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近五年中考语文古文试题
近五年中考试题汇编
2015年
(2015·德州市)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澈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夜登华子岗,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句隹)。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也。..
——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节选)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与“夜登华子岗”中的“夜”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上使外将兵 B.其一犬坐于前 ..C.腰白玉之环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①实是欲界之仙都。②然是中有深趣也。..B.①未复有能与其奇者。②与月上下。..C.①复与疏钟相间。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D.①倘能从我游乎? ②请从吏夜归。..3.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夕阳欲颓,沉鳞竞跃。
(2)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4.甲文中的“猿鸟乱鸣”和乙文中的“吠声如豹”都是写声音描写,其作用有何不同?(2分)5.甲、乙两文都是写给朋友的书信,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3分)
答案: 1.C 2.D 3.(1)夕阳要落山了,潜游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2)如果你不是这样天性清新高雅的人,我哪能用这不打紧的事务(游山玩水的闲事)相邀呢? 4.示例:“猿鸟乱鸣”使景色灵动,充满生机活力;“吠声如豹”以动写静,衬托了冬夜的空旷寂静。
5.示例:甲文和朋友分享对山川之美的热爱和隐逸情怀;乙文邀请朋友来山中同游,委婉希望他淡泊名利,回归自然。
(2015·沈阳市)
阅读选文,完成1-4题。(16分)【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
/ 5
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真是就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来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
①印度之人,随地称国,语其所美,谓之印度。若其封疆之域,可得而言。五印度之境,周九万余里。三垂大海,北背雪山。北广南狭,形如半月。画野区分,七十余国。时特暑热,②③④地多泉湿。北乃山阜隐轸,丘陵舄卤;东则川野沃润畴陇膏腴南方草木荣茂。西方土地硗⑤确…。斯大概也,可略言焉。
(选自《大唐西域记》,有删节)
【注释】①五印度.指当时印度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部分。②山阜(fù)隐轸【zhěn] 很多高山。③丘陵舄(xì)卤丘陵地带是盐碱地。舄卤,盐碱地。④畴∶已耕作的田地。⑤硗(qiāo)确:指土地十分贫瘠,多形容沙石之地不适宜耕种。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印度之人 马之千里者(《马说》)..B.随地称国 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北乃山阜臆轸 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D.西方土地硗确 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7分)(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北广南挟,形如半月。
(3)斯大概也,可略言焉。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东 则 川 野 沃 润 畴 陇 膏 腴 南 方 草 木 荣 茂
4.《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时陶弘景写给谢中书的一封书信,境界清新,《大唐西域记》是千多年前玄奘西行的情况记述,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请分别用【甲】【乙】两文中的四字短语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4分)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1)高高的山峰耸八云霄,清澈的溪流能见到水底。(2)(印度的疆域)北面广阔,南面狭窄,形状好像半个月亮。(3)这是大体状况,大致简要叙述一下。
4.东则川野沃润/畴陇膏腴/南方草木荣茂 5.【甲】山川之美 【乙】封疆之域
(2015·泉州市)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16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沈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 5
(乙)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①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②富贵,于我如浮云。”(《论语》)注:①肱:(gōng)胳膊 ②义:遵守道义
1.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清流见底 见往事耳 ..B.实是欲界之仙都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C.于我如浮云 皆以美于徐公 ..D.自康乐以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解释加点词。(3分)(1)古来共谈
共:(2)夕日欲颓 颓: ..(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
8.甲乙两文“乐”的情趣分别是什么?(4分)
答案:
1.(3分)B 2.(3分)共同,一起 坠落 欣赏 3.(6分)(1)早晨的薄雾将要散尽,猿猴和鸟儿此起彼伏的鸣叫。(“歇”,“乱”各0.5分)
(2)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曲”,“亦”各0.5分)
4.(4分)甲文:①作者欣赏山林之美的情趣。②作者酷爱山林,归隐林泉的志趣。③作者将内心对山林之美的感受与友人分享的乐趣。(2分,答出一点即可)
乙文:①粗茶淡饭却能随遇而安(安贫乐道)。②视不正当得到的富贵如浮云的高尚情操。(2分,答出一点即可)
(2012·益阳市)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1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
