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斯的成就和启示
“数学王子”高斯的成就和启示
【摘要】正如亨利·庞加莱所说:“如果我们想要预见数学的将来,适当的途径是研究这门科学的历史和现状。”高斯是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和牛顿、阿基米德被誉为数学史上三大杰出的数学家。他的数学研究几乎遍及所有领域,在数论、代数学、非欧几何、复变函数和微分几何等方面都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数学王子”是对他一生的成就恰如其份的颂赞。除此之外,高斯还在天文学、大地测量学和物理学有杰出的研究成果,为后世人们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本论文主要从数学领域谈谈高斯的重要成就和给我们的启示,并圆内接正十七边形的画法。
【关键词】高斯 成长经历数学成就正十七边形 启发
一、家庭背景
“数学王子”高斯的门第决不是王族。约翰·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Johann Karl Friederich Gauss,1777年4月30日—1855年2月23日)出生于德意志不伦瑞克一个简陋的村舍里。高斯的祖父是一个贫穷的农民,生活贫困。父亲格哈德作为园丁、水渠管理人和砌砖工人艰苦地劳动一生,是一个正直、极为诚实的粗鲁的人。孩提时代的高斯尊重顺从他的父亲,并且秉承了其父诚实、谨慎的性格。然而他的父亲常常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来为年幼的高斯规划人生,曾尽一切力量加以阻挠儿子完成不朽的工作。
幸运的是,高斯有一位鼎力支持他成才的母亲罗捷雅和慧眼识才的舅舅弗里德里希。罗捷雅真诚地希望儿子能干出一番伟大的事业,她对高斯的才华极为珍视。然而,她也不敢轻易地让儿子投入当时尚不能养家糊口的数学研究中。在高斯19岁那年,尽管他已做出了一些伟大的数学成就,但她仍向数学界的朋友波尔约问道:“高斯将来会有出息吗?”波尔约说她的儿子将是“欧洲最伟大的数学家”,为此她激动得热泪盈眶。
高斯的舅舅弗里德里希是一个非常聪明有天分的人,他发现他姐姐的孩子有着敏锐、不肯安静的头脑,于是就在这个年轻天才的身上倾注自己的才智,通过他特殊的人生哲学唤起高斯的敏捷的逻辑思维。正是由于弗里德里希的慧眼识才,才使得高斯走上科学研究的道路,成为一位罕见的“数学王子”。
二、数学成就
在整个数学史中,从没有过像高斯那样早熟的。人们不知道阿基米德在什么时候显露出天才的迹象。牛顿最早表现出他极高的数学才能时,可能也没有受到注意。虽然看起来难以置信,高斯却在3岁以前就显示出了他的天才。有一天,他观看父亲算帐,计算结束后,父亲念出了钱数准备写下时,身边传来细小的声音:“爸爸,算错了,应该是……”。核对账单的结果,表明高斯说的数是对的。
10岁时,他的老师出了一道数学题:求1+2+3+4+……+100。而高斯在五分钟后就给出了正确答案:5050。高斯是这样计算的:1与100、2与99、3与98……每一对的和都是101,而100以内这样的数共有50对,101×50=5050。他的这种计算方法,代数上称为等差级数求和公式。
1792年,高斯进人布伦斯维克的著名学院(卡罗琳学院)深造,攻读了牛顿、欧拉和拉格朗日等人的著作,并且立刻精通了这些数学家的著作。1795年,高斯进入哥廷根大学,第一年就发明了最小二乘法。第二年又严格地得出了可用直尺圆规作图的正多边形的条件:边数必须是2k或22k1,从而宣布了自欧几里德以来几何作图上的一项成就——发现正十七边形的作图法,并用代数方法和几何图形结合起来证明了这一作图方法。为了纪念高斯这一成就,在哥庭根大学的校园里,高斯的塑像下特意砌了正十七边形的底座。同年,高斯又发表并证明了著名的数论方面的定理——二次互反律。这一定理欧拉早已发现,但是欧拉和勒让德都没有能力加以证明。这是高斯的得意之作,一生曾用八种方法证明,称之为“黄金律”。
1799年,高斯又证明了一个重要的定理:任何一元代数方程都有一个根。这一结果数学上称为“代数基本定理”,也被称做“高斯定理”。
1801年,高斯出版了他的《算术研究》。在此之后,他把他的活动范围扩大到天文学、大地测量学、电磁学等领域中的数学和实用两个方面。
1825年到1831年,高斯仍在数论方面作出贡献,继二次剩余论之后,又借助于他的复数理论提出了四次剩余论,又发现了一种用复数来对奇数进行因式分解的方法,例如3(12i)(12i)的形式,生动地表示新的素数(即质数)论的诞生。在1828年,高斯出版了《关于曲面的一般研究》,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空间曲面的微分几何学,并提出内蕴曲面理论。高斯的曲面理论后来由黎曼发展。
高斯对待学问十分严谨,不轻易发表他的著作,除非他相信这篇著作已达到完美无缺的地步。任何结论,不论多么重要,都要等他认为完善之后才发表,因此高斯一生共发表155篇论文,而遗下了大量的稿件,他的许多成就都是他死后在他的草稿和日记中发掘的。
高斯的科学日记(Notizenjournai)是数学史上最宝贵的文件之一。第一篇记录了他的伟大发现。高斯在1816年左右就得到非欧几何的原理。他还深入研究复变函数,建立了一些基本概念发现了著名的柯西积分定理。他还发现椭圆函数的双周期性,但这些工作在他生前都没发表出来。
要是在这本日记中埋藏了几年或几十年的东西当时被立刻发表的话,足以为高斯赢得半打伟大的声誉。然而事实是,直到他去世很久以后,人们才知道,有多少19世纪的数学,高斯在1800年以前就已经预见并领先了。要是他能泄漏一些他所知道的东西,很可能目前的数学要比现在的状况前进半个世纪或者更多。
有一个比喻说得非常好。如果我们把18世纪的数学家想象为一系列的高山峻岭,那么最后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巅峰就是高斯;如果把19世纪的数学家想象为一条条江河,那么其源头就是高斯。单单从高斯的数学成就看,他对18、19世纪的数学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愧被称为“数学王子”。
三、高斯和正十七边形
尺规作图起源于古希腊的数学课题,是欧几里得提出的一种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的方法。尺规作图只使用圆规和直尺,并且只准许使用有限次,来解决不同的平面几何作图题。尺规作图使用的直尺和圆规带有想像性质,跟现实中的并非完全相同,直尺必须没有刻度,无限长,且只能使用直尺的固定一侧。只可以用它来将两个点连在一起,不可以在上画刻度;圆规可以开至无限宽,但上面亦不能有刻度。它只可以拉开成之前构造过的长度。
很久以前,古希腊数学家曾深入研究过一类作图问题,即:如何利用尺规作圆的内接正多边形。早在《几何原本》一书中,欧几里德就用尺规完成了圆内接正三边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甚至正十五边形的作图问题。然而,似乎更容易完成的正七、九、十一边形却未能作出。在欧几里德之后的2000多年中,有关正多边形作图仍停留在欧几里德的水平上,未能向前迈进一步,直到1796年年仅19岁的高斯宣布他发现了正十七边形的作图方法,堪称数学史上的奇迹。
在经过继续研究后,高斯运用自己的理论巧妙地将尺规作图的几何问题化为一个代数方程,然后通过这个方程的整数解来确定哪些正多边形可以用尺规作出,最终在1801年对整个问题给出了一个完美的解答。高斯指出,只用直尺和圆规作圆内接正n边形,当n满足如下特征之一时方可作出:
1)n=2m(其中m为正整数)。
t2)边数n为质数且形如 n=22+1(其中t为非负整数),即n为质数的费马数。
3)边数 n具有n=2mp1p2p3……pk的形式(其中p1,p2,p3,……,pk为互不相同的费马质数)。
下面是正十七边形作法:先计算或作出cos(360°/17)。设正17边形中心角为a,则17a=360°,即16a=360°-a 故sin16a=-sina,而
sin16a=2sin8a*cos8a=4sin4a*cos4a*cos8a=16sina*cosa*cos2a*cos4a*cos8a 因sina不等于0,两边除之有: 16cosa*cos2a*cos4a*cos8a=-1 又由2cosa*cos2a=cosa+cos3a,cos15a=cos2a,cos12a=cos5a 有2(cosa+cos2a+…+cos8a)=-1 令:
x=cosa+cos2a+cos4a+cos8a
y=cos3a+cos5a+cos6a+cos7a 有:
x+y=-1/2 又xy=(cosa+cos2a+cos4a+cos8a)(cos3a+cos5a+cos6a+cos7a)=1/2(cos2a+cos4a+cos4a+cos6a+…+cos15a)经计算知xy=-1 因而:x(117)/4
y(117)/4
其次再设:x1=cosa+cos4a
x2=cos2a+cos8a
y1=cos3a+cos5a
y2=cos6a+cos7a 有:x1+x2(117)/y1+y2(117)/4 最后,由cosa+cos4a=x1,cosa*cos4a=(y1)/2 可求cosa的表达式,它是数的加减乘除平方根的组合,故正17边形可用尺规作出。
