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共5篇)

时间:2019-05-14 14:14: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岗位设置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第一篇: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讨论稿)

为推进学校事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发展,促进学校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强化岗位职责与竞争意识,不断提高教职工队伍的素质,实现早日建设成现代化技术师范大学的办学目标,根据人事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70号)、江苏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苏办发[2008]23号)、江苏省人事厅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苏省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苏人通[2009]113号)等文件精神,在学校岗位设置方案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岗位设置指导思想

岗位设置以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管理等任务为依据,通过科学设岗、优化结构、规范管理,努力建设精干高效的教师队伍、其他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管理人员队伍和工勤技能人员队伍。岗位设置与聘用体现岗位的竞争性、向高层次人才倾斜的导向性和学科发展的特色性、收入分配的激励性和人事政策的连续性,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着力强化办学特色,进一步提升办学层次、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促进学校又快又好、更快更好地发展,为把我校早日建设成国内知名的现代化技术师范大学而奋斗。

二、岗位设置基本原则

1.科学设岗,宏观调控。坚持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需要出发,统筹学科建设,兼顾各类人员结构现状,合理确定岗位总量,按照岗位结构比例标准,规范设置各级各类岗位。

2.优化结构,精干高效。完善岗位设置分类分级体系,以教师队伍为主体,优化各类人员结构比例,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用人质量与用人效益。

3.按岗聘用,规范管理。以岗位设置为基础,深化聘用制改革,完善人才遴选、使用、评价、激励与保障机制,加强规范管理,促进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自主发展和自我约束,促进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协调发展。

三、岗位总量与结构比例

1.岗位总量按照精干高效、适应发展的原则,以学校标准学生数为基础,根据现有学生数和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按一定的生员比综合确定,报上级主管部门核准后执行。

2.根据省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专业技术岗位按岗位总量的77%设置,其中教师岗位按岗位总量的62%设置。管理岗位按岗位总量的18%设置。按照后勤社会化的改革方向,逐步减少工勤技能岗位的比例。

四、岗位类别设置

学校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1.专业技术岗位

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分为教师岗位和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其中教师岗位是专业技术主体岗位。

教师岗位包括具有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工作职责和相应能力水平要求的专业技术岗位。学校根据教师在教学、科研等方面所侧重承担的主要职责,在教师岗位中设置教学为主型岗位、教学科研型和科研为主型三类岗位。

其他专业技术岗位主要包括工程实验、图书资料、编辑出版、会计审计、医疗卫生等专业技术岗位。

2.管理岗位

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包括校、院(系)以及内设机构的管理岗位。学校管理岗位分为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8个等级。

3.工勤技能岗位

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分为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和普通工岗位。

五、岗位等级与结构比例设置(一)专业技术岗位

1.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专业技术高级岗位分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的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的岗位包括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其中十三级

是员级岗位。

正高级教师岗位名称为教授一级岗位、教授二级岗位、教授三级岗位、教授四级岗位,分别对应一至四级专业技术岗位;副高级教师岗位名称为副教授一级岗位、副教授二级岗位、副教授三级岗位,分别对应五至七级专业技术岗位;中级教师岗位名称为讲师一级岗位、讲师二级岗位、讲师三级岗位,分别对应八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初级教师岗位名称为助教一级岗位、助教二级岗位,分别对应十一级、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

其他专业技术岗位主要有:工程实验、图书资料、编辑出版、会计审计、医疗卫生等专业技术岗位。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名称根据相关行业标准执行,并与学校现执行的专业技术职务系列保持一致。

2.专业技术岗位中,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和初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的控制标准为12:30:50:8。

3.专业技术一级岗位属国家专设的特级岗位,其人员确定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专业技术正高级岗位中,二级、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控制标准为1:3:6;副高级岗位中,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2:4:4;中级岗位中,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3:4:3;初级岗位中,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5:5。(二)管理岗位

1.管理岗位分为8个等级,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三至十级职员。

2.按照制度入轨、平稳过渡、逐步到位、规范管理的原则,管理岗位人员逐步纳入职员制轨道。管理岗位的结构比例和各等级管理岗位的职员数量,根据学校的规模、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和权限确定。管理岗位四级及以上担任领导职务的职员数按照学校领导班子职数确定。管理岗位六级及以上职员岗位数占管理岗位总量的比例不超过35%,其中五级和六级职员按1:2的比例控制。聘用人员原则上不得同时在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任职,六级及以上职员确因工作需要在专业技术岗位任职的,经学校批准后,按其执行的岗位工资系列占相应的岗位数。

(三)工勤技能岗位

1.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 3 —

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依次分别对应一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2.工勤技能一级、二级、三级岗位数占工勤技能岗位总数的比例原则上不超过25%,其中一级、二级岗位的数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数的比例原则上不超过5%。(四)特设岗位设置

1.特设岗位是为适应学校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等特殊需要,经特别程序批准设置的非常设岗位。特设岗位的等级根据规定的程序确定。

2.特设岗位的设置,由学校提出意见,经省教育厅审核后报省人事厅核准。

3.特设岗位不受学校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特设岗位的工作目标任务完成后,按照管理权限由原核准部门予以核销。

六、岗位设置情况

学校设置岗位总量1445个,其中:管理岗位按岗位总量的18%设置,共260个岗位;专业技术岗位1113个;工勤技能岗位72个。主体岗位是专业技术岗位,占岗位总量的77%。专业技术主系列是教师系列,教师系列岗位按学校岗位总量的62%设置,岗位设置数为896个,占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总数的80.5%。辅系列岗位为工程实验、图书档案、编辑出版、会计审计、医疗卫生等系列,辅系列岗位最高等级为专业技术三级。

(一)管理岗位的名称、等级、数量

管理岗位总数260个,占学校岗位总量的18%。其中:三级2个,四级7个,五级40个,六级42个,七级78个,八级65个,九至十级26个。

1.学校领导岗位9个。其中:三级职员2个,名称分别为学校党委书记、院长;四级职员7个,名称分别为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院长。

2.学校内设机构领导岗位82个。其中:五级职员40个,名称分别为部长、处长、主任、党总支书记(党工委书记)、团委书记、工会主席、正处级调研员等;六级职员42个,名称分别为副部长、副处长、副主任、党总支副书记(党工委副书记)、团委副书记、副处级调研员等。

3.其它管理岗位169个。其中:七级职员78个,八级职员65个,九级职员26个。

(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数量及结构比例

1.高级专业技术岗位467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比例42%(1)正高级岗位133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比例12%。其中:二级岗位13个,三级岗位40个,四级岗位80个。

(2)副高级岗位334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比例30%。其中:五级岗位66个,六级岗位134个,七级岗位134个。

2.中级岗位556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比例50%。其中:八级岗位166个,九级岗位223个,十级岗位167个。

3.初级岗位90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比例8%。其中:十一级岗位45个,十二级岗位45个。

(三)工勤技能岗位等级、数量及结构比例

工勤技能岗位72个,占学校岗位总量的5%。其中:技术工一级1个,技术工二级2个,技术工三级15个,技术工四级43个,技术工五级11个。

七、岗位聘用实施范围

1.学校2006年7月1日及以后在编在岗事业编制教职工适用本实施办法。2.学校在编在岗事业编制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分别纳入相应岗位设置管理。

3.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实行企业化管理的学校事业编制人员,可根据本人实际情况和相应任职条件,采取“档案聘用”的办法只确定其岗位等级,岗位工资标准记入档案。

4.2006年7月1日工资制度改革至学校首次设岗聘用到位期间,办理退休手续且执行专业技术工资的人员,可比照学校同等条件人员,在核准的岗位设置范围内确定其岗位等级(其工龄和任职年限计算到退休时,退休时间不变),重新计算退休费,并从学校完成首次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之下月起执行,不占学校岗位总量和结构比例。

5.内退人员属于在编不在岗人员,不再晋升岗位等级。

6.与学校签订聘用合同,聘用到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编制外人员,执行学校雇员制管理办法,其中聘用到专业技术岗位的编制外人员不参加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分级。

八、岗位职责与任职条件

(一)岗位职责

学校统一制定教师岗位、其它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岗位其本职责,各单位根据具体岗位的工作性质、特点在岗位基本职责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岗位职责、岗位任务和任期目标。

(二)各类岗位基本任职条件

学校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类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 1.遵守宪法和法律;2.具有良好的品行和职业道德;3.满足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条件;4.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三)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条件

1.专业技术一级岗位的任职条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2.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由省人事厅、省教育厅制定。学校在不低于省规定的基本条件前提下,制定具体聘用条件。

3.专业技术四、七、十、十二级岗位的任职条件,按现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和国家规定的相关职业资格准入的有关条件、规定执行。

4.其他岗位等级聘用的任职条件由学校制定,并报省人事厅、省教育厅备案。

(四)管理岗位任职条件

职员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六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各等级管理岗位的基本年限要求:

1.五级职员岗位,须在六级职员岗位上工作2年以上;

2.六级及以下职员岗位,须分别在下一级职员岗位上工作3年以上。3.确因工作需要,由专业技术岗位交流到管理岗位的人员,可根据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和本人条件,直接聘任到相应的管理岗位。

4.各级管理岗位聘用条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相关部门制定。

(五)工勤技能岗位任职条件

1.一级、二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技师、技师技术等级考评;2.三级、四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

高级工、中级工技术等级考核;3.学徒(培训生)学习期满和工作见习、试用期满,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核后,可确定为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九、岗位聘用及基本程序

1.学校制订教师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其他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管理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工勤技能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等聘用办法,规范聘用程序,健全聘用组织,完善监督机制,确保岗位聘用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

2.专业技术一级岗位聘用工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专业技术二级岗位聘用,由学校组织评审,省教育厅审核,省人事厅核准后学校予以聘用;其他各级岗位的聘用由学校自主确定。管理岗位的聘用工作,按照干部人事管理的相关规定进行。

3.学校岗位聘用本着公开、平等、竞争的原则,采用双向选择、竞聘上岗等形式择优聘用。岗位聘用的基本程序是:

(1)公布岗位数量和类别、职责和聘用条件等事项。(2)应聘人员申请应聘。

(3)各二级单位岗位聘用与考核工作组对应聘人员的资格、条件进行初审,并形成推荐意见。

(4)学校教师岗位评聘工作委员会、其它专业技术岗位评聘工作委员会对应聘教师岗位、其它专业技术岗位人员进行评议,形成初步聘用意见。管理岗位聘用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组织部负责五至八级管理岗位职员的聘用,人事处负责九至十级管理岗位职员的聘用。工勤技能岗位由人事处会同各有关单位完成资格审查,形成初步聘用意见。

(5)学校岗位聘用委员会审定受聘人员。(6)公示。

(7)学校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与受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8)聘用结果报经省教育厅、省人事厅备案。

十、聘期与考核

1.学校区别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受聘人员,采取短期和长期合同相结合的聘用合同管理办法。聘用在正高二级岗位和符合正高三级直聘条件聘用在正高三级岗位

— 7 — 的人员,可在规定退休年龄内学校与受聘人员签订长期聘用合同(只当岗位等级晋升时再变更聘用合同)。学校与其它受聘人员均签订短期聘用合同,聘期一般为三年。

2.学校与受聘人员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受聘岗位职责要求、工作条件、工资福利待遇、岗位纪律、聘用合同变更、解除和终止的条件以及聘用合同期限等方面的内容。

3.聘期内岗位变动的,按新聘岗位根据相关政策调整岗位工资,原聘期不变。

4.考核分为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两种。年度考核主要对个人年度工作要点和计划中重要任务和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聘期考核重点在于个人岗位职责和任务的完成情况。

5.聘用合同期满前,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根据聘用合同考核受聘人员的履职情况,及时做出续聘、岗位调整或解聘的决定。

十一、首次设岗聘用过渡办法 1.关于首次设岗聘用结构比例

设岗聘用严格按照核准的结构比例进行岗位聘用工作。首次岗位聘用时,岗位数以现有在编在岗人员为基数,将现有人员按照现聘职务或岗位进入相应等级的岗位。

若高级职务岗位聘用不足,在留出一定的岗位保证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情况下,空缺的高级岗位可暂用于低级职务岗位的聘用。若现有人员结构比例超过了核准的岗位结构比例,可先超比例聘用,并通过自然减员、交流、低聘或解聘等办法,逐步达到规定的结构比例。超过核准结构比例的专业技术人员,只能进入相应专业技术岗位层级的最低等级。在达到核准的结构比例之前,原则上不得晋升更高等级岗位。

学校根据事业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需要,将留出一定数额的空余岗位,用于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学科未来发展。

2.关于正高二级岗位设岗聘用

正高二级岗位聘用人选应成为反映学校人才学术水平的重要标杆,选聘时要坚持条件,宁缺勿滥。首次设岗时,正高二级岗位原则上只设在教学科研岗位。学校根据正高二级岗位条件向省教育厅申报,由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评审后,学校予以聘用。待学校取得硕士授予权单位后,按照核定的岗位数,在不低于省规定的正高二级岗位基本条件前提下,自行评审,报省教育厅批准后,学校予以聘用。

3.关于特设岗位

特设岗位是为适应学校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等特殊需要,经特别程序批准的非常设岗位。首次开展岗位设置工作时,暂不设置特设岗位。待岗位设置工作入轨后,按照特设岗位的规定程序报批核准后方可使用。

4.关于管理人员职员职级岗位设置与聘用

高校管理人员实行教育职员制度。职员指高校专门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职员实行职员职务与职员职级相结合的职员管理制度。职员职务指管理人员所担任的领导职务,主要体现岗位领导职责、工作能力和工作实绩,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选拔任用;职员职级指管理人员的岗位级别等级,主要体现管理职责、年功积累和工作实绩,根据任职年限、工作实绩和聘期考核情况等因素逐级晋升。同级职员包括具有同级职员职务人员和具有同级职员职级人员。管理岗位要按制度入轨、平稳过渡、逐步到位、规范管理的原则,完善职员职务与职级体系,逐步将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纳入职员岗位制度体系。

首次岗位设置时,在规定的结构比例内设置职员职级岗位,其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进行。职员标准的制订,要充分体现高校职员的管理职责、工作属性和职业特点,着眼于管理队伍的长远发展。要坚持重品行、重服务、重能力、重贡献的导向,克服片面强调学历、学位等倾向,引导各级职员爱岗敬业,积极进取,恪尽职守,乐于奉献,不断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服务工作的水平。

