充分反映出来。但文学形式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对称关系,文学形式具有高度的自主性。

③文学形式是三种因素的复杂统一体: 一是文学形式部分地由一种相对独立的文学形式的历史所形成。

二是文学形式是某种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结构的结晶。

三是文学形式体现了一系列作家和读者之间的特殊关系。

④作家对于文学形式的选择并不是任意的,一方面受到所要表现的内容的制约,一方面受到文学形式构成因素的制约。(3)关于艺术生产理论:

①把文学艺术看成商品是伊格尔顿艺术生产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他认为文学艺术之所以是商品,首先因为它们都是人工商品。②文学艺术也是社会生产,但这是一种与经济基础关系最为间接的社会生产。因此文学艺术既是一种意识形态,又是一种社会经济生产的形式。

③从艺术生产和艺术消费的相互关系看艺术形式,那么艺术形式的产生就与艺术生产和消费密切相关了,艺术生产和消费既可以改变艺术形式,又可以改变艺术家和欣赏着之间的关系,还可以改变艺术家之间的关系。艺术生产的不同方式会对作品文学形式本身产生决定性影响。

④评价:伊格尔顿艺术生产理论为我们提供了观察艺术的新角度和新思路,为研究文学开辟了一条新路。其意义主要在于:

a伊格尔顿不仅从艺术与社会生产关系中认识艺术,而且把艺术生产作为社会生产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深刻地揭示了艺术生产的两重性。

b伊格尔顿反对使艺术生产理论蜕变为一种工艺主义,提醒人们不要片面夸大艺术生产的物质方面的特征,防止完全忽视文学艺术的意识形态性。

c艺术生产理论深刻的概括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文学艺术作品所具有的商品化特征,为我们认识资产阶级文学艺术提供了重要启发。105.法兰克福学派是什么?

(1)发展概况:德国法兰克福学派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因主要成员均是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的成员而得名,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最重要、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20世纪60年代达到鼎盛,70年代逐渐衰落,由于30年代曾流亡日内瓦和美国,影响日渐扩大。

(2)理论主张:法兰克福学派以社会哲学为主要研究方向,提出一种“社会批判理论”作为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批判其异化和反人性的武器。

(3)该学派理论家以马克思的批判理论继承者自居,同时兼收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理论、存在主义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企图调和并综合这些理论,形成现代人道主义为核心的、尖锐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的“社会批判理论”。

(4)他们的具体文艺主张虽然不同,但在批判现代社会否定人性、强调现代艺术具有反抗社会、拯救人性、解放人类的特殊职能这一点上却基本一致,体现出鲜明的反异化的社会批判色彩。

(5)主要代表人物:霍克海默、阿多诺、本雅明、弗洛姆、哈贝马斯、马尔库塞等人,虽然布洛赫、布莱希特并非法兰克福学派,但对其发展却有极大影响,与该学派关系极为密切。

106.恩斯特•布洛赫的乌托邦式幻想艺术论是什么?

(1)以“希望” 范畴为核心的乌托邦哲学: ①布洛赫的《乌托邦哲学》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他深感资本主义生活和文化的市侩气息与伪善性严重压抑人的个性,由此认定资本主义社会从美学和人类学的观点看已经丧失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从而转向了马克思主义。布洛赫认为马克思主义和他的乌托邦理想完全一致。

②布洛赫强调人是乌托邦的主体,是“尚未”实现的可能性的焦点。他认为人在本质上是生活在未来,哲学的任务不是描述现状而是唤醒生活,催生一个尚处在潜在状态、需要靠人的首创精神才能出现的新世界。

③布洛赫集中研究了人的最深刻的“希望”的内容与形式,他认为在人的诸多激情中,“希望”是最富于人性且仅为人所特有的,它使人面向未来尚未产生或尚未被意识到的东西,面向自由王国。

④他将“希望”看成“人生本质的结构”,人并非其现有诸属性的总和,而是正在走向某种超越他自身的人,人的本质不是既有的或者固定的,而是开放的、尚未完成和规定了的,这种开放性就是“希望”,人是他很前面的那个他。

⑤布洛赫用“希望”原理发展、完成了他的乌托邦哲学,但他也正是把马克思主义误释为一种乌托邦精神而赞同马克思主义的。(2)以“幻想”为核心的艺术理论:

①以乌托邦哲学为哲学基础,布洛赫的文学理论是以幻想为核心的艺术理论。

②布洛赫把艺术本质同幻想、同对世界审美的“超前显现”联系起来。

a他认为艺术与伦理学都显现人类的完满存在,但方式不同。伦理学以“希望”和理想的方式显现,而艺术以象征的方式隐约的暗示人的内在世界在实现自身本质过程中对未来非异化的追求与渴望。

b他强调艺术能揭示被隐匿的、尚未展现的意义,它面向未来具有一种预示或“预先推测力”,艺术能够展现它所处时代尚未显现的未来内容。

c布洛赫把艺术看成是一种对世界和人的内心的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的超前显现或预先推测,一种能揭示本质的幻想。

③布洛赫又吸收了弗洛伊德的“白日梦”理论,提出艺术的幻想实质是对白日梦的改造。a白日梦具有企图改善世界、创造完满性的幻想的性质,幻想和梦幻必定贯穿着走向美好未来的希望,这一希望是符合与自然和历史的发展趋势的。

b艺术从白日梦出发获得了这种进行幻想的本质,布洛赫对弗洛伊德的艺术是白日梦的升华这一理论作了革命性的改造,使之与他的整个艺术幻想论统一起来,体现着一种通过艺术改造超越现实,走向完满未来的乌托邦精神。

④布洛赫的艺术幻想论还体现在他的音乐理论中。他认为音乐是幻想的理想世界,幻想是音乐的主要特征,幻想又使音乐有一种指向未来、揭示趋势、造就新人的作用,社会趋势本身在音乐中得到了反映和体现,且音乐具有拯救和抚慰作用,在音乐概念中能够确立一个新的自我,一个进行预想的自我。(3)对表现主义艺术的支持:

①通过论争,布鲁赫认为表现主义并不代表法西斯主义。

②通过论争,布鲁赫认为表现主义体现了人民性的回归。

③通过论争,布鲁赫认为表现主义具有先锋性,是摧毁资本主义世界图像的大胆尝试,是破坏旧关系,发现新事物的艺术。

④通过论争,布鲁赫认为表现主义具有大胆实验性与创新性。

107.怎样看待表现主义的先锋性与破坏性:(1)布洛赫以现代意识观照艺术,不是笼统反对现实主义,而是指出现实主义的目标在于揭示现实的一切内在关系。认为这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的,表现主义先锋派艺术也可以达到这一目标。

(2)布洛赫认为表现主义的先锋性体现在: ①它能为我们展现一个陌生的未来世界。②表现主义是摧毁资本主义世界图像的大胆尝试,是破坏旧关系,发现新事物的艺术。(3)因此布洛赫认为应当用发展辩证的眼光看待表现主义的先锋性与破坏性,而不是轻易的加以否定。

108.30年代关于表现主义和现实主义之争的主题是什么?

(1)20世纪30年代国际左翼阵线内部出现过一场就表现主义艺术进行的论争,以卢卡库莱拉为首的评论家对当时以表现主义为代表的先锋派艺术展开了尖锐的批评,而布洛赫和布莱希特作为论战的另一方对表现主义作了辩护。论战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 ①表现主义是否代表法西斯主义; ②表现主义是否具有人民性;

③怎样看待表现主义的先锋性与破坏性; ④怎样看待表现主义的实验与创新。(2)评价:

布洛赫比卢卡奇等人多一些真理性的意见,他对表现主义及整个现代先锋艺术的变化总体上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更具有现代意识和辩证精神,同他面向未来的乌托邦哲学也是一脉相承的。

109.贝托尔特•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是什么?

(1)理论背景:

①布莱希特所处的时代是两次世界大战相继爆发、德国大资产阶级走向法西斯主义的动荡时代,是鼓吹反理性主义和享乐主义敌视科学理性的时代,是文艺作品充斥低级庸俗趣味和享乐主义内容的时代。

②布莱希特身为一个自觉的马克思主义者,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思考针锋相对的倡导一种具有鲜明无产阶级革命倾向的以科学和理性为基础的艺术观。

(2)具有鲜明无产阶级倾向的理性主义艺术观:

①艺术必须与无产阶级共命运,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倾向。a他认为,任何时代处于上升阶段的阶级都是推动现实发展的先进力量,而与这个阶级合作的艺术就是进步艺术。

b在他所处的时代只有与无产阶级共命运的艺术才是进步的新艺术。

②布莱希特与非理性主义思潮相对抗,提出以科学与理性为基础的新艺术观。

a他认为科学和理性总是与上升阶级相伴相生,无产阶级要推动历史前进必然要高扬科学和理性精神。

b在未来的共产主义时代,艺术将于科学融合与人类的生产劳动之中,在现代科学时代里一切先进艺术都不能离开科学,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才能帮助进步艺术家深刻的认识复杂的世界。

③布莱希特针对享乐主义,突出强调了艺术的教育功能。

a认为戏剧艺术的首要任务是帮助人们解释世界、改造世界,因此应该用艺术的手段去描画世界图景和人类共同生活的模型,让观众明白他们的社会环境,从而能够在理智和情感上主宰它,从而起到教育人民的作用。b但布莱希特并不排斥艺术的娱乐功能,认为这两种功能能够充分融合,通过娱乐功能能够更好的发挥教育功能。

(3)以“间离化”为核心的史诗剧理论: ①布莱希特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创造了与欧洲传统亚里士多德戏剧不同的史诗剧及其理论。

②布莱希特的史诗剧用以事件和理智为要素的叙事性取代了传统的戏剧性,取得理智的收获。

③布莱希特创立史诗剧的基本要点是更加注重诉诸观众的理性,而不是观众的感情。观众不是分享经验而是去领悟那些事情。④史诗剧的核心特征就是“间离化”,或者间离效果、陌生化效果等。即在演员和角色之间、观众与演员之间有意识地制造一种距离或障碍,使演员和观众都能以“旁观者”的目光去审视,去思考,去评判。

⑤评价:布莱希特所建立的以间离化为核心的史诗剧体系与理论,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戏剧体系形成了鲜明的区别,具有鲜明的现代意识,为西方戏剧美学史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110.30年代卢卡契和布莱希特关于现实主义的论争是什么?(1)30年代表现主义之争中布莱希特与卢卡契的分歧主要体现在对现实主义的观点上。(2)关于现实主义的出发点。

①二人都承认现实是文艺的源泉,都要以马克思主义观察现实,但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不同。

a卢卡契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人的解放,阶级剥削和异化的现实破坏了人的完整性,革命就是改变现实社会物质结构,恢复人的完整性,使人得到真正解放,使人得到真正解放,因此文艺应高举“人道主义”的旗帜。b布莱希特认为马克思主义首先是阶级斗争的学说,文艺应该首先考虑为无产阶级解放斗争服务的问题,不能只讲“人道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理解为“人本论”或“阶级论”是形成他们对立的现实主义文艺观的根源。(3)对现实主义的理解。

①卢卡契认为现实主义应当真实而直接地再现现实生活,酷似生活从而读者很容易从作品中辨认出现实面貌来。

②布莱希特认为现实主义不要求以酷似现实为标准,而应当驾驭现实洞察生活本质,使人们更容易认识世界的内在关系与发展趋向。他认为现实主义就是要揭示出社会的因果关系,强调发展的因素,既具体又要让人有抽象概括的可能。

(4)关于现实主义表现的中心是事件还是人物的问题。

①卢卡契认为现实主义应该以刻画个性鲜明的人物为中心来达到真实的再现生活的目的,因而对现实主义作品表示赞扬而对现代主义作品表示批判。

②布莱希特则主张把实践过程置于艺术表现的中心,人物在他那里只是一种符号,并不一定要有鲜明个性,目的在于展示现实的发展过程与趋势,因而对现代主义作品评价很高。

(5)关于现实主义表现方法即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

①卢卡契推崇19世纪的现实主义艺术形式,要求无产阶级文艺以之作为典范。

②布莱希特认强调形式服务于内容,受制于现实,主张现实主义应该创造新的艺术形式和手段来表现新的现实,而不是因循守旧。(6)评价:

①卢卡契和布莱希特的现实主义之争都有各自的合理性和片面性。

②从文艺发展的角度而言,布莱希特的现实主义观点面向未来,大胆吸纳先锋派的手法从而更富有创新性与活力;但忽视文艺再现生活的真实性而过于强调阶级倾向性,也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111.瓦尔特•本雅明的技术主义艺术理论是什么?

(1)古典艺术的终结与现代艺术的费解: ①本雅明从时代和社会现实的发展变化出发,认为在工业革命前的手工劳动关系中,人际传播方式主要是取决于时间性的叙说,所以叙事性艺术就驻足在这种关系之中。②而现代资本主义工业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叙事艺术如传统形式的小说就出现了危机,而代之以机械复制艺术如摄影电影的兴盛,也就是本雅明所谓的艺术裂变的时代,正是这种裂变导致古典艺术的衰微和现代艺术的崛起。

③古典艺术由于注重叙事所以意义确定清楚明了,而现代艺术的瞬间性则导致意义晦涩,不确定乃至费解,需要经过思考方能领悟,于是现代艺术加入了反思性,并使得这种反思性上升到主导地位,从而增加了阅读的费解性。

④本雅明认为布莱希特的间离技巧使观众不是亲近的而是疏离的,观赏者以一种极大的惊奇心情看到了剧情是一种真实,并引导观众跳出幻觉,以清醒的理性反思剧情,不是一开始而是最后才理解剧作的意义,这是叙事剧费解的主要原因。⑤评价:

a本雅明对波德莱尔与布莱希特的分析是对整个现代艺术走向费解的特征的揭示,它不仅仅从艺术形式上看待现代艺术的费解性,而且从内容上发现并肯定了这种费解性背后隐藏着对资本主义现实的严肃的批判性。b本雅明无论在论述古典艺术的终结还是现代艺术的费解方面都注意考察造成文艺现象变化背后的时代、社会条件和阶级斗争状况,努力寻找其终极经济根源,试图把唯物史观贯彻到自己的论述之中去,这是难能可贵的。(2)独特的艺术生产理论:

①本雅明受到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启示,把艺术创作看作同物质生产有共同规律的一种特殊的生产活动和过程,即它们同样有生产与消费、生产者、产品和消费者等要素构成,同样受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制约。

②艺术生产力与艺术生产关系:

a艺术创作是生产,艺术欣赏是消费,艺术创作的技术即技巧,代表着一定的艺术发展水平,构成了艺术生产中的艺术生产力。b艺术生产者与艺术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构成了艺术生产关系。

c艺术生产关系一般地由艺术生产力即艺术技巧所决定,当艺术生产关系与艺术生产力发展矛盾、阻碍艺术生产力发展时,社会就会出现艺术革命,新的艺术技巧就会产生,打破旧有的艺术生产关系,把艺术推向前进。③艺术技巧作为艺术生产力的代表,在本雅明的艺术生产理论中占据特殊的重要地位: a技巧直接关涉到对文艺作品的分析与评价的唯物主义原则。

b用技巧概念来消除形式与内容传统的僵硬对立。

c他推崇摄影、电影等新兴艺术手段,对艺术技巧、形式上努力革新的现代主义艺术给予高度评价。

④关于艺术消费:

a本雅明认为应该将消费者转化为生产者,将读者或观众转化为艺术生产的合作者。b他赞扬布莱希特推翻了传统的第四堵墙的舞台结构,使观众也参与到演出中去,成为戏剧创作的合作伙伴。

c并指出,对于历史唯物主义来说,过去的作品总是未完成的,它必须是在历史的具体过程中由具体时代的读者去实现,这些作品同它们以前以及以后的历史都是联结在一起的,正是它们以后被读者消费、欣赏的历史把以前的历史照亮,成为一个不断变易的连续过程。d而正是这个变易的历史决定了艺术作品与消费者的种种关系并提供给不同历史地位的消费者以参与艺术生产的不同可能,这些思想开创了当代接受美学的先声。⑤评价:

a本雅明把艺术看成一种生产与消费的辩证运动过程,并力图把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唯物史观应用于艺术生产领域,无疑是正确的。

b但他把艺术技巧抬高至决定一切的地位并用技巧先进与否取代艺术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进步与否,则是片面的技术主义的。(3)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论:

①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艺术生产也进入了机械复制的时代,这带来了巨大变革,传统艺术的光晕消失了,可用机械复制的艺术却悄然兴起。②光晕与机械复制艺术:

a光晕这个概念在本雅明的理论中含义复杂而模糊,用来泛指传统艺术的审美特征。b而机械复制艺术则是指能够用先进技术、机械手段进行大量复制的现代艺术品。c传统艺术作品具有独一无二性,具有当时当地性所构成的灵光圈;但现代技术如摄影等却使作品无限多地被复制,作品的本真性、唯一性与权威性就消失了,环绕它的光晕也就消失了。

③随着传统艺术光晕的消失,艺术原有功能与价值也就发生了巨大变化,它原有的膜拜价值即对其独一无二的光晕的膜拜也被展示价值所取代。

④艺术接受也从侧重膜拜价值的凝神观照的接受方式转变为侧重展示价值的消遣性接收方式。

⑤在所有的机械复制艺术中,本雅明最为推崇电影这一艺术形式。认为电影展示了异样的世界和视觉无意识,丰富了我们观照世界的方式,丰富了复杂的精神世界的活动和变化,据此本雅明把电影看作人类艺术活动中的一次革命。⑥评价:

a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论鲜明地贯穿了技术主义倾向,一方面体现了他运用唯物主义观点研究艺术的努力,另一方面显示出他对新兴的电影艺术的倡导和对现代主义艺术的支持。

b但他对艺术的精神性、独创性和个性等有所忽视,这一点是明显的不足之处。

112.西奥多•阿多诺的否定性文论是什么?(1)否定的辩证法:

①阿多诺通过文艺来彻底否定和抗议资本主义的异化现实。

②阿多诺认为总体、整体和同一性等是虚假的、抽象的社会存在的幻影,是强制把社会现实中无法统一的个体性和差异性一体化、整体化,硬要求把不可能调和的种种现实矛盾实现统一。

③阿多诺认为真正唯物主义的辩证法是指向差异之物,是矛盾对立的,辩证法的真正含义永远是否定性的而不具有任何肯定性。④评价:

a阿多诺提出了整体是虚假的这一口号旨在摧毁强加在客观社会之上的总体性囚牢,以调动具有差异性的千万个体来反抗和否定社会的整体性压抑。

b他的否定的辩证法不是纯粹的形而上思辨,而是与现实的社会批判紧密结合的,这种“非同一性思维”或曰“批判思维”,就是要矛盾地思考矛盾,安于不完整性和非同一性,认为这才是现代否定的辩证法的希望所在。(2)艺术的否定性本质:

①艺术是指对现实世界的否定的认识,否定性是现代艺术的本质特征。

②阿多诺认为现代艺术所追求的是那种尚不存在的东西,是对现实中尚未存在之物的先期把握——幻象。

③这种经验现实中没有的“幻象”是一个疏离相异于现实的另一个世界,而艺术就是要达到社会的社会性逆反现象,艺术就是对现实世界的“反题”。

④现代艺术采取分解、零散化的形式原则,认为艺术应该打破传统艺术追求完美性和整体性的幻想,用不完美性和不和谐性、零散性、破碎性的外观来实现其否定现实的本性。正是对美的外观的抛弃,形成了现代艺术“费解“这一区别于传统艺术的重要特征。

⑤阿多诺提出了“反艺术”的概念。他认为,现代艺术对美的感性外观的否定是艺术走向衰亡的重要标志,“反艺术”并非真正消灭艺术,而是在放弃艺术外观美的同时抗议了滋生伪艺术的异化现实,这是一种否定的艺术。⑥艺术作品通过否定、消解自身的外观而赋予艺术以新的生命,因此艺术作品的生命就在于灭亡。“反艺术”正是通过消灭艺术美的外观而使艺术解体,又恰恰在艺术的解体之中拯救了艺术。

(3)艺术的批判和拯救功能:

①现代艺术的本质既然是否定性,其主要功能自然就是社会批判了。艺术通过追求尚未存在的东西而与既存社会分离、决裂,艺术作品的社会批判领域就是产生不幸的领域。②拯救功能与批判功能是不可分割的,拯救是批判的深化与延伸,批判的目的在于拯救。③面对这样一个走向野蛮和虚无的社会,人们需要一种精神性的补偿来消除绝望,拯救心灵。具有否定性和批判功能的现代艺术正好满足了这种需要,因而获得了拯救人性、拯救现实的功能。

④艺术能够把人们在现实中所丧失的希望及所异化了的人性重新展现在人们面前,因而艺术就补偿性的拯救了人们被理智所驱逐出具体存在的东西。

⑤评价:阿多诺所阐述的艺术批判与拯救功能都是在意识和精神领域的层次上而不具备实践性,未能从根本上超越从精神到精神的唯心史观和审美乌托邦。

113.赫伯特•马尔库塞的新感性文论是什么?

(1)人本主义的社会批判哲学:

①马尔库塞的文艺思想是以其人本主义的社会批判哲学为理论基础的,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与病态全在于它压抑扭曲了人的本性,造成了人的异化。

②马尔库塞批判资本主义的“消费控制”把人变成了“单维人”。现代工业社会强制推行的“强制性消费”造成了个人的物化和畸形化,完全颠倒异化了人与产品的关系:不是产品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生产,而是人为了产品的消费而存在,这就是晚期资本主义对人的消费控制。

③马尔库塞批判资本主义对人的爱欲本性的压抑。他认为作为生本能的爱欲是人的真正本质,劳动为大规模的发泄爱欲提供了机会,但现代工业社会使人的劳动日益沦为工具的某个部分。人的存在被分裂成片面的机能,劳动从作为人的爱欲本质的实现变成了对爱欲的压抑,劳动的这种非爱欲化就是非人化,就是对人本质的摧残。

④马尔库塞批判资本主义滋长了“攻击性”罪恶。他认为现代工业社会压抑了生本能的爱欲,助长了死本能的攻击性。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利用和操纵了人的攻击本能,攻击本能越是充分发泄出来,人们被资本主义控制的程度就越高。因此攻击本能的无限扩张就是人性异化的另一表征。

⑤马尔库塞还从人性异化的角度对资本主义生态、自然危机进行了批判。他认为自然界不仅是人类的生活来源,也是人类的想象、美感和和谐观念的源泉,只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才能保证人性的完满发展。现代工业技术文明却为了满足片面的物质享受而无限制的剥夺、破坏、污染自然,结果切断了人与自然沟通的纽带,反之自然要压迫报复人,原本是人性得以实现的“天然空间”,现在却成了奴役人性的“地狱”。⑥评价:

a马尔库塞这种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是相当尖锐的,也是有一定深度的。

b但他抹煞了资本主义社会人性异化的根源即私有制,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仅停留在意识形态层面,而丝毫不触及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

c其所提出的总体革命的主张也仅局限于心理本能结构的革命,把爱欲的解放和人性异化的扬弃视为当代革命的主要任务与唯一道路,显然这种不触及现存社会经济政治结构的总体革命只能是一种虚无缥缈的空想。(2)艺术的实质是“革命”和“造反”: ①马尔库塞的文艺思想与社会批判哲学紧密相关,他着重从艺术与革命、政治的关系来探讨艺术的本质。

②马尔库塞认为艺术创造了与既存现实相异的另一种现实,另一个真实,一个属于未来或理想的不存在的世界,因而具有一种“否定的”总体性,这种对现实的否定性是一种美学上永恒的想象的革命。

第二篇:《当代西方政治思潮》_读书笔记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读书笔记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当代西方形形色色的政治思潮中 的主流思潮,它从各主流思潮产生的背景开始探讨,随后简要得概述了各种主流思潮的发展历程,以及各思潮的领袖人物和代表思想家得主要观点,然后论述了各种思潮对于当时社会的影响力,而尤为重要的是作者站在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立场上对各种思潮进行了批判和总结,吸取其中的合理部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思想多元化提供参考。

为了详尽的说明西方的政治思潮得理论,作者首先从西方主流思潮的灵魂——基本理念出发。因为在西方政治生活中流行的各种主流思潮,虽然有种种不同的具体主张,但是贯穿其中的基本理念却是相同的。把握住它的基本理念,要想理解它的思想就容易多了。

在该书中,作者列举了和详细介绍了三种基本理念:天赋人权说,社会契约论,理性法制观。这三种思想可以说是西方政治思想的精髓,各种政治思想都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它们是当代西方各种主流思想的活的灵魂。

有了思想,要想成为现实和指导实践,必需有承载它的东西。因此作者接下来就阐述了主流思潮的载体:基本制度。其中最重要的是代议制民主。它是一种由人民选出代表(议员和公职人员)执掌国家的权力的民主制度,现在西方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实行得代议制民主。

最后,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探讨各种主流思潮的背景、发展、影响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这些主流思潮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民主主义,法西斯主义,以及非主流的左翼思潮,包括社群主义,新马克思主义,民主激进主义,无政府主义,托洛茨基主义。最后还简要介绍了从传统到现代的非主流的另类思潮:女权主义和生态主义。

纵观全文,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及其丰富和思想政治界的异常活跃。而且,从这些政治思潮中也可以给我们以启示和引发我们的思考。

世界上有两种影响较大的国家起源学说,一种就是马克思的阶级起源说。另一种就是社会契约论。马克思的阶级起源说可以说是从人类社会发展得本质着手,认为国家石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阶级的出现而产生的。而社会契约论从人们的社会交往过程中权利义务关系出发来讨论国家起源的。契约是指市场主体之间经过平等的自由协商订立的,本质是自愿协作和自由合意,一经订立就具有约束力,受法律保护。

社会契约论是一种用市场交易关系来解释政府的起源及其体制的合法性的理论,其基本思想是:国家不是神造的,国家应该按人的理想,知识来设计,创

造。国家可以从根本上改变、重建,而理性是构建国家的原则。在此,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西方将国家看做一种物件,可以自由创造和改造。他们不仅追求人的自由,更追求国家的自由。

西方政治思潮灵魂之一就是理性法制观。理性与法治一直以来就是西方所推崇的,理性与法治也是他们的传统。至于理性和法治为何在西方倍受喜爱,可能是与西方的社会历史和地理条件有关吧。

西方自古以来就推崇理性,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古希腊哲学大家开始,西方就从来不缺少哲学家和思想家。比如英国的培根、洛克,法国的卢梭、笛卡尔,德国的康德、马克思等等。这些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以其超凡的理性思考,为我们得发展指明了方向,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知识和震撼创造了一个理性的世界。、与西方的理性相比,东方可以说是感性的王国。可能是受中国儒家文化的深刻影响,东方国家的理想思维长期受到压抑,它们得思想家都规矩的生活在自己的生活小圈子里,人民之间的交往活动更多的是一种本能的冲动和感性的反射人们的思想也主要是对现象的观察和记录,未深入其本质。所以,缺乏理性思考的东方很少出现能够影响世界的思想大家。

法治一直也是西方的传统,就像人治在中国。法治与人治的社会根源与人性根源不得而知。它们有各自的特点。法治讲究公平和制约,而人治注重道义和关怀。法治导致冷漠和无情,而人治容易出现独裁和混乱。两种都各有优缺点,两种若能完美结合,相互补充,将会是最好的国家管理方式。但那显然是不现实的。因为两者存在很多矛盾和抵触,向完全融合和基本不可能的。

在西方政治思潮中,有一相对的政治思潮:自由主义——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坚持自由至上,积极的自由至上。而保守主义认为秩序第一,但是保守主义并不否定自由,只是拿自由与秩序相比,强调秩序的优先性。而自由主义也重秩序,只是将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个人自由上。、自由主义认为政府的权力必须是有限的,政府的功能是保障公民的自由权利,调和、平衡、节制冲突和矛盾,维护自由的、正义的和谐的秩序。坚持个人第一,政府第二。与此相反,保守主义认为权威才是第一的,主张权威主义。他们认为秩序和民主都有赖于权威的保障,主张增强权威,节制民主。

自由主义思潮和保守主义思潮还有一个显著的差别,对于平等的态度有对立的观点。自由主义者认为自由在于平等,平等内涵于自由之中,没有平等,自由便不存在。他们主张人人在法律和机会面前平等。并将平等和自由联系起来。而保守主义坚持反对平等主义。在他们看来,平等只是表面上的清高、纯洁,骨子

里浅薄、肮脏。认为平等主义只计较财富的得失,不关心生产,只关心分配。想付出较少的劳动就获得较多的报酬,实际上是想占有别人的财富。而且认为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人们的体力、智力、品质都有差别,不平等是天然秩序,多样性文明的标志。两种社会思潮各有特色和道理,分别代表了不同阶级的利益观点。

欧洲既是资本主义的诞生地,也是社会主义的故乡。基于资本主义内部矛盾,社会主义思潮必然产生,而社会民主主义是其中的一种。、社会民主主义思潮主要有革命的社会主义和改良的社会主义,而在西方,改良的社会主义影响更广。

改良的社会主义在价值目标上突出自由、公正,在理论基础上主张多元化,淡化马克思主义,同时修改奋斗纲领,主张建立混合经济制度,它认同民主法治国家,要改良,不要革命。

改良与革命的社会主义思想的最主要区别就在于取得奋斗目标的手段不同。但是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来看,改良主义很少有取得成功的。因为在资本主义国家里,资本家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绝对冲突的,要想改革以对人民有利,必然损害资本家的利益,这种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绝不会消失的。所以只有实行革命,就像前苏联和中国一样,打破原来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重防腐和国家,才是真正的出路。

社会主义有民主,资本主义也有民主。但是索然两种在形式和表面上来看并没有显著的区别,其本质却截然不同。资本主义的民主是狭隘的,是少数人的民主,拥有民主的权利的前提是经济地位和财富的多少,由于其阶级性质,它的民主不可能是全民的。而社会主义民主则是最广大人民的。虽然从目前的现状来看,社会主义的民主还不是很完善,发展程度还不高,但是其潜力是无穷的。从社会发展长远来看,社会主义的民主更具有优越性。

资本主义制度尤其天然的缺陷。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由于这个矛盾的存在,资本主义世界会周期性的爆发经济危机。而在其所有的经济危机中,20世纪30年代的那次“大萧条”尤为严重,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最为深重,因为它给法西斯主义一个机会,最终酿成二战的爆发。

法西斯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潮和政治运动,20世纪20——40年代曾经是一种世界现象,在德国、意大利、日本一度掀起汹涌澎湃的恶浪。除此之外,还在西欧一些国家或地区取得过成功,或兴起过运动。在当代,法西斯主义不时泛起小小浊流,主要是弱势群体的失望情绪,表现为排外主义与保守、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碎片。

法西斯主义的运动给世界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它的思想更是荒诞。它宣扬种族优劣论,生存空间说,这种荒谬言论成为其对外侵略和种族屠杀的根源。法西斯

主义鼓吹国家神秘,神圣,国家代表全民族内在的精神,是道德和理性的现实,一切政治、法律、经济组织不过是它的体现。更为可怕的是坚持专制主义和暴力主义。这些给人们的思想造成了混乱和迷茫。

西方国家有较强的人权意识,认为人的一些权利是天赋的,具有神圣性,旁人不可侵犯。而且有的西方学者甚至提出人权大于主权,认为如果有国家做了有损人权的行为,其他国家可以干涉并督促其改正。这是为其打着人权的幌子干涉别国内政造势。在这方面做的最突出是美国。

比如,2009年2月25日,美国务院发表了《2008年国别人权报告》,再次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进行了指责,而对自己糟糕的人权记录只字不提。但是并不代表我们不能知晓其行为。为了让世界人民全面了解美国人权的实际情况,督促美国反思其不当行为,我国发表了《2008年美国人权报告》。该报告指出:美国暴力犯罪严重,威胁公民的生命、财产和安全;在美国,公民的权利越来越受到限制;美国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缺乏应有的保障;种族歧视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妇女、儿童状况令人担忧;以及美国侵犯他国主权,践踏他国人权的事情时有发生。该报告还列举了大量的事实佐证美国人权问题的严重性。在此可以看出,美国标榜的人权、自由全是荒谬的谎言,对人民有很强的欺骗性,其实质是麻痹人民,干涉他国。

西方是资本主义的世界,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已有400年了,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无一不是采取单一发展经济的模式,以致造成今天严重的环境污染的生态破坏,资本主义在环境问题出现许久后才开始觉醒,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提出了生态主义。环境污染主要在于发达国家,他们本来应该负担最主要的任务,但他们却不断指责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落后,这是典型的不负责任和唯利是图的态度。

西方当代政治思潮数不胜数,每种思潮背后都有其代表人物和基本理论,每种理论所指向的对象各不相同,它所要求达到的目的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它们产生的背景都是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它们的出现和发展也与资本主义的变化是同步的,它们的宗旨都是为了资本主义服务,这就是这些思潮的狭隘性和注定消逝。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西方政治思想是异常活跃的,这是我们目前所缺乏的,也是需要我们学习和改进的。

当然,从《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中我们还能得到更多启示,鉴于水平有限,到此为止。

第三篇:当代西方新闻媒体

当代西方新闻媒体

1.报团:在两个以上城市,拥有两种以上日报的报业公司。报团的出现,表明新闻事业走向垄断的趋势,是20世纪新闻事业最重要的发展。

2.新闻自由:或称新闻自由权,通常指政府通过宪法或相关法律条文保障本国公民言论、结社以及新闻出版界采访、报道、出版、发行等的自由权利。这一概念也可以延伸至保障新闻界采集和发布信息,并提供给公众的充分自由。

3.默多克的沃平革命: 20世纪80年代,由于指责英国印刷工会效率低下,默多克和实力强大的英国印刷工会产生了激烈的冲突。他断绝了和英国印刷工会的往来,在离舰队街不远的沃平建立了自己的印刷厂,引入了计算机管理。印刷工会决定将沃平变成他们的滑铁卢之战,在1986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对默多克展开了各种围攻。沃平成了代表进步势力的默多克一方和代表传统势力的印刷工会一方的交战阵地。其结果是默多克和他务实的商业模式取得了胜利。沃平之战不仅对英国工会史,而且对世人对默多克的评价都是一个关键点。默多克在这次事件中表现为一个冷酷无情的商人,一个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人。其实,即使默多克不向印刷工会挑战,别人也会这样做。当然,沃平之战并没有阻碍技术进步,即使是在印刷行业。

4.西方新闻媒体的基本理论和流派: 理论:宏观理论包括关注社会稳定的结构功能理论,重视社会变化的社会冲突论和强调社会适应的社会进化论。媒介的规范理论即媒介的主导型理论有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社会责任论和客观性原则。自由报刊主义理论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形成的一种新闻理论系统,是西方各国新闻体制的基石和主导型理论。社会责任论逐渐取代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成为西方大多数国家的主导型理论。尽管它自身有着不可克服的致命缺陷,但西方大多数国家仍把社会责任论作为新闻立法、制定新闻政策和构建新闻工作者道德规范的理论依据。客观性原理在西方新闻界的理论和实践中地位一项重要。它不仅体现了自由主义理论的核心理念,而且包括一系列与日常新闻事件有关的方法和准则,这种承上启下联系主导理论与具体业务的特殊功能,决定了它成为西方新闻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基本原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在客观性原理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它经历了不断的批判和修正。在这个意义,它又是西方新闻界最具争议性的理论。

学派: 经典主义学派、实证主义学派和批判学派是西方新闻学研究的三种学派。经典主义学派在西欧的法国、德国和英国以及亚洲的日本还有相当的影响。这些学者坚持以本国传统的哲学理论为依托开展新闻学研究,包括新闻理论探索。实证主义学派又称行为主义学派、经验学派,以美国为大本营,以定量调查为研究方法,有及时性、个体和可观察的三个特点。并恪守“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等格言,占主导地位。批判学派以西方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但派系众多。该学派主要研究媒介对受众传播的长期影响来考察新闻媒介效果理论,着眼于宏观社会来研究媒介运作,并以强烈的主观意识切入研究过程。政治经济分析也称结构决定论、假意识形态与文化工业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分析三者在批判学派中影响较大。

5.美国电视节目<辛迪加>:在美国电视业中,辛迪加是指辛迪加经营者向多个用户,比如电视台、有线频道或全国广播电视网这样的节目播出机构出售电视节目播出权的发行活动。它是一种商业代理行为,辛迪加经营者从电视节目版权所有者手中得到其节目在辛迪加市场出售的代理权,然后从中赚取从事中介服务的代理费。辛迪加系统处于节目供应网络和节目播出网络之间,它既为节目播出网络输送“养料”(用以播出的节目),又同时接纳和处理其“废弃物”(完成首轮播出任务的节目),从而形成一个相对独立、为节目提供储存和交易空间的机制。这种机制以辛迪加经营者的代理发行活动为主体,在契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电视节目供应和发行的动力机制。

6.西欧广播电视公司实行双轨制的目的?面临挑战?