四、个人感想
虽然高斯有着与生俱来的数学天分,但他的成就离不开他勤奋、严谨、虚心钻研的人生态度。我们每个人的天分是不可改变的,但是怀揣着一颗对数学无比热枕的心能帮助我们在追求更高境界的数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数学是一门极严谨的学科,研究者应该有缜密的逻辑思维和严谨的科学态度。高斯做到了这一点,他的座右铭是“少些,但要成熟些”;他的格言“不留下进一步要做的事”。高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会对某一个定理多次给予不同的证明,以求最简、严谨。他说:“绝不能以为获得一个证明以后,研究便告结束,或把寻找另外的证明当作多余的奢侈品。有时候你开始没有得到最简单和最完善的证明,但就是这样的证明才能深入到高级算术的真理的奇妙联系中去,这正是吸引我们去继续研究的主动力,并且最能使我们有所发现。”学习数学就要像高斯那样不马虎,力求完美。
从高斯的身上还可以看到,学习者就需要一个适合自己的、科学的程序或者说是学习方法,去做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而不是盲目地追求着什么。高斯十二岁的时候已经开始怀疑元素几何学中的基础证明,当他十六岁的时候,就预测在欧式几何外必然会产生一门完全不同的几何学。同样,高斯的事例启示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持一种怀疑的态度,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决不能循规蹈矩。除此之外,高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用一个晚上的时间解决困扰了科学家们2000多年的问题,可见,人的潜能是无限大的,要相信自己的能力。
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对平凡的我们来说可能没有那得天独厚的才智,但是却可以用勤奋、科学的态度弥补那百分之一的不足。
参考文献:
[1]E.T.贝尔(Eric Temple Bell)著;徐源译.数学大师-从芝诺到庞加莱.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4.12.[2](美)克莱因著.古今数学思想第2册英文.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01.版社, 2004.12.[3]高斯:“我一生的效劳都服从于您的规律”[J].学习博览.2013(10):20-21.
第二篇:中华古代农器的成就和启示
中华古代农器的成就和启示
曾德超 刘清水
中华传统文明,农为主体,农器为其骨干。我国古代农器技术甚为先进,有些早于世界其他国家一千多年。因而,把历史上出现过的有代表性的农机具汇总起来,制图配文出版,是很有意义的一项工作,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从这一意义上说,《中华农器图谱》的编纂和出版值得充分地肯定。而且,它还为中国农业机械发展史、中国农业发展史、中国科技发展史、中华文明史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系统翔实的重要资料,对世界农业史、世界科技史之研究也是一个贡献,因此,其学术意义实在不容低估。
我国的古代农器具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例如犁,世界各地很早就有这种耕地工具,只是形制互不相同。到公元一、二世纪时,我国的犁已成为世界上很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一直到20世纪中叶,我国的阳泉犁还长期畅销南洋各地。翻车、石碾、扇车等机具也都是我国最先发明的。据英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博士的考证,西方使用翻车晚于中国约1500年,使用扇车晚于中国1400年,使用石碾晚于中国1300年,水碾则晚了900年。回顾中华民族对世界农业机械、农业和世界文明所做出的卓绝贡献,我们无疑会感到自豪与骄傲,同时也必然会从中得到激励和启示。
第一,以种植业为中心的农业,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可预见的将来,都是基础性产业。要发展农业这一基础性产业,就要依靠现代农业科技,而不断改进和创新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农业生产工具则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第二,中华农器,尤其是一些优秀的传统农器,至今仍有许多值得借鉴和参考的价值,仍有许多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合理成分。因而,我们要在研究原有农器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更多适应于现代农业生产的机具。
第三,农业机械是在土壤—植物—大气系统下,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作物、不同的作物生长发育期间进行作业的,且作业条件变化较大,因此,一种新型农业机械的研制、开发、示范、推广往往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来完成和完善。农业机械的发展要锲而不舍、反复研究、不断改进、不断创新。
21世纪,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将进入新的高潮。农业需要更快地发展,农业机械工作者肩负着艰巨而光荣的使命,任重道远。《图谱》将激励更多的青年立志献身于农业机械化的崇高事业,以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更快发展。
光明日报,2002.4.2
第三篇:近年来首钢社会建设工作的成就和启示
近年来首钢社会建设工作的成就和启示
当前,国有企业的社会建设工作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和理解:一是国有企业作为一般的社会经济单元在社会建设方面所作的努力;二是国有企业在承担部分政府职能方面所作的工作;三是国有企业由于改革不彻底而未分离出去的一部分本应由社会和政府承担的社会建设工作。这三方面的工作,在首钢都存在,我们在这里笼统称之为社会建设工作。近年来,首钢党委在推进搬迁调整和改革改制的同时,继续推进社会建设工作,促进了企业的和谐稳定,为搬迁调整创造了条件。
一、改善职工住房条件,营造和谐居住环境
在首钢改革搬迁调整的大形势下,虽然结束了福利分房,但是首钢仍然积极做工作,按照有关政策组织了两期集资建房,解决职工住房困难问题。两期集资建房共建23万平米,2234户。到2008年首钢职工住宅面积达到330万平米。目前第三期集资建房已经启动。为充分利用房源,让更多的职工家庭改善住房条件,前两期集资房在配中,采取旧房调新房、小房调大房、调配相结合的方式,满足不同职工的需求,使4000多户职工家庭改善了住房条件。
首钢制定了《一业多地单位解决职工住房问题指导意见》,积极改善职工住房问题。首钢搬迁调整的新基地迁钢公司、首秦公司,坚持生产和生活并重,都建设了职工生活小区。迁钢公司职工生活区坚持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的建设原则和人性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建设标准,室内家具、床上用品、电视、电话、空调、电淋浴器、厨房灶具一应俱全,设施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小区集住宿、餐饮、健身、学习、娱乐各功能为一体。到2009年底,一期已有5662名职工和260对青工夫妻在小区安居。即将竣工的小区二期工程,又为职工建设了幼儿园和健身中心。首秦公司南戴河住宅项目32.4万平方米全部开工,一期10栋小高层11万平方米房屋将于2009年底前交工入住,其余住宅及配套项目将于2010年底全部完工。