5.关于“双肩挑”人员

“双肩挑”人员是指本身为专任教师,评聘了高校教师高级职务,因工作需要现在管理岗位工作,并且仍继续承担部分教学科研工作的人员。根据学校实际,“双肩挑”岗位放至学术性管理要求较高的六级职员岗位,人数控制在管理人员总数的15%以内。

学校二级教学单位和图书馆等教学辅助单位的行政领导岗位,一般作为专业技术岗位,受聘在此类岗位的以专业技术工作为主兼任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纳入专业技术岗位管理,不作为“双肩挑”人员。这些单位的党务工作岗位和其他专职管理岗位,纳入管理岗位管理,符合“双肩挑”条件的,作为“双肩挑”人员管理。

6.关于专职辅导员

专职辅导员指在一线直接从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包括院系团

总支书记、党总支副书记等副处级及以下从事学生工作的人员。专职辅导员纳入教师岗位管理。

首次聘用时,评聘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和高校教师职务的,可晋升专业技术岗位等级;具有其他专业技术职务的,转评同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职务后,方可晋升岗位等级。以后专职辅导员均应评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职务。并可根据辅导员的条件,确定相应的职员职级。

7.关于专业技术职务与所聘岗位不对应人员的岗位聘用

受聘在教师岗位的人员应具有高校教师职务。不具有高校教师职务受聘在教师岗位工作的人员,仍纳入教师岗位管理。但在岗位聘用时只能聘至本层级岗位的最低等级,在没有取得高校教师职务前,不得晋升更高等级岗位。受聘在其他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出现同类情况,按照此规定处理。

在会计、审计、图书、档案等具有专业技术要求的管理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其专业技术职务与所聘岗位相对应的,纳入专业技术岗位管理;不一致的,纳入管理岗位管理。

8.关于执行了专业技术岗位工资的管理人员的岗位聘用

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包括校、院(系)以及其他内设机构的管理岗位。聘用在管理岗位的人员,除符合“双肩挑”条件的人员外,均纳入管理岗位管理。

已执行了专业技术岗位工资的管理岗位人员,在首次聘用及续聘管理岗位职级时,可继续执行原专业技术岗位工资,但岗位工资只能进入相应层级专业技术岗位的最低等级,不参加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分级。待其晋升的职员职级的岗位工资高于原专业技术岗位工资时,执行相应的职员职级岗位工资。

在管理岗位上工作的人员,评聘了教育管理研究系列、思想政治教育系列职务,其岗位工资只能进入相应层级专业技术岗位的最低等级,不参加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分级。

9.关于执行了管理岗位工资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聘用

会计、审计、图书、档案等部门的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在专业技术职务较低的情况下,执行了管理岗位职员职级工资。在首次聘用及续聘时,可继续执行原管理岗位工资。待其晋升的专业技术职务的岗位工资高于原管理岗位职员职级工资时,执行相

应的专业技术岗位工资。以后此类人员不得晋升管理岗位职员职级。

10.根据劳动人事改革的现状,对应聘到管理岗位、教学辅助等专业技术岗位的工人身份人员暂执行原工资系列。

11.关于岗位工资兑现

学校按照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并经教育、人事部门审核备案后,事业编制人员才能按新聘岗位兑现相应的岗位工资。新的岗位工资从审核备案后的下月起开始兑现。

十二、岗位设置与聘用组织机构

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成立校、院(系)两级岗位设置管理组织机构。

1.学校成立岗位设置与聘用委员会,全面负责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委员会下设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人事处,负责制定岗位设置方案、岗位设置与聘用办法和实施细则,负责组织岗位设置与聘用的具体实施和政策解释工作。

2.成立学校岗位设置与聘用委员会领导下的教师岗位评聘工作委员会、其它专业技术岗位评聘工作委员会,负责对应聘教师岗位和其它专业技术岗位人员的任职条件、发展潜力、能否胜任申报岗位职责等进行评审、审核。

3.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聘用工作,由学校及有关部门负责实施。4.各二级单位成立岗位聘用与考核工作组,负责组织实施本单位岗位聘用与考核工作。

十三、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步骤

1.2009年6月—9月 制定岗位设置方案 2.2009年9月30日 岗位设置方案报批核准

3.2008年9月—2009年10月 制定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方案(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办法、教师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其他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管理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工勤技能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编制岗位说明书)4.2009年11月 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方案征询意见,并学校研究通过 5.2009年12月1日—10日 学校制定岗位设置分解方案 6.2009年12月15日—2010年1月15日 组织实施岗位聘用

7.2010年1月20日 岗位聘用结果上报备案

十四、岗位聘用投诉与申诉

1.应聘者有权就各级岗位聘用工作机构的决定提出投诉或申诉,投诉或申诉应在公示期内提出,否则暂不受理。

2.学校成立岗位聘用申诉受理委员会。该委员会由学校纪律检查委员会牵头,成员主要由工会及有关部门代表、教职工代表、民主党派代表等组成,主任由学校纪委书记担任。该委员会主要负责接受教职工在岗位聘用工作中的投诉和申诉,进行调查,并向学校岗位聘用委员会报告。

3.任何投诉或申诉须以书面形式提出,并签署真实姓名,申诉受理委员会有责任为投诉人保密,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对投诉或申诉人进行打击报复。投诉或申诉人必须以事实为依据,经查实属于有意诬告者,将严肃处理。

十五、附则

1.本实施方案自公布之日起执行,学校原有规定如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方案的规定为准。

2.本实施方案由学校授权人事处负责解释。

附件一: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教师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 附件二: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其他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 附件三: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管理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 附件四: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工勤技能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二00九年十一月十六日

附件一: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教师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一、为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推进学校聘用制改革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做好学校教师岗位的设置、聘用和管理工作,根据《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办法》,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二、教师岗位的设置与聘用,坚持岗位管理、公开招聘、公平竞争、择优聘用、严格考核、合约管理的原则,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二章 岗位设置

一、岗位设置原则

1.总量控制、分级管理。学校在主管部风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范围内,结合教学、科研工作的特点和实际需要,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师各级岗位数量和结构比例,实行分级管理。

2.按需设岗、优化结构。坚持从学校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术梯队配备、创新团队培育、用人效益等实际需要出发科学设岗,既要考虑教学科研工作需要,又要考虑学科建设的长远发展,逐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促进教师在相应的岗位上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

3.保证重点、兼顾发展。教师岗位设置要统筹兼顾、重点倾斜,要有利于学科建设和发展,有利于教学科研上水平,有利于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在保证重点(建设)学科、优势学科、急需发展学科的同时,对基础学科,新兴学科进行扶植,做到突出重点,兼顾发展。

4.岗位调节,动态管理。学校在教育厅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范围内设置各单位各类各级教师岗位数。确因学科发展或任务变化需要增减岗位时,可适当调整。

二、岗位类别与等级

1.教师岗位是指具有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工作职责和相应能力水平要求的专业技术岗位。根据教师在教学、科研等方面所侧重承担的主要职责,教师岗位分为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和科研为主型三种类别的岗位。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事业发展需要,科研为主型岗位占教师岗位的比例可达10%左右。

2.教学为主型和教学科研型岗位分为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四个层级共13个等级,即教授(一~四级)、副教授(五~七级)、讲师(八~十级)、助教(十一~十三级)。

3.科研为主型岗位分为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和研究实习员四个层级,每个层级内部按通用的专业技术岗位等级划分标准设置若干个等级差,即研究员(一~四级)、副研究员(五~七级)、助理研究员(八~十级)、研究实习员(十一~十三级)。

三、岗位数与结构比例

1.根据主管部门核准的学校岗位设置方案,学校教师岗位总量按全校岗位总量的62%设置,共896个。

2.教师高级岗位和其他专业技术高级岗位打通使用,比例控制在专业技术岗位总数的12%。其中教师正高级岗位比例控制在教师岗位总数的14%左右,教师副高级岗位比例控制在教师岗位总数的31%左右,教师中级岗位比例控制在教师岗位总数的48%左右,教师初级岗位比例控制在教师岗位总数的7%左右。

3.教师岗位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等级结构控制比例分别为:教授二至四级岗位的结构比例为1:3:6,副教授五至七级岗位的结构比例为2:4:4,讲师八至十级岗位的结构比例为3:4:3,助教十一至十二级岗位的结构比例为5:5。

四、岗位设置办法

1.学校在主管部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范围内设置各单位各类各级教师岗位数。

2.在各学院(单位)提出本单位岗位设置方案基础上,学校根据各学院(单位)承担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工作任务的现实和发展需要,设置各学院(单位)的教师岗位数。

3.学校根据各单位承担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工作任务的现实和发展需要,在全校范围内设置调剂岗位数,调剂岗位数为教师岗位总量的10%左右,用于新批准的省部级以上重点(建设)学科和重点(建设)实验室、新兴学科建设和人才引进。

4.首次聘用时,各学院(单位)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教师岗位数一般按各单位现状设置,各层级内部各级岗位按以上所述办法设置。

五、岗位设置程序

1.根据教师岗位设置办法,学校提出全校教师岗位总量、各院(系)教师岗位数量和结构比例。

2.各学院(单位)根据学校核定的教师岗位数量和结构比例,提出本单位教师各级岗位的分级设置方案,教师岗位要设置到二级学科、方向和基层学术组织(系、研究所、创新团队),明确岗位职责和任务、聘用条件等。

3.学校岗位聘用委员会审定各学院(单位)教师岗位设置方案。

第三章 岗位职责

教师岗位职责是指在教师受聘到某一级别岗位上应承担的专业工作范围、任务、权限、责任和义务,它是考核受聘人员的依据。教师岗位基本职责是学校对受聘到某一级别岗位上应承担的教师岗位职责的基本要求,各单位应根据具体岗位的工作性质、特点在教师岗位基本职责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教师岗位职责、岗位任务和任期目标。不能履行相应教师岗位基本职责的,不能被聘用到相应教师岗位。

一、教学为主型和教学科研型岗位基本职责

(一)教授岗位基本职责

1.至少系统地承担2门课程的讲授工作,指导实验实习、毕业设计(论文),且教学考核优良;承担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教学工作;

2.面向科学与技术前沿,积极争取主持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或参与国家级教学、科研项目,力争取得高水平标志性成果;

3.潜心教学研究,积极撰写发表高水平教学研究论文、论著;把握学科发展方向,能在本学科领域开展原创性、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和关键领域攻关,积极撰写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论著;

4.承担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和其它公益活动,根据需要担任本科生辅导员、班主任、班导师等;

5.指导青年教师、进修人员、留学生等,根据需要指导硕士研究生;6.积极带领或参与学术创新团队,对于教授二级岗,一般应带领一支学术创新团

队。

(二)副教授岗位基本职责

1.至少系统地承担2门及以上课程的讲授工作,指导实验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设计(论文),且教学考核良好;承担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教学工作;

2.积极争取主持市厅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或参与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力争取得较高水平成果;

3.潜心教学研究,积极撰写发表较高水平教学研究论文、论著;把握学科发展方向,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攻关,积极撰写发表较高水平学术论文、论著;

4.承担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和其它公益活动,根据需要担任本科生辅导员、班主任、班导师等;

5.指导青年教师、进修人员,根据需要指导硕士研究生、留学生;6.注重学术创新团队建设,积极参加学术创新团队。

(三)讲师岗位基本职责

1.承担一门以上课程的讲授工作,承担课程辅导、批改作业等教学工作;指导实验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设计(论文);

2.参加科学研究、技术研究、教学研究、教育教学改革和社会服务,参加编写教材或教学参考书等工作,积极发表学术论文或教学研究论文;

3.承担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充实实验内容或革新实验手段,组织和指导实验教学工作,编写实验课教材及实验指导书等工作;

4.根据需要,协助教授、副教授指导研究生、进修教师等;

5.承担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和其它公益活动,根据需要担任本科生辅导员、班主任、班导师等;

6.积极参加创新团队。

(四)助教岗位基本职责

1.承担课程辅导、实验、批改作业、答疑等教学工作;协助指导课堂讨论、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经批准担任某些课程的部分或全部讲课工作;

2.参加实验室建设,参加组织和指导生产实习、社会调查等方面的工作; 3.参加科学研究、技术研究、教学法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根据需要参加社会服务等工作;

4.承担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和其它公益活动,根据需要担任本科生辅导

员、班主任、班导师等。

二、科研为主型岗位基本职责

(一)研究员岗位基本职责

1.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科学与技术前沿,积极争取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力争取得高水平标志性成果;

2.把握学科发展方向,能提出具有前瞻性、创造性的研究构想,能在本学科领域开展原创性、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和关键领域攻关,积极撰写高水平学术论文、论著;

3.承担部分教学工作,承担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和其它公益活动;

4.根据需要指导硕士研究生、留学生等;5.积极带领或参与学术创新团队,对于二级岗,一般应带领一支学术创新团队。

(二)副研究员岗位基本职责

1.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科学与技术前沿,积极争取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力争取得高水平成果;

2.把握学科发展方向,能在本学科领域开展原创性、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和关键领域攻关,积极撰写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论著;

3.承担部分教学工作,承担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和其它公益活动;

4.根据需要指导硕士研究生、留学生等;

5.注重学术创新团队建设,积极参加学术创新团队。

(三)助理研究员岗位基本职责

1.在高级研究人员的指导下,参加科学研究、技术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 2.指导实验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论文和初级科研人员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协助高级研究人员指导研究生、进修人员等;

3.承担研究课题,按计划完成研究任务,积极撰写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科研报告,积极在正式国际学术刊物或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4.承担实验室的建设工作,革新实验手段或者充实实验内容,编写实验课教材及实验指导书等工作;

5.承担部分教学工作,根据需要承担科研、学科建设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和其它公

益活动。

(四)研究实习员岗位基本职责

1.担任高、中级研究人员的科研助手,承担并完成研究课题中的具体工作; 2.按计划完成研究任务,积极撰写研究报告、专业学术资料或论文; 3.参加实验室建设,参加组织和指导生产实习、科研训练等方面的工作; 4.参加科学研究、技术研究,根据需要参加社会服务等工作; 5.根据需要承担科研、学科建设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和其它公益活动。

第四章 聘用条件

一、基本条件

1.具有良好的思想素养、职业道德、团结协作,具有开拓创新和奉献精神; 2.具有相应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爱岗敬业、治学严谨、为人师表; 3.具备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4.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二、教师正高级岗位聘用条件(一)一级岗位聘用申请条件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及其他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一流人才。(二)二级岗位聘用申请条件

