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代人对法律认知情况调查报告
当代人对法律认知情况调查报告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法律也随之不断完善,人们对法律价值的认识更为深入。本文主要是从现实的角度来反应当今人们对法律的认知与态度,为将来完善法律提供一份有用的资料。关键词:法律价值
认知
态度
为了深入了解中国当代人民对法律认知的情况。本人于2009年11月通过网络问卷的形式进行随机调查。本次调查选取的样本总数是50人。各项调查工作结束后,将本调查报告内容予以总结,其调查报告如下: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在本次调查中,没有只有小学或初中学历的人;具有高中学历(包括在读)的有3人,占总数比例的6%;具有大学本科或专科学历(包括在读)的有45人,占总数比例的90%;具有研究生学历(包括在读)的有2人,占总数比例的4%。
二、问卷回答情况
(1)法律观念、意识部分
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有42个、占总数比例84%的人认为法律是作为一种工具在中国存在的,只有1个、占总数比例2%的人认为在中国法律是一种信仰,另有1个、占总数比例2%的人认为法律在中国以其他形式存 1 在,还有6个、占总数比例12%的人没想过这个问题。也就是说,大部分人都认为法律在中国是一种带有实用主义或功利主义目的的工具性地存在着的,而并非一种信仰。
而在多选题的“您守法的原因”一问中,有40个、占总数比例80%的人认为“守法是基本素质”是其守法的原因之一,有26个、占总数比例52%的人将“违法会受到处罚”列为自己守法的原因之一,有12个、占总数比例24%的人认为自己守法的原因之一是“出于习惯”,有2个、占总数比例4%的人同时也因为其他原因守法,只有4个、占总数8%的人守法的原因里有“信仰法律”这一条。可以看出,在中国,人们基本没有因为信仰法律而守法的。
(2)中国司法实践部分
有27个、占总数比例54%的人认为中国现在权力大于法律,有8个、占总数比例16%的人认为中国现在权力与法律的关系基本持平,另有5个、占总数比例10%的人不知道这个问题,只有10个、占总数比例20%的人认为中国现在是法律大于权力的。可见中国的法治状况在民众心目中的印象绝对不容乐观,有一半以上的人认为中国仍然是人治社会而非法治社会。
有27个、占总数比例54%的人认为中国的法律执行的一般,有15个、占总数比例30%的人认为中国的法律大部分执行的不好,有6个、占总数比例12%的人不知道这个问题,只有2个、占总数比例4%的人认为中国的法律执行的非常好。看来中国民众对中国执法状况的印象同样不容乐观。
有30个、占总数比例60%的人认为中国现在人情比法律起的作用更有效,有10个、占总数比例20%的人认为两者起到的作用的广泛性和有效性差不多,有2个、占总数比例4%的人不知道或没想过这个问题,只有8个、占总数比例16%的人认为中国现在法律比人情起的作用更广泛更有效。可见,当代中国,恐怕秩序的维持,传统文化起的作用比法治等外来观念更大,虽然这是不应该的。
在对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等机关的态度上,有22个、占总数比例44%的人态度是一般信任,有22个、占总数比例44%的人态度是“除非迫不得已,否则不想接触”,有4个、占总数比例8%的人态度是不信任,另有2个、占总数比例为4%的人为其他态度,但是选择“非常信任”一选项的人数,在本次调查中为0。则共有占总数比例52%的人对这些机关具有排斥的态度。
三、结论和建议
1、结论
(1)中国政治、法治方面很大程度上还在延续中国几千年的传统,人们认为社会依然是权力大于法律,人情大于法律,统治、调节人们行为的依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类似民主、法治、平等这样的西方传来观念只能在价值上受到肯定而在实践中难以实行。外来的法律观念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间产生了严重的法律文化冲突。
(2)中国的法律实践方面给民众心中留下了比较恶劣的印象,形势不容乐观。
2、建议
(1)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在学术上思考研究中国法律文化冲突的解决办法,可能会对个别问题的解决产生促进作用。
(2)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等机关应树立好公正严明的良好形象,设法克服人们心中权力大于法律的观念。
(3)加大法律的宣传力度,在体现法律作用的同时更要让老百姓易于懂 得如何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合法的权益。
参考文献:
[1] 卓泽渊 《法的价值论》 法律出版社 1999 [2] 朱苏力 《现代化视野中的中国法治》
附录:调查问卷原稿
您好,感谢您能填写这份社会调查问卷,该问卷是以匿名的方式填写的,所以您尽可以放心填写。另外由于本报告是用来进行写论文的,纯属学术研究用,所以请您务必认真填写,写真实情况,非常感谢您的合作,谢谢。
您可以将选出的答案写进括号内,如果您选的是“其他”项,请在“其他”后面写上您认为应该写的内容。1.您的年龄?()
A.18周岁以下 B.18周岁—25周岁 C.25周岁—40周岁 D.40周岁—60周岁
2.您的文化程度(包括在读)?()
A.小学 B.初中 C.高中或中专 D.大学本科或专科 E.研究生 3.您有信仰吗?()
A.有 B.没有 C.不知道 D.没想过 4.您认为在中国,法律是一种?()
A.信仰 B.工具 C.不知道 D.没想过 E.其他: 5.您认为现在在中国法与权力的关系是?()
A.权力大于法 B.法大于权力 C.但两者基本持平
D.不知道 E.其他:
6.您认为,在一个社会中是否法应该高于一切?()A.是 B.不是 C.不知道 D.没想过
7.您认为中国的法律?()
A.执行的很好 B.执行的一般 C.大部分执行的不好 D.不知道 8.您遵守法律是因为(可多选)?()
A.信仰法律 B.出于习惯 C.守法是基本素质 D.违法会遭到处罚 E.其 他:
9.您认为现在在中国,法律和人情关系,谁起的作用更广泛更有用?()A.法律 B.人情关系 C.两者差不多 D.不知道 E.没想过 10.您对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等机关的态度是?()
A.非常信任 B.一般信任 C.除非迫不得已,否则不想接触 D.不信任 E.其他:
第二篇:互联网对当代人生活的影响的调查报告
互联网对当代人生活的影响的调查报告
如今,生活的互联网即将成为下一个爆发点。由于有了足够多的用户基数支撑垂直行业的发展,而网民的互联网应用,这些年也从信息——娱乐——商品交易逐渐深入到衣食住行等和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化、垂直化特征。我们小组的调查课题是: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我们针对当代互联网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设计了一份问卷,发放给了100个不同的人群,其中我们做了30个学生家长的访问。我们的调查对象有大学生,学生家长,学校附近工作人员等人。调查对象年龄集中在20—50岁之间。我们的调查形式有问卷调查,电话访问。
根据调查结果统计,现在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消遣时间是3.5小时,其中15%的学生平均上网时间在6小时以上。大学生上网的消遣方式以游戏、聊天、视频为主。有67%的学生认为互联网的发展减少了他们出门的时间。有40%的学生周末消遣方式是上网。73%的学生有过上网购物的经历。80%的学生认为互联网的发展方便、提升了他们的生活。
在对家长的访问中30%的家长表示自己不会上网。在会上网的家长中平均每天上网时间是2小时,70%的家长有过阻止孩子上网过度的行为,他们认为互联网的发展加深了他们与孩子之间的代沟。60%的家长认为自己的童年与孩子对比虽然物质匮乏,但是精神上比现在孩子富有。家长们都承认互联网在娱乐和网购上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所有的家长都不支持孩子过度的上网。
在所有的调查人群中,85%的人认为接近大自然是一笔无形的财富。70%的人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返璞归真,能够有一个与大自然接触的成长环境。60%的人认为在过度上网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能力会下降。
根据调查得出结论:互联网没有当初想象的那么神奇。我们知道,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接近互联网,不是所有的虚拟社区都让人感到友爱。事实上,网络不但深化了贫富的鸿沟,也深化了代沟。在鸿沟两侧,一边是精通电脑技术的孩子,一边是试图努力赶上科技潮流但总也追不上的中老年。为了保持年轻,年长者必须学会否认自己的年龄,所以在网络上“老黄瓜耍绿漆——装嫩”的文化流行。互联网的发展在便利人们生活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减少了人们跨出几门的频率。在享受互联网便利的同时,人们在心底也还是向往一种淳朴的自然环境。
组员工作分配:
问卷制作报告撰写陈璐昀
PPT制作杨晶晶
问卷调查孙于婷
电话访问傅旖璇
问卷统计高茜
PPT讲解陆欢
第三篇:当代人对发扬革命烈士精神看法的调查报告