随着人们住房条件的改善,住房不仅是居住的空间,也是享受生活的天地。首钢积极投入资金对住宅小区进行改造,提升管理水平,改善居住环境。包括对1976年以前建造的15栋楼房进行了抗震加固;对38栋楼房进行了小楼挑顶大修;防止模式口地区山体滑坡,做了8037平米护坡加固;家属区道路大修85138平米;为确保居民乘电梯安全,对128部老式电梯进行了更新改造;两次对32个小区、870栋次、74538户居民的楼房进行了危电改造;供暖管线改造86951米;供水管线改造79417米;分两期对电视闭路进行改造,居民收看电视从几个频道到30几个频道,现在能看到100多个频道;对老山一次供水泵站和家属区11座二次供水泵站施实无负压设备改造,2007年首钢家属区打5口基岩井,不仅结束了首钢供水没有优质基岩水源的历史,还为首钢搬迁后,厂区8平方公里土地开发供水提供了空间。现在首钢家属区35个小区绿化年保持在39%以上,共有花园式景点125个、健身园85个。实现家属区综合管网计算机动态管理,对35个小区给水、电力、热力、燃气、路灯、污水等11种管线的数据入机,提高动力管网自动化管理水平;将1953年以来579栋楼房的建筑资料、房屋居住档案入机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方便了职工家属办事;以信息化技术加快改造传统服务业步伐,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已有24个住宅小区进入首都文明社区,老山东里和金三区被评为市级优秀管理居住小区,黄南苑小区不仅被北京市政府授予“金牌居住区”,还跨入全国物业管理示范住宅小区行列。苹三区、苹一区、十万平、老山小区获得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小区称号。
二、加大职工教育投入,深入创建学习型企业
近年来,首钢加大对职工教育的投入,使首钢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比较完整的终身教育体系。首钢培训中心集首钢工学院、首钢高级技工学校和首钢技师学院为一身,是首钢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前教育、职工培训的实体;首钢党校是干部培训的实体;各子公司和厂矿都有职工教育培训管理业务。首钢培训中心、首钢党校教学条件不断改善,首钢培训中心新建了教学大楼、更新了实验室设备和电化教学设备,目前正在建设首钢科教大楼。适应搬迁调整、转型升级的需要,首钢积极开展全员大学习、大提素,大力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员工教育培训,以健全的培训机构、完善的培训体系和可靠的培训投入机制,推进创建学习型企业。每年在教育培训方面投入不低于职工工资总额的1.5%的经费,保障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一是员工教育培训把重点放在培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上,按照紧缺人才加紧培训,重要人才重点培训,优秀人才优先培训的原则,坚持开展以岗位责任、设备工艺、技术理论、岗位操作技能和三规一制为主要内容的技能培训。同时,把培训教育与发展项目相结合、与设备工艺流程相结合、与技术储备相结合、与组织改革相结合极大提升职工职业技能水平,涌现了一批“首钢技术能手”、“北京市工业高级技术能手”、“北京市行业技术能手”、“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全国钢铁行业技术能手”。开展各类培训25万人次,人均培训53.7学时。二是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开展多方式、多层次的专业培训,以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为内容,适应企业结构调整与战略转移的要求从建设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钢铁联合生产企业,完成从长材生产为主向板材生产为主的转变,掌握和驾驭好板材生产技术和管理,生产出精品板材,实现产品一流、管理一流、环境一流、效益一流的需要出发,全面加强钢铁冶炼、金属压力加工、自动控制、现代物流、项目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专业技术人员学习的方式包括内部办班培养、送出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自我研修、合作培养等。通过学习,不断改善知识结构,提高技术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迅速适应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市场的要求。2005年以来,首钢先后与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高校合作,举办了项目管理、冶金工程、控制工程、材料工程等工程硕士研究生班,与北科大合作开办了板材方向的钢铁技术、销售高级研修班,与德国TKS公司合作开展了板材生产技术管理培训,还与人民大学合作开办了财务专业在职研究生课程班,等等。三是强化领导干部的学习。领导干部的学习主要是理论含量高、宏观的、有深度和广度的、政策指导性较强的内容。如科学发展观、政策法规、市场经济理论、高级工商管理知识、科学文化知识、行业发展问题以及与搬迁调整有关的重要内容等等。领导干部学习的主要方式有中心组学习、教育培训、工作调研、自学和反思等。2005-2007年,为适应搬迁调整的需要,以提高领导干部的企业运营、资本运作、宏观分析、国际化经营与战略决策能力,掌握新形势下中国钢铁CEO所需的核心专业知识为目标,首钢投入530万元,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办了两期高级工商管理研修班(EMBA),围绕钢铁产业、建筑产业现代知识进行系统学习,总公司领导、各部门领导和各单位的党委书记、厂长、经理都参加了学习。
卓有成效的教育培训不仅进一步提高了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术素质,也获得了各方面的高度赞扬。首钢荣获中国钢铁行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中国职协优秀科研单位称号和北京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三、改善职工就医条件,提高职工健康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首钢利用自有资金,建成了拥有1000多张病床的住院大楼,在当时首钢医院在北京市企业医院中硬件条件居前列,并增设了胸脑外科、肿瘤病房等专业科室,成功地治疗了多种疑难杂症。同时,首钢每年给医院拨款1个多亿,用于职工医疗、购买设备以及医院正常运转,极大地方便了职工就医。在防病和治病两个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从1988年开始,每两年一次的全员健康体检,有的单位做到每年一次,使职工中的传染病率,因病缺勤率都在逐年下降。首钢与国内外卫生组织合作,开展对心血管病的大人群防治,获得国家科技成果奖。儿童保健、妇女围产期保健都达到了北京市先进水平,由于对饮食、饮水卫生实行严格管理,首钢多年来未发生食物中毒现象。职工健康得到了保证。2000年后,首钢实行医改职工看病纳入社会医疗保障体系,总公司又制订了相关的政策,按工资总额的2%提取。执行范围包括全体在职人员和退休人员。待遇为基本医疗保险报销之余的50%,最高不超过5万元。直系供养亲属医疗费报销药费、手术费、输血费的50%;最高不超过2.5万元。独生子女医药费报销:首钢单职工报销40%,双职工报销80%。完善职工互助保障体系,开展北京市职工住院医疗互助保险、职工互助补充保险等等。2009年首钢组织发放医疗卡3万份,方便了职工和退休人员就医和医疗费报销。
2003年首钢医院与北京大学联合建设以来,坚持以重点学科带动医院发展,以特色技术带动学科发展,广泛开展与有关医院和科研单位的合作,建设创伤急救中心、北京大学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中心等,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综合医院,通过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努力缩短平均住院日,使医保患者人均费用低于北京市三级医院平均标准,职工和患者对医院的医疗服务满意率逐年提高。2006年首钢北京大学医院成为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A类医院,2008年被指定为奥运会定点医疗医院,是北京市实施“医疗保险门诊持卡就医实时结算”首批试点单位。首钢医院整合骨科、普通外科、神经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的资源,成立的创伤急救中心,成为北京市西部地区交通事故、意外伤害以及群体性伤害的急诊外科救治中心。在承担公共卫生职能,科学应对突发事件,包括应对SARS疫情、甲型H1N1流感疫情,做好对口支农、扶贫工作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首钢医院积极探索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体化建制的健康服务管理模式。充分利用首钢医院直接管辖四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优势,构建新型的组织体系,从而形成三级医院领衔,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保障社区居民健康,提供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安全、便捷、经济的全过程医疗服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四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石景山区历年工作评比中均名列前茅。