目的:1.引入竞争机制2.保持政治多元化3.防止垄断、避免恶性竞争4.保护传承本国文化。挑战: 1.公营台观众流失及改革:BBC 的两个主要频道BBC1 和BBC2,目前分别占有30%和10%的观众份额。BBC 的改革。2.私营台商业化、娱乐化、美国化。

7.当今西方新闻媒体的发展趋势:

一、西方媒体的私有化 西方媒体的私有化主要指西欧的广播电视业 1.意大利 2.法国 3.德国 4.葡萄牙 5.西班牙 6.英国

二、西方媒体的集中化 1.收购,兼并,联合,合资等方式 2.Viacom 个案 3.纵向,横向 4.西方六大传媒集团

三、西方媒体的商业化(一)私有化和商业化相伴相生 私有化—— 盈利—— 广告—— 发行量,收听率,收视率(二)商业化是一把双刃剑 1.商业化运作的积极影响(1)广播电视的频道频率大大增加(2)西欧各国的电视频道数量发展(3)媒体内容更加贴近受众,形式生动活泼。(4)媒体收益大大提高(5)媒体实力提升,为新技术的开发推广创造条件2.商业化运作的负面影响(1)媒介的使命感逐渐淡化 ① 以受众的兴趣和广告收益为导向 ② 媒介服务对象的重点从受众转向广告商。(2)娱乐化的潮流席卷西方媒体(3)娱乐节目美国化。

四、西方媒体的全球化(一)西方媒体的全球化的动因:资本总是朝着最有利可图的地方流动。(二)跨国经营主要区域还在欧美国家。(三)案例 1:新闻集团在英国: 1.先后收购《泰晤士报》,《太阳报》和《世界新闻》,成为英国报界最大的一个报系.2.合资创办 SKY TV(天空电视台),之后成立天空广播公司,被认为是“英国第一家真正 的商业电视台”.3.新闻集团被称为“全球电视帝国”,其覆盖范围已包括 5 大洲,占全球面积的三分之一.(四)其他案例:

1.BBC 走向世界: 2.澳大利亚,创办 UKTV(英国电视);3.欧洲,娱乐频道 BBC Prime;4.美国,电视剧和娱乐频道 BBC America;5.日本,网络公司,提供体育比赛节目内容.(五)美国:媒体资本和媒体产品的最大输出国(六)西方媒体全球化的影响。(七)西方强势煤体抢滩中国 1.进驻策略: 内容为王 扩展平台 推销品牌 印刷出版先行 2.巩固发展策略: 本土经营 与本土优势传媒或特色传媒合作 人才本土化 内容本土化 政府公关 踏足香港。

8.西方媒介集团在中国的发展策略: 1.进驻策略: 内容为王 扩展平台 推销品牌 印刷出版先行 2.巩固发展策略:本土经营(与本土优势传媒或特色传媒合作)人才本土化、内容本土化、政府公关、踏足香港。

9.《今日美国》的传播策略?如何通过《今》的成功来借鉴?中国该如何应对?带来了哪些机遇和挑战?

全国策略:1.读者定位(1)商旅人士。商界人士在旅途中希望及时读到广泛全面的新闻信息,并追踪各自家乡运动队的比赛消息,《今日美国》正填补了这个空白。(2)发行策略:在机场和酒店大量发行。数据表明,目前《今日美国》的读者有 42%是在旅途当中阅读该报的。此外,《今日美国》的出现使许多“一城一报”地区的读者有了更多的选择。2.栏目设置和内容选择(1)“美国各地”栏目(Across the USA)美国 50 个州按字母顺序排列,分别用百字以内的篇幅报道每个州的重要新闻(2)体育报道 报道美国各地前一天和当天的每一场比赛,每一项纪录,每一个统计数字,全面细致,是《今日美国》最受读者喜爱的内容之一。《今日美国》也因此多次获得“全国最佳体育报道”的殊荣。早期通过电话等方式,一局局一场场搜集了美国所有公园、体育场和俱乐部的比赛。如今已经与全美各主要体育组织电脑联网,更为迅捷、准确。⑶旅游新闻⑷气象服务。

版面特色:1.“电视化”的版面编排:快餐式的。2.报纸版面的主要因素:①栏,一般版面按几栏分是相对固定的,成为基本栏。②图片:西方新闻。

调查显示:1.七成以上的人更喜欢彩色的报纸。2.彩色并不会破坏报纸的可信度。3.年龄大的人比年轻人更喜欢看彩色。4.彩色报纸对于家庭订户吸引力更大。

3.报纸版面基本原则:①信息量。②美观原则:“眼球经济”。③易读原则。

成功的原因:1.全国性报纸的空白。2.读者的观念。3.处于流动状态的商旅人士。4.希望新闻迎和读者心里。5.管理和发行。

借鉴:《今日美国》报就是对信息时代“注意力稀缺”问题的一个回应。该报的成功之道就在于顺应网络时代的阅读习惯,大量使用图片、导读、图表、简讯和网页化的版面。21世纪初期以来,这种网络化的编排方法也被我国的都市报所采用。默多克建议报业抓住互联网长足发展的机遇,为读者提供新的服务。他说:“报业的机遇就在于,不要在印刷版这一棵树上吊死,而要为读者提供更丰富的新闻和意见。”他透露,《华尔街日报》正准备为读者提供三个层次的在线内容——可免费获取新闻、订阅服务与定制高端服务。这些应对措施对我国的报业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10.主要国际媒介集团:时代华纳(美)、新闻集团(澳)、维亚康姆(美)、迪斯尼(美)、贝塔斯曼(德)、维旺迪(法)、皮尔森(英)、汤姆逊(加)

11.西方三大传媒集团给我们哪些启示?

维亚康姆(Viacom)

一、Viacom 概况 1.2002 年,股票市值超过 AOL Time Warner, 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传媒集团.2.同年,Fortune “全球最受赞赏公司排行榜”娱乐类企业中名列榜首.3.传奇人物:雷石东(Sumner Redstone)“在中国没有人能赢我.” “大家只要记住 Viacom,把其他公司都忘掉。”

二、Viacom 发展历程 1.起步:汽车影院连锁店(家族企业:国家娱乐公司)2.小公司收购大公司:收购 Viacom(古稀老人的大胆举动)3.Viacom 兼并 CBS:“近年少有的获得收益的成功合并”.三、Viacom 主要业务构成 1.电影: 派拉蒙电影公司(Paramount Pictures)《星球大战》(《阿甘正传》 《碟中碟》 Titanic)2.广播电视: CBS 电视网 MTV 有线音乐电视网 Nickelodeon 儿童频道 BET 等十余个有线电视频道 3.Blockbuster 音像租赁零售店

4.Infinity Outdoor 广告集团 5.5 家主题公园,互联网等

四、Viacom 经营理念与发展策略

1.ABC 三步曲: Acquire,Brand,Copyright 2.坚持以传统产业为核心 3.选择优秀产业进入,有效整合资源 4.内容为王 5.精确定位,细分市场 6.品牌经营 7.内容和渠道相结合,“全球化思考, 本土化实践” 8.中国市场策略。

时代华纳(AOL Time Warner)

一、80 年的并购之路 时代公司:一本杂志起家的全球出版业巨头 华纳公司:全球娱乐业巨头(电影电视)1989, Time + Warner 1996, Time Warner + TBS(特纳广播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传播娱乐集团 2001, AOL + Time Warner, “世纪联姻”,成为“第一家面向网络世纪的综合性大众传播 和通信公司”.二、主要业务构成 美国在线(AOL,ICQ,Netscape,Winamp,FM365)HBO 电影频道 特纳广播公司(CNN,TBS,TNT,华娱卫视)华纳兄弟电影公司(《哈利波特》《黑客帝国》《完美风暴》)华纳音乐集团 新线电影公司(《指环王》)时代杂志出版公司(《时代》《财富》《人物》等)时代华纳图书出版公司

三、陷入困境:网络泡沫破裂,AOL 股价暴跌;

9.11 事件影响;2002 年一季度,创美国季度亏损纪录-542.2 亿美元;2002 年,市值被 Viacom 超过;

四、重组 :2002 年起重组,分为两大事业群,“独立运营,联合作战”: 媒体及通讯集团(AOL,Time)娱乐及网络集团(HBO,Warner,TBS)

五、反思:AOL Time Warner 的教训 网络泡沫的破灭对 AOL 的打击只是其表面原因;AOL 与 Time Warner 合并后各自为政,资源整合不力才是问题根本.(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 差异较大)

维旺迪(Vivendi Universal)

一、概况 总部:法国巴黎 巨型跨国集团,2600 个分公司遍布 60 多个国家,约 35 万雇员.40%收入来自美国,40%来 自法国本土.一度是世界第二大传媒集团.业务涉及 6 个行业:电视电影,音乐,出版,电信,互联网,环保.二、发展历程 1.前身:通用水务公司(Compagnie Generale des Eaux)150 年历史,法国最大的自来水供应,垃圾处理和环保设备制造公司.2.80 年代开始,向运输,建筑,地产以及电信和传媒领域扩张.3.进军传媒娱乐行业 1996 年,梅西耶升任水务公司总裁;1998 年,更名为维旺迪,正式进军电信,网络,娱乐和传媒产业.2000 年 1 月,合作成立 VivendiNet 互联网集团,意在建设欧洲最大的门户网站.2000 年 12 月,兼并西格拉姆(Seagram)公司.环球音乐集团和环球电影制片公司(世界第二大电影制片公司,《侏罗纪公园》《角斗士》).Cananl+集团,欧洲著名的付费电视运营商.4.大肆扩张,迅速崛起 2001 年一年间,耗资 500 亿美元在美国完成 5 次并购.Houghton Mifflin 出版公司 最大的在线音乐服务供应商 MP3.com 美国第二大卫星电视公司 EchoStar 美国电视网(USA Networks)的影视业务 与 Sony 组建网络公司 5.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传媒集团,覆盖出版,电影,电视,音乐,电信,网络等各个领域.6.负债累累,濒临崩溃 负债累累:大规模兼并,经营不善,大肆举债.2002 年 7 月 1 日,华尔街评级机构将其信用 评级降为“垃圾”级别.巨额亏损,假帐**:7 月 2 日,《世界报》头版报道,Vivendi 前一年亏损 136 亿欧元,且 涉嫌做假帐.公司股票应声而落,3 天跌落 1/3.7 月 3 日,总裁梅西耶被迫辞职.—--到 2002 年 8 月中旬,Vivendi 公司市值从两年多前的 1000 亿欧元至 101 欧元,缩水近90%.公司面临巨大的融资压力和现金危机, 濒临崩溃.(当时现金量仅够维持到 2002 年 10 月.)7.新官上任,调整重组 2002 年 7 月 4 日,新任总裁让-雷恩佛尔多(Jean-Rene Fourtou)走马上任: 削减公司现金损耗,争取银行贷款;资产重组,出售部分资产,削减债务: 退出互联网和出版领域,将重点放在电影电视,电信和环境业务上.三、传奇人物梅西耶(Jean-Marie Messier)曾任法国财政部长巴拉迪尔的企业私有化顾问.39 岁升任通用水务公司总裁,开始大刀阔斧打造传媒业巨头.他的迅速兼并和大胆目标令人目瞪口呆,媒体评论他“有一个填不满的大胃口,每天要吃掉一 家公司.” 初期的成功赢得法国国内阵阵欢呼,被多家媒体称为“法国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总裁”,并赢 得法国最高荣誉——荣誉军团骑士勋章.顶峰之时,出版名为 j6m.com 的自传,成为畅销书.(自称 J6M, “Jean-Marie Messier, moi-meme, matre du monde.”)与维旺迪环球一起从顶峰跌落.2002 年 7 月 3 日被迫辞职.鼎盛时期平均税后月收入 10 万美元.辞职费高达 1780 万美元.四、维旺迪的失误 没有处理好资产与负债之间的平衡.没有处理好快速扩张与资源整合的关系.盲目扩张导致收购的媒体在集团中的位置和作用模糊不清.规模庞大,战线过长,运营无法兼顾.在业务发展上的决策错误.没有认识到优质产业――环保产业的重要性.在网络业务上投入过多,亏损严重.管理层的矛盾 保留被兼并产业原有管理层 ,但其在能力,配合上不尽人意.梅西耶独断专行的性格.总结:三大传媒集团的启示 :1,并购是企业发展壮大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成功的并购可以通过资源整合,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从而达到 1+1>2 的“协同效应”.Viacom 并购 CBS, Time 与 Warner 及与 TBS 的并购都是成功的范例;2.传媒集团不仅要并购做大,更须整合做强: 人力资源的整合 业务资源的整合 管理模式的整合。

要有国际化的视野。国际化,即市场全球化,是当今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全球化的经营策略是西方大型传媒集团经营的成功之道,也是我们发展国内媒介集团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之

一。全球性经营让西方大型传媒集团可以在许多方面受益,特别是可以降低成本。世界各个国家在观念、政策、文化、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差异性很大,但是各大媒介集团在各国都有自己的公司,可以合理地对各国的资源进行配置,取长补短,达到利润的最大化。

以购并实现媒介多元整合,以多元化凸显规模效应。购并是跨国媒介集团迅速扩张的有效途径。当今世界主要的媒介集团无不是经过多次购并才形成今天这样的规模的。也正是由于跨媒介、跨国界的兼并收购,这些集团才能一方面通过产权交易、兼并和破产,把不良资产抛向市场,再把优良资产组合进来,达到迅速提高资产效益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共同使用机器设备、信息网络、交通工具、专业人员等,降低成本,提高产出。而多元化的产品结构更使得这些媒介集团既有效规避风险,又通过交叉促销等降低费用、扩大影响,凸显规模经济的优越性。

准确的市场定位。经营方针是媒介集团运作的首要问题。媒介的定位是媒介根据市场状况和受众需求对自己将要生产的媒介产品所作的规划。媒介前期的需求定位可以减少产品投放市场的盲目性;可以降低成本,媒介企业可根据产品的定位提前做好各部门的协调,精心准备,在产品投放时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因企业内部的磨合所耗费的时间而带来的成本损耗,从而降低企业的成本。

重视内容经营。媒介经营内容在媒介集团的经营中占据着尤其重要的地位,西方几大媒介集团都十分重视内容经营,它们大都信奉“内容为王”,他们投入资金最多的是“内容”,为他们赚取利润最多的也是“内容”。这里所指的内容主要就是媒介集团所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不同种类的服务。从某种程度上讲,内容成了媒介企业的生命线。

重视品牌经营。西方大型媒介集团的成功与其品牌经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每一个集团旗下都有众多驰名世界的品牌,品牌已成为市场竞争的核心。

多元化经营。媒介集团可以通过兼并或重组将自身的触角延伸到书籍出版、期刊、音像制品、电影、电视、有线电视网络以及体育俱乐部、零售商店、主题公园、休闲娱乐公司、旅游、地产、咨询、会展等方面,使原来的集团业务更加多元化,多元化经营带来收入的多样化,同时也在实现规模效益的同时有效规避了经营风险。

西方传媒集团的发展之路对我们发展国内传媒集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但是任何经验都是有一定局限性的,我们只能借鉴,不能照搬照抄,只有将他人的经验和自身的实际相结合,才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第四篇:《当代西方政治思想》

《当代西方政治思想》第一次作业

一、填空题 1.提出了“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的命题。

2.政治产生于从野蛮时代进入时代之后。

3.从实质上看,古老的观念认为,政治就是“正义”或“善”,把政治看成最高的善,看成。

4.在古希腊,“政治”的原意为城邦,指城邦中的。

5.在当今西方许多学者看来,政治就意味着普遍的。

6.广义的政治思潮是指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居支配地位的。

7.“天赋人权”说是一种关于人的的学说,倡导作为社会成员的一般的“人”的权利。8.是一种用市场交易关系来解释政府的起源及其体制的合法性的理论。社会契约论

9.社会契约论的直接来源为古法中的社团法、合伙法。10.指的是民主制度的一种类型,是近现代国家实行民主的一种制度安排。11.是古希腊、罗马城邦民主制度的基本特征。

12.密尔的《》一书被认为是确立代议民主制的经典著作,影响深远。

13.第一次明确提出分权理论的是自由派思想家是。

14.三权分立学说的集大成者是。15.是西方政治的一个核心制度。

16.当代系统地阐述保守主义权威观的是。

17.首倡“专家治国”论的是主张“管理革命”的美国哲学教授。

18.从专家治国的理念出发,丹尼尔·贝尔主张以制取代自由民主制。

19.竭力倡导“”的是英国工党领袖布莱尔。

20.法西斯主义兴起于意大利,在德国又称民族社会主义——“”,在日本则表现为天皇制军国主义。

二、判断题

1.最早提出人权理论的是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洛克。()

2.托克维尔指出,直接民主实质上是大众民主,其最大弊端是可能导致“少数暴政”,导致对个人自由的侵害。()

3.美国是第一个以宪法形式确立三权分立的国家。()

4.保守主义在西方政治生活中长期居主导地位,是一种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政治思潮。()

5.现代政党最早诞生于英国。()

6.保守主义的对立面是激进主义而不是自由主义。()

7.近代意义上的政治保守主义,出现在法国大革命之后,即18世纪末。()

8.保守主义的鼻祖为英国思想家洛克。()

9.20世纪的社会民主主义是革命的社会主义。()

10.作为改良主义思想体系的社会民主主义的源头,其首创者为伯恩斯坦。()

三、简答题

1.现代政治生活具有哪些特征?

