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认识中国梦的四个维度

时间:2019-05-14 14:36: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辩证认识中国梦的四个维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辩证认识中国梦的四个维度》。

第一篇:辩证认识中国梦的四个维度

辩证认识中国梦的四个维度

韩振峰

中国梦是一个内涵丰富、主题鲜明的重要战略思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先后对中国梦做过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决心和信心,而且也从理论上深刻揭示和概括了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对帮助人们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把握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和指导作用。

根据总书记对中国梦所作的重要论述,我们可以从四个维度去辩证认识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一、从具体内涵维度看: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辩证统一

中国梦体现了当代中国人民对未来将要实现的理想目标和境界的不懈追求。从当今中国来说,实现中国梦一是追求国家富强,二是追求民族振兴,三是追求人民幸福。中国人民对这三个层面“追求”的有机统一,构成了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所谓国家富强,顾名思义就是国家的财富充裕、力量强大。一般说来,国家富强一方面体现为国家的经济实力强、科技实力强、国防实力强等物质文明方面的“富强”,另一方面又体现为国民素质高、民族凝聚力强、文化创新力强等精神文明方面的“富强”。国家富强是中国梦所寓含的第一个崇高追求。民族振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要求。在革命战争年代,民族振兴主要体现为通过全民族的不懈抗争来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和平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民族振兴主要体现为中华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快速发展和进步过程。我们今天强调实现民族振兴,主要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尽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和远大追求。人民幸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一种崇高价值追求。我们党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一个重要价值追求,这本身就体现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核心理念。

中国梦所体现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三大追求不是彼此分割而是有机统一的。正像习近平同志所说的那样,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没有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就不可能有人民幸福,同样,没有人民的富裕幸福,也根本谈不上国家富强,更谈不上民族的振兴。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是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反过来说也是同样道理。习近平同志把国家、民族、个人三者用“中国梦”这个共同的纽带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这就防止了个别人把中国梦仅仅理解为“国家梦”、“民族梦”而与“个人梦”对立起来的误区,同时也防止了个别人把中国梦单纯理解为“个人梦”而与“国家梦”、“民族梦”对立起来的极端倾向。

二、从历史方位角度看:中国梦是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辩证统一 中国梦不是固定时,而是运动时、发展时。这就是说,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历史—现实—未来,是中国梦与时俱进过程中的三个重要关节点。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梦经历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遭受空前屈辱和磨难的洗礼,经历了无数志士仁人肝脑涂地和不屈抗争的艰难历程,经历了无数次中国向何处去的上下求索,最后终于找到了由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寻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道路。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突出主题,是中国无数志士仁人顽强拼搏、不懈追求的共同目标。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中国梦代表了当代中华儿女对现实社会生活的美好期盼。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反复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地看到,当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梦代表了中华儿女对中国未来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的美好期盼。经过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不懈探索和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展现出无比光明美好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十三亿中华儿女正热切期盼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热切期盼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热切期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所有这些都不再是虚无缥缈的空想,也不再是不着边际的天方夜谭,而是已经被实践所反复证明并将进一步被实践所验证的符合客观规律要求的科学论断。

三、从目标指向维度看:中国梦是三个“一定能实现”目标的辩证统一 中国梦所体现的发展目标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逐级递进、逐层提升的过程。正如习近平同志在谈到中国梦的发展目标时所指出的:“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这三个“一定能实现”全面揭示了中国梦所指向的三大战略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在继承十六大和十七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阶段性特征所提出的新的发展目标。根据这一发展目标的要求,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到那时,我们这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中国梦所要求实现的第一个战略目标。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后,中国梦强调到21世纪中叶,即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中国梦要求实现的第二步发展目标,这一发展目标与我们党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三步目标是完全统一的。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当然,到本世纪中叶我们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实现后,并不是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就完成了,因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更长久的时间,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这一点就决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断播种梦想、点燃梦想和实现梦想的过程。正因为如此,习近平同志在强调了前两个“一定能实现”之后又强调了第三个“一定能实现”,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四、从本质属性维度看:中国梦是三个“共同享有”的辩证统一 中国梦的本质属性是它的人民性,也就是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十三亿中国人的共同梦想,构成了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和发展趋向。没有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参与、共同创造和共同享有,中国梦就会失去其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源泉。

