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行政决策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

时间:2019-05-14 14:32: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淮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行政决策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淮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行政决策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

第一篇:淮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行政决策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

【发布单位】淮南市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9-07-01 【生效日期】2009-07-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淮南市

淮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行政决策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

建立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任务,是加强政府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市要推进科学发展,加快淮南崛起,全面完成大开发、大建设的各项任务,就必须加快建立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切实提高政府行政决策水平和质量。现根据十七大精神和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发〔2004〕10号)(以下简称《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国发〔2008〕17号)(以下简称《决定》)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纲要》、《决定》和有关法律法规,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不断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政府决策、社会监督的决策机制,努力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二、总体目标

要按照《纲要》和《决定》确立的指导思想,充分利用淮南市地方立法权,加强对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规范和约束,进一步明确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实施程序,健全行政决策的监督体系,强化决策责任追究。实现从决策权高度集中向决策权合理划分并受到有效制约的根本转变;实现从单一行政决策向社会系统决策(决策机构、专家、公民代表共同参与)的根本转变;实现从单纯注重决策咨询向对决策权的全方位监督制约的根本转变。

三、行政决策的基本原则

(一)依法决策原则。在决策的整个过程中始终遵循法律的制约和规范,坚持法律保留和法律优先原则,确保行政决策各个环节在法律的范围内运行。

(二)科学决策原则。在决策过程中广泛应用先进的科学思想、理论和技术,尊重事物发展客观规律,为决策提供可靠和有效的客观依据,降低决策风险,提高决策质量。

(三)民主决策原则。在决策过程中要使不同意见和利益得到充分和客观的表达,行政决策应当坚持集体讨论、表决,防止和杜绝个人专断。决策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重要事项,要在决策前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群众意见。

(四)决策公开原则。除依法应当保密的事项外,行政决策的内容、依据和结果都要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公示,保障市民对行政决策事项的知情权、监督权和救济权。

四、建立健全决策基本工作制度

(一)建立行政决策专家论证制度

要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各级各部门应当结合实际需要,积极从各类高校、技术院所和社会各界聘请有高级技术职称和专业技术特长的专家、学者成立专家库或者担任专业技术顾问,对行政决策事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论证结果作为行政决策的重要依据。

(二)建立行政决策听证和听取意见制度

要建立健全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完善行政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行政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制定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政策,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推行行政决策听证制度,要扩大听证范围,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听证以及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事项,都要进行听证。要规范听证程序,科学合理地遴选听证代表,确定、分配听证代表名额要充分考虑听证事项的性质、复杂程度及影响范围。听证代表确定后,应当将名单向社会公布。听证举行10日前,应当告知听证代表拟做出行政决策的内容、理由、依据和背景资料。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外,听证应当公开举行,确保听证参加人对有关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平等、充分的质证和辩论。对听证中提出的合理意见和建议要吸收采纳,意见采纳情况及其理由要以书面形式告知听证代表,并以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布。

(三)建立行政决策集体决定制度

行政决策应当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经政府及政府部门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杜绝擅权专断、滥用权力。行政机关会议集体审议决定行政决策事项,主要负责人应当末位发言,充分听取其他会议组成人员发表的意见和建议。

(四)建立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

行政决策事项在作出决定前要交由法制机构或者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合法性审查,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做出决策。各级各部门要建立健全法制工作机构,配备必要的法律专业人员和物质技术条件,确保法制工作机构充分发挥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的作用。没有专设法制工作机构的部门应当聘请常年法律顾问,履行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的职能。

(五)建立行政决策实施情况评价制度

要加强对决策活动的监督,完善行政决策的监督制度和机制,明确监督主体、监督内容、监督对象、监督程序和监督方式。各级政府各部门做出的行政决策实施后,要通过抽样检查、跟踪调查、效果评估等方式,及时发现、纠正和调整决策存在的问题,减少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

(六)建立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要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实现决策权和决策责任相统一。要坚决制止和纠正超越法定权限、违反法定程序的决策行为。对应当听证而未听证的、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经审查不合法的、未经集体讨论做出决策的,要依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十九条第(一)项的规定,对负有领导责任的公务员给予处分。对依法应当做出决策而不做出决策,玩忽职守、贻误工作的行为,要依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二十条的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五、规范行政决策程序

