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摘要: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深刻的启示。要以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为指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弘扬生态文化理念,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健全社会主义制度,重视环境法制建设;倡导文明生活方式,树立绿色消费观念。关键词:马克思 生态自然观 生态文明建设 启示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位,这既是对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发展和创新,也展示了我党对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坚定信念,同时也说明了我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日益成熟。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吸取养分。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他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阐明了人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与地位,这些闪耀着智慧光芒的思想无疑会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同时,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也在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从实践出发,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系统的研究,站在人类历史生存的高度去考察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从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这个多维自然观以实践的人化自然为中心,提出了极具价值和富有内涵的生态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核心就是实践基础上的人化自然。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立论基础就是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性。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把自然界看作是同人类有机联系着的“无机的身体”,他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靠自然界生活”。这说明了人本身就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与自然二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人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并将同自然界共存亡。自然界的生机勃勃有利于人类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自然界的凋零衰败最终必然会导致人类逐渐灭亡。因此,我们应该要以爱惜自己身体的悉心态度来善待我们的大自然。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性也正是源于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二)劳动是联系人和自然关系的中介
人类的劳动实践是改造自然的基础,是实现人的目的与遵循自然规律的统一。马克思认为,物质生产的劳动实践,是人所特有的“生命活动”。马克思曾经说过:“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交换过程”。这说明了人正是以劳动这种特有的方式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用劳动实践来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然而,进入人类活动范围内的物质,并没有失去其本身所固有的规律,依然保持着人的意志所无法改变的固有本性。所以,人类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必须正确的认识和遵循自然界固有的规律,因为“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因此,人的目的的制定要服从自然物质的规律性,人的目的只有与自然物质本身所固有的规律相一致时,人的目的才能得以实现。人类的劳动实践如果违背自然规律,不仅没办法达到自己的目的,甚至还会遭到大自然以各种自然灾害的形式来进行的“报复”。
(三)人与自然相处的真谛是和谐共生
马克思从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性上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就是和谐共生。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核心内容,这不仅仅表现在马克思对人与自然不可分割性的强调之中,更是体现在了马克思对人类劳动实践应该要遵循自然客观规律的重视上。人类应该要预见到自身行为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的长远影响,恩格斯曾经警告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这个报复其实就是指人类的行为破坏了生态平衡、违背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而受到的自然界对人类的惩罚。既然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客观规律,那么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劳动实践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和遵从客观规律,只有这样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避免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真正的人的生产是全面的生产,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唯一途径。它有两种尺度: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内在尺度就是指满足人类自身生存发展需要的尺度;外在尺度就是指人类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来考虑其他物种以及整个自然界生存发展需要的尺度。只有这样的生产才是与动物生产区别开来的真正的人的生产,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只有这样的自然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
二、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逐渐提高,与此同时,人类对自然界的不断索取和对生态环境的过度破坏,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生态危机等全球性问题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也越来越大。面对这些越来越严峻的生态问题,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已经刻不容缓。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对以往的旧的农业文明和传统工业文明的扬弃和超越,是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理念和态度。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既要继承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又要充分考虑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认清我国生态环境的具体情况,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揭示了人与自然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在全球性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启示。
启示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马克思认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须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为人与自然的矛盾的出现,不仅有人类认识和实践上的错误的原因,还有社会关系不合理的原因。这就需要我们去积极面对资源环境的挑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管理创新转变。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有效运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途径。
启示二:弘扬生态文化理念,提高生态文明意识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要爱护大自然。理论指导实践,人类对大自然的观念、思想和态度直接影响着其改造大自然的实践活动。因此我们要充分认知到生态危机对人类造成的严重危害,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加强环境道德建设,建立合理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还与我国公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水平较低有关,公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亟须提高。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不是单纯的最大限度的增加人们的物质财富,而是要将人们从物质的拘役中释放出来,使一个人发展成为具有高尚情操和丰富内涵的全面发展的人。
启示三:健全社会主义制度,重视环境法制建设
从经济、政治、法律、教育等各个方面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为了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设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协调在环境保护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环境法制建设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已经适应不了社会的发展需要了,因此,要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尽快制订有关环境影响评估、化学物质污染防治等各方面的法律法规。当然,仅仅立法是不够的,还需要重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实施和监督,健全协调环境执法的有效机制,将部分强有力的措施纳入到法律体系中,充分发挥法律的震慑作用。环境法律法规实施的社会监督也是环境保护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在现阶段环境保护的过程中群众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要完善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制度,确保公众参与到环境监督中来,充分调动群众的力量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来。
启示四:提倡文明生活方式,树立绿色消费观念
社会消费同生产一样,都依赖于自然资源,与此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近来兴起的绿色消费是一种绿色化、生态化的消费模式,是人类在对工业文明时期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作出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追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的消费方式。工业文明为人类创造了丰富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自然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恶化的结果,这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人们更愿意选择有利于自身身体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方式。绿色消费是以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目的的、现代化的消费方式,是一种适度的消费。
参考文献
[1]朱洪强, 黄健.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J].学术论坛, 2011, 34(12): 15-19.[2]宋春丽.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沧桑, 2011(4): 78-80.[3]张会伟.马恩生态自然观对当今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 23(2): 8-10.[4]宋开元, 杨文选, 杨艳.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J].经济研究导刊, 2007, 4: 003.[5]黄斌.论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J].安康学院学报, 2010, 22(005): 22-24.[6]崔进.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自然观的应有之义[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 10(5): 11-12.[7]李崇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现实意义 [J].湖南社会科学, 2011, 1: 15-21.[8]邹德峰.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及其启示[D].兰州大学, 2010.[9]黄斌.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当代价值[J].理论探索, 2010, 1: 009.[10]赵成.当代自然观的生态化转向及其意义[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6, 23(6): 1-4.[11]张敏.论生态文明及其当代价值 [D].2008 年, 2008.[12]吴蔷.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及其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2, 9: 010.[13]陈墀成.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2007.[14]宋冬林.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探析 [J].科学社会主义, 2007, 5: 025.[15]栾亚丽.马克思《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生态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基于实践生存论视阈的解读[J].湖北社会科学, 2012(12): 5-7.[16]贾军, 张芳喜, 沈娟.生态自然观与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反思[J].系统科学学报, 2008, 16(1): 78-81.[17]张剑.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博士论文, 2009.
