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下个人账户形成空账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分析

时间:2019-05-14 14:29: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下个人账户形成空账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下个人账户形成空账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分析》。

第一篇: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下个人账户形成空账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分析

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下个人账户形成空账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分析

在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个人账户一直处于“空账”状态,近些年,更有扩大的趋势,从2()()4年到2010年。短短六年的时间.“空账”规模几乎扩大了一倍。我国自从1997年采用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以来,个人账户空账愈演愈烈。原因如下:

1.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管理混乱。我国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后采用的是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这两个账户都是由各地的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统一管理,采取的是混账管理模式,国家也没有对其设立一个有效的监督机构,一旦统筹账户的资金满足不了当期养老保险的开支,很轻易就能挤占个人账户基金,形成了个人基金账户的空账。

2.由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过渡的转轨成本由谁承担问题没有解决。我国从现收现付制过渡到“统账结合”的混合制,意味着当前就业人口养老金缴纳的一部分要建立他们的个人账户,这部分养老金不再作代际转移,这自然会出现一块缺口”,这个“缺口”就是业内人士所言的转轨成本。对于新制度实施前已退休或已经参加工作的“老人”和“中人”,其基础养老金仍应由社会统筹基金支付,但其个人账户养老金没有或很少。在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中,对这一转轨成本由谁负担的问题设有落实,导致个人账户的积累资金被用来填补“空缺”,形成空账。

3.养老保险覆盖率低且缴费率偏高。在我国,由于养老保险统筹层次低以及户籍制度的限制,劳动力在跨地区流动后,与其相伴的养老保险账户很难转至其新的工作区域,对于流动性较大的人群来说,他们不会参保,以致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参保人数与覆盖率偏低。在“统账结合“的制度模式中,社会统筹账户用以当期养老保险的支付,由于覆盖率低,因而参保企业的负担较重,主要表现为缴费率相对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导致养老金支出大于收入。使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出现支付困境.挪用个人账户资金也就成为必然。

4.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收益率过低。养老保险统筹基金支付缺口,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养老保险金本身增值去填补,而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收益率常年偏低,使得这笔庞大的资金始终无法增值。如果仅以CPI作为参数,过去9年里CPI平均涨幅为2.2%,社保基金年均收益率不足2%。

5.退休人员的增长比例大大高于在职职工增长比例。主要表现在提早退休,这一方面使大批劳动者过早地退出劳动领域,直接减少在职职工人数,减少作为缴纳养老保险基金基数的职工工资总额。不仅影响扩面范围,而且影响基金的收入规模。另一方面。大批劳动者提前退体,实质上是延长了养老金的支付期限和支付规模,对养老金的需求就直线上升,所以造成个人账户“空账”。解决办法:

1.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彻底分离并进行透明化管理。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模式是统账结合,这两个账户都是由政府进行操控,政府不仅是养老保险金的所有者,也是养老保险金的管理者,依照“理性经济人”的特征,理性的自然人就会通过两个账户管理上的漏洞贪污、挤占、挪用养老保险基金。因此,要杜绝个人账户被挤占、挪用的现象,首先应该把两个账户彻底分离,避免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账户对个人账户的挤占。其次,政府作为广大职工的“代理 人”,应定期向社会公布养老保险金的运营情况,进行透明化管理,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2.采取多种措施.消化转轨成本。对如何筹集资金,消化转轨成本,看法并不一致,大致如下:(1)使用政府经常性收入(即通过税收融资);(2)出售部分国有资产;(3)发行特种国 债和福利彩票。由于转轨成本巨大(世界银行估算结果为3~4万亿元左右),因此单纯使用任何一种方式来筹集资金,是不可能消化巨大转轨成本。如完全通过征税,会加重企业和 个人的经济负担,造成经济效率的损失;若仅依靠发行债券就会使政府财政不堪重负,而变现部分国有资产则受目前资本市场规模和发育程度的制约,且只能渐进实施。所以,只有 多管齐下,才能筹措足够的资金.消化转轨成本。

3.提高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基金的投资收益率。由于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面过于狭窄,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基金收益率很低,无法实现养老保险

