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2016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一期中语文卷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王磐《朝天子·咏喇叭》)(1分)(2)__________。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2分)(3)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1分)(4)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的词句“__________。”就可看出词人借助“酒”来抒发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2分)(5)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默写完整。(4分)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__________。__________。可怜白发生!
2.古诗文默写。(8分)(1)祇辱于奴隶之手。
(2)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描写深夜袭击敌人的紧张场景的诗句是: “__________。”
(4)诗有形,那是“烟笼寒水月笼沙,”的轻风淡月,那是“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的花态草情;诗有声,那是“__________,洪波涌起”的惊涛拍岸之声,那是“__________,在河之洲”的幽幽鸣叫声。
1.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小题1】有哪些理由说明父亲不必送我?(3分)【小题2】作者在南京“勾留了一日”,为什么在南京的见闻一句都没写?(2分)【小题3】词语品析: ①“甚是仔细”“颇踌躇了一会”两个加点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②“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如何正确理解“太聪明了”的意思和蕴含的情感?(2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共10分)
①在与幸福有关的各种因素中,爱无疑是幸福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
②说到爱的时候,我们往往更多想到的是被爱。这并不奇怪。从小到大,我们渴望得到许多的爱。遇到困难时,我们希望有人一伸援助之手。经受痛苦时,我们希望有人与我们分担。我们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幸福系于被他人所爱的程度:如果我们得到的爱太少,就会觉得这个世界很冷酷,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很孤单。的确,对于我们的幸福来说,被爱是重要的。③然而,与是否被爱相比,有无爱心却是更重要的。一个缺少被爱的人是一个孤独的人,这样的人只要具有爱心,他仍会有孤独中的幸福,如雪莱所说,当他的爱心在不理解他的人群中无可寄托时,便会投向花朵、小草、河流和天空,并因此而感到心灵的愉悦。而一个没有爱心的人,无论他表面上的生活多么热闹,幸福的源泉已经枯竭,他那颗冷漠的心是决不可能真正快乐的。
④一个只想被人爱而没有爱人之心的人,真正在乎的也不是被爱,而是占有。爱是与占有欲相反的东西,它本质是一种给予,爱的幸福就在这给予之中。一个明显的证据是亲子之爱,有爱心的父母在照料和抚育孩子的过程中便感受到了极大的满足。相反,丧失爱心,也便失去了感受和创造幸福的能力。所以,对于个人来说,最可悲的事情不是在被爱方面受挫,而是爱心的丧失。
⑤当然,爱的给予既不是谦卑的奉献,也不是傲慢的施舍,它应该是出于内在的丰盈的自然而然的流溢。爱心如同光源,爱者的幸福就在于光照万物。爱心又如同甘泉,爱者的幸福就在于泽被大地。
⑥对于一个社会来说,爱心的普遍丧失会使世界变得冷如冰窟,荒如沙漠。在这样的环境中,善良的人们不免寒心,但也不要因此趋于冷漠,而是要在学会保护自己的同时,仍葆有一颗爱心,用爱心唤起爱心。不论个人还是社会,只要爱心犹存,就有希望!(选自周国平《精神的故乡》,有删改)
【小题1】针对“爱无疑是幸福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作者提出了哪两种看法?(2分)答:
【小题2】简要分析第④段的论证过程。(4分)答:
【小题3】请用一个短语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内容,并判断这个故事适合放在文中哪个段落,说说为什么(4分)。
材料: 《礼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齐国发生严重饥荒,黔敖在路边摆放食物,用来施舍给经过的饥饿的人吃。有个饥饿的人用袖子蒙着脸,拖着鞋子,昏昏沉沉地走来。黔敖左手拿着食物,右手端着汤,吆喝道:“喂!来吃吧!”饥民抬起头瞪大眼睛盯着他,说:“我就是因为不愿意吃带有侮辱性施舍的食物,才饿成这个样子的!黔敖因此赶上去向他道歉,但最后这个人还是不肯吃而饿死了。短语:放入第段原因: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刘瞻之先②,寒士也。十许岁,在郑絪左右主笔砚。十八九,絪为御史,巡荆部商山③,歇马亭,俯瞰山水。时雨霁,岩峦奇秀,泉石甚佳。絪坐久,起行五六里。曰:“此胜概,不能吟咏,必晚何妨?”却返于亭,欲题诗。顾见一绝,染翰尚湿。絪大讶其佳绝。时南北无行人,左右曰但刘景在后行二三里。公戏之曰:“莫是尔否?”景拜曰:“实见侍御吟赏起予,辄有寓题。”引咎又拜。公咨嗟久之而去。比回京阙,戒子弟涵、瀚已下曰:“刘景他日有奇才,文学必超异。自此可令与汝共处于学院,寝馔一切,无异尔辈。吾亦不复指使。”至三数年,所成文章,皆辞理优壮。凡再举成名,公召辟法寺学省清级。(选自《太平广记》有删改)
【注】①絪:念yīn。②刘瞻之先:指刘瞻的父亲,即刘景。③荆部商山:地名。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时雨霁__________,岩峦奇秀(天放晴)B.此胜概,不能吟咏(景象)C.实见侍御吟赏起予(启发)D.凡再举成名(举起)【小题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A.刘瞻之先,寒士也。水陆草木之花B.絪大讶其佳绝策之不以其道C.公咨嗟久之而去以衾拥覆,久而乃和D.却返于亭,欲题诗不戚戚于贫贱【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公戏之曰:“莫是尔否?”