第二篇:马克思绿色自然观对建设生态文明的启示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马克思绿色自然观对建设生态文明的启示
马克思绿色自然观对建设生态文明的启示
摘 要 生态文明是一种依靠自然、利用自然同时特别注意保护自然的新型文明形态,是对马克思绿色自然观的现实演绎,为谋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共赢,有必要继续探寻马克思自然观更深邃的生态文明意蕴、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关键词 自然观 生态文明 人与自然的关系
作者简介:宫金萍、饶刚、赵男,防化学院。
中图分类号:D9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12-190-02
一马克思的绿色自然观
自然观通常是指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也就是如何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对自然观的认识也不同。马克思以其辩证的思想阐述了他对自然观独特的认识和理解。
(一)马克思的绿色自然观概述
马克思提出“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即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概括起来就是主张人本身就属于自然的一部分,即“人自身的自然”,它同外在的自然一起构成了完整的自然,是一个有机存在的自然和无机的身体的结合。
马克思对自然观的论述可以分为三个历史过程:其一是自然界。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仍然是自然存在物。作为有生命力、自然力和意识力的自然存在物的人,无法摆脱自然界而独立存在。在马克思看来,“人是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吸纳着一切自然力的人,人本身就是自然界”。其二是现实的人的活动。马克思强调自然的优先地位,认为自然是“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自然界作为人的现实的自然界,人类应“合理的调节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不让自然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依靠消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耗最少的能量,在最合适人类本性的条件下实现物质交换”。其三是人类社会。马克思认为“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背后隐藏着更为本质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而人与人的关系实际上就构成了人类社会。通过上述三个环节的总结可以得出,马克思的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强调自然就是人自己的无机身体,人要像爱护自己的身体一样爱护自然,从而突破了人与自然之间或征服或服从的关系,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马克思的绿色自然观与两类主义
马克思所崇尚的自然观是将自然的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统一提高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整体高度来审视,本质上重新塑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阐明人只是自然的享用者、维护者和管理者,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自然观。因此他反对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
1.人类中心主义
早期的人类主义将自然界的价值仅仅局限在作为人类手段的工具价值,人凌驾于自然之上,人与自然之间是对立关系。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更是以人的利益作为评价人与自然关系的尺度,其主要观点:(1)人是自然的主人,人的利益是其道德原则的唯一相关因素。(2)人类是一切价值的来源。自然没有内在价值,只具有对人类的工具价值,只是人情感折射的产物。(3)人类具有超越自然万物的优越特性。(4)人类是唯一的道德代理人和唯一的道德顾客,与其他生物无伦理关系。帕斯莫尔赞同该观点他指出“我们人类对环境问题和生态破坏负有道德责任,主要源于对我们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以及子孙后代利益的关心,非人类自然无所谓‘公共利益’,更谈不上辨识相互责任和义务。人类保护自然是出于保护自己的目的”。基于上述原因,笔者认为若没有人类中心主义人类历史就会停止不前,它引导人们走出愚昧和无知,对近现代的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意义。但该理论过分强调人类对自然的主导、支配作用,把自然生态系统仅仅视为人类物质需求的源泉,夸大了人类的主体性。在这种片面价值观的指引下,人类做出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对环境的肆意破坏等行为是不可避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免的。
2.非人类中心主义
非人类中心主义是指自80年代以来环境伦理哲学中除人类中心主义之外的理论,包括动物解放论、生物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目前最流行的是生态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也称生态整体主义,包含三个方面的理论即大地伦理学、深层生态学、自然价值论。其主要观点有:(1)任何有机体都是生物圈网格中的一个点。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进行有序而复杂的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从而形成一个动态平衡的有机统一体。(2)人类只是自然界中的一个物种,与其他物种没有本质的区别即它们在生命形式、生存与发展的权利方面平等。(3)要积极维护生态系统整体的完整与稳定。非人类中心主义有利于跳出人类以自我为中心的怪圈,将伦理观念带入自然界,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但它忽视了人与自然之间天然的差异性,否认这一点,人类将回到无所作为的局面。
可见人类中心主义主张自然物不是道德主体,也不拥有道德的地位,一切以人为尺度,以人道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功利主义为理论原则。而非人类中心主义却认为人与自然万物是完全平等的,以自然主义为理论基础,以超功利主义为理论原则。马克思则主张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进行和解,将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功利主义与超功利主义有机结合。笔者认为可以对人类、非人类中心主义在扬弃的基础上进行整合,一方面可以将人类中心主义弱化为“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给自然以道德关怀,承担道德义务、履行道德责。
二、马克思绿色自然观的生态文明意蕴
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提出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面对严峻的环境问题,人类有必要理性审视人与自然间的关系,抓住生态文明建设的契机,探寻发展的新思路。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十七大将生态文明建设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体现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关注。十八大报告再次关注生态文明,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祈,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应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族永续发展。
生态文明的内涵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进行诠释。狭义的生态文明主要是指人们从维护生态安全的角度,改变自己向自然索取的方式,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局面。广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充分认识自然、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在利用自然造福人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进程中,所取得的全部文明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追求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生存和发展态势,这与马克思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是一致的。
(二)生态文明理念与马克思的绿色自然观的耦合
马克思并没有总结提出生态文明理论,但他的绿色自然观却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认为“被抽象地孤立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生态文明理念与马克思绿色自然观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1)马克思指出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交换过程实际上表现为物质循环过程,在本质上也是人类社会经济物质循环和自然界自然物质的有机统一,即表现为一种生态循环。(2)针对历史上已大量上演大自然报复和惩罚人类的事件。马克思的自然观指出要反思和矫正人类的实践活动形式,不断克服其盲目性和片面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既保持生态平衡,也保证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抑制和减少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最终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在坚持马克思的绿色自然观基础上建设生态文明,在优先实现人类利益时,更不能忽视甚至破坏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
三、马克思绿色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启示
马克思的绿色自然观为当今世界各国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紧张问题提供了理论根源。法国著名的生态主义者塞尔日·莫斯科维奇指出“自然问题成为人们日常思考的主题,是任何一个角落里的人类,都共同关注的唯一的问题”。我们应从马克思深邃的绿色自然观中探寻适合我国生态文明之路建设的具体路径。
