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品德教育应从小抓起”主题班会
“品德教育应从小抓起”主题班会
《美的行为,美的心灵》尚美主题班会
一、活动目的:
对于品德教育应从小抓起。美的行为、美的心灵需要从各方面来培养,针对三年级学生,应有一个规范的行为,配合学校的德育工作,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美好心灵的创造是起步工作的重点。为此,举行了本次主题班会,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加强学生品德修养,使学生明确在校、在家庭、在社会都应该有美的行为和美的心灵。
二、活动材料: 1,《小学生行为规范》
2,小品《课间十分钟》
3,多媒体图片
4,小品剧《墙壁的呻吟》
5,歌曲
三、活动地点:
本班教室
四、活动准备
1、确定主持人和节目表演者。
2、制作多媒体课件。
3、学生自已熟悉《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内容。
五、活动程序:
(主持人甲——江蔚、乙——张美莹)
甲:尊敬的来宾,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乙:对你们的来临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甲乙:三(3)班《美的行为,美的心灵》尚美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甲:三年前,我们踏进校门的那一天起,我们就不再是父母身边撒娇的娃娃,而是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了。
乙:我们就要以新的规范和准则来要求自己,希望早日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
甲:古人说得好,“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品德教育应从小抓起”主题班会】“品德教育应从小抓起”主题班会。”每个组织都要有一定的准则和规范。
乙:那么,我们小学生行为的规范是什么?它就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甲:三年前,我们告别了幼儿园,迈进了学校的大门。那时,我们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不了解。
乙:但三年以来,我们组织学习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知道了作为一名合格小学生必须达到的基本条件。
甲:那么,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幻灯打出“在校做个好学生”)
甲:《规范》向我们明确提出了努力的方向。但你们有没有真正地去理解?
乙:现在我们进行一个竞赛来考验一下你们。我宣布《行为规范》竞猜开始。
甲:我们将采取竞赛,案例分析讨论的形式进行。
《行为规范》竞赛
甲:各位同学请听题目:
1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共有几条?请背诵第一条的内容。
2甲:我说出《规范》中的一句,请接着背下来,并说出是第几条。“诚实守信,不说谎话,”
3乙:《规范》第12条中说,课前预习,课后认真复习,按时完成作业,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品德教育应从小抓起”主题班会】《行为规范》你们都说得很不错,但结合实际,你们还懂吗?
乙:下面进行案例讨论题。请看小品《课间十分钟》。
表演者:老师——李梦菲;小明——曹海荣;小刚——王钰枫。
甲:小品看完了,请你们结合《规范》的条款评价他们的表现。
乙:讨论分析人物做得好在哪里,错在哪里,我们要怎样做?
其他学生回答:
乙:每一个参赛选手表现得都很出色,看来大家真的已经把《规范》的各项条款牢牢记在心中。
甲:我们不光要记牢,跟重要的是要按照条款的内容去做。
乙:我们来看看生活中这些行为是否美?(幻灯片)
甲:以上的一些不好的行为,我们千万不要学习,如果碰到还可以劝告他们不要那样做;我们要学习他们好的行为。
甲:我们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同样,也要努力做一位社会的好公民。(幻灯打出“在社会做个好公民”)
乙:所以我们不仅要遵守学校的行为规范,还要遵守社会公德。
甲:这堵墙壁是危墙,那个人不顾生命安全去攀爬,结果会怎样?我们再来看看一堵新粉刷的白墙壁,它会有怎样的遭遇呢?
乙:请欣赏小品剧《墙壁的呻吟》
表演者:白墙壁——江蔚;同学a——黄佳泳;同学b——梁家禧;
同学c——张蓓诗;同学d——谢雨珍;同学e——韦朝杰。
乙:小品看完了,请你们结合《规范》的条款评价他们的表现。
其他学生回答。
甲:你们回答得非常好,希望生活中也要做到自觉爱护公物.
