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理论和实践

时间:2019-05-14 14:16: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华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理论和实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华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理论和实践》。

第一篇:中华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理论和实践

第六章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本章主要讲述中华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华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重要的政治制度,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形式。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几十年的实践证明,它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各少数民族平等自治、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的政治制度,在加强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改善民族关系,巩固国防,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

基本内容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自治机关的设立和建设,包括自治机关的民族化、民主化问题;二是自治机关自治权的行使问题。前者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键,为自治机关充分行使自治权提供前提条件;后者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也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目的所在,是衡量是否达到真正的民族区域自治的惟一标志。

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

基本内容

第一,一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第二,中华民族区域自治,是以工农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人民的自治。自治机关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形式,是国家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

第三,一切民族自治地方必须遵循国家宪法规定的总原则、总道路,贯彻执行国家的政策、法令,履行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第四,一切聚居的少数民族可以构成一级自治单位,都有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质

基本内容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质是在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内,使有着一定聚居区的少数民族,有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地方性事务的权利,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保证各少数民族按照自己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发展经济文化事业,促进民族发展和繁荣,巩固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学会用自己的脚走路。

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

基本内容

(1)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

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个行政级别。中国现有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中华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外,按照地方名称、民族名称、行政地位的顺序组成。如广西壮族自治区。

中华民族自治地方建立的原则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根据当地的民族关系,经济发展条件,并参照历史情况,可以建立以一个或者几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的自治地方。民族自治地方民族组成的确定以及区域划分的原则是:依据民族聚居情况、当地民族关系、经济发展条件并参照历史情况,在有利于自治地方的发展和民族团结的原则下,在各有关民族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经过充分协商后确定。

(2)民族自治地方的类型

一是以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自治地方。如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凉山彝族自治州等。

二是以一个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同时又包括一个或几个人口较少的其他少数民族聚居区而建立的自治地方。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又包括哈萨克、蒙古、回、柯尔克孜等4个民族的5个自治州,还包括哈萨克、蒙古、回、锡伯、塔吉克等5个民族的6个自治县。

三是以两个或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联合建立的自治地方。如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云南省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龙胜各族自治县和隆林各族自治县。

(3)自治机关的设立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自治机关作为统一国家中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具有二重性特点:既是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政权机关,即行使同级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机关,又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少数民族自主管理、当家作主,行使自治权利的机关。

既是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权力机关,又是管理地方行政事务的行政机关。

既主要是保障自治民族享受和行使自治权利的机构,又同时是保障自治地方内其他民族享受民族民主平等权利、共同繁荣的机构。

民族区域自治有别于一般的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域自治)和行政自治。民族自治机关不仅仅是自治民族的机关,它体现的是自治地方内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当然首先是自治民族自主治理的权利。

(4)自治权的行使

自治机关的自治权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根据本民族、本地区的情况和特点,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的权力。

第一,自治机关自治权包括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包括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利。第二,自治机关的自治权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第三,自治机关的自治权是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宪法和法律规定前提下的自主权。这种民族自主权不同于民族主权。民族自主原则是自治权的核心。

第四,自治机关的自治权是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并行使的权利,它主要体现着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自主管理权,同时体现着自治地方内其他民族的平等权利。

第五,自治机关的自治权包括行政管理权,还包括地方性立法权等。

民族区域自治的依据 基本内容

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把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原则,结合中国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民族情况)决定的。

(1)民族区域自治是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则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在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途径上,可以有三种不同选择:民族自决、联邦制、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自决权从政治上来说,只是一种独立权,即在政治上同压迫民族自由分离的权利;它是民族脱离异族集体的国家分离,就是组织独立的民族国家。马克思主义坚持民族自决权,同时也反复强调,应当根据各个民族和不同国家的具体历史条件来运用。

联邦制是与集中统一的单一制国家不同的一种国家结构形式。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特殊条件下,它是解决民族问题的一种国家形式,是从分散,分裂走向集中统一的过渡形式。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区域自治是多民族民主国家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般的普遍原则,是建立现代真正民主国家的条件,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途径。中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和革命发展的过程等多方面的情况,没有采用联邦制,而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民族区域自治中国历史和现实决定的必然选择