②自此可令与汝共处于学院,寝馔一切,无异尔辈。
【小题4】 刘景成才的自身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1.写作
题目:有你相伴
要求: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不少于600。
第二篇:高一人教版期中考试语文卷
真正的梦想,永远在实现之中,更在坚持之中。累了,就停一停,让手贴着手,温暖冷漠的岁月;苦了,就笑一笑,让心贴着心,体味至爱的抚摸;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一人教版期中考试语文卷,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阅历与读书
赵迎辉
①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阅历的缘故。有无阅历、阅历多少不仅影响着读书的倾向,某些时候甚至关系到读书的效果。
②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产生深浅有别的影响,原因在于阅读并非是对作品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人生的经历与生活的经验都会参与进来。正如歌德所说的:“阅历丰富的人读书时,常常是一只眼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则留心看纸的背面。”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
③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生活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年龄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经历的人和事越来越多,获得的经验和教训也越来越多,对一些事物的看法逐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时我们的阅历就会日趋丰富。不过这并不是绝对的。有的人年龄虽然不大,但却走过许多地方,经过诸多历练,体验过各种身份和角色,经历过复杂岗位的锻炼和艰苦生活的磨砺,这种经历同样可以让他拥有丰富的阅历。人既然不能任意拉长生命的长度,那么要想增加自己的阅历,就要努力拓宽生命的宽度。培根认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只有亲身体验,躬行践履,才能准确把握社会现实,不断提高理解能力,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从而更加深入地领悟书中蕴含的寓意和韵味。
④然而阅历不等于经历。并不是说只要经历过的,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的阅历。经历只是一种经过,或走过,或听过,或看过,形成的是事物的表象,是感性的。而阅历则是一个人对社会、对事件的经历及理解程度,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思考、领悟、概括、提炼,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
⑤读书增长阅历,阅历助益读书,但这并不意味着读书和阅历可以互相代替。人类发展的历史反复证明,读书和阅历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也是提高能力的必经之路,二者不可偏废。只有将读书和阅历紧密结合,既博览群书,又勇于实践,既潜心书本,又深入生活,并用阅读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阅读,才能做到读书和阅历相长、理论与实践结合,并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摘编自《学习时报》)
1.下列对文章中“阅历”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它与年龄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人和事增多,阅历自然而然地就会丰富。
B.随着经历增多,经验和教训也增多,对事物的见解逐渐深入,阅历就会越来越丰富。
C.阅历不等于经历,经历是一种经过,所形成的是事物的表象,它只是阅历的基础。
D.在感性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理性思考,这才形成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阅历。
2.下列简述阅历与读书的关系,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有无阅历、阅历多少不仅影响着读书的倾向,甚至关系到读书的效果。
B.因为阅历会对读书产生深浅有别的影响,所以阅读并非是对作品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人生的经历与生活的经验都会参与进来。
C.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
D.读书增长阅历,阅历助益读书,这意味着读书和阅历可以互相代替。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先分析阅历影响读书的原因,继而论述丰富阅历的途径及意义,然后阐明阅历与经历的区别。
B.培根认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只有亲身体验,躬行践履,才能准确把握社会现实,不断提高理解能力,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从而更加深入地领悟书中蕴含的寓意和韵味。
C.一个人的阅历与其年龄无关,只要有理性的经历就会形成一定的阅历。
D.阅历和读书相辅相成。阅历可以丰富知识,提高读书能力;读书可以获取新知识,拓展阅历,提高能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49分)
(二)课内文言文(9分)
4.下列实词解释不当的一项是()(3分)
A.所之既倦之,往,到达。B.相与枕藉乎舟中藉,垫着。
C.无物以相之相,帮助。D.多谢后世人谢,道歉
5.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虽趣舍万殊B.冯虚御风
C.王回深父D.蒲苇纫如丝
6.下列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3分)
A.一觞一咏觞,酒杯B.不知东方之既白白,显出白色。
C.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弄错、使……错D.交广市鲑珍市,购买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郝浴,字雪海,直隶定州人。少有志操,负气节。顺治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时张献忠将孙可望、李定国等降明,据川南为寇,师讨之。郡县吏率军前除授,恣为贪虐。浴至,严约束,将吏始敛迹。
九年,平西王吴三桂与李国翰两路兵俱败,三桂退驻绵州。浴在保宁监临乡试,可望将数万人薄城,浴飞檄邀三桂,激以大义,谓“不死于贼,必死于法”。逾月,三桂乃赴援,可望等引去。上诏询收川方略,部议谓战守事当听三桂主之。三桂入四川,浸骄横,部下多不法,惮浴严正,辄禁止沿路塘报①。及保宁围解,三桂颁赏将士,浴不受。疏言:“平贼乃平西王责。臣司风宪②,不预军事,而以臣预赏,非党臣则忌臣也。”因陈三桂拥兵观望状,三桂深衔之。降将董显忠等恣睢虐民,浴复疏劾,改原职。三桂嗾显忠等入京陈辨,浴坐镌秩③去。
大学士冯铨等交章荐浴,三桂乃摭浴保宁奏捷疏,有“亲冒矢石”语,指为冒功,论劾,部议当坐死,上命宽之,流徙奉天。浴至戍所,益潜心义理之学,以“致知格物”颜其庐,刻苦厉志。
康熙十二年,三桂反。侍郎魏象枢疏言:“浴血性过人,才守学识,臣皆愧不及,参浴者三桂也,使三桂始终恭顺,浴一书生耳,即老死徙所,谁复问之?今三桂叛矣,天下无不恨三桂,即无不怜浴。浴当三桂身居王爵,手握兵柄,不畏威,不附势,致为所仇。三桂之所仇,正国家之所取,何忍弃之?”上乃召浴还,复授湖广道御史。十九年,授广西巡抚。广西新经丧乱,民生凋瘵,浴专意抚绥,疏陈调剂四策,上辄报可,时南疆底定,满洲兵撤还京师,浴疏言请为死事巡抚马雄镇、傅弘烈建祠桂林。
二十二年,卒官。丧归,士民泣送者数千里不绝。
(节选自《清史稿》)
[注]①塘报:朝廷下发各地的传抄令、奏章和朝廷大事等的官报。②风宪:风纪,法度。③镌秩:削职,免职。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可望将数万人薄城薄:逼近。
B.三桂深衔之衔:怀恨。
C.浴坐镌秩去坐:坚守。
D.可望等引去引:领兵。
8.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郝浴有“志操”“气节”的一组是()(3分)
①谓“不死于贼,必死于法”②颁赏将士,浴不受
③三桂深衔之④有“亲冒矢石”语
⑤浴复疏劾,改原职⑥士民泣送者数千里不绝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④⑤⑥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郝浴执法严明,招致排挤。违纪者甚至是忌惮,以至朝廷诏令不能传到军中,从而与吴三桂结怨,使他远徙奉天。
B.郝浴一身正气,拒绝利诱。他在大是大非面前仗义执言,多次上疏,即使被远徙,他积极安抚百姓,医治战争创伤,受到朝廷认可。
C.郝浴才守出众,深得赞誉。曾被同僚交相推荐,在吴三桂造反之后,魏象枢又极力劝谏,使得郝浴重新被任用为广西巡抚。
D.郝浴大义正直,严正恪守。当吴三桂战后拉拢他时,他能够划分界限,不受颁赏;严守职责,上疏抗陈。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三桂之所仇,正国家之所取,何忍弃之?
⑵丧归,士民泣送者数千里不绝。
(三)古代诗歌阅读(11分)
咸阳城东楼①
(唐)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②。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③。
注释:⑴此诗大约是许浑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任监察御史的时候所写。⑵汀洲:水边之地为汀、水中之地为洲,这里指代诗人在江南的故乡。⑶故国:指秦汉故都咸阳。东来:指诗人(不是渭水)自东边而来。
11.分析“一上高楼万里愁”的“愁”含义和作用。(6分)
12.《诗境浅说》评“山雨欲来风满楼”可谓“绝妙好词”,试从内容角度赏析。(5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桑之未落。(《诗经?氓》)
(2)民生各有所乐兮。(《离-》)
(3)还顾望旧乡。(《涉江采芙蓉》)
(4),天下归心(《短歌行》)
(5),桃李罗堂前(《归园田居(其一)》)
(6)固知。(《兰亭集序》)
(7)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赤壁赋》)
(8),常在于险远(《游褒禅山记》)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6分)
1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以下小题。
民国奇人刘文典
鲁先圣
刘文典是一位长期被历史忽略的国学大师,作为当代杰出的文史大师、校勘学大师和研究庄子的专家,他的思想学问博大精深。他“二十岁就名满大江南北”,极具传统士大夫的傲骨,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总是一副“狂生”模样。他师承刘师培、章太炎,结交胡适、陈寅恪,瞧不起闻一多、沈从文,追随过孙中山,营救过陈独秀,驱赶过章士钊,痛斥过蒋介石。
刘文典是研究《庄子》的专家,按照他自己的说法,自古以来只有两个半人懂庄子,一个是庄子,另一个他没说,半个则是他本人。这话可以与南朝诗人谢灵运的“才高八斗”论相媲美。当年的谢灵运也是心高气傲的人,他写的诗艺术性很强,尤其注意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的喜爱。诗篇一传出来,人们就竞相抄录,流传很广。宋文帝很赏识他的文学才能,特地将他召回京都任职,并把他的诗作和书法称为“二宝”,常常要他边侍宴,边写诗作文。一直自命不凡的谢灵运受到这种礼遇后,更加狂妄自大。有一次,他一边喝酒一边自夸道:“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其中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两人的高傲简直如出一辙啊!