四、丰富职工文化生活,解决职工现实问题
在搬迁调整中,首钢不断改善职工的文体生活设施,组织各种有益的文体活动,全面提高职工的文明素质。加强体育馆、俱乐部、文化馆的建设和管理,建设可以容纳数千人的篮球馆,使职工群众有了一个好的体育锻炼和娱乐休闲场所。每年组织职工运动会,开展乒乓球赛、篮球赛、足球赛和棋类比赛,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加强厂矿、车间、班组的娱乐文体设施建设,建立了图书馆、活动室等。首钢基层各厂矿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文化节,经常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文体活动的开展,融通了企业与职工之间的感情,倡导了积极、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使职工在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中激活生气,文明素质不断提升。
在搬迁调整中,首钢积极关心支援新基地职工和家庭困难职工的生活,切实帮助解决现实问题。对于困难职工建立了 “五道保障线”。一是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特困职工办理了低保证;二是对不能享受低保或享受低保后生活仍然困难的职工,给予困难补助,每年发放补助金近300万元;三是建立职工互助保险、职工安康保险等四个险种,对基本医疗保险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四是建立帮困基金和帮困助学基金,每年为困难职工子女上学发放助学金100余万元;五是对内退待岗困难职工,实施可申请返岗工作及向社会进行劳务输出等措施,实施再就业。“五道保障线”,对构建和谐企业、维护企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有效安置职工,保障和谐稳定
2005年首钢在册职工12万人,其中北京地区8.3万人,包括钢铁业3.3万人,非钢产业5万人,大多数是为钢铁业服务的。从北京钢铁业压产到全部停产,2005年到2010年六年间,北京钢铁业和为钢铁业服务的非钢产业共有6.47万名富余人员需要分流安置,这是关系广大职工根本利益、关系首钢搬迁调整能否成功和首都稳定的重大问题。对6.47万名富余人员,首钢通过首钢京唐钢铁厂、迁钢公司、首秦公司、顺义冷轧公司及非钢新项目安置、面向社会分流进行安置。具体做法是:做到“六对六清”,即通过“核对数字、核对岗位、核对时间、核对人员、核对素质、核对住址”,做到“岗位工作清、人员对象清、思想状况清、家庭情况清、支援意向清、分流时间清”,坚持有情操作,动态管理,分进行。职工根据本人情况,通过算细账,自愿选择分流渠道,企业制定具体政策,确保每一名职工都得到妥善安置。到2009年,通过新钢厂等项目安置、退休、内退、面向社会分流等多种渠道,已累计分流安置3.45万人。从压产时间进度看,首钢成功做到了平均每年分流安置富余人员1万人左右。目前正在按照“骨干有岗位、职工有渠道、分流有政策、安置有秩序”的原则,对2010年底北京钢铁主流程停产后的人员进行安置。
在日常的生产建设过程中,首钢坚持以人为本,及时发现超前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坚持“稳定第一责任”,努力构建和谐企业的长效机制。近年来,首钢列入市国资委改制计划的108家单位,2007年底完成和基本完成92家,2008年已经全部完成辅业改制。在改制过程中,首钢先后化解了首建公司居住在迁安的200多名退休职工的房补款问题,第二构件厂改制后家属区的托管问题,以及地处迁安的设备结构厂部分职工在改制中要求提高经济补偿金标准等一系列问题,促进了改制的推进,维护了稳定和谐环境。首钢“五七”家属工问题是一历史遗留问题,涉及人员多,处理难度大。近年来,一些“五七”退队家属工为提高补贴标准,多次串联集体上访。为了缓解矛盾,做好稳控工作,首钢在认真宣传国家政策,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疏导工作的同时,进一步落实“五七”家属老伴单位和子女双承包方案,并采取了控制骨干和疏导一般相结合的作法,定期与骨干人员对话。对生活确有困难的,通过各种渠道帮助解决问题,使矛盾逐步缓解,上访次数明显减少,做到了有效控制,促进了和谐企业建设,促进了社会稳定。
六、推进节能减排,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
首钢多年来服从和服务于发展首都经济的要求,始终把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作为履行社会责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任务,以“人、技术、环境和谐一致”为目标,做了大量工作。为兑现“绿色奥运”的承诺,从2000年开始已经陆续停止了特钢公司和铁合金厂的电炉、第一炼钢厂、初轧厂、冷轧带钢厂、五号高炉、二号焦炉的生产等一系列设备和工厂的生产,为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2008年压缩400万吨钢产量,污染物排放量同比下降50%以上。从2001年到2009年,首钢在北京累计投入环保资金12.36亿元,完成治理项目171项,粉尘、烟尘、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了73%、74%、78.6%,为北京提高环境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包括建设钢渣和高炉水渣超细磨生产线,利用焦化工艺大规模处理废塑料,充分利用尾矿生产精矿粉;开发世界前沿的清洁生产技术,与国外企业共同投资熔融还原项目,进行了工业性试验;与新日铁合作共同开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干熄焦项目,已在国内多家钢厂应用;还承担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技术”一些项目的研究。结合搬迁调整,在河北迁安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包括11个资源利用项目。首钢新建的各个钢厂,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一方面采用先进装备和先进工艺技术节约资源和能源,对生产中的余热、余压、余气、废水、含铁物质充分回收利用,坚持环保设施与主体设备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运行,实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另一方面积极与社会资源大循环,实现钢铁废弃物社会资源化,社会废弃物钢铁资源化,体现“人、技术、环境高度和谐一致”的理念,成为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标志性工厂。
七、几点启示
近年来,在搬迁调整和改革改制的大背景下,首钢的社会建设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从中可以得到几点启示:
第一、社会建设工作是国有企业整体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高度重视。虽然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企业更多的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应更多的关注企业的经济利益,但是,一方面企业毕竟是在经济社会环境中生存发展,是一个社会经济单元,另一方面企业自身的员工也是重要的社会群体。企业要处理好与政府、社会关系,处理好员工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实现胡锦涛主席9月16日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所说实现“包容性增长”,必须经济和社会并重,生产和生活并重,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和空间。这些必要的投入虽然增加了企业运营的成本,却可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企业的生存条件,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第二、企业要明确社会建设工作的内容,量力而行。企业社会建设工作既不是像传统的企业办社会一样一切包办,也不能只一味追求经济利益,一概不管。特别在要以人为本,加强人文关怀的大背景下,对于职工精神追求的重视、对于困难职工生活的关注,对于职工家庭生活的关心,实现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都是必须的,进行必要的投入也是应该的。关注职工的健康问题,关注职工的职业教育问题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至于企业是否要办面向社会办学校、面向社会办医院,如果是当作一个产业来办,则可以考虑,但是作为事业来办,则需要商榷,对于这样的传统企业遗留的办社会问题要积极通过改革加以分离,由社会和政府来承担。同时,要视企业经济效益和经营状况,经济效益好了,在职工生活福利上多投入一些,承担的社会责任多一些也是可以的。