(一)行政决策方案的准备

1.对决策事项的调研。行政机关拟作出决策前,应当确定承办机构具体负责行政决策的调研、方案起草与论证等前期工作。承办机构应当主动征求法制、政策研究、决策咨询等机构及法律顾问的意见,必要时可以依法委托专家、专业服务机构或者其他有相应能力的组织完成专业性工作。承办机构应当深入开展调研工作,全面、准确掌握决策所需的有关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公众意见和建议,形成决策调研报告。

2.拟定决策事项备选方案。承办机构应当根据决策事项的性质和特点,提供科学、全面、务实的决策备选方案。对需要进行多方案比较研究的问题或者存在争议经协商仍达不成一致意见的事项,应当根据公众、专家或部门的不同主张拟订两个以上决策备选方案。拟订决策备选方案应当做到决策目标的科学性、明确性、务实性和完整性。

3.征求对备选方案的意见。对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承办机构应当采用报刊、互联网、广播电视等媒介公布,或者采取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等方式,充分听取社会公众对决策备选方案的意见,并将意见及采纳情况形成报告。

(二)行政决策的审议决定

1.行政决策应当经行政机关常务会议、办公会议或全体会议(以下简称会议)讨论决定,不得以传阅会签或个别征求意见等形式替代会议决定。

2.会议审议行政决策方案,必须有半数以上组成人员到会方可举行。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在广泛听取会议组成人员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代表本行政机关对决策事项行使决策权,可以对审议的事项作出同意、不同意、修改、搁置及再次审议的决定。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一般应当根据多数组成人员的意见作出决定,也可以根据少数组成人员的意见或综合判断作出决定,但应当说明理由。

3.行政机关应当做好行政决策会议记录。会议记录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决策会议举行的时间、地点、主持人、出席人员、缺席人员、列席单位及人员、特邀专家等基本情况;决策事项以及主要问题;审议过程及会议组成人员的意见;其他参会人员的意见;主要分歧意见;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的决定。

(三)行政决策的执行

1.行政机关作出决策后,应当进行工作任务和责任分解,明确执行机构和工作要求。执行机构应当全面、及时、正确地贯彻执行行政决策,不得拒不执行、不完全执行、变相执行、推诿执行、拖延执行。执行机构应当将决策执行情况及时向决策机关报告。执行机构在执行过程中,发现行政决策所依赖的客观条件发生变化导致决策目标全部或部分不能实现的,应当及时报告决策机关,并向决策机关提出停止执行、暂缓执行或修正决策的建议。

2.根据行政决策执行要求,执行机构应当进行执行评估,并将评估结论报告决策机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决策应当停止执行或修正的,可以向决策机关或决策执行机构提出质疑或建议。决策机关可以根据执行机构提出的建议或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提出的建议,作出继续执行、停止执行、暂缓执行或修正决策方案的决定,并答复建议人。出现紧急情况的,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可以直接作出决定,但必须记录在案。决策机关作出停止执行、暂缓执行或修正行政决策决定的,决策机关和执行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避免或减少损失。

(四)行政决策程序的特别规定

重大行政决策必须严格按照上述程序规定严格执行。为切实提高行政管理效率,除法律、法规、规章有特别规定外,对于非重大决策,行政首长可以决定适当简化决策程序,但应切实保障行政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合法性,依法应当听证的,严格执行听证程序。有关突发事件应对的行政决策程序,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淮南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相关规定。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行政决策程序应当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切实执行国家秘密保守制度,保护合法的商业秘密,维护个人隐私。

市政府重大决策包括下列事项:

(一)提出地方性法规草案、制定政府规章或重要规范性文件;

(二)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制定宏观调控和改革开放的重大政策措施;

(三)编制财政预决算;

(四)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

(五)产业发展和布局规划;

(六)制定或者调整政府定价的重要商品、服务价格;

(七)市政府确定的其他关系基础性、战略性、长期性、全局性的重大事项。

县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由各县区政府自行确定,报市政府备案;县级以上政府部门重大决策事项的具体范围,由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确定的管理权限,结合各自“三定方案”拟订,经本部门办公会议通过,报同级人民政府备案。

六、加强组织领导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各部门要从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充分认识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深刻理解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主要程序,真正把决策机制的各项基本准则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各级各部门要建立由主要负责人担任第一责任人的科学民主依法决策领导工作机制,切实强化组织领导,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

(二)明确责任,严肃纪律。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制定落实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具体办法和配套措施,确定不同阶段的重点,有计划、分步骤地向前推进。上级行政机关应当加强对下级行政机关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工作情况的监督检查,实施定期考评。对贯彻落实不力的,要严肃纪律,予以通报,并追究有关人员相应的责任。考评结果要与奖励惩处、干部任免挂钩。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实施意见