(一)落实环境目标责任制,发展低碳经济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提出制定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纳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政绩考核。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对未完成环保目标任务或发生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负有责任的地方政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府要进行约谈,实施区域限批,并追究有关领导责任。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极佳路径。低碳经济是生态文明的基础,生态文明是低碳经济的归宿,以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逐步建立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个人、政府、企业实行整体联动,将低碳发展道路进行到底。
(二)实行生态补偿,坚持环境公平
我们应以平和的心态来调整人与自然间的关系,把人与自然放在平等的地位,尊重自然,回报自然。当前面临的生态危机表现出人与自然关系失衡,其根源是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不足,没有及时补偿人与自然间的不协调。为实现环境公平,应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是指用规划、法律、市场等手段来解决上游地区对下游地区、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受益地区对受损地区的利益补偿。根据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即“谁保护、谁受益、谁污染、谁付费”,将市场和政府两种手段有机结合,通过技术、区域、资金、政策补偿等方式实现环境公平,早日走出人类困境,摆脱生态危机,真正实践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荣的绿色自然观。
(三)发展生态教育,建设生态文化
马克思的绿色自然观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也为生态教育提供了积极的理论准备。生态教育是在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依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针对环境、生态问题及解决,培养环保意识,传达环境知识,增加公众对国家环境政策的认同感,促进人们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社会氛围。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维持自身生存、发展的同时要关注自然,更要回归社会关注自身。建设生态文化,对生活方式、消费进行新的革命,提倡绿色的消费观,节约利用能源,倡导人们的行为应符合生态要求,有利于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进。
(四)克服马克思自然观中的悲观色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
马克思的自然观强调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条件下的个别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分裂。认为只要生产资料私有制仍存在,人类必然以自然为代价换取个别发展,无限追逐个别利益,分裂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导致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与失衡是不可避免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做到人与自然彻底的和谐。我们在肯定马克思自然观的基础上也要进行理性的思考,不要过于悲观。对生态文明的建设我们应保持乐观,应坚信社会主义是生态文明最终归宿的必由之路,坚持以马克思的自然观为理论支撑,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反思与调整,进而回归到人的发展与自然环境和谐的状态。
四、结语
马克思的绿色自然观在今天仍然绽放光彩,其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主张告诫人类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人与自然之间并不是征服与被征服、消费与被消费关系,而是互相依赖、共生共荣、互利共生、和谐共生的关系。坚持马克思绿色自然观的指导,有助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建设生态文明。
注释:
何建华.马克思的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3).第2页.毛百战.从马克思的自然观看罗马俱乐部的人类困境意识.烟台大学学报.2002(1).第10页.叶平.人与自然: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概述.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11).第45页.王岑,等.从生态伦理观看人与自然关系的构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11).第75页.张爱军.生态文明与环境立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中国环境报2012-1-26,第2版.葛恒云.马克思自然观的深刻意蕴及其当代意义.扬州大学学报.2007(5).第10页.王俊涛.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诉求.广西社会科学.2009(7).第26页.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最新【精品】范文
第三篇: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对当今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目录
摘要................................................................................................................................2 关键词............................................................................................................................2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3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确立....................................................................................3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丰富和发展........................................................................3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内容和价值..................................................................5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主要内容....................................................................5
一、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5
二、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6
三、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6
四、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6
五、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7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当代价值......................................................................8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指明方向................................8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思想前提........................................8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理论基础............................................9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当代人类生态文明建设............................................10 参考文献......................................................................................................................12 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对当今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摘要: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生态自然观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在人类反思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过程中和总结现代生态科学的最新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生态自然观的确立,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哲学依据。综观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战略的提出、基本原则的形成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途径的探寻;均贯穿了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关键词:生态自然观;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
㈠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到“生态学”、“生态观”、“生态哲学”等概念,但是二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的有关阐述已涉及到生态哲学的核心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中所包含的生态观又是与他们对前人的自然生态观的扬弃密切相关。对前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进行历史的考察和逻辑的分析,把握马克思、恩格斯对其扬弃的深刻内涵和根本特点,对于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确立