第一,从历史情况来说,中国长期以来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基础。

第二,从民族组成来说,中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多,少数民族人口少,聚居区域宽广,只有在统一国家内团结互助,通力合作,才能得到共同的发展。

第三,从民族分布来说,中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只有实行具有很大灵活性的民族区域自治,才能适应中华民族分布的特点和最大限度地满足少数民族人民的自治要求。

第四,从民族关系来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之间形成了经济、文化、政治上的密切联系。各民族合则两利,分则两害。中华民族关系的特点,决定了只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才能适应并促进民族关系的协调发展。

第五,从革命发展来说,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结成了血肉相连的兄弟情谊。这是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

总之,民族区域自治中国历史和现实决定的中国各族人民必然的正确的选择。

民族区域自治的历程

基本内容

中华民族区域自治历程,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华民族问题实际相结合的实践和探索过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三大历史时期,取得了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构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工作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区域自治的地位

基本内容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一同列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三大基本制度形式。

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

基本内容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在多民族国家的政治制度问题上的一个伟大创举,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一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正确结合。二是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的正确结合。三是自治机关的二重性。四是自治权的广泛性。

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基本内容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建立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调动少数民族的积极性,推动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巩固祖国的统一。

总之,民族区域自治,在中国已经显示出它的巨大优越性。

第二篇:论新中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论新中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也是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基本形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解决中国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的总原则是: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内的,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之下的,遵循宪法规定的总道路前进的,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的区域自治。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确立

1949 年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其中第51条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凡各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从1950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规定推行民族区域自治,标志着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开始在规范的道路上发展。1950年11月初成立的西康藏族自治区,是新中国建立初期成立最早的相当于省辖市一级的自治地方。后来随着民族地区工作的逐渐展开,民族区域自治在西北、西南、中南地区一些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开始实施。随着时间的推移,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许多民族地区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落实。到1952年,全 国已建立了130个包括省、专区、县和县辖区等不同行政级别的民族自治地方,从中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同时,由于《共同纲领》过于原则,对于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缺少统一的具体规定,因此需要一部操作性比较强的法律来规范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进一步实施。为此,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于1951年12月召开了具有全国民族代表会议性质的第二次委员(扩大)会议,着重讨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草案)》。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经过多方讨论,提出了这个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草案,并于1952年2月22日提请政务院第125次政务会讨论通过,同年8月提交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8月8日,毛泽东签发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这个纲要是新中国建立后,在民族区域自治方面的第一项重大立法,对于民族区域自治的普遍推行起了重要作用。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正式宪法颁布施行。这部宪法以《共同纲领》为基础,并有所发展,它总结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成果和经验,对民族区域自治作了更为全面细致的规定。规定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性质和在国家中的地位。这部宪法中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规定,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将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写入国家的正式宪法之中,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向完备的标准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此外,党和政府还就实施民族区域自治问题发布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指示精神。1953 年6月中旬,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第三次 扩大)会议制定了《关于推行民族区域自治经验的基本总结》,同年9月,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188次政务会议讨论通过,并予以公布。1955年12月,国务院根据宪法的规定,发布了《关于改变地方民族民主联合政府的指示》、《关于建立民族乡若干问题的指示》。1956年,国务院又针对区级和乡级自治地方更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发出了《关于更改相当于区和相当于乡的民族自治区的补充指示》。这些文件、指示的出台和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设和完善。到1957年底,经过新建和调整,在全国共建立了85个民族自治地方,其中自治区两个(包含内蒙古自治区,以及于1955年10月1日成立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治州30 个、自治县53个。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发展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和国家在总结和重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越性的同时,强调指出,要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