1.教授(研究员)岗位任职满5年,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推荐申报二级岗位:

国家、省级优秀人才类:(1)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4)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国家级高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6)江苏省“333工程”第一层次人选; 国家、省级重要奖励类:

(7)国家级科技三大奖二等以上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三);

(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二等以上奖、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的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三);

(9)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的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三);

(10)国家文化艺术领域最高成就奖的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三); 国家重大项目主持人,学科(基地)、团队负责人类:(11)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12)“863计划”重点(重大)项目主持人;(1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首席专家;(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主持人;(15)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主持人;(16)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负责人;(17)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18)国家级创新团队带头人。

2.教授(研究员)岗位任职满5年,在学科建设中起带头作用,为学科建设做出重大贡献或特别突出业绩的学科带头人,可申报二级岗位。

3.在本学科领域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在国内外同行中有较大学术影响并取得公认的学术成就的海外引进人才,可申报二级岗位。

(三)三级岗位聘用条件

1.达到二级岗位聘用申请条件,经学校评审报省教育厅、人事厅未获批准者。2.教授(研究员)岗位任职满5年,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三级岗位: 国家、省级优秀人才类:

(1)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省级高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

(4)省“333工程”第二、三层次培养对象、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国家、省级重要奖励及科研类:

(5)国家级科技三大奖三等奖(排名前二),省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前二)、三等奖(排名第一);

(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排名前二),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

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名前二)、三等奖(排名第一),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名前二)、三等奖(排名第一);

(7)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前二),二等奖(排名第一);(8)获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8项以上的发明人(排名第一);(9)论文被SCI、EI、ISTP收录8篇以上,或被CSSCI、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收录8篇以上者(第一作者或通讯联系人);科研项目主持人类:(10)973项目课题负责人;(11)“863计划”项目课题负责人;(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人;

(13)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主持人,或主持国家、省部级项目科研经费累计到帐100万元以上,或主持科研经费累计到帐300万元以上(文、理科按三分之一计算);学科专业(基地)、团队负责人类:(14)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负责人;(15)国家级、省级品牌专业、特色专业负责人;(16)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17)省级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18)省级教学团队负责人;3.教授(研究员)岗位任职满3年,具备第2条所列选项条件中的两项者(须跨类),可申请三级岗位。

4.教授(研究员)岗位任职满9年,在本学科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学术影响,教学科研业绩突出,可申请三级岗位。

5.对学校引进的曾在海外长期工作、业绩突出、成果显著的高层次人才,可适当放宽对任职年限的要求。

(四)四级岗位聘用条件

1.已在教授(研究员)岗位任职,能够胜任岗位要求。

2.新晋升教授(研究员)职务的人员第一个聘期一般聘用在四级岗位。

三、教师副高级岗位聘用条件

学校依据五、六、七级岗位比列及各学院(单位)具有教师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数量核定各级岗位数。学校只规定岗位聘用基本条件,由各学院(单位)结合实际情

况,在综合考虑学术成就、学术影响、教学科研业绩等因素的基础上,研究制订本单位教师副高级岗位具体聘用条件,报学校批准后执行。

1.五级岗位聘用基本条件

(1)具有博士学位,在副教授(副研究员)岗位任职满6年,或在副教授(副研究员)岗位任职满9年,承担重要的教学科研职责。

(2)教学科研业绩方面,应综合考虑教学质量、教学改革与专业课程建设、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及社会服务工作、发表(出版)高水平学术论文(著作)、获市厅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等方面的业绩,制订岗位聘用条件。

2.六级岗位聘用基本条件

(1)具有博士学位,在副教授(副研究员)岗位任职满3年,或在副教授(副研究员)岗位任职满6年,承担较为重要的教学科研职责。

(2)教学科研业绩方面,应综合考虑教学质量、教学改革与专业课程建设、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及社会服务工作、发表(出版)高水平学术论文(著作)、获市厅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等方面的业绩,制订岗位聘用条件。

3.七级岗位聘用条件

(1)已在副教授(副研究员)岗位任职,能够胜任岗位要求。

(2)新晋升副教授(副研究员)职务的人员第一个聘期一般聘用在七级岗位。

四、教师中级及以下岗位聘用条件

学校依据教师中级八至十级、教师初级十一至十二级岗位比列及各学院(单位)具有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数量核定各级岗位数。学校只规定岗位聘用基本条件,由各学院(单位)结合实际情况,在综合考虑学术基础、教学科研业绩等因素的基础上,研究制订本单位教师中、初级岗位具体聘用条件,报学校批准后执行。

1.八级岗位:具有博士学位,在讲师(助理研究员)岗位任职满3年,或在讲师(助理研究员)岗位任职满6年,教学科研任务饱满,教学效果良好,教学科研业绩突出,可申请聘用八级岗位。

2.九级岗位:具有博士学位或在讲师(助理研究员)岗位任职满3年,教学科研任务饱满,教学效果良好,教学科研业绩突出,可申请聘用九级岗位。

3.十级岗位:已在讲师(助理研究员)岗位任职,能够胜任岗位要求。新晋升讲师(助理研究员)职务的人员第一个聘期一般聘用在十级岗位。

4.十一级岗位:具有硕士学位或在助教(研究实习员)岗位任职满3年,教学科研任务饱满,教学效果良好,教学科研业绩比较突出,可申请聘用十一级岗位。

5.十二级岗位:已在助教(研究实习员)岗位任职,能够胜任岗位要求。

五、新入校人员聘用教师岗位

1.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综合考查其学术成就、学术影响、学术资历等因素,由学校按教师岗位聘用条件确定其聘用的岗位等级,并按有关聘用程序进行聘用。

2.新入校人员按所具备的专业技术职务聘用到相应的教师岗位,并执行所聘教师岗位的最低等级岗位工资。

3.新参加工作获得博士学位的毕业生,可聘用在教师九级岗位。4.新参加工作获得硕士学位的毕业生,可聘用在教师十一级岗位。

5.新参加工作的大学本科(含获得双学士学位的本科生和未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实行一年见习期,并执行见习期工资。见习期满考核合格后可聘用在教师十二级岗位。

第五章 聘用组织

一、学校教师岗位评聘工作委员会,负责组织对应聘教师岗位人员的任职条件、发展潜力、能否胜任申报岗位职责等进行评审、审核,形成聘用意见。教师岗位评聘工作委员会由学校有关领导、学校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和有关专家组成。教师岗位评聘工作委员会组成名单由学校岗位设置与聘用委员会审定。

二、各学院(单位)成立学校岗位设置与聘用委员会领导下的岗位聘用与考核工作组。岗位聘用与考核工作组由教授(研究员)和学院(单位)领导组成,院长任组长,党总支书记任副组长,总人数应为单数,至少9人。学院(单位)教授(研究员)总数不够时可吸收部分副教授参加。学院(单位)岗位聘用与考核工作组人员组成名单由各学院(单位)提出,报学校岗位设置与聘用委员会审定。

学院(单位)岗位聘用与考核工作组职责如下: 1.领导本单位岗位聘用工作; 2.制定本单位岗位聘用方案;

3.对照岗位数、岗位职责、任职条件、及申报人原岗位履职情况对申报人员进行评议,形成推荐、初步聘用意见;

4.协调和处理本单位岗位聘用中的有关事宜。

5.负责对本单位聘用人员在聘期内的岗位职责履职情况进行考核;

第六章 聘用程序

一、聘用程序 1.岗位设置

(1)学校在教育厅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限额内,根据教师岗位数的设置办法及标准,将教师岗位设置到各学院(单位)。本办法施行后首次聘用时,各学院(单位)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教师岗位数一般按各单位现状设置。

(2)各学院(单位)根据学校核定的各类各级教师岗位数,结合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将各类各级教师岗位设置到二级学科方向和基层学术组织(系、研究所、创新团队),并制定各类各级教师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方案,明确岗位职责和任务、聘用条件、考核内容等,报学校岗位聘用委员会审批。

2.岗位公布

学校公布全校各单位各级教师岗位数、岗位职责和聘用条件等事项。3.个人申请

拟聘教师岗位的人员提出岗位应聘书面申请,按要求向各学院(单位)提交有关申请材料。

4.资格审查、评议推荐

各学院(单位)岗位聘用与考核工作组在对应聘者资格条件进行审查的基础上,对照岗位数、岗位职责、任职条件及申报人原岗位履职情况等对应聘人员进行评议。对教授(研究员)二级岗位、三级岗位形成推荐意见,对教授(研究员)四级岗位、副教授(副研究员)及以下岗位形成初步聘用意见,报学校教师岗位评聘工作委员会。

5.教师岗位评聘工作委员会评审、审核

学校教师岗位评聘工作委员会组织对应聘教授(研究员)二级岗位、三级岗位申报人员进行评审,对应聘教授(研究员)四级岗位、副教授(副研究员)及以下岗位人员进行审核,形成聘用意见。

6.学校岗位设置与聘用委员会审定

学校岗位设置与聘用委员会审定各级教师岗位拟聘人员名单并公示,由校长签发

确认同意聘用人员文件。

7.签约、聘用上岗

由学校法人代表即校长(或其委托代理人)与受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颁发聘书。

二、对于特别优秀的人才,可以不受单位岗位限额的限制,经学校岗位聘用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按相应程序聘用。

三、聘期内可按有关规定申请初聘高一层级岗位。

四、在聘用过程中弄虚作假、或违背聘用程序的,一经查实即为无效聘用,并追究相应责任。

第七章 聘用管理

一、学校对岗位实行动态管理,原则上结合聘期进行调整。严格控制教师岗位结构比例,对超过比例的单位将逐步过渡到控制比例范围内。

二、专职辅导员纳入教师岗位系列,并可根据条件确定相应的职员职级。申请教师岗位的专职辅导员须符合教师岗位聘用条件,承担相应岗位职责,纳入教师岗位管理。

三、聘期内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执行所聘用专业技术职务最低等级岗位工资。

四、经学校批准公派出国(境)或进修人员,在批准的期限内保留其岗位,逾期未归者学校不再保留其岗位。

五、根据历史贡献,在教授(研究员)四级岗位上工作9年及以上的教师,在规定退休年龄的最后一个聘期或不足一个聘期的,可适当放宽条件,通过评审后聘用正高三级岗位。在副教授(副研究员)七级岗位上工作12年及以上的教师,在规定退休年龄的最后一个聘期或不足一个聘期的,可适当放宽条件,通过评审后聘用副高六级岗位。

第八章 聘后考核

一、不同级别岗位的教师工作职责、工作任务的核定及业绩成果等考核要求不同。教师岗位工作任务的核定及考核应与本单位学科建设、发展目标、学校核定的总任务结合起来,由各学院(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考核标准。

二、考核分为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以聘期考核为主。主要考核履行岗位职责聘用合同的情况,重点是工作业绩,实行师德师风和学术道德考核一票否决制。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要加强对考核工作领导与监督,保证考核结果的真实性和公正性,考核结果报学校审定。

三、考核结果记入档案,作为岗位变动、奖惩、续聘或解聘的依据。聘用合同期满前严格进行聘期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及时做出续聘、调整岗位或解聘的决定。聘期考核基本合格者在下个聘期只能申请与前一聘期同级及以下岗位,聘期考核不合格者在下个聘期只能申请比现聘岗位低的岗位,连续两个聘期考核不合格者学校予以解聘。

第九章 附 则

一、本实施细则自公布之日起试行,学校原有规定与本实施细则不一致的,按本实施细则执行。

二、本实施细则由学校授权人事处负责解释。

附件二: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其他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一、为做好其他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及聘用管理工作,建设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为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根据《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办法》,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二、坚持以教师队伍为主体,兼顾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结构现状,合理设置其他专业技术岗位,优化各类人员结构比例,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促进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和教师岗位全面协调发展。

第二章 岗位设置

一、岗位设置原则

1.总量控制、分类管理。学校在教育厅核准的其他专业技术岗位总量、结构比例范围内,制定其他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实施方案。根据其他专业技术工作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对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2.按需设岗、优化结构。坚持从服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科学设岗,建立合理的其他专业技术岗位结构,促进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在相应的岗位上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

3.保证重点、兼顾一般。岗位设置要统筹兼顾、重点倾斜,要有利于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有利于调动广大教职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岗位设置要适当向教学实验、科技创新平台等一线技术支撑队伍倾斜,同时兼顾一般需要。

4.岗位调节,动态管理。学校在教育厅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范围内设置其他专业技术岗位数。岗位年度使用计划,首先要保证现实工作需要,并根据学校事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实行动态管理。

二、岗位类别与等级

1.其他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教师工作以外的其他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

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主要包括工程实验、图书档案、编辑出版、会计审计、医疗卫生等专业技术岗位。

2.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分为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和初级四个层级共11个等级,即正高级(三~四级)、副高级(五~七级)、中级(八~十级)、初级(十一~十三级)。

三、岗位数与结构比例

1.根据学校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的总体需要,其他专业技术岗位按学校岗位总量的15%设置,共217个岗位。

2.其他专业技术岗位中,正高级岗位比例控制在3%左右,副高级岗位比例控制在25%左右,中级岗位比例控制在60%左右,初级岗位比例控制在12%左右。

3.其他专业技术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等级结构控制比例分别为:正高级三至四级岗位的结构比例为3:7,副高级五至七级岗位的结构比例为1:3:6,中级八至十级岗位的结构比例为3:4:3,初级十一至十二级岗位的结构比例为5:5。

四、岗位设置办法

1.学校其他专业技术岗位总量、岗位层级结构比例和岗位层级内部各等级结构比例控制目标按主管部门有关文件和批复执行。

2.其他专业技术岗位中,工程实验、图书档案、编辑出版、会计审计、医疗卫生等各系列岗位数量按岗位设置原则由学校统一设置。

3.首次聘用时,各有关单位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数一般按各单位现状设置,各层级内部各级岗位按以上所述办法设置。

五、岗位设置程序

1.学校在主管部门核准的其他专业技术岗位总量、结构比例范围内,制定其他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统一设置各有关单位其他专业技术岗位。

2.各有关单位根据学校核定的各类各级其他专业技术岗位数,结合技术支撑队伍建设规划,制定各类各级其他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方案,明确岗位职责和任务、聘用条件、考核内容等。