1.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实是/欲界之仙都 B.蝉/则千转不穷 C.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D.水/皆缥碧
/ 5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消散).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跑).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欣赏).D.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通“返”).3.甲文中统领全文的句子是“ ”;乙文中总领下文写景的句子是“ ”。(2分)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5.甲乙两文都是写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 的热爱之情。但两文的思想格调不尽一样,甲文全篇充满乐观情趣,而乙文则暗含作者对尘世生活的厌弃之情,从文中“ ”即可看出。(3分)
答案: 1.C 2.B 3.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4.(1)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准确译出“颓”、“沉鳞”,语句通顺)(2)(我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任意往东或往西。(准确译出“从”、“东西”,语句通顺)
5.山水自然;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五)(2010年福建省福州市)比较阅读甲文《答谢中书书》和乙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1—4题。(18分)【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2分)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晓雾将歇()(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怀民亦未寝()(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沉鳞竞跃。
(2)相与步于中庭。
4.填空。(8分)
/ 5
(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_________”和 “__________”。乙文写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4分)(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之美”,乙文描写了“□□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_________”的语句中。(4分)答案:
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1)消散(2)参与,这里指欣赏(3)睡觉(4)只是
3.(1)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2)我们一起在庭院中做步。
4.(1)猿鸟乱鸣 沉鳞竞跃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山川 月色(月夜)热爱自然,沉醉山水(意思对即可)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5
第二篇:安徽省近五年中考语文试题分析
安徽省近五年中考语文试题分析
第一板块: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一)古诗文默写:
2013 《论语》《观沧海》《陋室铭》《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岳阳楼记》《游山西村》《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 《钱塘湖春行》后四句
2012 《论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陶渊明《饮酒》、杜甫《望岳》、李煜《相见欢》、欧阳修《醉翁亭记》、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文天祥《过零丁洋》(8选6)杜牧《赤壁》
2011 《诗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陶渊明《饮酒》、王湾《次北固山下》、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范仲淹《岳阳楼记》、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文天祥《过零丁洋》(8选6)王安石《登飞来峰》
2010 《论语》、王维《使至塞上》、杜甫《望岳》、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刘禹锡《陋室铭》、李商隐《无题》、范仲淹《渔家傲》、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8选6)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或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2009 《曹刿论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李白《行路难》、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杜牧《赤壁》或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008 《论语》、陶渊明《桃花源记》、刘禹锡《陋室铭》、王安石《登飞来峰》、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龚自珍《己亥杂诗》 李商隐《夜雨寄北》
备考建议: 可以说,今年的默写也会有古文中的名句。因此,复习中不能只背默34首古诗,对16篇古文中的名句、重点句子也不能放过,不能只是口熟,要句句默写,一一过关。
背诵复习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不但篇篇背诵,还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平时默写时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切记:一字出错,满“盘”皆输。
(二)语文积累
考点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字词的解释 解释成语中的字、词(各1分)解释成语中的字、词(各1分)解释成语中的字(1分)、词(2分)解释成语(2分)解释词语中字(1分)解释词语中的字(2分)
仿写 2分
修辞 修辞(2分 修辞(2分修辞(2分)句式变换 陈述句变反问句(2分)
(三)名著阅读