各科、室、处、所:

为认真贯彻落实《XX县2011年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工作要点》(江府办〔2011〕28号)精神,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实际,现就我局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切实解决司法行政机关“党风、政风、学风、警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增强司法行政干警、法律服务人员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为建设四川丘区强县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效能建设,建设一支“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队伍,营造XX良好法治环境,树立“勤政、依法、高效、廉洁”司法行政机关形象。使我县司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为民服务、依法行政观念进一步增强;日常工作效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司法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满意度进一步增强。

三、工作举措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要求,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实际,通过强化工作举措,创新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增强干部服务意识,提升机关形象,打造人民满意司法行政机关。

1、健全制度,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为方便群众办事,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完善《首问负责制度》、《限时办结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工作制度。要求工作人员对前来办事、咨询的服务对象要认真做到热情接待、周到服务、语言文明。通过设置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增设首问责任岗及机关工作人员去向留言公示栏,设置座牌,工作人员佩戴胸牌,公开姓名、单位、职务、实行亮牌服务,接受社会的监督、方便群众办事。

2、强化服务,提高机关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能优势,营造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良好的法治环境。一是利用政务中心惠民窗口,发挥窗口效应,认真接听来电咨询,热情接待来访群众,详细解答咨询的法律问题,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二是认真开展法律援助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法律援助条例》,向社会公布法律援助范围、工作流程、申请条件等内容,热情接待前来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和咨询法律问题的人民群众,满足群众的法律需求;要积极探索各种便民措施,通过建立完善法律援助站、点服务网络,发放法律援助惠民金卡、为老弱病残者提供上门服务等形式,切实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三是认真开展刑释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对刑释人员要做好登记造册,实行定期回访制度,认真落实帮教措施,解决刑释人员的生产、生活问题,实现安置帮教社会化,就业市场化,信息管理化,工作职责规范化的要求,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四是认真开展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利用会议、报纸、电视、网络等有效形式,积极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提高公民法律意识。认真组织司法行政机关干部、法律服务人员认真学习《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干部执法行为,增强依法行政观念,提高机关行政效率。五是加强律师、公证工作。大力加强律师、公证队伍建设,使全县律师、公证人员素质全面提升、技能大幅提高,作风较大转变。积极发挥公证工作预防纠纷、减少诉讼的职能作用,抓好公证、律师人员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执业执纪教育,提高律师和公证人员的服务水平。六是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进一步加大对人民调解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调解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积极做好对人民调解员调解进行补贴工作,调动广大调解员工作积极性。

3、严肃纪律,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各

科室、乡镇司法所要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办法,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增强干部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效率意识。二是大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狠抓机关日常管理,严肃工作纪律,着力解决迟到、早退、纪律松弛以及在职不在岗问题。为使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我局将严格执行学习制度、请销假制度、考勤制度和各项工作制度,将干部执行各项工作纪律情况作为晋升、评优和考核的重要内容,增强干部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三是深入开展领导班子创“四好”活动,加强班子建设。提出“班子成员向班长看齐、中层干部向班子成员看齐、一般干部向中层干部看齐”的响亮口号,领导干部要发挥表率作用,要求干部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干部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要关心职工的工作生活,激发职工工作热情,努力营造积极向上、人人争先的机关工作格局。

4、加强行风监督,树立机关良好风气。聘请党风行风监督员,采取走访座谈、明察暗访等形式对局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法律服务的行政执法水平上、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和社会形象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并及时反馈意见和建议,使我局及时发现问题,努力改进工作中的不足,用监督制度规范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和创优质服务,用制度巩固效能建设。

四、组织领导和工作要求

为加强对机关效能建设的领导,成立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其余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加强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纪检组,办公室落实专人负责日常工作。机关效能建设一定要体现求真务实的精神。要按照分级负责的要求,分解工作目标,明确工作职责,层层抓好落实,要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科学谋划、统筹安排行政效能建设,以行政效能建设推动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以各项工作实绩来检验行政效能建设成果,要树立常抓不懈,打持久战的思想,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创新工作举措,推进效能建设的纵深发展,确保机关效能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第三篇:淮南市司法局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

淮南市司法局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

第一条

为规范市局重大行政决策行为,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市局决定相结合的决策机制,提高市局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切实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淮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行政决策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有关规定,并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市局作出重大行政决策需要组织听证的,适用本制度。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本制度所称重大行政决策听证,是指经济和社会事务中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在作出决策前,由市局组织社会有关方面对该事项的必要性、合法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充分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保障政府决策的科学、民主、透明的政务活动。

