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解析服装与电影的关系
浅析服装与电影的关系
jie析服装与电影的关系
影视服装的定义
影视服装,顾名思义,就是在影视作品中所需要的服装。在《服饰百科辞典》中,对影视服装有详细的解释,即“特定影视作品里的特定演员所穿用的特定服饰,它将随着电影中大的时代背景,小的特定环境以及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产生演变。”
影视服装在影视中的作用及影响
当一幅幅画面在电影、电视机上呈现时,亿万观众为讲述的故事所震撼,被演员的精彩表演而吸引。然而,人们总是会忽略演员在拍摄时的服装是否得当。在拍摄电影、电视剧的过程中,服饰作为一种艺术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精美别致的造型、适时的色彩,为这一视觉艺术添上了重重的一彩。
(一)烘托影视气氛
影视作品是一种视觉和听觉的艺术,服装运用的好,会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服装的颜色也就有了某种特殊的意义,代表的是一种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在影片《我的父亲母亲》中那个在山路上奔跑的红棉袄,刻画出“我”的母亲内心世界既羞怯又热烈的爱,这种强烈的爱意 感染着观众。当影视的故事情节有葬礼时,人们穿的无非就只有黑白两种颜色,来衬托情节的庄重和悲伤感。影视服装可以烘托气氛,将影片的剧情推向高潮;同时影片中服装的色彩赋予了影片镜头感染力及震撼力,使服装烘托气氛的作用在影片中充分发挥。
(二)体现时代背景
影视服装可以体现影片的时代背景。从古至今,服装更是人类文明的见证者。从夏商周,到元明清,再到当代,人们的着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影片在拍摄之前的准备阶段中,要充分了解故事情节发生的时代背景,才不会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影片中的人物穿的是军绿的衣服,能让观众很清晰的判断出这个故事是发生在“文革”特定时期。电视剧《美人心计》中各个美人的衣服都有明显的汉朝特色,每个美人衣服的颜色绝无重复,体现了她们之间的明争暗斗,勾心斗角。《金粉世家》的服装上则运用做工精细华丽的旗袍、西装及洋服,来反映旧年代金融资本家和富商家族的奢华生活以及它们之间矛盾利益冲突。所有这些例子说明服装犹如无声的语言向观众讲解着画面的背景和故事情景。将故事所发生的年代、背景明白无误地传达给了观众。
(三)服装的设计可以揭示人物处境
在影视作品中,人物的处境随着剧情的展开而发生着种种的变化,而他们的服饰装扮自然也会随之发生改变,随着人物处境的改变进行相应的服饰设计,这是一部成功的影视剧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黄色,在古代,被看作是帝王的象征,看作是权利和地位的象征。在电视剧《红楼梦》(87版)中,在影片开始人物出场时,贾母的衣服是深黄色,因为她是整个贾府的主心骨,是权力的象征,是整个封建势力的领导者。王熙凤是贾府的“管家”,是一个有实权而又不择手段的女人,电视开始就要确立这个角色的地位,所以给她的是橘黄色,橘黄是暖色调,在说明她的权力之余,还能体现王熙凤此时充满活力,而且还不会和贾母的深黄色冲突。还有就是红色,一般而言,红色代表着热情,霸气,比如说电视剧《美人心机》里窦皇后衣服的颜色就是红色,上面绣着象征尊贵的凤纹,这个时候,她从一个小小美人一路走到高贵无比的皇后的位置,权倾后宫,而此时,她与皇帝爱的轰轰烈烈。所以,选择红色,要表达的不仅是皇后的霸气和尊贵,还有她与皇帝之间那份热烈的爱意。
(四)服装设计可以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在影视作品中,人物的言行,镜头的切换,画面的色彩都可以渲染人物的情绪,而服装的设计,对于人物心理的表现也是十分必要的。服装的款式、面料、色彩、质地,在特定环 1 浅析服装与电影的关系
境中可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以电影《英雄》为例,这部电影的服装,色调纯粹而又浓烈,服装的色彩随着人物的心情而进行相应的设计。张曼玉和梁朝伟在初次相遇时,两人都身着浅绿色长装,布料飘逸轻盈,衬托出了两个人坠入爱河的心情。在中间两人出现分歧时,服装色调,质地都不再相同,表现出两个人不同的心思。电影的最后,两个人终于冰释前嫌,在沙漠之中自杀死去时,都身着白色棉布长衣,代表着两个人感情的至纯,以及生命在终结之前的净化。在电影《花样年华》中,张曼玉所扮演的苏丽珍在电影中共换了几十套旗袍,这些旗袍都有着高高的衣领和古典繁复的花纹。这种服饰上的艳丽华贵,变化不休,实际上却反衬出了苏丽珍寂寞压抑的心情。“旗袍”这一元素,在电影《烟雨红颜》中也起到了同样的效果,当周迅身陷无奈的婚姻中时,每天去看戏,每天都更换着旗袍,旗袍无一不华丽复杂,但是这美丽的旗袍却像枷锁一样将她锁在笼子里。这些旗袍在情绪的渲染过程中,反而比任何的眼泪和诉说都更能打动观众的心。
服装与化妆
服装与化妆应该是相通的,不可分割的。在联合创作中我负责的是服装,在具体运行中,才意识到服装和化妆之间的关系。我们组的片子中需要演员有枪伤,这就要求我们服装组在准备演员的衣服时,要考虑到衣服上面的枪伤的化法,这就要和化妆合作好,服装师也要有一定的化妆知识,以应对剧情的需要。比方说,化乞丐装,枪伤装,刀伤装等等,这就要剧组的服装师和化妆师事先沟通协商好,确定演员的衣服和妆容。其实服装师和化妆师可以是一个人兼职,更能达到服装和化妆更好的结合的目的,才能更好的为剧情服务。
结语
现在,服装对于电影而言不仅仅只是一个道具,更多意义上是一种美的不可缺少的艺术品。对于观众而言是一种视觉的享受,所以,服装对于一部影片而言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我们联合创作的过程总,就意识到了我们在服装上面的薄弱,这就要求服装师在设计演员的服装时对服装要有自己独特的理解,眼光要独特,有细节的追求。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影视服装设计师,就必须按照剧本的需要,分析人物形象的身份,境遇以及心理历程,只有按照人物的形象特征进行服装设计,才能使服装的设计符合剧情而又有真实感。要成功的设计出符合人物形象特征的服装。首先要做的就是研究剧本,明确故事发生的历史与时代背景,深入了解人物的身份、地位、兴趣爱好,以及人物形象的发展变化过程。和导演以及演员要及时地沟通,以导演的要求和演员的自身素质为前提条件,确定服装的风格和类型。然后,按照剧本制定详细的设计计划,深入研究人物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当时的服装特色,从年代、地域、民族等宏观角度全方位,多角度的把握服装特性。在历史资料完备的基础上分析每个人物的年龄、职业、身份和性格,对每个角色提出明确的设想。并将每个角色的发展变化过程做详细的分期,根据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形象发展期来进行服装设计。在这个过程在中,一定要注意服装风格的总体把握,分清主、配角之别,明线、暗线之分,以强化主题。但是,这些人物的服装还要有一个总体的风格定位,防止使观众产生视觉上的不协调感。