甲:来同学们,让我们共同朗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字歌,全班的同学共同学习和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各个成为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乙:队歌起,同学们,祝你们早日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
甲:《小学生行为规范》指导我们的言行,使我们懂得了作为一名小学生应该承担的责任以及必须履行的义务,同学们,让我们牢记《行为规范》的每一条内容,共同拥有美的行为,美的心灵。【“品德教育应从小抓起”主题班会】主题班会zhutibanhui.htm。乙:欢迎班主任刘老师为我们总结。
教师结合班会主题总结,向学生提出学习和生活的要求。
甲乙:让我们在欢乐的歌声中勇往直前,迎接美好的明天!三(3)班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全班同学起立掌声欢送听课的老师。
六、课后反思:
教师小结是整节课得重要部分,教师应抓住学生整节课的表现分析总结。我只是针对主题作了简单的总结,没有及时对这节课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表扬,没有向他们提出存在的不足。这节课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起的是引导作用,前期的准备工作是老师“引”的主要作用,课后的“导”工作做得不好。
第二篇:励志教育应从小抓起
励志教育应从小抓起
班级有两名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很不好,父亲拄欢欢喜喜双拐,出租三轮也挣不了几个钱,母亲给人打点零工,来供两个孩子上学。
按理说两个孩子应该好好上学,报答父母,可男孩子很不听话,经常旷课,气老师,扰乱课堂。
有一次上习题课,我把卷子发了下去,让大家自己做,可我发完后,走到这个同学旁边时,他傻傻地坐着,我问他卷子呢?他说撕了,“你为什么撕?上办公室。”下课后,我再问他为什么撕卷子,这样做对不对?““我没错,卷子是我的,我愿意撕就撕。”如此不懂道理的学生,如之奈何!
我电话联系他的家长,他母亲来了,经过母亲很长时间的说服后,母亲说孩子知道错了,老师不要和他生气了,可孩子什么也没有说,我问他撕卷子有没有错。他仍说自己没错。我转身走了,无奈之下,母亲打电话把拄双拐的父亲找来了,我们共同对他进行说服教育,可到后来,我对他说,你认为这件事到底怨谁,他出人意料地说:“怨这张卷子”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如今的学生,上学免收书费、学费,像这样家庭困难的学生,还享用困难补助。可他们却不认真学习,原因何在呢?我认为,应该在小学加强励志教育,并改革就业制度,加强对知识层次的要求,使学生、家长对知识、重视起来!
第三篇:文明礼仪从小抓起
文明礼仪从小抓起
1“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心有礼则心泰。” 礼仪,是礼节,礼貌和仪式的总称。
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讲文明、懂礼貌历来是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礼仪常规教育显得尤其重要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培养 青少年良好
行为习惯,不仅是 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2在日常
生活中,大家经常见到这种情况:一些学生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影响或者由于家庭的溺爱,表现出不尊敬师长、不团结同学,打架,骂人,讨厌劳动,随地吐 痰,穿暴露服装、染发、烫发等等,这些状况让人十分忧虑。因此,强化礼仪教育迫在眉睫。这些状况让人十分忧虑。
因此,强化礼仪教育迫在眉睫,生活里最重要的是以礼待人,有时侯礼的作用不可估量从某
种意义上讲,礼仪比智慧和学识都重要。3 有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谦让,吃饭前要洗手……”我们完善自己的文明修
养也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养成文
明的习惯,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使文明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4丰子恺是名人每逢家里有客人来的时候,父亲总是耐心地对孩子们说:“客人来了,要热
情招待,要主动给客人倒茶、添饭,而且一定要双手捧上,不能用一只手。躬身,表示谢
意;双手,表示敬意。”这些教导,都深深地印在孩子们的心里。丰子恺的儿子丰陈宝,小
时候很守规矩,但特别害怕见生人。因此,在客人面前,常常显得不大懂礼貌于是,有一次,来了一位陈宝不认识的客人。客人跟父亲说完话,要告辞的时候,看到了小陈宝,转过身来
就与小陈宝热情地打招呼。小陈宝一下子愣住了,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是好,竟没有任何反
应,送走了客人,父亲责备陈宝说:“刚才,那位叔叔跟你打招呼告别,你怎么不理睬人家?;
人家跟你说再见,你也要说再见,以后要记住。”
在父亲的正确教导下,丰子恺的孩子个个都是懂规矩,讲礼貌,长大后成了有出息的人。
5通过礼仪教育,不仅能够满足个体的尊重的需求,积极看待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够使个
体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更加受欢迎,形成一个和谐的人际世界,人只有在集体、朋友、亲
人为其提供人道的、值得信赖的人际世界里,才可能挺身反抗自身的消极力量,形成健全完
整的人格。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成长时期,在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潜移默化的影响
到自身的心理素质,而文明的行为就在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同时也完善了
自身的道德品质,如果我们不在此时抓好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那我们即使拥有了丰
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于人于己于社会又有何用呢?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做一个堂堂正
正的人,一个懂文明、有礼貌的谦谦君子,然后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单纯掌握知识
技能的机器,而要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文明就是我们素质的前沿,拥有文明,那我们就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6我相信,经过我们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一定会营造出一个文明美好的校园。试想
假如全国每一个校园都共同创建文明校园,那么我们民族的整体素质将大大提高,国
家的综合实力将会大大加强,祖国的未来一定是繁荣昌盛、灿烂辉煌!