第三,企业的社会建设工作牵涉面宽,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和职工各方面协同工作,形成合力。企业的社会建设工作,不论是职工基本生活条件的满足,例如住房问题;基本生活权利的保障,例如健康和受教育问题等,还是维护稳定工作,如解决信访问题;或者是困难职工的救助等等,都牵涉到政府、社会的许多部门和机构。企业要积极和这些部门、机构加强合作,各司其职,各显其能,共同把新时期的社会建设工作做好。
随着首钢搬迁调整的推进,首钢的社会建设将会面临许多更加复杂的问题。但是,在石景山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首钢党委的领导下,首钢的社会建设一定会迈上一个新台阶。
第四篇:中国古代水利成就和历史意义
中国古代水利成就和历史意义
摘 要:自古以来,农业的命脉是水利,农田水利设施作为农业基础设施之一,其对种植业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兴修水利是农田基本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古代水利;建设古代水利建设的基本情况
我国自古以来就很重视水利问题,而且深知水利对农业的重要。我国从大禹治水开始,几千年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莫不把兴修水利作为一件兴国兴民的大事来抓,水利兴则国兴,发展农田灌溉排水事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史书记载,从进入农业社会开始,我国就有了农田灌溉事业。搞好农田水利建设,是摆脱农业靠天吃饭的必然选择。“治国先治水,治水即治国,是鲧所以亡,禹所以兴也”。管子说:“除五害之说,以水为始。请为置水官,令习水者为吏„„”,也就是说,要在中央政府内设置专管水利的官员,令熟悉治水业务的人来担当,并且要配备一些技术人员具体组织和指导施工等等。防治水害,兴修水利,由于农业是最主要的经济部门,发展水利成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古代水利建设的重要成就
秦汉以来,我国的灌溉事业在其规模和技术水平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发展。其中一些已经经历了2 000多年的运用考验,至今仍发挥着显著的作用。
2.1 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灌县附近的岷江上。这是秦昭襄王五十一年李冰任蜀郡守后,领导群众修筑的。将离堆凿开,使岷江变为两股,以分水势,既解除了岷江水害,又可使成都大平原得到灌溉和通航之利。其规模之宏大,治水方法之科学,技术成就之高超,在当时水利技术史上是罕见的。经历代整治维修和解放后大规模改建,至今仍灌溉着数百万亩粮田。成为世界上最古老、发挥效益时间最长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有了都江堰,成都平原“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成为富有的粮仓,享有“天府”的称号。
2.2郑国渠,战国末年,秦用韩国水工郑国,在关中开渠以沟通泾、洛二水,即所谓郑国渠。渠长150多km,灌溉关中平原。渠两岸的“泽卤之地四万余顷”,变成“收皆亩一锺”。从此“关中为沃野,无凶年。”当时关中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a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生动描绘了在郑国渠等灌溉渠的淤灌下,关中平原农业发达、经济繁荣的情景。
2.3 芍陂(安丰塘),春秋时期楚国楚庄王在位年间(,楚国劳动人民在今安徽寿县南面兴建了芍陂。这是个大似湖泊的水塘,塘堤四周设有36道门,72道涵。它接引了六安山区流来的水,形成一座周围60多km的蓄水库,可以灌溉万顷农田。现在它成为淠史杭水利综合利用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2.4 圩田是太湖以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农田的主要灌溉排水形式,至唐末已有相当大的规模。据当时人李瀚的记载,苏州、嘉兴屯田最发达。其中,“嘉禾土田二十七屯,广轮曲折,千有余里”。北宋范仲淹曾描述当年圩田的规模和技术:“江南旧有圩田,每一圩方数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门闸。旱则开闸引江水之利,涝则闭闸拒江水之害。旱涝不及,为农美利。”以上只是较为著名的几例,其他诸如河南南阳六门堰、湖北宜城白起渠、安徽芜湖万春圩、政和圩、新疆等地坎儿井、汉武帝时引洛河水灌溉重泉龙首渠、黄河大堤、江浙海塘等都在我国农田水利史上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古代水利建设的主要特点
3.1 注重科学规律
四千年的水利建设中,我国取得了光辉的成就和在世界水利史上长时间的先进地位。中国不仅形成了不同于其他文明古国的独具一格的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传统,也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科学技术体系。“左准绳,右规矩”、“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的大禹治水原始测量技术;鱼嘴分水、飞沙堰溢洪、宝瓶口控制引水的都江堰无坝取水枢纽;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政府大力推行放淤,短短几年间放淤面积达到250km2以上,并有总结性专著出现,此后放淤和淤灌在北方各省民间流传下来。
3.2 尊重自然规律
一是气候条件。受水资源条件的限制,“北方水土之性迥异南方”。由于政治或经济的需要,在今河北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水利建设。二是借鉴历史,作出相应的改进。例如汉晋时期,淮北地区就曾反复出现丰水和枯水的情况,当地水利工程也曾借鉴历史经验,相应地采取或注重灌溉,或在发展灌溉时注重排水的工程调整。三是地形条件。对各种地形水源条件下的灌溉排水类型古人有系统归纳,元代著名农学家王祯在其所著《农书》中指出:“地上有可兴之雨,其用水有法”,有引江河水的渠道,有蓄水的陂塘。渠道陂塘工程都有闸门、涵洞来调节水量,以利自流灌溉。
3.3 重视制定水利法规
水利建设中,古代也重视制定专门法规。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兴建六辅渠,还同时制定了“水令”,是我国第一个灌溉管理制度。唐代《水部式》是现存最早的全国性水利管理法规。北宋在王安石变法时期对于兴修水利特别重视,熙宁二年(1069年)曾颁布《农田水利约束》,这是中央政府为促进兴修农田水利工程而颁布的政策性法令。古代水利建设的历史意义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产业,没有充足的粮食供应,就会造成人心惶惶,引起社会动荡。2002年下半年的粮价上涨所引起的全国性的物价上涨还令人记忆犹新。农业作为主要靠天吃饭的行业,水利在其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大涝或大旱都会对农业产生巨大的影响。古代如此,现在也如此。无论是各级政府还是农民自己,都应认识到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其高效产出离不开各方面的协同合作,而水利设施的建设尤其如此。政府在重视修建大型水利设施的同时,要兼顾小型水利设施的建设。要加强对基层政府利用水利资金的监管力度,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国家应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通过提供补助鼓励农民自力更生兴修水利。