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之经典名句

时间:2019-05-14 14:04: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传统文化之经典名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传统文化之经典名句》。

第一篇:传统文化之经典名句

传统文化之经典名句,背会让你受益匪浅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格言大意:年少时不努力学习,长大后就只能徒然地悲伤了。这句话提醒我们,光阴似箭,岁月如流,要珍惜青春年华,奋发有为。

2、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格言大意:学业由于勤奋而精进,由于嬉游而荒废。这句话警示人们,不管做什么事情,要想有所成就,都必须勤勉努力,不要虚度光阴。

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格言大意:一寸光阴就像一寸金子那样宝贵,而一寸金子也无法买回一寸的光阴啊。这句话常被用于强调时光容易流逝,我们在生活中要惜时如金。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格言大意:天体运行刚健不息,有才德的人应该像天体运行那样自强不息。这是鼓励人奋发有为,努力进取的警句。一个人要想事业有成,就要不畏困难,时刻自我激励,永远自强奋进。

5、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格言大意:志向不坚定的人智慧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这句话强调立志的重要性,坚定的志向能给人无穷的动力。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格言大意:青色染料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草更深;冰是由水凝结而成的,而比水还寒冷。这句话是说后生可畏,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完全可以后来居上。

7、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格言大意:立志应当崇高远大。这句话意在鼓励青少年放宽眼界,开阔胸襟,树立远大的志向。

7、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格言大意:有抱负的人志在四海,这样,即使相距万里,也能彼此心意相通,就像离得很近的邻居一样。这是曹植与其弟弟曹彪分别时写的诗句,后来,人们常用它来互相勉励,抒发昂扬的情怀。

9、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格言大意:有志向的人终究能够成就自己的事业。后人常用这名话表明,一个人只要有决心和恒心,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1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格言大意:要想看到更远的地方,必须登上更高的一层楼。这两句诗借描述登高望远的情景,倡导一种不断攀登、积极进取的精神。

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格言大意:终当要登上泰山之巅,到那时,看那周围的群山都显得矮小了。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也是对志在高远的广阔胸怀的形象写照。

12、夫人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管子〃五辅》

格言大意:人一定要懂得“礼”以后才能产生恭敬之心,产生恭敬之心以后才能有所尊敬,有所礼让。这句话表述了“知礼”的重要性,指出它与“恭敬”和“尊让”的关系。“知礼”是前提,“恭敬”是内心产生的反应,“尊让”则变而为行动。

13、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格言大意: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画出方形和圆形。这句话用工匠需要靠一定的工具才能画出方形和圆形的事实,比喻我们在生活中要遵守一定的规范。

1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格言大意:尊敬自己家里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里的长辈;爱护自己家里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里的儿女。这句话表达了一种美好的愿望。人们应当不分亲疏,对每一位老人和儿童都像自己的亲人一样。

14、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格言大意:人之所以比禽兽尊贵,是因为人懂得“礼”啊。后人常用这句话说明“礼”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讲究“礼”,是有修养、有道德的表现。

12、夫人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管子〃五辅》

格言大意:人一定要懂得“礼”以后才能产生恭敬之心,产生恭敬之心以后才能有所尊敬,有所礼让。这句话表述了“知礼”的重要性,指出它与“恭敬”和“尊让”的关系。“知礼”是前提,“恭敬”是内心产生的反应,“尊让”则变而为行动。

13、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格言大意: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画出方形和圆形。这句话用工匠需要靠一定的工具才能画出方形和圆形的事实,比喻我们在生活中要遵守一定的规范。14、1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格言大意:谁说小草的心意,能够报答得了春天的阳光呢?这两句诗既表现了母爱的温暖与伟大,又表达了子女对母亲的无限感激之情。

17、慈鸦尚还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劝孝歌》 格言大意:小乌鸦还懂得把食物吐出来给父母吃,羊羔吃奶的时候还知道跪着向母亲表示感谢;人要是不孝敬他的双亲,就连禽兽也不如啊!这是劝导人们行孝的歌谣。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不知凝聚了养育者的多少心血与艰辛!孝敬养育过自己的亲人,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

1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格言大意:我每天都会几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是不是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时是不是很诚实?有没有温习老师传授的知识?这是孔子的学生曾参的名言。它表明,无论是求学,还是修身,都要经常自我反省,这样才能保持优点,改正缺点,不断完善自己。格言大意:谁说小草的心意,能够报答得了春天的阳光呢?这两句诗既表现了母爱的温暖与伟大,又表达了子女对母亲的无限感激之情。

17、慈鸦尚还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劝孝歌》 格言大意:小乌鸦还懂得把食物吐出来给父母吃,羊羔吃奶的时候还知道跪着向母亲表示感谢;人要是不孝敬他的双亲,就连禽兽也不如啊!这是劝导人们行孝的歌谣。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不知凝聚了养育者的多少心血与艰辛!孝敬养育过自己的亲人,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

1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格言大意:我每天都会几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是不是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时是不是很诚实?有没有温习老师传授的知识?这是孔子的学生曾参的名言。它表明,无论是求学,还是修身,都要经常自我反省,这样才能保持优点,改正缺点,不断完善自己。

19、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 格言大意:虽然贫穷却不谄媚,虽然富贵却不骄横。这是孔子的学生子贡所赞誉的为人态度。孔子认为做到这一点就很不错了,如果能“贫而乐,富而好礼”就更好了。2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格言大意:同朋友交往,说话要诚实守信。这句话强调,讲究信用,才能得到别人的依赖,从而结交下真正的朋友。

