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依法行政的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
袁曙宏:依法行政的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
依法行政不仅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和法治国家所普遍遵循的一项法治原则,而且是各国据此原则所建立的一整套行政法律制度;不仅是现代政府管理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更是现代政府管理模式和行政观念的一场深刻革命。为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国务院2004年3月颁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系统规划了我国依法行政的实施蓝图,明确提出了建设法治政府的宏伟目标,全面确立了我国未来10年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行动纲领,继往开来,意义重大。面对依法行政的大好形势和艰巨任务,广大公务员迫切需要在认真学习、宣传和实施《纲要》的过程中,更加牢固地树立依法行政观念,更加全面地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要坚决按照胡锦涛同志所明确要求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自觉地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越是工作重要,越是事情紧急,越是矛盾突出,越要坚持依法办事。”
一、依法行政的涵义和基本要求
(一)依法行政的涵义
在现代社会,行政必须受法律的约束,这是法治的必然要求。尽管各国在其不同的法治发展道路上,形成了关于“依法行政”的不同称谓,但在现代法治国家中,依法行政都实质性地成为行政机关所普遍遵循的一项法治原则,并由此构成了各国建立行政法律制度的基础和根据。
对依法行政内涵的理解,首先源于对法律与行政二者关系的确定。从历史发展来看,法律与行政并无必然关联。在近代法治产生以前,行政领域本质上是由人而非法支配一切的,它所造成的结果是专制和不民主。依法行政的提出,旨在从根本上确立议会制定的法律对行政的支配和控制地位,保证行政机关依据法律行使行政权,以防止行政权专横和滥用。
在依法行政中,“依”取依据、根据之义,指行政权力的取得和行使必须 “依据法律”,这不仅远比“不违反法律”严格,而且也比“符合法律”要求更高。尽管在现代社会,行政机关享有更宽、更广的自由裁量权,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不再局限于机械适用法律,而是在法律适用过程中有了更积极、更能动的作用;但在有可能侵害公民权利的领域中,始终要求行政机关必须严格依据法律行事,且即使在其他领域,在行政机关拥有自由裁量权的情况下,也要求行政机关的权力行使必须合乎法律的目的和精神。
与资本主义初期“无法律即无行政”中的“法”仅指代议机关的立法相比,现代社会依法行政中的“法”已有所拓宽,在某些情况下也包括特定行政机关所制定之法。在我国,“法”的范围除宪法外,不仅包括由全国和地方有权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地方性法规,而且包括特定的行政机关制定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当然,尽管某些行政机关所制定之法也属依法行政的“法”的范畴,但因其本身亦属行政活动的一部分,因此事实上也须遵守依法行政的要求,特别是要遵守法律保留原则和法律优先原则。而依法行政中的“行政”,已不限于传统的干预行政或秩序行政,同时还包括给付行政;不仅包括强制性行政,也包括非强制性行政;不仅包括依职权的积极行政,而且包括需经当事人申请的消极行政。在现代社会,依法行政的“行政”所包括的范围,涵盖了行政机关的全部行政管理活动。
概而言之,依法行政包括三项要求:一是行政机关权力的取得必须由法律设定;二是行政机关权力的行使必须依据法律,既不能违反实体规范,也不能违反程序规范;三是违法行政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其中,规范行政权的来源是前提,行政权的合法行使是关键,法律责任的落实是保障;三者之间环环相扣,三位一体,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对行政机关的要求。
为了进一步准确把握依法行政的涵义,我们需要从下列三个方面深刻认识依法行政的本质:
其一,在人民与政府关系的认识上,必须从公民义务本位和政府权力本位向公民权利本位和政府责任本位转变。依法行政的首要问题和根本问题,就是人民与政府的关系问题。现代政府是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其权力来源于人民,受人民监督。公民权利是国家权力之本,是行政权力之源;政府责任是行政权力的核心,是政府属性的本质。对于政府而言,“法未授权不可为”;对于公民而言,“法未禁止即可为”。在人民与政府 的关系上,我们应当明确:不是人民为了政府而存在,而是政府为了人民而存在,人民政府应当始终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者和维护者。
其二,在法治理念上,必须从以法治民、治事向依法治官、治权转变。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核心是依法治官而非治民,依法治权而非治事,依法规范和制约行政权而非扩大和强化行政权。依法治国的“国”首先是指国家机器(State),而不是指地理概念(Country)。我们必须摒弃法律仅仅治民、治事的工具主义意识,确立法律首先治官、治权的法治主义意识,在此前提下通过地方和部门的依法治理,让法律真正贴近每个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使法律真正成为他们信赖的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
其三,在责任意识上,必须从片面强调公民责任向同时强化政府责任转变。我国现行立法比较重视设定公民责任,不太重视设定政府责任。一些规范政府行为的综合性重要法律法规难以及时出台,一些单行法律法规中对政府责任的规定或者处于空白状态,或者力度过软不具威慑力,或者过于原则无法追究。现行行政执法过于重视行使行政权力,不太重视承担行政责任。一些执法者习惯于抖威风、耍特权、牟取部门利益,甚至在少数地方和部门形成了以案件为资源,以执法为手段,执法护违法,违法养执法,执法与违法相互依存、恶性循环的黑色“执法产业”。现行的监督制度往往重视虚臵监督形式,不太重视落实行政责任。内部监督由于部门“利益关联”,往往出现“相互礼让”;外部监督尽管主体众多,但难以形成监督网络;专门监督虽然制度不少,但实施起来阻力很大;监督者的监督责任同样缺失,很多监督都成了“软监督”。
(二)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
牢牢把握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是公务员牢固树立依法行政观念的核心。所谓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是指贯穿依法行政进程始终,适用于行政机关一切行政活动和行政活动的一切重要方面的基本准则。它反映了依法行政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理念,是作为依法行政的准则、要求和评判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标准、尺度而存在的。当前,要提高广大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依法行政观念,强化他们的依法行政意识,关键是要真正坚持《纲要》明确规定的依法行政的6项基本要求:
一是要坚持合法行政。合法行政理念是行政法中最基本、最古老的理念,是法治大厦的根基。它明确要求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
二是要坚持合理行政。合理行政理念既源于合法行政理念,又独立于合法行政理念,是现代行政法控制行政自由裁量权滥用的有力手段。合理行政要求行政行为不仅要符合形式正义,达到基本的合法性标准;而且要求符合实质正义,达到更高的合理性标准。它明确要求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要平等对待行政管理相对人,不偏私、不歧视;行使自由裁量权应当符合法律目的,排除不相关因素的干扰;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应当必要、适当;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行政目的的,应当避免采用损害当事人权益的方式。这些规定反映了追求实质正义对于建设法治政府的重大意义。
三是要坚持程序正当。程序正当理念是现代行政法中实现形式正义的核心原则。没有程序公正,就不可能有实体公正;不仅要实现公正,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公正。它明确要求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外,应当公开,注意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与行政管理相对人存在利害关系时,应当回避。
四是要坚持高效便民。公正与效率是现代政府追求的两大价值目标。没有效率的公正,就如同“迟到的正义为非正义”一样,严重违背现代政府的价值追求。高效便民理念明确要求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守法定时限,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五是要坚持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现代政府应当遵循的基本理念,它明确要求行政机关公布的信息应当全面、准确、真实;非因法定事由并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因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撤回或者变更行政决定的,应当依照法定 权限和程序进行,并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因此而受到的财产损失依法予以补偿。
六是要坚持权责统一。权利与义务统一、职权与职责统一,是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它明确要求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经济、社会和文化事务管理职责,要由法律、法规赋予其相应的执法手段;行政机关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力和责任的统一;依法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
二、我国依法行政的制度框架
依法行政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法治原则,更是据此原则所建立的一整套法律制度,这个制度主要是由行政法来建构的。由于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不同,法律文化不同,对法律制度安排的需求也会不同。因此,尽管各国行政法基本上都确立了法律保留原则、法律优先原则、比例原则、信赖保护原则、正当程序原则、公正原则、公平原则、公开原则、效能原则、权力监督与权利救济原则等依法行政的核心原则,但各国的行政法体系或行政法律制度结构却差之甚远。例如,大陆法系国家以行政权为核心来构筑其行政法体系,其依法行政制度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行政组织法,规定有关行政组织、行政机关、行政主体、公务员的法律制度;二是行政作用法或行政行为法,规定有关行政权力运行的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的法律制度;三是行政救济法,规定行政机关对其权力的行使承担责任,给受损害的公民提供法律救济的法律制度。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英美法系国家的行政法体系围绕着“以权力制约权力”这个基本原则展开,其依法行政制度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委任立法,通过议会立法权对政府的行政权进行制约与监督,实行“事前控制”;二是行政程序法,通过行政行为的最低程序标准来规范行政权的运行过程,进行“事中控制”;三是司法审查,通过法院的司法权来监督、制约行政权,实现“事后控制”。
我国行政法体系在其形成过程中,建国前主要受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大陆法系国家行政法体系的重大影响,建国后相当一段时期受前苏联行政法体系的深刻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后又不同程度地受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行政法法体系的交叉影响,因此我国行政法体系总体上表现出“主显辅隐” 的显著特点:借鉴大陆法系国家的行政法体系作为“主线”或“明线”,整个行政法体系比较清晰地划分为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和行政救济法三大部分;借鉴英美法系国家的行政法作为“辅线”或“暗线”,强调通过立法法进行事前控制,通过行政程序法进行行政过程控制,通过行政诉讼法进行事后监督、救济。这种有主有辅、明暗结合的行政法组织方式,有利于推动我国行政法体系朝着错落有致、结构匀称、体系合理的方向发展。经过20多年持续不断的行政法治建设,我国现已基本上发展出一个以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和行政救济法为骨干的、三位一体的依法行政制度框架。其中,行政组织法是依法行政的前提,主要由行政机关组织法、行政编制法和公务员法组成;行政行为法是依法行政的关键,主要由行政立法法律制度、行政执法法律制度和行政监督法律制度组成;行政救济法是依法行政的保障,主要由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和国家赔偿法组成。
三、我国依法行政的现状、基本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依法行政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封建历史很长的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基本上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现代法制遗产很少。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又在较长一段时间犯了忽视法制建设的错误,延误了法制建设的进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社会逐步转型,法制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凸现。党和国家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及时作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战略决策,我国法治建设和依法行政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与许多欧美发达国家走社会演进型的法治化道路不同,受传统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实现依法行政基本采用的是“政府推进型”模式。它不像欧美发达国家那样走的是“内发型”法治化道路,即渐进自发、从量变到质变逐步实现法治,而是由政府根据本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运用人类创造的先进法治文明成果,结合人民群众对法治的认识程度,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培植法制要素,引导并推进法治快速发展。走“政府推进型”法治化道路的国家有四个共同点:第一,法制建设的速度快、力度大,但与旧体制和传统习惯的冲突也较为明显;第二,很多法制要素不是在本国自然生成的,立法移植和输入的成分较多;第三,立法超前与执法滞后同时存在,法律往往不能很快对社会产生调整作用;第四,政府的权威与法治的权威相互依存,法治权威的形成往往需要政府强有力的保障。
当前,我国依法行政的整体状况可以概括为五个并存:一是成绩与问题并存;二是有利条件与困难并存;三是紧迫性与长期性并存;四是动力与阻力并存;五是将法治作为价值目标与将法治作为实用工具并存。正是这“五个并存”的存在,决定了我国当前全面、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我国依法行政的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以来,我国依法行政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可以概括为以下七点:
一是依法行政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这是依法行政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的根本保证,是依法行政的本质和真谛所在。
二是依法行政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经济、社会同步和协调发展。依法行政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力量和保障力量,其全面推进无法脱离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条件。依法行政过于超前,依法行政目标和各项措施就会落空,从而根本无法实现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依法行政滞后,法制就可能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障碍和阻力,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向前发展。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把改革、发展和稳定作为依法行政的重点,坚持依法行政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凸显依法行政在依法治国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突出地位,是为依法行政不断增添动力和活力的源泉。
三是依法行政必须把依法治官、治权重点,把保护公民权利作为核心。依法行政的重点是依法治官而非治民,依法治权而非治事,核心是保护公民权利。我国依法行政的实践充分表明,只有紧紧抓住这一重点和核心,才不会使依法行政偏离正确方向,才不会使行政机关借依法行政之名变相 加强行政权、扩大行政权,才能真正把行政权纳入法律轨道。
四是依法行政必须与政府职能转变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机结合、同步实施。依法行政是对旧的行政管理模式的一场深刻革命,必然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行政管理体制。依法行政既是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手段。在我国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过程中,依法行政既要在现有行政管理体制下逐步推进,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相衔接,通过依法行政促进政府职能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向的转变;又要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提供足够的创新空间,保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逐步到位。
五是依法行政的推进需要与公务员观念转变和法律素质提高形成良性互动,必须深入持久地对公务员进行依法行政观念的培养和教育,全面提高其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公务员是一切行政活动的最终实施者。他们的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和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我国依法行政的进程。实现制度约束下的公务员自觉地依法办事,是我国法治走向良性运作的根本;否则,再完善的制度也会被与之不相适应的观念错位和水平低下所扭曲,甚至使制度失去意义。
六是依法行政必须坚持立法、执法和监督并重,使其相互协调,整体推进。立法、执法和监督是依法行政缺一不可的重要环节。立法是依法行政的前提,担负着为行政机关提供公正、有效的行为规则的功能;执法是依法行政的关键,是与人民群众的权益最直接相关的行政行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则是依法行政的保障,承担着防止和纠正行政机关违法行政的重任。推进依法行政,立法、执法、监督三位一体,相互协调,整体推进。
七是依法行政必须大力加强行政程序法律制度建设。要坚决纠正行政法治建设中重实体、轻程序的不良倾向,高度重视健全和完善行政程序,使行政实体法和行政程序法成为规范、制约和监督行政权依法行使的两大保障。
(三)我国依法行政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的依法行政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 是由于受各种条件限制和影响,当前依法行政实践中还存在着不少差距和问题:一是依法行政体制不顺,与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形成全方位的对接;对依法行政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够清晰,甚至认为依法行政妨碍经济发展;依法行政工作讲起来重要,但在行政管理实践中却往往不容易落实到位。二是对行政决策的合法性、民主性和科学性重视不够,决策程序不完善,决策责任追究机制不健全,决策失误频频发生,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权益造成重大损失。三是行政立法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中存在着部门利益化倾向,公开透明和公众参与不够,缺乏充分的专家论证。四是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执法牟利现象普遍存在,缺乏严格的执法责任制。五是政府解决纠纷机制不够完善,信访、调解、裁决、复议等纠纷解决方式之间缺乏衔接和整合,制约着政府化解纠纷功能的全面发挥。六是违背法制统一原则和政令不够畅通问题比较突出,诸如下位法与上位法相抵触,同一位阶的法律规范之间相互冲突,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严重损害了法制的权威。七是对行政权制约、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导致行政权力在行政决策、行政立法与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行政执法、行政司法等各个方面不同程度地被滥用。八是公务员的法律素质参差不齐,依法行政的观念、能力与水平都亟待进一步提高。
上述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政府形象,妨碍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和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现实需要,必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四、我国依法行政的目标:建设法治政府
《纲要》将我国依法行政的目标确定为建设法治政府,并对法治政府的内在结构加以明确规定,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法治政府的内在结构
《纲要》规定: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经过十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按照行政权的运行过程,《纲要》把法治政府的内在构成要件分解为下列七个方面:①理顺依法行政体制。要求政企 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基本理顺,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基本到位。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和权限比较明确。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形成。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基本建立。②提高法律议案和行政立法的质量。要求提出法律议案、地方性法规草案,制定行政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符合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充分反映客观规律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提供制度保障。③保证严格执法。要求法律、法规、规章得到全面、正确实施,法制统一,政令畅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得到切实保护,违法行为得到及时纠正、制裁,经济社会秩序得到有效维护。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明显增强。④建立、健全科学、民主、规范的行政决策机制。要求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行政决策机制和制度基本形成,人民群众的要求、意愿得到及时反映。政府提供的信息全面、准确、及时,制定的政策、发布的决定相对稳定,行政管理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便民、高效、诚信。⑤有效整合政府解决纠纷机制。要求高效、便捷、成本低廉的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基本形成,社会矛盾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⑥完善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机制。要求行政权力与责任紧密挂钩,与行政权力主体利益彻底脱钩。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基本完善,政府的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明显加强,行政监督效能显著提高。⑦提高广大公务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要求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观念明显提高,尊重法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氛围基本形成;依法行政的能力明显增强,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能够依法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
(二)法治政府的立体性和多维性
法治政府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多维的,从不同的角度看呈现为不同的维度。概而言之,法治政府应当是有限政府、服务政府、阳光政府、诚信政府、效能政府和责任政府。