刘先生最经典的怪诞故事发生在1928年他任安徽大学校长时期。安大闹-,蒋介石来安庆视察。蒋介石看他外表邋里邋遢,就问:“你就是刘文典吗?”刘文典不高兴地反问:“你就是蒋介石吗?”蒋介石命令他惩办罢课学生。他说:“我这里只有教师学生,不知道谁是共产党。你是总司令,应该带好你的兵;我是大学校长,学校的事由我负责。”蒋介石非常气愤,严厉指责刘文典没有尽到管束学生的责任。刘文典毫不退让地指着蒋介石的鼻子说:“你是军阀!”奋勇扑上来要打蒋介石。被拉开以后,蒋介石不得不自下台阶骂道:“真是个疯子!”
一直研究古典文学的刘文典最瞧不起新文-动。因此,因为新文学白话小说的成就驰名国内被聘任为教授的沈从文,遭到刘文典的公开侮辱和蔑视。刘文典公开质问:“他沈从文有什么资格当教授?”并在课堂上说:“要讲教授嘛,陈寅恪可以值一块钱,我刘文典一毛钱,沈从文那教授只能值一分钱。”昆明遭日军空袭时,刘文典和学生一起护卫着陈寅恪向防空洞奔跑,看到沈从文也匆匆地跑,他当众大骂:“我被炸死了,就没人给学生讲庄子了,你沈从文跑什么跑!”幸亏年轻的沈从文很有涵养,不与他计较,假装没有听见地赶快躲开,不然,他恐怕是免不了年轻人的一顿拳脚的。
1943年,联大中文系代主任闻一多决定将刘文典解聘。因为刘文典擅自离校,到云南普洱县的磨黑呆了半年。原因是他喜欢抽鸦片,而磨黑产上好鸦片。当地的朋友知道他的爱好,就邀请这位大学者去。他自作主张地一口应承,只跟少数人打了个口头招呼就丢下课程走了,而且乐而忘返,一去半年不回。
更加匪夷所思的是,他平时上课都是边吸鸦片边讲,还要求校方给他安排一个杂役提着茶壶随时为他加水,影响很坏,深为师生诟病。闻一多坚决主张不再聘用,语言学家王力为他讲情,说老先生从北平随校南迁,还是爱国的。闻一多发怒道:“难道不当-就可以擅离职守,不负教学责任吗?”
民国时期的中国文坛上怪人奇人很多,但是毫无疑问,刘文典先生是数得着的一个人物。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6分)
A.刘文典认为自古以来只有两个半人懂得庄子,半个是自己。这种说法表现出刘文典的自负。
B.安大闹-,刘文典面对蒋介石的指责,毫不退让,破口大骂,甚至要与蒋介石动粗。从这一点来看,刘文典对蒋介石的黑暗统治已是深恶痛绝,甚至到了忍无可忍的程度。
C.研究古典文学的刘文典瞧不起白话文运动,将这种怨气自然就撒在写白话小说的沈从文身上,只不过沈从文涵养深厚,对此不大在意。
D.刘文典做事往往率性为之,为吸食上好鸦片,到云南普洱县的磨黑呆了半年,这引起了闻一多的强烈不满,执意要解聘他。
E.本文摘取了刘文典人生的若干片断,描写了他非同寻常的一些事迹,表现了他“荒唐怪诞”的性格特征。
(2)刘文典“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总是一副‘狂生’模样”,他的“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举例分析。(6分)
(3)文章的第2段中,作者为什么要介绍南朝诗人谢灵运的情况?(6分)
(4)对于刘文典的一些做法,闻一多非常不满,坚决主张不再聘用。你对闻一多先生的做法有什么看法?结合全文,请谈谈你的理由。(8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6分)
15.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他静心倾听,那歌声在秋风中仍然不绝如缕,充满思乡之情。
B.在香港“占中”过程中,个别西方大国的危言危行,起了挑拨的作用。
C.他的书法在校园大赛上屡次获奖,真是一字一珠。
D.长外金秋运动节,各项赛事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百米决赛场上的运动员们个个倚马可待,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2015寒假,长春外国语学校参赛队将进驻美国营地,迎接DI创意大赛已成为各校展现风采的广阔舞台。
B.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各种传媒,近期都以大篇幅连续报道了我校英语课本剧获得“东林教育杯”特等奖的情况。
C.如果高一学生不能缓解高中课程对自身构成了巨大压力,那么可能出现的学习问题将会危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D.短期出国游学为在校学生提供了高端的海外研修平台,使其获得国际一流水准的课程体验,并有助于个人素质。
五、作文(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最近,一本名为《我平庸,我快乐》的书被许多人摆在案头。在书中,作者描述了自己女儿成长中的许多有趣的琐事,由衷地表达了希望女儿能够拥有庸常而快乐的人生愿望,并由此指出:“追求为痛苦之源,平庸为快乐之本”。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
一、(24分,每小题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眩晕舷梯炫耀武力改弦更张
B.羡慕募捐幕天席地蓦然回首
C.剽悍漂泊虚无缥缈飘忽不定
D.舟楫逻辑开门揖盗缉拿归案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宫阙蓝宝石珠光宝器攻城略地
B.貂婵踩高跷伏案疾书额手称庆
C.缴税捅漏子各行其是螳臂当车
D.思辨订书机无上光荣挑肥拣瘦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老师和同学们的误解让班长感到十分(),他把头扭向一边,不愿让同学们看到自己的眼泪。
②凡以文字获罪者,一面拿办,一面就查抄,这并非看重他的家产,仍在()藏书和另外的文字。
③自习课上,他拿出一本武侠小说津津有味地读着,()班主任站在身后他()没有发现。
A.委屈查看就连/也B.委屈察看就连/也
C.委曲察看就是/也D.委曲查看就是/也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B.辩论会上,选手们唇枪舌剑,巧舌如簧,精彩激烈的场面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C.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些地区画地为牢,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人为地分割和控制煤炭资源。
D.导演对筹拍的这部电视剧主要角色的人选讳莫如深,记者得不到任何信息,大失所望。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对调整工资、发放奖金、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等问题,文章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法。
B.艾滋病有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三大传播途径,我们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制止它的传播,否则不采取紧急行动,将会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
C.由于我国的国际影响和汉语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联合国大会第二十八届会议一致通过,把汉语列为大会和安理会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其他五种是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
D.与空中航路相对应,在沿途的地面上,平均间隔300公里左右就设有一处雷达、通讯导航和众多空管中心等设备,为“天路”上的飞行提供服务。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市教委召开座谈会,特邀几所重点高中的校长,研讨如何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的问题?