21、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

格言大意:诚,是天道;对别人讲诚信,是做人之道。诚指真实、实在。这句话是说,天地自然是真实实在的,做人也要像天地自然一样真实,不要弄虚作假,自欺欺人。

2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格言大意:富贵不能使心志迷乱,贫贱不能使节操改变,武力不能使人格屈服。这是孟子心目中有气节的人的形象。人不管是处在顺境还是逆境,都要有刚正不阿的精神,有自己的独立人格,能够经受住各种考验。

23、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扬雄《法言〃君子》 格言大意:人一定要自爱,而后才能被他人所爱;人一定要自尊,而后才能被他人尊敬。这句话强调了人要自尊自爱。自尊自爱,就是在品格、行为上严格要求自己,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

24、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王勃《上刘右相书》 格言大意:源头干净,水流就清;身形正,影子就直。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品格高尚,清白无瑕,就能时刻把握自己,堂堂正正地做人。

2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格言大意:(莲花)虽生长于淤泥之间,却能保持洁净不污;虽洗涤于清水之中,却风姿天然,不显得妖媚。这是歌咏莲花高洁清白的名句。我们做人也要有莲花一样的品格,那就是在任何环境中,都坚守美好的情操,不随波逐流。

26、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增广贤文》

格言大意:一句话已经说出口了,就是用四匹马拉车去追也难追回。这是对信守承诺的形象说法。一个人,一旦对别人做出了承诺,无论遇到多么大的困难,都有责任去兑现。

27、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格言大意: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这句话讲的是与人为善的处世态度,那就是要将心比心,善于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28、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格言大意:多多要求自己而少要求别人。这是孔子关于如何待已待人的原则,他认为只要做到这一点,人与人之间就可以减少怨恨,增加和睦。

2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格言大意:君子胸怀坦荡,小人则总是忧虑不安。这句话表明,道德高尚的人心底无私,自然生活得坦荡;品格低下的人被各种私心牵绊着,就不可能过得轻松愉快。

30、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之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战国策〃魏策》 格言大意:别人对我有恩德,是不能忘记的;而我对别人有恩德,则是不可不忘记的。这是我国古人推崇的一种与人交往的原则:从受恩的角度说,应该“有恩必报”;从施恩的角度说,却要“施恩不图报”。

3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格言大意:爱别人的人,别人总会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总会尊敬他。这两句话意在说明人们之间的感情是互动的,关爱、尊敬别人,也就能得到别人的关爱、尊敬。

32、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形势解》

格言大意:大海不嫌弃任何水流,因此能成就它的大;高山不拒绝任何泥土石块,因此能成就它的高。这两句话说明,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就不能计较细微小事,要有大海一样的胸怀和高山一样的气度。

33、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北朝乐府名歌《紫骝马歌》

格言大意:一根枝条成不了树,一棵树成不了树林。后人引用这两句诗,说明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想成就伟大的事业,必须善于团结人,发挥群体的智慧和力量。

34、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

格言大意:水太清了就不会有鱼,人过分苛求就没有同伴了。这句话说明,与人相处,要有宽容的态度。过于苛求,就难以发现别人的优点,不能与别人合作,最终导致自我孤立。

35、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 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白居易《策林》

格言大意:以别人的快乐为快乐,别人也会以你的快乐为快乐;对别人担心的事感到担忧,别人也会担忧你所担心的事。这句话表明,关心别人,对人对己都很重要。假如人人都能以别人的快乐为快乐,以别人的忧愁为忧愁,人与人之间会相处得更融洽。

36、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格言大意: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则会获得益处。这句话点明自满和谦虚的弊与利。自满使人沾沾自喜,裹足不前;谦虚才能让人不断进步,不断有所得。

37、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第二十二章 格言大意:不自我表现,所以高明;不自以为是,所以显著;不自我夸耀,所以能建立功勋;不骄傲自满,所以能够长久。这段话告诫人们不要自以为是、自高自大,这样才能真正有所成就。

38、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格言大意: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琢磨玉器。这句诗多用来说明,胸襟开阔,善于取他人之长,是提高自己、发展自己的好办法。

3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卜居》

格言大意:尺虽比寸长,但也有它的短处;寸虽比尺短,但也有它的长处。这句话是说任何人都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我们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4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格言大意: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明智的态度。这句话强调,我们在求知、求学中不要弄虚作假,不懂装懂。

4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格言大意: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参照自己的情况加以改正。这表达了一种极为谦虚的学习态度。不管什么人,只要他有一技之长,一得之见,就应该向他学习;对于别人的缺点和错误也要引以为戒,不要重犯。

4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格言大意:聪明而好学,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而不以为羞耻。这句话表明,要想获得真知,好学和善问缺一不可,而要做到这两点为,都需要有谦虚的态度。

4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格言大意:谁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这句话表明,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只要能够认识和改正错误,就能从中获得长进。

44、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格言大意:见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这句话提倡见善就学、知错就改的美好品德。不断地学习别人的长处,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进步。

4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格言大意: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便真叫错误了。这是孔子劝人改过的话。它所强调的是,人不免犯错误,有了错误而不改正,就真的会铸成难以挽回的大错了。

46、人告知以(己)有过,则喜。——《孟子〃公孙丑上》 格言大意: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自己反而很高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闻过则喜”。子路是孔子的学生,为人较粗犷,但却有“闻过则喜”的好品质,所以孟子用这句话赞美子路。

47、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格言大意:有羞耻心就接近勇敢了。这句话把羞耻心和勇气联系起来,强调了能够认识到错误,知道羞耻,也是一种勇敢。