年电影(电视)发展之迅速让人大为惊叹,电影(电视)给观众带来的不仅仅是光与影的视觉冲击,故事情节上的感动,特技效果的震撼,更有影视服装上的视觉享受。服装对一部影片的作用举足轻重,从颜色,到款式,再到做工,对电影(电视)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成功的服装设计对影片主题的表达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可以烘托影视气氛,体现时代背景,揭示人物处境,体现人物性格。
第二篇:浅析服装与时代的关系
服装与时代的关系
姓名:冯芊芊
学号:1200904001
众所周知,服装的意义有服装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服装是人类文化的表现;服装是人类心理和人类社会实际的需要;服装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和装饰品;服装是人类生产劳动、日常工作的安全防护品;服装是文化生活中的艺术品。而在我看来,其中社会文明程度,人类文化,人类社会实际的需要以及人类日常工作的部分都与人们所处的时代牢牢挂钩,所以我认为服装与时代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而服装流行与时代的关系,在于表达了某个年代的价值取向。传递当时的环境和文化。提高了人类对美的追求的表达。展示了流行文化的传导。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作为继承华夏文明众多载体之一的中国服饰文化同样是构成中华文化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自有史以来历经几千年,无论在服装式样上,还是在服饰观念与着装方式上,都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景象。而服装作为人们平时必不可少的必用品,通过某个年代当代输入的文化与背景,服饰也会有所不同。
在动画片《疯狂原始人》当中,也就是所处于我们常说的裸态时代,我们可以很明显地从图片中看出他们当时的服饰大多是自然所作的简易服装,像是其中有些会只使用树叶遮羞,佩戴象牙或其他凶猛野兽的牙齿所串联形成的项链,到后较冷天气会穿着动物皮貂之类进行保暖,当时的服装文化就是以简易为主,便于狩猎生物等一些日常活动,原始人并不会过于地注重服饰的穿搭等等。并且由于当时社会的价值与发展并不完善,在服装形式的禁忌上,像反对裸体与性暴露,他们也不会过于在意。
人类在产生社会制度以后,服饰以及具体穿着方式就与其有着不可割裂的密切关系。社会制度是以硬性条例规定出服饰在人们穿着中的规范。
于是像我国的帝国时代,通常用服饰来标明社会成员的性别、地位、职业、派系。
我国上下五千年中的夏商西周,商周时期的服饰,主要是束发为髻、头戴冠冕或头巾,上衣下裳、腰间束带,这奠定了华夏民族服饰的基本形制。这种服饰已经上升到治国的高度,尤以周代为最。周代服装制度对后世具有示范性作用。夏商周时期,帝王举行祭礼时都穿冕服。这种象征统治者权力秩序的冕服制度,是维护统治的手段之一,使社会有了稳定的秩序,达到“垂衣裳而治天下”、天下太平的目的。周代的冕服制度渐趋完善成熟,并把冕服制度纳入了“礼治”范围。
社会制度对服饰的约束是来自执政部门或集团。某一种服饰色彩或穿着方式是否遭受干预,就等于表明了执政阶层的立场与观念。
像是到了秦汉时期,由于国家局势稳定统一,服装风格也趋于一致,秦始皇当政有对衣冠服饰的制度进行规定,但由于当政时间的短暂,他的服装制度并不完备,只在颜色上作出了统一,他把黑色视为尊贵的颜色,衣饰也以黑色为流行的时尚颜色了。
到了唐朝,主要的服饰大多是唐代汉服。由于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无论是人们的思想,还是物质的生产都达到了历史的高峰。使唐代服装官服质地更加考究,幞头形制富于变化,品色衣型成制度,胡服也盛行,女服艳丽多彩,工艺装饰普遍使用花卉图案,其构图活泼自由、疏密匀称、丰满圆润。特别是波状的连续纹样与花草相结合后,就是唐代盛行的缠枝图案。唐代服饰图案,改变了以往那种以天赋神授的创作思想,用真实的花、草、鱼、虫进行写生,但传统的龙、凤图案并没有被排斥,这也是由皇权神授的影响而决定的。而由于当时审美与现代的不同,服饰图案的设计都趋向于表现自由、丰满、肥壮的艺术风格。
而对于外国而言,时代和服装关系同样紧密,在12世纪末,在法国开始出现哥特式艺术,13-14世纪在欧洲流行起来,通常为一些教堂的奇异造型,哥特式是文艺复兴的艺术家创造的,意为“野蛮的,未开化的”。
在16世纪,在意大利开始,复兴古希腊,罗马的文化艺术,实际是标志资产阶级文化的萌芽和意识形态,东罗马被土耳其所灭后,学者逃回欧洲,人们开始追求人性的解放,财富和爱情,反对宗教的禁欲主义。服装开始华丽,造型男女差异明显,男子倒三角,女子正三角形。16-17世纪一直流行轮状皱领,是复兴时期的明显的领饰,英女王青睐于此,贵族便纷纷效仿。到18世纪,资本主义迈向了机器大工业,50年代,东方的印花布为欧洲时尚,做家居品和服装,流行罗可可样式,奢华风继续,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消亡。