3.学校岗位聘用委员会审定各有关单位其他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方案。

第三章 岗位职责

一、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基本职责是学校对受聘到某一级别岗位上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应承担的岗位职责的基本要求,各单位应根据具体岗位的工作性质、特点在岗位基本职责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岗位职责、岗位任务和任期目标,报学校审批后执行。不能履行相应岗位基本职责者,不能被聘用到相应专业技术岗位。

二、工程技术岗位基本职责

(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岗位基本职责

1.认真钻研业务,及时掌握国内外本专业领域工程技术现状及发展动态; 2.从事本专业领域工程技术及管理的研究,解决关键性技术问题,积极撰写高水平论文、论著;

3.研究制定工程项目规划、勘测、设计、施工的重要技术原则和技术措施,审核设计、咨询成果,负责技术总结和交流;

4.主持和指导工程项目设计、施工,负责实施重要技术原则和技术措施,负责实施设计、施工的全面质量管理和后期服务;

5.积极主动承接工程项目设计、施工和咨询业务,积极参与组织力量完成承接的任务;

6.指导培养中初级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和学习,根据需要指导研究生; 7.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和其它公益活动。

(二)高级工程师岗位基本职责

1.认真钻研业务,及时掌握国内外本专业领域工程技术现状及发展动态; 2.从事本专业领域工程技术及管理的研究,解决关键性技术问题,积极撰写高水平论文、论著;

3.积极协助研究制定工程项目规划、勘测、设计、施工的重要技术原则和技术措施,审核设计、咨询成果;

4.主持和指导工程项目设计、施工,负责实施重要技术原则和技术措施,负责实施设计、施工的全面质量管理和后期服务;

5.积极承接工程项目设计、施工和咨询业务,积极组织力量完成承接的任务; 6.指导培养中初级工程技术人员工作和学习;

7.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和其它公益活动。

(三)工程师岗位基本职责

1.认真钻研业务,从事本专业领域工程技术及管理研究,努力解决关键性技术问题,积极撰写论文、论著;

2.积极完成工程项目设计、施工任务,积极完成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和后期服务任务;

3.指导初级工程技术人员工作和学习;

4.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和其它公益活动。

(四)助理工程师岗位基本职责 1.认真钻研业务,积极提高业务水平;

2.积极承担工程项目的部分设计、施工和后期服务任务;

3.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和其它公益活动。

三、实验技术岗位基本职责

(一)高级实验师岗位基本职责

1.认真钻研业务,及时掌握国内外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实验技术现状及发展动态; 2.从事实验教学、技术、管理的研究;积极撰写高水平论文、论著;

3.组织和指导实验技术工作,为创新性实验教学开发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科学研究解决关键性实验技术问题;

4.根据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要求提出实验室仪器设备布局,参与制订实验室规划,主持或参加实验室建设项目,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仪器设备购置论证工作;

5.积极承担实验教学工作,根据教学要求设计实验教学体系,主持编写实验指导书;

6.积极参与实验室管理工作,参与制订有关规章制度,协助实验室主任做好实验室开放、仪器设备共享、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等管理工作;

7.指导培养中初级实验技术人员;

8.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科研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和其它公益活动; 9.注重学术创新团队建设,积极参加学术创新团队。

(二)实验师岗位基本职责

1.认真钻研业务,掌握本学科专业知识和技术;

2.积极参加实验室的管理和建设,独立设计实验方案;

3.组织和指导实验技术工作,熟悉实验仪器设备,对有关的实验仪器设备进行维护检修,出现故障及时排除;

4.积极承担实验教学工作,能根据教学要求编写实验教学大纲,参与编写实验指导书;

5.积极参加科研工作,利用实验室设备为科研项目提供准确数据检测等; 6.积极撰写实验技术论文、论著;

7.参与教学改革、科研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和其它公益活动; 8.积极参加学术创新团队。

(三)助理实验师岗位基本职责

1.认真钻研业务,基本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掌握常规实验工作原理、方法和步骤;

2.负责实验室设施和仪器设备的调试和检测工作,保证设备的完好状态,能解决一般性的设备故障;

3.承担实验教学的辅助工作,参与实验室的管理和建设; 4.参与有关科研项目的辅助工作;

5.参与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和其它公益活动。

(四)实验员岗位基本职责

1.认真钻研业务,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初步掌握常规的实验工作原理、方法和步骤;

2.在有关人员的指导下,使用与本专业有关的仪器设备,完成一般性的实验任务;3.负责实验室的实验设施和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 4.协助做好实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5.参与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和其它公益活动。

四、编辑出版专业技术岗位基本职责

(一)编审岗位基本职责

1.认真钻研业务,及时掌握主要选题方向的国内外学术动态和编辑出版信息,进行编辑出版工作经验总结和学术研究,提出改进出版编辑工作的建议或方案,积极撰写高水平论文、论著;

2.制定重点、重大选题计划和组稿计划,进行新选题开发,并组织实施; 3.主持编辑或担任出版物或稿件的责任编辑,或创建并主持编辑报、刊优秀栏目;

4.承担主要编审任务,复审或终审重要稿件,解决审稿中疑难问题; 5.指导培养中初级编辑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和学习;

6.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和其它公益活动。

(二)副编审岗位基本职责

1、认真钻研业务,及时掌握主要选题方向的国内外学术动态和编辑出版信息,进行编辑出版工作经验总结、学术研究和管理研究,提出改进出版编辑工作的建议或方案,积极撰写论文、论著;

2、制定选题计划和组稿计划、进行新选题开发并组织实施;

3、担任出版物或稿件的责任编辑;

4、复审或终审重要稿件,解决审稿中疑难问题;

5、指导培养中初级编辑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和学习;

6、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和其它公益活动。

(二)编辑岗位基本职责

1.认真钻研业务,从事本专业领域学术研究和管理研究,积极撰写论文、论著; 2.担任出版物或稿件的责任编辑; 3.复审或终审稿件,解决审稿中疑难问题;

4.指导培养初级编辑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和学习;

5.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和其它公益活动。

(三)助理编辑岗位基本职责

1.认真钻研业务,积极提高业务水平;2.对稿件进行初审,协助编辑出版物或稿件;3.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和其它公益活动。

五、图书资料专业技术岗位基本职责

(一)研究馆员岗位基本职责

1.在文献信息开发专业岗位上的基本职责

(1)认真钻研业务,及时掌握本专业领域国内外学术动态,进行工作经验总结和学术研究,积极撰写高水平论文、论著;

(2)把握社会需求和有关政策,主持文献信息开发的选题论证、计划和方案的制定并组织指导实施;

(3)承担或指导下级人员从事与开发和课题相关的文献信息搜集、鉴别、筛选及分析标引等加工整理工作;

(4)主持大型书目索引的编制或大型数据库的建设工作,撰写高质量的提要、文摘、注释和综述,对内容标引进行规范控制;

(5)指导培养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和学习;

(6)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和其它公益活动。

2.在文献采编专业岗位上的基本职责

(1)认真钻研业务,及时掌握本专业领域国内外学术动态,进行工作经验总结和学术研究,积极撰写高水平论文、论著;

(2)参与专业规范和技术标准的编制工作;

(3)承担制定文献采编工作条例或规章,科学合理地确定学科结构、层次结构、文献类型结构和品种复本标准;

(4)精通分类法、主题法、编目法、排检法等文献有序组织理论及方法,组织指导采编工作的开展并担任总审校;

(5)指导培养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和学习;

(6)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和其它公益活动。

3.在读者服务专业岗位上的基本职责

(1)认真钻研业务,及时掌握本专业领域国内外学术动态,进行工作经验总结和学术研究,积极撰写高水平论文、论著;

(2)主持或指导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

(3)精通文献信息检索的各种方法,综合运用传统手工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从事高难度参考咨询服务;

(4)主持参考咨询(或大型读书活动)等重大服务项目;(5)指导培养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和学习;

(6)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和其它公益活动。

4.在新技术开发与应用专业岗位上的基本职责

(1)认真钻研业务,及时掌握本专业领域国内外学术动态,进行工作经验总结和学术研究,积极撰写高水平论文、论著;

(2)主持或主要参与制定图书馆自动化建设发展规划;

(3)主持或指导新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承担大型系统的项目论证、需求分析、总体方案设计和组织实施;

(4)解答重大业务技术难题,组织实施图书馆现代信息技术知识的培训;(5)指导培养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和学习;

(6)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和其它公益活动。

(二)副研究馆员岗位基本职责

1.在文献信息开发专业岗位上的基本职责

(1)认真钻研业务,及时掌握本专业领域国内外学术动态,进行工作经验总结和学术研究,积极撰写论文、论著;

(2)主要参与文献信息开发的选题论证、计划方案的制定和组织实施;(3)独立进行文献信息鉴别、筛选及分析标引等加工整理工作;

(4)主持较大型书目索引的编制或数据库的建设工作,撰写较高质量的提要、文摘、注释;

(5)指导培养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和学习;

(6)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和其它公益活动。

2.在文献采编专业岗位上的基本职责

(1)认真钻研业务,及时掌握本专业领域国内外学术动态,进行工作经验总结和

学术研究,积极撰写论文、论著;

(2)参与专业规范和技术标准的编制或图书馆分编业务工作细则的制定;(3)主持或主要参与制定文献采编工作条例或规章,准确进行选书判断;(4)掌握分类法、主题法、编目法、排检法等文献有序组织理论及方法,独立分编质量较高,解答分编疑难,协助总审校;

(5)指导培养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和学习;

(6)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和其它公益活动。

3.在读者服务专业岗位上的基本职责

(1)认真钻研业务,及时掌握本专业领域国内外学术动态,进行工作经验总结和学术研究,积极撰写论文、论著;

(2)主持或指导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

(3)掌握文献信息检索的各种方法,综合运用传统手工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各类参考咨询服务和用户辅导工作;

(4)主持参考咨询(或大型读书活动)等重大服务项目;(5)指导培养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和学习;

(6)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和其它公益活动。

4.在新技术开发与应用专业岗位上的基本职责

(1)认真钻研业务,及时掌握本专业领域国内外学术动态,进行工作经验总结和学术研究,积极撰写论文、论著;

(2)主持或主要参与图书馆自动化建设发展规划的制定,熟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态,在推进新技术、新系统在图书馆的应用中起骨干作用;

(3)承担较大型系统的项目论证、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和组织实施;

(4)解答业务技术难题,制定有关业务技术规程,组织指导技术人员进行程序设计和系统维护;

(5)指导培养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和学习;

(6)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和其它公益活动。

(三)馆员岗位基本职责

1.认真钻研业务,进行图书专业理论研究,努力解决本岗位技术性问题;积极撰写论文、论著;

2.较系统地掌握图书馆学、情报学或信息理论或与之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有关业务,提高工作质量,搞好服务工作;

3.承担选书、分类、主题标引、提要编写、信息咨询、管理系统维护、书刊借阅等工作,高质量完成相应专业岗位的工作内容,提出改进图书管理的建议和措施;

4.指导培养初级人员的工作和学习;

5.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和其它公益活动。

(四)助理馆员岗位基本职责

1.认真钻研业务,加强本专业业务知识学习,提高专业业务水平;

2.基本掌握图书馆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图书情报工作或档案管理的方法和技能,应用计算机完成一般性专业工作;

3.完成图书采访、编目、目录组织、书库管理、书刊借阅等方面的岗位工作; 4.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和其它公益活动。

六、档案专业技术岗位基本职责

(一)研究馆员岗位基本职责

1.认真钻研业务,及时掌握本专业领域国内外学术动态,进行工作经验总结和学术研究,积极撰写高水平论文、论著;

2.具有系统深厚的档案学专业理论和知识,较高的档案管理水平,主持或指导档案工作、工作计划和方案的制定并组织实施;

3.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对重大的档案业务建设问题提出系统科学的建议和方案,解决档案工作中重要和关键的疑难问题;

4.指导培养中初级人员的工作和学习;

5.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和其它公益活动。

(二)副研究馆员岗位基本职责

1.认真钻研业务,及时掌握本专业领域国内外学术动态,进行工作经验总结和学术研究,积极撰写高水平论文、论著;

2.系统掌握档案学专业理论和知识,较高的档案管理水平,高质量完成档案管理和业务指导工作;

3.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对档案业务建设问题提出科学的建议和方案,解决档案工作中的疑难问题;

4.指导培养中初级人员的工作和学习;

5.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和其它公益活动。

(三)馆员岗位基本职责

1.认真钻研业务,进行档案专业理论研究,积极撰写高水平论文、论著; 2.较系统掌握档案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运用专业理论和知识独立进行岗位业务工作;3.熟练掌握档案管理业务工作的原则和技能,提出改进档案工作的建议和措施,解决档案业务工作中的技术问题;4.指导培养初级人员的工作和学习;

5.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和其它公益活动。

(四)助理馆员岗位基本职责

1.认真钻研业务,加强本专业业务知识学习,提高专业业务水平; 2.基本掌握档案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档案管理的方法和技能;3.完成相应专业岗位的工作内容;

4.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和其它公益活动。

七、会计专业技术岗位基本职责

(一)高级会计师岗位基本职责

1.认真钻研业务,熟悉会计及相关法律法则,掌握现代会计准则及财务管理制度与规定;从事会计专业理论与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积极撰写高水平论文论著;

2.主持或协助主持本部门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工作,解决工作中重要和关键的疑难问题;

3.开展财务分析,参与本单位财务管理决策,及时查找并改进财务工作,发现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财务管理的建议和措施,努力降低成本、增收节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4.开展经济活动分析,定期分析、检查所分管业务的各项计划的完成情况,及时调整计划或采取措施,努力保证工作任务的落实和保质保量完成;

5.认真维护财经纪律,制定、完善并正确执行各项财务规章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拟定本部门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6.指导培养中初级财会人员的工作和学习;

7.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和其它公益活动。

(二)会计师岗位基本职责

1.认真钻研业务,进行会计专业理论与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努力解决本岗位技术性问题;积极撰写论文、论著;

2.按照会计法规、准则、会计制度和财务政策规定,熟练掌握会计业务处理方法,准确进行并积极完成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业务,提高财会工作质量,搞好服务工作;

3.高质量完成相应专业岗位的工作内容,结合岗位开展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分析,发现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财务管理的建议和措施;

4.指导培养初级财会人员的工作和学习;

5.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和其它公益活动。

(三)初级会计师岗位基本职责

1.认真钻研业务,加强本专业业务知识学习,提高专业业务水平;