48、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格言大意:长达千丈的大堤,由于有小小的蝼蚁而崩溃。这句话比喻小问题不注意,会酿成大祸。后人也常说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提醒人们要防微杜渐。

4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

格言大意:不要以为坏事小就去做,不要以为好事小就不去做。这句话表明,坏的和好的品德都是一点点形成的,所以不要轻视了细微的事情。

49、为善则预,为恶则去。——颜之推《颜氏家训〃有事》 格言大意:做好事要积极参与,对坏事要避而不做。这句话强调,做人不仅要是非分明,而且要落实在行动上,尽力做好事,永远不做坏事。

51、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格言大意:以铜镜作为镜子,可以整理衣冠;以历史作为镜子,可以了解朝代兴衰的规律;以人作为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这其中,“以古为镜”“以人为镜”,对于国家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5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格言大意:到了天气寒冷的时候,才能看出松柏是最后凋零的。后人常借用松柏来称颂现实生活中不畏困难、意志坚定的强者。

53、天将降大任于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格言大意:上天将要把重大的使命交给一个人的时候,一定先会使他的心志受苦,身体劳累,忍饥挨饿,肌肤消瘦,做事情

总是不如意。这段话深刻地揭示,艰难困苦的逆境,更能锻炼人的意志,使人增长才干,成就未来的大事业。

5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格言大意:雕刻如果半途而废,那么即使是腐朽的木头也断不了;如果不停的雕刻,那么即使是金属、石头也能刻出花纹来。这句话以雕刻为喻,说明做事情必须要有恒心和毅力。

55、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格言大意:石头可以被打碎,但绝不能改变它固有的坚硬;朱砂可以被研磨,但绝不能改变它自身的红色。用这两句话可以比喻,一个意志坚定、品德高尚的人,即使遭受艰难困苦,也不会改变心中的信念。

56、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格言大意:只要有制成之心,就是金石也能够断开。这句话后来常备有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人们用它来比喻,只要意志坚定,心思专一,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5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格言大意: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盛发达,追求安逸享乐可以招致自己的灭亡。这句话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讲的道理是相通的,都强调要有忧患意识,不能贪图享乐。

5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格言大意:古代能够成就大事业的人,不仅仅因为他们有非凡的才能,而且因为他们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这句话强调一个人若想成就一番事业,就要敢于面对困难,顽强拼搏,坚持不动摇。

5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

格言大意:两只手臂和起来才能抱住的大树是由细小的嫩芽长成的;九层的高台,是由一筐一筐的土堆积而成的;千里远的路程,是从脚下的第一步开始的。这段话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事物都是由小到大发展起来的,做任何事都要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60、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格言大意:读书人虽然有学问,但是亲身实践才是根本。这句话指出,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是间接的,一定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完善,而实践本身又是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61、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格言大意:尽管道路漫长而遥远,我还是要为追求真理上天如地去探求。这是屈原表明自己决心的诗句。后人经常以用这两句诗,表达对真理和对事业不懈探索和追求的决心。

62、不登高山不止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格言大意:不登到高山顶上,不会了解天有多高;不来到深溪旁边,不会知道地有多厚。这句话原意是比喻不读圣人的书,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精深。后人常用以说明不经过亲身实践,就不可能认识和改造世界。

6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格言大意:不一小步一小步地积累起来,就不能到达千里远的地方;没有一条条小河汇聚在一起,就不能形成大江大海。这句话不仅强调了积累的可贵,还告诫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追求。

64、百闻不如一见。——《汉书〃赵充国传》

格言大意:听别人说一百次,不如自己亲眼看一次。这句话说明,做任何事,不能只是听别人说,还要亲自去看一看,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65、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王夫之《周易外传》 格言大意:才干因为使用而不断增进;思想因为疏导而不穷竭。这句话是说,人的才干和思想只有在不断使用中才能得到增强和提高,如果没有实践的激发,才思就会枯竭。

66、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格言大意:老百姓的生计在于辛勤劳作,只有勤于劳作,财物才不会匮乏。这句话阐明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即只有辛勤劳动才能创造财富。

67、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格言大意:有计划地索取,有节制地消费,就会常保富足。这句话说明了节俭的意义。物质财富和资源总是有限的,不能挥霍滥用。只有精打细算,量入为出,才不会有后顾之忧。68、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格言大意: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亡于奢靡。这两句诗从历史经验中,总结出勤俭和奢侈关系到国家兴亡的教训,成为警世名言。

69、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格言大意: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这句话从人之常情着眼,来说明自觉保持俭朴、防止奢侈的必要性。

70、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格言大意:即使是一顿粥、一顿饭,也应当想到它来得不容易;即使是半根丝、半缕线,也要想到劳作的艰辛。这是我国传统的“治家格言”,它提醒人们要时刻注意节约用度,珍惜劳动果实。

第二篇:传统文化经典《孟子》成语 名句

出自《孟子》的成语

1、安富尊荣:谓身安国富,而保其尊荣。

2、抱关击柝:谓守门者及警夜者。皆位卑禄薄之吏。

3、杯水车薪:谓一杯水,救一车燃烧的柴,喻无济于事。

4、彼一时此一时:今言时间空间之不同。

5、不愧不怍:谓人光明磊落,心无愧疚。怍,惭愧。

6、不为已甚:谓不做过分的事。为,做。已甚,过分。

8、不屑教诲:谓不愿意去教导。

10、不虞之誉:没有意料到或意想不到的赞扬。语出《孟子·离娄》:“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求全之毁,有过于苛求的诋毁。