B.-、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
C.“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休息的!”下车伊始的赵书记对办公室的钱秘书嚷到:“马上派车,我要到基层检查抗旱救灾工作。”
D.这首诗的第三四联通过对肃杀秋意的渲染,使一个孤寂无助、报国无门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16分,每小题4分)
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城谦恭简素,遇人长幼如一。远近慕其行,来学者迎接于道。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有盗其树者,城过之,虑其耻,退自匿。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城怪其故,与弟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及觉,痛咎谢,城曰:“寒而饮,何责焉?”山东节度府闻城义者,发使遗五百缣,戒使者不令返。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会里人郑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缣与之。德宗召拜右谏议大夫,遣长安尉杨宁赍束帛诣其家。
初,城未起,缙绅想见风采。既兴草茅,处谏诤官,士以为且死职,天下益惮之。及受命,它谏官论事苛细纷纷,帝厌苦。而城方与二弟延宾客,日夜剧饮。客欲谏止者,城揣知其情,强饮客,客辞,即自引满,客不得已,与酬酢,或醉仆席上,城或先醉卧客怀中,不能听客语。常以木枕布衾质钱,人重其贤,争售之。每约二弟:“吾所俸入,而可度月食米几何,薪菜盐几钱,先具之,余送酒家,无留也。”服用无赢副,客或称其佳可爱,辄喜,举授之。有陈苌者,侯其得俸,常往称钱之美,月有获焉。
及裴延龄诬逐陆赞等,帝怒甚,无敢言。城闻,曰:“吾谏官,不可令天子杀无罪大臣。”乃约拾遗王仲舒上疏极论延龄罪;慷慨引谊,申直赞等,累日不止。帝大怒,召宰相抵城罪。顺宗方为皇太子,为开救,得免。然帝意不已,欲遂相延龄。城显语曰:“延龄为相,吾当取白麻坏之,哭于廷。”帝不相延龄,城力也。
城出为道州刺史,州产侏儒,岁贡诸朝,城哀其生离,无所进。帝使求之,城奏曰:“州民尽短,若以贡,不知何者可供。”自是罢。赋税不时,观察使数诮责。观察府遣判官督赋,至州,怪城不迎,以问吏,吏曰:“刺史以为有罪,自囚于狱。”判官惊,驰入,谒城曰:“使君何罪?我奉命来候安否耳。”留数日,城不敢归,寝馆外以待命。判官遽辞去。顺宗立,召还城,而城已卒,年七十。(节选自《新唐书·阳城传》)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及觉,痛咎谢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B.①强饮客,客辞②王子皇孙,辞楼下殿
C.①即自引满,②引壶觞以自酌
D.①赋税不时,观察使数诮责②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
8.文中“为开救”的“为”字,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B.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C.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D.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阳城智谋的一组是
①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
②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
③城或先醉卧客怀中,不能听客语
④延龄为相,吾当取白麻坏之,哭于廷
⑤州民尽短,若以贡,不知何者可供
⑥刺史以为有罪,自囚于狱
A.②③⑤B.①②④C.①④⑥D.③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阳城宽厚待人。他看到有人偷他家的树,为了不使那人难堪,自己躲开了;派去求米的家奴拿米换了酒喝,醉倒在半路上,阳城一点也没有责备他。
B.德宗皇帝召阳城任右谏议大夫,人们认为他一定能拼死力谏,但阳城看到朝廷-,皇帝又听不进谏言,于是和两个弟弟请来宾客日夜酗酒,常常喝得酩酊大醉。
C.裴延龄捏造罪名陷害陆贽等人,皇帝信以为真,极为震怒,无人敢出来讲话。阳城挺身而出,约王仲舒一起上疏,极力揭发裴延龄的罪过,接连几天为陆贽等人申辩。
D.观察府派判官来催办税赋,阳城就投狱自罚。判官拜见阳城说,我不过是奉命来给您请安的。判官待了几天,见阳城仍然不敢回去,只好匆忙辞别。
第二卷(共110分)
四、(16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会里人郑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缣与之。
⑵常以木枕布衾质钱,人重其贤,争售之。
⑶判官惊,驰入,谒城曰:“使君何罪?我奉命来候安否耳。”
12.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元)魏初
室人降日[1],以此奉寄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2]夜煮茶。
注:[1]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2]原字为外“囗”内“栾”,现字义同。Luan团圞:形容园的样子。
⑴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⑵“满林残照见旧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⑶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20分)
大度读人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
读人,比读其他文字写就的书更难。我认认真真地读,读了大半辈子,至今还没有读懂这本“人之书”。
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愿意把伞借给你,而下雨的时候,他却打着伞悄悄地先走了。
你读他时,千万别埋怨她。因为他自己不愿意被雨淋着(况且是人家的雨伞),也不愿意分担别人的困难,你能说什么呢?还是自己常备一把伞吧。
有的人,在你有权势的时候,围着你团团转,而你离职了,或无权无势了,他却躲得远远的。
你读他时,千万要理解他。因为他过去是为了某种需要而赞美你,现在你没有那种功力了,也就没有必要再为你吟唱什么赞美诗了。在此,你就需要静下心来,先想一下自己过去是否太轻信别人呢?
有的人,在面对你倾诉深情的时候,语言的表述像一条流淌的清亮甜美的大河,而在河床底下,却潜藏着一股污浊的暗流。
你读他时,千万别憎恨他。因为凡是以虚伪为假面来欺骗别人的人,人前人后活得也挺艰难,弄不好还会被同类的虚伪所惩罚,你应该体谅他的这种人生方式,等待他的人性回归和自省吧。
有的人,在你辛勤播种的时候,他袖手旁观,不肯洒下一滴汗水,而当你收获的时候,他却毫无愧色地以各种理由来分享你的果实。
你读他时,千万别反感。因为有人肯于分享你丰收的甜蜜,不管他怀着一种什么样的心理,都应该持欢迎的态度。你做出一点牺牲,却成全了一个人的业绩欲,慢慢地,会让他学会一些自尊和自爱。
有的人,注重外表的修饰,且穿着显示出一种华贵,而内心深处却充满着空虚,充满了无知和愚昧,那种文化的形态,常常不自觉的流露在他的言语行动中。
你读他时,千万别鄙视他。因为他不懂得服装是裁缝师制作的,仅仅是货币的标志,而人的知识、品德和气质,却是一个人真正的人生价值。对于庸俗的人,你应及时对照一下自己的行为。
读别人,其实也是在读自己,读真、读善、读美的同时,也读道貌岸然背后的伪善,也读美丽背后的丑恶,也读微笑背后的狡诈……
读人,最重要的是读懂怎样的人。
读人,是为了要做一个真正的人。
因此,读人时,要学会宽容,要学会大度,由此才能读到一些有益于自己的东西,才能读出高尚,才能读出欢乐,才能读出幸福。
尽管我还没有读完这本“人之书”,但我会一直努力从各个方面去阅读。
13.读人”的“读”在文中的语境词义是什么?(10字以内)(3分)
答:□□□□□□□□□□
14.正文中有5组“有的人……你读他时……”请把这5组中的另外4组内容加以概括。(8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要理解势利的人。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在文中说“读别人,其实也是在读自己”,请你说出其中的道理来。(45个字以内)(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面不属于“大度读人”内涵的两项是(4分)
A.一个人就是一本书。读人,比读文字写就得书更难。
B.读人,就是要善于体谅别人的困难,不依赖别人。
C读人,也不要埋怨别人太势利,要反思自己而不轻信于人。
D.读人,不要反感别人来分享你的胜利果实,这是让他学会自尊自爱。
E.读人,要努力从各个方面去阅读他,读出其本质来。
六、(14分)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空缺的部分。(6分)
(1)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____________。(贾谊《过秦论》)
(2)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_____________。
(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18.下列语句顺序已被打乱,请为下面的句子重新排序。(4分)
(1)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2)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3)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4)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5)总之,我们要拿来。(只填序号)
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下面一则消息,拟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个字)(4分)
本报北京3月22日电3月15日至17日、3月20日至22日北京出现了两次沙尘天气。沙尘暴项目组专家透露,3月15日的沙尘天气过程,每平方米降尘量为25克,按北京地区面积约为1040平方公里计算,北京总降尘量为2.6万吨;3月20日的沙尘暴过程每平方米降尘量达到29克,该次沙尘暴北京总降尘量高达3万吨。两次沙尘天气,北京总降尘5.6万吨,相当于每个北京人“分得”10斤尘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60分)
阅读罗素《我为何而生》一文的节选和有关罗素的简介,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以《我为何而生》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我为何而生》节选: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这些感情如阵阵巨风,吹拂在我动荡不定的生涯中,有时甚至吹过深沉痛苦的海洋,直抵绝望的边缘。……爱情与知识的可能领域,总是引领我到天堂的境界,可对人类苦难的同情经常把我带回现实世界。那些痛苦的呼唤经常在我内心深处引起回响。……我发现人是值得活的。如谁再给我一次生活的机会,我将欣然接受这难得的赐与。
简介: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一生著书71种,涉及哲学、数学、政治、-、教育、文学、社会学等领域,其中尤以哲学、数学最有成就,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在晚年,他以自己的巨大声誉积极干预国际政治,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其中以“诺贝尔奖获得者罗素――爱因斯坦的禁核声明”最为世人瞩目。
高一人教版期中考试语文卷
第三篇:2011-2012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带解析)
2011-2012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带解析)
一、选择题