政府要充分发挥政策激励的作用,制定关于个体或组织修建小型水利设施的有关优惠政策,鼓励有修建意愿的单位和个人,并给予一定的补助,本着“谁修谁受益”的原则,大力发展中小型水利设施和节水灌溉工程。宋朝神宗时代的做法也许会给我们一些启示:“神宗即位,志在富国,故以劝农为先。1068年11月,正式颁布《农田利害条约》,„„,民修水利,工料自筹,若工役浩大,民力不能给者,许贷常平仓钱物给用。此令一行,四方争言水利,古陂废堰,陆续兴复。”这充分说明政策在激励农户修建水利设施方面的巨大作用。农户本身要加强对水利设施在种植业发展中所起作用的认识,积极自愿地修建一些小型设施,并引进先进的灌溉技术,提高节水意识。尽管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丰富的国家,但是水资源分布不均、人均水资源较少、水资源污染严重、水利设施老化,已有的水利设施利用效率低下,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进行水利立法是必要的,尽管我国已经颁布农田水利建设方面的相关法律,但实施的效果非常有限。鉴于我国人均水资源贫乏的现实,有必要制定节约用水的相关措施,并结合经济手段控制水的使用量。采取相应措施引导农民使用先进的节水技术,同时配以相应的奖励手段,调动农民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
进行农田水利建设是解决农业靠天吃饭的必然选择,是稳定粮食生产、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搞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环。对于中国农业人口大比例的农业大国,搞好水利建设对我国构件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第五篇:江津成就和措施2010年
江津打造“千亿工业强区” 2015年GDP将达700亿元
2010-12-24 15:04:50
过去3年,江津GDP年均增长16.8%,江津已进入了高速增长阶段和黄金发展期。未来几年,江津的GDP增速都会保持这个速度,2012年将达到450亿元,2015年达到700亿元。
根据重庆市委、市政府对江津发展的定位,江津区确定了建设“一江两岸”区域性中心大城市、打造千亿工业强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三大发展战略,以此统揽江津“加快”和“率先”发展。过去3年,江津GDP年均增长16.8%,江津已进入了高速增长阶段和黄金发展期。未来几年,江津的GDP增速都会保持这个速度,2012年将达到450亿元,2015年达到700亿元。
一、新形势下看江津
江津1950年至1960年,为江津专署所在地,1992年撤县设市。2003年,被确定为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2006年,撤市设区。这些重大部署,是市委、市政府对江津的厚望,赋予了江津加快发展新的重大机遇,开启了江津跨越式发展的新征程。
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胡锦涛总书记“314” 总体部署、国发3号文件,以及重庆设立“两江新区”,掀起直辖十年后新一轮大开放、大发展的新形势下,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江津具备以下优势:
(一)半小时江津。江津扼渝泸,接滇黔,城区距重庆主城42公里、江北国际机场70公里。江津迎宾长江大桥、重庆外环高速公路、渝泸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后,到重庆主城车程不到30分钟。距离重庆最近的双福新区地处重庆外环与内环之间,距重庆主城只有15分钟车程。长江黄金水道在境内有127公里,成渝、渝黔铁路135公里过境,紧邻成渝高速、渝黔高速,重庆外环、渝滇高速交汇于此,水、公、铁联运交通优势十分明显。“半小时江津”从根本上改变了江津的区位条件,为我们承接重庆这个特大城市的拉动和辐射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为此,我们深入研究江苏昆山、上海松江发展模式,将市委、市政府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要求与江津“半小时江津”优势结合起来,积极转变城市发展理念,沿外环高速布局城市,靠近主城、融入主城,建设重庆市卫星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
(二)人文江津。江津建县1500多年的历史和万里长江第一要津的特殊地理环境,赋予了独具特色的巴蜀文化。一是帅乡。共和国开国元勋聂荣臻在江津生活了19年,并在此走上探索革命真理的道路。二是院士之乡。在江津学习、生活过的全国“两院”院士9名,江津籍“两院”院士5名,分别占重庆总数的三分之一和一半以上。三是陈独秀寓居之地。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陈独秀晚年寓居江津并在江津逝世。四是联圣之乡。江津群众楹联创作异常活跃,清朝文人钟云舫创作了1612字的“天下第一长联”,被称为“联圣”,与诗圣杜甫、书圣王曦之、画圣吴道子并称为“中国文坛四圣”。名人文化、红色文化、楹联文化等特色文化,赋予了江津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三)大城市江津。江津城区依山傍水,是典型的半岛型山水园林城市。万里长江呈“几”字型绕城而过,江城、江水、江景赋予了江津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天然优势。境内拥有2万多公顷的森林氧吧——四面山国家级旅游风景名胜区,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四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江津滨江路被评为中国人居范例奖。按照江津区城市总体规划
(2007-2020),至2020年,江津将建设成为“1小时经济圈”增长极核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能源基地、物流基地和“1小时经济圈”辐射川南和黔北地区的重要节点,成为具有卫星城特点的区域性中心大城市。
撤市设区以来,全区干部群众高昂激情,团结奋斗,扎实工作,通过三年来的实干苦干,江津的发展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三年来GDP年均增长16.8%,即使在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下的2009年仍然达到249.3亿元,同比增长16.5%。全区财政收入一年一个新台阶,分别达到12.9亿、18.8亿、25.4亿,增速分别达到59%、46.4%、34.6%;固定资产投资分别达到107.3亿、145.2亿、197亿,增速分别达到32.9%、35.3%、35.7%,其中工业投资分别达到55.9亿、59亿、84.4亿,增速分别为31.4%、5.6%、43.1%,今年工业投资将达到120亿,四年内增长了3倍。
今年1-9月,全区GDP达到221亿元,同比增长18.4%;完成工业总产值383.9亿元,增速38.1%;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0亿元,增长38.9%;完成工业增加值110亿元,占GDP的49.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6.4亿元,增长35.8%;工业投资74.3亿元,增长21%;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4亿元,增长50.6%,全年财政收入可望超过40亿元,四年增长了5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96元,增长11.4%;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6161元,增长17%。数据表明,江津已进入了高速增长阶段和黄金发展期。未来几年,江津的GDP增速都会保持这个速度,2012年将达到450亿元,2015年达到700亿元。
二、江津加快发展的“三大战略”
根据市委、市政府对江津发展的定位,江津确定了建设“一江两岸”区域性中心大城市、打造千亿工业强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三大发展战略,以此统揽江津“加快”和“率先”发展。
(一)突围半岛,跨江北上,建设“一江两岸”区域性中心大城市