年份 涉及篇目 题型 考题类型
2013 《骆驼祥子》、《安徒生童话》 填空 主要人物、故事情节
2012 《西游记》、《格列佛游记》 填空 故事情节
2011 《安徒生童话》、《朝花夕拾》、《繁星春水》《水浒传》 填空 文体、主要人物
2010 《水浒传》、《童年》 填空 故事情节、叙事人称
2009 《格列佛游记》、《名人传》 填空、简答 故事情节、主要人物
备考建议:如果不能阅读原著,一定要熟悉名著的基本内容及故事梗概,在浏览的基础上适当背诵。
(三)综合性学习
近年来“综合性学习”试题特点:生活性、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近5年考查的内容、形式及分值:(见下表)涉及知识点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图(表)文转换 信息提取(4分)口语交际 规劝违章行人(2分)规劝同学(3分,选择型)语言的得体(4分,选择并说明理由)转述(3分)语言运用 选词语拟写宣传语(2分)分析材料说明理由(4分)拟宣传标语(3分)
病句修改 句式杂糅(2分)、搭配不当(2分)、语序不当(2分)词语搭配不当(2分);标点符号修改(2分)词语使用不当,搭配不当(3分)词语搭配不当(2分);语序不当(2分)
仿写(补写、续写)补写(2分)补写(1分)仿写(4分)
句式变换 长句变短句(2分)
应用文写作 写借条(4分)写请假条(5分)
第二板块:阅读(55分)
一、现代文阅读(40分)
近年考题回顾:2009年现代文是一篇散文和一篇说明文;2010年现代文是一篇散文和一篇议论文;2011年现代文是一篇散文和一篇说明文;2012年现代文是一篇散文和一篇议论文;2013年现代文是一篇说明文和一篇散文。
(一)叙述类叙述类文章阅读三步曲:
第一步:阅读文章,整体感知;通读材料,思考并概括;基本内容、主旨,大致脉络层次。
第二步:审明题干,明确出处,再找原文相关段落:明白出题者考查的知识点及题型及答题技巧;选准段落,精读、分析、概括。
第三步:整体分析,全面作答,分点表述:结合主旨,抓住关键词句,理清答题步骤,用术语分点做答。
近5年考查的内容、形式及分值:(见下表)
考查知识点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10.填空(4分)11.填空(4分)10.填空(6分)9.填空(4分)10.简答(4分)13.简答(6分)10.填空(4分)11.简答(6分)12.简答(4分)5.简答(4分)8.简答(3分)
词句评析 12.简答(4分)13.简答(5分)11.简答(4分)11.简答(3分)14.简答(5分)7.简答(6分)
分析写作技巧 12.简答(6分)12.简答(6分)12.简答(4分)6.简答(6分)
理解标题内涵 14.简答(6分)13.简答(6分)结构及思路 简答(3分)
拓展延伸 14.简答(2分)
总分 23 22 25 23 22
预测2014中考叙述类考题类型可能有以下几种:1.层次结构(考与不考都应关注,它是读文必备的能力)2.题目——题目的作用 3.概括——概括语段、事件、全文中心 4.分析——能抓住关键性语句,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5.理解探究——探求人物产生某种性格、心理及行动的原因,或结合语境填写空缺的话。6.提炼——理解并能分析文中人物(特别是小说)的思想性格及分析人物形象。7.赏析语言——能欣赏、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优美、精彩的语言,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8.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及作用9.写作手法——常用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10.体验感悟——对文章的内容(包括主旨)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谈自己的感受或启示。
(二)说明文阅读
说明文阅读三步曲:第一步:阅读材料,明确对象及特点,理清脉络,; 第二步:审明题干,确定范围,找准信息点出处;第三步:准确摘取,综合分析,准确全面分点作答(说明文尽量用文中的话作答)。近5年考查的内容、形式及分值:(见下表)考查知识点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划分段落 5.填空题(3分)
说明对象及特征 6.填表格(6分)5.简答(4分)11.简答(4分)说明方法及作用 7.填空(2分)6.简答(4分)14.简答(4分)内容概括 7.简答(3分)10.简答(3分)13.简答(4分)说明文阅读 8.简答(2分)
内容理解 9.简答(4分)8.简答(4分)12.简答(3分)总分 17 15 18
预测2014中考说明文考题类型在以下几种之内:
1.概括——概括选文(或选文中某一段)的说明对象,或给文章拟个标题。概括全文的说明内容,或某一段的段意。
2.提炼——给某事物下定义,或概述其形成过程、原理等。
3.筛选——通过问答题的形式,考查分析摘录文中有关的重要信息能力。4.说明方法——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常用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列图表等。5.顺序——考查说明的顺序
如:文章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这样安排顺序有什么好处? 6.结构——分析文章(段)结构的特点
考查题型如:分析语段层次,分析某句、某段在结构上的作用等。
7.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8.语言——某个词语能否删去或调换,或自己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句子,并体会。
9.开放性试题——考查与选文有关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的积累;考查学生对选文阅读后的感受、启发、体会。
(三)议论文阅读 议论文阅读三步曲:第一步:通读材料,明确中心论点及大致结构。第二步:读题,审明题干,确定信息点出自哪段。第三步:准确摘取,综合分析,全面做答。近5年考查的内容、形式及分值:(见下表)考查知识点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把握论点 5.简答(3分)5.简答(4分)分析论据 8.简答(4分)6.简答(4分)结构层次 7.简答(3分)7.简答(4分)
议论文语言 6.简答(4分)9.简答(4分)8.简答(2分)9.简答(3分)、总分 18 17 预测2014中考议论文考题类型可能有以下8种:
1.论点——准确摘取或概括中心论点(即把握作者的观点)。2.结构——划分议论文的结构、层次
3.论证方法——辨析论证方法,理解其作用
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记住这四种即可)。4.分析——关键词语、关键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5.指代——“这些方面”、“这种情况”“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6.仿写——仿照所给出的句子再写一两句话(有可能放到第一部分考查)
7.拓展——补写能证明文中论点的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谈自己的观点看法等。
(四)文言文阅读(15分)2014年中考文言文考什么?