马克思的自然观建立在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结合的基础上,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对青年黑格尔派、黑格尔哲学以及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成为马克思理论创新的核心内容。马克思的自然观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族》中初步建构起来。自然观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把生产方式作为理解现实历史的基础,并且实现了从抽象人向现实人的观点的转变。马克思则认为现实的人是从事实际活动并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个人,如农民、工人、资本家等等。脱离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人是抽象的人。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丰富和发展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批判了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l]在马克思看来,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活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改变环境,环境也改变人。马克思的自然观从人与自然的历史性的实践关系出发,将自然分为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这种“人化自然”的思想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重大飞跃。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集中批判了抽象自然观,提出了“实践的人化自然观”,并揭示了自然与历史的辩证统一。在马克思看来,自然是人类历史的前提,但这种自然并不是静止的、永恒不变的自然界,而是经过人类实践中介过的自然界。
㈠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深入研究,描述了资本主义制度给自然生态环境以及工人的生产、生活环境造成的严重后果。马克思认为环境危机的本质上是资本主义制度性的危机,根源就在于资本主义制度。
㈡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内容和价值
马克思主义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时刻关注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面对全球生态危机的严峻性,我们要用全新的视角领会和挖掘整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不仅强调自然的优先地位,而且更强调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辩证统一关系。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主要内容
人与自然有着内在的统一性,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类对自然界有依赖性,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基础;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和组成部分。但人又是社会存在物,具有高于自然物质的社会本质。这集中表现在人具有理性、道德和劳动的能力,表现在人们之间通过语言中介沟通与交往,表现在人生产与生活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作为劳动存在物、理性存在物、道德存在物和语言存在物的人,不仅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而且具有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这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点。
一、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了布鲁诺·鲍威尔把人只是归结为主观的“自我”的观点,强调人自身的自然和外在自然是为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1]
首先,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决定了人与自然之间结成了发生学意义上的关系。其次,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在自然界之中。马克思说:“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是“生活在自然界中”的,而不是存在于自然之外或凌驾于自然之上的。再次,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马克思在㈢肯定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创造价值的原理的同时,也强调作为劳动对象的自然 ㈡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 界在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中的地位。一方面,自然界为人类的生产提供生产资料,因为“自然界、外部的感性世界是劳动者用来实现他的劳动,在其中展开他的劳动活动,用它并借助于它来进行生产的材料。”另一方面,自然为人类的生活提供生活资料,人类离不开自然界,必须依靠自然界而生活。因此,马克思引用威廉·配第的话说:“劳动是财富之父,自然是财富之母”。
二、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
马克思、恩格斯明确肯定自然界的客观独立性和人对自然界的依赖性,但他们从来没有否认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主体、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地位。在他们看来,自从人类文明产生以来,自然界就不断地从独立的自在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不断增强,自然界的这种人化的速度不断加快,范围不断扩大。人化自然的迅速扩展决定了自然的存在方式和人类认识自然的方式也会随之发生深刻变化。
三、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
马克思认为在社会生产中“人和自然是同时起作用的”,进而提出了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这两种生产力的概念。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它制约着社会生产力。马克思指出:“撇开社会生产的不同发展程度不说,劳动生产率是同自然条件相联系的。这些自然条件都可以归结为人本身的自然(如人种等等)和人周围的自然。外界自然条件在经济上可以分为两类: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例如土壤的肥力,渔产丰富的水等等;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如奔腾的瀑布、可以航行的河流、森林、金属、煤炭等等。”[1]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生产力对社会生产力的影响,既包括作为“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对社会生产力的影响,也包括作为“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对社会生产力的影响。
四、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
人与自然的物质关系、人与人的经济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两个最基本的关系。这两种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受到人的价值观念、认识能力、实践经验和水平的制约,也受到人们的生产劳动的社会形式——生产关系、经济制度的制约。在马克思看来,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孤独的个
㈣体与外在的自然的纯物质性关系,也不是基于人的感觉的直观性关系,而是以实践为基础、以生产关系为中介的社会性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具体的社会发展中,以一定的社会形式,并借助这种社会形式进行和实现的。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在通过一定的社会形式实现的。在追逐剩余价值为生产的唯一目的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自然和人之间相互伤害。“要消灭这种新的恶性循环,要消灭这个不断重新产生的现代工业的矛盾,又只有消灭工业的资本主义性质才有可能。”[1]恩格斯的这一重要观点为我们解决工业社会中人与自然的矛盾指明了方向:建立以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为目的的生产方式,通过整体规划对人的物质生产进行调节和控制,既保证自然生态的平衡,又保证人类的直接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协调,从而保证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对私有制扬弃的真正自由王国。在共产主义社会,摆脱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人对自然的疏离关系,自然不再作为异己的力量与人类对立,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真正和谐。
五、改革不合理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自然与社会是不可分割的,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协调,实质上是人与人的问题、人与社会的问题。不改变社会环境,就不可能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就在于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在一个崭新的合理的社会里,“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2]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统一、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人的内在尺度与自然的外在尺度的统一以及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的统一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四大”特征。
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相统一的生态思想,是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46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926、927