2.按照会计法规、准则、会计制度和财务政策规定,掌握本岗位会计业务处理方法;3.完成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等方面的岗位工作;

4.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和其它公益活

动。

八、审计专业技术岗位基本职责(一)高级审计师岗位基本职责

1.认真钻研业务,熟悉审计及相关法律法则,掌握审计准则及相关规定; 2.具有系统深厚的审计专业理论和知识,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掌握审计学科领域的前沿和发展趋势,从审计专业理论研究,积极撰写高水平论文论著;

3.具有很强的审计业务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主持和协助分管某一方面的审计工作,高质量完成各类审计工作,解决审计工作中重要和关键的疑难问题;

4.负责拟定审核审计方案、报告、调查报告、意见书和有关规章制度等,为加强和完善审计工作提供科学决策意见和建议。

5.指导培养中初级审计人员的工作和学习;

6.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和其它公益活动。

(二)审计师岗位基本职责

1.认真钻研业务,熟悉审计及相关法律法则,掌握审计准则及相关规定; 2.具有较扎实的审计专业理论和知识,按照审计法规、准则和政策规定,熟练掌握审计业务处理方法;从审计专业理论研究,积极撰写高水平论文论著;

3.高质量完成相应专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协助组织实施财务、基建维修、经济责任等各类审计项目,协助拟定审核审计方案、报告、调查报告、意见书和有关规章制度等;

4.指导培养初级审计人员的工作和学习;

5.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和其它公益活动。

(三)初级审计师岗位基本职责

1.认真钻研业务,加强本专业业务知识学习,提高专业业务水平; 2.按照审计法规、准则和政策规定,掌握本岗位业务处理基老方法;3.完成相应专业岗位的工作内容;

4.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和其它公益活动。

九、医疗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基本职责

医疗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基本职责,由学校医务所负责制定。

第四章 聘用条件

一、基本任职条件

1.其他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按照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有关规定执行。

2.实行职业资格准入控制的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条件,应包括国家规定的相关职业资格准入的条件。

二、正高级岗位聘用条件 1.三级岗位聘用条件

(1)达到教师三级岗位聘用条件第2条或第3条者,可申请其他专业技术三级岗位。

(2)正高级岗位任职满9年,承担重要的岗位职责,在学校相关专业技术领域发挥重要的带头作用,并取得较高学术成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可申请聘用其他专业技术三级岗位。

2.四级岗位聘用条件

(1)已在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任职,能够胜任岗位要求。

(2)新晋升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第一个聘期一般聘用在四级岗位。

三、副高级岗位聘用条件

学校依据其他专业技术五、六、七级岗位比列及各学院(单位)具有其他专业技术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数量核定各级岗位数。学校只规定岗位聘用基本条件,由各学院(单位)结合实际情况,在综合考虑学术成就、专业技术工作业绩等因素的基础上,研究制订本单位其他专业技术副高级岗位具体聘用条件,报学校批准后执行。

1.五级岗位聘用基本条件

具有博士学位,在副高级岗位任职满6年,或副高级岗位任职满9年,承担重要的专业技术工作职责,并发挥重要作用,在相关专业技术领域取得较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可申请聘用其他专业技术五级岗位。

2.六级岗位聘用基本条件

具有博士学位,在副高级岗位任职满3年,或在副高级岗位任职满6年,承担重要的专业技术工作职责,并发挥重要作用,在相关专业技术领域取得较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可申请聘用其他专业技术六级岗位。

3.七级岗位聘用基本条件

(1)已在副高级岗位任职,能够胜任岗位要求。

(2)新晋升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第一个聘期一般聘用在七级岗位。

四、中级及以下岗位聘用条件

学校依据其它专业技术中级八至十级、初级十一至十二级岗位比列及各学院(单位)具有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数量核定各级岗位数。学校只规定岗位聘用基本条件,由各学院(单位)结合实际情况,在综合考虑学术基础、专业技术工作业绩等因素的基础上,研究制订本单位其它专业技术中、初级岗位具体聘用条件,报学校批准后执行。

1.八级岗位:具有博士学位,在中级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满3年,或在中级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满6年,专业技术工作任务饱满,业绩突出,可申请聘用其他专业技术八级岗位。

2.九级岗位:具有博士学位或在中级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满3年,专业技术工作任务饱满,高质量地完成相应专业技术工作任务,可申请聘用其他专业技术九级岗位。

3.十级岗位:已在中级专业技术岗位任职,能够胜任岗位要求。新晋升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第一个聘期一般聘用在十级岗位。

4.十一级岗位:具有硕士学位或在初级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满3年,专业技术工作任务饱满,能较好地完成相应专业技术工作任务,可申请聘用其他专业技术十一级岗位。

(2)十二级岗位:已在初级专业技术岗位任职,能够胜任岗位要求。

五、新入校人员聘用其他专业技术岗位

1.新入校人员按所具备的专业技术职务聘用到相应的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并执行所聘岗位的最低等级岗位工资。

2.新参加工作获得博士学位的毕业生,可聘用在其他专业技术九级岗位。

3.新参加工作获得硕士学位的毕业生,可聘用在其他专业技术十一级岗位。4.新参加工作的大学本科(含获得双学士学位的本科生和未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实行一年见习期,并执行见习期工资。见习期满考核合格后可聘用在其他专业技术十二级岗位。

第五章 聘用组织与程序

一、聘用组织

学校成立岗位设置与聘用委员会领导下的其他专业岗位评聘工作委员会,负责组织对应聘其他专业技术岗位人员的任职条件、发展潜力、能否胜任申报岗位职责等进行评审,形成聘用意见。其他专业技术岗位评聘工作委员会组成名单由学校岗位设置与聘用委员会审定。

二、聘用程序 1.岗位设置

(1)学校在教育厅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范围内,根据岗位设置办法将其他专业技术岗位数核定到各有关单位。

本办法施行后首次聘用时,各有关单位其他专业岗位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数一般按各单位现状设置。

(2)各单位根据学校核定的各类各级其他专业技术岗位数,结合本单位的队伍建设规划和实际需要,制定各类各级其他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方案,明确岗位职责和任务、聘用条件、考核内容等,报学校岗位聘用委员会审批。

2.岗位公布

学校发布其他专业技术岗位数、岗位职责和聘用条件等事项。3.个人申请

拟聘其他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提出岗应聘书面申请,按要求向各单位提交有关申请材料。

4.资格审查、评议推荐

各有关单位岗位聘用与考核工作组在对应聘人员资格条件进行审查的基础上,对照岗位数、岗位职责、任职条件及申报人原岗位履职情况等对应聘人员进行评议,对

— 41 —

正高三级岗位,副高五级、六级岗位形成推荐意见,对正高四级岗位、副高七级岗位、中级及以下岗位形成初步聘用意见,报学校其他专业技术岗位评聘工作委员会。

5.其他专业技术岗位评聘工作委员会评审

学校其他专业技术岗位评聘工作委员会对应聘正高三级岗位,副高五级岗位、六级岗位的其他专业技术岗位人员的任职条件、发展潜力、能否胜任申报岗位职责进行评审,对应聘正高四级岗位、副高及以下岗位人员进行审核,形成聘用意见。

6.学校岗位设置与聘用委员会审定

学校岗位设置与聘用委员会审定各类各级其他专业技术岗位拟聘人员名单并公示,由校长签发确认同意聘用人员文件。

7.签约、聘用上岗

由学校法人代表即校长(或其委托代理人)与受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颁发聘书。

三、对于特别优秀的人才,可以不受单位岗位限额的限制,经学校岗位设置与聘用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按相应程序聘用。

四、聘期内可按有关规定申请初聘高一层级岗位。

五、在聘用过程中弄虚作假、或违背聘用程序的,一经查实即为无效聘用,并追究相应责任。

第六章 聘用管理

一、学校对岗位实行动态管理,原则上结合聘期进行调整。严格控制其他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对超过比例的单位将逐步过渡到控制比例范围内。

二、聘期内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执行所聘用专业技术职务最低等级岗位工资。

三、经学校批准公派出国(境)或进修人员,在批准的期限内保留其岗位,逾期未归者学校不再保留其岗位。

四、根据历史贡献,在正高四级岗位上工作9年及以上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在规定退休年龄的最后一个聘期或不足一个聘期的,可适当放宽条件,通过评审后聘用正高三级岗位。在副高七级岗位上工作12年及以上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在规定退休年龄的最后一个聘期或不足一个聘期的,可适当放宽条件,通过评审

— 42 —

后聘用副高六级岗位。

第七章 聘后考核

一、各类各级别岗位的其他专业技术工作职责、工作任务的核定及业绩成果等考核要求不同。各有关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考核标准。

二、考核分为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以聘期考核为主。主要考核履行岗位职责和聘用合同的情况,重点是工作业绩,实行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考核一票否决制。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要加强对考核工作领导与监督,保证考核结果的真实性和公正性,考核结果报学校审定。

三、考核结果记入档案,作为岗位变动、奖惩、续聘或解聘的依据。聘用合同期满前严格进行聘期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及时做出续聘、调整岗位或解聘的决定。聘期考核基本合格者在下个聘期只能申请与前一聘期同级及以下岗位,聘期考核不合格者在下个聘期只能申请比现聘岗位低的岗位,连续两个聘期考核不合格者学校予以解聘。

第八章 附 则

一、本实施细则自公布之日起试行,学校原有规定与本实施细则不一致的,按本实施细则执行。

二、本实施细则由学校授权人事处负责解释。

— 43 —

附件三: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管理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一、为做好学校管理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进一步加强管理队伍建没,根据《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办法》,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二、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学校管理岗位主要指各单位的党务、行政和群团工作岗位。

三、管理岗位的设置与聘用,坚持科学合理、优化结构、精干高效的原则,以增强运转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为目标,实行按需设岗、竞争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运行机制。

第二章 岗位设置

一、岗位设置原则

1.科学合理,按需设岗。从服务学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需要出发,对管理岗位统筹规划与科学设置。

2.总量控制,动态调整。在保证学校管理工作正常有序的前提下,严格控制管理岗位总量。根据学校发展需要,整体规划,合理调整,逐步到位。

3.优化结构,精干高效。对管理岗位进行合理资源配置,增强学校运转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

二、岗位等级设置

1.管理岗位职级从三至十级分为八个等级。厅级正职(含享受正厅级待遇)、厅级副职(含享受副正厅级待遇)、处级正职(含正处级调研员和享受正处级待遇)、处级副职(含副处级调研员和享受副处级待遇)、科级正职(含主任科员)、科级副职(含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三至十级职员。

2.管理岗位分为高级职员岗位、中级职员岗位和初级职员岗位。高级职员岗位分为4个等级,分别对应三至六级职员岗位;中级职员岗位分为2个等级,分别对应

— 44 —

七至八级职员岗位;初级职员岗位分为2个等级,分别对应九至十级职员岗位。

三、岗位数与结构比例

1.管理岗位总数按学校岗位总量的18%设置,共260个岗位。

2.高级职员岗位数(三至六级职员)控制在管理岗位总数的35%,中级职员岗位数(七至八级职员)控制在管理岗位总数的55%,初级职员岗位数控制在管理岗位总数的10%。

3.三级和四级岗位数按上级部门核定的领导职数确定。五级和六级的比例一般按1:1-1:2设置。

4.首次聘用时,各单位高级职员、中级职员和初级职员岗位数一般按各单位现状设置。

第三章 岗位职责

一、管理岗位职责是指管理人员受聘到某一级别管理岗位上应承担的管理工作范围、任务、权限、责任和义务,它是考核受聘人员的依据。管理岗位基本职责是学校对受聘到某一级别管理岗位上应承担的管理岗位职责的基本要求,各单位应根据具体岗位的工作性质、特点在管理岗位基本职责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管理岗位职责、岗位任务和任期目标;不能履行相应管理岗位基本职责者,不能被聘用到相应管理岗位。

二、受聘管理岗位人员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忠诚教育事业,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的学风和职业道德,自觉维护学校声誉,履行受聘岗位的岗位职责。三、三级、四级职员岗位基本职责

三级、四级职员岗位职责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确定。

1.主持负责学校党务、行政的全面工作或负责全校分管范围的党政管理工作,制定分管工作实施计划;

2.负责审定分管部门的工作计划、重要公文、规章制度和工作总结等;3.负责对关系到学校事业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要事项作出宏观决策,负责组织实施,并完成工作目标;4.主持撰写管理工作方面的调查报告、论文、重要报告、重要计划等;5.检查、指导、督促下级岗位管理人员的工作;

— 45 —

6.对本职管理范围内干部的廉政勤政负责。四、五级职员岗位基本职责

1.根据学校工作安排,结合本单位工作职责和管理权限,主持本部门(单位)党务、行政工作或专职从事特定的高层次管理工作。

2.主持学校有关重大业务研究课题,负责或协助领导制定有关工作方案。3.拟定或审定本部门(单位)工作中的有关文件、规章制度和工作计划总结等。4.参与制定并组织落实学校有关政策,做好协调和组织工作。5.检查、指导、督促下级岗位管理人员的工作。6.对本职管理范围内干部的廉政勤政负责。五、六级职员岗位基本职责

1.根据本部门(单位)工作职责和管理权限,负责本部门(单位)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管理工作,或专职从事特定的高层次管理工作。

2.参与学校有关重大业务研究课题并起草研究报告,制定有关工作计划。3.撰写有关公文或文稿、调研报告,起草规章制度和工作计划总结等。4.参与制定并组织落实学校有关政策,做好协调和组织工作。5.检查、指导、督促下级岗位管理人员的工作。六、七级职员岗位基本职责

1.负责本部门(单位)某一方面的专门性日常管理工作,或专职从事特定的管理工作。

2.参与本部门(单位)有关业务研究课题,制定有关工作计划。

3.配合本部门(单位)领导做好有关调研工作,并提出有关的工作建议和工作思路。

4.起草本职管理工作相关的文件、文稿、调研报告等,做好工作规划和工作总结,并对积累的工作经验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科学的工作规程。

5.检查、指导、督促下级岗位管理人员的工作。七、八级职员岗位基本职责

1.负责本部门(单位)某一项或某几项具体业务工作,或专职从事特定的管理工作。

2.参与本部门(单位)有关业务研究课题,参与制定有关工作计划。

— 46 —

3.配合本部门(单位)领导做好有关调研工作,并提出有关的工作建议和工作思路。

4.起草本职工作中一般文件、文稿或调研报告等,做好工作规划和工作总结,积极探索有益的工作经验。

5.检查、指导、督促下级岗位管理人员的工作。八、九级、十级职员岗位基本职责

1.承办本岗位的具体管理工作和事务性工作,独立完成领导交办的相关工作任务。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精神,配合科室领导或本部门(单位)领导开展工作。3.参与本部门(单位)调研工作,起草工作中一般文件、文稿。