2.如何理解政治思潮的含义?

3.当代西方政治中流行的主要思潮有哪些?

4.“天赋人权”说的含义和精髓是什么?

四、论述题

1.试述当代人权观的内容。

第五篇:《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范文

西方美学史

古希腊美学思想萌芽 毕达哥拉斯学派

主要由数学家组成,他们以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认为宇宙中最基本的原素是数,数的原则统治宇宙一切现象。因此,他们得出美就是和谐的结论。首先他们从数学的观点去研究音乐节奏的和谐,认为音乐的基本原则在数量关系,音乐节奏的和谐就是各种不同的音调按一定数量的比例组成。由此得出一个辩证原则,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统一,这是希腊辩证思想的最早萌芽,也是“寓杂多于整一”文艺思想的最早萌芽。其次,他们将数与和谐的原则推广到雕塑,建筑,总结得出一些经验性规范,如“黄金分割”等,这是美学形式主义的萌芽。第三,他们还把这一原则应用到天文学方面,形成“宇宙和谐”的概念,把整个宇宙看作美学的对象,而并不限于艺术。最后,毕达哥拉斯学派还注意到艺术对人的影响,他们认为人体也有数与和谐的原则统辖,当人内在的和谐与外在的和谐“同声相应”时,人就可以爱美和欣赏艺术。另外,人的内在和谐还会受到外在和谐的影响。赫拉克利特

朴素唯物主义:世界由水风火地四大原素构成,其中火最重要,而且这四种原素还会不断转变。

辩证观点:毕达哥拉斯学派侧重对立的和谐,而赫拉克利特则侧重对立的斗争,因此他认为美的标准具有相对性,一切都在变动,美不是绝对永恒的。“比起人来,最美的猴子也还是丑的”。德谟克利特

近似“余力说”:音乐并不产生于需要,而是产生与正在发展的奢侈,这是近代SCHILLER和斯宾塞“余力说”的萌芽,并说明他开始从社会发展方面看艺术的起源。

原子论和认识论:物体表面分泌出的液体微粒,通过空气影响人的感官,使人对物体产生

西方美学史

感性认识,但这种认识必须经过理智,才能达到理性认识。这说明他认识到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以及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为美学打下唯物主义认识论基础。苏格拉底

由从自然科学观点去看美学转变为从社会科学观点去看待美学,这是希腊美学思想的重大转变。

美即效用:有用则美,无用则丑,但由于不同的人对应不同的效用,因此美具有相对性。这说明美不完全在事物,与人也有关系。

艺术摹仿自然,但模仿并非抄袭,艺术不应只描绘自然外貌的细节,而是应该“现出生命”“表现出心灵”。另外,还应该从自然形体中选择一些要素,构成美的整体,使艺术刻画出的形象比原来更美。

柏拉图

文艺对现实的关系: 理式说:理式是指最高的绝对理念,是永恒真实的,独立于人而存在。客观世界只是理式世界的摹本,至于艺术,又是客观世界的摹本,因此相对于真实的理式世界来说,是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所以否定了艺术的真实性。换句话说,艺术世界依存与客观现实世界,而客观现实世界又依存于理式世界,艺术世界与真实的理式世界隔了三层,从而不具备真实性,不能真实地表现现实。柏拉图的这种观点以其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观为基础的。柏拉图所谓的理式世界其实正是神的世界,而神权正式没落贵族阶级所利用的思想武器。柏拉图强调理式世界的永恒性,实即强调贵族政体的永恒性。

鄙视艺术的根源:由于柏拉图否定艺术的真实性,认为艺术见不出事物的本质,因此在柏拉图将人所分为的九种等级中,诗人和艺术家位列第六,而“达到美感教育最高成就的人”,即“爱智慧者、爱美者、诗神和爱神的顶礼者”位列第一。这种等级区别根源于柏

西方美学史

拉图对艺术的鄙视,表现在:艺术包括手艺,一般由奴隶从事,艺术家的地位是卑微的,他们所创作的只是手艺活儿。而第一等人是贵族中文化修养的最高代表,他们无需亲身创作,他们只要静观,因为柏拉图认为审美活动的极境是凝神观照,此时产生的“无限欣喜”是最高的美感,而且这种美是认识的对象而不是实践的对象;他们所观照的对象不是具体的感性的不真实的艺术品,而是最高的永恒的理式,是不带感性形象的美,是一种抽象道理,即哲学。

关于艺术美:既然美来自绝对理式,且艺术是不真实的,那艺术作品可否用“美”来形容?柏拉图认为,艺术是摹本的摹本,然而毕竟间接摹仿了理式世界,因此还是能够分得一点理式的美,但却是微不足道的。另外,根据灵魂轮回说,感性事物之美是灵魂隐约回忆到它在未依附肉体之前所见到的理式世界的美,因此与理式美还是有一点联系的。但柏拉图始终将艺术美看作绝对美零星模糊的摹本,并且认为现实美高于艺术美,因为现实世界比艺术世界更接近理式世界。

对美育的看法:美育首先使一个人认识到个别具体形象中的美;接着又使其“学会了解此一形体或彼一形体的与其他一切形体的美都是贯通的”,即从许多个别的美的形体中见出的美的形式;再进一步又使其学会“把心灵的美看的比形体的美更可珍贵”,即达到理式世界的最高的美。文艺的社会功用

柏拉图对诗和艺术的社会影响具有深刻认识,因此在制定理想国计划时,他充分考虑了艺术对理想国的影响和作用。建设理想国,就要培养保卫城邦的正义的人,各类公民应各司其职。其中第一类是哲学家,他们拥有理智;第二中是战士,他们具有意志;第三种是农工商,他们具有情欲。要达到正义,意志和情欲都必须要为理智所统治。艺术是否能发挥这种作用呢?

柏拉图首先对文艺作品的内容进行讨论。第一,荷马史诗和悲剧、喜剧的影响都是坏的,西方美学史

因为它们既破坏了希蜡宗教崇拜神和英雄的中心信仰,又使人性格中的理智失去控制,所以破坏了正义。第二,文艺摹仿的方式对人性格的影响也是坏的,反对理想国的保卫者从事戏剧摹仿和扮演,原因有二,一是保卫者应专心保卫国家,一心不能二用;二是摹仿的对象通常都是坏人或软弱的人,长此以往,保卫者的性格也会受到玷污。因此,柏拉图对诗人下了逐客令。他认为诗总能歌颂神和英雄,内容上只能说好,另外形式要简朴,并且要固守几种类型。其次柏拉图又对音乐进行了检查,检查的结果是只有两种类型的音乐可以保留,一是用于逆境,表现勇敢;二是用于顺境,表现聪慧。总之,根据政治教育效果的标准,柏拉图否定文艺的社会功用。但柏拉图确是西方将政治教育效果作为文艺评价标准的第一人。文艺才能的来源——灵感说

第一种解释:神灵依附到诗人或艺术家身上,使其处于迷狂状态,并将灵感传输给他,暗中操纵其进行创作,即诗人是神的代言人。

第二种解释:灵魂隐约回忆到它未依附到肉体之前在理式世界所见到的理式美,文艺才能来自于不朽的灵魂从生前带来的回忆。

这种观点强调文艺的无理性,带有强烈的神秘主义色彩,是反动的,但对后世影响深远,如新柏拉图主义的普罗提诺。

柏拉图将理智与灵感完全对立,否定文艺创作中理智的作用;将天才与人力完全对立,这里天才等同于灵感,人力等同于创作技巧,因此否定艺术技巧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因为单凭技巧不能创造文艺。但柏拉图承认艺术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就像磁石吸铁一样。但他所谓的感染力以灵感为基础,而不是实践生活和作品的艺术性,归根到底仍在宣扬神的伟大。

亚里士多德

西方美学史

摹仿的艺术对现实的关系 肯定艺术真实性: 亚里士多德将我们现代所谓的艺术(如诗歌、绘画等)等称作摹仿的艺术,并由此见出艺术的共同特征在与摹仿。与柏拉图截然相反,亚里士多德肯定艺术的真实性,并且认为艺术比现实更为真实,因为艺术摹仿的是现象世界的内在本质和规律,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这是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是亚里士多德对美学最有价值的贡献。对于艺术摹仿自然的方法,亚里士多德认为有三种,一是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模仿,这是简单摹仿自然;二是照人们所说所想那样去摹仿,即根据神话传说;三是照事物应有的样子去摹仿,即按照客观规律描写可能发生的事情。这就是“艺术幻觉说”的起源,即艺术逼真不等于事实真实,艺术作品的内容即使是虚构的,但只要合情合理,也是可以接受的。这就要我们区分出不合理的可能和合情合理的不可能。不合理的可能具有偶然性,见不出事物本质和内在规律;而合情合理的可能事实上虽不真实,但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亚里士多德之所以认为诗比历史更为真实,就是因为所写的现实是经过提炼的现实,比带有偶然性的历史中的个别事件具有更高一层的真实,更具有普遍性。另外,由于必然性和普遍性要在发展过程中才能得以体现,因此人也只有在行动中才能见出典型性。所以诗要通过行动揭示人物事迹中的必然性和普遍性。艺术有机整体思想: 形式上的有机整体就是内容上内在规律的反映。整体有部分构成,而部分组合的原则就是事物的内在规律。在有机整体中,各部分紧密相关,见出秩序,因此,各部分在整体中不但不可缺少,而且连位置也不可随意移动。一个整体中一切都是必然的、合理的,无任何偶然或不合理的因素夹杂其中。基于这一思想,亚里士多德认为希腊文艺的最高成就是悲剧,因为它的结构比诗更严密。而诗和戏剧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情节结构,而非人物性格。因此,诗的结构要见出内在联系的单一完整性,即动作的整一。后来新古典

西方美学史

主义又在次基础上增加了空间的整一和时间的整一,从而形成了著名的“三一律”。和谐概念:各部分的安排见出大小比例和秩序,形成融贯的整体,才能见出整体。但与后来许多美学家(如KANT)将次概念视作单纯形式美因素不同,亚里士多德认为形式由内容决定,因为各部分组合的原则要以事物的内在逻辑为基础。因此,音乐是最具摹仿性的艺术,音乐的节奏与和谐不是由形式见出,它之所以被称为“和谐”,是因其所表现的内容与人的心情具有一致性。文艺的心理基础和社会功用 肯定文艺的社会功用: 柏拉图强调绝对理智,因此人的本能情感欲望都应当加以抑制,而文艺正好迎合这方面的需要,所以文艺具有败坏道德的负面作用。与此相反,亚里士多德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当中也包括人的本能情感欲望,文艺满足这些需要,因而能够使人得到健康发展。文艺的心理根源: 一是出于摹仿本能,因为摹仿是一种学习,从而使人获得知识,从而获得快感;二是出于人爱好和谐和节奏的天性,摹仿的东西若能见出和谐与节奏,就能使人获得快感。文艺的目的: 柏拉图片面强调教益而扼杀快感。亚里士多德则既强调教益,也强调快感,即审美标准与道德标准兼备。这在其悲剧说、过失说和净化说中都可以见出。悲剧说:悲剧引起哀怜和恐惧

过失说:在悲剧中,悲剧的主角“祸不完全咎由自取”,即不应遭殃而遭殃,因此引起我们的哀怜;同时,“祸又有几分自取”,即道德上不是好到极点,与我们自己类似,因小过失而引起大错,因此引起我们的恐惧。

净化说:通过艺术,可以使过分强烈的情绪因得到宣泄而达到平静,从而恢复和保持健康的心态,有益于社会。悲剧可以净化人们哀怜和恐惧两种情绪,因此可以使人获得快感。

西方美学史

但这种快感不同于其他快感(如喜剧所获得的快感、摹仿中认识事物产生的快感、节奏与和谐产生的快感等),是悲剧所特有的快感。

喜剧与丑:亚里士多德首次将丑作为审美范畴提出,同时他还指出可笑性是一种对旁人无伤、不至于引起痛感的丑陋或乖讹。另外,悲剧侧重于行动和情节,而喜剧则侧重于人物性格的丑陋乖讹。美学观点的阶级性: 首先,只有贵族阶级的人物才能成为戏剧的主角。其次,文艺教育只以统治阶级的青年为教育对象,并且只应当教育人们如何欣赏艺术,而不是进行艺术创作。因为亚里士多德认为设计工匠技艺和劳动会降低贵族的身份,由此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轻视技艺和文艺创作活动。第三,静观的文艺观点,即将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分开,认为只有在静观默想中才能得到最高美感。艺术应该表现出神的庄严静肃,人们应该在平静中欣赏其自身产生的乐趣。

贺拉斯

关于文艺的本质: 贺拉斯在此问题上表现为肤浅的现实主义,他大体上接受传统的文艺摹仿现实的观点,但他又提出一个新概念——创造,即创造可以虚构,但必须紧密接近事物的真相。在典型性格说方面,贺拉斯提出了定型说和类型说。定型是指对于传统人物要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描写;类型是同类人物的共性,是一种抽象的概括,是数量的总结而不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比起亚里士多德关于诗的普遍性的论断,贺拉斯还有所倒退。关于诗的功用问题: 贺拉斯与亚里士多德观点一致,但他说得更加简洁明确:“诗人的目的在给人教益,或供人娱乐,或是把愉快的和有益的结合在一起。”除此之外,贺拉斯还认为诗有开发文化的

西方美学史

作用。

古典主义的建立: “你们学勤学希腊典范,日夜不辍”,这是后来新古典主义者的鲜明口号。由于这一口号并不建立在批判的基础上,因此必然流于保守。首先在文艺选材问题上,贺拉斯虽承认也可以运用新题材,但相比之下沿用旧题材是比较稳妥的。这一原则为欧洲剧作者长期遵守。其次,在处理题材方式方面,贺拉斯认为人物描写要沿用古人的定型,诗的格律要模仿希腊,但诗的语言却可以使用新词汇。贺拉斯强调摹仿古典,但反对生搬硬套,即沿用旧题材,但却可以反映新生活。“合式”——古典主义的理想

“合式”,即一切都要做到恰如其分,叫人感觉完美,这主要是针对艺术形式技巧所提出的。首先,“合式”要求文艺作品前后融贯一致,成为有机整体。有机整体的概念源自亚里士多德,但他只局限于内在逻辑结构,贺拉斯将此概念扩展到人物性格也要前后一致。除此之外,贺拉斯还将这一概念推广到作品的风格方面,即作品的风格要前后和谐,他称卖弄文采但与上下文风格不协调的词语段落为“大红补丁”。其次,贺拉斯替“合式”定立了一些法则,如“剧本只应有五幕不多不少”等。

“合式”所意味的文艺标准,就是理性是判断作品好坏的标准,这里的“式”即绝对理性。事实上绝对普遍永恒的理式并不存在,贺拉斯所谓的绝对理性实际上就是奴隶主贵族的意志表现,“合式”也就是要合奴隶主贵族的“式”。

朗吉弩斯 关于崇高: 朗吉弩斯提出了“崇高”这一审美范畴,他指出“崇高”的特征就是伟大和不平凡,效果是提高人的情绪和自尊感。崇高风格具有五个因素,一是掌握伟大的思想能力;二是

西方美学史

强烈深厚的感情;三是修辞格的妥当运动;四是高尚的文词;五是将前面四种因素联系成整体的庄严而生动的布局。其中前面两种因素是自然或天资,而后面三种因素则是艺术或人力,但它们共同的基础是语言的运用能力。对待古典的态度: 朗吉弩斯和贺拉斯都要求学习古典,但贺拉斯侧重于从古典作品中抽绎出的法则和教条,朗吉弩斯则侧重于从古典作品中体会古人的思想、情感和表现手法。他同时还指出学习古人不应满足于古人的成就而是要超越古人,这里可以看出朗吉弩斯注意到了继承和发扬光大的关系。关于文艺的现实基础: 朗吉弩斯不排斥虚构,但认为虚构也要“合情合理”。作品客观方面要忠于现实,主观方面要如实反映作家的思想。因此作家人格修养是文艺修养的基础。自然与艺术(天才与人力)的关系: 古典主义者重视“理性”和“节制”,即“法则”。朗吉弩斯强调法则(即人力),但认为天才更为重要。他指出当时文艺作品在形式技巧上完美地超古代,但却见不出伟大的精神气魄。这就是缺乏“天才”的结果。文艺的社会功用: 贺拉斯强调文艺具有“教益”与“娱乐”两重功用,但朗吉弩斯对文艺提出更高的要求——狂喜。这是一种高度兴奋的精神状态,是一种强烈的效果。如朗吉弩斯认为《伊利亚特》写得比《奥德赛》好,就是因为前者充满动作的冲突和深刻的情感;德谟斯特尼斯的演讲比西赛罗更好,是因为前者更有气势。可见,朗吉弩斯非常强调情感。从此我们可以看出朗吉弩斯由现实主义向浪漫主义转变的倾向。