社会制度对服饰的制约,因此产生出的相应的服饰制度的关系。社会制度的推移会改变服饰制度。例如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会引起服装变革。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为改变愚昧落后的生活习俗,颁布了剪发辫、易服装和废止缠足的法律。强令男子剪掉发辫,女子停止缠足,女装在这一时期上衣下裙最为流行,上衣有衫、袄、背心,样式有对襟、琵琶襟、一字襟、大襟、直襟、斜襟等变化,领、袖、襟、摆多镶滚花边或刺绣纹样,衣摆有方有圆、宽瘦长短的变化也较多。从晚清到民国,从新中国的成立到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一百年光阴里,中国女性长衫服饰的变化反映了整个中国社会的服饰文化从禁锢保守走向开放自由,民国女式服饰已经偏向西式,小皮夹,皮毛质,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已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女性在一定程度上从家庭走向社会。旗袍文化也是如此,旗袍本为满清旗人之袍,现已成为中国的代表服饰的,从清末民初到三十年代,旗袍在袖子及下摆部分,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变化:袖子从宽到窄,从长到短;下摆从长到短,再由短到长,这些服装上的变化,完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社会经历的巨大变革与发展。
服饰的变化不仅仅是时尚潮流的直观表现,更是社会经济、文化、思想多方面作用的结果。从呆板保守的旗装到大胆开放的旗袍,百年历史里的服饰的变化,体现社会思想一步步地在改变和解放。
在现代生活中,由于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要求变得多样化、个性化。服装也不能例外。我国的现代服饰款式新颖,样式独特,服饰具有个性化、自然化和环保化。此外,唐装、宋装、清装等古韵犹在。并且现代服饰中涌入了各种风格,性别穿搭也变得多样性,像女生穿较酷的衣服,男生穿秀气的衣服。
众所周知,服饰是利用一定物质材料,经过构思、设计、制作完成的具有实用性兼装饰性的物质产品。服饰的发生、发展直接与社会生产力有关。社会生产力发展而导致的服饰质地以及制作风格发生不断演变。社会生产力是服饰产生的物质基础,决定着服饰工艺的水平。
由于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现代衣服在材料上与以前的年代有很大的区别。材料是静态的物化技术因素,是服装加工的对象。服装形式美的基本要素的形、色、质,都与材料有关。并且现代衣服讲究工具的使用,像是手工工具,机械工具与电子工具制作服饰。在工艺上也同样有考究,讲究制作与创作,有裁剪和缝制两种方法,是服饰美的核心要素。而随着时代的推移,高科技走入我们的生活,也走进了服饰的设计与创作。服装设计网络化已成为现代服装设计的新理念,在网络服装设计的指引下我们提出“虚拟服装设计,超维视觉服装设计,绿色服装设计,文化内涵服装设计”等现代服装设计理念。现在计算机辅助设服装设计,未来人工智能的参与,专家系统的建立,使计算机设计从录像,款式选择、调色、绘制效果图、结构图,到制作都变成简单的操作,消费者利用个人终端就可以完成设计。
现代服装通常用来展示你在社会上的身份,比如一些财富多的权贵们会使用一些奢侈品品牌的服饰把它表现出来,而在其他工作岗位上也有自定的工服。其次现代服装也有在各行各业的规定,比如一些正式的场合不能穿拖鞋,什么时候穿西服,工装等等,所以说现代服饰也是对礼仪的展示。并且现代服饰会有成衣文化,讲究版型、规格以及面料,在制作工艺、装饰细节上甚至会有一定手工的加入。加重设计师的风格,讲究品牌理念。现代服装有时为了避免撞衫也会制作一些限量版。并且由于现代服装文化的流行,出现了大量的时装发布会,来展示一位时装设计师的作品或者一个品牌的作品使其更富有价值与流行性。
参考文献:
中国服饰的时代变迁:
1、封建制度下清代满族女性的长衫服饰是其传统服饰“旗装”。宽大是旗装最显著的特点,宽大的上装短袄和长裙将人身体所有的曲线遮罩住,不露分毫。
2、而民国时期“学生装”和“旗袍”则是体现中西文化交融的时代服饰文化特色。民国时期,女性教育得到迅速的发展,女学生数量大大增多。
3、新中国成立后更加丰富多彩的长衫则更是体现了开放自由的社会服饰文化。女性长衫服饰样式更加丰富,花样翻新更多,旗袍的设计更加修饰女性身材,出现高领,开叉等新服饰款式。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从长衫看中国女性服饰文化变迁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国学讲坛第四场何公洲开讲:服饰与文化传承
第三篇:服装材料的舒适性与穿着关系
服装材料的舒适性与穿着关系
摘要:
围绕服装材料的舒适性与穿着关系,从内衣、外衣特种服装材料舒适性这几个方面,说明了服装材料的舒适性在穿着中的意义,并提出了服装的舒适性是选择材料重要因素之一,以及穿着需求的提高会推动服装材料的舒适性能不断改造和革新,从而给人们带来更加舒适健康的衣着生活。关键字:
服装舒适性;服用性;服装材料;设计
正文:
服装已有数万年的历史 ,最初只是遮体御寒、适应环境的用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穿衣不仅注重服装的款式和色彩,也注重服装材料的服用性能。服用性能是指服装材料在穿着和使用过程中,为满足人体穿着所具备的性能,比如舒适性、保形性、洗涤性、色牢度、坚牢度等,都属于服用性能。人们在选择衣料时,大多希望材料的服用性能良好,能满足穿着要求。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穿着的要求越来越高,服装的舒适性能是人们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般来说,服装的舒适性是指为满足人体生理卫生需要所必须具备的性能,包括透水性、透气性、吸湿性、保暖性、刚柔性和静电性等。服装材料间接或直接与人体接触,它对舒适性的影响可谓举足轻重。就材料本身而言,决定其舒适性如何的因素主要有这几个方面: 构成材料的纤维的结构和性能、纱线的结构和性能、织物的组织结构以及生产加工过程。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服装材料反应出独特的舒适性能。首先 ,织物作为服装材料 ,必须具有一定的吸湿吸水和透水、透气特性。其次 ,服装面料还应有一定的保温特性。另外 ,织物的后整理对服装舒适性能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不同种类的服装材料,它的舒适性不同。比如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的吸湿性比较好,透气性和透水性好,但透气性差;橡胶、塑料等制品不具有通气性,织物经砂、洗磨毛等整理后透气性减小;合成纤维的吸湿性较差,透气和透水性差;羊毛羊绒和起绒织物的保暖性好;天然纤维手感柔软,抗静电性好,穿着舒适,而化学纤维静电性大,不够舒适等。