千年以来,江津困居江南一隅的几江半岛,面积不过10余平方公里,离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要求差距甚大。市委赋予江津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大使命,这就需要我们研究什么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就必须拉开大城市框架。一是突围半岛,走出几江,跨江北上。城市走向何去何从,一直困扰着江津。向南、向东发展,虽相对容易拓展,无法实现就近连接高速公路的意图,无法发挥“半小时江津”的区位优势,不利于靠近重庆主城发展。江津要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必须突围半岛,走出几江,跨江北上,在规划观念上实现从建设中小城市(县城)向建设区域性中心大城市转变,从偏居江南一隅的县城向“一江两岸”城市布局转变。因此,我们发挥“江城、江水、江景”的天然优势,进一步调整了城市总体规划,由过去组团式分散发展调整为集中成片发展,凸显了“融入主城、一江两岸、江城江景、森林城市”的城市特色,将江津城市规模由50平方公里扩大到68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达到70万人。为了把新城区规划好,投资近2000万元,通过国际招标规划滨江新城和双福新区,塑造城市建设的新亮点。二是抓好骨架工程建设,拉开“一江两岸”大城市框架。着力实施一批推动城市拓展的骨架工程,启动一批连接主城和周边的重点交通项目,迅速拉开“一江两岸”大城市框架。目前,九(龙坡)江(津)大道、外环高速、渝泸高速江津至白沙段、先锋连接线已建成通车,迎宾长江大桥、西(彭)江(津)大道、滨江新城南北大道已开工建设。重庆城市轨道交通5号线(北部新区鸳鸯-江津)将提前规划建设。我们还将加快建设预留轻轨通道的几江长江大桥。几江长江大桥开工后,区域性中心大城市所有的框架性工程都已启动。三是“城市建设大干年”。根据市委、市政府“城市建设全面发力”的要求,我们把2010年作为“城市建设大干年”,大力实施城市建设十大工程,推
进城市建设全面提速、大干快干。同时,实施几江旧城区上档升级,完善几江东部新城配套设施,加快推进城市商圈建设,切实完善城市功能,加快聚集人气和商气,全面改善和提升城市形象。
(二)打造“千亿工业强区”,增强区域性中心大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
按照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的普遍规律,工业总产值应达到1000亿以上,才能具有吸引辐射力。但是,江津在撤市设区之初,工业总产值仅有164亿元,与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要求差距较大。为此,2007年我们提出打造千亿工业强区的目标,通过三年来的不懈奋斗,工业高速增长,现已成为支撑江津加快发展的第一经济。一是狠抓三大工业园。以德感、双福、珞璜三大工业园组成的江津工业园区,不仅是江津打造千亿工业的载体,也是江津经济的增长极。近几年,我们投资了53.8亿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目前,园区共入驻企业460户,已投产262户,连续四年实现经济指标翻番,连续七年跻身重庆十强特色工业园区。三大工业园区已经成为江津打造千亿工业强区的主战场。二是狠抓“4个300亿”。存量企业产值300亿:重齿、潍柴、珞璜电厂;新投产企业产值300亿:玖龙纸业、龙煜铜管、润通动力;即将投产企业产值300亿:渝安汽车、重庆建工、益海嘉里;在建企业产值300亿:东方光大、中粮集团、光伏电池、铁马汽车。三是狠抓工业投资拉动。2007年以来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每年均在50%左右,为工业可持续发展夯实了坚实基础,三年工业总产值分别达到215.5亿、302.2亿、410亿,增速分别达到31.4%、40.2%、35.8%,今年全区工业总产值将超过550亿,2011年将达到750亿,预计2012年将达到1000亿,2015年将达到2000亿。四是狠抓规模企业扩张。2007年以来,规模以上企业分别增加14家、88家、50家,今年可望增加100家,新增规模以上企业数基本达到百强县的发展水平。
(三)城市资金下乡,农村人口进城,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步伐
江津现有农村人口108万人,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城乡差距还比较大。通过近年来的探索,我们认为,江津统筹城乡发展,核心是土地,突破是农民变市民。为此,我区重点从“引导农村人口进城、促进城市资金下乡”这两方面入手,努力推动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取得突破。一是建立重庆最大的现代农业园区。把250平方公里的现代农业园区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载体,以招商引资和机制创新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先后引进美国熙可、美国瀚阳、德国亨嘉、香港瑞恩、澳门恒河、中国铁牛等农业龙头企业30家,合同引资超过260亿。2008、2009连续两年在“重庆·中国西部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成为签约金额最多、签约项目最大的区县,签约金额占全市总额的50%以上。目前现代农业园区土地规模经营超过了2万亩,实现投资超过4亿元。二是产生了全国第一张“地票”。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重庆创新了“地票”制度。我们把加快农村宅基地复垦置换作为推进城乡统筹的突破口,引导和鼓励农户走出大山,推进集中居住。全区复垦农村建设用地8000余亩,不仅新增了耕地,改善了农民居住条件,而且还优化了城乡空间布局,有效用活了农村闲置土地。2008年12月重庆农村土地交易第一张地票出自江津。截至目前,江津区复垦农村建设用地部分上市交易后,获地票收益2.9亿元,用于补偿农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农民转户入城步伐。全面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结合江津实际,加快城市资金下乡、农民进城的联动改革。出台了“1+3+X”配套措施,加快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宅基地复垦置换农户、征地拆迁户的转户步伐。今年的目标是转户10万人,明年转户10万人,目前已转户3380户1万余人,位居全市前列。
三、江津加快发展的措施办法
(一)科学布局加快发展的十大主战场,四大班子都是加快发展的火车头。我们确定了双福城市副中心、江津滨江新城、城市商圈建设、工业园区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东部新城建设、旧城上档升级工程、四面山旅游产业发展、镇街经济社会发展、白沙职教园和支坪组团建设等江津加快发展的十大主战场。明确经济发展的十大主战场分别有一位常委或副区长挂帅指挥,每个战场均明确了近期远期目标、不同的工作责任制、考核奖励办法和政策机制,分线作战,强力推进,切实做到投资项目有载体,干事创业有平台,加快发展有支撑。明确四大班子都是推进江津加快发展的火车头,四大班子成员都要抓招商、抓项目、抓发展,共同承担加快发展的责任,形成党委加强领导,四大班子齐头并进的工作格局。
(二)深入开展“唱读讲传”活动,切实践行“江津精神”,提振加快发展的精气神。薄书记说过,勇气有时比智慧还重要。在当前江津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和黄金时期,我们始终把凝聚精神、统一思想、昂扬斗志、提振干劲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一是广泛开展“唱读讲传”活动。通过举办“聚奎大讲堂”、白沙“万人红歌会”,评选“江津发展功臣奖”、“抗震救灾英雄”等活动,在全社会掀起“唱读讲传”的热潮,提振全区上下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精气神。二是培育“勇创新业、敢争第一”的江津精神。结合江津经济高速增长、各方面工作都要全面加强的实际,秉承聂帅精神,深入开展江津精神大讨论,培育“勇创新业、敢争第一”的江津精神,鼓励全区干群争当加快发展的英雄、干事创业的英雄,鼓励大家事事争第一,人人当先进,凝聚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建万亩公园,万人捐资绿化长江,着力建设“森林江津”。按照薄书记的要求,要通过建设“森林重庆”改变重庆的小气候,让重庆由“大火炉”变成“大氧吧”。江津的气候和重庆一样,今年甚至创造了全国第一高温。因此,我们大力实施“森林江津”建设,决心把江津由“大火炉”变成“大氧吧”。今年,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建万亩公园、栽万棵大树、万人捐资绿化长江。一是万亩公园。“两山公园”:篆山坪公园5000亩、艾坪山公园6000亩;“两湖公园”:圣泉湖公园1000亩、大岭湖公园2000亩,公园面积超过1.4万亩。二是万人捐资绿化长江。积极响应“绿化长江·重庆行动”,开展“万人捐资”活动,向全社会筹集资金1.6亿元,绿化127公里长江,占全市的1/5。