11、曾经沧海:谓曾经见过大海的人,别的水便难于吸引他。唐·元稹《离思五首》:“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后以此喻见识广博、经验丰富的人很难看得上一般的人或事物。

12、成仁取义: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仁,仁爱。义,正义。《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宋史·文天祥传》:“天祥临刑殊从容……其衣带中有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13、赤子之心:指像刚出生的婴儿那样纯洁善良的心。语出《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14、出尔反尔: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宋·范仲淹《窦谏议录》:“阴阳之理,大抵不异,为善为恶,出尔反尔,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现指言论和行动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

15、春风化雨:后喻良好的教育。多用来称颂师长对学生及晚辈潜移默化的教育。

16、寸木岑楼:指差别很大。

17、大而化之:语出《孟子·尽心下》:“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原指光大道德并能融会贯通。后用来形容做事不细致,不谨慎。

18、大旱之望云霓:云霓,天将降雨的征兆。语出《孟子·梁惠王下》:“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指大旱之时盼望下雨。比喻盼望殷切。

19、箪食(shí,旧读sì)壶浆:用箪装着饭食,用壶盛着浆汤。《孟子·梁惠王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

20、箪豆见色:谓计较小利。语出《孟子·尽心下》:“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见於色。”

21、当务之急:指当前任务中最急需要办的事情。

23、地利人和:表示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群众基础。

24、独善其身: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养好自身。现指只顾自己,不管别人。语出《孟子·尽心上》:“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25、阿其所好:阿:曲从;其:他的;好:爱好。指为取得某人的好感而迎合他的爱好。

26、幡然改进:形容很快转变,有所进步。幡然,也作翻然。

27、反求诸己:求:追究;诸:“之于”的合成词。反过来追究自己。指从自己方面找原因。语出《孟子·公孙丑上》:“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28、饭糗茹草:饭、茹,吃。糗,干粮。草,野菜。吃干粮和野菜,形容生活非常清苦。

29、孤臣孽子:孤臣:封建朝廷中孤立无援的远臣;孽子:妾所生的庶子。比喻遭遇艰难困 苦的人。”

31、寡人之疾:疾:病,毛病。古代君王的通病——好色。语出《孟子·梁惠王下》:“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后以“寡人之疾”喻人之好色。

32、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语出《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其实此成语最早应出自《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33、好为人师:喜欢做别人的老师。形容人不够谦虚,好以教导者自居。

34、浩然之气:指正大刚直的精神。浩然,盛大的样子。出《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35、岌岌可危:岌岌,危险的样子。形容地位或状况十分危险,将要垮台或灭亡。

36、疾首蹙额:疾首,头疼。蹙额,皱眉头。后以此形容厌恶痛恨的样子。宋·陆九渊《与徐子宜》其二:“良民善士,疾道蹙额,饮恨吞声,而地所控诉。”

37、摩顶放踵:从头顶到脚跟都擦伤了。形容不辞劳苦,不顾身体。

38、牛山濯濯:牛山,在齐国临淄之南。濯濯,本谓山之无树木,今或用喻人秃顶无发。

39、被发缨冠:来不及将头发束好,来不及将帽带系上。形容急于去救助别人。

41、齐东野语:齐东,古齐国东部。野语,乡下人的话。后比喻道听途说而来的无稽之言。

42、弃甲曳兵:丢掉铠甲,拖着兵器。形容战败逃跑的狼狈相。

43、弃如敝屣:谓像扔掉破鞋子一样。敝,破旧。屣,鞋子。语出《孟子·尽心上》:“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后比喻毫不可惜地抛弃掉。

44、舍生取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45、舍我其谁:谓自视极高,自任极重。语出《孟子·公孙丑下》:“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4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谓人以忧患谋处而生,以安乐怠忽而死。语出《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7、食前方丈:方丈,一丈见方。吃饭时,面前摆满了一丈见方的食物。形容生活极其奢侈。语出《孟子·尽心下》:“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

48、始作俑者:俑,古代用来殉葬的木制或陶制的偶人。语出《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后用来比喻某种坏事或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51、通功易事:分工合作,互通有无,拿多余的换没有的。语出《孟子·滕文公下》:“子不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则农有余粟,女有余步;子如通之,则梓匠轮舆皆得食于子。”

52、同流合污:后指没有独立人格,顺从世俗。也指和坏人一起做坏事。

53、枉己正人:枉,弯曲,不正。自己立脚不正,却要去纠正别人。

55、为富不仁:为富,追求发财致富。语出《孟子·滕文公上》:“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意为致富与行仁义难以并存。后以此指富人唯利是图,不讲仁义。

56、为渊驱鱼,为丛驱雀:以此比喻统治者施行暴政,使人民投向敌方;也比喻不善于团结人,把关系本应亲密的人推向对立面。

57、闻过则喜:过,过错。形容虚心接受意见。

58、五十步笑百步:用来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性质的问题,却自以为优越而嘲笑或反对别人。

59、习焉不察:焉相当于“于是”、“于此”。后用此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反而觉察不到其中的问题。也作“习而不察”。

60、先知先觉:语出《孟子·万章上》:“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 后指认识事理早于一般的人。

61、胁肩谄笑:胁肩,把两肩收拢起来。谄,奉承人。为了奉承人,缩起肩膀装出笑脸。形容巴结人的丑态。

63、言近旨远:旨,意旨。语出《孟子·尽心下》:“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指,同“旨”。后指话语浅显通俗,而含义却很深远。

64、揠苗助长:揠,挺拔之欲亟长也。喻急躁妄为,欲益反损。

66、恶湿居下:厌恶潮湿却住在低洼的的地方。比喻行动跟愿望相违背。

68、仰事俯畜:谓上事父母,下畜妻子的责任,今用以为家庭生计语。语出《孟子·梁惠王上》:“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注:事,以孝事亲;畜,以慈培育。