1.民谚“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相提并论,生动说明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什么特点 A.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B.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C.自给自足、“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D.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力主要是畜力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的经济,从材料中“谷”指的是种植业,“畜”指的是家畜饲养来看古代农业是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的种植模式,材料中没有涉及到BCD项中的内容。2.当看到农民用铁犁牛耕技术耕作的场景时,我们知道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 A.神话传说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汉朝时期 D.唐朝时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的生产工具,根据所学铁犁牛耕出现的时间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所以B项正确,CDA错误。
3.从西周“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 A.分封制的瓦解 B.封建王权的强化 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上层建筑的变化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了从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的变化,这直接反映了古代土地所有制的变化。4.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 “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她身上打扮是“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她床上装饰是“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这些描述主要反映了
A.中国古代男尊女卑思想严重,女子备受压迫,日夜劳作
B.汉代吏治腐败,焦仲卿为普通小吏,家里竟可以布置得如此富丽堂皇 C.汉代家庭手工业在手工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D.汉代丝织生产的普及和发达程度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汉代的纺织业,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主要是丝织业的普及及发达。5.一般来讲,古代手工业品中质量最好的是
A.家庭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私营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手工业,在三种经济形态中代表着最高水平的是官营手工业,所以其质量也是做好的,D项正确,BCA不符合题意。
6.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工场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 … 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而赢。”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是 A.当地人口严重不足 B.当地工商业经济发展 C.当地商品经济渗入农村 D.当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到当地出现了雇佣关系,而这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标志。故选D。7.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渐以成风”,官府勒令田主完粮纳税,“于是称货(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商业的发展冲击农业 B.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 C.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 D.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一条鞭法”。回答本题,需对材料有较好理解和掌握,材料中反映了明后期一些地方,佃户以劣质米交租或借故拖延、拒交,而政府勒令田主(土地的主人)交纳赋税,一些田主被迫借高利贷。ABC三项说法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材料没有体现商业对农业冲击;佃户与地主人身依附关系弱化或矛盾激化等。本题选D项“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8.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种光荣礼节而已。”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 A.汉朝的丝绸之路 B.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 C.明朝的朝贡贸易 D.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 【答案】C
【解析】朝贡贸易就是中国政府与海外诸国官方的进贡和回赐关系。从材料中“政府”、“礼节”等可以判断。
9.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下列现象最能说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是
A.农民丧失土地的现象严重
B.洋纱、洋布畅销,手工棉纺织业衰败 C.五口通商后关税大幅降低
D.洋务派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自然经济的含义,根据所学,自然经济是男耕女织的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模式,自然经济的解体就是手工业和农业的相分离,所以手工棉纺织业衰败是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B项中正确,CDA错误。
10.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看到一座城市中同时并存有洋务企业、外资企业、民族工业三类企业。这座城市应该是
A.西安 B.重庆 C.上海 D.北京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企业的内容,根据所学,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近代企业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开放地区,所以上海是通商口岸,也是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聚集的地方,其他选项不符合要求。
11.在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有的民办企业向清政府交纳一部分资金,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有的民办企业依附于洋人,如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 小汽船,船头挂英国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厚创办轧花 厂,但在表面上却依附于日本。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中华民族企业对外国技术有依赖性 B.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C.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方式的吸引 D.清政府对民族企业进行鼓励和支持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资本主义的特征及其原因。A项只从对外国技术依赖角度说明,比较片面。因为材料里还有依赖清政府保护的现象,所以排除A项。C项也只是从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方式先进角度说明,比较片面,故排除。D项表述有误,当时清政府对民族工业进行限制,因此排除D项。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企业受到多重压迫,因为力量弱小,在夹缝中生存的民族工业为了同外资竞争而寻求官方庇护,为了反对封建压迫而借助于外资势力。这正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特征对其影响。12.在对下列四位历史人物进行分类时,某同学将前三人归为一类.他确定的分类标准是
张謇 荣宗敬 荣德生 李鸿章 A.勇于学习西方的先行者 B.清政府内部的有识之士 C.倡导政治维新的改革家 D.著名的近代爱国实业家 【答案】D
【解析】前三者是近代民族工业的代表,他们倡导实业救国,是著名的爱国实业家。而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代表。故选D项。
13.男人托着大辫子,穿着宽大的褂袍,女人裹着小脚,这是清代时中国人的基本形象。然而这些习俗在晚清开始有了变化,男人剪掉了大辫子,女人不再缠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有 ①新式教育的出现 ②西方列强的扩张 ③政治运动的推动 ④政府及有识之士的倡导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晚清以来社会习俗变化,其中材料中的现象的变化是多方因素作用的结果,如教育的发展,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政治运动的推动和有识之士的推动,所以①②③④都正确。
14.有人说哥伦布是将美洲纳入近代人类文明社会大家庭的先驱,是对人类社会的交往作出特殊贡献的历史人物。他这样说的依据是
A.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结果是进步的,使美洲和世界各地联系更加密切 B.他开辟新航路的品格是高尚的,为美洲的发现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C.他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是正义的,加快了美洲的发展 D.他开辟新航路的手段是先进的,最先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全球史观,从该史观出发,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使世界逐渐融为一体,加强了各地的交流,促进了世界的文明和进步。
15.17世纪世界上的头号贸易强国,拥有世界上第一个股票市场,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英国 D.荷兰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早期的殖民扩张,其中在17世纪的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所以符合题意的是D项,BCA错误。
16.“这一发现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并且使遥远的水力的利用成为可能。”“这一发现”是指
A.蒸汽机的发明 B.电的发明 C.蒸汽轮船的发明 D.内燃机的发明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改良带来的动力变化,这一变化使工业发展不再受到地点的限制。
17.某历史课外兴趣小组要办一期黑板报,有如下的一段宣传材料:这个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请你给宣传材料中的“发明”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A.信息时代的到来 B.理性时代的到来 C.蒸汽时代的到来 D.电气时代的到来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这个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这一有效信息,可以分析出,涉及的发明给人类带来了光明,是电气时代的到来。电气时代的电灯等发明符合这一概念。故选D。
18.“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成为所有人工业生产的组成部分。电力时代,也就是第二次技术革命,其引发力量不是来自生产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似乎同生产没有关系的科学研究成果。”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A.兴起于重工业 B.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C.首先发生在英国 D.电力的广泛使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征之一——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从材料中“科学”、“科学研究成果”等关键词判断。