1、法治政府应当是有限政府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是一种全能政府,行政管理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机制成为配臵社会资源的基础性手段,政府只能是有限政府,其主要功能在于提供公共物品、解决市场失灵,这就决定了法治政府应当是有限政府。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首先要求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和权限有明确划分。政府的权力必须依据法律,政府的行为必须在法律约束之下,遵循法律保留和法律优先原则。凡是宪法、法律规定只能由法律规定的事项,行政机关只能在有法律规定或者法律明确授权的情况下,才能制定行政法规范并作出行政行为。其次要求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基本理顺。凡是老百姓可以自主决定、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行管理的事项,政府就不应干预,政府职能应该是有限的。最后要求政府职能定位必须从传统的微观和直接的全能管理转向以宏观和间接为主的有限管理,侧重于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市场主体提供良好的交易环境,维护市场交易的安全和有序。
2、法治政府应当是服务政府
传统的政府管理范式以行政权为中心,片面强调命令与服从关系,强调行政行为的强制性和单一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依法行政,把政府定位在为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提供者。
当前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过程中,迫切需要不断强化政府的服务意识。首先,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要求政府不仅是公共物品的提供者,而且政府提供的信息要全面、准确、及时,行政管理要力求便民。其次,在行政管理领域,出现了大量协商、合作型的行政行为,如行政合同、行政指导、行政给付和行政奖励等。这些新型的非强制性行政行为的共通之处在于:强调依法行政从指令性转向指导性,强调政府与相对人的平等,强调政府对相对人的服务职能。政府角色的这一转换是根本性的,有利于克服行政行为强制和单一带来的僵化和低效,有利于政府以平等者身份处理与行政相对人的关系,有利于行政行为被行政相对人理解和接受。再次,即便类似于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许可等强制性行政行为,也要通过体现便民原则的行政程序法来强化其服务功能。例如,行政处罚法规定的简易程 序和行政许可法规定的一般程序制度和具体的期限制度都有助于建立服务政府。
3、法治政府应当是阳光政府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阳光政府最有利于防止行政权的腐败和滥用。阳光政府意味着行政权的依据公开、行政权运作的过程公开和行政权运作的结果公开。正如英国一句法律谚语所言,“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去实现”。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要求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管理时,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应当一律公开,注意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和建议;行政机关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行政相对人、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和《纲要》的颁布实施,为阳光政府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4、法治政府应当是诚信政府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在市场经济社会,个人诚信是基础,企业诚信是重点,政府诚信是关键。政府诚信要求行政机关公布的信息应当全面、准确、及时、真实,行政机关制定的政策和发布的决定应相对稳定,行政管理应严格依法。非因法定事由并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如因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需要变更行政决定的,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并应对行政相对人因此而受到的财产损失依法予以补偿。《行政许可法》首次规定了信赖保护原则,为推动诚信政府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
5、法治政府应当是效能政府
效能=效率+方向正确。效能是行政管理的生命。建立法治政府,要求政府不仅是公正的,而且是高效率的,否则,政府管理就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行政许可法》在我国法律中第一次对行政行为运行过程各个主要环节的具体期限作出了系统和严格的规定,因而必将对推动其他法律、法规重视行政行为的期限制度产生积极影响,从而为建设效能政府打下坚实的法律基础。
6、法治政府应当是责任政府
“违法不究”必然导致“有法不依”。政府责任是政府权力的核心,是政府 属性的本质。没有政府责任,行政权的运行就得不到制约,公民权的行使就没有保障,违法行政就不可能受到追究,依法行政就不可能真正实现。
“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须赔偿”,这是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对于行政机关而言,职能、权力和责任三者是高度统一的。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的过程,既是行使权力的过程,也是履行职能、承担责任的过程。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违法、越权或不遵守法定程序,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造成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利益损害的,要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要求行政权力与责任紧密挂钩,与行政权力主体利益彻底脱钩;要求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基本完善,政府的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明显加强,行政监督效能显著提高。
五、当前我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主要任务
《纲要》颁布两年多来,取得了显著成效:法治政府的目标全面确立;各地方、各部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办法和措施纷纷出台;以实施《行政许可法》、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加强监察、审计监督为突破口,进一步健全了事前、事中和事后对行政权力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制约与监督机制;各级政府和广大公务员依法行政的意识明显提高;依法行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加凸显。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如何将《纲要》从纲领性的文件转化为制度性的实践,从书面上的条文转化为法治化的行为,从对政府的外在规范要求转化为公务员的内在价值追求,从依法行政的纲要性宣言转化为依法行政的制度体系,仍然任重而道远。经过十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建设法治政府,既是一个宏伟的总体目标,又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既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又是一项不断推进的日常工作。我们既不能认为十年时间很长而现在无所作为,也不能认为十年时间太短而心存气馁。建设法治政府,需要我们根据各地区、各部门依法行政的发展现状、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有计划、有步骤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下大力气,动真功夫,真正把《纲要》贯彻到位,实施到底。
(一)以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不断完善依法行政体制
科学的政府职能配臵和完善的行政管理体制是推进依法行政的基础和前提。改革开放26年来,我国虽然在转变政府职能和改革行政管理体制上取得了重大成效,但目前政府职能配臵和行政管理体制还与依法行政的要求不完全适应,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从管制政府向服务政府、从封闭政府向阳光政府、从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的转变还没有全面完成。《纲要》以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推进依法行政的切入点和第一个环节,充分体现了它在建设法治政府中的先导性地位。当前,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首先要求我们必须以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不断改革和完善依法行政的体制。体制不完善,法治政府的建设就没有健全的框架,依法行政的推进就没有坚实的基础。因此,一方面,要依法界定和规范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项基本职能,明确划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界限,坚持凡是老百姓能够自己解决的、市场竞争机制能够自行调节的和社会组织能够自我管理的,政府就不必也不应当干预;另一方面,要合理划分和依法规范各级、各类行政机关的职能和权限,合理设臵政府机构,严格控制人员编制,大力改革管理方式,全面推进信息公开,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二)以制约行政权和保护公民权为核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制度建设
依法行政的首要和根本问题是人民与政府的关系问题,是行政权与公民权的关系问题。由于行政权具有管理领域广、自由裁量度大、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等特点,决定了它既是与公民、法人的利益最密切相关的一种国家权力,又是最容易违法滥用的一项国家权力,因而依法行政的重心是制约和监督行政权;同时,又由于我国的法治模式主要是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型模式,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也主要是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型改革,因而使得对行政权的依赖与对行政权的制约成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导致制约和监督行政权始终是依法行政的难点。公民权是国家权力之本,是行政权力之源。人民政府应当始终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者和维护者,行政权力应当始终是为了保护和扩展公民权利而行使和运用。制约行政权和保护公民权,就像“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推动着依法行政阔步前进。《纲要》抓住了依法行政的这两个核心,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民为本的执政宗旨,坚持政府对人民负责,对人民制定的法律负责的行政理念,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把全方位、全过程监督和规范行政权,保护和扩展公民权作为贯穿《纲要》的内在主线。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依法行政的这两个核心和《纲要》的这两条主线,通过在行政决策、行政立法、行政执法、纠纷解决、权力监督、程序建设等主要环节上建立起完备的行政法制度体系,真正把依法治官、依法治权落到实处,真正把保护公民权、扩展公民权落到实处,做到以制约行政权来保护公民权,以扩展公民权来监督行政权,实现制约、监督行政权与保护、扩展公民权的相互依存和共同推进。
(三)以强化公务员依法行政观念带动人民群众法治意识提高为着眼点,不断促进制度与人的良性互动
公务员是行政权的行使主体,是一切行政活动的最终实施者。他们依法行政观念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推动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进程。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实现制度约束下的公务员自觉地依法办事,是我国依法行政走向良性发展轨道的根本条件之一;否则,再完善的制度也会被与之不相适应的观念错位和水平低下所扭曲,甚至使制度失去意义。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说过:“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两千多年前的这句名言,在今天仍然令人振耳发聩。只有全体公务员真正做到了不惟权、不惟上、只惟法,严格遵循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这六条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才能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奉法者”,才能带动全体人民群众真正把法律作为自己的信仰准则和行为指南,才能做到制度与人的良性互动。惟此,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才能真正建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最终实现。因此,我们一定要抓住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这个矛盾的主导方面,通过制定公务员依法行政的五年培训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通过对培训的认真实施和严格考核,通过奖优罚劣、赏罚分明,教育和督促广大公务员自觉遵守法律,严格依法行政;并以此为推动,加大在全社会普 法的力度,积极营造尊法守法、依法维权的良好环境,逐步形成与建设法治政府相适应的社会氛围。
(四)以加强依法行政责任制为保障,把《纲要》真正落到实处
责任是法律的生命,“违法不究”必然导致“有法不依”。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强化政府责任是关键。一是各地方、各部门的行政首长要真正履行作为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加大对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力度,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二是地方各级政府应当定期向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上一级政府报告推进依法行政的情况,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应当定期向本级政府报告推进依法行政的情况,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应当每年对推进依法行政和贯彻实施《纲要》工作作出具体安排。三是要加强对行政机关贯彻实施《纲要》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人大监督、行政监督、政协监督、司法监督、新闻监督、社会监督以及严格考核、过错追究等机制和制度,对贯彻落实不力的,要严肃处理,予以通报,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总之,要通过严格落实责任制,加大奖惩力度,使《纲要》由虚变实,由软变硬,切实得到贯彻执行,以防止《纲要》被淡化、虚化、口号化。
六、关于党依法执政的基本理论问题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这是我们党全面总结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执政经验,积极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需要,主动应对经济全球化和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所作出的战略性论断,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1996年我们党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到十六大报告提出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再到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依法执政是党执政的基本方式,这既反映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治国执政思路一以贯之的理论探索,更反映了我们党对治国执政方式与时俱进的制度创新。
(一)党依法执政的必然性和现实性
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 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一深刻而精辟的论断,揭示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依法执政的必然性和现实性。
首先,从通过革命夺取政权到领导人民执掌政权,是党依法执政的必然选择。现代政治是政党政治,政党是政治生活的核心,执政党执掌国家政权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但在表现形式上,因政党与国家产生的先后不同而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国家先于政党建立,政党基于政权有序运作的需要而得以逐步形成和发展,政党与国家是一种寄生关系,只有在竞选中获胜的政党才能成为执政党,并通过其党员代表执掌国家政权而间接执政、幕后执政和轮流执政,西方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制即属此类。第二种是政党先于国家建立,政党领导人民推翻旧政权,建立新国家,国家的性质取决于政党的性质,政党与国家是一种共生关系,领导人民夺取政权的政党直接执政、一线执政和长期执政,我国即属此类。上述两种类型,都是特定国情的产物,都适应了特定国家的历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就第一种类型而言,由于经过数百年的演进和发展,执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已经比较成熟、稳定和有序,并逐步被纳入了制度化和法律化的轨道。而对第二种类型来说,领导人民夺取政权的革命党如何在革命胜利后迅速转变为执政党,把经济建设而非阶级斗争作为首要任务,把执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建立在规范、稳定、有序的基础之上,则需要进行艰辛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在这方面,我们党有过指导思想上的严重失误。由于党执掌全国政权后没有及时和全面地实现向执政党的转变,没有一以贯之地把民主和法治作为执政的两大基石,导致党内民主、法治思想淡薄,专断、人治思想浓厚,斗争哲学和造反意识长期主导和影响着党的行为,直至最终发生了打倒一切、全面内战、自己向自己夺权的十年“文化大革命”。邓小平同志深刻总结了这段历史的沉痛教训,明确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1980年,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中进一步强调:“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 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 这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精辟论断,把法治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构成了我国民主法治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点,开辟了我国法治建设的新时代,从而使党依法执政成为一种必然的历史性选择。
其次,从在封闭条件下实行计划经济到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党依法执政的现实要求。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的《序言》中曾深刻指出:“《宣言》中始终贯彻的基本思想,即: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 我国改革开放27年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其根本原因可以归结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全面转变,以及由此产生的整个社会结构的全面转型所带来的生产力的极大解放,所形成的13亿人民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空前释放。自然经济必然是人治经济,计划经济必然是权力经济,而市场经济则必然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主体和利益的多元,政府与市场、社会关系的复杂,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融合,以及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变迁,都有力地推动着整个国家管理、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迅速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都必然要求民主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多年来,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也就是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国的过程。无论是依法治国,还是依法行政,它的前提、核心和关键都要求党必须依法执政;否则,实现法治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当前,我国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实施依法治国方略都正处在攻坚阶段,迫切需要我们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法治建设规律的要求,坚持和实行依法执政,不断提高党依法领导和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再次,从党对国家和社会高度集中的一元化领导到党对国家和社会的法治化领导,是党依法执政的体制呼唤。在革命战争年代和建国初期,我们党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一元化领导模式。应当说,这种领导模式对我们党领导人民夺取政权和巩固新生政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进入和平建设时期,继续实行这种领导模式,就很容易使党处于包办一切、领导一切、决定一切、管理一切的地位,从而直接导致各级政权组织的功能难以发挥,社会处于消极服从、整齐划
一、缺乏自主性和生机活力的状态,甚至会导致党的领导权集中在个人手中。改革开放以后,针对党高度集中的一元化领导模式所带来的严重问题,我们党进行了党政分开模式的探索,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开始朝着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的方向转变,这对纠正和克服党高度集中的一元化领导模式所造成的党政不分的弊端产生了积极作用。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在党的执政模式问题上,我们既要跳出党高度集中的一元化领导模式的窠臼,又绝不能照搬西方国家执政党间接执政、幕后执政、轮流执政的模式,而必须在有利于加强党的执政地位、有利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执政载体的前提下,依法明确界定党与国家机关的不同职能、权限和责任,以及规定它们之间不同的活动范围、活动原则和活动方式,在此基础上实现党对国家和社会领导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而依法执政方式的提出和确立,无疑适应了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模式创新的需要。它有助于通过宪法和法律确认党在国家政权结构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地位,表明我们党既不能臵身于国家权力之外,也不是凌驾于国家权力之上,而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执掌国家政权,在依法执政中更集中、更有力地实现党的领导,从而既有利于防止党的领导权泛化和绝对化,导致过于集权;又有利于防止党的领导权虚化、弱化、被边缘化,造成执政权力丧失。
(二)党依法执政要厘清执政主体、执政行为和执政责任三大核心要素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是中外法制史上一个前无古人的重大法治创新。依法执政的提出,不仅将引起党的领导体制和领导方式的深刻变革,而且将对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产生深远影响;不仅是事关执政党建设、法治建设的重大实践问题,而且是事关党建研究和法学研究的重大理论课题。在法治领域,主体、行为和责任是三大核心要素,是任何法学研究和法治实践都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因此,探讨依法执政,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来厘清执政主体、执政行为和执政责任这三大核心要素。