69、仰不愧天:谓心正则无愧于天。语出《孟子·尽心下》:“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疏:存诚于己,而仰无以有羞愧于天,俯无以有怍于人。唐·韩愈《与孟尚书书》:“仰不愧天,俯不愧人。”

70、夜以继日:日夜不停地做某事。多形容十分勤奋、勤恳、忙碌。语出《孟子·离娄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71、一傅众咻:傅,教。咻,吵。一个人教而众人吵闹干扰。后比喻由于不良环境影响,做事不能有所成就。

73、以邻为壑:壑,深沟。语出《孟子·告子下》:“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意为把邻国当成排洪水的沟壑。后比喻把困难、灾祸推给别人。

74、以力服人:力,强制的力量。服,使人服从。用强制的方法使人服从。语出《孟子·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

75、易地而处:后指交换所处的位置。

77、引而不发:引,拉弓。发,射箭。语出《孟子·尽心上》:“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比喻善于启发引导。也比喻做好准备,等待时机。

78、与人为善:跟别人一同做好事。后多指善意助人。79、缘木求鱼:缘木,爬树。语出《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意为按照你的做法而要得到你所希望的,就像爬到树上捉鱼一样不可能。后比喻方向、方法都不对,就不可能达到目的。80、再作冯妇:语出《孟子·尽心下》:“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隅,莫之敢撄。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后比喻重操旧业。

81、知人论世:意为只有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才能理解作者。后指了解人物,评论世事。

85、自怨自艾:自怨,悔恨自己的错误。自艾,改正自己的错误。原指悔恨并且改正自己的错误,现在只指悔恨。

86、左右逢源:源,水源。也作“原”。后比喻做事很顺利。

87、一曝十寒:比喻人做事缺乏恒心,时常中断,勤奋的时候少,懈怠的时候多。88、恻隐之心:同情怜悯之心。

89、负隅顽抗:依恃险要的地勢,做顽强的抵抗。比喻凭借某种条件,做顽强抵抗。90、引领而望:伸长脖子张望。形容殷切地盼望。

91、顾左右而言他:看着两旁的人,说别的话。形容无话对答,有意避开本题,用别的话搪塞过去。

92、具体而微:事物的内容基本具备,但规模很小。

93、却之不恭:客套话,常在准备接受礼物或接受邀请时说。意思是巨拒绝了就显得不尊敬对方。

《孟子》名言名句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其进锐者,其退速。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10)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12)仁者无敌。

(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17)仁则荣,不仁则辱。

(18)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19)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2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2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7)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2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2)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38)人皆可以为尧舜。

(39)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40)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41)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43)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44)养心莫善于寡欲。

(4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8)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50)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译文】贤能的人,一定是自己先明白了再使人明白;今天的人自己还在糊涂却硬要叫人明白。

(53)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54)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译文】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怎么能赶上别人呢?

(5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56)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57)尽信《书》,不如无《书》。

第三篇:传统文化之楹联

传统文化之楹联

姓名:俞细芬 班级:1124902 学号:201120490264

一、传统文化之楹联

楹联,亦称“楹帖”、“对子”、“对联”。书法艺术的一种幅式。由上、下联组合,是悬挂或粘贴在壁、柱上的联语。如新春进节张帖于门上的“春联”(春联之设自明太祖朱元璋始)。字的多寡无定规,一般要求对偶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特多的长联,叫“龙门对”。相传由五代后蜀少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演化而来。楹联发生于明末而盛行于清代。楹联始于桃符,最早从骈文脱颖而出。是十分普遍的文学和书法相融合的艺术形式。记述楹联的专书有清代梁章钜所撰的《楹联丛话》等。

对联,俗称对子。贴对子,已是京西乃至全国千百年来形成的民风民俗,迄今,经久不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行业,甚至不同村落,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民俗,唯有贴对子,是最广泛、最普遍、最崇尚文明、最富有文化内涵,而且是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一种民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财富,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对联挂在柱子上的联语叫楹联;贴在门上的对子叫门联;对联升堂入室叫中堂;办婚事贴对联叫婚联;办丧事挂对联叫挽联;为老人祝寿叫寿联;恭贺各类喜事的对联叫贺联;春节贴对子叫贴春联。细分还有节日联、行业联、题画联、书斋联、书法联和画室联等等,要属春联最时兴、最普遍、最集中、最隆重、也最富有民族特色。

随着历史的推移和对联文化的普遍应用,对联则不仅是为了贴、挂、装饰庭堂楼舍,而是融汇到了人们整个生活之中。游玩时,交往中,餐桌上,乃至文人相会,都把对对联当作一种文化交流,文化娱乐,甚至把它当作文明的对话,也有的把它当作发泄感情的工具。总之,历史上曾有许许多多的脍炙人口的对对联的故事。

传说,有一位长工骂地主的故事。一位穷秀才无奈只好给地主打工,一个久旱无雨的暑伏天,老地主硬是让长工去锄田,说什么旱锄田,涝浇园,旱田越锄越劲旱,长工秀才只好头顶烈日去锄田,老地主不放心地坐在地头上监工,干活的秀才汗流浃背,渴如吞火,只好恳请东家给点水喝。东家没表示给水,反而顺口出一副对联:

天上下雨不下水,下雨才能变成水,下雨变水多费事,天上不如就下水。

长工秀才听了东家的联语,放下锄头,对答如流地对出了下联:

财主吃饭不拉屎,吃饭才能变成屎,吃饭变屎多费事,财主不如就吃屎。

那个监工的老地主一听觉得自己受到了凌辱,一气之下带着水甩袖而去,长工秀才随机去附近山泉喝水去了。

还传说,古时候有位书生进京赶考,路上被强盗抢劫,饥寒交迫,只得乞讨。到了一户财主门前,那财主看他这副穷相,即出一上联云:“棕树剥皮成光棍。”

书生知道财主有意讽刺他,即对下联道:“花椒开口见黑心”。生动形象地道出财主的黑心肠。

据说袁世凯自称皇帝后,下令举国欢庆,当时有人写了这样一副对联:

普天同庆,当庆当庆当当庆 举国若狂,情狂情狂情情狂

“当庆”、“情狂”,都是当地吵丧时的哀乐声。这副对联巧妙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对袁世凯的蔑视。

还传说一光棍汉贴春联的故事。人家过年男女老幼阖家欢乐,贴春联,放鞭炮。自己过年也得像过年样,尤其贴对子不能免俗,因此,自己给自己写了一副对联:

有酒、有肉、有豆腐

无儿、无女、无妻室

横批是:一人过年。

说明了贴对子的习俗,非常普遍,尤其贴春联,几乎达到村规民约的程度。一到小年腊月二十三,天天有日程安排,二十三糖瓜沾(送灶王爷上天的日子);二十四,写大字;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准备肉(杀猪宰羊);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全都有;三十儿,擀煮饽饽皮儿。

这个二十四,写大字,就指的是买大红纸写对子,因为一个村坊里写大家的很少,尤其能写对子的更是无几,必须早准备,早请先生把对子写好,三十儿再贴。京西都是三十儿上午贴对子,大概全国也如此。因为三十儿是阖家团圆之日,就已经是过大年了。大年三十儿贴对子,更有除旧迎新的意义。

春联不仅贴在大门二门上,大柁的立柱上贴上抬头见喜,出门的迎面墙上贴上出门见喜,进门的影壁上贴上大大的福字,就近的碾子上也要送它一个小福字。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场合都有固定的联语。猪圈的门口贴上:六畜兴旺

五谷丰登

骡马成群

牲口鞍子的鞍桥子上贴上:日行千里路

夜走八百程

鞍子的迎风上贴上:“一路平安”,相当对联的横批。以上这些对联,都是固定场所联,几乎家家通用,是个大氛围的民俗。

趣谈对联,谈古论今。历史上的好对联,多如牛毛;有名联家层出不穷;脍炙人口的对联故事,如雨后春笋。只是个别的过俗,俗得不堪入耳,更不能登高雅之堂。

当今,一个崭新的先进文化的时代,对联文化仍是一朵绚丽的鲜花,在文化艺坛上盛开不败。

为了摄取对联文化的营养,我走访了京西的几个山村和门城镇的大街小巷。看得出,确有不少对联出自联家之手。

如一个鞋店的门联:前程远大脚跟须站稳 工作浩繁步骤要分清

某肉店的门联:听凭拣肥挑廋做到无争无悔

绝不短斤缺两保证又正又公

某药店门联:三更到来三更卖 半夜敲门半夜开

某理发店门联:虽是毫末技艺

却为顶上功夫

以上这些行业性对联,表达了经营宗旨,体现了经营特色,对于繁荣市场,扩大商品销售,提高服务质量,装饰店铺门面,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即便站在文学艺术的角度看,这些民众文化,也绝对是俗而不俗。

在集联的旅途中,也确看到了联中的玉中之瑕或叫美中不足。给我一个不大好的印象:内容太单调,文化内涵太浮浅,有的真是驴唇不对马嘴。

说及内容单调,大部分对联不是“财”,就是“福”,含“财”字的对联最高,几乎过半,不是财源广进就是财运亨通。也许这是时代的一个特征,人们把钱看得过重。但劝君莫要忘记,钱是人挣的,只要人活得健康,勤恳,尤其堂堂正正,生财有道,不悉财源没有。如像有的高官,已是厚禄,但还是贪心不足,竟敢受贿几百万上千万人民币,用人民的血汗中饱私囊,到头来,弄个身败名裂而告终。如果他的卧室里早挂上这样一幅对联。并以之为座佑铭,他和他的家人都会跟他幸福一生。

宽一分则民多受一分赐 取一文则官不值一文银

此联充分说明了为官惠民,为官清廉的重要性,告诫属官务守清廉,不义之财莫取分文。

内容单调与卖对联的有关。看到的对联大都是印刷品。一个地区的千家万户,都买一两个商贩的对联,内容肯定是单调的,甚至是相同的。买的对联贴在你的门上,不一定门当户对,不一定附合你的口味,不一定能激励你奋发进取,还是自撰自书为妙。如果一个单位,一个村庄,注重培养一两个书写对联的能手,我们民族的对联文化,将会又是一个崛起的时代。

我还目睹了这样一副对联:迎新春吉祥如意 心想事成好运来

横批是:前程似锦

这哪里叫对联,只不过随便说了三句好听的话凑在一起,纯粹是风马牛不相及,既连不上也对不上。是卖错了?是买错了?还是贴错了?反正是错了,错得让人纳闷儿。这样的错如出在一个不识字的家庭还有情可原,可它偏偏出在一个处级干部家的门上。这样的对联不如不贴省得留给后人当笑话。

还有的上下联颠倒,横批与对联不附,更谈不上横批是上下联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总之,平庸之作甚至拙劣的联语随处可见,不过,这都是灿烂文化的美中不足。

不论任何事情,场所、场合,有没有对联人们的感受就是不一样,如新年用了它,人们就觉得春色满园,生机勃勃;新婚时用了它,人们就感觉到喜气满堂,美满幸福;新居时用了它,使人感到吉祥永驻,安居乐业;游览景点有了它,使人感到江山多娇,景胜如画;悼亡时用了它,使人悲中生慰,思随美德。所以,它在群众中的影响力比诗词还大。它能以美观的形体,工整的对仗,铿锵的音韵和书法艺术,雕刻艺术相结合,相得益彰流芳百世。如果把文学艺术比作一个绚丽多姿的庞大的百花园,对联文化,它就是这园中一荣盛开的格外光彩夺目的奇花!