普洛丁

西方美学史

基本观点: 一是物质世界的美不在于物质世界本身,而在于物体分享到由神所放射的理性。这是以普洛丁“放射说”的哲学思想为基础的。

二是物质美在于其整一性。美的整体中不可能有丑的事物。丑就是由于物质没有完全将理性赋予形式。

三是神或理性是真善美的统一,美即善,丑即“原始”的恶,原始就是物质未被灌注理性前的状态;

四是物质美通过视觉和听觉来接受,但需要心灵来根据理性来判断;

五是美离不开心灵,心灵因理性而美。其他事物之所以美,是因为心灵在那些事物上印上自己的形式;

六是艺术美在于艺术家的心灵所赋予的理性。评价: 一是片面抬高精神而否定物质:物质生来就丑,要靠心灵灌注理性才能获得美,而美的程度决定于心灵克服物质的程度。

二是片面抬高理性而否定感官:要拒绝感官接受的美才能上升到纯粹理式的美,因为感官最医受到玷污。

三是抬高对神的观照而否定社会实践:精神和理性不是在实践中获得,而是由神放射给人的,这是有神论和禁欲主义的思想。

四是表现为一种反理性主义,这里的理性是指人平常的理智。普洛丁认为理性和理智是神赋予的,平常的理智对其是一种障碍。

五表现在艺术观点方面,普洛丁认为理式是一切美的来源,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凭借心灵将理式赋予形式于物质和材料,具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

西方美学史

奥古斯丁

关于美的定义:与中世纪神学观点结合,物质在努力反映上帝的整一和谐的过程中见出美。

关于丑:丑是相对的,丑是形成美的一种因素,丑反衬出美。

将数加以绝对化:现实世界是上帝根据数的原则创造出来的,所以才能见出和谐与整一。美的最基本要素是数。

托马斯.亚昆那

他美只涉及形式而不涉及内容,是美只关形式而不沾概念与美即直觉说的萌芽; 美与善一致,但也有区别:善带有欲念,而美不带欲念和目的; 只有视觉和听觉才是审美感官;

形式主义美学观点:完整、和谐、鲜明,且美的事物与感官本身相适应,因为二者都比例恰当。

亚昆那上承新柏拉图神秘主义,下接KANT形式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美学观。

但丁 诗为寓言说: 这是中世纪的一种普遍看法,即一切文艺都是象征性或寓言性的,文艺具有四种意义:字面意思、寓言义、精神哲学义、秘奥义。可以看出中世纪的文艺创作者的思维主要是寓言思维,这是一种低级的形象思维,是将本来联系的感性形象与理性内容勉强拼凑到一起的,具有神秘主义色彩。诗为公道说: “诗的目的在于影响人的实际行动”,这种表述较贺拉斯更为明确。然而但丁并没有将美

西方美学史

与善等同于一回事,他认为内容要善,形式要美。《论俗语》: 《论俗语》的目的在于:一是为自己的创作实践辩护(〈神曲〉就是用近代语言写的);二是指导一般的文艺创作实践;三是《论俗语》可以看作但丁统一意大利和意大利民族语言的政治理想中的重要环节。

俗语即区别于拉丁文的地方语言,抬高俗语,就是要让文学更接近自然和人类。但即便是俗语在意大利各地也并不统一,因此就需要一个新标准,于是但丁便把理想中的俗语称做“光辉的俗语”。要得到光辉的俗语,就要对各地的语言进行筛选。由于但丁所考虑和研究的是用于作诗的俗语,不是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因此“光辉的俗语”也应该是宏伟的,而筛选的标准就是字的发音。总之,“光辉的俗语”应该是有文化教养的语言,是光辉的(高尚优美)、中心的(具有标准性)、宫廷的(上层阶级通用)以及法庭的(经过斟酌的)。

在《论俗语》中但丁也提到也诗的题材问题,他认为诗的题材应当是严肃的题材,而严肃的题材不过三类,一是安全方面,即表现国家安全和爱国主义性质的;二是爱情方面;三是表现人的某种优良品质。

但丁在《论俗语》中还提到了诗的风格问题,他将诗的风格分为四种,一是枯燥的陈述,“平板无味”;二是“仅仅有味”。文法正确;三是“有味而有风韵”,见出修辞手法;四是有味、有风韵且崇高,这是伟大作家所特具的风格。

文艺复兴

文艺对现实的关系 肯定文艺的真实性: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在为文艺进行辩护时,不再像中世纪那样以神学作庇护,而是说诗即

西方美学史

哲学,哲学以真理为研究对象,因此诗也是真实的。一些学者认为诗就是一种逻辑,达芬奇甚至认为绘画也是一种哲学。这种观点虽然混淆了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但至少肯定了文艺的理性和真实性,这是具有进步意义的。艺术摹仿自然: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由认为“文艺是隐藏真理的障面纱”发展为认为“文艺是反映现实的镜子”。但当时人们普遍反对临摹别人的作品,而是要直接投身大自然进行创作。文艺摹仿自然,不是被动地抄袭,而是对自然事物进行“选择和集中”,挑出其中最优美的部分,即“理想化或典型化”。同时学者们还强调艺术创造的重要性,艺术家进行创造时要根据自然造物的规律,创造出“第二自然”,即不是“按照事物原有的样子”,而是“按照事物应有的样子”。除此之外,学者们还讨论了诗是否要严格遵守历史史实的问题。受到亚里士多德的影响,学者们认为虚构不等于虚伪,只要虚构近情近理,符合事物规律,就能够为人们所接受,不仅如此,只有通过虚构,才能使诗产生惊奇的效果。摹仿的对象和文艺的题材问题: 亚里士多德认为诗只应该摹仿人的行动,但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认为文艺的题材不应只局限于此,于是逐步将次加以扩大:由人的行动,扩展到人的内心,再到整个自然界,最后甚至包括哲、史、科、技等一切方面。这种观点扩大了文艺的现实基础。对艺术技巧的追求

古典时期,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轻视艺术的技巧,但到文艺复兴时期,技巧开始得到重视和专门研究,这一方面是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当时的学者多数是工商劳动者,他们对劳动的态度与古典时期有很大不同,他们认为劳动的东西才是美的。

但对艺术技巧的追求,若不能结合内容,就会沦为形式主义,如纯粹孤立地探索最美的线条、最美的比例等。当时人们认为美的形式是一种典型和理想,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西方美学史

而且它们原已隐藏在自然界中,艺术家的任务就是将他们挖掘出来,定成公式,这样就可以一劳永逸了。文艺的社会功用

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虽有少数抹杀或是轻视文艺的教益作用,认为文艺的唯一目的就是娱乐,如卡斯特尔维屈罗,但大多数人还是深信贺拉斯的教益娱乐两点论,然而当中也有部分人从狭隘的道德观出发,把文艺和伦理混淆,把美和善混同。这一方面是诗即神学思想的残余,即艺术家为上帝服务,另一方面是将“诗的公道”与狭隘道学观的教益混为一谈。

文艺的对象是人民大众

这可以从瓜里尼的悲喜混杂剧中见出。在古典时代,悲剧的主角是上层人物,喜剧的主角是普通民众,二者不可混杂。但现在瓜里尼将二者混合在一起,便见出人民力量的上升。另外,这一尝试的成功也打破了西方文艺类型固定论的传统,证明了“规则”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时代发展的。不仅如此,瓜里尼还认为,正因为文艺是虚构的,而观众也知道这是虚构的,因此观众就不会因为文艺中所反映的负面内容而引起自身性格腐化。这一观点一方面否定了神学论者认为文艺伤风败俗的反动看法,另一方面也批驳了道学者们从狭隘道德观去审视文艺的态度。美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这一时期绝对美和绝对标准的看法相当流行,即强调人的普遍性以及各时代各民族的人在好恶判断上的一致性。例如有人认为美单从形式就可以见出,而且形式比例可定成公式并永恒运用。他们的代表人物佛拉卡斯特罗认为世界有些事物本身就有好坏之分,且不随时代变化,如人的道德和美。既然人性是普遍的,美也是普遍永恒的,因此美的事物不论时代地点就具有普遍永恒的吸引力。但同时,相对美与相对标准的观点也开始出现,如画家杜勒,他虽然也相信美的普遍性和永恒性,但却见出美的多样性,即使人觉

西方美学史

得美的事物中并没有共同点,例如高山和小花都是美的,但它们之间并没有共同的本质。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人物就是康帕涅拉,他是少数持有相对论的人之一。他认为事物本身无美丑之分,美丑由事物对人的社会意义决定,它们本身不过是一种符号。

笛卡尔 论美的定义

持有相对论的观点,即美和愉快没有确定的尺度可以判断。提出一种新标准:听众接受难易标准

美丑感觉与人的生活经验有关,类似于英国经验主义的观念联想。论文章的风格——谈巴尔扎克的文词

文词的纯洁:整体与部分和谐;内容与形式或思维与语言的一致性

文章风格四种毛病:文词漂亮思想低劣;思想高超文词艰晦;介于两者之间;追求纤巧,玩弄辞格。

巴尔扎克的文词高度纯洁,是法国文学语言的理想之一。理想之二:明晰。这是理性主义所要求的,是逻辑思想的优美品质。理性如果要掌握真理,就要使真理明晰地呈现出来,因此在创作时,就要把所表达的内容明晰地表达出来。明晰与纯洁的优点是明朗,易于理解;缺点是侧重理智,情感韵味有所损失。

布瓦罗 理性主义

理性是人天生就有的是非判断能力,是普遍人性中主要的组成部分。美由理性产生,美必然符合理性;而理性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因此美也具有普遍永恒性。而真理也同样具有普遍永恒性,因此美即真,美即自然。所以诗人要研究自然,服从自然。艺术必须

西方美学史

要摹仿自然,只有这样才能美。这是现实主义观点。古典主义者的口头禅之一是“近情今理”,因而他们反对任何荒诞离奇的事物。然而他们也反对新奇的事物,如抒情诗,因为抒情诗抒发个人情感,不符合理性的普遍性。同时他们还轻视“人民之友”,例如“研究宫廷,认识城市”。总的来说,是一种宫廷文艺思想。逼真

逼真即上文的近情近理。要达到逼真,悲剧的主角不应该十全十美,这是根据亚里士多德“过失说”所得出的结论。为达到逼真,最关键一点在于抓住普遍人性,即创造典型。但新古典主义者对典型的理解还未超出贺拉斯定型和类型的观点。创造典型是以普遍人性论为基础的。只要逼真,艺术还可以将丑恶的东西描写成欣赏的对象。普遍人性论

由于文艺是表现具有普遍永恒性的人性,因此文艺也具有普遍永恒标准。基于这个原因,新古典主义这把时间作为衡量文艺价值的标准。只要是经得住时间考验的,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为人们所喜爱的作品,就是好作品。由于希腊罗马的古典作品符合这个要求,所以他们就值得我们学习。由于他们的作品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因此他们的作品中必然抓住了普遍永恒的东西,符合理性的东西,所以古典就是自然,荷马就是自然,摹仿古人就是摹仿自然。而摹仿古人的方法就是摹仿古人创作的规则和法则。“古典作品中体现了表现自然的最好的方法,这些方法就是后人的规矩。”后人应当严格遵守这些创作法则,如“三一律”。

这一观点具有片面性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他们没有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认为规则是一成不变的,事实上莎士比亚作品的成功就证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古典主义者轻内容而重形式技巧。这是因为他们认为思想内容就是普遍人性,是永恒不变的,能够变化的只有表现这些思想内容的语言形式,而文艺的作用就在于用恰当的形式将这些固定的思想内容表现出来,并起到一种教益的作用。

西方美学史

培根 主要贡献: 从科学实践观点和归纳法出发,将美学研究由玄学思辩转为科学研究; 见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区别,并将诗归为想象,开创美学对想象的研究; 强调动态美,秀雅合度的动作才是美的精华,即美不全在比例; 以艺术家创作不应该纠缠于调整比例,而在于灵心妙运。

托马斯.霍布士 对想象对研究 观念联想律的建立: 奠定经验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一切人类思想都起源于感觉。建立经验派美学用来解释想象和虚构乃至一般审美活动的观念联想律。将想象与欲念相联系: 感官受到刺激,会产生认识性反应(即感觉)以及实践性反应(即情感,包括快感和痛感)。对于快感,会继而产生欲念,而对于痛感,则会产生厌恶,这样就引起寻求和退避两种行动意志。想象属于受欲念控制的意志,因此能够发挥“寻求”的功能,由此可见形象思维也具有逻辑性,与抽象思维并非绝对对立。另外欲念来源于情感,因此想象也与情感相联系,即属于艺术家的自觉活动。想象力与判断力的关系: 想象力在于求同,判断力在于辨异。想象力表现为巧智,可以使诗人达到崇高的境界,判断力表现为审慎,它的作用是控制想象力,使诗达到逼真,因此更为重要。对于诗的逼真,霍布士认为诗人可以超越自然的实在的作品,但不可以超越自然的可思议的可能

西方美学史

性。诗人可以创造出“第二自然”,但不可违背自然的规律。美与善,丑与恶

善分为三种,一是指望中的善,即美;二是效果上的美,即欲念所向往的目的,叫做愉快的;三是作为手段的善,即有用的。可见美是善的形式,善是美的内容。可笑性与喜剧性

引起笑的原因有二:一是新奇的东西,二是突然荣耀感,即突然发现自己的优越性。

洛克

修正霍布士一切观念的来源是感觉的观点,新加上心理功能方面的反思功能; 关于巧智与判断力;

对文艺抱有极端功利主义态度。

夏夫兹博里 基本出发点

新柏拉图主义代表人物,与经验派美学争论的焦点是人是否生来就有道德感(美感)。他认为,人天生就有审辨善恶和美丑的能力,并在视听嗅味触五种感官之外设立了一种独立的,专门用于审辨美丑善恶的感官,称之为“内在的感官”“内在的眼睛”。这种内在感官与理性密切联系,因为它不同于动物性的普遍感官,而是专属理性的具有判断美丑善恶能力的感官。夏夫兹博里观点的合理性在于他指出审美是一种感官能力,具有直接性;而且还见出美与善的密切联系,即美具有社会性。而局限性则在于将审辨善恶美丑的能力看作天生的,而不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夏夫兹博里还是没有分清美感到底属于理性还是感性。新柏拉图主义美学观

西方美学史

宇宙是神的作品,是一个和谐的整体,是完美的。世界中丑的部分也是美的一部分,是用来衬托美的。人的心灵与宇宙和谐相感应,即人的心灵能够反映出宇宙的和谐。上帝创造了这个宇宙,因此上帝是第一造物主。艺术家的心灵赋予形式于物质,创作出艺术作品。由于心灵同样能够反映宇宙和谐,因此艺术家是第二造物主,他们创造了第二自然。由此可见,美的本原是心灵,美不在物质,而在于赋予形式于物质的心灵。夏夫兹博里还将美分为三种形式,第一种是死形式,它们本身无赋予他物形式的力量和智慧,如山川金石草木,自然美就属于这一种;第二类是赋予形式的形式,它们具有双重美,一来它们有由心灵赋予的形式,另一方面它们有心灵,即能够赋予他物形式,心灵完美的人如艺术家属于这一种;第三种形式不仅赋予形式于物质,还能赋予形式于心灵本身,这是一切美的来源,即神。另外三点要注意: 画家在描写动作时要抓住最具暗示性的瞬间动作;

美标志健康和旺盛,丑标志疾病和灾祸,这是从适应活动和功用的便利角度考虑; 文艺繁荣有赖于政治自由,暴力专政不适合文艺发展。

哈奇生

与经验派美学的争论

经验派:道德感和美感源于教育、习俗和训练的结果,是一种适应社会、维持社会秩序的方便,实质是趋善避恶。

哈奇生,类似于夏夫兹博里的观点,人天生就有道德感和美感。审美活动与感官活动的联系和区别

审美活动由内在感官进行,结果是产生美感;感官活动由外在普通感官进行,结果产生快感。它们的共同点在于二者都具有直接性,它们的区别在于量的不同,美感是强大的

西方美学史

快感。

内在感官与审美趣味等同

哈奇生认为二者都是天生的。但谈到为何审美趣味人人不同时,哈奇生又认为这和联想有关。但联想必定涉及后天的社会生活经验,因此与“审美趣味与生俱来”的观点自相矛盾。绝对美与相对美

绝对美:从一个对象本身就可以见出,但并非指这个对象本身有某种固有属性,而是指它与其他对象不发生联系。绝对美产生的关键在于对象本身寓杂多于整齐。如音乐。相对美:主要指摹仿性艺术,美来源蓝本与摹本之间的一致性。因此逼真是艺术的根本要求。自然景物也可以有相对美,因为它象征人的心情,与人的心情达到一致。目的论美学

美就是符合“必需和便利“,即符合物质本身存在的目的。存在就是合理,而这一切都是神的安排。

休谟 美的本质 美等同于快感

美不是对象的一种属性,而是某种形状在人心上产生的效果。这种效果之所以能产生,是因为人心的特殊构造。将美等同于快感,并认为美只存在与观赏者的心中,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快感的来源(即美的来源,因为美等同于快感)