首先,依法执政需要明确执政主体。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依法行政的主体是各级行政机关,公正司法的主体是各级司法机关,那么,依法执政的主体是谁?不明确回答这一问题,就很容易造成理论上的混乱 和实践上的危害。有的同志认为,依法执政的主体是全体党员;有的同志认为,依法执政的主体是执政党委派到国家政权机关中担任领导职务的党员代表;也有的同志认为,依法执政的主体是各级国家政权机关中的党组;还有的同志认为,依法执政的主体包括所有的党组织。很显然,上述各种观点都是值得商榷的。笔者认为,其一,依法执政的主体不应当是全体党员。中国共产党有7000多万党员,如果依法执政的主体是全体党员,则就有7000多万个执政主体,这无疑会导致执政主体的泛化,造成人人是执政主体、人人又都不是执政主体的主体虚臵状态。其二,依法执政的主体不应当是在国家政权机关中担任领导职务的党员代表。中国共产党是直接执政、一线执政和长期执政的执政党,而不是西方国家间接执政、幕后执政、轮流执政的执政党;因此,党委派到国家政权机关中担任领导职务的党员代表只能是执政党的一分子,只能代表执政党行使部分执政权力,而不可能象西方国家那样个人就是执政主体(如总统制或议会内阁制国家的总统或总理、首相代表执政党执政)。其三,依法执政的主体不应当是各级国家政权机关中的党组。根据《党章》规定,国家机关党组的主要任务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讨论和决定本单位的重大问题;做好干部管理工作等。但为了有利于发挥国家政权机关的作用,国家机关党组不应当以自己的名义、而应当以国家机关的名义统一对外履行政权职能,行使管理职权,承担法律责任。其四,依法执政的主体也不应当是所有的党组织。企业、学校、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城市社区和农村村等基层党的组织,由于不是领导一级政权的党组织,因而不应当是执政主体。综上所述,依法执政的主体只能是作为整体的中国共产党以及党的中央委员会和地方各级委员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由其产生的中央委员会行使党的最高执政权,闭会期间则由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行使;地方各级党委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行使所在区域的执政权,以保证党对地方各级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并明确地方各级党委的执政责任。
其次,依法执政需要规范执政行为。执政党的执政行为是否公权力?这是需要认真分析和探讨的问题。在西方国家,当参加竞选的政党大选获胜后,“获胜党就接管政府。于是党的政策纲领就通过立法、行政指令和任命党员担任各级行政部门的首脑而变成政府的行动”。无论是总统制国家,还是议会内阁制国家,政党只有执掌国家政权,才能成为执政党,而执掌政权的主要方式就是对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人事权和军事权等进行不同程度的掌控。如美国竞选获胜的总统有权提名任命或直接任命约4000名对本党忠诚的政治官员,其中仅500名左右需经参议院批准。在我国,由于中国共产党处于长期执政和直接执政的地位,因而执政方式与西方国家有很大不同,但通过执掌国家政权来执政则无疑是共同的。十分明显,我国执政党执掌国家政权的权力本质上应当是一种公权力,它虽然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直接对公民、法人产生强制力和执行力的公权力,但却是直接对国家政权产生掌控力和领导力的一种更加重要和更加宏观的公权力。长期以来,我们对规范国家公权力行为以及规范不同的国家公权力相互之间的关系比较重视,法律、法规相对健全,但对规范党的执政权这一公权力以及规范执政权与国家公权力相互之间的关系却严重忽视,法律、法规基本上是空白。因此,依法规范党的执政行为,就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其一,要依法规范党的执政权的行使范围。概括地讲,党的执政权主要是指党对国家和社会的政治领导权、思想领导权和组织领导权;具体地讲,则主要包括制定政策权、领导立法权、保证执法和司法权、指挥军事权、推荐和管理干部权、主导宣传和意识形态权、宏观经济和社会事务决策权等。其二,要依法规范党的执政权的行使方式。党的执政权行为一种核心的公权力,既需要依法保障,也需要从实体和程序上依法进行监督和制约。要依法规范党的执政权对国家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军事权、人事权、重大决策权等公权力的掌控方式和方法,把其纳入法治的轨道,以保证党的执政行为始终在公开、公平、公正的规则和程序下运行。其三,要依法规范党与国家政权机关之间的关系。既要发挥党委对同级人大、政府、政协等各种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这些组织中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又要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和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照法律和章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以从体制、机制及制度上巩固与加强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权力。
再次,依法执政需要落实执政责任。责任是法治的生命,无责任即无法治。依法执政是一个重大的法治问题,因而同样需要落实执政责任,否则就不可能实现依法执政。我国宪法在《总纲》中明确规定:“一切国家机 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落实党的执政责任,新政伊始即率先垂范,主动强化执政责任,首次确立了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报告工作的制度,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明确规定“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并建立了述职述廉、巡视、谈话和戒勉、询问和质询、罢免或撤换要求及处理等重要的监督制度。所有这些举措,都彰显出党中央对落实执政责任的高度重视。落实党的执政责任是个新课题,在责任主体和责任形式方面都显现出复杂性和特殊性,既涉及到各级党组织,也涉及到党员领导干部;既涉及到政治责任和道义责任,也涉及到党纪责任和法律责任。我们既要重视落实地方党委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宪法和法律,以及重大决策、任用干部、廉政建设等方面的执政责任,更要重视党的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执政责任。当前,要注意防止由于依法执政的法律责任不健全而产生两种倾向:一是以集体决定为名淡化、弱化、虚化地方党委的执政责任;二是在某些情况下造成党的领导干部的法律责任不如政府领导干部的法律责任明确、具体、易于追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一次把党的工作人员纳入了公务员的范围,这将有利于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法律责任的统一,有利于党的执政责任的落实。总之,我们在推进党依法执政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落实执政责任问题。要以宪法和党章为根本依据,以贯彻《党内监督条例》、《纪律处分条例》、《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和《公务员法》为契机和突破口,通过对违法执政行为的追究并使相关责任人承担党纪和法律责任,来达到监督执政权力和规范执政行为的目的,这既是执政党内部的一项重要制度保障,也是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的重要法律保障。
(三)党依法执政要实现方式上的深刻转变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历史性跨越,具有长期性、根本性、全局性和复杂性。要从制度上真正落实依法执政,要求我们党在执政方式 上实现三大深刻转变。
首先,党要从主要依政策执政向主要依法律执政转变。党的政策是党领导人民、动员人民和教育人民的重要法宝,是党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有力武器。政策在宗旨上的概括性和鲜明性,在制定上的迅速性和灵活性,在执行上的便利性和有效性等优点,决定了它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十分重要的手段。但是,政策与法律相比,也有着规范性、稳定性较差,公开性、民主性不够,以及适用范围有限(主要适用于党员)、程序制约不足和没有国家强制力等弱点;因此,在我们党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依法治国成为基本的治国方略之后,党就需要及时和果断地实现从主要依政策执政向主要依法律执政的历史性转变。当然,我们所说的这种转变,指的是党要善于及时把自己的意志(政策)转变为国家意志(法律),主要运用法律而非政策来治理国家和社会,而绝不是说政策已经变得不太重要甚至可有可无。法律与政策在指导思想以及为之服务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和根本任务等方面的高度一致,决定了法律和政策都是执政党执政的重要依据,也决定了两者之间经常有着密不可分的相互依存关系。不仅在中国如此,在西方国家也是如此。如德国比较法学家茨格威特•盖茨在论述社会主义国家政策对法律的影响后曾经指出:“这绝不是说西方法律体系中法律不受政策的影响。恰恰相反,即使在西方国家,每一项法律规则也都具有或明确或模糊的政策背景,否则便几乎不可能理解法律是如何产生或在实践中是如何适用的。实际上,许多法律都有意地寻求推进重建社会生活的某些经济的或社会的政策。” 在西方议会内阁制国家,议会在控制行政权的同时,也控制着立法权,议会党团成为党的领导核心,执政党的政策成为立法的重要依据和源泉。在总统制国家,议会的权力主要限于控制立法权,如美国在国会参议院设有若干政策委员会,以影响和主导立法。我国在现阶段,由于正处于从主要依政策治国执政向主要依法律治国执政的转型阶段,因而政策就居于更加重要和更加特殊的地位,甚至在某个特定阶段或特定情况下,政策仍可能是党执政的主要方式。但从总体上和根本上看,党治国执政的主要依据和主要方式只能是法律而不应当是政策,这也是我们党提出依法执政的初衷和本意所在。因此,在党从主要依政策执政向主要依法律执政的转变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正确处理法律与政策之间 的关系,既要正确处理不同效力等级的法律、法规、规章与不同层次的政策之间的关系,也要正确处理不同级别的执政主体依据不同效力等级的法律、法规、规章与不同层次的政策执政的关系,以既积极、主动又平稳、有效地实现这种转变。
其次,党要从强调严格遵守法律执政向既严格遵守法律、又主动创制和运用法律执政转变。依法执政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要求执政党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执政,不能超越宪法和法律行使执政权;二是要求执政党主动创制、运用法律执政。严格遵守法律执政是党依法执政的前提和基础,主动创制、运用法律执政则是现阶段党依法执政的重点和方向。我们既不能由于过分强调党主动创制、运用法律执政而使其享有法外特权,削弱与损害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也不能由于片面强调党应当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执政而束缚其手脚,不能及时对宪法和法律进行修改,不能迅速把党的政策和主张转变为国家意志,造成党无法有效回应与解决重大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把政党活动纳入法治轨道,保证政党运行有法可依,并不断推进政党执政的法治化,这是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政党政治发展的普遍规律。西方各国政党法治化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在宪法中规定本国政党政治的基本原则。如在世界上约142部成文宪法中,有93部(占65.5%)宪法明确规定了政党的内容。二是以专门法律的形式对政党的作用和活动方式作出规定。如德国在1967年制定了西方国家中最早的《政党法》。三是在宪法惯例和一些部门法中体现政党运行的规则。这主要体现在英美等普通法系国家。我国八二宪法和党章都明确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我们要在继续严格执行宪法和党章的这一规定,保证党执政行为合法性的前提下,高度重视党主动创制和运用法律执政。一是要通过修改宪法和法律,确认执政党作为制宪、修宪和重大法律议案的提案主体地位。二是要把改革决策与立法决策、把政策制定与法律制定更好地结合起来,更多、更快、更好地用法律而非政策来治理国家事务和政治事务,调整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三是要加强党对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领导,督促、支持和保证国家政权机关更好地履行立法、执法和司法职能。
再次,党要从加强自身制度建设与领导国家法治建设分头实施向二者 同步推进,统一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转变。在加强党内制度建设与推进国家法治建设的关系上,我们要注意克服两种不正确的倾向:一是把党内制度建设与国家法治建设割裂开来,不注重两者的整体规划、相互衔接、同步推进和共同实施,从而使党内制度建设与国家法治建设形成实际上的两张皮;二是把党内制度建设与国家法治建设等同起来,不注意党内规章、条例与国家法律、法规在内容、形式、效力和适用范围上的区别,导致以党规代替国法。我们必须认识到,一方面,建立严格和完善的党内规章制度,是党依法执政的基础。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没有严格的党内规章制度,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毫无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加强党内制度建设,既是巩固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引导和推动国家法治建设的迫切需要。《党内监督条例》、《纪律处分条例》的颁布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的修订,标志着我们党在加强自身制度建设与推进国家法治建设的有机结合上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另一方面,党内规章制度本身并不是党依法执政的直接依据。党依法执政的对象是国家和社会事务,因而依法执政的“法”只能是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党内规章、条例是用以规范党内生活和党员行为,而非国家、社会生活以及国家工作人员和普通公民行为的。如果我们混淆了党内规章、条例与国家法律、法规的区别和界限,试图用党内规章、条例来调整国家、社会事务以及国家工作人员和普通公民的行为,就会使党内规范的适用范围扩大化和适用效力强制化,就有可能导致实际上形成党和国家“两套法律体系”和“两套执法机构”,其结果是既损害执政党的形象,又削弱法律的权威。总之,我们既要高度重视党内制度建设与国家法治建设之间的依存和衔接,也要准确把握二者之间的界限和区别,始终牢牢抓住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这个核心和关键,始终紧紧围绕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个宏伟目标,努力把加强党内制度建设与推动国家法治建设统一起来,把坚持依法执政的基本方式与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统一起来,做到党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和规范化。
七、关于构建我国法治政府指标体系的设想
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已颁布两年多,十年左右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不久将要进入倒计时。目前各地贯彻落实《纲要》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形式化、口号化、实用化和利益化倾向。如期实现法治政府目标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立即引起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而构建我国法治政府的指标体系,正是全面贯彻落实《纲要》、扎实推进依法行政的一项重要举措,将对法治政府建设产生全面和长期的影响。
(一)构建法治政府指标体系的重要意义
法治政府指标体系,是由反映法治政府本质要求、具有内在关联的指标组成的评价系统。它以细化和量化法治政府要求为着眼点,运用科学的标准,选择和确定有代表性的重要指标,组成指标体系,综合测算各地依法行政的水平,并寻找推进依法行政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因此,法治政府指标体系是引导、评价和预测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一把标尺,对依法行政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1、法治政府指标体系具有引导功能,能够为依法行政的推进提供具体而现实的内在动力
十年左右基本实现法治政府的目标确立后,不少地方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相继确定了本地区、本部门推进依法行政的具体目标及要求。但是,依法行政毕竟只是对行政机关和公务员原则性的定性要求,法治政府目标也只是一个蓝图和方向。《纲要》虽然对法治政府目标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具体化,但仍然比较抽象和笼统,难以量化,缺少硬约束,因而容易造成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导致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流于口号和形式。
法治政府指标体系旨在通过对法治政府的精神实质进行深入剖析和科学概括的基础上,把法治政府的内在要求分解、细化和量化,转化为一个个可以测评的指标,组成一个体系和系统。从微观上看,每一个指标及其数值要求均具体而客观,构成了行政机关和公务员在法治政府的不同要求上清晰可辨的一个个努力目标,只有达到或接近这一数值才能符合这一要 求;从宏观上看,法治政府的指标体系综合构成了一个全方位的目标要求,行政机关和公务员必须全面兼顾法治政府的各项要求,不能偏废和失衡,否则同样无法获得好的分值。法治政府指标体系正是通过变虚为实、变抽象为具体,并通过宏观与微观的结合,把法治政府的原则要求转化为易判别、可操作的具体标准,引导各级政府和公务员朝着某一方向努力,不仅可以统一各地对推进依法行政的认识,而且可以形成推进依法行政的内在驱动力。
2、法治政府指标体系具有评价功能,能够科学评定各级行政机关推进依法行政的成效
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整体水平和状况如何?各地区、各部门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何种成效?还存在哪些突出矛盾和困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不仅为社会各界所普遍关注,而且直接关系到法治政府目标能否实现及实现的进程。无庸臵疑,对整个国家或某一地区的依法行政状况,可以进行定性描述和分析,这也是过去我们所采取的主要评价方法。然而,定性分析虽然重要,但其主观性强,随意性大,而且评价较为模糊;因此,定性分析既要以定量分析为基础,也要以定量分析为补充。法治政府指标体系就是要寻找和建立一个较为客观、能为人们认可与接受的衡量标准,以此来测量和评价整个国家及各地方依法行政的状况,相对准确地把握一个阶段内某一地方推进依法行政的目标设臵是否合理,推进措施是否有效,从而对国家及各地方法治政府建设的水平作出恰当、准确的评估和定位,对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进程作出科学判断。
同时,通过法治政府指标体系的评价,可以对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依法行政水平进行排位,比较和彰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建设法治政府的努力程度及推进成效,以起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
3、法治政府指标体系具有预测功能,能够为各地区确立依法行政的阶段发展目标提供客观依据
构建法治政府指标体系的目的和意义,不仅在于能够对各地依法行政的水平和成效作出正确评价,而且在于能够直接为各地区建设法治政府的阶段性发展目标的确立提供客观依据。借助法治政府指标体系的评估结果,可以观测到法治政府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测算出某一地区依法行政的发 展速度,从而预测该地区依法行政的发展态势和未来走向。因此,各地可以此为依据,结合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确定本地区下一阶段的依法行政推进目标,并切实加以实施,以保障我国法治政府建设能沿着预定的轨道快速前进。
此外,对法治政府指标评估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制约和影响某一地区依法行政工作的主要问题、薄弱环节及其根源所在,从而制定相应对策,使建设法治政府工作更有的放矢。
(二)构建法治政府指标体系的可行性
构建法治政府指标体系虽然意义很大,但是否可行还会存在争议和疑问。近年来,随着视野的开阔和认识的深化,国内运用指标体系评估和分析某一社会现象的尝试不断增多,水平也日渐提高。但迄今为止,这些指标体系基本多用在经济、科技、现代化等客观上易于用数据进行衡量的领域,其评估方法在国内外也得到广泛认可,实施效果能够反映真实情况。与经济、科技、现代化等领域相比,人们通常认为法治、法治政府是一个软性环境评价,多属于价值层面的要求,较难进行数据测量;即使可以获得数据,也恐难以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法治政府建设的真实情况。这一怀疑虽有一定道理,但它只能说明构建法治政府指标体系的困难性和艰巨性,并不能说明构建法治政府指标体系不可行。
法治与法治政府虽然多属价值层面的理念要求,比较抽象和原则,但这决不意味着法治与法治政府是脱离人民生活、高高在上的奇思妙想和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及。相反,法治政府建设是人类的实践活动,法治与法治政府的理念和精神要得到贯彻实施,就必然要转化为具体要求,最终体现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中,法治与法治政府不仅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理想,而且已成为现代国家和社会公认的基本治理模式,成为人类极为重要的实践活动,成为社会大众的共同的生活方式。作为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法治和法治政府建设必然可以通过各种社会因素加以反映,必然可以运用各种方式加以观察和研究。同样,对于行政机关建设法治政府的种种努力,人民群众自然会有亲身感受和体验;对其所产生的成效,社会也会有客观的评价。
不可否认,与经济现象等其他社会现象相比,对法治建设进行定量分析要更为复杂,数据获得也十分困难。这一方面要求我们能够通过深入研究,真正理解和掌握法治与法治政府的内在要求及其运作规律,把对法治政府建设的定量分析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另一方面要求充分收集和积累法治政府建设的数据,必要时由专门机构负责调查、收集和分析。事实上,目前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的数据,如GDP数据,一开始也并不是现成的或唾手可得的,而是在人们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以后,有意识加以收集或者要求有关部门提供的。对一些重要数据,各国均设有专门机构负责调查、收集、整理和统计工作,从而逐步形成了高效、准确的数据收集和保存体系。法治政府指标体系中有关经济和社会的相关指标,可以直接从现有统计数据或主管部门保存的资料中获得;对那些十分重要而尚欠缺的资料和数据的指标,则完全可以通过建立新的数据采集或供给渠道获得。因此,法治政府指标化完全具有实现的现实可能性。
(三)法治政府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
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涉及面极其广泛,众多社会因素都与法治政府有或多或少的联系或关联,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法治政府的实际运作状况。但是,法治政府指标体系不可能无所不包,它应当是一个以相对简单明了的方式展现各地依法行政水平的系统;法治政府指标体系也不可能是一些指标和数据的简单堆砌与组合,而应当是一个安排科学、结构合理、逻辑严谨的有机整体;同时,同法治政府有关的因素与法治政府的关联程度差异很大,不能对这些因素不加选择和区分,只有那些真正能够直接反映法治政府内在要求的要素才能被纳入到指标体系之中,这些指标必须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因此,法治政府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的确定和结构安排,攸关法治政府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根据初步研究,并结合我国依法行政的实践,我们认为,法治政府指标体系至少应当能够测算出三种结果:其一,测算年度某一地区的依法行政状况和水平,旨在确定出该地区实现法治政府目标的进度,同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对策;其二,测算年度不同地区的依法行政状况和水平,旨在比较和分析各地区依法行政水平的差异及其原因,并寻求解决方法; 其三,测算十年左右法治政府目标初步实现时,我国依法行政的整体水平,旨在制定我国下一步依法行政乃至依法治国的总体战略。
为了能够深入反映法治政府的本质要求,我们认为应设臵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两部分指标系统,以综合组成法治政府的指标体系。
客观指标的数据是客观的,大多可以通过统计报表或现有资料获得,所评价的内容涉及的是法治政府应当具备的内在标准。《纲要》按照依法行政的逻辑结构和行政权的运行过程,明确规定了法治政府的七项内在标准,即合理配臵政府职能和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提高制度建设质量、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和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建立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强化对行政行为的全方位监督、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观念和能力。这七项内在标准,既是对我国建设法治政府本质要求和主要任务的深刻反映,也是评价各地依法行政水平的基本依据,可以作为评价的一级指标。在此之下,再细化七项标准的具体要求,以分别确定二级和三级指标。通过设计和实施这些客观指标,可以反映各级地方政府推进依法行政的努力程度、实际举措和具体成效。
主观指标的数据是主观的,其内容是社会对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水平和能力的评价,体现的是人民群众对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及其取得的成效的认可和满意程度。依法行政的根本宗旨在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谐发展,维护、实现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依法行政水平是否提高,法治政府是否实现,最终必须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承认。因此,社会公众对法治政府的评价,是法治政府指标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评价更多地是通过对法治政府的主观感受和内在体验表现出来的,其基本内容除了以上述客观指标的七项标准为基础外,还应当反映法治政府的七个外在维度,即法治政府应当是有限政府、服务政府、阳光政府、责任政府、诚信政府、廉洁政府和效能政府,其行为应当符合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和权责统一六项基本要求。主观指标的数据需要通过合理设计调查问卷、进行抽样调查并经过统计处理后才能获得。