二、关于汉字文化的趣闻

见鸡而作

从前有一个地主,很爱吃鸡,佃户租种他家的田,光交租不行,还得先送一只鸡给他。

有一个叫张三的佃户,年终去给地主交租,并佃第二年的田。去时,他把一只鸡装在袋子里,交完租,便向地主说起第二年佃田的事,地主见他两手空空,便两眼朝天地说:“此田不予张三种。”

张三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立刻从袋子里把鸡拿了出来。地主见了鸡,马上改口说:“不予张三却予谁。” 张三说:“你的话变得好快呵!”

地主答道:“方才那句话是‘无稽(鸡)之谈’,此刻这句话是‘见机(鸡)而作’。”

第四篇:传统文化之论语

《论语》教案之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一、教学内容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二、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诵读“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理解基本意思。2.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及时复习、勤于思考的习惯。3.感受中华文化的根源魅力,欣赏中华文化的语言美。

三、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主动理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中相应语句的意思,理解经典句中多音字的读音和字义。

2.进行及时复习、勤于思考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养成教育。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交流展示

(1)出示《论语·学而篇第一》一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你们还记得这段古文吗?这是我国哪位历史名人说的?

(2)这段时间我们一起共同学习了《论语·学而篇第一》部分,谁来为我们展示一下你的学习成果?(读背交流,可以按顺序读背,也可以把内容有联系地放在一起读背;可以单人读背;也可以邀请同学合作读背。)

(3)学了《论语·学而篇第一》后,孔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建议]

反复单一的读背会让学生对经典著作产生厌倦。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兴趣,从他们的需要出发,给他们创建平台展示自己。同时,这个环节的目的既是复习巩固旧知,也是对不同的学习方式进行指导。

[建议]

学习不仅是停留在知识本身,对于知识背后,尤其是这样的经典著作背后所蕴含的人文价值,教师也可以适当引领。

(4)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论语·学而篇第一》。(齐读《论语·学而篇第一》)2.答疑解惑

(1)《论语》中还有许多思想至今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辉,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论语·为政篇第二》中的两则。

(2)请看这一章的其中一句:“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出示相应内容和自学建议)

默读文句,看注释或查字典理解字词,有不懂的地方记下来。

和同学们交流,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连起来自己说说句子的意思。

(借助书本,引导学生互相解疑)

(3)交流汇报

通过自学,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提醒“为”的读音)

找出句中的一对反义词。用“故”组词。

这句话后来演化成了一个成语“温故知新”。(相继出示“新——故”、“温故知新”)

同桌合作,一人读原文,一人说意思。

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了解了意思,再来读读原文。

(4)“温故而知新”的确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但凡知识渊博的人都有这样的习惯。毛泽东主 席就有这样的习惯,书中“经典链接”里就记载了他的故事。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默读故事)

“经典链接”:《毛泽东读书》(见《论语》第26页)

“温故知新”:请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用“温故而知新”写一句学习感受。

① 读了这个小故事,你想说些什么?(交流感受)

② 故事后的习题,就是用我们这则《论语》中出现的成语命名的。下面我们就是要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新的理解和运用了。(完成习题,交流)

(5)如果我们能坚持这样去对待知识,养成这样的习惯,那么一定会受益匪浅的。让我们来背一背这则《论语》。(集体背诵)3.总结延伸

(1)我们已经学了十几则《论语》了,这其中有些是教导我们如何学习的,有些是指导我们如何做事情的,还有些是教导我们如何做人的。你们能自己总结一下学过的这十几则《论语》分别是属于哪一类的吗?(总结归类)

(2)其中哪一则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或者说对你的帮助最大,为什么呢?(结合实际,交流总结)

(3)对于学习、对于生活,你有什么样的感悟呢?能试着像孔子这样用凝练的一句话概括出来吗?(自由创编)

第五篇:传统文化讲论坛讲堂名言名句

平乡论坛名言名句

1,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2,伏羲教育 立德树人,返璞归真 化育英才 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4孝亲尊师 成圣成贤。

5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6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7,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8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9,国无德不兴 人无德不立。, 10,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11,静坐常思己过 闲谈莫论人非。

12,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1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14,行有不得 反求诸己。15道就是人与天合。

16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17吃得苦中苦 方为人上人。18君子之道 忠恕而已。

19在家要容 在外要忍 对己要严 对人要礼。20用惭愧心看自己,用感恩心看世界。21傲不可长 欲不可纵 志不可满 乐不可极。2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3虚伪心最折福 真诚心最得福。24替别人着想 是第一等学问。

25善欲人见不是真善 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26好学近乎智 力行近乎仁 知耻近乎勇。27业精于勤 荒于嬉 行成于思 毁于随。28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29百善孝为先 家和万事兴。30和谐社会 从我做起。