第四篇:诗意从小抓起
诗意从小抓起
——小学语文中的现代诗教学
研修过程:
1、查阅语文教材中选编的大量古今中外的诗歌篇目。
2、交流现代诗教学的看法。
3、上一节公开课,讨论交流现代诗教学时该注意什么 研修成果:
在语文教学中,现代诗的教学往往被忽视。有教师甚至认为古诗语言凝练含蓄,意境丰富深远,教起来有味道。而对现代诗,由于不喜欢,觉得太浅白,或觉得含蓄朦胧难懂,更由于对现代诗的诗质、诗意、诗韵、诗形和诗境不很了解,就觉得没啥可教的。因而造成师生与现代诗的隔膜。但是仅二年级上册选用的现代诗就有《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株紫丁香》、《欢庆》、《假如.》、《“红领巾”真好》、《四季的脚步》等等,大大超过了古诗的数量,由此可知,现代诗的教学已被重新提上语文教育的日程,孩子的诗性也开始受到重视,诗意应该从小抓起。
当代诗是我们现在每一学期开学以来遇到的第一课,开头的第一课讲好与否,会影响到孩子这一学期语文学习的心情。而且当代诗的讲解有难度,想把当代诗讲好,一定需要技术和准备。
现代诗的讲授会有很多的误区。在今天学习王文林老师的一片论文的时候,他就指出了会遇到的种种不足。下面,我先总结一下这些误区:
一、目标的单一
为了强调孩子去读好一句不到位的话,总是说:“你能读得更美吗?但是孩子读来读去还是读不好,但是老师却好像没事似地开始下面的讲解。
二、意境的破坏
笔者举了《我们爱你啊,中国》这一节课中的一个例子:“伟岸和高洁”。有的老师就是强制孩子去理解这两个词的意思,但是孩子理解来,理解去,还是说不好。其实当孩子点出伟岸就是形象伟大,高洁就是高尚纯洁的时候,这已经到头了,如果还想要孩子从中理解到一些什么境界,那是非常困难的。
三、思维容量的不足
笔者在举这个例子的时候,列举了《长江之歌》中的“巨浪荡涤着尘埃”。孩子的理解五花八门,甚至理解到长江是一个洗衣服很便利的场所,因为长江的水量大,可以洗去很多的尘埃。
这就是在现代诗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也深有同感,毕竟自己的教学中已经遇到了很多类似于此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应该怎样去有效地解决呢?我现在感觉,就应该返璞归真,回归简单。
现代诗中存在很多的的难点,很多句子有深刻的含义。面对这样的问题,不能一味去引导孩子进行剖析,那样孩子只会说的五花八门,偏离教学目标的航线。还是举上一个例子,“梅花的高洁”,如果让孩子分析为什么用高洁这个词去形容梅花,能答道点子上的很少。但是如果只问这个词的意思,很多孩子就会答道“高尚纯洁”。我感觉能达到这样的目标就可以了。就如“巨浪荡涤着尘埃”,孩子能理解什么啊?他们的回答只会向卫生方面胡扯。所以,理解荡涤就可以了,就可达到我的目标。
其实现代诗的教学,归根到底就是这些疑难的词语和就句子不好分析。与
其让孩子胡扯八道,老师找不到解决的途径,还不如避其锋芒,让孩子理解其中的境界就完全可以了。
现代诗的创作在打破了格律诗的“格律”之后,着意于“意象”的创造和情感的渲泄感染。“意象”也只是情感的影子而已,有时并不具实在的“意义”,即“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因此,现代诗极易与孩子的情感世界产生相遇,诱发情感意义的构建与诠释。
所以,现代诗的教学核心是激发、诱导、张扬小学生的情感智慧。用富有童心情趣的话语感染学生,吸引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在情绪化的学习中把学生引向与文本的对话,与文本的作者对话。通过情绪化的文本建构逐步意义化的语文学习过渡。在“无知”“无真”的情意活动中完成求善、求美的价值观取向。
归纳现代诗的教学,注意好几个方面:
首先,以读为主,渐入文本