第四条

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高效、便民的原则。

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外,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应当公开举行,接受社会监督。

第五条 市局重大行政决策涉及下列事项之一的,应当依照本制度组织听证,但法律、法规、规章已有明确规定的,从其规定:

(一)制定市局整体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中存在较大争议的;

(二)制定涉及重大的公众利益的规范性文件;

(三)制定与公共安全直接有关、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重大行政措施;

(四)市局认为应当听证的其他重大行政决策;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应当听证的其他重大行政决策。

前款规定的重大行政决策因情况紧急须即时实施的,报上级主管单位批准后可不组织听证。

第六条

市局举行重大行政决策听证,由局长办公会议或局长决定。

市局各科室可以向市局提出举行重大行政决策听证的建议,由市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后,决定是否举行听证。

第七条 市局组织重大行政决策听证,由局法规教育科负责具体实施。

根据需要,市局可以决定或指定与决策事项相关的科室负责实施听证。

第八条 听证组织部门应当依照本制度和其他相关规定提出听证方案,报局长办公会议或局长同意后组织实施。

听证方案的内容包括听证事项、听证内容和听证目的,听证参加人员的人数、条件、产生方式,拟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听证程序、规则等。

第九条 听证会参加人包括听证员、记录员、听证陈述人、旁听人等。

听证员是指受听证机关指派,主持听证,确保听证程序合法完成的工作人员。

记录员是指受听证机关指派,负责听证会记录的工作人员。听证会的会务工作由记录员负责。

听证陈述人是指出席听证会并就听证事项进行陈述的人。

旁听人是指经自愿报名,听证机关确定,参加听证旁听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代表。

第十条 听证员中设听证主持人1名。听证主持人由听证机关派人担任。

其他听证员、记录员的人数由听证机关决定。

第十一条

听证主持人履行下列职责:

(一)主持听证会;

(二)决定延长听证会时间;

(三)决定中止听证会;

(四)维持听证秩序,制止和处理违反听证秩序的行为;

(五)听证会结束后,组织听证评议;

(六)其他应当由听证主持人履行的职责。

第十二条

其他听证员协助听证主持人主持听证,可以在听证过程中询问听证陈述人,在听证评议时发表对听证事项的处理意见。

第十三条 听证员与听证事项有密切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可能影响听证会公正性的情形,应当回避。

听证陈述人可以在听证会开始前向听证机关提出听证员回避的申请。

听证员是否回避,由听证机关决定。

第十四条 听证陈述人包括职能部门陈述人、公众陈述人。职能部门陈述人由重大行政决策涉及的科室或部门相关负责人和具体工作人员担任,一般不超过5人。公众陈述人应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由社会公众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相关专家等组成。公众陈述人由听证组织部门在下列申请参加听证会或邀请参加听证会的人员中确定,一般人数为5—25人,其中下列第1、2项的人员应超过半数。

1、与听证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包括其推选的代表);

2、与听证事项有关并提供事实依据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包括其推选的代表);

3、听证组织部门邀请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相关单位的代表和有关专家等。

听证旁听人按听证方案的规定产生,人数由听证机关确定,一般不超过30人。

第十五条

职能部门陈述人职责:

(一)提供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的决策方案及有关材料,并对该方案及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二)对决策方案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合法性等主要内容作客观、真实、完整的陈述;

(三)参加听证会并接受公众陈述人的质询。

第十六条

公众陈述人在听证会举行前可以查阅职能部门提供的决策方案及有关材料,并在确定的时间、地点参加听证会,服从听证主持人安排,遵守听证会秩序,并对听证事项发表陈述意见、进行讨论。

第十七条 听证旁听人参加听证会,应当自觉维护听证会秩序,不得在听证会上发言。

第十八条

听证组织部门应当在举行听证会前20日,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政府网站等向社会公告,告知举行听证会的时间和地点、听证事项及相关内容、参加听证会人员的条件、报名办法、人数等有关事项。

第十九条

有意参加听证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应当按照公告的规定,在举行听证会15日前向听证组织部门报名,其中报名担任公众陈述人的,需同时提交主要陈述意见。听证组织部门应当合理确定各方听证陈述人的人数,参加听证会的不同利益关系各方或不同意见各方的听证陈述人人数应当大致相等。

听证组织部门可根据听证事项涉及的领域,邀请部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或有关专家,担任公众陈述人。