最后,通过赋予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的分值以不同权重,结合专家对各项分值及其关联数据的比较、分析和权衡,综合测算出总分值,即为某 一地区法治政府建设的实际状况和水平。
(四)构建法治政府指标体系的基本步骤
构建法治政府指标体系的目的,是要建立起一个能够以比较简明、合理的方式评价某一地区依法行政水平的指标系统。该系统应当科学准确,行之有效,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不过,客观而言,建设法治政府的指标体系,不仅在国内是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也不多见,其难度可想而知。但是,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尽快建设法治政府,这就决定了我国只能主要走自上而下的政府推进型法治化道路,而不可能象西方国家那样花一二百年时间走自下而上的自发演进型法治化道路。因此,时不我待,我们只能知难而上,勇于进取,大胆进行法治创新。
从已成功建立的一些经济和社会指标体系来看,它们都大体经历了调查研究——形成指标体系框架——进行试评——修改完善的发展过程,才逐渐得到认可和得以广泛应用。法治政府指标体系的建立同样需要认真调查、深入研究、不断尝试和逐步完善。可以考虑按以下步骤和环节层层推进:
1、调查研究。构建和实施法治政府指标体系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必须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详细分析和论证其可行性,拟定出构建法治政府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既要深入研究法治本身的特点,也要充分借鉴经济和社会指标研究已积累的经验与教训。
2、拟定出法治政府指标体系的框架结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由专家学者会同政府法制部门的同志确定法治政府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内容,并按内在逻辑要求选择重要而有代表性的指标组成初步的指标框架体系,同时明确每个指标的权重。
3、形成较为成熟的法治政府指标体系及其说明。法治政府指标框架体系拟定后,应在全国范围内征求各方意见,并根据意见反馈结果进行修改,以不断提高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逐步形成较为成熟的法治政府指标体系,同时编制指标体系说明。
4、进行试评和修改完善。指标体系确定后,可先在东、中、西部地区分别选择一些地级市进行试评,找出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一步对指标体系进行修改和完善,直至形成科学、全面、准确的评价方案,再
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运用。
目前,我们已完成第一阶段的工作,正在进行第二阶段的工作。
(五)法治政府指标体系的使用
当前,我国发展改革稳定正进入新的关键时期。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新的执政理念,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指导意义。要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真正落实这些理念,从根本上应对与化解各种深层次的矛盾、风险和问题,就必须全面转变和履行政府职能,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否则,执政党的执政理念就有因政府的执行力不强而流于口号的危险。从这个意义上说,尽快建立并抓紧实施法治政府的指标体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和紧迫。
法治政府是现代政府发展的综合性和基础性目标,是民主与法治的集中体现。法治政府指标体系涉及到政府管理的各个方面,具有适用领域宽、涵盖面广和实施有力的优点,比经济指标或教育、卫生、环保、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单项或局部指标更为全面、科学、合理,因而在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高政府执行力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力也更大。
法治政府指标体系一旦形成,即具有多种用途,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使用:既可以由行政机关用来进行自测,为各级行政机关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供客观依据;也可以作为社会中介组织和研究机构研究与评价政府依法行政工作的重要工具;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作为上级政府评估和考核下级政府、政府评估和考核其工作部门全面工作成绩的基本方式。
古人曰:“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笼头,对政府的公共管理、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行为的合法、公正与高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经济、社会、环境的科学和谐协调发展具有全局性的影响。因此,随着我国依法行政的全面推进,我们应逐步创造条件,将中央对地方、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各级政府对其职能部门以及行政机关对公务员的考核,从主要考核经济指标,转到主要考核实施法律和实现法治的指标上来,把运用法治政府指标体系进行考核评价的结果作为各级政府政绩考核的基本依据。
第二篇:课程和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课程和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一、课程论基础
1、课程的类型
(1)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按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划分)(2)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按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划分)
(3)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按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划分)(4)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按课程的表现形式划分)
2、制约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
(1)社会需求(2)学科知识水平(3)学习者身心发展需求(4)课程理论
3、主要课程理论流派
(1)知识中心课程理论【代表人物、基本主张、评价(书289页)】(2)学生中心课程理论【代表人物、基本主张、评价】(3)社会中心课程理论【代表人物、基本主张、评价】
4、课程目标制定的影响因素
(1)学习者的需要(2)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3)学科知识及其发展
5、课程的内容:课程内容即教材、即学习经验、即学习活动
6、课程资源存在的类型
(1)按资源的空间分布,大致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2)按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区分,有素材性资源和条件资源
(3)按中学所设置的学科科目区分,有政治课程资源、语文课程资源、物理课程资源、化学课程资源、生物课程资源、音乐课程资源、美术课程资源等
(4)按课程资源的存在方式区分,有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
(5)按课程资源的存在形态区分,有物质形态的课程资源和精神形态的课程资源(6)按课程资源的形成过程区分,有可预设的课程资源和不可预设的课程资源
7、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开展当代社会调查,不断地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以便确定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所给予的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2)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为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3)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和各种活动场所、专用教室等(4)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了解他们已经具备或尚需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以确定制定课程教学计划的基础(5)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
(6)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研究成果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
8、课程 选择的依据
(1)课程目标(2)学生的需要、兴趣与身心发展水平(3)社会发展(4)科学文化知识
9、课程组织的原则和方式
(1)课程组织的要素(主题和概念、原理、技能、价值观)(2)课程组织的原则(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
(3)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直线式与螺旋式、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10、目标模式即“泰勒原理”
(1)学校应当追求的目标(2)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3)有效地组织学习经验(4)课程评价
11、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
(1)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2)课程实施的相互调适取向(3)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
12、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
(1)改革本身因素(地方,学校与教师对改革的需要、实施者对改革认识的清晰程度、改革本身的复杂性、改革方案的质量和实用性)
(2)学校内部的因素(校长、教师)
(3)学校外部的因素(社区与家长的影响、政府部门的影响、社会团体的影响)
13、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改革的目标、主要内容
(1)背景:(国内背景、国际背景 书297页)(2)目标:(总体目标、具体目标 书298页)(3)内容:(课程结构的变革、课程标准的变革、教师角色的变革、学习方式的变革、课程评价的变革、课程管理的变革)
二、教学论基础
1、教学的基本任务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5)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备课的三项工作: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课的三个计划:学年或学期学科教学进度计划、单元【课题】教学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2)上课:【(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正确、充实,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教学方法适当,教师善“启”善“导”)、(语言艺术)、(教学进程组织严密、结构紧凑)、(板书规范)、(态度从容自如)】
(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意义、形式、要求 书305页】(4)课外辅导
(5)学业成绩的检查 与评定:【意义、学业成绩检查的方式、学业成绩检查基本要求、学
业成绩评定的基本要求 书305页】
3、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2)启发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巩固性原则(5)量力性原则(6)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8)因材施教原则
4、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书307页)
(1)讲授法(2)谈话法(3)读出指导法(4)演示法(5)参观法(6)实验法(7)练习法(8)实习法(9)讨论法(10)发现法
5、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1)教学的具体目标和任务(2)教学内容的特点(3)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4)教师本身的素养(5)教学方法本身的特点(6)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6、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教学过程规律指在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必然的、稳定的、普遍的联系。教学过程的 基本规律是教学规律中高层次、起主导作用的规律,是制定教学原则的重要依据,主要 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的规律;知识传 授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规律;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规律
7、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心理准备(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效果
8、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教与学、师与生双方紧密联系、相互作用,构成教学活动的动态运动(1)教学过程的第一环节是“明确教学目的和目标”
(2)教学过程的第二环节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展开教学活动”(3)教学过程的第三环节是“对教学内容掌握情况进行检查和评定”
9、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与局限性
(1)优越性:【(它有效地扩大了教育规模,促进了学校教育的普及)、(它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它有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它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切磋、交流)】
(2)局限性:【(它不利于对学生因材施教,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独立性、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发展)、(以“课”为基本的教学活动单位,某些情况下会割裂内容的整体性)、(缺乏真正的生生之间的合作)】
10、个别化教学(书313页)
(1)个别化教学的含义、特点、优点、缺点以及要注意的问题
(2)注意问题:学习的步调、教学目标、学习活动或材料、评价学生的手段、个别辅导
11、分组教学的概念、类型
(1)概念:按学生能力、成绩分组进行编班的教学组织形式(2)类型:能力分组、作业分组
12、教学评价的功能
(1)诊断功能(2)反馈调节功能(3)区分和鉴别功能(4)激励功能(5)导向功能
13、教学评价的类型
(1)根据评价的标准可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差异评价
(2)按照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4、教学评价的原则
(1)科学性与可行性统一原则(2)客观性原则(3)一致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4)主体性原则
(5)定期性评价与经常性评价相结合(6)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15、常见的教学模式
(1)范例教学模式(2)抛锚式教学模式(3)引导—发现教学模式(4)传递—接受教学模式(5)情境—陶冶教学模式
三、教学技能与教学智慧
1、导入技能
(1)导入要注意:趣味性、启发性、迁移性、目的性
(2)导入方式:衔接导入法、悬念导入法、情境导入法、激疑导入法、演示导入法、实验导入法、实例导入法、典故导入法
2、提问技能,课堂提问的过程阶段
(1)拟题阶段(2)引入阶段(3)列题阶段(4)听答阶段(5)评价阶段
3、讲授技能要注意
(1)讲授的科学性(2)讲授的教育性(3)讲授的启发性(4)讲授的适应性(5)讲授的情感性
4、板书的技能
(1)板书的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给学生以美得熏陶、影响学生的学习品质
(2)板书的内容:教学材料的内在逻辑结构、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内容的补充说明(3)板书的主要格式:提纲式、词语式、表格式、结构式、图示式、版面式
5、结课的类型、过程
(1)类型:认知型结束、开放型结束
(2)过程:简单回忆、提示要点、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6、说课的类型
(1)研讨性说课(2)评价性说课(3)检查性说课(4)主题性说课(5)示范性说课
7、说课的基本内容
(1)说教材【(说本课内容在本科教学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作用)、(说本课的教学目标)、(说教学重点及依据)、(说课时安排、教具准备等)】
(2)说学情【(分析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了解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预估学生对新的学习的关注和接受程度)、(关注学生个性差异)】
(3)说教法及依据(4)说学法及依据(5)说教学过程(书331页)(6)说板书设计(7)说教学反思
8、教学实践中,教学智慧主要基本特征
(1)实践性(2)个性化(3)集成性(4)高效性(5)创新性
9、教学智慧的生成要素
(1)教学经验(2)教学思维力(3)教学执行力
四、课程与教学的研究
1、教育论文的结构要求、一般步骤
(1)结构要求:题目、署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2)一般步骤:选择论题、收集资料、确立主题、安排结构、修改润色、投稿发表
2、教育叙事的特点、分类、写作规范
(1)特点:事件的真实性、事件的典型性、情节的完整性、具有问题性、讲究细节性、结构的灵活性、具有感悟性、教育叙事应该有一个主题
(2)分类:叙议式、反思式、陈述式、比较式、点评式、质疑式
(3)写作规范:正确认识教育叙事的文体、注重一事一得、注意细节描写、养成善于观察与勤于思考的习惯、博览群书,注重学习
3、教育随笔的特点、形式、写作
(1)特点:随便、随时、随手、随心(2)形式:借事说理、夹叙夹议(3)写作:要新颖、独创;要做教育的有心人;小中见大;列举事例要具体生动;
借助语言文字为文章增色加彩
4、教育案例的特征、构成要素、应注意事项(书348页)
(1)特征:固定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固定的写作内容和选材特点、注重分析强调典型(2)构成要素:标题、引言、背景、主题、案例问题、情境与细节、问题的解决、反思与评价、附录
(3)应注意事项:关于确定主题、关于教育案例、关于案例分析、常见的毛病及对策
5、教学反思的内容、方法
(1)内容:记成功之举、记“败笔”之处、记教学机智、记学生见解、记再教设计(2)方法:从怀疑处反思;从转换知识系统、学科领域处反思;从转换时空处反思 从假设性问题处反思;从事物本质处反思
6、教学工作计划的特点
(1)预见性和可行性:制定计划要对未来一段或一个时期作出科学的预见,如基础条件如何、前景如何、目标高低、措施怎样等等,对各种问题可能出现的情况,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正确的估量。没有科学的预测,也就没有计划。制定计划,就是为了执行。对未来的预测,应建立在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切忌盲目地、无根据地制定计划,否则计划就没有可行性。
(2)指导性和可变性:制定恩赫一项计划,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即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什么任务,获得什么效益。这也就成了工作的方向和依据,并具有很强的指导性、规范性和约束性。社会在不断发展,情况在不断变化,这对事先制订计划的人来说,很难准确无误地进行预测。因此,计划不能完成,要从主客观两方面总结。如果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客观情况发生了变化,就要适时地予以修订。所以计划既要有指导性,也要有可变性
第三篇:浅谈依法行政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依法行政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依法行政是人类从传统农业社会步入现代工业文明社会后才产生的新概念,是近代以来法治国家所普遍奉行的原则,而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和管理方式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其突出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人治多于法治,尽管从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对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进行改革,但问题至今没能得到彻底解决,本文针对我国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实现依法行政的建议。
关键词:依法行政 问题 对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依法行政,用法律手段调节经济和其他领域的活动,将逐渐成为政府行政管理活动的主要方式。目前国家所颁布的法律法规中,80%都要由行政机关执行,行政执法必将成为政府机关的主要工作任务。因此,依法行政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执法活动是否实现,很大程序上取决于行政执法活动是否能够合法有效地实施。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将受到来自多方面的挑战,其中最直接的是对政府职能、行政体制和管理方式的挑战。事实上,在WTO的23个协议中,只有两个条款提到了企业,其它条款都是规范政府行为的,因此,中国入世应该首先是政府入世。而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和管理方式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其突出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人治多于法治,尽管从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对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进行改革,但问题至今没能得到彻底解决。而WTO成员的国家,其政府行为必须符合WTO规则的要求。所以,我们必须抓住加入WTO的历史时机,重塑新的政府理念,找准建设法治政府的突破口,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一、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
所谓依法行政,实质上是体现公民民意的法律把行政权力作为实现自己 1 的工具,而不是行政权力把法律法规作为自己的工具之一,以体现权力者意志的法令来行使权力的“以法行政”。以法或者不以法行政,古代社会并不罕见。而依法行政,都是人类从传统农业社会步入现代工业文明后才产生的新概念,是近代以来法治国家所普遍奉行的原则。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体现了国家治理方法的现代化,是社会由“人治”转入“法治”的标志。
在我国,本来依法行政就应当是政府权力行使的最基本的准则,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所决定的。依法行政,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必然结论。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建国后相当一段时间,我们对此认识模糊,习惯于依政策和长官意志行政,运动不断,终于酿成十年浩劫,几乎把国家拖到崩溃的边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大门。伴随着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我国经济民主和政治民主,为行政管理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奠定了基础,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法制,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得到迅速发展。发展到90年代后,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终于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实行依法行政由其必要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依法行政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