文言文阅读近年都是50篇优秀诗文篇目中的选文,考查内容基本稳定。一般考查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实词则常常考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的词语;对句子的考查则侧重于关键句子的句式和句意(多在注释中,应要求学生背这些重要的注释);对内容考查就与现代文基本相似。从字、词、句到内容理解至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都要拎出要点,总结规律。
近5年文言文考查篇目及知识点: 考查知识点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涉及篇目 《三峡》
《曹刿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比较 《马说》
《醉翁亭记》《岳阳楼记》 比较
鱼我所欲也》《过零丁洋》比较 实词解释 15.(5分)14.(5分)15.(5分)15.(4分)16.(4分)句子翻译 16.(4分)15.(4分)16.(4分)16.(4分)16.(4分)划分节奏 17.(2分
内容理解及表现手法 17.(2分)
18.(4分)16.(2分)17.(4分)17.(3分)18.(3分)17.(4分)18.(5分)
把握思想感情 18.(3分)
自2005年以来,课内文言文比较阅读就成了安徽中考的一个重要命题形式。比较阅读的特点是考查的知识点覆盖面更大,不仅能考查同学们的文言文掌握情况,同时还能考查学生的分析对比能力。但是,由于安徽中考文言文的命题范围局限于考纲规定的50篇古诗文,可供比较的东西其实并不多。片面的追求以比较阅读的形式出题,素材上受到很大的限制,比如2012年把《曹刿论战》和《邹忌讽齐王纳谏》放在一起,第16、17两题的比较就非常勉强,给人感觉是为了比较阅读而比较阅读的,并不能考查学生的分析对比能力。所以笔者认为,比较阅读类的题型将逐渐淡出安徽中考的文言文阅读部分,而类似11年和13年通过一篇文章考查学生的文言文水平将成为安徽中考的命题主流。
第三板块:作文(55分)
作文在中考中有重要的意义:作文分占试卷总分的40%(加卷面分),可以说是一个得分大户,占据语文考分的半壁江山。要提高作文成绩,只有加强训练,掌握方法,熟能生巧,才能稳操胜券。自2007年以来,安徽中考作文题目一直是命题作文(含全命题和半命题两种形式),历年命题不设审题障碍,内容上贴近社会、关注生活,使学生有事可写,引导学生有悟可感:感悟学习生活,感悟自然美景,感悟生活的馈赠,感悟遭遇的失败,感悟心理的变化,感悟民族的希望等等。
附:近5年安徽中考作文
年份 题目 题型 2013 那段的日子 半命题作文 2012
在其中 半命题作文 2011 在我们这个年龄 全命题作文 2010 不变的是
半命题作文 2009 师生之间 全命题作文
作文冲刺要点:提高作文分值的“六个一”
1.一个含蓄、深刻的题目 2.一个精彩的开头
3.一个疏密有致的段落布局 4.一个优美的片段描写
5.一个完美的结尾
6.一个清爽的文面
作文“十忌”1.忌误解话题:如“承诺”与“诚信”
2.忌主题平庸或消极
3.忌题材陈旧
4.忌文体杂糅:强化训练一种文体,比如记叙文(重在记叙文)(可加议论文)。
5.忌语言平淡:要有文采,追求个性化的表达(引用点\加点修辞)。
6.忌内容失真:比如编造美丽的谎言。7.忌为新而新:如只重形式,不重内容。8.忌写成诗歌(最好不写)。
9.忌字数不够:尽量把作文格写完,给人厚重、充实的感觉(去年要求不少于500字,结果写500字的学生得分很低,一般在700--800之间
10.忌书写潦草,卷面不整(卷面5分重点体现在作文上)。着重强调:加强写字训练,提高中考作文成绩!