第二十条 听证组织部门应当在听证会举行前10日确定听证陈述人,并将名单向社会公布,同时向听证陈述人送达听证通知和听证事项相关材料(含拟作出行政决策的内容、理由、依据和背景资料)。

听证通知应当载明听证事项、听证举行的时间和地点、听证人员姓名以及相关要求等内容,加盖听证组织单位印章。

第二十一条 听证陈述人应当出席听证会并陈述意见;不能出席听证会的,应当提前3日告知听证组织单位。

经听证组织部门同意,公众陈述人可以委托他人出席听证会或者提供书面陈述材料。听证组织部门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要求公众陈述人提供书面陈述材料。

第二十二条

听证会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记录人核对听证陈述人、旁听人到会情况,宣读听证会纪律;

(二)听证主持人宣布听证会开始,介绍听证事项、听证要求、听证人员及听证陈述人的组成,告知听证参加人权利义务;

(三)职能部门陈述人陈述听证事项的内容、依据及有关材料;

(四)公众陈述人陈述对听证事项的意见、理由及依据;

(五)双方陈述人就听证事项涉及的有关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平等、充分的质证和辩论;

(六)听证主持人总结和归纳各方代表的主要观点和理由;

(七)听证员、记录员、陈述人对听证会笔录审核无误后签名;

(八)听证主持人宣布听证结束。

第二十三条

听证陈述人在听证会发言,须经听证主持人准许。听证主持人应当保证每个听证陈述人必要的发言时间,必要时,可延长听证会时间;经听证主持人同意,听证陈述人可以书面或者其他方式进行陈述。

第二十四条 出席听证会的陈述人认为听证会程序违反本制度的有关规定,可以向听证主持人提出。听证主持人应当对听证陈述人提出的异议当场予以答复。

第二十五条 听证主持人可以询问听证陈述人。其他听证员也可以询问听证陈述人。听证陈述人应当客观真实地回答听证员的询问,但对与听证事项无关的问题,经听证主持人同意,可以不作回答。

第二十六条 听证陈述人可以就听证事项的陈述意见提交有关证据材料;必要时,听证主持人可以要求听证陈述人提供有关证据材料。听证会结束后才能提交证据材料的,应于听证会结束后三个工作日内提交。

第二十七条 出席听证会的陈述人和旁听人应当遵守听证会的纪律,不得有妨碍听证会秩序的行为。

对违反听证会纪律的,听证主持人应当予以制止;拒不改正的,可以责令其退场。

第二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听证主持人可以决定中止听证:

(一)职能部门陈述人应公众陈述人要求,需要补充提交相关材料的;

(二)因不可抗力的事由无法继续听证的;

(三)听证秩序受到严重影响,无法继续听证的;

(四)其他需要中止的情形。

中止的情形消失后,听证主持人应当及时恢复听证。

第二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终止听证:

(一)公众陈述人全部明确放弃听证权利或者被视为放弃听证权利的;

(二)因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举行听证没有必要的;

(三)依法应当终止听证的其他情形。

终止听证的,由听证组织机关决定并予以公告。

第三十条 听证会应当制作听证笔录,主要载明下列内容:

(一)听证事项;

(二)听证主持人的姓名、职务;

(三)听证人的姓名或名称、地址;

(四)听证记录人的姓名、职务;

(五)听证会的时间、地点及方式;

(六)职能部门陈述人对听证事项的可行性、必要性和合法性以及决策方案等主要内容所作的陈述;

(七)公众陈述人的姓名等个人基本情况及陈述意见;

(八)其他应当载明的内容。

听证笔录应由听证人员、听证陈述人核对无误后签名或者盖章,认为记录有误的,可以当场补充或修改。拒绝签名或者盖章的,由记录员在听证笔录中注明情况。

第三十一条

听证组织部门应当在听证会结束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组织研究听证意见或者建议,制作听证报告,并提交听证笔录以及与该重大行政决策有关的全部材料,报请局长办公会议对该重大行政决策进行审议。

听证报告应当客观、真实地反映听证会上听证陈述人的听证意见。听证报告应当载明以下内容:

(一)听证事项及听证内容;

(二)听证会的基本情况,包括听证主持人对听证会中有关事项的处理情况,中止、终止听证的说明;

(三)听证陈述人提出的主要意见或者建议、理由、依据;

(四)听证事项的赞同意见与反对意见以及之间的分歧;

(五)对听证意见的分析、处理建议;