当代人对发扬革命烈士精神看法的调查报告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屈辱和苦难中奋起,为了争得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进行过长期的英勇顽强的奋斗,正是这些斗争,粉碎了外国侵略者灭亡中国的图谋,推动了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在我们步入和平与发展新的时代之后,似乎那些曾经为了我们今天和平生活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烈士离我们越来越远。现在的人们,对革命烈士精神又是如何看待的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组于2012年5月4号到雨花台革命烈士园林亲身景仰、感受了烈士们的事迹和伟大精神。
一、调查目的
该调查目的是为了解当今社会烈士精神在当前人们心中的地位和人们对发扬烈士精神的看法,思考作为大学生,如何对待和发扬烈士精神
二、调查方法
访问为主,同时注意观察、实地参观和查阅文献资料
三、调查假设
调查假设是人们对烈士精神依然充满崇敬。发扬烈士精神,特别是其集体主义精神,在当代依然有重要意义。但在遇到现实问题的时候,人们往往会以自身利益为重。
四、调查地点与调查对象
(一)雨花台革命烈士陵园中的游客,我们组有针对性的对雨花台革命烈士陵园中的游客进行了访问,包括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老师,现役军人,其他游客
(二)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我们组随机访问了商务英语、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工程造价、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化工装备技术、市场营销、生物技术及应用、高聚物声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商检技术共15个专业。
五、访问结果
(一)在革命烈士陵园中对游客的访问结果”:
1、“您是抱着怎样的心情或目的走进雨花台烈士陵园的
大多数人是到雨花台烈士陵园缅怀伟大的先烈,极少数人是来看风景、散心的
2、“您认为当代还有必要学习和发扬革命烈士的精神吗”: 对于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群一致认为我们有必要学习和发扬革命烈士精神,而对于一些老人或小学生却认为没有必要或者不理会,从而可知大多数人认为发扬革命烈士精神是必要的
3、“除了雨花台,您还去过以下哪些南京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所去的地方都是学校统一组织的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对于游客而言他们是在导游的领队下去参观一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您对这次的参观有何感想”:
大多数人表示在这里上了一节爱国主义教育课,并且收获丰富;少数小学生在陵园里嬉戏,没有感想。
(二)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访问结果
1、“请问您去过以下哪些南京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大多数人表示南京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他们几乎都去过了,只有少数人只去过一两个红色景区。
2、“你毕业后会到西部工作吗”:
很多同学表示愿意去祖国最需要的西部工作,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一份力量;极少数人表示不愿意去西部工作。
3、、“您认为学校有必要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大多同学认为有必要,但是应该以观看爱国主义教育题材的影片或者实地参观;少数同学认为开与不开没有多大关系。
六、我们组实地参观的见闻及感想
我们组在雨花台革命烈士陵园看见了很多的人来此地参观旅游,多数人是严肃的,但也有不少人是在走形式。我们组看到一群人在纪念碑前宣誓,领誓人不小心念错了一个字,下面立即哄笑起来,久久止不住!我们组还看到,在宣誓的队伍中,前排的人在念誓词,后排却有不少人在窃窃私语,或者发手机短信;我们组在烈士纪念馆里,有的学生在嘻嘻哈哈地捉迷藏。有的小伙子看到何宝珍烈士的照片,忽然尖叫一声“哇!大美女!来,合个影!”有人看到展示的老虎凳、电椅,竟然说“坐上去简直是享受!”