第四章 聘用条件

一、基本任职条件

1.积极拥护并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具有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政策和理论水平;2.为人正派,勤政廉洁,团结同志,有全局观念,能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品行;3.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胜任任职岗位工作的能力、专业知识或技能;4.身心健康,能够适应任职工作岗位的要求。

5.职员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六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二、岗位聘用条件

1.各等级管理岗位的基本年限要求:五级职员岗位,须在六级职员岗位上工作2年以上;六级及以下职员岗位,须分别在下一级职员岗位上工作3年以上。确因工作需要,由专业技术岗位交流到管理岗位的人员,可根据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和本人条件,直接聘任到相应的管理岗位。

2.三级职员:由上级主管部门任命的正厅级干部(正厅级领导干部、享受正厅级待遇)对应三级职员。

— 47 —

3.四级职员:由上级主管部门任命的副厅级干部(副厅级领导干部、享受副厅级待遇)对应四级职员。

4.五级职员:由学校任命的正处级干部(正处级领导干部、正处级调研员和享受正处级待遇)对应五级职员。

5.六级职员:由学校任命的副处级干部(副处级领导干部、副处级调研员和享受副处级待遇)对应六级职员。

6.七级职员:由学校任命的正科级干部(正科级领导干部、主任科员)对应七级职员。

7.八级职员:由学校任命的副科级干部(副科级领导干部、副主任科员)对应八级职员。

8.九级职员:科员聘用在九级职员岗位。9.十级职员:办事员聘用在十级职员岗位。

三、新入校人员聘用

1.新来校人员按所聘职员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

2.新参加工作获得博士学位的毕业生,可聘用在七级职员岗位。3.新参加工作获得硕士学位的毕业生,可聘用在九级职员岗位。

4.新参加工作的大学本科(含获得双学士学位的本科生和未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及以下毕业生,实行一年见习期,并执行见习期工资。见习期满考核合格后,大学本科毕业生可聘至九级职员岗位,大专毕业生可聘至十级职员岗位。

四、“双肩挑”人员聘用

1.“双肩挑”人员是指本身为专任教师,评聘了高校教师高级职务,因工作需要现在管理岗位工作,并且仍继续承担部分教学科研工作的人员。“双肩挑”人员主要限于在履行管理任务过程中,确因教学科研、学科建设、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及学校改革发展特殊需要的关键管理岗位,或需很强专业技术背景的管理岗位。根据学校实际,“双肩挑”岗位放至学术性管理要求较高的六级职员岗位,人数控制在管理人员总数的15%以内。

2.同时在专业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任职的“双肩挑”人员,聘用时可在两类岗位进行选择,并可参加专业技术岗位分级,按其执行的岗位工资系列占相应的岗位职数。“双肩挑”人员选择岗位后,仅在职务发生变化时方可重新选择岗位类型。

— 48 —

第五章 聘用组织与程序

一、聘用组织

1.管理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由学校及有关部门具体负责实施。

2.学校岗位设置与聘用委员会负责审定管理岗位聘用有关规定、办法、细则等,确定各级职员岗位的比例、结构和各单位各级职员的岗位数。

3.组织部负责五至八级管理岗位职员的聘用和考核工作,人事处负责九至十级管理岗位职员的聘用和考核工作,四级及以上管理岗位职员的聘用由上级部门按照干部人事管理规定和权限进行。

二、聘用程序

1.各单位根据学校下达的管理岗位设置数,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岗位名称,岗位职责和任务、聘用条件和考核内容等,报学校岗位设置与聘用委员会审批。

2.岗位公布

学校公布各单位管理岗位数、岗位职责和聘用条件等事项。3.个人申请

拟聘管理岗位的人员提出岗位应聘书面申请,按要求向应聘单位提交有关申请材料。

4.聘用

五至八级管理岗位职员:按照干部人事管理规定和权限进行任命聘用。九至十级管理岗位职员:各单位在对应聘人员资格条件进行审查的基础上,对照岗位数、岗位职责、任职条件及申报人原岗位履职情况等对应聘人员进行评议,形成初步聘用意见,经人事处审查后报学校岗位设置与聘用委员会审定。

5.公示

6.学校与受聘管理岗位职员签订聘用合同。

第六章 聘用管理

— 49 —

一、在管理岗位有空缺的情况下,一般按照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形式择优聘用。

二、晋升八级及以上管理实职岗位职级的职员,实行一年试用期。

三、晋升非领导职务职员职级办法,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四、专职辅导员确定相应的职员职级办法,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章 聘后考核

一、考核分为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以聘期考核为主。主要考核履行岗位职责聘用合同的情况,重点是工作业绩。六级及以上职员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七级及以下职员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要加强对考核工作领导与监督,保证考核结果的真实性和公正性,考核结果报学校审定。二、四级及以上管理岗位职员的考核由上级部门按照干部人事管理规定和权限进行。

三、考核结果记入档案,作为岗位变动、奖惩、续聘或解聘的依据。聘用合同期满前严格进行聘期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及时做出续聘、调整岗位或解聘的决定。受聘人员年度考核或者聘期考核不合格的,学校可调整该受聘人员的岗位,或安排其离岗接受必要的培训后重新上岗或调整岗位,或自谋职业,或内部待聘。受聘人员无正当理由不同意调整岗位的,学校有权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

第八章 附 则

一、本实施细则自公布之日起试行,学校原有规定与本实施细则不一致的,按本实施细则执行。

二、本实施细则由学校授权组织部、人事处负责解释。

— 50 —

第二篇: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一)为进一步深化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加快和完善单位职务聘任制度,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转发******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方针,实行竞争上岗,择优聘任。

二、竞聘原则

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单位按需设置岗位,确定岗位等级,制定竞聘条件,按照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有关规定择优聘用人员,办理聘任手续,签订聘用合同。

三、组织领导

(一)岗位设置工作组织机构设置

为保证单位岗位设置工作顺利进行,成立岗位设置工作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

成员:**** **** **** ***

(二)工作小组工作职责

1、制定竞聘方案。根据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制定单位竞聘实施方案。

2、资格审查及量化评分。对申请竞聘人员提交的材料对照岗位任职条件进行资格审查;组织对资格审查合格人员进行量化打分,确定单位拟聘人员名单。

3、协调和处理问题。对单位在岗位实施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进行协调并处理。

四、岗位设置及竞聘细则

(一)岗位设置

根据上级人事部门核准的岗位设置,本单位设置岗位总量**个,其中:管理岗位**个(七级职员*个,八级职员*个,九级职员*个);专业技术岗位**个(高级2个〈六级岗位1个,七级岗位1个〉,中级*个〈八级岗位*个,九级岗位2个,十级岗位3个〉,初级8个〈十一级岗位3个,十二级岗位3个,十三级岗位2个〉,工勤职能岗位38个(技术工三级10个,技术工四级15个,技术工五级13个)。

(二)竞聘量化评分细则。

量化评分采用百分制办法,各分值标准为本项的封顶分,各种年限的计算时间以竞聘当年12月31日为准,各种年限均以整周年认定计算。

1、基本资历(90分)

(1)工龄(50分):每年计2分(以人事档案为准)。

(2)学历(10分):按现有学历,本科及以上计10分,专科计8分,中专计6分,高中计4分,初中及以下计2分。

(3)专业技术资格(10分):取得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分别计10分、6分、2分。

(4)资历(20分):聘任现岗位专业技术职务(岗位)每年计1分。

2、综合评价(10分)

(1)局班子考评(5分):根据竞聘干职工的政治思想表现、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从德、勤、绩、廉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具体评分办法另行制定)。

(2)干职工考评(5分):根据竞聘干职工的政治思想表现、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从德、勤、绩、廉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具体评分办法另行制定)。

五、竞聘程序

(一)岗位余额。经县人事部门核准,本单位岗位余额情况如下:

1、七级管理岗位余额1个,八级管理岗位1个;

2、六级专业技术岗位余额2个,七级专业技术岗位余额1个,八级专业技术岗位余额1个,九级专业技术岗位余额1个,十一级专业技术岗位余额3个。

(二)申请报名。由申请人根据自身条件填写《****事业单位竞聘申请表》交行政办公室,每人限报一个岗位,报名时将该岗位任职所需材料(资格证书、学历证书、聘任书等)一同上交。

(三)资格审查。岗位设置工作小组对提出申请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并将审查结果予以公示。

(四)确定拟聘人员名单。对同一层级岗位按岗位级别按高到低顺序逐级对资格审查合格人员进行量化打分,同一层级高级别岗位落聘人员可参加低级别岗位的竞聘,最后单位按岗位层次和级别确定各岗位拟聘人员名单。

(五)单位公示。对拟聘人员名单及拟聘任岗位层次、级别,单位张榜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报人事部门办理聘任手续。

六、职务续聘、解聘、低聘

(一)聘任年限原则上不超过三年;

(二)聘用人员在聘任期内,工作认真负责,考核必须称职以上,单位在聘任期限到期后按有关规定办理续聘手续。

(三)职务解聘、低聘

1、在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以解聘:

(1)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被国家司法机关处理的;

(2)被行政处分或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的;

(3)脱离专业技术岗位;

(4)考核不称职或竞聘上岗中落聘的。

2、因能力差而不能履行岗位职责或考核为基本称职的专业技术人员,单位根据情况予以低聘。

七、其它事项

(一)任现职以来,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参与本次竞聘晋升或岗位聘用:

1、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等行为受到处罚者;

2、上年考核不称职或没有参加考核者;

3、工作严重失职、渎职,造成重大责任事故,或严重违反职业道德,影响极坏,群众意见很大者。

(二)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青年文明标兵等荣誉称号者,在单位有职数时可不参与竞聘,直接上岗。

(三)单位有职数,当年退休或有重大疾病的干部职工,可不参与竞聘,直接上岗。

(四)若得分相同则优先考虑年龄长的干部职工上岗。

(五)干部职工不在岗(连续旷工15天以上或一年内累计旷工30天以上、事假1个月以上)的不计算资历加分。

(六)加分应提供原件,提供假证件,假材料,弄虚作假的一律取消其上岗资格,两年内不予参加竞聘。

(七)本方案解释权归局岗位设置工作小组。

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二)根据原广东省人事厅《关于印发<广东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粤人发〔20**〕275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按照全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和人员聘用工作会议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根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发展社会事业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创新管理体制,转换用人机制,整合人才资源,凝聚优秀人才,充分调动事业单位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人才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重在确立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基本制度。按照科学合理、精简高效的原则,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构建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基本框架。

(二)坚持政府宏观管理与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相结合。政府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政策指导、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负责所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工作指导、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事业单位根据岗位设置的政策规定,自主设置本单位的具体工作岗位,自主聘用各类人员。

(三)坚持与现行政策规定相衔接。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是现行人事管理体制和现有人员中开展的人事管理机制创新与机制转换,既坚持改革的方向,又注意新旧政策的衔接,保证改革平稳过渡。

(四)坚持统筹协调发展。确定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总量、各类岗位结构比例和人员聘用条件时,既要考虑岗位设置的基本比例标准,又要考虑历史传统和事业发展的实际,结合实际情况,统筹编制管理与岗位设置工作,拓宽职业发展通道,促进各类人才全面发展。

(五)坚持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相配套。岗位设置、人员聘用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紧密结合,岗位设置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础,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是落实岗位管理制度的保障。今年重点完成岗位设置工作,随着改革的深化逐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

三、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以建立岗位管理制度和人员聘用制度为主要内容,以转换用人机制和搞活用人制度为重点,着力健全岗位管理、合同用人、公平竞争、绩效评价、分配激励、人员退出、监督管理等七大机制,建立起有别于机关和企业,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用人机制和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机制,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供制度保证,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学化、法制化。

近期目标:20**年11月中旬前实行聘用制的单位和工作人员聘用合同签订的比例达到100%,20**年底前全市事业单位完成岗位设置管理和首次人员聘用工作。

四、实施范围

(一)单位范围

1、凡是我市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并列入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范围的事业单位,包括财政核拨、核补和自筹经费的事业单位;

2、行政类事业单位按在编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纳入岗位设置管理,其他事业单位按有聘用合同、正式人事关系和工资关系的在册正式工作人员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3、使用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参照执行;

4、各镇(街道)属事业单位。

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各类企业所属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业,已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单位,不列入本实施范围。

(二)人员范围

1、事业单位编制内人员和经过市人力资源局按照有关政策批准进入事业单位与事业单位建立正式人事关系的人员,均纳入首次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

2、岗位设置管理中涉及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按照《批转市委组织部关于东莞市干部管理权限重新修订及有关问题的意见的通知》(东委发〔20**〕9号文)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有关规定执行。

五、实施内容

按照全省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今年重点开展和完成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工作。

(一)岗位设置工作。岗位设置是实行人员聘用制度和兑现收入分配制度的基础,组织引导事业单位因事设岗、按岗聘用、以岗定薪,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各单位按有关政策文件规定,结合行业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和自身实际情况,设置本单位的岗位类别结构比例、岗位等级结构比例、岗位基本条件,形成岗位设置方案和实施方案,按程序核准后组织实施。

1、岗位总量控制。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是核定岗位总量的基础,岗位总量的控制标准,在市机编办核定的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范围内确定。行政类事业单位(财政核拨经费的单位)岗位总量,必须按核定的编制总数确定。其他事业单位(财政核补和经费自筹的单位)岗位总量,若现有人员超过编制总数的,按在册正式工作人员数量,结合事业发展需要,由事业单位主管部门严格把关确定,并报市人力资源局审核。确定的岗位总量不作为增加编制和财政拨款的依据。

2、岗位类别设置和结构比例。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三类岗位总量的结构比例,在不同的事业单位是不同的,由市人力资源局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按《实施意见》规定的控制标准确定。领导岗位和内设机构领导岗位的数量,根据市机编办核定的单位领导职数和内设机构领导职数,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和有关规定设置,其他承担管理任务的职员岗位设置,应保持合理的结构比例。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的结构比例按《实施意见》规定确定。