19.历史照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呈现历史的真实。下图中不能反映1929-1933年资本主 义世界经济危机情况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29年到33年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其中ABD先是经济危机后的表现,C是罗斯福新政中为解决就业而兴办的公共工程。所以选择C项。20.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 A.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 B.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 C.苏维埃政府免去了农民的赋税 D.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苏俄经济政策的变化,1921年苏俄开始施行新经济政策,选项B是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21.普京在评价斯大林时认为:“从1924至1953年国家有了根本变化: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诚然,农民没有了,而我们大家都清楚记得有农业问题,特别是在最后阶段,排着长队购买食物等等。在这一领域所发生的一切,对农村没有起任何积极的作用。不过工业化确实实现了。”请问“对农村没有起任何积极的作用”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B.农业集体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C.苏联农业设备和经营方式落后 D.苏联农业发展的起点比较低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下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建立在牺牲农民利益基础之上的,这样导致了国民经济发展不协调,农民利益受到严重损害。
22.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有着“市场失灵”的缺陷,国家干预经济有着“政策失灵”的不足。能体现上述观点的分别是 A.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 B.大危机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D.罗斯福新政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经济发展的模式,“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有着“市场失灵”的缺陷”指自由放任经济的弊端,引发了经济危机;“国家干预经济有着“政策失灵”指的是过多干预的失败,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以二者是在揭示经济制度的弊端,B项符合题意,CDA错误。23.二战后,调整世界经济贸易与金融的三大支柱是 ①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③布雷顿森林体系 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所依赖的调节机构,其中布雷顿森林体系包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24.由欧洲煤钢联营到欧洲共同体再到欧盟的出现,反映了西欧国家 A.经济发展水平已无差别 B.由经济合作走向政治合作 C.由政治合作走向经济合作 D.政治、经济、文化的统一 【答案】B
【解析】欧洲煤钢联营和欧洲共同体都是经济合作组织,而欧盟是经济政治一体化的合作组织,由此可以看出西欧国家的联合是由经济合作走向经济政治合作。
25.2011年5月德国“毒黄瓜事件”发生后,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纷纷宣布暂时禁止来自德国的黄瓜及相关产品入境。这表明,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 A.必须坚持自力更生的原则 B.必须坚持平等互利原则 C.必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D.必须坚决抵制全球化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从材料中各国暂时禁止德国黄瓜入境是考虑毒黄瓜造成的危害,期目的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体现。所以C项正确,BDA不符合题意。
26.下图是1955年的政治宣传画,图中“听毛主席的话,我自愿入社”的“社”指的是
A.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 【答案】C
【解析】从“1955年”时间限制入手,这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其中对农业和手工业改造是走合作社的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是走和平赎买道路,而人民公社是1958年才开始出现的生产关系变革,包产到组是1978年之后开始的。27.1956-1966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A.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C.遇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答案】A
【解析】选项B是对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形势的评价;选项C是对文化大革命的评价;选项D是政治建设,与本题没有关系;只有选项A正确分析、总结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阶段特征。
28.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答案】C
【解析】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29.中国人过年有写对联的习惯,一副好对联往往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风貌,下列对联反映时间先后排列是
①“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②“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③“柳暗花明万木春坚持科学发展观喜桑田好雨,鹏程丽日三十载促进市场繁荣庆经贸惠风” ④“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 【答案】D
【解析】选项②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选项①是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选项④是改革开放初期;选项③是2008年改革开放30周年。
30.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 “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这位学者实际上是强调 A.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B.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紧密联系 C.各国政治经济体制日益融为一体 D.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础 【答案】A
【解析】本题通过材料考查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资本主义的地位和作用。
二、综合题
(2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尉缭子·治本》
材料二 19世纪下半叶,中国近代工业化开始缓慢起步。……1912年至1920年中国工业年均增长率为13.4%,1923年至1936年为8.7%。——刘佛丁《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 材料三
《中国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 中国1960年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材料四 搞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废除人民公社制度。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我国实现工业化不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不能过多追求速度和数量,而是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农轻重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材料五 16世纪以前,西欧的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比较稳定的。只有当战争、歉收、瘟疫时才会发生暂时波动。但在16世纪欧洲各国流通的贵金属重量增加了3倍,相应地从16世纪30年代起,物价一直迅速上涨。……到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比16世纪初平均上涨了4.2倍,法国物价指数比16世纪初高2.2倍,英国高2.6倍,荷兰的主要城市高3倍,阿尔萨斯、意大利和瑞典高将近2倍。——摘自萧国亮、隋福民著《世界经济史》
1.依据材料一归纳小农经济的特点,(2分)指出与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我国古代的经济政策。(1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2—1920年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2分)造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中国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2分),分析其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2分)
4.根据材料四,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主要原因。(2分)对比材料三和四,中国关于工业化道路的认识有何变化?(2分)
5.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16世纪欧洲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3分)从社会转型角度,分析物价上涨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5分)【答案】 1.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2分)重农抑商(1分)
2.特点: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短暂春天。(2分)主要原因: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推行奖励发展实业;反帝爱国运动的开展;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4分)
3.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工业增幅大,农业生产下降;农轻重比例失调。(2分)原因:“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2分,答“左倾”错误、苏联模式影响亦可给分)
4.①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②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经营管理上的过于集中和单一方式。(2分)变化:农轻重协调发展。(2分)
5.因素:通过开辟新航路,欧洲殖民者从非洲和美洲掠夺了大量的黄金和白银,导致欧洲贵金属大量增加。(3分)