我们组认为来到红色景区参观应该怀着严肃的心情,并且缅怀先烈不应该出现上述现象。我们组来次参观感悟深刻,我们一致同意,我们要好好学习科学技术知识,并且培养创新精神,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与发展的不竭动力。
七、调查结论
(一)人们的意识,主流是积极的;普遍认为有必要发扬烈士精神,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是雨花台的游客,还是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绝大多数均认为在现代社会,仍然有必要甚至很有必要发扬革命烈士的精神,对革命烈士,也都是崇敬的心情。我们组在雨花台的留言簿上可以看到“毋忘国耻”、“落后就要挨打”、“不要让历史重演”等发自肺腑的呼声。
(二)经过适当的教育和引导,能够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能正确对待和发扬烈士精神,在被访问的大学生中他们表示乐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对于爱国主义方面的课程也不再是说教式的老师的讲解也生动起来,课外实践活动也扮演起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培养爱国热情和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通过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并结合校园文化建设把爱国主义教育贯彻到各项活动中去,烈士的精神和他们的优秀品质就可以得到继承和发扬。
八、我们的思考
(一)烈士精神是多方面的,包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等;强调烈士精神,应该重点强调其集体主义精神,在现代社会,不论对于个人还是国家,团队精神都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认为,强调烈士精神,应重在强调其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精神。
(二)建议学校关注大学生心理活动,加强人文主义关怀,定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建议开展有意义的集体活动,让同学们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团队精神和友爱精神,集体活动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是课堂上的小组发言,可以使一同去踏青,甚至可以是去吃烧烤„„在实践中,人们才能体会团队精神的重要
(四)建议通过电视媒体向广大社会人群宣传爱国主义思想,并且提高国人的思想文化素养。
九、结束语
革命烈士的事迹和遗物,历历在目;革命烈士的奋斗成果,我们正在享受。我们期望,通过这次实践活动,能重新激起人们对烈士精神的重视。我们期望,通过 这次实践活动的思考,能找到正确发扬烈士精神的一种方法。我们希望,为中国解放而献出生命的烈士们,看到我们国家的蓬勃发展,能九泉含笑。同时,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要奋发图强,为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丽富强而贡献力量。
第四篇:对国有资产流失法律调查报告
关于国有资产的法律调查报告
一、国有资产的概念
(一)定义
根据《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施行细则》、《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国有资产是指国家依据法律取得的,国家以各种形式的投资和投资收益形成的或接受捐赠而取得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形态的资产。”
(二)国有资产占有单位
根据《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施行细则》 的物是企业有形资产,则企业本身为转让方,如果转让标的物是企业股权,则企业的投资方即股东为转让方。
2.转让方案形成决议。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应当做好可行性研究,按照内部决策程序进行审议,并形成书面决议。这一环节属于企业内部决策程序,即制定的资产转让方案需经不同企业的不同决策层审议,如国有独资企业由总经理办公会审议;国有独资公司由董事会审议,没有设立董事会的由总经理办公会审议。同时转让方案还应听取职工代表大会的意见。
3.将转让方案形成的决议向主管部门申请批准。
(二)决定或批准
必须将企业的转让方案形成的决议报经主管部门审批。这一环节是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资产转让事项的首次审批,主要是对企业内部资产转让决议的审核。转让企业国有产权致使国家不再拥有控股地位的,应当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三)清产核资及财务审计
清产核资应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资产移交清册,做到账、卡、物、现金等齐全、准确、一致,要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核实和界定国有资本金及其权益,其中国有企业借贷资金形成的净资产必须界定为国有资产。财务审计由委托的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包括对企业法定代表人的离任审计。
(四)必须经有资质的评估机构评估
由转让方按照《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聘请具备资格的资产评估事务所,评估范围包括企业的有形资产如机器、房产、土地使用权和无形资产如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商誉等,另外还包括股权。评估基础是清产核资和财务审计结果。
(五)公告
公告期为20个工作日,由产权交易机构刊登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经济或金融类报刊和产权交易机构的网站上,公开披露有关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信息,广泛征集受让方。
(六)选择受让方
经公告产生两个以上受让方时,以拍卖或招投标方式进行产权交易。只有一个受让方的,可采取协议方式转让。
(七)签订合同