不同的服装对其材料的舒适性的要求不一样,内衣是贴近肌肤穿的服装,它要求服装材料柔软吸湿性和向外散发性好,对皮肤无刺激,而棉纤维既有这些性能,一般中低档内衣可选棉织物。但是棉织物的吸湿性能有一定的极限,当吸湿水分达到饱和时就难以使皮肤表面的汗水蒸发,从而衣服贴在身上,很不舒服。为了克服棉内衣的这种缺点,已研制出的一种三层保暖内衣,采用多种纤维的多层结构,使皮肤和织物点状接触之间形成空气层,其保暖性好吸湿性极佳。此外,真丝面料也可以作为内衣织物,它不仅具有棉的舒适感,还有手感滑爽、导热系数低、冬暖夏凉的特性,是高档内衣用料。据研究表明,真丝内衣还具有保健作用,能加速血液循环,延缓衰老。针对现今人们对内衣时装化的要求,在满足基本舒适的前提下,选用特殊的材料,可达到更好的舒适性和外观性。而弹力真丝内衣是由最好的莱克拉为芯,外包真丝纱所制成的,即具有良好的触感又能伸缩自如,大大的克服了起皱的缺点。还有吸湿涤纶纤维,其吸湿速度比棉纤维快,透气性好,深受穿着者的喜爱。改良型麻质纤维面料,经柔软处理后不起皱,也可以用于贴身内衣。随着纺织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革新,内衣的用料已不仅仅局限于这些传统的织物,而是向更大的领域扩展。例如利用高新技术处理的内衣面料,不仅可以穿着舒适,还可以其保健作用,达到更深远意义上的舒适性作用。在选择内衣时应该多选择那些吸湿性好且无刺激性的棉质和丝质衣料,且织物表面细密、柔软、光滑,未经树脂整理。最好是本色或者浅色。
外衣是穿在人身上最外面的服装,对舒适性的要求不如内衣的要求性高,但对外观的要求较高。棉织物柔软舒适、吸湿透气、光泽自然给人以温暖、朴素、轻松的感觉,一般用于休闲和家居服装,可以体现服装安然轻松,温馨舒适的风格,若用于礼服就会显得不协调。麻织物布面粗糙、风格粗犷、手感爽利,多用于便服、西装绣衣面料。毛织物色泽纯正、光泽柔和、手感丰满而有弹性,给人以温暖、典雅、华美、挺括的感觉,则非常适合社交礼仪服装的风格要求。丝织物光泽优美、轻盈滑爽、华丽精美,多用于高雅飘逸的礼服和高档睡衣。而对于是夏天外衣面料可选用棉织物,而经过防缩防皱处理过的棉织物既舒适又很美观,比传统的棉织物更具有优越性。丝绸面料是夏装外衣的理想用料,它能较大的吸收强日光中的紫外线,保护皮肤免受伤害。经过特殊整理的丝绸不易脱色,缩水性小,不起皱,兼具较好的外观。亚麻织物夏天穿着凉爽透气,也能保护皮肤免受日光的损害。还有防晒服装面料,紫外线对其穿透力不强,同时布料会反射紫外线,而且具有隔热作用。这种防晒服装面料非常适合做夏装、户外运动服及其工作服等。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研制防晒服装已成为服装业的热点。而冬装外衣的面料更注重其保暖性,羊毛织物是较适合的材料,轻便、保暖性能佳,吸湿性能很好,手感温暖,抗静电性好,不易起毛起球。仿毛化纤面料也可以做冬装面料,但静电大,舒适性稍差。传统的棉服、羽绒服虽然有一定的防寒能力,但是较重,体积较大,显得臃肿。而太空棉是一种非常轻便、保暖性能好的防寒衣,极适合时装造型。日本推出的防寒衣,是由中空化纤制成,衣服背面用铝型材料,抗寒性能强,比羽绒服轻三分之一左右。还有在外轮廓形上不宜于张扬地表现个性曲线,因为这样会使保暖性降低而产生不适感。当然也不应过于追求宽松随意的着装效果,否则会因为过于肥大而容易透风而不能很好地防寒。还有一些特殊服装,比如高温作业的工作服、潜水服、防静电服、消防服等等,要达到舒适要求,其材料的技术难度较高。首先要具备保护功能,使人体再某一特定的场合终穿着不受环境的侵害。其次,考虑到穿着的舒适能活动自如,并维持正常的生理卫生要求。这些服装需要选用一些特殊的服装材料,比如涂层织物,表面涂上一层连续薄膜可防水防火等;复合玻璃用在潜水服上可承受水的压力;再防静电服中织入导电纤维等等可使服装达到特定的穿着舒适性。所以,我们应根据穿着的需要来合理选择服装材料。大多数服装材料的舒适性不可能全面,只能侧重某几个主要的方面,而且材料的选择还受一些主观因素的制约,如价格的承受能力审美情趣不同、穿着场合的不同等等。另外 ,人的性别、年龄、体质、遗传、生活习惯等的差异使人对服装舒适性有不同的感受。例如 ,一套相同材料制成的服装 ,在同样的气温环境条件下 ,两个人穿着就会产生不同的舒适感 ,这就是每个人生理机能所产生的不同反映的结果。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穿着越来越时装化、个性化,并追求舒适感。传统的服装材料的服用性能比较单一且不够良好,不如满足现代人的穿着要求。近年来,全球的环境变坏,人们的健康受到威胁,人们普遍关心保健的问题,因此,很多新的材料应运而生。如化学纤维通过仿真、模拟的改良整理后趋于天然化;化学纤维和天然纤维混纺,取长补短;有色面料的染料采用纯天然染料着色,以确保织物有益人体健康。服装材料的发展会给人类的衣着带来更舒适更健康的方式,反过来,服装的发展也将不断推动材料的发展。结束语:
服装材料的舒适性是人们穿着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它能直接关系到人体的生理卫生状况,影响人的健康生活,是服装设计制造过程终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服装舒适性提出更高的要求。服装不仅需要美观 ,更重要的是要符合人体健康 ,一味地追求时髦漂亮的服饰而不注重健康的做法是不明智的。如果我们能够扬长避短 ,将服装美与健康美结合成一体 ,服装定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舒适性。服装对人类的文明起到了促进作用 ,是左右人们精神的因素。为此 ,服装的舒适性永远是人们研究服装的重要课题之一。参考文献: 1.《服装舒适性与功能》,张魏源,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2.《影响冬季服装舒适性的材料及结构因素》,张星,郑宁,陕西纺织出版社,2002, P46-P47.3.《谈服装舒适性问题》,周文杰,2002, P38-P40.4.《内衣舒适性探讨》,谢登喜 ,段杏元,西北纺织工学院报2000,P394-P397.5.《服装材料学》,朱松文,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P158.6.《新编服装材料学》,陈东生,甘应进,中国轻工出版社,2007,P77,P99.