(六)其他应当报告的事项。

第三十二条

听证机关对听证中提出的合理意见和建议要吸收采纳,意见采纳情况及其理由要以书面形式告知听证陈述人,并通过市局网站、新闻媒体以及公共场所设立的政务公开信息公示栏等形式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三条 听证报告应当作为决策机关作出行政决策的重要依据。

对于未按本制度举行听证的重大行政决策,不得提交局长办公会议或其他会议讨论通过。

第三十四条

听证机关组织听证应当提供必需的场地、设备和其他工作条件,所需经费由市局予以保障。

第三十五条

法律、法规、规章和本制度规定应当组织听证,而有关部门不组织或听证中有违法违规行为的,由监察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其行政责任。

第三十六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四篇:考核机制实施意见

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

评价机制的实施意见

为深化扩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树立正确用人导向,进一步把我省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实现河南发展新跨越、开创中原崛起新局面提供组织保证,现就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以下简称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重要意义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关键,建立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紧紧围绕服务和促进科学发展,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综合考核评价,引导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二)从严管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举措。从严管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我们党的一贯要求和优良传统,在新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当前,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在干部管理上失之于宽、失之于严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存在着日常管理不够严格、监督不够及时、组织处理不够有力等薄弱环节。从严管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必须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和激励约束作用,进一步建立完善促进科学发展的考核评价机制,有针对性地教育管理干部。

(三)推进干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迫切需要。干部考核是干部工作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干部考核工作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积累了重要经验。但应当看到,目前干部考核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经 1

常性考核制度还不够健全,考核结果运用还不够充分,特别是促进科学发展的作用还不够有力。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规律,开拓创新,不断推进干部考核评价制度的改革,努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二、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总体要求

(四)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服务和促进科学发展、加快中原崛起,着眼于严格要求、严格管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进一步完善考核内容,改进考核方式,扩大考核民主,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健全考核制度,着力选拔自觉坚持和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优秀干部,着力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用人导向,把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到推动科学发展上来。

(五)基本原则。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必须贯彻以下原则:

——坚持服务和促进科学发展。立足为科学发展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成效作为考核评价的基本依据,推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围绕科学发展改进工作、提高水平、增强能力。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正确把握德才兼备的辩证关系,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注重品行,崇尚实干,突出考核领导干部的政治品质、思想作风、党性修养和勤政廉政。

——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贯彻民主公开的要求,重视在推动科学发展的实践中考核评价干部,充分体现群众对干部考核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引导领导干部创造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政绩。

——坚持客观公正、简便易行。实事求是,科学分析,讲求实效,力戒繁琐,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全面准确地考核评价。

(六)工作目标。今后一个时期,以促进科学发展为目的,以综合考核评价为载体,以考核结果运用为导向,通过认真贯彻实施《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实施办法(试行)》、《党政工作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实施办法(试行)》、《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实施办法(试行)》(以下分别简称《地方考核实施办法》、《部门考核实施办法》、《考核实施办法》),着力把平时考核、考核与换届考察、任职考察结合起来,把考核评价与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监督管理、激励约束结合起来,建立有机联系、相互配套并有效运行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为促进科学发展观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

三、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重点任务

(七)完善考核内容。在已有考核评价内容的基础上,围绕促进科学发展,进一步完善考核内容。

——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突出考核发展的实绩,既注重考核发展速度,更注重考核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坚持以人为本,注重考核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际成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既考核经济建设情况,又考核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热和谐相处情况,既考核显绩,又考核潜绩,注重考核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实绩;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注重综合分析局部与全局、效果与成本、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等各方面因素。

——紧密结合各地各部门的实际。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特点,抓紧建立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考核内容和指标,突出不同区域的考核重点。按照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领导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坚持共性内容与个性内容相结合,在重视结果性指标考核的同时,更加关注对工作思路、工作基础、精力投入、作风转变、效能提升、制度完善等过程性情况和发展趋势的考核分析。加强对党政主要负责人的考核,突出考核其领导科学发展、驾驭复杂局面、执行民主集中制、抓班子带队伍、坚持党性原则、带头廉洁自律等情况。

——加强考核内容的激励性和约束性。突出对服务和促进科学发展实践中创造精神、创新能力和创业成效的考核,激发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进取。强化对违反科学发展观行为的刚性约束,突出对人口资源、社会保障、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民生改善、社会稳定、党风廉政、干部任用、群众满意度等约束性指标考核,引导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统筹推进各方面的发展。