3、岗位最高等级。管理岗位根据我市实际,分为6个等级(东莞理工学院分为8个等级),现行的处级正职到办事员分别对应五至十级管理岗位。最高等级按照市机编办核定的机构规格确定。未核定机构规格的或已核定机构规格为股级的,最高等级一般定为九级职员岗位。专业技术岗位按高级、中级、初级设13个等级,按照规定,市属事业单位原则上可设至专业技术三级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分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技术工岗位由高至低分为5个等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专业技术二级岗位和技术工一级岗位按照全省总体控制标准,由事业单位按行政隶属关系报市人力资源部门审核后,报省人社厅核准确定。具体三类岗位等级设置按《实施意见》规定确定。

4、岗位任职条件。岗位任职条件分为基本条件和具体条件。基本条件按《实施意见》规定执行,是最低的准入条件,具体条件由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发展要求和岗位设置的原则、岗位职责任务、专业技术水平等因素确定。

5、岗位设置方案的制定。各事业单位作为岗位设置的主体,根据有关的政策规定和文件精神以及单位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需要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按照按需设岗、科学合理和精简效能的原则,研究制定本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经上级核准。岗位设置程序按《实施意见》第37条规定执行。

6、岗位设置方案的审核与核准。岗位设置方案制定完成后,按程序报主管部门审核、政府人力资源部门核准。市直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市人力资源局核准;市直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市人力资源局核准;镇(街道)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镇(街道)人事办审核后,报市人力资源局核准。

7、特设岗位的设置。特设岗位属非常设岗位,主要用于急需聘用的特殊的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不受事业单位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在完成工作任务后,按管理权限予以核销。事业单位首次开展岗位设置工作时,原则上暂不设置特设岗位,待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入轨后,再根据事业发展需要,按照规定程序和权限申请设置。在此期间,如单位急需引进高层次人才,则按特殊情况进行处理。

8、岗位总量等的集中调控。规模小、人员少的事业单位,可由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制定岗位设置方案,报市人力资源局审核后,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最高等级限额内集中调控、集中管理。主管部门根据行业特点和工作需要,需对行业内各事业单位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等进行集中调控、集中管理的,制定岗位设置方案报市人力资源局核准后实施。

(二)人员聘用工作。人员聘用制度是区别于机关公务员制度和企业劳动合同制度的标志,是实现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的关键。推行人员聘用制度遵循先易后难,稳步实施,逐步到位。

1、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列入本次实施范围的所有事业单位和人员都要按照有关规定,签订聘用合同,确定单位和个人的人事关系,以契约的形式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各事业单位按照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进行岗位设置,组织岗位聘用。随着改革的推进,逐步健全和完善聘期考核、解聘辞聘、聘用监督等制度。

2、首次岗位设置和聘用原则。事业单位首次开展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应使现有在册正式工作人员,按现聘职务或岗位进入相应等级的岗位,不得突破现有的职务数额,不得突击聘用人员,不得突击聘用职务,不得突破现有人员的岗位等级结构比例。现有人员的岗位等级、类别结构比例已经超出核准的岗位等级、类别结构比例的,通过自然减员、调出、低聘或解聘的办法,逐步达到规定的岗位等级、类别结构比例。尚未达到核准的岗位等级、类别结构比例的,不要突击聘用,要根据事业发展要求和人员队伍等情况,严格按照核准的岗位等级和岗位类别结构比例,有计划地聘用人员,逐年逐步到位。首次开展岗位聘用,可以实行竞争上岗、择优聘用,也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采用单位与现有在职正式人员签订聘用合同的办法予以过渡。

3、做好新旧聘用政策的衔接。已经实行聘用制度的事业单位,可根据有关规定和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对现有聘用人员确定不同等级的岗位,按规定程序备案,并处理好新旧聘用合同在有关内容上的衔接,变更合同相应的内容。

4、未评聘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的首次岗位聘用。未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按下列方法确定:从事管理工作的,按其现聘管理职务或岗位进入相应等级的职员岗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有博士学位的暂定为专业技术10级岗位,有硕士学位的暂定为专业技术11级岗位,有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的暂定为专业技术12级岗位,大专和中专毕业的暂定为专业技术13级岗位。

5、现聘任管理或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人身份人员的岗位聘用。凡符合相应职务(岗位)任职资格条件及任职(聘用)程序,且考核在称职以上等级的,可直接按现聘职务或岗位进入相应等级的岗位。

6、“双肩挑”问题。事业单位人员原则上不得同时在两类岗位上任职,因行业特点确需兼任的,则按照该管理岗位是否确需专业技术背景,是否从符合国家规定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条件的人员中选聘,是否实际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是否确实按要求完成了专业技术岗位的职责任务等“四个原则条件”把握,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市人力资源局核准。

7、完成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认定和工资待遇。各事业单位实施方案经核准后,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采取逐级签订的方式与受聘人员签订事业单位聘用合同。事业单位正职领导由主管部门领导与其签订,副职领导和中层正职由单位正职与其签订,中层副职、一般人员可由副职领导(或中层正职)与其签订。聘用合同管理按照国办发〔20**〕35号和国人部发〔20**〕61号、〔20**〕63号等文件的有关规定由各事业单位或其主管部门自行确定。事业单位完成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并签订聘用合同后,报市人力资源局认定。完成认定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事业单位,于认定时间的下月开始根据所聘岗位确定岗位工资待遇。

8、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按照《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办法》(省政府第139号令)规定,从20**年1月1日起,全市所有事业单位新进人员,除符合特殊情形规定的,全面实行公开招聘。公开招聘人员必须在岗位空缺的前提下进行,做到招聘信息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并实行聘用合同管理。按规定免公开招聘人员,同样实行岗位聘用制。

六、组织实施

按照省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实际,我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工作从现在起全面启动,20**年底前全市事业单位全面完成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工作。

(一)制定方案(从现在起至20**年6月下旬)

各单位、各部门和各镇(街道)要认真组织学习国家和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特别是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有关政策文件,把有关政策宣传到全体人员,统一思想认识。要积极开展调研,切实掌握本部门、本单位的基本情况,分析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研究解决办法。各事业单位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按照行业岗位设置指导意见或参照相近行业岗位设置指导意见,研究制定本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市人力资源局核准。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于20**年6月底前完成报市人力资源局。

(二)组织实施(20**年7月上旬至20**年11月中旬)

1、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各事业单位根据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限额内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讨论,单位负责人员集体研究通过后组织实施。

2、编制岗位说明书。岗位说明书包括岗位名称、类别、等级、设置数量、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和岗位条件等。

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和岗位说明书原则上要求于20**年8月底前完成。

3、组织岗位聘用。各事业单位要严格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以及岗位聘用程序,组织岗位聘用工作,确保现有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按现聘职务或岗位进入相应等级的岗位。

4、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结果认定。事业单位完成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并签订聘用合同后,写出书面工作总结,填写相关表格,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市人力资源局核准。

行业单位较多的系统(如卫生、教育、文化),可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选择2-3个单位开展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工作试点,7月底完成,通过试点,积累经验,以实现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允许有条件的事业单位在确保工作质量的前提下,适当加快进度。

(三)检查验收(20**年11月下旬至20**年12月中旬)

各事业单位对照有关文件和实施方案,对本单位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工作进行自查,主要对事业单位完成岗位设置、组织岗位聘用、签订聘用合同的情况进行验收确认,重点是岗位设置方案是否经过核准,岗位设置、岗位聘用和签订聘用合同是否符合国家和省的规范性要求,岗位职责和岗位任务是否明确具体,岗位等级是否按程序经过认定,是否按认定的岗位等级聘用工作人员,人员对象是否为原正式在册人员,进人手续是否规范。在自查的基础上,市人力资源局将会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组织检查验收。检查验收后,市将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通报。

七、工作要求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工作是一项影响深远、艰巨复杂的重大改革,各单位、各部门要加强领导、突出重点、积极稳妥地大力推进。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工作的顺利推进,成立东莞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组长由市有关领导担任,成员由相关部门领导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人力资源局,主要负责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实施的日常工作。各镇街、各部门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分工1名领导负责。建立目标责任制、情况通报制,做到组织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领导小组将定期对各结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通报。

(二)强化统筹协调。市人力资源局是实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工作的综合管理部门,会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实行宏观调控,做好指导、协调、审核、监督和调查研究等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出现的偏差和不足,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各部门要加强对本系统、本行业所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工作的组织、指导和监督管理。事业单位是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的主体,要按照国家和省政策文件的要求,制定好岗位设置方案,组织好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

(三)突出工作重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工作涉及面广,情况复杂,要充分认识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按照省的部署,抓住重点,逐步推进。今年着力抓好岗位设置实施工作、首次人员聘用工作、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工作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建设,随着改革的深化逐步完善收入分配以及社会保障等制度。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各个环节的工作都很重要,环环相扣。各单位要抓好每个环节工作,特别要抓紧、抓实制定岗位设置方案、岗位设置、编制岗位说明书和组织岗位聘用等环节。遵循“先入轨、后完善”的原则,先易后难,不断完善。

(四)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单位、各部门要认真组织学习文件,深刻领会和把握文件精神,在摸清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改革现状、人员结构等有关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本实施方案和行业岗位设置指导意见,制定本部门、本单位具体的实施方案,确保各项规定、要求落到实处。坚持积极稳妥、承认现实的原则,先建制、入轨运行,首次聘用不对现有人员结构进行调整,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逐步到位。在实施过程中,要广泛听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意见建议,妥善研究处理出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要严格政策,严肃纪律,及时纠正违规违纪行为,维护政策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确保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工作顺利推进。

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三)为深化我院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岗位管理制度和人员聘用制度,实现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岗位设置方案及单位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通过推行岗位管理制度和人员聘用制度,创新管理体制,转化用人机制,整合人才资源,凝聚优秀人才,实现我院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坚持优化结构、精干高效原则;坚持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原则;坚持稳慎实施原则。

三、设置岗位情况

我院共设岗位53个。其中,管理岗位3个,占岗位总量的6%;专业技术岗位48个,占岗位总量的90%;工勤技能岗位2个,占岗位总量的4%。主体岗位是医、药、护、技岗位,占岗位总量的87%。主系列专业技术岗位为医、药、护、技系列,设置数为46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总量的95%。辅系列专业技术岗位分别为财务系列,岗位设置数为2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总量的5%。

(一)管理岗位的等级、数量、名称

管理岗位共设3个。其中,九级岗位3个。

具体设置如下:

1、领导岗位3个。其中:九级岗位3个,岗位名称分别为院长、副院长。

(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数量、名称

专业技术岗位共设48个(其中辅系列岗位2个)。

1、高级专业技术岗位1个。七级岗位1个

2、中级岗位10个(其中辅系列岗位1个)。其中,八级岗位1个,九级岗位2个,十级岗位7个(其中辅系列岗位1个)。

3、初级岗位37个(其中辅系列岗位1个)。其中,十一级岗位5个,十二级岗位18个(其中辅系列岗位1个),十三级岗位14个。

具体设置如下:

1、二门诊共设主系列技术岗位8个,其中,十级岗位2个,岗位名称为主治医师;十一级岗位1个,岗位名称为医师;十二级岗位2个,岗位名称分别为医师、护理师;十三级岗位3个,岗位名称分别为医士、护士、药士。

2、住院部共设主系列技术岗位19个,其中,八级岗位1个,岗位名称为主治医师;九级岗位2个,岗位名称分别为主治医师、主管护理师;十级岗位2个,岗位名称为主治医师、主管护理师;十一级岗位3个,岗位名称分别为医师、护理师;十二级岗位7个,岗位名称分别为医师、护理师;十三级岗位4个,岗位名称分别为医士、护士。

3、急诊部共设主系列技术岗位14个,其中,十级岗位2个,岗位名称分别为主治医师、主管护理师;十一级岗位1个,岗位名称为医师;十二级岗位6个,岗位名称分别为医师、护理师、技师、药师、检验师;十三级岗位5个,岗位名称分别为医士、护士、技士、药士、检验士。共设辅系列专业技术岗位2个,其中,十级岗位1个,岗位名称为会计师;十二级岗位1个,岗位名称为助理会计师。

4、药库共设主系列技术岗位2个,其中:十二级1个,岗位名称为药师;十三级1个,岗位名称为药士。

5、公卫科共设技术岗位2个,其中:十二级1个,岗位名称为公卫医师;十三级1个,岗位名称为公卫医士。

(三)工勤技能岗位等级、数量、名称

工勤技能岗位共设2个。其中:技术工五级岗位1个,普通工岗位1个。

具体设置如下:

1、住院部共设工勤技能岗位1个,其中:技术工五级岗位1个,岗位名称为司机。

2、急诊部共设工勤技能岗位1个,其中:普工岗位1个。

四、岗位职责与任职条件

三类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品行;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条件;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一)管理岗位职责与任职条件

按管理岗位说明书要求的职责任务、工作标准、任职条件。

(二)专业技术岗位职责与任职条件

按专业技术各个岗位说明书要求的职责任务、工作标准、任职条件。

(三)工勤技能岗位职责与任职条件

按工勤技能岗位说明书要求的职责任务、工作标准、任职条件。

五、竞聘与聘用

(一)公布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单位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报主管部门核准并送同级组织或人社部门备案后公布,公布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

(二)报名与资格审查。报考者持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有关证明材料(所有证件均要求原件及复印件),以及本人近期正面免冠同版小一寸相片3张,填写并递交《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报名表》(可在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门户站上下载),在规定的时间内报名(报名时间不少于3个工作日)。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对应聘人员的资格条件进行审查,查验核实有关证书、证明。每位报名者只可报名一个符合竞聘条件的职位。报名时,报名者要如实提交有关信息和材料,凡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即取消竞聘资格。

(三)竞聘。根据岗位的不同特点,采取个人自荐、组织推荐等方式,运用面试、民主测评或专家评议等方法进行。

(四)确定拟聘人员。根据竞聘结果,单位领导班子集体讨论择优决定拟聘人员。

(五)公示。单位对拟聘人员名单进行公示,时间不少于7个工作日。

(六)报批与核准。单位填写《广东省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审核表》一式三份并附电子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按岗位管理权限送同级组织或人社部门核准。

(七)签订聘用合同。按照《关于印发<事业单位聘用合同(范本)>的通知》(粤人社发【20**】58号)规定,由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人与经核准的拟聘用人员签订事业单位聘用合同。

六、组织领导

(一)组织机构

为保证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成立岗位设置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组长:院长。