转让成交后,转让方和受让方签订国有资产转让合同,取得产权交易机构出具的产权交易凭证。如果是以协议方式转让的,应当将双方草签的协议提交公司决策层审议,如国有独资企业由总经理办公会审议;国有独资公司由董事会审议,没有设立董事会的由总经理办公会审议。
(八)审批备案
转让方将股权转让的相关文字书面材料报国有产权主管部门审批或备案登记。
(九)产权变更登记
转让方和受让方凭产权交易机构出具的产权交易凭证以及相应的材料办理产权变更登记手续。
三、国有资产流失
(一)定义
目前,我国对国有资产流失还没有明确的法律解释。根据国资委工作人员解释,国有资产流失是指对国有资产负有管理或者经营责任的单位或者个人,在履行其职责的过程中,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致使国有资产财产权遭受损失。
(二)认定国有资产流失的条件
根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出台的《关于国有资产流失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该《通知》是1998年由国有资产管理局颁布,国资委法规局工作人员表示现对该通知效力其无法确定)规定,认定为国有资产流失的条件是:
1.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违法主体必须是国有资产的经营者、占用者、出资者或管理者;
2.违法主体必须对违法行为的发生具有主观故意或者过失,即具有过错;
3.必须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行为;
4.必须有国有资产流失的结果发生,或不加制止必然产生国有资产流失的后果。
(三)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行为
根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出台的《关于国有资产流失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在发生应当进行资产评估的情形时,不按规定进行评估,或者在评估中故意压低资产评估价值,造成国有资产权益损失的行为;
2.在进行国有资产产权转让时,违反国家规定或超越法定权限,将国有资产低价出让或无偿转让给非全民单位或者个人,造成国有资产权益损失的行为;
3.在处置国有有形资产或无形资产时,违反国家规定或超越法定权限,擅自处置,造成国有资产权益损失的行为;
4.在国有企业承包或租赁经营中,违反国家规定,低价发包或出租,造成国有资产权益损失的行为;
5.在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时,违反国家规定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低价出售、或者无偿分给个人,造成国有资产权益损失的行为;
6.在公司制企业、中外合资、合作企业设立或经营管理过程中,国有股持股单位或其委派的股权代表、中方出资者、合作者与他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所有者权益或对损害国家所有者权益的行为不反对、不制止,造成国有资产权益损失的行为;
7.国有企业经营者在行使经营权时,不受所有者约束,滥用企业经营权,造成国有资产权益损失的行为;
8.国有资产运营、管理机构在行使出资权、管理监督权时,违反规定,非法干预企业经营权,造成国有资产权益损失的行为;
9.在企业重组中,不依法办理资产转移手续,或借机逃避国家债务,造成国有资产权益损失的行为。
(四)国有资产流失的法律责任
1.根据《关于国有资产流失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对认定为国有资产流失案件的,应当责令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单位纠正违法行为、依法挽回或制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并按照行政处罚的有关法规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罚。对上级交办的或有关机关移送的流失案件的调查处理情况,要及时通报有关部门。
2.3.《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在(7)受让方采取欺诈、隐瞒等手段影响转让方的选择以及产权转让合同签订的;
(8)受让方在产权转让竞价、拍卖中,恶意串通压低价格,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
4.5.国资委法规局工作人员表示,假设受让方在与国有资产占有单位交易后又将受让的国有资产转让给 由于受让方的责任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受让方应当依法赔偿转让方的经济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往会给国有资产造成一定的损失,因而不能将所有国有资产的损失都视作国有资产流失来认定。只有履行职责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所造成的国有资产损失,才算是国有资产流失。国有资产流失起因于特定主体履行其职责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两种形式。作为是指实施违法行为;不作为是指不履行法定职责,如负有管理国有资产的单位或个人,不去履行管理国有资产的职责,致使国有资产权益受损,就属于不作为。
3.国资委法规局工作人员表示,国有资产流失通常由国资委或检察院进行查办。
四、国有资产评估
(一)国有资产评估范围
根据《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2)企业兼并是指一个企业以承担债务、购买、股份化和控股等形式有偿接收其他企业的产权,使被兼并方丧失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
(3)企业出售是指独立核算的企业或企业内部的分厂、车间及其他整体性资产的出售;
(4)企业联营是指国内企业、单位之间以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投入组成的各种形式的联合经营;
(5)股份经营是指企业实行股份制,包括法人持股企业、内部职工持股企业、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不上市)企业和股票上市交易的企业;
(6)联营、股份经营的企业进行资产评估时,应对联营及合股各方投入的资产进行全面评估;