第四篇:浅析电影与生活的关系
浅析电影与生活的关系
摘要:电影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并且影响着生活,本文分点讨论了电影和生活的关系。关键词:电影、生活、人、《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泰坦尼克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生活的需求,电影和电视艺术兴起并迅猛发展。它是继文学、音乐、雕塑、绘画、建筑和戏剧之后产生的影响人类最大的艺术,已经普及到世界的每个角落,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广泛而深刻。电影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一. 电影来自生活
意识来源于物质,因此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也必定来源于物质生活。
就拿最近炒的很火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来说,它基于70,80年代大学生从校园步入社会的生活经历,讲述了正值青春的 “玉面小飞龙”郑薇的情感故事。在观影过程中,你也许会感叹,她和你颇有些相似,都有青春时期对爱情的无限憧憬,又有那一股子的誓不罢休的冲劲。这些相似是因为影片基于大学生活,通过揣摩20多岁青年的情感心理以描摹出郑薇从冲动少女到职业白领的转变。无论是对“欺负”过他的陈孝正的虎视眈眈还是发现自己对陈孝正的真实感情的坦率,都体现出一个懵懂少女对情感的真挚。然而当他们都步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青春时期的美好大多消失殆尽,严谨的郑薇,抽烟的陈孝正……一切都已经物是人非了。时间会促使我们改变,带走我们的青春,与我们年纪相仿的大学生都感觉感触颇深,因为它和我们的生活太接近,似乎我们就在上演自己的人生。
二. 电影高于生活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它需要对现实做一定的艺术加工,因此电影来源于生活却又不同于生活。艺术就是生活的浓缩与提炼,它有时会把一些生活中的东西做的更纯粹,更极致。它是美的,纯粹的,带着创作者的个人倾向,必定是展现,提取他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就这一点说,比起日常的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是高了。或许不是很准确,但举个例子,文学上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就使得作品与现实有了差异,更强烈,更震撼。电影也是如此。例如震撼人心的《泰坦尼克号》中富家女ROSE和贫穷男JAKE的爱情惊心动魄,同时也令人唏嘘不已,其中的情节安排都很戏剧化,他们的相遇相爱都像一首歌,美好动人,在灾难中的相濡以沫又让人震撼。倘若他们都处于现实生活,也许他们不会有交流,更谈不上相爱,纵使相爱了,短短几天的感情基础也不足以让他们以生命为赌注。可是电影的安排虽然高于生活,但却能震撼人们灵魂深处最柔软的地方。
三. 电影影响生活
影视艺术可以提高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影视是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优秀的影视作品以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逼真地再现自然和社会中的各种场景,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道德和文化,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社会各个不同方面。
影视艺术可以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随着影视艺术的发展,影视的覆盖面越来越广,它改变了人类的学习和娱乐方式,可以使人足不出户点评多姿多彩、瞬息万变的世界,接受远程教育,欣赏世界各地的文体节目和领略自然风光。
影视艺术可以影响人类的思想观念。影视作品不仅向观众提供了一幅幅生动真实的生活图景,而且在五彩缤纷的生活图画中传播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社会准则、生活方式、社会语言等潜在的文化信息,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第五篇:解析寺庙实务与法令关系
解析寺庙实务与法令关系
林蓉芝
壹、前言
从民国十八年国民政府公布之「监督寺庙条例」到内政部于民国二十五年实行之「寺庙登记规则」,甚至内政部及台湾省政府后来陆续以函示施行之行政命令,这些用于管理寺庙的法令规章,与寺庙实际之运作情况相去甚远。久而久之,反而主导了寺庙的组织形态,使之失去宗教的本质。道教尤然,甚且延伸出今日新兴宗教林立的问题(可以依法成立,却看不出宗教特质);百年政党之所以失去执政权力,最主要源由严重背离民意,如今,宗教重新立法,如果因屈就现实而忽略实务与法令关系的落差,则如缘木求鱼,毫无帮助。
长期法令缺失,加上行政人员宗教素养不足,对寺庙所造成的伤害已难弭补,即使政府偏向于由寺庙自行订定章程来作为内部运作准则,但在章程范畴中,仍难跳脱主管机关既有主观成见,尤无法解决已设信徒大会之寺庙问题(如香光寺、大觉寺等),法令所衍生的问题,政府将之推给寺庙自行解决,是不负责任的做法,欲解决寺庙现存纠纷,某部份仍需仰赖政府公权力的介入。
贰、寺庙登记与寺庙建筑
寺庙登记规则第一条「凡为僧道住持或居住之一切公建募建或私家独建之坛庙寺院庵观除依关于户口普查及不动产登记之法令办理外,并应依本规则登记之」,第五条「寺庙人口登记以 僧道为限但其它住在人等应附带声报,前项僧道指僧尼道士女冠而言」︱这是依监督寺庙条例第一条「凡有僧道住持之宗教上建筑物不论用何名称均为寺庙」的法源而来,然而,这项以僧道住持为寺庙登记的首要条件,并未被实际实行(或许是出在寺庙申请建造并未有此项规定),反倒是以寺庙外在建筑形式为认定标准。