第三篇:近五年中考文言文
文言文
10年(游记写景)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②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③。仁智所乐,岂徒语哉!——吴均《与顾章书》
注释:①薜(bì)萝:薜荔与女萝,皆为香草。后人常以薜萝为隐者服饰。②英英:声音和盛之貌。③办:具备。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四时俱备
前人之述备矣
B.遂葺宇其上
择其善者而从之
C,仆去月谢病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邑人奇之 11.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面语句所表现的情景,(!分)
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
12.两文写景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其作用是什么?(2分)
13.对画线语句所表现出的共同的处世态度,你是怎样理解和评价的?(2分)
11年(状物明志)
(二)(8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
(乙)松之生也,于岩之侧。流俗不顾,匠人未识。无地势以炫容,有天机而作色。徒观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②,据幽涧则蓄雾藏烟。穹石盘簿③而埋根,凡经几载;古藤联缘而抱节,莫记何年。于是白露零,凉风至;林野惨栗,山原愁悴。彼众尽于玄黄④,斯独茂于苍翠,然后知落落高劲,亭亭孤绝。其为质也,不易叶而改柯;其为心也,甘冒霜而停雪。叶⑤幽人之雅趣,明君子之奇节。若乃确乎不拨,物莫与隆⑥,阴阳不能变其性,雨露所以资其丰。擢影后凋,一千年而作盖;流形入梦,十八载而为公。不学春开之桃李、秋落之梧桐。
乱曰:负栋梁兮时不知,冒霜雪兮空自奇;谅⑦可用而不用,固⑧斯焉而取⑨斯。
——李绅《寒松赋》
注释①芊眠:茂密状。②捎云蔽景:意为与景物相掩映。③盘簿:牢固状。④玄黄:指大自然的变化。⑤叶:相合。⑥隆:高。⑦谅:确实。⑧固:鄙视。⑨取:取法。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 . ②穹石盘簿而埋根 而 . ③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亵 . ④甘冒霜而停雪 停 .10.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面语句所表现的情景。(2分)
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②,据幽涧则蓄雾藏烟。11.两文作者喜爱“莲”、“寒松”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12.简要分析两文在写作手法上的相同之处及其作用。(2分)
12年(游记写景)
(二)(8分)
钴鉧潭西小丘记
柳宗元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①②。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③④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予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⑤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澧、镐、鄠、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价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选自《永州八记》)注释:①鱼梁:一种捕鱼的设施,用石头围成一道阻水堰,中间留有空洞,以安放竹笱。②突怒偃蹇:骤然突起或兀然高耸的样子。③嵚(qīn)然:山势高峻的样子。④罴(pí):棕熊。⑤澧(fēng)、镐(hào)、鄠(hù)、杜:均为古地名,其中澧、镐分别为周文王、周武王建都处。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①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 而 ②烈火而焚之 烈火 ...③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虽 ④农夫渔父过而陋之 陋 ..11.用横线在文中画出运用比喻描写丘“石”的语句并在下面翻译出来。(2分)
12.下面写“坐潭上”和“卧丘上”观感的文字,分别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境?(2分)①“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②“枕席而卧„„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13.结合《小石潭记》的写作背景,谈谈本文写“弃地”小丘的际遇,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愿望。(2分)
13年(名人轶事)
(二)(8分)
(甲)……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
①(乙)僰人养猴,衣之衣而教之舞,规旋矩折,应律合节。巴童观而妒之,耻己之不
②③如也,思所以败之,乃袖茅栗以往。筵张而猴出,众宾凝伫,左右皆蹈节。巴童佁然挥袖
④而出其茅栗,掷之地。猴褫衣而争之,翻壶而倒案。僰人呵之而不能禁,大沮。
郁离子曰:今之以不制之师战者,蠢然而蚁集,见物而争趋之,其何异于猴哉?