(四)建设“两桥”,拉通干道,引进轻轨,加快构建“畅通江津”。围绕几江半岛、滨江新城、双福新区三大板块,着力实施一批推动城市拓展的骨架工程。一是加快建设城市跨江北上的迎宾长江大桥、几江长江大桥。目前,投资25亿元的迎宾长江大桥已进入主桥墩水上施工阶段,投资20亿元的几江长江大桥也将于于今年年底前开始施工。二是拉通干道,搭建“一江两岸”大城市骨架。连接主的九江大道、绕城高速、渝泸高速,连接绕城高速、渝泸高速的江津先锋连接线已建成通车;投资5亿元的西(彭)江(津)大道、投资5.5亿的滨江新城南北大道、投资1.5亿元的滨江新城滨洲路、投资2.2亿元的圣泉路等主骨架道路相继开工。三是引进轻轨,加快融入重庆主城的步伐。积极争取轻轨提前进入江津,并在迎宾长江大桥和几江长江大桥上预留了轻轨通道。届时,“一江两岸”的区域性中心大城市框架全面搭建,“畅通江津”的目标全面实现,“半小时江津”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
(五)建公租房,抓环境整治,全力推进“宜居江津”建设。薄书记指出,建设“宜居重庆”不仅是民生问题,同时也是经济问题,建设“宜居重庆”首先是要解决广大群众有房居住的问题。按照薄书记的要求,我们大力实施以公租房为主的住房建设,着力改善城市环境,打造“宜居江津”。一是“四个一批”,切实解决城乡居民住“蜗居”、成“房奴”的问题。通过“公租房解决一批、廉租房保障一批、巴渝新居和农村危旧房改造一批、商品房提供一批”的办法,三年建设公租房130万平方米,廉租房44万平方米,集中建设巴渝新居1.5万套,改造农村危旧房1.5万户,建中小户型占70%以上的普通商品
住房500万平方米。今年50万平方米公租房已全面启动,其中南华新居公租房就达45万平方米,13.7万平方米廉租房已全面动工建设,开工建设巴渝新居800套,改造农村危旧房近1300户。二是实施“一周不擦皮鞋”工程。投入3亿多元,开展旧城上档升级,实施道路“白改黑”,加强城区扬尘、污染治理,努力实现“一周不擦皮鞋”目标。三是打造重庆最美街道。发挥“半城抱山、一水绕城、十里滨江”的城市特色,实施江津滨江路建筑立面综合整治,把滨江路打造成“十里长堤、十里风情”的绿色风景带。
(六)维护稳定,扫黑除恶,阳光警务,加快建设“平安江津”。集中力量处置“一特三大”等信访突出问题,信访稳定工作被评为全市党政“大下访活动”目标考核一等奖,今年已化解市级交办信访积案息诉息访率达70%以上。深入开展破案攻坚行动,2009年共打击涉黑涉恶案件23件71人,现行命案全破,破历年案全市第一。实施阳光警务建设,打造雷锋式警察队伍。推广交巡警制度,设立7个交巡警平台,提高群众见警率。建立一系列校警联动的校园安全保障机制,有效保证了校园安全。
(七)提升教育,改善医疗,全民健身,全面打造“健康江津”。适应区域性中心大城市建设需要,积极引进高校,重庆交通大学、能源职业学院等8所高校入驻江津。今后两年,将撤并村小160所,新建寄宿制学校25所,迁建新建中小学10所,启动20万平方米操场硬化和15块标准跑道塑胶运动场地工程建设,完成140个行政村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任务。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几江中学、体育场、妇幼保健院已竣工投入使用,区中心医院、区中医院按照“三甲”标准加快实施迁建工程,“一镇一中心、一社区一中心”目标基本实现。积极申报“中国长寿之乡”称号,力争成为我国第11个“中国长寿之乡”。
(八)围绕招大招优招强,全面开展招商引资,不断增添可持续发展的后劲。认真学习沿海发达地区在招商引资方面的先进经验,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行业100强,引进大项目、好项目、带动力强的项目。2007年以来,全区合同引资分别达到293.9亿、420亿、531.2亿,增速分别为47.2%、42.9%、26.5%;实际到位资金分别为40.9亿、64亿、101.5亿,增速分别为109.5%、56.5%、58.6%;新引进项目中100亿元以上3个,50亿元以上的7个,10亿元以上的45个。今年1-9月,全区新引进各类外来投资项目169个,合同引资703亿元,同比增长73.3%,实际到位资金 108亿元,同比增长70.4%。其中,IT产业招商取得突破性进展。与深圳雷科电子、台湾正隆集团等9个项目成功签约,投资额达16亿元;与投资25亿元的台湾群光电子、投资30亿元的昆山渝榕电子等16个项目签订意向性协议;与30多个重点IT项目在谈。
(九)以改革创新的办法破解制约发展的难点问题。一是搭建政府投融资平台,解决资金难题。整合国有资产,加强了对城市建设用地的收储力度,组建华信公司,注册资本金10亿元,总资产125多亿元,净资产58多亿元。截止目前,该公司累计贷款融资40亿元,有力地支持了重点项目建设,为实现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良性运转。二是以改革创新方式破解土地瓶颈。用好用活江津是全国首批12个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区县之一的试点优势,通过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创新复垦指标跨区域置换管理模式,努力争取上级土地指标,三年共争取土地指标超过3万亩20平方公里,使用量在全市40个区县仅次于北部新区,土地复垦置换的经验在全国推广,制约经济发展的难点问题得到有效破解。
(十)塑民生情怀,抓十件大事,全力以赴打好改善民生攻坚战。深入贯彻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精神,召开区委十二届八次全委会,专题研究部署民生工作,将在两年半内投入337亿元,着力解决10个方面的民生问题。预计今年将投
入87亿元,其中财政投入15亿元。建立了从小学到大学完整的资助体系,共投入7207万元,12万名学生受益。在全市首先创立了优秀贫困大学生助学奖励金,累计发放资助金560万元,资助优秀贫困大学生近2000人,其中今年发放360万,资助优秀贫困大学生1100人,确保全区所有贫困大学生能够上大学。另外,还动员社会力量建立了1000万元的困难群众帮扶基金、100万元的离退休老干部帮扶基金、100万元的党员帮扶基金。建立了重大节日期间向困难群众送温暖活动的长效机制,圆满组织了端午节送粽子、中秋节送月饼等活动。关注困难群众生活,向1万户贫困户赠送彩电。向小学生免费提供营养奶。
(十一)抓干部队伍,强作风建设,在加快发展中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党要管党”和“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一是围绕经济建设主战场选配干部。明确干部的配备向工业经济、招商引资等经济建设主战场倾斜,干部的挂职锻炼主要向经济建设主战场转移,提拔重用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业绩突出的干部。二是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向全国公开选拔引进适应区域性中心大城市建设的高素质人才。2008年,我们面向全国公招选拔24名优秀人才,其中硕士研究生15人,博士4人,海归人才5人,在国内产生广泛影响,李源潮部长和***书记对对此给予批示肯定。三是创新后备干部培养选拔办法。对 158名正处级后备干部和236名副处级后备干部实行公开面试和公开笔试,综合考量公推候选人的综合素质,比选出最佳提拔人选,变“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为“多数人在多数人中选人”,得到李源潮部长的批示肯定。四是以“三项活动”和“三项制度”为抓手,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众关系。出台《区级领导密切联系群众十条规定》、《处级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暂行办法》,推动“三项活动”和“三项制度”常态化,创新了科级干部、普通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实践形式,建立健全密切同人民群众的长效机制。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切实根治“懒散推拖”等“机关病”。五是在加快发展和改善民生中创先争优。把创先争优活动中焕发的精神和力量投入到推进江津大发展和改善民生中,全区各级党组织把谋发展、促发展、改善民生作为创先争优最直接的实践,作为检验识别干部的重要标准,为推动江津新一轮的大发展和民生大改善提供了强大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