㈤其强大生命力之所在也是其本质特征。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当代价值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科技的飞速发展大大增强了人类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但是高度文明的工业发展在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种种困境和危机。面对全球性的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问题,人类迫切的需要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人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指导,为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哲学基础,为人类走出生存危机、摆脱困境指明了方向。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指明方向
人与自然在实践基础上的对立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核心思想。这一思想为我们当前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全球生态危机提供了线索。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出,人具有通过劳动改造自然的能力,但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脱离自然、超越自然。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1]我们必须放弃传统工业文明的观念,实现生态文明。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思想前提
传统的发展观将当代与未来割裂开来,认为发展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没有辩证地看待人类对自然界的利用和保护、索取与补偿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则强调要坚持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相协调,其中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同人与人和谐的内在统一思想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思想前提。
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不同,可持续发展观认为资源是丰富的,但是并非是取之不竭的。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统一体,人是发展的主体,但不是发展的主人,人的发展应该建立在自然发展的基础之上,并受自然发展的约束。从而,人与自然形成均衡、和谐的共生局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对于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对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是非常必要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人口的膨胀经济的增长与有限的生态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造成当前日益严峻的资源能源相对短缺、气候变暖、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的 ㈤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原因在于人类活动超出了自然界的承载极限。我们如果不合理使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经济增长也将难以持续下去,更不用说为后代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条件。要解决环境问题,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就必须调整、控制人的活动。社会的持续发展只有人与自然相和谐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人与人之间相容、协同、合作。因此,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可持续发展,不断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理论基础
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之后,开始向生态文明过渡。这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尤其是工业文明的深刻反思的成果,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在这个过渡的过程中,人类对自身的生产行为进行调整,根据客观规律来“中介、调整和控制”物质交换过程。在实践中,人类开始反思自身的文化价值,坚持自然主义与人类主义相结合,以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平衡规律为前提,使人类的生产和消费在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真正的走向生态文明。然而以往的社会文明发展恰恰是忽视了这点。
马克思恩格斯既强调自然界的优先性和客观性,又强调通过对自然界的了解对自然界实行“统治”,要求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既斗争又合作。生态文明既强调以人为本,又反对极端人类中心主义或生态中心主义;既将人的生存与发展作为价值观的核心,又反对把人类自身当作大自然的主宰。面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生态危机的挑战,我们更加需要倡导和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和谐生态文明,从根本上确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当代人类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以生态意识强、生态产业发达、生态意识良好为主要内容,是一种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高度发展,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和谐统一的更高层次的文明。生态文明包含着下述三个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的层面:一是物质生产层面。生态文明的主导产业是生态产业,即以生态化为目标的农业、工业、信息业与服务业。其核心是维护“自然——社会——经济” 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产业——生态农业。二是社会制度层面。生态文明是在上述物质生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兴的社会制度。三是思想观念层面。生态文明的思想观念的核心要素是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生态化思想。生态文明的根本点就是要求人类重建人与自然和谐与统一的关系,摆脱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两条就基本上确定了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社会要走向全面的发展,而且这种发展要充分考虑到人的因素,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这样,新发展观的确立就是十分重要的事情了。
马克思、恩格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考察人类文明历史进程的基础上,指出要高度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并揭示了这两种关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认真学习马克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意义。对当今人类生态文明建设有珍贵的启示。
启示一:建立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本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说,对低碳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就是探索我国未来发展的可能性问题,就是破解能源资源和温室气体排放约束的世纪性难题。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突破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和环境瓶颈性约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利于顺应世界经济社会变革的潮流,形成完善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机制和制度保障体系;有利于推动我国产业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打造我国未来的国际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推进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树立我国对
全球环境事务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的良好形象。
启示二:健全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政治、经济、法律、伦理、教育等方面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为维护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建立相应的法规与机构,以协调和解决在环境保护中的人与人的关系。如建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机构与组织、制定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与法律、采取确立生态意识的教育措施等等。
启示三:倡导文明生活方式,树立绿色消费观念。绿色消费是一种绿色化的或生态化的消费模式,是人们在对生存环境的忧虑、对人类行为的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追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的消费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既有益于人类自身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又有益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是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具体到个人、家庭的实践。为此,我们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全方位、多途径地倡导绿色消费,抛弃过度消费,抵制恶性消费,以返璞归真的心理追求“简朴、小型化”的生活,打造“低碳生活”。具体体现在逐步减少和消除城镇由生活垃圾造成的“白色污染”和汽车排放尾气造成的大气污染,净化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陶静静.《马克思生态文明观及当代价值》,科技信息2009年,第7期160-161.[4]杨卫军.《马克思的自然观及当代价值》,理论视野,2008.[5]黄斌.《马克思自然观视域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及现实启示》,2009.