在任何一种经济体制下,要使经济生活正常化,都要有一定的经济秩序,与计划经济相比,市场经济可以更有效地配置资源。但如果没有合理而完备的法律前提,市场经济就无法有效配置资源。因为市场经济并不是单纯的自由竞争,而是一个有序的,制度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法律制度来实现的。所以说,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而法治,不仅是纸面上的法律法规,更是得到切实执行、认真实施的实现制度,这就是需要作为执 2 法主体的行政机关和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确保法治的实现。
所有实行市场经济制度的国家都应是法治国家,都要依法行政。但是在我国,依法行政还有其特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为我国市场经济建立的起点是计划经济,国有企业长期作为行政部门的附属物,许多至今仍没有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市场主体,行政机关和执法人员超越职权干预经济活动的行为司空见惯。“转变企业经营机制的核心是落实企业经营自主权,而落实自主权的关键又是政府职能的转变”。这一流行的公式充分说明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中,依法行政的迫切性。
2、依法行政是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成果
我国是实行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通过国家权力机关来表达自己的意志。权力机关通过的法律是人民整体意志的体现,而不是长官意志、个人意志和少数利益集团意志的反映。为了使人民的意志得到切实保障而不被扭曲变形,必须排除对行政执行活动的一切干扰,严格依法行政。因此,我国宪法对依法行政提出了基本要求,并作了许多原则规定。如1996年3月通过的《行政处罚法》,充分体现了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精神。在我国行政管理中影响极为巨大的行政处罚领域,从行政处罚的设定权、实施主体和处罚程序等几个方面,保证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中必须落实依法行政的方针,把我国依法行政的实践活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3、依法行政是提高行政管理水平,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途径 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是我党国家治理方式的重大改进,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我们今天力倡的依法行政,可以通过它对行政管理目标和工作方法合法性的保证,提高管理水平,促进社会稳定。
首先,依法行政保证了行政管理活动不至于偏离其既定目标,由于行政管理范围的宽阔和行政工作人员的众多,出现背离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行政行为,甚至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事也时有发生。对此,只要坚持严格依法行政,就将保证行政管理遵循为人民服务的目标,使行政管理不致偏离航道。
其次,依法行政保证了行政管理的统一性、连续性和稳定性。社会的不公正、不公平,是产生社会不满、甚至不稳定的重要因素;而依法行政能保证行政管理的统一,执法人员有了统一规范的执法行为,才能有公平和公正。只有社会人文环境“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行政管理实行统一、稳定的标准,投资者才会作长期打算,人民群众才能安居乐业,国家才会长治久安。
第三,依法行政,保证了行政执法效率的提高。提高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最重要的要求之一。依法行政,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决策,依照法律规定执行,以保证行政管理符合国家和人民的需求,避免不公、错误和违法,减少纠纷和矛盾。同时按法律规定的程序办事,遵守法定的操作规则,会大大提高行政效率,杜绝拖拉、扯皮、“踢皮球”等失职行为,能较好地实现管理目标。
最后,坚持依法行政,还能保证对行政管理的监督有统一的标准和程序,促进行政管理工作的廉洁性、有效性和合法性。行政部门人员最多,管理范围最广,其行政行为与公民、社会利益密切相关。这就要求行政管理必须处于有效的监督之下。要使行政法制监督能够有效果、有作用,就需要有监督的标准和程序。没有是非标准,就无法评判,也就无法监督。而能够提供是非评判的唯一标准就是法律,遵循法定程序进行监督,才能保障监督顺利、4 有效、正确地进行。从而保证监督对象求是祛非,反腐倡廉,尽责尽力,营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
二、目前依法行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按依法行政的要求,就是政府主体地位的确立和权力的取得都源于法律,通过法律对政府的地位和职责权限作出明确的规定,它是以民主为基础、以宪法为保障对政府的公共权力进行严格的监督和制约。对于政府的权力来说,只能是有限的而不可能是无限的,政府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只存在于一定的限度内,政府的行为要严格地限制在法律所规定的范围,一切行为都必须符合法律的要求,即做到依法行政。但由于种种原因,在现行行政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监督不力等问题还依然存在并已成为目前我国行政工作中面临的严重问题。我国自1989年颁布了《行政诉讼法》以后,又先后颁布了《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特别是把依法治国的方略于1999年载入《宪法》后,作为依法治国重要组成部分的依法行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配合依法行政的深入进行,国务院于1999年11月又颁布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法律至上的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行政案件是通过非司法途径解决的,这说明,我国要真正做到依法行政,任务还相当艰巨。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法治观念淡薄。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不强。受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人治思想影响,在处理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是领导,手中有权力,口头上虽然也讲依法办事,但并没有认识到依法行政的本质是依法治权,结果对问题的处理还是领导说了算,法律完全被抛在了一边。另一方面是群众不知法、5 不懂法,一遇到问题就想到拉关系、走后门,不知道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二是行政立法的质量不高,缺乏可操作性。由于我国倡导依法行政的时间短,缺乏行政立法的实践经验,再加之时间仓促,可操作性不强,实际执行起来困难大,效果不明显。三是政府的职能缺失、错位。所谓缺失是指政府职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进入的那些领域,比如公共产品的制造、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对市场经济体制消极因素的抑制,加强政风政纪建设以及提高人的素质等,政府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谓错位是指政府管了一些不应该管的事,比如轻视市场的作用而过多地对经济生活的干预,表现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就是政府干预过多,引导少,甚至出现强行要求农民种这、种那,实践已证明,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群众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老百姓与乡、村干部产生抵触情绪,影响了干群关系,激化了矛盾隐患,也给农民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另外,在催收农村合作基金欠款和计划外生育款中出现的违法、违规拉猪、拉鸡、收缴农产品、食品等不法行为时有发生。四是监督乏力,没有形成一套严密、科学的监督制约机制,从而造成权力的运用泛滥。
三、实现依法行政的措施或建议
建设法治政府、实现依法行政,必须要有严格的制度作保障。通过依法确定政府的职能,提高行政立法的质量,建立科学的权力监督机制,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以及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等多种措施,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约束和监督,为建设真正的法治政府创造条件。
1、依法确定政府的职能。一是遵循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参照国际惯例和WTO的规则,对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重新定位,并通过立法 6 的形式予以确认,一旦获得通过,任何部门和个人都必须严格遵守,否则被视为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二是对权力的划分,即不能出现权力真空,也不能出现权力的交叉和重叠,权力只授予一个部门,以免在处理问题时相互扯皮和推诿,降低行政执法的效率。三是突出政府职能的重点,政府主要是为公众和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加强宏观调控,要减少对经济生活的直接干预,使企业从政府的行政约束中解脱出来,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
2、政府应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为依法行政奠定坚实的基础。政府立法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以最大多数人民的最大利益为根本原则,广泛征求意见,充分体现人民意志。要促进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要防止把那些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传统行政管理方法用法律规范予以肯定。要统筹考虑法律规范的立、改、废,对那些不符合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行政改革精神的法律规范要及时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清理,该废止的废止,该修订的修订。政府立法确定的法律规范要明确、具体,备而不繁,有可操作性,能够真正解决实际问题。严格遵循不抵触原则,维护法制的统一,从源头上、制度上解决“依法打架”问题。
3、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执法水平。依法行政是对各级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提出的共同要求,只有全面提高各级政府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思想水平和执法能力,才能确保依法行政。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要以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调整和优化行政执法队伍结构,努力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对于新录用的行政执法人员一定要严格标准,采用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方式,把住进入关。对现有行政执法队伍中不符合法律规定,不具备执法资格 7 的人员,如执法部门聘用的一些临时工要及时清退,使行政执法人员合法化。要不断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对行政执法人员要加强组织和管理,严格实行执法责任制,加强考核、任用、奖惩等制度建设,强化监督,对在执法过程中滥用职权、知法犯法、徇私枉法的,必须严肃追究,决不能姑息迁就。
4、对行政执法的监督检查。要逐步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监督机制,使这项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要建立健全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机制,特别是要把行政复议制度作为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实施监督的重要途径。同时,行政执法机关还要主动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的法令监督、司法机关通过行政诉讼活动进行的司法监督和来自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舆论监督。
5、提高全民的权利意识,充分发挥行政相对人对依法行政的积极作用。行政相对人与依法行政有着最密切的关系,他是依法行政的最大受益者,同时也是违法行政的最大受害者,依法行政的实现必须依靠这种最重要厉害关系主体的能动作用的充分发挥。实践表明,民怕官、不敢告、不知法、不会告的症状仍相当突出,直接影响到人大、司法、行政监督作用的发挥,无形中会助长滥用职权,所以应不断强化民众的权利意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权利能动性,使之变成制衡行政权力的能力。
总之,依法行政是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它对于提高我们政府行政管理水平,提高行政效率,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意义。只要我们认真贯彻依法治国方略,不断增强法律意识,依法办事,用法律规范国家公职人员的行为,加强监督,依法行政必将成为现实。
参考文选:
1、中宣部宣传教育局、人事部公务员管理司、司法部法制宣传司编写:《公务员依法行政读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
2、湛中乐编著:《公务员行政许可法读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2月版。
3、丁伟峰、唐明亮编著:《行政法学》,北京青华大学出版,2005年5月出版。
第四篇:课程和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课件)
第一章 课程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涵义及其变化 朱熹:“宽着其限,紧着课程。”
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二、课程的类型 1.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是从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来区分的两种类型。
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是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区分的两种类型。
3.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是以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的要求来区分的两种类型。
4.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是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不同来区分的三种类型。
5.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从课程的表现形式或者说影响学生的方式来区分的两种类型。
三、影响课程发展的基本因素
(一)影响课程发展的外部因素 1.社会对课程发展的影响 2.儿童对课程发展的影响 3.知识对课程的影响
(二)影响课程发展的内部因素 1.学制 2.课程传统 3.课程理论
4.课程自身发展的辩证否定规律
四、主要课程理论流派(一)学生中心课程理论
学生中心课程理论也称儿童中心课程理论,具有实用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特别是活动为中心来编制课程的理论,因此这种课程理论又称活动课程理论。活动课程理论的主要倡导者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
1.基本主张(1)经验论。
(2)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论。(3)主动作业论。
(4)课程组织的心理顺序论。2.评价 优点:
(1)重视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准备,在课程设计与安排上满足了儿童的兴趣,有很大的灵活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强调实践活动,重视学生通过亲自体验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去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强调围绕现实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精心设计和组织课程,有利于学生获得对世界的完整认识。
局限性:过分夸大儿童个人经验的重要性,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忽视了知识本身的内在逻辑联系与顺序,从而使课程设置有很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因此不能保证课程教学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只能使学生获得一些零碎片段的知识,不能掌握系统的文化知识,降低了学生的知识水平,教育质量很难保证。因此,表面上看它旨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实质上却限制了学生主体的发展。另外,它以儿童为中心,容易轻视教育的社会任务。
(二)学科中心课程理论 1.主要流派
(1)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结构主义课程理论是当代西方出现的一种重要的课程理论,其代表人物是该课程理论的创始人布鲁纳。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以学科结构为课程中心,认为人的学习是认知结构不断改进与完善的过程,因此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对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发展最有价值。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强调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要与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相一致,因此在编制学科课程时要依据学习者的思维发展水平,采用螺旋上升的方式编制课程。在课程实施上,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倡导发现式学习法,重视培养学习者的直觉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与活动课程理论存在本质的差别。结构主义课程理论是在学科课程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强调学科结构的重要性。它主张课程要分科设置,每门学科的课程要根据科学的内在联系和连贯性进行编制。
(2)要素主义课程理论。要素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与进步主义教育相对立的教育思想流派,又称传统主义教育、保守主义教育,其代表人物是巴格莱。要素主义课程理论的产生源于对杜威实用主义“儿童中心”课程的反思,认为儿童中心的课程难以保证学生获得基本的知识技能,而教育和课程应当将人类文化要素传授给下一代。要素主义课程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①课程的内容应该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首先要考虑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②学科课程是向学生提供经验的最佳方法;③重视系统知识的传授,以学科课程为中心。
(3)永恒主义课程理论。永恒主义课程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赫钦斯。这一流派认为课程涉及的第一个根本问题就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或如何选择学科。永恒主义对此的回答是,具有理智训练价值的传统的“永恒学科”的价值高于实用学科的价值。“永恒学科”是课程的核心。
2.评价
优点:(1)按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编制课程,有利于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继承人类文化遗产;(2)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学习,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3)受到悠久传统的支持,大多数教师对此习惯;(4)课程的构成比较简单,易于评价。
局限性:(1)以学科为中心编制课程,容易把各门知识割裂开来,不能在整体中、联系中进行学习;(2)编制的课程完全从成人的生活需要出发,不重视甚至忽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不利于因材施教,容易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不能学以致用;(3)各学科容易出现不必要的重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三)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1.代表人物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亦称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为中心编制课程的理论。代表人物有美国心理学和教育学家布鲁纳。2.基本主张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是为了克服儿童中心课程理论的片面性提出来的,强调以社会问题为中心。它认为设计课程要通过对社会问题的分析来确定教育目标,主张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界限,但不按学生的活动来组织课程;要兼顾儿童的年龄特征,但不主张以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作为编制课程的基本出发点,而以社会现实问题作为课程设计的核心。社会中心课程理论以改造社会为中心,不再以学习各种知识为中心,通过对社会各方面问题的综合学习,以达到改造社会、改造传统的目的。社会中心课程理论不太关注学科的知识体系,而认为课程应该围绕当代重大的社会问题来组织,帮助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因此主张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社会中去,课程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中心。
3.评价
优点:(1)重视教育与社会、课程与社会的联系,以社会需要来设计课程,有利于为社会需要服务;(2)重视各门学科的综合学习,有利于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局限性:(1)它片面强调社会需要,忽视制约课程的其他因素,如学生本身的需要;(2)忽视各门学科的系统性,不利于学生掌握各门学科的系统知识;(3)夸大教育的作用,许多社会问题是由社会造成的,单靠教育是不可能解决的。第二节 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一、课程目标的内涵
课程目标即课程的预期结果。
二、课程目标制定的影响因素 1.学习者的需要 2.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 3.学科知识及其发展
三、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
(一)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课程标准包括以下内容:(1)它是按门类制定的。(2)它规定本门类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3)它提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4)它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5)它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二)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
1.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1)课程标准。
(2)课程内容本身的性质。(3)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4)社会发展需要。2.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1)目的性原则。(2)基础性原则。
(3)必须适应学生的需求及兴趣。(4)应该贴近社会生活。
第三节 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概述
课程设计是指那些经过精心计划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设计出各种课程或教育活动方式,并将它们提供给教育机构中的人们,以此作为进行教育的方案。其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也是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二、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教学计划 1.教学计划的含义
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的依据。
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强制性。(2)普遍性。(3)基础性。2.教学计划的构成
教学计划主要由教学计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说明、课时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几个部分构成。