效用说:美很大部分起于便利和效用的观念。从此可以见出美的相对性。另外,还将美分为感觉美和想象美。感觉美来源于直接感受,只涉及对象的形式,想象美起源于对效用

西方美学史

便利之类的观念联想,因而已经涉及对象的内容。

同情说:快感之所以产生,是由于对象满足人的同情心。由同情产生的美同样可分为来自利益的美和来自形式的美。对于来自利益的美,可以是切身利益,也可以不是切身利益,因为通过同情与想象,分享别人的利益,也可以产生快感。如我们看到丰收的庄园,尽管我们自己不是庄园主,但同样可以分享庄园主的愉快。对于来自形式的美而言,人体健康活泼的形体美使我们想象到对象的健康快乐,因而自己也觉得快乐;而对于无生命的事物,我们同样通过同情,想象对象所处的状态——安全或危险,然后自己也相应产生快感或痛感。

同情说有力地打击了传统形式主义美学的观点。审美趣味的标准

审美趣味与理智的联系和区别

审美趣味和理智的联系在于二者都是先天的功能,但不是与生俱来的观念内容。二者的区别在于,理智用来辨别真伪知识,不带主观情感,如实反映现实,冷静、超脱,不是行动的动力;而审美趣味则产生美丑善恶的情感,夹杂主观因素,运用感性经验虚构和创造新的对象,能引起快感或痛感,是行动的动力。审美趣味标准的一般性

尽管审美趣味人人不同,但仍然具有一般性原则,这是因为人心构造基本一致,而且感性经验来源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普遍为人们所喜爱的东西。审美趣味标准的差异性

这归咎于人心理功能上的缺陷,一是由于各人脾气不同,二是习俗不同。只有在健康的情况下,才能提供审美趣味的正确标准。想象力的敏锐性——敏感

具有高度敏锐想象力的人能辨别美与丑的精微差别。但这种能力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来

西方美学史

提高。

评判作品的两条原则

一是将作品放到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去看;二是了解作品的目的,作品的好坏程度取决于是否达到预期目的。

总之,审美趣味本来是具有普遍标准的,但人们之所以不容易发现它,是因为人缺乏天资和修养。因此便把估定文艺标准的责任摆在少数优选者身上。这是一种“精神贵族”的思想。

博克

崇高感和美感的生理心理基础

人的基本情欲分为两种,一种涉及自体保存,即维持个体生命的本能。崇高感属于此类。首先,当生命受到威胁时人便产生恐惧感,这就是崇高感的来源;接着,由于人的本质力量使人意识到这一危险不太紧迫或得到缓和,于是产生快感,而这就是崇高感。对于惊惧如何在崇高感中转换为快感,认为,一方面是由于对象虽然对生命造成威胁,但这种威胁不足以引起危险,自己仿佛征服了伟大的事物,因而产生自豪感和胜利感。另一方面是由于惊惧感对心理构造进行练习,清楚心理构造中的赘物,起到净化作用,因而产生快感。

另外一种基本情欲涉及“社会生活”,即要求维持种族生命的生殖欲以及一般社交愿望或群居本能,美感属于此类,爱是美感的主要心理内容。这一涉及“社会生活”的情欲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同情,文艺欣赏主要基于同情。对于悲剧,人们历来认为由于悲剧是虚构的,不会因触及观众自身命运而产生恐惧,因而能产生快感。但认为真正的悲惨事件由于能激发更大的同情,因而能引起更大的快感。从此见出博克认为文艺比不上现实。

西方美学史

二是摹仿,即变相的同情。同情使我们关心旁人所感受的,而模仿则使我们效仿旁人所做的。艺术的基础在于摹仿,其美感来自摹仿对象本身或摹仿的形似技巧。

三是竞争心。竞争心是摹仿的补充,摹仿是学习已有的事物,而竞争心则推动社会进步。竞争心是“自己在社会公认的有价值的东西上比旁人优越”的要求,当竞争心得到满足,便产生自豪感和胜利感。博克还将竞争心与崇高感相联系,因而崇高感也是一种对自身生命力量战胜对象时的自豪感和胜利感。崇高和美的客观性质 总原则: 崇高和美只涉及对象感性方面的性质,这些性质直接打动人的某种基本情欲,立即产生崇高感或美感,而理智则不起任何作用。崇高: 崇高对象的共性是可恐怖性,具体表现为:体积巨大、晦暗、力量、空无、无限、壮丽、突然性等等。崇高不仅在与自然界,文艺作品也可以见出崇高,如晦暗的作品。博克提倡诗不忌晦暗,因为晦暗使人对对象无法了解,而无知也就产生惊惧,因而能产生更震撼的效果。因此,博克反对新古典主义“明晰”的要求,因为明晰使人能够对对象清楚了解,缺乏暗示性。这体现了新兴浪漫主义的审美趣味。美: 美与崇高对立。美基于社交本能,其对象具有引诱力,能引起爱的情绪,而且观照过程始终是愉快的。美只涉及物质的感性性质,只涉及爱而不涉及欲念。由此博克批判了美在比例的观点,因为比例恰当即便利,这需要推理才能感受到,而美只涉及感性性质。博克还反对美在效用说,因为这同样需要推理。博克认为,美是物体的一种的性质,通过感官中介作用,在人心中机械地起作用。而这种性质,通常表现为“小”“柔滑”“娇弱”等。丑与美对立,但与崇高具有一致性。

西方美学史

诗与画的区别

诗以文字为媒介,间接代表事物,不唤起事物形象,通过同情来感动人; 画以形色为媒介,直接描绘事物,唤起事物形象,通过摹仿来感动人。审美趣味的性质和标准

博克认为审美趣味涉及三种心理功能,感官、想象力和判断力(这与美只涉及感性相矛盾)。由于人性在以上三种心理功能上大致相同,因此审美趣味具有普遍原则,至于个别差异是由于判断力和想象力的敏锐程度天生就有很大差别。博克否认除以上三种功能外还有其他任何天生的专用于审辨美丑善恶的特殊功能,即否认“内在感官”的存在。

狄德罗 戏剧理论 关于市民剧: 狄德罗提倡用资产阶级的市民剧来代替为封建宫廷服务的新古典主义的戏剧。他对文艺所提出的要求是:首先,文艺要具有道德效果,要宣扬德行;其次,戏剧要产生道德效果,就要打动观众的情感,而要打动观众的情感,就要产生身临其境的幻觉,使观众信以为真。而古典主义的戏剧太不自然,太过冷静,无法使观众感到逼真,因此无法发挥宣扬德行的作用。于是狄德罗在英国感伤剧的影响提出建立一种总名为“严肃剧”的新剧种。这一新剧种的理想是“只要自然,宁可粗野一点”,是“市民的、家庭的”,即接近现实,为资产阶级服务。

在与传统类型的剧种进行比较时狄德罗认为,悲剧写的是个性人物,喜剧写的是代表人物,而严肃剧写的则是“情境”。情境是一个新提法,狄德罗认为情境比人物性格更重要,因为人物性格取决于情境。情境主要有关系构成,包括家庭关系、职业关系、敌友关系等。从此可以看出狄德罗把社会内容提到首位,并且隐约见出性格与环境的关系。

西方美学史

对于情节描写,狄德罗仍然认为情节要密切联系情境。在此他提出“对比说”。他反对过去戏剧常用的人物性格之间的突兀对比,提倡人物性格与情境的对比,例如“守财奴爱上贫苦的女子”,即不同利益关系的对比。其实“对比”就是“冲突”,从此可以初步见出HEGEL“冲突说”的萌芽。

对于戏剧布局,狄德罗一方面强调情节要有现实基础和社会内容,另一方面还强调想象的作用,但一定要是逼真的想象。狄德罗对文艺中想象的定义是:从某一假定现象出发,按照它们在自然中所必有的前后次序,把一系列的形象思索出来。这就是根据假设进行推理,亦即想象。关于演剧: 中心问题:演员是否要在扮演一个人物时在内心上就变成那个人物,亲身感受到那个人物的情感。狄德罗对此的答案是否定的。他认为,演员应保持情形的头脑,凭思考去表演,这样他们就不会发挥不稳定,就会永远完美。狄德罗指出每种情感都有一种外在标志,即表情。演员将这些“外在标志”掌握好,固定下来成为一种范本即可。他说“最伟大的演员就是最善于按照塑造得最好的理想范本,将这些外在标志最完善地充分表演出来的演员。”

狄德罗的这一观点过于绝对化。事实上,演员分为“分享派”和“旁观派”两种,并各有优劣。狄德罗过分强调理智控制,而且他所推崇的“理想范本”若一成不变则会流于僵化和形式化。理想的演员应该是理智控制不至于扼杀情感,情感活跃不至于失去控制,即每次表演都既是复现,又是创造。关于艺术、自然和美的看法 浪漫主义方面: 启蒙运动者和新古典主义者一样,都主张艺术摹仿自然。但二者的含义却很不同。新古典主义者的自然是封建文化下抽象的自然,事实上是最不自然的。而狄德罗所谓的自然

西方美学史

是回到原始生活,具有浓厚原始主义色彩。文艺要向自然吸取其原始的野蛮的气息和巨大粗犷的气势,这是因为自然中具有巨大的活力和强烈的情感,而只有这种情感才不受约束,才是形象的。由此可见出新古典主义风气向浪漫主义转变的倾向。现实主义方面: 狄德罗指出美与真同一,并且见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区别。从此可以见出狄德罗肯定文艺的现实基础,并且达到了艺术既要揭示事物内在本质规律,又要反映主观思想的辩证观点。美在关系说: 关系是指事物内在联系和因果联系,主要包括家庭关系、职业关系和敌友关系。关系要在情境中见出。狄德罗后来用“情境”代替“关系”。情境从人与社会关系的出发,这种关系主要是指社会关系,而不是事物形式方面(如比例)的关系,可见狄德罗已经看出美的事物的社会意义。在三种关系中,狄德罗最看重家庭关系,但也没有完全忽视阶级关系。

从现实主义观点出发,狄德罗认为文艺要逼真,就要揭示“情境”,而揭示情境,就要靠思索。由此可见,狄德罗虽然强调情感和想象,但也重视理智的作用,因此他主张想象也要合乎逻辑,见出事物间的内在本质和联系。这是一种艺术既要有热情,又要有冷静思考的辩证观点。

自然与艺术的关系:现实美与理想美

艺术摹仿自然,但不是被动地抄袭。艺术对自然应有所选择,艺术应当模仿美的自然。另外狄德罗指出,不应为典型而牺牲个性。对于理想美,狄德罗首先要求它对材料加以选择,但更重要的是对材料加以理想化、集中化和典型化。经过这样一个过程,自然已不复是自然,已经成为了被美化过的艺术品。可见,艺术来源于自然,但又超越自然,艺术美是一种理想美,是艺术家对自然进行加工的结果。

西方美学史

对于规则,狄德罗反对新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但并不反对其在文艺上合理的成规,如“三一律”。在对待古人的问题上,狄德罗的观点是:摹仿古人是为着要学会如何处理自然,这就是要把继承古典和向自然学习结合起来的辩证思想。

高特雪特

德国新古典主义的代表。当时德国新古典主义运动开始,人们争论的焦点是学习英国还是学习法国。其实质是新兴的浪漫主义(英国)与没落的新古典主义(法国)之争。高特雪特与布瓦洛观点一致,即片面强调理性,认为文艺只要根据理性,掌握一套规则,便可如法炮制。他还反对一切新奇的事物。

评价:高特雪特所代表的新古典主义与德国民族特点不符合,但另一方面,对德国民族文学起补偏救弊的作用,如使语言规范化、统一化等,为后来德国文学发展奠定基础。

莱布尼兹

继承了笛卡尔理性哲学中唯心主义的一方面,与英国经验主义的洛克相对立,认为人存在先天的理性认识。人的认识分为明晰的认识和朦胧的认识两种。其中明晰的认识又分为明确的认识(理性认识)和混乱的认识(感性认识,即微小的感觉,用于审美趣味)。可见,审美活动只限于感性活动,甚至是直觉活动,是种“我说不出来的什么”,因而与理性相对立。

莱布尼兹还认为:“在一切可能的世界中,这个世界是最好的”“这个世界是最美的,完美地体现了和谐,寓杂多于整一,即使是部分的丑也足以造成全体和谐”。这是一种目的论和乐观主义。

沃尔夫

西方美学史

为美下定义:一种适宜于产生快感的性质,或是一种显而易见的完善。

鲍姆加登

建立“美学”这门新学科 美的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对“感性认识”的分析: 根据莱布尼兹的观点,感性认识属于明晰认识中混乱的认识。鲍姆加登认为,感性认识即是混乱的,又是明晰的。混乱是指其未经逻辑分析,而明晰是指其能够呈现生动的形象。感性认识包括对外在事物的直接感觉、记忆中回想起来的过去印象、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感觉以及想象虚构。通过这些,感性认识可以见出事物中的完善(美)和不完善(丑),因此感性认识也是一种审辩美丑的能力,是一种感性审辨力。对“完善”的分析: 完善一方面指事物完整无缺,寓杂多于整一;另一方面又指杂多意象的明晰生动,它既能体现出审美对象的个性和具体性,又能展现出情感饱满的形象。

符合上述要求的对象,才是完善的形象。而美,则产生于通过感性认识所观察到的事物的完善。艺术摹仿自然

根据莱布尼兹“在一切可能的世界中,这个世界是最好的”,鲍姆加登同样认为这个世界是最完善的。艺术摹仿自然,就是要摹仿自然中呈现于感性认识的完善。这种完善虽带有内在联系和规律等理性性质,但对于美而言,这种完善不是通过理性认识来分析,而是通过感性认识来感觉。因此诗的真实,是可然的真实,而非逻辑的真实。从此也可见出鲍姆加登并不反对想象虚构。关于《美学》的新内容

西方美学史

除标榜理性外,将想象和情感放在首位;

标榜普遍人性外,还将个别事物的具体形象放在首位; 从此可以看出浪漫主义的倾向。

文克尔曼

在研究希腊古典艺术时,认为希腊艺术的最大优点就是: 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

这是典型的美只涉及形式而不涉及内容的点。文克尔曼认为个性和情感有损于表现静穆美,而静穆是古希腊神的重要特质。因此从根本上来说文克尔曼是一个新柏拉图主义者。(柏拉图认为要在静观默想中达到最高审美境界)

在著作的《古代艺术史》中,文克尔曼为艺术研究确立了正确方向,即亲身体会艺术作品和联系社会背景;概括出希腊古典艺术成功的原因,一是地理环境,二是自由。文克尔曼还将希腊艺术发展过程分为四个时期,并对其中第二个时期最为赞赏,因为见出“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这也是一种艺术发展观的思想。

莱辛

《拉奥孔》——诗和画的界限 诗画差别: 从媒介看,画用颜色和线条,沿平面扩展;诗用语言,沿直线发展; 从题材看,画较适宜写物体,诗较适宜写动作;

从观众所使用的感官来看,观众要眼睛来把握画对静止物体的描绘,用耳朵来倾听诗对动作的叙述。

这些分别实质上就是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的差别。

西方美学史

诗画互换: 诗也可以描写物体,但要化静为动;画也可以描绘动作,但要选取动作过程中最具暗示性的一瞬间,即顶点前的片刻。评价: 中外学者历来重视诗画的共同点,但莱辛的贡献在于他清楚指出诗与画的分别。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批驳新古典主义“诗亦此,画亦此”的教条;二是与屈黎西派和文克尔曼相抗争,提倡诗对人的动作的描写,反对“静穆美”的理想。

但莱辛的观点也有其局限性,即诗画区别过于绝对化。首先是形式主义美学的看法。莱辛所了解的美只是物质美,只能在绘画中见出,而不易表现于诗歌。因此莱辛否认诗写情感和思想也可以产生美,进而反对内容美。其次,莱辛认为美产生于“灌注生命于物质”的精神灵魂,因而用精神的多寡来衡量美,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汉堡剧评》——建立市民剧的理论基础

莱辛的主要理论工作就是证明符合亚里士多德《诗学》戏剧规律的是英国莎士比亚的浪漫型戏剧,而不是高乃伊和拉辛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戏剧类型,以及德国应该采取的是英国浪漫类型的戏剧而不是法国新古典主义类型的戏剧。但由于事实上莎士比亚的浪漫戏剧不适宜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来解释,因此莱辛必须对《诗学》进行一些新解释,来为浪漫主义戏剧类型辩护,这实质上是一种“托古改制”。

根据《诗学》,亚里士多德只提到了悲剧和喜剧两种戏剧类型,但事实上莱辛心中理想的市民剧既不是悲剧,也不是喜剧,而是由莎士比亚的悲喜混杂剧演变而来的新剧种。于是莱辛对这一新剧种作了一些说明。首先从喜剧角度来说,“在喜剧里也哭一哭,从宁静的道德行为找到一种高尚的情操”,即喜剧应该表现市民阶级,并且用道德行为的范例来感动他们,不应该只是一味地插科打诨。从悲剧角度来说,“强烈的情感和崇高的思想不应该只属于君主而不属于中产阶级”,戏剧应当引起人对人的同情,体现出人道主义。从

西方美学史

此我们可以看出他关于戏剧的两个基本思想,一是悲剧应唤起人对人的同情,人仿佛要通过戏剧把自己的小我和人类的大我联系起来,对共同的命运起共同的恐惧和哀怜。因此他特别强调戏剧的道德内容和道德影响;另一个基本思想是一般文艺和戏剧都要有理性和真实性。诗的真实表现为“内在的逼真”,它不同于历史的真实,而是一种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包括人物性格与环境之间的必然联系。莱辛还认为只有正确推理,才能正确创造,而创造需要天才,天才的特征就是能够通过集中化、典型化和理想化,表现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他虽强调天才,但并不否定规则。他批判当时“天才超越规则”或“规则压抑天才”的说法,认为天才和规则应当达到辩证统一。

维柯

形象思维的原始性和普遍性

原始人的形象思维是身体本能方面的想象力,没有掺杂理智因素,是动物本能性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产生的原因是原始人由无知所引起的惊奇,而且这种想象一旦虚构出,就会为人们信以为真,因为它对原始人是种近情近理的可能。