影响:导致封建地主势力衰落,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或引起欧洲的价格革命);推动了欧洲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或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5分)
【解析】本题通过材料从古今中外多个角度考查了经济发展的特点。1.考查学生概括材料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概括出小农经济的特征。
2.考查了民国初期中华民族资本的短暂春天,并要求学生分心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3.考查了我国五十年代末经济发展的问题,并要求学生回答原因。
4.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并考查学生比较历史的能力,要求学生能通过比较得出改革开放后我国工业化道路与五十年代的不同。
5.考查了新航路开辟后,伴随着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大量贵金属流入欧洲导致了价格革命的产生,由此封建主义没落,资本主义兴起。
学术界普遍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经济国际化的新阶段。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由于贸易、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被打上欧洲附庸的烙印。……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农业的发展使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人们最初企图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是他们一切难以管理。这个问题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全球太约有14个国际卡特尔组织,它们的出现,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筒编》
材料三 “全球化”,套用当代美国语言学大师杭士基所讲的,是居全球化中心位置的”中心国家”日趋“流氓化”。他分析,随着区域经济的全球化,居于中心位置的国家日益流氓化,它对全球化的边垂国家的宰制与剥削,几乎是达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代的”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而且尤有过之。经济学家告诉我们,“M型”社会已经来临,两端很高,中间很低。随着全球化,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如纳米科技、通讯科技、认知科学、生命科学的快速发晨,带来了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贫富不均的问题。——黄俊杰《全球化时代,需要经典精神的召唤》 6.根据材料一指出推动全球化的媒介有哪些?(2分)
7.根据材料二,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对外经济扩张形式有什么不同。(2分)8.根据材料三概括”全球化”引发的问题。(2分)人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以空前的速度发展,推动全球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4分)
9.全球化浪潮给世界各国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挑战。作为发展中国家,如何处理好全球化与民族主义的关系?(5分)【答案】
6.资源和奴隶的掠夺,生产和贸易超越了国界。(2分)
7.第一次工业革命,列强以流通领域的交换为主要形式,以倾销商品为主要方式;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经济国际化由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以资本输出为主,出现国际垄断同盟。(2分)
8.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贫富鸿沟的加深。(2分)世界科技革命的推动,国际分工与专业化协作程度日益加深;跨国公司日益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采用;两极格局的结束为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4分)
9.经济全球化是资本的扩张,对传统的民族经济主权构成挑战,发展中国家要捍卫民族主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发展中国家不能闭关自守,必须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秩序的重构,才能有效地维护国家利益和捍卫国家的主权。(5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了经济全球化的相关内容。6.考查学生概括全球化的的媒介
7.考查两次工业革命后列强经济侵略方式的变化,要求学生回答出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变化
8.考查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产生的问题及推动全球化的因素,要求学生能够概括材料内容 9.考查了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困境及对策。
第四篇:[百强中学]2012-2013年新疆乌鲁木齐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卷B
1.古诗文默写(10分)【小题1】几处早莺争暖树。(《钱塘湖春行》)【小题2】__________,志在千里。(《龟虽寿》)【小题3】《次北固山下》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 __________。【小题4】《论语》中的揭示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是。【小题5】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诗句是: _ ___ ___,_ ______ ________。【小题6】《 论语 十则》中,孔子论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两个句子是:。
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22分)炒米胡同里面看夕阳(迟子建)
当我把一篇文章的最后一行字写完时,长舒了一口气。掷笔抬头的一瞬,方觉得满室生辉。透过明亮的玻璃窗,见无限的黄昏把远处的瓦灰色楼房和近处的几排高大的杨树,装点得那么辉煌和潇洒,往日在青白的日头下所见的那黯淡,那单调,竟残雪般地散尽了。
坐在桌前,就这么把全身心浸在酽酽的黄昏里,转目镜中,见满头披垂的乌发,竟也染上了黄昏的一片幽情,无数根发丝犹如满月朗照下的一片草地,柔和而安详。
就在这时,我猛然发现了自己的发间有一根白丝,像一线雪从山崖上飞旋而下,动人心魄地飘垂着。
哦,白发!我不由在心底深深地叹息了一声。我有了第二根白发了,在我23岁的这个春天的傍晚。
第一次见着白发是在初中,14岁,被同学拔下来后,我就像扔冰棍纸一样随便地把它扔掉了,因为青春好长好长呢。
这次见着白发,是在9年之后的黄昏的天光中,我的心底里叹息复叹息,不知青春是否已驶到尽头,泪水忍不住地往外涌了。
我把白发拈在手中,想到户外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消磨一下静寂得让人忧愁的时光。走出瓦灰色的楼房,踏过一片方形的石板地,便到了炒米胡同了。这条胡同很长,胡同两侧是土灰色或深褐色的四合院。没有炒米的香味,倒有洋槐的气息沁人心脾。
我把步子放得轻轻的、慢慢的。夕阳在要沉沦的一刻,爆发着如火的金光,整个胡同都盛满了黄昏,恍若一个金碧辉煌的宫殿的长廊。一群鸽子不知听到了什么哨声,忽地从一处暗淡中飞起,或灰或白,一律都徐徐地向着天空飞去。我手上的那根白发,竟被辉映得这么光华灿烂。
我的步子放得更轻,更慢。因为我看到了在炒米胡同两侧的每一家的院门口,几乎都坐着一位老人。他们一样的表情,一样的姿势,在悄然领略、享用着迷人的夕阳。他们的头发全都斑白了,满面的皱纹里横溢的金光,使他们的脸显得更为祥和。他们的脸上,唯有嘴角在微微抽动,大概是在咀嚼黄昏吧。
他们那表情,真是人世间少有的平和,实在是柔和得不能再柔和,安详得不能再安详了。我的泪水在他们的面前竟然悄然收敛了。手中拈着的白发,也不知不觉地飘到地上,就像一片零落了的秋叶,随风而逝了。
炒米胡同很长很长,黄昏在这里却很短很短。夕阳从地平线上消失后,那浓浓的光就变成了淡淡的,最后淡得融进天色,瓦灰色的楼房依旧瓦灰,洋槐的叶子恢复了浅绿。我也渐渐地融入了这一片宁静的黄昏中。
胡同两侧的老人,吃过了夕阳这个大大的金饽饽里的几丝香甜,那满头的白发似乎都能变成年青人琴上的几根柔和的弦了。我第一次意识到,炒米胡同有太强太旺的生命在天地间存息。
而我那根雪样的白丝,跟老人们满面的黄昏比起来,不知要淡多少呢。(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3年第1期,有删改)【小题1】选文中,“我”的心情有一个复杂变化的过程,请把这个过程填补完整(每处不得超过四个字)。(4分)
【小题2】阅读下列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⑴“我猛然发现了自己的发间有一根白丝,像一线雪从山崖上飞旋而下,动人心魄地飘垂着。” 句中“一线雪”和“动人心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⑵“他们的脸上,唯有嘴角在微微抽动,大概是在咀嚼黄昏吧。”句中“咀嚼黄昏”怎么理解?
【小题3】有人这样评价本文:对于“时光”“生命”这样永恒的话题,作者没有从宏观世界去寻找大素材,而是从微观世界中捕捉小细节来加以表现。请结合文章,举例分析。(4分)
【小题4】文章结尾的画线句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1.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10分)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3分)
(1)以其境过清:(2)潭中鱼可百许头:(3)斗折蛇行: 【小题2】翻译句子(3分)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小题3】本文从多角度写景物,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本文是如何写景的?(4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幸福其实很简单,友谊路上的一次牵手,疲惫时的一杯热茶,伤心时的一句问候„„那一刻我们都会感到幸福。让我们用心体验幸福,用笔记录幸福时刻。请以“幸福时刻“为题目,捕捉生活中平凡而令人感动的幸福瞬间,写成一篇不少于550字的文章。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自选;(2)不少于55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4)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第五篇:平塘县四寨中学2013~2014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语文卷
平塘县四寨中学2013~2014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
七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用钢笔、圆珠笔或中性笔在答题卡上作答(选择题用铅笔填涂),在试卷上作答一律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18分)
一、基础知识(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蟋蟀(shuài)书熟 滴沥(lì)锲而不舍(qiè)...
B.彭湃(bài).
C.白皙(xī).
D.踌躇(zhù).穿带 泛滥 弥高 哺育(fǔ).屏障(píng).迥乎不同(jǒng).钦佩不已(qīn).阻抑(yì)妇儒皆知(rú)..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马革裹尸妇儒皆知心会神宁彷徨
B.感情震荡燕然勒功零乱不堪徙劳
C.一拍即合当之无愧惹人注目磐石
D.和爱可亲死而后己无瑕顾及滑稽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这场有赌球性质的比赛无不让有良知的球迷们义愤填膺,扼腕长叹。....
B.南宫山集奇、险、野、秀、幽于一身,千姿百态、奇趣横生,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科....
考价值。
C.这天下午,广场上举行了盛大的“秒杀”购房活动,场面异常火爆,人生鼎沸。....