所谓「宗教上建筑物」︱依内政部五三台内民字第一五三0六号函示:「依司法院第三三七及七0二号解释:凡用以奉祀宗教上神祗之建筑物并有僧道住持,不问其形式均应认为寺庙,其申请登记时,自须检具寺庙产权之证明文件。」,但台湾省政府民政厅六十七年四月廿七日民甲字第八四00号函:「监督寺庙条例第一条所指宗教上建筑物,系指依照各教传统建筑形式并专供宗教使用之公众建筑物而言」,并将检具证明改为:「专供宗教使用之公众建筑物」,衍生致今日之「只要是专供宗教使用则必须为公众建筑物之必然关系」,即使内政部七十八年二月二十七日台(七八)内民字第六七八八二0号函同意佛教界之建议,将「形式」两字删除,台湾省政府民政厅七十八年四月十二日七八民五字第一一七九五号函仍以「至具有宗教传统建筑八字仍继续适用」。
一个错误函示,影响佛教至深且巨,许多寺院道场为了办理登记,重改建筑外观,弄得非佛非道,失去了佛教原有之内函精神。直到今年开放寺庙补办登记,仍有部分县市政府承办人员仍 坚持所谓的「传统建筑」才是「宗教上建物」,上级单位却无人敢于承担这项「绝对错误」。事实上,宗教多元化之后,有些宗教建筑物并未奉祀神祇,以传统对寺庙的主观认定,恐怕已难符合现代宗教之需求。
再则,将宗教建物皆视同为供公众使用之建筑物,是否得当,仍待商榷,佛教丛林多处深山野外,许多精舍为单纯静修道场,按「公众使用建筑」标准,需有安全消防设施,反而位于市区大楼内的讲堂,因无法办理登记,而免除这项困扰。
过去,寺庙申请建造,须先送主管机关(民政单位)同意再转建管单位,还必须检附正面图、侧面图等工程图样,直至精省之后,内政部八十八年八月十三日召开宗教业务研讨会,修订「台湾省寺庙申请建造应具表件及注意事项」,方才同意修正为由寺庙径向县市政府建管单位提出申请,并先试行三个月,期间仍有部分县市政府建管单位不愿配合,经本会再度力争,内政部函知各县市政府建设局,方才落实此单一窗口政策,回归「宗教辅导」本意。未料,内政部于九十年八月十三日研商寺庙补办登记相关事宜会议时,台北市政府置本案不顾,竟重提「建请寺庙建造仍应先取得民政单位同意后径向建管单位提出申请,以便辅导各寺庙及寺庙起造者」,其本末倒置做法,令人气结;另此次补办登记仍有许多寺庙被以非属宗教建筑退件,试问,寺庙建造既已不必经由民政单位许可,民政单位应以寺庙是否从事宗教上行为为登记要件,与建筑何干?诚如某建管单位承办人所言:「某寺庙 申请建造,一切合法,仅因信徒大会记录有所争议,而遭搁置二年。」此类案例,不胜枚举,行政部门,如若不能先确定「宗教辅导」之基本立场,实难取得宗教界之信任。
从「未经寺庙主管机关核准者,建筑执照不得核发」到「径向建管单位申请」,虽只是一念之间的差别,却是历经数十年的争取,公务人员虽需依法行政,但,许多法令并非出自正确的专业素养,寺庙申请建造有诸多限制,却独缺对发起人条件的要求,今日寺庙的泛滥,与此互有因果关系,就一个宗教徒而言,宗教领导人远比宗教建筑物重要,信徒绝不会因为寺庙有否登记来考虑其参与的程度,不让寺庙取得登记,政府反而无从监督辅导,十方财产无所归属,这才是问题。
参、信徒大会惹争议
监督寺庙条例第六条「寺庙财产及法物为寺庙所有由住持管理之」,寺庙登记规则第五条「寺庙人口登记以僧道为限但其它住在人等应附带声报」,寺庙「信徒大会」的形成并成为寺庙最高权力机构,可能肇因于此,除此之外,法律并未有任何有关寺庙人事方面的规定。
民国四十三年,内政部依据台湾省政府建议,对有关寺庙信徒资格之认定首次指示应依照光复后寺庙登记信徒名册为准,其过去已沿惯例皈依者亦可视为信徒,并请省府转饬各寺庙置备信徒名册造送当地县市政府备查,民国四十四年,台湾省政府民政厅以信徒自行造报之信徒名册缺乏公信力及信徒资格之认定不 够具体,建议内政部函颁信徒认定四原则,民国五十一年,中国佛教会鉴于各县市佛教寺院常因人事与寺产问题自分派系,纠纷迭起,认为寺庙如能置备信徒名册,实行自决,则有助于消除纠纷,因此建议内政部函请台湾省政府通令各县市政府协助各寺庙置备信徒名册。台湾省政府五十一年三月二十日府民一字第一六一八五号令:「寺庙应从速置备信徒名册,以防止纠纷」,且「寺庙信徒名册一经确定,即属永久有效」(台湾省政府五十三年三月二十五日府民财一字第二一四一号函)。
或许是出于当时的时空背景,政府与佛教会一致要求寺庙设置信徒大会,但是,不知何故成效却不彰,绝多数佛教寺院仍未造报信徒名册,然信徒大会为寺庙之最高权力机构之法令曲解已根深蒂固,各县市政府于每十年一次的寺庙总登记时,不管有无备置信徒名册,一律将管理人(或住持)继承惯例填写为「由信徒大会选举之」,因此,许多寺庙信徒名册的设置,都是其负责人往生后,为产生继承人之权宜做法(纠纷也因此而起),并非有原来之继承事实;时至今日,即使法令修订信徒大会已非唯一之最高权力机构,但,政府对这部分问题仍未有任何解套的办法,一昧将之推给「寺庙自订章程处理」,但,一则「章程」之订定需提信徒大会通过,信徒大会可能自废权力吗?再则,新订「章程」能否违反原登记表中之「继承惯例」?另规定「寺庙管理人如不能依照各该寺庙之传授惯例产生时,可召开信徒大会选举?无信徒之寺庙始由地方自治团体会同民意机关召集地方公正士绅开 会选举」,不是明摆着「信徒大会」仍是寺庙产生负责人的机制。
监督寺庙条例中,住持是寺庙唯一具有管理权者,但寺庙登记规则第三条:「寺庙之登记由住持声请之,无住持者由管理人声请之」,台湾省政府四十五年府民一字第六五一四0号函:「寺庙信徒名册应由管理人(有住持会同住持)造具信徒名册,呈请当地主管机关核备...」,政令先将人事权由住持移转至管理人,再将财产管理权明定:「住持系主持宗教活动,管理人管理寺庙房屋财产,二者同时设置并无重复」(台湾省政府民政厅四十九年十月二十日民甲字第一八三0二号代电)。
管理人与住持同时设置确实造成双头马车之纠纷,佛寺协会乃就此建议内政部「为避免寺庙人事组织之混淆而造成纷争,建议由出家人住持并实际负责管理权之佛教寺院,得以勿庸另外设置管理人,以减少纷争」(八十七年四月十三日中华佛寺协会字第八七00八号函),经内政部函复:「按为避免寺庙之负责人究系住持或管理人,致生纠纷,寺庙自得于组织章程中规定:组织章程未明定或未订组织章程之寺庙,为避免因寺庙同时设置住持及管理人所产生负责人混淆而致管理权纷争,得于寺庙登记表中,仅登记住持或管理人一人或住持及管理人明列同一人」(内政部八十七年四月三十日台(八七)内民字第八七0三六七0号函)。