中国梦的主体是全体中国人民,人民的共同追求是中国梦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梦的实现过程实际上就是每个中国人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拼搏、不懈奋斗的过程,是我们党和国家为每个人提供各种机遇和机会的过程。习近平同志说得好,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这三个“共同享有”的有机统一既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同时也体现了中国梦的人民本位这一本质属性。首先,全体中国人民必须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每个中国人在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上的平等关系。正是这种平等关系,为每个中国人在共同创造财富的基础上实现共同享有劳动成果和共同享有人生出彩机会提供了制度保证。

其次,全体中国人民必须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每个人不仅要享有人生出彩机会,而且还要享有把自己的美好愿望和崇高理想变成现实的权利。当然,要完成这种转变一要靠良好的社会制度作保障,二要靠个人的勤奋努力为前提。只有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紧联系在一起,靠着诚实劳动和踏实肯干,才能够真正实现梦想成真。

再次,全体中国人民还必须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作为每一个中国人,要想实现自己的美好梦想和崇高追求,就必须把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自觉做到与祖国同成长,与时代同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总之,中国梦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中国梦以其鲜明的主题和丰富内涵,升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是当今中国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当前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梦的精神实质,进一步坚定自信、增强自觉、实现自强,努力建设强盛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美丽中国。

(作者系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第二篇:反思的四个维度

化学教学中教师如何进行反思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教师进修学校

阳军*** 新课程改革亟待教师转变观念,在教学中不断反思,落实新课标观念,寻找适合自身特点和学生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特点。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教师应该如何进行化学教学反思呢?现结合自己长期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教学反思的体会和感受。

一、课前进行假想式反思

在教案形成之后,教师对上好课是胸有成竹了,但教案设计是否十分科学呢?这有待“上课过程”这一实践行为来检测。可是这样的检测,似乎对学生来讲就不公平了,学生好像成了教师的试验品。在提高教学效率,力求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今天,似乎对学生有点不负责任了。

如此,我们教师在上课前就有必要对形成的教案进行假想式的反思。所谓的课前假想式的反思就是根据自己形成的教案和任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大脑中像放电影一样把上课的过程演绎一遍,通过假想达到检测教案优劣的目的,从而完成课前反思的行为。

1、对化学教学重要环节进行多角度的假想

教学中有的环节相当重要,上课时必须处理好。为了上出一堂优质课,教师有必要对重要的环节进行多角度的假想反思。比如“导入”这个环节十分重要,好的导入不仅能吸引学生,打开学生思维之门,而且可以说为整堂课奏出了一个基准音,奠定了一个基调。

比如,在讲《离子反应》这一节目中,引入环节可以列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兴趣。如,为什么可以用小苏打治疗胃酸?泡腾片进入水中有什么变化?等等。

2、对切入点进行多角度的假想

化学教学中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而且有助于突出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

例如,在讲解离子反应及有关概念时,以粒子及其相互作用作为切入点,分析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分别从宏观的角度看物质及其反应,从微观的视角看物质,从微观的视角看物质间的反应,从而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三者之间的联系。

3、对提问和学生质疑进行假想反思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对学生思维的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提问是达到此要求的方法之一。启发得当,就能打开学生的思维之门,达到将“讲堂”变成“学堂”的效果;启发不恰当,学生依然摸索不到正确的思路,一头雾水;启发过头,将答案呼之欲出,学生无须思维就能找到答案,则又回到满堂灌的老路。因此教师假想地多提出几个提问的方式,多角度地比较提问的优劣,就可以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另外,学生在文本探究中会发现很多疑问,课前教师已形成的教案,假想学生可能质疑的地方,有针对性地做好准备。比如在教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这一节中二氧化硅与碱性氧化物生成盐时,有的同学会突然提出这样的问题:此反应为什么不选用氧化钡和它反应,而选用了氧化了钙呢?猛然间,可能教师会出现一时语塞,不能很好的回答学生的问题。这就是课前估计不足,未能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假想反思。

以上内容以处,对教学效果和对策也可以进行假想反思,设计相应的环节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这其实也是备课中“备学生”这一环节的深入。