课程设置是教学计划的核心,课程设置的基本内容主要是指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及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开设哪些科目。(二)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它体现了国家对每门学科教学的统一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推,它有利于保证教学的计划性和质量。
(三)教科书设计 1.教材与教科书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所依据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2.教科书的编排
教科书的编排要注意以下方面:
(1)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符合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
(2)教科书的内容阐述要层次分明,文字表述要简练、精确、生动、流畅;篇幅要详略得当。(3)教科书标题和结论要用不同的字体或符号标出,使之鲜明、醒目。封面、图表、插图等,要力求清晰、美观。
(4)字体大小要适宜,装订要坚固,规格大小、薄厚要适度,便于携带。
3.教科书的作用
(1)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同时,也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做作业。教科书是学生进一步扩大知识领域的基础。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有效地使用教科书,最大程度地发挥教科书的作用。
(2)教科书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习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熟练地掌握教科书的内容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
(3)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
(4)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基本途径和最佳方式,确定本学科的主要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实验活动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对各教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作出统筹安排。
(四)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原则 教科书的编写应遵循以下原则:
(1)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意贴近社会生活,并适当渗透先进的科学思想,为学生今后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
(3)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
(4)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
(5)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第四节 课程实施
一、课程实施的内涵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二、课程实施的取向
课程专家富兰(M.fultan)等归纳了三种课程实施取向。第一种是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或程序化取向。第二种是课程实施的互动调试取向。第三种是课程实施的参与制定取向。
三、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一)课程改革本身的因素 1.地方、学校与教师对改革的需要 2.实施者对课程改革的清晰程度 3.课程计划本身的特性(二)学校内部因素 1.校长 2.教师
(三)学校外部因素 1.社区和家长的影响 2.政府部门的影响
第五节 课程评价
一、课程评价的内涵
课程评价是对课程进行研究和分析,以判断其价值和适宜性。
二、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一)目标评价模式
目标评价模式是由被誉为“教育评价之父”的泰勒提出的,这一评价模式是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的,是针对20世纪初形成并流行的常模参照测验的不足而提出的,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在课程研究发展史上,泰勒第一次把课程评价纳入课程开发过程并使之成为课程开发的核心环节之一。目标评价原理可概括为以下七个步骤或阶段:
1.确定教育计划的目标。
2.根据行为和内容来解说每一个目标。3.确定使用目标的情境。4.设计呈现情境的方式。5.设汁获取记录的方式。6.确定评定时使用的计分单位。7.设计获取代表性样本的手段。
泰勒在这一评价原理的基础上,结合课程编制的实践,提出了更引人注目的“课程原理”。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步骤或阶段:
1.确定课程目标。
2.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3.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4.根据目标评价课程。(二)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是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而提出来的。他认为评价应当注重的是课程的实际效果而不仅仅是预期效果,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评价者不应受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影响,尽管这些目标在编制课程时可能是有用的,但不适宜作为评价的准则。
(三)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 CIPP模式是由美国著名教育评价家斯塔弗尔比姆等学者提出来的,评价不应局限在评定目标达到的程度,而应该是为课程决策提供有用信息,应该为课程的改革服务。CIPP是背景评价(content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成果评价(product evaluation)这几种评价名称的英文第一个字母的缩略语。该模式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1.背景评价,即要确定课程计划实施机构的背景;明确评价对象及其需要;明确满足需要的机会;诊断需要的基本问题;判断目标是否已反映了这些需要。背景评价强调应根据评价对象的需要对课程目标本身作出判断,看两者是否一致。
2.输入评价,主要是为了帮助决策者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手段,而对各种可供选择的课程计划进行评价。
3.过程评价,主要是通过描述实际过程来确定或预测课程计划本身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如何修正课程计划的有效信息。
4.成果评价,即要测量、解释和评判课程计划的成绩。它要收集与结果有关的各种描述与判断,把它们与目标以及背景、输入和过程方面的信息联系起来,并对它们的价值和优点作出解释。
CIPP课程评价模式考虑到影响课程计划的种种因素,可以弥补其他评价模式的不足,相对来说比较全面,但由于它的实施过程比较复杂,难以被一般人掌握。
三、课程评价的过程
绝大多数课程评价模式在评价过程中都会涉及—些解决的基本问题和一些需要把握的基本步骤。
(一)课程评价过程中的一些基本问题 1.评价概念是否合适。2.收集和加工信息是否合适。3.报告评价结果的信息是否合适。(二)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
在课程评价中,评价者通常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 1.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2.收集信息。3.组织材料。4.分析资料。5.报告结果。
第二章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第一节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与目标
一、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一)强调基础学力的提高
(二)重视信息技术教育
(三)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四)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
(五)关注价值观、道德观教育
二、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
(一)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第一,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第二,倡导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第三,倡导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第四,倡导学习方式的变革。第五,倡导发展性的课程评价。第六,促进课程的民主化。
(二)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1.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总目标 2.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的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为:(1)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要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分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第二节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一、创新教育理论
(一)创新教育的内涵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
(二)创新教育的实施原则
1.层次性。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层次学生的身心特点,确立不同的创新教育目标和方法。
2.基础性。创新能力的形成、发展有赖于深厚的知识底蕴,在强调知识的同时,也要强调专业知识的深厚,培养既专精又通博的新型人才。
3.示范性。教育者自身的创新因素带动受教育者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
4.开放性。教育内容、途径、方法打破封闭局面,不断改革和更新。
5.民主性。即创造民主、合作的教育环境和氛围。6.个别性。即注重实施个性化教育。7.活动性。即注重开展实践性活动。
8.现代性。即不断变革教育理念、教育内容与手段。
(三)创新教育的实施途径 1.树立创新教育观念。
2.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3.改革课程内容。
4.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5.改革考试评价。
(四)创新教育的课程改革
1.充分认识课程改革对于实施创新教育的核心作用,在新的课程编订过程中,充分引入创新教育的思想。
2.改变课程忽视创新价值,课程目标缺乏对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明确要求,课程结构不利于开展创新教育,课程内容脱离生活现实和社会现实,师生被动实施课程等状况。
3.增强课程的综合性、探究性。
4.加强课程理论研究与课程专业队伍建设,把创新作为一项基本原则贯穿在课程编制与实施的各个环节。
5.让教师参与到课程创新的全过程。6.创建宽松适宜的课程创新环境。
(五)创新教育的教学策略
1.树立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和学会实践的理念。2.确立主体参与、整体发展、民主个性、实践探究、激励进取等基本原则。
3.注重课堂教学方法改革。4.不断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
二、个性教育理论
(一)个性教育的内涵
所谓个性教育,简单言之,即发展个性的教育,也就是重视个性、发挥个性、开发个性、优化个性,注重学生的智慧潜能,承认差异、发挥自我、崇尚自由,促进学生个性完美发展和全面素质提高的创造性教育模式。
(二)个性教育的实施
1.自我概念的形成是个性教育的切入点。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讲究策略,使课堂充满探究发现、健康向上和有活力的氛围。
2.评价方式的转换是个性教育的关键。即应转换筛选式、等级式的传统评价方式,注重多元化评价,发展学习者的自我评价。
3.课程改革是个性教育发展的核心工程。既要体现我国特色,又要注重充分汲取国际上的先进经验。
三、主体教育理论
(一)主体教育的内涵
主体教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主体教育是指:教学活动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的活动同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的活动的相互协作、相互影响、同步发展的认识与实践活动。学习过程的主体是学生,客体是自然界、社会与人类思维及其运动规律;教学实践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能力。广义主体教育的内涵主要指:以建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核心,大力发挥教师、校长、家庭、地方政府、社区组织在不同层面教育与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主体与主导作用,并形成教育合力,全方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与终身发展所需要的主体意识与能力。
(二)主体教育的实施
1.增加与当今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学习内容,尤其是那些与当前学生生活、当今社会实际、现代化技术和生产实际中的新问题、新情况、新课题联系紧密的学习内容,讲清知识的来源和应用,展示知识的产生与创新过程,培养学生认识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2.打破教师在时间和空间上统治课堂的局面,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
3.在学习过程中启发学生的学习智慧,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和习惯,发展学习能力。
4.让课堂走向民主,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个性品质。
5.运用研究性学习等课型充分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发展其主体性能力。
6.将主体教育、个性教育、创新教育等有机结合,整体发挥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四、多元智力理论
(一)多元智力理论的主要内容
传统的智商理论和皮亚杰的认知理论认为,智力是以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以整合的方式存在的一种能力。美国当代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加德纳则认为智力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智力不是以整合的方式而是以相互独立的方式存在的。他认为人的智力至少包括七种: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往-交流智力。多元智力理论倡导积极的学生观、因材施教教学观、多渠道多形式的评价观。
1995年,加德纳又提出自然智力,即个体辨别环境的特征并加以分类和利用的能力,那些能敏锐地觉察大量类似物体之间的细微差异的人,就会表现出充分的自然智力。1999年,在《智力重建:21世纪的多元智力》一书中,加德纳提出了可能还有新的智力存在,同时提出应该扩充智力的概念,但并不等于要求智力概念包罗人的每一种能力。多元智力的本质体现在以下方面:(1)智力是分布的、情境化的,即智力不仅仅存在于人的大脑中,它可以分布在个体环境下的人和物中,只有考虑到一个人所处的环境才能真正理解他的智力。(2)智力是一种高级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能力。多元智力理论认识到现实生活需要个体充分发挥和利用自己的多种智力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3)智力是多维的。每一个体有着相对独立的多种智力,学习是神经元突触之间的联系的修正,不同类型的学习及其发生的相应的转变存在于大脑的特定区域。(4)智力是可以发展的。智力发展的程度和方向受到环境和文化的影响,任何能力层次的人都可以通过学习让自己在各方面都变得很聪明。(5)各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组合,使得每一个体的智力各具特点。在加德纳看来,承认智力是由同样重要的多种能力而不是由一两种核心能力构成,承认各种智力是多维度地、相对独立地表现出来而不是以整合的方式表现出来,应该是多元智力理论的本质所在。
(二)多元智力理论的意义
多元智力理论在美国教育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中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影响,并且已经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有难以数计的教师以多元智力理论为指导思想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运用多元智力理论分析我国的教育问题,对我们树立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和灵活多样的教育评价观,促进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尤其在指导鉴别并发展学生的优势智力领域,帮助学生将优势智力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其他智力领域,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在建构全新的课程设计思路等方面,多元智力理论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五、现代教育思潮
(一)教育终身化
(二)教育民主化
(三)教育国际化
(四)教育现代化
第三节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内容
一、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一是建立由分科课程、综合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构成的新课程结构。
二是增设选修课。
三是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联系。
二、制定新的国家课程标准
三、改善课程实施的过程
四、规范教材的开发与管理
五、建立新的课程评价体系
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
第三章 教学(上)第一节 教学概述
一、教学的概念
教学就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以一定文化为对象进行学习的活动。在狭义上,教学是指在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活动。
二、教学的基本任务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5.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三、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一)备课 1.备课的意义
备课是指教师在上课前的准备工作。2.备课应做的工作 备课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1)备教材
①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②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③领会插图,认真准备插图、挂图和板画。④钻研习题,认真准备练习和作业。⑤备提问。
此外,教师还应研究有关的参考书,增加处理教材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使教学更加得心应手。
(2)备学生(3)备教法 3.备课应写的计划
(1)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2)课题(单元)计划(3)课时计划(教案)
(二)上课 1.上课的意义
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2.上好一堂课的要求(1)教学目的明确。(2)教学内容正确。(3)教学方法恰当。(4)教学组织得好。(5)师生双方积极性高。
(6)教师要有全面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三)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1.学生的作业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1)口头作业。口头作业包括朗读、阅读、背诵、复述、口头问答等。其中阅读包括阅读教科书和课外书籍。
(2)书面作业。书面作业包括书面练习、书面问答、作文和绘制图表等。
(3)实践性作业。实践性作业包括实验、测量、各种技能训练和社会调查等。
2.布置作业的要求有:
(1)布置的作业应有明确的目的。
(2)作业的内容应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要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兼顾基础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
(3)作业分量要适中,难易适度。
(4)布置作业要及时,以便学生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5)教师应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以便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一个重要措施,它是上课的一种补充形式。
1.课外辅导的主要任务和内容(1)对各种学生进行学习的辅导。
(2)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和态度的教育,并从学习方法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课外辅导的基本要求
(1)课外辅导必须从辅导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分别确定辅导内容和具体措施。
(2)课外辅导只有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3)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和态度的教育,并从学习方法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五)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检查和评定学业成绩的方法(1)考查。(2)考试。
2.检查和评定学业成绩的基本要求(1)了解教学评价的理论和方法。
(2)根据教学目标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评定。(3)明确试题类型和编制试题的要求。(4)掌握评分标准。(5)注重试卷分析。第二节 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一、教学原则
(一)教学原则概述
教学原则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遵循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二)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1.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贯彻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确保教学的科学性。
第二,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性因素。
第三,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品德教育。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中去理解知识,并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进行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1)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能力、志趣、品德的实际。(2)联系科学知识在生产建设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运用。(3)联系当代最新科学成就的实际。
第二,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于实际的能力。第三,正确处理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的关系。第四,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3.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教师要运用各种直观手段,引导学生观察,充分感知所学对象,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为正确理解教材和掌握科学概念打下基础。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第二,直观要与讲解相配合。第三,要充分发挥语言直观的作用。4.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第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第三,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指导他们进行创造性地学习。
第四,尊师爱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5.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科学知识内在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要使学生打好基础,掌握好“双基”。第二,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第三,要遵循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识规律。