第四篇: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对当今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河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
《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论文题目: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对当今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作者:
作者学号:
作者所在学院、专业:
论文评语:
【优秀】论文选题符合本课程要求,作者能够很好地结合专业实际对论题展开分析论述,逻辑结构严谨,论证充分,参考文献规范,具有较好的学术价值。
教师签字:
【良好】论文选题符合本课程要求,作者能够结合专业实际对论题展开论述,逻辑结构比较严谨,论证比较合理,参考文献比较规范,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教师签字:
【中等】论文选题符合符合该课程要求,有些段落之间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语言比较流畅,论证具有一些合理性,标注了相对规范的参考文献。
教师签字:
【及格】论文选题基本符合本课程要求,个别内容之间具有一定逻辑关系,资料较丰富,语言比较流畅,表明作者在论文上下了一些功夫,标注了参考文献。教师签字:
【不及格】论文选题基本符合课程要求,论文中资料比较多,但剽窃现象比较严重,治学态度不严谨,逻辑结构混乱,标注不规范,写作不认真。
教师签字:
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对当今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摘要: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当代哲学的一种新形态。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域的新特点,突出了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这一新的哲学形态进行研究的重要意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研究》选取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即人与自然关系思想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揭示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马克思自然观的关联性,指出在现代性视野下,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自然观重新理解与阐释的价值与意义。关键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现代性视野
Inspiration Marx ecological view of today's hum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bstract: ecological Marxism is a new form of contemporary philosophy.New features of the object of study and research of the problem domain, highlights a study of ecological Marxist philosophy of this new form of great significance.The ecological Marxist Outlook on nature study selected core of ecological Marxism, the though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s the main content reveals the nature and relevance of Marxist ecological Marxism, pointed out that under the view of modernity, ecological Marxism on Marxist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Key words: Ecological Marxism, and Marxist;modern vision of
目录
摘要.............................................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发展..................5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内容和价值..........6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基本内容...........6
一、大自然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基础...........6
二、环境始于人,人也始于环境...................7
三、人要始终与自然保持和谐一致.................7
四、社会制度的改革,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8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当代价值............8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思想前提.............................................9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理论基础...............................................9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10 第四章 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为当代生态问题的解决指明了方向............................................12 参考文献........................................14
㈠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发展
马克思的自然观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族》中初步建构起来。自然观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把生产方式作为理解现实历史的基础,并且实现了从抽象人向现实人的观点的转变。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是从事实际活动并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个人,如农民、资本家等等。脱离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人是抽象的人。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批判了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l]在马克思看来,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活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改变环境,环境也改变人。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集中批判了抽象自然观,提出了“实践的人化自然观”,并揭示了自然与历史的辩证统一。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深入研究,描述了资本主义制度给自然生态环境以及工人的生产、生活环境造成的严重后果。马克思认为环境危机的本质上是资本主义制度性的危机,根源就在于资本主义制度。
㈡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内容和价值
面对全球生态危机的严峻性,我们要用全新的视角领会和挖掘整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不仅强调自然的优先地位,而且更强调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辩证统一关系。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类对自然界有依赖性,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基础;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和组成部分。但人又是社会存在物,具有高于自然物质的社会本质。这集中表现在人具有理性、道德和劳动的能力,表现在人们之间通过语言中介沟通与交往,表现在人生产与生活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态环境问题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紧密相连。在以往的自然观研究中,人们注重的是马克思实践自然观的人化特质。随着全球性生态问题的出现和不断加剧从历史生存论的视域重新审视和挖掘马克思自然观中的生态意蕴,为人类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寻找良策,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马克思深邃的生态自然观在当今时代体现出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对于建设生态文明、解决生态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大自然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基础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了布鲁诺·鲍威尔把人只是归结为主观的“自我”的观点,强调人自身的自然和外在自然是为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
首先,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决定了人与自然之间结成了发生学意义上的关系。其次,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在自然界之中。马克思说:“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是“生活在自然界中”的,而不是存在于自然之外或凌驾于自然之上的。再次,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马克思在
[1]
㈢肯定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创造价值的原理的同时,也强调作为劳动对象的自然界在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中的地位。一方面,自然界为人类的生产提供生产资料,因为“自然界、外部的感性世界是劳动者用来实现他的劳动,在其中展开他的劳动活动,用它并借助于它来进行生产的材料。”另一方面,自然为人类的生活提供生活资料,人类离不开自然界,必须依靠自然界而生活。因此,马克思引用威廉·配第的话说:“劳动是财富之父,自然是财富之母”。
二、环境始于人,人也始于环境
马克思、恩格斯明确肯定自然界的客观独立性和人对自然界的依赖性,但他们从来没有否认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主体、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地位。在他们看来,自从人类文明产生以来,自然界就不断地从独立的自在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不断增强,自然界的这种人化的速度不断加快,范围不断扩大。人化自然的迅速扩展决定了自然的存在方式和人类认识自然的方式也会随之发生深刻变化。
三、人要始终与自然保持和谐一致
人与自然的物质关系、人与人的经济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两个最基本的关系。这两种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受到人的价值观念、认识能力、实践经验和水平的制约,也受到人们的生产劳动的社会形式——生产关系、经济制度的制约。在马克思看来,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孤独的个㈣体与外在的自然的纯物质性关系,也不是基于人的感觉的直观性关系,而是以实践为基础、以生产关系为中介的社会性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具体的社会发展中,以一定的社会形式,并借助这种社会形式进行和实现的。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在通过一定的社会形式实现的。在追逐剩余价值为生产的唯一目的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自然和人之间相互伤害。“要消灭这种新的恶性循环,要消灭这个不断重新产生的现代工业的矛盾,又只有消灭工业的资本主义性质才有可能。”[1]恩格斯的这一重要观点为我们解决工业社会中人与自然的矛盾
指明了方向:建立以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为目的的生产方式,通过整体规划对人的物质生产进行调节和控制,既保证自然生态的平衡,又保证人类的直接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协调,从而保证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对私有制扬弃的真正自由王国。在共产主义社会,摆脱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人对自然的疏离关系,自然不再作为异己的力量与人类对立,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真正和谐。
四、社会制度的改革,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自然与社会是不可分割的,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协调,实质上是人与人的问题、人与社会的问题。不改变社会环境,就不可能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就在于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在一个崭新的合理的社会里,“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2]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统一、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人的内在尺度与自然的外在尺度的统一以及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的统一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四大”特征。