(二)课中灵光式反思

教学中教师有时突然开阔了思路,对教材、教法有了新的认识,灵光一闪将课上得相当优秀。这可以是教学中学生的认识给教师提供了启示,也可以是教师教学实践中的厚积薄发。这样的反思其实非常宝贵,它是应时的产物,是珍贵的教学“珍珠”,教师要善于灵光突现,对这些灵光还要善于积累。

1、对意外情况的机智处理

教学有不可预知性,在教学中经常遇到意外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有一定的应变能力,能机智地处理教学中的突发事件,上出一堂生动而有吸引力的课。比如,在学完溶液这一章知识之后,老师提问牛奶、白酒、盐水、白醋、酸奶、汽水、可乐、蔗糖等物质是否是混合物?其中蔗糖溶液中溶质分子和溶剂分子各是什么?其中有的学生说是C、H、O;有的学生说是蔗糖分子。学生有这样的悬念,为什么是蔗糖分子而不是C、H、O?在这里如果教师能很好地给学生分析一下原子和分子的基本概念,物质构成的主要微粒,再分析溶液的组成成分溶质和溶剂,那么学生不难得出蔗糖溶液是由蔗糖溶质分子和水溶剂分子组成,而溶质蔗糖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结论。

2、对失败之处进行补救

应当说课前反思毕竟是一种假想,并不得取代真实的课堂。在实际的教学中更能反映出原先教案设计的优劣。课堂中往往会发觉,原来设计好的步骤反而成了败笔,这时就要及时补救,挽救这一堂课,急中往往生智,这“智”就是当堂的灵光闪现。

这种课堂中的灵光反思具有强烈的监控性,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但更重要的是平时积累,厚积薄发。

(三)课后进行批判性的反思

课后的反思主要是针对已经上完的课,这时已经经过了课前假想式的反思,课中灵光一闪式的反思,课应该是上得比较优秀了。可是真正的反思还是课后的反思。

1、教学环节进行批判式反思

教学环节应当做到丝丝相扣,节奏组合恰当。合理的教学环节有利于课堂的顺序展开,巧妙的过渡使整个课堂和谐而有序。同时教学环节的设计直接影响到课堂的节奏。节奏太快或太慢都不利于教学本身。

2、对教学目标进行反思

新课程各个版本化学课程标准中对教学目标都提出了三个方面的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我们应当反思这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是否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实现,不能为制定目标而制定,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应掌握知识的难点和重点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

3、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反思

新的课程标准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把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强调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中学化学课程的体系来看,它看要包括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从中学化学的安排来看,现在的课时大大减少,但基本内容没有减少。这就需要我们准确的把握知识的重、难点,在平时的教学中侧重培养学生的三个方面的能力,即分析性能力、实用性能力、创造性能力。我们在教学之后应对学生的这些能力进行反思,分析学生是否在这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4、对科学探究活动进行反思

科学探究是化学新课程最大的亮点,化学新课程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探究是从问题开始的,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开端。一个好的化学问题,应该具有良好的问题结构、新颖的问题情境和恰当的认知冲突,符合客观事实,符合科学规律,要能够让学生体验到问题解决中的困惑和解决问题后的喜悦,这样的问题才是值得探究的问题。如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节中,在提供了纯碱、石灰石、稀盐酸、稀硫酸等试剂及必要的仪器之后提出:“含CO32-的物质和酸反应都能制取CO2吗?”这个问题需要学生思考反应原理、动手实验、对比观察,才能得出结论。这样设置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总结反思,摸索规律,进行“否定之否定”

反思之后,不能置之不理,不仅要将反思进行总结,还要归纳,摸索规律。反思不是目的,反思是手段,为了以后能优化组合,巧妙应对。同时对反思还要进行反思,反思的不一定正确,还是抱着怀疑的目光看它,进行“否定之否定”。这样可更好地洞察自己非常熟悉的教学实践,揭示教学规律,完善教学理念。

总之,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进行反思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的,在课上和课下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该扮演好三大角色,即“矛盾的制造者”、“方法的启发者”和“知识的呈现者”。如何通过反思来提高个体的洞察力,不仅适用于学生,也适用于教师。反思性教学是一个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发展,进而提高教师组织水平、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和手段。