1959年4月,周恩来总理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报告中指出:“政府根据宪法的规定,在保证国家统一、实行民族平等的原则下,继续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已经收到很大的成效。”1962年3月,周恩来同志又指出:“在民族工作上,应该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利。”从1960年到1962年,党和政府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左”倾错误开始有所认识,并于1962年4月21日至5月29日,由全国人大民委和中央民委联合在京召开了全国民族工作会议。会议听取并讨论了李维汉所作的《关于民族工作问题的报告》、全国人大民委主任谢扶民作的《关于民族工作情况的报告》、国务院副总理兼中央民委主任乌兰夫作的《关于内蒙古自治区15 年来贯彻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经验的报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彭真到会发表了重要讲话。会议涉及民族工作的方方面面,有关民族区域自治及与之相关的内容占据了重要地位。中央对会议精神作了充分肯定,并要求全国各地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工作中的部分问题由此得到了解决。这一时期,民族区域自治在“左”倾错误的反复干扰之下,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可以说是在曲折中有所前进。民族自治地方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民族自治地方都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实行了民主集中制;民族干部队伍继续发展壮大;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各民族自治地方制定了一批组织条例和单行条例。有关民族教育、民族贸易、民族卫生和民族语文等方面的带有法规性质的文件也相继颁布实施。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民族区域自治政策遭到严重破坏

1966 年5 月至1976 年10 月的“文化大革命”,使中国陷入了一场空前的浩劫,我国的各项工作遭受了建国以来严重的挫折。民族政策破坏殆尽,民族工作完全处于停滞甚至倒退状态,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遭到了空前的大破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破坏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工作全面停止,有关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政策根本无法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名存实亡。有些民族自治地方被撤销、合并和肢解。如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就曾被分别并入相邻地区。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三盟和西三旗,也以所谓战备为由划出。内蒙古自治区被划走五部分,分别划归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宁夏五省、自治区管辖,只剩下不到一半的面积。

四、改革开放初期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恢复和发展

(一)改革开放初期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恢复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在国家加强法制建设中,加强民族区域自治 法制建设提到议事日程。1980年,叶剑英在全国人大五届三次会议上提出“要加强民族立法”。1981年,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强调加强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建设。1982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新中国建立以来的第四部宪法。这部宪法不仅全面恢复了1954年宪法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规定,而且在总结三十多年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历史特点,从当时民族自治地方的实际情况出发,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修改和补充。1984年5月3日,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走向一个新的阶段的重要标志。

(二)改革开放初期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发展

从1980年3月到1984年3月,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先后召开了多次座谈会,讨论了西藏、新疆、云南、内蒙古、青海、海南等自治区和少数民族较多的省的工作问题,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对于恢复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著名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全面系统地阐述新时期制度建设的理论,同时提出“要使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著名论断是针对“文化大革命”中忽视民族区域自治权利,随意撤销合并民族自治地方,不重视发展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等现象提出的。这一论断的提出,从我国民主制度建设和解决民族问题的高度,指明了完善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方向,为1982年宪法恢复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一些重要原则和1984年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制定颁布,提供了理论指导。在邓小平的直接关怀下, 1981 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写进了“必须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在邓小平同志的指导下, 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关民族区域自治的规定,反映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在邓小平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理论论述的指导和推动下, 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族区域自治法》,对民族区域自 治制度作了全面系统的规定,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标志着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1989年,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建国以来,我们把马列主义的民族理论与中华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制定实施了一整套民族政策,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实践证明,我们这条道路是正确的,是完全符合我国国情的。1990年9月,江泽民在新疆考察工作时,在《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讲话中,精辟地阐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的特点和优势,并要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他指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法》是以法律形式把这种制度确定下来的一项基本法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能发挥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积极性,又保证了中央必要的集中和祖国的统一。它把民族因素同区域因素、政治因素同经济因素恰当地结合了起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我们要继续认真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丰富和发展

1993年,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再次特别重申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问题。他说:“在民族问题上我想强调三句话:一是继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二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三是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还指出:“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当前的关键,是要全面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建立和健全同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配套的法规体系和监督机制,使民族区域自治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加强民族地区的干部队伍建设视为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关键。在1992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关键,在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加强民族地区的干部队伍建设。”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一同表述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三大形式进一步突出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国国体中的地位,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六、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深化和发展