现代诗虽然和古诗不太同,但是还不能缺少指导孩子的朗读。指导孩子多读书,不仅仅是读准字词,读通句子的要求,更是对孩子学习的一种升华。孩子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就会慢慢进入到文本当中。“无知”“无真”,不是说现代诗的教学拒绝“求知”、“求真”,可以无视文本的意义价值,而是要求把文本的意义价值置于人的审美视野中加以适当的解读,赋予其审美的、情感的元素。如《归来》一诗的第一自然段:“赶车,赶船,一踏上故土,就满眼春天……”这里的“春天”早已因情感的激越跳动而失却了自然的意义——一年中的某个季节,也不是与“春天”相关联的具体物相——鲜花、鸣禽。它深切地传达了海外游子踏上故土时如春天般明媚、温暖的心情。再如《大海睡了》:“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深夜里,大海睡觉了……”诗中的大海、风儿、浪儿、月儿、星星等物事,都凝聚了浓浓的亲情爱意。在孩子的心早已幻化作“我”,幻化作母亲。作意义上的解构诠释多此一举。诗的气质在抑扬顿挫的吟诵中彰显和培养。现代诗的教学宜在此着力。诵读既是学习的手段,也是学习的目标。教学时,首先应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由诵读,把一首诗读“顺溜” 了,诗的大意也理解个八九不离十。之后,并不是“理解”,老师应帮助学生继续诵读,帮助他们读好,读出情来,读出美来。主要包括诗的节奏、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等等。更高层次的如诵读的修饰——颤音、滑音(注意不是关于它们的知识,而是学生切身的体验行动。),在变化着的诵读中体验不同的情感意义。如《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一诗末节:“踏一路春风,撒一路欢笑,走遍青山碧岭,春光染绿我们双脚。”如在诵读时逐步加强,可以读出少年儿童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豪迈;如读得坚定有力,则又可以读出一种力量在召唤他们去投身植树造林的光荣行列。现代诗确实不需要讲的,也不能讲。一讲便失去美感,一讲就失去了多元解读的基础。
其次,避其锋芒,该放就放
这一点就如我刚才的理解一样,一些困难的句子和词语就做一定的放弃,让孩子在轻松中去达到教学的效果。模糊思维中,有一个留粗去细的原则,语文教学的目的最终是要用文字本身来表达美,以模糊思维为原理的以诗解诗是较为理想教学的方法。
再次,拓展阅读,畅谈感受
现代诗其中蕴含着很多作者的情感,所以在教学的结课处一定要引导孩子做这一方面的完善。即使是新教材,一学期也不过让学生见识几十首诗,这样的接触量是不足以普遍提高学生的“诗意”的。语文教学不同于科学分析,大量的研究、实践以及常识告诉我们,语言的学习规律,不是举一反三,而是“举三反一”,“举多胜少”。这也正符合了模糊理论的精神,模糊思维正是通过对事物多方面的模糊认识的集合,来正确认识事物本质特征的一种思考认识问题的方式。因此,阅读数量的积累,语言例子的极大丰富,才是形成语文能力的最首要的前提条件。新版教材也特别指出“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培养语感”。由此可见,语言的精粹――诗歌的学习,必须是在“不求甚解”的量的积累中,在不断的熏陶中寻求质的突破,以典型的模糊思维方式,最终达到对诗境的“感悟”。“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当然,这里的量不是无选择的堆积,也不是游离于教材的标新立异.漫无目的,而是既有重点、统一点,又有涉猎广度的点面结合。
现在的学生是幸运的。诗性的天赋的一脉相承给了语文教育一个多么好的契机。我们并不奢望培养诗人,我们只希望能在纯真的童年里留住美好的诗情;在未来的挫折岁月中让心灵有所依托。在整个社会趋向急功近利的今天,让诗在孩子心中留住精神的自由与纯净。
第五篇:安全知识 从小抓起
安全知识 从小抓起
—— “防震逃生避险演练”
滇滩镇早坡明德小学舒祺娇
为了抓实我校师生应对火灾、地震、山体滑坡等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我校于7月3日冒着大雨进行了一次“防震逃生避险演练”。
演练时,以敲钟作为报警信号,全校师生就近应急避险,在老师的指导下,有序的向操场撤离,各班集合清点人数并向大队辅导员汇报,辅导员对演练进行简要总结。活动结束后,各班回到教室,班主任就本班参加此次活动进行分析、小结。
本次演练效果较好撤离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为建设平安校园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提高了全校师生的遇险应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