副组长:副院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XX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工作职责

岗位设置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职责:领导、组织、管理本单位岗位设置工作。

岗位设置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职责:具体负责本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日常工作和事务。

七、实施步骤

我院岗位设置管理总体安排是:20**年7月底完成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工作。具体步骤如下:

(一)20**年5月28日—20**年6月20日,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根据《广东省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粤人社发【20**】86号)、河源市人社部门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结合单位实际,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经听取单位职工意见后,院领导班子集体讨论通过报县卫生主管部门核准并送县人社局备案。

(二)20**年6月1日—20**年6月20日,编制岗位说明书。

第三篇:岗位设置实施方案讨论稿

章田寺乡中心学校岗位设置

实施方案讨论稿

一、指导思想(略)

二、实施细则

按《公安县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符合小学高级、中级、初级岗位资格的教师按评职称年限和任现职内工作业绩综合打分。

(一)聘任资格年限

取得中学高级、小学高级(中学一级)、小学一级教师资格聘任的年限,按每一年5分计算,满分为100分。

(二)工作业绩(满分为100分)

1、教龄(20分)

每年按0.55分计算,四舍五入。

2、荣誉(15分)

教师评先表模按乡级、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等次以1分、2分、3分、4分、5分依次计分(满10分为止)。县骨干教师3分,市骨干教师5分(不重复计算)。

3、考核评优(5分)

每个考核优秀等次为1分。

4、教师成果(20分)

教师参加教育系统内各项论文、案例、课件等比赛获奖,按乡级、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等次2分、3分、4分、5分依次计。教师发表论文一篇计3分,合著按作者人数平均计算。

5、教学比武(20分)

教师参加教学比武,按乡级、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等次以3分、6分、9分、12分、15分依次计分。

6、师生竞赛(20分)

教师参加评课、说课、辩论、演讲等竞赛,按乡级、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等次以1分、2分、3分、4分、5分依次计分。(满分为5分)

教师辅导学生参加各学科竞赛按乡级、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等次每人次按0.5分、1分、1.5分、2分、2.5分计算(满分15分)

说明:

方案

一、以现任职称年限排序,并列名次以以上第(二)条“工作业绩”打分多者优先。

方案

二、以以上第(一)第(二)条按比例打分排序。(如职称年限和工作业绩比为6:4或7:3或8:2或9:1)

第四篇: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双龙营镇中心小学校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2010年10月1日经教职工大会讨论通过)

一、实施范围和原则

(一)双龙营小学在职在编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二)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原则进行岗位设置,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

二、岗位类别设置

(一)根据《云南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云厅字„2007‟13号)和《关于核准双龙营镇中心小学校岗位设置方案的批复》(丘人专„2010‟82号)文件精神,本单位编制429个,规格为股所级,领导职数5个(1正4副),内设机构4个,现有兼职管理人员8人。

(二)本单位设置兼职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类,以专业技术岗位为主。其中兼职管理9个,由专业技术人员兼任;专业技术岗位424个,占岗位总量的98.8%,工勤技能岗位5个,占岗位总量的1.2%。

三、岗位等级设置

(一)管理岗位等级。兼职管理岗位9个(校长1个,副校长4个,中层领导管理岗位4个),由专业技术人员兼任。

(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

1.小学高级教师岗位200个,占专业技术岗位的47.2%。其中:八级岗位60个,占中级岗位比例30%,九级岗位80个,占

中级岗位比例40%,十级岗位60个,占中级岗位比例30%。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0%:40%:30%。

2.初级岗位224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比例52.8%。其中:十一级岗位112个,占初级岗位比例50%,十二级岗位112个,占初级岗位比例50%。

(三)工勤技能岗位等级。工勤技能岗位5个,占岗位总量的1.2%。

1、技术工三级岗位1个,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 20%。

2、技术工四级岗位2个,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 40%。

3、技术工五级岗位2个,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40%。

四、岗位任职条件

(一)管理、专业技术和工勤岗位任职的基本条件:

1、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品行;

2、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条件;

3、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4、在近三年内的 考核中,考核等次都在合格以上。

(二)专业技术岗位的条件 1.基本条件

(1)小学高级教师:履行小学一级教师职务职责五年以上,经相应的评审组织评审,认定具有小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并能履行相应职务职责。(2)小学一级教师:履行小学二级教师职务职责三年以上,经相应的评审组织评审(考核合格),认定具有小学一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并能履行相应职务职责。

(3)小学二级教师:中等师范学校及以上毕业生试用期一年满,经考核合格,认定具有小学二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并能履行相应职务职责。

2.具体条件

(1)小学高级教师:承担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备课、讲课、辅导、批改作业,考核学生成绩;在课内外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担任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或组织、辅导学生课外活动,指导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或承担培养教师的任务。

(2)小学一级教师:承担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备课、讲课、辅导、批改作业,考核学生成绩;在课内外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担任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或组织、辅导学生课外活动,承担或组织年级的教学研究工作。

(3)小学二级教师:承担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备课、讲课、辅导、批改作业,考核学生成绩;在课内外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担任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或组织、辅导学生课外活动,参加教学研究工作。

(三)工勤技能岗位的条件

1、基本条件

(1)一级、二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技师、技师技术等级考评合格。

(2)三级、四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工、中级工技术等级考评合格。

(3)学徒(培训生)学习期满和工人见习、试用期满,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核合格后,可确定为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4)普通工熟练期满,经考核合格后,可确定为普通工岗位。(5)获省、部级以上技术比赛名次或技术革新、技术发明成果证书的技术工,应聘一级、二级技术工岗位的可以适当放宽工作年限条件。

2、具体条件

(1)具有履行岗位职责要求的职业技能资格,近三年考核合格以上,身体健康。

(2)有相应工勤技能岗位从业经验,能够胜任所任岗位职务。(3)有一定的协调能力、开拓创新意识、沟通能力,具备团队合作精神。

(4)热爱本职工作,服从安排。工作积极主动,负责踏实、能按时完成岗位工作任务,工作热情周到,乐于奉献。

(5)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6)严格按照自身工作岗位的《岗位说明书》要求,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完成工作任务、达到相应工作标准。

五、岗位聘用

(一)根据丘北县人事局核准的岗位数量和各类岗位等级结构,结合各岗位特点,将采取竞聘上岗的方式进行岗位聘用。本单位人员根据公布的岗位和岗位聘用条件,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参与岗位竞聘。

(二)聘用到各类岗位的人员,按照新聘用岗位与单位签订聘用合同。

(三)今后出现岗位空缺,通过竞聘上岗的方式择优聘用。

六、本方案实施步骤

(一)召开职工动员大会,传达中共丘县委办公室丘北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丘北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丘办发„2010‟9号)文件精神,对职工进行宣传动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端正态度、正确对待、引导职工积极参与。

(二)开展摸底调查工作。通过收集有关文件、资料数据、人员花名册、工资统计报表等,对现有编制使用情况,人员聘用情况和现有在册工作人员结构状况等,进行深入了解和掌握,分类做出分析,为竞聘上岗实施办法的制定提供依据。

(三)制定岗位说明书

按照县人事局核准我单位的岗位数,共制定岗位说明书438份其中兼职管理岗位说明书9份,专业技术岗位424份、工勤岗位5份。岗位说明书已装订成册在学校存档。

(四)制定竞聘上岗实施办法

根据上级有关竞聘上岗的试行办法和指导意见,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工勤岗位等级竞聘上岗按“德、能、勤、绩”和相关情况量化考核评分。具体实施办法详见《双龙营镇中心小学校岗位竞聘实施办法(试行)》。

七、组织领导

(一)成立岗位设置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岗位设置管理的领导工作。

组 长:邓志明 校长(兼党总支书记)副组长:许永和 副校长(分管德育人事)

成 员:谭 维 副校长(分管后勤安全)

高书奎 副校长(分管教学妇女)

副校长(分管卫生青年)黄源早 镇督学员 吴云川 办公室主任 张建腾 教务处主任 朱光耀 德育室主任 李文聪 总务主任

领导小组人员若有变动则相应变动 领导小组的职责:

1.负责岗位设置管理的领导工作;

2.负责岗位设置管理方案的起草和上报工作,负责起草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的起草、提交全体职工讨论表决、上报主管部门审批; 3.深入调研,实事求是,摸清、摸准本单位在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及时解决。

(二)建立量化评分小组评委库,成员由职工大会推荐,竞聘时由参聘人员随机抽取参加考评。

八、纪律要求

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涉及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强情况复杂,在工作中要切实加强领导,拟定相应的工作纪律,以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领导小组必须严格按单位教职工大会表决通过的竞聘上岗办法组织实施,不随意修改条款内容。

(二)参与单位岗位等级竞聘的人员,必须端正态度,向单位据实提供相关材料,自觉遵守相关纪律。若竞聘中无理诉求,既取消竞聘资格。

(三)量化评分时,量化评分小组成员涉及本人和直系亲属,实行回避制度(由领导小组从评委库中随机抽人替换)。

(四)从评委库中随机抽取的量化评分小组成员,量化评分时必须对参与竞岗的人员客观、公正的评分。如违规操作即取消资格,情节严重的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附:《双龙营镇中心小学校教职工竞聘上岗实施办法(试行)》

第五篇: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福州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参考样本

XX单位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为了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现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福州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试行)》(榕委办„2008‟74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XX单位岗位设置方案及单位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范围与对象

本单位正式在册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均适用本实施方案。

未经编制部门核编或组织人事部门正式办理手续的各类人员,暂不列入本实施方案的管理范围。

二、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通过建立岗位管理制度和人员聘用制度,创新管理体制,转换用人机制,整合人才资源,凝聚优秀人才,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调动单位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XX事业的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设岗、宏观调控的原则;坚持优化结构、精干高效的原则;坚持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坚持平稳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

三、岗位设置与结构比例

(一)岗位总量

根据市委编办下达的编制数确定。

(二)岗位类别及比例

1.本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

2.根据岗位设置原则,三类岗位的结构比例具体控制标准如下: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为岗位总量的X%;管理岗位为岗位总量的X%、工勤技能岗位为岗位总量的X%。

(三)岗位等级及结构比例

1.管理岗位

管理岗位是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

本单位管理岗位分为X个等级,单位领导及中层领导岗位数量(包括正、副职)按照市委编办核定数执行。

2.专业技术岗位

专业技术岗位是指具有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分为教师岗位、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和附设专业技术岗位,其中XX岗位是专业技术岗位的主体。

专业技术岗位分为X个等级,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其中,正高级岗位一至四级,副高级岗位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十一级至十三级,十三级是员级岗位。

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本单位总体控制目标为X:X: X,其中正、副高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X: X。

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本单位总体控制目标:二级、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1:3:6,五级、2

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4:3,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5。

3.工勤技能岗位

工勤技能岗位是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

本单位设置一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依次分别对应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

工勤技能岗位结构比例,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总体控制目标为X %左右。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总体控制目标为X%左右。

四、岗位职责与任职条件

(一)三类岗位的基本条件按市委办〔2008〕74号有关规定执行

(二)管理岗位职责与任职条件

管理岗位任职条件以德才兼备和业绩能力为导向,具体条件见《XX单位管理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实施细则》(具体内容见附件1)。

(三)专业技术岗位职责与任职条件

专业技术岗位的任职条件综合考虑学术资历、学术贡献和学术影响等因素,体现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成就和贡献,具体条件见《XX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实施细则》(具体内容见附件2)

(四)工勤技能岗位职责与任职条件

工勤技能岗位任职条件见《XX单位工勤技能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实施细则》(具体内容见附件3)。

五、岗位聘用办法

按照《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事厅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 3

人员聘用制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榕政办„2003‟21号)等有关文件规定的程序、形式予以聘用。

岗位聘用基本程序:

(1)公布岗位:公布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岗位及其岗位职责、聘用条件;

(2)申请应聘:应聘人员向所在单位提出书面应聘申请,并按要求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3)资格审核:各部门、各单位岗位设置工作组对应聘人员的资格、条件进行初审;

(4)考察评议:各部门、各单位岗位设置工作组对通过初审的应聘人员进行竞聘上岗或考核,确定可直接聘用的岗位人选,报单位领导班子研究决定;

(5)研究决定:单位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聘用名单;(6)结果公示:聘用结果确定后要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天。在公示期内有异议者,按程序进行复议,确属不当者,将予以重新审核。

(7)签约上岗:单位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与受聘人员签订岗位聘用合同。

六、组织领导

1.单位成立岗位设置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各类各级岗位职级评定人员进行审定。

2.所属各部门成立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组,负责本部门各级各类岗位的申报、推荐和初审。

七、实施步骤

本单位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总体安排是:2009年2月前完成岗位设置和聘用工作,具体分以下四个步骤实施:

1.2008年12月——2009年1月,公布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广泛听取职工对实施方案的意见,由单位负责人集体讨论通过。

2.2009年2月,制定岗位说明书,组织聘用工作,签订聘用合同。3.2009年3月前,完成岗位设置和聘用工作,并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市人事局认定。

4.待主管部门和市人事局认定后,从下个月起兑现岗位等级工资。

八、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附件:

1.XX单位管理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实施细则 2.XX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实施细则 3.XX单位工勤技能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实施细则 4.福州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一览表 5.福州市XX事业单位岗位说明书 6.“双肩挑”及附设岗位名单

(公章)

年 月 日

下载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为了深化我校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现学校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甘肃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省委办发【2010】66号)、《......

    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来宾市地方电力开发公司岗位设置实施工作方案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调动我单位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竞争意识,提高工作效率,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单......

    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共3篇)

    篇一: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 ***人民医院 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 为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校园文化艺术节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校园文化艺术节 第五届冷盘大赛活动计划 活动主题:飞扬青春,洒学子才情;携手共进,迎本科评估 活动意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团......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毕业条件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毕业条件、学士学位条件、学分替代等,请仔细同学们仔细阅读 通知 1.毕业条件 (1)教育计划开设课程都在60分以上 (2)通过江苏省计算机二级 (3)公共选修课满12个学分......

    泉州师范学院第二轮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实施方案

    泉州师范学院第二轮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实施方案 为深化我校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现学校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

    中学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共五则范文)

    2019中学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撰写人: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 2019中学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为深化我校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岗位管理和聘用制度,实现我校人事管......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士授予办法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士学位授予办法 一、 申请资格1、 热爱本职工作、有良好的职业道德。2、 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段课程全部合格,相应专业学位课程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