第四,要系统地检查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系统学习的习惯。
6.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持久地保存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地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第二,要及时地组织学生进行系统的复习和练习。第三,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7.及时反馈原则
及时反馈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及时地把活动的结果,通过反馈信息再送回来进行比较、修正,影响下一个活动,以此来调节控制教学过程,使得教学有效地进行。
贯彻及时反馈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教师要善于观察、了解和研究学生。第二,要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
第三,要善于利用教学的反馈,对学习的缺点、错误及时补救。
8.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既要注意学生的共同特点,又要照顾个别差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了解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第二,正确对待个别差异,善于发现和培养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
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师生为有效完成一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的总称。
(一)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指教师使用连贯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发展其智力和能力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是历史最悠久、也是使用最为普遍的教学方法。教师在使用其他教学方法的时候都离不开讲授法。
(1)讲授法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讲授法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和作用:从其显性的价值来讲,采用讲授法能在较短的时间里给学生传授大量的、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从其潜在的价值来讲,通过讲授法教师还能够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同时,教师富有艺术性和情感性的讲授还能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的目的。最后,采用讲授法还能够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2)讲授法的类型。教师在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时,根据讲授本身的特点和讲授科目、内容的不同,可以把讲授法划分为讲述、讲解、讲读和讲演等类型。
讲述。主要是指教师以叙述和描绘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讲解。主要是指教师采用系统而逻辑严密的语言向学生说明、解释和论证科学概念、原理、公式和定理等的方法。
讲读。即把讲、读、写等综合运用起来进行教学的方法。讲演。主要是指教师以某一教学内容为专题,对其进行比较系统和深入的分析、论证,并作出科学结论的方法。
(3)采用讲授法应该注意的问题。为了提高讲授的效果,教师在运用讲授法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注意讲授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第二,注意讲授的启发性和直观形象性。第三,注意讲授时的语言艺术。第四,注意讲授的时间。2.谈话法
谈话法也称为问答法。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在(教师)问与(学生)答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获得新知识或巩固所学知识的方法。谈话法是一种在中小学运用非常普遍的教学方法。
(1)谈话法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谈话法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教师对教学进行调控,做到因材施教;采用谈话法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品质,便于教师训练、优化学生的思维;采用谈话法还有助于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最后,采用谈话法还有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建立一种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提高和发展的师生关系。
(2)谈话法的形式。根据谈话的目的和任务的不同,可以把谈话划分为四种形式:①复习性谈话。②启发性谈话。③总结性谈话。④研究性谈话。
(3)运用谈话法时应注意的问题。教师在运用谈话法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设计好问题。第二,善于提问。
第三,做好谈话后的总结工作。3.讨论法
讨论法是指根据教学的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些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辩论,辨明是非真伪,以此提高认识或弄清问题的方法。
(1)讨论法的作用。采用讨论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研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采用讨论法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
(2)讨论法的类型。①综合性课堂讨论,主要是用于扩大有关理论知识的学习而组织的讨论;②专题性课堂讨论,主要是就某门学科中的个别问题或疑难问题而组织的讨论;③研究性课堂讨论,主要是就某一课题进行深入探讨而组织的讨论。
(3)采用讨论法应注意的问题。教师采用讨论法时应注意如下问题:
第一,要注意讨论法使用的对象和范围。第二,要注意讨论法使用的时间和频率。第三,注意组织好讨论的过程。4.读书指导法
所谓读书指导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以此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方法。
第一,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喜欢读书。
第二,教师要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比如,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在书上做记号、划重点、谈见解、写眉批、旁注和尾批等,做好读书笔记,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对内容进行一定的思维加工,以提高学习的效果。
5.练习法
练习法也是中小学阶段使用最为普遍的教学方法之一。运用练习法时应注意如下问题:
第一,明确练习的目的、任务,提高学生练习的自觉性。第二,科学合理地组织学生练习。
第三,应及时监控学生练习的过程,并做好练习后的总结工作。
6.实习法
实习法又称为实习作业法,是指根据教学任务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校内外一定场所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和其他的实践活动,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使用实习法时应注意如下问题: 第一,做好实习前的准备。
第二,做好实习过程中的指导工作。
第三,做好实习后的总结工作,并给学生写好实习的鉴定意见等。7.实验法
实验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采用实验法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直观地了解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以及事物发生发展过程的规律,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探究意识和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根据实验目的和任务不同,可以把实验法分为三种类型:第一,感知性实验,主要在学习新知识、新理论之前进行;第二,验证性实验,主要在学习新知识和新理论之后进行;第三,复习性实验,主要用于巩固所学的知识。
运用实验法时应注意如下问题:
第一,做好实验前的准备。主要包括准备好实验的仪器设备,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必要时教师还可作示范性实验。
第二,加强实验过程的指导。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确保实验的程序科学、操作规范、结论正确;另外,对中小学生而言,特别要提醒他们注意实验时的安全。
第三,做好实验后的总结。实验结束后,教师要以实验的过程和正确的结论为重点进行小结,并指导学生写好实验报告。
8.演示法 所谓演示法是指教师配合讲授和谈话,通过向学生展示实物、直观教具,做示范性实验或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方式,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演示法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与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相吻合,属于中小学阶段的常用教学方法。
演示法的突出作用是使学生获得直观、典型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理解书本上的概念、原理和规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另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演示的手段和方法也越来越复杂,演示的作用和功能也越来越多样化。
运用演示法应注意如下问题:
第一,做好演示前的准备工作。应根据教学的要求明确演示的目的,选好演示的工具和材料。
第二,指导好演示的过程。主要包括指导学生在看演示时要尽可能动员多种感官对演示的对象和过程产生清晰的感知;同时,为了提高演示的效果,教师在演示过程中要配以适当的讲解和谈话等。
第三,要帮助学生把通过观察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从中获得一些带规律性的结论和认识。
9.参观法
参观法是指根据教学的任务,并紧密配合教学,教师组织学生到校外的一定场所进行直接的观察、调查和研究,以获得知识、锻炼能力的方法。参观法是一种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它对学生的学习起着补充和验证的作用,是中小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采用参观法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获得直观、感性的知识经验和体验,能帮助学生获得新知识和验证所学的知识;另外,还有助于密切学校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根据参观的目的和任务的不同,可以把参观法划分为四种类型:第一,感知性参观。主要是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材料,为学习新课奠定基础而组织的参观。第二,并行性参观。是指在学习某一课题的过程中,为了便于理解、丰富和记忆知识而组织的参观。第三,验证性的参观。在某一课题结束后,为了用事实来检验和论证学生已学的知识而组织的参观。第四,总结性参观。在讲完某一课题后,组织学生结合所学的内容,到现场做出结论或验证结论而进行的参观。
运用参观法时应注意如下问题:
第一,参观应根据教学的目标,并紧密结合教学的内容来进行,这是教学性参观的一个主要特点。
第二,制定好参观的计划。主要包括确定参观的时间、地点、对象及参观的重点等。
第四,指导好学生的参观过程。要求学生在参观时能积极地看、听、问、记等。
第五,做好参观后的总结工作。主要是帮助学生整理好参观的记录,写好参观报告等。
10.研究法
又称为探究法。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方法。研究法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
采用研究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情感和体验。
运用研究法应注意如下问题:
第一,选择好研究的课题。采用研究法进行教学,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确定研究的课题。研究的课题要有一定的难度和研究价值,需要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已学的多方面的知识并经过多种探究和尝试才能解决。
第二,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自主研究活动。采用研究法进行教学,对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确立和学生在活动中的自主探究和自行发现。
第三,加强教师对学生探究过程的指导。研究法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活动,但学生的探究、发现并不是一种自发的、随心所欲的活动,需要教师适时地启发和点拨。教师指导是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效果的重要前提。
(二)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 1.依据教学目标和任务
2.依据课程性质和教材内容的特点
3.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生理、心理和认知等 4.依据教师的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和个性特点 教师能否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选择适合的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与教师的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和个性特点有密切的关系。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只有适应了教师的素养条件,并能为教师理解和把握,才有可能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常言道:“教学有法,而无定法。”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每个教师都应恰当地选择和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从而表现出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
5.依据教学的时间、设备和条件
教学时间、设备和条件是教学的外部条件,但它们也影响教师对教学方法的运用和选择。例如,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一些学校已经采用多媒体或更先进的教学设备,教师可供选择的教学方法较多。但在经济不发达或贫困地区,仍然采用“粉笔+黑板”等较简陋的教学设备,教师大多采用讲授法。
第三节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基本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
(一)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特殊认识过程
(1)间接性。(2)引导性。(3)简捷性。(二)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三)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
三、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的规律; 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规律; 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规律。
四、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一)激发学习动机(二)感知教材(三)理解知识(四)巩固知识(五)运用知识
第四节 教学组织形式
一、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教学组织形式就是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或者说,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
二、历史上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
(一)个别教学
它是指在同一时空内教师只与单个学生发生教学关系的一种组织形式,即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布置、检查和批改作业都是个别进行的,即教师对学生一个一个轮流地教;教师在教某个学生时,其余学生均按教师要求进行学习。
(二)活动课时制
活动课时制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它对班级授课制使用统—的单位时间进行了改革,把原来的45—50分钟缩短为15—25分钟,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教学活动可使用不同的单位时间。采用活动课时制进行教学,可使教学适应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调节脑力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并克服班级授课制课时固定、学生易疲劳等缺点,是—种有前途的教学组织形式。但是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增加了教学管理的工作量,教室安排、课表编排等比较麻烦。
(三)道尔顿制(帕克赫斯特于1920年在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所创行)
按道尔顿制,教师不再—上课和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由于每个学生的能力和志趣不同,他们各自的学习任务和内容当然就不同,甚至彼此不相干;学习任务按月布置,完成后再接受新的学习任务。
(四)分组教学
所谓分组教学,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成绩把他们分成水平不同的小组进行教学。分组教学类型主要有:能力分组和作业分组。能力分组是根据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来分组教学的,各组课程相同,学习年限则各不相同。作业分组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意愿来分组教学的,各组学习年限相同,课程则各有不同。
(五)特朗普制(20世纪50年代出现于美国,由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创立)
这种教学形式试图把大班、小班和个人等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实行大班上课,即把两个以上的平行班合在一起上课,讲课时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由出类拔萃的教师担任;小班研究,每个小班20人左右,由教师或优秀生领导,研究、讨论大班授课材料;个别教学,主要由学生独立作业,部分作业指定,部分作业自选,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六)合作学习
三、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一)班级授课制的概念与特点 1.概念
班级授课制又称班级教学,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编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由教师根据教学计划中统一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按课程表进行分科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是我国目前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2.特点
(1)以班为教学单位,每个班有固定的学生数,班的成员按一定的年龄和文化水平编定。每学年结束,升级一次。
(2)实行分科教学,每门学科由固定的教师讲授。(3)教学内容统一,面向全班共同教学。
(4)教学以课时为单位,各学科有固定的上课时数;上课时间由课程表加以确定;课与课之间有课间休息。
(5)对一节课的结构和时间分配有特定的要求。
(二)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与局限性 1.优越性
(1)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能经济、有效、大面积地培养人才。实行班级教学既能使教师在同一时间内教更多的学生,又能使教师有较多的时间钻研教材、考虑教法,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奠定基础。同时能使学生大脑张弛结合,提高学习效率,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更多、更系统的知识。
(2)有利于统一教学水平。每门学科的教学内容都由相应的教学大纲加以规定,这就能使学生按国家的统一要求发展,并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3)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班级是一种集体组织形式,学生之间在学习、思想等方面便于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4)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由于有了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更多的钻研教材、考虑教法、了解学生的时间,也由于一个班内的学生在年龄和发展程度上的一致性,教师就能更好地设计、主持、调整教学工作,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2.局限性
(1)由于教学内容统一的局限,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发挥他们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
(2)由于教学空间(课堂)的局限,不利于学生比较广泛地接触实际,不利于理论联系实际。这需要不断改进班级教学,并同其他的教学辅助形式相配合。
第五篇: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一、课程理论与实践(一)课程概述
1、课程含义:课程作为学科;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课程作为学习者的经验或体验
2、课程类型
1)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按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① 分科课程又称学科课程
② 综合课程又称统整课程。根据学科知识综合的程度不同,又把综合课程划分为相关课程(联络课程)、融合课程(合科课程)、广域课程 2)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按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
3)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按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划分)4)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按课程的表现形式)
3、制约课程发展的因素 1)社会需求 2)学科知识水平3)学习者身心发展需求 4)课程理论
4、主要课程理论流派 1)知识中心课程理论
① 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斯宾塞、巴格莱
② 基本主张:各学科应该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核心来编制课程,课程编制者应该是学科专家。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把人类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文化科学知识传递给下一代,而这些文化科学知识的精华就包含在学校设置的各门学科里。教师的任务就是把各门学科的知识教给学生,而学生的任务就是掌握预先为他们准备好的各门学科的知识。③ 评价:
优点:1)有利于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继承人类文化遗产;2)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学习,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
局限性:1)容易把各门知识割裂开来;3)编制的程完全从成人的生活需要出发,不重视甚至忽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不利于因材施教。
2)学生中心课程理论
① 代表人物:杜威
② 基本主张:1)课程应该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能力等为核心来编制; 2)课程强调的不是学科知识,而是学生的发展,主张以儿童的直接经验作为教材的内容; 3)体现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关注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强化与体验,突出知识的获得过程。③ 评价:优点:1)重视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准备,在课程设计与安排上满足儿童的兴趣,有很大的灵活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强调实践活动,重视学习通过亲自体验获得直接经验,要求学生主动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强调围绕现实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精心设计和组织课程,有利于学生获得对世界的完整认识。