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相统一的生态思想,是㈤其强大生命力之所在也是其本质特征。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当代价值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科技的飞速发展大大增强了人类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但是高度文明的工业发展在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种种困境和危机。面对全球性的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问题,人类迫切的需要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人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指导,为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哲学基础,为人类走出生存危机、摆脱困境指明了方向。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思想前提
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不同,可持续发展观认为资源是丰富的,但是并非是取之不竭的。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统一体,人是发展的主体,但不是发展的主人,人的发展应该建立在自然发展的基础之上,并受自然发展的约束。从而,人与自然形成均衡、和谐的共生局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对于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对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是非常必要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人口的膨胀经济的增长与有限的生态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造成当前日益严峻的资源能源相对短缺、气候变暖、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的原因在于人类活动超出了自然界的承载极限。我们如果不合理使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经济增长也将难以持续下去,更不用说为后代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条件。要解决环境问题,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就必须调整、控制人的活动。社会的持续发展只有人与自然相和谐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人与人之间相容、协同、合作。因此,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可持续发展,不断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理论基础
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之后,开始向生态文明过渡。这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尤其是工业文明的深刻反思的成果,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在这个过渡的过程中,人类对自身的生产行为进行调整,根据客观规律来“中介、调整和控制”物质交换过程。在实践中,人类开始反思自身的文化价值,坚持自然主义与人类主义相结合,以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平衡规律为前提,使人类的生产和消费在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真正的走向生态文明。然而以往的社会文明发展恰恰是忽视了这点。
马克思恩格斯既强调自然界的优先性和客观性,又强调通过对自然界的了解对自然界实行“统治”,要求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既斗争又合作。生态文明既强调以人为本,又反对极端人类中心主义或生态中心主义;既将人的生存与发展作为价值观的核心,又反对把人类自身当作大自然的主宰。面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生态危机的挑战,我们更加需要倡导和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和谐生态文明,从根本上确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以生态意识强、生态产业发达、生态意识良好为主要内容,是一种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高度发展,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和谐统一的更高层次的文明。生态文明包含着下述三个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的层面:一是物质生产层面。生态文明的主导产业是生态产业,即以生态化为目标的农业、工业、信息业与服务业。其核心是维护“自然——社会——经济” 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产业——生态农业。二是社会制度层面。生态文明是在上述物质生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兴的社会制度。三是思想观念层面。生态文明的思想观念的核心要素是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生态化思想。生态文明的根本点就是要求人类重建人与自然和谐与统一的关系,摆脱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两条就基本上确定了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社会要走向全面的发展,而且这种发展要充分考虑到人的因素,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这样,新发展观的确立就是十分重要的事情了。
马克思、恩格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考察人类文明历史进程的基础上,指出要高度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并揭示了这两种关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认真学习马克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意义。对当今人类生态文明建设有珍贵的启示。
启示一:建立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本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说,对低碳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就是探索我国未来发展的可能性问题,就是破解能源资源和温室气体排放约束的世纪性难题。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突破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和环境瓶颈性约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利于顺应世界经济社会变革的潮流,形成完善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机制和制度保障体系;有利于推动我国产业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打造我国未来的国际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推进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树立我国对全球环境事务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的良好形象。
启示二:健全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政治、经济、法律、伦理、教育等方面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为维护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建立相应的法规与机构,以协调和解决在环境保护中的人与人的关系。如建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机构与组织、制定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与法律、采取确立生态意识的教育措施等等。
启示三:倡导文明生活方式,树立绿色消费观念。绿色消费是一种绿色化的或生态化的消费模式,是人们在对生存环境的忧虑、对人类行为的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追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的消费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既有益于人类自身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又有益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是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具体到个人、家庭的实践。为此,我们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全方位、多途径地倡导绿色消费,抛弃过度消费,抵制恶性消费,以返璞归真的心理追求“简朴、小型化”的生活,打造“低碳生活”。具体体现在逐步减少和消除城镇由生活垃圾造成的“白色污染”和汽车排放尾气造成的大气 污染,净化生活环境。
第四章 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为当代生态问题的解决指明了
方向
将环境问题与社会问题联系起来思考,是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显著特征。马克思认为,人类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从事改造自然的活动,必然影响、制约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即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及由此决定的生产目的、消费方式、技术模式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但是,长期以来,人们没有充分认识这种制约和影响,特别是没能正确估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远的影响。”这种忽视,使得生态问题不仅成为一种自然现实,而且成为一种社会现实。
从根本上说,生态问题是社会问题,只有从解决社会问题入手,克服人与社会的异化现象,才能真正克服人与自然的疏离,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因而,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变革的视角提出了“两个和解”命题,强调“我们这个世纪面临的大变革,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在他们看来,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解决现代社会的生态问题,实现生态文明,需要进行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制度革命,从根本上变革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乃至技术发展模式。这就为人类认识当代生态问题,并寻找解决的根本途径指明了方向。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活时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大工业生产已经造成了地力耗损、森林消失、气候改变、江河淤浅等日趋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如何在促进人类彻底解放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两个和解”呢?马克思恩格斯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中发现,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都存在于物质生产中,存在于包含地理环境的经济关系中。因此,人与人的所有对立都源于人的物质利益,根生于人与自然的矛盾。因此,他们认为,要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人与自然的对立,仅仅有认识是不够的,还“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 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马克思认为,造成现代社会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因此,要真正实现“两个和解”,必须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共产主义。只有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社会化的人、联系起来的生产者,才能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才能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人类本性的条件下
进行这种物质交换。那时“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