(八)改进考核方式。坚持以平时考核、考核为基础,以换届考察、任职考察为重点,相互补充,相互印证,增强考核方式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加强平时考核。通过个别谈话、专项调查、巡视组巡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参加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和工作会议等多种形式和渠道,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日常情况的考核。特别是在发生重大灾害、重大突发事件等关键时刻,在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组织实施中以及涉及个人利益时,要及时跟踪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治态度、负责精神、处理能力、自我要求等现实表现。定期开展民意调查、实绩分析,系统收集相关职能部门提供的重要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和评价意见,加强平时积累和综合分析,完善考核的基础性资料。

——健全考核。围绕考核完成工作目标和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严格管理,推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提高能力和水平。实行主要领导评价、领导班子成员评价和干部群众考核评价相结合,明确考核要求,规范考核办法,增强考核效果。结合考核,开展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报告两评议”,在召开考核测评会议时,党委(党组)在述职报告中要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同时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民主评议,对新提拔的党政领导干部进行民主测评。注重分类分项对考核测评结果进行分析,对反映出来的突出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

——完善换届(任期)考察。围绕领导班子届期目标或任期目标,加强对领导班子领导能力和领导干部德才素质情况的全面考察。在坚持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个别谈话等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民意调查、实绩分

析、综合评价。加强实地调查和延伸考察,客观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的真实情况和工作实绩。针对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开展民意调查,注重提高调查对象的关联度、知情度。按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要求,把定量分析作为重要手段运用到各个考察环节中,进行量化对比分析,形成既有定性评价、又有定量分析的综合评价意见。

——改进任职考察。围绕岗位职责要求,加强对个别提拔考察对象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的考察。坚持根据民主推荐结果,结合平时考核、考核掌握了解的情况,研究确定考察对象,把群众意愿和组织意见有机结合起来。改进考察方法,实行差额考察和考察公示,扩大考察范围,认真听取纪检机关(监察部门)的意见,加强综合分析,深入了解考察对象的现实表现,切实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

(九)扩大考核民主。加强群众的参与和监督,丰富民主形式,改进民主方法,提高民主质量。以扩大知情权为重点,进一步公开考核内容、考核程序、考核方法、考核结果,采用民主公开的方式确定考核项目的目标值与权重,增强考核工作的透明度。完善考察对象推荐提名程序,把尊重民意和不简单以票取人有机统一起来。建立干部选拔任用推荐结果在领导班子内部公开制度,推广运用二次会议投票推荐方法,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全委会在推荐提名、党委(党组)在研究确定考察对象时的作用。坚持把上级评价、相关职能部门评价、本单位评价、基层群众以及社会评价结合起来,多层次、多渠道、多角度地了解评价干部。探索实绩“公开、公示、公议”等做法,深入了解群众对推动科学发展实际成效的直接感受和现实要求,深入了解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公认度,加大群众满意度在考核评价中的分量。

(十)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坚持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和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加强考核结果的运用和反馈。对那些自觉坚持科学发展、善于领导科学发展、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给予表彰奖励、提拔重用。对不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办事,急功近利、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以及完成约束性指标方面发生问题的,进行批评教育、诫勉谈话;对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对群众意见较大、不胜任现职岗位的,要进行工作调整;对因工作失误、失职造

成损失的,严格实行问责制,必要时进行组织处理。产生严重后果的,依法依纪处理。考核结果要及时向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本人反馈。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十一)明确工作责任。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措施,加强领导,狠抓落实。要强化组织协调,整合考核力量和信息,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负责、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干部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重视宣传引导,积极营造良好环境。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紧密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贯彻实施好《地方考核实施办法》、《部门考核实施办法》和《考核实施办法》。要根据不同考核对象、考核任务,合理使用考核方法,使考核工作更加切合实际、简便高效。

(十二)严格管理监督。健全完善考核工作责任制,加强监督检查,切实保证考核工作公平公正。严肃考核工作纪律,对工作不负责任、考核失真失实的,实行责任追究。加强考核人员队伍建设,选配具有较高素质和相应资格的人员组成考核组,特别是挑选公道正派、坚持原则、有丰富经验的同志担任组长。注重培训教育,努力提高考核人员的综合素质。积极开展干部考核工作质量和成效的评估,不断提高干部考核工作的公信度,保证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有效运行。