——《郁离子·僰人舞猴》
注释:①僰(bó),我国古代西南部的一个民族,今川南及滇东一带。②伫,站立。③佁然,静止貌。④褫(chǐ),剥去,脱下。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
①元方入门不顾
顾
②耻己之不如也
耻 .. ③思所以败之
所以
④乃袖茅栗以往
袖 ...11.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蠢然而蚁集,见物而争趋之
12.元方、巴童聪明机智,其令友人“惭”、使猴舞“败”的原因有何共同之处?(2分)13.你认为两文在“修身”、“治军”方面提出的积极主张分别是什么?(2分)
14年(说理明志)
(二)(8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 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兽有猱①,小而善缘,利爪。虎首痒,辄使猱爬搔之。不休,成穴,虎殊快②不觉也。猱徐取其脑啖之,而汰其余③以奉虎曰:“余偶有所获,腥不敢私,以献左右。”虎曰:“忠哉,猱也!爱我而忘其口腹。”啖已又弗觉也。久而虎脑空,痛发,迹猱,猱则已走避高木,虎跳踉大吼乃死。
——刘元卿《猱》
【注释】①猱náo:古书上说的一种猴。②殊快:很舒服。③汰其余:要扔掉的余渣。汰,扔掉。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必先苦其心志 苦()②久而虎脑空,痛发,迹猱 迹()③虎首痒,辄使猱爬搔之
辄()④猱则已走避高木 则()11.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余偶有所获,腥不敢私,以献左右。译句:
12.甲文中的舜等人成就大业和乙文中的老虎被“啖”脑而死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答:
13.两文阐述同一道理所运用的写各不相同,试作简要说明。(2分)答:
第四篇:中考近五年作文题
2010年北京中考作文为命题作文,题目“凝聚”。
考题如下:
凝聚亲情才会有幸福的家庭,凝聚友情才会有温馨的集体,凝聚爱心才会有和谐的社会,凝聚智慧和力量才能战胜困难、实现理想„„请以“凝聚”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09年北京中考作文题目:
半命题,题目为“________并没有结束”,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3、600字以上
08
题目:向前,向前,向前!
要求:(l)将题目抄写在作文纸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07题目:动力来自 __________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构成你的作文题目,并抄写在作文纸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06 题目:劳动
劳动,是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劳动伴随人们的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劳动带给人们的有许多许多……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感受,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构成你的作文题目,并抄写在作文纸上
2.不限文体(除诗歌外)。
3.不少于600字。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05开端是(事情的)开头.春天,是一年四季的开端;清晨,是一日生活的开端.万事皆有开端;开端蕴含希望……
请你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感受,以“开端”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限文体(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第五篇:近五年广东中考语文真题——作文
近五年广东中考语文真题——作文
(一)【2013广东中考真题】有一个地方,那儿,写满了友谊、感动和期盼,充满了关爱、欢乐和温馨;那儿,有鲜花和掌声,有失落和泪水;那儿,我们邂逅了美丽,学会了坚韧…… 那儿,留下了你怎样的故事?带给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以“那儿,____________”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自选文体;(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二)【2014广东中考真题】女作家桐华说过,青春的可贵在于那颗盈满勇敢和热情的心。勇敢与热情,是她致胜的魔杖!其实,人人都有一柄致胜的魔杖:执着、好奇、自信,抑或是师长的激励、榜样的引领、挫折的磨炼……同学们,什么是你致胜的魔杖呢?
请结合自身的经历与体验,以“_________是我致胜的魔杖”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自选文体;(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三)【2015广东中考真题】特别,意思是“与众不同,不普通”。生活中,一丝微笑,一个眼神,一声问候;或者一次旅行,一场球赛,一段情谊;甚至一缕阳光,一抹色彩……都令人回味、感怀。请以“特别的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自选文体;(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四)【2016广东中考真题】大千世界,色彩缤纷,引人遐想。在我们的心底,总有一个声音——我真想:单纯,乐观,坚强;享受成功的喜悦,体会真挚的情谊,品尝幸福的滋味;和往事轻轻挥手,走向诗意的远方……
请以“我真想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自选文体;(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五)【2017广东中考真题】“原来”,意思是发现从前不知道的情况。生活百味,青春多彩,“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蓦然回首,原来:凡事蕴理,万物成趣,人间有情;苦难也可成营养,美丽或许有缺憾,我也是一道风景……
请以“原来,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自选文体;(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