形象思维的普遍性基于人类本性的共性,原始民族全都具有强烈的想象力,而这与他们抽象思维的缺乏是分不开的。从这一观点出发,维柯认为人们按照本性都是诗人,诗的真正生命在于反映全民族的需要和理想。这是一种进步的民主思想。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对立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对立,即诗与哲学的对立。诗由感官产生,是原始时代的产物;哲学由理智产生,是人的时代的产物。因此在未来,诗要让位于哲学,即无诗无艺术。这一观点错误根源是:首先,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绝对对立;其次,将原始民族的诗看作唯一的诗,忽视了诗本身也会发展;再者,诗并不绝对排斥理性思维,而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统一。

西方美学史

形象思维如何进行:以己度物的隐喻

“由于人心的不确定性,每逢他落到无知里,人就会把他自己变成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即人凭借自己的经验,将自己的本性转移到未知事物上去,借此来衡量新的事物。诗的起源在于此,人类以这种方式创造了第一个神话故事——“雷神”;语言的最初起源也在此,并由此派生出隐喻格,即将情欲和感觉赋予无感觉的事物,或把有生命事物的生命转移给无生命的物体,使其具有人的功能。这其实是一种移情作用。形象思维如何形成类概念或典型人物——想象性的类概念

由于原始民族尚未形成抽象的类概念,加上人心喜爱一致性的本性,因此人们便用形象鲜明的个性事物来代表同类事物,即从个别中见出一般。“当时人们对远的事物无法进行判断时,便根据近的已知的事物对它们进行判断,并把它们归于一种典型”。而人们之所以对这种典型喜闻乐见,是因为它符合全民族的共同理想,就像“诗的崇高性和人民喜闻乐见分不开”一样,适合于全民族共同感觉的一致性。另外他还认为诗和神话对典型具有放大和夸张的作用。

康德 美的分析

从质的方面看审美判断: 康德将审美判断与逻辑判断严格区分:逻辑判断涉及概念和内容,而审美判断只涉及形式和主观感觉(快感或不快感),是一种情感判断。因此,他认为,美不等同于一般快感,因为一般快感都涉及利害计较和欲念满足,而美感则不涉及这些,它只对对象的形式感兴趣,而不是存在;审美活动只是对对象的观照而不是实践。另外,美还不等同于善,因为善也涉及内容和利害计较,具有概念和目的。总结:美在于不涉及利害计较,因而不涉及欲念和概念。

西方美学史

从量的方面看审美判断: 审美对象是个别事物或个别形象显现,因此审美判断是单称判断。但是,审美判断却具有普遍性,即我觉得美的,他人也会觉得美。这种美感的原因并非在概念上判断对象具有某种美的客观属性,而是基于一种主观普遍性,即对一切人都会有这样一种共同感觉的确信。这种共同感觉,是一种普遍可传达性和审美心境,即肯定对象的形式符合人的两种认识功能(想象力和知解力)并且能够使其和谐自由运动。这种普遍可传达性的根据是假定人具有“共同感觉力”,即“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其基础还是普遍人性论。最终美感的来源就在于对这种普遍可传达性的肯定和正面估计,即对象的形式符合人的两种认识功能并使其自由和谐运动,而一般快感则不具有这种估计。总结:美是不涉及概念而普遍使人愉快的。从关系方面看审美判断: 关系即对象与其“目的”之间的关系,符合客观目的则表现为完善,符合主观目的则表现为美。美无明确目的,但又符合目的性,即对象的形式符合人的两种认识功能,具有普遍可传达性。这种合目的性是由天意事先安排的。

康德还区分了纯粹美和依存美。纯粹美是不涉及概念和利害计较,符合目的性但又无目的的纯然形式的美;而依存美则涉及概念和利害计较等内容意义,包括艺术美和绝大部分自然美。但康德并非认为纯粹美是最高的美,相反,他认为依存才是理想美。从方式方面看审美判断: 在假定共同感觉力存在和肯定普遍可传达性基础上,人们对某一对象所显出的不能明确说出的普遍规律都必然表示同意,因此审美判断具有必然性。这是由于该对象具有一种能使所有人们都表示同意的符合主观目的性,因而美的东西产生快感是必然的。总结:凡是不凭概念而被认为是必然产生快感的对象就是美的。崇高的分析

西方美学史

崇高和美的相同点: 都不仅仅是感官的满足;都不涉及明确的目的和逻辑概念;都表现出主观合目的性;其快感都是普遍的、必然的。崇高和美的不同点: 就对象来说,美在于形式,而崇高在于对象的无形式。因为形式意味着有限和限制,而崇高的特点就在于无限。

就心理反应来说,美感是单纯的快感,心灵始终处在平静状态;而崇高感是由痛感转化而来的,是间接的快感,心灵处在动荡状态。

二者最重要的区别在于:美在于对象本身,因为对象的形式符合人的主观合目的性,因而产生美感;而崇高则在于主体的心灵,因为此时对象的形式不符合人的主观目的性,为感性形象所无法表现,涉及理性观念,因此激发了崇高的情感,使心灵抛开感性,去体会更高的合目的性,即生命力受到阻碍后洋溢迸发进而体会到人自身道德精神力量的胜利。数量的崇高: 人的理性要求见出对象的整体性,但由于对象体积的巨大超出了想象力的范围,使想象力不足以掌握对象的整体性。想象力的这种不适应性唤起了超感性功能的感觉——理性观念来支援。因此,崇高是理性功能成功弥补感性功能欠缺时的胜利感。由于理性是人类认识功能的共同基础,因此崇高感仍然是必然普遍的。

由于崇高不涉及概念和明确目的,因此崇高不在于艺术作品,因为人的目的决定了艺术作品的形式和体积,也不在于动物界,因为动物的构造显示出明确的目的性,因此,数量的崇高只在体积粗野的自然。力量的崇高: 力量崇高的对象具有巨大的威力,使我们的想象力无法适应,进而产生近似恐惧的感觉。

西方美学史

但同时,由于理性的观念使我们心中产生另一种足够的抵抗力,并征服了恐惧感。理性观念的胜利使心灵在对自身的估计中感到一种胜利的自豪感。因此,崇高并不在于自然对象本身,而在于人自身拥有的凭借理性战胜自然的意识,对自然的崇高感实质上是人对自己使命的崇敬。

崇高的对象来源于自然界,但人产生的崇高感则与道德观念关系密切,是一种勇敢的精神,是一定社会文化修养的结果。但康德始终以先验理性来解释一切,未能认识到崇高感的经验基础和社会根源。天才和艺术

艺术的特征:艺术与游戏

艺术与自然的区别:自然是自发的,而艺术是有意识的。因此,我们只应把通过自由,即通过以理性为基础的意识活动的创作叫做艺术。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艺术表现为“能”,科学表现为“知”,“知”未必“能”,但“能”以“知”为基础。

艺术与手工艺的分别:艺术仿佛是种游戏,本身就是快乐的;而手工艺却是种劳动,本身就是痛苦的。在自由这点上,游戏、笑、诙谐、艺术都是相通的,都标志着自由和生命力的畅通。自由是艺术的精髓。但同时康德又将精神自由与自然必然统一起来,他认为“自然只有在貌似艺术时才显得美,艺术也只有让人知其为艺术但又貌似自然时才显得美”。天才: 天才替艺术制定规则,而天才又是天生的、自然的,因此可以见出自然替艺术制定规则。但自然替艺术制定规则,要通过天才才能实现,因为自然要在具体作品中得以显现,就要通过天才的创作。所以,天才一方面要符合自然,另一方面又要见出创造的自由。天才替艺术制定的规则,不是对公式的摹仿掌握,而是要从具体作品中抽绎出来,是对其

西方美学史

精神实质的心领神会,是潜移默化的结果。

康德概括出天才的特征,除以往的“创造性、典范性、自然性和限于艺术领域”四点外,还新增了两点:一是强调想象力和知解力的协调,二是与其说天才见于审美意象的形成,不如说见于审美意象的表达,即非胸中之竹,而是手中之竹。自然美和艺术美、天才和审美趣味的分别和联系: 自然美是一种美的事物,不涉及明确目的和概念,只涉及形式;而艺术美是对一种事物作美的显现和描绘,涉及内容、目的和概念,因此,艺术美高于自然美。(这与《美的分析》中的观点相矛盾)

天才表现为想象力,它提供内容,赋予物质于材料;审美趣味表现为判断力,它铸造事物的形式。康德认为审美趣味比天才更重要。这一观点的缺陷在于完全割裂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并且徘徊于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美的理想和审美的意象:典型问题 美的理想: 美的理想,也就是美的标准,它没有客观规则(因为规则涉及概念),不以范例形式存在(因为审美趣味具有独创性,而范例只可用来摹仿),因此,它是一种经验性的标准,表现为:是一种最高度的不确定的理性概念,以个别形象具体显现,并由每个人凭借想象力在自己心里形成。从此我们可以得出两个观点,一是理想美只能是依存美,因为它涉及目的;二是只有人才有理想美,因为只有人才能根据目的用理性去审视对象是否完善或自己是否符合人性目的,人不仅自在而且自为。

在对美的理想所进行的分析中,康德还扩展到另外两个因素,即审美的规范意象和理性概念。其中审美的规范意象是从经验中用想象力总结出来的平均印象,即“类型”,康德认为这种规范意象一方面是相对的,因为比较范围不同,结果则不同;另一方面这种意象还无法表现出事物的特性,可见,这种所谓的审美的规范意象并不是理想的。对于另

西方美学史

外一个因素理性概念,他认为它只作用于人,是人类的道德精神的体现,因为只有人才能以自身人性目的为标准,评价自己是否符合目的。他真正要求的“美的理想”是能够表现道德精神的人体美,从此可以见出他不仅从审美趣味上进行判断,还要求审视对象的道德内容。审美的意象: 从成因上来看,审美的意象是由想象力形成的。这种想象力不是根据经验记忆的复现联想,而是根据更高理性原则的创造性想象。通过这种想象,人们对自然加以改造,使之成为“第二自然”,即审美意象。

从性质上来看,审美意象是理性观念的感性形象。感性形象是个别具体的,而理性观念是普遍抽象的。理性概念可以通过无数多个感性形象来表现,但却没有一个感性形象能够进行充分的表现。而审美意象则是众多感性形象中能对理性观念进行最大程度的感性显现的形象,因而具有最高度的概括性。所以审美意象能以有尽之言表无穷之意,由有限进展到无限。审美意象的这一特征在诗里表现得最为显著,康德认为诗不仅表现一般,而且可以暗示出其他无数个类似的特殊形象,“自然在诗里只是一种跳板,使人有自然跳到超感性世界”。

康德认为审美意象即艺术典型,这与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实际是一致的,因为都建立在个别与一般、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基础之上。但康德的独到之处有两点:首先是突出典型的理性基础,并与人道主义相结合,因而赋予典型更深的内容含义,使美与善统一;其次是在突出典型个别性的同时,认为典型在概括性和暗示性上要达到尽可能的“最高度”,即艺术要根据自然,更要超越自然,创造出“第二自然”。因此艺术要具有丰富性和独创性。

歌德

西方美学史

浪漫的与古典的

歌德和席勒都是从浪漫主义转到古典主义的。歌德反对当时已经具有消极性质的浪漫主义,认为那是一种病态的颓风,要求浪漫与古典相结合,而英国的莎士比亚就是个好例子。

歌德还对浪漫和古典进行了区分,即古典主义表现为纯朴、异教、英雄、现实、必然和职责,浪漫主义表现为感伤、基督教、浪漫、理想、自由和意愿。由特征到美:“显出特征的整体” 基本分歧: 歌德与席勒的根本分歧表现为到底是“为一般而找特殊”还是“在特殊中显出一般”。所谓“为一般而找特殊”就是从一般概念出发,诗人心里先有一种待表现的普遍性概念,然后找个别形象来做为例证和说明;而“在特殊中显出一般”则是从特殊事例出发,诗人先抓住现实中生动的个别具体形象,由于表现真实而完整,因此其中必然要显出一般或普遍的真理。这其实就是“用完全主观方式写作”和“从客观世界出发”的分别,也是“寓意”与“象征”的分别。其中前者是有限的、无言外之意,后者则言有尽而意无穷,能从有限发展到无限,因此适宜于诗的创作。典型问题以及文艺和现实的关系问题: 从这一分歧出发,歌德还谈到了典型问题以及文艺和现实的关系问题。文艺应该从主观概念出发还是应该从客观世界出发、典型应该理解为抽象化普泛化还是应该理解为具体化和个体化,是歌德对文艺进行探索的中心问题。歌德对此提出了特征的概念。特征就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即一般性的东西。而美的事物既显示出特征,又显示出古典的理想,也就是说,美就是使抽象的本质获得感性的形式。因此,“我们应从显出特征的开始,以便达到美的”。另外,“古人的最高原则是意蕴,而成功的艺术处理的最高成就就是美”,也就是说,显出事物本质的特征经过成功的艺术处理,便能达到美的要求。而特征只能

西方美学史

在表现得最完满的个别代表上见出,所以,艺术应当从显出特征的个别事物出发,而不是从主观理想或概念出发。这是歌德与席勒的根本分歧,这一分歧涉及到了文艺的基本问题之一典型问题。典型在实质上就是一般与特殊统一的大原则下的一个特殊事例。工歌德的观点如上文所说,就是要从客观出发去塑造典型,从个别中见出一般,因此这样的典型不仅能显出事物的特征,还具有个别事物的生动形象性。艺术与自然

唯物主义和现实主义是歌德美学思想的基调。由于坚持从客观出发的原则,强调显出特征的理性内容必须获得个别具体的感性形象,而艺术的最高成就是使事物的本质能够为感性的感官所把握。歌德崇尚自然,但反对自然主义,他认为艺术源于自然,但艺术还要超越自然。艺术不仅是对自然的摹仿,还是对自然的创造,即既要揭示事物本质,还要灌注艺术家的情感。因此,艺术作品是对自然进行体验后的概括化、集中化和理想化。不仅如此,艺术还要表现出“较高的意旨”,即社会性的道德内容,“艺术应该是自然的东西的道德的表现”。

歌德还提出了整体的概念。整体就是统一体,是理性与感性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以及艺术与自然的统一。从亚里士多德之后,整体的概念更多地侧重形式方面的内容,如“杂多中见整一”等,而歌德的贡献在于从内容方面去看待整体。另外,他还认为理想的艺术是纯然严肃的艺术和纯然游戏的艺术的结合,因为纯然严肃的艺术侧重内容,纯然游戏的艺术侧重形式,而理想的艺术就是二者的结合,即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歌德还把整体概念运用到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方面,他一方面强调想象力的重要,但另一方面又指出想象力必须受到理性制约,只有这样才具有确实性,这体现了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对于艺术欣赏,歌德也指出艺术作品必须符合人的完整性要求。

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历史发展观点

西方美学史

对于民族文学发展的历史经验: 民族文学的建立要靠全民族;要与伟大的历史时代相联系;要植根于过去的文学传统和历史遗产。关于世界文学: 歌德第一个暸望到世界文学的产生,他认为世界文学并非将某一“优选”的民族文学强加于其他民族,而是由各民族互相交流借鉴而形成。他一方面希望世界文学的到来,另一方面又希望各民族文学能够保持自身的特点。

席勒 《论美书简》

理想美是一个美的事物的美的形象显现或表现: 艺术美不在表现什么上见出,而在怎样表现上见出。艺术家与被表现对象的关系: 席勒接受歌德对于艺术创作方式单纯摹仿、特别作风、风格三种层次的划分,并且还给予“特别作风”矫揉造作的意思,认为这种方式是艺术家用自己的特性来影响对象的性质,是一种主观创作方法,应予以否定。席勒理想的风格应该是表现纯粹客观性的。由此可以看出,席勒的观点是艺术作品不应受材料和艺术家性格的影响。这种观点虽具有片面性,但强调了美的客观性,对于纠正康德主观唯心主义思想有一定作用。诗——如何用形式征服材料: 在诗中,形式即被表现的对象的具体形式,诉诸读者感官和想象力;材料则为文字,具有抽象性和概念性,诉诸读者的知解力。如何用抽象的文字去表现具体的形象,是诗创作中的矛盾。席勒认为,诗人应该凭艺术的伟大去克服语言通向一般(即抽象)的倾向,凭形式(材料的运用)去正斧材料(文字及其构词造句法),也就是说,要通过灵活运用

西方美学史

语言来表现形象。“诗的美就在于自然在语言桎梏中的自由运动”。

席勒在此触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关系问题,他认为“待表现的对象先经过抽象概念的领域走一大段迂回的路,然后才能被输送到想象力面前,转化为一种观照的对象”。《审美教育书简》 主题思想: 自由不是政治经济权利的自由行使和享受,而是精神上的解放和完美人格的形成;因此达到自由的路径不是政治经济的革命而是审美教育,至少先有审美教育才能有政治经济改革的条件。这一端点过分夸大了艺术的美的作用。美的本质: 人首先具有感性和理性两种冲动,感性冲动是要使理性内容获得感性形式,使潜能变为存在;理性冲动是要使感性内容获得理性形式,使客观世界见出和谐和法则。如果要使这两种冲动达到统一,就要借助第三种冲动,即文化教养。文化教养既能培养情感功能,又能培养理性功能。如果这种情况在经验里出现,那它们会唤起另外一种新的冲动,即游戏冲动。游戏与自由同义,游戏就是要打破感性冲动引起的自然要求的强迫和理性冲动引起的理性要求的强迫,使物质和精神都恢复自由,继而产生美。游戏的对象就是美,就是活的形象,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是生活与形式的统一。生活受制于需要,而形式受制于法则,审美的心情是介乎需要与法则之间的一种恰到好处的折中,即“从心所欲,不逾矩”。在这种境界下,人才能达到人格的完整和心灵的优美。因此,就性质来说,美是产生于实在与形式的尽量完美的结合和平衡;就效果来说,美也应该产生于松弛与紧张的结合与平衡。以形式征服材料: 艺术成功的秘诀,在于用形式来消除材料。因为材料只对个别功能(感性或理性)起作用。而形式才能对人的整体(感性和理性)起作用。席勒的观点概括来说就是:美的艺术