基金增值和弥补基金支付缺口,以致统筹账户基金不断挤占个人账户基金,形成新的空账。因此,提高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基金的投资回报率,是缓解个人账户空账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4.提高退休年龄。退休年龄是文定养老负担水平的一个基本因素。在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和保障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如果退休年龄提高,平均享受养老金年限就会缩短,养老 金总负担就能降低。

5.加快进行个人账户基金的资本化管理运营。个人账户做实之后,基金积累额逐年增加,且数额巨大。要把个人账户真正做实,个人账户基金管理规范化操作就至关重要。通过对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的投资管理,拟采取全部委托方式为宜,即建立受托人、投资管理人和投保人分工负责、互相制约的管理体制,与此同时,建立一系列相应配套风险监控制度。这样通过资本化市场管理运营,个人账户积累的资金就可以达到投资回报率和风险防范兼顾的目的,从而真正地把个人账户做大做实。

第二篇: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范文

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

企业依法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缴费比例一般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试点方案》规定,企业缴费目前高于20%的地区,可暂维持不变。企业缴费部分不再划入个人账户,全部纳入社会统筹基金,并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进行调剂。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基金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不能占用个人账户基金,严禁截留、挤占、挪用。

职工个人账户规模为本人缴费工资的11%,其中8%由个人缴纳,3%为企业缴费划入。《试点方案》规定,个人账户规模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个人账户储存额的多少,取决于个人缴费额和个人账户基金收益,并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定期公布。个人账户基金只用于职工养老,不得提前支取。职工跨统筹范围流动时,个人账户随同转移。职工或退休人员死亡,个人账户可以继承。个人账户基金由省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统一管理,按国家规定存入银行,全部用于购买国债,以实现保值增值,收益率要高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

三、职工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条件

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条件,一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已办理退休手续;二是所在单位和个人依法参加养老保险并履行了养老保险缴费义务;三是个人缴费至少满15年(过渡期内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符合上述条件的人员,按月支付养老金。目前,我国的企业职工法定退休年龄为:男职工60岁;从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女职工55岁;从事生产和工勤辅助工作的女职工50岁。

四、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个人缴费满15年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市(地)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试点方案》规定,以后缴费每满一年增加一定比例的基础养老金,总体水平控制在30%左右;个人缴费不满15年的,不发给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一次支付给本人。基础养老金由社会统筹基金支付;个人账户养老金由个人账户基金支付,月发放标准根据本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20。个人账户基金用完后,由社会统筹基金支付。已经离退休的人员,仍按国家原来的规定发给养老金;1997年统一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前参加工作的人员,其退休后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领取者死亡后,其遗属按国家有关规定领取丧葬补助金,丧葬补助金由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基金支付。

基本养老金水平的调整,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参照城市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和在职职工工资增长情况,提出方案报国务院审定后统一组织实施。

五、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

有条件的企业可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补充养老保险),并实现市场化运营和管理。企业年金实行基金完全积累,采用个人账户方式进行管理,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个人缴纳,企业缴费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可从成本中列支。同时,鼓励开展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第三篇:浅析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及发展

浅析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及发展

一、现行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由三个不同层次的养老保险组成,即基本养老保险计划、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计划和个人储蓄型保险计划,由此初步构建了我国现代养老保险体系的制度框架。

二、现状

1.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

现在中国老龄化呈现老龄人口绝对数为世界之冠、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未富先衰、老年人口在区域分布上不均匀、老龄人口高龄化趋势十分明显等5个基本特征。21世纪的中国将进入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据推算,从现在到2020年,人口老龄化进程将明显加快,年均增长速度将达到3.28%,大大超过总人口年均0.66%的增长速度。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不断加剧,作为非劳动力的老龄人口比重将不断上升,劳动力比重将不断下降。(《退休行为与退休政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劳动者的个体差异和对退休年龄的选择权被忽视

不容否认的是,到什么年龄退休合适,实际上是一个因人而异的问题,不同的劳动者在这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即使劳动者同属一个性别、行业和工种,也仍然存在着人生规划、身体素质和家庭状况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立法和公共政策都不能忽视这种差异,都应当充分考虑和尊重劳动者自己的选择权。