于是,人类的生存斗争停止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自然和解了。当然,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两个和解”是指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两种关系的理想化,它们只有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在现阶段,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来实现人类生态问题彻底解决的方式虽然不太现实,但是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内在逻辑告诉我们,在私有制的条件下彻底解决自然异化和生态问题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批判资本主义的技术应用和生产方式,否定资本主义制度。现实的社会主义,尽管由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落后、经济政治体制上的缺陷,仍然存在人口增加、能源紧缺、耕地减少,植被破坏、气候变暖、水系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但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而创造性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就是要从根本上实现人类的生产方式的变革,逐步彻底解决中国乃至世界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保证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共进,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探索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道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陶静静.《马克思生态文明观及当代价值》,科技信息2009年,第7期160-161.[4]杨卫军.《马克思的自然观及当代价值》,理论视野,2008.[5]黄斌.《马克思自然观视域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及现实启示》,2009.[6]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第五篇:浅谈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浅谈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摘要: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环境是哺育人类的摇篮 ,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与自然环境是内在的依存、保护、改造和利用的关系。因此,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是人类同自然界关系的内在要求。目前,由于人类不顾自然界的运动规律,任意损坏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其后果必然危机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无疑为今天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和启示。
关键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文明建设
作为地球上高级生物的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的摇篮,是人类的“母亲”。然而,随着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人类不顾自然界自身的发展规律,对其进行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最终,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生态和环境问题,这不仅阻碍人类的发展,更危及人类的生存。为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实现更好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指导下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并在其指导下将这一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和完善。
一、生态文明建设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含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正式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用独立的篇幅全面深刻地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内容,从而完整地描绘了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
1、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现实基础
从资源上讲,一方面:我国资源总量有限,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资源占有量愈显不足;另一方面:由于开发利用方式不合理,存在大量的资源浪费现象。与此同时,生态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土地沙化、草场退化、河流的水功能严重失调,特大洪涝灾害频发;土壤污染、废气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等污染物持续增加。我国已进入污染事故多发期和矛盾凸显期,资源浪费和短缺、环境破坏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因此,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改变“高消耗、高污染、难循环、低效率”的增长模式变得尤为必要和必须。
2、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
自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来,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危害,全球生态环境恶化成为不争的事实,全世界联合起来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日益成为共识。生态文明、生态保护、低碳生活成为全球性话语。西方国家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但我们却不能走这样的歪路,因为这是一条死路。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生态文明。
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论述:“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做永久存在的特殊的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论证了自然界的统一性和演化。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在自然科学全面发展,尤其是天文学上的“星云假说”、地质学方面的地质演化、生物学的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物理学上的电磁感应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化学上的元素周期律以及人工合成尿素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的核心内容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自然
在马克思研究的自然并不是指存在于人类之外,与人类实践无关的自然,而是经过人类实践改造了的自然、具有社会历史性的自然。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它是人的无机身体”。人要依靠自然界而生活,也就是说,人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必须与自然界持续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首先: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马克思认识到人类来源于自然,是从自然界中分化而来的,具有自然属性。其次:人类要靠自然界而生存。因为,不但人们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都来源于自然,离开了自然人类就无法生存,而且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无机界,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人们形成不同的审美和精神世界。再次:自然是人的自然。马克思对人的考察,从一开始就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来说明自然,从人类的生存层面上来理解自然的。
总之,马克思关于“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的论断,体现了他所关注的不是与人毫无关系的“自在自然”,而是同人的存在和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其中包含着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包含着马克思对自然的实践态度和价值追求,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一种理论根据和价值尺度。
三、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观上唯一科学和正确的思维形式。在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今天,我们必须积极领悟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从中获得帮助和启示,更好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一)、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自然观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类历史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理论侧重。然而无论是人对自然的绝对统治还是人对自然的绝对从属都不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既强调自然界的客观物质性,又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二者共同作用,人类生存资源才能不断扩充,生存条件也才能改善,从而实现更好的发展。今天,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强了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们更相信“人定胜天”,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利用自然,而忽略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从而造成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坚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此基础进行人类的各项生产和生活活动。
(二)、要求人们尊重自然规律
规律是客观存在并不以热的意志为专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自然界是普遍联系并永恒发展着的,其运动和发展都有自身的客观规律,只有认识到各种联系背后的规律,并正确利用这些规律,才能正确地预测事物的发展方向,从而做出既符合自然界发展规律又有利于人类自身发展的事情,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并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三)、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一方面,自然观的产生和发展是同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向适应的,每一种自然观都不能摆脱其历史局限性;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它必将不断接受检验并随之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开放的、发展的理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也必将更加完善,从而更好地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另一方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较高水平的科学技术才能更好地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今天,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问题,保护生态环境、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为了发展,更是为了生存。因此,我们要坚定地坚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并以此指导我们的生态环境保护,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生态文明建》周海军 乌尼日 黄莹
——广西教育学报学院 2013年第5期 总第127期
《浅析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洪承武
——商业文化(上期)2011年 07月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讲评》 吕世英 ——社科院纵横 1991年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当代价值》 方世南
——河南大学学报 2004年第3期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 宋开元 杨文逸 杨艳
——经济学研究导刊 2007年第4期 总第11期
科 技哲学
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姓名:刘利洁 学号:110711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