(7)企业清算是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规定,宣告企业破产,并进行清算;或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改组、合并、撤销法人资格的企业资产进行的清算;或企业按照合同、契约、协议规定终止经济活动的结业清算;
3.根据《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 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临时评估机构(以下统称资产评估机构),可以授受国有资产占有单位的委托,从事国有资产评估业务。
2.根据《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机构评估资产。
5.受占有单位委托的资产评估机构应当根据本办法的规定,对委托单位被评估资产的价值进行评定和估算,并向委托单位提出资产评估结果报告书。委托单位收到资产评估机构的资产评估结果报告书后,应当报其主管部门审查。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报同级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主管部门确认资产评估结果。经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授权或者委托,国有资产占有单位的主管部门可以确认资产评估结果。
6.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国有资产占有单位报送的资产评估结果报告书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组织审核、验证、协商,确认资产评估结果,并下达确认通知书。
四、总结
综上所述,评估机构对国有资产进行评估,其主体须先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具有法人资格同时还需经过国资委的认可并持有国有资产评估资格证书。国有资产占有单位如果要处理其占有的国有资产须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对国有资产进行评估,然后该评估结果还需国有资产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确认,否则,不发生法律效力。
国资委法规局工作人员表示,假设评估的结果明显低于国有资产自身价值,则构成国有资产流失。至于该“明显低于”如何进行确定则没有明确书面解释,也就是说怎样理解“明显低于”只能在实际操作中由相关处理人员自己认定。同时相关部门还需分析国有资产占有的主体或负责人是否有过错或主观是否有故意。
第五篇:公众对土地问题认知情况调查报告
公众对土地问题认知情况调查报告
作者:杜凤娇信息来源:《人民论坛》(2011-10-01 第03版)发布时间:2011-10-31浏览次
数:2109次
阅读说明:
辛亥百年来,关于土地问题的讨论、思考从未停止。在讨论当前征地拆迁、农地流转等热点问题的同时,部分人打着还原历史的幌子,借机在一些书籍、评论文章和网上贴文中反思土地改革,要求为个别有代表性的地主形象如刘文彩等“翻案”,引发争议。公众如何认识土地问题?如何看待为个别地主“翻案”的争论?当前有哪些土地乱象?应如何化解?人民论坛杂志联合搜狐网、人民论坛网、人民论坛新浪官方微博、搜狐官方微博推出“公众对土地问题认知情况”的问卷调查,共4712位网友参与调查,人民论坛调研基地在北京市、天津市、广东省、湖南省、陕西省书面问卷调查2500人(每省市500人),总计7212人。(数据加权处理:网友调查占权重50%;书面调查占权重50%)
土地问题对社会变革的重要性如何
71%的受访者选择“解决好土地问题,就解决了中国问题的一大半”
有人说,解决好土地问题,就解决了中国问题的一大半。您是否认同此观点?71%的受访者选择“认同”,11%选择“不认同”,另有18%选择“不好说”。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受访者认识到土地问题之于中国的重要意义。
专家在接受人民论坛记者采访时强调,在近代中国广大农村到处败落的背景下,志士仁人曾提出过很多解决农村问题的方案,但几乎都不约而同地落到了防止土地兼并和实现“耕者有其田”两方面。要求给农民以必要的土地,并不是近代中国某个人或某个党派的个别主张,而是当时有识之士的共识。解决土地问题、实行土地改革是解决近代农村问题的现实选择。
有受访者指出,改革开放到了今天,土地仍是当前多种社会问题之源。征地拆迁纠纷、土地腐败问题派生出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和博弈。专家预测,未来十年,土地问题仍是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可以说,只有解决好土地问题,中国前进之路才能畅通无阻。
有观点认为,更好地解决了土地问题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国民党的一个重要原因。公众如何看待这个观点呢?有56%的受访者表示“认同”,19%选择“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认同”,11%“不认同”,另有14%选择“说不好”。专家指出,虽然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并不仅因为解决好了土地问题,但这一调查结果从另一方面印证了土地问题的重要性。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立足现实,清醒地认识到土地是我党对农民战争动员的重要资源。因此在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适时制定了不同的土地政策,一个重要的基点就是把土地问题作为民心趋向的重要筹码,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这些政策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使农民获得了切实的物质利益,从而动员了中国民主革命最广大的主力军,获得了革命胜利。
很多受访者对人民论坛记者说,当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改革,一定要从党史中吸取经验。中国共产党90年的发展历程表明,要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就要尊重中国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尊重中国的国情,从实际出发,才能制定出正确、完善的土地制度,利用土地“杠杆”撬动社会变革。
怎么看为地主“正名”的相关观点
73%的受访者“反对”为地主“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