(十三)坚持创新求实,因地制宜。积极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方法,总结新经验,推动干部考核评价机制逐步完善。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实践创新。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健全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岗位职责规范,按照分级分类原则,逐步构建共性要求与岗位职责特殊要求相统一的内容和标准,强化对履行法定职责的考核,把干部考核评价与决策目标、执行责任更好地结合起来。注意在充分发挥相关部门职能作用的基础上,重视社会评价,逐步探索利用专业机构评估成果的办法。借鉴吸收新的考核理念和方法,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干部考核工作水平。

第五篇:XX镇人民政府行政决策制度

XX镇人民政府行政决策制度

行政决策机构、权限

一、镇政府行政决策中枢机构:镇政府办公会、镇长办公会(党政领导办公会)。

二、镇政府行政决策的情报信息收集机构:镇政府各职能部门;信息处理机:构和人员:镇政府党政办公室、秘书。

三、镇政府办公会由镇长、副镇长、镇政府序列中的各办公室主任和站、所长组成。邀请党委书记、人大主席、副书记、纪委书记、群团负责人参加。会议由镇长(或镇长委托常务副镇长)召集并主持,其决策范围:

1、贯彻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的重要文件、指示、决定,贯彻执行镇党委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主席团的决议。

2、镇政府的重要工作。

3、决定镇政府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事项。

4、其他需要镇政府全体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

镇政府全体会议一般每月召开一次。

四、镇长办公会(即党政领导办公会)由镇长、分管行政工作的副书记、副镇长组成。邀请党委书记、人大主席、副书记、纪委书记参加。必要时可以吸收有关部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参加。镇长办公会(即党政领导办公会)由镇长(或由 1

镇长委托常务副镇长)召集并主持,决策的范围:

1.镇政府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2.提请镇人大主席团的议案;

3.向上级政府报告或请示的重要事项;

4.各部门请求解决或须镇政府批准的重要事项;

5.各部门的重大工程项目安排;

6.须由镇政府作出决定给予奖励和处分的重要事项。镇长办公会(即党政领导办公会)一般每月召开一至二次。

五、镇长、分管行政工作的副书记、副镇长按照分管范围决定镇政府日常工作中的具体业务工作。

六、听证制度:凡涉及民生的重大和重大工程事项决策,事前必须召开专家和各界人士、公民、技术人员听证会,广泛征求意见。在广泛吸纳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交镇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策。

行政决策责任

一、经镇政府办公会、镇长办公会(党政领导办公会)表决作出的决定、命令,镇长必须对决策的程序承担责任。参与决策的组成人员中,对决策表决赞成的,必须对决策内容所产生的后果承担相应责任;对该决策表决不赞成的,对该决策内容所产生的后果不承担相应责任。

二、镇政府行政首长(含副镇长、分管行政工作的副书记)必须对其直接作出决策的程序和内容产生的后果承担责任。

三、镇政府作出的违法决定产生严重后果,被上级人民政府或者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主席团撤消或中止的,镇政府将上述责任人移交给上级行政监察机关给予政处分,或移交给镇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主席团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给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人身、财产造成的损失,将依法给予赔偿,而后再责令责任人承担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

四、本制度从2008年6月1日起执行。

下载淮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行政决策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淮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行政决策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北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行政执行力建设的意见

    北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行政执行力建设的意见 市辖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精神,扎实开展保持共......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绿色通道建设的实施意见

    【发布单位】80602 【发布文号】辽政发[2001]39号 【发布日期】2001-09-09 【生效日期】2001-09-0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辽宁省人民......

    永嘉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精选五篇]

    永嘉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 永嘉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引导群众树立科学、文明、进步......

    行政效能实施意见

    **乡委员会 **乡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乡转变机关干部作风加强机关 行政效能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的 通知 各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乡级各单位、乡属各部门: 《**乡转变机关干......

    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后评价制度[本站推荐]

    瓮安县城市管理局重大行政决策实施 情况后评价制度 第一条 为加强对我局重大行政决策执行情况的跟踪、调查与反馈,及时调整和完善有关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根据县委......

    乡镇 加强行政机关效能建设工作实施意见

    关于加强行政机关效能建设工作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目标任务按照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机关的要求,以加强制度建设......

    健全行政决策权监督制约机制(五篇模版)

    健全行政决策权监督制约机制 作者:作者:林春亮 时间:2010-06-17 浏览次数:2388 次 摘要:行政决策权是政府公共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决策失误和行政决策腐败交叉所造成的影响,......

    乡镇政府行政决策的现状与机制初探

    乡镇政府行政决策的现状与机制初探 周 伟 摘 要: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建全依法决策机制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乡镇政府作为我国国家政权的最基层组织,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