这一时期,以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为主要内容的地方民族立法取得了显著成绩。据统 计,截至2005年底,民族自治地方共制定自治条例134个、单行条例433个。民族自治地方根 据本地的实际,对婚姻法、继承法、选举法、土地法、草原法等法律的变通和补充规定有68件。四川、青海、甘肃、云南、湖北、广东、辽宁、湖南、河北等十几个辖有民族自治地方的省都先后制定了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若干规定,进一步具体规定了上级国家机关对自治州、自治县应履行的职责。综上所述,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利得到进一步法律保障。民族区域自的法制建设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建设有了突破性的发展。这些都预示着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将会进一步得到发展和完善。

第三篇:第五课 新中华民族区域自治教案

第五课 新中华民族区域自治教案

第五课新中华民族区域自治教案

第五课 “万方乐奏有于阗:----

“新中华民族区域自治”演讲擂台赛

---学习与探究之一

课程标准:

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了解,明确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正确认识我国民族平等、团结的民族政策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进步的保证。

2、搜集资料并识读地图,了解我国各民族分布区域及建立省级民族自治区的大致情况,考查学生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及综合归纳能力。

3、演讲擂台赛的形式,旨在对学生进行包括口头表达能力、独立应对能力在内的多种综合素质的考查,同时,通过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的过程,提高阅读历史文献资料的能力,培养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分析现实问题的意识。

4、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旨在塑成公平竟争的意识,营造平等、团结、民主、互助的良好学习氛围。

5、通过对我国民族知识领域丰富的了解,确立基本的民族观念,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基本立场,焕发出民族意识和情感,摆脱狭隘的民族观念,增强国家统一的历史责任感。

活动过程:

由主持人致发言词,宣讲竞赛规则和竞赛程序。

由学生演历史短剧:解放前的少数民族生活状况

进入活动的主题:演讲擂台赛

共分五小组,各小组的忠心发言人进行演讲,阐述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以及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介绍各省级民族自治区建立、发展情况,对所代表的少数民族的历史起源及发展进行简单的介绍,介绍其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如节日、服饰、艺术等,以此展现56个民族的共同开拓、共同塑就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评委根据各小组成员在擂台赛中表现进行打分,设置多种奖项。

最后,在歌曲《爱我中华》的音乐背景中,主持人总结,正是56个民族汇聚在一起,交融相处,声声不息,共同铸造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保障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保证。今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将在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功立业设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四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案(实践)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第二册第七课第二框题

08政治本二

安海远

08510210101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明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了解自治机关和自治权。

3、理解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具有显着优越性。

(二)能力目标

1、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坚持了从实际出发,适合我国国情。让学生尝试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2、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地理知识,深入学习本课。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育学生理解并拥护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而承担起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的历史责任。

二、教学重点、难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三、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在处理民族问题上,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这一民族关系的形成,与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分不开的,下面就学习我国的民族制度问题。

(一)回顾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79页,思考几个探究性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可以看出,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法律形式保障自治民族的合法权益,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有重要意义。

(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师活动:阅读教材内容,联系有关历史知识和现实实例,思考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和内容是什么?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1、含义: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民族自治地方的设置与自治机关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省级)、自治州(地级)、自治县(旗,县级)三级。

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我国自治机关在行使一般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

3、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

教师活动:阅读教材第80页图表,看看自治机关有哪些自治权?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教师总结: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自治机关的自治权,范围、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主要有: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其他自治权等。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必然性

这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互相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显著的优越性

教师活动:阅读教材第81-82页内容,思考讨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表现在哪里?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1、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

民族区域自治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是国家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把热爱民族与热爱祖国的感情结合起来,自觉担负起扞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

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自治权利。自主管理本地内部事务,满足了少数民族人民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愿望。

3、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民族自治地方以一个或几个少数民族为主体,同时包括当地居住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各族人民和各族干部之间联系更加密切,逐步消除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

4、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自治机关能够结合本民族、本地区特点,把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与国家的整体利益协调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调动各族人民参加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

课堂总结:

本节学习了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通过学习深刻领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我国国情,对于维护和实现民族地区人民的权益,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等,有重要意义。

五、板书设计: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一)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

(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

2、民族自治地方的设置与自治机关

3、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必然性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显著的优越性

1、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

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3、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4、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六、巩固练习: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A.坚持党的领导

B.设立自治机关

C.坚持民族平等 D.保障自治权

---答案:D

2、我国民族自治机关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

① 人民代表大会 ② 人民政府 ③ 人民检察院 ④人民法院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A 3、2004年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20周年,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在于有利于()