第三篇:一份试卷的四个维度

一份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的计算

1.难度的计算

(1)难度是指正确答案的比例或百分比。这个统计量称为试题的难度度。难度一般用字母P表示,P越大表示试题越简单,P越小表示试题越难。试题要有梯度,因此各试题的难度应有不同,这是命制试题时要加以特别考虑的。

(2)计算公式:P=平均分/满分值。例如:第一题平均分为8.5分,此题的满分值为10分,则第一题的难度P=8.5÷10=0.85。

(3)关于难度的几个问题。难度水平的确定是为了筛选题目。平时测验难度要利于学生的学习,但一定的难度能增加区分度,这对全面了解、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难度水平的确定要考虑及格率,防止损伤学困生的自尊心。难度水平的确定要考虑对分数分布的影响,一般以偏正态分布为前提,有时偏正态分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区分度的计算。

区分度是指试题对被试者情况分辨能力的大小。一般在-1~+1之间,值越大区分度越好。试题的区分度在0.4以上表明此题的区分度很好,0.3 ~ 0.39表明此题的区分度较好,0.2 ~ 0.29表明此题的区分度不太好需修改,0.19以下表明此题的区分度不好应淘汰。

计算区分度的方法很多,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同一个试题的考试成绩采用不同的方法所得到的区分度的值是不同的。

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两种方法计算区分度:

(1)先将分数排序,P1=27﹪高分组的难度,P2= 27﹪低分组的难度 区分度D =P1- P2或区分度 D =(27﹪高分组的平均分- 27﹪低分组的平均分)÷满分值

(2)利用积差系数r 计算区分度D当两个变量都是正态连续变量,而且两者之间呈线性关系,表示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成为积差相关。积差相关的使用条件a、两个变量都是由测量获得的连续性数据。如百分制分数。b、两个变量的总体都呈正态分布,或接近正态分布,至少是单峰对称的分布。c、必须是成对的数据,而且每对数据之间是相互独立的。d、两个变量之间呈线性关系。积差相关系数r的计算在计算机上是很容易进行的。积差相关系数r的公式如下:r=(无法显示)原谅!下面我们利用Excel表来演示一下具体的操作方法。

3、试卷分析的几个特殊问题(1)选择题反应模式分析。即:被试者对备选答案的反应情况。若备选答案应选项被全体应试者所选,题过易或有某种暗示;若未被一人所选,题太难;若干扰项无一人所选,说明迷惑性不足,若全体学生同选一个干扰项,可能定错了答案,也可能教学出了问题。若高分组答案集中在两个答案上,且选择率相近,说明可能有两个答案或另一个答案也有道理。若高分组与低分组选择选项接近或稍低。说明该题与被试水平无关。若题目未答人数太多,或选择所有备选答案人数相近,说明题目过难或题目本身出错,被试无法解答或凭猜测作答。

试卷分析的四个度:难度、区分度、信度、效度

一、难度是指试题的难易程度

它是衡量试题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参数,它和区分度共同影响并决定试卷的鉴别性。一般认为,试题的难度指数在0.3-0.7之间比较合适,整份试卷的平均难度最好在0.5左右,高于0.7和低于0.3的试题不能太多。

二、区分度是区分应试者能力水平高低的指标。

试题区分度高,可以拉开不同水平应试者分数的距离,使高水平者得高分,低水平者得低分,而区分度低则反映不出不同应试者的水平差异。试题的区分度与试题的难度直接相关,通常来说,中等难度的试题区分度较大。另外,试题的区分度也与应试者的水平密切相关,试题难度只有等于或略低于应试者的实际能力,其区分性能才能充分显现出来。

区分度指标的评价:-1.00≤D≤+1.00,区分度指数越高,试题的区分度就越强。一般认为,区分度指数高于0.3,试题便可以被接受。

三、信度是指测得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

稳定性越大,意味着测评结果越可靠。相反,如果用某套试题对同一应试者先后进行两次测试,结果第一次得80分,第二次得50分,结果的可靠性就值得怀疑了。信度通常以两次测评结果的相关系数来表示。相关系数为1,表明测评工具完全可靠;相关系数为0,则表明该试卷完全不可靠。一般来说,要求信度在0.7以上。