三、存在的问题

1.政府在养老保险体系中的缺位与越位

主要表现在: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没有完善的情况下,政府对补充养老保险

介入过深,限制了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政府在农村养老保险的制度提供与财政支持等方面承担的责任不足,而对其经营却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缺乏支持、补充与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相配套的政策,限制了体系的健全。

当前个人帐户中的养老基金完全是由政府的社会保障管理部门管理的,政府既是监管者,同时又是帐户的直接管理者。在这种情形下,个人帐户中积累的基金难以得到有效地运作。

2.制度漏洞造成养老保险覆盖率不足。

企业年金养老制度推进缓慢,覆盖率小,大部分城镇职工依然仅有基本养老保险。而且,我国政策规定企业只有加入了基本养老保障之后,才允许按政策规定设立企业年金。只有少部分经济效益较好的能源、企业产生了其缴费将被用作于退休人员较多的国有企业,进行实质上是现收现付性质的收入转移支付的预期,而与此同时,国家又没有对非国有企业及其缴费相对应的养老金承诺做出制度化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保证。制度漏洞是造成覆盖率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多国有、集体企业使用农村、外来劳动力临时工,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城镇自由职业者、农民工,大部分没有纳入养老保险覆盖范围。

四、解决方案

中国当前实行的养老保险体制基本上是符合现实国情的。由于改革方案很难尽善尽美,当前的养老保险体制还存在着许多理论上和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改革进程中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才可能获得成功。

1.重新界定政府在养老保险体制中的职能,将社会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基金实行分账管理

造成当前我国养老保险体制出现“所有者缺位”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是政府直接管理过度的结果。因此,应当将政府的管理职能限制在社会统筹这一大块,即现收现付部分;而个人帐户中的基金部分,则可考虑借鉴国外管理养老基金的成功经验,成立养老基金会组织来管理个人帐户中的基金,基金会组织应当是专业化的基金管理公司。并且,为了保证养老基金的管理效率,这样的基金会应当是竞争性的,即成立多个基金会组织,职工可自主地选择决定加入哪一个基金会,也可自由地退出。政府间接作用的增强则表现在加强监管职能方面。政府的社会保障部门应对基金管理公司进行严格的监督,定期考核其绩效和风险管理水平。

2.建立城乡有别的养老保障模式

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体系由非缴费普惠性养老模式、缴费性基本养老保险模式、企业年金及个人寿险储蓄性养老模式和家庭养老等多层次构成。其中缴费性基本养老保险和商业寿险产品的目标主要是城镇从业人员,是养老保障是发展的主体。企业和个人寿险储蓄安排的养老保障将成为城镇退休人员晚年生活的补充性质资金来源,也是提高退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非缴费普惠性养老保障目标是贫困老人,利于消除贫困。非缴费型养老保障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是主体。同时,家庭养老和土地养老均是有效的养老模式,在有条件的地方亦可发展社区养老。

3.“弹性”才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关键词

所谓的弹性退休制度,是指允许劳动者在退休年龄、退休方式和退休收入方面具有某种弹性、较为灵活的退休制度。在知识经济领域工作的人,退休年龄可以适当延长一些;从事体力劳动的人,退休年龄则可以适当提前。弹性退休制度好就好在既有统一的尺度,又为每位劳动者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退休年龄留出了充足的空间,从而具有最大限度的伸缩性和激励性,这是符合世界退休制度的发展潮流的。

第四篇: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下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探讨

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下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探讨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制度问题及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人口死亡率迅速下降,预期寿命不断延长,同时伴随着70年代以来计划牛育政策的执行,我国的人口总和生育率稳步下降,因此导致我国老年人口快速增加;据全国老龄委报告显示,我国2006年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43亿,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达10.97%,从人口总数看,我国目前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按照国际一个国家或地区内,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的7%时该国或地区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会养老保险是老年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我国从建国初期就建立起了城镇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我国开始对传统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巨大压力,97年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 由现收现付制转变为统账结合的模式,建立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养老保险构成的多层次体系。但是,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的形势,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一)、养老保险制度不统一,资源分配不公。