在此次补办登记中,登记表就将原管理人及住持两栏改为负责人一栏。肆、佛教传承与组织型态
在人事方面,依佛教三千多年来的传承制度,大略分三种型态:
一、师徒相授,二、法脉相传,三、十方选贤,道教方面更有尊重神意的做法,采筊杯或抽签方式,佛道教皆笃信因果,即使寺庙一时荒废,他日自会有有缘人来延其香火,不管以哪种方式继承,都是以其德养辈份为考虑重点,这样的传承制度与因果思想,被以现代粗浅的选举方式取代了;当然,负责人的基本条件可以用章程订定,但是,太多的制约反而是违背宗教自然法则的精神,尤以制约也是因人而易,就这些年协助寺院订立组织章程的经验里,地方县市政府承办人员的主观意识仍严重主导寺庙之人事权,尚未十足尊重宗教之自主自治(寺庙章程订定需报经主管机关之核准)。
佛教界建议以执事会替代信徒大会为管理制度,行政部门却担心衍生另一个矛盾问题,质疑由住持择派执事、执事选举住持所形成之相对利益互动关系是否合理?如此考虑虽非无理,却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宗教的伦理关系,寺院僧团生活如一般家庭,不仅长幼有序,领导人更必须兼具领众的德望与能力,否则,山脉香火自然流失凋零,这些属于宗教精神层面的问题,是很难以行政力介入的。
行政部门赋予「信徒大会」绝对权力,但却忽略了「信徒身份」在法律上的地位,因信徒纠纷日起,县市政府已无力解决,台湾省政府民政厅将信徒解为「指信仰某一宗教之人而言,惟主 管机关所认定之信徒,原则上系以与寺庙有经济上关系为要件,信徒身分之确定以信徒名册造报为依据」,很明显的,行政机关是将信徒定位于与寺庙有经济关系之对象,针对信徒名册之争议,就内政部民国四十六年及民政厅六十五年之函示「信徒名册公告之争执应由县市政府处理之」「信徒名册公告异议应由主管机关核实订正」,或许,因地方政治力逐渐介入寺庙人事,政府已无力解决,内政部复于八十四年一月三十八日台(八四)内民字第八四七五七七六号函:「信徒名册于公告后发生争执,宜由利害关系人循司法途径处理」,然据法院之见解,认为信徒之认定为事实问题,不得为确认之诉标的。
目前,许多寺庙因信徒名册之争无法解决,最主要的仍在争取管理权,寺庙原本是提供信徒礼拜及信仰的场所,如基督教之教会堂,发心捐献也是出自身为教徒的布施行为,信徒可以选择适合自己依归的道场或师父,如今反由信徒来决定负责人,显然混淆了师徒关系,破坏了宗教伦理。
无论是现有法令或未来宗教立法,政府采取由寺庙自订章程规范已是必然趋势,唯「章程」是备而不用或实际依照运作,可能是政府与宗教界需要坦诚面对的问题。
伍、行政流程,有待检讨
即使政府三申五令,愿意成立信徒大会之佛寺仍然有限,就是设立了也未发挥实际推展寺务的功能,这种显然各行其事的做法,政府应该勇敢面对,寻求解决之道,当然,全面废除信徒大 会的组织型态已不可能,但整个信徒权力应随着行政命令的修改有所调整,才符合宗教精神之本质。
精省之后,力经争取,内政部虽于八十九年十月三日及十八日两次邀集各县市政府召开研商「寺庙法令」修正会议,「信徒大会」已非寺庙唯一之最高权力机构,但从一些行政程序上,仍显示政府对「信徒身份」的尊崇,首先,既然法院认为信徒只是身份问题,非为权力主体,为何「信徒名册」需要一个月公告无人异议才予确认?信徒与寺庙之间的互动,寺庙负责人最为清楚,自认有所贡献就得以提出异议的方式,容易助长其功利心态,再则,法院既不做确认之诉,政府既订有信徒认定原则,为何不能由主管机关径自核实认定?
政府一方面以社团型态要求寺庙以议事方式运作,但是,又不愿比照辅导社团方式,依宪法赋予人民集会结社之自由,将信徒视同为会员,未缴费或未参与开会即自动去除其资格;目前寺庙欲除去信徒资格,还必须检具会议纪录及挂号开会通知,有些人长期对寺庙并无贡献,只要按时开会即可,另有实际贡献者想加入,原信徒大会不同意,仍不得其门而入。
就行政程序而言,社团有单一主管机关︱社会局,寺庙却是二级或三级主管,凡事都必须由乡镇市公所呈转,除了信徒的登记与异动,纪录、财务的造报,章程的订定等,常常一个往返就是半年一年的,更令寺庙视为畏途,如果政府能把信徒制度视同一般社团之会员制度,并且简化寺庙业务之行政流程,当有助寺 庙对信徒大会的接受度。
「人团法」的开放,让我们创造了多元宗教的奇迹,从另一个层面思考,这些新兴宗教的大兴,是否意味着传统宗教已然承载不了人们对于宗教的需求?但规定三十人就得以自组宗教社团的情况下,似乎也很难见证新兴宗教的特性,新兴宗教以来自道教及民间信仰的结合体为多数,且采用寺庙之经营型态;但在法律的适用上,到底应该以「社会团体法」还是「寺庙法令」,实有待厘清。另外,寺庙与教团的属性与社会功能,在传统宗教是很容易区分的,寺庙由教团辅导,目前的法令却混淆了这种互属关系,各个寺庙皆可自己成立教团。
陆、宗教用地取得不易
历来名山古剎都是相映成趣,加上市区土地取得不易,因之佛寺兴建多选择于山野乡间,却受限于山坡地开发办法及农地农用政策,不论是私人所有或共同持分或占用国公有土地,依现行法令或可申请变更或让售,但看似容易,待要正式合法申建,却都是困难重重,遥遥无期。
占用国公有土地兴建寺庙,是比较麻烦处理的,八十九年一月十二日总统公布修正后之国有财产法第四十二条第一项第二款「民国八十二年七月二十一日前已实际使用,并愿缴清历年使用补偿金者,得径行出租」,第四十九条第一项及第二项规定「非公用财产类之不动产,其已具有租赁关系者,得让售与直接使用人」,其条件之一为「已依法设立财团法人之社会文化、教育、慈善、救济团体,因举办公共福利事业或慈善救济事业所必需者,得予让售」,第六十条第二项规定「现为寺庙教堂所使用之不动产,合于国人固有信仰,有赠与该寺庙、教堂依法成立之财团法人必要者,得赠与之」。不仅其间的让售及赠与对象为依法成立之财团法人,就连申请承租,也是困难重重,如土地地目为田,编定使用种类为山坡地保育区农牧用地,则属农业发展条例第三条第十一项所规定之「耕地」,依同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私法人不得承受耕地」寺院既非同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之农民团体、农业企业机构或农业试验研究机构,不得承受耕地。由此得知,宗教团体使用或需用国有非公用土地仍有诸多限制,尤以地目及使用编定种类,就很难符合农发条例之规定,实际上寺庙持有农地情况最为普遍。