① 维护国家统一 ② 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权利 ③ 促进现代化建设发展 ④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D

七、思考题:

1、分析讨论我国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民族自治机关自治权与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得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五篇: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简介

民族区域自治 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体现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统一。

民族区域自治的来历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远在先秦时期,对不同的文化群体,就有了“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所谓“四夷”的划分,有了“夷”“夏”分立的认识。这一认识起点也影响了以后的统治者。历代封建王朝在对待少数民族的问题上,要么采取武力征缴,要么实行怀柔羁縻,从来就没有把各少数民族当作平等的一员来看待。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不平等,互相隔阂和歧视一直是中国数千年来民族关系的主轴。区域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一个必要条件。中国共产党在处理中国的民族问题上,经历了由主张“民族自决”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过程。

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只限定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自治地方的行政级别跟其它非自治地方一样,只是名称上有所不同,分别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相当于非自治地方的省、市、县三级;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外,按照地方名称、民族名称、行政地位的顺序组成,如广西壮族自治区、临夏回族自治州、岫岩满族自治县等;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区域界线的划分、名称的组成,由上级国家机关会同有关地方的国家机关,和有关民族的代表充分协商拟定,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报请批准。同非自治地方一样,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该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民族区域自治简史 1947年7月20日,我国成立了第一个省级的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中国成立前夕,北京召开了有多个少数民族代表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正式确定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入《共同纲领》)解放后,我国又先后建立了4个省级自治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达到44个。1954年宪法以将其制度纳入其中,成为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之一。目前,中国共有民族自治地方155个,其中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自治旗)。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4%,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达到44个,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76%。此外,还建立了1500个民族乡,作为民族区域自治的补充形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迅速发展。我国的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5月1日,呼和浩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10月1日,乌鲁木齐);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3月15日,南宁);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10月25日,银川);西藏自治区(1965年9月9日,拉萨)。其中面积最大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平均海拔最高的是西藏自治区,人口密度最小的是西藏自治区,唯一临海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唯一没有位于边境线上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都服从国务院。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实行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负责制,分别主持本级人民政府的工作。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民族特色

1、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当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

2、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中,除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代表外,其他居住在本行政区内的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也应有适当名额的代表,而且对人口较少的民族的代表名额和比例分配将依法给予适当的照顾。

3、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的组成人员以及政府所属工作机构中,要尽量配备少数民族的干部,对基本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干部要优先配备。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人口占本地区总人口1/2或以上的,其干部构成应当与本民族人口比例大体相当;少于1/2或者更少的,一般应高于本民族人口比例。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民族立法权、变通执行权、财政经济自主权、文化、语言文字自主权、组织公安部队权、少数民族干部具有任用优先权。

基本依据 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存在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现象。放在历史的大坐标上看,新中国开启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尊重历史、合乎国情、顺应民心的正确选择。从历史传统看:“大一统”始终是中华各民族的价值追求和最高目标。入主中原的各族政权,都以统一中国为荣,以统一中国为己任。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分裂从来不得人心。“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始终是历代王朝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方略。历代中央政府都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不同于内地的特殊政策进行治理。

从民族关系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各民族之间始终存在着密切而广泛的经济文化联系,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共同凝聚成伟大的中华民族,共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中华文明史既是一部各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多民族相互交融、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历史。

从文化渊源看: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身份的认同,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文化基础。在共同创造中华民族发展史的进程中,各民族对祖国山川土地、传统文化高度依恋,对国家荣辱兴衰和前途命运强烈关注,对祖**亲饱含深情。特别是1840年以来,在救亡图存的抗争中,各民族同仇敌忾,一致对外。共同的家园、共同的命运、共同的抗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觉醒和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增强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从现实条件看:我国各民族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汉族人口众多,少数民族地大物博,汉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同时,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我们既要致力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共同建设强大的祖国,也要从民族的、地区的实际出发,注意照顾差异和特点。