四、效度是一个测试能够测试出它所要测试的东西的程度,即测试结果与测试目标的符合程度。

任何测试工具,无论其它方面有多好,若效度太低,测试的结果不是它要测试的东西(如用英语试卷测试学生的数学能力),那么,对目前所要测试的东西,这个测试将是无价值的。由于心理现象本身的特点,测评的效度尤为重要。心理属于精神方面的东西,目前人们还无法直接观察它,只能通过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或者对测试题目的反应,来推论其心理特质。如智力水于主要是借助于个体对一些问题的反应及正误等结果来推断的。效度是一个相对概念,即效度只有高低之分,没有全部有效和全部无效之分。效度从种类上可分为卷面效度、内容效度、构想效度、预测效度和共时效度。

第四篇:怎么认识和体会中国梦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它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期盼。“中国梦”是一幅多维度的蓝图,富有时代特征和生活气息,与每座城市息息相关,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中国梦”对整个国家来说,彰显了民族自信,指明了发展方向;对组成国家的每座城市来说,明确了发展任务,提出了实干要求;对生活在城市里的每个人来说,注入了工作动力,助燃了幸福希望。就某某市而言,只有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环境优美才能使人民幸福、安居乐业。每一个单元都建设好了,我们才能实现“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才能实现“中国梦”在某某市的组成部分,也可以叫做“某某梦”。

第五篇:大学生认识中国梦

中国梦

中国梦,一个略带神秘色彩而又令中国人向往的词语,如今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的头版里。到底这个词语有如何的魅力使得中国人如此为之着迷?

中国,一个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泱泱大国,曾经的世界中心;梦,宏伟远大的目标。二者结合在一起,成为了当今中国人一个新的追求——极丰富的物质财富以及精神财富。当然,每个人的中国梦汇聚在一起,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党的新一代领导人在参观复兴之路的展示中,总书记第一次提出了“中国梦”这一概念,立刻引起了全国各个阶层各个领域的人的思考。不管你是一个学生,还是一个公务员,或是一个商人,都会思考何为中国梦。这不像一道高数题难解,人们都会想醒悟,原来自己往日的奋斗,都是向着中国梦的目标而奋斗,都是在努力追寻中国梦。

回顾历史,古代中国牢牢掌控的世界文明和经济,然而近代100余年的炮火使得中国变得穷困潦倒,远远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新中国成立后,随便80年代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开始大步追赶。往前的几代人都不敢谈及梦想,而现在,人们可以自信满满的对别人说,我的梦想是什么。中国梦,在这个时候顺时而生。

中国梦,是我们每个普通人的追求,也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追求。如今,拜金主义在中国横行,贪污腐败也是顽疾之一,我们急需一个新的物资精神追求,来遏制这些问题的发展。中国梦,恰恰可以充当这个角色。我们大可以将中国梦看做21世纪上半叶中国人新的信仰。在这个信仰缺失的国度,中国梦可以成为千千万万迷茫中国人虔诚的信仰和源源不竭的动力。

现在的人们都在大街小巷茶余饭后谈论着中国梦,他们不仅仅是对自己生活的憧憬,也是对政府工作对党对这个社会的希冀。简单来说,对个体而言,中国梦,可以使自己过得更好更加幸福,是个体对物质精神财富的崇高追求。对社会而言,中国梦,是使政府公正廉洁,社会和谐公平的有效途径之一。中国梦被人们赋予了一层又一层的深意,然后,如何实现中国梦,也将是所以中国人面临的挑战。

如果将中国梦量化,那么实现中国梦就会变得简单很多。我们可以为中国梦设置一系列的标准或者说是规范,但是我们需要更加重视人内心世界的东西。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一切量化的标准都可以轻而易举的达到,但是人们仍然苦苦追寻那份内心的安静。这也就是为什么总书记在阐释中国梦时所提到的,“人民共享人生出彩机会”,这句话看似简单,实则寓意丰富。分开来解释这句话,“人民”是中国梦实现的主题,实现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的梦想,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方向。“共享”是指公平,和谐,中国梦不是属于某个人某些人,而是所有怀揣爱国之心以建设祖国为己任的人民群众。“人生出彩机会”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存在感和幸福感。习总书记充分阐释了中国梦的核心观念,为中国梦的实现指明了道路。