政府在订定或修改法令的同时,向少考虑实际民情,农发条例第十七条的修订让民国八十九年一月二十六日前已登记有案寺庙办理农地更名登记,却独漏了宗教基金会,另行政院农业委员会九十年四月二十六日订定发布之「农业用地兴建农舍办法」第三条「依本条例第十八条第一项规定申请兴建农舍之申请人应为农民」,那些原将农地回复更名为宗教团体所有之寺庙,再也无法申建农舍,目前,寺庙使用之土地,以农业用地最为普遍,这项规定,无异鼓励寺庙再回复以往以「农民」身份之私人名义取得农地的做法;再则,农地产权属寺庙所有,地上物(农舍)却属私人所有,简直是为日后产权的继承,埋下纠纷的伏笔。
自从九二一震灾之后,政府对山坡地申请开发案更为审慎保守,虽然并无实质证据显示是因兴建寺庙造成的水土破坏,但,怀璧其罪,原进行修订中的「非都市土地申请变更为宗教使用事业计划审查及管理要点」及「宗教团体申请免受山坡地开发面积不得少于十公顷限制审查原则」,一再延误;自八十五年送原台湾省政府民政厅申请非都市土地变更之二十余件寺庙案件,无一获得核准,试问,在如此效率之下,寺庙能不违建?依据内政部八十七年所作的统计资料,台湾地区违建寺庙三五0八间,因土地未办变更编定的寺庙就有八五二座。由此得知,简化土地变更作业程序才是当务之急。
柒、宗教法制化的省思
例举了上述寺庙法令的缺失,回复到宗教是否需要立法的探讨,这个问题争议已久,尤因今年「宗教团体法」草案正式由内政部出炉,更导致各方瞩目,截至目前,这套由宗教界及学术界共同拟定的版本,虽有反对声音,仍然是历年来获各界最高评价的宗教法。
当然,任何法律都不可能只有优惠条款,没有约束条文,尤其是欲享受公益而又不愿接受政府某个程序上的监督,可能难昭社会公信,在私领域部份,如宗教仪轨、信仰行为,这些属于精神层面的范围,甚至内部人事等,政府都不宜介入;但属公领域部份,即宗教与社会的关系,政府若无法负起适度监督的责任,怠怕也很难面对社会大众的置疑。
针对寺庙法令的不适用,佛教界有一部份主张「只废监督寺庙条例,不再立法」,问题是「寺庙登记规则」系来自监督寺庙条例之法源依据,废了母法,是否表示寺庙也不必登记?那「寺庙」之权力地位如何取得?例如台北市政府在内政部「研商寺庙补办登记相关事宜」会议时,即提出:「有关寺庙补办登记之准驳属人民权利义务之内涵,似须依行政程序法第一五O条规定,以法律规定或以法律明列其授权始可。否则,各县市政府于九十一年一月一日之后,办理补办登记业务将有法规适用之问题」,由此得知寺庙登记不能没有法源依据,因此,主张废除监督寺庙条例,不另立法是行不通的,除非,全部寺庙皆改以成立社团法人或财团法人之方式登记。
另外,也有认为以现在的民法及刑法还有其它相关法律已足够,不必再重新立法,亦即是保留民国十八年所订之监督寺庙条例及寺庙登记规则、寺庙法令等,这是反对立法派所提的见解,然而,究竟现有法律是否足够解决寺庙现存问题,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方向。以下列举几点供大家参考:
首先是宗教团体不动产移转无法减免土地增值税、赠与税及契税所造成的负担。依财政部规定民国八十四年九月一日之前以宗教团体资金所购买之不动产尚可更名登记方式办理产权移转,得免征契税及土地增值税,但这只是增值税部份,买卖,并不包括「赠与」范围,且亦有其时间及条件限制,甚至,本事项还因某官员认系须于未办登记前所购买之不动产才能准予更名免税,而致宗教权益受损,试想,寺庙(或教堂)如未办登记又如何证明其购买资金系属该宗教团体所有?更何况政府同意办理宗教团体不动产更名登记,旨在减轻其税负困扰,以确保宗教团体之财产法益,减少财产争端为目的,更名注意事项里并无登记时间的限制,这单纯只是人为主观认定因素。就了解,除了寺庙之外,尚有许多早期受赠不动产之教会、教堂,碍于当时法令限制或种种因素,财产登记于牧师、神父或教友名下,因缴不起巨额增值税或遗产税,而无法更名登记于宗教团体名下的,不在少数,况且,早年登记的自然人,如今年岁已大,这是迫不及待需要解决的问题。另外,依目前税法规定,宗教团体须于章程明订解散后财产归属地方自治团体所有,才能申请免税。民法亦如此规定,无论社团法人或财团法人亦受此规范,基督教、天主教因有教会组织还无所谓,但,寺庙没有互属关系,在财产归属方面,必须重予立法才能蒙受免税优惠,如甲寺解散时,其剩余财产可归属乙寺所有。
再则,几次天灾地变后,内政部营建署,刻正以航照图调查全台山坡地违建情况,寺庙首当其冲,这些违建寺庙多因占用国有土地不能合法,这问题亦不容忽视,因此在草拟宗教团体法时,特明定「宗教团体对其善意使用之不动产有优先购买或优先承租之权,但该土地为公有非公用且于本法公布施行前已在使用者,得以公告现值价购之」,不料这项条文竟遭曲解为鼓励宗教团体窃占国土(中台出版之灵泉杂志四十七期三十八页),难道,这许 多违建寺庙,要任其被拆除,或全部以窃占国土罪起诉,才是解决之道?这恐怕也非我们所乐见。
除此之外,宗教建筑物如都市道场登记,还有纳骨塔,都有妾身未明的窘境,这种种难题,都不是现有法律能够解决的。还有回归单一宗教主管单位,现在社团有社团的主管,基金会有基金会的主管、寺庙有寺庙的主管,没有一个总归的宗教团体的主管部门,不仅造成各行其事的情况,每遇宗教事件,政府各部门更互相推诿。
捌、结论
近年来,寺庙被以窃占国土或破坏及滥垦(违反山坡地开发办法)起诉案件,时有所闻,老实讲,政府也罚不胜罚,拆不胜拆,尤其,法令若不解套,问题将继续存在,况且,若以寺庙参与社会公益目的功能考虑,辅导合法要比取缔要实际许多,另外,中央与地方政府权责不够明确,也形成寺庙之困扰,光一个补办登记作业,就很难建立共识,加上政党因素介入就更加混淆不清,台北市政府就迭以宗教辅导系「地方制度法」,而有不同意见;宗教处境是愈来愈困难。在日前的一场宗教座谈会里,聆听魏千峰律师对世界各国宗教立法现况所做的详尽说明分析,得知近十几年来,各国已偏向藉重立法以保障宗教自由的趋势,除美国、日本、德国之外,还有南非、捷克、匈牙利、奥地利、哥伦比亚等地,都相续立法,且被认为是非民主化到民主化的必然过程。
到底宗教立法是干预宗教自由或保障宗教自由,或许各有利 弊,也见人见智,个人非法学专家,不敢遽下断言,唯就时下台湾寺庙现况,只能说相关法令太多太杂,能够适用的却太少,基于维护佛教权益立场,个人认为解决问题并拉近法律与实务的距离,才有立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