层级设置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它不是单纯的民族自治,也不是一般的地方自治,而是民族自治和区域自治结合起来的制度。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各自治机关都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国家政权。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共分三级,分别为省一级的自治区,地区一级的自治州和县一级的自治县(旗)。根据宪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在人员组成方面,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中,除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代表外,其他居住在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族也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在地方权力方面,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者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管理地方财政的自治权。凡是依照国家财政体制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收入,都应当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地安排使用。宪法中专门规定: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宪法还明确规定,国家帮助民族自治地方从当地民族中大量培养各级干部。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在维护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党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

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特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中国的历史发展、文化特点、民族关系、民族分布等具体情况作出的选择。这是各族人民的共同选择,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提及中华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包含“民族”和“区域”两个基本要素,既不是单纯的民族自治,也不是单纯的地方自治,是二者的统一体。把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正确地结合起来,既有利于保证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又有利于各民族的平等团结。

二是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的有机结合。经济因素,主要是指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基础、自然资源状况等;政治因素,主要是指国家统一、民族平等团结和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利等。把二者正确地结合起来,既能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又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又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各民族的进步。

三是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有机结合。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和发展,既考虑民族与地方的历史状况,又考虑其现实的状态及发展需要。在对历史和现实的充分把握中,考虑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规划民族自治地方的未来,从而有利于地区的稳定与发展,有利于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发展繁荣。

民族区域自治遵循和体现的基本原则有: 一是民主原则。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社 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这一制度构成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有利于少数民族民主地参与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更好地享受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权利。民族自治地方的设立及其管理也都遵守民主的原则。

二是平等原则。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我国各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都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繁荣昌盛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各民族不论大小,都应享有平等的权利。建立民族自治地方体现了民族平等原则。例如,人口有一千多万的民族和人口只有几千人的民族都依法建有自治地方,此外还建有1,173个民族乡作为这一制度的补充;在民族自治地方内,自治机关必须保障本地方内的各民族享有平等的权利。

三是法制原则。中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建立和管理都是依照法律进行的,这一政治制度具有良好的法律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和健全是与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进程相一致的。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依据,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主干,以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为主要内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这一法律体系,是各级国家机关,包括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处理民族事务的基本依据。

四是实事求是原则。中国地域辽阔,各民族在历史发展、经济生活、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方面各具特色。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因地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生搬硬套,更不是千篇一律。这体现在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上,也体现在民族自治地方的管理上。

五是团结统一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着眼于增进各民族的团结,增进中华民族的团结。因为这符合国家的最高利益,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必须教育各民族公民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六是发展繁荣原则。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本目的之一。因此,民族自治地方在经济发展方面拥有很多的自治权,国家对自治地方的领导和帮助,在许多时候表现为促进自治地方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下载中华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理论和实践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华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理论和实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依法行政的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最终定稿)

    袁曙宏:依法行政的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 依法行政不仅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和法治国家所普遍遵循的一项法治原则,而且是各国据此原则所建立的一整套行政法律制度;不仅是现代政府管......

    2月-防御性驾驶基本理论及实践指南

    防御性驾驶基本理论及实践指南 一、 防御性驾驶的概念 防御性驾驶的核心是“预防措施”。防御性驾驶技术是将相关的驾驶技能和驾驶习惯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归纳,形成一套简单明......

    课程和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课程和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一、课程论基础 1、课程的类型 (1)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按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划分) (2)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按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划分) (3)必修课程和选修......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从“7·5乌鲁木齐打砸抢烧”事件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汪睿 行政管理L01214037 联系方式:***(手机) 新疆近年来所发生的暴力恐怖事件,例如:新疆巴楚暴力案、4.30乌鲁木齐......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范文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月28日 出题人:马增全 1.2010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延边州或延边)成立60周年。据此回答1~4题。 1.国家在延边设立朝鲜族自治州,不能表明() A.我国的朝......

    民族区域自治讲稿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及长阳实行民族 区域自治的由来和经过 张昌勤 在当今世界,民族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据统计,现在世界上大约2000个左右的民族,在150多个国家里面,有两......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策和重要的政治制度,它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确立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历史上不平等的民族关系,真正实现了各民族间的......

    民族区域自治心得体会

    民族区域自治心得体会 在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同样担负着重要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定的目的,就是要保障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