实现中国梦,需要万万亿中国人民共同的努力。第一,坚持发展道路。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各族人民要在党的带领下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第二,弘扬中国精神。这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当不幸再次降临神州大地的时候,华夏儿女没有抛弃任何一个人,雅安地震,牵动着每个中国人的心。人民会聆听会关注,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在紧张的学习之后,关心着救援工作的最新进展,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去帮助灾区。这就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2000余年沉淀而成的民族精神紧紧将每个中国人联系在一起。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第三,汇聚中国力量。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4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第四,促进社会和谐。中国各个阶层的社会都受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改变和冲击,实现阶层关系的缓和以及社会的公平公正也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努力方向。政府要处理好与人民的关系,企业要处理好与员工的关系,各民族处理好民族之间的关系。要让法制的理念深入人心,只有在法制社会下才会实现真正的民主和谐,才能实现真正的公平公正。第五,改善生态环境。2013年的雾霾天气令华北地区的人们苦不堪言,癌症村在全国各地频繁出现。保护环境,刻不容缓。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的改善。生态建设,是为实现中国梦营造精神文明的环境。

中国梦,也是强军梦。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做支撑。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的国家利益已经不局限在本土之内,而是遍布全球。在2013年《国防白皮书》中指出,中国军队要坚决捍卫中国国家利益,保护每一个海外华人的安全,威慑遏制可能对中国侨民的迫害,决不容忍1998年印度尼西亚排华事件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中国梦,更是中华梦,没有海外华人的支持,中国梦难以更好很快更扎实的实现。我们需要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军队,去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去捍卫中国人民辛勤的劳动果实,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强而有力的支持。

自1776年以来,世世代代的美国人都深信不疑,只要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的生活,亦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层和他人的援助。二百年来,美国梦一直激励着世界各地的青年人来到这片土地创造自己的价值,美国也因此成为全球成功人士的摇篮。如今,中国梦也将开始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去为自己的人生出彩机会而奋斗,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就像美国梦存留至今,中国梦也将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

总书记援引战国《尚书·周官》中的一句话,“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他表示,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实现中国梦,奋斗仍将是主旋律。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现中国梦,决不是一句口号。神州大地上的中华人民定将迸发出更加饱满的活力与坚韧不拔的毅力去为中国梦而奋斗,前行!

下载辩证认识中国梦的四个维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辩证认识中国梦的四个维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中国梦”的认识

    其实在我们大学生们的心中一直有一个错误的观念——学好专业课最重要,对于像马哲、毛概之类的思想教育课程用不着那么认真对待。但是自从上了龙老师的课后,彻底颠覆了我这个错......

    教师素质的四个维度

    教师的素质 一、学识上要有高度 教师作为新课程的实践者和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自身的知识水平必须高于教材,高于学生。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智力资源,是实施新课程的基础。......

    考核业绩的四个维度

    考核业绩的四个维度 中瀚石林对于考评企业税务经理人的业绩,可从为四个维度: 第一是财务维度。能不能帮助企业依法降低税收成本负担率,使本企业具备税收成本竞争力,是评价企业税......

    语文阅读教学的四个维度

    阅读教学的四个维度 这学期听得课不多,也差不多听了一遍,想利用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阅读教学问题,其实早就想和大家聊一聊,可是自己心里没底,虽然有自己的看法,但是不够条......

    着眼四个维度 提升思维能力

    着眼四个维度 提升思维能力 刘振所 做好强军大文章,必须深刻领会强军目标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升思维能力,掌握和运用创新思维、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方法。提升思......

    辩证看待中国梦和个人梦的实现(大全5篇)

    “中国梦”与个人梦唇齿相依—辩证看待中国梦和个人梦的实现我们每个人的个人梦都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是”中国梦”的基石。“中国梦”的建构,也为我们每个人的个人梦提供......

    中国梦及四个全面以及十八大内容

    中国梦的阐述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

    坚持四个自信实现中国梦

    坚持“四个自信” 实现中国梦 《将改革进行到底》、《辉煌中国》、《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等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大型专题纪录片,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纪实,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