局限:过分夸大儿童的个人经验,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忽视了知识本身的内在逻辑联系与顺序,只能使学生获得一些零碎片段的知识,不能掌握系统的文化知识,降低了学生的知识水平。
3)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① 代表人物:康茨、布拉梅尔德
② 基本主张:强调以社会问题为中心。认为设计课程要通过对社会问题的分析来确定教育目标,主张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界限。以社会现实问题作为课程设计的核心。
③ 评价:优点:1)重视教育与社会、课程与社会的联系,以社会需要来设计课程,有利于为社会需要服务;2)重视各门学科的综合,有利于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局限:1)它片面强调社会需要,忽视制约课程的其他因素,如学生本身的需要;2)忽视各门学科的系统性,不利于学生掌握各门学科的系统知识;3)夸大教育的作用,许多社会问题是由社会造成的,单靠教育是不可能解决的。(二)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1、课程目标的含义:即课程的预期结果,它直接受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影响。课程目标是国家或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安排教育内容进程以及要求学生达到的程度,是培养目标的分解,是师生行动的依据。
2、课程目标制定的影响因素 ① 学习者的需要
② 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③ 学科知识及其发展
3、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
1)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 那和质量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2)课程内容: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法。对内容的解释有以下三种观点:
① 课程内容即教材 ② 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③ 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融合学科教材与学习经验)(三)课程资源的类型与开发课
1)课程资源的内涵: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2)课程资源的类型
① 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按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
② 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按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
③ 政治出资源、语文课程资源、英语课程资源等等(按中学所设置的学科科目)④ 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按课程资源的存在方式)
⑤ 物质形态课程资源和精神形态课程资源(按课程资源的存在形态)⑥ 可预设的课程资源(教材)和不可预设的课程资源(经验、感受)(按课程资源的形成过程)(四)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内涵:在一定的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将所选出的多种课程要素妥善地组织课程结构,使多种课程要素在动态运行的课程系统结构中产生合力,有效地实现课程目标。课程要素包括:学习者、教师、教材、环境。
2、课程内容的选择的主要依据: 1)课程目标(指导作用)
2)学生的需要、兴趣与身心发展水平(课程的主要功能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3)社会发展(“教育要先行”)
4)科学文化知识(课程内容的基本要素是知识)
3、课程组织的原则和方式 1)课程组织的要素
微观层次:主题和概念、原理、技能、价值观 宏观层次:范围、连续性、序列和整合 2)课程组织的原则
① 连续性:指课程的“广度”范围之内的水平组织,是指直线式地陈述主要的课程要素。② 顺序性:是指课程的“深度”范围之内的垂直组织规则
③ 整合性:是指课程经验“横”的联系,包括认知、技能、更复杂的处理。3)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
① 直线式与螺旋式 ② 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 ③ 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4、课程设计模式
1)目标模式:美国著名课程理论家“泰勒” 泰勒原理:目标、内容、方法、评价
① 学校应当追求的目标:学习者本身的需要、当代校外生活的要求和专家建议 ② 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 ③ 有效地组织学习经验 ④ 课程评价 2)过程模式:斯腾豪斯
模式体现的四个特征: ① 人文主义的知识观 ② “研”“学”一体的教师观 ③ 合作探究式学习观 ④ 发展性的评价观(五)课程实施
1、课程实施的内涵: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2、课程实施基本取向:忠实取向、互相调适取向、创生取向
3、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富兰的学者)1)改革本身因素 2)学校内部因素:校长、教师
3)学校外部因素:社区与家长影响、政府部门影响、社会团体影响
4、成功的课程实施
二、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一)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与目标
1、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1)知识经济时代提出新挑战 2)教育改革被赋予全新理念 ① 教育目的在于以学生为本的发展观,由追求知识目标向个性目标转变 ② 教育过程在于以对话为场景的合作观,由以教师为中心向师生互动转变。③ 教育模式在于以探究为动力的学习观,由行为主义向建构主义转变
④ 教育手段在于以学具为重点的开发观,由传统教育教学工具向现代教育教学工具转变 3)国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呈现出许多共同趋势 4)原有课程难以适应新要求
2、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二)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1.创新教育理论
1)创新教育内容: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技能的培养、创新情 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
2)创新教育实施原则:层次性、基础性、示范性、开放性、民主性、个别性、活 动性、现代性
3)创新教育实施途径: ② 树立创新教育观念
③ 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④ 改革课程内容
⑤ 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⑥ 改革考试评价 4)创新教育教学策略 ① 树立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和学会实践的理念
② 确立主体参与、整体发展、民主个性、实践探究、激励进取等基本原则 ③ 注重课堂教学方法改革 ④ 不断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 1.个性教育理论
1)个性教育特点:主体性、自主性、潜在性、发展性、整体与个别的辩证统一性 2)个性教育的实施
① 自我概念的形成是个性教育的切入点 ② 评价方式的转换是个性教育的关键 ③ 课程改革是个性教育发展的核心工程 2.主体教育理论 1)主体教育内涵
① 狭义:教学活动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的活动和以学生为主体学的活动 ② 广义:以建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核心。2)主体教育的实施 3.多元智力理论
1)内容:传统智商理论和皮亚杰的认知理论,智力是以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为
核心的、以整合方式存在的一种能力。加德纳智力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不是以整合方式存在,而是以相互独立的方式存在。并提出自然智力,即辨别环境特征并加以分类的能力。2)多元智力的本质: ① 智力是分布的、是情境化的
② 智力是一种高级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能力 ③ 智力是多维的 ④ 智力是可以发展的 ⑤ 多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组合,使得每一个体的智力个具体特点。4.现代教育思潮
1)教育终身化:教育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智力体系——学会生存;并
且要适应学习化社会的发展要求——学会学习;建立一种可以带来变化、可以创新、重建和重新系统地阐述问题的学习方式——创新性学习。2)教育民主化
3)教育国际化:主要特征有交流性、广泛性、一致性和有组织性。4)教育现代化(三)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内容 1)课程结构的变革
①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②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③ 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④ 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2)课程标准变革 3)教师角色变革
①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②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③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④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4)学习方式变革: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
5)课程评价变革: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 价制度。
6)课程管理变革: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三、教学理论与实践(一)教学概述 1.教学的概念: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以一定文化为对象进行学习的活动 2.教学的基本任务
①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其他任务的实现都是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和基础上进行的。② 发展学生的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③ 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④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⑤ 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 绩的检查与评定 1)备课:
① 备课三项工作: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② 备课三个计划:学年或学期学科教学进度计划、单元(课题)教学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一堂好课的标准: ① 目的明确
② 教学内容正确、充实,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 ③ 教学方法适当,教师善“启”善“导” ④ 语言艺术(普通话、清楚准确、抑扬顿挫)⑤ 教学进程组织严密、结构紧凑 ⑥ 板书规范 ⑦ 态度从容自如
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课外作业是课内作业的继续,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外作业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勤学苦练、克服困难的品质和自学完成作业的习惯,都有重要意义。
4)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上课的必要补充,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意义:
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②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教学
③有利于学校领导了解教学情况,从而找出存在的问题,以便改进工作,为更好地培养学生服务。
④有利于家长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同学校密切配合,共同帮助学生进步 ⑤为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教育方针政策和选拔人才提供依据 2.业成绩检查的方式
①平时考察:口头提问、检查书面作业和单元检测 ②考试:期中、期末和毕业考试
3.学业成绩检查的基本要求:坚持科学性、有效性和可靠性;检查内容力求全面;检查方法灵活多样
4.学业成绩评定的基本要求:客观公正;为学生指出学习上的优缺点和努力方 向(主要目的)(二)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1、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①直观性原则 ②启发性原则
③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④巩固性原则
⑤量力性(可接受性原则)⑥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原则 ⑦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⑧因材施教原则
2、教学方法
1)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①讲授法
②谈话法(问答法)③ 读书指导法 ④演示法 ⑤参观法 ⑥实验法
⑦练习法(实践活动法)⑧实习法 ⑨讨论法 ⑩发现法
2)选择与应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①教学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②教学内容特点
③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 ④教师本身素养 ⑤教学方法本身特性 ⑥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三)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的本质
1)教学过程具有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共同性:认识的总目标一致;认识的基本规律和阶段具有一致性。
2)教学过程具有特殊性: ①认识主体的不成熟性和发展性; ②认识对象的间接性和概括性; ③认识方式的简洁性和高效性。
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的规律 3)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规律 4)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规律
3、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心理准备:创设一种教学氛围
2)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两方面 3)巩固知识:方式主要有作业、练习、复习等
4)运用知识:两种基本方式,一是问题的解决,二是实际操作 5)检查效果:通过测试评估(四)教学组织形式
1、班级授课制(我国目前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1)基本特点:
①在教学人员的安排上,以“班”为基本单位 ②在教学活动程序安排上,以“课”为组织单位
③在教学时间安排上,以“课时”为基本单位(40~45分钟)2)优越性:
①有效地扩大了学校规模,促进了学校教育的普及 ②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③有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④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切磋、交流 3)局限性
①不利于因材施教,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独立性、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发展 ③以“课”为基本的教学活动单位,某些情况下会割裂内容的整体性 ④缺乏真正的生生之间的合作
2、个别化教学(并不是个体独自学习)
运用个别化教学形式要注意的问题: 1)、学习的步调 2)、教学目标 3)、学习活动或材料 4)、评价学生的手段 5)、个别辅导
3、分组教学
1)能力分组:按学生的能力放在水平分组教学 2)作业分组: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意愿来分组的教学 3)校外分组:依据入学考试成绩的高低进入不同的学校 4)校内分组:依据学生的成绩将他们分在不同班级(五)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的功能与意义
1)诊断功能
2)反馈调节功能 3)区分与鉴别功能 4)激励功能 5)导向功能
2、教学评价类型 1)依据评价标准
① 相对评价:指在团体内以自己所处的地位同他人相比较而进行的评价。评分 方 法:百 分 制 和 五 级 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目前有些小学已将百分制改为等级制,如思想品德评定采取“等级+评语”的办法。
②绝对评价:判断完成既定目标的程度而进行的评价。③个体内差异评价(横向评价和纵向评价)
:把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做出的评价。评价结论表示方式有:数值(纵向评价)和评语(横向评价)。2)依据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① 诊断性评价:事前评价 ②形成性评价:事中评价 ③总结性评价:事后评价
3、教学评价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2)科学性与可行性统一原则:
科学性是指评价应按教学活动评价本身的客观规律办事;可行性是指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技术要尽可能简便易行。
3)主体性原则:承认评价对象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4)一致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教学评价必须采用一致标准,但不能只搞一种模 式。5)定期性评价与经常性评价相结合原则:定期性评价如,期末评价、年终评价; 经常性评价如,每天进行的教学检查与评定。6)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原则:
定性评价给人模糊感觉“基本上”“差不多”“大概是”“若干”,因此需定量评价作为补充。(六)教学模式
1、教学模式: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和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稳定、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模型及其具体操作的实践活动方式。
2、常见的教学模式
1)范例教学模式:遵循人的认知规律,即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2)抛锚式教学模式: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基本程序:
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3)引导—发现教学模式(问题—探究教学模式):
理论基础:杜威的“五步教学法”、皮亚杰的“自我发现法”和“活动教学法”、布鲁纳的“发现法”。
基本操作程序:问题——假设——验证——总结提高
4)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实践中较多地被采用,围绕三中心进 行教学:教师、课堂、教材
理论基础: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经过凯洛夫等人改造传入中国 基本程序:
复习旧课——激发学生动机——讲授新知识——巩固运用——检查评价 5)情境—陶冶教学模式
理论基础:洛扎诺夫“暗示教学理论”
基本操作程序:创设情境——情境体验——总结转化
四、教学基本技能及教学机智(一)课堂教学基本技能
1、导入技能
1)导 入 的 作 用:集 中 学 生 注 意 力,引 起 学 生 兴 趣,明 确 学习目 的、要 求,为 学 好 新知识创造良好前提
2)导入需注意的方面:趣味性、启发性、迁移性、目的性 3)导入方式:衔接、悬念、情境、激疑、演示、实验、实例、典故
2、提问技能
1)课堂提问的作用:集中注意力,激发兴趣;启发思维,发展智力;反馈评价,调控教学;提供参与机会,发展表达能力
2)课堂提问的过程:拟题阶段、引入阶段、列题阶段、听答阶段、评价阶段 3)教师对学生的作答进行处理的方式:重述、追述、补充、更正、评价、检查 4)课堂提问需注意的方面:设问精当、发问巧妙、启发诱导、归纳总结
3、讲授技能:包含讲述技能、讲解技能、讲读技能、讲演技能 1)讲授技能需注意的方面:
①讲授的科学性:科学的内容、态度、语言 ②讲授的适应性:狭义的适应“教”与“学”的适应;广义的适应包括适应自然、适应社会、适应思维
③讲授的教育性:突出“新”“实”“活”三个字
④讲授的启发性:启发对学习目的的意义的认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启发学生情绪情感。
⑤讲授的情感性:以情育情;以情感人
4、板书技能 1)板书的功能
①吸引学生注意
②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③发展学生的思维 ④给予学生美的熏陶
⑤影响学生的学习品质 2)板书内容
①教学材料的内在逻辑结构
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③教学内容的补充说明 3)板书主要格式:
①提 纲 式:最 常 见,适 用 范 围 最 广。特 点 是 层 次 分 明,内 容 系 统,便 于 学 生 按 提纲掌握知识。②词语式:语文教学板书特有的表达形式之一。特点是紧扣课文,突出教学重点,激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联想 ③表 格 式:特 点 是 内 容 扼 要,对 比 性 强,容 易 使 学 生 把 握 事 物 的本 质,深 刻 领 会教学内容。④结 构 式 :由 词 语、短 句 加上 连 接 符 号 相 互 联 结 而 成。也 称 为
框 架 式、线 索 式 板书 ⑤图示式:与结构式相似,但强调动态的结构,而结构式板书强调静态结构。⑥板画式:各种地图、形象画等
5、结课技能 1)结课类型
① 认知型结束:也叫封闭型结束,目的是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把学生注意力集中到课程的要点上。
②开放型结束:不局限于复习巩固,把所学的知识向其他方向延伸。2)结课过程:简单回忆、提示要点、巩固应用、拓展延伸(二)说课
1、说课类型
1)研讨性说课:对说课内容某一方面进行专题研究、探讨的一种说课形式 2)评价性说课:评价教师的说课水平。其特点:灵活性、广泛性、实效性 3)检 查 性 说 课:对 教 学 设 想、教 学 效 果 的 检 查 和 监 督。是 种 大 型、综 合、全 面 的 说课。
4)主题性说课:说课主题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及热点问题。5)示范性说课:优秀教师和特级教师为说课者
2、说课基本内容 1)说教材:
①说本课内容在本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②说本课的教学目标
③说教学重点、难点及依据 ④说课时安排、教具准备 2)说学情
①分析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 ②了解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 ③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④关注学生个性差异 3)说教法及依据 4)说学法及依据: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题。它的核心是抓住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习过程最大限度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要贯彻“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的现代教学思想,要达到“使学生学会学习”的目标,学法指导便成 为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
5)说 教 学 过 程:是说课中的中心内容,是能否说好课的关键,是说课的重点部分 ①教学思路的设计与教学环节的安排 ②说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安排 ③说重点与难点处理 ④说教学手段的采用 ⑤说作业布置 6)说板书设计
7)说 教 学 反 思:教 学 反 思 被 视 为 促 进 教 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反思 的内容包括成功点、失误、疑惑点、情感激发点、感悟点(三)教学机智
1、教学机智的基本属性:教学机智是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所表现出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力。
2、教学机智的特征
①实践性:教学机智的基本属性
②个性化:时空人等多因素交错的结果
③集成性:教学过程由多种要素组成,由多重环节展开,受多种因素制约 ④高效性:教学的高水平,高效率
⑤创新性:智慧的教学是一种再创造的劳动