社会保障的根本目的在于社会的整体公平与福利水平的提高,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与人口规模下,广覆盖,养老保险制度才是可行的,而我国目前实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存在不同人群待遇相差较大的问题,社会资源分配不甚公平。当前的养老保险体系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机关公务员和部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实行国家财政或者本单位包下来的养老保险制度;企业单位实行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的老年人口,目前主要是依靠家庭和土地养老,部分试点地区试行以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社会化养老保险制度。无论是从政府的投入还是最终享受到的待遇,差距都相当大,缺乏公平与统一性。对于城镇就业人员而言,当前的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仍然有限,部分股份制的企业、私营企业以及城镇个体经济组织仍游离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外,这样的情况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不利于制度的良性运行。对于农村而言,社会保障水平仍然较低,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仍然较窄,我国各级财政将可用的资金对于农村养老保障的投入仍然较少,2010年国家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只有城市的1/8左右,而且国家有限的资金投入主要体现为农村扶贫资金和民政救济金,对于农村人口养老保险的投入极为有限,因此,我国农村人口的养老保险问题仍然十分棘手。

(二)、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问题。

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部分实行长期积累,如果将这部分社保基金投入市场运营,获得增值的收益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我国养老基金支付带来的压力。可是,在我国当前情况下,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和管理存在着诸如资金来源渠道单

一、投资环境不良、投资渠道狭窄等问题,养老保险基金由于监管不严、管理不善,甚至被一些政府机构非法挪用,这些问题都会导致我国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困难,不利于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压力。

(三)、养老金替代率高,离退休费用刚性增长。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养老保险金替代率的适宜水平是60%,而据国内一些学者和专家的研究表明,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与国外平均水平相比,大大高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过高的养老金替代率虽然有利于老年人口生活水平的改善,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问题,养老金替代率过高不仅会诱发劳动者提前退休,挫伤在职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也会给国家财政带来沉重压力。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养老金标准的不断提高势必会带来我国养老金缺口的进一步增大。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我国人口的人均寿命也越来越长。人均寿命是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和运行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因素,人均寿命的增加意味着人均领取养老金的年限越来越长,养老保险基金需要支付的的资金量越来越多,制度内离退休费用将持续攀升。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这一问题将愈发突出。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关对策

(一)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科学发展,在人口老龄化高峰期到来前,尽可能地多积累一些财富。实行弹性退休年龄,控制提前退休。

充分利用即将成为稀缺资源的劳动力,鼓励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继续参加劳动,为社会创造财富。一是要逐步提高就业者的退休年龄。第一步,尽快将所谓的女职工(50岁)和女干部(55岁)的法定退休年龄统一为55岁。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企业(包括国有企业)的雇员再分成职工和干部编制是没有意义的。第二步,花3年时间将男女就业者的退休年龄统一在60岁。第三步,每两年将退休年龄延长1岁,直到65岁为止。与此同时,要采取经济措施防止劳动者大量提前退休,明确规定提前退休者要减发养老金。上述措施对于缓解养老保险费的支付困难可收到一举双得的作用。一方面,它可以增加就业者上缴养老保险费的年限。另一方面,它可减少养老保险费的支出。据测算,按目前的收支水平,退休年龄延长1年,全国社会统筹基金即可多征收55亿元,减少支付160亿元。而且,这一做法也符合人类生活条件改善、预期寿命延长、具有劳动能力的时间延长的客观事实,已为许多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国家采用。

(二)逐步统一养老保险制度、加快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

首先,对于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应逐步予以统一。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使其与全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账模式接轨。在执行层面,加强监察力度,要吸收年龄构成相对年轻的非国有企业职工、城市农民工加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大对违反社会保险法单位的惩处力度,逐步开征社会保障税。

其次,需要加快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继续扩大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试点范围。加快建立政府组织引导、农民自愿参加、个人账户为主、保险关系可转移、调整机制健全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必须使“三方共担”的原则具体化,尤其要明确政府的财政责任,多途径解决农村人口的养老问题。

(三)加强对养老金的统筹监管

对社会保障基金的征收、管理、使用过程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每一个环节都要加强监管,可以引入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甚至可以建立一些由社会独立人士组成的专门监督小组进行公开监督。特别是在社会保障基金的使用投资上,要进行问责制及引进风险管理先保证基金安全的前提下,使基金投资风险分散,对投资的资产配置进行科学的投资模型设计,积极探索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途径,按国家有关基金运营的法律法规规定对基金进行市场化运作,依法建立委托人、托管人、投资人制度,由专业基金管理公司负责运营,提高基金的收益率,确保资金的安全和保值增值。