31身体力行 正己化人。32其身正 不令则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行。33存好心 说好话 行好事 做好人。34读圣贤书 立君子品 做有德人。35学圣贤文化 走和谐之路 享幸福人生。36谦让是美德,和气可长生。37敬老行孝道 教子学圣贤。38人敬者贵,知足者富。

39立志宜思真品格 读书须尽苦功夫。40知恩感恩报恩。

41人人皆可为尧舜。孟子。42求学将以致用 读书先在虚心。43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44德不孤必有邻 礼之用和为贵。45聪明在于勤奋 天才在于积累。

46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4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48处事惟有孝力大,孝能感动地和天 4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0至善莫如教子 至乐无如读书 51,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52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53物有本末 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 则近道矣

55传承圣贤教育 连通智慧源泉 56夫孝德之本也 教之所由生也

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 孝之始也 58立身行道 扬名于后世 以显父母 孝之终也

58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5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60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61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62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63说话凭天理,做事顺人心

找好处开天堂路,认不是闭地狱门。

65认不是胜服“清凉散”,找好处胜用“暖心丸”。66学好弟子规

做好中国人

67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68太阳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气大。

69有钱是表面,值钱是根源;有钱是有限,值钱是无限; 70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71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72,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73,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74,盖世功德,抵不了一个矜字;弥天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75,见人不是,诸恶之根。见己不是,万善之门。

76,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势不可倚尽,福不可享尽。77,道生于安静,德生于卑退,78,福生于

俭,命

畅79,粗者与人斗力,愚者与人斗气,慧者与人斗智,贤者与人斗志。80,地上种了菜,就不易长草;心中有善,就不易生恶。81得理要饶人,理直要气和82、受人点

水之恩,须当涌泉以报83,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做坏事不能多我一人。84,忘功不

过,忘

不忘

恩85,父母是原件,家庭是复印机,孩子是复印件。

86,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但恐诚心未至。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只怕立志不坚。87,改变自己是自救,影响别人是救人。

88,做事合乎道理就是善,悖乎道理就是恶;把事做好就是善,把事做坏就是恶;存心公就是善,存心私就是恶。

89,怨人是苦海,越怨人心里越难过,以致不是生病、就是招祸 90,君子求己,小人求人。君子无德怨自修,小人有过怨他人 91,善人不怨人,怨人是恶人。贤人不生气,生气是愚人。

92,富人不占便宜,占便宜是贫人。贵人不发脾气,发脾气是贱人。

93,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9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9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96,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97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98,说话凭天理,做事顺人心

99,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99首孝悌次谨信 有余力则学文 100,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101,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102,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103,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104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105斗闹场 绝勿近邪僻事 绝勿问。

。。106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107,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108历览前朝国与家

成由勤俭败由奢

109爱是一切创造的源泉

让世界因我而美丽

110,教育的核心就是唤醒内在本自具足的善良智慧和爱

111,学习的本质不是为了记住知识,而是为了唤醒爱心,引爆智慧。

112,教师的使命就是成为传播圣贤智慧的通道

113,孝心一开

百善俱来

一、存心不善,风水无益

二、父母不孝,奉神无益

三、兄弟不和,交友无益

四、行止不端益

五、作事乖张,聪明无益

六、心高气傲,博学无益

七、时运不济,妄求无益

八、妄取人财,布施无益

九、不惜元气,医药无益

十、淫恶肆欲益

114与圣贤为友

与经典同行

115养正一个孩子 兴旺一个家族 116蒙以养正 圣功也

117教民亲爱

莫善于孝

教民礼顺莫善于悌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118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119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121爱就是全心全意考虑他人的需求。122教育的本质就是教会爱。123贤人争罪,愚人争理。

124不怨人,认不是,找好处,常知足。

125孝养父母,敬事师长,夫妻和睦,友爱兄弟。126把爱传出去。,读阴书无

骘无,

下载传统文化之经典名句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传统文化之经典名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国女性

    中国文化概论之中国女性 历经千辛万苦在本学期初选择了罗老师的中国文化概论这门课程,确实如初期所料学到了不少东西。罗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及渊博的学识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每......

    中国传统文化之汉服

    传统文化之汉服 “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服饰,唯独汉族没有能够代表本民族的服饰”很多人都这样说。事实上,汉族也有自己的服饰,那就是——汉服。 一、汉服的由来、发展及......

    中国传统文化之感悟

    中国传统文化之感悟 我们经常用“中华上下五千年”来形容我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然而,当我们真正想说传统文化有什么时,却总是会吞吞吐吐说不上来。其实我们从小到大一直都在......

    桂林市传统文化之丧葬

    第五节 丧葬 入殓 解放前,老人50周岁以后,经济宽裕且居室宽敞的人家,即预为老人备置棺木、缝制寿衣, 但多数人家在老人亡故后方购棺木和缝制寿衣。寿衣为单、夹、棉3套,外加垫被......

    优秀传统文化之七

    文明城市测评汇报材料之七(Ⅲ-29) 依托中华历史文化原点 打造古都传统文化亮点 洛阳是一座‚千年帝都‛、‚牡丹花城‛和‚工业名城‛,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500......

    优秀传统文化之七

    文明城市测评汇报材料之七 依托中华历史文化原点 打造古都传统文化亮点 洛阳是河洛文化节的发源地,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十三朝古都‛之称,文化底蕴深厚、资源......

    中华传统文化之重阳节

    中华传统文化之重阳节 重阳节(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

    中国传统文化之感悟

    中国传统文化之感悟我们经常用“中华上下五千年”来形容我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然而,当我们真正想说传统文化有什么时,却总是会吞吞吐吐说不上来。其实我们从小到大一直都在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