西方美学史

作品是活的形象,就是生活(材料的来源,感性世界)与形象(康德的形式或理性法则的产品)的统一。审美状态: 感性的人(服从自然、处于身体状态)— 审美的人(摆脱自然,处于审美状态)— 理性的人(控制自然,处于道德状态)。由此见出,审美状态是桥梁,是通往政治自由的先决条件。

盈余(过剩)概念——审美活动与游戏: 过剩精力首先表现于动物性的身体器官运动的游戏,接着再上升为人所特有的想象力的游戏。想象力对自由形式的要求产生了艺术,即人所创造的东西不仅要实用,还要表现出人的才智和自由创造的精神。《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

素朴的诗:古典主义;感伤的诗:浪漫主义。该文章是近代第一篇认真讨论古典主义文艺与浪漫主义文艺理想和特征的论文。感伤诗人的产生原因和心理特征: 席勒从分析人对自然的热爱出发。自然包括外在自然(现实)和内在自然(人的本性)两方面。人类热爱自然,是因为自然是我们曾经是的东西,也是我们还要再是的东西,它是一种意象,一方面代表着我们失去的最可爱的童年,另一方面又代表着我们的最高理想。人类在童年时代与自然是一体的,而近代社会使人与自然分裂而失去了“童年”,因此在对自然的喜爱中夹杂了“感伤”;然而自然又表现了我们的理想,因此在对自然的喜爱中又带有崇高的情绪。古代素朴诗人的心理情况: 在古代,人与自然还处在统一体中,因此人本身就是自然,人在自己身上就可以认识到自然。因此,古代人关系的不是自然而是人道本身,是人的行动,他们努力把自然加以

西方美学史

人格化和神化,将平静的必然转化为活动的自由。感伤诗与素朴诗的区别:近代人与古代人不同,人与自然已经分裂,自然对人已经不是一种现实,而是一种观念。由于社会关系,人们在道德习俗方面违背自然,但人们仍然依恋自然,就像我们怀念童年时的天真情感一样。这种对自然依恋的情感产生了感伤诗。

“诗人或则就是自然,或则追寻自然。二者必居其一。前者是其成为素朴的诗人,后者使其成为感伤的诗人”。在艺术创作方法上,前者为古典主义,表现为摹仿现实,后者为浪漫主义,表现为追求理想。由此可见,素朴诗与感伤诗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纯粹客观的,后者是表现诗人的主观态度和情感的。当人与自然一致时,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现实的,因此诗人的思想从现实出发,诗人反映的是直接现实,是纯粹客观的;当人与自然分裂时,人与自然的和谐只是一种理想,因此诗人只能从意念出发,用有意识的道德行为来调和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主观的情感,是一种理想。

在创作方法上,素朴诗运用的是现实的摹仿;而感伤诗运用的方法则有两种,一是将现实写成令人反感的对象,即讽刺诗;另一种是将理想写成令人向往的对象,即哀挽诗。牧歌性的诗是感伤诗中的最高类型,因为一切现实与理想的对立都已消除。席勒推崇弥尔顿的《失乐园》,认为这是“最美的牧歌性的诗”。

黑格尔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基本内容: 理念是绝对精神,是最高的真实,是艺术的内容;就内容而言,艺术、宗教和哲学都是相同的,三者的不同在于表现形式,其中艺术表现绝对精神的形式是直接的,用的是感性事物的具体形象;显现则与存在对立,是一种自否定的辩证过程。显现的结果就是艺

西方美学史

术作品,在艺术作品中,人们可以从一种有限事物的感性形象中窥见到无限的普遍真理。因此,艺术寓无限于有限。基本原则: 理性与感性相统一。从黑格尔对美的定义可以看出,他既肯定艺术的感性因素,又肯定艺术的理性因素。他将理性放在艺术的首要地位,认为艺术在诉之感性的同时更要诉之心灵,即强调思想性在艺术中的重要地位。但另一方面,黑格尔又反对艺术的抽象公式化,他指出抽象的思想在艺术作品中应该以有血有肉的感性具体形象来体现,这便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内容就是理性因素,形式就是感性形象。艺术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并且内容决定形式。这是对形式主义美学的有力批判。

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理性在人的精神方面是以主观的、内在的形式存在的,它的对立面是客观的外在的现实。因此,理性观念必须通过自否定的辩证过程,才能达到主客观统一、内外在统一,才能成为有生命的现实存在。艺术就是将主观的内在理性观念通过客观的外在感性形式表现出来。局限性: 黑格尔的出发点是抽象的理性概念,而非现实具体的生活,是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的表现。美学中实践观点的萌芽

在自然界与人的关系中,自然界成为人认识的对象,人将自身的理念作用于自然,形成人化自然。在这一过程里,人在为实现自身目的而改造自然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理想和意志体现于自然,使自己得到认识和肯定。在这种改造自然同时也改造自己的劳动实践过程中,黑格尔见出了艺术的根源。将艺术与人类劳动实践相联系,是黑格尔美学最基本的合理内核。但他的局限性在于只将劳动限定为抽象的心灵劳动,即理念的外化。艺术美与自然美:

西方美学史

对于艺术美与自然美,黑格尔的基本观点是艺术美高于自然美。

美是理念的显现。理念不仅无限的,而且是自在自为的。艺术美就产生于人类心灵认识自己的自为活动。而自然则是有限的,而且只是自在的,因此不符合美的定义,它所体现的美是不完善的。

对于自然界而言,它可分为无机界和有机界,有机界可进一步分为植物和动物,动物又可以再分为低级动物和人类。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精神的作用越来越多。精神灌注生气于每个个别部分,使它们在杂多中见出整一,继而形成有机整体,最终体现出生命。生命本是一种观念性的统一,它克服外在的具体物质,经过自否定的过程,从而转化为具有生命的客观存在。黑格尔继续指出,只有在有机物的阶段,自然才现出灌注生气与全体歌部分的生命,因此才可以有美。自然美的顶峰是动物美,但它还是有缺陷的,因为它只自在而不自为,没有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基于自然美的这种缺陷,艺术美产生了。艺术由心灵自为地将理念显现于感性形象,真正见出自由与无限。

黑格尔轻视自然美,一方面是他“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观点的必然结论,另一方面与他反对浪漫主义对自然崇拜的风气的斗争密切相关。他提倡人本主义,他认为人是艺术的唯一对象,即便是表现自然美的艺术,目的也非表现自然美本身,而是为了借自然来象征了人的性格和精神,即中国美学家所说的“比德”。艺术的发展史:类型与种类的区分

艺术是普遍理念与感性形象、内容与形式对立统一的精神活动。但这两个对立面的完全吻合只是一种理想,事实上,它们只能有不同程度的吻合。因此艺术就分为三种类型: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而每种类型之下又可分为若干种类,如建筑、雕刻、绘画等。每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艺术类型和种类。象征型: 在这一阶段,人们不能将朦胧认识到的理性观念用合适的感性形象来表现,只能用带有

西方美学史

神秘色彩的象征符号来代替。象征型艺术的产生原因是人类精神内容本身还是抽象的,理念尚未达到主客体统一,其一般特征是用形式离奇体积庞大的事物来象征理念,因而往往产生崇高感,而非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的美感。古典型: 在这一阶段,精神达到主客体统一,精神内容与物质形式完满契合,理性观念可以通过感性形象来明确表达。就内容与形式一致的方面来说,古典艺术是最完美的艺术。典型的古典艺术是希腊的雕刻。希腊雕刻所表现的神不像象征型艺术那么抽象,神总是作为人来表现,因为人是自在自为的,是理念最适合的表现形式。在人体形象中,神的普遍性转化为个别性,但神还要维持其普遍性,即“静态“。因此,古典艺术最大的特点在于静穆和悦,“单纯的高贵,静穆的伟大”。而雕刻最适合于表现这种静穆,因为雕刻只表现静态而不表现动作。浪漫型: 由于精神是无限的,而人的形体是有限的,因此导致了古典艺术的解体。有限的物质形态无法继续完满表现精神,所以精神又回到了心灵世界。它与象征型艺术是两个极端:象征艺术是物质溢出精神,而浪漫艺术则是精神溢出物质,是较高水平地回复到内容与形式的失衡。典型的浪漫艺术是近代欧洲的基督教艺术。由于精神回到心灵世界,即人回到自我,因此浪漫艺术主观性很强,主要体现个人的意志和愿望,表现人内心的冲突,是动作和情感的冲动,与古典艺术的静穆相反。浪漫艺术表现分裂的灵魂,因此古典主义所力求避免的痛苦、丑陋、罪恶等事物反而成为浪漫艺术的主要内容。总结: 随着艺术的发展,物质因素越来越少,精神因素越来越多。精神继续发展,开始不能通过艺术的具体形象来表现,因此,艺术要让位于哲学,即通过概念的形式来认识理念。但黑格尔同时认为,艺术并非绝对会灭亡,小说是种具有无限生机的新艺术形式。黑格

西方美学史

尔艺术史发展看法的进步性在于肯定艺术的发展以及与一般社会情况相联系,但局限性则在于将艺术的发展看做精神克服物质的过程,并且带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观点,如东方为西方做准备,西方又为普鲁士做准备。人物性格与环境的辩证关系:情致说 主要概念: 一般世界情况:某特定时代的一般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大背景。其中伦理、宗教法律等信条和理想叫做“普遍力量”。

情境:一般世界情况具体化为推动人物行动的个别客观环境,是人物行动的外因。情致:普遍力量在个人身上具体化为推动行动的内因,如主观情绪等。

独立自足性:是理想人物性格的特征。并非指脱离社会环境,而是指能熟悉社会环境,能凭借自己的力量去行动,能对自己的行动负责,能决定自己的命运。

在一般世界情况下,由外在情境和内在情致所引起的矛盾冲突,是悲剧情节发展的推动力,也是人物行动的推动力。

英雄时代——独立自主性得以形成的环境: 在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人一方面依存于社会,接受社会理想;一方面又不受社会限制,能凭自己的认识判断行动是否符合理想,能凭自己的意志去实现理想。

在人与物质世界的关系方面,人进行个人劳动,自给自足。人能够通过实践来生产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自然在自己的主宰范围之内,人不受制于自然。

对于英雄时代的看法,黑格尔见出文艺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艺术活动和劳动实践的关系。

两种不利于“独立自主性”的环境: 一是牧歌式的情况,即空想乐园,人物性格见不出高尚的理想;

二是散文气味的现代情况,即资产阶级的社会情况,个人行动取决于外因,不能自主选

西方美学史

择,个人与社会对立,失去了对外在世界的主宰。因此黑格尔认为资本主义不适合文艺发展,但由于没有认识到资本主义后还有社会主义,所以得出艺术将要衰亡的结论。冲突论和悲剧论 冲突论: 冲突是人物性格在某种具体情境中所遭受的两种普遍力量的分立和对立。普遍力量原本是抽象统一的。但在具体化到个人的过程中普遍力量得到了定性,并显示出了差异性。差异的双方对立,继而产生矛盾冲突。理想的冲突起源人本身,即两种同是普遍力量的斗争。悲剧论: 两种普遍力量都是正确的,但若要实现其中一个力量,就要以另一个力量的消亡为前提,这是不符合理性的。在这样一种两难境地,只有使持有这两种普遍力量的人遭受痛苦或毁灭,悲剧才能得以解决。个人虽遭到痛苦,但两种普遍力量都得以保存。悲剧对个人来说是种痛苦,但对普遍力量来说又是永恒的胜利。所以黑格尔认为悲剧的效果不仅是亚里士多德的恐惧与哀怜,还有愉快和振奋。总结: 黑格尔从“凡是现实的都是理性的”基本原则原则出发,把悲剧看作矛盾对立统一发展的过程,排斥了命运说和神力说,这是其合理内核。由于强调悲剧冲突的双方都代表普遍力量,因此艺术不适宜表现反面内容。从这一观点我们可以看出黑格尔全部哲学思想的妥协性,即认为革命会引起悲剧,是一种革命反动论。理想的人物性格

自在自为的人才能体现理念,因此人物性格是理想艺术的真正中心。理想的人物性格应该具有三大特征:一是丰富性,要求人物性格丰富而反对抽象化;二是明确性,要求人物性格显示出主要矛盾,即使是多面性格也要有主要方面;三是坚定性,即始终如一地

西方美学史

坚持自己的情致。

别林斯基 思想的转变问题

19世纪40年代以前从绝对理念出发,是唯心主义基础上的现实主义;之后从现实生活出发,是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现实主义。艺术的本质和目的

别林斯基首先确定了美学的任务: “真正的美学任务不在于解决艺术是什么而在于艺术实际是怎样。”

但他在实践中并未能够坚持这一美学任务的正确原则,例如在对美学本质的看法上就表现出既从抽象理念出发又从现实出发的矛盾。早期别林斯基从黑格尔的理念出发来研究美学本质,并为纯艺术观辩护,后来他又向现实观点转变。他对形象思维直接性的论述就可说明这一点。别林斯基认为,“诗用形象来思维,它不是论证真理,而是显示真理。”理念体现于具体形象,是正确的。但又有另外一个矛盾,即“一切文艺都由一个一般性的理念产生”,而“诗人又从来不存心于发挥这个理念”。别林斯基开始企图用艺术创作的无意识性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无意识性又无理念的自在自为相矛盾。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别林斯基将艺术创作无意识性与艺术观照的直接性混为一谈。后来他认识到了这两者的区别,便否定了无意识性。既然艺术观照是直接的,因此只关感性认识,于是便排除了将理念作为艺术出发点的原则,继而转变为艺术要面对现实生活。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从上文可以看出别林斯基认为理念直接显现于形象,且艺术创作无意识性,这便艺术家主观能动性如何体现,即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别林斯基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也有一个转变的过程,早期他侧重艺术的客观性,反对艺术

西方美学史

创作中的情感因素。他认为艺术不应该按照事物“应有的样子”,而应按照事物“原有的样子”,这不免流于客观主义。别林斯基还否定了艺术创作中一些合理因素,例如因反对幻想继而反对艺术虚构;因反对感伤主义继而反对艺术表现情感;因反对“美化”继而反对艺术表现生活理想。后来别林斯基思想发生转变,开始注意艺术的主观方面,逐渐达到主客观的统一,例如他说“热烈的充满爱和恨的思想在今天已变成一切真正诗的生命”。至于主客观如何统一,别林斯基认为要通过情致来完成。情致是情感饱和的理念,是情感与理念的统一,是渗透个人性格的理念,是诗人创作的动力。情致是艺术性的主要标志,诗人要达到艺术性,就要使情感产生于理念,并使理念表现出来。情致来源于时代精神,是现实社会生活对艺术家教育的结果。

从情致说我们可以见出别林斯基达到主客观的统一。而在艺术创作无意识的问题上,别林斯基先是肯定,后又否定。自“情致说”提出后,无意识性和自觉性才达到统一:即情致的产生是无意识的(源于时代精神),但表现情致却是自觉的。别林斯基思想观点变化前后对比: 诗与哲学共有理念——诗的内容是“对理念的爱” 片面强调客观性——主客观统一 鄙视浪漫主义情感——将情感提到首位 否定幻想虚构——艺术创作的主要活动就是想象 典型说——将典型化提到艺术创作首要地位的第一人

别林斯基早期将典型看作定型,即表现同一理念的一整系列的人。后来,进一步将典型看成理想,将典型化看成理想化。他认为,典型人物既表现共性,又还是一个完整有个性的人。而这就要通过集中化和理想化来实现。典型化的过程就是根据可能性客观规律性,抛开偶然因素,揭示本质的过程。根据可能性创造出的典型是近情近理的,同时由于经过创造想象的理想化,这一典型又是不平常的。因此典型又叫做“熟识的陌生人”,50

下载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学习读书笔记(一)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学习读书笔记(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西方音乐读书笔记

    《西方音乐史》读书笔记 一、 古希腊罗马时期 时间约为公元前3200年~公元400年。这部分的音乐资料只能从考古而来,从发掘出的绘画、雕塑及少量流传下来的诗歌文学与哲学著作......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 古希腊美学思想萌芽 毕达哥拉斯学派 主要由数学家组成,他们以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认为宇宙中最基本的原素是树,数的原则统治宇宙一切现象。因此,他们得......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范文大全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 《西方哲学史》是一部在全球知识界影响巨大的学术名作。自20世纪60年代初期介绍到我国后,在知识分子中产生了普遍影响,不少人都曾焚香静读。将其视为......

    西方文论读书笔记

    《西方文论讲稿——从胡塞尔到德里达》 (赵一凡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10月北京第1版) 1、所谓文论,原本是指20世纪发展起来的诸多西方批评理论。与此同时, 它也代表发......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txt爱情是彩色气球,无论颜色如何严厉,经不起针尖轻轻一刺。一流的爱人,既能让女人爱一辈子,又能一辈子爱一个女人! 本文由yxyy1992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

    西方政治思想史读书笔记

    《西方政治思想史》读书笔记 《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09版)是由我国著名政治学家徐大同教授所著,在内容上揭示了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轨迹,通过对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所经历......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大凡看到哲学这个词,脑子中第一个反应,便是枯燥,这和我们所受的应试教育有关,记不住的概念,选不全的多重选择题,再是用什么什么原理去解释什么什么的正确性......

    西方经济学读书笔记

    现代西方经济学读书笔记 东贸0981班陆明璐090201818159 大二的下学期,我曾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了西方经济学,对西方经济有了初步的了解,如今又读了相关方面的书,发现西方经济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