(四)逐步建立多层次的综合性养老保险体制。

1.社会统筹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养老保险是为了满足社会最基本养老保险需求。应做到“两高一低”,即社会统筹的覆盖率要尽量“高”,使大多数人能够享受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层次要尽量“高”。而由社会统筹支付的养老保险费水平要“低”,只要能维持老龄人的基本生活即可。

2.个人养老保险账户。要按现行试点方案的规定,坚决做实个人账户,为个人补充养老保险积累资金。

3.采取经济手段鼓励企业或机构给雇员建立养老保险年金(国家对此可以减免所得税)。这部分养老保险是适应多样化社会需求,拉开退休后养老保险金差距的主要来源。它可以体

现企业竞争力,促进劳动力流动。

4.鼓励私人自我储蓄养老。对于用于养老的私人储蓄(明确规定要在法定领取退休金以后才能支取,且每月支取的额度不能超过一定数额)可以减免利息税。

5.建立指数化的基本养老金正常提高机制,即基本养老金每年提高的幅度应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幅度一致,以防止基本养老金因通货膨胀而贬值。

(五)充分发挥社区组织在养老保险体制中的作用。通过互相照顾、互相帮助、多开展集体活动等从精神上传递社会的关爱。

(六)注意监控人口变化趋势,应经专家论证,适时放松一对夫妻只准生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防止老龄化程度过于严重。人口老龄化除了养老保险问题本身,对整个国家的安全和中华民族的繁衍均会构成威胁。

第五篇: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分析

(1)了解邻避设施和邻避效应的概念,分析邻避效应的特点

(2)理清公共政策工具的相关内容,公共政策工具的定义、分类以及各自的特

(3)举例分析哪些公共政策工具适用于“邻避效应”,简单分析哪些不适用。

(4)总结适用于治理“邻避效应”的公共政策工具起到了什么作用。邻避效应与公共政策工具

1.1 邻避效应的概念

1.2 邻避效应的发展特征

1.2.1 “邻避设施”所引起的邻避效应一般在小范围内发生

1.2.2 当地居民对邻避设施的危险认知程度与专家存在差异

1.2.3 邻避效应具有多阶段性和多层次性

1.3 公共政策工具定义

1.4 公共政策工具的分类及其特点

1.4.1政治性性工具及其特点

1.4.2经济性工具及其特点

1.4.3 社会性工具及其特点

1.5 公共政策工具选择的影响因素公共政策工具在“邻避效应”治理中的应用分析

2.1 风险消减机制在邻避效应治理中的应用分析——以西二旗餐厨垃圾处理站事件为例

2.1.1风险消减机制的概念述

2.1.2西二旗餐厨垃圾处理站事件的情况概述

2.1.3风险消减机制西二旗餐厨垃圾处理站事件中的应用分析

2.2 行政补偿机制在邻避效应治理中的应用分析——以宁波市镇海PX 项目为例

2.2.1 宁波市镇海PX 项目的情况概

2.2.2 引发PX 项目选址的邻避效应的原因

2.2.3宁波市人民政府的应对方案分析

2.3 公民参与机制在邻避效应治理中的应用分析——以广州番禺垃圾焚烧厂的选址为例

2.3.1 广州番禺垃圾焚烧厂项目的现状

2.3.2 关于广州番禺垃圾焚烧厂选址争论焦点的分析

2.3.3 公民参与机制在广州番禺垃圾焚烧厂选址中的应用分析适用于治理“邻避效应”的公共政策工具及其作用

3.1 公共政策工具在“邻避效应”治理中的地位

3.2 部分公共政策工具在“邻避效应”治理中发挥的作用

3.2.1 风险消减机制在邻避效应”治理中的作用

3.2.2 行政补偿机制在邻避效应”治理中的作用

3.2.3 公民参与机制在邻避效应”治理中的作用

下载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下个人账户形成空账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下个人账户形成空账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