D.盼望已久的校运会马上就要开始了,同学们磨刀霍霍地作着准备。....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B.左拉的微笑总使人感到有点嘲讽,高高翘起的唇沟。又显得十分滑稽可笑
C.莫泊桑总是听取福楼拜的积极的讲解。
D.闻一多先生早已离我们而去了,但是他的豪言壮语,他的铮铮铁骨,依然长留在我们的心中,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进。
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故乡的土壤是香的。
B.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
C.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
D.我向那边注视着,注视着,直到天边破晓。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邓稼先》这篇回忆性散文将邓稼先的生平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描写、评价,突出了人物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崇高的爱国情怀和对民族的伟大贡献。
B.《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篇文章是人物传记,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表现了
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C.《音乐巨人贝多芬》课文主要通过肖像和语言描写,再现了贝多芬的形象,着重表现他
内心世界的痛苦和对不幸命运的顽强抗争。
D.《孙权劝学》通过记叙吕蒙在孙权的规劝下发愤学习,才略大增,受到鲁肃赞扬的故事,强调了读书学习对提高个人的学识修养和“当涂掌事”能力的重要作用。
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光未然-------《黄河颂》-------《黄河大合唱》第二部
B.都德-------德国作家-------《最后一课》
C.李大钊-------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
D.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土地的誓言》
8.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因为音乐是人类的共同语言,一切艺术都具有音乐因素。
②音乐与建筑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
③它们之间有着明确的界限,但并不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④正如英国19世纪艺术理论家佩特所说的:“所有艺术通常渴望达到音乐的状态。”
⑤二者一个是“听”的艺术,一个则是“看”的艺术。
A.②⑤③①④B.④⑤②③①C.②⑤①④③D.①③⑤④①
9.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他在一个开满鲜花的公园里散步,当他走进一座花坛时,一个鲜花一样美丽的小女孩
拦住了他。轻轻地说:“”在他看来,小女孩不仅呵护了一个美丽的小生灵,而且
关爱着自己面对的美好世界。
A.叔叔,那边有只漂亮的蝴蝶,请你不要惊吓了它。
B.叔叔,你看那边有只漂亮的蝴蝶。
C.叔叔,你喜欢蝴蝶吗?那你不要伤害那边那只蝴蝶。
D.叔叔,你不过去不行吗?你没有看见那边有只漂亮的蝴蝶。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2分)
二、积累与运用(15分)
10.默写填空(9分,每空1分)
(1)我站在高山之巅。
(2)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3)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4)⑴有诗云:“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诗句
是:。
(5)淡黑的起伏的连山,都远远地向船尾跑
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11.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6分)
目前,黄河不仅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资源,也成了附近工农业和生活污水的主要排放渠道。据专家们估计,黄河污水排放量高达21.2万亿吨,工业垃圾近4100万
吨,农药和化肥使用量分别为37.5万吨和600万吨。
(1)请你写出有关黄河的两句谚语或俗语。(2分)
(2)看了上面这则材料,你认为黄河还遭受了什么方面的污染?(2)
(3)请你写一条广告语,呼吁全社会都来共同关注黄河,保护黄河的环境。(2分)
三、阅读(37分)
(一)诗歌鉴赏(4分,每小题2分)
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2.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所展现的画面。(2分)
13.这首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些?(2分)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
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
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
劝学》)
[乙]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
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
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
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
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伤仲永》)
1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卿今当涂掌事()(2)及鲁肃过寻阳()...
(3)未尝识书具()(4)父利其然也()..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16.请比较[甲]、[乙]两文在内容上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3分)
相同之处:不同之处:
17.以上两篇文言文给你什么启示?(3分)
(三)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8~22题(9分)
“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我抬
头看时,是六一公公棹着小船,卖了豆回来了,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
“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说。
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
我点一点头,说道,“好。”
“豆可中吃呢?”
我又点一点头,说道,“很好。”
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
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送
给母亲和我吃的。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
元。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
了。
18.六一公公的话有没有责怪的意思呢?体现出他怎样的性格特征?(2分)
19.第二段有关双喜的语言描写包含哪些意思?(2分)
20.“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豆被小伙伴们偷了,六一公公为什么还要感激呢?
(1分)
21.选文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六一公公?(1分)
22.作者在结尾说“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那夜的豆真的好吃吗?戏也真的好看吗?怎么理解这句话?(3分)
(四)阅读下列文段完成23~26题(12分)
三轮车夫 ①深夜,小城仿佛睡着了,只有马路两旁的街灯,还在默默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给寒
冷的冬夜带来些许温馨。
②她抱着正发高烧的女儿,穿过漆黑的小巷,奔向街口。鞋跟敲打在冻得坚硬的地面
上,发出急促而清脆的响声。从这儿到医院还有很远的一段路程,而怀中裹得严严实实的女儿却变得越来越沉重,她不由得咬咬牙,加快了脚步。
③突然,她看见前面街口处停着辆三轮车,旁边还晃动着两个人影。她赶忙跑了过去,见一个中年男子正在和车夫谈着价钱。
④她对那位中年男子说:“大哥,让我先坐这部车好吗?我急着上医院呢!” 中年男子
看了她一眼,没有吭声。车夫走过来,瞅了瞅她怀中的女儿,问道:“孩子病了?”
⑤“是呀是呀,病得不轻呢!孩子她爸在外面打工,家里就我一个人带着孩子,这深
更半夜的真急死人了!”
⑥“孩子看病要紧,你先上车吧。”车夫说。女人感激地刚要上车,没想到被那中年男
子一把拦住:“哎,车是我先要的,我也急着要回家呢。” 女人停下步,惶惑地看着车夫。
⑦车夫想了想,说:“这样吧,你们谁肯出20块钱,我就拉谁!” “咦,你这不是宰
人吗?平时两块钱的车钱,你开口要20,心也太黑了!”
⑧“别啰嗦,上不上?”车夫不耐烦了。“太贵了,能不能少点?”那男子还想讨价还
价。“一分钱都不能少!”车夫斩钉截铁地说。随即,他转身问那女人:“喂,20块钱,你坐不坐?” 望着怀里的孩子,她把心一横:“20就20。”说完,她毫不犹豫地抱着孩
子上了车。车夫一使劲,三轮车一下子蹿出去好远。
⑨女人坐在车上,心里这才感到有些踏实。她问车夫:“大哥,你这么晚还出来蹬三轮
车?”“没办法,厂子效益不好,我下了岗,只好靠蹬三轮挣点钱补贴家用。”想到自己和
丈夫下岗后的艰难,女人不禁对车夫有些同情起来。不过,要不是为了女儿,她是怎么也
舍不得花20块钱坐这三轮车的。
⑩车子很快就到了医院。她抱着孩子下了车,伸手去口袋里掏车钱。
⑪ “大妹子,快带孩子进去看病吧!看得出你过得也不易,两块钱的车钱就不用给了。”
“刚才……不是说好20块吗?”“不这样说,那个男人肯让你先坐吗?”车夫咧开嘴,有
几分得意地笑了起来。
⑫她还要从兜里去掏那本来该付的两块钱车费,没想到车夫已经迅速调转了车头,用
力一踩,转眼就消失在浓浓的夜色之中。
23.第①段中画线句表面上写街灯带来温馨,从全文看,还有什么其他含意?(2分)
2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3分)
她把心一横:“20就20。” ....
25.纵观全文,从车夫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26.车夫不要车费这一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请你从前文中找出这样安排的几句
伏笔。(4分)
四、作文(30分)
27.当我们告别小学,走进初中,标志着我们正一天天长大。你的成长过程,也许是一帆
风顺,事事称心;也许是烦恼多多,忧愁不断。然而不管你的经历如何,你都在一天天成长,你也都能从中获得不少教益。
请以“成长的”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依据本文所选的事情或所定的中心,在题目横线上填上恰当词语(例如“快乐”、“烦恼”、“细节”、“浪花”等),使文题完题。
②记叙出具体的事情,说真话、抒真情。
③6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